存在主义心理(共12篇)
存在主义心理 篇1
引言
自我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欲望是工具性的,最终归因于自我主义终极欲望。享乐主义是自我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自我主义与享乐主义没有被心理学论证与哲学论证所驳倒,也没有被观察行为所驳倒,但并不是说这两种动机理论是正确的。心理利他主义假说作为自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对立理论而出现,是动机多元主义的重要内容。在索伯看来,行为的动机并非由自我主义与享乐主义单独决定,并倡导动机多元主义。索伯将动机作为控制行为的直接机制,并从直接机制进化的一般观点出发,论证了心理利他主义假说的进化合理性。
一三种动机理论的内涵
自我主义坚持个人的所有终极欲望是指向自我的。自我主义终级欲望如何理解?首先,帮助他人的行为是实现自我终极欲望的手段;其次,终极欲望是对自身有利的欲望。自我主义是一种描述性理论,而非规范化理论。自我主义假说不同于“庸俗自我主义”。庸俗自我主义坚称人们只是保护自身的物质利益。索伯认为庸俗自我主义太狭隘,它能够帮助解释人类行为的一些方面,但在其他很多方面无法作出合理解释。
享乐主义表明个人的唯一终极欲望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所有其他欲望均作为实现这两种欲望的手段。享乐主义把人们看做动机的唯我论者,人们终极地关心其自我意识状态。享乐主义者是自我主义者,但并非所有自我主义者都是享乐主义者。享乐主义也是一种描述性理论,不是规范化理论。对于快乐与痛苦,享乐主义没有规定它们是哪种特定的感觉。
利他主义假说坚称人们有时把关心他人的利益作为目的,利他主义者有指向他人的终极欲望。“有时”标志着利他主义假说与享乐主义假说及自我主义间的逻辑差异。同时,自我主义认为所有的终极欲望是指向自我的,但利他主义并不要求所有的终极欲望是指向他人的。利他主义假说表明一些人至少在一定时间内把他人的利益作为目的。这不是必须要求大多数人总是利他的或一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是利他的,也不要求人们所表现出的利他主义如何强烈。利他性与普遍自私的存在是兼容的。
动机多元主义认为人们有自我主义与利他主义两种终极欲望。人们可能把避苦求乐作为结果,也可能把生存作为终极目标,但有时也考虑他人的利益。动机多元主义有两种可能的表现形式。一种可能性是生物体的一些行为单独由利他终极动机产生,而其他行为单独由自我终极动机产生。另一种可能性是生物体的一些行为是由利他及自我两种终极欲望共同作用而产生。
索伯指出,享乐主义、自我主义与嵌入利他主义假说的动机多元主义有特殊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具有不兼容性。享乐主义必定是自我主义,但自我主义不必然是多元主义,自我主义与包含利他主义的多元主义是不相容的。另一方面,存在兼容性。享乐主义认为行为者只关心其自身的意识状况;自我主义认为行为者提供帮助也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动机多元主义认为这些可能性解释了事件的部分原因。[1]
自我主义拥护者求助于避苦求乐以救助自我主义。例如,如果自我主义拥护者坚称人们为了外部奖赏而行动,那么很容易描述在这样的框架下自我主义所不能解释的行为。为了避免理论失败,自我主义拥护者求助于内部奖赏(精神需求)解释这些行为。事实上,自我主义拥护者应从一开始就提出这些内部奖赏。索伯从进化论的视角论证了心理利他主义的合理性,试图通过动机多元主义假说反对享乐主义,进而答复最难驳斥的自我主义。
二心理利他主义的进化论证
当一项行为进化,那么使该生物体产生这项行为的机制也必须进化。索伯以厌氧型海洋细菌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很明显,进化提供了该生物体游向远离氧气波度高的地方的行为控制装置。原则上,生物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直接策略是生物体可能有氧气探测器;间接策略是生物体探测与氧气水平有关的环境变化,如很多海洋细菌使用磁原体。
这个观点可能是普遍的。想象一种生物体已进化为,在环境E1,E2,…,En 的情况下,相应地产生行为B1,B2,…,Bn。原则上,直接机制可能使生物体对应地探测E1,E2,…,En。然而,如果E1,E2,…,En 与环境中其他特征I1,I2,… In有关联,那么生物体可能执行探测这些特征的间接策略。因为E1,E2,…,En可能与很多其他特征相关联,所以原则上有很多可能进化的间接机制。这些可选择的机制或多或少在功能上是等价的——它们在相同的环境下获得相同的行为。试图找出哪一种机制是生物体所使用的,是一个标准的生物学问题。
索伯将动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控制行为的直接机制,并以父母对其子女的关怀机制为例进行研究。如果自然选择使得父母关心其子女,那么存在许多直接的心理学机制。父母以何种欲望产生照顾行为?相对直接的策略是将父母作为利他主义者,他们把照顾其子女的健康作为目的。间接的策略是将父母作为心理享乐主义者,他们照顾子女仅仅为了避苦求乐,当子女快乐时父母也快乐,子女痛苦时父母也痛苦。当然,还有一种多元主义方法——父母有利他主义与享乐主义终极动机,两种动机共同作用使他们照顾其子女。
以海洋细菌为研究对象,哪一种机制会进化的问题能以两种方式得以解决。第一种策略是,在实验中我们打破磁场与氧气浓度的普遍关系并观察生物体如何行动。第二种策略是解剖生物体并通过观察确定它包含何种装置。如果我们足够了解细菌的生理结构,就能通过观察内部组成得出它有氧气探测仪还是磁原体。
这些策略在研究人类动机的情况下可用吗?第一种策略可以使用。心理学家已通过实验计划提供了关于人类利他动机与自我动机的证据;哲学家已构建了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实验。虽然自我主义与享乐主义没有被心理学论证与哲学论证所驳倒,但并不是说这两种动机理论是正确的。第二种策略目前是不可行的。即使我们可以进入人类大脑并进行检验,也不知道需要寻找什么。哪种大脑结构表明利他动机与自我动机间的差异?也许将来神经生物学可以回答该问题,但它现在只对我们的研究提供极少的指导。
在进化论视角下,预测哪一种机制将进化来控制行为方面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首先,有用性是指哪一种直接机制是历史上可用的。自然选择只在先前存在的变异范围内起作用。一种机制对生物体可能是好的,但如果没有作为历史变异出现,自然选择也不可能使之得到进化。享乐主义与利他主义都是由信念与欲望构成,享乐主义要求生物体形成希望子女表现好的欲望,多元主义也可以使生物体表达相同的欲望。唯一的差别在于指陈内容作为工具性欲望还是终极欲望。所以,多元主义可能像享乐主义一样历史性有用。
其次,如果两种机制都是有用的,那么应该考虑的下一个问题是一种机制是否比另一种更可信。在一定的环境下,直接策略将比间接策略表现更佳,但精确的间接装置可能比不精确的直接装置更成功地完成任务。
以海洋细菌为例,适应度受生物体海拔的影响是由于海拔与氧气水平相联系。厌氧型海洋细菌的适应度与水中氧气水平的相关性,及氧气水平与生物体所处海拔的相关性表示如下:
在图1中,双箭头表现相互关联及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氧气水平及海拔输入到探测器,这些探测器输出它们的行为。D是氧气浓度的探测器,I为探测海拔的装置,D比I更直接。如果D探测氧气至少与I探测海拔一样好且氧气与海拔有较少的相关性,(D/I)D将比I更可靠。这个原则为D/I非对称。尽管精确的磁原体比非精确的氧气探测器更可靠,但氧气探测器将比同样精确的磁原体更好地服务于生物体。
在可信度的测量方面还有另一个原则,“两个装置比一个更好”的(TBO)原则。海洋细菌可能有氧气探测器,也可能有磁原体,或者二者都有。在普遍的环境中,两种装置共同存在将比其中任何一种更可信。
以父母照顾其子女为例,对两种动机机制哪一种更可信进行探讨。
(HED)当且仅当该行为将最大化快乐及最小化痛苦而进行该行为;
(ALT)当且仅当该行为将提高子女的福利而进行该行为;
(PLUR)当且仅当该行为将最大化快乐及最小化痛苦或将提高子女的福利时进行该行为。
依据图2所示,利他主义者以子女需要帮助的信念而行动。享乐主义者实施帮助,是因为其子女需要帮助的信念触发进一步的信念——帮助行为将会带来快乐或不帮助会带来痛苦。享乐主义展示了相对间接的策略,利他主义动机是相对直接的。根据D/I非对称原则,ALT比HED更可信。
第二种反对享乐主义的论证是:即使HED应该优于ALT,那么是否HED比多元主义做得好。如果这些机制保持彼此独立操作,且每一种机制均产生实施帮助的可能性,那么二者共同作用将产生帮助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根据(TBO)原则,在享乐主义与利他主义共同作用的情况下,父母照顾其子女的可能性会更大。PLUR因是许多连接控制装置而更优越。
最后,即使两种机制在族群中有平等的可信性,但很可能二者对生物体的总体适应度效果不同,那么生物体就可能只选择一种装置而不会增加第二种装置。在海洋细菌的例子中,即使氧气探测器更可信,但这并不能得出自然选择将有利于生物体氧气探测器的进化。或许氧气探测器比磁原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建造和维持。
享乐主义并不比多元主义更有效率。如果父母饥饿且子女也饥饿,在没有足够的食物满足二者的情况下,生物体将如何决定做什么?享乐主义似乎是更经济的机制。但是,对于享乐主义来说,生物体必须选择快乐的不同种类及痛苦的不同种类。如果子女得到食物,父母将继续饥饿,但因其子女的福利已改善父母得到快乐。但是,也存在子女饥饿,父母得到饱食的快乐。享乐主义父母需要提供分辨不同种类快乐与痛苦的装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享乐主义所要求的装置将比多元主义所需要的装置花费更少的精力。在效率方面,动机多元主义更有可能为直接机制。
总之,作为提供父母关怀的机制,与纯粹的利他主义与多元主义相比,享乐主义的可信性较小,而涉及可用性和效率问题,我们没有发现这三种动力机制有什么区别。这说明自然选择更有可能使我们成为动机多元主义而不是享乐主义。[2]
三利他主义动机产生的因素
利他主义作为动机多元主义的重要机制,动物界为此提供了例证。在高等动物中,鲸鱼对行动不便的同伴格外关照,它们会背起受伤者在水中游动直到它恢复;在蹄类动物中,成年动物把自己置于捕食者与幼年动物之间,充当保卫者的角色。在植物中,一部分黏菌为了使其他黏菌有充足的食物以便更好地变成孢子扩散,自己甘愿变成干细胞而死亡。在社会性昆虫中,不育的工蜂把一生贡献给蜂王,建造和保护蜂窝,觅食并抚育蜂王的子女。
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产生利他行为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进化产生的机制,也不排除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导致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从总体上看,动物中的利他主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类所具有的利他主义,并不排除来自本能和遗传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爱伯斯坦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长期研究,从遗传学角度首次发现了促使人类表现“利他主义”行为的基因,其基因变异发生在11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指出,“利他主义”基因可能是通过促进受体对神经传递多巴胺的接受,给予大脑一种良好的感觉,促使人们表现利他行为的。这意味着多巴胺在忠实于社会道德准则的利他行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马丁·罗伊塔教授(Prof.Dr.Martin Reuter)及其团队近日通过研究发现,某一遗传基因的微小变异能够导致捐献意愿的大幅提高,具有这种变异基因的被试者平均为慈善事业捐献的钱款数量是其他人的两倍。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系统科学》。[3]
“利他主义”基因只是决定人类表现利他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因素则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教育和模仿。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Cambell)指出,遗传进化思想可以解释一些基本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双亲对其后代的保护,但它解释不了如帮助危难中的陌生人这样极端的情况。[4]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利他主义还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社会进化论指出,在决定社会行为的因素中,社会因素比生物学因素更重要。利他主义受到社会规范、文化背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利他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社会性强化而建立的。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利他主义行为的形成以某种程度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他人情绪的共鸣反应发展为前提。移情(empathy)是利他主义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一般认为,移情是一个人(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人(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5]巴斯顿(Baston)在利他主义视角下探讨了移情的功能,提出移情-利他主义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移情所引发的帮助行为以解除他人困境和提升他人福利为终极目标,动机是利他的,当然,这样的帮助行为也会给个体带来某些好处,但它们是无意的结果,不是个体的终极目标。[6]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及其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了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巴奈特(Barnett)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移情作用与利他主义有关,但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即助人效果不由移情直接确定,而由道德的压力及唤醒水平所预测。[7]
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利他主义的出现率与人们的道德判断密切相关,利他主义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道德问题。当行为主体合乎道德,就会受到社会的认同;当行为主体有悖于道德,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道德感成为支配个体的基本力量而内化。在紧急情境中,当主体出现与自身既有道德观念不一致的信息时,主体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和谐,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等,并力图摆脱这种不和谐。但由于个体的人格、经历、价值观存在差异,道德感起作用的程度也不同,不必然导致利他主义,可能出现利他行为与退避反应。价值取向越高,实施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大。道德可以传递给下一代,所以由道德引起的利他主义心理也是社会进化的产物。
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做了英雄事件后被采访时,他们经常说只是自发地帮助。内在的自我奖赏有可能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于利他主义者的意识中。[8]利他行为是由自私动机趋动还是利他动机趋动,关于心理自我主义与心理利他主义的问题还涉及人的需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描述了人类不同需要的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需要能够影响其行为,但五种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利他主义发生时,行为者的生理需求显然不是其产生行动的需要和动机,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是行为的动机。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利他行为的主体本身具有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利他主义行为。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需要越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需求促使了利他行为的发生,所以,需求控制下的利他主义也是社会进化的产物。
利他主义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家、哲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索伯从进化论的角度论证了自我主义与享乐主义并不比动机多元主义更易进化,确立了利他主义终极欲望的地位,对社会科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论证过程包括一些推测的成分,所以并不建议此论证能充分证明利他主义动机假设是正确的。从深层次考察利他主义的动机问题,揭示其发生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对影响利他主义的因素进行综合探讨,得出心理利他主义可能是由内在的利他基因与外在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因素有待于科学家作进一步的探索与考察,希望其他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决定性地确定动机多元主义。
参考文献
[1]Sober E,Wilson D.Unto Others:The 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of Unselfish Behavior[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88:231.
[2]索伯.心理学的自我主义与利他主义[J].李建会,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6):29-34.
[3]刘潇潇.德国学者发现“利他基因”[N/OL].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1,138(2).[2011-12-01].http://www.cass.net.cn/file/20101111286978.html.
[4]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心理学探新,2000,20(3):59-63.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45.
[6]寇彧.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J].心理学探新,2005,25(3):73-77.
[7]Barnett M A,king L M,Howard J A.Inducing Affect aboutSelf or Other:Effects on generosity in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9(15):164-167.
[8]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7-41.
存在主义心理 篇2
存在主义是把人的个人存在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出发点的生存哲学、人生哲学.它起源于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廓尔,形成于20世纪代的德国.它主张研究个人的存在及其基本状态,强调个人的独特的个性、生命与本能,注重人的主观经验,重视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人的出发点,由此逐渐成为20世纪的一大重要哲学流派。
存在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源的,五十年代后逐渐传入美国。它是把存在哲学的观点运用于精神病学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学观点,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以心理治疗为手段,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
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思潮,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相同
存在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德国,很快流行于法国,50年代后流传于欧洲各国,60年代又流行于美国。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当时传统哲学比较空泛,社会动荡不定,文化剧烈变迁,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两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通货膨胀、工人失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等社会问题加深了人们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人们悲观、痛苦、烦恼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在迅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和人性丧失的战争恐怖面前,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到空虚和惶惑,找不到自我生活的中心和价值,找不到自我生存的意义。这时人们不可避免地开始思索人存在的可能性,人的本质是什么,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
存在心理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源的,与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欧洲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剧了欧洲社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危机,连绵不断的战争使人们丧失了安全感,丧失了自由和尊严。他们感到了人情的冷漠,孤独,空虚,人的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心理疾病也纷至沓来。精神病医生发现弗洛伊得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不能很好的理解在病人的存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在这时,他们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以存在分析为基础来研究病人的生活史,这样存在心理学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一种学术思潮。
2二者都以人及其存在当作研究对象
我是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我怎样实现我的价值?我怎么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存在主义和存在心理学家们共同研究的主题。克尔凯郭尔首先提出,哲学应当把人当作研究对象,应当研究孤独的个人,研究个人的存在,研究个人存在的基本状态,通过个人主观的心理体验达到与上帝的联系,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提出,哲学应当追问“在者”的“在”以及它为什么“在”、怎样“在”等等有关“在的意义”的问题。“追问存在意义的问题第一次在哲学史上被特别作为问题提出来并得到了发展。”(陈嘉映,1995,第31页)
瑞士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是欧洲存在心理学的先驱,他曾是弗洛伊德早期的追随者。在他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后,从一个精神分析的崇拜者逐步转为存在心理学家。他借助于海德格尔关于人类存在结构的研究,对精神病人的内部经验世界进行了重新建构。把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概念加以综合,试图用存在主义哲学对精神分析重新解释,提出了存在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为了探寻人生存在的价值,也主张通过对人及其存在的探索和理解,研究“人的本体论存在”,来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的心理结构,使所有的心理治疗体系都能建立于其上。
3二者都重视“在世界中的存在”
海德格尔说,人的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它是此在的最内在的最根本的存在状态,是此在的先验规定性。他认为,世界和此在是一同出现、一同存在的。没有一个孤立的主体,也没有一个孤立的世界。世界是此在作为实际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东西。此在在世界中就是在自己的家,犹如人和他的家是不可分离的,人与世界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宾斯万格根据海德格尔此在“在世界之中”的理论,把世界中的存在划分为三种:周围世界、人际关系世界和自我世界。周围世界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周围环境世界;人际关系世界是社会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世界;自我世界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世界。他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为存在分析的哲学前提,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存在的关系方式,作为存在分析治疗的理论依据。
罗洛·梅接受了存在哲学和宾斯万格的观点,他把人存在与世界上的关系设想成为一种三维关系,他称之为“存在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人与他人的关系方式、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他把这三种方式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三种方式的同时存在性,比较全面的理解了人的存在。
4二者都强调了人的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者都把自由看作是人的最重要的属性。几乎每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都谈到了人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克尔凯郭尔认为,选择是一种绝对的意志自由,是指一种神秘的,突然的、超理智的绝对自由的精神行动。人的自我选择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即是自由”。这种自由选择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择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能否达到真正的“存在”。
同样,雅斯贝尔斯也十分重视人的自由,自由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他说:“自由不是许多现象中的一种现象,而是一切人的命脉。”“如果我看到人的自由,我就会看到人的尊严。”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作为自身存在的人,就是因为他是自由的,是自由把人和他物区别开来。正是自由,使人的实质从本质上区别与人的生存。“我就是进行着选择的存在”,也就是说,我有我的选择,人的选择或抉择是自由的。
萨特更加注重存在主义自由观。他认为,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因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他所说的自由只是意味着选择的自由性,“自由之为自由,仅仅是由于这个事实:这个选择永远是无什么条件的。”人们即使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可以自由的选择怎么认识、对待目前的状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萨特同时强调,个人须对这种自由的选择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这样,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上的自由观就成为人做出自由选择的.合理性的唯一标准。
受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影响,存在心理学家们也十分重视自由选择在人的存在中的作用。罗洛·梅从一开始就坚持人的存在的独特性,认为人是一种能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存在。他把自由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的成分之一。自由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完整而明确的成分,是人的全部存在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是真正自由的,他才能具有创造性意愿,他的自我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他才能自由并负责任地选择其行为方式。罗洛·梅指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人获得自由。”同时,他又强调自由和责任是不可或缺的。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存在负责。
布根塔尔也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性。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为了将这种有限的存在进行扩展,就会进行选择。选择是人先天就有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同时,人又必须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这种观点同罗洛·梅的理论如出一辙,与存在主义哲学也一脉相承。
5二者的理论都蒙上了悲观色彩
存在哲学家们在研究人的基本状态和人生价值时,都认为人的一生是痛苦的,是悲观的。克尔凯郭尔详细的研究了人的存在状态,把人的纯粹主观意识及其活动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一系列主观体验,为存在主义奠定了悲观主义的基调。他认为这些主观体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恐怖。它没有确定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危险和威胁,它来自各个方面。这是一种在无法描述的深奥莫测的神秘情感前的战战兢兢的状态。(2)厌烦。它是恐怖的表现形式之一,包括有对象的厌烦和无对象的厌烦,后者的意义更为深刻,是一种真正的厌烦,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在的处境。(3)忧郁。这是当厌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使人更加心烦意乱时的表现。人如何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人忧郁的原因和秘密。(4)绝望。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表现,与人内在的永恒性有关。真正的绝望,是对自己的绝望,这种绝望可使人处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之中。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存在的整体结构是畏和烦。“畏之所畏的东西是在世的在本身,是世界本身,而不是一般的在世内的在者。”它没有具体的对象,但在畏惧的包围下,人们有一种压迫感,说不出为什么畏惧,但它却渗透在自我的心灵深处。正是这种畏惧,可以使人从沉沦中苏醒,意识到本真的自我,从而能够成为独立自主的单独的个人。烦标志人的本质,人生种种的存在状态。这种烦主要指人们总是关心、挂念着某些东西,为某些东西感到忧虑。另外,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在”,认为死对人是如影随形的东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人对周围事物的担忧,归根结底是对死亡的担忧。
雅斯贝尔斯分析了四种边缘处境,即死亡、苦难、斗争和罪过。所谓斗争,指实存与生存之间的对抗,没有斗争,就没有生存,同时斗争又在摧毁着生存。只有死亡才是使生存得以存在实现的条件。他主张人们对未来要抱有一种悲观态度,要准备失败,面对死亡,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边缘处境中,人才能够感到无路可走,因而背水一战,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所以他说:“谁以最大的悲观态度看待人的将来,谁倒是真正把改善人类前途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徐崇温,1986,第279页)
上述存在哲学家们给我们展开了人生的悲观主义的画卷。与他们观点相同的是,罗洛·梅在研究现代人的意志问题时发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人们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心中充满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他们心灵深处对现实、对他人、甚至对自我都深感怀疑和恐惧,对人生的价值和方向都非常迷茫。
虽然二者都针对上述人生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人的一生充满了焦虑、恐惧、空虚、孤独,还得面对死亡,因此实质仍然是悲观主义的。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杨韶刚.存在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篇3
欧美人喜欢搞“荒岛音乐”:如果你被流放到荒岛,允许挑选若干唱片带去,你会选择哪些?假使挑选类似的“荒岛心理学读物”,那么,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首当其选。这不单由于该书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严谨认真的作者已经删删改改出到第九版,也不仅因为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过所有三项大奖(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的心理学家,更是因为书中对人在社会环境中可能的体验和行为,作了最为客观全面的描述。其中的大量论述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例子也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事件。
阿伦森对读者兴趣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衔接把握得十分自然顺畅。理论不再是空洞死板的标题一二三,而其讨论的深度,也远远超越了卡耐基励志读物里的人际关系“小贴士”。比如对于人际吸引,卡耐基的建议是,如果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要“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然而阿伦森正告我们:“戴尔·卡耐基的建议并不是一贯正确的。”现实中的人际吸引远没那么简单,它受到各人能力、外貌、情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和人的直觉相悖的。
众所周知,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期间,发生了入侵古巴的严重事件。但他在随后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中的个人声望竟然升高了。一位总统犯下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错误之一,美国人民却更加喜欢他。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肯尼迪以往可能“过于完美”,而能力超群的人偶尔犯下过失,往往会令普通公众对他产生新的认同感。
为了验证这一解释,阿伦森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制作了四段访谈录音,找人来听,并让他们对录音中四个人的吸引力作出评价。录音中被访谈的四个人分别是:A.一个近乎完美的人;B.一个近乎完美但访谈中笨拙地将咖啡打翻在地“出丑”的人;C.一个平庸的人;D.一个也出了丑的平庸的人。结果,最没有吸引力的,自然是那个平庸而且出丑的D;但在两个近乎完美的人中,B居然更讨人喜欢!
类似的精彩例证也对种族歧视、性别偏见、两性关系等热门话题给出了全新的描述。比如对于婚外情,增益理论给出了有趣的解释:配偶或恋人的长年付出,可能已经接近极限,甚至被忽视,而此时陌生人略微的一点付出,却会带来显著效果;老夫老妻之间的相互宠爱已经令双方审美疲劳,这时,陌生人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之辞,却能让你心花怒放。人际关系中的“稳定收入”让人越来越麻木,而“增益”总是能提起人的兴趣。这一点同样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尽管女权已是一个极为油腻的口号,但对女性的偏见依然渗透文化的各个角落。阿伦森指出,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中,女性极少被描绘成权威人物、知识分子或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她们的常规角色是极富魅力却头脑简单的女孩,过分忧虑应该使用哪种品牌的洗衣粉,在重要的问题上要靠男人指点迷津,而且经常被描绘成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等等。相应的研究也发现,大量的商业广告向女性灌输心理暗示,把她们描绘成能干的家庭主妇,进而抑止了她们成就事业的理想。随之而来的噩梦便是,被广告洗脑的女性果然安于家务生活,这又被男性沙文主义者拿来当做女性事业能力低下的例证。
正如阿伦森所强调的,社会心理学是实证科学,同时却富含艺术。社会心理学家面对的不是斜坡上往下滚的小钢球,而是社会上性格多样、老成世故的成年人。这是社会心理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实际研究中的重要挑战。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同那些利用社会心理技术达到利己目的的人区别开来。作为科学家,如果他们不能防止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滥用,至少也要恪守自己的中立立场。像卡耐基那样肆无忌惮推出《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这类书,阿伦森只能表示,“书名便令人感到心寒,有些试图操纵他人的感觉。”虽然人际关系技巧是当代青年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卡耐基类作者正是抓住这一“大众心理”吸引读者,但这种不入流的心理学,却不知不觉中给社会心理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制造了一种颇具邪恶意味的口碑。
存在主义心理 篇4
一、典型案例 (背景)
李某, 男, 19岁, 大二学生, 学习成绩中等, 没有挂科, 没有受过处分。因为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前途渺茫, 不知道如何过下去, 前来咨询。
主诉:我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吃饭、上课、吃饭、睡觉, 每天过得都一模一样。我不想这样过日子, 可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每天都觉得特别的郁闷, 无所事事, 无所适从。有的时候想要做点成就来, 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 刚一开始就泄气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我经常在想大学是否还值得继续奋斗, 甚至想是否还值得继续活下去, 经常想我奋斗有什么价值, 我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像一片断了线的风筝, 随风飘落, 没有终点。
症状:无意义感, 虚无感, 是现代生活中主要的存在神经症。
心理测验:SCL-90, 抑郁量表, 焦虑量表得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这类学生特别多, 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团体工作中, 成员之间的交流多, 许多问题能够得到更高效率的解决, 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反馈。在面临无意义这一共同问题时, 团体成员发现并不是只有自己有这种无意义感, 并不是只有自己在烦恼和忧虑。彼此之间的同病相怜可以消除无助和孤独的感觉, 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在团体中每个团体成员可被别人接受与关心, 共同面对问题而感到放心, 同体的这种认同感能够促进团体成员产生摆脱困境或解决问题的信心, 对未来产生希望。
(一) 团体方案名称生活的意义
(二) 团体规模
由15人组成。
(三) 参加对象
存在空虚感、意义丧失感, (弗兰克林存在神经症) 的大二学生。
(四) 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 每次2-3个小时, 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 团体整体目标
存在主义团体主要有以下四大主题: (1) 不可避免的死亡; (2) 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3) 我们需要的自由与责任; (4) 也许生活并无一个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与意义的需要。最终的目标是学习发现生活意义, 建构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
(六) 团体活动方案
第一个环节:
目标: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 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自我, 促进对自我状态的了解
活动方法:
1、我爱我家, 相亲相爱
2、动物星球
3、交流分享
第二个环节:
目标:认识意义
活动方法:
1、领导者给成员讲述弗兰克林在纳粹集中营的苦难经历和创造意义疗法的故事, 让团体成员了解什么叫做意义疗法和追寻意义在构建健康人格中的重要性。
2、让每一个团体成员谈谈自己熟悉的人从事的某项创造性工作的故事及其体验到的价值和意义, 或者谈谈自己的学习, 参加的某项活动的经历及体验到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个环节:
目标:学习发现意义
活动方法:
1、作品欣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小病》。
2、让每一个团体成员评价作品中的人面对死亡、疾病、失败和挫折时的故事和体验, 学习发现意义的方法。
3、请团体成员谈一谈自己的愉悦体验, 哪怕是一瞬间的体验。
第四个环节:
目标:认识死亡
活动方法:
1、表演《死亡》的心理剧。
2、从心理剧进行分析, 让每一个团体成员谈谈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3、领导者揭示死亡事实:死亡是人的最终存在状态, 它促使人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目的进行反思, 是揭示生活意义和目的的工具。让每一个团体成员意识到死亡的真正价值, 从而接受死亡。
4、团体成员回答问题:
“假如你的生命历程只剩下三天时间, 你想做什么事?”在这种紧迫感中促使团体成员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五个环节:
目标:经验统整
认识到虽然我们不能选择环境, 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环境的态度, 我们没办法改变过去, 但是可以改变认识过去的方式和能力, 我们生活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而不是外界给予的。
活动方法:
1、积极赋义:每人发一张白纸, 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活动写下来, 参加这个活动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鼓励团体成员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2、心理剧《命不好》。由团体成员表演, 主角是一个经常抱怨自己“命不好”面对任何的机会都不采取行动。在慨叹命不好时常说:“我天生就这样, 我只能这样做”, “我天生就这样”。
经由心理剧, 让团体成员分析主角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经由这种分析让团体成员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对自己的生活, 对自己的行动, 对自己不采取行动的决定, 都负有责任。
指导者通过心理剧的分析帮助团体成员发现他们是怎么逃避责任, 鼓励他们为自己的存在和选择负责。
3、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如:考试失败, 接受一项新任务等) , 鼓励团体成员采取一种负责人的方式采取行动, 在采取行动后有什么体验。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
这类学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这种生活中的无意义又导致空虚和肤浅, 也即弗兰克尔所说的存在真空。他们一般没有目标, 没有事先设计好的生活, 也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时常感到生活的空虚, 也不愿意努力去创造一个有目的的生活。自己不愿意这么生活却也不愿意改变。有些学生做过挣扎, 想要改变, 下了很多的决心, 也想了很多的方案, 但是都是三分钟热度, 过两天就没有行动了。觉得改变太累, 即使改变了, 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没什么意思, 还不如就这样过算了。主要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存在感, 没有任何的价值, 所以做起事来都是无精打采的。生活、学习都没有自己的价值要求, 没有内在的动机。他们觉得生活、学习都不是自己内在的需要, 而是外在力量 (如:父母, 老师) 促使的。这是一种价值条件化的表现, 他们把外在的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判断, 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内在的需要和价值长期得不到满足, 就会失去生活的动力。只有真正地参与才是治疗空虚的主要方法, 全身心投入到大量生命活动中的任何一件, 都能增强人们的生存信心和生存能力[3]。
针对他们的症状, 采用存在主义团体心理辅导, 效果非常好。经由团体辅导后, 团体成员的自信心都有所增加, 不再被动的接受, 不再抱怨他人和环境, 而是能够主动选择。他们在面对一些挫折, 如考试失败、经济困难、同学关系紧张等, 不再将自己的现状归咎于父母、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 主动面对挫折, 解决问题。生活上主动了很多, 改变了过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方式, 积极地去过自己的每一天。经过回访, 80%的学生都抛弃了过去的自我放弃式的生活方式, 选择了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70%的团体成员能够积极地参与班级及学院组织的活动, 并且体验到这些活动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团体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同学、老师都反映他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J].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版) , 1991 (1) .
[2]高军.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 .
构造主义心理学教学 篇5
构造心理学或构造主义是19世纪末由冯特在德国奠基、铁钦纳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严密的心理学体系,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奠基人:冯特 创始人:铁钦纳
为什么说冯特是奠基人呢?
关于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问题,历史上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构造心理学形成于1879年,由冯特创立,而为铁钦纳所完成;另一种观点认为构造心理学由铁钦纳所创立,而冯特仅是构造主义的先驱。赞成后一种观点的学者居多。尽管铁钦纳声称自己是冯特的忠实追随者,但是当他把冯特的心理学从德国带到美国时,他戏剧性地改变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铁钦纳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法,称之为构造主义。但是他却仍然称它代表着冯特的心理学。事实上,两个体系大相径庭。“构造主义”这一标签或许只适合于铁钦纳的心理学。
一、铁钦纳的简介
铁钦纳(Titchener,Edward Bradford)(1867-1927)铁钦纳是“在美国代表德国传统的英国人”。后来终身执教于康奈尔大学,他主要工作生涯就是在纽约的康内尔大学度过的。他总是穿着牛津大学的学者礼服来到课堂,每一节课都非常富有成效。
他的助手在他的监督下仔细地准备好讲台上的一切。那些资历较浅的教员被要求听他全部的讲课,但只能从一扇门进入,在前排找一个位置,而铁钦纳则从另一扇门进入,直接走向讲台。尽管他跟从冯特学习只不过两年,但是他在许多方面都类似他的指导老师,模仿老师的贵族风格、讲课形式,甚至连胡子的样式也酷似冯特。
生活背景
铁钦纳出生于英国南部的奇切斯特的破落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生活也是比较困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后的了很高的成就,他在求学期间获得了很多的奖学金,其中的马尔文学院奖学金使他有幸进入了马尔文(莫尔文)学院这所英国著名的学校。
在1885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哲学,并与1889年获得了哲学学士的学位。后来在牛津大学的生理学实验室工作了一年,在当时英国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哲学气氛的影响下,他对新兴的冯特的生理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牛津的学者们对生理心理学之类的新科学不屑一顾,他还是带着他翻译的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三版译文去求教于冯特。1892年他以单眼刺激对双眼的影响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他获得学位后原来想回到牛津大学执教,但是还是由于牛津的学者们对生理心理学的不屑一顾,在牛津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后来应他的同窗好友的邀约去主持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
(一)主要作品
1896-1923年《心理学纲要》 1898-1927年《心理学入门》 1901-1910年《心理学教科书》 铁钦纳晚年《系统心理学》,未完成!只是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章节,后来韦尔德编成一卷《系统心理学:绪论》作为遗著出版。是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是铁钦纳最后一本著作,海德.布雷德(1933)指出:“这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正式铁钦纳所教授的这种心理学,正式这种以德国实验室为中心的事业使心理学第一次被承认是一门科学。
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心理学的定义和题材问题,特别是对意动心理学和机能心理学的各个心理学家的观点做出了介绍和评论。在导言部分,他介绍了布伦塔诺和冯特的心理学。
(二)主要成就
1、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发起人之一;但是他从来未参加过一次会议。
2、1904年成立了自己的组织称为“实验者”俱乐部,又称为“实验主义者协会”,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学术团体;
这个组织是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这个会议只讨论那些铁钦纳认为合法的心理学主题,而排出心理测验、比较心理学和其他应用心理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师,铁钦纳的讲课是很有吸引力的,他心理学系的同事从他的研究生课程中了解了许多心理学的新发现和理论洞见,他的研究生也被他的博学和睿智所折服。前面提到过他被认为是“在美国代表德国传统的英国人”,由此可看来,铁钦纳并不认同美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而一直坚守欧洲文化传统。总的来说,铁钦纳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学者和教师,而且兴趣广泛,才华横溢。他精通哲学,自然科学,擅长文学和音乐。他这一生都卓有建树,为心理学史上留下了和浓彩重墨的一笔!
3、在35年中,共授予50多个心理学博士学位,其中不少称为美国心理学界的名人;
在铁钦纳指导的50多名博士研究生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在授予女性博士学位方面,铁钦纳比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男性心理学家都多。铁钦纳同样支持雇佣女性教师。在这一点上,连他的同事都认为他太激进了。有一次,他不顾系主任的反对,坚持雇佣了一位女教授。
在心理学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是沃斯伯恩。她也是铁钦纳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她曾经回忆道:“他并不太知道怎样与我相处”。沃斯伯恩毕业以后,在比较心理学方面写了一本重要的书,即《动物心灵》(1908)。她成为第一个被推选进美国科学院的女性心理学家。她也当选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虽然他鼓励和支持女性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在康内尔,他接受女性读他的博士研究生,而在同一时期,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是拒绝接纳女性研究生的。但是他的实验主义者协会是不接纳女性的,他的实验主义者协会的规则之一就是不允许女性参加。铁钦纳想要的是“那些可以被打断有争论价值和能被批评的口头报告,这些报告在充满烟尘的房间里进行,里面没有女性。。因为女性太纯洁了,一直不能忍受烟雾”。
有一位来自宾州的学生试着参加会议,但被命令离开。有一次,她们在会议期间藏在桌子下面,而另一位女性则在旁边一个房间,“半开着门,想听一听这些大男人心理学家到底干些什么。”波林回忆道,她们似乎也没有听到什么令她们震惊的东西。
克里斯廷·莱德—弗兰克琳(Christine Ladd-Franklin, 1847-1930)写信给铁钦纳,要求给她一个机会,参加的实验主义者协会的1912年会议,宣读她在德国哥汀根大学缪勒的实验室和柏林大学赫尔姆霍茨的实验室所从事的色觉研究报告。在此之前,她在霍普金斯大学已经修完了数学方面的哲学博士课程,完成了论文,但是因为她是一位女性,霍普金斯大学拒绝授予她学位。44年之后,霍普金斯大学补授莱德--弗兰克琳博士学位。但是,铁钦纳拒绝了她参加1912年会议的请求。莱德—弗兰克琳写道:“我震惊地得知,在这种年月,你仍然排除女性参加实验心理学的会议。这是一个多么陈旧的观点!”。然而,莱德—弗兰克琳在争取参加会议的战役中并没有退缩,多年来她一直在抗议着,称铁钦纳的政策是不道德的和非科学的。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铁钦纳写道:“由于我没有让女性参加这个会议,我一直被莱德—弗兰克琳的纠缠所苦恼。她威胁要当面和写文章质问我。或许,她能成功地捣毁我们的聚会,逼迫我们不得不象兔子那样转到地下某个昏暗的地方来举行我们的会议”。
4、他发表了216篇文章和评论,翻译了37本冯特和屈尔佩的著作,出版了不少的书籍;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铁钦纳在跟随冯特学习之前,在牛津大学研习哲学。17-19世纪的英国哲学,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占主导的地位,铁钦纳深受其影响。这两种哲学思想连同经验批判主义一起成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
(一)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主张摆脱宗教神学的玄思,将经验世界作为哲学的对象,把知识置于经验的基础之上,强调人类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觉印象。然而感觉所提供的只是一些认识材料,是一些简单观念或认识元素。简单观念虽然是实在的,但对于认识确实不够的,心灵通过自己的创造能力,将这些简单的观念构成复杂观念,成为心灵的模型或原型。
对铁钦纳的影响表现在:铁钦纳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意识,分析为元素,指出人的意识和心理现象就是这些元素构成;
(二)联想主义
联想主义可上述到柏拉图。柏拉图认为,在时间上同时发生的事件倾向于在心灵中被联系起来,产生联想。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三条联想律,即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联想主义后来成为哲学中用来解释心理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英国联想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控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之间的联系所决定的。从联想主义的角度看,心理学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心理事件能产生联想?控制联想的规律是什么?心理事件经过联想之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对铁钦纳的影像表现在: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基本任务与联想主义的任务非常相似,构造主义表现出了联想主义的痕迹
;
(三)实证主义即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实证主义是一种复杂的哲学观念,它主张关于世界的正确知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基础,那些超越客观事实的宗教和哲学辩证性的概念是无效的。铁钦纳在莱比锡大学求学期间就被实证主义所吸引。英国的联想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指一种自然现象,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理解,这与实证主义的基本理念相一致。实际上,英国的联想主义是实证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在马赫看来,物质不是第一性的,而要素,即感觉是第一性的。物质以及自我都是要素的复合,因此他把经验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并用要素代替感觉以避免主观片面,从而使要素成为一种非心非物的中性的东西;阿芬那留斯则提出了纯粹经验的概念,纯粹经验即可以是物理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理的东西。他声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清楚经验的客观基础和主观内容,并进一步将纯粹经验分为从属经验和独立经验两种类型。
对铁钦纳的影响表现在;
1、实证主义以感觉为哲学的出发点,铁钦纳则以感觉为心理学研究的起点,并把他视为心理学的基本元素。因此,铁钦纳的心理学体系可被视为 “是与冯特唯意志论明显对立的感觉主义”;
2、铁钦纳用阿芬那留斯的从属经验和独立经验代替了冯特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将经验的从属性和独立性作为区别心理学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和物理学研究的都是经验,但心理学的经验是从属于个体的,而物理学的经验则是独立于个体的。
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构造主义心理学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发展方向。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铁钦纳同意冯特的主张,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经验。
但是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和意识是有区别的。心里是指一个人一生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总和;而意识则是指发生于任何特定的、当前时刻的心理过程的总和。他用总和来表示心理学研究的是整个经验,而不是它的一个有限部分。虽然铁钦纳将心理和意识都视为心理学的对象,但是它更重视意识,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研究的对象。
铁钦纳不同意冯特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分,他将经验分为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在他看来,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的经验。物理学和心理学所处理的是同样的物质和材料,区别在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铁钦纳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假设自然科学的经验是间接经验,那又如何可以观察呢?即是说对象又如何是间接的呢?”所以他指出我们应当“把心理定义为人类经验的总和,认为人类经验依赖于经验着的人”。
举例说明;物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光和声,但物理学家是从物理过程来看这些现象,而心理学家则是根据这些声、光现象转怎样为人类观察者来考察它们的。
对于这样的区别,铁钦纳曾做过这样的生动的描述:“热是跳跃;光是以太的波动;声音是空气的振动。物理世界的这些经验形式被认为是不依赖于经验着的人,这既不温暖也不寒冷,即不暗也不亮,即不静也不闹。只有这些经验被认为是依赖于某个人的时候,才又冷热、黑白、色彩、灰色、乐声、斯斯声和砰砰声。而这些东西则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铁钦纳还列举了一个温度的例子,比如说,一间房子中的温度是华氏85度,无论有没有人在房子中的经验这种温度,这个温度都是一样的。然而,当把一个观察者置于房间之内,这个观察者报告他感觉太热时,这个温度是依赖于那个经验着的个体,即在房间当中的人。对于铁钦纳来说,这种类型的意识经验才是心理研究唯一适当的关注点。
在铁钦纳的遗著《系统心理学:绪论》中,他给心理学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心理学史研究依存于神经系统的实在经验的一门科学。”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铁钦纳把心理学对神经系统的依存看作纯粹的逻辑的关系或是数学上的函数关系,而不是看作物质的依存关系。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任务
在铁钦纳看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和自然科学是一样的,他曾做过明确的论述,认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心理学的结构;把基本过程从意识的产接种拆解出来,或者把一定意识的组成成分分离出来。具体而言,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任务有这么三个方面;
1、将具体或实际的心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元素,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发现这些元素结合的方式以及结合的规律,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3、把这些元素和它们的生理或是身体条件联系起来,明确心理过程赖于产生的条件,即他与神经过程的联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把这三个问题结合起来,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的构成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即时心理过程产生的生理机制。(1)是什么:意识元素的分析
对于这项任务,铁钦纳描述的最为充分。他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基本元素,即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物理对象引起的,是组成知觉的元素;意象是一种近似于感觉的心理过程,但又与感觉不同。它在想象中或者感觉刺激消失之后以及感觉刺激未出现之际皆可存在,是观念的特有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不同感情的结合形成诸如幸福和悲伤,爱和恨等情绪。铁钦纳认为,心理元素有四个特征,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度。这四个特征是所有感觉和意象都具有的,呈现于所以的经验中。但是感情状态仅仅有这四个特征中的三个,即性质、强度和持续性,感情状态缺乏清晰度这个特征。铁钦纳认为,注意是不可能指向情感和情绪元素的。当我们把注意指向伤心或是愉快这样一些情感性质时,它们也就消失了。
在对意识经验分析的基础上,铁钦纳又对感觉等基本元素作了最为详尽或是繁琐的分析。比如他他分出的而感觉元素多达44435种,其中视觉元素32820种,听觉元素11600种等。(2)怎么样:意识元素的结合
明确了意识的结构元素之后,那么接下来就要确定它们怎样结婚成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一问题上,铁钦纳反对冯特的统觉和创造性综合的观点,而赞成传统的联想主义,仅用联想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他认为,某一时刻在意识中出现感觉或意象都会伴随着早期的意识中曾产生过的感觉或意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为联想律。虽然联想律包括相似律、接近律和近因律和频因律等,但铁钦纳主张,所有这些联想律都可以归结为接近律。铁钦纳认为接近律联想,我们首先把两个同类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最后,在把不同类的基本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
在心理元素如何结合的问题上,铁钦纳没有像冯特那样提出一套具体的原则或规律,但由于这个问题是他的心理学主要任务之一,他对此也作了阐述。他认为,组成复杂经验的一些元素会被其他元素掩盖。比如。我们最初可能把愤怒分析为“伴随着一阵愤怒的一团感觉”,但是这种复杂的感觉会被其他的心理过程所掩盖。在铁钦纳看来,意义如同注意一样,是某种属于我们意识经验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产生感觉和意象的语境的结果。诸如感觉、意象和感情这些基本的心理元素或心理事件仅被我们所经验,它们本身不具有意义,但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都是有意义的,这是由于心理元素的组合或安排,使得无意义的感觉形成了有意义的知觉。例如,红色本身并五意义,但是当它在意识中与一种圆形的形状、光滑的感觉以及一种甜味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觉到了一个苹果。这就是说,当红色获得了意义时,若干种心理元素被结合起来了。因此,意义或客体的整体属性,是个别心理元素的总和。
(3)为什么:心理过程赖于产生的条件
从身心平行论的观点出发,铁钦纳主张为了解释心理过程,必须详尽的叙述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即找出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生理过程。他认为,用生理解释心理正如用一个国家的地图解释这个国家的地图一样,尽管神经系统不引起心理活动,但可以用来解释心理活动的一些特征。换言之,心理和生理虽然是平行关系,但是了解了生理过程有助于了解心理过程发生的环境。比如,虽然红色的感觉不是由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神经化学事件引起的,但视觉经验的变化总是伴随大脑中枢的神经化学事件的变化。因此他认为,“身体的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条件,对它们的说明会给我们提供心理过程的科学解释”(铁钦纳1913年)。他相信,可以脱离生理过程来研究心理过程,但是完整的心理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关。显然,铁钦纳一方面要为心理事件的“科学解释”变得模糊不清,也使得身体条件对心理事件而言似乎可有可无。
铁钦纳在晚年时开始从基础上改造他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并试图对其心理学体系进行一个全新的解释。大约是在1918年,他讲课时放弃了心理元素的概念,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不应该是基本元素,而是心里生活的更大维度和心理过程。这些维度包括性质、强度、持续性、清晰度等。几年之后,他在给研究生的心中写道:“你必须放弃根据感觉和情感进行思维的方式。10年之前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它已经完全过时另外。。你必须学会根据维度而不是根据诸如感觉那样的系统概念进行思考。”从1920年起,铁钦纳开始对“构造主义心心理学”这一术语产生怀疑,而改称他的理论体系为“存在心理学”。他开始用内省的方法,赞成一种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的方法考察自然发生的经验,而不是尝试把经验破解为元素。
这些都显示出铁钦纳理论观点的戏剧性变化。如果铁钦纳能获得更久一些,去贯彻这些观点,那么或许他回彻底改变构造主义心理学的面貌和命运。
除了上述的三个任务之外,构造主义还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心理学应该被视为意识的科学吗?二是心理学的方法应该仅限于内省吗?三是心理学的任务应该是对心理元素的描述吗?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同任务一起,构成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决定了它的方法。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方法
铁钦纳把观察法看作是一切科学的通用方法,他认为观察的事实具有优先性。既然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它理应采用观察法,并且它所运用的观察法必须同物理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精确。但是他又指出心理学的观察不同于物理学的观察。物理学的观察不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是一种向外的的观察或检查,心理学的观察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是一种向内的观察或称内省。既然心理和意识都是人的一种内部经验,那么内省就是向内对意识经验的观察。
同时,由于实验是一种可被重复、分离和变化的观察,因此心理学为了得到清楚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就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结合起来。
铁钦纳将把内省和实验结合起来的方法命名为“实验的内省法”。在研究方法上,铁钦纳与冯特是相同的。但是铁钦纳对实验内省法的使用比冯特更加严格而复杂,具体表现在:
1、在实验者的选择上,铁钦纳要求实验者必须经过专门的内省训练,坚决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2、他要求参加实验的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进行自我观察,内省时周围环境必须安适,无干扰。
3、内省者必须客观准确的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去描述刺激物。
4、在内省的应用范围内,铁钦纳打破了冯特的限制,从只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推广运用到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由于以这样一种方式看待内省观察者,因而铁钦纳把被试当做客观的报告他们观察到的刺激特征,机械的做出反应的记录仪,被试只不过是一台无偏见的、客观的机器。同冯特一致的是,铁钦纳认为受过训练的被试会变得如此的机械化和习惯化,以至于他们的操作变成了无意识的过程。
(四)、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具体研究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想、情绪和情感。
1、对注意的研究
在这个主意的研究问题上,铁钦纳的研究是较多的,他将注意归于感觉,认为注意是感觉清晰性的一种表现,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铁钦纳并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将注意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他说:“注意的状态可以描述为心理的某种类型和配置,显现出明亮焦点和朦胧边际的类型时,在我们眼前就出现了注意。”他把注意分为被动的与主动的、有意的和无意的以及初级注意和次级注意两种类型。初级注意有清冽的、新异的刺激所引起,这种注意产生的过程通常是不由自主,不受意志控制的,是有刺激的特性所决定的,这是注意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比较低级的阶段。刺激注意是第二个阶段,引起刺激注意的刺激物理特征往往不明确,强度较低,缺乏新异性和吸引力,因此,需要意志的努力来维持注意过程。但是,如果注意的主体对主义的对象产生了兴趣,这时注意就不需要意志的控制,而且可以恢复到初级注意,铁钦纳将此视此为注意的第三个阶段,因为这种恢复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除此之外,铁钦纳还对注意的持续性、惰性和注意的努力程度以及影响注意的身体条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对联想的研究
铁钦纳反对冯特的统觉和创造性的观点,而赞成传统的联想主义,仅用联想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他引用休谟的一句话:“联想对心理学的作用就如阴历对物理学的作用”,并将传统心理需所界定的所有联想律都还原为接近律,认为接近律是联想的基本规律。
他是这样解释的:
“联想说旨在解释事实,我们尽力。。。找到描述这些事实的原则。而且我们会发现,意识当中无论何时出现的某种感觉或意象过程,以前与之同时出现过的所有感觉和意向过程都可能与它一起出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联想律。。现在,我们可以稍加强制的把接近律转化为一般的联想律。”
铁钦纳对联想的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将所有的联想律都归结为接近律;第二,排除情感在联想当中的作用,认为情感过程要在联想中发挥作用,必须有感觉和意象的参与;第三,铁钦纳一联想解释意义的形成。
3、对情绪和情感的研究
情绪和情感的研究也是铁钦纳心理学的主要来源之一。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情绪理论是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的情绪体验是有身体反应引起的,即先有生理变化,后才有情绪体验。铁钦纳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不符合常识。按照常识,是情绪体验引起身体的反应。虽然身体反应能够引发情绪和情感,但激发情绪和情感的因素很多,如记忆中的感觉和意象、人的本能倾向性、环境中的刺激以及生理状况等等。
铁钦纳将情绪和情感分为三类,即情感、情绪和思想感情。其中情绪是由情感组成的,而思想感情处于最高水平,其内容比情绪和情感更加丰富。它既包含感受的成分,也包含着认识的成分,比如辨别和评价等。由上可以看出,铁钦纳对情绪和情感的解释比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更具合理性,也带有明显的元素主义色彩。
四、铁钦纳对冯特心理学思想的改造
铁钦纳声称自己是冯特的忠实追随者,但当他把冯特的心理学从德国逮到美国的时候,却戏剧性的改变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提出了构造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并认为它代表着冯特的心理学。虽然作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在心理学上的基本理念上与冯特相似,但毕竟着两个体系大相径庭,“构造主义”这一名称只适合铁钦纳的心理学。总的来看,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扬和改造。
同冯特一样,铁钦纳把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提倡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但他把冯特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改变为独立经验和从属经验,将冯特所提出的情感的三个维度压缩为一个维度,即愉快-不愉快,又把冯特的实验内省法改造为系统的内省法。
铁钦纳在继承和改造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同时,还极大的发扬了冯特的某些心理学思想。
1、他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了极端,对心理学元素做了最相近的划分,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
2、他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不但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心理过程,而且还用内省法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3、铁钦纳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特性和人文科学特性的综合性科学。铁钦纳却认为心理学完全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视冯特心理学的人文科学方面,并且将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唯一方法。
4、铁钦纳突触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冯特即重视对心理元素进行分析,有注重心理过程元素的复合或结合。但铁钦纳不仅强调心理元素的综合必须建立在对心理学元素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还把综合室分析的必然结果,是心理元素产生新质特点的关键。因此,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中,综合尤其是创造性综合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铁钦纳却对冯特心理学中的分析更感兴趣。
五、对铁钦纳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第一个正式的学派,也是心理学史上一个短命学派,从19世纪末建立到20世纪20-30年代消亡,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在心理学史上,对构造主义心理学以及创始人铁钦纳多持负面的评价将其作为学派兴衰的反面教材。然而任何一个学派的兴衰必有历史规律可循。构造主义心理学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但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想其影响却是很深远的。
(一)、主要贡献
1、强调实验室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在康奈尔大学作了很多的实验,并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中,铁钦纳对心理学实验的仪器、步骤以及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等都作了详尽的说明。
2、对世界心理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铁钦纳的许多著作如《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大纲》《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教科书》等都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学习者。
3、为美国心理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铁钦纳培养的博士中,有很多都成为了美国心理学界的中坚力量。如心理学史家波林、心理测量学专家吉尔福特和动物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等。除此之外,还建立了一个“实验主义者协会”,促进了心理学家之间的交流和科学心理学的传播。
4、充当了批评的靶子。构造主义为了提供一个公认的正统学说,为了反对这种正统性,心理学中的其他新兴运动奋起抗争许。这些新兴的心理学思想流派之所以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构造主义观点的进步性改造和批评。后世许多心理学派都是在批判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用严格控制的内省法将科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引入了心理学。他一直追求科学的客观性,认为心理学的方法和物理学的方法是一样的,对物理事件的观察与对心理事件的观察是对等的,他试图借助内省实现心理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认为内省时一种严格二精确的观察,与早期的哲学家有关心理的哲学思辩不同的,他对内省法所进行严格限制,目的是尽可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精确地记录和测量,力图通过方法和方法论使心理学获得科学性。这一理念不但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不是研究对象,而是研究方法。
虽然铁钦纳所倡导的系统的内省法并没有完全使心理学获得客观性和精确性,并为此招致了诸多的批评,但正如心理学史家维内(W.viney)所言:“他的严格的科学态度却被保留下来了,并且在具有实验倾向的心理学家中享有至高的荣誉。”(维内,W.viney1998,P.242)
(二)、主要局限
虽然铁钦纳认为他为心理学建立一种基础,但他的努力仅仅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铁钦纳去世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时代也就结束了,这也说明构造主义心理学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在研究对象上:主张研究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反对研究意识的机能和功用;过分限制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任何不能被经过训练的内省者观察的心理学过程都是无关紧要的,应该将它们排除在心理学的范围之外,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的产生和发展。
2、在对意识经验的分析上:过分贬低心理学分的应用价值,忽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比其老师冯特走的更远,研究过于狭窄。
3、在内省方法上: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单一化,过于倚重内省,使心理学不能脱离安全脱离哲学思辩。
4、在身心关系上:铁钦纳坚持身心平行论,限制了用生理来解释心理的可能性,构造主义心理学所受到的致命打击是它未能及时吸收进化心理学。
五、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争论
(一)1、在研究对象上的分歧
(1)、构造主义研究意识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元素。
(2)、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机能。
2、在研究方法上的分歧
(1)、铁钦纳采用内省法,是重在内省的实验法。
(2)、机能主义采用客观的方法,虽不能取消内省法,但不能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社会研究法等。
3、在研究内容上的分歧
(1)、铁钦纳研究意识经验,他把意识经验分析成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的元素;
(2)、杜威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整体,不能把整个活动分析为反射弧和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正像不能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一样。
4、在身心关系上的分歧
(1)、铁钦纳主张身心平行论;
(2)、机能主义认为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互相影响。
(二)、1、鲍尔温与铁钦纳之争 早在1895年,鲍德温就提出所谓的“反应类型说”,认为感觉的反应时间与运动的反应时间的差别是属于个人间的类型差别,而不像铁钦纳认为是由于观察者的随意态度不同引起的。这一对立使铁钦纳的立场与多数美国心理学家的立场之间的不同更加明朗化,并且很快就导致了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之争,尽管波林认为这个争论已被安吉尔和穆尔的研究所解决。
2、杜威与铁钦纳之争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中,批评了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与反应的元素主义,主张刺激与感觉一样,只是为了行动而存在,除非考虑它们与行动的关系,否则刺激便没有什么意义。
1898年铁钦纳在《构造主义的公设》一文中正式提出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这两个直接对立的概念。铁钦纳认为构造主义是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机能主义是研究“为什么”的心理学。1899年铁钦纳又发表《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一文,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区别。
3、安吉尔与铁钦纳之争
1907年安吉尔在《机能心理学的领域》列举了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三个区别:
1921年铁钦纳在《机能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讲述了机能心理学的四个特点。
4、卡尔与鲁克米克之争
1911年鲁克米克发表《英文心理学教科书中机能一词的用法》一文,指出机能心理学所用的“机能”一词含义不明确,认为机能这个词有时是指心理活动,有时是指这一活动的功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卓越代表 篇6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Susquehanna)一个律师家庭。在这个“温暖而安定”的家庭中,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时候,他就喜欢冒险,喜欢发明,喜欢鼓捣一些匪夷所思的玩意儿。15岁时,他曾同小伙伴一道,驾驭独木舟漂流了300英里。最能说明他性格的是他利用一台废锅炉制造出了一个“蒸汽炮”,当然,发射的不是真炮弹,而是土豆和萝卜。当这些东西砸到邻居的屋顶上时,效果可想而知。而家长和邻居们的宽容甚至支持,为他奠定了探索性研究的根基。他自己曾经回忆小时候的淘气和天分,不无夸耀地说:“我总是在做东西。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和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我做了弹弓、弓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成的蒸汽炮,这个蒸汽炮可以把土豆和胡萝卜射到邻居的房顶上;我做了陀螺、竹哨、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我曾经采摘熟浆果挨户去卖,所以就做了个分选生熟浆果的浮选系统。我用了好几年时间来设计一台永动机,可惜没有成功。”看到这些,今日我们在强调中小学的“创造性学习”时,不知能否从斯金纳的例子中得到启示?
这种淘气,培养的不仅仅是好奇心,同时也在锻炼着斯金纳的严谨和务实。他有一个漂亮而认真的母亲,在斯金纳吃早饭时,他母亲就会去看小家伙的床铺收拾好了没有。一旦看见斯金纳的睡衣还扔在床上,就会让小斯金纳停止吃饭上楼去挂睡衣。经过多次这种训练,斯金纳受不了母亲的“唠叨”,就特意发明了一个提醒自己挂睡衣的装置,用一个特别的挂钩装在睡衣架上,再用一根长线把挂钩连接在门外的一个牌子上。睡衣如果挂上了,这个牌子就被自动拉到了一边;如果没挂上,闭门时就能看见牌子上的提示——去挂睡衣!正是这种童年经历,使斯金纳后来对各种工具式发明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这是一个位于纽约的小型人文学院,斯金纳在那儿主修文学,开始从事写作。就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斯金纳的人生旅途从作家梦起步。应该说,他的作家梦还是很有根据的,他获得过希腊文特别奖,就是其写作才能的证明。尽管他把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学业之外,但靠着聪明,他于1926年按期毕业,获得了英语学士学位。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他从事写作。如果不是他的探索精神,很可能就会沿着当作家的道路走下去。
然而,凡是天才多少都会有点不安分。作家的笔下,会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千奇百怪的人物,但是,不一定就能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斯金纳毕业后回到家乡,躲在自己的阁楼里看闲书,弹钢琴,为报纸写专栏。很快,他觉得这些专栏文章完全没有意义,除了刚刚发明的收音机还能引起他的兴趣外,他几乎百无聊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作家,对人的行为的理解都少得可怜,所以,看上去万花筒一般的世界,真正动起笔来深入到人类内心却没有什么好写的。当他看到华生的著作后,这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科学来解释人类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开始对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入迷。于是,斯金纳的兴趣很快转移。他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的行为,放弃了写作,转向科学,开始攻读生物学,由生物学再扩展到行为心理学。为此,他学习了生物学、胚胎学和动物解剖等。除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外,他还阅读了洛布的《脑生理学和比较心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罗素的《哲学原理》等书籍。受这些人的影响,他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机制有了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为了继续他的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斯金纳在1928年赴哈佛大学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波林当时是美国心理学界的大腕,192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斯金纳没有对波林亦步亦趋,而是把兴趣投向了刚刚兴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他继承和发扬了从冯特开始的实验心理学方法,但思考的路径却追随华生,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人类的行为机制。
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斯金纳一反过去那种杂博旁鹜的作风,虽然他中学毕业时是第一名,又轻轻松松就读完了大学,但他深知自己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根据他自己的回忆,在哈佛求学期间,“洁身自爱,律己甚严”。他曾为自己制定过一个非常严格的日程表,从早晨6点至晚上9点,他的时间表是按分钟安排的,中间只有15分钟的休息。既不看电影也不听音乐会,更不逛大街,谢绝各种约会,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和图书馆。通过刻苦学习,他于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斯金纳的动物心理学实验没有结束,因此他在博士毕业后留在哈佛大学继续从事相关研究。正是在哈佛的研究,使他创造出了在心理学领域名闻遐迩的“斯金纳箱”。1936年,斯金纳到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和副教授,从事心理学教学。这时,他已经在心理学上显示出了深厚的造诣。1938年出版的《有机体的行为》一书,被后来的学者誉为“改变现代心理学历史的巨著”。然而,当时的美国人,还没有发现斯金纳的价值,他的这本专著,在以后的八年内只卖出去500本。
1944年,斯金纳受聘到军方效力。当时,欧洲战场鏖战正酣,德国用V2火箭攻击英国,而英美尚未研制出类似武器。斯金纳凭借自己的行为研究优势,提出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是异想天开的计划,具体内容就是训练鸽子为飞弹和鱼雷导航。美国的导弹研发,就是在这种“疯疯癫癫”的思路中起步的。斯金纳利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把鸽子训练成导航员,用喙控制飞弹和鱼雷。这个实验尽管在演示中效果不错,但是,军方实在对鸽子的可靠性放心不下,所以,斯金纳的项目没有得到资助。不过,斯金纳自己坚持认为,海军后来进行的研究,实际上证明了鸽子计划的可行性。
1945年,斯金纳来到印第安纳大学,担任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他又返回母校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直到1974年退休。
从印第安纳大学到哈佛大学,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根据自己的实验,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学说,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并根据该原理提出了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对管理学中的激励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金纳在心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多种奖励和荣誉。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斯金纳的一生是以勤奋著称的一生,一直到1989年患白血病后,他依然笔耕不辍,在逝世前十天,他还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作报告。甚至在逝世前夜,他仍在撰写《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精神科学吗?》(Can psychology be a science of mind?)。他一生发表过120多篇论文和19部著作。
职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篇7
一、职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并得到发展。职高阶段的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密切关注。但从学生的总体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学习心理问题:
1.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职中学生来源于中考后招收的三类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基础差、缺乏自信心。他们对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学习,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2.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3. 学习认知水平较低,存在焦虑现象。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差的真正原因,怨天尤人,缺乏自我反思、自我反省意识,在家瞒哄父母,在校敷衍老师,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职中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1. 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喜、怒、哀、乐瞬间爆发,冲动性强,理智性差。日常学习生活中,因为一件小事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2. 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冷漠是屡遭挫折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人对事态度冷淡,缺乏集体观念。有人说职校生情感世界中的“冻土层”很厚,因为在初中阶段老师关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的时间不仅短而且热量少。
3. 情感压抑,情绪体验消极。
许多家长认为上大学是成才的唯一道路,认为读职高前途渺茫,这种偏见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常常觉得身心疲惫。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的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三、职中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失败者”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 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不少职校生因为没有考上普高而觉得低人一等,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他们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 社会适应能力差。
由于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社会经验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分不清主次,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可以说职校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存在主义心理 篇8
萨蒂奇在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中对超个人心理学概念做了最早的定义:他说:“超个人 (或第四势力) 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形成的一种势力的名称, 一群心理学家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对人类的终极能力和潜能问题感兴趣, 但这种问题无论在‘第一势力’即实证主义或行为主义、‘第二势力’即经典精神分析那里, 还是在‘第三势力’即人本主义心理学, 都没有得到系统的考察。正在形成中的‘第四势力’, 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成长、个体和种系的元需要、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入迷、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其快乐的境界、神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体与种系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人际知遇、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大限度的感性觉知、反应和表达, 以及一些有关的观念、体验和行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 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 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四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公认领袖和主要代表, 其主要观点是:
(一) 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 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二) 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 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三) 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 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四) 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 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
在这种形势下, 以人为本、注重研究和开发人的潜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传统的一次重大变革, 又是促进心理学回归于人性科学的一种理论思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超个人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在宏观的理论思想方面,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在哲学基础方法论、对人的本性的看法等方面, 二者都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继承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 反对禁欲主义, 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使人得到充分发展。同时,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价值,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发展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自我实现心理学所倡导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越是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
当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适当满足以后, 人就会进入人生的至高境界———自我实现的美妙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又叫做“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有19个普遍特征, 其中包括暂时性的时间和空间定性失调, 强烈的奇妙和敬畏的感觉, 极度的幸福, 以及在宏伟的宇宙面前抛开畏惧和防备。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个人成就的体验, 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超个人心理学家继承并发展了马斯洛的观点, 认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实现的,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个体对自我的概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同时, 个体还能借助高峰体验预见在这个阶段之后的未来发展。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论是超个人心理学性格特征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人格的多年研究, 我们认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15个方面的特征, 应该可以看成健康人格的积极人格特质。它们是: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 对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行为的自然流露, 以问题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特性, 对于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欣赏的时时常新, 较多的高峰体验, 深沉的社会情感, 精粹的私人关系, 民主的性格结构, 区分手段与目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创造力,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人提出了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受辅者中心治疗法和教育改革论;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 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形洲, 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 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 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也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 我们在论述超个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概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的重要理论来源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展望
超个人心理学从建立之初, 就力图整合心理学的各派力量, 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对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全面讨论。它甚至也提出建立科学的超个人心理学的设想, 这种设想的内涵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强烈的整合观, 具有深刻包容性, 也代表超个人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追求和理想。超个人心理学不但以其整合性的研究取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从而成为心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自我乃至跨越自我的新途径。面对现代社会伴随科技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致力于提升人类的心理层次, 跨越自我, 走向“真我”, 以塑造适应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更健康、更自然, 也更完美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崛起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9期。
[2]Sutich, A.J.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History and definition[A].In Boorstein, S. (Ed.) .T 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C].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 ress, A lbany, 1968.
[3]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心理学探新》, 2002年。
[5]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存在主义心理 篇9
关键词:存在主义心理学,辅导员,大学生,关系,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文件) 中强调指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而辅导员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辅导员也必然要从各方面为之努力。除16号文件的规定外, 其他学派的观点也值得借鉴参考, 如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和基本特点的观点, 对于辅导员更好的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工作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从而促进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发展。
一、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存在心理学又称存在主义心理学, 是一种“主张人能通过自我意识和反思来增强和超越自我, 通过自我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学研究和治疗方法”。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固有许多基本特点, 这些实质上是他们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其中一些思想对于构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1、自我意识与自由选择性
罗洛·梅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在真正认识到自我存在价值从而对其行为做出负责的自由选择时, 心理才是最健康的。罗洛·梅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最为核心的就是存在感,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自我意识相近, 但并不仅仅指纯知性的知识, 还包括对自身的体验。他认为“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 “存在感越强、越深刻, 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 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因此, 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一种有“存在感”的活生生的有机体, 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是构建辅导员与大学生良好关系的关键。
2、心理的空间性与暂时性
“空间性, 并非指物理的空间特性, 而是指心理的空间特性。”如在外读书的大学生, 远在他乡的父母在某一时刻可能比与他一起上学的同学更接近他, 因为此时他的心理活动指向的是他的父母而不是他的同学。“心理活动的指向和所指事物的清晰度构成了存在的空间特性的基本特征。”暂时性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 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 可以因为对象的意义而延长或者缩短。人的存在既然是暂时的、短暂的, 那么就可以做有意义的事情来使生命的相对时间得到延长。这就给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构建指明一个方向, 就是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空间, 并努力使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所产生的相对时间得到延长。
3、世界的分享性与参与性
人存在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于同一生活环境中, 与他人分享这一世界。首先, 个体只有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其次, 人又必须生活在世界之中, 通过与他人的分享与沟通, 共享这个世界, 这就要求人的独立性与参与性必须保持平衡发展。独立性与参与性对于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影响具有两层意义。一方面, 辅导员由于职业角色的定位, 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明确自己是教师与管理者的身份, 但又不可忘记自己是学生服务者的身份, 参与到与学生平等沟通中;另一方面, 辅导员既要意识到学生自己本身的独立性, 也即个性, 也要让学生学会主动与辅导员沟通。
4、焦虑与内疚的不可避免性
人的存在面临着各种威胁, “焦虑是个体对威胁他的存在的反应。”这里说的威胁, 在校园里, 主要与名誉、地位、自尊、求知、事业等价值的信念有关。只要个人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 人就足以产生极度的焦虑体验。同焦虑一样, 内疚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在“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之间有一条鸿沟存在, 也就是理想与现实、完美与缺陷的鸿沟。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看来, 焦虑和内疚是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 是人的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由于价值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 也是在构建双方良好关系的过程中, 辅导员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现状
总体来说,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但同时也应看到, 由于某些原因, 双方关系也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忽视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 交往角色不平等
作为被普遍视为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大学生群体, 社会、学界对其心理特征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的探讨有许多。但在高校当中, 由于角色的特殊性, 辅导员尽管能够感受到学生的“自我意识”, 但也仅仅停留在自我意识强的学生难以管理的浅层认识上, 把学生当作是被管理的对象, 而不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基于这种观念的交往, 往往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长期以往则会致使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紧张化。
2、缺乏相互沟通, 距离感增强, 交往关系淡漠化
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多限于业余时间关系上双方的聊天、共同活动娱乐等行为的表面;或是事务性交往的关系, 但是并不熟悉;或是由于一对多的关系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陌生感, 感觉恕不相识。一方面, 如前所述, 辅导员只是以管理者的不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沟通, 则难以走进学生内心;另一方面, 辅导员不了解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的需求, 只是从自己所认为对的立场出发, 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当学生也不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时, 这种缺乏互相沟通参与, 互相不理解的交往, 最终将导致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淡漠化。
3、角色冲突把握不准, 学生焦虑感产生, 交往目的功利化
在校园里, 学生焦虑的产生与前面提到的一系列的价值信念有关, 而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 辅导员的工作恰恰是学生实现这些价值的一个关卡。除了客观条件限定外, 奖、助学金的评定, 党员的发展以及各种评优等, 辅导员是最大的一个关口。如何平衡“老师”与“朋友”的角色, 是辅导员需要审视的一个问题, 盲目倾向于学生打成一片, 容易在处理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上带有感情主义色彩, 影响辅导员与其他学生关系, 致使学生与辅导员的交往目的趋于功利化。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启示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良好关系的构建
根据人的存在心理的空间性与暂时性的特点,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构建的方向应该是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空间, 并延长对一定的要求, 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1、尊重学生的存在感, 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罗洛·梅认为, “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存在”, 因此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 意味着在交往中要互相尊重, 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平等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只有清楚地认识辅导员与学生角色的不同, 才能更好地趋向平等。平等意味着辅导员要改变在传统教育中那种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训人的形象,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实际”的原则,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建成平等、尊重型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
2、注重分享与参与, 构建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
人存在于世的其中一个表现, 就是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 目的在于真正地与别人交往。共享是分享与参与的应有之义, 辅导员作为教育者把知识、智慧、思想、经验等提供给学生, 师生双方通过沟通获得新知, 共同提高, 是文化共享;师生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为思想教育成败负责, 是责任共享;师生相互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 是精神共享。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关系中, 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往, 交往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 辅导员可以通过下宿舍、进课堂, 通过谈心、聊天、讨论等方式, 鼓励学生多与其进行交往与思想交流。
3、消除焦虑与内疚, 构建合作、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辅导员和学生结成相互合作的关焦虑。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能否与学生用心交流, 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需要明确的是, 建立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并不代表辅导员要一味迁就学生, 但凡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 必须有依有据, 秉公处理, 巩固学生对辅导员信任的基础。与焦虑相比, 帮助学生消解内疚感, 更需要作为“朋友”的辅导员的支持, 鼓励学生勇于接受自己, 正视自己, 从而建立自信, 适度让学生参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与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韶刚.存在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8.
[2][美]科克·J·施耐德, 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杨韶刚,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26.
[3]王万飚.基于存在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11) :87-90.
[4]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1 (01) :62-67.
[5]钟健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0 (08) :167-169.
中职生创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创业难是许多面临创业的中职生经常发出的感叹。据调查,中职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创业心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缺乏创业兴趣和创业意识
中职生学习的起点低、底子薄,进入中职校园仍然表现得相当吃力,听不懂课的学生很多,自信心也在慢慢地被消磨掉。这部分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谈到创业时,往往过多地强调创业者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缺乏创业的兴趣。
2.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定的心 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养成了依赖心理和自律不严的习惯,遇到一点挫折,心理就无法承受。容易自暴自弃,面对困难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在校期间也表现出吃不了苦,对学习和生活上的一点点得失都无法坦然接受,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能为未来创业做好准备。
3. 缺乏对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和 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首先,创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加依赖于创业人的综合素质。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学习和接受能力等。其次,就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他们的品行。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主动融入他人生活圈的心理较差。另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中职生普遍缺乏奉献精神。
二、有效解决中职生创业 心理问题的对策
1. 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意识
要激发中职生的创业兴趣,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创业可以带来较高的收入和发展机遇,可以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二要组织创业兴趣小组。例如家电维修、计算机网络维护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组织兴趣小组到街道、敬老院做义工。三要加强创业宣传,中职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如宣传栏、校园刊物、专题讲座进行创业方面知识的宣传,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2. 加强艰苦奋斗教育,提高心理承 受能力
对中职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有利于他们实现成功创业。首先,我们要把艰苦奋斗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让他们明白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只有吃苦耐劳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创业中的困难并取得成功。其次,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的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处于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创业者,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我们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其次,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抗压教育,让学生明白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再次,可以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需要他们努力才能完成的难题,让他们学会对付困难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奉献精神
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职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学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帮学生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意识,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专业技能。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再次,学校要教会中职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要以全局为重,处事要考虑到别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要采取谦和的态度。最后,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别人,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
论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 篇11
关键词:群体心理 权威主义性格 自居作用 逃避自由机制
弗洛姆认为,在讨论纳粹兴起的原因时,人们的观点经常截然对立,要么认为“心理学根本无法解释法西斯主义之类的经济政治现象”[1],要么“法西斯主义完全是个心理学问题。”在他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心理因素由社会经济因素塑造而成,而只有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经济政治的统治才起效用。
本文关注的是纳粹兴起的心理方面,即它的人性基础。勒庞、赖希的着眼点都是群体心理,而弗洛姆则更进一步,他探讨了人的权威主义性格产生的深层原因。他们的群体心理理论对理解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先分析勒庞的群众心理特征,他指出在狂热政治运动中,个人融入群体后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接着讨论赖希的人的性格结构中的权威主义和“自居作用”,他认为这是法西斯精神的内核;最后探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说”,他认为纳粹的心理基础,是人们为了逃避个人的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感而形成的权威主义性格。
电影《浪潮》讲述了德国一所高中的老师在”独裁统治“的课堂上做了一个试验,他带领班上学生成立了一个叫“浪潮”的组织,以此解答学生的疑问,纳粹在今天的德国是否不再有兴起的可能?本文用勒庞、赖希、弗洛姆的心理学理论分析电影《浪潮》,希望对纳粹的产生根源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群体心理特征
勒庞最早发现政治运动中的群体心理现象,他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描述了这种群体心理。虽然这种群体心理是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得出的分析,仍很好地说明了德国纳粹运动的集体心理。按勒庞的观点,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2]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呈现了历史上真实的“群众性的癫狂”:元首的车辆驶过沸腾的夹道欢迎的人群,希特勒微笑而又充满威严地挥手致意,顿时,人群涌动,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拥挤推搡只为亲眼目睹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神、民族的救世主。从欢迎仪式、晨练、授旗仪式、阅兵到党代会开幕式,民众的膜拜热情熊熊燃烧,他们喧闹着、沸腾着、狂呼着“希特勒万岁!”鼎沸的人声和沸腾的人海将希特勒捧上神坛。
勒庞敏锐观察到了这种集体心理,并对此作了精彩的描绘。群体心理在他看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群体心理特征之一:从众心理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3]群体心理与单独一人时的心理不同,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与单独一人时非常不同。“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4]
在电影《浪潮》中,“浪潮“这个组织有统一的名称、口号、标志、手势,赖讷规定学生都穿白衬衣牛仔裤,是追求趋同一致,是迈向去个性化的第一步。“浪潮”组织提供了“平等”的幻象。“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了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一盘散沙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積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取代。
2.群体心理特征之二:感情的强化与理性的欠缺
勒庞还发现,群体中的个人极端情绪化,他们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5]提供给他们的意见、想法和信念,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一概拒绝,一旦接受,就赋予它专横的性质,不容许异己者有辩驳讨论的空间,不允许一件事情有中间过渡状态。他们极容易受情感瘟疫的传染,而且易于接受暗示和轻信,在一种近似催眠迷幻的情感状态下,群体展现出野蛮的一面,血腥而狂暴,甚至将残暴视为履行职责的崇高之举。他们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智力立刻会大大下降,失去了批判推理的能力。总之,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
“浪潮”的成员将一切异己排斥在外:当文格尔先生鼓动他的学生们使劲踏步好让楼下无政府班的人去吃天花板的灰时,排外开始了;卡罗拒绝穿白衬衣,在课堂上被赖讷无视,又被禁止进入体育馆观看比赛;在阻止“浪潮”的发展中,卡罗的男友好友与她反目,人身安全也遭到威胁;卡罗的弟弟将同学阻挡在校门口,要求他们必须做“浪潮”的手势,才准许进入;当马尔科醒悟,提出应解散“浪潮”时,愤怒的众人叫嚣着,在赖讷的煽动鼓舞下押着马尔科走向前台,欲将他作为叛徒处决。专制的本质特征,正是在于对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和不同声音的极端排斥。
3.群体心理特征之三:法不责众
勒庞进一步发现,个人进入群体后,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意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6]有些念头或感情在只身一人时根本不会产生,一旦形成了群体,借着人多势众的原则,群体中的个人会发泄这些念头和情感,甚至将之付诸行动。
nlc202309020124
蒂姆喜欢枪,他随身携带着一把手枪。然而,假若没有“为了浪潮”这个说法,他喜欢枪和持有枪,就仅仅意味着他是一个可怕的问题少年,但假若蒂姆是“为了浪潮”而喜欢枪和持有枪,那意味就完全不同了,他将不再是一个家庭和社会的弃儿,也不再是一个危险的少年,而是一个英雄。他不仅是属于浪潮,而且还是浪潮的标志性人物,浪潮的拯救者。
群体是一个“无名氏”,而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法律,对这样的无名氏是不起作用的。按这种逻辑推演,容易得出“群体为国家和民族而犯罪不是犯罪”的结论。希特勒在演讲中说道“作为国家社会主义者,我们在旗帜上看到了纲领,看到了国家主义的观念。在党徽中看到了为雅利安人斗争的使命,同样看到了创造性劳动观念的胜利。这一胜利一直并且永远是反犹太人的。”于是,为了雅利安民族的纯洁和德意志国家的胜利,集中营的大屠杀,在纳粹看来,是为一个崇高的事业负责,而从未意识到自己是在迫害残杀犹太人。
4.群体的“道德”:成为罪犯或英雄
群体心理给个人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用勒庞的话说:“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诚实的人变成罪犯,懦夫变成豪杰。”[7]
电影中,蒂姆假若不是为了“浪潮”,他断没有勇气爬到那栋高楼涂上超大号的浪潮标志,而他的同学们也未必有勇气将浪潮的标志涂到黑帮的标志之上。未加入“浪潮”之前,蒂姆受尽同学的欺凌,只能忍气吞声,而一旦成为“浪潮”的成员,他就似乎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感受到一股短暂的莫大的力量,以致他敢用枪威胁黑帮。但,也是为了“浪潮”,蒂姆最后成了罪犯。当赖讷提出要解散“浪潮”时,蒂姆在无力阻挡的绝望下,开枪射杀同学后自杀。另外,延斯主动借出自己的白衬衫给同学,也是在集体心理的感染下表现出的无私。
最有可能对群体中的个人发挥巨大作用的,是勒庞所说的“民族的荣誉、前途或愛国主义”[8]。“群体在这些信仰的激励下,很容易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精神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并且它所能达到的崇高程度,是孤立的个人绝对望尘莫及的。”[9]纳粹军校施行的教育手段精准地把握了这种心理,它对战死前线的士兵表达钦佩,并为他们举办高规格的葬礼,向学员不断灌输强化一种荣誉观:为德意志民族、国家和元首牺牲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虽死犹荣。
勒庞认为,群体的轻信、极端与情绪化反应等弱点,给领袖动员自己的信众提供了可乘之机。当领袖们打算用观念和信念影响群体的头脑时,他们所借助的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希特勒非常清楚大众的心理并善加利用,他的上台正是由人民选举的。
勒庞认为群体就是无意识,大众是可以被塑造的。在这一点上,赖希与勒庞意见一致。在《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一书中,赖希将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归因于群众心理,即群众的权威性格结构,并对形成这一性格结构的缘由作了深入的探讨。
二.权威主义家庭与自居心理
在赖希看来,“一个元首或一种观念的提倡者,只有当他个人的观点、意识、纲领与广大个体的心理结构相类似时,才能取得成功。”[10]希特勒的成功在于得到中下层阶层的充分支持,中下层阶级当时在经济上贫困,按照常理,他们是最可能革命的群众,实际却相反,他们支持拥护希特勒。赖希认为,这需要从群众的性格结构寻找原因,每一种制度会形成人的一种心理结构,父权制文化下的权威家庭造就了人的权威性格,并通过自居作用表现出来。
赖希指出,“权威主义国家从权威主义家庭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家庭成了塑造国家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工厂。”[11]家庭是小型的权威主义国家,家庭成员既反抗权威又接受屈从权威,这是中层阶级的性格结构特点。父权制文化通过性禁锢塑造了人的性格结构,对儿童和妇女的性压制,使他们感到害怕、羞愧、畏惧权威、顺从,造成他们保守主义、畏惧自由的思维,另一方面产生了积极支持权威主义秩序的人为兴趣。因为性得不到满足,就要寻求替代式的满足,帝国主义战争中的虐待狂性质使他们的力比多有了发泄的可能。
在社会结构中,中下层阶级处于中间地位,他们对上级权威俯首帖耳,对地位居于他们之下的人来说,他们又是权威的代表。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居作用,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的思想、信念等相一致时,便采取这个人的态度,同时在幻想中把自己摆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使自身具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家庭中,儿子除了服从父亲的权威外,还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与父亲的自居作用,儿子嫉妒模仿父亲。推及到民族、国家,个人与元首的自居作用使无能、自卑的个体,感到自己就是“小希特勒”,是“民族传”的维护者。
总之,“正是人的畏惧自由的权威主义性格结构,使希特勒的宣传获得了根基。”[12]而权威主义家庭是权威主义性格再生的源泉。
三.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同赖希的观点,也认为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基础是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但是他不同意赖希把法西斯主义的形成片面归结为性压抑。他认为现代人的权威主义性格结构是现代人为了逃避自由,主动放弃自由造成的,而之所以逃避自由,是因为现代人无力面对个人的微不足道感和孤独感。
1.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是人类的天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毫无疑问,渴望自由是人性中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但是,“在天生的渴望自由之外,是否也可能有一种天生的臣服的愿望?”[13]弗洛姆的回答是肯定的,弗洛姆以婴儿的成长过程类比人的自由增长过程,婴儿脱离母胎后,自我力量日益增长,在肉体、情感和精神上越发强壮。表面上看已经完全独立于母体,但是从出生直到成长为儿童,他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孤独感日益加深。弗洛姆发现,人的自由增长过程与婴儿的成长过程相似。“一方面,人摆脱外在的权威,日益独立;另一方面,个人日益觉得孤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无能为力。”[14]这时,自由对他意味着沉重的负担,于是人便产生了逃避这种自由的强烈冲动。
nlc202309020124
在中世纪,人一出生,他的阶级、地位、身份已经被决定了;生活也相对固定,人们很难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这种被限制与规定好了的生活虽然缺乏自由,但是人们获得了安全感与归属感。而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使人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但“个人臣服于经济目的,成为实现它的一种手段”。[15]在这种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异化。因此,个人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越来越独立、自主,越富有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使他越来越孤立、孤独、恐惧”。[16]
电影《浪潮》中,酒吧里的一个少年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做了总结,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弗洛姆所说的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們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蒂姆在”浪潮“中找到了归属感。在他自己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与他们没有链接感,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至于以前的班级,他只是形式上属于班级,但因没有人尊重他,他与班级的同学仍没有链接感,这令他对班级也一样没有归属感。但现在,他属于浪潮的一员, 浪潮是平等的,浪潮是友爱的……他是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
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与边缘化的蒂姆不同,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颇有威望。但他没有家,他是寄养在卡罗家。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现在,他有了浪潮。浪潮对他意义非凡。
土耳其裔的锡南则从浪潮中找到了价值感,他感叹说: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归属感、意义感等等,或许是浪潮最重要的好处。
2.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人们无法继续承受自由带来的沉重负担,因此必须全力逃避。弗洛姆指出,在法西斯国家,逃避自由的社会途径是臣服于一位领袖。
这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权威主义,即“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17]权威主义性格即同时具有施虐与受虐冲动的性格。受虐冲动渴望消除自我,依附与自我之外的其它一切(上帝、自然、国家等)并彻底融入其中。施虐冲动则渴望主宰他人,使其成为自己意志的玩偶,从中体现权力的伟大。施虐—受虐冲动是共生的关系,目的都在于摆脱个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感。具有施虐—受虐性格结构的人,“羡慕权威,并欲臣服于它,但同时又想自己成为一个权威,要别人臣服于他”。[18]
弗洛姆认为,权威主义性格在德国的下层中产阶级(小店主、手工工匠和白领工人)、以及希特勒本人身上表现得最典型,而纳粹意识形态也表现出权威主义的心理学特征,因而希特勒的理论受到下层中产阶级的狂热追随。弗洛姆进一步指出,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家庭刺激了下层中产阶级权威主义性格的生成。1929年的通货膨胀使他们一贫如洗,经济地位急剧衰落;战后,一直被下层中产阶级瞧不起的工人阶级地位上升,而下层中产阶级的社会声誉则相对衰落;在家庭中,父亲的权威和道德,伴随德国君主政权和国家的衰落而动摇,对年轻一代不再起作用。下层中产阶级在这种情形下深感焦虑和个人的无能为力。他们非常渴望臣服于掌权者,同时也想统治那些无权者。于是,希特勒成了他们的救世主。
在弗洛姆看来,希特勒是权威主义性格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同时具有施虐—受虐冲动,他的施虐冲动表现在渴求对群众的权力。同时,他又有受虐的渴望,他在自传《我的奋斗》中,把自己形容成“什么也不是”、“无名小卒”。希特勒渴望臣服于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权力如上帝、命运、必然、历史、自然。他的思想与纳粹意识形态等同,“纳粹意识形态—盲目崇拜领袖,仇恨少数种族和政治派别,渴望征服和支配,抬高日耳曼人和北欧人”[19],迎合了下层中产阶级的渴望臣服和破坏欲。
还有一部分人没能成为纳粹意识形态的崇拜者,但他们选择了沉默与顺从。因为当数百万人认为希特勒政府就是“德意志”时,反对它就意味着反对德意志,也意味着将自己排斥在德国人的共同体之外。对普通人而言,不被一个大的群体接纳和认可,让他难以忍受。这种机械趋同的逃避心理机制背后意图,仍是害怕被孤立,需要变得同其他所有人一样,与别人的期望保持一致,免除个人的孤独和微不足道感,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四.小结
今天,人类消除了法西斯主义制度,勒庞、赖希、弗洛姆却告诉我们:法西斯主义存在于人的内心,纳粹产生的根源在于人自身,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法西斯主义就不会消亡。我们了解这一点,是为了警惕自身。同时,还应注意到,我们身处现代民主社会,以为我们的思想、愿望、感觉都来自于我们自身,殊不知是迎合社会的价值取向,承袭的是文化模式赋予的人格,成了别人期望中的自己,我们丧失了批判思维能力,这种现代人的机械趋同也是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温床。
参考文献
[1](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奥)威尔海姆,赖希著,张峰译.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1990.
[3](美)弗罗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4]电影《浪潮》、《孔雀》、《纳粹军校》、《朗读者》、《寻枪》、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我虽死去》等
[5]杨威.赖希的《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0.
[6]郭永玉.“逃避自由说”的文本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5:102-107-131.
[7]袁媛.德国二战时期精英教育下人性的异化——评德国电影《希特勒的男孩》[J].电影评介,2011,10:70-71.
[8]王小月.“乌合之众”的“浪潮”——浅析电影《浪潮》中的群体心理特征[J]. 电影评介,2011,09:57-58.
nlc202309020124
[9]蔡子翠.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J].学理论,2013,02:75-76.
[10]于志云.“乌合之众”的闹剧——关于电影《浪潮》的一点社会学思考[J]. 电影评介,2013,17:63-64.
[11]吴茂华.被压倒的理性——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西斯群众心理学》[J].书屋,2004,09:57-60.
[12]林贤治. 赖希:性、群众、法西斯[J]. 出版广角,2004,08:33-35.
[13]段文韬.神话的可怕缔造者——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183-185.
[14]徐彦捷.纪实影片表现手段辨析——以影片《意志的胜利》为例[J].电影评介,2007,20:4-6.
[15]罗富尊.祛除独裁的阴影——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模式解读[J].兰州学刊,2007,04:11-14.
[16]俞伯灵.自由的悖论——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浙江社会科学,2003,04:170-174.
[17]张寰.浅析逃避自由的机制——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4-6.
[18]胡亚军.赖希:他们为什么顺从与沉默[J].世界文化,2009,01:10-11.
[19]仰海峰.权威主义社会性格与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心理基础——读《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J].东岳论丛,2009,01:169-175.
[20]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J].学术探索,2006,01:8-11.
[21]章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潮”——观电影《浪潮》有感[J].美与时代(下),2014,10:78-80.
注 释
[1](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41
[2](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
[3][4]同上,3页,6页
[5](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4
[6]同上,14页
[7](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編译出版社,2004:10
[8][9]同上,29页,16页
[10](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0
[11][12]同上,25页,35页
[13](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
[14][15][16]同上,29页,78页,73页
[17](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18][19]同上,112页,143页
(作者介绍:刘艳艳,深圳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简论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视角 篇12
建构主义观点增长的表现在其研究角度的增多与地位的提高。现在, 已经需要在不同的建构主义观点中作出区分了。实际上, 不同的人说的是不同的“范式”。曾经有人对建构主义作出了不同的区分, 比如, 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控制论建构主义, 等等。所有的这些范式都反对传统认识论将知识作为是“实在”的客观表征。他们的论证很少直接反对传统认识论的固有概念, 而是用另外的概念和观点去替代原有的理论。建构主义者的“范式”之间也是互相争论的。
建构主义的先锋是恩斯特·格拉斯费尔德 (Ernst von Glasersfeld) , 他的“激进建构主义”仍旧激烈地被人们讨论。以皮亚杰的著作为基础, 格拉斯费尔德尤其关注个人自律和通过反射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根据他的观点, “真正的”学习要将问题作为“一个人自己的问题”, 作为阻碍一个人向目标进步的障碍。与这种关注个人的看法距离最远的是发端于俄国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角度的建构主义。这种观点强调意识活动中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位置, 并且将学习定义为熟悉文化实践。实际上, 处于对立位置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很长时间他们都不理会由他方提出的批评。这种现象就像库恩所称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在这个领域中, 个人的 (主体的) 观点与社会文化的 (主体间的) 观点之间有着一种张力。这种不同范式尚无定论的纷争, 一方面使得在研究中有机会援引不同的观点而不多考虑不同角度的一致之处;另一方面, 近来它促使了整合不同立场的观点的努力。实际上, 在这场争论中基本的问题被人们忽视了。为什么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在科学和哲学传统中它处于什么位置?
对于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 人们首先应该澄清基本的观念。可以确信, 建构主义并非是相对主义、反实在论。它也不像怀疑主义那样怀疑是否存在一个外在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 大量的建立在建构主义观点上的经验论研究一直明白建构主义的实在论立场。建构主义在其反对长久以来的哲学和认识论传统背景上有一定的说服力。它认为知识不是实在的表征而是建构。但是实际上, 似乎特别难将建构主义与传统泾渭分明地隔开, 因为它的论证几乎总是处在旧的认识论框架内, 它始终没有摆脱主客二分的传统框架, 而这恰好是建构主义竭力想抛弃的。
二、杜威对建构主义的贡献
一位用毕生的时间从事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哲学家就是约翰·杜威 (1859—1952) 。正如图尔敏在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前言中所说的:杜威的著作“与知识论传统是一个彻底的分离”, 显示出“那个时代几乎不被认可的一种远见、洞察力和原创性”。而且, “杜威的分析并不只是破坏性的。它也扼要地提供了对于‘知行关系’的一种积极的观点。并且, 这种观点也被自然科学本身后来的发展所支持”。[1]在我们看来, 杜威的论证也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 (个人的) 和主体间的 (社会文化的) 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杜威的著作一方面反对传统的认识论, 杜威将他的批评集中在传统认识论共同的基础上, 即主体与客体、实在与知识、世界与意识的分离。杜威的知识理论表明以往讨论仍然建立在实在和知识分离的基础上。在更大的程度上, 建构主义“范式”仍然与传统的、二元论的框架紧紧连在一起。他的著作另一方面为建构主义知识论打下了基础, 它使得人们能够对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主张进行评价。它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而且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杜威的认识论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模式。在杜威看来, 认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知识问题, 更重要的是认知问题。杜威认为, 传统的认识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 出现的。这种认识论主张, 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把握或关注。杜威指出, 这种认识论在认知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认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是分离的, 认知者如同“旁观者”或“局外人”一样, 以一种静观的状态来获取知识;二是认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件, 认知者在认识中是被动的。杜威指出, “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在现代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 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东西, 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杜威指出,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 而是“探究”的过程。杜威认为, “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 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 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
另一方面, 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杜威的认识论述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 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在研究中为建构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杜威的著作对“激进建构主义”做出了分析。在我们看来, 激进建构主义的知识理论认为知识是非普适性的、去真理性的, 知识不可能概括社会的法则, 无个体之外的知识。在讨论知识与实在的关系时, 它既没有说明实在与知识的一致得不到证明, 也没有在普遍上承认存在一个外部世界。而是在关于世界是在怎么样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可知论的立场。即使使用了像“可行性”或“可相容性”这样的概念, 但它应该指出从什么角度说不存在一致, 从什么角度说没有外在的“客体”。在认识论这方面, 杜威的理论提到维果茨基的著作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它没有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法, 而是对理想激进建构主义的一种补充, 仍是相同的根深蒂固的二元论的传统。维果茨基的著作形成于笛卡儿和康德的认识论成为很多批评的靶子的时候, 笛卡儿和康德知识论的不足在于他们只关注个人意识的自我分析。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分析引发了知识论理论中的社会维度的尝试。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集中于知识获得过程中主体间向度的作用。在维果茨基看来, 知识的获得与环境的内化是相等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取向肯定难以包含个人文化的层次性、差异性以及个人成长史对个人认知的巨大影响力。而且, 环境是客观的结构, 外在于独立于内化过程。
面对建构主义令人不满意的状况, 旨在协调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取向的“平衡”方案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知识的个体性和公共性是相容的。杜威既认为知识是人不断发展的活动的结果, 又认为它是一种“公众的”认识论, 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公开的求知的方法。通过这种公众的认识论, 在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人们自然就能够获得共识。由此, 在杜威看来, 知识虽然是每个个体自己从“做中学”得来的, 但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 只要通过理性的、“实验的”方法, 每个个体就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能够获得同样的解答的, 这个解答也就是公共的、客观的知识。[2]
在解释为什么人类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时, 杜威的建构主义既没有提出一个客观世界, 也没有假设主体有合适的认知结构。他认为社会互动使得也迫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人注意其他参与者的贡献。为了能继续这种社会互动, 一个人不能不观察和考虑其他人建构的客体和推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某种东西“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行为中心被共同地创造出来”。[3]有了这种人类的互动, 就不难理解主观实在的存在对共同理解的可能性不造成真正的威胁。彼此理解还意味着“在共同的追求中客体对双方有共同的价值”。[4]杜威认为为了“在行为上达到一致”, 有必要“达到态度上的相似”。他还认为个人实在也通过在共同的追求中获得同样价值的方式被改变。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虽然行为一致需要个人观点的充分协调, 但是这些观点会趋于相同。人们继续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实在中, 虽然这种实在为了达到行为上可能的一致, 现在已经被完全改变了。杜威认为, “个体通过参与公众交流和社会生活能够渐渐达成社会一致共识”。
三、总结
这种“理论实用主义”主要基于各个范式的不足, 而不是他们的成就。这是一种协调相反观点的尝试。只是在知识与实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的框架中, 这些相对的方面才似乎互相中立, 协调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取向似乎将两者都包括了。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能沿着这些线索详细地阐述概念。在这点上, 建构主义理论或许能证明它的成功。建构主义理论能证明没有什么理论比建构主义更加实用和有效了。
摘要: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心理主动的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可以被看作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建构主义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激进建构主义或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我们将从杜威的认识论观点探讨, 他的认识论打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模式;除了强调个体知识的“建构”, 而且强调社会知识的“共建”, 这使得对知识的主体的和主体间的解释能够在同一个建构主义的框架下考虑, 在研究中为建构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识论,心理学
参考文献
[1]John Dewey.The Quest for certainty[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8.
[2]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3) .
[3]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M].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1.
【存在主义心理】推荐阅读:
存在主义11-06
存在主义英雄06-28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06-01
存在主义式英雄09-15
萨特作品《墙》的存在主义分析06-19
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整改措施06-04
构建主义心理学05-18
建构主义心理学06-11
行为主义心理学07-0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