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存在(精选12篇)
关系存在 篇1
《南京!南京!》首映后, 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它纯粹是导演的个人艺术创作, 脱离历史事实, 为了人性而人性;有人认为它是中国的《辛德勒的名单》, 是反战的揭露生死之城的伟大影片;也有人认为此片将慰安妇、强奸等搬上银幕, 存在着让爱国情感买帐的商业目的。本文无意对《南京!南京!》所表现的历史真实性和创作目的作过多的价值判断, 仅以影片内容为文本就其中展现出来的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关系进行梳理, 分析那一幕幕心酸与感动。这部影片展现了人的自发存在的基础性和自为存在的存在性, 并从战争环境中揭示了人的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的二元对立困境, 同时, 也从群己关系中, 讲述了两者的彼此压抑。
自发与自为存在都表征人的存在状态。自发存在指人的主体性存在“没有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1], 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和主体意识尚未激发的自然、自发状态。而自为存在, 本文把它确定为主体拥有为我性和我为性的存在状态, 强调主体意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并依此伴有自觉、能动的特征和创造能力。
一、自发存在奠定基础, 自为存在彰显存在
之于人, 自发存在是生命材质, 自为存在是生命尊严。人的自发存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肉体存在。而自为存在, 是人对自身存在和主体地位的觉醒, 是有意识地彰显和维持自身存在的存在状态。离开了自发存在, 自为存在无所依附, 无现实意义;而抛却了自为存在, 自发存在得不到彰显, 无言说意义。换言之, 主体的存在意义是由自发存在奠定基础, 并最终通过自为存在达到这一意义的确证。前者是存在的初始, 后者是存在的确证。
在《南京!南京!》中, 自发存在是对生命的渴求, 自为存在是对生命状态的思索与追寻。南京城沦陷后, 唐先生在难民营里教周围的人日语“朋友”、“我是良民”, 无非是想在大家遇到日本士兵时, 能以顺从的姿态获得生的希望。这种单纯的乞生放下了一个主体应占有的姿势, 只有点头哈腰、逆来顺受。生命在这一刻, 是唐太太临出门前给唐先生的几块大洋、是唐先生通报伤兵信息换来的一纸良民证。但这也是主体对自发存在的基础性的肯定, 对生命材质的珍惜和把握。
战争中, 生命卑微, 自发存在的基础性不言自明。而对于自为存在的寻求, 则是获取生命应有的姿态和尊严。主体之为主体, 在于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2]。而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觉醒与运用正是自为存在的要求。中国军人陆剑雄被虏后, 面对屠杀, 英勇起立, 坚定地走向生命终点。在别无选择时, 他选择了生命的高贵。生命在他者的胁迫下依然保持独立与自由, 实是生命尊严的最佳诠释。同样, 拒绝剪发和指甲的江香君,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 并未选择屈服。她以性别特征的坚守, 捍卫了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体面临的二元对立困境
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并不是截然分离的, 只是有其主导。对于活着的人, 前者无时不存在, 后者无时不彰显。但当两者被环境所割裂时, 主体便面临着两者二元对立的困境。一方面, 自为存在是存在的存在, 是人的本质性存在内涵。“我思故我在”表明, “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3], 哪怕是思索思索的不存在, 它也赫然存在。这种思索是自为存在的表现, 它排斥自发存在的无意识。另一方面, 自发存在作为自为存在的基础, 限制乃至扼杀人们对自为存在的追求。当主体遭遇两者的二元对立困境时, 两者的割裂迫使主体作出选择。而无论如何选择, 主体都要付出代价, 承受不自由。结合影片, 主体对于困境的选择,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 自发存在压倒自为存在。面对生死抉择, 人大多是软弱的, 所以自发存在经常压倒自为存在。而这种压倒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自为存在被迫退场。被强行带走的百名慰安妇遭到凌辱时, 其中一名进行抗争, 但在遭受毒打后, 她落泪了, 咽下饭团, 木然地接受降临身上的灾难。对她而言, 日本士兵对其自发存在具有强烈的主导性。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终究敌不过他者的强大力量, 所以主体只能选择妥协, 从而被迫退场。二是自为存在自动退场。无疑, 这种情况下他者对主体的自发存在也有着强大的主导性和决定权。因此为了保全主体的自发存在, 其自为存在选择自动退场。有如唐先生在路上遇到日本士兵, 不断鞠躬致意;也有如唐太太颤抖抽泣着剪去性别象征的长发和指甲。
(二) 自为存在超越自发存在。虽然人大多软弱, 但亦不乏自为存在超越自发存在的情况。毕竟自为存在是主体极力追寻的完整意义上的存在。日本士兵角川, 目睹日军行径后, 心灵饱受煎熬, 陷入生死拷问。最后, 带着“活着比死更艰难吧”的疑问, 含泪举枪自杀。这是其自为存在对自发存在的超越, 可这种消极的超越多少让人心感嘘唏。皆因其自为存在仅停留于感性阶段, 迷失了目的和方向, 使得主体对自发存在的状态及环境产生怀疑。而在积极的超越中, 主体的自为存在有着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唐先生最后的慷慨赴死当属此类。最后关头, 他为了挽救别人、补偿过失, 选择了留下。临刑前那一句“我老婆又怀孕了”, 道出他的希望和解脱, 是其自为存在确定了拯救和赎罪的真理后做出的理性实践。这种积极的超越往往让我们惋惜的同时感受到悲壮和力量。
三、群己关系中两者的表现
以上侧重于个体角度分析影片中主体的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当考虑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 个体的自发和自为存在就需要考察其所属的群体环境。群体作为主体也具有自发和自为存在状态, 并由所有成员的两种存在状态的合力所决定, 并不是机械的累加。对于群体内的个体, 存在着群体淹没个体自发存在和自为存在的现象, 反之亦然。而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 情况多为前者。《南京!南京!》中, 涉及的群体主要有日本士兵和南京难民。江香君为了难民营的人们能够度过冬天, 挺身而出, 坦然面对死亡, 举手一刻, 让许多观众为之掩泣;姜淑云对于即将被枪毙的士兵, 多次冒死相救, 事发后自求一死, 也着实让人叹息。这一切, 都是拿个体的自发存在换取群体的自发存在, 可歌可泣。而群体对于个体自为存在的埋没突出在角川身上。军队中没有个人的存在, 有的只是战争的工具, 角川在这个群体里失去自己的喜怒哀乐, 感到孤独和恐惧。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百合子, 角川两次提醒“我是角川”, 彰显他自身的自为存在。而最终角川也正是在这种个体自为存在和群体自为存在的撕裂中痛苦、崩溃。对于慰安妇百合子, 这种悲剧也是一样的。在角川第二次见她时, 她只是躺在床上懒懒地说了句“请”, 同时把脚张开。角川失望了, 因为在百合子眼中, 自己只是一个泄欲的日本士兵, 而百合子也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供泄欲的工具。群体的自为存在对个体自为存在的扼杀就是这般触目惊心。
参考文献
[1]宋锦添.自觉能动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76.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12.
[3][英]罗素著.何兆武, 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87.
关系存在 篇2
然而由于劳动者在先前防范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等到争议真正发生以后再想要收集和固定证据的时候,很多可以作为证据的材料已经消失或者早已落在用人单位的手中。劳动者无法举证自己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的各项请求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书作为证据的劳动者必须提交其他有效的材料作为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第一,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考的证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因此,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这些法定的证据材料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劳动者本人在收集“(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时,前提是要能够证明其他劳动者和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接下来才是让这些劳动者出具证人证言,证明本人和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第二,与上面五项列举相关的或类似的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
例如:(1)医疗保险手册;(2)暂住证;(3)印有单位名称的工作服;(4)同时具有劳动者姓名和用人单位公章的文件,等等。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个实在的载体,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用人单位无法或者很难用相反的证据推翻本证的证据效力。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列举的这几项不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因此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1
有可能不单独地或者组合地把它们作为认定劳动关系存在事实的证据, 这就需要将这些材料与其他材料一起作为证据配合使用。
第三,现实情况中很多劳动者会采取电话录音的形式,来取得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在内的各种想要证明的内容。
电话录音的优点在于,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在电话中释放在劳动争议中对于劳动者一方有利的信息,而且通过电话录音取得的视听资料证据一般来说不会被作为非法证据而予以排除。但是,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也有其缺陷所在:
首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视听资料,应当先辨别真伪,再结合整个案件的其他证据来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直接依据。
其次,电话录音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容易被剪接和伪造,用人单位一方往往会在庭审过程中声称视听资料存有疑点即对其作为证据的真实性或者合法性进行质疑。
最后,对于电话录音中对方身份的不确定以及对方没有用明确而肯定的语言来承认劳动者想要对方证明的内容,这些都将进一步削弱视听资料原本就不是很高的证据证明力。因此,劳动者在收集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在内的证据的时候,切忌认为电话录音是无所不能的。
第四,在涉及安全生产行业中的劳动者,可以借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作的文书作为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后,要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并作书面记录。日后,在进行工伤认定以及工伤赔偿争议处理的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所作的书面记录可以作为劳动者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四条、第七十条的规定,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
(3)劳动者填写的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
我与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还存在? 篇3
读者:候女士
答:读者您好!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无需用人单位同意”等规定,您属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的情况,已自愿解除了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因此,从您递交辞职报告30日后,单位已没有义务为已不存在劳动关系的您缴交养老保险费。
关系存在 篇4
一、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误区
(1) 客户保持就是客户忠诚。客户保持度是指客户在与企业发生初次交易之后继续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程度。客户忠诚度是从客户满意概念中引出的概念, 是指客户满意后而产生的对某种产品品牌或公司的信赖、维护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由此可见, 客户保持只是一种行为的持续, 而客户忠诚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一个由客户自己来定义的主观概念。简单地将客户保持认为是客户忠诚, 是不科学的。
(2) CRM软件可以做到真正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是以数据和产品为基础运行的, 通过挖掘客户档案和客户的历史资料等有关数据, 分析具有相同的统计特征的人群和其他相似特征的客户购买行为, 预测并找出那些最有可能购买某种产品的客户的类型, 从而销售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此种软件细分客户是以产品为核心的, 而不是以客户为核心, 主要用于理解客户的行为, 而不能理解客户和公司之间的情感联系, 而情感联系正是建立客户关系的精髓所在。
(3) 依靠契约联系或频数营销锁定客户。很多公司设立了“点数”或“积分”计划, 例如百货公司 (超市) 的贵宾俱乐部, 某条航线的贵宾计划等。还有的公司使用“退出壁垒”作为维系与客户关系的方法。客户之所以被锁定, 是因为打破这种状态的成本得不到补偿, 而根本就不是因为形成了真正的客户关系。
(4) 持续交易就是形成了关系。交易是一种行为, 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行为, 很可能是因为省时、方便等原因, 而不是因为形成了含有忠诚因素在内的关系。要想让持续交易变为真正的关系, 必须注重在无数次交易过程中形成情感联系。
(5) 网上购物使得不能建立客户关系。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很多公司没有机会与客户面对面地交流, 进行直接的接触, 这样就无法进行情感的沟通, 因此, 也就很难建立起客户关系。
二、真诚客户关系的内涵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关于什么是客户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客户关系的论述开始出现于文献中, 并已经成为很多研究的主题。客户关系就像人类的其他关系一样,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建立起来的, 客户关系只要存在就要通过行为上的、心理上的、态度上的表现而显示出来。
真正的客户关系暗含着客户的无限忠诚, 而这种忠诚不仅仅是通过他们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反复采购, 或者通过公司在客户采购单上的份额来显示, 它还会通过客户对公司充满感情的评价来表现。事实上, 客户对公司充满情感的评价是更重要的因素。因为这种评价往往是发自客户内心的感受, 若这种评价是积极的, 就会为公司起到宣传作用进而为公司带来新的客户。
真正的客户关系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关系最注重情感联系。真正忠诚的客户能感受到他们与公司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也是维持客户的忠诚度, 鼓励他们继续光顾公司并且大力进行推荐的真正原因。良好的情感和感觉的创造是建立客户关系的关键性要素。缺乏这些情感会使重复的购买行为退化为一个机械的过程, 对客户来说就失去了留下来的理由。其次, 客户关系是双向的。关系的存在必须得到双方的相互认同, 也就是说, 双方都应该认识到关系的存在。公司可以认为顾客的重复购买就是建立了与顾客的关系, 但是, 到底是否建立了关系, 客户会有自己的定义。只有客户在心理上、情感上接受的关系, 才是真正的关系。
三、建立真诚客户关系的原则及对策探讨
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守信、交流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建立真诚的客户关系需要一种长期投资, 并对那些能够创立持久的客户满意度的人和程序进行投资。顾客光顾这家公司, 并不只是因为低廉的价格, 还因为客户感觉到他对这家公司有着更好的感觉。企业要想建立真诚的客户关系, 首先要认清建立真诚客户关系的原则, 在此基础之上, 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1. 建立真诚客户关系的原则
(1) 从客户的角度定义关系。客户作为公司关注的客体, 公司必须建立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的正面关系, 而不能只是简单地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因为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公司可能感觉自己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关系, 而客户的印象里却不存在这样的关系。有的公司甚至将与客户存在的关系完全定义为“客户向公司支付的货币数量”, 而这与客户的感受毫无关系。
(2) 创造客户价值。公司不但要从自己的角度通过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为顾客创造价值, 还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价值。价值有3个方面的相对性:可比较的 (可以将一种选择与一种选择进行排序) 、个人化的 (在不同的顾客之间有差别) 、条件性的 (随着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 因此, 客户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对价值有着独特的定义, 而公司只有真正了解了这种定义, 才能更好地创造客户价值。
(3) 了解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了取得客户满意必须将注意力投入到满足客户各种不同水平的需求上, 从基本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提供服务, 到员工与客户的互动, 到造就良好的感受。同时, 客户满意度是一个变动的目标。客户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满意的标准不同。例如在餐馆就餐的例子, 若是午餐, 你的时间可能非常紧张, 这时影响满意度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员工服务的速度和效率;若是晚餐, 你可能希望得到一种放松的心情、休闲的氛围, 即使是同一家餐馆, 你可能对其服务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4)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创造满意的客户, 员工是与客户接触的一线人员, 客户是如何被接待的, 在交易过程中互动的效果如何,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客户关系的建立, 因此公司要想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增加客户满意度, 必须首先要关注组织内部提供的服务质量。这种服务质量决定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建立真诚客户关系的对策
建立真诚的客户关系, 从公司的高层领导到每一个员工, 都必须付出努力, 争取做到通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客户建立情感联系。
(1) 高层领导展示客户价值。若客户感觉公司不重视他们, 这无疑阻碍了良好客户关系的建立。所以, 有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由高层领导向客户展示他们对公司是多么的重要, 而且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他们传达这种信息。
NEWTEL (加拿大的一家地区性公司) 的总裁和CEO给该公司前2 000名居民客户发出信件, 以感谢他们在公司面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和斯普林特等长途通信提供商的严峻价格竞争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对公司的忠诚。信上只写了两个字:“谢谢”———感谢他们继续和公司站在一起, 而没有转向新的竞争对手。每封信都是由公司总裁和CEO亲自签名的, 而且每封信里还有一张价值20美元的购物券。对此, 客户的反应是出奇的好。
(2) 训练员工读懂客户需求。由于客户在不同的时间、场合的需求不同, 为了创造出满意的客户, 要求员工能够分辨出面对的情况并且对它作出反应, 或者训练他们做到这一点。对员工来说, 要花费时间和积累许多经验才能变得善于读懂客户。老员工可以凭借他们的经验帮助新来的员工应付这些情况。
(3) 认识到与客户建立关系, 并非只是营销部门的事情。今天的营销, 都是为了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增加他们的满意度, 这项工作对单独的营销部门往往过于繁重。从现代营销的观点来看, 营销是组织中每一个人的工作, 因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
(4) 创造一种积极的价值主张。价值主张, 强调的是公司应当把注意力放到那些给客户带来价值的东西上, 并且为增加客户的满意度作出贡献。公司应当认识到顾客带到购买活动中的全部要求和这些要求意味着的机会。给顾客一个选择你、购买你与你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
因为, 并非所有的客户都是为了追求便利或较低的价格, 一些客户是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的, 如果我们能够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主张配得上这个价格。
(5) 正确处理因特网等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面对面地交流情感在相互交流的所有因素中有压倒性的优势, 客户怎样被接待, 或者是怎样和一个组织的代表进行交流, 对于有效地管理客户是很重要的。然而, 对因特网越来越多的使用意味着客户之间相互接触的社会因素已经被系统地替代了。从事网上业务的公司意识到, 因特网强调的是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 在因特网创造的惊人的世界里, 公司除了要通过对它们的网页进行有创造性的设计来弥补人与人接触的缺乏之外, 还要创造平行且可反馈的系统以及交流系统, 来加强良好客户关系的培养。
Land’End公司使用自己的网络复制了在传统的零售业会拥有的购物经历。在Land’End的网站上, 购物者可以选择与一个客户服务代表通过网络或电话交流。Land’End还开发了叫做“与朋友一起购物”的功能, 购物者可以和另外一个在Land’End的网站上在线购物的人进行沟通。这样做, 满足了很多人在一起购物所拥有的乐趣, Land’End给本来可能很乏味的网络购物环境增添一些传统购物情趣, 无形之中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四、总结
真诚的客户关系的建立, 不是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 需要公司各部门及其所有员工长期的投入、不懈的努力。对于企业及其管理者来说, 只有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中走出来, 才能为建立真诚客户关系做好思想准备;只有了解了真诚客户关系的内涵, 才能明确建立真诚客户关系具体方向;只有掌握了建立真诚客户关系的原则和对策, 才能更好地把真诚客户关系的建立付诸行动。
摘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管理者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陷入了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中, 没有认清客户关系的真正内涵。本文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 分析了客户关系的真正内涵, 并提出了建立真正客户关系的原则及对策。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关系存在 篇5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效果的需要。
【关键词】 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一,现代医患关系的危险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卫生部连续四年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推行“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把建立医患沟通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很多医疗机构管理者把如何改善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作为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据资料报道,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发生了医疗纠纷后,73.5%的病人及家属曾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过激行为,其中40%发展成打砸医院。导致医务人员受伤的有34%。在326所医院中有90%的医院发生过因医疗纠纷导致病人滞留医院、不交纳医疗费的现象,此种现象已成为很多医院面临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问题。
目前,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二,现代医患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存在的问题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可以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总根子。政府投入少,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然会产生逐利冲动,甚至陷入以药养医的误区,导致一些医生不顾病情需要,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令患者不堪重负。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对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给执法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没能有效地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2,医院及医务人员存在的原因
部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护理质量不高,护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缺乏主动性、耐心、责任心,不会沟通。另外,设备的完善,让彼此缺乏沟通。在医院不断的发展下,硬件设备不断更新,医生的诊断主要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诊断设备,并逐步走向自动化、信息化和遥控化,患者与医生的交流越来越少,缺乏思想交流的彼此,感情淡漠,纠纷却不断增加。3,患者存在的问题
对于患者来说,在疾病的困扰下,急切渴望药到病除,因此他们对医生常寄予过高的期望,一旦未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就容易对医生的水平产生怀疑,此也是信任问题所在,期望值过高和不信任导致医患关系矛盾容易产生。另外,在法律知识不断普及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下,维权意识也普遍增强,加上要求的日益丰富化,人们更注重心灵的感受,而不少医务人员由
于日常工作的繁杂,精力的有限,容易在细节上忽视,而敏感的患者或者家属容易由此产生抱怨,家属互相沟通的不妥,让矛盾激化,由此患者对医院一盘否定。
4,媒体方面存在问题,随着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和患者原本是站在同一阵线,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在媒体过度炒作中,医生和患者被人为划成对立的两面。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加上部分媒体片面的把医患关系矛盾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放大部分医生的收红包拿回扣现象,媒体试图扮演锄强扶弱角色以唤起大众的共鸣,对医患冲突直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不公正地报道,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偏见,媒体成为了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医患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催化剂。因此,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据统计,在各种医疗纠纷中,80%为非技术因素所致,其中大多数与医患交流不足或交流不当,告知不充分有关!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出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用保障人民健康来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政府完善医疗体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增加卫生经费投入,增强医院发展活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加大对卫生经费的投入,并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为医院发展注入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缓解医疗供需矛盾。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药品以“零利润”供应患者,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
2,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要有良好的医德,医德的最充分的体现是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应以换位思考顾及患者的需要,比如尽量减少病痛、缩短治疗时间、达到最好疗效。医生的治疗不仅是医治的结果,还包括对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严格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对患者一视同仁,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行为、心理技巧沟通交流,与患方成为朋友。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实事求是、坚决杜绝一切由于缺乏责任感而造成的拖延、差错、事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
3,提高医疗技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
医务人员首先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让患者取得疾病的控制好转和相应的健康指导,这是取得患者信任的第一要素,对所接诊病人的相关疾病无论是否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都应将此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好,在此基础上多与病人交流,告知有关疾病的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即使自己的知识一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也应该积极请教自己的上级医师,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医学网站,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提供较高的技术服务。
4,促进医患沟通,落实医疗告知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孤帆管理,做到“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种方式”。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新模式。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任何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得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5,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患者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患者对就医行为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和探索性,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当诊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患者及家属要通过医疗鉴定、法律程序等正常途径来依法解决,不能威胁恐吓、无理取闹、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程序。以理智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医患双方,医患关系才能逐步走上正常的轨道。
6,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宝
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7,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还需要法律保障.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医患关系紧张,院方和患者及其家属都各有不易之处。调整医患关系,解决的良方之一,就是依照法律办事,注重尊重和保护对方权利,避免医患纠纷!
总之,医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和被信任、尊重和被尊重的社会伦理关系。改善医患关系,既要加强医德建设,改进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又要让全社会了解医学知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与性质,还要加强相关立法,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只有在理解医生,关爱患者的基础上,通过医患双方、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的状况。
【参考文献】
孙慕义医学伦理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010重印)
关系存在 篇6
A:该公司的说法与相关法律规定相悖,公司应承担宋某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的焦点是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宋某是在工作岗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而受到事故伤害,符合认定工伤之情形,对此不应存在争议。但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本案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是与法有据的。一是宋某提出辞职时双方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其劳动合同仍然处于继续履行中;二是公司虽然认为宋某辞职已经公司批准,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已通知宋某,宋某也正是因为未接到批准通知才继续上班工作的;三是公司领导虽然已经在宋某的辞职书上签字批准,但并未立即为宋某办理离职手续、结清工资,反而还支付了宋某3月份的全月工资。这说明在3月底之前,宋某与公司之间的勞动关系依然处于存续期间,因此,宋某应当享有工伤待遇。
关系存在 篇7
关键词:幼儿,同伴合作关系,问题,对策
一、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及其重要性
同伴合作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及相互协作的关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0 ~ 2岁) : 婴儿出生后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如2个月的婴儿可被同伴的出现唤醒,并与同伴相互对视; 9个月后,婴儿之间彼此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微笑、手指动作和话语常常会得到游戏伙伴适宜的连续的反应和模仿。第二阶段( 2 ~ 5岁) : 这一时期,儿童最复杂的群体交往活动是社会性表演游戏,这标志着幼儿获得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分享与协调虚构情境和替代活动的愿望和技能。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疼爱、百般呵护,并且城里大部分都住单元楼房,致使幼儿缺少和同伴交往的平台。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在家里恃宠而骄、蛮横任性,不善于与人沟通,只要稍不顺意就大哭大闹,以至于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问题频发。当今社会越来要重视团队合作,因此,“合作”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更加重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包容他人并且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意识,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念,在绥化市北林区A、B、C三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并通过对这三所幼儿园共计200名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途径,间接了解幼儿同伴合作的现状,提出加强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对策。
二、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存在的问题
1.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明显
虽然“自我中心”是普遍出现在婴幼儿期自然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就可以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和心理趋于成熟而减少。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都缺少与同伴游戏、玩耍的机会,经常出现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顾其他小朋友感受的情况,即使他们想和小朋友交往,也不知道从何做起。通过对北林区几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的情况十分普遍。例如,2014年8月5日至8月10日期间,在观察北林区A幼儿园大班做角色扮演游戏时,发现即便已经是大班的幼儿,合理分配角色并完成游戏任务的幼儿只有42. 5% ,为了争当某个角色不配合、不合作的幼儿达到了57. 5% 。2014年8月12日至8月19日这一周,在北林区B幼儿园观察中班美术课时,能与同伴分享美术用具的幼儿只有30% ,其他的幼儿都是自己独占用具。这种例子在笔者调查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这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太过明显。
2. 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孤僻、不合群
“性格决定命运”,有的幼儿常常表现出孤僻,不喜欢与人接触,任性、不合群等行为。这样在与同伴交往中就过于被动,不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在通过对C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孤僻、不合群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班最为明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主动和同伴交流、沟通,经常自己躲在一边”这一调查项目中,小班高达70% ,中班和大班也分别达到了55% 和42% 。在“与同伴交往时发生矛盾或误会,不能够主动做出和解,和为自己做出合理辩解”这一调查时,小班、中班、大班的数据分别是80% 、62% 、45% 。以上的两组调查数据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较多,尤其是不善于或不敢与同伴交往,越不合群就越孤僻、越边缘,这样恶性循环将会对未来的性格形成及社会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在交往中伴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同伴交往中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比如骂人、打架、起外号、故意为难小朋友等。笔者通过对北林区的三所幼儿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都普遍存在。例如,在“遇到矛盾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喜欢用武力解决”这一项调查中,笔者发现中班的比例高于小班和大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又如,“喜欢欺负小朋友,给小朋友起外号”这一项调查中,仍然是中班比例最高。据此,笔者认为,小班的幼儿由于刚上幼儿园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再加上语言发育还不够完全成熟,所以在攻击性方面没有表现太明显。幼儿到了中班,由于已经适应了周围环境,一些幼儿自身个性就都展现出来了,比如攻击性。到了大班,由于相对成熟些,再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所以攻击性就有所收敛。但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攻击性的普遍存在,应当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
三、建立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对策
1. 加强交往中的游戏合作
在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策略中,运用适当、合理的游戏来加强合作的效果最为明显和突出。因为游戏在幼儿的活动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最初形式。并且,游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放松下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彼此平等和相互信任,体会到同伴的关心和尊重,进而建立自信心,产生来自同伴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养成幼儿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其次,在解决冲突中体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性关系的重要性。游戏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如抢玩具、争当一个角色等,游戏就会因此停滞,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会尝试去认识和理解小伙伴的想法,学会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慢慢学会去尝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正是在不断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逐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在乎别人的感受以及合作行为的培养有一定的益处。
2. 加强对幼儿交往行为的鼓励
家长或教师要通过鼓励幼儿的交往来改变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的孤僻、不合群等行为。同伴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同伴合作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发现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但能够学会与同伴进行沟通的技巧,还有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提高,稳定情绪,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同伴交往。首先,可以从幼儿自身为切入点,比如让幼儿进行自我介绍,加强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力; 其次,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相互帮助,进行合作; 再次,要留心观察每个幼儿感情上细微的变化,当幼儿和小伙伴交往中受到挫折的时候,要及时对其疏导与鼓励。此外,学校与家庭都要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在合作中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逐步改掉孤僻、傲慢、不合群等行为,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3. 增加交往的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即指引导幼儿体验在特定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继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移情对于幼儿体谅他人、转移注意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幼儿通过理解同伴的情感与情绪,进而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我做出的合作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我来说悄悄话”,让两个打架的幼儿在教师的调解下进行沟通。幼儿通过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悄悄话的幼儿可以舒缓自己的情感,放松心情,听者也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为对方考虑,逐渐化解矛盾,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其次,当幼儿交往中冲突太大时,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发泄小角落”,让幼儿发泄不满的情绪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关系存在 篇8
解答:办理社会保险参保事宜时, 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参保个人的身份证、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填写相关的表格后就可以参保了。
有的企业以职工档案不在单位为由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这种做法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就是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存在状态的重要依据, 而人事档案不能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就应该享受社会保险。
办理参保事宜时不需要查看本人档案, 但并不代表档案就没有作用。除了在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单位到社保有关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时, 需要提交职工档案, 在办理社保过程中, 遇到一些需要查实的个人情况, 也需要通过个人档案来进行核实。因此, 个人档案需要好好保存。
关系存在 篇9
1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 也必须有新的先进力量的加入。而目前, 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存在的问题首先来自于人力资源的落后。如今成长起来的80、90后, 在就业方面更偏向于高科技、高薪水和高福利, 而地质研究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管得住生活、经得住辛苦。为了勘测, 有的时候甚至一年也没有休假。同时为了弄清当地地质情况, 研究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因此身负各种设备, 在荒郊野外度日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促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地质研究队伍。目前我国地质研究人员逐渐减少, 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进度。
除了人员外, 我国基础地质工作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来自于指导理论和勘测设备的落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对基础地质研究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新设备的加入对研究基础地质情况获得基础地质数据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在上个世纪中旬我国采用了地槽-地台和地质力学大地构造理论来指导地质填图工作,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先后被运用到国内基础地质研究中, 推动了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设备依然相对落后, 指导理论也比较滞后, 从而影响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难以快速稳健的发展。
第三, 基础地质历史欠账多, 投入少, 研究过于片面。由于我国基础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针对我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等, 因此对中央财政的依赖非常大, 地方财政一般只针对城市地质进行投入。而在需要使用基础地质数据时, 又大多数依靠上世纪中期的材料, 有严重的“吃老本”现象。另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的目的已经从过去为了满足兴趣和好奇, 发展到了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服务。基础性地质研究也必须充分考虑现在需求和未来发展, 将研究成果和培养人才联系起来。现目前, 单纯的只考虑现在, 和只注重研究这一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
2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关系是基础和运用的关系。城市地质其实是基础地质的具体化和运用性。因此研究城市地质应该掌握当地的基础地质情况。不过由于基础地质依赖中央财政, 而城市地质和城市建设联系紧密, 因此, 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地质研究比较注重, 却忽视了基础地质的研究, 从而造成了城市地质研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城市地质主要包括水资源问题、城市垃圾问题、地基问题、工程地质评价、环境地质工程等。就水资源来讲, 受到城镇化的影响, 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需水量也将不断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如果储量不足就有可能影响城市的发展。同时, 如果为了提高供水量过度开采地下水, 就可能出现较为恶劣的后果。例如地面塌陷、沉降、海水倒灌等。因此, 在建设城市时, 必须利用地质知识对城市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但是如果仅仅只考虑本城市或者小范围的片区的水资源显然是不足的。因为水资源的储存和流量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分析研究当地城市的水资源还必须对大片区的基础地质中的水文环境进行充足的了解, 最大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水荒”。
3 在创新基础地质研究的前提下, 加强城市地质研究工作,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关系密切, 但是无论哪一种都要切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地质学, 在最近一个世纪中, 发展迅猛。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地质学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无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兴趣好奇心, 还是为了推动人类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地质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础地质研究便于我们掌握生存环境的状况, 能够促进人类适度而适当的利用资源, 也便于人类趋利避害, 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城市地质研究则充分的解决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人们聚集城镇可能造成的种种生存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地质工作者应该在创新基础地质研究的前提下, 加强城市地质研究, 勇攀高峰。虽然目前我国的地质研究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 但是经过我国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 国内的地质研究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科研水平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要想真正让我国的地质研究工作领跑世界, 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地质研究工作的投入。中央及地方政府应该将部分地质勘查工作明确的纳入财政支出。在调查方法技术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都应该对全国或者当地的地质情况有详细的把握和了解, 同时给予充分的支持, 例如修建实验室等。有钱有地还需要有人, 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地质队伍至关重要。要加大新生力量的引入, 同时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提高地质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 在加强地质研究工作中还应该突出工作重点, 最好将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数据管理形式, 以更形象直观和准确的记录地质情况。同时培养人才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提高人才勘察的时间和缓解外, 还要以“传帮带”等形式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摘要: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之间是包含关系。基础地质的研究情况决定着城市地质的研究现状。但是我国对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在城市地质中运用比较薄弱, 尤其是对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情况调查等并没有引起地质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城市地质是建设城市前的必备基础, 那么基础地质则应该是研究城市地质前的必备条件。着重探讨了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基础地质,城市地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姚震, 吴志定, 廖西蒙.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刻不容缓[J].国土资源情报, 2010 (4) .
[2]张宗祜.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第四纪研究, 2005 (1) .
关系存在 篇10
价值并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也不是主体自身的某种属性,更不是独立于主客体之外的自在实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某物的某种价值,这种生活语言的惯性,往往会遮蔽事情的本质。比如我们提到木材,我们可能会想到它是用来造房子的;提到花朵,就觉得其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提到蚊子,不自觉地就觉得很讨厌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语言表述或者思维惯性造成了一种虚假的表面现象,遮蔽了价值的本质。马克思对这种荒谬的表象曾做了深刻的而形象的揭露,他指出:“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1)也就是说物本身并不具有“有用的”属性,这种属性只不过是人在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后,将物满足人的使用价值赋予了物本身,使物或者客体看起来似乎“具有了”价值。因此,“有用”、“价值”等“这种语言上的名称,只是作为概念反映出那种通过不断重复的活动变成经验的东西,也就是反映出,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他们可能把这些物叫做‘财物’,或者叫做别的什么,用来表明,他们在实际地利用这些产品……”“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2)因此,价值并不是客体本身具有的某种属性,而是在主客体活动关系中,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性存在。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价值也不是纯依主体的主观性变动的属性。价值虽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但不能否认客体的一定属性是价值形成的必要前提。价值之所以能在主客体关系中形成正是以客体所具备的某种客观属性为前提的。同时客体本身所具备的客观属性也为主客体关系中价值的形成预设了一定的限度,客体本身的规定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者主体从客体中获得的满足必须在客体所具备的客观属性的限度内得到满足,人想在一定的主客体关系中,获得超出了那一客体本身所具备的客观属性限度的满足是不可能的。因此,“‘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3)
价值作为主客体关系中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而形成的关系质,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向主体性”,即因主体而异的特性。“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统一状态。……价值的特点在于:这种统一必须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内在尺度的,是客体为主体服务,是主体性占主导地位的统一。”(4)价值的这种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依主体的不同而不同,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即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的多元性。价值的多元性指的就是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价值不同。我们大家应该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河水的深浅本身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河水的深浅在老牛、山羊和小马那分别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感受,那么这种看上去不合常理,互相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主体的习惯性的隐没或忽视造成的。面对同一条河水,三个主体给出了三种不同的价值评判,但却忽视了他们给出的价值评判都是以自身的尺度为尺度而进行的评判,那么也就是说同一客体相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主体往往依据自身的尺度对其进行衡量,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尺度,那么同一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面对不同的主体,体现出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等等。我们在这里强调价值的多元性、特殊性、个体性,但同时也不否认不同主体之间有共同性,价值的特殊性、多元性正是在共同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相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会有许多共同性。
认识到价值的多元性,就要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多元的价值差异,自觉地、清醒地以科学的眼光对待身边的差异,不执念于事事都寻求与他人的完全同一的价值评判。每一个人都有自身一套价值体系或价值标准,不能被别人代替,同时也不能完全取代别人的。因此,在多元的价值差异下,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正视自己的特殊性,“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才是多元化背景下的自觉的主体意识。”(5)
第二,价值的层次性或多面性。价值的多面性,即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价值。个体对外总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但每个个体的内部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个体内部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内部每一个部分的需求,感受都服从于整体的规定性,但整体的对外表现正是基于这许多内部的不同需求之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曾指出:“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6)人正是通过自身无限丰富的身体结构的感知性与外界接触,面对同一客体,人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各个方面寻找其对自身有用的方面,并趋利避害,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同时,每一个客体本身也是具有无限多价值的可能性,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发现着、挖掘着客体的各个方面的对人有用的价值,客体的价值的多方面的体现,不断丰富,实际上也就是人自身的不断丰富。“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7)所以,价值的多面性实际上就是人的全面性发展的展现。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人的发展仍是片面的,对已知客体以及仍未纳入主客体关系的客体的认识,仍有很大的不足,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正在不断丰富着,人的全面性正在不断发展着。
第三,价值的历时性。不同于前面两种主体性的表现,价值的历时性是从历时态的角度考察价值主体性的结果。价值的历时性指的是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随主体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甚至会从有价值变得没有价值。客体作为价值的载体,它的变化必然会对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食品可以满足人类饥饿的需要,但是如果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仅对于人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能会对人造成危害。过期的食物之所以没有了、或者说产生了负价值,正是由于其不能满足主体的对应的需要尺度。因此,客体的变化对价值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对价值主体性的否定,相反却恰恰进一步证实了价值的主体性特征。另一方面,主体在不同时期自身的变化,也会引起价值的变化,或者消失。在某一时期,对于主体来说必不可少的客体,可能随时间的变化,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较之原来那么大的意义。例如人在婴幼儿时期对奶粉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被其他一些东西逐渐取代,“及时雨”又或“雪中送炭”等都是价值历时性的表现,都体现了主体对客体在不同时期由于其需求程度的不同,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价值的主体性是价值的本质属性,许多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价值的这一本质属性造成的虚假问题,正确认识价值的主体性及其表现是解决许多争论的必要前提。
在正确理解价值主体性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看待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未来也会一直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实质上仍是作为第二性的东西对价值冲突的反映。价值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的关系性内容,因此,不同主体之间由于差异的不同,必然在主体客体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冲突。正确看待价值冲突存在的合理性,利用价值冲突的积极的方面,不仅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价值观念方面做好正确的引导,更要根据物质利益原则,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营造出和谐、共赢的社会氛围。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关于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已将价值论的研究推向了风口浪尖,价值论研究的使命与意义不言而喻。
摘要:受西方哲学哲学界的影响,价值论的研究长期处于极端化的认识中。经过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30多年的努力,国内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的研究路径。将价值定义为一种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的、表现主客体关系的关系质或关系态,并通过分析价值的主体性特征的多重表现,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正确认识,并为解决价值领域长期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价值,主体性,关系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关系存在 篇11
【关键词】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入世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是银行效益的源泉,是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他们选择空间不断扩大、购买渠道不断扩宽、消费心态和购买行为也趋于成熟,因此客户再不会对某一银行或产品盲目地保持绝对忠诚,客户要求银行更多地尊重他们,并对服务及产品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的需求。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银行由过去关注“产品”,逐渐转移到“客户”上。客户关系管理正是在这个理念的驱动下形成的一整套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技术。
滨江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该行在管理客户关系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正是通过对滨江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试图找出上述各种问题的答案。
一、滨江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1、成立新的支行:2010年以来,滨江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申请并成立了唐区路分理处、泰山路分理处等分理处。2年多以来,新网点业务迅速发展,客户存款占全行总数的近10%,滨江商业银行正计划逐步开立新的支行,增加营业网点,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2、扩大了营业空间:鉴于目前过少的营业网点和有限的营业空间,客户在认知银行的渠道上受到限制,滨江商业银行在这个方面也做出了努力。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服务方式,通过市场分析,在海风地产售楼部、城西、城中、城东、高新区等若干滨江市内人流量大的摆摊设点,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并向客户宣传银行的品牌、服务,增加了与潜在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效地扩大了银行在滨江市民中的认知度,并广泛地收集了市场信息。
3、实行了外部交叉营销策略:客户在滨江商业银行中请贷款、存款和办理中间业务时,必须向银行提交真实的企业/个人资料,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客户的需求,作为市场调研的基石出,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将这些用户资源与其他具有互补型的企业互为开展营销。
二、滨江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客户分析落后于环境的要求:滨江商业银行是省内唯一的城市商业银行,享受省内一些政策的倾斜,尤其是近三年的连续盈利,使滨江商业银行的工作重心仍集中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而对于服务广大市民还没有列为工作的重点,因此没有开展系统的客户细分工作。客户的信息分布在各个分支机构及部门,没有指定的部门进行收集整理,没有对客户全像的清晰认识,没有进行科学的客户分类,不了解各类客户对银行的价值,因此在推出产品及服务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针对性不强,不仅造成一定时间、精力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2、服务渠道单一: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服务渠道是否畅通和覆盖面是否广,直接影响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滨江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遍布全市的120多个营业网点,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分布不合理,在网点布局上,由于各支行及营业网点由原来的城市信用社转变而来,城市信用社网点分布是按行政区域而不是按经济区域划分的,因此存在着一定区域内支行及营业网点密集度过大,甚至出现“邻居式”的不合理网点布局,而有的区域却没有营业网点的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营销工作有待完善:滨江商业银行成立五年来,其营销观念还停留在产品的推销阶段,没有建立起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制,没有形成统一的营销机制,各行、处营销观念淡泊,基层行之间不能形成共同的營销理念,各自为政,致使滨江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虽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广告促销手段,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如微笑服务、限时服务、承诺服务等,但由于落后营销观念的制约,在没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产品然后进行大范围的营销宣传,造成产品及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既增加营销工作的成本,又增加了产品失败的风险。
三、滨江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措施
1、极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1)树立品牌形象 在金融服务行业,响亮的品牌不仅代表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代表能够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24]因此滨江商业银行在从事客户服务时,在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的同时,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偏好,进一步丰富服务的形式和内涵,凸显服务特色,打造品牌形象。
(2)建立客户档案,做好客户分析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细分。开展以各网点为阵地的"走千家、进万户"活动,由各管辖行市场营销人员及其它员工,利用工作或业余时间对各网点周围300米范围内的常住居民、个体工商户等展开走访活动。准确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经济实力和金融需求,建立客户档案及客户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突出服务特色。
2、创新产品及服务
滨江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总体策略是确定重点行,抓点带面;确定重点客户,抓大户带一般客户;确定重点发展业务,抓重点带整体。以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体系,实现本外币联动为目的:一方面把在滨江商业银行办理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且拥有外汇经营权的现有客户群的外汇业务尽可能纳入滨江商业银行办理,全面挖掘客户的综合金融资源,然后再开发潜在客户资源,通过为其提供快速高效的“绿色服务通道”,使其成为滨江商业银行的忠诚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借助滨江商业银行外汇资金快捷、高速的汇划速度的优势,打造“外汇资金清算快车”的品牌形象,起到了立体式全方位宣传作用,反过来以外币业务带动本币存贷款业务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宋逢明. 加强两岸银行金融业交流 推动海峡和平发展——两岸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1): 7-13.
[2] 翟艳,蔡敏. 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1): 21-23.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关系存在 篇12
建设城市, 首要的前提是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有充足的研究。基础地质的优劣关系着城市的安全稳定。基础地质是指所属地区的基本地质情况, 一般来讲以国家或者片区为单位, 了解当地的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水文等基础性的地质环境。而城市地质则是基础地质的一个方面, 其研究主要针对城市的建筑环境和地基的稳固性、水文情况、可能受到的地质灾害影响及如何应对等问题。应该说, 基础地质是城市地质的基础, 城市地质情况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基础地质情况有充分的把握的基础上,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问题。
1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要想有新的突破, 也必须有新的先进力量的加入。而目前, 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存在的问题首先来自于人力资源的落后。如今成长起来的80、90后, 在就业方面更偏向于高科技、高薪水和高福利, 而地质研究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管得住生活、经得住辛苦。为了勘测, 有的时候甚至一年也没有休假。同时为了弄清当地地质情况, 研究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因此身负各种设备, 在荒郊野外度日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促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地质研究队伍。目前我国地质研究人员逐渐减少, 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进度。
除了人员外, 我国基础地质工作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来自于指导理论和勘测设备的落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对基础地质研究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新设备的加入对研究基础地质情况获得基础地质数据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在上个世纪中旬我国采用了地槽-地台和地质力学大地构造理论来指导地质填图工作, 而现今三维地质填图 (见图1)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先后被运用到国内基础地质研究中, 推动了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设备依然相对落后, 指导理论也比较滞后, 从而影响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难以快速稳健的发展。
第三, 基础地质历史欠账多, 投入少, 研究过于片面。由于我国基础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针对我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等, 因此对中央财政的依赖非常大, 地方财政一般只针对城市地质进行投入。而在需要使用基础地质数据时, 又大多数依靠上世纪中期的材料, 有严重的“吃老本”现象。另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基础地质研究的目的已经从过去为了满足兴趣和好奇, 发展到了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服务。基础性地质研究也必须充分考虑现在需求和未来发展, 将研究成果和培养人才联系起来。现目前, 单纯的只考虑现在, 和只注重研究这一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
2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的关系是基础和运用的关系。城市地质其实是基础地质的具体化和运用性。因此研究城市地质应该掌握当地的基础地质情况。不过由于基础地质依赖中央财政, 而城市地质和城市建设联系紧密, 因此, 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地质研究比较注重, 却忽视了基础地质的研究, 从而造成了城市地质研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城市地质主要包括水资源问题、城市垃圾问题、地基问题、工程地质评价、环境地质工程等。就水资源来讲, 受到城镇化的影响, 城市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需水量也将不断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如果储量不足就有可能影响城市的发展。同时, 如果为了提高供水量过度开采地下水, 就可能出现较为恶劣的后果。例如地面塌陷、沉降、海水倒灌等。因此, 在建设城市时, 必须利用地质知识对城市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但是如果仅仅只考虑本城市或者小范围的片区的水资源显然是不足的。因为水资源的储存和流量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分析研究当地城市的水资源还必须对大片区的基础地质中的水文环境进行充足的了解, 最大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水荒”。如图2所示,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水情况, 才能更好的利用城市水资源。
再以城市地基举例, 为了提高城市容量, 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出现。但是并不是说每一个城市都适合修建高层建筑, 因为建筑的地基是否牢固与当地的基础地质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我国沿海城市的地下就以软土为主, 由于软土的特点是空隙大、强度不高等, 因此在施工时必须注意, 否则就可能出现桩基不稳、基坑边坡塌陷等问题。同时, 当地的地下水也可能改变土壤性质, 所以在建设城市时, 了解当地的岩土情况、地下水情况等至关重要。
应该说, 在城市建设中, 不仅要进行城市地质研究, 还要进行基础地质分析。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避免由于地质问题带来的威胁和安全隐患。
3 在创新基础地质研究的前提下, 加强城市地质研究工作, 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关系密切, 但是无论哪一种都要切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地质学, 在最近一个世纪中, 发展迅猛。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地质学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无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兴趣好奇心, 还是为了推动人类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地质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础地质研究便于我们掌握生存环境的状况, 能够促进人类适度而适当的利用资源, 也便于人类趋利避害, 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城市地质研究则充分的解决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 人们聚集城镇可能造成的种种生存问题。
例如城市建筑建设, 饮用水资源和安全, 城市环境的保护等。尤其是水资源问题,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又一瓶颈, 甚至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加大水资源勘察工作,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都是地质工作者正在研究的大问题。因此, 基础地质研究和城市地质研究都有相同的目标:推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地质工作者应该在创新基础地质研究的前提下, 加强城市地质研究, 勇攀高峰。虽然目前我国的地质研究在世界上的排名并不靠前, 但是经过我国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 国内的地质研究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科研水平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要想真正让我国的地质研究工作领跑世界, 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地质研究工作的投入。中央及地方政府应该将部分地质勘查工作明确的纳入财政支出。在调查方法技术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都应该对全国或者当地的地质情况有详细的把握和了解, 同时给予充分的支持, 例如修建实验室等。有钱有地还需要有人, 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地质队伍至关重要。要加大新生力量的引入, 同时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提高地质队伍的整体水平。
另外, 在加强地质研究工作中还应该突出工作重点, 最好将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数据管理形式, 以更形象直观和准确的记录地质情况。同时培养人才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提高人才勘察的时间和缓解外, 还要以“传帮带”等形式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结合老一辈的经验和教训, 让新人尽快成长为“高人”。
参考文献
[1]姚震, 吴志定, 廖西蒙.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刻不容缓[J].国土资源情报, 2010 (4) .
[2]张宗祜.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J].第四纪研究, 2005 (1) .
【关系存在】推荐阅读:
证明存在劳动关系要收集的证据06-03
如何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5则范文05-13
存在于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原则06-14
第三方中小型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08-28
我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你的存在作文08-07
独特存在10-16
媒体存在05-14
存在05-23
存在难点05-28
音乐存在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