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模式选择

2024-06-24

企业模式选择(共12篇)

企业模式选择 篇1

近年来,我国电商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交易额从2012年的820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7800亿元。随着我国“互联网+”、“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内贸流通发展和农村电商发展等多项政策的相继发布和实施,电子商务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新机遇,然而,与电商息息相关的物流业发展却相对滞后,成为电商发展的瓶颈。目前电商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类: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本文以京东商城、当当网、菜鸟网络为例,对以上三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优劣势,以供电商企业选择参考。

一、电商物流主要模式

1. 自建物流模式

自建物流模式是指电子商务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建设物流所需的仓库、配送中心、配送团队和运输设备等,并对企业内的物流运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见图1),选取这种模式的电商代表是京东商城。

面对国内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并预测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京东早在成立之初就有构建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的打算。2007年,京东正式启用独立域名“京东商城”。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京东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配套物流体系。京东商城每年业绩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2008年,京东融资得到2100万美元,将其中70%的资金用来营建物流。此后,京东陆续在全国购买1200亩土地用于打造物流体系,2010年,在上海成立圆迈快递公司,2011年筹建“亚洲一号”物流中心等。经过几年的积累,京东已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六大物流中心,配送站网络已覆盖300多个重点城市,已可以向全国2551个县区提供自营配送服务,基本拥有自己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并且是国内首家提供“211”限时达的企业。

2. 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电子商务企业将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见图2)。选取这种模式的电商代表是当当网。

当当网是以图书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1999年正式上线。在成立之初,当当网的物流配送全部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货品种类以及订单数量迅猛增加,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当当网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仓库。目前当当网的注册用户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每天有450万独立UV,每天要发出20多万个包裹,当当网在全国11个城市设有21个仓库,共37万多平方米。当当网虽然也尝试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但是它与京东商城物流模式有本质区别,当当网与国内上百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当当网只负责物流仓储环节,而把物流配送环节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负责,所以本质上当当网是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

3. 物流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物流模式(见图4)。采用这种物流模式的电商代表是菜鸟网络。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3年宣布,与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控股、顺丰集团、“三通一达”、宅急送、汇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共同筹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简称CSN),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菜鸟)。菜鸟名小志大,其目标是用5—8年时间努力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到24小时送达。马云提出菜鸟网络是希望整合社会资源,菜鸟网络主要负责物流大数据的调度,整合“三通一达”与顺丰、中国邮政这些中国的“物流大佬”来组成一个物流联盟。所以,菜鸟网络几乎就是物流联盟模式的升级。

二、三种物流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1. 自建物流模式的优劣势

自建物流的优势:(1)物流系统贴合企业实际。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建设物流系统,构建规模、形式、投资方向受自己控制。(2)优化用户体验。自建物流自行操控物流系统,有自己的配送团队,方便管理,可以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消费体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用户粘性,有助于电商企业抓住消费市场,扩大市场份额。(3)实时优化监控。自建物流具有反应快速灵活、信息反馈及时的特点,有助于电商企业对货物的全部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企业资源良性运转。

自建物流的劣势:(1)前期投资与收益不匹配,经营风险大。自建物流前期投资大、很难与电商企业的利润相匹配,如京东自建物流体系必须靠巨额的资金做后盾,甚至以营业亏损来支撑物流建设,资金链的风险性很高。(2)企业管理难度加大。物流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经营,并非是电商企业所擅长的,尤其是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相对匮乏,给企业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带来压力。如京东近来扩大物流人才的招聘并且实行管培生实习,加大了企业管理难度。

2. 第三方物流模式优劣势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势:(1)电商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物流作为电商企业的一项辅助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企业有限的人财物集中起来发展核心业务;(2)减少投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如仓储、物流硬件设备、技术、信息系统等,减少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可以把物流建设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物流企业。(3)减轻人员管理压力。省去对物流人才的招聘、培训与管理费用。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劣势:(1)失去对物流过程的控制权。电商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不能像自建物流一样能对物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与物流效率,而且对第三方物流的过度依赖,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例如传闻的“申通封杀淘宝”。(2)物流服务水平无法保障。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良莠不齐,行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常常会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使电商企业名誉受损、丧失顾客。(3)反应速度慢、信息反馈不及时。由于电商企业和第三方企业站在不同的利益点上,所以常常对电商企业的营销计划不能及时反应,例如:天猫“双十一”的爆仓。

3. 物流联盟模式优劣势

物流联盟模式的优势:(1)降低物流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电商企业通过物流联盟,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全社会来讲,避免了物流设施设备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2)降低各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优势互补。电商企业可以借助于物流联盟节省自建物流所需的巨额资金,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物流企业可以借助电商企业的资金优势,采用先进设备、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投资方可以从两者的良性发展中获得收益,物流联盟是一个“共赢”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的劣势:(1)主导权问题。如菜鸟物流的主导权问题一直是合作各方争论不休的话题,“三通一达”都有自己完整的仓储、信息网络等,将其整合并非易事。(2)联盟稳定性问题。联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各个合作伙伴未必都能获得自身最大收益,这就会影响合作的稳定性,在合作方式上难以达成一致,也不利于联盟稳定性。(3)如何使配送方式标准化、格式化、集成化也是物流联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电商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1. 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

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是企业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电商企业在进行物流模式选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自建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故自建物流离不开足够大的企业规模和足够强的盈利能力支撑,所以,企业规模大、发展稳定且盈利能力极强的电商企业比较适合自建物流,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建物流体系使自身处于供应链的核心地位、更好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提升用户体验,使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即使是自建物流过程中出现问题,这类企业也可以凭借较大的企业规模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来应对,不至于出现倒闭风险。而规模较小、正处在起步阶段或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中小型电商企业切忌盲目投资于自建物流,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电商的发展,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竞争优势。

2. 企业战略

电商企业选择何种物流模式,往往跟企业战略有关。如果物流在电商企业战略中是一个较为核心的子系统,企业所售商品或服务确实需要专业的配送团队,例如同城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这类企业可以着手构建符合自身要求的自建物流,从而符合企业战略。如果电商企业的核心业务并非需要特定的物流体系,例如销售化妆品或者书籍的电商企业,消费者看重质量,对物流的要求相对较低,那么这类电商企业选择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就是首选。

3. 物流管理能力

物流并非电商企业的核心业务,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电商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相对不足,所以,电商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要对自己的物流管理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建物流不只需要考虑资金问题和企业战略,还要具备经营物流的软硬件设备、仓库存储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配套的物流人才计划等。京东商城在成立之初就为自建物流做足准备,其物流管理水平就比其他电商企业更具优势。没有物流管理基础和经验的电商企业,选择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4. 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物流模式选择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硬性指标。一般来讲,自建物流模式的成本会大于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下的成本,此处应分两种情况:如果自建物流的成本稍大于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成本,在企业盈利能力稳定向好或企业规模足够大能支撑到自建物流开始盈利,此时可以选择自建物流;如果自建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成本,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将成本收回并开始盈利,此时自建物流成本已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会带给企业很大的经营风险甚至倒闭,企业应该或者至少暂时选择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模式。而自建物流成本小于第三方物流或物流联盟成本的情况在现实中很少见,如果有这种情况,企业也应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对电商企业来讲,自建物流无疑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建物流的益处将会日益放大,但短时间内完全依靠自建物流很难实现,在某些二三城市,京东还是会与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对于规模没有那么大、实力没那么强的电商企业和小型电商企业来讲,服务完备的第三方物流依旧是较好的选择;物流联盟模式在我国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它实质上是以物流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整合,在供应链之争上获得竞争力将会是企业成功的有力法宝。电商企业应该顺应环境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选择物流模式。三种物流模式是可以配合运用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可以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已选择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并非要将所有的业务都依赖自建物流,可以将某些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自建物流系统不擅长的业务外包;而主要依赖第三方物流的电商企业,也可以根据涉及企业核心客户、核心商业机密、核心竞争力业务的物流活动来组建自有物流子系统,防止对第三方物流的过度依赖,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采用物流联盟的电商企业可以博采众长,在发展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做好利益分配工作,保持联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浩,王婷睿.电子商务物流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陈修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蔡燕聪.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2):122-123.

[4]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回顾与展望[EB/OL].http://www.ccidgroup.com/sdgc/7154.htm.

[5]六部门印发电商物流发展规划:2020年基本形成完善的电商物流体系[EB/OL].http://money.163.com/16/0323/09/BIR7AP9R00253B0H.html.

[6]任博华,董行.中国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问题研究——以京东商城为例[J].物流科技,2013(1):104-108.

[7]付永军.电商自建物流:变瓶颈为竞争力[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3):40-42.

[8]熊慧.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9]杜丹清,俞若希.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J].江苏商论,2010(11):50-53.

企业模式选择 篇2

现在市面上企业培训机构数目繁多,价格战、产品战也是打的热火朝天,如何选择企业英语培训模式成了很多需求企业HR们的一大难题。

针对企业英语内训目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模式:

1、纯面授课

主要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受训人群,可针对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班级,同时调整授课内容,客制化的进行面授,上课内容更具实用性。缺点在于同时受训人群数量不能过于太多,必须分批次进行培训工作。

2、一对一电话课 + 智能多媒体系统学习

适用于在全国多个城市都有office,人员分散、数量少,且员工工作时间灵活多变,授课时间、授课地点难以统一的企业单位。英耐作为一家专注于企业英语培训的方案提供商,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让全国需要参加英语培训的员工统一利用英耐DynEd智能多媒体系统进行学习,参照后台管理系统数据,英耐每周向企业培训部出具学习报告,培训负责人、受训人员、受训人员直线主管均能了解到该员工英语学习动态。同时,英耐教务部老师每周固定时间对所有参与学习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电话教学,检测多媒体系统学习情况并展开情景对话,电话课结束老师会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估等。同时由于电话课是老师和学员一对一的教学过程,学员很难逃避。几次授课之后老师就可了解单个学员存在的问题,便于对症下药。结合英耐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数据,授课老师对学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个解决,实现了高性价比的一对一教学。

3、智能多媒体系统学习+ 沙龙课

适用于加工区内的企业,这类企业员工每日上下班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很难保证在固定时间参加面授课。英耐DynEd智能多媒体系统不受时间、地点、网络限制,非常方便学员利用业务时间自主安排。所有学员通过英耐DynEd智能系统完成测试之后,系统参照单个学员的测试成绩自动生成学习计划。学员遵照学习计划灵活安排时间完成每周学习任务。英耐教务部老师每周检查后台学习数据,发现学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和学员沟通。所有参与学习的学员均需参加每月一次的in-house 沙龙课,就过去一个月学习的重点主题展开课堂活动,同时集中解决大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4、其他技能培训课程

如写作能力等培训,这些相对来说需要学员自主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企业员工平日工作相对繁忙,很难抽取时间静心下来学习相关技能知识,和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技能练习,收效甚微,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培训经费。

如何选择企业的物流模式 篇3

人、财、物和信息是企业的四大要素,对应着分别是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物流是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的物流不仅包括物流行业的物流,也包括其他非物流公司的物流,如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等,虽然物流不是它们的主业,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并且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有的高达30%。而由于各个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也没有必要建立自身的物流系统。为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自身加大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以物流战略来指导物流模式的选择,实现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整体物资资源配置的目的。

2.企业物流模式

物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方式,是由企业自己来完成还是借助外界力量,这些都是要从战略层次上来考虑,目前物流模式通常有:(1)第一方物流(自营物流)。这种物流模式是指物流配送的任务由生产商或者货物供应商自己来完成。其好处就是生产商的利润在企业内部流动,而且不会依赖其它物流商,从整体上保证了公司的效益。(2)第二方物流。其将生产企业的销售物流转嫁给了用户,变成了用户自己组织供应物流的形式,货物在成交的时刻,销售商就没有对货物运输的义务。(3)第三方物流。是指物资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或配送公司去提供物流配送业务的运作方式。(4)第四方物流。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第四方物流开始承接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其工作范围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

3.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研究的主体是企业自身,物流战略下的物流模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处理物流配送的能力、物流配送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配送效率和企业资金的宽裕量等。

3.1物流战略下的物流模式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1)物流成本在企业整体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企业对物流有较高需求,物流成本在经营成本中占较大比重.而企业对物流配送也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因而采用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如果企业的物流能力较弱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物流能力,否则很难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2)企业自身的物流能力。物流配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较大重要性,如果企业物流能力强,可以采取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较低、处理配送业务能力较弱,此时一种基本思路是寻求物流伙伴,通过它来弥补自身不足,也可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另一种基本方式就是对客户让利,让客户自己来完成物流服务,即所谓的第二方物流模式。(3)物流配送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战略地位不重要,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较高、处理物流配送的业务能力也较高,此时如果企业将自身物流资源仅用于处理自身业务,势必会造成浪费,因而既可以与其他企业组建物流配送联盟,也可将物流业务部门分出,自己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如果企业物流水平低,就没有必要建立自身的物流系统。反之亦然。(4)企业物流配送的效率。如果企业反应快、配送效率高,而物流在企业中战略地位高,就要考虑建立自营物流系统。(5)企业的资金实力。当企业自身资金实力较弱时,而且物流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比重不大,这时完全可以采取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模式,使得企业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强项方面。

3.2企业物流战略对其物流模式的选择物流国际化战略下的物流模式

由于企业此时把物流已经作为其重要的一环,战略地位高,这个时候选择第一方物流模式较为合适,一方面。在于企业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一般也积累了很多的物流经验,且物流成本占了较大的一块,如果采用物流外包会极大地分散企业的整体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物流设施和技术为企业的主业提供极大的方便,并在主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可以弥补其导致的亏损。

海尔集团采取第一方物流是为了适应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海尔集团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发觉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技术非常成熟的情况下。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不再是生产资料.而是物流。如今海尔物流已经形成独立的品牌,不仅在全球支撑着海尔生产的需要,而且还对外进行业务外包,在物流领域创造了极大的价值。

物流信息化战略下的物流模式。物流信息化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企业的物流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当信息化后物流成本所占比重较小时。企业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这样可以大为降低对资金的占用,此时一般采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模式。如实行电子商务的企业、各种实现网上交易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的主业在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和配送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库存配置。如果物流成本比重较大时就另当别论了,此时企业就需要考虑建立物流系统,采取第一方物流模式。

亚马逊(Amazon)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起初,位于美国西雅图的亚马逊只是一家网上书店,物流配送采取第三方物流模式。后来将产品销售范围延伸至CD、DVD等音像制品以及电脑、电子游戏、软件、照相器材和电子产品等,随着业务范围和业务量的扩展,为了满足客户对于及时交货的要求,亚马逊从l999年开始建立物流设施,随后逐步扩展为完整的供应链系统。

物流系统化战略下的物流模式。物流系统化的效率比较高,企业追求系统化,又可以借用外界比较成熟的物流服务,降低自己的物流设施建设资金,所以一般选择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模式或者采取顾客自己配送的第二方物流模式。实现这种模式的企业比较多。如各种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其原因也不一而足,如企业规模、资金、物流技术、产品市场前景、全球化等。如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杜邦公司将它在北美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了APL公司(东方海皇的一个分支机构,第三方物流公司),APL分支每年为杜邦400个运输点和上千个零售店及客户管理原料、成品的运输及销售。

专业化战略下的物流模式。走专业化的企业就是要建立自身的物流系统,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物流甚至成为企业的主业,此时为了应付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立物流配送所需要的软件硬件设施,而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已经积累了充分的物流服务经验、技术和所需的资金。所以此时宜采取第一方物流模式。实际上海尔物流如今已经象海尔品牌一样也成为了一个专业的品牌,其就是一个走专业化物流的典型。

4.结束语

建筑企业资金管控模式选择 篇4

一、建筑企业资金配置的特点和现状

建筑企业往往是同时进行多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企业的总体资金需要按需分配到多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复杂程度不同, 相关利益方差别较大, 因而对资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 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的年度规划, 详细制定项目资金需求计划, 然后依据预算进行资金拨付。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范围和地域分布较广, 并且建筑施工工程周期较长, 资金回收周期较长, 资金周转率很低, 因此, 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特点呈现出分散度高、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项目成本波动增大, 资金需求变动加大

近年来,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问题频发, 通货膨胀的现象比较严重, 建筑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 (钢筋、水泥等) 的价格不断上升。为了保证民工的基本收入和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国家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同时, 企业为了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状态下保证正常发展, 不得不采用各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取得项目, 大量低价中标项目的正常开展需要企业垫资或者赊购材料。项目成本的大幅变动及项目数量的增加, 使工程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和变动都较大, 资金管控的难度不断增大。

(二) 工程款拖欠严重、垫付频繁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多是以投招标的形式选择施工企业, 建筑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中标, 争相压低投标价格甚至可以承诺不要项目预付款。这样, 企业为了开工, 不得不需要企业垫付大额的物料和人工支出。而且, 施工项目的大部分款项需要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取得全款, 因而在每个项目中, 企业都需要垫付较大的款项, 如果企业资金供应不足, 影响项目完工计划, 会直接导致项目无法按时验收, 引发工程款拖欠的问题。如此一来, 建筑企业资金使用陷入了恶性循环, 如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地资金管控, 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三) 资金分散程度高, 管控体制不严、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竞争激烈, 争取工程项目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对于单家企业来说, 其项目可能分散在各个地区。由于项目的分散度较高, 企业总部对项目的进展跟踪不够及时, 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整个建筑企业对于资金的管控普遍比较分散。

二、资金管控的基本要求

建筑企业项目较多、资金周转慢、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的营运特点, 要求企业对资金进行恰当的管理, 以有效利用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验收。具体说来, 对资金管控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 安全性

工程项目从开始到完工验收都需要较大金额的资金, 对建筑企业而言, 各个项目均是如此。保证拨付的资金有效地应用到项目中, 而不是在项目进程中被某些个体私吞, 是企业对资金管控的首要目标。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到位, 防止亏空, 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二) 效益性

整个企业众多的项目都会占用较大的资金, 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很低, 大额资金的成本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而, 有效的资金管控手段要确保高效配置资金, 降低资金的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 加速资金回收, 促进资金的有效循环。资金利用效率增加, 企业营运能力增强, 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盈利。

(三) 约束性

由于建筑工程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期间除物料和人工成本变动等因素外, 也不乏其他不确定因素导致资金的追加, 造成工程资金需求与预算相差较大, 这一现象容易弱化企业对资金的控制。有效地资金管控还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 及时准确更新工程预算, 有效配置资金, 防止草率拨付资金, 增强对资金的约束性。

(四) 灵活性

每个工程项目都面临不同的环境和利益相关者, 其资金需求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企业除了应对工程资金统一制定管控措施外, 还应该针对各个项目制定相应的应急手段, 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防止因资金供应间断影响项目进程。

三、资金管控的模式选择

(一) 模式讨论

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资金的管控模式的主要分歧可以概括为集权和分权之间的区别。按照集权程度的差别, 资金管控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

常见的集权式资金管控方式是统收统支方式。这种模式将企业所有的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于公司总部的财务部门, 子公司和项目等不直接管理和控制资金;建筑企业物料采购、人工费用支出以及垫付款项等支出, 工程项目结算款项的回收、银行贷款等现金流入活动, 都由财务部门统一开展。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的现金掌控权高度集中在总部管理部门手中, 企业可以根据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工程资金管理, 可以调用其他项目回款来缓解未完工工程的资金压力, 有助于提高现金的周转率, 减少资金沉淀及周转不灵的现象, 以实现全面资金收支平衡。但是, 由于建筑企业项目较为分散, 企业财务部门对项目进展和具体情况无法及时跟踪, 容易出现资金供应断层的情况;另外, 项目和子公司人员没有资金的控制权, 项目进展缺乏灵活性, 影响项目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

分权式资金管控模式是指企业在年初根据各项目和子公司的项目预算, 对其拨付项目资金, 项目组负责具体资金的支付与款项回收的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拨付备用金的方式。这种模式的资金管控, 项目组和子公司对资金的使用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可以在备用金范围内, 灵活的根据项目的进展进行收支控制。这种模式的资金管控可以让项目组和子公司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资金使用安排, 有利于项目组积极进行项目成本的开源节流, 可以促进单个项目的运营效率。但是, 这种模式下, 不利于企业利用企业的总体资金, 进行项目之间的权衡分配, 在单个项目遇到特殊资金需求时, 难以及时进行资金拨付, 可能出现较大的资金难题。

3. 集权与分权结合的资金管控模式。

现今建筑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变化, 过于集权和过去分权的资金管控模式各有弊端, 很难应对环境的变化。因此, 结合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优点的资金管控模式更适于企业运用。设立结算中心的资金管控方式是指, 由公司总部成立, 专门负责企业各个项目和分子公司的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的机构。结算中心统一管理企业的资金, 各项目和子公司向结算中心按时提供项目进展情况、提交资金使用计划, 由其及时调整资金配置情况。结算中心不仅可以负责企业内部项目和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活动, 也可以作为统一的对外资金往来机构, 负责资金借贷及建筑企业的工程款项回收业务。这种资金管控模式结合了集权和分权管控的优势, 既可以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有效控制企业的总体资金使用情况, 又有利于各个项目和子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模式。

(二) 关键控制点

企业资金管控需满足安全性、效益性、约束性和灵活性的基本要求, 企业不论选择何种模式进行资金管控, 都需要注意以上要求的满足, 才能真正实现资金管控的目的, 有助于企业的资金利用。在对于上述要求的满足中, 需要重点把握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各个项目资金预算和计划的准确性。建筑企业项目很多, 资金占用较大, 各个项目在年初编制项目资金预算时, 应该详细了解项目发展动态, 并切实结合当时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做出相应的预测, 制定一套恰当的资金额度预算, 这样, 企业才能制定出更加准确的资金配置方案和应急方案。

第二, 提高资金管控实施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资金集中管控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管理者资金有效控制, 防止项目人员的私自占有, 然而资金管控实施者掌握更大的资金控制权利, 因而应确保其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才能有效实施管控方案。

第三, 加强资金管控方案的实施监督与调整。资金管控方案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有效地监督手段, 企业最好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督促管控方案的实施。另外, 制定的方案应根据项目的进行不断进行更新, 以符合项目的最新动态。

(三) 模式选择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 结合其项目分散较广, 项目周期较长的特点, 资金管控模式的选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企业总体可以选择设立结算中心

等集权与分权结合的方式, 进行资金总体管控。总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结算中心, 各个项目和分公司的资金使用预算和计划, 直接提交至结算中心, 并随时将项目进展与资金使用变动汇报给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经过项目跟踪和计划审核后, 对其拨付资金。如果项目过多, 为方便起见, 也可根据地域设立结算分部, 以确保结算中心对项目的熟悉程度。

2. 对重点项目组的资金使用重点管控。

在对所有项目制定统一管控制度的前提下, 结合项目的金额、期限和分布等因素, 确定对资金需求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对此类项目进行重点监控。也可以对此类项目制定特定的资金使用规定, 以确保项目进展出现特殊情况时, 企业能确保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的顺利进行, 防止重大意外情况的发生和大额资金的长期占用。

四、结束语

由于外界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内在经营特点的影响, 建筑企业对资金管控的难度一直比较大, 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项目的进展情况, 及时制定和调整资金管理控制政策, 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 尽量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有效促进资金的回收, 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罗赛.连锁经营业资金管控模式的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5) .

[2].陈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控实践与思考[J].财会通讯, 2009 (11) .

[3].吴俊.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2) .

企业多元用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 篇5

企业多元用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

企业用工的各种类 型和法律界定,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基本特征区分,临时工、季节工的使用和争议处理,劳务关 系确认与劳务协议的核心内容,劳务派遣中风险的划分规避与派遣协议,学生打工与小时工的不同 法律属性,实习风险和实习协议的必备条款。

企业用工的各种类型和法律界定,我们发现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用工非常多样化,非常复杂化,简单来说,可以把企业用工分成三大类:第一,合同工、事实工、小时工、劳务工,都属于劳动关系,说叫劳务,实际上构成了事实劳务关系;第二,本身是明确的劳务关系,第一派遣工,分成两种 :一种劳务派遣人员,一种由于我们上级单位或下级单位之间工作需要进行工作派遣的人员,比如 国外公司在国外有了并购,把中国高管派到法国、英国做到层,这属于工作派遣,国内集团公司也 是这样,集团公司很多人派到子公司工作,但是劳动关系不变,这就是派遣工,和劳务派遣有区别,劳务派遣是挣钱,以派遣人为目的,《劳动合同法》说的很清楚,劳务派遣公司是批发人的公司,自己没有工作岗位,批不成就砸在手里了;第二种租赁工,对于从事快速消费品或者产品要到卖 场卖的,在超市卖场里很多人穿着厂方代表的马甲,可能是厂方雇了人直接派到大卖场里,也可能 不需要那么多人,需要咨询人员,跟卖场签协议,你雇佣一批人,为我的产品服务,穿我的马甲,我给钱,我租赁你的员工,方式有很多种;第三种,反聘工,发挥退休人员的预热,因为不用交社 保;第四种,实习生,肯德基、麦当劳事件反映出的不是小时工怎样,是实习生怎样,这四种是法 律上界定很清的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企业揉在一块用,除了这两种之外,中国企业搞技术创新 能力差点,搞名词创造特别能,我们还发明创造代理关系、直销关系、承包关系,叫代理工,代理 我销售,卖多少提多少钱,不是我的人,直销员,保险公司业务员,你给我做保险业务,拉一单提 一单成,还有承包关系,活包给你,跟我没关系,比如出租车司机,容易混淆的法律关系谁也说不 清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说不清楚怎么办?我相信仲裁员和法官没有我水平高,他都分不清我 也分不清楚,没人能讲清楚,怎么办?按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判,按劳动关系处理。所以我们讲容 易混淆的是劳动关系,说不清楚的是劳动关系,能说清楚的劳动关系,企业今天混合用工、多样用 工就一个结果,把劳动关系的认定扩大化。

在企业里判断用工就两个关系: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什么?有三个要件,已经说的 很清楚了,不详细讲了。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不同:第一平等主体,劳动关系和婚姻关系很像,有人身依附

性,你到那介绍这是我的老板,结婚以后说这是我老公,我的老板什么意思?县官不如现 管,我就听我老板的,我老公是私人物品,是人身依附性关系,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比如你拿双 鞋去修,怎么修鞋是修鞋者的事,他不听你的,你不能考核他;第二劳务关系具有工具的契约性,干完活就要给钱,生产工具是生产资料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务关系是你要搬家,你得带搬家工具,你要修鞋你得带修鞋工具;第三过程的独立性,劳务关系只管结果不看过程,修鞋的把手扎破了 跟你没关系,如果你让公司员工给你修鞋的时候扎伤了,那属于工伤,劳改者只要劳动了不管结果,说单位亏损了,那你也得给我钱,劳务关系不是这样,如果最后结果问题不了就不给钱,理论上 有很多区别,我讲这么多估计你还是听不懂,因为很难分。表面说都能说清楚,到具体案例时候很 复杂,说不清楚,怎么办呢?不是看时间长短,而是看权利义务的内容,只要符合三个要件、五大 证据就可以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只要不符合三大要件,没有五大证据就不认定为劳动关系,用工 长短不是决定性质的关键,用工权利义务内容有没有管理和被管理关系、有没有发过工资和报酬这 是关键,我们简单签署一份劳务协议无法规避法律规定的义务。

怎么真正用临时工、季节工、短期工呢?有三种合法途径:第一签短期合同,劳动合同法里有没有 讲劳动合同最短多少天?没有讲,签两天劳动合同一点问题没有,签五天、签三天都没有问题,劳 动合同短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大家为什么不愿意选短期合同呢?因为全日制用工,要上社保,签 五天合同也要上社保,法律上可以做,实际操作不了;第二种方式,如果确实是临时性用工、季节 性用工、替换性用工、不清楚的突然性用工怎么办?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合同,三种情况可以用: 第一承包的;第二临时的;第三季节性的,临时的是什么意思?比如女员工怀孕休四个月产假,可 以招临时的,这也属于全日制用工也要上社保,小时工可以不上社保,小时工有一个特点,一天只 能干四个小时,一周不能超过24小时,所以需要大量用工,上午四个小时是张三,下午四个小时李 四,第三天上午又是张三,把一个班变成两个班,两班倒可以,但是岗位有要求,真正用临时性、季节性、替代性用工可以利用这三种方式,小时工是首选。反聘人员、实习生、借调人员、下岗再就业是劳务关系,除了这四种都可以算劳动关系,如果利用一位农民做饭,结果摔了一跤,这算不算工伤,算不算劳动关系?是事实劳动关系,为什么?因为 农民没有退休年龄,我们指的退休返聘人员是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第二实习生,大中专院校没有 毕业的学生,得有学生证,得有学校的实习证明;第三借调人员,指和A单位签合同,由于工作需 要,借到B单位工作,我们讲劳务派遣和借调很像,和A单位签合同,目的是到B单位工作,这是典 型的借调,计划经济叫借调,市场经济叫劳务派遣,实际上一个意思,只是措词包装不一样,计划 经济叫脸皮厚,市场经济叫心理素质好,包装的目的是让员工听起来束缚,计划经济时候说话直来 直去,市场经济讲品牌、讲信用,为什么?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只有好别人才跟你交换,在市场 经济中别人说你真有气质不是好事,说明你长的不漂亮,如果真漂亮就说你真漂亮,又不漂亮又没 知识又没点子绅士又不是,别人为了从你这获得利益说这人真有气质,气质是不确定的东西,借调 就是和A单位签合同到B单位工作。下岗再就业还是,讲下岗再就业再贴切不过了,下岗指和原单位 保留劳动关系,但是不在岗,再就业就是到我这上班,包括签内退协议的,内退了,还没有正式退 休,包括停薪留职的,不在单位上班,自谋职业,包括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这些人员到我们单位 来建立的都是劳务关系,除了这四种我看不出来还有谁长的不像劳动关系,一律都认定为劳动关系.有两个方法:第一排除法,排除这四种;第二推定法。

劳务协议的签署,前提是适用合同法,核心是劳务内容、完成方式、待遇,关键是解除和违约设定,附件是劳务关系的证明材料,关键是不要混同管理。

企业劳务协议范本:我认为这个劳务协议基本能够满足我们对劳务关系的认定,手段部分:基于乙 方是选择项:A退休人员、B在校学生、C和单位存续劳务关系人员、D借调人员。是劳务关系,就没 有病假工资,如果非因工负伤或者患病,治疗期间停止劳务关系,不支付任何劳务费用,第十四条 很关键,发生争议后归北京仲裁委员会管,最后还有一个明确约定,既然选了四种人,一定要把退 休证明拿过来,要把学生证和实习证明拿过来,要把和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拿过来,我们认为这样 的协议是比较规范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劳务关系。我们建议大家使用这个协议,因为从中看不到劳 动关系的任何特征,完全规避了劳动法里讲的因公负伤、工伤待遇等等条款,我希望大家明白劳务 协议不是人力资源部签的,为什么呢?这是民事法律协议,你以为你们公司用的人都是人力资源部 管啊,这是业务部门、法律部门管的,人力资源部只管人,劳务关系、派遣关系都不应该管,诺基 亚和国航都达成一致,人力资源部出什么东西都让法律部审核,法律部审核以后人力资源部就没责 任了,在我们国家人民大学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黄埔军校,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培养过程中《劳 动法》微乎其微,造成企业里搞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法律比较单薄,搞法律的不懂劳动法,两个部门 不能有机结合,我们建议从流程上控制一下。

劳务派遣借调是最复杂的关系,是三方关系,还有另外一个用工单位,劳务派遣是用工规范的重点,派遣原因有很多种:有工资罪恶控制型,有降低用工成本型,就为了同工不同酬,人事业务外包 型,110以内的公司不需要设人力资源部,外包过程中公司在成长,自己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由 外包公司派遣,企业社会责任型,这是国有企业的特点,一个企业要裁员十万,当地政府不干,被 裁人继续在公司干,签劳务协议,一个月给800元,为了满足社会稳定。我预计中国劳务派遣在 2008年1月1号以后要大发展,因为今天大量企业有非法用工的现象,怎么办?把劳务派遣先合法化 再说,这是很多企业要做的。

劳务派遣的法律问题,我给大家提个醒:第一劳务派遣适用什么法律,是劳动合同法,还是合同法,劳动派遣是准劳动关系,劳动部门查,全按劳动合同法查,一定要扪心自问为什么要用劳务派遣,我们在陕西讲课,西飞说我就是工资总额控制,你就踏踏实实用我的员工,我不会解除,全是技 术工人,签无固定期,如果不用,我把钱给足,不会有任何非法问题,这种用工很简单,就是规避 工资总额控制;第二,劳动标准是不是当然的直接的适用于劳务派遣人员?规章制度是否自然适用,能否参与民主管理,裁员政策如何参与,员工给企业造成损失如何救济,比如派遣员工没有经过 允许擅自跳槽造成10万元损失,谁赔?现在没说,没说就是风险;第三,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禁止 的适用,比如给国航派完给南航派,给移动派完给联通派,派的过程中泄露了商业秘密,我的一个 顾问单位给两家公司派员工,我的顾问单位是做劳务派遣的,他给箭牌和吉百利都派,结果派晕了,把给吉百利派的人派到箭牌去了,协议中规定不允许这样派,公司在人员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混乱,这种情况很多,派遣公司本身没有岗位,我们要通过派遣协议解决这些问题,派遣协议要有这样 内容:用工与派遣之间的责任分配;法定业务之外的义务承担划分;行为规范的约束和前提;违约 责任的确认和承担;员工违约的责任追究和责任确定。派遣公司签协议,往往希望有利于他,用工 单位签协议,必须尽力把不利于我们的剥离出来。

实习案例,实习这几年已经风平浪静了,结果被肯德基、麦当劳小时工案件捅起来了,学生到单位 实习,实习时候摔伤了,这算不算工伤?如果不算工伤算什么?学生实习不是劳动关系,不签订劳 动合同,这次肯德基、麦当劳用小时工沸沸扬扬的炒。

容易混淆的是见习期,见习期的区别是什么?是建立劳动关系以后,实习期是建立劳动关系以前,新疆特变电工一个学生实习时候手掉了,打官司要求认定工伤,单位说不是我们的人,答辩说在见习期内,答辩状交上去以后法定认定有劳动关系,认定为工伤,为什么?因为你把实习写成见习,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实习没有劳动关系,见习有劳动关系,那你说人民法院不调查吗,人民法院 主要看证据,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你说这个员工是见习期不是实习期,是见习员工,对不起法院认 定这个东西就是见习期,你说不是见习期得拿出反证。既然在座各位很多都是学法律的,尤其要强 调你有权保持沉默,说的时候要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如果使用见习期、实习期的员 工,规避风险的方式是签协议,华为又出现一名员工自杀事件,对公司品牌影响很大,要修复品牌 认知度多难,花几千万广告费不如死一名员工对他的伤害大,东软一个员工说我们这有一个学生实习,回去之后就自杀了,没在企业自杀,如果死在企业就麻烦了。上次我做培训,他们说刚招一个 员工过了三个月得了精神病,家长让赔10万,招聘短期员工时候要格外注意。

小时工不等于实习,小时工是灵活就业,实习不是就业,需要通过签小时工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大家看看小时工协议的内容:这是我们的顾问单位为上海F1赛事提供的配餐服务,协议期限是三年,学校

组织符合要求的学生提供服务,操作期间要遵守规章制度,要根据资助贫困学生原则进行优 先录用,安排体检,提供工作服等等,工作结束以后按小时付费,期间如何解除终止有明确约定,这份协议把小时工的权利、义务、责任、如何解除协议、双方的违约责任规定的比较全面。包括旺 季的促销,都招小时工,要签小时工协议,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解除,第二就是如何防范风 险。

实践中多种用工并存,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实习关系、派遣关系、租赁关系都在用,但是在座各 位要弄清楚是什么类型的用工,避免发现想象不到的问题。

劳务关系争议审理运用:直接适用《劳动法》,仲裁不受理,法院按照民事原则审理,劳动标准只 做参考,权利和业务按协议约定办,上次给香港一家公司做劳动争议,他们聘一位总经理,远景非 常好,四年赔五百多万,总裁不干了,把总经理开了,当时给30万现金,总经理转身告到仲裁委员 会,要求再赔120万,总裁助理是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的,上来要讲故事,我说咱们是按项目收费 还是按小时收费,他让我去三回,每次讲三个半小时,全按小时收费,到仲裁打官司就五分钟,但 是他就喜欢讲故事,台湾、香港法律体系和我们不完全一样,讲了半天,后来发现这是农业部退休 干部,结果到仲裁打官司的时候被驳回。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选择 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选择

一、现阶段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基本种类及特点

(一)专题讲座的开展。专题讲座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是最常见,也是应用时间最久的一种培训模式,利用培训者讲述,员工聆听记录的形式进行培训。开展专题讲座相对来说比较有针对性,且能够同时培训大批员工,组织起来十分方便,时间也相对较为节约。但专题讲座趋向于知识的灌输,对实际的工作情况缺少了解和结合,受训人员难以将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适合灵活地学习。

(二)角色扮演式培训。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员工被安排在一个在实际工作中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境之中,扮演情境中相关联的角色,并被提出各种二样的问题,供员工自己想办法去“接招”,这种训练模式能够让受训员工身临其境,提高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和胆量,为那些在实际工作中经验缺乏的员工们提供训练的机会,但是,如果情境设计的不是十分合理,那么训练效果将会适得其反,对一些员工造成误导。

(三)研究相关案例。案例研究是近年来最新发展的一种企业员工培训模式之一,将现实中的相关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帮助学员找出案例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培训模式加强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员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得知很多新鲜的事情和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应对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能力,只是有的时候一些案例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过于负责,理解上存在问题。

(四)学员互相讨论。讨论式培训是针对性很强的一种员工培训模式,针对某一个现象和实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将员工召集到一起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互相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达到互相学习、借鉴,最终共同得出结论的目的。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得到释放,能够加深部分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深刻认识。但是讨论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主题过于浅显或是深奥,都不利于广大员工的正确理解。

(五)模拟训练。在某种意义上,模拟训练这种培训形式是在案例分析基础上的延伸。模拟训练主要侧重对实际操作技能和反应灵敏度的培训,在模拟训练的培训模式下,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为企业员工设置相应的现实工作情境,提升操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员工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差错和损失。

(六)工作现场实战演练。班组成员之间在观察实战的过程中及时就不懂之处进行交流,集齐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实战中碰到的问题,不仅能够使员工培训具备很强的针对性,通过实战演练培训能够切实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知识掌握水平。

二、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优化选择

(一)培训的目标。培训目标的不同、学员定位的差别是影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只是想增强企业员工的知识掌握水平,那么选择易组织、便捷、节省时间的讲座培训模式是再好不过的。若企业希望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那么采用案例研究培训模式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员剖析工作中极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难,或者采用角色扮演培训模式也能够突出对学员身处实际境况时反应能力的培训。若企业希望进一步增强员工在交流沟通方面的能力,那么能够面对面交流、操作实战的角色扮演培训模式将是不二之选。

(二)学员的组成结构。对于不同特征和水平层次的学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岗位的定位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培训模式。例如,基础水平较低的基础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模式和模拟演练模式开展素质培训;中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则可以适当采取案例分析和讨论培训模式,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情况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通过讨论培训模式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互相汲取优点,剔除自身缺点,不断完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开展项目培训的工作创新。现阶段,社会思想的变化日新月异,为了稳定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和内心,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充分认识到机制创新的作用,实施项目培训的创新工作。开拓员工培训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在新员工培训过程中,若出现抵抗情绪,要及时与其沟通,合理调整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设立不同的级别,供学员根据自身水平进行自主选择。

(四)建立健全系统化的期末考核机制。在每一个培训期结束之后,企业都应当设置系统化的考核机制,交给学员和导师一个满意的答卷。在考核的内容中,要包括职业技能水平、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不能只根据卷纸成绩下定论,还要根据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研究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转正答辩的过程中既要有转正定级考核又要有针对初级专业技能的测验,最终根据员工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决定是否给予其转正资格。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员工培训模式会继续如雨后春笋版推陈出新,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重要的是采取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得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企业上级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切实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优化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员工队伍质量,减少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

参考文献:

[1]祁小丽.浅谈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梁婕.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12).

[3]邹钥.企业员工培训和开发初探[J].知识经济.2010(02).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篇7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日趋频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制造企业大量寿命终结的末端产品随之产生。这些产品一旦处理不当,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制造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逆向物流战略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制造企业选择何种逆向物流模式,本文将在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制造企业应如何正确选择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

1 制造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特点

1.1 高度不确定性

制造企业产品繁多,生产物流过程复杂,相应地其逆向物流也较其他行业更为复杂。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产生地点、时间及回收品质量和数量均难以预测,这导致了逆向物流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再加上己恢复或再使用产品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对回收产品的需求更是难以预测,因而供需平衡难以掌握。

1.2 运作的复杂性

逆向物流的恢复过程和方式按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特点、所需资源、设备等条件不同而复杂多样,因此比正向物流中的新产品生产过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逆向物流的主要活动和功能包括:再制造、修整、再循环、填埋、再包装和再处理等内容。

1.3 实施的困难性

逆向物流普遍存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从采购、配送、仓储、生产、营销到财务,需要大量的协调和管理。尽管在一些行业,逆向物流己经成为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竞争优势,但是许多管理者仍然认为逆向物流在成本、资产价值和潜在收益方面没有正向物流那么重要,因此分配给逆向物流的各种资源往往不足。另外,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匾乏,缺少相应逆向物流网络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及运营管理系统的支持,都成为有效逆向物流实施的障碍。

2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

2.1 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分析

逆向物流的自营模式是指制造企业建立独立的逆向物流体系,并承担本企业产品的回收、再造、处理等相关方面的成本和责任,管理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回收处理设施及相关人员等方面的运营模式。

2.1.1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的特点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一般都是通过制造商设立回收中心对其产品进行回收、检测以及分类,然后在制造商或专门的处理工厂处对该产品进行处理(翻新、再制造、再循环等),经过处理后产生的绝大部分物料仍由制造商利用,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部分就直接送至最终处理工厂进行填埋或焚烧。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的网络结构见图1。

2.1.1. 1 优点分析

自营模式可以使企业对供应链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容易与其它业务环节配合,可以对产品逆向物流进行全面控制。有利于企业盘活原有资产,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避免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以及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等。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反馈信息,改进产品设计。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和其他几种模式相比,在信息反馈及对产品设计的改进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企业通过直接从顾客手中回收产品,可以及时获得关于产品质量及特征方面的第一手信息的反馈,这些反馈信息在企业的设计、财务等各部门之间流动,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技术缺陷,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改进,也有利于财务部门及时准确的获得有关回收处理的相关成本,减少财务风险。

(2)回收处理效率比较高。制造企业自营模式所建立的回收处理中心只回收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回收处理的效率,包括有效的运输成本,合理的产品调配以及产品品牌形象的维护。

(3)与正向物流系统相结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对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制造企业来说,正向物流仍然占有主控地位,无论是流通产品的数量,价格还是时间方面的要求,正向物流都比逆向物流重要,在构建逆向物流系统时,若企业采用自营模式,在原有正向物流网络的基础上构建逆向物流网络,则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物流网络的资源,有利于正向和逆向物流系统的协调运作。

2.1.1. 2 缺点分析

尽管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能给企业很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与正向物流的冲突。从该模式的构建条件可以了解,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可能会利用本企业正向物流中的逆向流动来实现产品回收。这就可能导致部分回收品业务与常规业务在加工、仓储、库存、配送等环节相互冲突,紧急情况下有可能为了常规业务的正常运作而不得不放弃产品逆向物流业务的运作。

(2)对企业的软、硬件要求高。该模式下,企业除涉及到正向物流的运输、仓储等常规业务外,还包括收集、检测分类、拆卸、再制造、再生及最终处理(焚烧、填埋)等产品逆向物流业务,其运作比单纯正向物流运作更复杂,所以从对企业的软件要求来看,需要企业的物流技术更先进,信息传递更准确、更快捷,人员素质更高,组织结构更合理等;从对企业的硬件要求来看,需要配备先进的产品处理设备,以达到物料的循环再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3)投资大、投资风险较高。这种模式要求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满足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要求。由于逆向物流具有分散性、缓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逆向物流的网络结构很复杂,若由制造企业独家经营运作,虽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同时会增加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分散企业的资金和人力,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财务风险。

2.1.2 自营模式的适用范围

这种运作模式适合回收再利用价值比较高,或者专业性比较高,或者是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回收处理或召回的物品,主要包括产品退货和维修(召回)、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包装材料的循环使用等。一般来讲,需要建立独立回收物流系统的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比较强大。这些企业应具有以下特征:

(1)适合于拥有覆盖面很广的代理、分销、连锁店,而企业业务又集中在其覆盖范围内的。

(2)业务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送货方式比较单一,网络资源丰富,逆向物流管理能力强。由于业务范围不广,企业独立组织逆向物流所耗费的人力不是很大,如果交由专业物流公司处理,既浪费时间,又增加配送成本。

(3)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物流量巨大的企业来说,可以把构建逆向物流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统,掌握逆向物流的主动权。如著名的苹果公司、IBM、宝马、福特公司等,它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逆向物流渠道并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回收计划。

2.2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联合经营模式分析

逆向物流的联合经营模式是指生产相同产品或者相似产品的同行业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逆向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进行合作,以契约的形式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伙伴关系,共同建立逆向物流系统,并通过形成优势互长,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为各合作企业甚至包括非合作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联合经营模式的网络结构见图2。

2.2.1 企业逆向物流联营模式的特点

逆向物流联营模式作为自营和外包之间的一种模式。

2.2.1. 1 优势分析

(1)分担投资风险。这种模式是由制造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甚至是行业内竞争对手共同投资,单个企业投资比自营逆向物流要少很多,而且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都由联盟体共同承担,使得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产品逆向物流运营失误时,损失减少。

(2)更具专业优势。在联营模式中处理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可以比自营模式多,员工是逆向物流的专职人员,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逆向物流业务上,和自营模式相比,更加专业更有效率。对中小制造企业来说联营模式比自营模式更具有优势,通过企业间联营合作,可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

(3)体现规模经济。联营模式可以使产品回收量大、处理种类更多,有利于克服单个企业资源不足的情况且使单位回收处理成本(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减少。使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

2.2.1. 2 缺点分析

(1)需要进行各合作企业之间的协调。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是合作联盟体运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各成员企业对电子逆向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同、利益分配不满意、合作目的等不同,都会造成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作绩效的下降,而且,企业建立联合的电子产品逆向物流模式以后,与企业原有资源整合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到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

(2)投资相对较高。该运作模式要求各合作企业出资建造回收网络和处理工厂,其投资还是比较高。虽然与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相比,投资会有一定程度减少,但仍然会占用企业相当多的资金。

(3)信息反馈难。信息反馈难、准确率不高是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不能及时、准确的获知回收的产品所处状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回收再利用;联盟企业中一些非物流企业由于经验、设备和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在逆向物流管理上很难赶上专业水平,且由于交易范围的限制,逆向物流合理化所追求的规模化,网络化目标也难以实现,限制了逆向物流潜能的进一步发挥。

2.2.2 联合经营模式的适用范围

这种方式适用于回收生产或消费之后的废旧物品,如消费后的废旧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具、生产过程中报废的金属器具、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纸张和玻璃等等,这些物品的回收利用价值较高,有些回收之后经过简单处理可以进入二手市场,有些经过拆装之后可以作为零件重新使用,或可以作为工业原料重新进入生产领域。因此,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废旧物品可以作为重要的零件或原料来源,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由于这些废旧物品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法律规定制造企业要对产品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负责,承担回收处理的责任。要适当处理这些报废物品并回收其中的资源,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还需要相当大的资金,而这通常是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因此,作为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诸多企业,可以通过合资等方式,建立面向各合作方甚至整个行业的专门从事逆向物流的企业。一般来讲,建立联合逆向物流系统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行业内的一些领先企业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可以推动多家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如:在日本,大多采取企业间合作的方式进行家电回收再利用工作,这样方式可以节约技术研发的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最新技术的普及。在国内,最近有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海尔等国内外手机厂商联合有关机构,在北京发起“移动电话环境保护行动”,承诺将对污染环境手机及配件进行回收处理。或许,这将会成为国内手机企业联合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开始。

2.3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的分析

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是制造企业通过协议形式将其回流产品的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支付费用等方式,交由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的网络结构见图3。

2.3.1 制造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的特点

2.3.1. 1 优点分析

(1)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而把非核心领域外包给其它专业企业。制造企业把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就不需要出资建立逆向物流业务基础设施,可以将资金充分利用于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提升企业在本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2)提高服务质量。由于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是专业的逆向物流供应商,一般拥有完善的逆向物流管理体系、丰富的运营经验、专业而完备的物流设施设备、广泛的客户网络。从事逆向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更了解复杂的逆向物流环境,可以将产品的收集、分类、处理进行规范而专业的操作,可以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仓储和运输服务等。因此,逆向物流外包模式,其工作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

(3)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成本。制造企业将逆向物流外包给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之后,对有回收责任的产品可以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又可以减少产品在回收和分销时市场不确定的风险,减少了对逆向物流设备和人员的巨大投资,减少了投资风险,第三方物流通过为多家企业服务,实现管理和运作的规模效益,有效降低成本。

2.3.1. 2 缺点分析

(1)制造企业对产品逆向物流的控制能力差。制造企业将产品逆向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就意味着基本放弃对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管理权,失去对产品回收情况的控制,而只有通过第三方才能了解具体信息,容易受制于人。同时,制造企业将其产品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对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效率。

(2)缺少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由于逆向物流是一种新兴的业务,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逆向物流管理知识的高级人才,很多从事第三方逆向物流业务的公司都是由传统的物流公司转变过来的,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总的来说,外包模式是一种最有前景的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军逆向物流领域,制造企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3)不利于制造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企业将其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外包,就意味着丧失很大一部分对其产品的控制权,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是否能做到有效分类、拆卸等将直接影响制造企业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率。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企业向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提供产品的设计信息,包括产品原材料构成,结构设计图等,这对于某些具有设计专利的产品来说,存在生产专利泄露的风险,不利于制造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

2.3.2 物流外包模式的适用范围

逆向物流外包模式是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物流专业化发展的产物,应该说其适用范围是广泛的,适合于大多的制造企业。而且在传统企业物流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壮大,制造企业自营运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制造企业需要考虑逐步将逆向物流外包给第三方。

3 结论

以上所讨论的这三种逆向物流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的逆向物流过程中,制造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逆向物流活动,根据需要选择逆向物流模式。一般来说,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少但批量大的制造企业适合选择自营模式,而对于那些产品种类多但产量又少的中小制造企业则应选择联营或外包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逆向物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相应的风险。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制造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逆向物流自营模式、逆向物流联合经营模式和逆向物流外包模式.不同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制造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关键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文海旭.当前逆向物流建设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J].物流技术,2004,(10):34-38.

[2]陈雅萍等.第三方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孙秋菊.逆向物流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分析[J].现代物流,2006,(9):20-23.

基于博弈的企业雇佣模式选择 篇8

1.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非合作博弈

在科斯看来, 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长期雇佣契约。Alchian Woodward于1988年也指出, 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契约的集合, 而企业的团队本质又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长期依赖。

雇主与雇员签订的契约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条件、职业保障、契约期限。如果雇佣契约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在交易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意外事件, 使整个契约可以约束当事人完成特定任务的几乎所有行为, 那么, 雇主和雇员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完备的契约。然而,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一些因素 (如双方的有限理性、衡量绩效的困难、信息不对称) 阻碍了雇主与雇员之间制定一个完备的契约。因此, 雇主与雇员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非合作博弈, 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承诺的责任和行动会采取毁约的行为, 从而产生冲突。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及个人最优决策, 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 也可能是无效率的, 但根据博弈理论, 冲突最终应达到一个均衡点。

2.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合作博弈

根据对策论里关于重复博弈的分析, 欺骗行为在重复交易的环境里将受到惩罚, 很难有利可图, 而合作将得到报答。因此, 合作博弈有利于解决“偷懒”或背叛行为, 雇主与雇员冲突解决的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愿意选择合作。

(1) 合作博弈的有利之处

(1) 有利于解决合作对手的“信息隐匿”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雇主与雇员的矛盾, 必须尽力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增大信息的供给。雇主与雇员在一段时间博弈关系的重复推进中, 任何一方通过各种途径暴露出来的信息会越来越多, 进而使任何一方隐匿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 这样, 从观察、判断到了解对方行为的真实动机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

(2) 有利于约束双方的现期行为。合作博弈是建立在重复博弈形成的“长期关系”基础上的, 使得任何一方运用报复性策略来惩罚背叛者变得可信和可行。在动态重复博弈中, 个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会得到一种回报, 通过这种未来的回报约束个人的现期行为, 这就成为长期关系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约束力。

(2) 雇员与雇主的合作动机及合作实现机制

合作动机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 追求目标的一致性, 正因为雇员与雇主在目标追求上的一致性, 雇佣双方应采取合作的态度;第二, 合作收益与成本的预期。只有当双方合作的成本小于退出成本时, 人们才可能会选择合作;当双方合作的成本大于退出成本时, 人们就会选择退出。

在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中, 由于双方合作的收益大于背叛的收益, 所以, 双方都会有合作动机。但是, 当一方选择合作时, 对方可能选择背叛, 其结果是选择合作的一方不如选择背叛更为有利。因此, 需要有合作的实现机制。

二、基于博弈的企业长期雇佣模式选择

1. 核心型员工

核心型员工与企业的博弈特点在于, 他们掌握着企业的关键资源, 给企业所带来的战略性收益远远超出雇佣和开发他们的管理成本, 同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 核心型员工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并不会锁定在企业。

对于企业而言, 对这类员工应进行大量投资, 同时, 为减少交易费用, 组织应采取内部化开发战略, 进行长期的内部开发和内部雇佣, 激励他们创新。

2. 必备型员工

必备型员工与企业的博弈特点在于, 他们具有企业所需要的专用技能但其相对价值偏低。组织因为专用性创造的价值而不愿解聘这部分员工, 员工因为专用性“套牢”问题而不愿跳槽, 从而成为组织的必备型人力资本。

对于企业来说, 对必备型员工最好的雇佣策略就是基于员工与企业长期雇佣关系中的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达成长期雇佣的模式。

3. 辅助型员工

辅助型员工与企业的博弈特点在于, 他们拥有通用的技能, 具有有限的战略价值。这类辅助型人力资本自愿离职意向大;由自身学习能力差而产生的辅助型人力资本, 将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需要, 也会越来越来不适应其他组织的需要。

组织一般会通过合同用工的形式进行短期或兼职形式的雇佣, 构成和约性的雇佣模式。雇佣模式一般集中在操作性的岗位上面, 另外, 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将行政性或低层次的工作外包说明了这种雇佣模式也是雇佣发展的一种趋势。

4. 关注型员工

关注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博弈特点在于, 虽然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可以创造大量的顾客价值, 但是企业专用性程度较低。组织和员工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 组织对员工的技能投资不多, 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较低。并且, 关注型员工因为其价值高而专用性低, 从而流动倾向较大。

企业应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雇佣关系管理体系, 直接从市场上挑选技能熟练的员工, 同时, 对该类员工, 高价值使得企业也有动力进行内部雇佣和内部开发, 通过增加企业专用性培训或采取措施激励员工进行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来增加这部分员工的专用性, 使其向核心型员工转变。

摘要:雇佣关系实质上是雇主与雇员博弈的结果。长期雇佣是基于合作博弈的雇佣关系, 短期雇佣是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雇佣关系。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博弈均衡决定了企业的雇佣模式选择及激励机制设计。企业需要对不同员工采取相应的雇佣模式, 建立不同的雇佣关系, 给以激励以促进雇员的努力。

关键词:博弈,雇佣模式,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J].经济研究, 1997 (3) :45~46

河南省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应用 篇9

几种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模式是河南省目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广泛采用的一种物流模式。河南省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基本还停留在自营物流模式上, 物流外包比重不高, 经营成本高, 效率低。企业 (或企业集团) 通过独立组建物流中心, 实现了对内部各部门、场、店的物品供应。这种物流模式保留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经营思想, 具有“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大而全”、“小而全”传统经营特征。这种依附与企业内部的自营物流模式, 因缺乏专业的高效率必然不能适应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但是, 河南省的物流业现在是大而不强, 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我国沿海地区的物流服务已经与国际接轨, 而河南省物流业还处在从初级向高级攀升的阶段。自营物流模式符合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阶段, 有它的生存空间。而且, 目前来看, 自营物流模式在满足企业 (或企业集团) 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厂店供货或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 在河南省基本上都是采用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物流联盟是介于独立的企业与市场交易关系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 是企业间由于自身某些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契约关系。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 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 为了实现自己物流战略目标, 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河南省很多企业物流发展水平的长期落后, 如物流设备、技术落后, 资金不足, 按行政条块划分物流区域等,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一下子适应物流现代化的需求, 于是通过联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河南省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单凭自身内部资源已难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 很难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因此, 整合物流资源组建物流联盟, 成为河南省企业面对现代竞争环境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 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更细, 更专业的体现, 是物流社会化和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观念的原因和市场环境因素, 导致河南省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只有极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河南长通物流公司, 在市场上表现较为活跃。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实证分析证明, 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物流比重的50%时, 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内部因素分析

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影响物流模式的选择。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 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 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 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河南省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储备缺乏, 难以满足我省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需要。如果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强, 现有的物流网络资源丰富, 可自营物流。若物流管理水平低, 企业宜于第三方物流或组建物流联盟。

企业对渠道控制力的要求影响渠道模式的选择。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 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 此时企业更愿意自营物流。一般来说, 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 往往选择自营物流, 即作为龙头企业来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和制定物流服务标准。河南省企业应根据自己对渠道控制力的要求决策物流模式。

企业核心能力影响物流模式的选择。河南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在物流环节, 而是生产或其他方面, 则应把资源集中在核心领域, 不要因为兼顾物流而迷失了企业发展的主方向。河南省企业要首先判断自己的核心领域,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资源投资依据, 而不能因兼顾物流主次不分。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或鲜活产品的分销, 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 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为主机厂做配套的企业, 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 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河南省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行业性质和产品特征科学选择物流模式。

河南省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 可以在现有的物流模式基础上, 寻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其他物流模式。企业必须比较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总成本情况:物流系统总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运输总成本+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顾客服务费用, 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所以, 河南省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 要对三种模式中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 最后选择物流系统总成本最小的物流模式。

顾客满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只有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才能拥有忠诚的客户, 企业才可以长远发展。物流服务水平标准可以细化为:可得性标准, 主要反映的是当顾客需要存货时, 企业所拥有的库存能力;一致性标准, 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众多的完成周期中按时递送的能力。河南省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时, 能否提高顾客满意度是要考量的关键因素。

决策方案

采取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些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 像沃尔玛集团、海尔集团和连邦软件等。河南省采取自营物流模式的企业应具备以下特征:拥有覆盖面很广的代理、分销、连锁店, 而企业业务又集中在其覆盖范围内的企业;业务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 送货方式比较单一, 网络资源丰富, 物流管理能力强。由于业务范围不广, 企业独立组织物流所耗费的人力不是很大, 所涉及的配送设备也仅仅限于汽车以及人力车而已, 如果交由专业物流公司处理, 既浪费时间, 又增加配送成本;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物流量巨大的企业来说, 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 掌握物流的主动权, 是一种战略选择。

对于河南省的很多企业来说, 如果物流管理能力不强, 物流又是企业的战略核心, 对企业成功影响很关键, 那么寻找物流合作伙伴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收益。好的物流合作伙伴在公司现有的、甚至还未进入的市场上拥有物流设施, 可以向企业提供自营物流模式无法获得的物流服务及专业化的管理。如果企业的物流活动不是企业成功的核心环节, 但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很强, 那么企业也应主动寻找需要物流服务的伙伴, 通过共享物流资源, 提高货物流量,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降低企业成本, 获取额外收益。符合上述情况的河南企业应选择物流联盟模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新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篇10

1 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是新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在新疆企业中, 中小企业达99%以上, 创造的增加值为地区生产总值的55%以上, 在地税收入中缴纳的税额为80%以上, 在国税收入中缴纳的税额达60%, 在二三产业中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达80%以上。但是新疆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 导致自行资金不足, 使得其竞争力不强。

1.1 新疆中小企业信用状况

新疆中小企业总体信誉度较低, 突出表现在:①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数据不真实, 信息失真, 虚帐假帐普遍;②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合理, 如低水平重复建设, 企业生产的“小而全”等;③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资产规模小;④资产负债率高、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⑤中小企业产权不清晰,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混乱。正是由于以上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导致银行和中小企业贷款运作的成本较高, 再者新疆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 信息披露不真实, 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容易形成道德风险, 从而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

1.2 间接融资状况

尽管客观上四大国有银行仍是中小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 但由于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 且手续繁琐, 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因此无论是经营战略、管理能力还是操作方式上都倾向于大型企业。同时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仍存在体制性歧视, 其支付的实际贷款利率比国有企业高。导致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相比大型企业要苛刻得多。在机构设置上, 还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 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1]。

1.3 直接融资状况

直接融资的发展对于繁荣资本市场,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 新疆中小企业债权、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困难重重。就债权融资而言,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等自身特点, 而债权市场进入门槛高, 要求高的资本金和利润, 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很难通过债权的方式直接融资。在股权融资方面, 主要是上市成本高, 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中介评估费, 而且上市后信息披露大, 因为往往过多的信息披露会给企业造成市场竞争优势的丧失, 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 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按照资金的来源, 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财政渠道、银行融资渠道、贸易融资渠道、商业信用融资渠道和民间融资渠道[2]。

2.1 财政渠道

财政性融资就是寻求来自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性扶持。财政性融资又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是财政直接拨入资金;一个是企业向国家财税机关少交或缓交。

2.2 银行融资渠道

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 其经营规模也开始扩大, 发展前景渐渐明朗, 基本上能达到银行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贷款原则之要求。中小企业开始根据成长阶段内外环境的变化, 调整自身的融资模式, 形成以内部融资为主、外部间接融资 (主要是银行贷款) 为辅的融资模式。而随着中小企业由快速成长阶段向稳定成长的过渡, 其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机会还是明显不及大企业的, 而且在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 企业的负债率、融资成本逐渐提高, 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急剧扩大。

2.3 贸易融资渠道

贸易融资主要包括打包贷款, 承兑汇票, 出口押汇, 进口押汇, 保理业务等。贸易融资的关键就是银行依托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和信誉捆绑, 在有效控制授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的授信。贸易融资业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量身订做, 易于创新, 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2.4 商业信用渠道

商业信用融资不用做非常正规的安排, 也无需另外办理正式筹资手续, 筹资成本低, 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 融资限制条件较少, 选择余地较大, 条件比较优越。但是期限较短, 筹资数额较小, 如果企业放弃现金折扣, 必须付出非常高的资金成本。

2.5 民间融资渠道

民间融资是2002年下半年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金融工具, 是通过经人民银行批准的民间融资模式, 以定向、定量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 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到基金, 再以贷款的形式全额贷给项目公司使用, 并由项目公司支付规定的融资成本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 此种金融工具的期限大多为1-3年不等, 支付给投资者的年收益率为4%~6%不等。

3 新疆中小企业选择民间融资的可行性

3.1 新疆民间资金充裕

新疆在2008年和200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2 550.95亿和3 049.91亿, 同期贷款为248.59亿和309.38亿[3]。说明新疆本地存贷比例很大, 没能发挥资本优势, 90.26%和89.86%的资金没能为当地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所以利用民间资金的空间还非常大。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06-2010》

从上表可知, 可用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国家银行和各个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逐年增加, 但贷款的增加率明显不足, 说明新疆在2005年到2009年资金用于新疆地方经济发展的数量不足, 资本效率低下。

数据来源:据表1存贷差制图所得

3.2 民间融资主体多元化

民间融资借贷手续灵活、简便, 一般不需要手续, 有手续的也是简单载明借贷双方、日期、还款金额或利息的简要凭据。融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不仅有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资, 且出资人有工人、干部、工商个体户、企业等, 甚至, 参与民间融资的还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涉及面较广, 民间融资逐步呈现出专业化趋势[4]。

3.3 新疆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增强, 融资行为趋于理性

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日益旺盛, 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从而拓宽了民间融资理性选择的范围。同时, 民间融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对信誉要求很高, 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 因此违约现象很少;另外, 生产性融资比重不断上升, 而利率水平也明显上升[5]。

4 规范新疆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模式的建议

新疆民间资本的存贷差是支持新疆中小企业实行民间融资的基石, 资本创造的收益是民间资本进入的动力和原因, 资本的逐利性是优化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条件, 因此如何规范民间融资非常关键。

1)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上, 要为目前的民间融资和将来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留下发展的空间, 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使资金在正规金融与民间融资之间合理分布, 而不是过度集聚于正规银行体系。

2) 加强自身管理, 信息透明化。中小企业要进一步透明化自己企业的信息, 提高中小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起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标准, 建立起统一的资信评级机构, 将中小企业经营与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纳入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指标。中小企业在不会泄漏商业秘密的同时要尽量公开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发展思路等众多信息, 让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困境, 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3) 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增强中小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行业、区域特点建立合适的组织模式, 走集群发展或与大企业联合, 同其形成协作配套关系, 或在中小企业之间开展联合, 组成中小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6]。

4) 建立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平台。该平台吸纳民间资金由银监会或政府金融机构来监管, 企业的所有信息也在这个平台上, 由投资者分析对其投资。这样既有效防止企业重复建设生产产品, 又使以高回报的资源类企业有更多的参与者, 还使得企业的管理、经营、风险等得以改善, 资本得到高效配置, 企业得到了发展, 投资者得到了回报, 实是多赢的局面。

摘要:新疆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 并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 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从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模式着手, 对多种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探索出适合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和渠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民间融资

参考文献

[1]唐军, 刘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特区经济, 2006 (4) .

[2]尚加力.信息不对称与新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J].中国商界, 2010 (3) .

[3]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9-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2010.

[4]BERGER A N, UDELL G F.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 (22) .

[5]黄真真.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探析[J].网络财富, 2008 (11) .

论企业预算控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篇11

关键词:预算控制;紧控制;超越预算

一、引言

预算控制作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以预算为媒介对企业行为和业绩开展的综合性经营管理活动,旨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上世纪20年代预算控制首次被运用于美国通用汽车、杜邦等大型公司并取得显著成效后,就一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控制手段获得其他国家的普遍青睐。预算控制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紧控制和松控制模式,自诞生以来,紧控制模式就始终作为首选模式被国外众多企业纷纷采纳,目前我国企业大多也采用紧控制模式。

但是自70年代以后,预算紧控制的弊端不断暴露,同时组织行为问题得到更多的重视,理论界开始了关于预算紧松控制模式孰优孰劣的问题的讨论。90年代至今,企业经营和生存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另外涌现出一些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如BSC、标杆法等,这些共同导致预算紧控制与外部环境对企业灵活多变的要求矛盾加剧。超越预算理念——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在短短几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可观的成绩。因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新的环境下,特别是在我国企业普遍强调预算紧控制的背景下,深刻认识预算紧控制存在的弊端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预算紧控制模式及其缺陷

预算紧控制起源于标准成本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预算管理控制模式。它立足于控制偏差,通过对实际产出与预算目标间的差异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行动来减少或去除预算偏差。它作为标准成本控制思想的一种扩展,从成本领域迈向了管理领域。在此模式下,预算指标呈现“刚性”特点,集员工努力目标和业绩考核标准的作用于一身。

上世纪70年代后,预算紧控制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国外学者对其弊端做了大量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不足:

(1)时间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差。预算的编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和整合,而这种预算的结果几乎不增加企业的价值;预算周期通常为一年,更新和发展太过缓慢和滞后;尽管具有 “预算调整”这种柔性手段,但更多关注预算的“刚性”,“预算调整”仅仅用于预算依存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时,即使调整,繁杂的自下而上的程序也常常让企业错失商机。(2)聚焦成本的降低而非价值的创造。预算的编制实际上是各管理层相互“博弈”和讨价还价的过程,各层级之间考虑到预算实现的可行性,总是期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源以完成尽可能低的目标,从而导致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编制出来的预算也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企业更多的是完成一种强制性的责任,很少聚焦战略甚至经常与之抵触,严重阻碍企业的变革,而非价值的创造。(3)垂直命令和控制,难以适应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预算强化了垂直的命令和控制,加深了部门隔阂,而非鼓励知识共享,对组织使用的网络化结构视若无睹;预算目标多属于“内向型”的,偏向于“看后看自己”,而非“看前看对手”,阻碍了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执行;预算过于重视“财务数字”,忽视“非财务数字”,而企业的战略应该表现在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

三、预算松控制模式——超越预算

20世纪90年代,高级生产系统国际协会(简称CAM-I)认为,传统预算控制系统已经“功能紊乱”,为此专门委派 “高级预算研究小组”负责预算管理的研究和改革。1994年预算研究小组开始转变研究方向,不在注重寻求“更优预算”计划,而是 “希望建立一套更为广泛的框架,以实现更多的目标”。CAM-I同时拟订了两种方式实现预算管理改革目标,其中一种方式源于“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用最有效的方式将战略与经营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这种思路逐渐发展成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

ing,简称BB),是欧洲CAM-I分支机构BB小组提出来的,BB改革的焦点在业绩评价方式和更激进的分权化两个方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用事后的相对业绩评价和主观业绩评价取代传统的“预算强调”。事后的业绩评价,即目标会随着事后进行调整,将实际操作和期间的经济环境因素考虑进来指定预算目标。BB建议报酬应当与“主观的团队业绩考核”(不是个人业绩)挂钩用以配合事后评价,同时建议评价业绩时采用各种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非财务指标,这与Kaplan的平衡记分卡思想类似。而且强调这些指标也应当以事后相对业绩的方式评价,即选择内部或外部的标杆和采取主观的业绩评价方式。在“超越预算”下,预算依然存在计划的作用。每年企业依旧会编制、复查、修订、批准预算,对比、分析实际业绩与预算执行情况并解释差异,不同的是预算不再作为一种标准束缚和评价执行者。因为在经营环境和外界条件的变化下,初始预算是可以被修改的。(2)更激进的分权化。BB向员工授权目的是使他们做出的决策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重视自主预算和权力下放的“超越预算”能够使企业内部各部门更多的发挥能动性,促进企业迅速灵敏的反应。在“超越预算”下,企业不断依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资源配置,从而“咬定”动态的相对目标,实现业绩目标和资源配置的达成动态平衡。考虑到BB的分权模式可能引发各部门各自为政只注重自身绩效的提高,忽视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影响整体绩效的缺点, BB小组建议采用员工挑选、公司远景和价值观、行为准则、培训等控制手段来保证授权的有效性。国外的一些大型公司如IKEA、SvenskaHandelsbanken、BP等也在尝试或实施超越预算方法。他们仅仅将预算的内容、范围和作用限定于对现金流的预测,而传统预算的控制与激励功能被其他绩效管理方法取而代之,并取得了卓越业绩。如Svenska Han

delsbanken银行在采用超越预算控制模式后,成为欧洲连续赢利最高和瑞典国内客户满意度最高的银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控制模式的一种发展动向,超越预算大大提升了企业的适应性与增值性,然而依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实施超越预算代表着摒弃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对众多管理控制方法进行转化和整合,从而产生大量整合成本,故企业若选择采用这种模式应该考虑如下因素:第一,企业当前预算程序运行状况的有效性。由于超越预算模式以频频的滚动预算为中心,它的落实和执行取决于过去的预算程序,因此只有有效的预算运行程序才能为超越预算提供一个满意的基础。第二,企业的的经营特征。对于那些经营环境变化迅速,产品经营范围广,无形资产占主要地位的企业更适宜这种模式,如高新技术产业。

四、我国预算控制模式的选择

鉴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以及预算紧控制模式自身的缺陷,国外有学者建议放弃紧控制模式,大规模引入超越预算模式,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企业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身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等都严重制约了对超越预算模式的导入。关于超越预算模式,我国学者冯巧根曾在《超越预算的实务发展动向与评价》一文中论述了该思想的提出、管理原则、实施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表明在我国放弃传统预算的不切实际性,建议在“改进预算”中小范围引入“超越预算”,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关于改进传统预算、初步引入超越预算的建议:

(1)建立网络型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超越预算理念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分权管理,这就要从组织变革开始,建立网络型的组织结构,即围绕一个综合的中心团队建立其它运营团队,运营团队与中心团队有纵横交错的联系,并由中心团队进行协调,从而形成职能网络。这种网络型组织结构一方面使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信息获取变得更加迅速便捷,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益于激励机制的实行;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组织的层次和垂直控制,促使组织层级扁平化,从而员工可以实现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参与到预算管理和决策活动中,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鼓舞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优化预算编制方法,实现预算动态管理。采用动态预算编制方法,实现滚动预算与零基预算的相互配合。编制滚动预算时,预算期与会计年度相分离,当预算的执行和实际情形有差异时,不断调整目标值和具体行动计划,同时不断对预算进行补充,并逐期向后延伸和滚动。编制零基预算时,每一个新的期间的费用都开始于“零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每个部门的需求和成果,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滚动预算灵活性强,以持续不断的方式全面长远的计划组织未来的经营活动,实现了与日常管理的密切相连;零基预算能够应对环境的变化,通过辨别和消除不全面或滞后的行为,改进资源的有效分配。二者都可以动态地促进企业近期目标与远期战略的有效统一。(3)改进预算考核和绩效评价。超越预算理念倡导柔性动态经济指标和综合业绩指标的建立。企业应根据实际现状,建立与之相符的综合业绩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可以将影响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短期长期发展的各种因素划分为财务、业务流程、顾客、学习与成长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并针对各层面确定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和关键业绩指标,分配其不同权重,建立一套全面的平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满足基于超越预算理念引入动态考核与评价指标的要求,有效解决企业预算考核与绩效评价过程中的问题。(4)以相对标准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企业可以使用标杆法奖励相对业绩水平,以实现预算管理绩效的不断提升。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目前处于较为成熟的行业,且产品差异性不显著,更适合采用标杆法,即以行业领先者作为标杆进行管理。通过设定标杆项目,明确标杆内容,收集内外部数据,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制定出预算方案。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还要强化监测、分析与修正,实现标杆预算管理的持续有效运行。在标杆法下一方面企业要对相对业绩水平实施奖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持续将自身业绩与行业领先者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并合理改善目标项目,逐期向标杆靠拢,以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Wim A.Van der Ste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Consequences of Budgetary Controls:Budgetary Slack Creation and Managerial Shot-Term Orientation[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0,(25):609-622.

[2] 胡菊花,饶赛军.浅谈企业超越预算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5):159

企业实施虚拟经营战略的模式选择 篇12

一、企业的虚拟经营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突破有形的组织界限, 只保留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 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来实现,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联系起来, 形成动态联盟, 充分发挥其有限资源的效率的一种经营模式。虚拟企业将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而形成和解体。虚拟经营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各项职能, 组织结构扁平化。虚拟企业在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时, 能够针对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随时进行企业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 动态地集成和利用资源, 并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二、企业虚拟经营的运作模式

1.“星型”模式

“星型”运作模式由核心层和松散层构成。核心层是一个或几个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 松散层是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机遇和产品开发需要选择的合作企业。根据合作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分解工作任务, 形成各职能集成模块, 各职能模块以并行工程的方式完成整个任务流程。

2.“哑铃型”模式

“研发—生产—营销”是制造企业的三个主要的运行环节。“哑铃型”运作模式是将处在中间的生产环节虚拟化, 而将各种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中, 由此形成了“两头在内, 中间在外”、“实两头, 虚中间”的虚拟经营模式。

3.“橄榄型”模式

“橄榄型”运作模式是将处在两端的研发和营销环节虚拟化, 依赖其他企业完成, 而将主要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到生产环节中, 由此形成了“两头在外, 中间在内”、“实中间, 虚两头”的虚拟经营模式。这类企业主要是按照设计环节的要求, 根据营销环节的订单加工产品, 仅负责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 不涉足产品的设计和营销。

三、企业虚拟经营的模式选择

1.“星型”模式的选择

“星型”模式下, 核心企业承担着领导、控制、协调、监督、激励等管理职能, 通常由具有比较优势、熟悉市场并能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企业来承担。产品生产工序复杂, 制造过程可分割性强, 产品结构的层次清晰。要求成员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 以完成单个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的大型产品及成套设备的生产制造。

“星型”模式中的核心企业必须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选合作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中共谋发展、共担风险, 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星型”模式适用于由核心企业牵头, 合作企业分工协作的配套产业群。

2.“哑铃型”模式的选择

“哑铃型”模式要求企业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重点抓好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环节, 而将生产环节虚拟化, 择优选择生产厂家, 做好外协和外购工作。这种模式由于不需要企业具备大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或生产线的条件, 因此能够快速、敏捷地捕捉市场信息, 及时、准确地响应客户需求。

“哑铃型”模式强调企业注重外部环境, 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以灵活的战略确立市场竞争优势, 以极高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应对市场需要。目前, 由于发达国家劳动成本较高, 很多国外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把制造成本较高、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务虚拟化,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哑铃型”模式适用于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极强, 而制造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

3.“橄榄型”模式的选择

“橄榄型”模式下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大, 以专业代工为主, 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小, 产品生产成本优势明显。一个生产主体可以与多个研发主体和销售主体对接。由于不承担研发环节的技术风险和销售环节的市场竞争风险, 在资产专用性程度既定的前提下, 专业代工企业的投资风险较低。

“橄榄型”模式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 充分发挥企业的制造能力, 实现规模效应, 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规避研发和市场风险。“橄榄型”企业要与多个“哑铃型”企业其对接, 发挥制造能力的竞争优势。“橄榄型”模式适用于具有先进制造设备和生产线、制造能力超强的制造企业。目前, 国内外不少企业采取了“哑铃型”虚拟运作模式, 其生产制造业务的完成需要“橄榄型”企业与之对接, 因此为“橄榄型”企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种运作模式的侧重点不同, 企业在实施虚拟经营战略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各种运行模式的特点做出战略选择。虚拟经营摒弃了“大而全”和“小而全”的传统企业模式, 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在虚拟经营模式下, 企业经营的视野更加宽广了, 企业资源运筹的范围更加扩大了, 企业资源优化的路径更加拓宽了, 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内外部资源, 集成出更加强大的综合优势。

参考文献

[1]丁佶如, 郑圆员.虚拟经营中的哑铃型和联合体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1 (10) .

[2]徐鲁宁.虚拟经营对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J].经济师, 2014 (9) .

上一篇:网上生活下一篇:目视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