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2024-06-20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精选12篇)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篇1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渠道和载体, 具有无国界, 海量和传播迅速, 传输隐蔽等特点, 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高超的网络技术用于侵害人们的人身、财产权, 更使人们防不胜防。虚拟世界不是法律的真空, 它和现实世界一样, 要靠严格的规范和严明的法纪打造正常的秩序, 维护社会和公众的权益。为此, 相关部门必须加紧对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权利保护尤其是隐私权保护的研究工作, 推动建构保护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体系及执法机制。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 包括实时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二、网络隐私权之法律保护的现状

(一) 网络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从我国《宪法》中的某些基本权利条款可以导出隐私权的保护。《宪法》第38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隐私权为人格尊严之组成部分, 对公民个人之隐私权的保护即是为了保障公民有尊严的生活。因而,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即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保护。而网络隐私权为隐私权在网络领域的延伸, 其本身是一种特殊的隐私权, 宪法保护隐私权, 当然也包括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宪法》作为根本法, 对公民隐私权作了原则性的保护, 为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二) 网络隐私权的行政法保护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 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六条也有同样的规定, 该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还规定, 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 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 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它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 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民法通则实施意见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中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了对隐私权的保护。当然, 在这两个文件中尚未将“隐私”上升为权利的高度, 而仅仅是将其作为一项权益来对待, 并通过将侵犯隐私权益之行为定义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方式, 实现对网络隐私的间接性保护。《侵权责任法》在隐私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该法第2条明确将隐私权规定为一种民事权益。这种对隐私权之保护力度的提升, 当然也涉及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另外, 该法在网络侵权问题上明确指出,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衔接等必要措施。

三、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 立法完善

笔者认为, 我国应当制定规范网络信息发布活动的立法.其一是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 即规定网络服务者对其传播内容和网民上传信息具有进行审查的义务, 只有其认为这些信息没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 才可以予以发布。其二是规定权利受害者向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求删除侵权内容的制度, 网络服务提供者即应当预防删除, 否则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通过制定规则促进网络社会健康发展。法律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人们解决矛盾提供规则和底线的, 以法律的权威性和网民的自觉性共同构建网络诚信体系。

(二) 行政保护机制的完善

笔者认为, 行政机关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一是完善事前监管机制。事前监管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网络实名制。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 网民个人的身份在网络上即是公开的, 其进行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时, 受害者即可以明确知晓侵权人, 从而确定责任主体, 可以对其进行诉讼或寻求其他方面的救助。二是采用先进技术监控网民不当言论。有权机关可以在网络服务器中植入关键词, 网络发布的信息有这些关键词的, 即可认为其构成侵权, 从而禁止发布或者予以删除。对于个人侵权严重者予以一定时空内限制上网的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要将权利与义务在行为规范中找到平衡结点。

(三) 网络行业自律体系的完善

要依法加强网络管理, 同时还应强调网站自我约束, 加强网络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加强事中的网络引导与监管。网站作为信息交流平台, 应加强自身管理, 对网站上的信息作到事中监控与事后处理相结合, 运用技术性监管手段禁止发表, 屏蔽和删除不当言论, 而当侵权行为发生时, 可积极主动或应受害人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涉嫌侵权事件的发生。网民要自律。西方有句老的谚语“以自律换取自有”, 自律才是网络管理的核心。规范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同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解铃还需洗系铃人”努力开发更先进的网络技术, 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邓莹.论在网络环境下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科技与法制, 2007 (10) .

[2]韩文成.网络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J].河北法学, 2007 (12) .

[3]张晓红.浅析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完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 (1) .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篇2

1.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应当具备哪几个要件?

(20分)答:作品要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必须符合著作权法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1)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独创性也称为原创性,是指作品是作者(包括一位作者和多位合作作者)自己进行选择、安排、构思和创作而来的,并不是从另一作品复制、抄袭、剽窃过来的。它与专利法中要求的创造性不同。它并不要求具有何种程度的先进水平,也不要求作品前所未有,只要求具有创作成分。(2)作品是思想或情 感的表达。任何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观点、爱憎等情感和主观认识的,由此形成了文字、美术、摄影等不同种类的作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观点属于主观领域范畴。其本身不属于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3)以法律认可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或情感是隐藏在作者内心的,必须将它们以文字、语言、绘画、摄影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人们能感受、欣赏,才能形成作品。同时这种表达形式应是法律所认可的形式。(4)作品具有可复制性。作品应当能通过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等方法由一份复制多份,这样可以使作者实现其作品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一件作品只要具有独创性、以法律认可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或情感并能够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就是著作权法中所说的作品,就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比较网络环境下的域名与商标的区别。

(20分)答:

一、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识,使用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并只能用于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上。如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域名是用于解决IP地址对应的一种方法,是为了方便人们使用因特网而创设的,它并不直接与商品或服务相联系,且不能离开因特网而独立存在。

二、二者具有的标识性与排他性的基础不同。商标的相互区别性与排他性是以商品或服务的相同或相似为基础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通常不会产生这种要求(驰名商标除外);因此,同一国家或不同国家的不同法律主体就相同商标分别享有相互独立的权利是常见的现象。而域名则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绝对唯一性,不因法律主体、商品或服务种类、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任何区别。此种唯一性是其绝对的排他性的基础,并由因特网上域名系统的技术性特征所决定。三、二者取得的原则不同。商标取得的原则主要有三种:(1)注册在先原则,(2)使用在先原则,(3)前二者的折衷。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原则。而域名的注册则为注册在先原则,先申请、先注册,不注册就不能在因特网上使用,此原则为各国所普遍遵循。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应对措施

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复制、知识传播的速度与方式,深刻的改变了知识创新和知识扩散的强度和密度。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我们必须适时的做出相应的变革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特征的演变

1.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强化

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得到了强化。传统条件下交流和传播知识产品都是以物质载体而存在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是通过光电信息传输,以字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

2.知识产权专有性的弱化

在知识产权的非实体性强化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弱化了。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尊重产权人的智力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无形财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享有的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第二,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然而,网络具有公开、公用和高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在网络上,“合理使用”或非营利目的的“私人使用”等一些限制知识产权专有性的权利得到了加强,这就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知识产权的专有程度。

3.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淡化

另外,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也在逐渐淡化。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超越了一定的范围、地区就不能有效实施,地域性限制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广泛性和覆盖性。近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已经被互联网缩小成了一个地球村,知识信息的全球共享成为可能。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那该如何适用法律适用哪国法律将成为一个问题。

4.知识产权可复制性的强化

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①又称为工业再现性,是指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可以固定在有形物上,并可以重复再现,重复利用的特性。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作品可以在网上进行自由复制、下载、上传等。因此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强化,可复制性几乎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固有属性。

二、我国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1.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

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事件屡见不鲜。就著作权法而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既开辟了作品新的传播和使用方式,又反过来影响到知识创造与传播,因而有必要对这种新出现的信息传播和通讯媒体进行规范。另外,从法律政策学的角度看,政策制定者应当意识到法律规则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数据库的保护问题

数据库对于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教育影响巨大。当数据库这个产业逐渐形成,数据库的网络保护问题便迫在眉睫,这个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如何才能保护数据库产业的权益以及使用者的利益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3.域名恶意抢注问题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域名所具有的商业意义已远远大于其技术意义,其不仅仅代表了企业在网络上的独有的位置,也是企业的产品、服务范围、形象、商誉的综合体现,已经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域名确权采取先申请的原则虽然符合表示性知识产权的确权原则,但是会很容易给侵犯知识产权提供机会,造成知识产权内部自身的冲突。

三、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探讨

1.著作权保护立法问题

著作权保护涉及到著作权立法、行政处理、司法保护、社会保护等方面,而这其中,著作权立法是著作权保护的重中之重②。我国目前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TRIPS协议、《著作权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等。目前的法律体系对我国的著作权保护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其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则略显不足,我国应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保护的标准以及保护的限制与例外三方面对立法进行完善,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的著作权。

2.数据库保护立法问题

数据库是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在1996年3月11日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发布了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该指令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不仅仅保护具有作品属性的数据,也保护那些不具独创性从而不构成作品的数据库。另外一点就是指令对于数据库的特别保护采取了封闭性的做法,只对欧盟成员国的国民或公司企业制作的数据库提供保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数据库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条例都没有提到对数据库的保护,甚至没有直接提到“数据库”这一概念。针对我国目前的现实,应该讲“数据库”逐渐纳入到我国法律的法律保护体系。

3.域名恶意抢注立法问题

美国保护域名的策略很值得推广,美国的许多信息网络公司以及注册域名的其他企业,纷纷到专利和商标局将其域名注册为商标,以使域名纳入现有法律体系中加以保护。我国关于规范域名的相关法律规范主要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以下称《解决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等,但是在规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细则》中规定了在域名的归属出现争议时,域名注册机构并不负责域名争议的解决。这种规定排斥了对域名纠纷进行行政解决的方式,而在实践中仅靠司法救济,无法及时、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细则》一方面规定了禁止域名的有偿转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域名的恶意注册;另一方面还将企业名称与域名的关系予以考虑,全面设计了各种商业符号之间的关系。但这种方式,既容易导致混乱,又无实际意义。我国需要在规制域名的相关立法上不断加强。

注释:

①金库百科网,http://baike.jinku.com/doc-view-13040.html,访问时间2015年1月17日

②周磊.我國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3):5

参考文献:

[1]罗曼,柯超杰.浅谈网络知识产权[J].企业导报,2013年第3期

[2]赵敏洁.论网络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J].沈阳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胡叶飞.谈网络环境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策略[J].信息技术,2012年第9期

作者简介:

郑岩纯(1984~),男,福建宁德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体改法规处。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 篇4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道德,版权

一、版权的定义

1. 版权与著作权。

在英文中, 著作权表述为“author’s right”, 而版权是“copyright”;如果从字面上讲, 前者着重的是作者 (author) 的权利, 后者着重的是利用作品 (copy) 的权利。对于中国, “著作权”和“版权”都是舶来品, 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的是《大清著作权律》, 该词由日本学者传入;而“版权”一词较早见于严复先生的论著, 官方文件见于1903年签订的中美《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该词由英美学者引入。但如今从中国的使用情况来看, “著作权”和“版权”是通用的, 其含义一致。对英文中的“copyright”, 中国香港地区一般译为版权, 中国台湾地区一般译为著作权, 中国大陆有的译为版权有的译为著作权;从撰写论文和出版图书来看, 尽管有的冠以著作权法, 有的冠以版权法, 但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同时,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可见, 在中国, 版权与著作权在法律上是同义词。故此, 本文所说的版权也即著作权。

2. 版权的含义。

版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处分其作品的权利, 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版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印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等7项权利。而广义的版权除了狭义版权以外, 还包括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法律称谓上, 通常叫作著作邻接权或者称作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此外, 我国著作权法还把图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 也置于著作邻接权的范围内。

二、网络与版权的特点及其冲突问题

1. 网络的特点。

从技术层面来讲, 互联网是相互连接的IP网络系统, 是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网络工作协议连接而成的。它是世界计算机信息与通讯资源的集合体, 是一个全球信息媒体。它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分享数字化文件、网上交流、电子出版、查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互联网的技术日新月异, 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的发展, 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深刻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 对现行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而版权保护, 是互联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2. 网络环境下版权的特点。

其一, 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 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人数不断壮大。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 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创作, 并自行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给社会公众。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版权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其二,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越来越突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使得利用网络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三,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传输质量的提高, 人们复制、传播与使用他人作品变得更加容易。任何一个人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获得作品, 并将其再次传播出去。其四, 一些网站未经授权, 大量非法复制、上传他人作品, 或以私服、外挂等形式非法从事互联网游戏经营。这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扰乱了互联网正常的经营秩序, 影响了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冲击。

3. 网络特点和版权特点的冲突问题。

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所言:“法学是人类古老的学问, 网络是当代新奇的发明。网络技术给法学及法律的发展提供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空间, 同时也给传统法律理论和法律规范提出了此起彼伏的难题。”

(1) 专有性问题。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 版权人能从出版社了解到作品的发行、使用等情况, 对侵犯版权的行为容易发现也容易向法院举证, 从而寻求司法保护;而网络上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信息多是公开的, 权利人通过传统的控制原件或复制件的方法保护自己权利的办法基本上是无效的, 版权人很难掌握其作品被发行、下载、复制的数量, 并为艰深复杂网络技术所羁缚, 难以向法院举证。故此, 版权的专有性正受到网络传播公开性的不断挑战。

(2) 无形化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版权的无形化显得更加突出, 比如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的销售和使用均可以在网上进行。产品的交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下载等方法实现, 而货款的支付则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手段进行。因此, 也有学者认为, 在知识经济中, 商品生产出现了“隐形化”的趋势。

(3) 地域性问题。版权保护具有地域性, 即一国的版权只能在该国法域的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国家都不自动保护他国的版权, 除非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签订的双边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然而网络的普及, 作品可以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以国家利益为背景的版权保护地域性原则也必将被互联网所突破。

(4) 时间性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传播速度极为迅速, 且范围更广, 这使得权利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授权而获利, 因此版权的法定保护期有缩短的趋势, 这必然冲击到传统版权的时间性。

可见,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向传统的版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人利益, 又能积极促进网络行业的发展, 已成为很多学者普遍关心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三、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分析

1. 与国际接轨, 加快立法步伐。

由于网络与版权的法律冲突导致网上侵权行为、执法主体等难以确定, 挫伤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最终要突破一国或几国立法的地域限制, 保护标准也要逐渐趋于国际化的统一。中国加入WTO后, 与世界各国的信息贸易出现快速增长, 当前必须紧跟国际版权保护的潮流, 加强版权保护的国际化, 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交往中减少法律交易成本, 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中国版权人获得更多国家的版权保护铺垫道路。

因此, 要对现有版权法进行清理, 作出一定的限制或扩张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 同时要尽快顺应国际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为版权人在网络环境下版权的扩张设定新权利, 与国际版权保护立法趋势接轨。与国际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两个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WPPT) 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制度进行法律分析与吸收。这主要在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及新加坡、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已依照这两个条约修改本国知识产权法, 法国、菲律宾等国则通过法典化使本国法与条约一致, 以便加入该条约受到版权的国际化保护。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同样有必要在今后的版权立法中参考两条约的成熟立法经验。

同时, 版权立法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 也要兼顾网络产业的自身特点, 为技术创新留有出口, 保障赖以创新的公共资源的开放和社会公众合法获取信息的自由。

2.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打击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的行为, 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加强法律保护力度、加强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等等, 都离不开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意识这一基础。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才能使网民及网络业树立法制意识,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减少侵犯网络版权的行为。

当前, 网络立法还不完善, 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 一方面又在发展之中, 制定出针对网络的稳定的立法难度较大, 而且网络法律的制定也需要全民网络法制观念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增强网民及网络业的法制观念入手, 这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的基石。

首先, 我们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全民普法计划中, 让大家了解到国家的网络立法, 减少一些网络法盲,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违法者不知道自己已违法的情况, 在现实中就有很多网民不知道破解版权人技术保护措施是侵犯版权的行为。其次, 要将网络法制教育融入到各种计算机的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去, 在传授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 应当让人们能学习、了解到网络的法律规则, 从一开始就树立网络上必须守法的观念, 人们在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 也应当学好网络法律, 树立良好的网络法制观念。

3. 网络道德体系建设。

道德是凭借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力来规范人的行为。加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内心的自我约束力, 是防止网络侵权的事前预防, 因此对构建网络道德体系的作用我们不应忽视。

目前, 国外对网络道德问题、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 一些研究组织纷纷成立, 并开始出现各种规模不等的学术讨论会。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召开关于计算机伦理的年会。美国乔治亚州律师协会计算机法律部就设有网络伦理委员会。这些机构不仅为其成员制定了应该遵守的计算机和电子网络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 还针对出现的一些新的理论问题组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对网络道德研究的基础上, 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规则和协议中, 比较著名的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 如: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等等。

网络道德是一个新事物, 它的建设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尽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但各网站对用户提供服务的格式合同中都对网络道德规范有所触及。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 去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提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能被广大网民普遍接受的网络道德规范, 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网络道德体系。

4. 技术保障措施。

利用加密、防火墙等计算机安全技术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保护, 防止被非法访问和套录;通过入网控制、身份鉴别等, 加强客户端对资料访问的管理;采用防病毒技术, 通过在服务器上装载防毒模块, 在计算机上安装防毒程序、在网络接口安装防毒芯片以及使用杀毒软件等, 对网络进行病毒检测和病毒消除;访问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就是“口令”和“身份验证”, 可采用信息的访问控制技术来保护网络的版权;可以通过对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来控制其访问不同的信息资源, 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对知识产权的盗用。

5. 建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方法, 建立统一的网络版权管理组织, 即为网络版权管理“开辟一条专用车道”。建立一个网络版权管理中心, 网站可通过该中心向版权人转交稿费, 也可将真实身份不明、无法送达稿费的版权人的稿费交至该中心, 并可将此作为抗辩今后版权人以未付稿酬为由提出的侵犯版权之诉。该中心从会员网站的登记费和经其转交的版权人稿费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经费。这种集体管理版权的方式, 使得网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网络作品的授权、免除今后的侵权之诉,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维护、制作中去;版权人的版权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版权人也可全心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去。

6.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搞好网络管理, 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版权专业管理人才的队伍, 这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网络管理人才不但具备高学历、懂法律, 还应对版权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较精通, 同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拥有这样一支专家型、律师型、网络管理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是执行网络版权法规, 有效保护网络版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7. 加大网络侵权的打击力度。

要不断加大打击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的工作力度。各级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 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 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查办网络侵权案件、关闭非法网站、没收服务器, 遏制网络侵权盗版活动的蔓延势头, 规范网络经营秩序, 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网络版权的强大声势。

参考文献

[1].刘宁.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热点问题探讨[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0

[3].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蒋波.知识产权管理[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5].陈美章, 刘江彬.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0

[6].黄健.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广西新闻网, 2007.11.30

[7].申柳华.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体系的构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 (5)

[8].张林利.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问题浅析.2008

[9].张贤杰.网络环境下版权的司法保护.法律教育网

[10].李中锋.知识产权工作实务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11].知识经济:跨越工业化的新阶段.人民论坛, 1998 (7)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篇5

(共10道题,共100分,不限时)

(卷面的分100分)

单选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电子证据的保全方法:(10分)A.扣押或封存 B.公证 C.网络勘察 D.复制、存档、拍照

2.下列哪个不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10分)A.警告

B.吊销经营许可证 C.吊销经营许可证 D.停业整顿

3.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信息保存期限至少为多长时间:(10分)A.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五年 B.五年

C.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三年 D.三年

4.下列有关我国现行电子证据法律制度的特点,不正确的是哪个:(10分)A.立法形式表现为多层次法规,尚未形成体系 B.相关法律概念不清,且多为原则性条款

C.电子证据规范偏向于指导如何取证,缺乏可采性规则

D.我国《电子签名法》已经明确了电子商务等活动中的数据电文等证据规则,并出台相应的补充性解释规范

5.下列法律规范性文件中,哪个对数据电文的书面形式、原件形式、保存要求、可采性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规定:(10分)A.《民事诉讼法》 B.《合同法》 C.《电子签名法》 D.《民法通则》

6.下列有关电子证据的本质属性和对象范围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10分)A.电子证据的产生、存储、运输、传递等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 B.电子证据一定与计算机有关

C.电子证据能够证明一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D.经过现代化计算工具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加工,证据经历了数字化的过程

多选题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的要求有哪些:(10分)A.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 B.必须对电子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进行公证 C.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D.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2.我国涉及电子证据的法律层面的规范包括:(10分)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办法》 D.《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我国电子证据的法律渊源有哪些:(10分)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司法解释

D.部门性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数据电文被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10分)A.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

B.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 C.能够可靠地保证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整性

D.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

多方共议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篇6

面对版权复杂交织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各种观点交融、交汇、交锋。座谈会围绕数字版权单独立法、出版实体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存量过刊的网络使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热议一:建议面向新业态,修法案中将数字版权单独立章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协会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著作权法》的修改应更加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希望《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或者说有一种前瞻性的发展,有一个革命性的修改或者提升。数字新媒体的确已经成为主流,未来将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传播方式。出版和发行的形式层出不穷,现有《著作权法》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议把数字版权立章,因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确在性质上、特点上有很大不同。如果在现有《著作权法》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是很难规范和统一当下的实际,希望新法能更好地指导实际,更具备可操作性。数字版权法要将数字出版作为一个传播最大化和著作权利益最大化方式,鼓励传播,保证著作权人权益,并且把著作权人的利益最大化。

关于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对于互联网出版和互联网发行的区分,建议在许可证的经营范围上明确互联网出版和互联网发行的区别,究竟内容平台是一个渠道还是出版机构,就如同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和书店的区别,有助于实践中对于内容平台的界定。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 希望《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数字出版有一个展望的高度,修法应该面向新业态,数字出版未来的各种形态难以枚举,这样就会造成后续还会有新的问题,最好有一定概括性的章节在里面。

穆广菊(龙源期刊网总编辑): 图书期刊内容的数字发行和信息网络传播应该是不同概念,数字发行是在给著作权人创造收益。但是目前不加区分,没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就是侵权。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案里,在发行的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

石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我看到汤总有一篇文章,把传统版权和数字版权比喻为篮球和足球,虽然都是球类游戏,但游戏规则不同。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我觉得把数字版权单独做些规定也是有必要的。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先解释什么是出版?出版就是把一个有内容的东西,变成多份,供别人阅读,这就是出版。这个概念是值得思考的,以前是手抄,不是出版,编辑加工也不是出版本质,出版的本质就是把别人的作品一份变成了多份。网络环境下,有不同的终端,对作品进行重复使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本质都是提供了,获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搞立法,应该考虑面向新业态,面向新介质和新媒体。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要考虑新的理论架构和新的概念设计,这个问题要探讨,这里面既符合基本的法律原则,又要在实践里面行得通,这是妥协的结果。我认为这个原则目前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说仅仅是我国,好办。但是因为我们是国际公约的成员,就必须按照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来运行。

数字出版不是一个版权的概念,而是一个使用作品的方式,这种方式要符合著作权权利的设定,设定了什么权利,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著作权合同,包括使用什么权利、什么方式、什么范围、什么时间,是非常明确的。

热议二:希望通过司法解释或出台管理条例或行政管理规范,对出版实体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做出具有实操性的规定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社代表观点

穆广菊(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目前的几大数字出版内容平台都做到了获得杂志社的授权。然而,目前普遍的是杂志社大都没有得到作者的信息网络傳播权的授予。我们与一些知识产权专家也曾经探讨过,比如说请杂志社刊登类似邀约邀请之类的内容,体现显著性、连续性、合理性,也一直在和杂志社沟通,希望能够在杂志版权页刊登这样的声明,并积极地敦促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协议,但是通过企业来推动,比较缓慢,是否可以考虑通过修法案,或者是在今后的司法解释中让这种邀约邀请合法化?总署或期刊协会是否可以出台一个管理条例,或者是行政管理规范、通知,能够让出版实体刊登此类邀约邀请,或者出台一个合同格式让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协议?我们希望“修法案”里,能体现带有实操性的功能,真正能够解决作者、使用者和读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的立法描述。

《著作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内容和性质更多的倾向于原则的设立,因此可以考虑从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出具相关法律法规解释,以及政府行政指导建议等文件,打通和完善版权授权的中间渠道和环节,使版权人、版权中间商、知识成果最终使用者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实用的、高效的法律桥梁,使三者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引进、行使版权有法可依、有方可寻,从而达到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目的。

建议以行政手段给出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文件的指导性建议,或者以一种固定的、通用的格式性条款来使刊社获得作者授权书面化、具体化、流程化。通过类似的方式和渠道,规范刊社对外授权的流程和操作,完善版权授权的中间环节,减少因过失授权行为导致的非法授权和越权授权。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修法案”要有可操作性。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的版权合同并不完整,这是业内一直纠结的事情。从《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仍然找不到答案。新的修改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要具备可操作性,否则,我们还是有顾虑。

王琳(北京维旺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容合作部总监):不管是出版还是发行,所有的参与环节,都赞成版权保护。在实际操作中,会时时遇到杂志版权归属问题,我个人这样理解:因为杂志本身是出版物,在达到出版要求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整体性的产品了,就是说包括的不只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的权利,其实也有设计者的权利。封面的装帧和图片的制作,都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有的图文,甚至将来如果是富媒体的话,里面还有音视频,都是集合在一个固定的品牌之下。信息网络传播权,我的理解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之下进行的传播,如果要追溯最初的作者,是不太好操作的。能否从整个的产业链条的操作层面,有一个规范性的格式。

蔡燕(《意林》主编):文摘类期刊总是面临作者来源的问题,我们通过各个渠道去获得文章,不可能获得每个作者的授权,这也为我们后续的数字传播造成了后患。我们现在草拟了一份著作权的授权合同书,先行发出了300份,寄到了有联系的作者手上,希望他们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包括数字传播的授权。但是,我们一期用七八十篇文章,不可能只涵盖这300多个作者。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联系每一位作者。

杨茗(《中国青年》编委):著作权这一块儿,我们有很多概念都是模糊的。《中国青年》是原创期刊,我们一直认为版权是杂志社的。我们现在好像没有确认作者是有版权的,版权应该是归杂志社所有的。截至目前,我们没有与作者签版权合作的协议。我们现在都是这样认为的,书是有版权的,杂志社与作者是没有必要签订版权协议的。

杨新岚(《当代》编辑部主任):我们的稿费本来也不高,给其他刊物或者数字出版平台转载再给作者一份稿费,对作者合适。原来,其他的媒体转载了我们的文章,给作者六成,给杂志社四成。后来我们几乎就是纯粹推荐,不收一分钱,也是害怕落下不好的名声。我们在刊物里面有声明,凡是在刊物投稿的,就视同为许可给刊社纸介和电子发行的权利,我不知道是否有效。我们说的是电子出版和整体拥有权利,每一个单篇的我们没有权利,我们只是整体地拥有《当代》的纸媒和电子出版的整体权利。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目前来看,一个杂志社不能集约版权,可以通过期刊协会,或者是通过什么组织,把这些能够集约的版权整合起来。前提是,效率一定要非常高,成本一定要非常低。需要创业精神。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关于刊社在刊物上声明“向本刊投稿就视同将网络传播权一并授予”的问题,我认为约定这个权利,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但是合同有三性:长期性、显著性和可比性,如果做不到长期、显著和合理,可能有失公平。

热议三:对于存量内容历史过刊,鉴于一一获得作者授权的不可操作性,新法能否赋予刊社对存量资源完整使用的资格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代表观点

周晓源(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法务主管):《著作权法》修改的过程中,都没有涉及数据库这一块。作者的权利如何获得,能不能通过法律规定或者是一些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明确期刊获得传播。期刊是一个汇编作品,应该有一定的传播权利。我们和期刊签约后,是二次传播。作为数据库行业来说,数据库的模式,像下载分成会好一些。

夏晓岑(龙源期刊网产品总监):在民法中存在善意第三人的概念和实际。那么对于数字内容运营商而言,尤其是数字期刊平台商,只能依据合同、期刊出版许可证、版权声明等来认定期刊社享有完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而无法一一核查每一篇文章的权属。其获得权属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是善意取得使用。因此对于其责任的认定和免责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体现这一立法精神。关于历史内容作品的授权获得和传播,海量的历史内容作品,尤其是期刊,再寻求作者以获得完整授权,实际操作是相对困难的,建议在相关条例或规章中予以体现。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修法要兼顾多方利益平衡。现在的出版形态是这样一个格局,一个是作者、一个是编审相关的部门,像期刊社,一个是期刊内容聚合平台、图书馆,是一个多方存在的链条,才实现了从内容到用户传递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既有利益的共赢,也有利益的矛盾,《著作权法》的修改应该立足于保护作者的权益,但是,需要这么多環节才能实现信息内容传播。其他环节如何去照顾到?如何去提高各个环节的积极性?也是应该充分考虑的事情。兼顾多方,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面,确实不是很清楚。只有我们多方的积极性有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追求长远的共赢,而不是在著作权上面纠结不清。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及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张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专家): 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过刊,我们不能要求使用方现在跟作者签定合同。如果二次使用,不管以什么方式使用,期刊社肯定是没有权利。总的思路就是期刊社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只要有跟电子出版和数字传输业务联系的,要把这部分的工作提前做好。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停地把公告发出来,如果作者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你二次使用的,我们再去使用,法律风险就减少了很多。即使仍然有个别的人,会通过律师,对过往的期刊二次使用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善意的地位。这个在法律上,我觉得就是一个默认许可。如果作者出现了,不让我使用我就不使用,需要报酬,报酬在那儿放着呢。要解决授权难,又要使用,在没有变成法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公告的形式来做。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法律是反映社会关系的,同样法律是一种妥协的产物。这里面一定是有不同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再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且这个平衡不是说你这几个写草案的人,是这个社会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再好的制度,社会不接受,你就必须要接受这种现实。你不能因为好的主观愿望,替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热议四:关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稿酬标准和计酬方式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社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新业态,读者只有在实际阅读时才发生购买行为,那么是否以点击购买作为计酬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建议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界定,区别于传统计酬方式。同时,互联网的销售价格是应该低于传统纸质价格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2年国民阅读行为调查的结果显示,读者可接受的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元/本,显著低于传统纸质书的定价。因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下的稿酬标准也应该要和传统的稿酬标准有区别,结合计酬方式予以统一设计。

蔡燕(《意林》主编):《意林》最新出了一个《意林》手机报,这个稿酬怎么给?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作者写一篇文章发表了,就给几十块钱的稿费,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说你把我的版权买过去,远远不是千字八十、一百。有一些知名作家可能需要千字上万元,就是上万元人家都不一定给你。所以出版单位就解决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就行了,不要老想着解决后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让作者自己去解决。

热议五:关于网络转载报刊内容的问题以及对著作权限制的问题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2002-2006年,期刊,网络可以转载报刊的内容,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面没有提及,之所以取消是因为这样执行期间剥夺了作者的利益。纸质出版物的问题是无法追踪,但数字化以后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可以允许有资质的付费网站和刊社这样做,要按照实际销售量给作者利益。总署可以规定一个比例,比如30%。2006年以前的期刊内容也可以这样做。

张玉霞(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法律顾问):作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首先要非常清楚地掌握《著作权法》,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法律规定是非常清楚的,从使用、授权、稿酬等,但是如果不了解就可能会發生侵权的情况。目前的困难是实际操作上的,尤其是对于较早出版的作品的授权来说,我们都是委托期刊社报社来获得作者的授权。在2002-2006年那段时间网络使用可以不经过授权,需要支付报酬,但现在无此规定,对于以前作品的使用如果期刊社没有取得作者授权就会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另外《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有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的问题,尽管这样的规定对于我们是有利的,但是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私权利这样法定管理是否妥当,是否能够得到作者的认同,还有作者的权利如果转让给了出版者,这时候如何管理。总之,在修改法律时还是要慎重。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及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网络现在为什么不能转载报刊呢?因为现在时机不成熟,从发展的方向来讲,未必不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现在要把作者权利都限制掉,那就麻烦了。网络真的要实行法律许可,第一报酬要非常公平,如果达不到这个前提,我认为是不行的。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这次修法的过程中,究竟网络能不能转载报刊,这是大家争议的问题。这次之所以没有提出来,因为涉及传统报刊和网络之间的利益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法律许可是限制的。网络转载要支付报酬,但是绝大多数没有支付报酬,而且没有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这样就不是对作者权利的限制,而是对作者权利的剥夺。明明知道法律许可对作者的利益造成了实质的伤害,因此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慎重的。

张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网络法律中心主任):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始组建的时候,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全部图书都要数字化。我却说国家投入巨资,把技术的平台建好了,是不能开通这个数字图书馆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授权的问题,必须拿出国家预先投资里面相当部分的钱去买版权。

当你拿出了这些钱去买版权,也不能买到穷尽,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只能是分成不同的步骤,你能够找到作者的,尽可能地去找一批授权,特别是名人的作品,他们版权意识非常高,你要尊重这些人的作品。这就跟经济学80/20的法则是一样的,把名人的版权问题解决了,你的风险就少了一多半,其他的做一个声明。这是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声明:“如果我的图书馆里面,没有充分注意到你的作品版权,而你不希望给你上网这个作品,你给我讲,我就给你删除,或者是说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条件。”这样的声明,有一个什么作用呢?在事后的法律纠纷当中,能证明你是善意的 。谁也不能肯定说有了这个声明,日后就没有纠纷和版权侵权。情况复杂,当然也不排除恶意诉讼。

面对这些人怎么办?这就是你的风险。作为公益图书馆,法院对你的情节处理会稍微轻一点。如果是商业图书馆,就看你能不能承担这样的一种风险,如果赚来的钱比你赔的钱还要多,完全可以做。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探析 篇7

关键词:隐私,网络隐私权,保护方式

一、网络隐私权定义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中的延伸, 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 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

二、网络隐私权基本内容

1、知情权

网络环境中, 当网络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时, 个人不仅有权知道是谁在收集自己的个人数据, 收集了哪些个人数据, 这些个人数据的内容是什么, 而且个人还有权知道被收集的个人数据将用于什么目的, 以及这些数据将会与何人分享。

2、控制权

网络用户有权控制个人数据的使用, 包括决定是否公开个人数据, 是否与第三方共享, 是否可以转让给第三方等。还包括通过合理的途径访问个人数据, 并对错误的个人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删除。

3、安全请求权

不论是人为的信息泄露或窃取, 还是技术上的缺陷、或操作上的失误使个人数据丢失, 甚至是他人故意篡改和恶意的删除, 都将严重影响网络个人数据的正常使用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4、利用限制权

为了网络环境的安定、有序以及公共利益的维护, 网站利用个人数据必须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否则就会侵犯个人隐私权, 引起纠纷, 阻碍网络的发展。

三、网络隐私权侵权特点

1、侵权产生的容易性

网络隐私的载体是具有虚拟性质的网络, 其不可触摸性导致了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极其容易受到侵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上传播, 其速度之快, 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 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

2、侵权主体和手段的隐蔽性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是侵权者用以保护自身身份的屏障。他们在窃取用户信息时可以不留任何痕迹, 他们也可以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把整个侵犯过程做得无声无息, 甚至他们可以变换不同的身份, 所以用户根本不知道是谁到用过自己的信息。

3、侵权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网络的易发布性和传播性, 网络信息的发布具有了更快的传播速度及更广的传播范围, 极其可能造成用户个人私密资料的泄露, 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同时有可能给用户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 给用户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

四、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产生原因

1、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网络道德的缺失

网络的存在状态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 互联网用户脱离了国籍、住所等限制, 很容易隐藏自己的身份。在网络中, 人们所看到的文字、形象与所听到的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终端而显现, 只有在对方主动告知时, 你才能得知与对方交流信息的真实性。

2、对网络隐私侵权监管机制的缺失

网络具有便捷性和虚拟性的特点, 在计算机、光缆、软件组成的网络空间中, 只有表明计算机位置的IP地址是固定的, 而计算机参与网络活动的用户却随时可以变动, 因此监管难以实现。

3、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权利保护意识淡薄

有些人对信息保护的重视不够, 忽视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轻易地在不知名的网站进行注册, 在网上随意填写表格, 或者在安全防范能力较弱的网站储存重要个人信息, 这就给了侵权者有机可乘。

五、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主要途径

1、擅自在网上披露、宣扬他人隐私

互联网上宣扬公布他人隐私的途径有发送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各类论坛发帖、博客爆料、恶意发起人肉搜索, 出卖他人个人信息等方式, 非法将他人隐私暴露。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侵权方式, 也是侵权门槛最低的一种方式。

2、黑客行为对隐私权的侵犯

黑客行为对隐私权的侵犯, 主要表现在个人通信秘密和个人资料的保护问题上。一封电子邮件从发出到到达对方的邮箱, 需要经过好几个服务器的周转,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侵犯隐私权最多的, 就是黑客的闯入。

3、设备供应商的侵权行为——滥用识别机制

有些软件厂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中埋下伏笔, 对消费者的数据隐私进行收集。据报道, 微软的Windows98系统在办公软件word和excel文件上生成包含用户计算机信息的唯一的确认号码, 通过这个后门程序, 用户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微软数据库。

4、人肉搜索对隐私权的侵犯

很多人肉搜索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是为了充当正义的角色, 打击那些违反社会道德或法律的人, 但事情发展到最后往往会失去控制, 经常会出现对某个个人的群体性道德审判, 被搜索者个人信息被全面披露, 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六、网络隐私权保护原则

1、收集限制原则

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渠道向网络用户收集个人信息之前, 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 必须时提供相关文件说明, 向对方表明自己此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并且询问对方是本人, 是否具有决定任意支配个人信息的权利。并且, 在收集过程中要时刻公告其进程, 随时回答被收集者的相关异议问题, 做好收集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2、限制使用原则

任何组织、个人在未取得隐私权所有人明确表示同意的情况下, 在不涉及到公共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的内容, 不得随意传播使用他人的相关隐私。网络服务提供者不能随意向他方提供用户的名字和邮箱等个人信息, 除得到用户明确表示同意外。

3、利益平衡原则

因为网络行为自由, 传播速度快, 网络用户众多等条件限制了国家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整治与调控。有时国家在保护网络安全与健康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可能侵犯到个人隐私, 这就要求在国家的管理和个人的隐私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使两者共存。

七、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

1996年底, 美国政府发布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关于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观点是:只有当个人隐私和信息流动带来利益取得平衡时,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商务活动才可能兴旺起来。“政府支持私人企业开发有意义, 使用方法简单的隐私权自律机制, 对于自律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将与产业合作, 共同研讨解决策略。”

2、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模式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本来就不够完善, 在网络科技的冲击下, 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隐私权保护制度, 尊重个人的一己之力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安宁, 培育自尊、自律、互爱、共赢的网络环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建立“法律规制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辅助”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是现阶段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框架的理性选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速流通的网络时代, 网络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配套机制的运作。我们必须跟上这一时代的步伐, 为网络的发展, 人类的生存创造一个安全有效和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

[2]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3]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4]梅绍祖.网络与隐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齐爱民, 刘颖.网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6]赵水中.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7]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篇8

1网络媒体对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影响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造成负面效应,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存在同样的特点[1]。网络技术运用其庞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等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传播范围较广, 覆盖面较广, 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带来机遇。但是,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网络环境中信息种类繁多, 相对混杂, 人们通过网络媒介会接触到不良信息, 对人们的心理和思想构成消极影响。

1.1积极影响

网络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具实效性与高效性, 其具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宣传与推广平台众多, 传播范围相对较广, 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展开互动, 将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 人们在浏览网站或网页时, 能够及时将环保信息进行推送, 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度, 相较于传统的环保宣传模式更具创新性与个性化。传统的环保宣传工作是通过人工贴条幅的形式, 大都以环保标语的形式开展, 如今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 网络、电视、杂志以及报纸等都成为宣传的媒介, 宣传质量大大提高[2]。凭借网络技术, 在大型搜索引擎、微博或论坛上开展环境保护的投票, 让用户全面的参与到环保宣传行列中来, 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 网络环境下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信息传播实现了全方位, 不仅仅以文字形式, 也彰显了现代媒体多元化的特点, 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编排, 运用多种媒体共同来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1.2消极影响

网络技术为环保宣传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还存在多方面的不完善, 网络信息的权威性、受众等都会影响环保宣传工作。在信息权威性问题, 由于网络信息环境的复杂性, 对信息的审核力度不够, 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度低, 会对人们的心理和思想产生消极影响, 影响环保宣传质量。另外, 由于运用网络技术的用户以青年、中年为主, 受众群体相对单一, 老年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与认知相对较差, 网络环境下的环保宣传工作受到严重限制, 不利于环保宣传工作的开展。此外, 由于网络数据库相对复杂, 诸多的新闻信息会不断置顶, 将环保的相关内容会进行覆盖, 环保宣传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2网络环境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策略

2.1借助网络媒体平台, 拓宽宣传范围

新时代网络背景下, 环保宣传工作迫在眉睫, 通过宣传来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借助网络媒体平台来拓宽宣传范围, 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宣传方式都可应用到环保宣传工作中去, 对环保的相关知识添置在专题网站、 新闻门户或社交网站中, 通过微博分享、转播、刷话题等方式进行宣传, 面对的群体范围相对较大, 能够提高环保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新时期, 多种媒体发展的现代化时代, 电视、网站、报刊、杂志、 广播等多种形式共存, 宣传媒体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受众, 将所有媒体宣传效果的总和相加, 环保宣传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 信息沟通渠道更加完善。

2.2规范新闻报道内容, 增强环保意识

如今, 电视新闻报道中, 经常会报道诸多环境污染性案例, 新闻报道一经播出, 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媒体的宣传, 关注度也会不断提高,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新闻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 严谨出现不法分子借助媒体平台散播不实新闻, 避免受众出现误解的现象。因此,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应保证污染事件发生的日期、地点、发生原因以及危害程度等的精确性, 能够避免为不法分子提供违法操作的机会。例如, 2013年雾霾天气污染现象相对严重, 针对此问题, 北京市环保宣传部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警报, 凭借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向公众报道北京市的控制质量状况、雾霾污染指数以及污染特征等内容。同时, 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体进行宣传, 并严格规定相关信息禁止更改, 必须保证污染新闻信息播报口径的一致性, 以增强环保信息的真实性。在雾霾信息播报时, 应对污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危害性等进行明确的阐述, 并对未来环境污染状况进行预测, 如, 重度雾霾发生时, 应从身体、心理、交通、 区域气候变化等角度着手, 对重度雾霾可能引发的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进行列举, 以增强人们出行的警惕性。

3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网络环境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 应借助网络平台加大信息媒体的宣传力度, 拍摄公益广告, 拓宽广告宣传平台, 强化对手机的运用, 更能贴近人们生活, 引起人们注意, 可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摘要:环境保护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工作, 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 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是始终不渝的发展目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信息的传播平台发生了质的变化, 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环保,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斌.新形势下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途径探讨[J].青海环境, 2011, 27 (01) :33-35.

商业秘密:网络环境下的保护措施 篇9

网络环境下侵害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

从我国已发生的网络商业秘密侵害案件来看, 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

1. 利用管理网站的优势, 随意窃取、泄露或利用上网企业具有商业价值的保密性资料信息。

2.通过互联网, 破解企业内部的安全系统, 即采用黑客手段, 非法侵入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窃取有关资料和数据;非法攻击企业网络, 如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对信息数据进行删除、修改。

3.员工利用电子邮件有意无意地传送企业的商业秘密信息, 或员工“跳槽“后窃取原企业的商业秘密。

4.以FTB传输文件、BBS电子公告板、新闻组合远程登录等方式, 披露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或出于牟利的目的, 采用发送电子邮件, 复制商业秘密、数据的方法, 违反合同约定, 将商业秘密非法转让给他人。

网络环境下侵害商业秘密的特点

与传统的商业秘密侵权相比, 网络环境下企业商业秘密侵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高技术性。由于网络环境下企业对商业秘密的存储、使用、传播是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完成的, 这就使得网络环境下企业商业秘密侵权具有高技术性特点, 采取高技术手段。例如, 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英语国家秘密建立了一个名为“梯队”的间谍网, 它遍布全球的侦听站, 可截获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 曾几次向美国的一些企业提供情报, 帮助它们打败竞争对手。

2. 侵权主体的复杂性。

企业商业秘密侵权的主体主要有内部侵权和外部侵权两种。内部侵权是指企业内部人员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 或对其掌握的商业秘密进行非法传播、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外部侵权是指企业外部的组织或个人对商业秘密的侵权。在网络环境下, 外部侵权的主体与在传统环境下一样, 即企业外部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而内部侵权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下就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人员, 还可能是虚拟企业或企业联盟内部的成员企业。虚拟企业涉及的商业秘密有两类:一是虚拟企业的商业秘密, 包括成员企业合作投入的商业秘密和合作后产生的商业秘密;二是成员企业各自的商业秘密。因此, 虚拟企业所涉及的商业秘密内部侵权主要是某一成员企业侵犯其它成员企业的商业秘密, 或某一成员企业的工作人员侵犯其它成员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商业秘密侵权主体与客体、权利人与侵权人的关系更加复杂, 必然导致网络环境下保护商业秘密的复杂性。

3. 侵权后果的难以控制性。

网络具有无国界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一旦企业的商业秘密在网络空间以泄露、披露的形式被侵权, 企业往往难以控制。侵权者通过在网络空间公开或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大范围散布被截获的商业秘密, 企业很难及时挽回损失, 并且因侵权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例如, 美国苹果公司开发了一项新产品———双芯片G4计算机系统和苹果高级鼠标, 在2000年7月19日正式对外公布, 但在2月这些产品的图片就被贴在了网上, 导致公司的商业秘密被泄露,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同时还规定:“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 获取、使用, 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上述规定是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表书内容等信息。我国法律规定的受保护的商业秘密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秘密性、实用性和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网络环境下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商业秘密就好比是军事秘密, 企业如果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 就很难在竞争中立足。保护商业秘密, 必须以防护为主。面对网络信息时代泄密手段的特殊性, 企业的商业秘密管理措施也要相应地调整。实践中有效的保护措施有:

1.提高保密意识。企业的保密意识差是造成我国商业秘密频繁流失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龙须草席和景泰蓝技术的泄密, 都是因为厂家允许来厂考察的日本人拍摄工艺流程导致。因此, 企业增强保密意识, 无疑是保障商业秘密的安全的一道门槛。除了企业在竞争中自我觉醒外, 企业加强保密意识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 包括专门的反经济间谍部门的协助。这些部门有义务向企业进行宣传、示范和建议, 帮助企业提高警惕, 及早采取保密措施。

2.完善保密工作制度。人员流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也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但人员流动频繁, 尤其是接触商业秘密的人员频繁“跳槽”而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纠纷在我国日益增多, 成为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为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企业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时应注重人才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另一方面, 应注重在遵守现有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协议约定他们的保密义务和泄密责任, 如在劳动合同中或单行协议中约定从事知悉商业秘密的岗位人员的保密义务, 包括保密范围、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企业在与其它单位进行经济合作时, 如果涉及商业秘密, 也应与其它单位订立保密条款, 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3. 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

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 软件保密措施:一是充分利用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保密措施, 如用户登录时要求写入加密口令, 设置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 加强文件和目录的属性保密等;二是加强数据库的信息保密防护, 如系统授权管理等;三是设立识别码和密码认证;四是采用防火墙技术。 (2) 硬件保密措施:一是防电磁泄露, 如选用低辐射设备, 采用电磁干扰、电磁屏蔽等手段;二是定期检查系统;三是加强对网络记录媒体的保护和管理, 如关键的涉密记录, 媒体要有防拷贝和信息加密措施, 对废弃的磁盘要有专人进行彻底的销毁等。从建立本企业网络系统或进入国际互联网系统起, 企业就要考虑防止自身商业秘密通过网络形式受到侵害的问题, 在规章制度、日常工作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 保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商业秘密的安全。

4. 制定专门保护商业秘密的单行法。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篇10

关键词:网络作品著作权,网络作品侵权行为

一、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实施的《互联网菱权行政保护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内容著作权保护法规, 暂时性地填补了国内关于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的法律空白。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法律法规仍不能满足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的需要。笔者认为, 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有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 漏洞急需填补

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律基本上都是在借鉴其它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立法经验后产生的, 与我国目前的著作权保护现状仍有许多未完全符合之处, 并未实现著作权及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中国化。此外, 现有立法中涉及至网络著作权的法律条文零星孤立, 没有整体性和完整性。

(二) 立法方面十分被动

由于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的不完善, 我们司法实践也因此而受到制肘。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 立法方面显得十分被动, 这既是因为法律的滞后性使然, 也是因为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日益增多, 审判人员对于运用法律推理的依据少, 无法对此类案件实施有效的审判和侦查。本土化、科学化的网络著作权立法活动迫在眉睫。

(三) 司法实践经验不足, 取证及保护不力

网络作品侵权行为是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而不断出现与增多, 但我国国内对于此类的司法实践亦是从近年中才渐渐开始出现, 对于如何对网络作品侵权行为实施制裁和打击经验相当不足, 对于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取证制度和证据保护制度均不完善, 无法及时实施保护, 导致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屡屡发生和逍遥法外。

(四) 执法不严

由于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新颖性和复杂性, 不少案件的处理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通常案件的标的额较小。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对网络作品侵权案件的执法力度不严。

二、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

(一) 扩大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范畴

网络的广域性导致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而且相比传统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过往的追究保护范围过窄, 无法实际地从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所处的情况出发进行处理, 对网络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和义务要求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二) 对网络作品的合理复制范围做出明确界定

著作权虽然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但它依然允许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作品。同理应用于网络作品也是一样的。网络作品比传统著作权多了广域性与交流性, 因此, 其合理复制范围也应当做出明确的界定标准。否则, 一来不利于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二来过度强调网络作品的保护将有碍于网络的交互式发展, 无法推动我国网络环境的保护和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制约我国信息时代科技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三) 侵权责任的承担

对网络作品侵权责任的承担, 可以参考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即要求通过停止分割、排除妨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的方式来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其中最重要的, 应当是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由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特殊性, 除非对方已将侵权作品出版成册, 一般情况下, 对于已经非合理复制而成的作品都应该立刻删除, 并且表明作者及作品来源或原网络链接。

此外, 在管辖权与证据收集方面, 也应做出具体的明确责任承担。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的难以确定性会给著作权人对维护自身利益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无法确定侵权行为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过往会导致被告所在地管辖法院的不确定, 因此有必要采用较为人性化的管辖权法院确定原则。在证据收集时, 网络作品侵权行为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侵权行为, 其收集主体应限定为著作权人及司法人员, 必要时可告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其协助提供和保存数据。对证据收集客体时, 既要收集文本, 也要收集图片、音频等媒体信息并及时保护和证明其出现在何时何网站中。

(四) 制订行为有效的《网络著作权法》基于网络环境安全现状, 从各个方面都要求必须尽快制订一部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在对网络作品侵权责任承担原则的确立基础上, 参照国外已有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在对信息的传输和取得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在不损害网络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对于权利人的著作权利给予明确的具体的保护。同时, 要注重平衡著作权人的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方面要考虑到知识技术的合理传播, 另一方面要给予侵权者足够严厉的打击。

(五) 明确设立网络作品著作权管理制度

从网络的特性来看, 复杂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不可能只依靠立法和司法实践来限制和减少网络侵权作品的出现, 同样必须依靠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以已有的网络作品立法保护制度为基础, 建立健全合理的网络作品著作权管理制度, 加强对网络著作权人的意识宣传, 从立法、制度和著作权人三方面的联合来实现网络作品著作权的监管及保护。

三、结束语

综观全文, 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方向是朝着一个既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 又要更好地利用网络环境来促进网络产业的发展。结合比较我国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探索建立起有效的规范网络著作权权保护的法律调控机制, 通过法律手段, 及时解决当前网络著作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保护网络著作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合理解决将会给未来的中国网络发展带来一个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促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提高, 拓宽人们学习的途径, 有利于新时代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健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卫华.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4-15.

[2]孟娟.网络环境的版权保护[J].当代法学, 2000 (6) .

[3]高华峰, 丁乐超.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J].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5) .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食物里程分析 篇11

关键词:环境保护;食物里程;计算方式;内涵;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28-1

在国际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作用之下,如何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有效性成为了相关研究人员及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食物里程作为一种推进消费者自觉性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低碳产品的全新理念及方式,应当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食物里程的基本含义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食物里程可以简单理解为产品在中间运输过程当中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量化标准。食物里程指标的增加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意味着相应产品生产空间的二次布局。系统研究可以分析:从狭义层面上来说,食物里程即指产品运输距离,而从广义层面上来说,食物里程不单单包含有产品在中间运输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指标,同时更需要关注受到产品中间运输而可能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标准。在当前研究理念及研究方式的作用之下,食物里程已成为有关产品利用碳排放量标准以及能源应用的最关键衡量指标之一。

2 环境保护视角下食物里程的计算方式分析

2.1 EIO—LCA(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计算方式分析

首先,EIO即投入产出法主要通过对MEIO模型的应用研究以家庭为单位的碳排放量指标,消费种类的划分包括健康、教育、娱乐、饮食以及交通等多个方面。以上诸多指标的当中,又以交通消费以及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极为显著。其次,LCA即生命周期法主要是通过对整个生产系统以及服务相对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与分析,其所关注的产品的生命周期自生产至分配,自使用至消耗,最终到处理阶段。通过对此种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够针对食物里程中的碳排放量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这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得有关食物里程的计算更为全面,同时也结合了宏观与微观这两个层面的计算。

2.2 供应链中能源使用的计算方式分析

在针对食物里程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还有一种计算方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即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中能源的使用进行计算,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源类型包括电能消耗、水能消耗、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废弃物等在内。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现阶段可以通过对清洁及绿色能源的应用自源头上实现对能源消耗问题的有效控制,确保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3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食物里程内涵分析

3.1 食物里程价值角度下的分析

在社会大众所进行的食品消费行为过程当中,人们对于食品运输里程的关注度可以说是只增不减的。食物里程已成为一种全新的饮食文化而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通过调查研究资料发现:消费者能够通过购买食物里程较短的产品实现对碳排放量的合理控制,进而达到环境保护的有效目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缩短是食物里程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在有关控制食物里程的饮食文化运动过程当中,有关研究学者明确指出:对食物里程的控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意味着整个食物供应体系需要結合该地区的特殊型生态环境来实现对消费者产品需求的有效满足。现阶段,通过农业有机化以及产品供应体系本地化的发展策略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生产的食物里程以及外部性,从而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选取发挥对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

3.2 食物里程消费者角度下的分析

包括消费者对食物里程的认知以及食物里程因素对消费者购买与需求行为的影响均是这一过程当中需要予以研究的内容。从相关调查研究资料的角度上来说,消费者在选择并决定购买与需求行为的过程当中基本能够意识到产品运输距离的长短同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相关性关系,但并非全部的消费者都将食物里程考虑为决定需求与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还可以发现:对于食物里程而言,社会大众所表现出的显示性偏好以及陈述性偏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大众在考量食物里程及决定实际性购买行为的过程当中并非完全一致的。只有当消费者自觉性的将食物里程较长的产品剔除购买行为的情况下,食物里程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对环境保护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里程通过对产品生产至最终处理阶段之间的距离考察,实现对产品在以上各个阶段碳排放指标的有效量化,进而实现有关产品相对于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以上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帅传敏.吕婕.陈艳等.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11,(02):39-41.

[2] 杨颖育.谁动了我们的“食物”——当代美国生态文学中的食物书写与环境预警[J].当代文坛,2011,(02):113-116.

[3] 李文红.张京.徐翠华等.中国食物和环境氚数据库的建立[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06):605-606.

[4] 任天山,赵秋芬,陈炳如,等.我国食物和环境氚所致居民剂量[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21(06):463-468.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篇12

1 我国著作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的缺陷

2001年10月27日, 经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由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通过。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所享有的财产权, 体现出《著作权法》与我国参与的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TRIPS》协定的接轨, 同时也是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侵犯作者著作权或传统媒体专有出版权事件的应对。第10条第12项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使用的术语是“向公众传播权”, 日本在修改著作权法时所设定的定义为“公开传播权”, 欧盟在不改变原有传播权设置的情况下, 专门针对网络传播新增了“公众传播权”这一概念。[1]它们所界定的传播权不再是以传统立法中的使用技术手段为基础, 如“广播权”、“摄制权”等, 而是对所有的传播方式一并不提, 只看重使公众获得作品这一传播结果, 这种广义的概念既能够涵盖目前存在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也能避免因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法律的弊端。我国著作权法将“ (向) 公众传播权”改为“信息网络传播权”, 尽管正是对目前著作权保护盲点的弥补, 但“信息网络”恰恰限制了“传播权”概念的外延, 不免使人担心将来出现了异于现阶段所有传播方式的新的传播手段时, 我们只好继续修改法律, 法律再一次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更严重的, “陷入技术主义理论的立法泥潭, 著作权和邻接权制度永远缺乏预见性和稳定性。”[2]原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 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这种以列举的方式来规定权利内容的方式便为寻找法律漏洞的网络信息侵权者提供了机会。

2 关于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2.1 著作权侵权形式的认定

对于著作权侵权的形式, 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以营利为目的, 复制发行其作品即构成侵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复制”的界定为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 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那么, “从书面到网络”和“从网到网”的刊载行为是否属于“复制”的范畴呢?对此我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均未提供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一项内容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 WCT第一条第4款的议定声明规定:“《伯尔尼公约》第9条所规定的复制权及其所允许的例外, 完全适用于数字环境, 尤其是以数字形式使用作品的情况。”[3]不言而喻, 在电子媒体中以数字形式存储受保护的作品, 构成《伯尔尼公约》第9条意义下的复制。

2.2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可以看出, 在网络空间寻找各种空隙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牟取非法利益的大背景之下, 尽管立法上并不能给予明确的法律依据, 学术界和司法界都倾向于保护著作权人在网络时代的利益, 意图将作品在网上传播的权利分配给版权人。但这仅仅为著作权人保护其在网上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种可能, 著作权人要真正行使法律赋予他的权利相当困难。因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作品使用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版权人即使掌握着这项管理网上著作财产权的权利, 也会因管理的时间和成本巨大而放弃或疏于管理。侵权行为出现之后, 权利人起诉并得到赔偿仍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人维护其合法权利所必须支付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因此, 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上由来已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方法, 在我国建立一个统一的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 统一管理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权和网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者的权利。[4]这样, 当著作权人无法掌握自己作品的使用情况, 并感到主张自己的权利费时费力的时候, 便可以把自己作品使用权的管理权授予该组织, 由该组织管理其作品的使用权, 并在被法定许可使用或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为著作权人收取报酬。一旦发生侵犯著作权是事件, 也由设有专门管理部门的这一集体管理组织出面打官司。另一方面, 需要大量作品的专门网站也不再需要为了获得合法版权而一一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只需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这座桥梁获得其已被授权管理的所有相关作品的使用权, 既节省成本, 又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3 结论

纵观著作权保护的历史, 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不断地调整与平衡利益关系, 最终实现的是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下, 社会公众能够最广泛地使用作品。网络的崛起, 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体, 也对我们的法律提出了挑战。法律还没有对网络作品著作权进行规范, 一方面, 网络的发展不应以包括著作权法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的缺损为代价;另一方面, 著作权法应该尽快作出适应新环境的修订, 使各方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著作权法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存在缺失的现实情况下, 学界对于著作权侵权形式的认定、合理使用的限度和范围、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等问题做出了相当程度的探讨。本文在结合具体案例和与比较国际公约、条约对于同样问题的处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网络环境下中国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具体的建议和观点, 以实现法律与民间共同、协调管理的新局面, 实现对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更好的保护, 促进网络传播媒介的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居迁, 杨帆著.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版.[1]李居迁, 杨帆著.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版.

[2]陶双文.网络传播权将导致著作财产权重整[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年版.[2]陶双文.网络传播权将导致著作财产权重整[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年版.

[3]南振兴, 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3版.[3]南振兴, 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3版.

上一篇:市政设计下一篇:鄱阳湖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