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体

2024-08-19

存在主体(共11篇)

存在主体 篇1

摘要:加强句型学习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本文拟从英语中非常重要的常用句型——英语存在句谈起, 围绕其信息焦点 (存在主体) , 重点探讨了它的分类、位置特征、语义语用方面的相关问题, 以便英语学习者能较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它。

关键词:句型教学,英语学习,存在句,存在主体

1 引言

句型是语言的重要基础, 是语法和词汇密切联系的桥梁, 也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大力提倡交际教学法、旨在培养英语学习者语用 (交际) 能力的背景下, 适当重视句型教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在现代化教育手段普及的今天, 大学生仍然普遍存在语法较薄弱、语用能力较低的现象。以常用句型的系统学习为突破口, 可有效避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困扰, 便于学习者各个击破, 打好基础,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用能力。英语存在句是交际中用得较多的句式,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句的结构及其生成、信息传递、相关功能和英汉比较等诸多方面。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英语存在句有三部分:存在过程、存在主体和存在环境。笔者研究发现, 存在主体作为信息焦点 (information focus) , 一般是不可或缺的, 国内外有关学者在存在句的存在主体研究方面, 也大都限于“非限定” (泛指) 和“限定” (特指) 等的探讨。本文尝试对英语存在句中繁杂的存在主体进行分类和初步探讨, 以便让学习者对英语存在句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2 存在主体的分类和位置特征

2.1. 存在主体的分类

(1) 不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基本句型是:“There+be (或某些不及物动词) +NP (名词短语:存在主体) +locative expression (+temporal expression) ”, NP作为“实义主语”, 在句子中处于“述位 (rheme) ”的位置, 通常是带有不定冠词、零冠词、基数词及其它表非确定含义的限定词。这种泛指或不定指的例子有很多, 如:

1)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bike.

2) Around the desert there is a little rain.

3) There are beautiful fl owers on the table.

但有的句子表面上是不定所指, 实则不然 (实际上是有定所指) , 请看:

4) There’s only one thing worries me, he said plaintively.

因为此处的说话者很清楚使自己烦恼的是什么事。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话中还有些存在句的不定存在主体, 因具体语境的作用也可能赋予了有定特指的含义。例如:

5) a.—There’s a man at the door.—It’s the postman.

b.—How can we get to town?—There’s a bicycle in the garage, or there’s a car around the back.

另外, 还有一种包含不定存在主体的“空存在”句型 (“bare existential”sentences) , 即存在主体 (entity) 是假想的 (Quirk et al., 1973:959) , 其基本句型为“there+BE+indefi nite noun phrase”, 如:

6) Undoubtedly, there is a God (“God exists”) .

(2) 有定存在主体

从交际功能上看, there存在句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新信息, 引出新话题。从英语句法结构上来看, 能够传递新信息的通常是不定指的词语, 定指词语所传递的信息通常是共享的已知信息。不过, 根据目前的研究, 定冠词the、专有名词、指示代词、带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名词所有格) 修饰的名词、人称代词等表示有定存在主体的例子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7) 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或真理性的事实, 存在主体前要加the:

In the sky there is the sun, the moon, and all the stars.

8) 还有的存在主体之所以有定, 是因为有最高级修饰或其后带有一些限定修饰成分。

a.There’s the oddest-looking man standing at the front door!

b.There weren’t the necessary fund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9) 下面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则指一种特定的类型, 或者是有定的客观描述a, 还可以暗示该信息是可识别或可重新回忆起的b, 如:

a.There was that beginning of a feeling of dryness in the nose that meant the day would be hot later on.

b.There were those neighbors at the City Council meeting yesterday.

10) 以下例子中的有定存在主体, 多表示强调、提示、列举等场合:

a.There was only us two!

b.A:Is there anyone coming to dinner?

B:Yes, there’s only Harry and there’s also Mrs Jones.

然而, 在具体语境中, 有定存在主体所传递的信息, 其所指有时表示听者/读者未知的信息, 有时表示听者/读者可以在其使用语境中辨认或推知的唯一所指, 是一种带有已知背景的新信息。从语用学的角度, 依靠话语和语境因素, 对其会话含义或语用意义进行分析。

11) a.—Let’s go over to my offi ce.

—There is the telephone, so we can order a Pizza.

b.—What’s on the offi ce desk?

—There is the telephone, but nothing else.

12) a中应答一方答语的有定特指看似与所问无关, 但如果此人以前去过对方的办公室, 且确切知道里边有电话, 该说法也能成立。当然, 这里应有相应的前提 (presupposition) , 也需要听/读者为寻求相应的关联性 (relevance) 付出较多的认知努力。再看例12) b中应答者由于明显地遵守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就容易理解多了。

13) 另外, 一些有定存在主体的所指与其修饰的词汇 (fi rst, last, same, usual, obligatory, expected…) 有某种联系, 用不定冠词可能不被接受。如:

a.There’s the fi rst/last day of summer.

b.?There was a same crowd at the beach. (?表示不可接受)

(3) 否定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的否定结构形式多样, 一般是“There+be+not+a/any (no) +名词+状语”。也就是说, 其否定存在主体由no, not或具有否定意义的nothing, nobody, never, none等词语构成。而且, 否定存在主体可以是表示不定的否定存在主体:

14) There isn’t a book in the bag.

也可以是表示抽象存在概念的否定存在主体, 多是抽象名词或动名词, 详见 (6) 。

15) There was never that situation in America.

(4) 时间存在主体

英语存在句中的时间存在主体, 严格来说可以划分到“不定”和“有定”存在主体里面去, 但由于其用法较固定, 数量也很有限, 有一定的特殊性, 现将其单独归纳如下:

16) There were times when she lost her temper.

由此可见, 时间存在主体基本涉及 (little, a little, less, more, some, any, much, enough…) time, times, (all) the time, a time (且大都与when搭配使用) , 以及像下面例20) 、 (21) 中的twenty minutes等一些较具体的时间名词和日期名词。

17) There are still twenty minutes left for our class.

(5) 声音存在主体

简言之, 只要与声音相关的名词或动名词, 基本均可充当英语存在句中的声音存在主体。这种情况在很多情形下有时很难用存在句以外的其它句型来表达和描述, 用存在句表达效果形象生动, 令人身临其境。

18) There was a quiver in her voice and Kunt’s eyes softened.

可见, 以上声音存在主体多是不定的, 再看下面表有定的例子:

19) There’s the dinner gong!

20) In the distance there was heard again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以上情形似乎表明, (存在句不仅能描述人或物的空间状态, 给人以立体的美感, ) 用存在句表达的声音存在主体通过时空还能传达出某种空灵的韵味。

(6) 抽象概念存在主体

表示抽象存在主体的抽象名词很广泛, 有的表零念 (例26) , 有的表复念 (例27) :

2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22) There are black sheep in every fl ock.

有的原本是物质名词, 因具体句子的语义限定, 又成了抽象名词:

23) There are bound to be twists and turns on our way ahead.

还有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存在主体, 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包括名词化的动名词和抽象名词, 有很多, 如:denying, telling, mistaking, saying…;use, good, sense, benefit等等, 多见于两个常用句构:“There+be+no+抽象名词+ (in) doing/关系分句”和“There+be+no+动名词+介词短语或从句”:

24)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2.2 存在主体的位置

如上所述, 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一般位于谓语动词后面 (参见以上例句) , 但也有位置提前的情况, 通常存在主体或修饰存在主体的词是all、some、anything、everything、only、what等, 或为表示强调意味的有定特指时, 如:

25) George soon learned all there was to learn at school.

26) Milk is the best food there is for babies now.

不过, 存在主体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存在主体后移 (postponement) (Quirk et al., 1985:1409) , 例如:

27) There came to his mind 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

总之, 英语存在句的存在主体位置基本有两种:谓语动词之后和之前。而在用作定语从句的“there+be”句型中, 存在主体提前, 从句中关系代词省略, 这样结构就显得紧凑、自然。

3 存在主体的语义语用分析

(1) 语言学家大多认为存在句主要表达人或物的存在 (章振邦, 1992:816) , 即传递人或物存在与否的信息。我国学者谷化琳先生 (2004) 从存在主体存在量的角度, 认为当存在主体为多元存在量 (compound quantifi cation) , 即存在句中NP包含两种以上成分时, 应是同类人或物的排列, 不能异类混用。

28)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two doors and four windows in our classroom.

桌椅是教室里面的教学设施, 而门窗内嵌于墙上则属另一类。

29) ?There are many desks, many chairs, and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同样, 此句也将桌椅 (物) 和学生 (人) 混列在了一起。

此外, 如上例, 英语存在句无需重复系动词就可使存在主体增加延长, 但其所占据的处所或空间不能大于其存在环境范围。如以上两例的桌椅、门窗和学生等存在主体都在存在环境 (classroom) 范围之内。

另外, 夸克等人 (1973:957) 反驳了一些语言学家的观点, 认为像all或every等表全称的词也可出现在对包含不定存在主体存在句的回答中, 如:

30) A:What is there to be afraid of?

B:There’s everything to be afraid of!

(2) 有些零冠词修饰的不定存在主体, 其所指语义并非字面上的泛指意思。如:There be+n.+and+n.句型:

31) There are books and books (men and men) .

该句表示同一类人或物的不同性质, 尤其表示有好坏优劣之分。宜译成“种种不一”。

另外一些零冠词修饰的类名词充当的存在主体, 一般要用熟悉的事物来表示。如:

32)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3) 存在主体自身的性质和类别, 同样表现出了各自存在的合理性。请看:

33) There are coming towards us a lot of workers dressed in blue.

34) There is a tree by the river.

句33) 的存在主体workers呈现出动态、暂时的特点, 句34) 的tree是静态、长久的存在物。如果把两句的存在主体进行互换, 就很不可思议了, 这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特点限定的。

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 存在主体只能表示确定的人或物, 下面就是一个只能表示人作存在主体的例子:

35) —Who called me this morning?—There’s Bob.

(4) 有时候, 有些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不能成立, 是因为在引入某客体后又否定了其存在。

36) ?In addition, as the review continues, there isn’t the chance that we’ll uncover something additional that is signifi cant.

(5) 还有少数包含否定存在主体的存在句, 实质上肯定的却是后面的存在主体, 如下例:

37) There is none like our teacher.

但也有的存在主体形式上肯定, 实质上表否定的例子:

38) It was too late for there to be any buses.

4 结束语

实施句型教学与学习, 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灵活掌握语法和词汇。这体现于完整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和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英语学习者对存在句这一重要语言现象, 之前还未形成较完整的认识。本文仅从英语存在句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入手, 重点分析了存在主体的大体分类、位置特征、语义语用等问题, 希望学习者对存在句能有一个深入系统的把握, 以灵活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ed.) [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Quirk, 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2/1973/1985.

[3]谷化琳.存在句的NP突显与结构生成[J].现代外语, 2004 (1) :56-61.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存在主体 篇2

一、目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过程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是认知上有“误区”。

主要表现是:个别单位、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同于一般的单项工作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这个事关系统全局性问题,仅仅看成是某一个或者是几个主要领导人的事情,认为与本部门和本人无关,只要认认真真把业务工作抓上去就行了。

二是责任上有“盲区”。

个别单位班子及其成员贯彻落实责任制只满足于一般部署和要求,具体指导、过问和检查落实不够。有的单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形同虚设,“一岗双责”只是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小组成员很少去认真研究、分析和主动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追究上有“库区”。

主要表现是:有的单位对有影响本单位目标考核的违纪违规案件,能捂则捂,能遮则遮,凡事讲“勾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怕影响单位经济利益;有的单位出了责任问题,由于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很难确定对谁进行追究;

四是考核上有“统区”。

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方法,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客观性受到置疑,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权威性逐渐削弱,考核结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廉政考核和勤政考核合二为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勤政考核取代廉政考核的趋势明显。

二、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的有关建议

第一,夯实组织机制,落实“主体责任”,使责任制工作实现由“要我抓”到“我要抓”,由“被动抓”到“主动抓”,由“部门抓”到“全员抓”的转变。坚持“党委(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责其职”的领导体制。各单位“一把手”要把“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一把手”重视是核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始终,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制度。党组织领导带队考核制度,上级党组织领导同志在任期内,必须亲自参加一次以上对下级班子和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同时不定期带队进行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年要在民主生活会、干部职工大会上把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作专题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至少每三个月应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细化责任目标,责任分解到位,要突出解决“谁来抓、怎么抓、抓得怎么样、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责任分解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基础,也是实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与奖励的前提。因此,责任分解应当遵循“明确、具体、量化、可行性”的原则,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就是要层层分解责任目标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具体人,不能使责任目标太笼统和原则化、概念化、公式化,“责任状”一签了之,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具体”,就是要区别不同情况,突出单位特色,按各单位实际确定责任目标;“量化”,就是要看得见、摸得着,赋予责任者具体的工作任务与标准,使之知道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便于追究、奖惩,为了保证党风廉政考核的系统性,必须创新廉政考核内容,实行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内部考核方面,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预警机制、履行职责、执行纪律、接受监督、查案惩处”等五个方面。在外部评价方面,主要考察社会公众对当地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亲身感受和主观认知,主要包括“干部作风、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廉政效能”等四个方面。干部作风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等;依法行政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监督、行政救济、政务公开等;廉洁从政主要包括自我约束、公务节俭、职务消费、职权运用和干部选拔等;廉政效能主要包括落实中央或上级政策、党政部门办事效率、惩治腐败、社会风气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可行性”,就是责任目标要定得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便于责任者执行落实。

第三,严格责任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对考核对象,特别是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精确的判断。必须依据目标制订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考核程序,力求规范、科学、有效,要坚决维护考核的严肃性,逐条逐项全面检查,防止走马观花,既要听单位领导汇报,更要听群众评说,既要考察面上的工作,更要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既要做到全面检查考核,更要突出敏感性的问题,既要量化测评打分,更要看实际工作成效,切忌以一般性的检查代替责任考核,杜绝打“人情分”、“印象分”的问题,防止高分掩饰下的问题和隐患。责任考核的终极目的在于总结推动下一步的责任制工作,奖惩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责任考核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二是与领导干部的奖惩相结合;三是与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相结合;四是与记功、评选先进相结合。总之,考核工作要全面过细,认真扎实,奖优罚劣,视实际情况,对在责任制考核中成绩优秀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宣传,优先提拔使用、晋职晋级;对评定不称职的,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警示、诫勉、通报、免职、降职降级,使无为者无位,触动其思想灵魂。对考核工作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向责任对象发出《预警告知书》,适时提醒并督促解决;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落实,并对牵头责任单位发出《督办通知书》,责成其及时有效地解决其牵头范围内的问题。

第四,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执行纪律,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责任追究意识,做到凡违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规定的,都要追究责任,决不放纵袒护、姑息迁就。一是要开展领导问责。对责任制考核一次不合格的领导班子,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的评优资格,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连续考核两次不合格的,主要负责人应引咎辞职,问题严重的要追究党纪责任。对于考核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实行公开曝光并实施末尾诫勉,对主要负责人予以调离直至免职。二是要实行责任再追究、向上追究和终生追究。发现应追究而未追究或追究明显偏轻的问题,应责令下级党组织再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因失察失管致使下属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应向上追究,追究主要领导、直接领导的责任;对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出现问题的依法依规实行终生追究,避免责任对象的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三是要突出责任追究的重点。把组织人事、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等职能部门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部门,把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而导致主管、分管范围内出现违纪违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对象。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2)

自十八大以来,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国家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固然有其自身修养不够、自我要求放松的主观因素,但客观上也反映出我们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过程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

一、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赋予责任主体具体的责任内容,而责任内容需要通过责任主体的具体工作才能实现。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存在责任主体不清、责任观念淡薄的状况。特别是那些主抓经济工作的行政干部、业务干部,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不大,过度地强调抓党风廉政建设有“不务正业”之嫌,忽视了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归

结起来有四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纪委的事,与已无关,甚至片面地认为实行责任追究就是搞株连,因而“不想抓”;二是不是从正面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成果,而是消极地认为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积重难返,靠建立责任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信心不足,因而“不愿抓”;三是出于自己小集团利益考虑,认为抓早了、抓紧了、抓狠了,单位和个人吃亏,因而“不真抓”;四是一些本应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干部,由于不学习不研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了解,对如何结合本单位实践、抓什么心中无数,因而“不会抓”。以上种种思想认识上的“软性”,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脆弱性”,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二、责任主体落实“疲软”

主要在三个环节上存在差距:一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实施环境和氛围。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缺乏全过程的监管。三是配套制度不到位。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开发区作为组织协调的纪检监察力量比较单薄,难以保证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三、主体责任追究“虚浮”

表现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说,责任划分的复杂性导致责任追究难以执行。从主观方面说,原则性不强,查处过宽,导致责任追究难以到位。但相比较而言,主观方面的原则性不强,斗争性较差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比如要认定某一不良后果为何地、何人、何时所为,难度很大。而且不良后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尤其是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的问题。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主体意识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要提高责任主体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有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要通过学xxx省委、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学习国家、省、市等领导同志在历次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理解和掌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认识到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责任主体本身必须承担和履行的基本职责,自觉地担负起三个方面的责任:一是负起总揽的责任。从整体上做出反腐败斗争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二是负起决策的责任。对本系统、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及时认真查处;三是负起协调的责任。对一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出面协调,为责任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对责任追究重大案件的宣传,利用典型案件进行落实责任制的警示教育,触及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思想灵魂,进而在整体上增强贯彻落实责任制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强化领导责任

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追究,被追究的错误必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责任追究的对象必须是各级领导干部;发生的事件必须是与领导干部职务、权力所产生的责任紧密联系的。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负起领导责任,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点。要使领导干部意识到,并非自身没事就没事,作为领导,分工的工作出了事,下属出了事,自己同样有事,这样就可以促使其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管好下属、亲属和家属。在追究领导责任时,特别是那些集体研究决定的问题,除主要责任人承担责任外,班子集体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并承担责任。

三、强化考核体系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要保证对责任主体责任制考核的真实全面,就必须对责任内容进行细化,对程序进行规范。在内容上,要确保“三个突出”:突出责任主体对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从负总责的角度出发,强调责任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岗位职责,提出具体要求;突出体现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突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为保证检查考核的真实有效,要注意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如评议制度、检查制度等。特别是检查制度,要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特别要强化领导干部个人责任,要求被考核的领导干部不但要报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情况,还要详细报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内容,逐项登记个人住房、因公因私出国出境、公务用车,以及是否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担任职务,是否违规干预插手自己职责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从中收受好处费等方面的情况,作为考核的必要材料。

四、强化追究程序

责任追究首先由党的领导班子决定。党组织形成追究意见后,谁去追究,应根据追究的形式、内容来决定。追究的内容属于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的,按照有关规定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指定的单位负责实施。需要动用组织措施,免职或调整其职务的,要根据党委的意图,由组织人事部门来实施追究;需要动用党纪、政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实施追究;需要动用法律的,由司法部门实施追究。责任追究的内容不外乎党纪、政纪、法纪、组织等手段,要根据其责任大小,根据追究后的效果如何来决定。要依据错误事实,分清层次,实事求是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3)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成败。实践中,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责任意识淡薄。

有的领导干部仍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满足于开个会、讲个话和签个责任状,认为这样就履行了第一责任,很少直接过问、具体研究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具体指导和检查落实不够。有的单位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空转”,对党风廉政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对主体责任的分解、落实责任情况的检查考核等推动责任制落实的具体工作,甚至向上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都“打包”由纪委承担。

二是履责方式单一。

除参加会议、照稿讲话和签订责任状外,责任分解常照抄上级文件,集中交责也只是形式上开个会,领导班子成员不知道如何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无论是年中开展的“责任制巡查”,还是年底开展的的“责任制考核”,常用方式的也就是听汇报、民意测评、个别谈话,而且一天要巡查考核几个单位,谈话走访不够细致深入,考核的主要对象也从党委异化为纪委的工作情况,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导致单位之间巡查考核结果相差无几,督促指导甚至考核也就流于形式。

三是责任追究不力。

虽然建立了“一案双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但问责追究尚显刚性不足,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处理一般干部多,倒查领导干部责任少;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多,追究纪律责任的少。有的基层单位在责任追究方面怕影响单位荣誉,不仅自己不追究责任,甚至在上级追究责任时,还通过各种方式打招呼、做工作。在实施责任追究时,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结果公开制度,难以保证责任追究公平公正。

深化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就是要各级党委切实承担起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使命。当前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健全责任体系。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要强化担当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党校主体班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各级党委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不仅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的责任意识,还要明确专人负责主体责任的分解、部署、考核、报告等具体事务,切实解决纪委“代做”的问题。二要细化主体责任。要根据党委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内容,让每一位成员搞清楚、弄明白哪些是主体责任、哪些是第一责任、哪些是分管责任。同时,要明确主体责任落实的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让其知道怎样履行责任。

三要层层传导压力。通过示范引领、集中交责、谈心谈话、落实责任双报告等,将责任链条延伸至下一级,做到工作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完善督查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加强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日常监督,是推进责任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一要建立巡审联动机制。改进党风廉政建设三级巡查机制,结合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情况,每年选择3-5个单位,采取“系统查、查系统”的方法,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围绕权、钱和制度执行等事项,开展巡审监督,组织专业审计队伍开展专项审计,集中发现并查处党政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二要探索廉政质询制度。选取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基层单位党委(党组),组织县纪委委员成立质询组,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询问质询等措施,查找在履行主体责任、作风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承诺事项跟踪督促整改。三要开展全媒问责行动。完善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四位一体”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筛选问政主题,组织部门领导班子向群众述职述责报告,接受群众质询评议,作出整改承诺。对承诺的问题跟踪督办,凡践诺不到位的严格问责。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倒逼担责尽责。

责任追究是保证党委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的“撒手锏”,要形成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一要细化考核指标。对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综合县委目标考核和县纪委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办法,制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量化考核工作方案》,细化考核分值和具体要求,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谈心谈话、廉政风险点排查、两会三述等工作措施,与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一并细化量化,强化实绩导向,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存在主体 篇3

关键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强,并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安全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到位”等现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企业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事故隐患也逐步增多。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有80%以上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的,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以下问题。

1.1企业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不少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未把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注重抓经济效益,在抓生产的同时没有抓好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仅把安全生产挂在口头上,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没有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未认识到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只有生产安全才能确保生产利润,这是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1.2 安全基础管理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忽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安全投入和建章立制等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建设,使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中,片面强调精简效能,撤消或合并安全管理职能和岗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减再减。有的企业在降低成本压缩经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整治隐患费用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整改。

1.3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

1.3.1未从安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来预防事故。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显示,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缺乏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以及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存在缺陷等三个方面原因引起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管理入手,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1.3.2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根据事故伤亡理论中的轨迹交叉论显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安全技术的对策是重点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教育培训的对策是重点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有不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缺陷,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1.3.3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 它包含了文化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其标志是风险意识,而风险意识的产生则取决于安全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必须要加强,对安全技术培训资金的投入必须要落实。

1.3.4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1)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较薄弱。目前,虽然很多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在人员、设备等多方面的配备上仍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安全部门只满足于围着领导转,忘记了行使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能,存在职能不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现象,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根据安全主管机关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工作也初步实现了有章可循,但很多企业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相关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为能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内容与现场管理实际不符,回避了容易产生问题的内容,体系运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存在体系管理“两张皮”等现象。

1.3.5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

1)安全知识继续教育滞后于安全发展需要。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些在安全岗位上的老同志长期以来得不到安全知识继续教育的培训,使这些安全管理人员长期吃老本,安全管理知识无法更新,这对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影响很大,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技术、安全观念都落后于生产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不高的一个原因。

2)在安全管理中出现“归零管理”的现象。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员工岗位变动较大,企业未能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就匆忙安排上岗,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尤其是随意把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调走,调来没有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不对口的新人接替,使安全工作从零开始,违背了安全工作必须要有连续性的规律,结果安全事故不断,为此“归零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付出很大的代价。

3)劳务工的流动性给安全培训带来难度。随着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合同工和临时劳务工进入生产一线工作。由于这一部分劳务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技能素质较差,人员流动性大,有些劳务工经过培训后上岗了没多长时间就走了,新的劳务工又来了,所以劳务工的流动性给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1.3.6 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

1)安全管理工作不具有吸引力。企业在工资收入分配中,优惠政策总是对生产经营部门人员倾斜的,一般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骨干的收入都低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安全队伍思想不稳定,因此很多安全管理人员跳槽,造成安全管理人才流失,然而新招进来的大学生都想搞经营和技术工作,却不愿意做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对新进大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

2)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没有权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生产现场去监督检查,由于基层单位领导职位和收入都比其高,他们又都是“老板”圈内人士,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认为你“拎不清”、小题大做,故应付了事,甚至打你小报告,所以安全管理制度严不起来,安全责任落不下去,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现场违章现象杜绝不了,给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对如何加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

2.1要充分认识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义

2.1.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在改革发展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事故易发期。如果企业不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让安全事故易发期演变为安全事故频发和高发期,企业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势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1.2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强调的是关爱生命,安全生产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维护。科学发展首先要强调安全发展,如果企业事故不断,各类事故不能有效的控制,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还给受害者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2.2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职”制度

2.2.1领导对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领导干部在执行“一岗双职”制度中,既要对所在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安全责任负责,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当对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负有双重责任。企业要对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要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使企业能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2.2实行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尤其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制要放在首位,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同时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实现年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企业安全管理干部要实施安全岗位津贴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生产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

3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人遵守自己安全生产承诺

3.1各单位能自觉履行安全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每年度企业负责人应与下属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职责。通过年度安全管理考核和安全工作履职检查,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领导的政绩考核之中。

3.2员工都能自觉遵守安全承诺。企业所属各单位和部门,除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外,单位负责人应与各中层干部(部门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各部门长应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以安全法规为准则,自觉遵守安全承诺,并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

3.3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为使每个单位和员工都能承担起安全生产风险,在企业内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企业对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和员工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如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事故,其风险抵押金将作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对全体员工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制度,年底根据企业生产安全状况、事故经济损失和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情况,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对全体员工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兑现。

4以安全监督管理为重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1抓好安全措施,告知作业场所存在危害因素。为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防止事故发生。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企业要对生产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落实。

4.2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发生。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要加大安全投入,添置和完善工作场所、生产设备、电气装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工作,提高企业生产设施的本质安全,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杜绝先天性隐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3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企业要把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到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要重点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提高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

5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提高企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5.1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技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年”、“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周”等各项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活动要从制定方案、部署、宣传、实施、检查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安全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中要防止流于形式,要确保应急预案演练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不断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5.2加强安全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安全预防工作首先要控制产生事故隐患的源头,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治理”的要求,建立隐患排查跟踪督查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层层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先兆和隐患进行排查,对管理上的缺陷和事故隐患要严格组织整改,并立即采取安全整改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6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当前幼儿主体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篇4

一、主体心态的确立

整个幼儿教育界主体心态的确立, 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幼儿教育相对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 其主体性难以确立, 各种客观存在对幼儿教育自身主体性不认可;二是中国幼儿教育相对于整个世界的幼儿教育发展难以找到主体的感觉。

中国整体综合实力还将在较长时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相一致, 中国的幼儿教育也不可能一跃至世界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习先进就是必要的, 怎样处理学习国外与自主发展的关系, 就成为中国幼儿教育主体性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前提是学习者在被学习者面前是否具有“主体”地位, 即是否是独立的、自主的、平等的。主体的地位才能使学习者保持主体的心态, 客观、理智、从容不迫、不过于功利。在这方面, 陶行知、张雪门等前辈以主体的心态, 吸收消化国外教育理论的营养, 创造出自己本土化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 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在整个幼儿教育还难以确立主体心态的大环境中, 要想确立幼儿个体的自主性是有一定难度的。现今中国幼儿教育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可以说不存在主权胁迫和道义的负担, 但也不能排除利益的驱动。只有在利益驱动面前能站立起来的人, 才会成为在幼儿教育方面自主学习人类经验的主体。

二、认识误区

中国教育在传统上更加强调“第二颗种子”, 而相对忽视“第一颗种子”的生长发育。中国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做着别人替他们安排好的事情。在对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幼儿和青少年时期, 由于教师和家长控制的教育方式, 加之巨大的升学压力, 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本来应该自然而然地成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事情, 但现在学生以巨大兴趣投入学习的比例少之又少, 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当前特别要改善幼儿“第一颗种子”的生长环境。

三、教师素质

整体上, 中国的幼儿教师是敬业的。但由于原有的幼儿园办园体制被打破后, 教师的身份不明确, 待遇差,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不住, 更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大量低素质、低准备、低期望、乐于接受低工资的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因此, 中国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幼儿教师要懂得如何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主张、见解、情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 教师就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而成为手段和工具。但教师若像通常那样只顾怎样教, 不管幼儿有什么需求和怎样学, 在教育过程中无视幼儿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 视幼儿为“接受器”“美德袋”, 就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

在实践中,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 如制定各种严密的常规、有吸引力的奖惩制度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等, 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动地调动起来。客观上来讲, 这对完成当时的教育教学任务, 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幼儿教育总是仅此而已, 忽视对幼儿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求知欲、成就感的培养, 那么幼儿以后的学习也照样是被动的。

好教师以人为本、博学多才、有人格魅力、敢于接受痛苦、享受快乐, 是专家和艺术家。每位教师都需要通过职场和理论学习, 不断逼近好教师的境界。

四、体制

制度化教育的基本假定:因为学校是一种存在, 所以凡进入这所学校的人必须接受已设定的教育。这一假定直接与主体性教育相违, 而现实中众多的幼儿园却正是以这种制度化学校的形式存在并运行。

从人的发展需求考虑, 个体是千万年的生命积累与选择结果, 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 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生命个体经过千百万年选择后的多样性是一致的, 学校教育必须保存、培育而非消除个体的多样性。

体制上造成的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冲击正常教学, 对幼儿园来说主要是冲击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

五、功利观念的影响

由于很多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 也没有对幼儿园进行有效管理, 老百姓强烈的入园需求主要由民办园和非法办园满足。这些幼儿园急功近利的意向明显, 即使收费偏高仍然条件差、质量低, 只能维持低水平运转。

很多非法办园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办园条件和资质, 为争夺生源, 受经济利益驱动, 采用市场上的商业模式迎合应试的需要, 在教育教学上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他们以开发智力为名, 开设所谓的实验、双语、艺术等课程, 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 搞一些所谓“快速成才”“早期识字阅读”“珠心算”等活动蒙骗家长, 额外收取费用。这类做法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不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 反给幼儿带来巨大压力, 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无能感, 甚至丧失自信心。而各地教育管理部门若关闭这些无资质办园, 则不少幼儿无学可上, 就会影响家长的生产、生活, 加上鞭长莫及, 只好以牺牲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代价, 听之任之, 情况相当严重。

诸如此类做法不仅误导了家长, 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也干扰了公办园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办园方向, 极大地冲击了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造成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误解, 严重损伤幼儿的主体性。

六、课程与教学秩序混乱

这一点具体表现为:有些幼儿园课程安排混乱、繁重, 直接伤害幼儿主体性;各种“实验班”繁多, 多以外语、艺术、提前读写, 或以一些外来教育流派等为名目;各种幼儿园教材、教辅资料泛滥, 加重幼儿和家长负担, 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前下放小学教材, 以学习英语、拼音, 写字、算术取代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 其中学英语的问题尤为突出;“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将幼儿当成了传声筒。

强调主体性也是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 使社会对个体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人才标准变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从个体方面来看, 教育主体性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个体独立意识、批判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自由精神增强的外显。

摘要:之所以将幼儿主体性作为问题讨论, 是因为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存在问题。中国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存在有着特殊的背景。

存在主体 篇5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到位。一是市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比较少,特别是就逐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具体研究少,存在上紧下松、逐级传导压力不够的问题。二是在落实主体责任上跟踪问效不到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开展较少。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面,把案件查办单纯的靠给纪委,对违纪案件专题研究少、亲自督办少,追责力度有待加强。三是问责力度不够。问责党员领导干部主要集中在违反工作纪律方面,与问责条例要求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责的六种情形相比还有偏差。在追究主体责任时,担心追责过重影响单位整体工作,导致问责方式大多运用通报、诫勉等,问责利器作用发挥不够。

(二)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一是“三会一课”等制度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呆板、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等问题。有的乡镇党组织以民主测评代替组织生活会,没有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民主集中制执行不认真。涉及不到自己分管的工作,班子成员发表意见少,发扬民主不够;个别乡镇党委议事规则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三是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教育管理认识有偏差,对业务工作抓得多,安排落实多,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看作“软”指标,对党员干部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工作主动性。

(三)日常监督管理不够严格。一是在惩治和预防上用力不均衡,正面教育防范抓得紧,反面警示惩治抓得还不严,震慑作用发挥不够,仍有个别部门和个人无视中央“越往后执纪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依然“中梗阻”、“慵懒散拖”,一些单位和部门“四风”问题时有发生。二是日常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内监督的多,八小时以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监督的少,对违反工作纪律等一般性问题监督的多,对一些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还不严密。三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不够好,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运用还不熟练,对党员干部身上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效果还不明显。四是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制度制定缺乏精准性和可预见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的创造性、实效性还不强,制度总量还比较少,作风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有效管理不够,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党的意识不强、党的知识匮乏、对党员的权利义务了解不深,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二、几点建议

(一)切实提高各级党委思想认识。各级党委要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理念,以高度政治自觉担当起、落实好主体责任。市委带头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把专题研究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真正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真正把压力传导到位。坚持“一把手抓一把手”,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健全责任体系,细化分解责任清单,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党建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要围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对管党不严、履职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形成失职必究、问责必严的工作态势,抓出一批落实责任不力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以问责的常态化倒逼责任落实。

存在主体 篇6

关键词:行政合同;行政主体优益权;公共利益

一、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及存在的必要性

1.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

行政合同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为适应新型的行政管理创设出来的一种新的行政管理合同。关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学者的认识中大致归纳,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以保护公共利益为基础,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益权中的行政主体要以保障实现公共利益为订立合同的目的;第二,享有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第三,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权利。它实质是一种对双方相对人都具有强制性,而不单单针对相对方具有强制性。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涵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法律或行政合同条款的规定、约定所单独享有的,为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更好的行使行政职能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权力。

2.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存在必要性

行政合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为更好实现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安全,行政优益权必须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行政合同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行政管理的需求在实践中运用。具体表现是行政合同将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很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管理的需要。行政合同是以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宗旨而签订的为行政合同的一种,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总之,行政主体的优益权是保证行政手段与市场结合的有效方式。

二、我国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规定。在我国关于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只是散见于行政主体优先权的相关规定中或者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始終没有统一的界定。其次是实践中存在的滥用行政主体优先权的问题。例如在订立行政合同中不正当行使行政优先权和应当行使而不行使的消极不作为现象。行政主体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行为具体表现在:有的行政机关在订立行政合同时,自恃行政权,剥夺相对人对合同的自由选择权,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超越权利,混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两者概念,以自身利益取代公共利益,从而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枉顾公共利益,严重损害国家公权力形象和相对方的合法利益。

三、我国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法律规制方法

在分析了我国行政优先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后,对行政主体优先权如何加以有效地规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制定专门统一的法律法规

我国没有专门的行政合同法关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系统规定。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立法,因此在行政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有统一的依据进行解决。因此,我国要想构建体系化的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首先必须在明确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法律上地位。这就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行政合同法来对行政合同及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优益权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加以规制。总之,只有对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明确其法律地位,加以规范和限制,才能使行政主体优益权有得以良性发展。

2.制度完善

(1)协商与听证制度。协商制度是行政主体优先权的正确行使的保障,协商的实质就是遵循合同的自由合意的精神,通过建立协商制度,保证行政合同从本质上符合合同的根本要素,让相对方达成合意。若公共利益、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有冲突时要及时协商调整。构建听证制度实质是控权。由于行政主体优益权是行政主体的公权力一方,因此有必要采取听证制度加以监督。若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主体有异议,有权向行政主体陈述意见为自己辩护。

(2)事先公告、公开制度。公开制度,也称公告制度,是行政机关把与行政合同的有关事项及时通知对合同有意向的人,其目的使行政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处在完全公开和透明的状态。可以使相对人了解各个环节,防止在行政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行政主体滥用行政主体优益权,防止有人“暗箱操作”,防止行政主体消极行使。公开制度的价值之一就是保障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正当行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健全救济制度

设立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制度是为了提供受损利益一方的保护制度。由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本身的运行规则存在某些漏洞或者缺陷,有时行政主体行使的行政主体优益权可能无法对相对人的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完全弥补相对人给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所以给行政主体也设置相应救济途径,可以发挥行政主体优益权在行政合同中更好的作用。我国现行的行政主体优益权救济制度还不完善,因此要对我国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制度进行完善。

(1)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非诉讼的救济途径。通常,我们想到对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可以诉诸于法院,通过司法途径才能得到解决。但是当行政优益权行使出现不协调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非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决行政主体优益权产生的纠纷就可以适用协商、仲裁等非讼救济,原因是行政合同是属于合同双方自由合意,具有私法性质。

(2)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诉讼的救济途径。诉讼救济也称为司法救济,在诸多救济中,诉讼救济是最终救济。同时,诉讼救济原则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它对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实体和程序合法都要进行审查。我国在审判过程中对行政主体优益权进行审查时,对于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案件的审判依据的范围,除了公法规则之外,某些私法规则也可以纳入审判依据的范围,这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多元化审判,更加合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张超.试析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法律规制[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1):132.

[2]王寨华.行政合同法律救济及对优益权的法律规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5):83-87.

存在主体 篇7

一、从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来看, 新闻翻译活动中译者必有主体性

从阐释学来看, 读者解读一段文本的过程中, 其理解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读者作为阐释的主体, 其理解活动永远摆脱不了特定的历史局限, 永远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解。人无法摆脱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 不能一次性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对于文本的解读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真的过程, 不存在永恒的、一劳永逸的、终极的理解。[3]新闻译者作为一名普通读者, 同样无法摆脱历史局限性, 其理解只是众多理解中的一种而已, 因此其翻译带有个人主体性。道格拉斯·罗宾逊认为翻译是交谈, 翻译是对话, 是人际关系, 认为译者应同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进行双向对话。对话的结果当然是生成一个既包含原作者主观信息又包含译者主观信息的译文。这反映了作者和译者都是翻译的主体, 并非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压制, 并非一方对话语权的绝对垄断。译文既体现了原作者的主体性, 又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英语新闻不是只传递客观信息的文本, 它同时反映了新闻作者作为主体的文化背景。可能新闻的作者是本着客观的态度去写作的, 但其主观信息会有意无意地融入表达之中。同一事件, 有人从正面看, 有人从负面看, 主观好恶就流露出来了。如果一般的原语读者看了该新闻, 可能不会发现新闻记者主观因素的存在。因为这些英语国家的读者与原作者有相似的文化, 他们是原作者写作时就已经考虑到的目标读者。从事英语新闻汉译的人往往是具有汉语文化背景的人, 与原作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视阈。他虽懂英语, 却不是原文的意向读者, 当阅读原作时, 就会与新闻的原作者发生文化视阈的冲突。这种冲突发生在文化的各个方面, 包括思维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准则、心理特征等等。在两种不同的视阈相遇时, 译语文化框架在译者对原语意向接受中默默地起着潜在的强大的制约作用, 译者就免不了用自己所处的译语文化语境不同程度地过滤、归化原语文本。[3]他会对原作的信息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性接受, 在表达中展现出来。

任何表达本身都体现着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创造力, 翻译的表达也不例外, 只是翻译的表达反映了对原作的接受程度。理解的偏见会通过表达过程展现出来。正如埃斯卡皮所说, 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4]译者译一条新闻时, 对自己不能接受的信息, 可能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屏蔽。方法多种多样, 或缓和语气或删除字句或弃之不译。总之, 会发挥译者主体性, 采取相应措施影响译文读者。译文读者已经成为译者的目标读者而不再是新闻记者或者新闻原作者的目标读者。

二、从英语新闻使用的语言来看, 新闻翻译活动中译者发挥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的

新闻英语是典型的实用文本, 因而具有实用文本的特点, 但同时它具有文学文本的特征。刘重德引用巴黎大学让·德利尔的话说:越是远离文学文本和靠近实用文本, 主观性就越不重要, 而且翻译问题与有效地传递信息的关系也越大。[5]这句话表面看来是说应用文体翻译中, 主体性并不重要, 但实际上它表明了大多数文本都是介于绝对文学文本与绝对实用文本之间, 因而大多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中新闻文本就是带有主观性的应用文本。

新闻读者可能期待新闻报导都是客观的,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便一条新闻中所有内容都是真实的, 他也可能暗含作者的主观性, 因为同一个事实可有不同的着眼点、不同的叙事方法或不同的目的。当然,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 如消息、特写、评论等。因此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 其中特写、评论的主观性显然更强, 往往夹杂文章作者的主观看法。从功能上来讲, 它们仍然属于应用文体, 从语言上讲, 这些新闻却往往部分地使用了文学常用的艺术语言, 和文学作品一样有了丰富的内涵。 艺术语言往往是寓言的、象征的, 而应用文体既然部分使用了艺术语言, 那么它也具有寓言的、象征的含义, 所以译者的表达往往是创造性的。

三、从翻译目的实现角度来看, 新闻翻译活动中译者发挥主体性是必然的

如果新闻译者必须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 那么译者发挥主体性则是不可避免的。德国功能学派的倡导者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强调了翻译活动要实现其文本目的, 她说实现翻译目的是所有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则。[6]的确, 一切翻译活动都有目的性, 应用文体翻译尤其如此。林克难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应用英语翻译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翻译品种, 并反对用传统译论的信达雅标准来指导应用英语翻译。他说, 实现应用英语翻译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译文是不是雅, 特别是译文是不是信, 这是文学翻译特别关注的问题, 似乎不是应用英语翻译最为关注的。[2]

为实现这些目的, 译者对英语新闻的任何筛选、删改、编辑都应看作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方法。比如说, 新闻译者经常在翻译选材过程中表现出翻译目的, 这也是主体性一种体现形式。翻译的选材相当于普通报纸的选材。新闻翻译选材十分重要, 它体现了一份报纸的风格和宣传目的, 以及报纸主办人的意志。主办人的意志往往体现到译者身上, 从而转化成译者的意志, 也变成译者主体性的一部分。主办人的意志与译者的意志是两个主体的主体性, 但在新闻翻译这种特殊翻译活动中, 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应该看成是一体的。英语新闻翻译成汉语时, 译者要发挥主体性作用, 从国外浩如烟海的英语报刊文章中选出合适的进行翻译。不符合译报主办人及译者价值观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有冲突的或译者认为不易被读者接受的文章一般不会被选择, 或作为反面意见少量选择。译者认为不会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也不会被选中。同一问题, 国际舆论界往往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呼声。译者所选的文章总是反映其中一种声音的多, 反映另一种声音的少。这样即使译者本人在译文中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其主观好恶也已表现出来。

笔者认为当年严复提出信达雅标准的时候, 他心中的“信”, 绝不是完全忠于原作的文本, 而是指不背离作者本意, 形式可变通的翻译, 应该是宽泛的“信”。他注重的也是实现翻译的目的。我们看看他的译作, 就会发现这一点。可以说严复的译作是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典范, 为西学引进、社会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为实现翻译目的, 译者往往要打破原文的限制, 发挥主体性, 进行再创造。新闻译者的翻译目的可能同时有多个, 比如为政治经济服务、营造良好社会舆论、赢得更多商业利益、传播异域文化、提高报纸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好地传递信息等等。这里应该指出的是, 译者主体性不是任意地无限度地发挥的, 它是受到许多因素限制的。如果翻译没有限制的话, 也就不必谈译者的主体性了。译者有主体性同时也必有客体性, 从而构成矛盾的对立面。事物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总是相互的。翻译应该包含三个主体, 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者的主体性是相互制约的。英语新闻原文作为应用文体有其真实性、准确性、政治性、时效性等诸多特征, 其中有些特征是不容改变的, 从事英语新闻汉译的人一定要以严谨、慎重、负责的翻译操守去对待工作, 切不可无节制地发挥译者主体性, 否则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摘要:当前, 应用文体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以新闻翻译为例, 从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使用的语言和翻译目的实现等几个方面来看, 译者必须有主体性。

关键词:新闻翻译,应用文体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19-24.

[2]林克难, 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 :10-12.

[3]屠国元, 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 2003 (6) :8-14.

[4]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 于沛, 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137.

[5]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131.

存在主体 篇8

1 自然情况

1.1 基本情况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 地处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8′~25°36′之间。中部地区为平坝, 东西两侧山地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温差小, 干湿季节分明, 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距省会昆明136km, 总面积1552.83km2。麒麟区现有5个街道、3个乡、3个镇, 有涉农村社106个, 涉农村 (居) 民小组699个。据统计, 农户有12.57万户, 其中:纯农户6.05万户、农业兼业户3.59万户、非农业兼业户1.21万户、非农业农户1.72万户;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汇总人口45.34万人, 汇总劳动力总数27.78万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10.34万人;村集体耕地承包到农户, 农户家庭承包耕地1.86万km2, 人均409.53m2, 其中:经营面积在0.67hm2以下的农户为12.184万户, 占总户数的96.93%。

1.2 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初, 曲靖市麒麟区已经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137家, 家庭农场有590个, 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184个、从事养殖业的有381个、从事种养结合的有16个。农业龙头企业72家, 其中, 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0家, 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25家, 超过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9家, 销售收入上亿的有3家。各类专业养殖小区194个, 养殖业已逐步从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转变为以集中养殖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工作中, 存在这样的情况, 即部分干部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是在多个部门共同协作下良好开展的, 如果各部门间缺少联系和沟通, 这样无法合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 在许多地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仍沿用以前的做法, 只有一些字面上的指示, 缺少详细的指导办法, 这也是不利发展的。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 仍缺少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顺利发展。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章程、经营制度不健全, 各种利益关系不明晰, 从而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外经营活动。

2.3 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流转问题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民世世代代靠土地吃饭, 只有常年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才会出租土地, 一旦失去工作, 他们会继续回家种地;在农村大多数农民转出或转入土地都是靠彼此的口头约定, 极少有书面合同的情形, 这样给承包土地的用户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大多数承包期限较短, 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 据了解, 麒麟区667m2土地一年的租金在800元左右, 高成本和高风险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2.4 支持力度不够大

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自发的, 政府在资金、税收、信贷等相关扶持措施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5 科技服务推广难

一方面推广人员业务不精, 同时推广经费和推广装备严重受限;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大多数为小户农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有限。这给推广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 建议和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引导。一是要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 明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和意义,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献力献策。二是出台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 明确各个概念, 制定严格的认定标准, 形成稳定、可靠、持续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大的政策框架为背景, 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和互动, 及时交流经验技术, 避免走弯路,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工作

农村的土地流转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土地流转,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平等、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 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程,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土地连片集中;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保体系, 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

加强农业科技的服务与推广, 是繁荣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措施。投入适宜的农业科技与服务,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 就是要严格保护耕地, 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扎实引进适合云南省省情的农业科技, 逐步健全服务体系, 稳步有序地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从而实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

3.4 发展壮大现有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进行工商登记, 升级为现代化、示范性的家庭农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水平。财政要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发展资金, 用于提高生产能力建设;适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场地工作, 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 开展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选, 对经营规模较大、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孔庆乐.日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5 (1) :15-19.

[2]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EB/01].http://www.hnagri.gov.cn/web/hnagrizw/snzx/qsxxlb/ld/content_168192.html, 2014-12-13.

[3]梅艳.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 30 (4) :106-108.

存在主体 篇9

一、引言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传统个体农业户发展规模小、效益低, 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克服了这一矛盾, 不仅发展规模大于个体农户、规模效益优于个体农户, 而且具有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居于中上游水平,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面已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其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都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对其发展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不仅有利于推动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 而且对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农业专业大户逐渐增多

近年来, 山东省登记注册的农业专业大户数量不断增加, 到2013年全省种养殖大户登记注册20万户, 其中种植业专业大户在农地面积6.7公顷以上的大约有1.5万户, 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瓜果、蔬菜, 以及林业;养殖业大户主要是饲养猪、牛、羊、鸡、兔及水产养殖为主;另外一些特色养殖大户包括种植烟草、食用菌、花卉、养蜜蜂等, 大约在3万户左右。

2.家庭农场发展步伐加快

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 山东省家庭农场已经登记注册5514家。2015年5月, 山东省农业厅公布了省级示范农场有100家。截止到2014年底, 各市登记注册的土地经营面积多数达到8万亩以上, 临沂市15.9万亩, 济南11.5万亩, 聊城市8.8万亩、淄博市8.6万亩等。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

2009年, 山东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之后注册登记户数持续快速增加, 到2011年已经发展到49753家, 成员达到427万户;到2013年底进一步发展到93193户, 出资总额达到1681亿元, 入社的农户有103.2万, 辐射带动农户55万。截止到2015年6月底, 全省已登记注册了14.2万户, 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4.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

山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如下表所示, 规模不断壮大, 每年新注册的企业数在不断增加, 同时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表山东省近年来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三、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制度缺陷不利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大规模连片的土地, 然而目前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 以及山东省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阻碍其壮大发展。一方面, 山东省的土地流转的行为不够规范, 各市区农村没有明确清晰的土地流转程序及严格的监管措施, 省及各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户没有清晰的认知度, 不愿意流转承包的土地, 再加之没有完善的保障服务, 使得农户在流转土地后毁约现象频发。另一方面, 有的地方为了经济发展, 使部分耕地被非农业化使用, 甚至大规模进行工业园区的投资建设, 使得耕地逐渐减少, 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

2.农业融资困难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相应扩大, 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 资金缺失是阻碍规模农业发展的瓶颈。首先,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 由于目前它们的发展规模一般较小, 缺乏高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品, 且中介公司一般不愿意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担保人, 抵押物的价值又难以评定, 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其贷款。其次, 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投入比重较小, 给予农业发展方面的增值税的抵扣、生产的补贴等都较低。

3.人才缺失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 山东省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和教育结构不合理,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据2013年的统计分析, 山东省初中学历农村从业人员占最大比重, 达到55%,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比重仅有5%。

4.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保障

近年来, 山东省及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但是具体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宣传不到位, 下放到地方的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不够, 没有引起农户的广泛关注。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首先,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信息服务系统不健全, 农业相关的信息网站信息量小, 且质量不高, 信息内容缺乏深层次挖掘和开发, 这更降低了网站信息的利用价值。其次, 信息网服务雷同现象普遍存在。从事农业信息网站建设的人数在网站建设人数中所占比例很小, 从业人员的缺少导致行业交流也较少, 服务水平和质量很难有大的提高。

四、加强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对策建议

1.改革“二元”结构体制及合理引导农地流转

近年来, 山东省政府在合理有序的引导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市民化、合理流转土地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是,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因素还很多, 必须尽快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一方面, 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同时合理有序地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市民化及农民工进城打工就业, 壮大农村第二、三产业, 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 明确农户拥有土地的数量, 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同时政府应将流转土地的程序及合同作出明确的规定, 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且政府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贴, 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2.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模式

(1) “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虽然山东省的农业专业大户不断增加, 但土地资源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因此, 可首先采纳“专业大户+农户”模式, 将个体户引入到专业大户中, 扩大了经营规模, 双方资源共享, 内部资源也可有效整合,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 进而采用“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使得专业大户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享受合作社带来的便利。

(2)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家庭农场与农户相结合可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之后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可采纳“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刺激合作社不断壮大实力, 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技术和机械工具, 同时将农产品进一步制作成多样化的新产品,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形式, 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 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反过来,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也刺激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多样化以及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极大提升, 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3) “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在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比较常见, 将农户纳入到企业中, 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生产的标准, 共享公司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 提高农户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反过来, 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及农产品的供应, 提高了生产效率, 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然而, 这种模式往往受限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以及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格控制, 如果再升级到“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经营模式, 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使得双方进一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高科技化经营。

3.加强和完善农业经营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山东省要加强农业经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 提高农业经营能力, 逐步完善农业经营人才保障体系建设。首先,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加大职业培训教育机构的建设, 使农村从业人员得到充分的培训, 同时加强农村与各大院校的紧密联系, 为农村的教育机构建设补充资源。其次, 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经常举办专家讲座、业内经验交流等活动, 力求培育一批在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再次, 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回乡创业, 既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又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促进更多农户自愿土地流转,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提供支持。

4.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业品牌

根据山东省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引进优良品种,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和农产品, 拓展产业服务。沿海地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内地丘陵地区发展特色蔬菜、瓜果等种植业, 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优化品种, 提高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同时, 农业必须走品牌之路, 形成品牌引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扶助优势农业品种规模化发展,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高规格的规模化生产, 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鹏, 曲婷婷.我国农地经营模式选择与现代农业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 2012, (4) :113~125.

[2]陈晓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上的致辞[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1) :4~7.

[3]田志宏, 刘艺卓.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C].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 (2012-2013) , 2013:203~210.

存在主体 篇10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 1961年为省辖地级市, 现辖山亭区、薛城、市中、峄城、台儿庄五个区和滕州一个县级市, 东西最宽56km, 南北最长96km, 总面积4550km2, 总人口396万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兼受海洋气候影响, 具有气温适中、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 适宜动植物的繁衍和生长。枣庄市交通便利, 生物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 年青贮作物秸秆45万t, 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枣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1 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 枣庄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滕州市200万头生猪和1亿只肉鸡、山亭区200万只肉羊、薛城区80万头生猪和500万只长毛兔、市中区1亿只肉鸭和1000万只蛋鸡、峄城区7万头肉牛和50万只肉羊、台儿庄区5万头奶牛和50万头生猪”的“十二五”总体发展目标, 把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抓手, 强化措施, 扎实工作, 以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畜牧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本市养殖大户发展到6096家, 占地19184亩, 总投资30多亿元。养殖企业共发展到224个, 共占地8475亩, 总投资70多亿万元。养殖小区发展到134个, 畜牧示范区发展到3个, 农民畜牧合作社593家, 社员11919人, 专业协会10家、成员732人, 专业性服务组织61家。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7家, 辐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发展用地紧缺

目前一部分高标准、大规模、示范强的养殖企业想扩规模、提档次, 然而由于目前土地供应及管理严格, 养殖用地政策落实不到位, 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2.2 资金不足成为制约瓶颈

当前畜牧业经营主体资金不足而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同时存在着农户贷款融资难、社会资金投入偏少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2.3 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待增强

畜牧合作组织还处于较为松散发展阶段, 畜牧加工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健全完善, 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2.4 创新能力不强

畜牧加工企业受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 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2.5 污染治理压力较大

由于部分养殖场治污意识淡薄, 资金投入不足, 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 导致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及政策引导力度不够, 造成治污压力增大, 继而影响着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3.1 土地供应方面

地方政府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合理规划畜禽养殖用地, 为养殖企业提供必要的用地需求。特别是应允许农民在荒山、荒坡、滩涂等土地贫瘠的地方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

3.2 财政税收方面

对畜牧龙头企业、标准化大型养殖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改造和技术升级。

3.3 信贷支持方面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是加快发展农村中小金融体系。改变在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方面的结构性错位, 把重点放到培育农村“内生”的金融组织上来, 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鼓励发展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二是针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特点,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保险, 提高财政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3.4 项目扶持方面

加强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连续性。通过近年来实施生猪良种推广、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化改扩建等项目扶持政策, 极大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提高了养殖积极性, 但政策往往是普惠式扶持, 缺乏针对性与引导性, 建议在连续实施这些惠民政策基础上, 按照“扶大培强”原则加大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3.5 市场准入政策方面

对新发展畜禽养殖企业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按照《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 将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养殖场环境条件等作为建立养殖场的准入条件, 鼓励建设标准化养殖场, 提高畜禽养殖水平。

3.6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人才需求强烈, 急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内部从业人员培训, 使之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 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发展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并扩大免费培训覆盖范围, 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 组织多种形式畜牧兽医技术培训, 培养大批农村适用专业人才。二是外部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扎根农村、投身农业。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 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畜牧业领域大显身手。

3.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存在主体 篇11

政府管理主体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其它几组主体间的关系相比有所不同, 政府管理主体的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复杂性。

首先, 政府管理主体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客观上要求政府要从宏观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从市场经济的视阈看, 政府管理主体就是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执行者, 政府管理主体有权对投资开发主体进行多方面的管理和调控 (政策制定、资格审查、项目审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贷款投放、利率调控等) , 也是相对责任的承担者。

其次, 政府管理主体是投资开发主体上交国家税费的收缴者, 双方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 国民经济再分配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 而房地产业上交的税费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甚至是依靠力量, 也为GDP增长和国家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管理主体再以此作为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国防和社会事务的经费来源, 以保障国家机器的协调有序运行。

再次, 政府管理主体是投资开发主体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者, 双方是买与卖关系。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公有财产, 政府管理主体拥有其所有权和处置权。而开发商要开发商品房必不可少的资源就是土地, 只有从政府管理主体手中才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在我国当代的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方式多为从政府手中购买, 但是由于供地主体的单一性使得土地的价格投资开发主体无力干涉, 完全由政府管理主体单方决定。因此双方又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

二、政府管理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管理主体作为人民公共权力的执行者, 理应立足国家宏观整体利益, 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首先,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尽力实现管理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民主化、公平化。民主科学地制定行业相关政策, 严格确保公平的资格审查, 完善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项目审批、密切关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审慎投放贷款、合理地调控利率, 以行业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 圆满完成管理任务。

其次,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尊重行业、尊重投资开发主体的正当利益。可通过调整完善经济结构, 增加税种, 降低税率等手段摆脱GDP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同时也能实现适当减轻行业的税负, 促进行业的适度快速发展的目的。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国家、集体与个人, 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合理利益, 这既是政府管理主体的职能, 也是政府管理主体的责任。

最后,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肃清土地市场的不法土地交易和使用行为及现象。中央政府负有完善国有土地交易、转让、使用等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相关规章的执行力度和对不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的伦理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负有严格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相关文件, 长远规划地方土地使用, 合理制定土地价格, 保障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主体利益的责任。

三、目前政府管理主体在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管理主体在其管理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自身的角色也发生了悄然的深化。一方面它是管理主体, 履行着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 另一方面也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有独立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管理行为目的的双重性。一方面, 从国家宏观整体利益出发, 按其职能监管房地产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 以确保国家的税金收入;另一方面, 从政府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 采取双重标准, 对一般行业主体抬高行业准入门槛, 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主体则放松对行业的制度管制。同时还不断地提高部分关键资源 (如土地) 的市场价格, 以保障政府主管部门的局部收入和福利, 而具体标准适用的依据就是是否有利可图。由此可见, 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1981年提出, 国家具有双重目标, 一方面国家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 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 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 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诺思悖论”。虽然,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双重目的与诺思理论体系中的国家双重目标在层次和范围上有些许的不同, 但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双重目的性也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政府管理主体在这个层次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其一, 腐败问题。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缺乏制约、失去正确方向的权力用于攫取利益是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在利益的诱惑下, 有些地方个别官员对中央相关政策和规定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他们与房地产商、银行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成为中央保护土地资源、整顿房地产市场的严重障碍。官商勾结, 权力与利益恶性协同, 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被打破。不正当的政府行为对行业内部投资主体之间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 原本被制度和道德否定的生产资料、生产主体及其行为, 在权力的隐性操作之下, 成为可能;另一方面, 在道德与制度的藩篱上为投机者大开方便之门, 赋予部分不法投资开发主体一种“特权”。而获得这种“特权”的代价是昂贵的, 并非所有的投资开发主体都能负担, 那些无法获得这种“特权”的投资开发主体就被关在了竞争的大门之外。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这样表述:“正义有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部分地方政府的某些官员钱权交易、违规操作, 对于一部分投资开发主体而言, 行业准入的门槛被人为的抬高, 投资者公平地参与竞争的权益被剥夺。而对于另一部分投资开发主体而言, 国家制度对行业的制度管制则是放松了, 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这既不正义, 也不公平。屡屡发生的“违规土地圈占”、“虚假招投标”、“银行信贷的违规倾斜”等现象就是上述腐败造成恶劣后果的直接证明。

其二, 行业金融风险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过于看重房地产业在税费方面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GDP的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越发的明显。这种依赖在政府管理行为上必然反映为政策上的支持和监管上的姑息。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房价在危机中坚挺不下, 进而一路飚升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各项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在投资型信贷和消费型信贷方面的政策倾斜的确给危机中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存贷款利率的双降, 契税的折扣极大地刺激了消费主体的购房积极性。但这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在取得了经济上良好效益的同时, 却在客观上承认了高房价的合理性, 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视阈下取得的只能是负面的效益。然而相对于最广大中低收入的消费主体有限的收入和购买力, 这仍是个长期性的矛盾。银行贷款不断地发放, 而开发商和银行回收的只是一组可喜的数据, 行业金融泡沫就是这样被不断地催生。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这些泡沫迟早会破裂, 而泡沫一旦破裂, 必将会给整个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安全造成打击。

其三, 土地使用、出售和地价问题。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利益有两重性, 一是政治利益, 二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政治前途, 政绩是考察官员政治前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这是政府公共经费开支和政府人员福利的主要来源。房地产行业为各级政府获取双重利益开辟了一条捷径, 地方政府大兴土木, 加快推进规模型的城市化进程, 不但打造出了直观的所谓民心工程, 同时也推动了区域内部需求的增长进而实现地方经济阶段性的粗放增长, 捞得了“政绩”。所以, 才有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出售, 大量的建筑设施拆了建, 建了拆。同时, 各级政府作为地方国有土地的所有者, 出售土地是攫取经济利益的最快捷的手段。所以才有在房地产行业火爆的市场形势下的土地价格的井喷, 才有在国家规定逾期一年没有开发的土地要收回的背景下, 依然有大块地皮被长期圈占等现象的出现。但是, 部分地方政府追逐局部利益的行为, 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 导致行业交易费用的提高, 房价的飚升, 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开发商的利益, 而是整个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利益。

四、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如何处理与投资开发主体之间的关系

作为行业的监管者, 政府管理主体在房地产业的管理活动对投资开发主体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而投资开发主体的一举一动都势必给行业, 给消费主体带来直接的利益影响。因此, 政府管理主体应该为全体消费者和整体房地产业的利益考虑, 在执行自身管理职责的过程中应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力求减少因政府行为而给其它主体造成的伤害。

政府管理主体正确处理与投资开发主体间的关系。首先, 应该加快制度建设, 保障程序的公正公平, 实现管理行为的合理化、科学化、民主化、公平化。坚决杜绝腐败践踏公平正义。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开篇中指出,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1) 民主决策, 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对政府是否行为、如何行为进行决策, 有效的节制主要官员因个人好恶或个别投资开发主体的利益驱使而践踏制度、任意行为; (2) 科学合理地制定行业相关政策, 使政策的制定更为科学全面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彰显制度的向度; (3) 严格执行公平的资格审查, 认真项目审批, 完善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使相关的程序制度化、公开化, 便于接受其它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者的监督, 避免部分政府官员违规暗箱操作, 破坏施政程序公正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确保所有投资开发主体公平地获得市场资源; (4) 密切关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监控, 积极地行使政府管理主体作为行业监管者的角色, 加大对房地产商品质量和服务的监督力度, 以行业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 维护公共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 实现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服务职能。“公正意味着维护正义和中立, 防止徇私舞弊, 其核心是无私和中立。这样就可以把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公正引申为:公共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 不徇私情, 平等对待所有的投资开发主体。也就是说公共行政公正要求改变过去权威行政的陈旧观念, 实行民主行政、公正行政、公平行政、公开行政。总之, 公共行政公正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政府和公共行政腐败意味着背离公共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质和对人民的背叛”。

其次, 立足国家宏观经济全局, 正确地认识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对国民经济结构和金融安全的不良影响, 审慎投放贷款, 合理地调控存贷款利率, 控制规模扩张型的过度投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完善产业结构, 消除国民经济及GDP增长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 妥善的应对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投资型信贷的监控和评估力度, 拒绝投资风险过大、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经营粗放的投资开发主体的贷款申请;消除银行信用风险交易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加大对投资开发主体在借款后行为进行监管, 尽量避免银行信用道德风险的形成、产生;适度提高一套房按揭贷款首付的比例, 大幅度提高二套房及多套房按揭贷款首付的比例, 尽力排挤行业已存的和潜在的经济泡沫, 遏制投机型投资;强化对抵押贷款资格和额度的监控审查力度, 打击投资开发主体为了争取销售量而同消费主体共同弄虚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 积极扶持商品房替代产品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严重的经济泡沫, 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银行信贷倾斜等方式刺激自建房、政府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消除由于商品房供给主体和结构单一造成的垄断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 消除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产生的隐患。这符合投资开发主体的利益, 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后,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统筹兼顾消费主体、投资开发主体和政府管理主体三者的合理利益, 制定并严格执行可持续的土地交易和使用制度。 (1) 突出体制创新。创新决策体制, 对于国有土地出售和售价决策权的行使, 可以采取全民听证的方式集体决策。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 全民皆有权表决, 这样既可以避免因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专权, 频繁出售和转让国有土地而造成的经济伦理上和生态伦理上的恶劣效应, 避免政府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坐地起价, 痛宰投资开发主体, 同时还能避免因决策权利的集中而造成的腐败。 (2) 合理制订城市发展长远规划, 突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我国的官员巡回升迁制度, 官员在一个地方的任期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任期内获得显著政绩和经济效益的捷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出售, 官员的轮换造成一任领导一项工程, 前后任领导政策不一, 甚至相互冲突, 所以导致现任领导废除前任领导留下的工程, 甚至拆除的现象。如此拆了建, 建了拆, 拆了再建, 长此以往, 劳民伤财。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不该出售的土地, 投资开发主体出价再高也不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权, 这样既节省了资源, 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加快技术创新。创新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的价格对于商品房的价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我国当代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以及我国土地国有的根本性质, 决定了我国当代土地的价格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形成。可以以土地的拆迁成本为基础, 把土地的使用权交付给能提供物最美、价最廉的商品房的投资开发主体, 然后再在该开发商的成本核算的框架下最终形成土地的价格。这样就不会再有一个个地王的产生了。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也符合全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 国家和政府是人民建立起来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组织, 政府就是履行国家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责任的执行机构。其所制定宏观政策的首要伦理价值取向应该是代表人民的利益, 能让每一个消费主体都能买得起、买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房。以解决“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伦理问题。

摘要: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利益, 那就是政府管理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主管部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主体, 各级政府管理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作为管理主体, 其施政行为势必对投资开发主体、消费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 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政府主管部门的逐利行为也必然对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压力。因而, 政府管理主体在与投资开发主体和消费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也必然担负着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政府管理主体,投资开发主体,关系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2].杨明伟.公正:我国公共行政追求的主要目标[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存在主体】推荐阅读:

主体文化07-14

主体交互07-15

大学主体05-18

主体转换05-25

报告主体05-26

履行主体05-26

主体差异05-27

主体层次05-27

党员主体05-30

控制主体06-01

上一篇:存货管理风险下一篇: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