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2024-08-06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通用10篇)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1

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

体育教学体系包含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在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教学内容是具有较大选择性的要素。《课程标准》在选择教学内容上给我们留有相当大的余地,这是与体育教学大纲的根本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过去的理解有所不同,体育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看作教科书,教师的职责是“教”教科书;新的《课程标准》则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提高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教学内容不是教科书上限定的某些内容,教学内容是灵活的、可选择的,这使得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间。当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不能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并且要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必须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二,要根据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以水平来划分学段,给我们体育教师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教师可以根据同一水平阶段学生相似或相同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我们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例如,在《课程标准》水平四五阶段有发展有氧耐力的学习目标,有条件(如有田径场)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耐力跑的练习,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跳绳、往返跑、追逐跑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第三,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高中时期,男女生均已进入青春发育期,对机体的影响比一生中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大,是人体形态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男、女生形态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各有侧重。女生这一阶段内脏器官发育落后于身高、体重的增长,同时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作用有所降低,宜进行一些强度小、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加强对胸部、腰背、大腿和臀等部位的练习,如形体操、韵律操、技巧、慢跑、跳绳、呼啦圈、游戏等。男生在这一阶段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应加强下肢肌肉、上肢肩带、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如具有挑战性的跳高、跳远、接力赛等田径项目;具有竞技性的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体操项目,还有趣味性很强的球类项目。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2

1.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三级目标体系, 并指出:“《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一旦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后, 就应立即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首要依据, 就是体育教学目标。

2. 学情特点

了解、掌握所带班级的学情特点是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学应了解的学情特点至少包括身心发展特征、体能基础、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基础、体育课堂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 一线教师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时, 应根据这些千差万别的学情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方法

1. 参考教参法

《体育教师用书》等系列的教学参考书中罗列了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是有关专家已为广大一线教师选好, 且大多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 相对比较成熟, 一线教师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直接从中选取。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师选、编、创教学内容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各地新课程实验使用较为普遍的体育教学参考书有人教版体育教师用书、华师大版体育教师用书等。

2. 加工改造法

一线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备课参考教参时, 会经常遇到书中列举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不适合学情、校情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 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 如使之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 从而更好地为目标的达成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不断有新兴体育运动进入体育课堂, 但教师在选择这类教学内容时, 有时也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加工, 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改造器材等, 以便于学生接受。

3. 开发创编法

依据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篇3

一、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面对的问题。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先决条件,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学习这篇文章,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为此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是从哪些事引发生命的思考的。(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句子里含着的思想感情。积累好词佳句,并能背诵下来。

二、选择策略

(一)朗读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达成目标,教师要善于通过“读品、读思、读悟”的教学过程,适时引导,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二)关注表达,体会文章特色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就要让学生在“得意”的过程中“得言”,从而实现“言意”兼得。以往这一课阅读教学一般以“品读课文词句,找出最感动的句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为学习整篇课文的切入口。但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很有特色,应从“表达入手”进行阅读教学,从揣摩作者的表达特色入手学习整篇课文。在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今天这节课咱们细细品读这三个小故事,感受生命的伟大,揣摩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生命的伟大的!”如此导语,就点明了本课的学习关注不单单是内容上的理解,更多的是关注文本在表达上的特色。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布局谋篇时,我是这样引导的:课文写了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学生充分合作学习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个事例写小飞蛾,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表明凡是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第二个事例是说一粒香瓜子在几乎没有生长条件的环境下,冲破坚硬的外壳,萌芽长出了一截小瓜苗。以生命的诞生说明生命力的强大。第三个事例是写作者倾听自己的心脏的律动,产生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进而严肃地思考人生。这样,从动物、植物写到万物之灵的人,由生的欲望、生命力的强大写到对人生的思考,层层拓展而又步步深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举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呼唤人们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文章这样布局,从浅入深,从动物、植物到人类,既有学生熟悉的事物,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由事到情到理,自然合理,表达恰当。

(三)对比拓展,深化阅读主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主题拓展阅读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有效的主题拓展阅读既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生命》中“倾听心跳”这个事例,教师作如下设计:

师:小组汇报第四自然段中有哪些触动你心灵的句子。

这就是我的生命......我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1. 学生谈体会,教师出示下面两组句子,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单单属于我的”其中的含义。

2.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

“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 把手放胸前,感觉自己的心跳。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对于我们而言并没什么特别,可为什么会给杏林子极大的震撼呢?(联系杏林子的资料来体会)导读。

饭店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依据 篇4

由于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差异性营销策略和集中性营销策略各有利弊,各有其适应性,饭店在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时就不能随心所欲,必须考虑饭店本身的特点及产品和市场状况等因素,在对主客观条件全面衡量后才能加以确定。具体来说,饭店在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时,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饭店资源;市场同质性;产品同质性;产品生命周期;竞争对手数目;竞争对手营销策略。

(1)饭店资源。饭店资源包括饭店的人力、物力,财力及饭店形象等。如果饭店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有能力占领更大的市场,可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或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如果饭店资源有限,实力不强,无力兼顾整体市场或几个细分市场,可采用集中性营销策略。

(2)市场同质性。市场同质性是指市场上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所具有的类似性。如果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十分相近,购买数量和方式也大体相同,说明市场同质性较高,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如果市场需求的差别较大,就宜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3)产品同质性。产品同质性是指本饭店产叫与其他饭店产品的类似性。如果本饭店产品同其他饭店产品相似,说明产品同质性高,适宜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反之适宜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4)产品生命周期。一般而言,饭店产品所处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的营销策略也有规律可循。若产品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竞争者少,宜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以便探测市场的需求。产品进入成熟期,适于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以开拓市场。产品进入衰退期,应采取集中性营销策略,集中力量于最有利的细分市场,以延长产品的市场寿命

(5)竞争者数目。当竞争者数目少时,一般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当竞争者数目多、竞争激烈时,宜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策略。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5

因为将写作教学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要考虑到时间分配问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毕竟一堂课只有40分钟,只能有一个侧重点。这些要灵活处理,决定于写作与阅读教学双方的内容及特点。为了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好地结合,达到读写相长,教师在拿到教材之后,一定要先将教材中的篇目做一分析整合。如何来进行分析整合呢?我们可以借鉴王荣生先生提出的选文类型来对教学篇目进行归类。王荣生先生根据他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将教材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这四种选文类型的不同功能,合理安排阅读与写作教学。

“定篇”类选文是经典,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思想与民族精神。所以教这类文章,要注重向学生展示作者深刻的思想、复杂真挚的感情、敏锐的洞察力等等。目的在于感染学生,升华其思想感情,丰富其人生体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肤浅、直白、幼稚,流于形式。深层原因就在于思想、情感不丰富,认识不深刻。而“定篇”类文章的教学能弥补学生思想情感上的缺失。所以,与“定篇”类阅读教学相应的作文教学,就不应该只注重写作技巧等等技术方法性的指导,而应注重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的提升。所以,与之相应的作文训练最好是“读后感”式的,可以是直接的读后感,也可以是引申材料的牵引。总之,此类训练不求注重写写作技法,而只看重学生阐发感悟、表达启发。

“例文”和“样本”类的文章在词句、词法、章法、句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所以教授此类文章,便要使学生在写作技巧上获得收益。此时的作文教学应注重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技法,并能灵活运用。首先通过鉴赏让学生感受到此类文章的精美之处,进而分析作者所采用的高超技法,最后加以借鉴模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掌握一些优秀的表达技巧。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技法的训练体系,使写作技巧训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类训练最好放在课堂上进行,以片断作文的形式呈现,做到现学现用。

“用件”类文章往往能够提供语文知识、引起议题、提供资料等,其实质是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对于这类文章,教学中可以和写作教学的素材积累结合起来。教授这些文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知识,或文章中体现的可形成议题的观点等等。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帮助学生训练提炼信息、引发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写作教学方面,由于这类教学以学生积累素材为主,所以写作环节可放在课下让学生完成,或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出提纲、思路,在课下再将提纲丰富完整。整合素材时,可以分成思想素材(名言警句之类)和事例素材;还可以对事例素材细化:古代事例、现代事例、中国事例、外国事例,或教育领域的、政治领域的、经济领域的、体育领域的,或正面的、反面的等。这样的分类整合,等于是对已有素材的刷新和二次记忆,再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时则更能娴熟地驾驭和运用。久而久之,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不空洞、不泛泛了。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阅读教学中,将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培养、技法的训练与素材积累贯穿其中,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使学生表达方式更丰富、写作思维更活跃,写作素材更充实。从而,优化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使读与写达到双赢。当然,在阅读写作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习、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在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上,尤其是写作要求上要讲究层次性。这样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读写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煤气化技术选择依据 篇6

在众多的煤炭利用技术中, 煤气化则是煤炭能源转化的基础技术, 也是煤化工发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工艺过程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煤气化技术;针对新建煤化工项目给出了选择煤气化技术的主要依据,以期为选择适合自身的煤气化技术提供参考。

1 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工艺有几十种,若按煤气化炉的炉型分类,大致有三类:固定床气化工艺;流化床气化工艺;气流床气化工艺,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又分为湿法气化和干法气化两种。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对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代表性的煤炭气化工艺。

1.1 固定床Lurgi 工艺

固定床气化炉常见有间歇式气化(U.G.I)和连续式气化(鲁奇Lurgi)两种。U.G.I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块状无烟煤或焦炭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常压下生产合成原料气或燃料气。该炉型所用原料要求高,工艺技术落后,生产强度低,环境污染严重,属淘汰或禁止使用的煤气化技术。

Lurgi 加压气化技术是在U.G.I炉的基础上,在20世纪40年代由西德鲁奇公司开发,属第一代煤气化工艺。

Lurgi 炉是以块状的弱粘结性贫瘦煤为原料,氧气(空气)和蒸汽为气化剂在加压条件下连续气化制取煤气,该炉型适合于生产燃料煤气或间接液化制油的原料气。若选择制合成气存在以下问题:(1)煤气成分复杂,合成气中含CH4约16%~18%,如果将这些CH4转化为H2、CO,将会造成投资大,成本高。(2)大量冷凝污水需处理。污水中含大量焦油、酚、氨、脂肪酸、氰化物等,因此要建焦油回收装置,酚、氨回收和生化处理装置,增加了投资和原材料消耗。(3)Lurgi 气化技术原料为6~50mm块煤。块煤价高,影响工厂经济效益[1]。

Lurgi 炉主要应用在南非和我国,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我国云南解放军化肥厂和山西天脊集团先后引进了鲁奇加压气化技术用于合成氨的生产,生产能力分别为15×104t/a和30×104t/a。我国哈尔滨伊兰、甘肃兰州、河南义马也分别引进了鲁奇加压气化技术,主要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气。由于该气化技术煤气后处理工艺及水处理过程较复杂,所以近年来在合成气生产装置上应用少[2]。

1.2 流化床HTW工艺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是介于固定床和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之间的一种煤气化技术。第一个流化床煤气化生产装置——温克勒煤气化法1926年在德国投入运转。但是该炉存在气化压力低,单台炉处理量较小,碳转化率低,带出物和灰渣中残碳含量较高,并且气化炉体积庞大,单位容积气化率低等缺点。针对常压温克勒气化炉存在的缺点,通过提高气化温度和气化压力,成功开发了高温温克勒煤气化技术(HTW)[3]。

HTW工艺为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适宜于气化褐煤、长焰煤以及其他一些粘结性不强、化学反应活性较高的煤种,原料煤入炉粒度为0~10mm、流化床气化炉的生产能力为相同气化压力下、相同规模固定床气化炉的3~4倍,该工艺已经工业化的单台气化炉耗煤量为160t/h。

1.3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包括干法干煤粉进料和湿法料浆进料的气流床气化技术,湿法料浆气化技术主要有:国外的GE工艺和国内的多元料浆气化技术。干法干煤粉气化技术:Shell工艺、GSP技术等。

1.3.1 干法干煤粉气化技术

(1)Shell工艺

该技术主要是将煤通过粉碎研磨成干煤粉,喷入气化炉进行燃烧制得燃料气或合成气。气化炉采用水冷壁结构。气化温度在1400℃~1600℃,气化压力~3.0MPa,碳转化率高达99%,煤气中甲烷含量很少,CO+H2达到90%。Shell气化技术指标先进,但装置复杂,投资大,运行经验不足。国内建设的Shell炉是世界上应用于化工产品的首例。现已建成十多套,均在试运行,估计需一定的探索期,其时间长短取决于专利技术成熟的程度。对这十多套装置实际运行的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是否能够以单炉运行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等尚待观察、证实。

(2)GSP技术

该技术干煤粉由气化炉顶部进入,属单烧嘴下行制气。气化炉内有水冷壁内件,单炉生产能力大,目前已投入运转的气化炉压力为3.0MPa,单台炉日处理煤量720t,已设计完成日处理量为2000t级的更大规模装置。 GSP技术碳转化率可达到98%~99%,冷煤气效率达80%~83%,合成气有效气CO+H2成分高达90%以上。由于粗煤气的洗涤净化采用水激冷流程,故投资比Shell炉省。

1.3.2 湿法料浆气化技术

(1)GE工艺

GE工艺以水煤浆为原料,气化炉内部采用耐火材料衬里结构,气化压力4.0~8.7MPa。其技术特点是对煤种适应性较宽,对煤的活性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对煤的灰熔点有一定的要求,单炉生产能力大,碳转化率高,达95%~98%,有效成分(CO+H2)达80%左右,适宜做合成气。我国鲁南、渭河、上海三联供、安徽淮南已从国外引进了水煤浆气化装置,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醋酸、发电等[4]。

(2)多元料浆气化技术

国内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料浆加压气化技术也属于湿法加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对该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气化方法的原料可以是石油焦、石油沥青、煤、石油加工过程的各种固体残渣及残液等,采用合适的添加剂,通过一步法制浆技术,制备出合格的气化料浆,然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CO、H2为主成分的合成气。其主要工艺指标:有效气组成(CO+H2)~85%左右,碳转化率达95%~98%,多元料浆技术投资小,能耗低,设备国产化率较高,超过98%;进料易于控制和计量,成功地实现了加压气化,建立的大型工业化装置均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整个工艺流程简单,粗合成气便于后续处理;环境友好,高温快速气化使得煤气中不含焦油、酚等,无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小且易于处理,属洁净气化技术。截止目前,多元料浆气化技术已在国内三十多套工业装置上实现推广应用,涉及3万~30万t/a合成氨、20万~60万t/a甲醇以及50万t/a煤制油装置,已有6套工业装置平稳运行,属于较有前途的煤气化方式。

2 依煤质因素选择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从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化阶段的煤都有赋存,但各煤类的数量不均衡,地区间分布差别也很大。而不同煤种的组成和性质相差是非常大的,即使是同一煤种,由于成煤的条件不同,性质的差异也较大。煤结构、组成以及变质程度之间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煤炭气化过程工艺条件的选择,也会影响煤炭气化的结果及气化工艺的配置。

气化反应过程与煤的性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煤的气化过程在工艺上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对一种特定的气化方法,往往对煤的性质有特定的要求。

下面对煤的气化工艺过程有关的煤的性质做必要的阐述[6]。

(1)水分含量

煤中的水分和其变质程度有关,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呈规律性的变化:即从泥炭、褐煤、烟煤、年轻无烟煤,水分逐渐减少。

炉型不同对气化用煤的水分含量要求也是不同的。对固定床来说,一般生产中要求水分含量在8%~10%左右。采用流化床和气流床时,固定颗粒粉的粒度很小,过高的含水量会降低颗粒的流动性,因而规定煤的含水量小于5%。尤其对烟煤的气流床气化法,采用干法加料时,要求原料煤的水分含量应小于2%。

(2)灰熔点

简单地说,灰熔点就是灰分熔融时的温度。一般用于固态排渣的气化炉的煤,在气化时不能出现结渣,其灰熔点应较高;液态排渣却相反,灰熔点越低越好,但要保证一定的流动性,其黏度应小于25Pa·s,黏度太大,液渣的流动性变差,还有可能出现结渣。

(3) 灰组成

灰组成影响着灰熔点的高低,若灰中SiO2和Al2O3的含量越大,其熔化温度范围越高,而Fe2O3和MgO等碱性成分含量越高,则熔化温度越低,可以用公式(SiO2+ Al2O3)/(Fe2O3+CaO+MgO)来表示,该值越大,则灰熔点越高,灰分越难结渣,相反,则灰熔点越低,灰分越易结渣。

(4)成浆性

选用湿法气化技术时,对原料煤的成浆性有一定要求,成浆性好的煤种所制得煤浆浓度高,气化指标好。

(5)发热量

发热量即热值,是煤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其值与煤的可燃组分有关,热值越高每千克煤产有效气量就越大,要产相同数量的有效气煤耗量就越低。

在以上介绍的煤气化技术中,固定床对原料煤种有较严格的要求,入炉煤必须是块煤或碎煤。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方法对煤种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几乎可以气化从无烟煤到褐煤的各种煤。湿法料浆气流床煤气化方法可以气化气煤、烟煤、次烟煤、无烟煤、高硫煤以及低灰熔点的劣质煤、石油焦等。气化褐煤时选择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方法较为适宜。

3 煤气化技术的指标因素

选择煤气化技术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煤气化工艺指标

煤气化技术的工艺指标是评价煤气化技术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指标优良的煤气化技术才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节能环保。通常选择合适的煤气化技术依据得主要工艺指标包括:产气率、有效气含量及组成、碳转化率、冷煤气效率、比氧耗、比煤耗等。

(1) 产气率

产气率是指气化单位重量的原料所得到煤气的体积数(在标准状态下),通常以m3/kg表示。

产气率=×100%

(2) 有效气含量及组成

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生成粗煤气中有效气含量是指粗煤气中(CO+H2)的量。

(3)碳转化率

碳转化率是指在气化过程中消耗的(参与反应的)总碳量占入炉原料煤中碳量的百分数,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碳转化率=×100%

如灰渣中含碳高、飞灰和焦油多,则碳的转化率就低。

(4)冷煤气效率

冷煤气效率=×100%

冷煤气效率是衡量煤炭气化过程能量合理利用的重要指标。

(5) 比氧耗和比煤耗

有效气比氧耗为生产1000标方有效气体(CO+H2)的氧气消耗量,Nm3/1000Nm3(CO+H2);有效气比煤耗为生产1000标方有效气体(CO+H2)的煤消耗量,Kg/1000Nm3(CO+H2)。

表1为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工艺性能和气化指标比较数据表。

以上干法粉煤气化指标数据来源于Shell气化技术的运行数据[7]。

以上湿法料浆气化指标数据源于西北化工研究院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的工业化装置运行数据。

3.2 技术的成熟可靠性

选择成熟可靠,能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煤气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煤气化是生产各类煤基化学品(氨、甲醇、二甲醚等)、煤基液体燃料、煤基低碳烯烃、制氢、先进的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的共性、关键技术,是煤化工的基础。煤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全系统装置能否长周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如果煤气化装置不能实现长周期运转或者年运转率较低,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气流床湿法加压气化技术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生产应用经验,国内已培养出大批掌握该技术的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煤种评价、试烧和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及工程技术人员,因此该气化技术的成熟可靠性好。

气流床干法加压气化技术Shell工艺国产化率低,国内运转的少,1994年已经投运的荷兰Demkolec 250MW IGCC示范电站采用Shell气化炉,设计容量为2000t/d。国内现有十余家引进该气化技术并建立装置其运行经验正在积累。目前世界上采用GSP气化工艺技术的有3家,国内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此技术用于煤化工项目[5]。干煤粉气化技术成熟可靠性相对不足,相对缺乏实际运行和指导经验。

3.3 消耗与成本

这一项评价指标是指每生产m3(CO+H2)对原材料水、电、汽等的消耗。消耗低的煤气化技术对提高单炉生产能力和气化效率、降低成本都有意义。如煤的加压气化可实现后续工段的等压合成或降低合成气体的压缩比,这比压缩煤气要经济的多,这正是近年来开发加压煤气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几种煤气化技术中,GSP干煤粉气化技术原料消耗最低。

3.4 三废排放及处理

煤中含有部分无机矿物质,以及在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存在残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均是高温加压纯氧气化,碳的转化率高, 这些排放物应相对较少或容易处理。这也是国家煤炭洁净利用政策的要求。

3.5 投资

企业在选择煤气化技术时,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投资,设备、仪表阀门等的国产化程度以及技术转让费和服务费都直接会影响到投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等规模气化系统投资的比例为Shell法:GSP法:多元料浆法=1.8:1.2:1。

从指标因素可以看出,干法煤气化技术气化指标最先进,消耗最低,但和湿法加压气化技术相比缺乏长周期稳定运行经验,并且其投资比湿法气化技术高很多。综合考虑来看,现阶段,湿法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最具有优势。在选择湿法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时,应尽量采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成熟可靠的湿法煤气化技术。

4 下游产品需要(项目最终目的)的因素

煤气化技术的选择还应考虑到下游产品的需要,根据煤气化后所产产品的不同,是用于发电、生产燃料气,还是生产甲醇、合成氨,来确定采用何种炉型。因为不同的炉型气化生产的原料气的压力、气体成分均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工业领域。图1列出了各工艺强调的合成气质量指标。

5 结 论

通过对煤质因素,气化指标因素和下游工序产品需求因素的综合考虑,给出如下建议:

(1)当原料煤为:A 褐煤时,选择Lurgi 炉或者干煤粉气化工艺较为适宜;

B 烟煤或者变质程度较高、成浆性适中的煤种时,目前选择成熟可靠且投资较少的湿法气化工艺较为适宜 (2) 当生产下游产品为:A 燃料气或者还原气时,选择Lurgi 炉或者干煤粉气化工艺较为适宜;

B 合成氨、甲醇、合成油等时,目前选择湿法气化工艺较为适宜。

煤气化是发展煤化工的重要核心技术,在工艺技术方案选择上必须选择经过大量试验、工业性示范和工业生产实践的工艺、要择优选用节能、投资省、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或轻度污染且易于处理的洁净煤气化技术。

摘要: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煤气化技术,对煤气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几点参考依据,分别从煤质因素、气化指标因素和下游产品需要因素考虑,给出了目前选择煤气化技术的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煤气化技术,选择,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大尚.GSP技术是煤制合成气(或H2)工艺的最佳选择[J],煤化工,2005,118(3):1-6.

[2]李仲来.煤气化技术综述[J].小氮肥设计技术,2002,23(3):7-17.

[3]贺永德主编.现代煤化工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59-461.

[4]门长贵,贺根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关键技术:煤气化[C].陕西省煤转化研究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2004:1-5.

[5]章荣林.基于煤气化工艺技术的选择与评述[J].化肥设计,2008:46(2):3-8.

[6]许祥静,刘军.煤炭气化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4-29.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7

摘 要 通过对巴班斯基教学方法分类的分析,我们发现巴班斯基关于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将巴班斯基的理论思想应用到健美操技能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结合健美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可将健美操教学方法分为三类: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与自我检查方法。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方法 优化组合 动作技能 阶段

一、健美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健美操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阶段;分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改进与提高阶段;自动化阶段,即运动技能的巩固与发展阶段。本文基于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并依据三个阶段中掌握运动技能的特点,将健美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研究。

(一)健美操教学方法分类

尽管目前关于教学方法已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通过对巴班斯基教学方法分类的分析,我们发现巴班斯基关于教学方法分类的思想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将巴班斯基的理论思想应用到健美操技能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由此可将健美操教学方法分为三类: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其中包括讲解法、直观法、带领法、分解法等;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其中包括沟通与激励法、情绪感染法、游戏法等;检查与自我检查方法,其中包括检验法、表演法、竞赛法和实践学习法。

(二)各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1.泛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泛化阶段健美操技能掌握的特点

泛化阶段强调学生对健美操技能的认知,学生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健美操技能也就形成最一般、最粗略的表象,而对健美操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了解。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抓着动作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领,而不应过多的强调动作细节,多采取一些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法、演示法。

(2)泛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实施泛化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多采用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讲解法和教育引导法;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主要采用直观法、带领法等;在兴趣培养上主要采用直观法、念动法、评比法和游戏法;在情感培养上主要采用程序法、沟通与激励法、和情绪感染法等;在表现力的培养上主要采用暗示法、沟通与激励法、比赛法。

2.分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分化阶段健美操技能掌握的特点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学生对健美操技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犯错误率已经有所降低,能够比较连贯地完成整套动作,初步建立的动力定型,但对成套动作的掌握仍不稳定,错误和多余动作可能还会出现。教师应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學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不断分析动作细节,帮助学生完成整套动作的整合。

(2)分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在分化阶段中,学生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应主要针对学生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还会出现的特点,采用一些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在基本理论的教授中主要采用讲解法和测验法;在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主要采用预防与纠正错误法、个别辅导法等;在兴趣培养上主要采用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实践学习法;在情感培养上采用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演法;在表现力的培养上主要采用念动法、表现法和竞赛法。

3.自动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自动化阶段健美操技能掌握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练习者在大脑中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动力定型,不必有意识地去想动作要领,某些技术动作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地步,学生已经具备了洞察错误动作的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并能纠正错误。教师应强调探讨运动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不是现有的理论知识,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自主、主动的探索,并经常检查学生的练习质量,防止技术动作变形。

(2)自动化阶段健美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实施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掌握的技能,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测验法、表演法、竞赛法、实践教学法在此阶段运用的较多,结合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分类测验法、表演法、竞赛法、实践教学法均属于教学中的检查与自我检查中的方法。

根据自动化阶段学生掌握技能的特点及健美操技能教学方法的分类,该阶段的教学方法应采用检查与自我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二、小结

在健美操技能教授中,教师要根据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以便促进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一)根据泛化阶段技能掌握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激励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这两种方法。

(二)根据分化阶段技能掌握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组织和实施认识学习活动、教学中的检查与自我检查这两种方法。

(三)根据自动化阶段技能掌握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检查与自我检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苏]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吴谋.健美操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昊,杨振军等.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124-126.

[4] 黄淑萍,任继祖.大学生健美操课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4(5):90-92.

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篇8

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了。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可以从文体上结构上、文字上几方面来考虑。本文的魅力来自于各方面的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第二,关联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对学情的把握。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比做一次长长的旅行的话,那么,教师必须要随时了解学生从哪里起步?到达什么地方?将继续往哪个地方前进?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第三,关乎编写意图。制订教学目标,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语文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拿到教材不分年段不分训练点“我的课文我做主”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后题和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因为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才能理解编者思考的基点。例如,课后题中有“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里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这类题目,其实就是提示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通过想象朗读来再现课文的内容。第四,关照课标落点。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课标的落脚点。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比如,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围绕这一目标,总目标又从阅读方法、文学作品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要求。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安排。

(1)朗读、默读、诵读。主要是技能性要求,同时也有过程性要求。朗读的主要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的主要目标是:学会默读,养成习惯,具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有量化要求)。诵读主要强调诵读的过程,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2)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是对阅读方法的要求。精读目标又分解为阅读与理解等多个方面。略读定位于“粗知文字大意”的快速阅读。浏览定位于“查找、收集信息”。

(3)词语教学。主要从积累与理解两个方面提出要求。(4)阅读与理解的一般要求。从感受、分析、理解、评价几个方面突出阅读主体的地位,突出体验性、过程性目标。从“体会”、“揣摩”、“领悟”、“讨论和交流”、“体味”、“推敲”、“共同讨论”等用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标准的指向性。

(5)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了审美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而不是引导学生用手术刀去解剖作品。(6)积累和课外阅读。提出积累词语、成语、名言警句、精彩句段、优秀诗文的要求,提出积累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145万字以上。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9

科学课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三维”目标只能在探究中才能实现“合三为一”的目标,更因为探究有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教学论。当今世界非常盛行并得到广泛认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不论是我们强调的经历、经验、体验或者是至今兴盛不衰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其理论基础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正因为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那么必然的教师就只能是处于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地位,只能是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建构者。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位置。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说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2.为什么要强调结构

整个科学教学系统都十分强调结构,包括材料的结构、活动的结构、知识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追根溯源,这些“结构”的理论来源都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对教材、活动、教学过程等科学教学的任何一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都不准发现结构的重要性。优化结构,可以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结构的时候,我们优化课堂数学结构的行为就会更加自觉。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上教材为例(以下均同),单纯地谈一谈教材的编排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教材是怎样做到编排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呢?先看一篇课文,即《分离盐和水的方法》的编排顺序:上节课研究一杯水里溶解多少食盐,杯子里都会有一些怎么搅拌也不溶解的盐——怎么使这些盐溶解呢——最简便的方法是加水(这就是教材的第一个活动)——加水后盐溶解了——如果把这些盐水再弄出来(蒸发)会怎么样——不溶解的盐又重新离析出来——如果将水全部蒸发掉呢——盐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课文中的第二个活动:减少盐水的水分)——怎样减少盐水中的水分——引出多种方法(晒、加热、自然蒸发等)——联想到夏天出汗等生活经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与学生的认知程序相吻合的.有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之感。再看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磁铁》是以怎样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磁性;然后发现同一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进而认识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接着探究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做小磁铁,感知磁化现象;最后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作指南针。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推进,学生的认知随着发展,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这就做到了教材的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同步协调发展。从整册教材看,同样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收集大量的事实,对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概括,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些无不与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

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不是惟一的,往往有多种认知程序与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知程序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教材必须遵循经济简略原则,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只能提供一种供我们参考的、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认知方式,那么也就是说除教材提供的认知方式(研究程序)外,必然还存在其他的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研究程序。这就给我们优化教材结构提供了空间,也就给我们“优化”了的教材结构更能适应“本乡本土”学生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去研究、去优化教材的结构.让它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学生。

教科版科学教材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很注意将探究程序通过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去顺应学生的认知。比如:教材第8页中间一段“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一支装有水的试管”这是扶,是方法的提示;后两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我们对要的猜想”就是放。

3.为什么不排斥讲授

动手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阅读、研究资料、观察、讨论等等。还有,科学探究并不排斥教师的言语讲授,我们不能“谈讲色变”。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就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他认为衡量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它是用语言接受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去获得。关键之一就是看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呢?凡是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的材料就是有意义的材料。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教师的语言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认各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材料。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教学存在教师的语言讲授就可以而且有必要存在。

4.为什么必须重视学生已有经验

不论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新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足以说明“新知以旧知为基础”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也就“不得不”充分体现这一理论。每一篇课文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步步推进,前一步总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总是前一步的发展比如《磁铁的磁性》首先就是“我知道的磁铁”,这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每一篇课文都遵循了这样的编写原则。单元的整体构架同样遵循了“新知以旧为基础”的原则,前一篇课文是后一篇课文的认知基础,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升发展。比如《动物怎样生活》中分小组对6类动物进行研究,后一篇课文《形形色色的动物》就是分别找出与这6类动物相似的动物,达到给动物分类的目的。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可能是空中楼阁了。

教学模式选择依据 篇10

【关键词】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 翻译 选择

一、引言

意译与直译的对立一直是翻译研究的中心,学者们虽措词不同,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别。翻译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对等,然而由于语言与文化等差异,即使在语言层面最接近原文的译文也可能造成无效沟通。因而Nida提出评估翻译的新标准和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一致。换言之,译者帮助读者跨越文化等障碍,使其能够如原文读者般理解、鉴赏及回应原文。与动态对等相对的形式对等注重字面和语义上的忠实。他们处于翻译策略天平的两端。

二、动态与形式对等的选择原则

翻译是个选择的过程,译者在动态与形式对等的天平两端与其之间的范围做抉择时,应遵守以下三原则。

1.若直译能有效传达信息,则无需采用动态对等。由于后者需对原文做相应改变,过多使用可能造成译文面目全非,致使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均难以接受。

2.若直译可能引起原意扭曲,导致理解困难,译者有义务使用动态对等以传达原文所蕴含信息。其使用主要基于以下两种原因:

(1)文化差异给译者和读者带来巨大挑战,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差异引起词汇空缺。

(2)中英文语言差异大,属于不同语系,在语音、句法、语义等因素上有巨大差别,此时译者可使用动态对等搭起词汇与文化空缺的桥梁。

3.若文化扮演重要角色,应尽量采取直译。一定程度上,动态对等牺牲文化的传输以换取译文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其应用时常意味着用目标语中的某个词或概念取而代之。语言作为文化之载体,原文的调整必定导致文化流失。

三、实例论证

上诉原则通过以下三个例子进行论证。以下该段文字出自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

例1原文: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例1译文:

Songster Smith of the stone cell,savoring swine,swore to sup on seven swine.Sometimes Smith,striding to the city,saw some swine.At seven,seven swine scampered to the city.Smith serendipitously saw the seven swine,so Smith sent shafts to slay the seven swine.Smith snatched the seven swine stiffs,and sped to his stone cell.Smiths stone cell seeming slippery,Smith said to his servant to sweep the stone cell.The stone cell swept,Smith set to swallowing the seven swine.Straightaway Smith sensed,sadly,the seven swine stiffs were simply seven stone swine stiffs.Seek to solve such a story!

原文每部分以S音开头,由于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直译必然失去原来的音效,将一段顺口溜变成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此时动态对等为最佳选择。乍看之下,原文有多处被更改。姓氏施被Smith代替,狮子译为Swine,十改为七等。从语义角度,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此举是否恰当?此案例中,何种姓氏,何种动物,数量多少都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译文读者能否以原文读者回应原文的方式回应译文,或许惟有采取动态对等才能保留这段文字顺口溜的性质极其效果。

语言的重点有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其表达方式。直译有时可导致译文不符语言习惯或不自然,例2用来说明此种情况的解决方式。

例2原文: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观我司,您在中国期间产生费用将有我司承担。敢问何时来中国?准备耽搁多久?乞告知,以便提前安排相关事宜。您若不嫌粗茶淡饭,在此特邀您光临鄙人寒舍。

例2译文: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visit your company.Your expense in China will be covered by us.Please let us know when we might expect you and how long you could stay so that we can make the arrangement in advance.If you do not mind plain food,Id like to have the honor to invite you to my house.

显然该译文使用动态对等,原文是一封典型的中文邀请函,信中有若干自谦用于,例如使用乞、寒舍、耽搁、鄙人等表达敬意之情。自谦是抬举他人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对礼貌却有不同表达方式。若采取直译,此封得体的邀请函可能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不被译文读者所欣赏。译文中,乞淡化为请,寒舍仅译为家,耽搁译为住等。从语义角度,译文与原文稍有所出入,但从功能角度,或者这已经是让收信人做出邀请人所希望的回应的最佳方式。此类情况下,动态对等可弥补文化与语言的鸿沟。

例3来自圣经旧约民数记18章19节。所示英文选自广泛使用的新国际版,中文译本1来自最佳译本和合本,它由英文版结合最为前卫的希伯来文译本翻译而来。由于旧约最初由希伯来文翻译而来,因此无论英文版或中文版皆为译本。中文译文2用于参照与比较。

例3英文译文1(新国际版):

Whatever is set aside from the holy offerings the Israelites present to the Lord I give to you and your sons and daughters as your regular share.It is an everlasting covenant of salt before the Lord for both you and your offspring.

例3中文译文1(和合本圣):

凡以色列人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盐约(不废坏的意思)。

例3中文译文2(对比版):

凡以色列人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盟约。

中文译文1与译文2仅一字之差,译文1为盐约,译文2为盟约。译文1中的盐约一词与英文版的convent of salt较为对应,字面上都保留盐字。在希伯来文中该词为,指永恒约定。译文1为直译,用括号的形式做出注释,参照版本译文2使用动态对等,用一个中文中大家都较为熟悉的词汇盟约一词替换之。使用动态对等的方式忽略盐字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此译法在此是否恰当?这取决于该词是否在该语境中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鉴于盐字在希伯来文中丰富的象征意义,无论在新国际版或和合本中都被保留。盐(希伯来文“”)在圣经中提到三十余次。旧约时代,它因为稀缺而珍贵,象征了上帝与以色列民之间的关系,蕴含纯净、委身、顺服等属灵意义。当祭司向上帝献祭时,会在祭物中加入盐,盐约意味着绝对忠诚于对方。基于盐文化的重要性,它需要在译文中体现并被读者了解,因此动态对等在此并不适用。

译者往往面临着形式与动态对等的困难抉择,动态对等策略虽在特定情况下可解决语言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难题,但绝不可滥用,译者须持谨慎态度,做到有据可依。本文提出了主要的选择原则,利用三个例子阐释了译者在面临两种策略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语言文化等因素做出明智抉择。

参考文献:

[1]Chan Sin-wai,David E.Pollard.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M].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

[2]中英对照《圣经》(中文和合本,英文新国际版本)[M].南京:中国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2007.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上一篇: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下一篇:研究生复试自我介绍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