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2024-08-11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精选5篇)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 我国质量工作发展的基础薄弱, 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形势严峻。这给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更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改变传统监管模式, 引导和促进企业完善质量诚信内部管理制度, 解决企业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在质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纷繁复杂的。主要问题有:企业主体质量安全责任不明;企业诚信缺失;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力薄弱等。

1. 企业主体质量安全责任不明。

质量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企业是质量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确保企业质量安全生产, 必须充分认识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强化和落实的重要意义。一些企业无视而且有意规避主体责任, 除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缺失等主观因素外, 重要的是在于市场主体获取利益与承担责任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和紧密关联机制, 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2. 企业缺失最基本道德底线“诚信”。

企业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当前, 部分生产企业见利忘义、掺杂使假, 不按标准生产, 违规生产、使用或误用药物、添加剂, 逃避检验检疫, 伪造、冒用检验检疫标识或未经检疫处理加施标识等等。这些因诚信导致的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使不少国外消费者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产生了质疑, 这不仅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

3. 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力薄弱。

企业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质量安全, 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 减少质量安全投入, 使企业的质量安全生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如规章制度不健全, 质量安全设施不完善, 生产设备陈旧老化等;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基础条件差, 管理薄弱, 未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或未严格执行, 或受生产条件的影响等。

二、检验检疫机构引导企业应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检验检疫机构严把国门, 为了应对现阶段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 怎么解决把好质量关, 更好服务于企业, 加大企业出口问题已迫在眉睫。检验检疫部门应从两个相辅相成方面入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活动和承担质量责任的主体, 必须发挥质量安全主体作用;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进出口企业的质量监管部门, 必须加以监督引导和法律约束。只有在检验检疫部门的积极监督引导下, 进出口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共同努力, 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守卫国门安全。

1. 落实进出口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检验检疫发挥主导作用。

检验检疫机构强力推进进出口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对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进行督促和引导, 督促企业依法组织生产, 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检验检疫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加强协作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进出口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 建立起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2. 以诚信保质量, 检验检疫引导企业建设质量诚信文化。

检验检疫部门要引导和促进企业完善质量诚信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覆盖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诚信制度, 加强员工特别是“一把手”和具体负责人的质量责任感和质量诚信意识的教育。以重点监管产品为切入点, 组织企业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 定期发布质量信用报告, 建立重大质量事件企业主动报告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切实履行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3. 以人为本, 提升进出口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和质检履职能力。

在新时期、新阶段, 为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建设一支党性过硬、群众满意、能力出众的质检人员队伍, 是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进出口企业突破各国贸易壁垒的潜在需求。检验检疫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检验检疫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努力提高业务技术能力,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责任机制, 鼓励成才。

4. 以质量体系保质量, 帮助企业建立产品监管长效机制。

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进出口企业的质量监管部门, 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质检总局精神, 高度重视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进出境的检验质量。

检验检疫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政策宣贯会, 通过形势分析、政策讲解、查处违法案例通报, 使企业转变观念, 增强法制意识和质量意识, 提高依法经营的自觉性。

5. 以“创新”为着眼点, 检验检疫积极研究检验监管新模式。

改变传统的检验检疫模式, 以科学监管, 风险可控、方便企业, 节省资源为原则, 研究检验监管新模式, 多采用飞行检查等方式进行突击检查;改进监管重点, 着重检查企业日常管理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台帐记录情况, 增强企业诚信自律意识;提高监管效果, 加强现场环节对原料、半成品进行检查, 提前发现问题督促企业整改, 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门。

总之, 以质求生, 以质求胜, 质量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党中央、国务院历年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12年印发《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 是国家对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措施, 描绘了我国“十二五”时期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检验检疫机构应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纲要》, 围绕中心, 尽职尽责,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全力推动质量发展, 切实为建设质量强国, 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要:检验检疫机构作为进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监管部门, 面对目前企业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应积极应对, 重视质量发展, 落实企业责任主体作用, 引导和促进企业完善质量诚信内部管理制度, 培养监管人才, 改进监管模式, 加强宣传报道, 推进创新, 监督与引导企业保证质量, 促进质量提升。

关键词:主体,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2012年2月6日[1]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2012年2月6日

[2]中国检验检疫.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升质检履职能力.2012年4月刊[2]中国检验检疫.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升质检履职能力.2012年4月刊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篇2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 经过长期的公司发展历程和企业制度的演变, 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 主要有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性治理模式。

英美模式主要是指按英美法系的基本要求订立公司法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的特点在于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更加重视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和劳动市场等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 强调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对内部人员进行激励和监督, 因而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激发经营者的创新精神, 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 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 公司股权的高度流动性使公司的资本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3) 没有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德国和日本属于大陆法系, 在制定公司法时主要体现大陆法系的准则, 强调公司应平等的对待股东和雇员。因此, 这些国家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 较少依赖外部治理机制。这一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在于能够更好的实现“最优的所有权安排”, 从而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 缺乏外部资本市场的压力, 公司的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2) 经营者缺乏危机感, 创新动力不足。 (3) 银行与企业高度并存, 易产生泡沫经济。

虽然因为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各国治理模式有一定的差异, 但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一体化, 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模式正趋于同化, 即朝着以股东利益为主导、以盈利为导向、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模式发展。在国际上, 1999年5月, 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 它是第一个政府间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出的一套国际标准, 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 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 它代表了OECD成员国对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基础的基本考虑, 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 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 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 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3) 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 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 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 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 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二、多元主体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业绩评价的多元化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 企业业绩评价则是公司治理的前提与基础, 两者紧密相连。业绩评价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框架内才能成为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而公司治理只有在有效的业绩评价的具体操作下才能形成富有效率的制衡机制。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典型代表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工具。在信息时代, 公司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的竞争优势, 保持其稳定持续的发展, 绝不能仅仅观察当前财务指标的好坏, 还必须重视影响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动因, 包括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内部生产经营和创新过程、客户的忠诚和满意程度等, 以上这些通常是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的, 但正是这些成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平衡记分卡正是基于上述观念, 保留了传统的业绩评价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成功做法, 注入了对公司生存和发展有着越来越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和生产能力的内容, 从而形成了新的业绩评价体系。

首先, 平衡记分卡是对公司业绩进行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即实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并可以使信息负担降至最少。传统的业绩评价主要是以财务指标 (如利润、投资回报率) 为主, 尽管它能够综合的反映公司的总的业绩, 并与组织的主要目标直接相连, 但它本身不能接受业绩的动因或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同时, 财务指标主要是偏重于公司内部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外部环境 (如客户、市场) 的分析。平衡记分卡弥补了上述的不足。他通过财务、客户与市场、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内容, 做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 实现了公司内部和外部之间、财务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

其次,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基于公司战略的业绩评价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引入四个程序把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第一个程序是说明远景, 它有助于经营者就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达成共识, 既将公司的远景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完整的目标测评指标, 并能描述推动成功的长期因素。第二个程序是沟通和联系, 它使经营者能在组织中对战略上下沟通, 并把它与各部门及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第三个程序是业务规划, 它使公司能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计划的一体化。第四个程序是反馈与学习, 它赋予公司战略性学习的能力。

但平衡记分卡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平衡记分卡有四个层面数十个指标, 指标之间时有矛盾的情况出现, 并容易导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另外, 即使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确定, 经理人往往只在高权重指标上努力, 使平衡记分卡“失去平衡”。

三、我国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

1、获得高层主管的支持。

高层主管的支持是实施平衡计分卡必要条件。在中国, 企业战略的制定通常依靠高层主管的洞察力和直觉, 因此, 大多数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 需要高层主管全力支持, 并带动管理团队将企业战略和目标具体落实到基层, 使企业上下协同配合, 让所有员工都充分理解并参与战略的执行工作。

2、与企业的激励机制挂钩。

企业中每个员工的职责虽然不同, 但使用平衡计分卡会使大家清楚企业的战略方向, 有助于群策群力, 也可以使每个人的工作更具有方向性, 从而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效果, 就必须和奖励制度挂钩, 使企业的每个层次、不同部门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在各自的工作业绩上, 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 平衡计分卡才具有现实意义。

3、与企业的预算结合起来。

预算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优秀的企业, 一般都具有积极、先进的财务计划、业务计划和预算编制体系。预算应包括运营预算和战略预算, 通过运营预算, 企业确定为维持现有的生产和客户所需花费的成本。我国现行的预算基本上都是这种预算。而战略预算则是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编制预算,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企业各期的预算任务, 再通过企业当期预算的制定和分解来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 利用预算控制, 形成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战略预算实际上是“预算中的预算”。通过这两种预算, 企业一方面实现了同时对战略和战术的管理, 另一方面, 这些预算数字将成为企业成本控制、业绩评价和信息反馈的依据。

4、重视信息系统的选择与完善。

信息系统在帮助组织成功的实施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组织选择信息系统不当, 信息系统不够灵敏, 则无法满足组织使用平衡计分卡法来客观、公正的评价各项业绩指标的信息需要。因此组织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信息系统。选择好了合适的信息系统, 我们还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它, 从而使它紧密的与组织的战略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伍中信.资本经营财务概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李红霞.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3]张瑞君.基于价值管理的集团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理财者, 2004, (2) .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篇3

1 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内容

1.1 企业是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基地

(1) 企业是创业教师实践基地。当前,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即为具有创业实践经验教师的缺乏。一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多由创业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或教授经济类、管理类等课程的教师兼任, 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知识、方法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系统培养。另一方面, 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但现任教师自身多数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高校可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兼职, 以打造富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2) 企业家是企业指导教师队伍重要力量。高校邀请企业家加入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 引进企业界有创业和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或专业培训人员担任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 为高校增添“创业教练”。发展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 其动力来源有:一是利益的追逐;二是独特的理性精神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成为时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通过专题讲座、创业沙龙、企业家会诊、创业论坛等形式, 大学生在课堂内外与企业家进行广泛交流和接触, 从创业成功者的经历、经验、精神意志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不断感悟企业家精神, 不断积累创业经验。

1.2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借企业之力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经过、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温家宝总理说, 只有理想与信念才能使心灵永远明亮。安排学生见习、实习, 以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 增强创业的动力。

(1)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让大学生深入企业亲身感知企业的经营活动, 感受创业氛围与企业的创业文化, 聆听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了解创业过程, 体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诸多磨练,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所蕴涵的创业精神, 以帮助大学生发展创业品质, 培养创业精神, 提升“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意识和能力。

(2)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主要是提供企业创业顶岗实习和创业项目实习, 基地可以建设在校园内或企业中, 校园内基地主要为由企业赞助建设的适合学生运营的业务项目, 企业基地主要提供创业实习学生企业岗位的实践学习。高校可根据专业组建模拟企业或组织学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际业务活动操作, 以熟悉企业创立与运营, 提高创业感性认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创业实践训练可以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紧密结合, 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能力, 形成创业技能, 为将来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1.3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新兴主体

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国家科技部、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优惠政策。如杭州市从资金和政策上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或为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该市现有孵化器中50%是民营, 累计投入孵化器建设资金23.72亿元, 其中企业出资占70%以上。企业将日继成为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主体。

1.4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

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不能或者不能完全独立的群体, 大部分在创业的开始就面临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 45.5%的大学生因为启动资金缺乏而搁浅了创业梦想。据调查分析, 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夭折于半路,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 另一方面, 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积极支持, 配合常显不力。因此, 除政府尽快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外, 企业资本在资金扶持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创投产业发展比较晚, 数量还不多, 前几年以投资后期的PE项目为主, 投资偏早期VC项目比例偏少, 特别是天使投资比例严重不足。但随着创投机构竞争日趋激烈, 各竞争主体也纷纷加大偏早期的项目投资, 特别是对拥有较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投资案例越来越多。

2 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

2.1 产品销售型

企业以直营店加盟、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传统的销售公司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 企业主要以多渠道销售方式铺设销售网络, 来实现提升品牌, 提高销量, 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传统零售企业美廉美为了提高在行业里的竞争优势, 美廉美网上商城采用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此模式构建于SNS、B2C、C2C的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之上, 在网上商城注册的用户可以卖上万余种由美廉美提供的商品, 用户通过简单注册操作, 实现无任何风险开设店铺。

2.2 直接投资型

一种是创业投资企业, 向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以期在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国家对创投企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政策, 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从税收方面给予创投企业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从使用银行贷款开展项目投资等方面给予创投企业许多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一种是企业以无形资产、货币资金或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大学生创业企业, 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2.3 项目外包型

一是企业将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或将非核心工作、临时性项目发包给大学生创业团体;二是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团体进行研发合作。一方面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一般均会有编制正职人员的需求, 但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面临非核心工作、临时性项目、甚至于短期需求的事务, 如果聘请正职人员, 不但是成本的增加, 项目结束后的人员去留问题也会是人事管理上的隐忧;另一方面企业开发的软件和项目, 很多模块和功能适合外包, 也适应契约式开发模式SOA, 研发合作可以借用专业人士智慧, 节约开发成本, 提高开发速度。对发包方而言项目外包不但能规避用工风险, 帮助企业集中人力资源降低成本, 更能避免组织过度膨胀;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而言是有了项目的来源和初期赖于生存的业务。

2.4 社会服务型

企业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援助大学生创业, 作为公益事业支持创业教育, 扶持大学生创业团体。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不少企业家不忘回报社会, 出资援助大学生创业。“帮助引导大学生创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共赢局面的好事, 犹如慈善之举一样, 这种做法应该被当今企业家们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悠哉旅游网创始人李代山先生说。“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与否, 物质财富只是表象, 社会责任感才是衡量的标杆。”福建省政协委员、北京泉州商会会长、润丰集团董事长陈水波如是说。

3 激励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政府引导

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利益、利润是不可回避的概念, 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要有长久的生命力, 除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外, 需要思考企业能从支持大学生创业中收获什么。政府加强引导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由于南京政府对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缺乏具体的激励和扶持政策, 全市仅有7家民营孵化器。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梁晓沭说, “南京虽是全国较早引入民间资本建设孵化器的城市之一, 但由于缺乏政策激励, 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机制至今尚未形成。”而周边城市苏州、无锡、杭州等地的民营孵化器比例均已在一半以上。由此可见, 政府应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引导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力度。

3.2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 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 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企业的需要, 具体分析校企双方各自所需与所能, 在高校育人的需求与企业利益的需求中间寻找共同点, 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 将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资金设施等资源优势有效结合, 建立良好的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当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均与企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如英国剑桥科技园和苏格兰硅谷。不少国家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事项, 如意大利政府规定大学必须参加以企业为主构成的康采恩 (意为多种企业集团) , 才能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芬兰政府规定企业的项目必须有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才能得到资助, 而大学、研究所的项目也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才能得到支持。

校企双方具有广泛的合作内容。高校可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项目申报、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开展专利申请、行业标准的编写等合作;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提供优惠的场地, 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校企优势互补, 实训项目与生产岗位相互“外包”, 学校可承接企业生产流程中某几个岗位 (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交替顶岗生产) , 教学计划中的某些技能训练项目, 学校外包给企业, 在企业内完成等。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 以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3.3 加强社会环境支持

社会责任不是一个企业或某个企业家的事, 而是需要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社会环境。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环境是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要宣扬企业家精神, 构建积极的企业文化。积极的企业家精神, 责任, 使命, 传承, 创新, 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的企业文化, 倡导学习, 鼓励创新, 崇尚协作,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深层动力。社会要广泛传播企业家精神, 树立社会企业家典型, 宣传企业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事迹, 把扶持大学生创业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加以传颂, 作为企业家的一种责任与使命加以倡导, 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热情, 并从文化、教育、舆论等方面全面推动, 以形成尊重创业、热爱创业、善于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璐.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调查[N].南京日报, 2011-05-30.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篇4

一、国外企业创新的政府引导模式分析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美、日、欧洲为代表的国家把企业创新作为国民经济创新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投入, 给予企业创新以各种政策支持, 集中体现在法律法规、政策、税收、资金、市场等方面, 使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 美国企业创新政府引导模式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企业 (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的技术创新活动, 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 竭力为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技术创新) 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推行各种服务措施,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医药产业是美国研发最密集的产业。美国医药企业是新药研发的主体, 企业每年都会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中。Phrma和Burrill&Company的统计, 2006年美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高达552亿美元, 较2005年的518亿美元增长了34亿美元, 创造了历史新高。美国医药企业平均新药研发强度为25.93%。美国的医药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美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医药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由政府资助, 从事基础性研发工作, 美国60%的基础性研究是由它们完成的。美国政府资助的重点是国立卫生研究院 (N I H)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在2008年到2010年间每年将投入800万美元资助生物高通量筛选的研究。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减免纳税、联邦经费补贴、加速新药审评速度等措施鼓励制造商对新药的研发。代表性的法案有1 9 8 3年的《罕见病药品法》 (Orphan Drug Act) 和1992年的《处方药申请付费法》 (Prescription Drug User Fee Act, 简称PDUFA) 。

美国F D A通过给予批准后的新药一段时期的专利期延长保护 (P a t e n t Term Extension) 兼或市场独占保护 (Market Exclusivity) 也是美国激励新药研发的重要政策, 其保护的宗旨都是补偿药品因研发和审批而失去的时间, 使该新药产品在限定时间内不受到竞争, 鼓励创新药的研发。

(二) 日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角色定位

日本是后进国家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典型。在这一赶超过程中, 日本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提供的R&D (研究与开发) 经费一直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市场机制使得资金流向创新收益好的领域, 充分利用和配置了资源。在这一进程中, 日本政府同样对企业创新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日本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特点是:政府起决定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 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日本独具特色的“官、产、学、研”创新体系以及通过模仿渐70年代开始, 日本制药企业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 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日本医药企业十分重视研发工作, 其研发强度丝毫不逊于欧美的大型制药企业。据日本总务厅统计局的调查显示, 2005年日本主要医药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6亿美元, 研发强度为18%。日本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日本国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长远和重大或应急的科学研究, 地方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应用性、普及性和技术操作性研究。日本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较多, 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 欧盟及其它国家对企业创新的资助模式

德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特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与企业合作密切, 大学是科研体系的脊梁。德国的医药创新体系中, 政府起到了很大作用, 政府非常重视技术创新, 并且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支持。德国医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研究与开发投入增长幅度不大。德国领先医药企业先灵、柏林格、拜耳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都在11~12亿美元水平, 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优势国家, 但研发强度在10%~20%之间。大学是德国科研体系的脊梁骨, 其特点是研究与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德国的生物技术占有领先优势, 发展水平仅次于英国, 而在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居欧洲第一,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发展, 2007年, 政府就拨出了超过80亿欧元的联邦教研部经费, 重点资助生命科学和创新技术的研究。另外, 德国目前有超过500家生物技术公司年产值达到15亿欧元。德国提出“生物工业2021”的倡议, 计划截至2011年, 向生物技术产业投入资金1 500万欧元, 以加强德国在全球“白色产业”中的地位。

法国的科研活动与工业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尽管法国一些采用公共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的企业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法国每年产生的企业数量, 尤其是采用国家公共研究机构成果的, 仍然非常少。鉴于此, 1999年7月12日法国颁布了《创新法》, 为鼓励创新企业产生和公共研究成果的转化提出基本法律框架。其核心是:为科研人员提供进入企业界的机会 (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 、促进国家科研与企业的合作、减免创新企业的税赋。2007年以来, 法国改革了对新研制药品价格的管理程序, 允许制药企业自行确定新药价格。

英国是欧洲风险投资的发源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英国政府采取了“税收优惠、贷款担保计划 (LGS) ”和“企业扩大计划 (BES) ”等一系列鼓励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英国风险资本的来源主要是银行和养老基金会, 其次是保险公司和公司投资者, 再次是私人投资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 如今英国科技企业投资的9 0%来自风险资本。2004年11月17日, 英国贸工部发布了关于《用知识创造财富》的五年计划, 制定了面向知识经济挑战的新的工业战略和政策。

印度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特点是:政府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 为医药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印度制药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 印度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在研究与开发资金、财政税收、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投入和鼓励, 这些都为印度医药企业的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年印度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的南新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为1.47亿美元, 研发强度高达18.08%。2006年, 印度工商协会 (FICCI) 向政府正式提出申请, 敦促政府加强研发基金储备, 提议放开医护产品, 特别是药物的价格限制, 免除征收临床试验项目的所得税等, 旨在提高印度制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国外企业创新政府引导模式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政府科技引导模式进行分析显示, 国外政府均出台医药科技创新的科技促进政策、法律法规, 并从政府直接投入、税收优惠、鼓励风险投资、政府采购等多项政策工具积极鼓励医药创新活动。

政府科技政策工具, 包括在财政资金激励上的政策工具, 如税收减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以及科技项目计划等, 这些政策上具主要通过政府的财政科技资金来激励企业加大其自身的科技投入;另外, 还包括在政策法规支持上的政策工具, 如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制定专利法等, 主要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 以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法规上,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均出台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 促进本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其中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罕见病药品法》和《处方药申请付费法》相关科技鼓励政策之下, 美国政府主要资助医药大学和科研机构, 从事基础性研发工作, 60%的基础性研究是由它们完成的, 例如2008年到2010年间每年将投入800万美元资助NIH;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减免纳税、联邦经费补贴、加速新药审评速度等措施鼓励制造商对新药的研发。日本政府推行独具特色的“官、产、学、研”创新体系以及通过模仿渐进到创新的策略;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国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长远和重大或应急的科学研究。2 0 0 7年, 德国政府拨出超过80亿欧元科研经费, 重点资助生命科学和创新技术研究;根据“生物工业2021”的倡议, 计划截至2011年, 向生物技术产业投入资金1 500万欧元, 以加强德国在全球“白色产业”中的地位。英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 采取了LGS和BES等一系列鼓励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如今科技投资的90%来自风险资本, 例如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等。

因而, 根据对国外企业创新的政府引导模式分析看出, 政府科技政策工具包括了政府直接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机构投入、政府采购、政府教育投资 (科学家和工程师等) , 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促进。

三、国外政府扶持企业创新的借鉴

国外政府扶持医药企业创新对我国政府扶持策略的借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美国、德国医药产业成熟, 市场经济完善, 政府在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主用作用是为医药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创新;日本、印度医药产业发展迅猛, 医药产业的振兴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创新能力差, 不可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 甚至落户于印度。因此, 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向日本、印度政府一样在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当医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具备一定的创新实力时, 政府向美国、德国政府一样, 减少对企业创新的干预。

第二、企业是医药产业创新的主体。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医药企业实力雄厚, 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中, 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 而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医药企业也实现了由仿制到创新的转变, 逐步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因此随着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成为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主体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篇5

主体参与数学活动, 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

那么, 在教学中又如何做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呢, 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

完成一个新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在方法上通过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以及动口, 动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学生在知识, 技能诸方面素质获得提高.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 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 依照长方体的教具, 让学生切出一块长方体状的萝卜切好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说一说, 弄清楚长方体的特征.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讲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 讨论交流中达到了深化理解新知识, 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知识点, 让学生探究感悟

学习任何知识, 最好的方法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知识点的过程, 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去完成, 去发现新知识.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首先让学生在三个大小相等的圆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34, 86, 912;其次再剪下每个圆的阴影部分比较出43=86=192;再次引导学生根据等式43=86=912, 提出探索思考的问题:从左往右看, 分子、分母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分子、分母这一变化规律.当学生把这一变化规律讲清楚时, 再去看书, 学生明白大家讲的分数这一规律, 就是分数基本性质, 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一新知.

三、练习, 让学生自主选择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就拿计算题来说, 学生对书上大量的计算题感到枯燥乏味, 产生厌倦心理, 处于被动状态, 针对此种情况,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 在讲一道例题后, 让学生把书上的练习题自己去选着做, 你喜欢做哪道题你就做哪道题, 学生很高兴.教师在恰当时去问学生:你为什么不喜欢算某道题?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抓住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缺陷, 再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可创设有趣的游戏及竞赛活动.如, 计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奖励五角星等等, 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兴趣浓, 情绪高, 充分地掌握了计算这一技能.

四、疑难, 让学生自己提出

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以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敢于提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不管是有用的, 或没用的, 都要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高,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一定要给予回答, 在形式上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在教学生学完“积或商的近似值”时, 我沿用了答记者问这一形式, 学生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积或商要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求积的近似值要把题目算完?而求商的近似值却把题目算到一半?”“既然是近似值, 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来取?”等等.基础差的学生能提出基本的问题, 基础好的学生能提出较深层次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的学习中去,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知识网络, 让学生自主建构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掌握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小结, 不仅能及时地反馈所学知识的信息, 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参与的意识.如在教完“年、月、日”进行小结时, 我提出了一个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觉得有什么收获?”学生踊跃的举手发言, 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有的说:“我知道了平年有365天, 闰年有366天.”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中哪几个月为大月, 哪几个月为小月.”等等.课堂气氛热烈又轻松,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完整地建立起知识网络.所以很乐意参与其中.

上一篇:转制科研企业下一篇:调度技术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