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精选7篇)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1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石景山教育信息网
摘要
由于计算机及其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再认识。使得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在经历一场从教学过程到评价体系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传统教学模式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双主体教学 探究式教学
张大光
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信息中心
邮编:100043 电话:88924005 88912055—8428
E-mail: bj_zdg@163.com zhangdaguang@sohu.com
21世纪是人类又一部千年史册的开端,在这一时代的转折点上,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小学应该重点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宏伟夙愿。
通过参与教育部师范司 “Intel未来教育”实验项目的活动以及对系统论、学习论、教学论等有关教学理论的研究,我们以发挥和发展传统教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建构主义、探究式教学等理论的先进理念,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方法。结合我区“班班通”的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建构“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
“双主体”即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与生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和导演,教师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活动,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是居于教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有关“双主体”的教学理论前人已研讨多年,其成果已为人们所接受。
“探究式”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其“头脑风暴”对发散思维的形成是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
“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甄别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这一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搜索资料、甄别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自我建构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综合能力。尽管学生探究的结果是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再发现,但通过参与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模式不是教给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教给他们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杨振宁教授在讨论中西方哪种教育方式更好的《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一文中有如下的阐述:“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胆怯。”这正是我们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努力的方向及达到的目标。根据这种认识,在2001年1---6月,我们区的几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探索活动。在这些课堂中体现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和各自作用发挥的空间。如:张丽英老师的一节《Christmas Day》英语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解分析、生词领读、板书设计,又有学生根据圣诞节这个主题,在Internet上查找相应资料,并应用学过的单词和语法,用演示文稿形式表现自己或小组对圣诞节的理解和认识。既体现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特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杨秀群老师的一节《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历史课,老师在完成旧知复习、课堂导入后,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研究火药、造纸、指南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网站提供的基本资源,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查。最后每小组派出2—3名学生为代表,利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向班级其它组同学讲述本组的研究结论,其它组的同学在共享这一组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供大家讨论。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甚至涉及前端科学的知识,很有代表性。最后教师提出:为什么用高度繁荣一词来修饰宋元文化呢?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完成了知识建构。使得原本听起来枯燥的历史课,变得有趣了。
我们在课后通过组织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效果进行了跟踪。学生普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开阔了思路,学到了很多知识。1个月后调查时,学生仍对当时课堂内容记忆犹新。可见,这种教学模式不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
应用“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然后确定系列课题,供学生选择。选题时,①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事能做”; ②要与学生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事可做”;③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有事愿做”。
2.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一定要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交流。因为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组间交流问题化。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其目的有三:①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②其研究的成果会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认识的可能,通过展示会为其他同学或教师所发现,并通过解答其他组同学的疑问,使问题探讨的程度加深,认识更加合理;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向其他组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4.评价标准客观化。评价标准不但起事后评价作用,还起到事前引导作用。由于学生研究的课题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传统的考试、问答等评价方式在这里已很难适用。因此,要想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学生,必须先创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标准或方法,并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自我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对问题的注意力。评价标准可以从研究方法、资料的数量、可信度、提取信息的准确性、电子作品的质量等方面去设计。
在本次实验探讨活动中也暴露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教师制作支持材料费时费力,急需建立教育资源库提供保障和支持;②教师负担过重,目前,每位教师的周课时数均在15课时以上,有些教师的课时竟达24课时之多;③学生课业较多,探究思维时间有限;④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工作力量有待加强和提高,以保证学校设备的完好率和教研指导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也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理论,以上仅是我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初步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赐教。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2
一、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1. 动画模拟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 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在展示问题时, 可采取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等手段表达数学内容。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难以理解之苦, 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化被动为主动, 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2. 分层显示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使学生体会具体与抽象就是老师上课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突破重点与难点。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浅出, 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 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
3. 控制模拟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决定了学生对其难以想象、理解,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知识点、思考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 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 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4. 习题设计
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老师在布置练习题时, 不可能时时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则可使教师得心应手地因材施教。
二、挖掘网络资源, 拓宽学生知识面
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善加利用, 一定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网络资源的广泛使用可以使数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 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方式。另外,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也是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 再到网上去搜索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 增开第二课堂, 利用网络的广阔性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现知识建构
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可以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帮助学生去发现事实和规律, 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
四、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处理好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数学教学,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被学生想象与理解, 我们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把知识点以及思维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 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但是在教学时我们也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 不能什么都通过多媒体来解决, 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
五、注意多用开放题型来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精神
对于传统教学, 一般是布置把条件给足、给出确定答案的封闭题, 而开放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能更容易实现我们新课标的新教育理念。由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存在, 开放题来源就不只局限于教材与教师, 来源可以更多, 范围可以更广。要求学生主动去尝试、交流、讨论, 然后让他们自行去解决问题。题目本身趋向于开放, 条件不确定、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3
关键词:网络主体探究;情境;目标;过程;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To Explore the Main Teaching Mod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Teaching
Bai Yujun
(Yixing Chuanbu High School,Yixing214222,China)
Abstract:As an advanced online teaching,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to provide a new educational theories,models,methods and media.In this paper,"brochure produced"for example,the main exploration target on the network to determine the network of the main topics of inquiry data collection,construction of the website,self-inquiry learning process are described,and explore the network of the main puzzle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Keywords:Network main inquiry;Situation;Goals;Process;
Reflection
网络主体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性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优势:网络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丰富的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学习网页或软件放在网络上,将相关学科知识整合为综合任务,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间相互协作,然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学科整合任务,达到多学科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好奇是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所在,是人求知的内在动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必要条件,网络环境集声、光、影、像于一体,使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能力等得到了刺激,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提供了条件。教学《制作宣传册》时,我运用网络展示几幅“宣传册”例样,利用电教媒体的功能,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激情。
二、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主体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它倡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制作宣传册》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与当前世界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联系密切,也利于开展主体探究学习。因此,该课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体探究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学生在观看小报样本后,兴趣浓厚,急于想知道本课的内容,这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筛选出探究专题:(1)“环境概况”,(2)“环境变化的原因”,(3)“环境变化的过程”,(4)“如何治理环境”。
三、网上阅读协作探究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信息舞台中知识演员的“导演”。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学生不知所措,教师要按照本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筛选、组织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引导的方法包括:每小组说出小报题目、采用相关资料、达到什么效果。然后教师提出建议,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努力形成有助于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主题确定后,需要搜集专题资料。师生在初步自学课本以后,围绕“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变化的原因”、“如何治理环境”等专题,多途径广泛搜集资料(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专题资料搜集好后,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设计、开发、建设“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我们设计的专题包括:(1)环境概况;(2)环境变化的原因;(3)环境变化的过程;(4)环境治理;(5)BBS论坛等板块。每个部分又包括图片、文本、视频、动画等丰富的并经过筛选加工过的相关专题资料,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选用。建立了相应专题网站后,学生进行网络主体探究学习。其过程为:网上阅读→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在“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上查阅资料,并通过选择,把有关的图片、文本信息下载、粘贴,加以整理,深入研讨,协作探究,将收集到的专题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小报,准备在全班汇报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阅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汇报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教学研究表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在网络教学中,汇报交流同样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它是学生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话与交流,迸射思维与情感的火花,将其在网上获得的知识通过交流、同化和异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讨论,自我测评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精神的过程。此环节,学生运用BBS与协作组成员及老师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尤其是与老师交流,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是一种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评价、激励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体验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篇4
鹰潭市田家炳中学
刘施荣
在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突破,使得我们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我们高中数学结合,构建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成为我们现阶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高中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挑战。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又是人类从古到今积累的经验,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为一体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解决一些看不到但要想象的问题,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感觉就是抽象的,单一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单凭课堂上老师的口头授课效果是不太好的。这就迫使老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而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式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使用多种技巧使知识更形象,跟生活化,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以上的对比,我们认为,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创设情境就可以分成创设真实情境,创设质疑情境,创设想象情境,创设纠错情境,创设实践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创设优美的景物、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产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强烈愿望。例如在上“立体几何”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观察之后在让学生去提出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只是强调学生要认真听课,强调对知识的记忆,不重视对学生提出质疑的培养,形成了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是听的教学模式。而在我们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这种地位和作用被弱化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从网络环境课上,我们看不到教师从头到尾滔滔不绝的演讲或对学生指名提问,教师大量的工作在于课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习资源进行采集、筛选、整理。学生在课上可以自选练习,自行检测,检测或考试不再是学生惧怕的学习形式。“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做错题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对此,教师要帮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错误的根源。在错误中去改错,要勇于面对错误,不要退缩。要做到下次要少错,最好不错。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其次,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与学生间提的问题以及学生向老师提的问题都是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一道题目有不同的解法,或者说一个题目有不同的运行轨道,那这个时候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自己的习惯来教育他们。学生在做作业当中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可以通过网络跟同学交流或者是问老师。有些学生害羞,不好意思问,所以网上有时交流会更方便。
再次,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索、发现、体验。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自已选择探索形式、方法,探索学习,并进行交流,通过亲身实践,解决问题。教师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学生进行自我检评。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理与深化的过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选主题,自找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在网络上提供资源库、方法库、展示库、交互库,为学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网上协作是一个好的环节,网上协作--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还可以锻炼人的相互之间合作的精神。可以是人机合作,生生合作,还可以是师生合作,然后他们之间可以去竞争、辩论、协力。
进入到网上测试环节,主要是自我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原则。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现状、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最后,课堂小结是对全堂课的一个再回顾。每堂课其实都是学生的每一部戏,学生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都要有个落幕。所以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有个很好的认识和体会。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5
摘 要: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从知识积累与心得感悟两方面进行突破,为此,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指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网络环境 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
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无论在哪一学段都发展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保证数学学科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够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向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比较复杂,难度也更大。学生不仅要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学习技法与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式,而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教师与学生本身。
1.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
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既要满足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又要促使课程内容实现戏剧化生成,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虽然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让教师的思想有所转变,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仍被教师占据着[1]。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的练习,教师始终站在俯视的位置上,带领学生学习,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偏离的行为,这都是对学生能动性的遏制,在弱化学生地位的同时也弱化了课堂互动与生成的效果,让学生更为焦虑,对于学习内容也产生了难以接受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
2.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双重惰性
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发展都是一个主动接受与探索的过程,轻易得到的知识只是暂时填充了学生的储备,并不能得到质的飞越,所以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长时间的牵引性学习已经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惰性,这种惰性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思想上,放任不顾只会让局面更为严峻,而这也是严重阻碍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亟待我们从根源上进行解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价值
1.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背景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对于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教学知识,提升教学的互动性,丰富内容的具体性和层次性,具有显著的功效。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体系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借助自主学习,进行数学教学的互动与沟通,帮助学生形成教学的认同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提升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营造起立体化、互动式的数学教学环境,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2.丰富内容的认识与积累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一蹴而就,在网络环境下更是如此,学生要想获得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离不开大量素材的积累。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通过资料的整合与应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教学的综合效果。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始终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运用,那么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便可以有效打破这一局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积累,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与认识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策略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助合作模式,提升学习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视频,让学生主动探索测量面积的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讲解,达到教学的目标[3]。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延伸拓展练习,既然已经知道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了,那么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可以以操场、玩具、艺术作品为例,引入相关的拓展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拓展教学深度。
2.重视任务的设定,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发展都有较好的帮助作用,那么如何用好自主探究学习的利剑也是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学习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点,对于教学也是一样,那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要权衡利弊,思考这一目标是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只有在教学之初制定好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才能保障课程的有效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研讨教学内容的基?A上,找准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才能保障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切实有效[4]。
3.重视网络素材的使用,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积累数学素材不是简单的搜集与整理,而是要通过创新整合的方式,将高质量的网络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素材,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记录下自己的数学学习感受,为网络素材的进一步应用打好基础。此外,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将知识和生活相互结合,这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在教学实践中,让网络体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多的体悟,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同时我们也要将网络当作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延伸。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满足考试的要求,更要满足学生自身的要求,成为思想与情感的有效载体,让学生真正领悟数学探究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6
1、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凝聚人心,增进认识和理解
3、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网络合作学习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分别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分享”、“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类型。其中,“师生对话”和“同伴评价”在教学中效果较为明显。如“师生对话”中,教师扮演的不是一般的“教导”、“总结”、“权威”的角色,而是“参与者”、“商讨者”、“问路人”的角色。当然,教师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深度,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的最终效果。而“同伴评价”则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在同伴的描述、争论、对比中整理出正确的思路,感悟出学科的特性。总之,在诸多网络合作学习的类型中,找到适合的方法是重中之重的方法。
进行网络合作学习设计时,教师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精心选择内容2.恰当选用形式3.合理搭配人员
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本身不复杂,亦即深度有限,但角度庞杂,具有开放性,覆盖面较广的情况下,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整合各种观点,会采用合作学习方法。
另外,对于虽然简单但是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一些涉及多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内容、一些单纯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的任务和问题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总之,如何设计网络合作学习?这个要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具有开放性、值得探讨的问题。(2)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3)涉及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
举例来说,比如语文课上讲有关明辨是非问题时,有一个老师就让学生讨论,把作业给同学抄到底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像这种问题很简单,指向性也很明确的内容就不需要合作学习。还有些内容涉及到学生的隐私,问:你的哪些隐私被侵犯过?这些问题也不宜于让学生合作讨论,比如你有过哪些不诚信的行为?可以想象,学生就很难在小组中敞开心扉,也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这一点给我启发很大。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如:你有过受挫折的经历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极具交流价值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同时,在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多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内容,如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能不能把挣大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等等,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在学生的观点碰撞和交锋中,逐步澄清认识上的误区,深化学生的认识。
最后,关于设计网络学习内容再补充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能预先没有设计合作环节,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无法达到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时教师也应该敏锐地把握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等等。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朝着多渠道、多媒体的方向转变, 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网络以其所具有的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信息表现形式的独特优势, 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
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内涵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基于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网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其学习要素重组为学生、资源、网络学习环境、教师。基本要素的变化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范围更加宽泛, 网络环境下资源、课程、教师通过交互平台和技术平台被集成到新的网络时空环境中。由于资源的共享和网络环境的开放、灵活及交互性特征, 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己经不同于传统个别化学习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 学生的学习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和网络交互功能,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网络环境下, 不再是知识权威, 而是作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主题, 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与教师是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 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表现地更为突出。网络平台的交互性把个体建构与社会共享两个过程融合起来。
2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己的认知得到发展”。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 并且用平衡的合作和互动来解释师生之间的关系, 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知识是在认识的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 而不是从教师那里获得。在他看来, 最为理想的构建知识的境界是主体和客体达到一种均衡的互动。教师不再是权威, 而是组织者, 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 其责任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以达到学习目标。总之, 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他人 (教师、学习伙伴等)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建构学习环境, 主要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各种通讯工具等, 支持学习者独立或合作获取知识。
3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
在遵循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个性化与协作性相结合原则和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笔者构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所提出模式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的全过程实施元认知监控,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等特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确定学习目标、任务和导向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任务和导向, 知道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什么, 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如何达到标准。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既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现出重点和难点, 还要尽可能的具体, 便于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习。
3.2 激发学生目标
这一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尝试自学;二要对学生的自学进步进行及时表扬, 对他们的成功做能力和努力方面的归因反馈, 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导向后, 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但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书, 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课程内各知识单元的链接导航、相关网络学习资源的导航以及下载工具。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重要资源的访问, 通过对在线学习时间和访问站点时间和频率的跟踪统计, 考察学生获取和管理有效资源的能力。提供帮助查询系统, 给学生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 通过激活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对新的学习活动产生同化作用, 达到发展的目的。
3.4 互相协助———综合问题
本阶段学习者较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是交互学习和交流学习。
交互学习:由于网络的发展, 改变了原有的数据传输和报文分割方式, 从而使得流媒体能够在网络中传播, 文本交互变为多媒体交互, 单项交互变成双向交互, 实现高水平的交互学习。
交流学习:师生共同参与、网上网下交织进行的多层次、多向度的交流。学习者既可以在网上得到老师的辅导和帮助, 也可以与学习同伴一起争论;既可以与学习中心的学习同伴实现小组讨论, 也可以与网上的朋友广泛交流, 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该阶段中教师强调交互的作用, 结合一些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自律能力。在交互设计中提供网站导航、讨论区、专家在线、教师答疑、自学检测。提高自律能力的策略与监控模块的方法紧密结合, 通过阶段性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从而提高对认知的调控能力。
3.5 多元评价, 反思提高
多元化评价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最佳选择。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学习者个人自主批评、学习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网上学习同伴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既可以采用网络评价, 也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的测试以及评价是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章节内容的学习, 及时地进行网上测试或学习完某一单元之后进行单元测试, 可以通过网络把学生每一单元或章节的测试内容及测试成绩记录在网络数据库中。教师通过查看内容与成绩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对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辅导,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不同难度级别的知识点学习和检测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考察相关资源的扩展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测评和情感教育、心理素质测评、学生学习风格等方面的评价作为前置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把学生每学完相应的单元或知识点以后的测试题、最终的统考成绩, 形成一个总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红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4) .
【浅谈网络环境下“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推荐阅读: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07-28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08-18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导学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09-25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管理08-12
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08-28
浅谈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07-11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建设11-20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08-26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08-09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