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2024-10-08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通用12篇)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1

摘要:就工程量清单环境下市政公用工程投标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类清单,工程投标方法

1 投标项目的分析与选择

施工企业在得到市政公用工程招标信息后, 要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 尽可能的了解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支付工程款的时间与比例、工程项目的特点、类别及施工条件。在全面了解上述情况后, 再针对本企业的经营目标、承包能力和当前在建施工任务量大小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以便及时的作出对招标项目的投标决策。

2 编制企业定额

与以往采用定额计价方式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采用综合单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越性就在于可以鼓励企业自主报价, 优胜劣汰, 由市场来选择强势企业。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本身的优势, 必须编制好自己的企业定额, 从而在投标组价时有据可依, 既能提高中标率又不低于成本价。编制企业定额一定要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按本企业情况实际测算的资料制定。

3 正确进行市场询价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 投标人自由组价, 所有价格全部放开, 政府不再进行任何干预, 这样就使得市场询价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它也成为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投标时, 除了需要参考造价部发布的信息价格外, 更重要的是市场询价。询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市场价、人工实际价、机械租赁价、专业工程分包价。询价时要注意价格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材料价要包括: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 专业工程分包价要包括管理费、适当利润、税金。

4 认真研读招标文件

投标前, 通过全面认真研读招标文件, 充分了解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 实地勘察施工现场情况, 发现施工图纸的疑点要及时向招标方提出质疑, 达到全面了解招标要求、设计意图和工程内容的目的, 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经济实用的施工措施方案, 计算合理的投标报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全面复核工程量清单

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 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 投标人只是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组价报价, 不负有核实义务, 更不具有调整与修改的权利。但是, 如果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出现“差额”和“漏项”问题后, 投标人未提出异议, 招标人也未进行补充、更正, 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 招标人同样要承担相应经济损失。这种情况在项目多、技术复杂的市政公用工程的工程量清单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 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必须对照施工图纸, 全面复核工程量清单, 核实所有清单项目及工程数量;对发现的数量差额及缺项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招标人, 要求招标人以补遗函或答疑补充的形式予以更正,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 精心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反映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保障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各项目标的完成, 也能在评标中“加分”, 还能通过对施工顺序、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的选择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降低投标报价、达到提高竞争能力的目的, 所以在投标时一定要精心编制出一个科学合理地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特点, 土方工程费用占整个工程费用的比重较大, 而土方工程的数量计算、施工方法选择、土方类别确定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使得土方工程费用的确定对工程总价影响很大。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要重点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要充分了解现场情况, 慎重选择施工方法, 合理地减少土方工程费用。

措施项目是为完成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而必然发生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技术施工措施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投标报价中的完全竞争性费用。投标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本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完全自主报价, 在市政公用工程造价中, 技术措施费所占比重也是相当高的, 要想在投标时报出较低的技术措施费, 并又能保证施工时的实际需用, 必须在掌握工程项目特点、熟悉现场情况、经缜密计算、反复比较论证的前提下, 制定经济实用的施工措施方案, 从而降低施工措施费用。

7 提出合理化建议, 做好投标承诺

在认真阅读、全面理解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要从保证工程质量、有利于提高实用效果、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 及时向招标人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并且在提出建议的同时计算建议方案的实际造价, 体现建议方案的经济价值, 这样会提高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良好印象, 提高中标机会。

在投标时, 要从招标文件和其它渠道详细了解招标人对施工项目预期要求, 在投标文件中作出符合招标人关切的体现投标人优势的投标承诺。

8 采用有效的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

在整个投标工作中, 投标报价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是能否中标的关键, 在工程量清单环境下的投标过程中, 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采用有效的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 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招投标工程项目, 一般都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这给不平衡报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不改变投标总报价的前提下, 经过对工程量清单的详细研究,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 对施工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清单项目和预计前期施工的清单项目价格适当提高, 对施工中可能减少工程量的清单项目和预计后期施工的清单项目价格适当降低, 对于需要适当降低价格的清单项目需要注意不要低于成本价。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策略的成功运用将增加投标人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 在工程量清单环境下的市政公用工程投标工作一定要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及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投标方法及有效的投标策略与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使投标工作顺利进行, 提高投标成功的几率, 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GB50500-2008) .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春天到了,带来了大自然的万物复苏和欣欣向荣。3月12日植树节已经了!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吗?

自然界中的人类、生物和气候、土壤、水等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人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自然界也一样,一旦失去了生态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

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风吹雨冲,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雨水沿着树干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叶、草根树皮所堵截,能渗透到地下而不会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腾,回到空中,又变成雨,再落下来。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

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3

摘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弊端多多,不断革新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出路。本文依托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试图构建一种工程档案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同步进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实现文件流控制业务流、业务流促进文件流的目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系统构建

文件、档案是记录工程项目开始、发展、结束的原始信息,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工程建设业务流程发展的驱动器。

一、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模式

以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原则为指导,以全过程管理理论、系统耦合和业务流程原理[1]为依据,将工程项目建设的程序与工程档案管理密切结合,构建一种工程档案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同步进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实现文件流控制业务流、业务流促进文件流的目标。

(一)工程档案收集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同步进行

实践证明,将工程档案收集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同步进行是保证工程档案质量的最佳途径,这也正是工程档案收集归档的基本要求。在一项工程各业务活动开始前,档案人员就要主动了解会产生哪些文件,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以此来把握工程档案收集管理的关键阶段和薄弱环节;同时依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编制工程档案收集的计划,建立工程文件和建设项目实体之间紧密的联系,做好日常文件、档案收集的积累工作。在工程文件形成后,形成者要及时、认真归档,为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成套性奠定基础,从而为后续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利用工程文件流控制和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业务流程

工程档案是工程项目整个生命过程的详细记录,是工程项目成果的重要展示形式,也是工作人员成果的重要展示形式,工程档案的管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同的项目建设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档案材料,《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对每个阶段产生的工程文件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档案员要努力扮演好监察员的角色,每一批建设结束后,如果没有原始的工程记录或者不合乎标准,严禁进入工程建设的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合格的竣工验收文件,坚决不予验收;要求将工程文件归档的要求和标准写入合同,坚持依法治档,使工程文件成为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作效益的驱动器。

(二)充分挖掘工程档案的价值,为工程项目建设献计献策

及时有效地挖掘工程档案的价值,为工程建设项目献计献策,既实现了工程档案的价值,同时又实现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价值。首先工程档案工作人员要身先士卒地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加大宣传“人人都是工程兼职档案员”的理念,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的网络系统,为工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赢得最为基础的保证;同时,档案工作人员不能自我边缘地守在清冷的文件办公室或者档案柜前,要变被动为主动,在科学地对工程文件进行组织、控制的同时,积极深度挖掘工程档案信息,开发各种信息产品,从文件、档案实体的控制更多地向智能控制、知识挖掘转变,将静态的档案激活,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让工程档案成为启发思维的法宝,这样一方面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和提高了企业业务管理水平,方可引起各方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而迎来档案工作的春天。

二、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构

(一)系统结构

以工程档案管理系统为核心,各参建单位的项目管理系统通过接口围绕其而建立,如图1所示。依托项目管理相关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将工程档案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建设程序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档案管理合二为一的管理系统,在做好权限工作保障各单位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各单位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实现各参建单位的工程档案数据与核心服务器相连,使两者之间同步进行、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这一系统是网络拓扑结构,使各参建单位的项目管理系统与核心服务器之间相互连接起来。核心服务器是集网络应用资源的获取、授权、分配、构建、共享为一体的协同与集成平台,它的管理权限属于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该平台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数据集成和资源的协同。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可能各自运行着不同的管理系统,且运行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有些系统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安全性的考虑,可能系统运行在独立的局域网中,这种不同平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的问题,可以借助于异构数据网关和公共数据网关来解决。另外,对于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权限,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进行集中,通过整合和共享内外部信息资源,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无缝连接,使得数据在各系统之间自由交流、共享和融合。

2.服务集成和业务协同。通过协调各参建单位不同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借助内建的工作流引擎,打破各单位信息之间的壁垒和屏障,将各种分散的、不规则的信息整合成“一张信息网”,使其相互紧密关联,相互协作,实现了一致化服务的目的,实现共享知识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Web服务,集成多种网络协议,利用统一的接口规范集成各种网络资源和应用,来拓展服务集成的范围。

3.安全认证。可以借助PKI数字认证系统平台,确保应用系统身份认证的唯一性和真实性,实现信息资源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

(二)将各参建单位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深度关联,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各参建单位根据自身的需要,使用图形化流程创建工具,通过内建的工作流引擎,如可设计的公文处理流、计划申请流、合同审核签订流、建材设备采购流、财务报账流等,定义完成整个过程需要的各种参数,使文档、任务或者信息等多个业务目标在多个系统之间自动协调进行,实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察和控制,实现业务上的协同,从而使各参建单位的OA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深度关联起来(包括软硬件系统的关联、元数据和目录信息的关联、内容数据的关联),进而使OA系统中有关信息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实时或定时归档,并存储至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2],从而实现文档一体化,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提高了各方工作效率,如图2所示。endprint

(三)各参建单位将符合归档要求的工程档案及时提交核心服务器

核心服务器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权限,督促各参建单位及时提交各自的档案资源于核心服务器,并对其进行验收、归档和提供利用。该系统利用工程建设程序将工程项目管理和档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文件从开始酝酿、产生、现行使用到永久保存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全过程管理,文件成为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助推器,同时工程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成套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三、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一)不再简单地将文件、档案视为工程项目建设业务活动的副产品,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工程档案管理系统融为一体,利用异构数据网关和统一的平台将各参建单位的信息系统集成起来,支持数据适配器配置与管理(适配器用于在数据源和数据集之间交换数据)、工作流管理系统、PKI数字认证系统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简化了工程档案的收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控制和服务,可谓是集合了数据集成、服务集成、应用集成为一体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同时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档案管理的双赢。

(二)通过异构数据网关联通各参建单位独立的财务和资产系统,使建筑材料、设备采购、进度款支付、各项服务费用、财务支出等阳光透明,从而实现系统独有的财务审核和资产对账功能。另外,该系统还可提供对外数据上报接口,可以实现数据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如可以直接生成城建档案馆所需相关数据,大大减轻了和避免了档案工作人员重复劳作的烦恼,档案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档案信息的挖掘和智能服务方面,拓宽了文件、档案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水平,否则“如果档案事业仍然沉浸在昨日的世界里,那么档案人员的职业将烟消云散”。[3]

(三)该系统是以计划为龙头,以合同为约束,以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为目标,以进度控制为主线,在工程文件、信息、工程项目实体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利用建设过程中的形成的各种文件,尤其合同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档案的管理起着控制和保证作用。在签订合同时,将档案形成的数量、种类、标准和规范等写入合同,工程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异构数据网关联通各项目管理单位独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以项目工程档案为依据,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利用文件流来控制业务流,以业务流来促进文件流,不仅丰富和规范了工程档案自身的管理,同时完善和提高了项目各参建单位的业务管理水平。

(四)该系统为工程档案人员进行工程档案的前端、全程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工程档案人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及效率意识,可以充分调动档案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深度挖掘项目管理一线的需求、工作的发展动态、领导决策的需求等,努力做到将需要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以恰当的方式送到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手中;同时深度挖掘档案的信息资源,编写项目管理中各种有价值不同种类的信息产品,如设计方案库、分包商库、招投标库、合同库、材料库等,便于相似工程直接参考和调用。同时该系统建有良好的多级别、多角度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如电子邮件、工作日志、工作会议等,工程档案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增值,便于进一步优化服务。

注释:

[1]刘越男.建立新秩序——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8-129.

[2]张东.档案管理系统与OA系统的关联问题研究[J].广东档案,2011(4):16.

[3]Gord Rabchuk. Life after the“Big Bang”: Business Archives in an Era of Disorder[J].American Archivists.1997.Winter.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4

一、风险分析与防范

事实上,国内建筑市场的高度自由竞争使承包商在卖方市场下的合同洽商中处于弱势,通常以压低报价中标来维持生存,风险抵抗力低。因此微观环境下,施工项目的风险主要有:

1. 自身缺陷。

自主性不足,如无战略合作的劳务公司、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以租赁为主;资金能力有限,如自有资金不足或筹措能力不强;技术管理水平低,如对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未能分析透彻;现场统筹混乱,管控能力差等。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风险分析系统及风险分解结构(WBS),总结出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找出亏损点和利润点,从而逐一应对。

同时施工企业在投标或承接工程前也应加强内部评估,根据技术水平、人员结构、现金流、资金周转率作出项目运营推演,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施工中建立责任明确、和谐管理的机制,慎重选择适合人选,高低搭配,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减少内耗。

2. 业主强加的风险。

在合同洽商、议价中承包商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强加的风险。业主采用总费用包干合同,使承包商单方面承担人料机的涨价风险;业主要求单方担保,使承包商一方资金投入加大却无相应支付保障;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为借口加重承包商的责任;业主对利润较高的分项如土方、基础、水电安装、铝门窗、局部二次装饰等采取指定分包的形式降低合同额,而承包商仅收取低廉的配合费但负上总包质量、安全及协调等责任。这些强加风险通常在合同是中明示的,无法消除的。另外一些无理的变更、工作量增加也要求承包商无条件接受。因为工程业务的连续性涉及企业的运营,难以轻言拒绝,对此承包商可采取“担风险不冒险”的方针务实地应对业主强加的风险。

3. 参建方的风险

(1)业主的实力及信用风险。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几乎不可能要求业主更多的让诸如工程担保、银行保函等,而工资、材料、机械价格上存在刚性,难以向其风险转移。故此承包商须对业主的实力及信用进行认真的考察评估才可承接工程项目。

(2)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及道德风险。监理工程师水平低及刁难会使承包商付出一笔不菲的费用,实施中也需要考虑及防范。

(3)供应商的风险。拥有较大实力、渠道、品牌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会相对强势,价格折扣小,风险转移较难;但选择次一级的供应商时其供货质量、进度难以保证,隐患增加。

4. 项目建设脱离市场需求。

项目定位错误或违背产业政策使项目建设及运营困难,工程款支付自然也难以按期实现。承包商在承接工程时应对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评估,如某建筑公司在承接一房地产项目时对该项目的环境及户型进行分析,认为虽地处偏远,但售价适宜,规划远景可期,是适销对路的。虽以较低的工程价承接,但工程款支付准时,资金周转快,最终项目获得成功,承包商也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5. 宏观传导。

通货膨胀引致工资上涨,材料成本增加,这必然蚕食工程利润;政策法规的影响,如房地产的限价限购政策令房屋销售困难也直接出现工程款支付延期,影响项目资金周转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费用大幅增加等。

6. 其他。

项目周边或涉及到的居民或单位的干预、抗议或苛刻要求等。对于这些更为意外的事件,作为实施方只有在前期通过深入的调查做出预案,施工中适度利用政府部门的权威性进行宣传、沟通、回访,了解他们真实的意图并予以满足才能使工程顺利开展。

二、风险权衡与补偿

1. 不平衡报价。

在总价或单价合同承包模式下对技术成熟易于控制的、能提早结算付款的分项报价可适当降低,技术难度高控制难的抬高报价,以保持总体报价的竞争性。

2. 增加诱因提高合同金额。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价值工程的分析,按提高风险收益增加较大成本增加不大或降低风险收益减少但成本较大减少等原则与业主在合同框架下进行协商可更大地增加项目收益。

(1)提高目标。针对业主的具体情况提高项目目标,如创双优、示范工地等。如某住建工程,承建商针对业主急于创造品牌形象而提出创“省双优”的目标,业主也乐意接受需额外支出一笔费用的事实。

(2)加快进度。进度加快不仅降低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加快资金周转率及设备租赁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率。同时工程提前完成使投产提前或销售提前,降低业主资金成本。故此在内部挖潜的前提下,与业主协商进度奖罚条款,这样除内部收益增加外还得到业主追加的奖励。

(3)提高质量水平。针对质量通病或社会关注质量热点提出技术工艺改造措施或进行图纸的技术优化。如在外墙抹灰砂浆添加更有效的添加剂加强外墙防水效果、地下室及天面的防水节点优化等措施更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哪怕适当增加投资业主一般来说都是接受的。

3. 注重业主满意度。

工程项目不仅赚取利益还需赢得业主的满意,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获得持续效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风险权衡应放到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

(1)主动接受业主强加风险。虽为无奈之举,但体现合作诚意。对指定分包的队伍加强技术指导,保证质量安全,为持续发展打下根基。

(2)增值服务项目。业主决策也有欠周详之处,作为承包商应多提合理化建议,尽力支持建设项目的整体工作,少去计较一时之得失;紧密配合业主的工作,如销售计划、场景配套。使业主得到不仅是工程项目的本身,还有得到相关的额外服务。

(3)加强沟通相互理解。毕竟甲乙双方为不同的利益体,甚至是对立体,每项的行为均有不同的解读。只有双方理解,才能步调一致,减少争议;同时还能地减轻来自建设方的风险。

4. 联合承包。

难度较高或资金使用强度高的项目,可选择联合体或合模式进行承包,虽然失去部分主导权,但风险得到分担。

三、风险损失控制

1. 工程手段

(1)实施样板管理。如工法技术未能摸透,可通过质量技术样板,实施小规模的施工,总结经验再大面积实施,如新型墙体的防渗工艺。

(2)实施代换策略。工资及机械费用存在“刚性”,采用同质(同效果)低价的材料进行代换,可增加利润。如利用三级钢、冷轧带肋钢进行等强代换,相同表面处理时用釉面砖代替通体砖等。

(3)采取保守的技术方案。先进的技术利润较高但风险较大,成熟技术风险小利润低。总体来说采取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是有利的。

(4)加强二次设计。除对图纸不明之处进行会审外,还应对各施工流程、工艺、节点进行推敲、细部放样等,从而提高质量、减少返工率。

2. 行为手段

(1)全方位管理。利用调查法等建立风险表,对企业、项目及供应商、劳务合作单位等全面体检,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及要求,并一一落实,全方位提高风险素养并增强忧患意识。

(2)善用资源建立社会网络。与材料商、劳务承包人建立伙伴关系,共担价格风险;多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同行咨询,形成社会信息系统,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3)实施开放管理。增强项目内部沟通,重视现场人员的技术反馈;增强与供应商、劳务人员的互信。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渡难关。

(4)注重索赔。“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是在卖方市场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利润来源于平常点滴的积累。

3. 制度手段

(1)确立管理效益制度。对被确认的重要风险因素应落实专人负责风险管理,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在组织上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效益作为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考评之一。

(2)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监控必须有章可循,可按风险分解结构(WBS)及实际施工方案、工法、经济手段制定风险指标。

(3)建立标准管理流程。实施标准管理流程,能沟通顺畅,提高成效;采用标准工法,是质量安全的保证。

(4)建立风险管理独立机构。现时风险控制职能通常分散在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的职责上,没有独立的机构执行,职责不清。因此需要建立由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独立于项目部的垂直管理机构,进行独立运作,才可有效执行及监督风险管理措施。

四、结语

风险管理的基础来源于分析与防范,具体的风险的处理具有实时性和操作性,主要体现的应变能力,现时主要依靠项目管理者的直觉、经验甚至是即兴发挥来降低风险损失,哪怕有预先的分析、计划预案也很不适应。故此不少人员对风险管理产生怀疑,但这正体现风险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缘故。风险忧患意识淡薄,这将直接损害项目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加强风险管理。

保护环境主题国旗下的讲话 篇5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爱护地球,用行动说话》,曾经有这样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很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子,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一年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有一年雨水特别多,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和悲剧又何止这一例!不信,请看这样一组科学的调查和统计数据:现在,世界上每分钟有21万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分钟有11万平方米土地沙漠化;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我们唯一可以生息的村庄——地球,正在被我们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锐减、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等等

可喜的是,人类似乎从惨痛的教训和惩罚中开始觉醒了,人们意识到只有热爱地球妈妈才能拯救人类自己,创造幸福的生活。后天是4月22日,也是世界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世界地球日活动就是旨在唤起全球居民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地球的责任感。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妈妈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妈妈的天空,是慈祥的笑脸;妈妈的河流,是爱的源泉。”为了草地永存,为了河流永不干涸,为了笑脸永在,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不再袖手旁观吧,不再以为随手丢一份垃圾无所谓,不再以为我随便吐一口痰不要紧,不再以为水龙头没关紧时只是滴几滴水而已。

同学们,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向地球妈妈庄严地许下承诺:不乱倒生活废水,不乱丢垃圾、随手捡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一起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 篇6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人格权;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42-02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其中网络隐私权问题在近几年表现得日益突出。实际上,网络隐私权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权利,只不过是传统的隐私权在网络上的一种延伸,但它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又有其独有的内容,如微博、微信、网上聊天记录等。网络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得以新的方式保存和使用,既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又给个人隐私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演变

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的尊严、权利、价值的认识而产生。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1]一般认为,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其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私性,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私人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及个人隐私利用权等[2]。

隐私权的本质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私事,任何公共的、群体的或与之有关的事情都不能成为某个人隐私。其范围严格限定在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的私有领域这个有限范围之内。隐私权具有独享性,即它必须是权力所有人不愿意被他人知悉或干涉的私事。传统隐私权一般没有财产属性,仅关乎个人尊严,是一种消极的权利。正因如此,传统隐私权一般都被各国界定为一种典型的人格权[3]。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传统隐私权不断向网络领域延伸,网络隐私权就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网络隐私权既包含了网络用户享有网络私人生活的安宁和私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不被他人非法侵害的消极权利,又包括主动的支配、控制、维护自己的个人数据信息,并从中收益的积极权能。

隐私权的概念,从美国的沃伦和布兰代斯所凭据的对私人信件法律问题的分析中得出的隐私权,即对其“与社会无合法关联之事项,不得随意泄漏于公众之权利”、“生命的权利即指享受生活的权利,也就是不受干扰的权利”,逐渐演进至当前具有积极性的“信息隐私权”,即“免于资料不当公开的自由”或“对自己资料之收集、输入、编辑、流通、使用,有完全决定及控制的权利”[4]。

二、网络隐私权面临的挑战与威胁

2013年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213名,其中掌握海量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牟利的“中间商”235人,打掉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实施犯罪的团伙468个,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7亿余条[5]。《2012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称,我国有84.8%的网民遇到过网络信息安全、个人资料泄露事件[6]。

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个人侵权行为

在网络上未经授权公布、传播他人隐私,比起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如2008年年初在互联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例典型的擅自公布他人隐私的侵权事件。致使成千上万的网民可以通过下载和在线的方式浏览,这一做法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2011年12月,以网站CSDN、天涯社区、美团网等数据库遭黑客攻击为代表,网络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曾集中爆发,上亿用户的注册信息被公之于众。

(二)非法利用他人隐私

指未经权利人同意,即非利用权利人的个人隐私,用以牟利或者进行对权利人声誉有损的行为。2001年12月19日台湾一家八卦杂志社在推出最新一期的报道时,附赠一盘前新竹市文化局长璩美凤的偷拍性爱光碟。仅仅数小时后,风暴通过网络立刻席卷全球,世界各地通过网络下载浏览该光盘的不计其数。该偷拍性爱光盘,是被璩美凤视为好友的郭玉铃通过针孔摄像机在璩美凤的床头、办公室偷拍的。案发后,郭玉铃亦获刑4年零8个月。

(三)非法收集个人隐私信息

很多网站以提供免费服务为由,比如,免费的电子邮箱、免费的个人主页、免费的博客等。在提供这些免费服务的同时,会要求客户填写个人信息,比如年龄、姓名、住址、性别、工作单位等等。网站将这些个人信息收集积累起来用于商业用途。由于个人信息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花钱买信息”情况普遍,在一些保险代理内部论坛上,几万份打包出售的客户信息,每份合计不足几毛钱;在一些物业公司,花几百元就能买到数百楼盘的业主信息;在一些医院,花几毛钱就能收购一个新生宝宝的信息。有人甚至为此开设了钓鱼网站、通讯公司和商业信函公司,专门通过收集、买卖公众“名址库”牟利。

三、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

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案件日益增多,而我国在公民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和司法方面起步较晚,无法形成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有效保护,迫切需要加强相关问题的立法和司法研究。2012年12月28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决定》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同时也要强调保护公民的表达自由[7]。但我国目前在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法律的空白,《宪法》虽然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是没有明确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民法通则》没有将隐私权规定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分散于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不同部门的法规,相互之间又缺乏系统性。这些法规侧重考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往往忽略追究侵权者民事责任。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应如何制裁侵权者,又如何对受害人进行救济,尚无统一标准的实施办法,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审理时容易出现法律适用上混乱[8]。

四、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比较分析

当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二是以欧盟为代表的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

美国的隐私权价值理念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美国从宪法的高度对隐私权予以保护,这保证了隐私权能够对抗国家的干预。高位阶的隐私权保护标准决定了美国的隐私权强调对隐私和言论自由的冲突的平衡。美国通过行业自律解决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认为立法很难与技术的进步达到同步。因此,美国一直以自由竞争基础上的行业自律作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首选政策[9]。

欧洲的文化传统崇尚自由、推崇个人主义,因此对隐私权的保护标准一般都比较高。例如法国对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就相当广泛,甚至包括汽车在内的一些公共场合或空间都在保护范围之内,比如在私人领地未经许可进行拍照即可触犯隐私法律,可判罚款三十法郎至入狱两年等等。欧盟也很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由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从法律上确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各项基本原则与各项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司法或者行政救济措施[10]。

五、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

(一)加强网络隐私权立法

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针对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侵权特征颁布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国会于1978年10月21日通过《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1996年6月13日德国颁布了《联邦信息和电信服务法》。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司法上对隐私权的保护均呈现出加强的趋势[11]。我们应当尽快完善隐私权保护体系,注重立法适度的超前性,保持规则一定的柔韧性,这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在法律规范上的反映[12]。

(二)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在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以政府的管理促成行业自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识。在加强立法规制的同时,不能忽视行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施行自律的功能,加强互联网协会、计算机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协会自我约束作用,行业自律是对于立法有辅助作用。

(三)提高个人自我防护能力

在保护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时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对付黑客或其他电脑技术非法利用者盗取、篡改公民的数据信息资料[13]。鼓励发展防火墙、杀毒软件、防木马软件、隐私认证技术等个人隐私防护技术,以对抗黑客入侵、木马盗取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个人隐私的自我防护。

法总是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自由、正义和法治之“理”的[14]。加强网络隐私权立法、发挥行业自律的辅助作用、提高个人自我防护能力应当互为补充,才会相得益彰,才能使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获得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

[2]王利明.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9.

[3]蓝蓝.关于网络隐私权制度的几点思考[J].河北法学,2006(3):88.

[4]隐私权制度对信息技术的冲击[EB\OL].http://china.

findlaw.cn/jingjifa/wangluofalv/wlysq/20110310/67930.html.2011-03-10.

[5]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动[EB/OL].http://www.gov.cn/gzdt/2013-08/12/content_2465232.htm

[6]张辛欣.调查显示:我国84.8%的网民曾遇网络信息安全事件[EB/OL].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php/article/detail/201

3/08/id/813928.shtml,2013-01-17.

[7]杨立新.侵害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EB/OL].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php/article/detail/2013/08/id

/1023456.shtml

[8]倪东辉,程淑琴.论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J].华东经济管理,2013,(2):133.

[9]张秀兰.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5,(5):86.

[10]吕益林,吴子贵.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探析[J].情报杂志,2004,(7):42.

[11]高雁.从垃圾邮件看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下)[EB/OL].http://www.51lawyer.com/news1/Html/200522005233-1.Html.

[12]赵秋雁.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构建[J].求是学刊2005,(3):82.

[13]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4]孙国华.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5.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7

1.1 工程概况

鸿景家园B地块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路以南, 红门路以东范围。其由1#~5#住宅楼、附属的商业裙房及1层地下室组成。基坑平面形状大致呈矩形, 除西北角存在折线, 尺寸近似为67 m×82 m。

依据DB42/T159-201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相关规定, 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主楼部分 (ABCDEFGH段) 承台较密集, 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承台垫层底, 开挖深度为5.8m;纯地下室部分 (HIJ段) 承台较稀疏, 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基梁垫层底, 开挖深度为4.7 m;另外, 局部电梯井承台形成坑中坑, 开挖深度处达8.0 m。

1.2 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东侧分布着5~7层砖混住宅楼;东北角基坑开口线距离用地红线3 m, 距离周边5层砖混住宅楼3 m;基坑南侧开口线外2倍开挖深度范围为空地;基坑西侧开口线紧邻用地红线也即是红门路道路边线, 道路边分布着市政管道及通信电缆;基坑北侧侧壁距用地红线距离16 m, 紧邻红线有章华寺牌坊。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

依据本场区勘察报告和相关规范, 基坑的支护参数取值如表1所示。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 (1) 赋存于 (1) 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 其水位及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生活废水排放影响, 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为0.5~1.0 m; (2) 赋存于深部的粉、细砂及卵砾石层中的承压水, 因与区域承压含水层连通, 水量丰富, 其水头呈年周期性变化, 主要受季节影响, 且随长江水位变化而变化。场地承压水平均水位高程为33.0m。

2 支护体系设计

2.1 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与确定

根据DB42/159-200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第4.0.1条规定, 结合本项目地质资料及周边环境状况, 本基坑ABC段、CDEF段及FGH段按照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设计, HIJA段按照基坑重要性为二级设计。为减小开挖引起基坑西侧临近红门路地段以及北侧临近太师渊路地段变形过大, 拟定采用钻孔灌注桩、双排桩、桩锚结合内支撑体系的刚性支护方案;其余地段采用复合喷锚支护体系以节约工程造价。

2.2 支护结构设计

2.2.1 ABC段支护结构设计

本段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采用桩撑支护结构。

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2。设计为一排钻孔灌注桩。桩直径为800 mm, 桩间距为1.5 m, 设计桩长为10.0 m, 桩身混凝土C30。内支撑设置高度与冠梁平, 采用角支撑加连系梁相互配合, 支点间距为8 m。截面设计尺寸为:冠梁1000 mm×700 mm, 角支撑700 mm×700 mm, 连系梁400mm×600 mm。

2.2.2 CDEF段支护结构设计

本段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采用桩撑支护结构。

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3。设计为二排钻孔灌注桩, 前、后排桩中心间距为2.0 m, 桩直径均为800 mm。前排桩间距为1.5 m, 后排桩间距为3.0 m, 设计桩长均为11.5 m, 桩身混凝土C30。角支撑设置高度与冠梁平, 支点间距为8m。前、后排孔灌注桩桩采用横梁连接, 截面设计尺寸为:冠梁1 000 mm×700 mm, 角支撑700 mm×800 mm, 横梁800 mm×700 mm。

2.2.3 FGH段支护结构设计

本段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采用桩撑支护结构。

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4, 支护体为一排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 mm, 间距为1.2 m, 设计桩长均为13.5 m, 桩身混凝土C30。内支撑设置高度与冠梁平, 采用角支撑加连系梁相互配合, 支点间距为8.0 m。截面设计尺寸为:冠梁1 000 mm×700mm, 角支撑700 mm×700 mm, 连系梁400 mm×600 mm。

2.2.4 HIJA段支护结构设计

按照二级基坑进行设计为格构式水泥土挡墙支护结构。

本段支护剖面图如图5。设计为6排水泥土搅拌桩, 靠近基坑内2排设计入土深度为8 m, 其余4排搅拌桩设计入土深度为7 m, 停灰面-3.0 m, 桩径500 mm, 桩间距350mm, 排与排间距400 mm;3排、4排搅拌桩采用隔三根实打三根形成格构式;喷灰量55 kg/m, 材料为P·C 32.5水泥, 全程复搅。

3 基坑降排水体系设计

3.1 截排水设计

对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采取在坡顶设置排水沟、坡顶采用厚3~5 cm的C15混凝土作2 m宽硬化以及坡面设置泄水孔等止、排水措施。同时采用2排8 m长水泥土搅拌桩在平面上形成闭合的止水帷幕, 水泥土搅拌桩桩间距350 mm, 排间距400 mm。全程复搅, 喷灰量55 kg/m, 材料为P·C32.5水泥。

3.2 降水设计

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已揭露到粉砂夹粉土层中, 因此, 基坑开挖过程须进行疏干降水。

基坑的涌水量的估算按稳定流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考虑。计算公式为:

式中Q—基坑涌水量, m3/d;

K—综合渗透系数 (取K=12.5 m/d) ;

D—含水层厚度 (取D=30 m) ;

H—基坑内承压水水头高度 (取H=30.2 m) ;

h—基底至承压水含水层底板距离 (取h=28 m) ;

R—抽水影响半径 (取R=200 m) ;

r0—基坑折算半径 (取值35 m, 基坑概化面积为3 850m2) 。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得到:Q=2643 m3/d=110 m3/h。根据基坑涌水量, 设计单井抽水量为30 m3/h, 则需管井数量为5口, 管井设计深度以进入卵砾石层3 m为准, 暂定为24.0 m。同时设置一口深度16 m的观测井 (兼做预备井) 。

4 施工监测设计

1) 监测项目。 (1) 坡顶、支护桩顶部位移; (2) 边坡土体沉降观测; (3)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4) 周边道路及建筑沉降监测; (5) 边坡裂缝监测。

2) 监测要点。 (1) 观测点数量要求: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数量上不应少于8个, 且间距不宜大于10 m, 基坑阳角及周边建筑物四角宜加密观测点; (2) 各项目监测频率:开挖深度小于3 m时, 1次/2 d;开挖深度大于3 m时, 1次/d;底板浇筑后, 1次/2 d。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控报警值的80%时, 应加密观测。

3) 监测报警值。桩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30 mm, 位移速率≤2 mm/d。复合喷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60mm, 位移速率≤3 mm/d, 且连续三天变形速率不超过5mm/d。

5 结语

经过4个月的施工, 基坑工程顺利完成, 较好地确保了土方开挖、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的安全。通过本项目从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及监测措施的成功实施, 可以得出:

1) 基坑设计应首先从安全上考虑, 同时也需要视基坑周边环境状况的不同, 而采用与之经济性相适应的支护结构。

2) 实行放坡卸荷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小支护结构的造价, 更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结构较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更加安全、变形小, 同时可以有效减小桩的有效长度、直径及配筋等。

3) 基坑工程中通过施工监测的结果, 可以较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

摘要:以某基坑支护设计为例, 详细分析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多种支护型式共用的基坑支护设计, 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关键词:复杂环境,基坑支护,支护型式

参考文献

[1]曾进群, 等.支撑体系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分析[J].工业建筑, 2004, 41 (S2) :137–139.

[2]JGJ120-19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DB42/T159-201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S].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8

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造就了国内“土地经济”的异常繁荣,直接推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裂变”式发展。这种本质上并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行为,将可能直接导致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全行业的产能过剩。

偏离正常市场发展的行为终究会被拉回正轨,但一时过剩的产能却需要几倍的时间或合适的方式去消化。结果就是这些过剩产能的拥有者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一种更加经济合理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消化手里过多的闲置设备。

从目前来看,私人买卖是处理二手工程机械设备的主要方式。但这种看似方便的行为却存在诸多弊端,不但很难实现大规模的设备流通,而且定价也极为混乱,买卖双方皆难满意。正如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所说:“当前我国二手工程机械的买卖形式仍处在最原始的地摊式买卖阶段,路旁边摆摊卖二手工程机械车辆,全国各地举目皆是。二手工程机械的流转形式不科学、不标准、不合理。”

据海关计算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进口二手挖掘机总量仅为几千台,而当前全国每年入境的二手挖掘机就超过2万台,二手市场需求强劲。同时诸多中小企业主也明确表示,目前行业行情不乐观,二手工程机械设备价格较低、投资回报快、性价比高,能很好处理我们当前资金缺少的难题。有数据显示,国内二手工程机械设备流通行业买卖额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进,预计2012年能到达1 500亿元。

当前二手工程机械的买卖中80%属于私下交易,一方面购置者只能依托经历判别设备质量,缺少必要的参考依据,高价低质买卖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市场诚信系统尚不完善。二手工程机械能否合理流畅成为摆在业界面前亟待处理的问题。然而,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二手工程机械买卖平台。

合理的买卖平台说到底就是买卖双方对二手工程机械设备成交价格的期望,二手工程机械设备价格成交机制是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市场与新设备市场最大的不同。在新设备市场,价格是由卖方来主导的,这个价格绝不仅仅是包含了成本和利润的概念,而是被货物的提供方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在里面,比如品牌定位、服务支持等。

新设备市场中的价格是从卖方向买方流动的,也就是说卖方掌握新设备价格的定价权。在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市场,二手工程机械设备的成交价格事实应该由买方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卖方。二手工程机械设备成交价格应该多少,绝大多数程度上取决于买方愿意为此设备出价多少。

要实现二手工程机械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从买卖方式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对二手工程机械采用拍卖交易的方式,恰好符合这样的发展目标。

拍卖这种交易行为最大程度上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易,为买卖双方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交易环境,使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良好的保障。

拍卖的整个过程始终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行,交易价格通过群体竞价,有公认的成交标准和形式,交易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商或中间商等卖方定价的传统,通过公开竞拍得出的价格更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市场价格。

拍卖设备通常被集中在一起,并在确定的时间出售。买方参与者拥有了更为充裕的设备评估时间和选择权,且受第三方影响小。潜在的买家能够很方便地在某个场地检查设备并对设备出价。拍卖方负责销售和宣传委托人的设备和拍卖会,委托人只需要签订委托合同和把设备运过去即可。多方参与,却又简单有效。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拍卖交易方式也不断扩大其在交易中的地位。2011年底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拍卖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未来工作任务的首条就明确指出拍卖行业将会“以市场化和专业化为目标,引导拍卖企业开拓新市场”。由《指导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中国拍卖业走向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的道路是大势所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拍卖领域市场细分的一部分将备受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拍卖行,利氏兄弟及其创建的无底价拍卖方式已被全世界二手工程机械设备交易商所认可。无底价拍卖是快速处理大宗商品的一种简单方法,且极具成本效益。此种拍卖不含有最低出价和保留价格,这种方式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行业的潜在买家。参加这些拍卖会的买家都希望其买到的设备能够马上投入使用。因此,他们通常对所需的商品出价更加积极,为卖家带来的回报也较为合理。无底价拍卖的另一大优势是出售的必然性,买卖双方无须花任何时间进行谈判,买方只需履行一定的手续,即可将设备带走。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在其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通过对具体设备及系统保护原理及其实现的分析阐述, 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与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1,2]。学生由于没有任何生产实际的经验, 对继电保护设备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课程的教学安排和组织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难学, 教师难教的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很难得到保证[3,4]。

在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 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面宽, 工程实践能力强, 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积极组织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深入生产和教学一线进行调研,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实践设施、考核方式等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课程教学主线的设计与构建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调研讨论, 对课程的教学积极地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提出了认识实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课程教学主线, 如图1 所示。

并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类和调整, 如图2 所示。

1.1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 构建课程的衔接和侧重面。根据电力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充实教学内容, 引入前沿技术, 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续和后续课程及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和衔接,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2014 版最新修订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大纲》, 课程主要包括继电保护概述、电网电流保护、电流距离保护、输电线路纵联保护、自动重合闸、电力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 增加了数字式继电保护计算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并将MALTLAB仿真引入课程的教学当中。

1.2 教学计划的调整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学习的特点, 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实践, 提出了以认识实习-理论与实验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为主线的全新课程教学模式。在2014 版培养方案中, 对认识实习环节的设置时间、实习内容进行了调整, 安排学生到发电厂和变电所进行短期认识实习, 邀请现场专工给学生进行现场继电保护装置的介绍, 使学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原理等有一个感性认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改变以往理论与实验实践脱节的现象, 将理论教学调整到实验实践环节进行, 边理论边实践, 在课程结束后增加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环节,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的生产实习中, 再次安排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实习环节, 由指导教师和现场运行人员结合现场实际的保护元件、保护配置对保护的动作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实现实践-理论-应用-再实践的锻炼, 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

2 多层次、高水平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多层次、高水平的课程实践教学建设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的支持下, 建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践基地, 引进THKDZB-1 型继电保护实验装置, 该套装置具有多个设备组件, 利用设备组件之间的组合, 既可以实现单个继电器的实验, 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实验;也可以实现综合性保护实验, 如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实验、变压器差动保护及过流保护实验、线路三段式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综合实验等。

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改变以往理论与实验实践脱节的现象, 将电网电流保护、重合闸、发电机保护和变压器保护等部分得理论教学调整到实验实践环节进行, 边理论边实践。

例如对于电网电流保护中的继电器部分的讲解先通过理论教学对继电保护的继电特性、启动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进行讲解, 然后通过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对这部分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对继电器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对理论知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电网的电流保护先对阶段式保护的整定计算、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原理接线图进行理论讲解, 之后通过6-10k 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过流保护的原理, 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3 积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实践

以往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 缺乏考核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根据课程教学环节的调整及课程特点, 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采用理论考核、实验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综合考评方法, 其中理论考核占40%的成绩, 实验实践环节占40%, 课程设计环节占20%。

4 教学改革实例及效果

电网的电流保护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学习难点, 抽象难理解, 首先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认识实习, 结合现场对电流保护的原理, 工作过程, 作用等进行初步认识, 之后在课堂上对阶段式保护的整定计算、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原理接线图进行理论讲解, 之后通过6-10k 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过流保护的原理, 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实验线路图如图3 所示, 实验接线图采用展开图的接线方式。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进行, 过流保护的动作顺序为:当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和变阻器R, 模拟被保护线路发生过电流时, 电流继电器LJ动作 (实验中交流电流回路采用单相式) , 如图3 (a) 所示, 其常开触点闭合, 接通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回路, SJ则动作, 经过一定时限后, 其延时触点闭合, 接通信号继电器XJ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线圈回路, BCJ动作, 常开触点闭合, 接通了跳闸回路, (因断路器QF在合闸状态, 其常开触点QF是闭合的) 。于是跳闸线圈TQ中有电流流过, 使断路器跳闸, 切断短路电流。同时XJ动作并自保持, 接通光字牌GP, 则光字牌亮, 显示“6-10k V过流保护动作指示”, 如图 (b) 所示。通过实验, 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过流保护的实际动作情况和工作原理。

通过对课程流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2014 学年和2015 学年两届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分析表明, 学生学习效果大幅提高, 平均及格率由原来的低于70%提高到85%以上, 优良率也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15%左右。

5 结论

在现代大工程观的背景下, 根据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学生学习困难的现状,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课程从教学内容、培养方案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等方面行了改革和探索, 提出了认识实习—理论与实验实践—课程设计的课程教学主线, 认识实习环节的提前引入和实验环节引入课堂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学生课程及格率和优秀率均有大幅提高。

摘要:在现代大工程观的背景下,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改革, 提出了认识实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课程教学主线, 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继电保护,大工程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军, 龚庆武, 吕艳萍, 丁涛.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实验课程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 (01) :73-75.

[2]程海军, 陈晓英, 孙丽颖.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8) :112-114.

[3]王思华, 赵峰.综合自动化背景下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03) :90-95.

环境保护下的土木工程 篇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及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法学等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解、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研究和制订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污染物为主线,突出环境监测的特点即布点、采样、样品保存、预处理、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等,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2]。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该课程发挥其适应“大工程观”整体教育思想的作用与效果,就应尽一步调整和完善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授课教师要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提高自身新旧知识的驾驭水平等三方面进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本课程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 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监测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环境监测无论在内容、范围上,还是在仪器、方法上,以及在规范和法规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2004版《环境监测》教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已经不能全面的反映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以及国内外环境监测的新成果。由于环境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领域宽。由于受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教师必须在规定的学时范围内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会经常出现下列问题。一是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但要讲授教材的全部内容,还要增加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这就会导致主次不分,重难点不突出,特点不鲜明,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庞杂,无从下手。二是教材取舍不当。环境监测现行教材很多,参考书与教材差距较大。如何在教学过程体现大工程观理念下石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是选取教材的关键,由于目前没有石化特色的专业教材,因此如何根据教材水准的高低和上课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石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合适教材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1.2实验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监测学科发展的需要

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技能课,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技能和认知。按照大工程观的理论,工程在本质上是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的。实践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认识论的基础。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题中之义。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工程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起到关键和核心的作用,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环节就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靠实验和工程训练完成,学生只有在实际工程环境或接近实际工程环节中经过训练才能获得这种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培养具有石化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就必须经过具有书画特点的实验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而传统的实验课程设置和方法是限制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的环境监测实验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即以老师先详细讲授,然后学生在机械进行操作,填写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师生没有通过实验的互动去真正了解和掌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放松了对实验课的重视和兴趣,缺少了创造性的思维,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学生的环境监测实验主要以化学法为主、仪器法为辅,这些传统的实验手段也是限制了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开发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1.3授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监测学科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形势看,环境监测的改革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性的方面入手,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课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增强具有石化特色的环境监测教学实践性等方面的研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动力,主动在环境监测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由于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两大突出特点,在相关学科和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有机融合是今后环境监测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改革任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在环境监测理论和技术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加强。

2 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2.1 选取权威教材,增减教学内容

目前采用的教材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由于部分内容不能适应石化专业特色建设,因此选用参考书是国家环保总局编写《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3]《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权威发布的分析方法,对原有的教材作了相应的增减和调整。一是对原有课程章节与参考书进行有机结合,剔除陈旧的方法增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及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讲解;二是对各章重复的分析方法提出来集中讲授,避免不必要重复的讲授;三是对有关涉及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备设计及应用等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四是在大气、水、固废、土壤和生物监测方面增加与石化特色相关的更多的有机物监测分析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市场化和地方人才的实际需求。

2.2 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监测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标准的不断出台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监测技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创新教学观念,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办出特色教学模式。一是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应采取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监测方法、技术和标准,使课程内容尽量与国际接轨。二是对于其它专业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三是对教材中重复出现的内容进行提炼、合并,作为概论讲述。四是每节课都要对讲过的内容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注意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渗透结合;五是对一些陈旧过时的监测方法或实际应用不多、行业性很强及理论知识高深、测定步骤繁杂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和合并,重点讲解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对统一分析方法及试用方法的讲授采取与石油特色和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体现石油特色和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步伐,同时缓解课时压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3 优化课程教学模式,确定其教学效果核心

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环境监测课程理论性较强,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致使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任课教师如果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就会造成教师做无用功,学生厌学的状况。因此,要求教师改变教师枯燥无味的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本专业的石油化工特色,联系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穿插讲解,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4 温故而知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每次授课时都对本课程中涉及的前期课程内容做适当归纳,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或讨论,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的启发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加深理解新知识点,并以污染物为主线系统掌握其各种监测技术方法、原理等来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讲台前回答问题或讲解专业知识,促进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对基础知识巩固复习的目的。

3 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是更新理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工具,在环境监测教学工作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环境监测课程内容中涉及很多监测仪器的构造、监测点位的布置、在线监测等具体而抽象的问题,很难用语言叙述解释清楚。因此,应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全面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多媒体化。通过多媒体教学既可弥补实验室仪器的不足,还可以扩大信息量和拓展知识面,可以将实验、仪器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进行动画演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形式更加形象性、动态性、直观性和立体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更新实践教学手段。要以培养具有石化特色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石化公司等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教师科研为先导,充分利用石化公司的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车间作为学生实践的主战场和实习基地。通过教师和外聘教师的传帮带,提高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毕业无缝接轨走向社会创造条件。三是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4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涉及的环保知识面广,领域宽,内容繁杂,初学者很难全面系统掌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一个学期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掌握该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学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加强课堂教学环节外,还应加强课后辅导,尤其是网络辅导和网络答疑,让学生足不出室就能与老师进行适时的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教师除了正常的授课外,还要把网络课堂建设建立起来,以适应网络时代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成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授课教师梯队,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研究,不断探索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适应新时期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教学质量。

摘要:大工程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大工程理念结合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具有石化特色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找出目前环境监测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入手,就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环境监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

[2]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保护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环境;计算机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93.08

1 计算机软件的概述

1.1 计算机软件的界定

对于计算机而言,计算机软件主要是指相关的程序和文档。计算机程序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编码序列的指令执行装置由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等等,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符号指令代码序列是一个序列的指令或象征性的语句序列。计算机程序包括源和目标程序。相同的源和目标文本应被视为一个工作。指的是高级语言源代码或汇编语言程序,目标程序是指一个程序源代码编译或解释处理后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所谓的文档是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发、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手册。

1.2 主要构成要件

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中,不管是相关的程序还是必要的文档,都是计算机相关软件中的非常重要的保护对象。在计算机软件中,有着自身的需要条件:第一,原创性;也就是说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有自己的独立完成者,在设计以及编码的组合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独立的完成者;第二,固定性;对于计算机软件而言,那些受保护的软件都需要在某个物体上进行固定。这里提到的有形物体主要是指存储介质,主要包括图表、卡片等。

2 计算机软件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的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计算机的兴起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时间更短,而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相对较弱。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专有的计算机公司很少理解,采取适当的政策研究和开发活动完全保护,这势必影响到我们的电脑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阻碍他们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从业者在计算机领域的意识来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也很冷漠,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大量的研究。

2.2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在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目前知识产权制度的条件下,计算机软件的诸多内容都不能很好的得到保护。在一些法律中,比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等法律中,相关的保护条例没有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在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相关方面,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政策存在很多的不配套性,这一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减弱了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这一问题的存在倘若不加以改善,必然在国内、国外市场上很难保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会出现计算机软件开发程序的不完善,也必将存在出现中国计算机软件市场的损失。

3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措施

3.1 提高自身计算机软件研发能力

应加强技术开发软件的能力,适当调节经济管理,快速增长的新技术推广和应用软件。只有自力更生,获得保护的最坚实的基础。增强软件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而且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高度复杂的任务。培训人员的经济发展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合理的调整经济管理、协调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相互合作,促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使国家软件经济快速发展。

3.2 采取灵活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由于版权保护限制,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推广,涉及一系列的相关产品和方法的使用,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即计算机软件本身仍然是受版权保护法律依法,但相关的核心技术,生产的产品或方法专利保护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保护模式。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从而最大化由于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软件,并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3.3 基于法律的角度有效保护

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软件保护法律形式的多样性。它可以采取以下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3.3.1 著作权法的保护

计算机软件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必须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计算机软件的独创性体现在与他人不同的技巧和独特的表现思想,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创意的表达形式,只有固定在存储介质上方被感知,可复制性表现在将一个软件转载到另一个载体上只需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通过著作权保护软件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现采用专门的由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软件条例)进行保护。但软件著作权保护存在着不能保护作品的创意和不能排斥他人独立完成相同或相近似的软件作品的缺陷。

3.3.2 专利法的保护

专利法保护正好弥补了软件著作权保护所存在的缺陷。专利法能有效地保护软件开发者的创意,也能排斥相同或相近似的独立完成的软件作品,专利的保护期限完全可以满足软件的生存周期。但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获得专利权,因为专利法并不保护抽象的数学公式、算法和逻辑推理。也就是说,软件必须是具体的技术方案,且要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3.3.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合同法的保护

如果说著作权、专利权保护存在一些缺陷,那么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合同法的保护可以弥补二者的一些不足。只要软件的创意不为公众所知,可通过合同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来保护,既能保护作品的“创意”即技术方案,又能保护创意的“表达”。但亦不能有效排斥他人相同或相近似的作品。

3.3.4 商标法的保护

对于大量投放市场的软件,也可采用商标保护的方式。像其他商标一样,软件产品的商标也代表了一种信誉。复制者为了让顾客相信其产品为正宗原件,也会将商标一同复制,而复制商标则会侵犯商标权。

4 结束语

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中的软件保护的相关问题逐渐的暴露,尤其是在目前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提高计算机软件问题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计算机软件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夠不断的提高对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应明,孙彦.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鲍永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3]王超.网络侵权责任及其规制规则——兼谈对《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理解与适用[J].科技与法律,2011(03).

作者简介:陈建宇(1993.07-),男,内蒙古人,本科,研究方向:软件开发。

城市治理视野下的环境保护 篇12

(一) 何谓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概念来源于西方社会, 是一个综合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科学。从内涵来看, 城市治理首先是一个治理城市的动态的过程, 既是决策的过程又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重点是在使城市中各个利益主体达到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基础上, 使城市整体利益趋向最大化的过程。其次, 城市治理在静态上是要依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的合力, 共同形成城市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的过程。

(二) 城市治理体系

前文提到了, 城市治理的依靠力量, 也就是城市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即城市政府、企业、市民和社会组织, 它们构成了城市治理从动态到静态、从宏观到细节、从政策到对策一系列博弈的动力。因此, 有关城市治理的一切内容和对象, 都要与他们发生联系。

二、城市治理各体系的环境保护职能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凸显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它的重要程度已经开始威胁局部区域的生存质量和一些国际间的合作。而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以城市为单位的背景下, 所表现出来的亟待解决的迫切, 则需要城市治理的几大要素来予以应对。

(一) 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是城市治理的核心主体, 它既是一个城市公共权力的掌握者, 也是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城市政府的职责是代表全体市民意志形式公共权力, 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监督和服务。城市是现代化的标志, 而现代化的基础是工业化。工业化天然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上。而大工业带来污染必然威胁城市的发展, 尤其是市民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治理主体, 拥有着最高的公共权力和管理使命, 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扶持经济, 一方面还要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将环保上升为城市内部治理的关键环节, 而非粗浅意义上的形式敷衍。政府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往往是通过立法, 并责成相关部门, 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预算和调拨, 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推进, 并实施具体的计划, 从诸如绿化、治污、节能、减排等全面纳入城市规划的宏观计划当中;同时颁布一些部门条例在全社会范围保障环保事业, 尤其对新型的环保产业实施扶持、注资和宣传, 并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一些监督机构, 对城市环保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追踪和奖惩。

(二) 企业

企业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动力和生力军, 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细胞, 是社会财富的整体提供方, 通过生产、管理、经营、销售、服务等流程将产品推入城市市场, 并通过竞争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企业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 而它为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往往会与城市政府达成协议, 并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而环保对于企业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 企业有环保的天然责任。因为企业自身的运营机制导致它必然要消耗资源和能源, 加上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带来一定的污染, 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生产获利之后, 它的利润当中本身就含有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的成本, 因此企业有责任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对周边环境的治理。而且, 企业一旦自觉担任环保的主体, 往往具有一定的宣传效应, 为企业积累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获得了潜在的信誉, 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更有意义。第二,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保护, 还是对环境“使用价值”的恢复和增殖, 这本身就具有资本价值和潜在的市场吸引力。因此大力扶持生态产业, 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一股动力。因此很多相关产业就是据此大力注资, 通过提高了环境质量而提高了地价, 拉动了房地产、建材、劳动力等市场的内需, 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增长点。

(三) 市民

市民是社会的最小细胞, 是城市治理的最基本单位。市民参与治理的愿望大多是满足自身的需要, 从而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当然, 单一的市民对于城市环保往往是孤立的享受。但是市民几乎填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因而监督的涉及面自然是无孔不入, 因而也就抵消了个体市民的薄弱。城市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 具有社会性、群众性, 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 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自然环境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 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提高其认识, 培育其兴趣, 力争把环保从束之高阁的政策口号转变为市民自觉奉行的社会风气, 内化成为群众的习惯。尤其是现代工业社会, 享受“自然风光”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需要, 这已经形成了明显而持久的“生态市场”, 因此, 在环保产业的视野下, 广大市民的“生态”消费是巨大的升值空间。

(四)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城市治理的未来主导力量。它又称为群团组织, 第三方组织, 非政府组织, 有别于政府和企业, 既没有公共权力, 也没有营利目的, 而是致力于经济社会公益事业的独立组织, 如协会、学会、联合会等。随着市民社会的初露端倪, 市民民主、自治意愿的自觉强化, 社会组织的作用也日益体现, 成为协调政府、企业、市民的有生力量, 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为政府提供有效建议、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是企业的联合体, 也可以是市民的联合体, 并通过一定的组织规章和组织运作原则, 对政府提供咨询建议, 对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因此形成了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决定了它可以协调政府、企业、市民的利益冲突, 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公平。群团组织对于环保事业当然具有先天的热衷, 因为它没有营利目的, 因而往往能够清晰看到经济社会对于环境的破坏和环保的迫切性, 也能够比政府更容易找到环保事业和生态产业的规划的发挥策略, 既能为社会广为宣传环保的意义, 同时又能为企业投资环保产业提供发展策略和市场导向。

总之, 在城市治理的框架中, 环境保护已经从空泛的宣传理念成为了可见可感、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行为, 通过政府、企业、市民和社团等载体的磨合和实现, 环境保护事业自然是顺水推舟, 进入常规发展阶段。

摘要:现代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 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化。当然, 不断增长的社会问题和愈发严峻的环境压力也日益迫近城市尤其是大都市。

关键词:城市治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云.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

[2]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多边教学活动下一篇:过滤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