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2024-07-27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精选9篇)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1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盛行,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教育目标的改革,探讨互联网络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互联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几点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模式 网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91-02

一、互联网络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智能终端的使用,互联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已成为中职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和学习途径。网络资源的海量性、易获得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对中职语文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网络资源既不能一味排斥,也不能全盘照搬,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智能终端应用和信息搜索处理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职业发展的要求。

在互联网络盛行的今天,网上浏览、阅读、下载信息资料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和习惯行为。互联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已成为中职语文教材的充分补充,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全球正在发生的时事新闻和科技人文等最新发展信息,能够开阔视野,增加思维深度和广度,及时跟踪和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资讯,促进学生在更广泛领域内不断深入学习。

同时,互联网络的诸多弊端也对中职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随意性和易获得性,使得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和价值观还处于成长阶段的中职学生很容易受次要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干扰,加上他们在兴趣爱好、注意力等方面的差异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和素质培养的效果。很多学生迷恋于网络,但缺乏学习的目的和计划,加上自控能力差,把网络当作学习工具获取有益身心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不多。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加上司法监管的不到位,网络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网络上的信息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其中不乏色情、暴力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如不断弹幕的色情广告、低俗网络言情小说等。而中职学生的自控和鉴别能力有限,如果过多接触这些内容,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作为担负着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语文基本素养培养责任的语文教师,要适应新技术和新教育形势的发展,积极探讨和研究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络这一有力工具,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的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急剧变革。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高职教育迎来了大变革大发展的窗口期。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要求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又要具备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及继续学习的意愿和创新能力。语文学科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乎对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正确掌握和灵活使用,更关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加强中职生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首先,语文来源于生活,时刻反映和表达着生活,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和工作沟通的工具。在电子信息化时代,语文更是以多种先进的电子媒介形式展现和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材,体例都是依据语法知识点及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序列而编制。随着新版教材的出版和使用,以文化内涵作为教材编写的取向,得到了彰显。在整体的价值观上,新教材突出了文本应用工具、情感态度和人文价值的统一,适应了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大了文本阅读量和信息搜索处理应用的比重,以契合信息大爆炸、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和智能化生存的形势,网络化、信息化生存的趋势。

其次,对不断学习、网络化社会互动与社会生活的快速适应,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中职语文教育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特别重视语文自身的工具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策略上强调“问题学习”、“网络学习”和“情景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言语交流沟通的媒介功能,更贴近现实和网络化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要求,突出信息搜索筛选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者,在人格塑造和基本素养培育方面,语文教学还要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文学人格的熏陶。面对良莠不齐、随手可得的大量影视作品和网络书籍的汹涌而来,增强学生对文化作品的甄别、评价和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络上来源如此广泛的教育和信息资源,采取堵截阻拦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年轻人追奇好学的天性,也违背了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吸纳新理念、新技术的原则。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绕不开鲜活现实的种种应用情景,纯净的和空中楼阁式的纯理论教学既不存在也不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现实世界和网络环境中的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应用和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书面交际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语文作为基础科目中的文化基础课,与其他科目相比,其知识体系显得比较松散,知识结构之间缺乏连贯性,除了识字和语法之外,其他知识点和素质的培养,需要靠反复的阅读、感悟、思索、表达、讨论等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形成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风格,所以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总是比较难以确定,没有形成有效抓手。

2.学习动力和激励不足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我国的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读中职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加上缺乏升学的压力,以及受到各种个人电子产品和网络信息的使用干扰,使得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资源分配不合理,对专业性不强的文化课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3.教学手段落后单一

除了社会大环境和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中职语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面对大量唾手可得的资讯和学习资源,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有效吸引中职生的注意力。加上职业学校对语文课程的不够重视和教学资源、先进教育技术手段配置的不足,在中职语文的实际教学当中,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使得本来就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失去了兴趣。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语文课程也变得枯燥乏味,对文学修养、审美情趣、情感和人格的素质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四、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1.增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结

职业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确立以职业化、专业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能力培养需要与专业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要改变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必须要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寓教于用”。针对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意愿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很快就要融入社会并开始职业生涯的现实相适应,强调语文教学中内容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语文学习引向专业学科,积极利用网络海量资源的优势,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比如学营销专业的,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营销方案的写作、讨论和推介,学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可以开展汽车维护保养方案相关资料的搜索整理和写作等。通过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以网络和图书资源为工具,语文教学才能形成有效抓手,教学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贯彻和实现。

2.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而构成,并随技术和对象的发展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追求的是语文学习的直接结果。基于本专业现实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则可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采用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实用性”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另外,运用声音、图像、幻灯片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结合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和网络通信工具的群发群聊等功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筛选习惯、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

针对各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通过创设与专业相关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职场角色的基本素养和口语表达方式,并通过拓展训练和情景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掌握面对不同的职场情景如何进行沟通协调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

当今社会,光靠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中职生学习的需要,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网络,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加强语文的实践应用活动,以专业为本,在内容上以精要、够用、切实为原则,逐步实现教学平台上的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科技、贴近网络、贴近生活。

五、结语

互联网络正在深刻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中职语文教学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通过探讨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充分认识和利用互联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改造和优化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掌握必要的网络使用技能。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自律,克服网络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该加以引导,既要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和便利性,又要注意克服网络用语和文体的规范性,更好地为中职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邱玲.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6)

[2]张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3]傅朝.网络语言和网上交流[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1(3)

(责编 罗汝君)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2

一、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

新世纪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现行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中职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与新课标为学科创新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量大、更新快,这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全面的技能素质,更要有超强的再学习能力。网络教学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的检索查询方便,同时加入多媒体技术,具有资源共享、沟通方便、互动协助、开放包容等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师生的局限性,十分适合中职学校推行的“2+1”办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宏伟目标。

二、网络教学对中职学校影响

(一)教学资源更丰富

计算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的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畅游在知识海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促进中职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借助网络资源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

(二)教学形式更多样

中职学生面临着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压力和企业对人才高标准要求的现实问题,在学校学好基本技能和技术本领,是当务之急。因此,专业课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的紧迫性,启发他们把专业兴趣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在实施教学的整个评价活动中,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教学评价活动变为促使学生认真踏实地再学习的动力。而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面授课形式,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变为网络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交互灵活学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中职学校学生个体差异大,良莠不齐,特别是近九年扩招后,班级人数大增,集体化教学效果差,更要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网络化、小组讨论、一对一等形式大量充实课堂教学方能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类人才。

三、网络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要有效增强网络教学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体明确,具有任务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教授学生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是主动的,学生的个性有差异,所以教师的备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区别对待,指导学生自主有目的地学习。

(二)教师课上注重控制管理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时刻监控学生的行为,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又要及时调整内容和进度。同时网络化教学为学生上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但网络内容形形色色,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意识影响很大,要有效加强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三)课后加强教学系统的维护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把好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中以充实校园网教学资料,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数据访问量,保证稳定的网速。教学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领导要重视网络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保障经费,使设备不至于空置和浪费,使系统发挥作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中职网络教学评价不能单一或者机械,要构建动态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利于网络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发展。并且网络作为实践教学基础,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元和个性化。积极的评价系统才能促进网络教学的改革,否则将大大阻碍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甚至扼杀这一新兴学科的成长。所以构建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任重而道远。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应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积极意义,认真组织实施,发挥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相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必会结出累累硕果,为中职教育的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丽艳.信息时代网络教学.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3.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云空间;网络环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89-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国家教育部参与建设并大力推动的“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云空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云空间网络资源,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云空间的特点,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网络云空间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教学课题通过教学设计去影响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云教育平台的开放性以及海量教学资源等优势,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开展学习协作,同时又不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的结构关系发生了改变,从根本上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形成了网络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点是:教学时空可以分离、师生可以分离、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学”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指导、督学、助学等方面。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构建一种以“教师导学”结合“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为形式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课题、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评价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利用自己对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把握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究。

第一个阶段由教师提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次课学习的具体目标和须解决的问题。课题设计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去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探究的方向。课题通常在课堂上提出后,其文档可发布在教师的个人空间中,文档中有对具体问题和要求进行细化,学生在网上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反复参照以避免脱离探究的方向。

自主探究阶段一般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并在网络云空间上提供相应的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视频库等,为学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学生通过网络检索、课本阅读或其他途径自主探究学习,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作出初步的假设、推断或猜测,进一步通过网络去了解相关知识,验证自己的假设,形成解释,获得认知。教师在此阶段可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正确的探究方向能帮助探究者沿着预定目标展开探究,避免探究的盲目性。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提升。

在互动交流阶段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获得认知,通过网络协作学习讨论,深入进行交流辨析,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探究主题的意义建构。在开放的网络云空间中,不同的人可以加入自己关注的专题讨论群组而组合在一起,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交锋,把问题引向纵深,不断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网络的互动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从而对主题产生新的认知。

在网络云空间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被(部分)记录下来,学习结果(如论文、作品、调查报告等)被提交到个人云空间,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掌控。在评价总结阶段教师要基于学生在实际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应重点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行点评,并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结论以及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同时,在每个课题的探究式学习结束后,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总结性评价,使学生在评价和释疑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相关技能。网络的开放性也允许学生参与教学互评,通过这样的互动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课题方案和教学方法。

四、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基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式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的问题:

(一)要处理好教材和自主式学习之间的矛盾,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对专业核心素质能力的理解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

(二)要处理好教学体制和自主式学习之间的矛盾,自主探究式教学不是对学生放手不管,也不是不要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上网自主探究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转移注意力,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检查、监管作用非常重要,若不能有效进行掌控,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五、结束语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在教育部的推动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关注,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热点。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在这个领域进行摸索,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杨秋喜.基于大学城空间网络的协作式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7:193-194.

[3]林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10,2:94-96.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篇4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适应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网络教学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教育所需,教师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观念,投身于网络教学中。

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如何将网络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而这一切,都源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

1、探究生成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创造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点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

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友好互动性。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却极为有限,教师没有办法去实施学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互助友好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消化和吸收;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

3、自主创新性。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考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1、教师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他可根据网上资源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时借助于多媒

体网络技术,老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样一个准备过程及其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已的职责。

2、知识的整合性。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提供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的技术方式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互动的合作性。这里的合作包括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技术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从师生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教师后学于学生的情况。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在教学中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1、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

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学“文字信息的处理”这章内容时,首先进行一系列的演示活动,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后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在这种模式中,网上的教学信息一般可分为四类:最简单的一类就是将有关的板书内容、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通过电脑处理后传递给学生,相当于一台高效率的、可灵活控制的投影机;第二类是各种场面的模拟,如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重大事件、交际活动等,使学生在教室中就能体验到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情境;第三类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数学中的多面体的截面;第四类是在实验室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如科学课上植物的生长过程,生物的遗传规律,影响学生健康的实验,费用很高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看清的实验等。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但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但由于教学经费、教师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2、创设情境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与情境。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探索、思考与解决的活动。例如:在我给同学们上flash课前,先问他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再提问:假如你是一个导演,让他们自己来做的话,打算做什么动画片?让他们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创意,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构思,再根据目前已掌握的知识,看看要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能克服的困难,哪些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又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然后我再针对他们的需要,分组讲解Flash使用中的一些技巧,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在听课,所以知识接受的也特别的快,这种学习既不是简单的激趣,也不是简单的好奇,他们正是一个个的“导演”,在编织着自己的梦,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在这种情境下,在一种争取最好的想法及好胜的心理愿望和热情下,认真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学到了本课应该学到的计算机操作。

3、信息收集整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

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我在教“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为鼓励学生更好掌握“双基”,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上网下载资料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文化课程。进而要求学生利用下载的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的“结合实践课题”制作一张漂亮精致的校报时。通过实践,使同学们更加熟悉文字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即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信息社会,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一个人知识的拥有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分析、组织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此外,这种模式有利于跨文化的交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各国信息与文化的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外国文化与文明的了解,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很难提供外国文化环境的缺陷,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融合,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4、个别化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兴趣爱好,利用电脑软件和网络上的虚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类似于聘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加入“网校”学习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较好途径,它使普通的学生可以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这些网校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一般包括各科学习材料、各科教学答疑、复习指导、考试测验、学习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论坛等内容。但目前的网校并未充分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优势,许多只是传统教学在网络上的简单延伸,绝大部分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网校也将会更加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和形式。

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虽然现在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还不多,许多学校还未联网,甚至根本没有计算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硬件价格会越来越低,加之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投资日益加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会日益推广和普及。硬件的到位是很容易的,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关键问题是软件和人员的建设跟不上,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要实现素质教育,观念要先行。如果这种新型教学的硬件

条件已经具备,我们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实验起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整体推动,各个学科逐渐融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创设教学模式。

教学应有一定的模式,但绝没有定式,贵在得法。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课改精神为依据,立足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5

目前,全国有一百多所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通过近5年的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喜欢使用的软件是word和powerpoint,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简单易学,二是使用方便。可以在一般的媒体教室上课,不需要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室。课件可以上网下载,即使不下载,制作起来也比较省时省事。就我校而言,我们学校每间教室均配备液晶投影机、视频展示台、电脑及英语听力设备,老师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使用。而网络教室是数量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不考虑网络教学模式的使用。

但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的最佳使用问题。而且,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保簿醯萌绻挥煤猛纾敲葱T巴男б嬉裁荒茏詈玫胤⒒映隼础K裕乙恢本醯糜Ω迷谡飧龇矫孀鲂┏⑹浴?

从同行们的探索实践以及自己的摸索情况看,我觉得以下几个模式还是比较可行的: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新疆乌鲁木齐市师范学校的尹薇老师是这么处理的,她由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关心着家人,异化为虫形人,最终被亲人抛弃的情节明确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并进而提出基本问题:“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有什么普遍意义?”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讨论,共同明确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自主研究。分组讨论之后,讨论观点汇总后发到论坛,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小组汇报。

这样的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而且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个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使用基础,才能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汇报,老师要能精辟地从普通的教材中发现可探讨的问题,而且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既能将作品与时代牵连起来,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因涉及的篇目多,所以,涉及的课程资源相对也较多,如果制作成一个单元教学网站也是很有内容的。在这个方面,有的老师做了这样的尝试: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王立凡老师在教学了一个小说单元后曾设计了这么一个课程,即《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首先是提出引导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三个方面,比如:

基本问题:你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

单元问题:

假如本单元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命运将会怎样?

1、2、命运真的是不公正的么?

3、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美?

内容问题:

1、《药》、《滑台佚事》、《丰碑》、《染血的汉碑》四篇小说情节结构有何异同?

2、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需要哪些技巧?

3、小说情节结构技巧表达效果如何?

(1)对展示情节有何效果?

(2)对塑造人物有何效果?

(3)对表现主题有何效果?

整个过程耗时一个月,共分四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明确单元重点、难点(两个课时)。第二阶段:请各小组收集名人生命历程资料,研究影响人物命运的各种因素。第三阶段:开展“命运”话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激发学生营造美好人生的强烈愿望。第四阶段:“命运”话题作文训练。这个过程能检验学生如下的技能: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仪器的操作技能,以及word等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21世纪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的现代意识。

这个模式一个学期能使用一次就很不错了。因为耗时太长,而且,需要占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这在很多中学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认真做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毕竟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起来,学生的潜能也能更充分地调动起来。这种模式最好放在高一起始年段来做,可能会比较顺利一些。

三、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且不说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丰富的资源,单就我们写作中的表达欲望以及评价手段来说,我觉得网络就特别适合写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也容易进行真实的表达。我们知道,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人的主体性发展只有在与其内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韧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6

网络环境对中职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有钟对性的.在一络环境中积板开展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作 者:罗龙卿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林业学校,广西,梧州,5430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1)分类号:G4关键词:网络环境 思想教育模式 影响 对策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7

Web Quest教学模式就是在网络环境下, 以探究为取向, 由教师引导, 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协作交流工具, 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生对某个主题自主地进行建构和探索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 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情景或者一项任务, 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 教师在制作的Web网页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网络导航资源, 并要求他们以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Web Quest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可以在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学习环境中“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 激发探究热情, 增强探究意识, 学会探究方法, 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于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也就是说, 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协作活动要贯穿在学习活动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和验证、学习成果评价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

2.2 建构主义理论在Web Quest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1) Web Quest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Web Quest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对给出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最终自己得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只起协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2) Web Quest教学模式注重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倡导情境教学。Web Quest中学生首先接触的便是“情境模块”, 用真实的事件、问题等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 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 Web Quest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要求。Web Quest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和其他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最终得到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4) Web Quest教学模式倡导“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Web Quest中大多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 如果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进行, 一方面利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协作, 可有效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看到不同于自己的观点, 从而实现对问题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

3 Web Quest学案的组成

按课程活动时间的长短, Web Quest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Web Quest大约持续1-3课时, 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的新的信息并理解它们;长期Web Quest大约持续1周到1个月, 其目的是对知识的深入分析、拓展和提炼, 要求学习者通过制作一些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方便学生的学习, 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教学目标事先将学习任务、活动指南、过程及学习要求等精心设计成Web网页, 这些承载学习方案的网页也被称为Web Quest学案。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 Web Quest学案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引言:或称为“情境”, 通常是对学习者提出一个急需解决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引言中主要创设学习情境, 明确地提出学习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适当描述, 同时要注意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 任务:“任务”模块是对学习结束后学习者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 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任务的描述必须清楚、准确, 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 (如Power Point演示文稿) , 或者是口头报告 (如解释某一特定主题) 。

(3) 过程:在“过程”模块中, 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 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对任务分块的策略, 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

(4) 资源:该部分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资源和工具, 一般以网站清单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都是由教师事先经过了预选, 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仅限于网络资源, 也可以包括非网络资源。

(5) 评估:在每一个Web Quest单元学习中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必须是适合特定任务的, 要清晰、一致、公正。对于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形式, Web 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

(6) 总结:结论部分提供机会总结经验, 鼓励对过程的反思, 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 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可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使用的问题。

4 结束语

Web Quese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构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协作探究学习环境, 可有效培养学习者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也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当然, 作为新生事物, Web Quest也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首先Web Ques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设计经验和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同时也要求学生每次上课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投入高水平思维, 若没有学生积极地投入, Web Quest就失去了它本该实现的价值。另外Web Quest较适合于综合性较强内容的学习,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加上是针对某个具体实际问题, 因而对于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不一定优于课堂教学。如果我们能把Web Quest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使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在教育实践领域里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摘要:WebQuest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增强其探究意识, 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理论基础、特点及学案的各组成模块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WebQuest,网络环境,探究学习,建构主义,学案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跃.单元主题WebQuest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4) .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黄荣怀.一种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2) .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研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网络环境;教研模式

中国分类号:G633.6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感官的途径学习数学知识,而处于网络环境下,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进行学习。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利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利于学生更精确、全面的了解数学知识。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数学教研模式的研究,加大数学课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力度,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积极的作用。

一、网络环境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1.改善数学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更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怀着紧张的心情,被动的接受知识,心理压力较大,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学生放弃学习数学[1]。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课堂更具活力,教学方法多样,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死板教学模式,让学生合理的利用时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还能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视野。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教学课程,具有抽象和独特的理论方法,同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在学习过程中应首先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好奇,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充分利用几何画板、PPT等网络信息技术、教具等可利用资源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新颖的环境下更生动、形象的接受数学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枯燥的抵触心理。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学措施的不断优化。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教师也应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缩短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时间,相对增加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时间,由先前的教育观念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感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大大提高教学质量[2]。

4.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机械性的掌握大量的公式和概念。教师仅通过数学理论来对数学内容进行阐述,会加大学生对定义和概念理解的难度,学生会因为难度过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之后的学习效果,这种“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完全能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将书本上的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索、反思,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思考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5.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教授,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网络环境下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搜查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快捷的获取有效的知识,丰富学习方式和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学生能够较为独立的参加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层面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3]。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方法的探析

1.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培养,通过划分小组、开展主体辩论会、播放教学视频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对于不同状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待,创造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的机会。

2.将信息技术同教学内容结合

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可以设置一定的情景模式,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动态图像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从形、文、图、像、声的角度能更清晰的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4]。

3.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合先进技术

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信息技术同板书讲解、教师提问和学生解答等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的网络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堂课的大概内容,然后利用板书对其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网上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传统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

4.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和灵活。数学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到立体的图形和系统的流程,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能将立体图形和更精确的知识表现给学生,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新途径,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5]。教师应结合数学系统分知识布局,了解教学需要,合理的将课堂知识以多媒体动画、流程分析动态图和相应的数学软件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演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三、小结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研模式改革,将数学课堂教学同先进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网络环境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结合,利用科技手段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讨,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数学教研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涛.网络课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中角色及权限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01)

[2]杜淑琴,黄洪波.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1)

[3]王宽明,夏小刚.关于中学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6期

[4]尚朝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4(02)

网络化环境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篇9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文章作者]锡山[文章来源]锡山 一、课题界定1、”网络环境“指学校计算机教室网、校园网、因特网和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库。2、本课题以区为单位,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如何教和如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研制、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并建好锡山教育资源中心等问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优秀教学案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范例。二、课题研究背景1、社会背景:社会发展呼唤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表现在:(1)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而学校教育的趋势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转变成为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方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2)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地区背景:我区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并具有研究该课题的条件。表现在:(1)我区属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基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一九九八年起部分学校就已经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并已开始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和网络资源开发、图书信息服务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也初步地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实施更高层次的管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形成一种全新的基于Web学习模式与观念仍然需要加以进一步的探索。即对校园网的深入利用和功能开发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2)我区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科研气氛浓厚,教师群体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有多个省级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的国家、省市级电教实验课题也有十四个。许多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与交流。全区教师已初步具备了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可行性已有所认识,并在实践应用中初步摸索出一些工作经验。(3)我区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全国八个实验区之一,该项目是基于网络的新课程推进项目代号为”世纪曙光工程“,是教育部专门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设立并由”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重大项目。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由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从10月到现在为止,我区已经举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研讨活动,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课题的有关老师两次到北京参加国家级的培训。(4)教师培训工作已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展开。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了多期分层培训活动,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区特色的培训方式。前阶段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为主,第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已告一段落,全区共有3421名教师通过了考核。通过培训,许多教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有学校均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现在正在进行的是教师全员参加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培训工作,全区已有3054名教师完成了注册报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1348名教师通过了第一模块内容的考核。区教育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也在20十月份参加了由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培训。除基础培训工作外,我们还注意加强了骨干的培训,有四位教师参加了无锡市《Intel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培训班,我区第一期Intel未来教育培训班已经完成。区教育局在年11月份举办了一期学校网络管理员培训班。(5)我区在起就开始了校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拥有各类教学用电脑3646台(人机比18.9:1),电脑机房62个,其中多媒体网络机房45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08只(其中包括天一中学58只)。已建成的校园网有19个,其中千兆网有9个。所有学校都已通过了各种形式与Internet相联,已有13个单位(包括区教育局)通过光缆接入无锡城域教育网,全区已有28所学校在因特网上拥有了自己的主页。许多老师家里已购买了电脑。全区基础硬件设施与环境已基本能满足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需要。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1、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与学模式;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研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的学习模式,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2、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信息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四、研究内容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学习整合研究。具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等提供技术支持。发掘、总结并评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帮助教师在理解、迁移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发掘、总结并评介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2、信息技术应用于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培训研究。根据我区的区情和需要,具体包括研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标准;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开展面向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师培训。3、信息技术装备和利用研究。总结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关的信息技术设备配备、使用管理及其他组织实施方面的有效措施和经验;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帮助学校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学校管理及组织保障和必备的技术支持。4、建设锡山教育信息资源库并进行资源及功能开发研究。五、研究价值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使教师的作用、学生的能力要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对于给定的学科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不仅通过老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对各种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学习网络的促进者 为了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计划、组织和协调,教师必须把握对应于各种学习课题的学习途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并逐渐形成一种支援学生学习的网络系统。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中,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2、对学生的价值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善于实践的人才。这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何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创新知识。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现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六、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搜集国内外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等,在一定的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七、操作步骤及时间安排1、2001.9.-.1.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分层次的培训。 2、2002.2-2002.8. 完成信息中心设备安装工作,建好网络平台,安装有关软件,整合首批资源;完成软、硬件应用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及其资源实施有关教学方案,追踪记录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3、2002.9-.1. 选择优秀教学案例,召开优秀教学经验展示现场会。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同时积累材料。4、2005.2.-2005.5.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结题论证。八、预期成果及体现形式本课题总的预期成果除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和案例外,其它成果体现形式为:1、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利用网络实施各种管理和服务,师生的信息素质明显提高,学会运用Internet上网查找、筛选信息,中青年教师会使用创作工具,开发网络资源;人人会运用网络技术,教育信息观念普遍形成。2、学生能养成一种全新的、基于Web形式的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模式。开设网上学习课程,开展基本网络的协同式学习活动。3、学校网上资源(软件、课件)数量有较明显的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4、规章制度更加具体和完善。校园网良性运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形成完善的运作体系。九、课题组成员组 长:周 勇(区教育局副局长)副组长:郭 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陈月清(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组员(单位):教研室部分教研员 江苏省天一中学无锡市羊尖高级中学无锡市荡口中学无锡市八士中学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无锡市查桥中心小学无锡市港下中心小学

上一篇:我的春节作文600字下一篇: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