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课程内容

2024-08-03

依据课程内容(共10篇)

依据课程内容 篇1

体育教学内容曾经经历了从大纲的规定内容, 到实验版的由教师自选内容, 再到修订版的建议内容的变化过程。体育新课改前后, 体育课堂都教了什么?所教内容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上, 无论哪一阶段内容的确定, 最基本的依据都无法脱离课程性质, 但应如何依据课程性质来确定教学内容?实验版和修订版课标在课程性质方面有没有发生变化?假如从课程性质出发, 应如何有效确定所教内容?等一系列问题都十分有必要探讨, 本研究从分析课程性质入手, 旨在为一线教师有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一、实验版与修订版课标“课程性质”内容之变化

2000年和2011年分别出台了两个版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 在“课程性质”上有无变化?如果有变化, 是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在此, 首先重点做一下比较分析 (见表1) 。

从表1中所呈现的两个版本的课程性质可以看出, 其文本内容表述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实验版还是修订版, 课程性质的主要内容都是由三个层次组成, 其中, 实验版突出了三个层次:其一, 突出了本课程为必修、重要;其二, 突出了健康目标;其三, 突出了课程价值。而修订版突出的三个层次为:其一, 突出了课程重要;其二, 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其三, 突出了课程的特性。从呈现出的结构形式来看, 前者可以被整合为两大部分, 即可以将其二、其三整合为体育课程重要价值, 因为, 健康目标依然可以将其理解为具有增进健康的价值。而修订版的重要、价值、特性三个部分, 分别都是独立的, 即表述出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由此可以看出, 从结构形式上来看, 实验版呈现的是二元式结构形式, 而修订版为三元式结构形式。

(二) 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

从两个版本课程性质的具体内容来看, 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前面分析结构形式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将具体内容进行细分, 结果发现, 实验版的内容包含:1.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2.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4.是改革深化, 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5.具有增进健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价值”。因此, 必修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要途径、课程价值, 为该版本课程的最核心内容, 不但反映出是什么样的课程, 还表述了它的作用和价值。

修订版课程性质的主要内容, 对其进一步细分后发现:1.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3.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等特性。因此, 该版本课程性质, 重点呈现了课程的重要性、完成该课程采取的主要手段、学习的主要内容、达成的课程目标, 以及明确了课程具有的多重特性。与实验版相比, 其一, 从具体内容来看, 增加了对课程所具有的几大特性的表述;其二, 将实验版中的课程目标与课程价值进行了拆分与重组。

因此, 两个版本课程性质相比, 无论是形式上, 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这一改变, 使课程性质更加清晰化了, 更加具体化了, 更加全面化了。但同时, 也有了新的要求。如, 该如何依据课程性质, 尤其是课程性质的具体特性来确定教学内容呢?

二、修订版课标“课程性质”的内涵与要求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关于课程性质的具体内容表述共413个字。从组成上来看, 分为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位, 后一部分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分述。两部分的内涵和要求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从定位、特性两个部分可以将课程性质的内涵分解为前后各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针对一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首先, 课程性质文本中前一部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的时候, 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 高度概括后可以表述为“重要性”、“身体练习”、“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健康、培养意识、能力”。在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 就要充分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尤其要考虑的是手段、内容和目标, 是否与课程性质定位相一致。

其次, 课程性质后一部分, 集中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 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在选择教什么的时候, 都需要比对这四大特性, 尤其要考虑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是否突出, 而综合性体现在内容选择上的时候, 主要考虑内容的整合, 如渗透健康知识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等。

三、依据课程性质确定教学内容的具体方略

要想较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是最首要的依据, 脱离了课程性质的内容是盲目的, 甚至有可能走进某一误区之中。但如何依据课程性质来确定, 主要分两个步骤来完成。

(一)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确定内容方向

体育课堂教学要选择什么内容, 包括如何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写教材, 都离不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定位的研究和分析论证。因为, 其定位决定着内容选择与确定的方向, 只有把握准方向, 才能避免走弯路, 使课堂教学依照课改要求、符合课程性质。那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位如何体现方向性?手段、内容、目标三者缺一不可。

1.“身体练习”是主要手段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之处, 就在于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通过这种手段, 不但能够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而且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技能与素质练习提高体能, 从而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水平。因此,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最首要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备选内容是否是通过身体练习形式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 有没有身体练习?是什么样的身体练习?假如所选内容不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施的, 最好将其排除在体育教学内容之外 (指体育与健康实践课) , 因为, 没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练习, 不但难以掌握运动技能, 而且, 机体也难以得到锻炼和增强。如, 有的教师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摆多米诺骨牌, 就缺乏身体练习的成分, 显然以多米诺骨牌为体育教学内容是不妥当的。由此, 有无身体练习便被作为首要判断依据。除此之外, 还要在身体练习程度上做进一步的考虑, 即“是什么样的身体练习?”这种身体练习要含有一定的技术成分, 否则, 难以称其为教与学的内容。

2.“知识、技能、方法”是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 不但要“动起来”, 还要“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由此, 在选择确定内容的时候, 要看该内容是否含有知识、技术成分在里面?通过学习从而完成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的过程。有的内容知识性不突出, 有的内容缺乏技术含量, 还有的内容不具有方法技巧性, 因此, 在选择的时候, 需要充分考虑课程性质的具体要求, 达不到要求的, 同样被排除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由此, 是否具有“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应是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依据。

3. 促进“健康、意识、能力”是主要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由此, 第三个方面的依据就是要看一看备选内容是否具有增进学生健康的价值与功能。当然, 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方面, 是通过合理的方法, 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 在增进健康的同时, 逐步实现目标的。因此, 是否能够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便成为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如, 有的教师所选的是发展智力的内容, 比如说, 有的体育课上, 教师组织学生下象棋, 很显然, 这一内容很难起到强健身体的功效。

(二)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性”综合判断内容适宜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四大特性, 所选教学内容要符合这四大特性, 否则, 就可能远离科学、合理、有效等基本要求。

1. 综合判断方法

为了能够使确定的内容尽可能地适宜, 需要采取一一比对法来确定。具体操作方法见表3。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用表3的方式可以较为明确地判断备选内容是否可以被选中。但需要说明的是, 在备选内容栏中, 所列举出来的内容, 其应定为运动项目本身, 而非具体运动技术层面。因为, 只要项目确定了, 具体到教哪些技术, 还要结合中小学不同水平级学生的具体需要而定。当然, 这种判断方法, 只是针对项目本身, 而未能结合某一学段或年级的具体内容确定。更确切地说, 这种方法, 更适合于“素材”、“教材化”阶段的选择。当然, 早已被编进教材中的一些项目, 一般情况下无需再做这类判断。

2. 判断案例分析

采用如表3所示的判断方式来验证一下, 前文中所提到的几个案例为什么不能作为体育与健康内容来教学?以象棋、多米诺骨牌、扫把等器材被一些教师作为体育器材搬进课堂的情况为例, 判断情况如表4所示。

注: (1) 利用该表进行内容选择时, 根据备选内容所具有的特性, 用打“√”的形式来逐一判断; (2) 在“选择结果”栏目的确定上, 依据特性中所符合的“√”多少来判断是否被选中, 本研究认为, 符合三个以上特性的, 即前面有三个以上“√”的, 在“选择结果”中可打上被选中的“√”。

通过分析发现, 象棋、多米诺骨牌除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基础性外 (知识层面) , 其他三个方面的特性都很难具备;扫把和扁担南瓜尽管也被个别教师引入到了课堂之中, 让学生作为器材来活动身体, 但对表4中的四大特性的判断结果显示, 除了具有实践性, 和一定程度上的健身性之外, 基础性和综合性都难以体现, 因此, 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不适宜的。

四、结束语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 由于放开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 很多教师开动脑筋, 充分挖掘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但由于缺乏对资源开发的判断方法与能力, 使得一些不适宜内容被引入到了体育课堂之中, 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 势必会对体育课程改革, 尤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课程性质, 不但让我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更能够帮助我们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 科学、合理地开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够杜绝不科学、不合理的资源走进课堂。当然, 选择与确定内容, 单单通过课程性质所反映出的特性, 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无论是素材“教材化”, 还是教材“教学化”,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器材、场地、师资、目标要求等若干因素, 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宜, 并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与健身价值。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篇2

关键词:文本体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04-01

对于一堂课,大家习惯于讨论“怎么教”,我们往往在评课的时候问,讲得怎么样?其实从主体性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真正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一堂课,我们应该问的是“这堂课学的怎么样?”。根据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的的多。并且,教什么往往决定了怎么教。我们目前的公开课,展示课,不管是执教者还是评教者,反复琢磨的是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教学模式。关键是怎么样才算落实了这种理念。

《雁》安排在上海市现行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内容选自《2001年中国年度最佳小说》,作者石钟山。这一单元以“生命的沉思”为主题,选取了四篇关注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作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生命。

本文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是:

1、体式分析

本文在体例上应属于寓言体小说。寓言体小说是指以寓言的形式写成的小说,它是一种通过假托的人物(动物、植物、无生物等)形象和带有劝喻或讽刺性质的故事来阐明某种事理的小说文体。它既有寓言的特点,又有小说的艺术,其主题不限于寓言本身,而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物喻人、借具体喻抽象,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使精深的思想和隽永的哲理得以通俗、平易、畅达。

2、多元主题

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意义的核心。对于同一篇小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因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一曲咏叹至死不渝之爱的颂歌!

这是一首宣扬自由与尊严的赞美诗!

这是一篇鞭挞人类灵魂的檄文!

这更是一幕寓意深远的悲剧 !

3、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本篇文章属于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叙述的过程中采用第三人称(雁、张家夫妇),好处是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

4、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拟人化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拟人化,就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事物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举止、言语表现。

拟人化手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因为可以把人类以外的事物写得像人一样,这一来,读者就可以直接与之交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写童话,也可以写寓言。《雁》全篇采用拟人化手法展现雁的心理变化,真切可感,动人心弦。

5、细节描写

对雌雁“头”的描写很传神。“她高昂着头,冲着天空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不肯低头,是因为她埋没在庸俗的鹅群中,她担心爱侣找不到她。然而,面对已经迁徙的家族,雄雁不得不走,不能不走,只留下一声凄凉的哀鸣,受伤的雌雁“垂下了那颗高贵美丽的头”,此情此景,看者动容,听者流泪!

“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的悲凉”。 一天天,一日日,她在企盼和煎熬中度过。终于等来了春天,雌雁看到天空中有“掠过的雁群”时,“发出兴奋的鸣叫”,然而重逢的喜悦稍纵即逝。

“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至死也不肯低下高贵的头,因为澄澈的天空中有他们的梦想、自由、爱情。这就是他们对生命的最好诠释!

6、作者的感情倾向

大雁“夫妇”忠贞的爱情使人动容。一个是“高昂着头,冲着天空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目送着……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一个是“留下最后一声哀鸣,犹豫着向南飞去”。一个是对丈夫无限的期待和信任,一个是对妻子无限的担忧和眷恋。可谓是上下呼应,凄婉动人。

小说中以张家夫妇为代表的人类,是自私的、残忍的,甚至是泯灭了人性的。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张家夫妇,还是作为群体的“人们”,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遗忘了雁的生命价值。雌雁为何受伤?因“她中了猎人的枪弹”。张家夫妇虽然做过善举,“齐心协力”、“小心仔细”地为雌雁疗伤,但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单纯想要治好它,而是为了一己私欲——“张家白白捡了一只大雁,他们喜出望外”,“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周围的人们呢?“新奇而又兴奋”,“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他们“新奇”、“兴奋”、“嬉笑”,没有一个好人站出来,主张放生受伤的雌雁。

依据课程内容 篇3

1.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三级目标体系, 并指出:“《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一旦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后, 就应立即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首要依据, 就是体育教学目标。

2. 学情特点

了解、掌握所带班级的学情特点是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应了解的学情特点至少包括身心发展特征、体能基础、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基础、体育课堂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 一线教师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时, 应根据这些千差万别的学情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方法

1. 参考教参法

《体育教师用书》等系列的教学参考书中罗列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是有关专家已为广大一线教师选好, 且大多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 相对比较成熟, 一线教师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直接从中选取。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师选、编、创教学内容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各地新课程实验使用较为普遍的体育教学参考书有人教版体育教师用书、华师大版体育教师用书等。

2. 加工改造法

一线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备课参考教参时, 会经常遇到书中列举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不适合学情、校情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 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 如使之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 从而更好地为目标的达成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不断有新兴体育运动进入体育课堂, 但教师在选择这类教学内容时, 有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加工, 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改造器材等, 以便于学生接受。

3. 开发创编法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篇4

一、散文的文本体式

“文本体式”的概念是由王荣生教授提出的。“体式”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文本的类别,如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二是具体某个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样式,如散文又可分为抒情散文、记叙散文、回忆性散文等。而笔者所讲的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要兼顾两面,既要找准文本类别的特征,又要针对具体文本研读其“个”的特征。

散文作为介于文章与文学之间的“两栖”文体,有其独特的文本体式。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往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其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它具有事实性和情感性两方面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提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文本特征,其中的“神”便是作者的情感主线,所以散文虽然具有两面性,但其写作目的主要是抒发隐藏在“事实”后面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散文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文类之一,其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怎样教”的问题上,所以便出现了“将所有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的不良现象,而且散文教学更多的偏重于被写的人和事,即事实性,却忽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即情感性。散文作为一种文类有其共性,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都是从作者的叙述中感悟其真实的情感。但是,作为单个的某一篇特定的文本,老师就要更深入地研究其独特的个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很多教师在教授这篇经典文本的时候,将“父爱”确定为文章的主题,并且围绕“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展开语文课堂教学。通篇下来全是围绕“父亲”的解读,尤其是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更是被教师列为文本教学的重中之重。《背影》作为一篇经典散文,难道只是因为其所叙写的“父亲”、“父爱”而成为传世之作的吗?朱自清的写作特色以及他在叙写这篇文章时的所思所感是否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呢?散文叙写的事情基本真实,无法虚构,这一点需要读者认真的解读被写的人和事。但是散文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脱离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便无法真正透彻地解读文本。显然,老师更应该以后者为重点进行文本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学生领略经典文本的魅力、品味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学习作者观察人事的视角,感悟作者感情表达下的睿智和见识。

三、依据散文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的途径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所在。然而,在“语文教学内容”严重缺失的今天,“教什么”远比“怎样教”要重要的多,所以一线教师便肩负起了探求合宜的教学内容的重任,这不是一时一日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教师们在一篇篇课文、一堂堂课程里去摸索、探讨、研究。在这里,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点认识。

首先,散文教学内容的合宜与否主要依赖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而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则要基于其学科教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修炼。就朱自清的《背影》而言,要想深入的解读文章并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就必然要了解朱自清其本人,了解他的生平、《背影》的写作背景等。比如,作者与父亲背后的“矛盾”是解读作者情感发展的重要推力。还要关注专家对《背影》的解读,比如孙绍振在《名作细读》里这样解读:“《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关键的地方,不像《春》、《绿》、《匆匆》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也不做大幅度的渲染,而是将直接抒情的语句压缩到了文章结尾。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反而采用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这样的专家见解,就不难正确定位出《背影》语言的深厚质朴和情深意长。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够给教师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文本,从更好的角度选取合宜的教学内容。

其次,散文虽然更专注于情感的表达,但是没有事实的依托,任何情感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对于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也要适当的分析解读。很多教师在讲授《背影》一文时比较关注文章叙写的“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并没有错,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学生读懂课文的阅读框架。而第六段关于“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也可作为文章写法目标的重要内容,但并非整篇散文的重点所在。

最后,散文教学内容要关注作者的情感体验。俗话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里所谓的“神”就是作者潜藏在叙事背后的情感体验。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无疑就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父爱固然值得歌颂,但是年轻的“我”对父爱认识的独特体验无疑更引人深思。文中从对“父亲”的“埋怨”——“不屑”——“感动”——“理解”,这一过程在作者简洁质朴的笔下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无法理解但也是最应该深刻体会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1,(1).

[4]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

依据课程内容 篇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出现时间较晚, 内容相对滞后的, 学界在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上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戴维斯将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职业行为规范、工程环境伦理。”姜卉认为, “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伦理冲突和伦理决策过程”应成为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陈爱华将其内容归为:“工程伦理责任, 工程伦理原则及规范教育, 工程伦理风险以及规避工程伦理风险的道德选择教育。”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也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内容多有重复, 大多是基于伦理角度来阐述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对内容的探讨还不够普遍和深入, 从文献资料的整理来看, 多见于工程伦理教育措施的研究, 少有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探讨。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 都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教育内容。没有科学与合理的教育内容, 任何教育都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工程伦理教育也是如此, 只有明确了依据, 才能在工程伦理的教育过程中, 更能主动、更能客观地对教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确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依据

1、工程伦理教育学科特点

工程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也是职业伦理学的一种, 它融合了工程技术学和伦理学, 是一门关于工程界职业道德的交叉学科。人们从事工程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需求的目的, 利益就构成了工程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关系, 因此, 工程伦理学是关于工程伦理道德的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是处理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与人、社会、自然相互关系的学科。可见,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门将工程技术实践与伦理道德相融合的交叉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具有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并举、工程专业知识和伦理道德知识相结合的特征。工程科学是被量化的硬科学, 而人文伦理更多的涉及到一些精神上的、不可量化的软因素, 正由于两种科学之间的隔阂, 才造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对学科建制的探索是我国学界在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中的焦点, 就目前学科性质展开了讨论:如李伯聪从工程伦理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上将其区分, 狭义的工程伦理是对工程师职业伦理的研究, 广义的工程伦理是对工程实践伦理的研究。李世新从工程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将其理解为两个进路, 即工程师伦理道德观念的微观层次和工程师伦理准则的宏观层次。然而, 工程伦理学研究的共同缺陷在于学科意识不强, 理论建构不足。具体表现为:在学科体系的设置上不重视, 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内容过于死板, 各专业学科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伦理、科学工具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 教材内容更新不够, 新兴专业学科的教材无法满足当前需要, 教材内容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科学、缺少工程思维方法等。鉴于此, 第一, 提高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重视, 将工程伦理教育及课程的改革纳入到学科建设中去。第二, 重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必须在体制上予以支持, 利用专项资金完善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学科体系以及内容革新的规章制度。第三, 重视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 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学生兼备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

2、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目标

戴维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增加学生对职业行为标准的了解, 改进学生的伦理判断能力, 增强学生的伦理意志力。”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必须依赖多个具体的目标来实现, 最终使现代工程师具备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来说, 使理工科大学生系统的学习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知识, 通过工程实践的锻炼来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从而更好的解决工程中的伦理困境问题成为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最终目标。自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 工程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尽管在对于解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 许多学者已经给出了许多建议, 但目前一些高校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仍不够明确:在课程的设置上, 通常以通识教育取代职业道德教育, 并没有将其作为必修课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 内容也没有紧密的结合工程教育和伦理教育的目的, 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 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 开展的教学活动很难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确定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之前, 必须要认清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如何保证所选择的内容能实现目标的问题, 而后教师才能决定教学内容“教什么, 学什么”和教学目标“教到什么程度, 学到什么程度”的两个问题。有学者指出, 高校工程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必须注重“市场”和“教育”的引导和保证作用。市场的要求, 明确了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即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前瞻性”是确立工程教育内容的前提;教育就是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 “方向性”是保证工程教育内容实现的依据, 拉塞克说, “教育能够而且应该在发展伦理以及培养社会未来所必需的性格、品质方面负起责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才能造就“工程师摇篮”这一目标。

3、工程伦理教育实践需求

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需求解决学生在未来工程实践中需要什么, 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就目前来看, 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课程, 其实践需求有以下两类:第一就业需求。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中就有一部分走上工作岗位, 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 他们在工程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如工程技术和伦理道德的问题, 如果具备了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不仅备受企业青睐, 而且在工程实践中处理工程问题也游刃有余。因此, 强大的就业需求要求工程伦理教育内容必须有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支撑。第二, 职业资格需求。工程领域的职业执行资格证书是工程从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 作为理工类学生往往都要通过一些培训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安全工程师、建造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都需要参加工程类的考试, 其中考试内容也是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结合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现状, 发现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需求仍有差距, 具体表现为:多注重课堂教学, 少工程实践教育活动;多注重工程技术学习, 少教学实验和工程技术训练;多注重理论性概念, 少具体操作方法等等。内容与实践严重的脱节, 直接导致学生责任伦理意识差, 很难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工程伦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 必须以就业和职业资格需求为导向,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实提高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 高校要建立工程实践基地, 教师要有工程实践经验, 学生要有工程实践能力。高校要增设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内容, 不断整合各种资源, 开展各类有关工程道德实践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校内工程实践中心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等。另一方面, 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拓展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空间, 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此外,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完成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提高自己工程伦理责任意识, 培养较强的责任观念。

三、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

基于上述的三个因素,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了三个层次: (1) 工程伦理理念教育。加强高校对学生正确的工程伦理理念教育, 提高大学生辨别和认识工程道德实践的能力。 (2) 工程伦理理论教育。加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大学生工程技术理论专业知识的能力。 (3) 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加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课外实践内容, 培养大学生处理工程实践的正确判断和选择能力。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确定, 是一项艰巨复杂、与时俱进的任务, 只有综合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开展的情况和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 才能从根本上把握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同时, 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确定并不是被量化的某种模式,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校和学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我们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原则,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改革蓝本, 探索一条适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程伦理教学目标之路, 一条适合本地区、本行业长效发展的工程伦理教育手段之路, 一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之路。

摘要: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确立依据对工程教育内容的制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出现时间较晚, 内容相对滞后的现状, 依据工程伦理教育的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和实践需求, 本文把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确立为工程伦理理念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三个层次。

关键词: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依据

参考文献

[1]马京平.陕甘宁边区农民法制教育:内容、确立依据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 2013 (08) .

[2]李伯聪.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J].伦理学研究, 2006 (11) .

[3]李世新.工程伦理学研究的两个进路[J].伦理学研究, 2006 (06) .

依据课程内容 篇6

一、标准依据

首先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煤炭工程部分) 》 (建标[2011]188号) , 其包含了煤炭工程的术语、图形、分级、井巷工程、地下开采、装备与安装标准, 内容很全面。

其次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煤炭工程部分) 》没有列入的一些中央部门规范性文件, 如《煤矿地质测量图例》 (能源煤总[1989]第26号)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建标[2013]44号) 、《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管理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 (发改运行[2014]893号) 。这些没有被列入的规范性文件, 有的比列入的内容更多, 如《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在图例数量、图例颜色、字体规定方面比《煤炭矿井制图标准》 (GB/T50593-2010) 丰富。还有的根据当前安全形势的需要, 提出了比列入的更加严格的规定, 如《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八条规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 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而发改运行[2014]893号文件二、 (八) 条款规定:“原则上一个采 (盘) 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生产”。

再次是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县小煤矿和市属国有煤矿开展瓦斯集中整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两个若干规定的通知》 (渝府发[2005]52号)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编制提纲》 (暂行) (云工信煤技[2013]309号) 、《萍乡市煤炭管理局关于规范煤矿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等名称的通知》 (萍煤字[2013]26号) 。这些地方规范性文件所规定内容很多是国家规定没有的, 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将内容具体化。

然后, 就是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性问题。《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办发[2010]28号) 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在开展这次规章集中清理工作的同时, 应当一并开展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或者相互抵触、依据缺失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特别是对含有加重企业负担、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要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 要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地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 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目前, 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煤炭工业规范性文件目录可以查阅《关于废止242件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10]135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1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年第18号》、《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第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10月14日发布的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3年第43号) 。地方部门的具体查询地方部门公布的文件。

最后, 没有列入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目录的规范性文件虽然不能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但是可以作为设计参考。比如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里都没有的内容, 可以参考《高档普采机械化管理办法》 ([84]煤生字第812号) 、《综合机械化采煤暂行管理办法》 ([84]煤生字第640号) 、《地方国营煤矿设计若干规定》 ([84]煤地方字第1159号) 。

二、设计步骤

首先在采区设计前3个月应制定采区地质说明书, 并由矿总工程师审批。采区地质说明书在采区设计前1个月送交设计单位。

其次根据矿总工程师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矿井设计文件、矿井的长远规划、采区接续图表、邻近采区相同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矿总工程师组织矿技术部门编制采区设计方案。在编制采区设计方案的过程中, 应广泛征求有关科室人员、工人的意见。编制完毕, 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上报矿务局 (集团公司) 。矿务局 (集团公司)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技术、 安监部门人员对采区设计方案提出详细和具体明确的审查意见, 最后由矿务局 (集团公司) 总工程师审批。

再次根据审批的采区设计方案, 矿总工程师组织矿技术部门编制采区设计说明书。在编制采区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 应广泛征求有关科室人员、工人的意见。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原审批的采区设计方案时, 必须提出修改意见, 报矿务局 (集团公司) 总工程师审批。采区设计说明书编制完毕, 由矿总工程师签字上报矿务局 (集团公司) 备案。

三、设计内容

(一) 采区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采区几何尺寸;采区生产能力、采掘工作面个数、采区服务年限;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回采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采区工程估价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 采区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 概况。采区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煤层、煤层顶底板、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储量及服务年限; (2) 采煤方法。巷道布置、采煤工艺、设备配置、采掘比例关系以及采掘工程平面图; (3) 顶板控制。支护设计、工作面顶板控制、区段平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4) 采区生产系统。包含采区通风、运输、供电、排水、压风、通讯、照明、防尘, 还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附各系统图; (5) 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顶板事故、机电事故、爆破事故、运输事故的措施以及其他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 (6) 采区工程估价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照《关于发布<煤炭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各类工程消耗量和工程造价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中煤建协字[2007]90号)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建标[2013]44号)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13) 的规定对工程进行准确估价。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采区走向长度、采区倾斜长度、煤层倾角、煤层厚度、采高、煤的密度、区段数目、工作面长度、同时生产工作面数、采区月产量、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工业储量、采区采出率、采区可采储量、采区服务年限、万吨掘进率等。

四、结语

依据课程内容 篇7

一、日本新政治制度的确立 (1945~1948)

日本战败投降后, 日本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被迫按照美国的战略意图, 接受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造。经过一系列改革, 战前那种军事封建性的政治结构“基本”被摧毁, 进而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1947年5月正式施行的《日本国宪法》是各项改革的核心, 它确立的“新宪法体制”, 成为战后日本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该阶段, 日本经历了东久迩稔彦内阁、币原喜重郎内阁、吉田茂第一届内阁、片山哲内阁和芦田均内阁。

二、日本国家独立的初步实现 (1948~1955)

1947年前后, 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需要制定和调整新的世界战略。作为这一世界战略的组成部分, 该战略的新内容无疑会反映到对日本政策的调整、转变上来。1948年以后, 日本作为美国的战略重点, 被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 具体表现就是“旧金山体制”的确立。该阶段重点探讨吉田茂的“保守本流”路线及其对战后初期日本国家战略的影响。

三、“五五体制”与日本重返国际社会 (1955~1960)

战后的民主化改革是“五五体制”形成的最大原因。在此基础上, 社会党等革新政党的势力得到急剧增长并一度成为执政党。但是, 随着美国对日政策发生转变, 从而使保守势力占据日本政坛的支配性地位, 进而形成了保守与革新对立的两党竞争体制。以鸠山一郎和岸信介为代表的两届首相有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推行了一条与“保守本流”路线不尽相同的政策主张。改宪与护宪也成为这一时期斗争的焦点。战后日本政府形成了一个传统, 即从吉田首相开始, 每位首相在任期间总要努力在内政或外交上作出一两件“大事”, 为自己“树碑立传”。吉田茂签订媾和条约, 为日本争得独立;鸠山一郎签订日苏联合宣言,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从而取得苏联的支持, 进入联合国;岸信介完成修改日美安全条约, 与美国建立新的安全体制。

四、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 (1960~1972)

在新的《日美安保条约》签订之后, 岸信介内阁离开了日本政治舞台, 随后的池田勇人上台组成新的内阁。为了避免由于安保条约而导致国内的对立与分裂, 转移国民的注意力及缓和政治, 池田内阁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经济方面, 适时地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池田内阁时期, 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重视经济外交。在20世纪60年代末, 欧美俄国都先后采取了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 日本政府也顺应了这一潮流采取了同样的政策。日本政府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的国内外有利条件, 1968年基本达成了百余年梦寐以求的追赶欧美的国家目标, 登上西方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佐藤内阁在日本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基础上, 收回了冲绳行政权, 解决了拖延多年的冲绳的归属问题, 使日本在日美同盟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五、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的削弱与探索 (1972~1982)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 日本经济、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1971年6月17日日美双方签订归还冲绳协定不久, 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发表了即将访华的声明, 一个月以后的8月15日, 尼克松又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由布雷顿森林体系转变为牙买加体系, 作为美国摆脱困境的举措。此时, 佐藤政权已经日落西山, 内阁的支持率下降到35%, 不支持达到46%。在这种情况下, 1972年7月6日, 内阁正式辞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日本政党政治中“朝野伯仲”局面浮现, 使执政的自民党控制国会的能力大为减弱。

六、日本政治外交的重大转折 (1982~1993)

二战以后, 日本在战败和被美军占领的特殊条件下, 选择了一条作为“通商国家”而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形成了以“经济立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然而,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日本越来越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经济大国地位, 而开始寻求成为一个政治大国。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 是经济立国战略发展的表现和结果, 也是在成功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以“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之间的如下逻辑关联为基本论据:作为经济大国, 有能力争当政治大国, 同时也理应成为政治大国;前者为日本设定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依据, 后者为日本向内外宣示这一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作出了论证。中曾根长期政权不仅确定了“政治大国”的追求目标, 实现了重大的政治转折, 而且国内政局较为平稳, 内阁支持率显著提高, 创造了自民党发展史上的“黄金期”。

七、联合政权与政治外交变革 (1993~1996)

1993年8月6日, 日本新党细川护熙在众参两院的首相提名投票时, 击败自民党总裁河野洋平出任首相。进而结束了日本自民党长达38年单独执政的政治局面, 日本政党政治由此进入多党联合政权时代。与自民党的单独执政相比, 多党联合政权无论是在政权构成还是决策机制方面及政策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对以非自民党为主导的细川护熙内阁、羽田孜内阁及村山富市内阁的内外政策进行介评。

八、自民党主导与政治外交变革 (1996~2001)

1993年7月, 日本国民因为对自民党长期单独执政过程中形成的腐败体制不满, 选择了非自民党政权。但是, 非自民党的细川护熙、羽田孜和村山内阁令他们大失所望。村山不堪国务之重负, 主动将首相之位“禅让”给桥本龙太郎, 使得自民党在“五五体制”瓦解两年半后又重新掌握了执政的主导权。本章将对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内阁的主要内政外交政策进行介评。

九、从小泉到麻生内阁内外政策 (2001~2009)

小泉内阁以“彻底改革派”的姿态出现, 对经济、政治、财政、行政、社会等领域进行了“没有禁区的改革”, 意在全方位改造日本, 进而重塑自民党的执政地位。但是小泉在自民党内属激进改革派, 思想偏右, 并一贯主张修改宪法。小泉当选内阁首相后顽固地表示并坚持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并向“政治大国”的目标大步迈进。

十、民主党政权与日本政治外交走向 (2009~2011)

在2009年8月30日举行的日本第45次众议院选举中, 民主党毫无悬念地成了日本众议院第一大党。但选举的结果似乎又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和预测, 民主党不仅单独获得了过半数议席, 而且一举赢得了在众议院的“绝对稳定多数”的地位, 民主党成为此次大选的最大赢家, 以民主党为主导, 并由国民新党和社民党组成的新的联合政权终结了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权。2009年9月16日, 众参两院召开大会, 指名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为第93代日本首相, 鸠山内阁正式上台执政。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 日本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党轮替, 值得关注。

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 可以有效促进《日本外交政策》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不断巩固、提升在该领域的教学、研究水平, 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依据课程内容 篇8

一、关于散文的本质特征

1. 散文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的注释有如下内容: (1) 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 (区别于“韵文”) ; (2) 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 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

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刘锡庆先生对散文概念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 (散行成体) 名“文” (文学) 。

散文理论家葛琴说:“散文的体裁, 并无严格的规定, 举凡日记、书札、游记、随感、悼念文、人物志、风土志等, 只要是以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情感、思想为主的, 都可归入散文之列。”

可见, 区别于小说和戏剧重在对世态众生的客观再现 (作者的主观感情是隐藏在故事和叙述背后的) , 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往往概括化, 散文强调“我”的存在, 散文必须向读者坦露真实的自我, 彰显作者个人的性情和品位。

2. 散文的艺术特征及体式。

贵在有“我”, 是散文的本质特征。

现代散文的开山大师郁达夫就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 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散文更彰显以我手写我心的为文思想。散文中作者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 显现独有的性情、品位, 表达个人的生命体验。品读散文的关键, 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

散文重“思想”、“理性”、“理趣”。这是散文的另一艺术特征。

散文重思想和理趣, 散文中作者多有对人文世事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人生的哲学解读, 其思想或于写人叙事的字里行间流露, 或通篇即为议论,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趣。散文重“思想理趣”其实也与“贵在有‘我’”一脉相承:“我”的体验倘若真正可贵, 就少不了思想的提升;同样, 体验至深时也自然上升到理性思想的高度, 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与思想认识的深刻性往往结缘而行。

散文的艺术特征决定了散文的体式, 体现为主观、理性的特征。

二、依据散文本身的体式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 其体式显然不同于其他文体。即使同样是写人叙事, 散文也有不同于小说的体式特征。散文教学就应根据散文其本身的体式特征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关键不是分析人物, 而是揣摩作者眼中的“那个”人物。人物是带给作者很深的印记的那个人物, 从人物身上感受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而非人物本身。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经常会感觉学生对文中的父亲无动于衷, 丝毫没有感动的感觉, 甚而觉得父亲很可笑, 使这篇情感浓郁的散文的阅读价值大打折扣。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教师未能依据散文本身的体式特征来确定教学内容, 而恰恰误用了小说的阅读方法, 对人物进行分析, 着眼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手法。这种教学内容的确定其实就是走入了文体的误区。这篇文章并非小说, 人物形象也并非其要素, 而仅是作者表达其情感的一个依托。这是散文, 描写父亲, 表现父爱更在于表达父子之间长期隔阂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和死亡背景下的强烈的悲怆感等感觉。这是作者在特殊背景下的独特感受, 是“我”的独一无二的感受, 咏叹的所感是不同于其他写父爱的文章中所体现的父爱。如果教师能依据散文的体式, 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透过父爱去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思和感悟, 那么, 学生就不大可能会觉得这父亲的滑稽无聊, 而可能会随着作者一起忧伤着、悲怆着, 真正融入课堂, 融入文本, 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那么如何抓住作者的独特情思呢?阅读时最忌概念化标签式的套路,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 细读文本, 在文本自身的字里行间去揣摩, 去体会前后关联文本的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还可以借助背景知识的介绍, 借助互文的阅读, 来“知人论世”, 靠近作者, 增进对作者彼时蕴涵于文中的独特情思和感悟的理解。

三、依据各类散文的不同体式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关于散文的分类有很多种, 比如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之分, 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议论哲理之分等等, 随着当代散文的发展, 文化散文、学者散文、历史散文也大量涌现。无论属于哪一类, 散文都要有真挚、深刻的情感。只不过有的散文偏于细致生动地描摹景物, 有的散文偏于叙写感人的事件, 有的散文更重在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独特领悟和思索 (这也正是散文的最大魅力和价值所在) 。散文越来越重视思想和理趣, “思想”、“理性”、“理趣”之于散文更加重要, “理性”散文越来越凸显它们的地位。然而,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感动和煽情, 对散文“感悟”中的“悟”、“情思”中的“思”则缺乏重视, 导致了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肤浅乃至误读, 从而也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教师走入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误区。教师应对不同体式的散文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课堂应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一般写景状物叙事的散文宜重在分析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对抒情成分浓烈的散文宜激发情致, 而对理性成分较强的散文, 则深入挖掘散文的“思想”。

1. 思想, 要用“形象”来感染。

散文的“理性”、“理趣”, 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 而是寓理于人、事、景、物。因此, 散文教学要警惕“思想先行”, 牢记“用形象说话”, 只有当文学形象打动了学生, 思想的撞击才能深刻。

2. 思想, 还用语言烘托。

散文的语言有时看似平常, 实则融汇了作者的精心锤炼, 讲究文辞、节奏、色彩、气势, 有时是言外有深意, 值得仔细揣摩、品味。其课堂教学应把感情的体味与思索和对语言的细读、品味紧密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避免对主题的架空分析, 使感悟真实有效。《那树》一文常被解读成“警示人们要爱护树木, 爱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视环境保护”, 这当然也是“理”, 但此理非彼理也。此理更倾向于自然人文之理, 而非文学之理。此文入编于以生命为话题的单元, 应该有更深的意蕴, 那就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依据文本的这一体式, 解读树的生命以及人对生命的思考就应该成为该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于是, 在课堂上, 要去品读文中前几段对那树的描写, 感受那树生命的美好价值;品读文中表现“那树”被砍时的语言, 感受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哀, 引领学生感悟树的生命被剥夺的悲哀, 人类行为的恶劣, 感悟作者对“那树”的深切同情和痛惜。细读文本中“那树”在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被毁时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寄生虫的情节, 感悟树对生命的尊重;细读蚂蚁依依不舍参加树的葬礼, 感悟其对生命的敬重与感恩。这种细读和品味能引导学生更深地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也极为有力地冲击学生的思维。

文章面目当然各有不同, 体式也是千姿百态, 教学的切入点、打开文本的钥匙也没有固定模式。但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 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如果说, 诗歌教学抓“意象”, 小说教学抓“人物”和“叙事技巧”, 那么散文教学就应该抓“情思”。“情思”是感性形象和理性思考的融合。散文的教学, 就是对感性形象的品析和理性思维的感悟。依据体式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 散文教学将更加精彩。

摘要: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 理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散文教学却比较随意, 教师往往忽视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取舍, 致使散文教学效果甚微。本文通过分析散文的艺术特征和体式, 来探究散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论述根据体式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观点。

关键词:散文体式,课堂阅读,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刘锡庆我的散文观.当代散文.1995年第7期

[2]汪文顶.无声的河流:现代散文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依据课程内容 篇9

关键词:检察官;客观义务;法理依据;基本内容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是要求检察官履行超过或者超越当事人的额外义务,然而其法理根据和基本内容何在?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法理依据的观点论述

由于客观义务受到一国的具体法律制度与司法体制的影响,所以不同国家的客观义务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1.主体论

主体论认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来源于检察官自身的特殊身份和职责。

首先,检察官是“法律守护人”。检察官应该平衡警察与法官之间的权能,针对警察侦查只重“合(侦查)目的性”,不重合法性,以及法官擅断的问题,设置一个能够保证法律实施,兼顾打击与保护的客观公正的法律机构。①

2.权力论

权力论认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来源于控辩双方的不平等。

检察官代表国家行使公诉的职权,其具有强大的政府资源做支撑,而其他当事人只能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为自己做辩护。另外,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具有自由裁量权,其能代表国家做出各种决定,而其他当事人则不具有此种权力。基于此,检察官必须承担客观公正的义务,以维持控辩平衡。

3.监督权论

监督权论认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来源于其法律监督权。

我国的检察官在法律上有独特的定位,其是法律监督机关。其能够监督公安机关、法院等机构实施法律的行为,具有着强大的监督权。而为了保证权力的正当行使,其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就催生了检察官的客观义务。

二、我国的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法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依据上述两条规定,我国的检察机关具有双重职能——法律监督职能与审查起诉职能,这意味着我国检察机关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其所拥有的职权更大,这就更加需要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来做出相应的约束,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法理依据应该综合上述三种理论进行分析。

第一,我国的检察官具有“法律守护人”的角色定位。检察院是联系公安与法院的纽带,公安机关的侦查成果经过检察官的审查起诉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之后才能被提起公诉,而法院审判时所依据的材料是经过检察官加工整理之后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检察官能够纠正侦查机关只重视定罪的倾向,能够为法院的审判起到案件筛选的作用,這双向职能需要检察官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查,保证其职权的正确行使。

第二,我国的检察机关具有法律监督职能。我国的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职责在于检察机关要保障法律被严格、正确和统一的实施,要以法律监督的方式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意味着检察机关必须要超越一方诉讼当事人的角色定位,检察机关不能以诉讼的胜利作为其追求目标,其应该超越当事人的角色定位来承担维护公平正义的义务与职责。

第三,我国的检察官在诉讼中拥有强大的权力与资源。检察机关在诉讼程序中具有侦查权、审查起诉权、提起公诉权、监督权等权力,其相比另一方诉讼当事人,具有无法比拟的权力与资源,根据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检察机关必须承担相对应的客观义务来约束权力,平衡诉讼资源的配置和诉讼结构。

三、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基本内容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是大陆法系下的产物,但是其在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甚至是在国际准则中都有所体现。

(一)大陆法系国家

德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60条第2款规定:“检察院不仅要侦查证明有罪的,而且还要侦查证明无罪的情况,并且负责提取有丧失之虞的证据”。②

法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621条规定:“对上诉法院、重罪法院、轻罪法院或者违警罪法庭作出终审裁定或判决后,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上诉的案件,最高法院的总检察长为了维护法律的利益,可依职权提出要求撤销原判决、裁定的非常上诉”。 ③

日本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日本刑事诉讼法典》第351条规定:“检察官或者被告人,可以提起上诉。检察官是原告官,是公益的代表人,应该要求法院正当适用法律,在有必要保护被告人的正当利益时,也可以为被告人的利益提出上诉。”④

(二)英美法系国家

美国法律中的相关体现。1963年,联邦最高法院明确将检察官依法开示一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证据包括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规定为检察官的宪法义务。

英国法律中的相关体现。《大律师协会守则条例》规定:“从事起诉的人即是司法官,他们不应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胜诉。”

(三)国际准则

联合国《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第14条规定:“如若一项不偏不倚的调查表明起诉缺乏根据,检察官不应提出或继续检控,或应竭力阻止诉讼。”⑤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54条第1款规定:“为查明真相,调查一切有关的事实和证据,以评估是否存在本规约规定的刑事责任。进行调查时,应同等地调查证明有罪和证明无罪的情节。” ⑥

总结各国的法律规定,基本内容主要有:一、证据搜集上的客观公正。检察官应当全面地搜集证据,不管是对被告人有利还是不利的证据,都应一并搜集,而不应只关注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此外,检察官对于搜集到的证据需要保全时,也应当全面保全。二、证据提供上的客观公正。检察官应当毫无保留地提供被被告人有利的、不利的所有证据,这里包括要毫无保留地向另一方诉讼当事人开示与指控的犯罪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毫无保留地向法官提供与被诉犯罪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而不应隐瞒或者只提供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三、审查起诉上的客观公正。检察官应该根据案件事实与证据客观公正地审查,以做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而不能够只关注于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忽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不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提起公诉。四、行使救济权上的客观公正。如果法院判决出现错误,检察官可以依法提起上诉或者再审,而检察机关是否提起上诉或者再审,其应该客观公正的进行审查。五、检察官违反客观义务应承担的责任。不具有相应责任规定的客观义务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的义务,不能落到实处,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对检察官违反客观义务的行为作出了责任处罚。

四、我国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基本内容

实际上,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这样的字眼,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也是近几年才引起学界、理论界的关注,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的检察官不需要承担客观公正义务,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已经无形的渗透了检察官的客观义务,而检察官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行使其职权也必须要承担客观公正义务。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体现。在证据的收集上,《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第五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该条规定,检察官要全面地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在证据的开示上,《刑事诉讼法》第193条第1款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在审查起诉上,《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在诉讼关照义务上,《刑事诉讼法》第118条第2款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结合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的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主要体现在证据的收集与提供、审查起诉、诉讼关照、权利救济、责任追究与承担五个方面。

1.证据的收集与提供上的客观公正义务

证据收集与提供上的客观公正,要求检察官要客观、全面、公正地收集对嫌疑人不利的、有利的各种证据,不能只收集被嫌疑人不利的证据;要求检察官要毫无保留地向被告人提供对被告人有利的、不利的各种证据,要毫无保留地在法庭上向法官提供各种证据。该义务是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核心内容,法官一般而言不会主动地收集证据,所以证据收集与提供上是否客观公正会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判决结果。检察官保证在证据的收集与提供上的客观公正,能够为被告人进行诉讼辩护提供客观的证据材料,能够为法官做出公正的判决提供基础。

2.审查起诉上的客观公正义务

检察官审查案件应当以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客观地审查案件,既要关注案件中的有罪、罪重的证据材料,也要注意到案件中的无罪、罪轻的证据材料,公正地决定是否对案件提起公诉。即检察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要严格根据案件事实认定,准确掌握起诉标准。

3.诉讼关照上的客观公正义务

诉讼关照义务,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权力行使者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被追诉人予以关照,帮助其实现诉讼权利的行为。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诉讼权利与诉讼信息的告知义务。检察官应当告知被追诉人必要的诉讼权利与义务,其被告知后才能为自身的权益做出更好的维护,这有利于诉讼中的抗辩平衡。二是协助被追诉人实现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这主要涉及到的是法律援助,对于需要律师辩护而难以聘请律师的被追诉人,检察官应当予以帮助。

4.权利救济上的客观公正义务

该义务指检察机关法系法院的判决错误,包括无罪定有罪、轻罪判重罪,应当给予客观公正的义务,提出上诉或者再审。该方面的义务要求检察官不能一味地追究胜诉定罪,其重要的职责在于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

5.违反客观公正义务所应受到的责任追究

检察官违反相应的客观义务应该受到责任追究,这才能将客观义务真正落到实处,对于责任追究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追究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内部责任等。

五、结语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要求检察官超越诉讼一方當事人的角色定位,其最终的价值追求在于司法的公平正义而不是胜诉。其作为联系侦查机关与法院的纽带,检察官保持客观公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龙宗智:《检察官客观义务论》,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页。

②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③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206页。

④[日]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⑤杨宇冠、杨晓春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⑥《批准与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手册》,赵秉志、王秀梅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转引自朱孝清:“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⑦龙宗智:《检察官客观义务论》,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283页。

参考文献:

[1]【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1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龙宗智:《检察官客观义务论》,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3]朱孝清:“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4]陈光中等:《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5]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下的检察官客观义务”,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余叔通、谢朝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7]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8]杨宇冠、杨晓春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韩旭:“新刑事诉讼法中检察官客观义务研究”,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秋季卷.

[10]林钰雄:《检察官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依据课程内容 篇10

主流媒体是媒体的中坚力量,是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它向社会大众提供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新闻、信息等精神产品,它不仅肩负着引导舆论的重任,同时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特质和走向。[1]那么,主流媒体是否已经承担起这一责任,它们在实践过程中做得如何,近年来的研究有没有对主流媒体的传播起到指导作用?了解和研究上述问题,对改善我国传播格局、提升主流媒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1990年以来,对主流媒体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媒介的发展,主流媒体又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各界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比较多,却比较杂,同时缺乏总括式、全景式的梳理归纳。本文对1990~2013年间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清楚地了解到国内主流媒体的研究状况,为主流媒体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是“中外主流媒体研究的分析与比较”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属于《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而这一研究项目依托于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研究,[2]并受其资助,因而对主流媒体的研究与分析是上述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

二、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本文以《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为文献资料来源, 首先对2013年(2014年数据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及之前所有已发表文献进行采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篇为单位进行考察。《中国知网》是“CNKI工程”下的一个网站,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已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3]该数据库量大,更新快,且具有权威性,涵盖所需要搜集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自1995年至今,传媒业快速发展, 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着种种改变,研究者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兴趣空前地高涨,因此,有必要对这段时间内的研究做个全面的梳理。

(一)确定研究的对象

研究首先试用“篇名”、“关键词”、“主题”分别作为检索方式检索文献,结果发现,把“篇名”和“关键词”作为检索方式的检索结果几乎全部被包含在以“主题”为检索方式的检索结果中。因此,本研究统一采用“主题”作为检索方式,将“主流媒体”作为检索词,检索的结果包括有关主流媒体定义、发展、现状等有关文献,在《知网》上共收集到期刊6623篇、会议论文134篇,报纸922篇,硕博士论文819篇。

由于研究对象的数量非常大,为了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笔者选择期刊中的“信息科技”这一类目,筛选出4168篇文献。在4168篇文献中,再次检索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共2446篇。笔者在这2446篇文献中删去了如广告、刊首语、招募启事等无学术内容的篇目,剩余2312篇学术论文,作为最终进入仔细研究过程的有效文献。

(二)确定内容分析的角度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按期刊第一作者来源。主要对第一作者的所属单位进行类型分类。统计发现,研究者工作单位主要包含3种情况, 即大学或科研机构、传媒业界如报社等、管理单位如宣传部等,由于第3种情况比较少,与除上述单位以外的单位类型一同作为“其他”处理。

2.按研究内容。有关主流媒体研究内容的分类有多种,这里从2种分类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一是将其分为理论研究、业务探讨、其他(不便归入前2类的)3种;二是将其分为问题研究、对策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4种。其中问题研究就是从现实中出现的具体的理论与业务方面问题出发的;对策研究是对某个实践问题中提出对策和解决的思路;比较研究主要是指中外比较;跨学科研究就是以非新闻传播学科领域与新闻学科重合点进行研究,又叫交叉研究。

3.按研究方法。将研究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凡采用内容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均视为定量研究,其余则归为定性研究。分类依据主要是标题,标题模糊指向不明确再对全文进行考察。

4.按研究所获基金的来源。对论文资助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主流媒体问题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其紧迫性。资助主体包括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其中研究机构分为国家级和省级,政府资助也包括国家级和省级2种。

三、研究概况

(一)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关主流媒体研究的相关论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在2001年后增幅变大,其中2003年论文数量是2002年的1倍。2008年是个特例,该年度论文总量为237篇,比2007年增长51%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媒体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说明主流媒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更加体现了主流媒体系统性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者来源的分析

从对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分析可以看出(图2),39% 的研究者来自学界,主要是大学学者或者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48% 的研究者来自业界,主要是媒体从业人员,而2% 的来自其他,主要指媒体管理单位如宣传部等,没有找到作者出处的有11% 。

且从具体的年份来看,从1995到2013年的19年中, 有12年业界人士发表文献的数量超过学界,表明一直以来业界人士更关注对主流媒体发展的研究分析,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为供职的媒体或业界所参考和应用。他们的研究多倾向于业务上的讨论,更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而相比之下,媒体管理部门对主流媒体的研究则较少,与近些年来管理部门政策出台不能较好地促进市场的发展有关。

(三)主流媒体研究内容的分析

由图3可以看到,2007年之前业务研究方面的论文大多数为理论探讨方面的论文,2007年两者数量基本相同,理论探讨为74篇,业务研究为72篇。从2008年开始,理论研究反超业务,并且远远多于业务讨论。笔者认为,2008年后, 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传媒业界人士面对此情景无法作出具体方案上的估测,只能首先运用相关的学术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和简单的对策讨论。

从图4可以看出,对策研究在主流媒体的研究中一直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多于问题研究,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者差距拉大。其中2012年的对策研究为196篇,几乎是当年问题研究99篇的2倍。而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比较研究在2010年达到峰值11篇,2012年降为3篇,跨学科研究在2006、2008、2011年达到峰值12篇, 2013年降为3篇,研究的总体数量不稳定,这样难以产生连贯性,不利于研究的深入。

(四)论文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2312篇论文中,共有52篇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占论文总量的2.25% ,并且其中利用新媒体手段得到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时,如涉及将微博数据作为研究素材的时候,论文多采用收集微博条数之类的方法。其中2013年采用定量研究的有8篇,是年度定量研究篇数最多的一年。这些年来,定量研究的论文数量虽然有所上升,但幅度很小,基本维持在10篇以内。

(五)论文所获基金资助情况

笔者在统计研究所获基金资助情况的时候发现,在2312篇研究对象中,仅有51篇文章获得了基金资助,未获任何资助的论文占97.79% 。而在获得资助的51篇论文中, 35篇为国家级资助,占62.75% ,其余17篇分别受12种不同的省部级基金资助。主流媒体在教育、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它的研究进展缓慢,与资金投入过少不无关系。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主流媒体前 19 年的研究呈阶段性

第1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没有系统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仅针对当时环境下的重大事件进行具体的对策和现象衍生出的问题进行简单初步的探讨。如《美国新闻自由历史性沉沦的里程碑———科索沃战争一周年回顾》一文,则是由科索沃战争中的一系列美国宣传工作提出历史性的质疑,揭露美国式的自由并非其宣扬的无限制的自由主义。

第2个阶段是2000—2004年,这一阶段以《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一文发表为界限。这一阶段,主要是关于主流媒体的定义、内涵的研究。该篇论文总结了以往的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阐释判断的标准是以是否“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 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4]等6条。

第3个阶段是2005—2008年。这一阶段是在新媒体崛起之前,主要是围绕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地位、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其引导力的研究,如以《让“主流”真正成为“主流”———主流电视媒体的边缘化危机及对策》一文的发表为标志。

第4个阶段是2008—201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主流媒体如何顺应形势, 发挥自己的带头人作用,如《全媒体时代省级卫视新闻突围之路》。

第5个阶段是2012年和2013年,这一阶段大量的研究者都在探讨传统主流媒体怎样迎接新媒体的挑战,获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转型,以《试论媒体人微博使用中的角色冲突》一文为标志。

(二)对“主流媒体”的定义不明确

纵观1995年到2013年论文中对“主流媒体”定义的讨论,至今仍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事实上,主流媒体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我国,关于主流媒体大凡有几种定义:

1.从政治的角度“:主流媒体是相对于非主流媒体而言的, 影响力大、起主导作用、能够代表或左右舆论的省级以上媒体,称为主流媒体,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和中央、各省市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一些大报大台。”[5]

2.从经济的角度:主流媒体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6]

3.从经营的角度:如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邵志择教授认为,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对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向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7]

4.从综合角度:“主流媒体就是承担重要的宣传任务和功能,覆盖面广,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8]

(三)研究的媒体对象的变化

在所有研究对象明确的论文中,2008年之前对纸媒的研究和对电视媒体的研究的论文占主要地位,如在2008年之前,有关新媒体研究的论文比例数量最多的年份为2005年,有9篇,占该年度总量的21.43% 。但在2008年后,新媒体异军突起。2013年,研究中涉及新媒体的论文达到69篇, 占41.07% ,其中直接研究新媒体的有52篇,占30.95% ,另外17篇是关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的研究。

此外,纸媒在进行业务探讨时,不论是党报还是地方的都市报,都以“主流媒体”自居,探索报社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电视媒体普遍对“主流媒体”称号认同感低,仅有国家级媒体和省级卫视认为自身是“主流媒体”。笔者认为,电视媒体比报纸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理应肩负起更大的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责任。

从另一方面来看,论文研究方法缺乏综合性、多样性。大部分的论文均采用定性的方法,定量研究的论文年度数量少,且多为中外主流媒体的对比分析研究。笔者以为,在涉及中西对比时多采用定量研究,这或许与美国芝加哥学派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不无关系,所以国内学者如在研究国内传播现象时能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文的说服力和实践性或许会更强些。

(四)论文数量的峰值的时间与重大事件发生时间高度相 关

主流媒体研究的论文总量从1995—2013年逐年递增, 但每当遇到该年有国家或社会重大事件的时候,会凸显出数量上的短期峰值的出现。如2003年发生“SARS”事件,该年论文数量比2002年增加了96% ,与2004年91篇的数量基本持平。

2008年,中国先后历经了“3.14”事件、汶川地震,并在最后迎来了奥运会的召开,在此期间,直接关于这些事件研讨的论文共有40篇。而该年末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又使得有关主流媒体讨论的论文数量不仅远远高于2007年的157篇,也远远高于2009年的187篇,达到237篇。

同时,由于奥运会是国际型的盛会,使得2008年间中西方有关主流媒体对比的研究空前繁荣起来,超越2007年的6篇和2009年的10篇,达到最大值12篇。

(五)主流媒体研究论文资助少

研究中发现,仅有论文总数的2.21% 的论文获得了基金资助,其中32篇获得国家级资助,占62.75% 。但在这32篇中,国家级项目直接研究成果的有21篇,还有11篇论文与基金所支持的课题关系并不紧密。由此看出,国家虽然关注主流媒体的研究,但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无独有偶,这些年来,虽然学界和业界的研究者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上升,体现在论文数量上年年攀升,但这些学者的所在单位如各大高校、省部级基金机构给予他们研究的支持过少。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主流媒体”意义消解,关于主流媒体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呼吁政府和高校更多地关注主流媒体课题的研究。

五、结语

通过对1995年至2013年间有关主流媒体文献的阅读、统计、分析与思考,笔者发现,尽管这些年来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多回避基础性问题或核心问题的研究,如对最基础的“主流媒体”的定义研究,在2004年后鲜见,但已有的研究力度远远不够,使得这一问题无法得到进展。

(二)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少。以“主流媒体”为主题的论文中,被CSSCI收录的仅有533篇,占总论文量的8.04% ,高水平、顶尖的论文少之又少。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少,一方面也说明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比如缺乏创新议题的提出和讨论,多数论文围绕同一个问题陷入讨论的瓶颈, 难以深入下去。

【依据课程内容】推荐阅读:

分类依据07-15

确定依据05-19

适用依据06-01

计算依据07-12

法理依据08-03

生产依据08-21

理论依据09-08

选题依据08-29

诊断依据06-04

税前扣除依据09-06

上一篇:盗墓小说下一篇:电化学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