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共12篇)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 篇1
1 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案设计
山西省孝义市属半干旱地区, 全年无霜期170 d, 年降水量550 mm, 年均气温10.3℃, 对春玉米在当地连续进行4年试验, 种植制度为一年一作玉米。
试验所用机具包括旋耕机、间隔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 配套主机为天津—60拖拉机。
试验时间为2006年—2010年, 试验选择3种耕作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即传统耕作 (以下简称传统法) 与保护性耕作的2种模式 (即深松覆盖, 简称深松法和免耕覆盖, 简称免耕法) 。其中, 传统耕作是在人工收获上茬作物后, 进行秸秆粉碎、深翻处理, 来年春季旋耕施肥播种;深松法是在作物秋收后, 进行秸秆粉碎, 用间隔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 并用旋耕机进行浅旋作业, 使地表土壤与碎秸秆混在一起, 来年用免耕施肥播种机播种;免耕法是前茬作物收获后, 作物残茬全部留于地表, 不再进行其他任何耕作, 来年春季用免耕播种机在原残茬地表上直接进行播种施肥。
在试验中, 对比分析了3种作业方式的土壤物理性状、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率、经济效益。
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1 土壤物理性状
2.1.1 土壤密度
3种不同方式下的土壤体积质量对比见表1。表1测试数据表明, 由2006年收获时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体积质量都相同, 由于秋季翻耕、深松, 播种前传统田、深松田土壤体积质量降低, 而免耕田由于地表土层未被翻动所以最高。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体积质量都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 (1.1~1.3 g/cm3) , 虽有高有低但都不会对作物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且都是收获时高而播种时低, 与玉米生长对体积质量的要求相符。传统田均体积质量偏低, 深松田由于其在收获后的深松耕作使土壤形成虚实相间的结构, 体积质量高于传统而低于免耕。
g/cm3
由表1可以看出, 免耕田体积质量变化量最小, 为0.015 g/cm3左右;而传统田最大, 为0.05 g/cm3左右;深松田居中, 为0.02 g/cm3左右。说明在没有压实情况下, 土壤内微生物、作物根系、土壤冻融等作用下耕层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免耕田最好, 深松田次之, 而传统田最差。
2.1.2 含水量
3种耕作状态下的土壤含水量对比见表2。由表2可知, 收获时各种处理下含水量无明显差别, 但到第2年4月份下种时, 由于深松田与免耕田有残茬覆盖, 比传统田含水量高出1.3~1.4个百分点, 说明这2种处理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蓄水较多而利于作物播种发芽。
%
2.1.3 地温
地温测定在播种后进行, 每天6时、13时和18时各测1次, 共测30 d。3种耕作播种后30 d内0~20 cm土层的地温对比见表3。
表3地温测试结果表明, 由于免耕田地表有秸秆覆盖, 阳光难以直接照射到地面, 加上土壤相对紧实, 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较少, 地温普遍低于传统田与深松田。而深松田由于深松后覆盖率降低, 土壤透气性增加, 可提高地温, 比免耕田温度高, 特别是在试验前10 d, 地温平均高出0.5℃, 说明在春季地温较低的情况下, 表土作业可以增加表土透气性, 减小覆盖率, 加大阳光照射面积, 提高地温。
2.2 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率的比较
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率见表4。
2.2.1 作物产量
表4显示, 保护性耕作2种处理方法的产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的产量, 深松田比传统田平均产量高出13%, 免耕田则高出传统田23%, 而免耕田比深松田均产量高出9%。免耕田产量最高, 深松田次之, 传统田最差。
2.2.2 水分利用率
从表4来看, 免耕田与深松田的水分利用率差别不大, 免耕田略高, 而传统田则要低得多。
从土壤蓄水力及水利用上来看, 深松田产量不应低于免耕田太多, 而试验结果却表明深松田产量低了近10个百分点, 由于深松作业造成了地表的平整度降低, 使得播种作业难度增加, 播种质量下降, 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2.3 经济效益分析
以2008年为例, 3种作业的产出与投入对比见表5。
3种方式所用种子、化肥费用相同, 而机械作业投入也相差无几, 虽然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多了一项化学剂除草, 但在人工方面的投入, 却省得多, 总投入也比传统耕作少, 而收入却比传统耕作高。因此, 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与传统耕作相比, 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产量。
4.2 适宜地区应进行深松与免耕模式
在目前的生产体系下, 在适于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旱作农业区, 有必要进行深松、免耕, 既能减少劳动强度, 又能增加收入, 还能很好地保护环境。
4.3 增加表土作业
保护性耕作由于连年秸秆积累, 秸秆量大, 覆盖率可达90%以上, 可能使得播种作业难以顺利进行。为保证通过性, 适当增加表土作业 (如旋耕耙地等) 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虽成本增加, 但增产效果明显, 经济上是可行的。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 篇2
工作总结
一、项目完成情况:
(一)面积实施情况。
于2001年起,就开始大面积推广实施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因长期坚持秸秆还田,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度、土壤有机质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土壤抗旱能力增强,已被广大职工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保护性耕作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工增收的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减少了耕地作业,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由于表土未进行耕翻,特别是次生油菜的发生量明显减少。****2010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计划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实际实施面积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完成任务的100%。2009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万亩,经过示范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较成熟的技术模式,现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计划2010年新增面积3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
2010年团场分项完成作业面积是:少耕深松3万亩,免耕播种3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8万亩,杂草病虫害防治面积达18万亩。
(二)机具推广情况。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团场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65台(架),实际投入65台(架),投入率达100%,其中:计划投入免耕播种机6台,实际新增6台,达100%。型号分别为:中农机美美诺6119型免耕播种机3台,现代农装科技2BF3620型2台,德国阿玛松32行气吹式免耕机1台,每班次作业达300亩以上,可满足3万亩地的作业需求。计划新增机具6台,实际新增机具6台。从而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投入情况。
2010年,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1万元。实际完成121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0万元,项目团场配套资金10万元,职工自筹101万元。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107万元,占总投资的88.4%,其中职工自筹101万元,团场配套6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20万元;作业补贴3万元,占总投资的2.4% ,全部为团场配套资金。项目组织管理、检查验收资金1万元,占总投资的0.8% ,全部为团场配套资金。中央资金10万元,其中,宣传指导2万元,占投资的20%;技术培训投资2万元,占投资的20% ;示范区建设投资6万元, 占投资的60%。
二、项目实施效果:(一)经济效益.农四师****建设9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农田 , 保证出苗率95%以上,减少一遍耕地作业,降低作业成本和化学除草成本11-15元, 增产增收5%, 每亩可增收25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四师****地处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土地总面积8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7万亩,牧草地60.6万亩。农作物除小麦、油菜、青贮玉米、马铃薯外,其它农作物难以成熟。
传统的铧式犁耕作技术,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分含量, 裸露的耕地表土被大风扬起,加剧了沙尘暴的肆虐。保护性耕作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旱区节水抗旱能力的重要措施。团场每年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超过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免耕施肥播种能够降低成本11-15元/亩,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提高产量4%以上,增加了职工收入,壮大农垦经济,改善项目团场的生态环境。因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为确保该项目顺利进行,团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团长担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团长任副组长,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产业化办公室,成员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产业化项目办和发改科等部门领导6人,项目示范区技术人员13人,共19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负责示范区各项具体工作。
(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依托团场农机的有利优势,积极引进、试验和探索适合本团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机械,研究和制定适宜本团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3)整合农机管理、推广、科研和大学等单位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积极开展免耕播种机具的引进、试验和改制工作;组织团场技术人员和农机户外出考察,为农机户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保证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产品质量,满足团场生产作业技术要求,充分用好现有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科学配置,提高效率,合理使用。
(4)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编印保护性耕作技术资料2000册,发放到技术人员和职工手中,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使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5)项目技术依托兵团农垦科学院农机化所, 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师农业局等科研、农机推广单位。各科研推广单位负责牵头组织项目规划、申报;承担项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与交流、实施情况检查、材料汇总等具体工作; 承担试点试验数据监测、技术咨询、新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机具开发、改进等工作;技术专家组全面负责对项目团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技术依托兵团农垦科学院农机化所, 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师农业局等科研、农机推广单位。各科研推广单位负责牵头组织项目规划、申报;承担项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与交流、实施情况检查、材料汇总等具体工作; 承担试点试验数据监测、技术咨询、新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机具开发、改进等工作;技术专家组全面负责对项目团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四、采取的主要技术模式及作业质量。
建立示范区11个连队,面积9万亩,其中小麦4.5万亩,油菜4.5万亩。2010年新增面积3万亩,其中小麦1.5万亩,春油菜1.5万亩。采取的主要技术模式分别是;
油菜耕作技术模式:
(1)2009年10月前收获春小麦(留茬高度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机施肥→2010年4月免耕播种油菜→机械喷洒除草剂、杀虫剂及叶面肥(2-3遍)→机械收获。
(2)2009年10月前收获春小麦(留茬高度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机械施肥→2010年4月机械喷施除草剂→2010年4月免耕播种→机械喷洒除草剂、杀虫剂及叶面肥(2-3遍)→机械收获。
面积10000亩,其中2连5000亩,6连5000亩。
春小麦耕作技术模式:2009年9月收获油菜(留茬高度不低于20CM)机械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整地机耙地、梳草→免耕播种机施肥→2010年4月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杀虫剂→机械收获。经过对各作业层次的跟踪检查,作业质量完全符合要求.五、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1、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还不足,有些同志把免耕播种或秸秆还田或深松单项技术就认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2、免耕播种机具有待完善提高。个别工作部件强度不够,容易变形,作业可靠性差,播种机易出现涌堵现象,对作业质量有一定影响,建议组织力量研制性能先进、作业质量好、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价格低的免耕播种机。
3、项目投入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资金。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主要用于项目推动,对于技术体系完善和研究没有明确的资金支持,造成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后劲不足,适应性、广泛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促进保护性耕作的长效发展。
(二)建议
1、加大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科研开发。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开发研究。使机具的性能不断适应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需求,为保护性耕作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关系分析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优势;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4-0058-02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使用机械来完成,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突飞猛进,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对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土地环境带来了问题,机械化深耕深翻、开荒种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为此,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要求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工序,通过覆盖残茬、免耕播种、病虫害杂草控制及土壤轮耕制等技术措施,给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实施需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因此,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看似对立,但实际上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前提,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际上就是由农业机械化单纯承担生产任务向承担生产和环保任务的转化。
1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相辅相成
1.1 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完成保护性耕作的基础
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进行免耕播种施肥作业。农田的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都需要机械化作业实现,而免耕播种施肥作业更是人力、畜力无法完成的。除此以外,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包括杂草及病虫害控制和深松与表土作业,这些技术的实施也都需要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完成。
1.2 保护性耕作要求农机具结构更合理、性能更完善、质量更可靠
保护性耕作是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其作业内容在一些作业环节上与传统的作业模式有很大的差异,人力、畜力很难达到作业标准要求。因此,保护性耕作所需要的农机具结构和性能比普通机具要求要高,需要性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的保护性耕作专用机械。所以只有研制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顺利实施的农业机械设备,才能使保护性耕作顺利推广。
1.3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其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对作业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护性耕作需要性能和结构更合理的专用耕整地机械和播种机械,且不同地区由于土壤环境、种植制度、种植规模等不同,对保护性耕作机具要求也不同,这种需求会促进农业机械化在规模和技术上的进步。
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
2.1 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传统的灭茬打垄、翻耕、旋耕等作业动土量大,土壤风蚀、水蚀比较严重。而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动土量小,减少了作业机具进地的次数,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土壤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避免大面积翻耕、旋耕导致的土壤水分流失和风蚀的发生,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 减少大气和土壤污染
传统耕作方式下秸秆不还田,主要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导致空气污染。保护性耕作采用大量秸秆覆盖的方式将秸秆还田,减少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另外,传统耕作方式下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大,而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提高了生态效益。
2.3 节本增产
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农业增收,主要体现在节本和增产两方面。在节本方面,传统耕作方式程序复杂,费时、费工、投入成本高,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简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器进地次数,可节省劳动力、节约燃油等能源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增产方面,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尤其对于干旱地区来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入渗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此外,传统耕作方式导致犁底层增厚,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进而改善土壤结构,能够为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保护性耕作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目前仍有很多农民从思想上不认可保护性耕作,没有办法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仍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应加强试验示范力度,将保护性耕作全面推广出去。
3.2 保护性耕作机具不完善
近几年,适合我国使用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的研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制度、种植规模等实际情况的农机具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加强机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3.3 专项资金投入不够
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引进和研发,以及购置相关机具的补贴。目前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机具的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完善和示范推广。
4 全面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建议
4.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认知程度
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广大农民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要想改变现有局面,让广大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讲座、发放宣传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面向机手和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深刻认识,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4.2 积极研发和引进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标准越来越高,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机具性能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突破技术障碍。建议财政部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出台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积极研发和引进通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功能强大的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并根据各地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产品,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可靠的机具保障。
4.3 做好试验、示范工作
示范基地建设是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把示范基地建在领导有积极性、班子有战斗力、农民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以及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大、集中连片的乡镇。通过示范基地指导农民如何做、怎样干,并将示范基地和传统耕作方式的地块进行对比,对作业成本、土壤肥力、作物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数据进行记录,用真实的数据让农民看到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度。此外,要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推广作用,以点带面,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
5 结语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看似相互对立,实则相互促进。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保护性耕作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推广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其技术推广力度、机具推广数量、发展面积等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把保护性耕作纳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各个环节中,加快探索适应不同地区、可操作性强且易于被农民接受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示范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胡艳清,卢秉福.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效果[J].农机化研究,2009,31(3):249-251.
[2] 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4.
[3] 李德权,顾秀兰.农业机械化该不该提倡保护性耕作[J].青海农技推广,2001(2):43-44.
保护性耕作与旱作农业 篇4
1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技术的核心内容
机械化旱作农业是指在旱作农业区以机械设备为载体, 实施旱作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理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是将残茬覆盖地表,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 通过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 保护土壤, 减少水土流失、风蚀、水蚀、地表水分蒸发, 节省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 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旱作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兴起, 并逐步实施和推广开来, 到2008年底, 我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达204万hm2。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 年增产粮食40万吨以上, 节省灌溉用水12亿m3, 节省用工1.2亿个, 节约生产成本9亿元, 节本增收总效益15亿元, 减少水土流失3 000万吨, 减少农田扬尘6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25万吨, 基本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但从整体来看, 我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依然偏小, 传统的铧式梨耕作方式在一些地区依然在采用, 加剧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可以说, 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是旱作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作用体现在它摒弃了传统耕作法对土壤伤害的弊端, 有利于土壤耕作环境的恢复和再生,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点如下:
(1) 蓄水保墒。据降雨模拟器显示, 在80mm/h大雨情况下, 保护性耕作的地面径流减少70%, 可起到蓄水保墒作用。据测定, 秸秆粉碎还田后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粒数量比未还田地块高出3%~7%, 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 有利于蓄水保水, 可保证春播后种子发芽和苗期正常生长。
(2) 培肥地力。试验表明:0~20 cm耕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未还田地块高0.40%, 20~40 cm耕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出0.11%。玉米根茬粉碎还田后, 比对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0.06%~0.15%, 每年可补充土壤有机质矿化量73%, 具有明显的培肥效果。
(3) 保护耕地。保护性耕作可减少作业次数, 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 缩短了作业时间, 防止风蚀、水蚀发生, 节约机耕作业费用, 提高作业效益。
(4) 促进增收。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元素相当于给土壤增施有机肥375 kg/hm2, 保护性耕作地块的旱地玉米比未实施地块平均增产18%, 小麦平均增产12%, 玉米和小麦生产工序分别减少4~6次和2~3次, 降低生产成本32%和23%, 使农民每公顷土地纯收入增加44.8%和19.6%。
3 基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旱作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以科技项目带动培训, 采取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千万机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培养人才。不断完善课题组长择优任用、技术人员择优选送深造等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科技人员培养, 通过专业培训、技术讲座、现场示范等方式, 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技术队伍。
3.2 加强示范区建设
试验示范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切忌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广, 切忌为了单纯完成项目而搞推广。要建立省、市、县三级示范区, 在示范区上进行技术试验、熟化、宣传、推广、培训, 并形成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技术服务模式。
3.3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推广保护性耕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一方面农民转变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另一方面发挥保护性耕作优势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 要加强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主体的素质, 使其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点。鼓励各级服务组织参与此项工作, 通过实行有偿服务, 扩大服务领域, 增强自身实力。
3.4 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重视是保护性耕作顺利实施的保证,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重点突破, 循序渐进。同时, 保护性耕作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 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尤其是农机与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合作, 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各市县应成立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 自上而下建立起市、县、乡、村4级管理体系, 形成上面有人抓、下面有人干、具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3.5 开展技术宣传
一项新技术的推广, 一靠示范, 二靠宣传。前者是做给农民看, 后者是讲给农民听, 双管齐下, 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宣传方面, 各级农机管理、技术推广部门一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传播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 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报、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 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 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二要结合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 分区域建立培训中心, 开展技术培训, 培养技术骨干, 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 引导农民转变耕作观念, 并调动各级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
3.6 加快机具研发
保护性耕作基本知识 篇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人们不难发现,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呢?
保护性耕作与生态保护
先看看我国的耕地状况。我国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300万公顷。许多年以来,人们习惯了在旱地采用火烧秸杆,铧式犁翻耕土地,耕翻后耙压碎土,来保证播种质量,以及土地裸露休闲等传统耕作方式。
但是人们没有重视,干旱、裸露、疏松的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地表土流失和风蚀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成千上万吨的地表土被风刮走,既造成了农田的荒漠化,也加剧了沙尘暴的形成。可见,除了大量开荒、草原退化以外,不恰当的土地耕作方式,也是沙尘暴猖撅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沙尘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的保护性耕作法,使旱区农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法呢?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采用这种技术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秸秆覆盖量应超过30%。
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化学药剂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技术土壤深松技术下面,让我们看看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玉米收获机粉碎秸秆处理粉碎前茬作物秸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
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
留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到20-30cm。
秸秆覆盖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二,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我们知道,旱作农业没有灌溉,土壤水分基本来自天上降雨。雨水消耗分三部分。
一是径流消耗。径流消耗是指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还没有入渗到地里,就从地表流走了,是无效的消耗,约占降雨的10%左右,坡地可以达到30%以上。
二是地表蒸发,也是无效的消耗。约占降雨的60~80%,是主要消耗。
第三才是供给作物生长的有效耗水。根据测定,有效耗水仅占降雨的10~20%。所以,要想增加有效水分,只能减少径流、减少蒸发。
传统耕作,地面没有秸秆保护,在雨水直接拍击下,表面很容易结壳,产生径流。
而保护性耕作强调秸秆覆盖效果,能减少水蚀,减少地表径流。
另一方面,因秸秆覆盖明显减轻了阳光直射地面,降低了风力直接吹拂地面,土壤里的水分蒸发因地表的秸秆覆盖,增加了阻隔层,降低了蒸发散失的速度,使蒸发减少。
其次,把大量秸秆还田,直接增加了土壤里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注意:秸秆残茬处理技术适合在年降雨量达到250~800mm的地区应用。
麦茬地播种玉米
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
是在保证种子能够发芽的前提下,不耕翻或者少耕翻土地,将种子和肥料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主要方式有:
免耕播种是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我们可以看到,免耕基本不扰动地表,保持了一个持久的作物残体覆盖层,使土壤免受太阳、雨水和风的破坏,保持了土壤的营养平衡。转而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来承担“耕作”任务,使土壤保持疏松和透气。
带状旋耕播种是一种少耕方式,适合在少风多雨的季节和地区应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次完成带状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注意:免耕播种技术适合在地表平整、覆盖物分布均匀的地块应用。使用时一定要避免深浅不一,缺苗断垄现象。
化学药剂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技术
杂草和病虫害控制是保护性耕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历来,我们都是用土地深翻根除、斩断和深埋杂草的方法,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实施免耕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其实,耕作对除草有利也有弊,有时可能还促进了杂草的扩散。例如,农具可以将杂草的根或茎斩成断节,使每节都有可能长成新的植株。再例如,耕作可能将杂草的种子扩散到整个地块,加剧了多年生杂草的发生。
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呢?
种子处理
播种时,我们可以选用防病、抗病的种子。也可以采用药物拌种消毒的方法,防止病虫害发生。
喷洒化学药剂
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有效方法。通常在播种前,向前茬作物的根茬喷杀虫剂,可避免病虫害危害后茬作物。播种后的一周左右,喷洒除草剂,可全面封闭地表,有效防止杂草出苗。地表秸秆覆盖多的地块,喷药时应加大剂量。
当作物的苗出齐后,再喷施一次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可基本解决杂草问题。两次喷施除草剂,次数增加了,使用的剂量可以适当减少。
轮作
防治病虫害不能不提到轮作。我们知道,连作种植时,昆虫和病源会聚集在土壤中,危害下一茬作物。轮作则打破了许多病原菌的寄生周期,使新生昆虫更难找到它们偏好的食物,因而控制了昆虫和土壤传播的病害。另外,在一块地里轮流种植多种作物,增加了使用药剂的种类,有利于防止杂草和病虫的耐药性。例如,采用谷类、豆类、油料作物轮作,在免耕条件下,杂草和病虫害明显减少。注意:喷施除草剂和杀虫剂时,不能中途停车,避免药剂过量,导致药害。
土壤深松技术
是使用深松机械,在不扰动耕作层土壤的情况下,疏松耕作层以下5-15cm的犁底隔离硬层,加厚了耕作层,使降水渗入的速度和数量大幅度增强,避免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减少了由于翻耕裸露造成的水份蒸发,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常用的深松机械有多种,我们可根据土壤、作物、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深松机。
V型深松器的特点是,可以将耕作层全面疏松,使耕作层有利于接纳雨水。下部深处有鼠道,洪涝时可成为排水的通道。V型深松器适合密植作物,例如小麦等。
单柱式深松器的特点是,只松动作物根部正下方的土层,属于间隔深松。单柱式深松器适合于宽行作物,例如玉米等。
翼铲式深松器比单柱式深松器松土面积大,比V型深松器节省动力,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土壤深松是一个选择性项目,可2~4年进行一次。由于深松的成本与耕地的成本相当,所以,从多年种植的角度看,成本还是降低了。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可持续发展;推广对策
伊通县位于在吉林省南部,是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丘陵起伏,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全县耕地面积129599hm2,只占全县总面积的39.2%。伊通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耕地现状:全县坡地占总耕作面积的28%,东南部半山区比例达到46%。耕地经过多年开垦种植,重使用、轻保养,特别是分田到户以来,风蚀水蚀严重,逐渐贫瘠沙化。根据多年的资料对照,农田优质腐殖质损失量为每年每公顷3~5t,坡地为5~12t;雨水多的年份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持续的传统耕作模式造成土壤退化,地力下降,严重阻碍粮食增产稳产,所以当前必须实行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秸秆还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保护耕地,必须推广保护性耕作
1.1 东南部山区,分田到户以来,在应分得责任田的基础上,每户都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新开垦的耕地绝大多数都是山坡地,开荒头几年不用追肥,庄稼长势和产量就好于其他地块。但是多年风蚀水蚀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
1.2 中西部过渡平原开发利用时间早,使用化肥数量逐年增加,经过多年掠夺式耕作和水土流失,土壤也不那么肥沃了,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由20年前1000kg二胺,增加到现在1600~1800kg/hm2,否则就不能达到高产稳产。
怎样才能把宝贵的土壤留在田野,让它尽量减少损失,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是每个种田人都在焦虑和期盼的事情,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将面临土地贫瘠,持续沙化,所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2 改变传统耕作方法,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传统方式种植玉米,每年都要灭茬整地、疏松土壤、顶浆打垄,才能便于耕作,再加上中耕,导致地表土质疏松,春季风蚀,夏季水蚀,大量优质腐殖质流失,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下降。为了防止土壤疏松,就要减少地表耕作次数,留茬垄上播种,既能抢墒播种,起到抗旱保苗作用,也能保持水土,减少风蚀水蚀。2001年春季高温少雨,大地回暖快,墒情不好,来不及灭茬起垄,我县农机技术人员鼓励农民在原垄和垄侧施肥播种,结果出苗好于传统耕作方法,长势也不错,照样获得大丰收,留茬垄侧施肥,减少了灭茬费用,还减少了水土流失,一举两得,每公顷节本增效400~450元。经过多年试验,我县东南部半山区农民大多采用留茬轮作,环山地势耕作和少动土的耕作模式,比较成功地阻止了坡地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40%~60%,形成了伊通县半山区坡地、岗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随着国家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的实施推广,我县成为该项目推广示范县之一,由县推广站实施推广,今年在两个乡镇推广示范效果可佳。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施肥、播种、扶土、镇压,通过一年来的跟踪测试,优势明显:①出苗整齐。②不用净地、灭茬、起垄等,每公顷节约机耕费800~1000元。③在作物抗倒伏能力强,经受住了“布拉万”台风的考验。④蓄水保墒,春季玉米出苗后土壤含水量是传统耕作方式的140%。
3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制约因素
3.1 东南部山区采用粗放的保护性耕作,根据每年的墒情,利用小型拖拉机或者改制的农具完成播种作业,改变了传统耕作方法,起到了保护农民耕作的作用,农民期待早日研制出适宜山区耕作的播种机。
3.2 中西部平原,可以实行国家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但是不利因素较多:①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还不到位,观望的人多。②土地没有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作业面积小,浪费作业时间。③全县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过高,与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配套的大中型拖拉机少,农民重新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投入资金过大。④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农民即使购买了机具,地块小,作业量达不到,经济收入也不可观。
4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
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在我省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购买适宜本地作业的农机具,巩固和扩大示范作业面积,促进保护性耕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1 以点带面,优先发展。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利用,应以全面充分的试验示范基地为基础,选择机械化程度高,耕地连片,农民认知较快的村屯作为示范试验点,今年我县设置两个试验点,秋收以后,得到了周边农民的认可,纷纷提出下年度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因此在保护性耕作全面推广阶段应优先选择当地农民接受程度较高的村屯作为优先推广区域,重点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及对保护性耕作感兴趣的农民,在他们的田地里示范试验,容易收到较好的推广效果。
4.2 政府介入,整村推进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应重点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乡镇实施整村推进,发挥规模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辐射效应,特别是要通过多个农户大面积连片示范,切实为实现保护性耕作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农机部门做到项目下达有计划,执行过程有督察,示范地块结束时有验收,切实把整村推进和集中连片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抓紧抓实,争取几年内在全县推广普及。
4.3 业务指导,科技入户提高保护性耕作质量。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与推广 篇7
关键词:农业工程,保护性耕作,综述,农业
目前, 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 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 300×104 hm2。旱区农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旱灾频繁, 产量低且不稳, 农民生活相对贫困;其次是土壤水蚀、风蚀严重, 土壤沙漠化愈来愈快。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毁林造田、毁草造田, 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二是不适当的种植方式, 使大面积耕地裸露风化, 形成沙尘源。这些沙化土地在干旱和风力的作用下, 为我国北部和西北部侵袭而来的沙尘暴推波助澜。为了治理沙尘暴和缓解旱灾的发生, 我国在实施退耕还林 (草) 的同时, 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
1 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和特点
目前, 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国已取消了铧式犁耕作, 保护性耕作成为基本的耕作模式。前苏联、巴西、以色列及印度等国也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试验研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单项技术试验研究和农艺试验研究, 取得了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但是, 一般研究着眼于增产功能, 忽视其环保功能, 没有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 特别是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所需的关键机具研究不够。因此, 适合我国保护性耕作性能要求、适应于小地块和小动力、价格低廉的小型农机具是以后发展的重点。我国现行的机械作保护性耕作机具具有如下特点。
1.1 秸秆与表土处理
秸秆处理是为了既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 又不过分影响播种作业, 包括地面覆盖与地下根茬固土两部分。减少蒸发主要靠地面覆盖, 减少风蚀则主要靠根茬固土。在农作物收获后, 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直接将秸秆粉碎, 抛撒于地表, 然后可利用犁耕将其深埋入土, 也可在秸秆粉碎抛撒还田后, 不翻耕直接进行免耕播种作业。由此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增加土壤通透性。随着焚烧秸秆地区的扩大,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产量剧增。20世纪末, 我国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年产销量超过2万台。目前北方小麦、玉米用机械粉碎还田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 专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具只能作为机械秸秆还田的过度和补充产品。
1.2 免耕播种施肥
免耕播种在我国有2种方式, 即“硬茬播种”和“免耕覆盖播种”。所谓“硬茬 (铁茬) 播种”, 是指在地表的残茬低、没有长秸秆覆盖物的条件下, 不经过耕、整地, 直接进行播种。在我国中原地区, 硬茬播种夏玉米技术已大面积推广, 以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为主的免耕 (硬茬) 播种机具已大量推广使用。秋季在玉米茬地上播种小麦的免耕 (翻耕) 播种机也有新机具出现, 有些产品实际上是灭茬播种联合作业机具。“免耕覆盖播种”是指在残茬较高、地表上有秸秆覆盖的条件下不经过耕、整地直接进行播种。在麦茬地上免耕种植玉米的国产机具已趋于成熟, 而在玉米茬地上免耕种植小麦的机具, 是当前我国免耕播种机具的开发重点之一。
1.3 杂草及病虫害控制
这是保护性耕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必须随时观察,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杂草采用喷除草剂, 机械或人工锄草;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 发现虫害后喷杀虫剂。
1.4 深松
保护性耕作取消了铧式犁, 但机器作业及人、畜仍不断地对地面压实, 因此每2~3年深松土壤1次, 深度30cm左右, 以利作物根系发育。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 可能有犁底层存在, 应先进行深松, 打破硬底层。
2 保护性耕作的工艺体系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法, 把保护性耕作变成一项农民能够掌握的技术, 必需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
2.1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制定的原则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要以实现抗旱增收和保水保土为目标, 并符合当地自然条件, 制定时, 应考虑如下原则。
2.1.1 秸秆覆盖 包括地面秸秆覆盖与地下根茬固土2部分, 一般情况要求秸秆全程覆盖, 并在播种后秸秆覆盖率不低于30%。只有在一些防治风蚀为主、农民又需要秸秆的地区, 可以留高茬收获, 秸秆运走, 以根茬固土为主。
2.1.2 取消铧式犁翻耕 当土层密度过大时, 可以用深松机松土。
2.1.3 为确保播种质量 播种前应检查地表根据覆盖物和地表状况确定是否进行表土作业。这样, 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作业浪费, 又避免了由于地表状况太差不能保证播种质量的问题。
2.1.4 减少进地次数 施肥与播种尽量一次完成, 减少进地次数, 避免跑墒。
2.1.5 杂草及病虫害控制 必须随时发现, 随时处理。
2.1.6 除草和表土作业应尽可能结合 如播种前进行表土作业, 既松土、平地、处理秸秆, 又消灭杂草, 一举两得。
2.2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的主要作业环节
2.2.1 免耕施肥播种作业 除有传统播种的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功能以外, 一般还必须有清草防堵、破茬入土、种肥分施和地表仿形功能, 这样即可满足免耕播种的特殊要求。
2.2.2 深松作业 这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作业。与传统的深松机具不同的是, 必须考虑秸秆的堵塞问题。
2.2.3 秸秆处理作业 采用秸秆粉碎、整秆压倒或整秆直立覆盖中的1种。
3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技术的比较
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 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果;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 提高水分利用效果12%~16%;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加土壤肥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减少生产作业工序二三道, 或实行复式作业, 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 抑制沙尘暴, 保护生态环境。
4 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施途径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篇8
关键词:农业,保护性耕作,推广
1 引言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 粮食供应难免成为一大难题。基于此背景, 相关的部门一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我国的耕作水平, 与此同时, 我国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粮食浪费的现象, 耕种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多, 所以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推广。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
所谓保护性耕作技术, 是为了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 通过对传统耕作技术的创新和改良而形成的。该技术当前已经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杂草控制技术, 病虫害防御技术和免耕播种, 基本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这三种方式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过程中, 务必要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选择使用, 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保护性耕作的优点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较为突出: (1) 对土壤的土质进行分析后, 可根据耕作物的培植特点, 通过一些化学方式对土壤结构进行预处理, 提高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含量, 使之更适合栽种农作物; (2) 对水资源的利用体现了节约的原则, 防止了资源浪费;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具有革命性的一点, 是它将大量的农机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由机械力取代人工劳动力。除解放了劳动力之外, 还节省了工作人员薪金的开销, 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 减少了土地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机器投入农业生产将是我国农业生产大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农业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与意义
3.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
从近年来各地农业生产的情况看, 干旱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抗旱节水、保墒方面的效果毋庸置疑, 有效遏止了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现象。在实际应用中, 节水抗旱与治理农田扬尘等, 都是进行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3.2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
(1) 社会效益
减少径流 (水分流失) 60%、水蚀 (土壤流失) 80%左右;减少风蚀 (农田扬沙) 60%, 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2) 生态效益
休闲期土壤贮水量增加14~17%,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19%;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年提高0.03~0.05%, 速效氮提高, 速效钾提高。
(3) 经济效益
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3~17%;减少作业工序, 降低作业成本10~20%;增加农民收入20~30%。
3.3 保护性耕作的增产原理
(1) 保护性耕作减少径流。
(2) 保护性耕作减少蒸发。
大量试验表明, 秸秆覆盖使地面温度降低、风速减小, 无效蒸发减少。例如中国某冬小麦测试, 休闲期内传统耕作地蒸发量217.6mm, 保护性耕作地蒸发量为197.9mm, 减少蒸发损失19.7mm、减少蒸发9%。
(3)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使径流减少、蒸发减少, 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为增产创造了条件。某试区的保护性耕作小麦, 10年来保护性耕作的休闲期蓄水量高于传统耕作15%, 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高于传统耕作19%, 小麦产量增加18%。
(4)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提高
保护性耕作把大量秸秆通过覆盖的方式还田, 直接增加有机质。减少耕作、特别是取消翻耕, 可以间接增加有机质。
(5) 简化作业、缩短农耗、延长生育期
有利于选择高产优质品种、或改革耕作制度, 由两年三熟改一年两熟或一年两熟间套作改一年两熟平作。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问题与对策
4.1 推广应用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较早开始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模式, 但受我国传统耕作模式和耕作习惯的影响,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4.1.1 耕作理念落后
农民往往很难得到接受新知识的机会, 因而难以掌握种植新技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教学, 很多农民一开始都是排斥的, 他们被禁锢在传统的耕作模式里, 认为只有靠自己经验总结的种植方法才是正确的, 不愿意接纳新的种植方法。因此必须先改变落后的耕作理念和传统的耕作习惯。
4.1.2 政府扶持政策欠缺
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不能没有政府的推动力。为了鼓励农民接受新技术, 学习新的种植方式, 政府应出台一些有利于农民的优惠政策,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推动新技术的推广。
4.1.3 优惠政策不足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由于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存在不足之处, 加之人们守旧, 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观念影响, 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落实情况。
4.1.4 缺少农业示范点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 新技术推广至今, 大面积的小范基地始终都没有形成, 每个地方只有少数的农民愿意尝试新技术, 不能带来小范效应,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加以改善。
4.1.5 相关机具的服务不完善
在推广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时, 相关机具的服务存在-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售后服务问题, 机具在使用过程中, 会受到南北方、东西地区气候的影响, 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是现阶段, 许多乡 (镇) 没有设立售后服务点, 导致许多机具出现损坏后, 不能进行修理, 影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使用及推广。
4.2 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方案
4.2.1 大力宣传和培训新技术
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农村广播, 基地观看等方法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此外, 定期组织农民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农民的认识。
4.2.2 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使用, 涉及土肥、农机、气象以及农艺等多个部门, 农机部门单独完成保护性耕作的可能性较低。所以,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措施来对该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 扩大其使用的范围。
4.2.3 采用多样化, 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模式不能一成不变, 应该具有多样性。同时, 应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2.4 开展节水抗旱工作
从近年来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干旱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抗旱节水、保墒方面的效果显著, 但总体上还缺乏详实的数据依靠, 所以, 需要部门在生产工作中加大监测力度, 提供保土保肥、节本增效等方面的数据监测数据, 以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4.2.5 抓好核心示范区的建设
要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就必须在规模应用中进行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同时, 对各项先进技术进行比较, 择优选择, 从而促进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中, 检验此技术的关键, 是看有多少农民应用这种技术及其综合效益。从示范区的功能和机械化的服务角度来看, 连片的农业种植, 必须要求有一致的示范区, 这样不仅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的生产利用率。同时, 要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要建立集中边片的示范区, 将大多数的农民组织起来, 引导农民正确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并正确使用相关配套机具,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推广与应用效果。
4.2.6 选好配套机具
选好保护性耕作机具, 在性能和机型方面,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动力条件。同时, 不能忽视当地的农艺要求, 比如当地作物的栽培行距、播种量、施肥量等因素, 还要充分考虑机具的通过性和防堵清草能力。要根据当地农作物秸秆的覆盖情况, 选择合理的机型, 其中免耕播种机应重点考察机具的破茬与切茬性能。另外, 如果是深松机型, 应考虑深松部件的人土性能和阻力大小、作业后土地平整度等方面的因素。最后, 要保证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搞拉性能。
5 结语
总而言之,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 它具备了保土、保水、改善生态效益的特点, 不仅能够给农作物带来好的收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而且能够打破农民传统的耕作模式, 转变陈旧的种植理念。因此,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必须大力推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参考文献
[1]车密双.设施农业耕作技术及装备的选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 (5) :71.
[2]李恒全.井田制变革前农业耕作技术的缓慢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15 (05) :67~68.
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篇9
1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喀左县旱田应用的现状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加大了资金补贴力度,农机装备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旱田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应用了机械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多次召开现场会,通过现场演示,大部分农民对这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认识。但要想大面积的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1.1 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
所谓保护性耕作包含:秸秆覆盖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4个方面,缺一不可。喀左县只注重秸秆覆盖技术和深松技术,而对其他技术研究把握不好。特别是大田秸秆速腐和抑制杂草的配套措施还没有解决。
1.2 配套农机具缺口很大
目前,喀左县种植作物以玉米为主,为了适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配套农机具保有量虽有所增加,但要保证大面积推广应用,相应的配套农机具缺口仍较大。
1.3 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急待提高
保护性耕作在喀左县虽然推广了几年,但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示范推广面积相对较少,政府扶持投入力度不足。想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任重道远。
1.4 缺少强有力的农机具技术服务队伍
要想推广好旱田保护性耕作,就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性较强的农机服务队伍来负责组织实施,改变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不断提高农民在使用设备、机具等方面的水平,农机服务队的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2 提高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具体对策
2.1 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对农机具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具作业质量
在新机具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与生产商、推广单位及农机使用人共同来研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提高,使新机具更加符合农民的需要,更加高效,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农民朋友。
2.2 政府要加大投入
保护性耕作这项技术能否得到长期有效的推广,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常抓不懈,要加大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利用专项资金以补贴机具、补贴作业,给予农民进行补贴,既符合农民的口味,又行之有效。
2.3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识
通过扩大示范面积,召开农民参与的现场会,在示范区重点村找出一些典型户,让他们现身说法,让他们成为农民身边这项技术推广的代言人,让农民信得过的人来说话,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在这个十年九旱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是促进旱区农业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农民懂得保护性耕作即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4 注重加强各级农机服务队伍的建设
要想使这项技术充分扩大推广,必须有一支懂技术的专业服务队伍,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机具、人才,通过专业部门的培训,农机人员的认真学习与实践,进一步增强机具的高效利用,同时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2.5 积极谋划,加快发展
积极谋划,做到“三有”:有发展思路,中心示范,扩大推广,创活机制整村推进,全面实施,推进山嘴子镇农业向生产向节约型和持续方向发展;有发展规划和目标,首先根据各乡镇各村的耕地面积,以及在种植面积等情况对保护性耕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工作措施,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强化服务,指导到位,创活机制,加快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旱田的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农业新技术,是一场新的农业耕作技术革命,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农业工程。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注重强化农民的积极性,用实际效果引导农民,强化宣传、培训以适应社会化要求,使农民彻底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摘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对节能增效、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旱田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发展的对策和技术支持,使保护性耕作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可持续农业与保护性耕作发展分析 篇10
1.1 技术内容
秸秆根茬整株或粉碎还田后, 不再进行耕作, 直接进行播种 (免耕播种) , 药剂灭草免中耕, 直致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耙茬作业, 使部分秸秆和残茬混于表层土壤, 然后进行播种、药剂灭草免中耕或行间除草、中耕培土作业;在前茬垄作地块, 播种前将秸秆残茬耢到垄沟, 然后在垄上直接播种, 或在播种机上安装除障推平装置, 同时进行播种、药剂灭草免中耕。
1.2 技术要求
一是配备免耕精播机和药剂喷雾机;二是选择前茬有深翻或深松基础, 土壤通透性较好的地块, 连续2~3年使用;三是为了防止土壤碳氮比失调, 应增施52.5 kg/hm2纯氮, 使碳氮比保持在25∶1。
2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前面加上机械化, 并不是突出农机的作用, 而是推行这项技术离不开农机。没有适用的秸秆还田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技术只能停留在试验田里。保护性耕作集秸秆粉碎还田、精量播种、药剂灭草免中耕等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 以不破坏土地、涵养土地为前提, 用技术手段保护耕地, 提高土地产出率,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改变传统耕作习惯的一场革命
2.2.1 有利于涵养水源改善土壤墒情
秸秆粉碎后覆盖于地表, 一方面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地表雨水径流, 另一方面改善了土壤结构, 有利于蓄水保墒, 为春播后的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2.2 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强土壤活力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后, 非腐解有机物直接施入土壤, 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较多碳源和能源, 使土壤生物活性明显增强,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2.3 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省作业成本
保护性耕作可减少作业次数和机械对耕作层的破坏, 缩短了作业时间, 减少风蚀与水蚀发生的概率, 同时, 也可节省机耕费用, 提高农民收益。
2.2.4 有利于增产增收提高农业效益
秸秆中的有机质、有效元素相当于给土壤增施375 kg/hm2有机肥。实施保护性耕作, 旱地玉米平均增产18%, 小麦平均增产12%, 玉米和小麦地休闲期蓄水量分别增加35.7%和24.8%, 水分利用率提高22.6%和11%。
3 保护性耕作发展措施
3.1 提高认识是关键
实施保护性耕作之初, 农户与机手没有实际操作经验, 加之秸秆覆盖地表对播种等机具作业带来负面影响, 以及病虫害防治困难, 可能导致不增产甚至减产。为此, 农机部门应舆论先行,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利用展览会、科普赶集等发放科普资料, 使社会各界和项目区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并逐步接受。
3.2 技术培训是手段
在生产实践中, 要加强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主体的素质, 使其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点。推广部门要深入探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技巧, 以确立与技术、机具及发展机制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使这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能够被农民真心接受。
3.3 领导重视是保证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 坚持不懈地抓好抗旱保增产工作, 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农业部门应大力推广高产、稳产、耐旱品种, 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服务;农机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保护性耕作经验, 并把成熟的技术传给农民。应把保护性耕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考核指标, 建立自上而下的省、市、县、乡、村5级管理体系, 形成上面有人抓、下面有人干、具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3.4 典型引路是捷径
保护性耕作浅析 篇11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術基本资料 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信息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包括深耕翻、深松、垄沟种植法,水平等高耕作、等高沟垄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秸秆覆盖保墒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等。其效果主要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减小因耕翻次数多而造成的对土壤表面覆盖的破坏,提高土壤抗风蚀、水蚀的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农田改造,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土壤冲刷流失。
1.操作规程
(1)深耕翻作业。作业深度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情况不同有所变化,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深耕作业可每隔2~3年进行一次。
(2)深松作业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
(3)垄沟种植法。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垄距为90~100厘米;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区,垄距为80厘米,垄距标准一致,行间平行,行距相等,同时要精心播种,保证密度,玉米亩播量一般控制在2~4千克,留苗2500~3000株。
(4)采用水平等高耕作,耕作深度为25厘米,应进行分期深耕。
(5)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时,沟宽46厘米,沟深40~50厘米,垄底宽34厘米,顶宽18厘米,梯形垄高出地表15~18厘米。
2.注意事项
(1)深耕时要掌握适宜的深度,耕层过深,将生土翻到地面上来,对幼苗生长不利。此外,耕深深度还与土壤特性有关。黑土土层厚,土质黏;盐碱土耕层紧实,耕层应加深;砂土通气性好,雨水下渗快,不宜深耕。
(2)在进行水平等高耕作时,应注意:①水平等高耕作适用于坡度25度以下的坡耕地;②顺坡改横坡时,应在秋耕时进行,以减少跑墒;③改耕后2~3年,应种小麦等密生作物,加强水土保持;④坡地深耕作业要及时,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春季气候干旱时不宜深耕,深耕应结合耙耱,并应增施有机肥,加速土壤熟化;进行深耕松作业时,应注意喷洒除草(虫)剂,减少病虫草害。
(3)在进行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时,要选择坡度5度以下的旱干平地和秋后未耕翻的地块。作业前,先将底肥均匀地撒到田里,经耕作把肥土拌匀,集于种植沟内,耕作时间一般在夏秋季进行;若春季进行,则应适当增加镇压力,一般压下5厘米左右为宜,耕作周期为3年。
3.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水蚀的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留茬覆盖,起到挡风固土的作用,大面积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防治沙尘暴。秸秆覆盖和深松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大雨和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
(2)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板结和退化,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发展保护性耕作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免耕、少耕和复式作业,简化工序,降低成本。长期实施可有效减少农田用水量,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4)发展保护性耕作是防治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保护性耕作为秸秆利用找到了出路,有效防止了农民抢农时赶季节焚烧秸秆。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使碳元素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总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耕作观念,实现科学种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总之,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出结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把保护性耕作这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得更好。
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 篇12
1 技术体系
(1)秸秆覆盖+免耕播种。 (1) 小麦一年一作生产工艺流程。即小麦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收获一秸秆粉碎覆盖一机械深松—休闲期化学除草—免耕播种。小麦收获留茬高度在20 cm以上,小麦单产大于2 250 kg/hm2时,要求用秸秆还田机及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当年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适宜采用深松机进行深松处理,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一般深度要大于30 cm,以后每3~4年深松一次。小麦收获后到播种前之间的休闲期,采用化学除草控制杂草生长,一般需要喷洒2~3次除草药剂,除草剂以克无踪为好,控制杂草茎秆长度不能大于10cm,但播种前20天不宜用药。播种时采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施肥播种,播种后地表秸秆要覆盖均匀,秸秆覆盖率要大于30%。 (2) 玉米、小麦一年两作生产工艺流程。即小麦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收获—免耕播种玉米—化学除草—玉米人工摘穗或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免耕播种小麦。小麦收获留茬高度一般要求在25 cm以上,人工清理小麦茬上漂浮的秸秆,用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玉米播种,玉米生长期采用化学除草。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要求秸秆长度不大于10 cm,用条带免耕播种机或普通免耕播种机直接进行施肥播种。
(2)秸秆覆盖+旋耕播种。 (1) 小麦一年一作生产工艺流程。即小麦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收获—旋耕机旋耕—休闲期化学除草—旋耕播种。小麦留高茬收获后,用旋耕机旋耕进行地表处理,旋耕深度控制在6~8 cm,时间最好选在地表有一定杂草时进行。小麦休闲期管理同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流程一样,播种时采用旋耕播种机直接施肥播种,旋耕深度为6~8 cm,播种后地表秸秆要覆盖均匀,覆盖率要求大于30%。 (2) 玉米、小麦一年两作工艺流程。即小麦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收获—旋耕播种玉米—化学除草—玉米人工摘穗或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旋耕播种小麦。小麦收获留茬高度一般要求在25 cm以上,用旋耕播种机直接播种玉米,旋耕深度8~10 cm,玉米生长期采用化学除草。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要求秸秆粉碎后长度不大于10 cm,用旋耕播种机直接施肥播种小麦,旋耕深度8~12 cm,播种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要求大于30%。
2 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主要有还田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化学除草机和条带免耕播种机等,其中免耕播种机和条带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
(1)免耕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开沟器前后排纵向间距一般为50~60 cm,每排横向间距一般为40 cm。施肥播种时,种肥上下分层同沟,种肥间距一般为3~4 cm,小麦播种行距为20 cm,地轮驱动排肥排种,播种行分体浮动镇压,使播种机性能基本能满足农艺要求。适宜小麦秸秆量在2 625 kg/hm2以下,且经过粉碎覆盖的地表作业,要求地表无杂草,土壤含水率在18%以下。对小麦秸秆量在2 625 kg/hm2以上的地块、地表有杂草或土壤含水率大于20%时,免耕播种机作业性能不稳定,容易产生堵塞想象。在实际生产中,对小麦休闲期杂草控制较严,增大了化学除草费用,且不利于雨后抢墒、抢时下种。另外,由于免耕播种机机身过高(一般都在120 cm以上)、导种管过长(一般为100~110 cm)和投种距离过大,导致小麦播种均匀性受到严重影响,使播种机适应性不好、作业效率低、效益差。
(2)条带免耕播种机。条带免耕播种机采用施肥播种开沟器插入旋耕刀之间,相邻两导种管上合下分。播种行耕作施肥播种和播种行间免耕+秸秆覆盖等农艺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在大量秸秆覆盖情况下免耕播种作业堵塞问题,实现了小麦、玉米秸秆直立状态下,一次作业完成条带免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条带免耕播种机播种小麦10行,平均行距20 cm,播种玉米5行,平均行距40 cm。“播种小麦一沟肥两行种(侧施肥)、播种带镇压”,适应广泛,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突破了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难题,经多年试验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但条带免耕播种机作业负荷较大,适宜51 kW以上拖拉机配套使用,而且生产效率较低。
3 效果分析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地表可减少降雨径流70%,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提高土壤储水量10%,提高雨水利用率16%,并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3%~0.06%,平均增产粮食10%~25%,减少生产工序2~3道,减少生产投入150~300元/hm2,节本增效450~900元/hm2。
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城隍村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