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依据

2024-10-08

存在依据(共6篇)

存在依据 篇1

财政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 它最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秦朝时代和欧洲古代希腊时期, 这一学科又被称为公共经济学或者政府经济学, 顾名思义, 该学科主要是以国家或者政府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研究国家或者政府如何分配现有的社会生产成果, 最终实现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及发展的四大职能。政府在实现这些职能时的具体操作行为包括财政资源的获取、使用、管理和分配。

一、财政学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 经济学分为两大分支。一是以马克思为代表人物的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以凯恩斯、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般经济学, 又称为西方经济学。通常, 我们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理论经济学, 它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其主要的目的是解释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的原因, 从而可以促使经济社会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运行, 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属于规范经济学的一种。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学科, 作为实证经济学, 它主要致力于研究资源配置。其研究机制简单的说就是把市场主体人为划分成家庭和企业两大部分, 把市场分为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两大类。由于假定个体从事的活动是理性的,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毋庸置疑是有效的。

在以理性个体为主体的西方经济学中, 市场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市场的产生根源是有效需求的多样性, 分散独立的产权造就了市场经济, 而保证市场能够稳定运行的手段则是相关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分为市场内生机制和外在机制。内生机制包括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理论上认为, 这些机制可以保证市场出清点确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发现在交易中人们时常会带有一些诸如信任等的感情因素, 这种人格化的因素使得很多交易都无法完成, 即在市场中利润不再是确定的结果, 从而也就带来的市场失效。

马克思也在他的经济理论中论述了市场内生机制对于市场交易无效性。他认为, 市场是分工的产物, 分工是效率, 制度创新或者制度有效运行的源泉, 分工是效用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方式。这是因为分工就代表着专业、独立、创造, 从而也就使分工有了独占性、独有性和特殊性, 这些特点决定了分工的有效性和专有性, 由此解释了分工所产生的效率。虽然如此, 但是生产者能否取得效益不完全取决于分工, 还取决于市场交易。由于分散的生产会带来额外的交易费用, 这会使交易效率下降, 由此引申出了组织的重要性。对此, 生产者可以通过纵向技术一体化使得交易内部化, 从而实现了从个人到企业, 再到股份集团公司的转变的过程, 当然这种转变也是伴随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而西方经济学则引入了外在机制, 即契约机制, 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其中, 契约机制使得人们可以排除信任这种感情因素的限制, 使经济市场向全世界扩充。利率机制解决的是交易“成本”问题。众所周知, 在经济活动中会使用到货币, 而货币的存储和使用则与利率息息相关, 市场会受到利率约束,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利率成为了国家货币政策中的一项有效的手段。而工资机制随着日前对于人力资源的强调而越来越显得重要。

限于理性经纪人假设, 任何一个私人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都要遵循公平与等价交易的原则, 即产品提供者需要获得足够多的收益以便弥补他们的成本。鉴于这样的假设, 尽管上文中所述的这些手段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是仅限于私人产品市场的。对于社会来说, 除了要满足每个人的私人需求, 还需要有公共产品满足全体民众的需要。所谓公用产品就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从产品取得方式的角度说明的, 即某个主体对这项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其他个体对同一产品的享用, 也就是说增加消费者该产品并不同时增加边际成本。非排他性是从收益的角度来定义公共产品的, 即某个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个体对该产品的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而这种产品一旦出现, 就会有消费“搭便车”, 即在自己不付费的情况下享受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这种情况就是市场失灵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说, 如果在考虑了这六个机制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无法保证, 此时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活动来处理。

二、财政学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财政活动是基于公共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以政府为主体, 以公共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为主题, 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线的一项活动。笔者在下文中把社会演进的形态分为初民社会, 农业经济社会, 工业经济社会, 服务经济社会和科技经济社会, 具体论述公共需求在这五个社会阶段中的发展历程。

1. 初民社会指人们以地域或者区域为单位共同生存, 在一个地域内部实行资源的集体配置

在初民社会, 以人们共同生活为前提和归属的社会公共需求与人们的私人需求还没有非常明晰的分离, 还处在共生共长的阶段。社会公共需求的初始形态是共同需求, 就是指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 在一定区域或地域中, 人们自发组成的一起生产、生活的共同体的一种共有需求。这种条件下的公共需求决定了其具有内聚性、内部平等性和互利性, 以及内部非排他性, 同时, 也具有以地域为限制的外部排他性和冲突性。这是这些特点也为日后私人需求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2. 在农业经济时代, 分工和科技进

步改变了社会组织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 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基础的构成单位, 家庭成员的私人需求成为生产的起点和目的

家庭生产也成为满足私人需求的最基本实现形式, 相应的, 以习惯来配置资源可以最有效的满足农业经济社会的私人需求。此时, 君权、神权和皇权与社会公共权力被高度一体化, 皇家的权力就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公共需求。这种带有强制性和剥削性的统治成就了农业经济时代公共权力的实现机制。

3. 工业经济时代和服务经济时代

在这一时期, 主要是由于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已经得到解放, 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些变化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组成方式。由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生产蜕变为以工场、工厂股份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与生活模式随之产生。私人需求在市场作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市场真正成为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和基础, 成为了财富增长的源泉和爆发源, 成为了私人需求的供给源和满足源。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 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概念体系, 也使社会公共需求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时, 社会公共权力成为了保障市场效率低成本运行的机制, 也是一种市场条件下的制度安排。公共需求则成为了只能通过国家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形式来实现和满足的一种需求。

为了满足各个时代不同的公共需求, 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 由于涉及到资金与资源的使用, 这些举措统一被称为财政活动。由此可见, 公共需求的发展过程也意味着财政学的发展过程, 当下, 财政学囊括了多种方面的内容, 比如其包括预算学、税收学、公债学、国企财务学等。

三、财政学对经济的作用

财政的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

1.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活动进行大范围甚至国家的资源调配, 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这样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而且, 财政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实现社会总体经济结构最优化时有着独特的优势, 可以通过财政活动调整经济结构, 维持经济长久的良性发展。

2.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等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发展。由于公共产品从短期来看收入难以弥补其成本, 因此在私人市场上供给者是远远不够的, 而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活动支持这类事业, 从而从长期中获得益处。

3.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使国家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资源可以从相对富裕的地区转向相对贫困的地区, 不但可以保证社会公平性, 还能够真正切实的使人民享受到国家富裕进步的好处, 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点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不裁员的依据 篇2

这家公司在上市5年的时间里,迅速从一支绩优股沦为了眼下的准ST股,净利的绝对值没怎么变,但2007年是盈利109亿元,而到了2011年则是亏损104亿元。根据它最新公布的财报,它在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仍高达48.7亿元,毫无长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远洋高管最近所说的一句话引起了颇多争议—他们提到不会裁员,因为中国远洋“是一家国企,要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反对者认为,这家拿着国家补贴的央企没有资格说这句话。

但是,不裁员的想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一个公司要对股东负责,但也不能置员工和客户的利益于不顾。一旦裁员,必将会使一群老工人首先失掉饭碗—很多工业城市都曾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历经过这一幕,工人大量下岗,而他们技能单一,并不像公司人那样有更多的选择并能很快寻找到新出路,失业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人生乃至家庭悲剧的开始,这也引发了社会动荡—而公司巨亏,本来也不是这些工人的失误。

从这个意义上,你能理解中国远洋高层口中的社会责任有多沉重,所以早在2008年这家公司初遇危机时,它便坚持了这个决策。

但反过来想一想,这家公司在做出承诺之后,到底有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又是否制定了一个负责任而有实际意义的扭亏计划?

员工自愿勒紧裤腰带与公司一起渡过难关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1950年代的宝马在被匡特家族收购前一度濒临破产,是6500名工人靠维修卡车维系了公司的生存。

目前,中国远洋的几位高管已经承诺降低自己的薪酬,但他们显然还没有让股东看到一个更广泛的解决危机的整体策略。

这当然要引发人们的担心。要知道,很多亏损的大国企都把政府给补贴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钱没有用到刀刃上,反倒给职工当作了福利。比如,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业务全部亏损,但电企员工的工资却是煤炭行业的5倍到10倍。

中国远洋之所以走到了今天的局面,除了经济大环境变差之外,跟公司的战略决策及管理水平也不无相?关。马士基等同业巨头也处于亏损之中,但亏损值却远小于中国远洋。实际上,后者在2011年的亏损中的一部分主要来自高租约租船及违约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在2007年及2008年产业形式最好、租约最高的时候,中国远洋缺乏危机意识,签署了多条高额租船合约,大环境的突然变差让它措手不及。与此同时,中国远洋并没有像马士基那样做出了许多应对危机的举措,去调整管理和经营结构—当然,它也有一些动作,主要是把债务和存款从外资银行移到国资银行,保证现金流稳?定。

眼下,这家央企向政府打报告诉苦,希望能得到援手,但在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容易招致外界的质疑和反感—以稳定之名来跟政府讨价还价,这样的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其实人们真正担心的问题是,公司要长远发展终究还得靠其自己,在这种一遇到危机就找政府索要大补贴的情况下,当危机过去,它们很可能并没有吸取任何经验教训,管理水平也未见提高;而如果危机还需延续很长时间,那么它们现在这种信誓旦旦的做法,很可能在未来陷股东和员工于不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员工们的饭碗可能暂时是保住了,但一个没有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可能还是要步履维艰,可能最终还是保不住员工的饭碗,保不住股东的权益。?

存在依据 篇3

解答:办理社会保险参保事宜时, 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参保个人的身份证、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填写相关的表格后就可以参保了。

有的企业以职工档案不在单位为由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这种做法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就是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存在状态的重要依据, 而人事档案不能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就应该享受社会保险。

办理参保事宜时不需要查看本人档案, 但并不代表档案就没有作用。除了在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单位到社保有关部门办理退休审批手续时, 需要提交职工档案, 在办理社保过程中, 遇到一些需要查实的个人情况, 也需要通过个人档案来进行核实。因此, 个人档案需要好好保存。

依据教材,催发能力 篇4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 ;补差; 依据教材; 教学法

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51人,入班时英语最高分为63分,50分以上13人,平均分41分。得分几乎都是靠猜中选择题。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少学生精力不集中,或是自行其是,心不在焉。作业敷衍应付。大部分学生不会读写基本的词汇,不能出声地朗读课文。语法错误百出,书面表达要么是汉语式,要么是抄袭阅读文章或是无从下笔。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已呈现厌学的趋势。

现实意义: 受生源减少、高中招生政策调整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农村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 部分学生上课基本听不懂,想学好也无从下手。这时如果老师给他们一个机会,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案,提出一定的要求,配以适当的学法指导,用一定的时间,集中快速地帮他们把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补上来,这对于提高整体成绩,实现全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法探究:

一.依据教材,突破词汇学习关

学生英语跟不上,主要是因为词汇不过关,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学生语音没有过关造成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严要求下能写出单词,去不能读出来,纯粹靠死背字母排列顺序,费时较多,效益较低,容易忘记。因此,很有必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教学语音。掌握常见的字母组合发音,进行拼读练习。还要了解一些构词知识。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都是按单元出现的,有利于学生集中学习。记忆单词分三步:第一步,读英语、记中文。边读左边的英文,边看右边的汉语,刻意把它记住。记住了就再记下一个;第二步,读英语,回忆中文。用书本把右边的中文蒙住,逐一读英语,回忆该词的中文意思,揭开看,对了往下走,不对做个记号,再记;第三步,看中文,读英语。蒙住英语,只看中文,念出英语来,逐一揭开看,对了往下走,不对做记号再记。一般来说,掌握了读音规则,能准确念出英语,就知道拼写了。不放心的话,这一步就可以改为看中文,写英语。过了这一关,才算真正记住了单词。 这种记忆是机械的,很容易忘记,要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 “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引自《中国人学英语》)。巩固单词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教材中课文里再认这些单词,在句子中,在具体语境下 ,再现汉语意思,记忆就深刻了。每单元的Reading部分的D项练习,每个单元的课后练习中的A、B两个部分都是词汇练习题,独立思考后写出正确答案,就使得所学单词得到了灵活运用。

二.依据教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高中阶段,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强化训练。无奈基础差的学生面对一篇篇的“天书”丝毫不感兴趣。其实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丰富等特征。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紧扣课文材料,通过阅读课的教学,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

1.利用课文材料进行细节理解训练

在教学中,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注意材料的细节。在高考英语卷阅读题中,细节题占了多半。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加强细节题的训练。每个单元的Reading部分的课文上边都有三个简单的小问题,就是细节题,教师要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另外,教师可根据具体需要再增加细节题的训练。

2.利用课文材料进行主旨大意训练

主旨大意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用以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概括和归纳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的能力。通常从两个方面来命题:一是归纳主题思想,二是确定标题。这类问题一般不易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训练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主题段。正确归纳概括,以防以偏概全。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开展分析、讨论,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字一句的将课文看懂,译成汉语读熟,

特别留心课文中的长难句 ,认真体味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在完全弄懂

的情况下教师可适当进行推理判断训练和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训练。

三.依据教材,攻克语法难关

吕叔湘先生说过:“与其多读语法书,不如多读文章。”课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地”。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通过课文去学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这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有效得多。我国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在初学阶段,采用听说领先、学习基本句型的方法去学习英语语法,是行之有效的。教材上的每一单元基本是都对应着某一语法,这一单元会出现含有该语法项目的多个句子。因此,教师要精选一些含有当前所学的语法项目的句子,通过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模仿等使学生背熟,让其中包含的语法知识植入潜意识, 能脱口而出。人们常说,学好语法,语感比规则重要。其实,每项语法,十多个有代表性句子就可基本涵盖。“背熟一句话,解决一类题”。这些句子需背的滚瓜烂熟,用时才能产生正迁移。每个单元后的C部分练习,就专练了该语法项目。学生也可在做练习时,随时记下一些代表性的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轰炸,一定会解决某一语法类目。

四.依据教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刘道义先生在给教师学员作SEFC辅导讲座时,也强调了以教材为中心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事实证明,这种以课本为蓝本的写作教学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写单词、词组、句型。在所学的每个单元的课文中,都有很多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和句型。每个单元都坚持听写单词、词组和重要句型。

2.用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造句。在学完每篇课文后,要求学生用所给的单词、词组及句型造句。在课堂上,针对每个单元所学的单词、词组及句型进行操练。课后,及时布置一些中译英练习或用给定的词语造句,这样起到同步巩固词语的作用。

3. 仿写。仿写既能反馈出学生对课文的体裁及重要句型的掌握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所用语言材料的系统掌握,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 课文中常出现许多习惯表达方式和一些特殊句式,还有一些适合某些特定情景、场合的常用句子,教师要向学生多强调、示范。特别是一些常用于文章开头、结尾和中间起承接作用的惯用语,要让学生多练习,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杨利娴 2003)。每个单元的Reading之后练习的D部分及课后练习的E部分,都是与本单元题材相关的作文,或是缩写,或是仿写,都是较好的写作例文。

结束语:

总之,围绕教材进行的词汇、阅读、语法及写作的教更适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教材作为师生据以教和学的基本材料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更加充分地利用、研究和发掘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利娴. 仿写── 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的重要方法[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9).

[2]“高中英语阅读技能训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7期

存在依据 篇5

一、我国调解制度的历史演变

人是社会的产物,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成长经历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差异的存在和利益的争夺使纠纷不可避免,可以说人类社会正是在纠纷的发生和解决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没有纠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野蛮时期最为流行的是同态复仇式的纠纷解决方式,那时不存在专门的解决纠纷的国家机关,对侵犯本族利益的个人往往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的复仇方式。到了封建时代,国家制度逐渐形成,设立了专门国家机关负责行政和司法事务,解决各种纠纷。官府解决民间争议一般先了解案件事实,对当事双方进行说服教育,运用谦让仁义等儒家思想促成争议的双发互相原谅、消除纠纷。行不通时才运用国家权利进行裁决。除此之外,更多的民间纠纷不会闹到公堂上去,而是靠争议双方和解或是由村里族里威信较大的人居中调解。在提到谦让时,众人皆知的“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名句,其故事来源就是民间争议双方自行解决纠纷的典型案例。

二、近现代世界上一些典型国家的纠纷解决机制

到了近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法治化程度逐渐提高,法律日益完善。在英美等资本主义最早产生的国家,法治化程度比较高,人们的维权意识较强。在发生争议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将对方告上法庭,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生了许多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本是鸡毛蒜皮不应当上法庭,却在法庭上上演了的故事。这些在我们看来荒唐可笑的,但在他们特殊的国度里确有其存在的历史基础。即便如此,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和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等司法发达的国家,对民事纠纷的解决也不是采取单一的法官裁断方式,也会对案件进行调解。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约95%的民事案件,是经过法院内附设的和解等代替诉讼解决纠纷程序得到解决;英国法院的和解结案率相当高,约占民事诉讼的80%以上;日本在审理中和解的案件约占35%;德国由于对法官职权主义的强调,诉讼实务中和解率是比较低的, 但也有近25%的民事纠纷是通过诉讼调解完成救济的。

三、我国调解制度的立法现状

对于有着悠久调解历史的中国,在当代更加强调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大力提倡调解,对能不判的案件则不判,能调解的则调解。我国关于调解的立法越来越详尽。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在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1次会议上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详细规定了诉讼调解的程序和方式,有力地指导了我国民事调解工作的进行。2007年10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仍然把调解作为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可以看出调解将作为一种纠纷解决制度在我国长期发挥作用。

四、调解制度在我国存在的现实可能性

1. 调解制度在我国具有心理基础。

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中国国民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进行争论,对利益的争执更是不愿在大众面前理论。通常的做法是先与对方和解,寻求私了,只有在双方协商不成,没有其他解决办法逼不得已之时才会走上法庭。不管是走上法庭的原告还是被告,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耻辱感,在民众心目中打官司是很丢人的事。另外,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缺乏法治传统,在人民心中打官司劳民伤财,弄不好得不偿失,这也使他们害怕将纠纷交给法院解决,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厌讼”、“息讼”心里,为调解制度的存在铺就了深厚的心理基础。根据民众的这种心理,对案件进行调解,法院法官不过多的干涉案件的解决正是顺应了民众的这种心理,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2. 调解制度是减轻法院负担,节约诉讼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的需要。

我国法院承担着全国的民事、刑事、行政、经济等各类案件的审理工作,尤其是基层法院任务更是繁重。由于担任法官的条件较高,我国法官的数量明显不足,有限的法官难以及时有效处理如此众多的案件,案件审理效率“居低不下”。对一部分案件进行调解,意义重大。其一,可以大大提高结案的效率,在调解中,主要协议由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官只起说服劝说居中调停的作用,审理负担减轻不小。其二,调解结案能避免调查取证等活动,也可以省去传唤证人、开庭、质证、辩论等案件审理环节,对人力、物力都是一种节约,这样可以使法院、法官把精力用在更大更复杂的案件上。

调解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纠纷的特别方式,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之一,与诉讼的目的一样都具有定纷止争的作用,了解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演变,考察各国调解制度的现状,把握调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调调解制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江容眉.浅析民事调解制度的作用与重塑[J].宁德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

存在依据 篇6

一、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长期由于金融活动被边缘化造成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缓慢、畸形化, 出现了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量资金正在不断流出农村地区。

农民、工商个体户等将资金存入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 而这些机构为了规避风险, 获取利益最大化, 将集中起来的资金存在中央银行或贷给规模较大的公司、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等, 这样就是资金快速流出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 进而流入经济发达的地区, 这样就无法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作用, 无法真正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无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一体化。

(二) 农村金融机构少且业务单一。

首先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由于商业化运作, 追求最大利益, 均减少了在乡镇地区的网点, 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减少, 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相对真空,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仅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一些小型商业金融机构, 比如小型的贷款公司等。而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单一, 大部分仅拥有单一形式的存贷款业务, 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 贷款业务也仅仅针对的是一些信用状况较好, 抗风险能力强, 有担保、抵押的优质客户, 比如规模较大的公司、农业大户等, 一般的小公司、工商个体户、普通农民贷款困难;对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来说, 其缺乏一些必要的银行中间业务, 比如票据承兑业务、融资性租赁业务等。

(三) 农民的金融活动参与度低。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差、发展速度慢等历史客观原因, 加之农民的财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等主观原因, 我国农民的金融参与积极性差, 参与程度低, 比如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 农民甚至不把钱存进银行而是把自己的积蓄放在家中。目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果片面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硬件设施、拓宽金融业务而忽视了农民的实际情况是无法起到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效果的。

二、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业发展的措施

(一) 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 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简单来说, 普惠金融就是一种能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提供多种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是金融服务覆盖那些低收入人群, 而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发展不均衡, 使得大部分低收入人群位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且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 只能提供少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情况目前已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对于金融方面的需求, 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加快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实行以下措施: (1)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 改变原先的仅有存贷业务, 引入成熟的金融业务和金融理财产品例如基金、国债, 并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 开发出面向广大农民的金融业务和金融理财产品。 (2) 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鼓励小微企业成长。 (3) 提高农村地区的理财意识和信用意识, 可以通过讲座等方式让其理解并学会运用新的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产品并且树立信用意识, 活跃、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实现农村富裕、农民富裕。

(二) 推进民营的中小型银行进入当地农村市场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到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允许民间资本参与中小型银行的经营。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 造成资本流动和工作效率缓慢, 已经对农村地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推进民营的中小型银行进入当地农村市场能够在农村金融市场建立长期有效的竞争机制, 更加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兴的民营的中小型银行具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难以比拟的优势, 他们由于决策过程短, 所以具有经营灵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开展个性化金融业务。

同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可以真正反映资金的供需关系, 发挥利率的信号作用, 使资金落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减少银行利差收入, 鼓励银行金融创新及各种理财市场的发展。

(三)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目前就农村金融业的支持力度, 实行各方面的支持政策, 在政府税收方面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或返还税款, 做到扶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兴的中小型民营发展。在央行方面, 通过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 增加涉农贷款总量。在人才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原有农村地区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要, 所以要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 指导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导农民学会运用金融工具促进当地发展。

(四) 完善相关法律, 规范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应尽快出台涉及农村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规范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 形成统一的农村金融业业务规范, 保障农村地区资金的充足度, 真正做到服务“三农”, 促进发展。

(五) 促进保险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长期以来保险业在农村地区的业务仅限于农民的养老保险, 由于农业受环境影响大、存在风险高, 少有企业涉足农村财产保险, 使得在部分涉农贷款在遭遇环境灾害时无法收回, 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根据这种情况, 政府应推行相关优惠政策, 鼓励保险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确保资金链的稳固, 保障农村经济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探析——以山东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3 (8) :

上一篇:数学研究方法下一篇:愤怒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