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作文教学(共12篇)
网络环境作文教学 篇1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 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高中作文教学模式只能关注少数人的写作发展, 难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差异性问题。如何才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 扭转高中作文教学的滞后性?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 尝试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作文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的语文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索然寡味, 再加之教具的单一,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减, 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网络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使写作变成了一件趣事, 而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网络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关注社会, 热爱生活, 使高中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作文的热情与积极性。如笔者每次布置作文时, 先利用BBS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 然后进行讨论。老师在看了论坛上的主题帖以后, 在下面跟帖做一些补充或提示, 每个学生就可以在网上创作了。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了作文的主人, 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创作。同时, 每位学生利用BBS互动交流, 解疑释惑, 积极思考作文题, 不但可以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题材与激情, 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另外, 在讨论中既凸现了学生的个性, 又能充分体现出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互助之风。这些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 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然而, 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学习紧张, 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 经历简单, 生活单调, 成为制约学生作文资源储备的瓶颈。而网络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它包罗万象, 蕴涵无穷, 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 成为完成作文资源储备的捷径。学生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随意查阅、下载、引用, 而且来得快捷迅速, 点击一下, 马上就到, 可供参考、比较、选择、借鉴。在作文选材上可以打破制约因素, 任意选用自己写作所需的材料。
如在学习完《项链》后,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话题“我所了解的莫泊桑”。同学们立即分工协作, 有的打开校园网的电子图书馆去检索, 有的在互联网上搜查。经过一番网上漫游之后, 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素材, 根据作文要求选择、思考相应内容并结合自己独特感受写成文档, 再上传至专门为此开设的BBS主题下, 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写作任务。由此可见, 正是网络快捷地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的资源, 才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开阔了视野、熏陶了情感, 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 形成了师生互动的多元化评价。
传统作文讲评课往往是教师选定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在课堂上宣读, 然后组织学生评说。这样的讲评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指导方式是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网络课堂作文可以促进交流, 利用网上论坛、E-mail等多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既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向教师提出问题, 得到教师的亲自指导和讲解。完成习作后, 学生可以在主页上设“作者小语”栏目, 进行自我评价, 还可以通过校园BBS论坛让他人对作品进行中肯的评价, 形成了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例如笔者在对一次以“气”为话题的作文进行讲评时, 先在自己的播客里建立作文讲评栏目——话题作文“气”点评, 然后要求学生以实名登录论坛, 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论坛里的相应位置。于是在作文讲评课上, 学生只要打开网页, 就能浏览到全班同学的作文,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同学作文精读品评, 或与小组内同学共同讨论, 提出批改意见, 将批改评语以回复帖子的形式送到网上。笔者也和学生一起浏览作文内容, 阅读后撰写点评回帖发表自己的意见, 和学生平等地及时进行交流, 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 实现了学生作文的“远程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使教与学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回到家里学生还可以上网来进行写作训练, 拓展了作文教学时空,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文的“远程教育”。如高三时笔者在自己的播客上特设模块“高考作文自助餐”系列作文训练。每周在自己的播客论坛里布置一个论题, 主要是针对当年高考的阶段性作文训练。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在家或学校先建主题帖。要求学生拟好“主题帖”的题目, 主要是想利用发表主题帖来训练作文题目, 提高学生的拟题技巧, 因为“题好文一半”。这样一来, 学生的发贴实际上就是在训练作文题目。在语文论坛里, 随着校内校外的作文训练, 生生互动有了明显的进步, 回帖质量逐步提高, 学生的语言表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此外, 我还要求学生每周上网至少下载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 并写上自己的评语。这样读与写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帮助。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虽然有很多优势, 但是, 它并不能使作文教学尽善尽美, 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作文学生写作语言的不规范;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 容易误导学生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网上作文训练,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须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认真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跟据自己的校情和学情, 积极探求网络环境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
网络环境作文教学 篇2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了许多冲击和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材料的积累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文章的语言的锤炼到布局谋篇的方式方法;从思考问题的深度到个性风格的建立,从酝酿自己的文章到品评别人的作品,视野的扩大,无疑给传统作文教学带来鲜活的力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传统作文教学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了许多冲击和变化,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材料的积累到看待问题的角度,从文章的语言的锤炼到布局谋篇的方式方法;从思考问题的深度到个性风格的建立,从酝酿自己的文章到品评别人的作品,视野的扩大,无疑给传统作文教学带来鲜活的力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作文教学,应当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有两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学生思想贫乏、生活贫乏、学识贫乏、技巧贫乏、语言贫乏,一到作文就感到没什么东西可写、无话可说。怎么办呢?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想而知,内容空洞、万人一面、毫无个性。
而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这个问题,还可以激活作文学习的各个环节。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激励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借助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在线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尤其是作文的评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
一、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激活心灵
文学是人学,言为心声。只有真正关注社会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学生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在如今高考压力空前紧张时间极其宝贵的时代,网络无疑为学生了解社会带了来前所未有的快捷方法,抽出一点时间,搜索一两个大型网站就可以将最新信息一网打尽。这些信息的累积能构筑学生们贴近社会的思维宇宙,而不是做一个“两耳不闻外事”的冷漠干枯的“学习机器”,在大事中思索,在思索中成长;在变化中观察,在观察中感动。尤其是在面临民族危难之时,网络信息的迅捷,震撼的图片,多元的角度都给学生的视听带来感动,这首先就比老师单纯的讲述更具感染力。“未成曲调先有情”,不了解就没法感动,不感动也就无话可说,所以,首先,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感情蓄势。
二、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写作素材激活思路
网络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 1 需要的许多信息资源。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因而无从下笔。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有大量的介绍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通过上网查询写作的相关资源,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要书写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就不会为“无米下锅”而犯愁了。有了广泛的素材来源,思路就可以开阔起来,古今中外,有效选择,不必拘泥在勾践、司马迁、雷锋、张海迪等有限的几个“万能胶”例子上。
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目前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行万里路”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个梦,他们不可能人人能够亲自仰观天都奇景,俯看九寨秀色,不可能亲自经历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而教师言语所描述的“情境”,显然又是十分苍白的。而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涵盖喜怒哀乐世事人情;舒卷风云之色,展现山川奇景。所以说网络真正成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
三、自由写作与规定写作并行激活写作热情
由于应试作文的格式化越来越重,很多学生越来越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而一旦倡导“我手写我口”,不限定主题,不要求字数,不规定文体,不设置障碍,不针对考试,鼓励学生有感而发,自由写作,一个片断,一句感想,一点评论都可以发布到网上供同学们交流。并且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在家里写。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它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怎样把学生的片断改造成完整的文章,换一种文体怎么表达等,不同意网上某个观点怎么与对方辩论等等。网络鼓励自主学习,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还有不少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抒发个人的生活感怀,生命感悟,与大家在交流中获得快乐。这使文字成为交流情感的载体,激发了他们对文字的热情,以此为引子,再在课堂中进行规定写作,就没有那么枯燥了。
四、方便作文修改激活作文教学效率
写作能力主要是在写成一篇篇文章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写成一篇文章,修改是最后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名家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曹雪芹完成《红楼梦》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写《安娜•卡列尼娜》竟修改了十二次,可见,重视文章的修改,对提高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都很重要。改重要,而自己改更为意义重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作文是写在纸上的,学生在修改作文时涂涂抹抹非常不容易且增加了抄写负担,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对作文进行深入和反复的修改,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网络作文中,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十分强大,操作十分便捷。作文脱稿既成,可以随时修改,修改时可以覆盖原文,也可以保留原文另存新稿,这样将让学生能回过头去清楚地看到自己写作的过程和思想的成熟。
不过,网络教学模式就像硬币的两面,它也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
①网络教学对于达成情感目标(如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教学效果不太理想。②网络信息的复杂对教学干扰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和信息素养还有待养成。③容易造成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 ④对教学设备要求高。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这柄双刃剑,扬长避短,激活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又不能过分依赖网络,使传统作文教学焕发更现代的瑰丽色彩!
参考文献:
1、谢海龙《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2005)
2、《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发表时间:2007-10-58:19:16永定县胡文虎小学信息技术中心
3、《关于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探讨》2003-12-15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网络资源;网络环境;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57-02
网络环境的形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模式也不断创新。网络环境不仅为作文教学提供大量素材,也给作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
一、网络资源——作文素材哪里找
习作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是困扰教师作文教学的“头疼”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作为作文素材,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作文教学的网络资源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基础教育网站;各大搜索引擎;博客。
第一,很多基础教育网站的“语文频道”都有“作文园地”栏目;“作文征答”解答学生作文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一些网络资源还展示学生习作、考试作文等,针对性强,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学习作文。此外,网络资源还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种文体进行了分类讲解和片段练习,每种文体又分成若干个单项进行训练,让学生逐一练笔,掌握其写作技巧。可以说,网上作文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第二,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利用Google、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为自己寻找资料,这本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此外,博客作为一个新的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博客里所谓的“圈子”具有衍伸功能,使得很多的资源由不可及变为可及。
二、网络环境——作文教学怎么改
网络环境的交互性,给作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还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使作文教学的改革成为可能。
1.网络环境下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作为写作学习主体的地位无法体现,不少学生畏难情绪严重,甚至厌弃写作。但是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长期自觉地生活积累,它是一门“自主式”和“体验式”教学。
那么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是如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呢?何为“自主写作”?自主写作指的是,如果学生本人对写作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写作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说来,如果学生的写作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写作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写作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并能够对写作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写作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写作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调节,其写作就是被动的、不自主的。对学生来讲,写作必须以自身的内在写作动机为前提,也就是要“想学”。而网络的开放性、可及性、生动性为这个前提的具备提供了可能。
网络环境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空间。网络资源对每一位来访者都是开放的,不加以时间上和来访者身份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主地选择网站资源来进行学习,按需索取,一改传统课堂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相对封闭的教学形式。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之下,却不容易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两种作文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资料匮乏和学习途径的封闭和单一。没有网络之前,学生学习写作文,都必须有作文书,而作文书的内容显然是有限的,书中观点也十分容易落伍。而网络环境下,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利用Google、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为自己寻找资料,此外,博客作为一个新的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并且通过博客“圈子”的衍伸功能,学生可得到更多的资源。
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更像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类似以课题为载体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作用仅在于通过创设情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的心理也更为开放,摆脱了原来的为学生写不出东西来而“恨铁不成钢”的状态。以议论文的作文教学为例,网络环境下的议论文教学简直称得上是微型“论文创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可以从众多备选题目中自行选择一个,并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原因解释,然后提出自己拟定的写作流程,介绍自己的资料来源,并通过网络跟教师、同学展开互动。而大学的论文创作也不过是这样一个流程:了解学习目标——了解研究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或形成课题——提出研究方案——讨论或可行性论证与答辩——具体实施研究方案——研究完成,形成结果——讨论——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思考,积极研究,而网络环境使得以上所有环节都变得更为开放和更为生动。而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还是巩固、应用,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完成的,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写作、自主学习。
2.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交互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写完作文就“万事大吉”,接下来的作文的评改完全交给教师。而如果学生的习作较差,教师读起来颇感“难受”。并且教师的评改只有修改建议和分数,而学生并不去按照教师的建议进行重新修改,从而缺少了将文章进行再提高的环节。这就形成了“学生艰难交差,教师自讨苦吃”的“双痛苦”局面。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作文学习与教师的活动彼此分开,难以展开有效的互动。
网络环境可以创设合理的对话“情境”,为学生与伙伴、教师、专家乃至与社会实现交互对话创造充分的民主自由的空间。作文的互评互改,与教师、专家的零距离接触,各类论坛的活跃气氛,电子邮件的相互往来,都体现着网络的交互性特点。网络除了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之外,它还代表着一种观念,即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便捷、快速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学习网络。在这一学习网络里,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他与网上的其他兴趣相近者通过网络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共同寻找、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与传统的学习小组相比,网络上的学习小组成员更广,没有年龄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学习中,每位学习者既可是学生,也可以是其他学习者的教师。每位学习者都具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求索者,又可以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这充分实现了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在大范围的交互中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从而突破了写作中语言的表达关,使学生达到了“有话善说”的目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网络环境为作文教学提供大量素材,解决了素材哪里找的问题,寻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另外,网络也给作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真正把被动的写作文转变为一种自主、能动、交互的“体验式”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篇4
一、网络的资源库, 丰富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多年的实践探索, 使我从传统的命题作文中走出来, 在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作文让我尝到了甜头。我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 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 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 同时也把平时看到的优美词句输入资源库;另一方面,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 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 相互补充, 去伪存真。这样, 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身处网络环境中, 学生作文遇到的问题可能不是没材料, 而是材料太多, 不知如何选择。因此, 从选题开始, 就可以培养学生组织信息的各项能力。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就安排了《珍稀动物扬子鳄》的网络作文, 编者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 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我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 保存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 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的信息;或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 如网址、搜索引擎等, 由学生自己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 相比较来说, 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 学生的网络习作是各有千秋, 不仅版面新颖, 学生还配上合适的剪贴画, 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面体表达形式, 使写作成为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 学生的思维也处于一种超时空、跨媒体的自由境地。
二、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方便作文评改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 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 学生没有一定量的积累, 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 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于习作评价。不过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低效、耗时, 如按现在每班学生五十人计算, 学生每写一篇习作, 教师大约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才能把学生的习作批阅完毕, 等发到学生的手中又不知何时, 习作从而失去了评价的时效性。
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 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 投影到大屏幕, 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显示不同段落、词句。学生围绕习作要求, 从字、词、句、标点等部分进行集体评议, 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 也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 并能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 发现存在问题, 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这样的评改, 既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 突出了学生作文的自我活动;重视了感情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创造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作文畏难情绪, 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利用网络的共享性, 促进作文交流
写作就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 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为载体, 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沟通见解的平台。
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论坛”, 学生在“论坛”上可以随意发表一个作文帖子, 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 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让他们感受到虽然远隔千里万里, 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文, 不必经过主编的审定、筛选、淘汰。此外还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 汇编自己以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 再配上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 加上家长或者老师写的序言, 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 让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篇5
【摘要】现代社会网络日益深广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革新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开展交互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 高中作文 教学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以其内容的广博性、信息的及时性、参与的广泛性等众多的优点,正日益深广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学校教育和网络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组织人员建好学校作文网站,为高中作文教学人为地搭建一个技术平台,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协作与交流,实现作文的意义建构,以引起一场新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下面是笔者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我们将高中作文教学置于网络环境下,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作文学与教的过程及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将极大地推动作文教学的发展,给作文教学带来蓬勃生机。
首先,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更能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论理论认为,作文过程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韦志成先生认为,写作的本质,是写作主体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1]作文教学,若不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势必会造成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谈“作文”色变的无奈和尴尬局面。而网络给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持下,学生发挥作文主体精神,变传统作文教学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建构主义认为,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是学习的前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利用网络通过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对关系作文素材或能够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事物进行虚拟,设置出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觉、视觉、体验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置身于作文情境中,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开发创作信息资源,自主开辟出个性化的、独特的思维和表达的路径,创造出优秀作文。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改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灌输写作知识的局面,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现在学生作文最头痛的就是无话可写,而网络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2]但是,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成为制约学生生活储备的瓶颈因素。网络却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可成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成为完成生活储备的捷径。
同时,网络为学生高效率和大容量阅读提供了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读写结合,对于作文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多样化等特点,中学新教材的写作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和 21世纪的社会需要为依据,指导学生写报告、总结、传记、读后感、科技说明义、小论文等实用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当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速度,并提出量化指标。”大家都知道网络具有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作文前,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文章,阅读的针对性很强,信息量很大。由学生在网上自主扩展阅读,不论是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与传统读写结合中的阅读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再次,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可促进交流的广泛化和讲评的多元化。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教学是言语交际的最基本表达训练,而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却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而仅是把写作当作完成老师任务、枯燥乏味的事,写作活动也就成了没有动机、没有激情表达训练。而网络可以促进交流,利用网上论坛、E-mail等多种形式,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既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有充分的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亲自的指导和讲解,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提供指导,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组成协作小组,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开展合作写作。完成习作后,可在主页上设“作者小语”栏目,进行自我评价,还通过校园BBS论坛、聊天室等虚拟交流场所对作品进行充分的评价,形成了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第四,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复杂过程,也是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但在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许多同学拿到作文题目后,总感到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抒我情”之创作境界,既增加了学生练习写作的难度,又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然而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合作性学习,重新唤起了写作的本质,让学生回归到“有感而发,以文言志”的写作本意上来,为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写作提供了崭新的空间,[3]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当然,我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对教学的负面影响,诸如: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冲击,尤其是网络语言的运用对作文的不利影响;巨大信息量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养成浮躁的心态;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等。
二、服务教学,建好学校作文网站
学校作文教学网站,可充分发挥网络在作文教学时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作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人为地搭建一个技术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建设学校作文教学网站时,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服务教学的原则;
(2)美观实用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及时更新原则;
学校作文教学网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栏目:(1)写作知识:系统地介绍写作的有关知识与写作技巧;(2)课堂作文: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进行系统地指导;(3)资料下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的下载服务;(4)作文演练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相关的作文任务;(5)作文诊所: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诊断;(7)师生文苑: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佳作的空间;(6)美文欣赏:师生可以阅读或摘录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8)作文论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回答别人问题;(9)网站管理。
当然学校作文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的共同参与,分工合作,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网站的质量,充分发挥其效益。
三、大胆创新,构建全新作文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作文教学。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全新的高中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基本模式应该是:“确定任务――创设情境――探究学习――自主作文――反馈评价”,在整个框架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一般应包括下列几个基本环节:
1、分析学习任务,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新教材编排意图,对整个作文训练序列和教学单元进行目标分析,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明了作文情境,促进学习意义的建构。
3、开展交互协作学习,进行自主性作文。我们可借助网络教室的全渠道交互功能,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可以是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功能,将习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发布,开展组际交流、班际交流、校际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独立学习的成果得到共享和砥砺,学习的遗留问题会得到学习伙伴的关注和帮助,棘手的问题会通过协作学习迎刃而解。
4、在线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完成习作后,利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提交作业,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及时地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可以由学生自己、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学习取得的进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篇6
一、网络的资源库,丰富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多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从传统的命题作文中走出来,在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作文让我尝到了甜头。我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同时也把平时看到的优美词句输入资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身处网络环境中,学生作文遇到的问题可能不是沒材料,而是材料太多,不知如何选择。因此,从选题开始,就可以培养学生组织信息的各项能力。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就安排了《珍稀动物扬子鳄》的网络作文,编者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我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的信息;或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等,由学生自己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的网络习作是各有千秋,不仅版面新颖,学生还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面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为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处于一种超时空、跨媒体的自由境地。
二、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方便作文评改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学生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于习作评价。不过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低效、耗时,如按现在每班学生五十人计算,学生每写一篇习作,教师大约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才能把学生的习作批阅完毕,等发到学生的手中又不知何时,习作从而失去了评价的时效性。
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显示不同段落、词句。学生围绕习作要求,从字、词、句、标点等部分进行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也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并能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这样的评改,既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突出了学生作文的自我活动;重视了感情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作文畏难情绪,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促进作文交流
写作就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沟通见解的平台。
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论坛”,学生在“论坛”上可以随意发表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让他们感受到虽然远隔千里万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文,不必经过主编的审定、筛选、淘汰。此外还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汇编自己以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者老师写的序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让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篇7
一、网络应用于作文教学的优势
1.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更能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韦志成先生认为, 写作的本质, 是写作主体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利用网络通过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 设置出多维作文环境, 通过听觉、视觉、体验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置身于作文情境中, 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开发创作信息资源, 自主开辟出个性化的、独特的思维和表达的路径, 创造出优秀作文。同时,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互联网拥有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优势, 在写作过程中广泛收集与写作相关的信息, 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实现写作语境的重构, 实现学习者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还可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一起, 促进各种学习空间的彼此互相连通, 打破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 实现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
3. 促进交流的广泛化和讲评的多元化。
写作是一种交流手段。 (1) 学生的优秀习作提交网站, 让学生相信自己也可以写出美文佳作。 (2) 组织学生介绍、交流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文, 在展示“成果”中让学生树立自信, 同时在相互品评鉴赏中互补优长。 (3)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写作认知策略, “原创空间·下水文”做示范。 (4) 上传于网上的作文处于广大读者的评判之下, 不再仅仅是老师、同学, 还有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等都可以通过在网上留言、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参与评改, 评价模式不再单一乏味。学生通过自改、互改等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复杂过程, 也是高度个性化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自主学习, 学生写作活动的个性化特征更突出, 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合作性学习, 重新唤起了写作的本质, 让学生回归到“有感而发, 以文言志”的写作本意上来, 为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的写作提供了崭新的空间, 在整个作文过程中,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服务教学, 架构作文网站
在建设学校作文教学网站时, 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服务教学的原则;2.美观实用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及时更新原则。学校作文教学网站的结构应包括如下栏目:1.写作知识:系统地介绍写作的有关知识与写作技巧;2.课堂作文:按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 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进行系统的指导;3.资料下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的下载服务;4.作文演练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 完成相关的作文任务;5.作文诊所: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诊断;6.师生文苑: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佳作的空间;7.美文欣赏:师生可以阅读或摘录一些短小精美的文章;8.作文论坛: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出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等。
三、构建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作文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模式:“确定任务—创设情境—探究学习—自主作文—反馈评价”, 在整个框架中,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一般应包括下列几个基本环节:
1. 分析学习任务, 确定学习主题。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新教材编排意图, 对整个作文训练序列和教学单元进行目标分析, 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明确学习任务。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明了作文情境, 促进学习意义的建构。
3. 开展交互协作学习, 进行自主性作文。
我们可借助网络教室的全渠道交互功能, 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 可以是生生合作, 也可以是师生合作,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功能, 将习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发布, 开展组际交流、班际交流、校际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学习的成果得到共享和砥砺, 学习的遗留问题会得到学习伙伴的关注和帮助, 棘手的问题会通过协作学习迎刃而解。
4. 在线评价, 及时反馈。
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初中作文教学 篇8
1.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情境是学生练笔的源泉, 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原动力。利用网络, 我们可以将情境、悬念、设问、图画、音乐、表演等信息融为一体, 再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这种形式不是线形的, 而是一种接近人的联想思维的方式, 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能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这种以情激趣的方式, 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网络以其便捷、快速的交流手段为作文教学过程注入了新鲜元素。在网络中, 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的与写作有关的信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 它有助于激发所有学生的思维亮点, 而且, 更容易激发思维与思维的碰撞, 从而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 可以开阔视野, 激活思维, 培养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3. 给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空间, 便于学生创造
创造是需要自由空间的, 在网络写作的课堂上,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次写作, 教师都可提前在网上征集作文题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熟悉的内容去出作文题, 然后讨论, 教师在网上看了讨论内容后再做一些补充或提高, 每个学生就可以到网上创作了。由于网络中的人物是平等的, 大家都拥有话语权, 平等的话语权促进了学生尊重自我, 释放自我。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 学生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 潜力得到开发, 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可以自由创造。同时, 每个学生在竞争性的讨论中, 积极思考作文题, 不但能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 还可以从同学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4. 贴近生活, 关注社会, 注重实用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在传统的写作训练中, 由于信息传递的单一、缓慢、刺激度弱, 导致学生生活空间狭小, 写作内容陈旧, 作文千篇一律。网络环境下的写作则不同,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 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各类专门的网站, 特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能够让学生在捕获最新信息的同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写作时刻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 学生在网上看到后, 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 也可即时交流看法, 这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 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利用网络进行写作的几种方式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 写作方式已不再是过去的一支笔, 一张纸, 一本作文簿的写作方式, 而刺激学生写作的也不再局限于文字。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 观察一幅或多幅精美的图片, 对进入写作状态, 选择写作素材, 激发创作灵感, 都是大有帮助的。利用网络进行写作的方式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兴趣主题写作
过去的写作, 大都是教师规定写作内容, 学生只能在这个具体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写作。所以, 许多学生对这样的写作毫无兴趣, 自然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而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在众多的主题中选出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开展主题写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进行信息检索, 找到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 把它下载到自己的资料库中, 再进行讨论, 整理后展开写作。虽然是同一主题, 但由于兴趣与角度的不同, 写作形式多样, 写作内容新颖、丰富, 学生更有兴趣。兴趣主题写作, 让学生在浩瀚无际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自己确定航标,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目的意识, 激活他们的思维活力和领悟能力。
2. 无主题写作
这里所说的无主题, 主要指教师不给学生指定主题, 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自由地进行创作, 教师不做任何干涉。这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 使他们在写作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真话、写实事、抒真情。
3. 情境写作
利用网络技术中虚拟现实设置的多重写作环境, 让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听、说、看等, 进行多角色扮演, 去亲身体验其中的某种感情, 如一场活动, 一片风景, 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这种感觉比我们过去许多习作中凭空假想的感受要来得真实而生动, 自然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
4. 休闲式写作
过去我们很重视的一种自由式的写作是写日记, 但日记的内容大多会牵涉个人隐私和秘密, 不利交流, 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休闲式的写作,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 自由交谈, 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交谈也是写作的一个方面的训练。
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篇9
一、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优势
1.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大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细节描写”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市场上小贩吆喝的音频, 在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 加深学生对细节的理解[1]。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对细节描写有一个整体、形象的认识, 在写作时才能充分拓宽思维, 写出紧扣要求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给作文教学添加了生机, 使作文的教学更生动形象,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2.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网络由于信息资源丰富, 可以为作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开阔学生的视野。多媒体通过多感官的刺激, 能够使展示的信息看得见、听得着, 比传统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例如教师针对校运动会布置一篇作文, 某些学生的作文就像流水账一样。因为运动会开完了, 学生已经差不多都忘了, 这时候, 通过多媒体将事先录制好的运动会视频配上字幕在课上播放, 就可以让学生回想起运动会的情景, 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搭建教学平台
网络为作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应在作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采用在校园网上建立作文专栏的方式, 为学生搭建专门的作文交流平台。设置专门的作文网站, 网站的设置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页面的设置应方便教师和学生交流。通过作文网站的设置,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可以在线对学生的作文做指导、批改作业等, 也可以通过作文网站自主学习, 还可以在线浏览其他学生的作文, 加深交流。如教师在作文专栏上布置一篇作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2.丰富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内容, 即信息资源和写作情境。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写作中的问题情境, 创设的问题情境就是作文的任务。问题情景一般通过一个话题、一组材料或是一个命题表现出来, 写作中出现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就是问题情境的体现[2]。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 根据网站上的相关内容, 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写作情景的设计, 可通过多媒体的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图画、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真实的情境。作文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就是构思和制作作文教学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结构和类型, 明确各类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构思作文的结构, 表达的内容不清晰。要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搜索工具, 有效地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 可以提供一些就同一种题目但写作方式不同的优秀文章让学生赏析,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3.提高作文评改质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学生通过教师的评改, 加强对写作材料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有限, 让学生互相进行作文的评改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网络进行评改, 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体现网络的快捷性和互动性。在具体作文评改中, 教师在浏览完学生的作文后, 对训练的重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把这些句子、段落和文章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对有问题的句子或段落, 教师可以请学生自己改, 也可以组织作文小组的形式改, 还可以做示范进行评改。这种方式虽然都是口头进行作文评改, 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最后, 教师针对优秀作文和不合格的作文, 指出优秀的地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
三、结语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 对作文教学具有很大影响, 打破了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了作文教学的思想观念。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大胆开拓,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孟珺珺.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培养初中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 2013, 05 (6) :13.
网络环境背景下作文教学模式刍议 篇10
1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从总体上来看, 20世纪以前, 我国的语文教学沿用“经典范例———诵习”的语文教学模式, 其传播介质或媒体技术以毛笔、水墨、宣纸、“四书五经”为标志, 可称为水墨文化支持下的教学技术时代。20世纪初, 沿用“知识———传授”的模式, 其媒体技术以钢笔、纸、教科书、粉笔、黑板为标志, 可称为印本文化支持下的教学技术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构建“能力———训练”的模式, 其媒体技术在原有基础上以幻灯片、录音的介入为标志, 可称为以机器技术为特征的媒体传播教学时代。这都属于单向信息交互传递的教学时代。由此可见, 随着教学介质的转变, 教学模式也会进行相应地调整, 这是一条客观规律。21世纪初,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介质的作文教学需要新的模式。由此可见,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相匹配, 甚至是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并且率先进行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索, 尝试找到双向、多向信息交互的信息传递模式。
2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2.1 基于网络的作文和作文教学
2.1.1 网络作文。
网络作文是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结果, 它区别于“白纸黑字”的传统写作训练形式,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积累和进行技能训练的创新方式。
2.1.2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
它是指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的作文教学活动, 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和环境, 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或学习, 实现作文在计算机网络上的无纸化递交、表现以及在网上进行交流、评改和反馈;并利用网络对作文教学进行档案化管理等, 对学习成绩进行开放、多元化的评价, 从而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它的资源优势, 通过协作和交流, 实现作文新模式的构建。在这里, 学生成为网络作文的主体和中心, 教师成为了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2.2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特征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内涵, 改变了教学本质。网络的信息集结和人类交互方式的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资源匮乏和教与学单向传播的局面, 孕育着崭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根据语文教学生态论的基本观点:环境与语文教学交互作用形成语文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是一种介质, 更是一种环境, 它与语文教学交互作用形成语文能力。以前教学被定义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传递社会经验的一种教育过程。”“教学, 是实施学校教育的过程, 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2]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或多边活动。
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相当数量的教师或学校自建的互助类学习类教育特色网站的出现, 促使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师只是居于主导地位, 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改变了作文教学的本质, 拓宽了作文教学的功能, 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带来了无限的空间, 成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模式探索的可靠依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教师或学校自建的一批专题类教育特色网站、主动学习类教育特色网站, 使人们在读写和文体序列关系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看法, 从而对语文能力的生成有了合乎逻辑的新认识。认为读是吸收, 写是表达。读与写也具有相互联系、依存的辩证关系。读, 应该走在前面, 它需要的数量大, 发展的速度快、程度高, 这才是“读为基础”的真正含义。在文体序列上, 认为硬性地规定先练记叙, 后练议论的方法, 实际上过分夸大了文体知识和文体训练的作用, 颠倒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不仅会使学生的文章程式化, 而且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专题网站的出现也改变了教学资源。如在材料的搜集上, 仍注重课外阅读, 但除此之外, 还鼓励学生, 通过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积累素材。阅读内容不仅包含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还有天文地理、文经史哲、小说散文、兵器烹饪等。阅读途径不仅有文本读物还有电子读物、电子阅读室、网上阅读。在阅读方式上包括了自主阅读、养成学生摘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到写以阅读情感体验为主的阅读笔记、日记、周记等习惯。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网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料网站, 而是针对作文教学的专题学习网站。
3 结论
综上所述,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各种能力, 提供高效而又适应个别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让学生在自己选定的任何时间, 就在自己附近、选择自己所需的作文目标进行学习。它是有机变化的, 是通过相互作用、交互作用、不平衡和平衡化而达成深化和发展的范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 而更多地体现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网络环境中, 在面对学习材料时学与教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2.[1]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2.
网络环境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素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作文教学也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重视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方式。因此,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一、基于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分析文章中标点、修辞手法以及词句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不同所造成的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词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具体地体验自然美景、感人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半命题的形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漫画,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视频、图片、漫画的含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命题,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依靠网络环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通常会依据语文教材,布置相关的写作题目,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的写作范围狭窄、作文内容空洞、作文质量较差,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渠道,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社会现状、事件反映的现象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增强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学生主要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环境中,生活阅历、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浏览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有用的学习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名人名言、优秀诗词、经典语句等,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充足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而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写作行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作文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询问学生的写作情况,帮助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指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等,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情实感是判断作文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味地根据学生的写作格式、作文字数,评价学生的作文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作文内容,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小组批改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作文内容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开发写作资源,拓展写作范围,拓宽写作思路,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耀光.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6):35-37.
[2]周玲玲.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2):91.
网络环境作文教学 篇12
一、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 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阅读水平, 把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 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陶冶心灵, 塑造自我, 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 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其核心是学生利用网络自主获取信息、自主作文、自主评改, 最终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我校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方法经多次讨论修改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操作步骤, 其操作要领如下:
1.情境导入, 目标展示。作文课时, 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 采用音、画、文等手段, 静态文字与动态画面相结合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之后, 指导学生点击“写作导航”, 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
2.美文赏析, 悟中求知。第一个环节完成后, 教师组织学生点击网页上的“作文资源”或“美文荟萃”,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本人的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资源进行浏览, 学生细细品味文学作品后, 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汲取他人的作文技法等, 在“悟”的过程中自动获得知识。当然教师也可根据需要, 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适当的点评, 以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
3.作文活动, 激情表达。学生在“赏”和“悟”的同时, 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 构思作文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布局, 然后快速地把想好的话通过键盘输入到电脑里, 存储在数据库里, 作为他人学习、评价的资料。
4.习作评改, 美文共赏。学生作品提交上来后, 教师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 对提交上来的作品要快速浏览一下, 记录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掌握学生的优秀作品, 然后通过网络把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文章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评议、批改, 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选择优秀作文供学生欣赏, 让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 并寻找自己的不足, 为进一步的修改提供参考。
5.修改完善, 发布作品。学生在听取老师、同学的评改意见后, 可再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多次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 再将作品保存到“美文荟萃”内, 也可经过老师的挑选发表在学校的校刊《萌芽文学》或学校网站内, 还可通过发Email的方式将优秀作品投寄到报纸杂志上。
6.群内互动, 交流心得。课后, 如有学生仍然觉得有许多困惑或不同意见需要表达时, 也可利用家中的电脑进入作文教学QQ群发表意见, 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 也可向老师求助, 与师生表达不同观点。这种设计形式匿名, 表达自由轻松, 没有任何压力。
我的一堂作文课《爱在屋檐下》的教学过程:
(一) 写作导航
1. 导入: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没有真诚高贵的情感, 无法在精神上真正成人, 亲情是人最重要的情感。因此,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讴歌亲情, 用我们的笔淋漓尽致地传达亲情。
2. 出示学习目标:
(1) 借助多媒体网络, 通过情感渲染, 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 激发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 学习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4) 学习运用internet获取素材, 输入并保存习作, 交流心得。
3. 捕捉细节, 品味亲情:
其实, 在广告、电影、电视中经常有感人的场面, 现在, 就让我们品味一下其中的亲情。
(二) 美文欣赏, 悟中求知
1. 自选材料欣赏, 老师适当作引导。如让学生欣赏下列资源:
(1) 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 (2)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 (3) 地震中感人材料; (4) 父爱。
请大家在欣赏的时候, 想想哪些话、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哪些情节触动你的心弦。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总结:这几段视频和文字材料里最能打动我们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哭也好, 笑也罢, 一句叮咛, 一个眼神, 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就是细节。实际上, 一盆洗脚水、一声问候、一则短信都是生活中的细节, 它却时时让爱溢满我们的心房。
2. 提问:
我们以前在作文中也写过亲情, 但是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就是不能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我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写的的文章, 感受一下他们的亲情。
3. 学生阅读美文:
(1) 《沉沉的父爱》; (2) 《箩筐里的童年》; (3) 《16度的阳光》; (4) 《这就是幸福》。
4. 想一想, 悟一悟:
怎样才能把这细腻的亲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 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让我们也为之动容的。
5. 讨论并小结写作小技巧:情真、情实、情细。
(1) 选身边事, 抒心中情。
(2) 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
(3) 鲜活细节, 表现人物。
(三) 作文活动, 激情表达
1. 想一想, 说一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
人让你印象最深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等。
2. 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身边事, 抒心中情;抓住细节, 以小见大。
(四) 习作评改, 美文共赏
师生共同赏析、评议、修改学生习作。学生发布作品到校园网平台。
(五) 教师寄语
世上的情感纵有千万种, 亲情无时无刻地在陪伴着我们, 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我们却毫不觉察。如果我们是那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风筝, 那么, 亲情就是那根永远牵着我们的轴线;如果我们是那在大海里远航的水手, 那么, 亲情就是那个温謦的家, 时时刻刻呼唤着我们的归来;如果我们是那在异乡的游子, 那么, 亲情就是那轮让我们思乡的明月, 浓浓的思念随着那皎洁的月光汩汩地流淌。同学们, 让我们善于感悟亲情, 书写亲情, 珍惜亲情, 做个生活中的有“情”人吧!
二、建设了作文教学专题网站, 创设了学生作文学习与交流的空间
我校作文教学专题网站主要由“写作导航”“作文资源”“习作点评”“美文荟萃”和“师生论坛”等几个模块组成。现分而述之:
1.“写作导航”:这一部分包括写作目标的确定, 也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写作技法指导。这一过程中, 除了我们平常的作文目标的界定之外, 同时也包括网络作文教学所特有学习目标, 比如应用internet获取素材, 通过计算机输入保存在“美文鉴赏”等几个模块里学生提交的习作, 在“习作点评”和“师生论坛”上评改作文, 交流困惑和心得。
2.“作文资源”:此模块的设计主要为课时作文时“悟”和“仿”的主要参考对象。作文资源一般可设为两大块。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认识就不同文体所搜集同类题目体裁的资源, 也同时指教师为教学所预先选定的作文资源, 还包括师生在一些活动中拍摄录制的画面、声音文件, 还可指教师在制作网页课件时链接到的一些网站资源。“作文资源”既可为教师作文情境引入服务, 也可为师生习作提供参考资源, 同时为教师上课提供范文指导。
3.“习作点评”:这一模块是师生课堂互动的园地, 学生课内完成的习作均可放在这一模块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应事先快速浏览一下学生提交的习作, 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一模块的设计, 我们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同时在网站上进行习作点评, 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又可节约时间, 为教师减负, 还可提高学生的修改水平。每次作文的批改课, 学生如能积极参与批改, 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4.“美文荟萃”:这是学生优秀习作的集中仓储地。当然, 在这些美文中要加上各色人等特别是推荐人、教师等的评语。“美文荟萃”一般由教师和学生双向提供, 当然这些美文亦可成为作文教学网站中的作文资源来应用, 还可作为今后学生发表作品的“无息银行”。
5.“师生论坛”:这是我们为师生互动设计的一个创新模块, 也是为课堂教学补充设计的一个延伸内容。我们就不同的文体根据教师专长设立了不同的板主, 让他们负责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 以解答学生在课堂中及平时写作中的疑难与困惑, 也是他们与老师、同学畅谈写作看法的一个窗口。这个模块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把在课堂中不好说或平常难以言说的问题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师生或生生交流。
三、应用网络技术与手段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受益匪浅, 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其信息素养也相应得到提高
1.课堂信息量增大, 学生所能接触的范文增多, 不像传统的作文教学只能听到老师读的那么几篇范文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多个网站去看范文, 阅读量增加了, 可学习的、可参考的内容多了。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 许多学生在欣赏美文、感悟写作技法的同时, 其阅读鉴赏能力也同时得到训练, 有相应的提高。教师也觉得讲得少了, 可内容不但没少, 反而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2.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学生作文兴趣有提高。我们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的作文能在电脑中当堂得以展示, 因条件不够, 改为一是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二是将学生作品发表在学校网站上, 三是发表在校刊《萌芽文学》上。这样学生的优秀作品能让他人欣赏, 其成就感得到满足, 对写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自觉不自觉地提高了对作文的兴趣, 不再是一种应付, 而成了一种表达的需求。参加文学社的人多了, 参加作文竞赛的人也多了。
3.学生应用网络收集信息、交流信息、检索信息、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信息素养也同步得到培养。
四、教师教学方式有改变, 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学生作文得到提高的同时, 我们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应用电脑办公, 与他人进行交流等。比如写电子教案、做课件、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等水平有很大提高。有的老师还可应用电脑上的各种资源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整合, 使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手段及方法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用网络手段及技术建立作文教学专题网站, 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方法, 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展示空间与交流空间, 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网络环境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网络环境与作文教学11-01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08-26
网络环境教学06-19
网络环境下教学06-21
网络化教学环境10-20
网络环境教学与思考08-28
网络环境英语教学研究07-20
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07-13
政治课堂教学网络环境08-10
网络环境学习教学管理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