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共12篇)
存在主义 篇1
“我将如何存在?”这一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仅仅是一句歌词。我存在于我的躯壳, 我是个学生或是老师, 我是个商人或是警察……可是在萨特看来, 一旦人把自己说成某一客观的东西, 那就是人自己的异化就开始了。所有的唯物主义理论无疑都使人物化……而萨特说:“我们的目的恰恰是建立一个价值模式的人的王国, 有别于物质的世界。”[1]但是你若觉得自己是存在的, 那你也许只能算得上是“自在”的存在。难道你只能是某个社会关系的指代吗?倘若如此, 那你已经把自己归结为由他人界定的一种固有的社会角色。而你本人只是把自己当作这一对象化的客体, 难道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存在主义者会告诉你:你就是你,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你只能保持你自己的主体性, 置于对象之外通过自由地选择, 让自己的对象虚无化, 把这个对象化的你从它浑浊的背景中体现在自己眼前。这时你才具备超越对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也就是人所独有的。正因如此, 萨特才会宣称“只有这个理论配得上人类的尊严, 它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1]而且, 在存在主义者的世界里是没有“天生”的, 并没有“谁生来就是懦夫或者英雄, 是懦夫将自己变成懦夫, 也是英雄让自己变成英雄;而且这样的可能性将会是永远的存在, 即懦夫可以振作起来, 不再是懦夫, 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是英雄。”[1]
一、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 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约束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约束的, 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而“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负担起来”的存在主义与歌德的这句名言可谓殊途同归。
“当我们说人要对自己负责时, 我们并非是指他只需对自己的个性负责, 而是他应当对所有人类负责。‘主观主义’这个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人类的个人自由, 另一方面也指人类超越不了人的主观性。”[1]存在主义者坦言人类是必须遭受苦痛的, 他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承担其责任时, 他不能完全意识到他已然为自己的将来作了选择, 而且通过这样的行动同时成为为全人类做出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的时刻, 人是没有办法摆脱那种整体的、重大的责任感。”[1]
著名人文学者徐岱曾说过:“所谓幸福人生, 就意味着绝不逢场作戏和随波逐流地对待自己。”倘若你不“幸福”, 那你依然“不存在”。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我在用属于我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来决定我的选择从而突显主体性时, 我的价值观和个性难道不是已经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了吗?这难道不是一种随波逐流吗?一个人呱呱落地之时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而这样的存在要比所谓的“理性”的存在更符合存在主义的观点。当你在思考并做出抉择之前, 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需要思考“思考”本身?当你反思之时, 你是否也应当进行“反思之前的我思”?存在主义者就会告诉你, 是的, 你需要。只有消除所有现成的观念, 你才能真正置于对象之外而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时你的选择才是主观的、负责的、有意识的。
那存在主义是否是一种对人生采取绝望态度的悲观主义哲学?当然不是。“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 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1]你把杂念全都掏空, 只留下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 这样你才能宁静致远。“当笛卡尔说‘征服你自己, 而不要征服世界’, 他基本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不应当怀揣着希望行动。”[1]所谓的希望就是空想, 这当然不是悲观, 倘若说悲观主义要比乐观主义更深刻的话, 那只是因为人们常说的乐观往往是盲目的。而谨慎的乐观应当更能提升人的信心, 存在主义就是如此。“然而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生不息, 除开行动, 没有真实。”[1]只有付诸行动, 人才能成为自己, 你的一切就是你的行动给予的, 而我们是由我们自己所造就的。当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 我们选择的行动就要担负起我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撇去真实的行动, 人的一切便是不存在的。
给予人自我的意识, 教人谨慎而乐观地行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二、存在主义的影像表达
存在主义作为当代流行极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影响了许多艺术家, 伯格曼、基耶斯洛夫斯基、安东尼奥尼、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大师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色彩,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时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兴起,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电影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更是在其代表作《筋疲力尽》 (Breathless) 中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在悲伤与虚无之间, 我选择悲伤……你呢, 你选择什么?”
“选择悲伤, 这太蠢了。我选择虚无。这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悲伤是一种妥协了。要么统统归我, 要么一无所有。”
这样极端的表达也体现了如文章中所说的, “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提倡美学的道德观”[1], 而萨特关于自由意志、责任、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等方面的一些观点, 已经势如破竹般渗透大众文化圈。“1989年,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的电影《重罪与过错》 (Crimes and Misdemeanors) 同样把萨特的观点神采飞扬、妙趣横生而又惟妙惟肖地演绎成一个当代谋杀故事。”[2]全片由两个毫无关联的故事组成, 人物与情节独立。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医生马丁·兰道因外遇而倍感自责, 想与他的情妇安吉莉卡·休斯顿分手, 对方却不同意, 于是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请杀手将她谋杀。第二个故事则是导演伍迪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才华, 他答应为他的妹夫阿伦达摄制一部电影, 把妹夫打造成所谓的喜剧之王, 但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 他却因志同道合和助手米亚法罗产生了情愫……
影片的两位主角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絮叨。而二人的絮叨都指向一个原因, 那就是内心的空虚——爱情的虚无导致了医生的空虚, 而知音难觅的苦恼则更好地诠释了电影人的空虚。伍迪·艾伦独具纪实风格的影像也颇有存在主义色彩, 在电影的结尾, 片中的利维教授说道:
“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断面对痛苦的抉择、道德抉择。有的选择还意义重大, 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 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
这段台词正是阐释了萨特说的:“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前提下, 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 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 什么都不是。”[1]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传播, 那些从未读过萨特著作的人, 也许会被他这种从其他渠道流落到他们手中的观点所影响。
进入新世纪, 电影艺术依然深受存在主义影响, 无论欧洲、亚洲, 富含存在主义美学的作品都层出不穷。其中哲学专业出身的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的众多剖析人性的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存在主义的深意。在存在主义几乎与荒诞画上等号的今天, 朴赞郁用另类的写实手法, 把哲理与人性都蕴藏于光影之中。
在朴赞郁的镜头下, 人的分裂、异化一览无余, 人与人是对立的, 人与社会是疏离的, 人的个体生命是虚无的。“人只要存在, 就必然焦虑”, 人的焦虑在其代表作《老男孩》中被有限的影像无限放大。《老男孩》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第二部, 影片讲述了崔岷植饰演的中年男人吴大秀, 一生浑浑噩噩, 一天, 他在女儿的生日宴醉酒后, 返家途中意外地被绑架, 关在一间小小的房间里,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房中摆着一台小电视, 一头雾水的吴大秀, 从电视上获悉, 外面的世界已经“大乱”, 妻子被杀, 女儿失踪, 而自己成了犯罪嫌疑人, 被警方通缉。吴大秀开始疯狂地修炼, 一心只想报仇雪恨。直到15年之后, 吴大秀重获自由, 他拼命地找寻真相, 而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 复仇的对象却一步步指向自己,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被人精心策划的陷阱, 影片最后, 当谜团揭开时, 吴大秀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了断了这一切……
萨特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和该片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片中的复仇者们互为地狱的存在, 而被囚禁的主角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人作为个体却拥有绝对的自由;更用畸形的恋情佐证了“把情感、个人忠诚和具体的爱作为道德基础——无疑是做了一个不负责任的选择。”[1]影片最后体现的复仇的无意义正是人生的虚无所在, 选择是可能的, 但是不选择却是不可能的, 人当然可以作出任何选择, 前提是要自由承担责任。萨特曾认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严峻的乐观主义”, 因承担责任的痛苦而严峻, 却又因人的自由而乐观。这二者的失衡也正是电影《老男孩》中的悲剧诞生的原因。
三、结语
毋庸置疑,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存在主义思潮对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不仅因为它风靡之时正巧遇上了对世界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 更是当代电影导演哲学思考的一个出口, 我们也期待着更多饱含哲学深思的影视佳作。
摘要:自哲学诞生以来, “存在”的问题就一直在探讨范围内, 如柏拉图认为是“理念”, 马克思认为是“物质”……然而建立在纯粹的主观性上——建立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上的存在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靡一时, 其主要代表人物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篇为存在主义辩护的文章, 同时也应该是存在主义的相关书籍、文章中最通俗易懂的。试图通过世界一流导演的电影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来佐证萨特该文中的“人道主义”表达, 同时体现出存在主义对电影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电影
参考文献
[1]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 汤永宽,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 (美) 理查德·坎伯.萨特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 [M].李智,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3] (法)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4] (美) 马克·T.科纳尔, (美) 伊恩·J.斯考伯.伍迪·艾伦与哲学:你说我的谬论一无是处[M].李宏宇,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5]张先云.存在主义、法国新浪潮与中国第六代电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 :162-167.
[6]罗茜.朴赞郁电影的存在主义美学[J].电影文学, 2015 (3) :60-63.
存在主义 篇2
2) 我们痛苦,因为我们自由。
3) 他人即地狱。
4)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5) 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6) 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7) 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8) 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9) 中古世纪炼金术士说:若想让一棵树的枝叶伸向天堂,它的根必须深入地狱。
10) 莱昂·布洛伊说:人的心里有着尚不存在的地方,痛苦会进入这些地方,以使它们能够存在。
11) 阿多尼斯说:我对水仙怀有好感,但我的爱属于另一种花,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12) 里尔克说:哪里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13) 但丁说:爱情对我的身体影响如此巨大,我完全交出主动权,像一具行尸走肉。
14) 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15) 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爱情。
16) 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17) 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8) 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19) 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光芒万丈。但是,年轻如我们却不知其中的美好,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只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20) 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21) 我处处都是我,我不可逃避我自己,我从后面重新把握我自己
22)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23) 为了使我被别人认识,我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我的位置将不是一个聚焦点,而是一个出发点
24) 憎恨意味着承认别人的自由
25) 要做冷酷的石头,要做狂暴的激流,要做愤怒的闪电,总之,什么都要做,就是不要做人!
26) 我们痛苦,因为我们自由!!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27) 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28) 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
29) 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萨特名言
《老路》的存在主义解读 篇3
关键词:《老路》;尤多拉·韦尔蒂;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98-02
尤多拉·韦尔蒂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老路》是尤多拉·韦尔蒂著名小说集《绿帘》中的最后一篇小说。《老路》讲述的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在寒冷的冬季,踏过充满荆棘的漫漫长路为生病的孙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故事。在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老妇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寻找,老妇人在小说中所做出的自由选择,以及将自由选择付诸实现,使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倾向。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根据百度百科,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自由选择。萨特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因此人们对现实产生迷茫和不满。让—保罗·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因此人们努力去寻找存在的价值。萨特强调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因而,人们不断地进行自由选择。
二、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身穿一件长及脚面的暗色条纹裙,系着同样长度的围裙。这条围裙是由褪色的糖布袋做成的,上面有一个塞得满满的兜。菲尼克斯·杰克逊虽然浑身上下干净利落,但是她却没有系鞋带。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菲尼克斯·杰克逊每一次简单的抬脚的动作都会被松散的鞋带绊倒。在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看来,无形中,她的脚上被戴了一副脚镣,无法自由地行走。而这可以被理解为现实世界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束缚。
而在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里,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短暂失忆,也暗指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当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的助理员向老妇人询问来意时,老妇人只是望着助理员头上方的位置,脸上汗水涔涔的,道道皱纹织成了一张亮闪闪的网。当认识她的护士向老妇人询问她孙子的病情时,老妇人只是呆滞着、沉默着,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身体僵直,纹丝不动,就好像穿上了盔甲。在整个过程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她的迷茫的神情跃然纸上。
在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并不仅仅是她的个人行为,也是她所居住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激励了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和许多像她这样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寻找自己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价值。
三、菲尼克斯·杰克逊对存在的价值的寻找
在12月份的一个天气晴朗而冰冷的清晨,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头缠红布,开始沿着松林中的小径一路前行,开始了她为生病的孙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旅程。而这段充满坎坷的旅程可以被看做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断地去探寻她的存在价值的不平凡的旅程。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缓缓前行,步履稍稍有点左摇右摆,好像是老式座钟的钟摆让人半觉沉重半感轻盈。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拿着一根用伞柄做成的细小手杖,不断地敲击着前方冰冻的地面开始自己的寻找存在价值的旅程的。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首先需要钻过松林。冬天的树林稠密而又静谧,松针在阳光映照下明亮得耀眼。而风吹动枝头,松果像羽毛一样轻轻飘落下来。虽然景色很美,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却时刻感受到山上有些东西在试图抓住自己,并恳请自己停下脚步,结束似乎根本无法完成的寻找自己存在价值的旅程。
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停下脚步。她继续前行,很快到达山顶。紧接着,她开始往山下走,试图钻过一片橡树林。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眼睛睁得大大的,开始慢慢地朝山下走去。然而,还没有到达山底,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裙子就被一处灌木丛钩住了。她的手指认真地忙活不停,但是她的裙子又宽又长,这边刚解开,那边又被灌木丛钩住。忙活了半天,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才意识到自己跑到荆棘丛里来了。生性乐观的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被荆棘吓倒。相反,她自我解嘲地认为自己老眼昏花,错把荆棘当做漂亮的绿色小树丛。
终于,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费劲全力摆脱了荆棘丛。她浑身哆嗦着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她才敢弯腰去捡手杖。在山脚的一处地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需要走过架在溪流上的一座桥。说这是桥并不确切,因为它只是一根能够容一个人通过的横木。对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来说,这是考验。她勇敢地迈出右脚,踏上横木,并紧闭双眼。紧接着,她提起裙摆,凛然平举着手杖,像某个节日游行庆典中的人物一样,开始大跨步地走过这个只能容一人通过的横木。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时,她已经平安地到达了对岸。在这之后,等待着她的是一处挂着带刺铁丝的篱笆。她只能爬着穿过带刺铁丝的篱笆,匍匐蠕动,并费力地手脚并用,就像婴儿费力地爬台阶一般。最终,她平平安安地穿过铁丝网篱笆,在篱笆外面的空地上站起身来。
随后,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穿过破败的棉花田,走进枯干的玉米地。玉米杆摇摇摆摆,在老妇人的头上飒飒作响。这里好像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老妇人需要走进迷宫了,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路可以走。老妇人无法前行,她只能用手杖左右拨拉着,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分出一条路来。经历了千辛万苦,老妇人终于来到了能够通行马车的一条小路上。沿着马车小道,老妇人穿过了光秃秃的田野,走过了一个山涧,穿过了一片沼泽湿地,终于来到了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到达了纳切兹·特雷斯老镇,意味着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endprint
四、菲尼克斯·杰克逊的自由选择
学者黄峰在《论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一文中指出:萨特认为自由选择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做自由的决定;二是重在选择的行动。
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自发地做出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为心爱的孙子取药的决定。没有人强迫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是不可能完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的任务的。当一名牵着条带链子的狗的年轻猎人听说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要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的时候,竟然大笑起来。猎人的笑声响彻四面八方。猎人不相信眼前这位身形瘦小、年纪一大把的黑人老妇人会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长途跋涉去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年轻的猎人竭力劝说老妇人打消这样的念头,并呆在家里,因为这样就不会出任何事情。但是,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
在小说《老路》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但做出了自由的决定,而且将自己的自由选择付诸实施。在充满坎坷的旅途的整个过程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没有一丝犹豫,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在树林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甚至要求狐狸、猫头鹰、甲壳虫、长腿大野兔、浣熊以及各种野兽不要挡住自己的去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的完成到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取药任务的坚定决心。
在小说《老路》中,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并没有做出很多自由选择。在尤多拉·韦尔蒂笔下,黑人老妇人只做了唯一一次自由选择,那就是长途跋涉去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为自己唯一的孙子取救命的药品。然而,不是每一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决定。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在没有任何人强迫的情况下,做出了坚定的决定,并在寒冬,拖着年迈的身躯,迈着缓慢的步伐,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爬山涉水,来到了离家很远的纳切兹·特雷斯老镇医院。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不但将自己的自由选择付诸实践,而且完成了许多年轻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路易丝·韦斯特林曾经盛赞尤多拉·韦尔蒂: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展现了她所看到的一切真实世界,而且她的视野非常广阔。她描写刻画了多种不同人的生活—黑人和白人,男性和女性,贵族、中产阶级与农村穷苦人群。在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老路》中,女主人公黑人老妇人菲尼克斯·杰克逊对现实的迷茫与不满激励了她去寻找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价值,以及她在寻找存在价值过程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这部小说具有存在主义色彩。
——————————
参考文献:
〔1〕默然.用存在主义解读《远大前程》[J].青春岁月,2013(6).
〔2〕彭莹.哈代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J].英语研究,2008(4).
〔3〕王小梅.《吉姆老爷》的存在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4〕尤多拉·韦尔蒂.绿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闫凤霞.当代英美文学的存在主义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
存在主义 篇4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存在,死亡
“我一手碰到我的坟墓, 一手抓住我的摇篮”, 在生与死之间, 萨特不断地关照着自己的一生, “我通过形象想象一生, 从死亡看到我的出生, 我的出生把我推向死亡, 自从抛弃生死转化的看法后, 我自身成了生死交替的实体, 在两极之间颠簸, 每一次心脏跳动就是一次死亡和再生”。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包含众多, 不仅有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也有通过文学对社会的积极介入, 还包括对于自身的反思和关照。
萨特从小受到法国小资产阶级的文化熏陶, 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 他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 外祖父是新教徒, 外祖母是天主教徒。这样的情况导致他从小就确定了“上帝不存在”这样的信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 “倘若上帝不存在, 一切都是可能的”。既然没有了上帝, 那么就没有一个先在的东西来确定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之存在, 突然出现在舞台上, 其唯一的后果, 就是人定义了自己”。既然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本质, 那么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是自由的, “我正视自己的命运, 清楚的看到我的命运不是别的, 正是自由”。萨特更注重于具体的真实, 个人成了他关注的中心。普遍的原则不能适用于个人, 规律也不能解释每一个具体事件的发生。对于个体的人来说, 出生到这个世界, 人就无所依附, 对于个人来说, 实体的存在先于概念的存在, 而一旦概念的存在被确立, 人的本质随之确立, 也就意味着个人的死亡。
萨特认为, 他所谓的“天职”就是被强加的, 萨特的家人从小给他灌输救世渡人的思想, 他是“上天的礼物”, 是“神童”。萨特从小就幻想自己是孤胆英雄, 即使并没有人赋予他“救世主”的身份。这种强加的“天职”并不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个与之相契合的对应物, 当一个人接收到的思想脱离了现实, 他就只能通过幻想确立自身, 幻想在萨特的童年时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 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 人们借助于幻想来实现。当这种幻想被确立以后, 人就会按照这种幻想来指导自身的现实生活。
萨特的成长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 没有父权的威压, 有的只是家人的宠爱。他长期待在书房里, 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 他给每个事物命名, 他认为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一本质上的要求。无需上帝赋予, 萨特自授委任状。“在通过语言发现世界的过程中, 我在很长时间内把语言看成世界。存在, 就是对语言的无数规律运用自如, 就是能够命名;写作, 就是把新的生灵刻画在语言里, 或者按我始终不渝的幻觉, 把活生生的东西禁锢在字里行间”。写作的目的不仅是“逃避”, 也是征服。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 人才是本质性的。外在的客观世界并不能约束一个作家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 人可以创造世界, 占有世界。
对于萨特来说“写作即存在”, 他按照自己渴望成为的那种形象来塑造人物, 写作本身成了目的。通过一些列的文学作品, 在词语与词语中, 他不断的塑造他自身, 他的创作也是为了印证自身的存在, 他曾经想过多年以后人们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思想, 确认他的本质, “到那时会有两把打开我的钥匙;作品和死亡”。文学是对生活的介入, 写作的欲望包含着对生活的绝望。那么对于萨特来说, 死亡意味着什么呢?
上长期以来, 人们都只在旁观死亡, 注重于生, 忽视了对于死的思考。上帝死了, 死亡也不再是通向天堂的路, 死亡的另一边并没有另一个世界。对于死亡的领悟才能让人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每一分钟人都在不断的确立着自己, 每一分钟都是死亡与新生的交替, 人必须不停的作出选择, “正视自己的荒诞的自由”。海德格尔认为, 人生就是奔向死亡的过程。然而对于萨特来说, 生命必然要结束, 然而如何结束却是偶然的, 这也就是说, 死亡本身就具有荒谬性和偶然性。人并不是为了死亡而存在, 死亡只是生命中的而一个偶然事件。人们能等待一种特殊的死, 而不能等待死本身。“死是一种人的现象, 是生命的最终现象, 但仍然是生命。这样死是逆向地影响着整个生命的:生命是以部分的生命来限制自己”。
萨特九岁时曾在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故事, 大意是一位落魄的老作家遇到一位年轻的伯爵夫人, 她向他躬身行礼并亲吻他的手。一位美丽的女士为一个落魄的老作家恢复了他自己都遗忘的荣耀, 然而萨特认为这其实意味着死亡。伯爵夫人对老作家行礼并只是把他当做一个象征, 他只是他作品的象征, 而不再是他个人。“等到死才获得荣耀, 或荣耀先降临然后把我置于死地”。主体通过不断的选择造就自身, 这种选择总是趋向于未来, 然而死亡之外并没有任何后来, 不能把意义赋予生命。死亡就是被生者所捕获, 就是自身生命的意义由他人来重新组合, 人本身的自由是独立于死亡之外的。
从出生的那刻开始, 死亡就在这里, 他之所以变得特殊, 是由于自我的主体性视角使死亡发生了变化。对于萨特来说, 他“把死亡和荣耀相提并论, 从而把死亡作为我的归宿”。当人预先把自己放在死者的位置上, 按时间顺序回溯, 过去的存在就为他提供了一个人生表象, 生命只是了解死亡的手段。在生与死之间的, 就是自我存在的真相。“我通过死亡关照我的一生, 结果只看到一系列已完成的事情, 既不能增加, 也不能减少”。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 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 客观世界的而存在首先依赖于人的存在, 正是人的存在才赋予其秩序和意义。这在当时的法国产生重要影响, 对个人地位的确立使人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二战以后, 当时的人普遍产生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 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人身处其间又不知所措。存在主义正是让人们正视这种荒谬的存在, 正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对自己的生命采取积极的行动, 摆脱环境的影响, 在自我的不断选择中确立自身价值。尽管对于萨特来说, 后人的解读就像“三十世纪的一个金发少年, 他凭窗而坐, 通过一本书观察着我。我喜恨交加, 感到他的目光把我钉死在我所处的那十个世纪”。
参考文献
[1]萨特, 沈志明译.《文字生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存在主义》的阅读答案 篇5
①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
②对大多数正在使用这个名词的人,如果请他说明一下它的意义,一定总会感到极其含混不清。因为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字眼,人们常兴之所至地称呼 这个音乐家或者那个画家是“存在主义者”。一位《光明报》的专栏作家竟自己签名为“存在主义者”,然而,事实上,这个名词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众多的事实 上,以致它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
③这问题之所以复杂,乃是因为存在主义者有两派所致:一派是基督教,其中我将举出雅斯培与马色尔,这两人都自称为天主教徒;另一派则是存在的无神论者,其中我们必须举出海德格和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我自己。
④他们的共同点则是他们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或者,也可以说是:主体必须作为一切的起点。我们所意指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
⑤如果人们研究一件工业制品——譬如说一本书或者切纸刀——人们就可以了解,制造它的工匠必定先有关于它的概念存乎心中。同样地,他曾对切纸刀 的概念以及先于存在的制作技巧加以注意过,这种制作的技巧是那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定则。因此,切纸刀就成了在某种一定方法之下所制成的东西。而 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有某种特定的用途,因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人会制造一把切纸刀而不知道它的用途。所以,对于这把切纸刀,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也就是 使它可能被制作出来以及具有意义的这种定则与性质之总和——先于它的存在。
⑥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 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好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在 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⑦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我就是一个代表),极为一致地宣称,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种东西,它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的,它是在可能被任何 概念所界定以前就已存在了的,这样的东西,就是人!也就是如海德格所说的人的实在性。我们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思是:人首先存 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若依存在主义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予以限定,那是因为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 么。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成了某种东西,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因此,就无所谓人的天性,因为没有上帝来给予它一个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着,他之赤裸裸并不是他自己所想象的,而是他是他自己所意欲的——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
⑧存在主义的第一个作用,是它使每一个人主宰他自己,把他存在的责任全然放在他自己的肩膀上。
(节选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6.文章中提到“工匠造切纸刀”,主要有什么作用?(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这句话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6分)
18.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6.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引出下文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2分)两者类比,证明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2分)。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易于读者理解接受。(2分)
17.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么,到了后来,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3分)上帝不存在,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人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3分)
18.首先,提出“存在主义”的概念。(1分)
然后,指出人们对“存在主义”的意义含混不清的现象及原因。(2分)
接着,阐述了“基督教”及“无神论者”对存在主义的认识。(2分)
最后,强调了存在主义的作用。(1分)
★ 存在主义的意思和造句
★ 名言_
★ 关于励志名言
★ 名句名言
★ 爱国名言相关推荐
北野武电影与存在主义 篇6
1967年,大学还没毕业的20岁的他跑到新宿与一帮诗人、作家、画家们混在一起,北野武也学着他们一样把自己叫“疯子”。这群“疯子”们极力与社会制度相悖逆,渴望从现存的价值规范中解放出来,按照自己的道德原则为人处世。他们模仿嬉皮士的服饰,接受嬉皮士的人生信仰,成了一群行为乖僻的穿奇装异服的混混。这群人与战后巴黎的那些被称为“存在主义者”的“跨掉的一代”可算是精神兄弟。在这段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北野武与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相遇了,并与他热情的拥抱在一起。但是,这个彻底的存在主义者是不会被社会所接纳的,在离毕业还差一年的时候,北野武被学校以“叛逆性的行为”的名义而开除学校,但这段却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并在他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自由选择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看来是不可以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愿意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他自己造成的,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1]
《凶暴的男人》中的警察谅介是一个彻底按照自己意志行动的个体,但由于警察本身就是规范和秩序的象征,所以谅介纯粹个人化的行为规范和自由意志必然与他的社会身份形成尖锐的冲突。同样是警察身份的阿西(《花火》)也没有按照世俗的道德标准来规束自己的行动,说他是警察,毋宁说更像一位有道义的黑社会杀手。可以看出,这些彻底的存在主义者是在抛弃所有现存的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自由创造着行为规则,但结果却是一个令人痛苦的矛盾局面:在颠覆了一切选择标准和选择原则的情境下用什么来衡量他们的选择是否适当?通常,在当前社会还没有为存在主义者准备新的选择规范的时候,存在主义者连同他们的选择一并被社会吞噬是其唯一出路,谅介的被杀和阿西的自杀便印证了存在主义者的暗淡结局。
另一部影片《3-4×10月》采用的是镜框式的套层结构,影片的外结构即一头一尾的两个片段暗示出这个惊心动魄的复仇行动其实是雅树在棒球场黑暗的厕所里幻想出的一出戏。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北野武对萨特的“自由选择”的明晰注解。萨特承认“我的事实状况给我的自由选择带来了‘限度’”,但这些外部的和身体上的事实却无法从实质上限制人的自由,人仍然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尽管事实无法改变,但我们对于事实的态度却仍然是绝对自由的。因为“至于我长得美还是丑,我是无产者还是名门望族的儿子,天下雨还是天热……这一切都是我无能为力的事实。然而对上述独立于我的存在方式采取何种态度却由我自己选择。我可以为这些事实感到骄傲或可耻,接受它们或反抗它们。我并不选择它们,但我选择对待它们的态度。”[2]在此,透过萨特和北野武对绝对自由的阐述,仿佛又看到了古罗马斯多葛哲学的基本精神:“人不能改变世界,但人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因而人无论是在皇宫还是在锁链中都是自由的。”[3]
责任
萨特极力主张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认为不论选择什么,“一个人独自酗酒也好,当国际领袖也好,到头来都是一样的。”[4]所以战后巴黎的那些“跨掉的一代”穿着一身黑衣黑裤整天在酒吧纵情声色的人也被称为“存在主义者”,因为这也是他们自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显然,从萨特的个人绝对自由理论容易推导出消极绝望的和非道德的结论,所以在1946年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重点阐明了自由选择和责任的问题,他希望用个人自由选择时的责任问题来对个人自由作重新的界定。在此,责任是指个人应对自由选择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萨特说:“我在世界上被抛弃了,这并不是说,我像一块在水上漂流的木板似的,永远是被一个怀有敌意的世界所舍弃的,被动的;相反,这是说,我突然发现我孤立无援地被约束在一个我对它负担全部责任的世界里,不管我怎样行为,也一刻都不能摆脱这种责任,因为连我想逃避责任的这种愿望本身,我也要对它负责……我注定要使自己负全部责任。”[5]简而言之,对于我自由选择的行为,我必须对此负全部责任。
在影片《大佬》中,大佬深知眼前的局面是自己“我到哪里都要拼”的信念铸成的,所以他决定承担一切的后果。尽管明知自己的实力敌不过黑手党的围捕,但他却没有拒绝投入战斗,而是以行动来抗击对方。大佬的选择不禁令人想起加缪的《西绪弗斯的神话》,西绪弗斯始终不可能将石头推到山顶,这个结局是让人气馁和绝望的,但当西绪弗斯明知这一点的情况下仍不断往山上推动巨石时,这份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却是难能可贵的。大佬的伟大正在于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却仍然顽强斗争,因为他深知自己必须对当初的选择承担全部后果,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可以看出,北野武给这个日本的黑帮大佬涂抹上了一层西绪弗斯的色彩。存在主义哲学看重每一个面对现实的自由选择,就算这种选择注定是悲剧性的结局,因为每一次从自由选择到担当责任的过程蕴涵了它的全部价值之所在。影片《花火》也着重强调了警察阿西对自己的全部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阿西是一个从选择——承担——选择——承担的对自己的行为担当全部责任的人。《玩偶》中的男主人公甫也是一个对选择承担责任的人。由于甫背弃了对初恋女友的诺言致使女友患上了精神病,决定对此承担一切后果的他从婚礼的现场逃到女友住的医院,带着他一起回到雪山顶上曾经盟誓的酒店,然后双双徇情。
可见,不论是北野武的血腥暴力片还是温情片都十分看重对责任的承担,尽管这种承担总是以生命为代价,但却为存在主义者的暗淡结局画上了一轮人道主义悲情英雄的光彩。
[1]《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引自《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存在主义》,保罗•富尔基埃著,潘培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
[3]《现代西方人生哲学人文丛书》,曹锦清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3月版。
[4]《存在与虚无》,(法)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著,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7月。
存在主义中的我 篇7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像一粒种子飘落到这个世界, 没有任何本质可言, 只有存在着, 人仅仅是自己行动的结果。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础, 社会历史活动必须从个人活动中才能得以说明。他坚持个人“存在” (自我) 第一性、社会第二性, 即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我心理属性是第一性, 社会属性是第二性的。正如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一词作为在其自由创造活动中人的意识的名称。”
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其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 并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 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存在主义哲学脱胎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尤其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名著《形而上学》。
存在主义要人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身, 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 从而成为真正的自己。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 在历史上随处都可辨认出来, 但只在现代它才凝结为一种坚定的抗议和主张。
二、存在主义中的我的表现形势
(一) “此在”的优先的位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比其他存在具有优势。第一, 在状态上比任何其他规定性都要先于出, 是可能性的显现。第二, 在本体上就此在的存在本身加以追问。第三, 精心找出“此在”这样一个表达, 通过“此”带回到此时此地的人身上, 留住了时间性和空间性, 留住了进行直观的可能性;避免了笛卡尔“主体-客体”的框架。对一切存在主义本体论研究, 均应通过此在来进行。正是由于此在具有这样独特的优先地位, 海德格尔认为在研究其他存在之前, 首先必须追问领悟这些存在者存在的此在, 即对此在的存在的原始结构进行哲学分析。这不同于对人的具体的存在者状态的分析, 后者是在主客、心物、思有分立的条件下对人的经验和理性意义上的分析, 属于各种具体科学的范围。
(二) 任何活生生的人的存在都是个体的存在
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自己的存在, 不是依于某种认识和意志, 更不是依于直观为我们所知的。而是在缺乏明确的认识状态下, 不得不被抛到这里与“此在”的自己面对面。人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识状态的傀儡, 在无意识状态中构造成我。不少人, 特别是在现今的人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认为人离开了整体就不成其为人。我认为这是最粗暴的独断论, 是最片面的极端整体主义。无可厚非, 人不可能不与整体发生关系, 但离开了整体人依然是人, 人是社会的动物, 但每个人也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人不可能完全遗世独立, 但人也不能将个体整个地消融在整体之中。
(三) 真实的个体的存在处于坎坷起伏的变化之中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反思自己, 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人的畏惧之心时刻有之。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 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 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 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 甚至与死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 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死掉, 此在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死对于此在来说, 绝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 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 对于生我们亲历过, 但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 是无法体验到的。畏死, 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联系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 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人在这种真实的时间中时时感到自我生存的不确定性, 感到自我不断被迫超越现在而趋向渺远的未来。
良心是伪善以外的任何东西。存在并不是依自己的愿望选择的, 自己在这里存在是事实, 且对自己的存在完全是非力的, 生在此, 就在此, 此在已经存在, 不以我们的自我意志而转移。良心不是完成了的状态, 而是良心的倾向、准备接纳自己的内疚的一种姿态。对于自己的存在, 先于思考而存在, 自己在这里以一定的标准来看是不是对得起自己, 这样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良心, 我们追求的存在良心是对自己的一种怜惜。
三、存在主义中我的本性
(一) 人存在于变化的有限时间中
最令人不安的就是人的死畏。海德格尔把此在忍耐畏、从自己固有的亏欠理解自己称为“觉悟性、决心性”。这些思考使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觉悟性即是与自己最后的可能性之死面对面, 并始终把其为可能性维持。通过先行到死此在才“将来”到自己的位置。临死时, 下了先行到死决心的此在, 把存在的场或境域中重新把握以前一直照面的东西, 使其无隐蔽地照面, 这叫作“现代化”, 这样就获得了将来、曾在、现在三个机能。而三种机能不是并列存在的。所谓此在, 说到底不外乎是这种时间性。在把握将来、曾在、现在之间我们的存在问题, 我们需要一条纽带, 生命的循环不是由于死亡而终结, 通过向死先行, 此在向他从前自己在过来的存在样态返回, 并接受这种返回。这即是“反复”。在非本真的存在中, 人把这种自己被抛的存在样态“冷却”了。在不断的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生命中轮回, 不死, 可能换一种形态方式存在。
无疑, 最令人不安的有限就是死。作为个体存在的人, 生仅只一次, 而剥夺继续生的机会的就是死。因而与其他的真实比起来, 更愿意相信死是最真实的。死后, 将不能再感觉, 不能再做所有的事。这让我感到痛苦, 然而又没有任何其他的异己替我去死。在死时, 个体性得到了最好的确证。由此了解到人是有限的, 时间是相对无限的, 人是个体的, 人类是整体的。所以在作出选择时, 更多地考虑有限和个体未尝不是正确的。
(二) 人性的自我选择与社会影响
本真的历史性可这样归纳:支配自己、规定自己生活的力来自过去, 同时它还无疑是在自身中继续发挥作用的难以抗拒的力;要承认自己还是依赖这种力, 要把它作为自己的财产。在支配自己的时候我自然地联想到了《黑客帝国》人被机器控制, 思维被禁锢在一个庞大的母体中, 而人有些脱离了这种禁锢成为先知,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觉醒, 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实现度化, 一切又在考虑平衡, 平衡之后又是什么, 人觉醒之后依然没有彻底的觉悟。因为人无法与虚幻化为一体, 在本身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去揣测存在也是行不通的。
众所周知, 人性并非是被给予的, 但也不全是自我选择的。人性由两种因素共同决定, 即自我选择, 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故而人性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在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逐渐选择的累积。
我不能忍受基尔凯戈尔主张里所包含的浓厚的宗教色彩。上帝死了, 或者根本就没有上帝。他说只有选择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人生态度, 才是发自自我的绝对自由, 才是对自我存在本身的选择, 从而才能面对上帝。但在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 倘若我们选择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人生态度的话, 最终面对的只是虚无或者漆黑一团。而这样的事我是不愿意去做的。相比之下, 选择理性而又不乏感性的人生态度才是我所赞同并愿意奉行的。
(三) 存在主义中的人性的自由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有句名言, “人是自由的, 懦夫使自己懦弱, 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人不可能完全自由, 作为个体的人依赖于整体, 依赖于社会, 不可能完全自由。故而对待人生的最明智的做法便是待时而定, 即在黑暗的时代选择非理性的生活方式;在和平安定, 繁荣富足的时代选择理性而又不乏感性的生活。虽然这两种对待人生的态度看似对立、相反, 但实则是一样的。前者是理智的非理性的生活, 后者为理智的理性的生活, 都是出于理智。而基尔凯戈尔那样将宗教的或非理性的态度作为唯一的最好的选择反而是不理智和不明智的。
摘要:人是主体, 是自己的主人, 存在与自由是统一的。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其根本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 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关键词:存在主义,此在,存在的人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1]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论海明威和存在主义 篇8
进入了二十世纪, 拥有了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对宇宙理解得更多的人类也看到了其本身更多的局限性。一战的爆发以及战后的种种创伤和恶果进一步加深了人类的不安全感, 使其意识到整个世界毫无秩序, 混乱不堪。四处弥漫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发现他们的存在越发的荒唐和可笑, 艰难的现实粉粹了人类自由存在的认识。在冷酷默然的世界里, 人们过着孤寂, 无助和动荡的生活, 他们不再相信数个世纪主导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那些政治, 宗教和伦理思想。他们认为人类的存在毫无自由, 意义和价值。于是, 人们尝试着去开辟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来使他自身的存在合理化。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思想运动, 包含着世界是荒诞的, 生命是无意义的在这个关键的接口时间应运而生。因此, 存在主义思想一经诞生, 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变成了西方社会主流的思想流派。由此可言, 存在主义是一种危机哲学。
存在主义主要探索三个因素即世界, 人和生命。它主张世界是毫无因果关系的荒唐, 无理, 荒芜和无法理解的存在。对于存在主义者, 世界里的人充满了孤独, 焦虑, 异化, 虚无, 被毫无目的地抛入冷酷默然的世界, 生命是一场探险之旅。萨特, 现代存在主义的先祖, 坚定地主张“存在先于本质” (Sartre 1984, 28) 。他把人类生存的环境看着是一种泥潭, 人有深陷其中的自由, 在一种半清醒的意识下被动消极的存在, 他对他的困境感到荒唐和绝望;同时, 他相信人的主观性可以决定他的存在, 通过其对焦虑的体验, 人可以逐渐增强自我本质的认识, 通过选择的行为把本质赋予了存在。 (Aiken 802) . 存在主义思想的积极方面在于其宣扬萨特提出的自由选择:通过实施选择的权利, 人类就让自己的存在在冷漠的宇有了意义。当说到选择的后果, 萨特强调进行选择的人所承担的巨大责任。“我为我本人和所有人负责” (Sartre 1984, 30) “对所有人更好的东西才能对我们更好” (Sartre1984, 29) . 萨特认为, 一旦一个人作出决定, 他应该对他本人和其他人负责, 无论后果是否令人满意。
在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中, 四种关系即人和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种种关系被研究和诠释。大多数的存在主义作家往往把焦点放在个体的创作上。在其作品中, 格格不入的主人们总是被社会孤立, 一直四处颠簸流离找寻自我和身份。他们常常被刻画得充满痛苦, 绝望, 处在日益逼近的厄运中, 从而要做出各种选择。他们会在荒诞而又冷酷的世界中满怀希望的寻找自我, 追寻他们失去的梦想, 形象和地位, 以此来赋予空虚的生命一些意义从而得到存在的本质。海明威也毫不例外。
“伊塔洛?卡尔维诺说海明威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他对社会对道德对哲学没有任何思想。“ (Weeks 4) . 这种说法是非常武断而有失公平的, 因为“从本质上他是一个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 (Weeks 53) . 海明威取得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在海德格尔之悲观存在主义盛行于欧洲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五十年代之间。海明威的思想对二战之中和战后传播的存在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 海明威呈现的是与存在主义者对待人, 生命, 和世界相同的态度。他们都认为世界史荒诞无理的, 难以解释而冷漠无情的, 人类是孤寂, 异化的, 其生命是空虚, 徒劳和没有希望的。
动荡不稳的年代, 连续不断的战争, 人类相互残杀的血腥场景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海明威和其他存在主义者的心智;传承千年的道德伦理意义和价值的丧失;四处弥漫的绝望和空虚使这些对世事有着独特敏锐度的作家深刻地沉思这混乱无序的世界而且尝试着对其挖根溯源。海明威和存在主义者都认为人在充分认识到残酷和黑暗的现实的同时, 只有通过做出选择来为自己的存在获取尊严和人格;他们都强调只有通过执行他做的选择不顾后续的失败和风险, 人才谓人并且生命的意义在于行为本身。
正如很多的存在主义作家, 海明威把自己的人生观蕴含在他的写作之中。他主要用小说的艺术形式来探索和研究存在主义作品中聚焦的四类关系。尽管他通过描述战争, 垂钓, 狩猎, 滑雪, 斗牛, 饮酒甚至是做爱等题材来展示人类生活, 然而他的主要兴趣都是把独立的人放入冷酷, 荒唐的背景中, 从不同角度和视野来审视人类, 来考验和检验他们的勇气, 尊严和人格。“海明威式的准则英雄”是把存在主义思想运用在文学创作中的不朽典范。阅读海明威作品的最大魅力在于他赞扬人类的美好善良和英勇的行为, 同时鼓舞人们通过自由选择和决定来获得优雅及尊严, 来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
摘要:存在主义主要研究人类和现实存在及存在环境的关系。一方面, 它主张“存在先于本质”, 世界是荒诞的, 人类的存在是异化而虚无的;另一方面, 它积极地鼓励人类在这种困境里做出自由选择来赋予存在之意义。作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海明威生活在存在主义盛行的时期, 读者有理由相信他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视野来阐释和体现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学作品中含有的存在主义因素。
关键词:存在主义,海明威,战争,荒诞,虚无,自由选择
参考文献
[1]Aiken, Henry D, ed.The Age of Ideology.New York:New American Liberty, 1956.
[2]Sartre, Jean-Paul.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Trans, Philip Mairiet.New York:Haskell, 1984.
简述存在主义对教育的启发 篇9
一、存在主义对教育目的的启发
存在主义哲学从人、个人、人性、存在、自由、选择、责任等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个人心理意识或人生体验的恶心、绝望、焦虑、生存空虚,其目标是“帮助人认清他的生存处境,领会他所面临的非此即彼的难题,然后去选择,把自己奉献给自己,而成为‘生存着的个人’”。因此,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的。教育应使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传统教育不关心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最好结果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真诚、选择、决定和责任感等。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培养“全人”的教育目的。他认为,真正的人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全”,是实体、一般意识、精神和生存形式的组合。因此,教育应该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只是最低层次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为了学生个人潜力的完全发展做引导,引导学生走向个人的实现。
二、存在主义对师生关系的启发
海德格尔主张人是在世界中的,人与世界融为一体。马丁·布贝尔强调不应当到个体的人本身之中,而应当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去寻求答案。存在主义哲学坚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为主体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理解中存在。因此,在它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师生关系的不足。存在主义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一个人而不是物来看待,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行动。有所不为则指教师不能只是作为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或输送者,也不能作为他们的监督者。教师不仅要避免课堂上的个人专制,还要反对布贝尔所言的非人格化的知识专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把知识提供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不能包括任何强制的成分。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和知识对于学生生活的意义。在伦理道德方面,教师无权支配学生,既不能强迫学生服从学校或教师制定的纪律,又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强加给学生。教师需要做的只是把自己信奉的原则及其理由告诉学生。教师应该真诚地教,应该有自己教的目的,既不能顺从于校长或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又不能屈服于外在的压力。教师的教或者出于关心、爱护学生,或者为了继承某种传统,或者为了通过年轻一代改造社会。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造性,按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常规来教。总之,教师处于创造者和激励者的地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性地工作,无需也无权迫使学生接受。
从学生角度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学生无需模仿教师的形象或对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要素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存在。真正的教育必须保证学生对教师的创造和教育内容的主体选择。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而且可以决定学多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知识或道德规范的消极接受者,而要从个人的角度积极地辨别和检验他们的价值及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学生学习无任何的功利性,只是为了充实个人的存在。
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有主体性的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存在主义关于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按照布贝尔的观点,“个人与他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师生双方应该相互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这种关系就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或交流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对话对学生实现真正的自由至关重要。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知之甚少,没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使他们的各种潜能得以开发的知识和方法。与学生对话,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对话具有不同于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的特点。要使这种对话关系不致演变成“我与他”的关系,还需注意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妥善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
三、存在主义对教育方法的启发
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不是传递真理性知识,而是探索发现真理;“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就是向学生灌输或传授某种东西,或认为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什么或为了使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教育方法上,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应该是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他们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个别化教育、创造性。苏格拉底的方法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以某种方式传授给学习者,而是从学习者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和选择。存在主义者认为这种方法最适合于人的教育。其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是自己的知识。它可以使人认识到人的存在中必然会遇到的道德难题和自由选择的责任。它通过教师的发问激发并引导学生思考,避免讲授法所带来的机械式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以往师生关系中司空见惯的保护性伪装,建立真诚、正直的关系。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接受同样的教育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他们提倡个别化教育。他们认为,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进度方面,都要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可整齐划一,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提出学业成绩的要求,以利于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发展。如果必须进行集体教学,则它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个人,使个人利用集体取得个人的自我实现。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游戏、绘画、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创造力不是少数特殊人才的天赋,它是一个过程,进行这个过程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在创造性活动中,个人能够毫无顾忌地发挥选择能力。
四、存在主义对课程的启发
存在主义认为,人之所以学习知识,仅仅是因为它能增进自由,是人实现自由的工具,而不是驾驭人的外在因素。学生个体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教育过程中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因此,存在主义者认为,既不能把各科教材即知识本身看做目的,又不能把教材看做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还不能把教材看做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应当把教材看做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存在主义者还反对固定不变的课程,认为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无助于学生的发展,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和态度来决定。
对于具体学习哪些学科的问题,存在主义者主张以人文学科为主。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学科由于其客观性和非人格性,与人的主观存在没有直接联系,不应成为课程的重点。纯粹职业训练只能使人成为某一类别的人,不能使个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人文学科的知识由于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更能洞察和发展人的存在的意义,因此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摘要:存在主义哲学注重人的存在, 重视现实人生, 作者结合自己的感受简单叙述了存在主义对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课程等方面的启发。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启发
参考文献
[1]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张全新.试析存在主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3]王爱玲.论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
[4]郭兴举.论存在主义的教师观[J].教育学报, 2006, (6) .
海子诗歌的存在主义式言说 篇10
一、对乡土世界的本真呈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作品不计其数, 但海子的诗歌则摆脱了以往作品的窠臼, 让乡土回到了孕育生命本原的真实状态。“我的诗歌理想是, 抛弃文人趣味, 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从生命存在的角度关注和描写乡土, 让乡土回到前启蒙状态, 回到生命的本原之地, 还原原有的真实性、丰富性与生命性, 呈现出真正的乡土与大地。海子极其个性化地抽取了最能表现乡土中国精魂的意象系列:麦子、麦地与村庄, 使跳跃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乡土中国向我们扑面而来。
麦子作为一种粮食, 不仅养育了诗人, 也直接养育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农民, 因此, 诗人对麦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与敬畏。“我们三个人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 (《麦地》)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 物质资源还很匮乏的年代, 麦子作为粮食, 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农民从那里感受到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 此外, 麦子作为种子, 是生命力的一种象征, 暗含了生生不息的坚韧与顽强, “而以后世代相传的土地正睡在种子袋里” (《农耕农民》) “泉水白白流淌花朵为谁而放永远是这样美丽而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 站在山冈上”。 (《黎明之二》) 在海子极为喜欢的画家凡·高的一幅名为《农鞋》的画里, 是一双粗糙的农民的鞋子, 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形的农妇的世界, “从鞋之磨损了的、敞开着的黑洞中, 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者艰辛的步履, 在鞋之粗壮的坚实性中, 透射出她在料峭的风中通过广阔单调的田野时步履的凝重与坚韧。……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之必需的无怨无艾的忧虑, 浸透着克服贫困之后无言的喜悦, 临产前痛苦的颤抖以及死亡临头时的恐惧。”凡·高画的显著意义在于他摆脱了中世纪宗教与贵族趣味的束缚, 以一种拥抱生命的叛逆心态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在《阿尔的太阳》里, 海子亦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要画就画橄榄丰收画强暴的一团火”, 而海子以麦子为切入点所表现出的对于土地和劳作的深情, 对于贫瘠的乡村世界的温情触摸, 切近了一切生命最真实的存在。这些熔铸在生命历程中的关于麦子的欢乐与痛苦、美丽与忧伤, 直逼乡土世界里那些贫穷而宽容, 卑微而执着的生存者的本原状态。
出身农村的海子对乡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 村庄不仅是他和亲人居住的地方, 也孕育了诗人不竭的诗情。“和平与情欲的村庄诗的村庄村庄母亲昙花一现村庄母亲美丽绝伦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沉默孤独的村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普希金和我诞生的地方”。 (《两座村庄》) 在这里,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母性的温暖与美丽的村庄。但, 乡村的生活并不都是充满“诗意的栖居”, “大地在耕种一语不发, 住在家乡像水滴、丰收或失败住在我心上”, (《九首诗的村庄》)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村庄》) 村庄一方面承载着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却又忍受着人类的掠夺与践踏, 一直怀着人本主义理想的海子在赞美村庄的同时, 也深深的感受着村庄所承载的苦难。村庄不再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乌托邦王国, 理想与现实, 物质与精神的痛苦冲突, 显露了诗人对于哺育了整个民族的乡土中国和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深深忧虑。
二、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与追问
海子的诗歌里充满了混沌、铿锵、未经雕琢的野性而又厚重的原始生命力。“锣鼓声铿铿音乐墙壁上所有的影子集合去寻找一个人一个善良的主人铿铿去寻找中国老百姓泪水铿铿中国乐器用泪水寻找中国老百姓秦腔今夜的闪电一条条跳入我怀中, 跳入河中蛇皮二胡拉起南瓜地里沾满红土的孩子思乳的哭声夜空慢慢长长哭吧鱼含芦苇爬上岸来准备安慰但是哭吧瞎子阿炳站在泉边说月亮今夜也哭得厉害……” (《中国乐器》) 语言此时绝不是一种工具, 可以遮蔽意义的存在, 它如此鲜活地在我们面前跳跃, 那宛在耳边的撕裂天宇的声腔向我们展示着如此真切的“存在”与亲历, 那富有质地的物理器皿的碰撞声、抽声, 在空中摇曳着充满生命的辛酸与痛苦、丰厚与沧桑。
另一方面, 生活在现代都市社会里, 目睹商品经济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海子渴望通过建立一个美好的诗歌王国, 来拯救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完成他对现代人的精神救赎。亦有物质化欲望化现代社会生存状态对生命的温情与美丽的追求, “呼吸, 呼吸我们是装满热气的两只小瓶被菩萨放在一起菩萨是一位很愿意帮忙的东方女人……她什么都知道知道今晚知道一切恩情知道海水是我洗着你的眉知道你就在我身上呼吸, 呼吸” (《写给脖子上的菩萨》) 在这首短诗里, 出现了一个深具东方韵味的形象——菩萨。在古老而美丽的传说里, 菩萨是善良的化身, 她可以给人帮助, 化解苦难, 解除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在她的王国里是一派充满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的气象, 众生在她那里享受着祥和安宁的气氛。
然而, 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乡土诗人”, 海子的梦想在商品经济的滚滚车轮下被压得粉碎。“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年轻的乡村教师从都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淳朴的农家少女一起陷入情网但为什么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 (《诗人叶赛宁》) “河岸”与“酒馆”、“乡村”与“城市”这两对富有意味的意象在“我”的生命里紧张的对峙, 大自然的清新淳朴在酒馆这块异化的土地里张扬着人类欲望的升腾。“情欲老人, 死亡老人强行占有了我——人类的处女欲哭无泪”。 (《土地》) 情欲老人无疑是指涉现代工业文明, 而少女, 人类的处女则是未经现代工业文明沾染的原汁原味的乡村。但强势的工业进程使田园牧歌般的乡村无处可逃, 机器的轰鸣声里裹挟着乡村与土地的处境与宿命。
由此, 诗人对世界的神性体验不是使他的个体生命得到安顿, 而是反使他处于一种内在撕裂中。“漆黑的夜里有一种笑声笑断我坟墓的木板你可知道, 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一块埋葬老虎的木板被笑声笑断两截”。 (《死亡之诗 (之一) 》) 老虎这一意象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为森林的王者, 是大地上的一个精神图腾, 它象征着无比的力, 象征着其他生命的膜拜, 而“笑声”则隐喻着在这个中心丧失、意义消解、众声喧哗的时代, 价值在芸芸众生世俗地嘲弄与践踏中支离破碎。海子用自己的身体实践的死亡叙事是对当下生活的否定, 也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一种绝望的救赎。他对土地与乡村的悲悯, 对理想诗歌王国与精神王国的追求, 既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执着关注, 亦是对日益功利化、物质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缺乏人文精神、意义缺失的生命存在的激烈拷问。写作与身体成为他生命叙事的有机整体, 实践着他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求与焦灼。
注释
11.:《海子诗全编》, 897页, 三联书店, 1997年版。
22.:本文所有诗句均选自《海子诗全编》, 三联书店, 1997年版。
33.:朱立元主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44——145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变形记》的存在主义意蕴 篇11
所谓“存在主义”是一个发端于十九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式形成、并在二战之后广泛传播开来的当代西方哲学流派。其最重要的思想即认为哲学思考的核心应当是“存在”,这种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而且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由于它更多地关注的是个体存在者的非理性层面,因此也带有较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存在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是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但是,它的形成本身就受到了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人的深刻影响,而且之后又对不少文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存在主义对个体存在的关注较多地是从个体与自身存在、以及与其他个体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的,因此我们对《变形记》的存在主义意蕴的揭示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
存在主义流派内部的观点有着种种差异,但无论这些差异有多大,有一点对于所有存在主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即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是我们自身作为个体存在者的存在之意义与价值,相对这一点来说,世界、社会的存在都是次要的。而且,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者还认为,个体的本真存在之意义只能从自身中去寻找,只能由自己自由地赋予自身,除此之外,无论是上帝还是世界抑或他人都无法为我们的生存找到意义的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变形记》为我们深刻地揭示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存在的异化。
在小说中,这种异化首先是以身体之存在的异化表现出来的。小说一开始,主人公格利高里就毫无原由地变成了一只甲虫,对此作者没有尝试作出任何解释。而且更加重要的,连格利高里自己也没有尝试去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身体的异化。这种表面上彻头彻尾的荒诞,骨子里其实反映的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存在、首先是身体的存在的异化之深入。十九世纪的时候马克思就已经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但人的思想、连人的身体都发生了异化,人剥离了其一切丰富性而变成了单纯的劳动力。到了二十世纪人们对这一点的批判就更为深入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就是对这一点的尖锐讽刺。而时至今日,当大众文化与商业广告将“苗条”、“美白”、“丰胸”等作为“身体美”的标准强加整个社会时,这种身体的异化就显得越发突出了。而且这种身体存在的异化已经深入到这个地步,以致于人们几乎没有觉察到这种异化本身的存在,似乎它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而格利高里毫无原由地变成一只甲虫、并且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要去追问原因,这只不过是这种身体存在之异化的一种极端而荒诞的表现而已。
伴随这种身体存在之异化而来的,还有个体自身存在之价值感、意义感的异化与失落。在以往的农业社会中,个体以血缘等关系为纽带联结在一起,个体存在的意义感总是依附于身份的。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将人变为“自由人”的过程中,也将这种纽带与身份给淡化乃至抽离了,“上帝之死”只不过是这种淡化与抽离之宗教上的表达而已。这个时候,个体必须自己出发去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这种纽带的割裂一方面给人带来了“自由”,另一方面却是个体存在价值感的全面失落与异化。
我们看到,《变形记》中格利高里的存在之意义与价值完全不是从自身得来的,他萦绕于心的永远是家人和工作。一方面,他对自己身体的异化完全不以为意,他想到的只是工作和家庭收入因此而受到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因身体的异化而受到的鄙视虽然多少感到难过,但这也只是因为他由此而不能完成工作、照顾家人了。可是,面对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自己作为个体存在者究竟是“谁”、自己与其他存在者如家人等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上,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
反过来说,格利高里之所以将自身存在之意义放在工作和家庭上,也是因为他无法从自身中找到存在之意义。但我们又看到,格利高里本人虽然试图从家庭和工作中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能够找到。对于工作,他感到由衷的厌烦。他的工作总是在出差,旅途的劳累、上司的冷漠、人情的冷淡让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热爱。对于家人,他想到的其实更多是责任而不是爱,他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照顾家人,而他的父亲对他非常残忍、他的妹妹最终也离他而去。
可是,即使这样,格利高里对之依然没有任何反省和异议,对他而言,无聊的工作与冷漠的家庭似乎是个体存在之价值与意义的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来源。当他变成甲虫时他也只想到工作和家庭因此而受到影响。即使到最后,到他将死之日,他也依然带着爱心和感动回忆家庭,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必须从这个家里消失。由此可见这种异化的深入程度。
与个体存在之异化相伴随的,是个体存在者之间关系的异化与疏离。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个体的本真存在、其存在之意义只能从自身中去寻找,任何从他人中去寻找的做法都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是,当格利高里完全否定了前者的可能性之后,他只能从后者中去寻找。而令人悲哀的是,一方面,这种寻找本身就是根本得不到任何结果的;另一方面,个体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已经疏离了。
这种疏离首先表现在工作关系的疏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者往往是依附于由血缘或土地而联结起来的关系网上的,工作或劳动关系也由此得以联结。但是,如前所述,资本主义将这种关系网加以打碎,使劳动者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体,彼此之间只由经济利益而维系,劳动只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不是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方式。也正因为此,工作关系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关系。格利高里的上司、他的同事只是将他视作一部赚钱的工具。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因此他从来不曾指望从上司或同事那里得到真诚的关心。
但与此同时,连以血缘联系起来的家庭关系也变得异化和疏离了。格利高里的父亲是一个残忍专制的人,他所在乎的不是父子之间的亲情,而是经济关系,是格利高里能为家庭带来多少收入。而在格利高里变成甲虫、不能再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之后,他的父亲对他更是拳脚相加。与此同时,他原本最心爱的妹妹,在照顾了他一段时间之后,最终也远离了他。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个体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原本就已经异化了。
小说的结尾尤其令人悲哀:当格利高里这个异化的牺牲品最终自愿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妹妹却再一次步上了他的后尘,成为了家庭的“新梦想”。这个所谓的“新梦想”,无非是将这个曾经天真善良的姑娘,变成第二个异化的牺牲品、变成第二个格利高里、变成第二只甲虫,而他的妹妹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萨特曾经说,他人就是地狱,这一点何其深刻!但更悲哀的是,在这种异化与疏离中,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地狱!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看,《变形记》确实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人生存中的异化的面向。这种异化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隔绝、冷漠、“他人就是地狱”,以及个人生存价值的无所依托。虽然这篇小说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初期现代西方人的生存情绪,但是在工业化、经济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当前社会状况与当时的西方社会不乏相似之处,而当今的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处境及由之而来的生存情绪与当时的西方人也有诸多共同之点。在对《变形记》的教学与分析中,我们理应向学生揭示小说中所隐含的这样一种存在主义意蕴及其对现代人生存现实的批判意向,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存在主义意蕴只是现代人生存现状的一个侧面,一个消极、悲观的侧面。对此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批判的眼光与审视的距离,而在教学中更应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批判的分析,去发掘这种现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根源,并自觉去寻找改变这种现状的积极手段,而不是一味沉溺在这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
[1]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3]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4]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面纱》 篇12
一、人的自由选择
萨特在其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提出:“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 (萨特, 1987 :183) 萨特认为,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存在与自由不可分。萨特强调自由的绝对性, 是指人的选择的自主性, 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自由选择。小说的女主人公凯蒂很好地体现了自由选择的哲理, 凯蒂身处霍乱肆虐的湄潭府, 虽然她无法改变恶劣的环境, 但她主动、积极地选择了去修道院工作, 让她从以前混沌无聊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她自由了, 终于自由了, 自由了!她都要忍不住高声欢叫起来。” (毛姆, 2014:148) 主动的选择让她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自由的真谛。通过凯蒂, 毛姆鼓励人们积极地去选择、行动, 选择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正是萨特存在主义中积极向上的哲学理念, 人的自由权不能被束缚, 环境不能决定人的自由, 不能限制人的自由。尽管身处不利的环境, 人应该自己行动起来, 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他人即地狱
萨特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敌对的关系。萨特在剧本《间隔》中指出:“他人就是地狱”。“地狱”意味着禁锢、束缚, 他人对我的自由而言就是一种束缚。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 但个人的自由只有与他人隔绝时才能实现, 他人和社会对个人的自由总是一种限制, 自我与他人都力图维护个人自由和主动权, 这就必然与他人的自由相冲突, 人与人的矛盾因此产生。凯蒂和瓦尔特这对夫妻体现了这种敌对关系。瓦尔特临终的遗言:“死的却是狗。” (毛姆, 2014 :201) , 这句话出自戈德 • 史密斯的诗《挽歌》。在这段婚姻中, 瓦尔特将自己比作被凯蒂奴役、低人一等的狗。这体现出瓦尔特和凯蒂之间畸形、敌对的异化关系, 瓦尔特单方面深爱着妻子, 妻子的婚外情让他深受打击, 不忠诚的妻子变成了他的“地狱”。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是彼此束缚和禁锢的。
自由只有在摆脱了与他人的联系时才能实现, 但个人又不得不与他人共存。必然有一方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而另一方则降低为被动。一方面我要设法从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 另一方面他人也试图从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瓦尔特通过死亡的方式让自己摆脱了凯蒂的奴役, 凯蒂也在丈夫去世之后获得了自由。摆脱了瓦尔特和这段婚姻生活对她的束缚, 她感到了“自由!她挣脱了令人烦扰的束缚, 那个纠缠于她左右的身影永远地消失了。所有的精神羁绊统统地见鬼去了, 留下的只有一个自由奔放的灵魂。” (毛姆, 2014 :213) 只有摆脱了他人的地狱, 人才能更加充分的选择自己的生活, 也才能保证获得自由;只有获得了自由, 人才更能保证自己存在的本质。
此外, 凯蒂的父母也生活在彼此的“地狱”中, 父母关系也是扭曲和异化的。父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妻子苛刻的要求和挑剔中, 妻子、女儿们对父亲冷漠蔑视。妻子的去世, 反而让父亲挣脱了妻子对他的束缚, 他感到“自由来临了。他看到新的生活在他的前面铺展开来, 从今后再也不会终日无所事事, 幸福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毛姆, 2014 :246) 让他重新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要获得了自己的选择权, 父亲也就获得了自由, 实现了存在的价值。
三、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 世界的混乱和生活的苦难使人感到世界不可捉摸、不可理解, 万物都是荒谬的, 小说中瘟疫猖獗的“湄潭府”是一战后西方社会的缩影。经历了死亡的恐怖, 修道院长和修女们相续死去, 暗喻着萨特所称的“上帝已死”, 宗教信仰的荒谬性, 现代人精神信仰的崩溃, 人们怀疑上帝的存在。上帝似乎放弃了这片土地, 所以韦丁顿说:“这个世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放地。” (毛姆, 2014 :198)
凯蒂失去了精神信仰和对生活的希望, 她哀叹到:“我是多么无足轻重的人啊。” (毛姆, 2014 :127) 这也是战后西方人所承受的信仰危机, 人们迷失了自我的价值。凯蒂的迷茫感和失望感, 体现了战后西方世界的荒谬和现代人痛苦的精神存状态。
四、结语
在小说《面纱》中, 毛姆赞扬了人在混乱社会中自由选择权, 批判了人与人的异化畸形关系, 展示了荒谬的西方社会, 体现了毛姆的人文主义关怀。
摘要:《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重要作品。作者通过对身处异国的一对夫妻感情生活的描写, 揭示了现代人不满现实、向往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 从萨特的人的自由选择、他人即地狱、世界的荒谬性这个三方面, 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在《面纱》中的体现和运用。
关键词:存在主义,《面纱》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存在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2]让·保罗·萨特.《禁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存在主义】推荐阅读:
存在主义英雄06-28
存在主义心理08-13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06-01
存在主义式英雄09-15
萨特作品《墙》的存在主义分析06-19
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整改措施06-04
我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你的存在作文08-07
立场主义道德主义08-26
解构主义构成主义05-12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及自由主义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