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与继承

2024-05-13

文化保护与继承(精选12篇)

文化保护与继承 篇1

壮族武术主要分布、流传于广西地区,植根于壮族民众,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渗透,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再加上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壮族武术文化流失现象严重,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其特性逐渐消失,已面临濒危,给我国民族个性的构建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关注壮族武术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壮族武术概述

1.1 壮族武术的发展概况

壮族武术在广西源远流长。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狩猎中观察各种野兽蹲伏奔跑闪展腾挪的姿态和特征,从这些动物的自然属性中,悟出豹的快捷,猴的灵巧,蛇的柔性,鹤的轻盈,虎的雄姿,把其揉入到技术动作中,逐渐形成了壮族武术的雏形。

秦汉以后,壮族武术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变成多种,其内容也不断充实提高,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宋朝时期,南下汉人将士,皆贬称壮族武术中的壮拳为“南蛮拳”,著名的壮族义军首领侬智高精熟此拳械,并将它广为传播。

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此时的广西壮族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多种徒手和器械套路。壮族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将古老朴实的壮拳揉进了北长拳功架,使后来的壮拳兼备大架子。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吸取壮族武术中的技术动作训练军队,可见当时壮族武术在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战争中得到完善与发展

19世纪30年代,崇左龙州镇壮拳拳师应越南武术界邀请,组成“少武团”,经镇南关(现友谊关)往凉山、同登、河内表演传艺,把新的壮族武术套路传入越南。壮族武术作为一项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对锻炼身体,强筋壮骨,提高武艺有显著作用,目前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崇左一带仍有传人习练。

1.2 壮族武术的分类

壮族武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分布于广西各个地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存的徒手拳术套路有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椿拳、踢打四门、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阴阳定妖、小太极、插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山林伏虎、龙腰虎背、猴子挂南山、板狗杠、捆椿、十八椿、擒椿、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莲花拳等35种。器械套路有杀弓、铁尺、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三春秋大刀、三指铗钯、鱼尾标、长板护身凳、飞砣、竹篙枪术等14种。对练套路有八卦榔棍对练和三耙头对棍两种。

2 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意义

“信仰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能力的把握,是一种辩证的动态运作过程,由这种运作过程而构成的人类信仰活动是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一种文化价值活动。对一个民族而言,它是构成凝聚国民心智的民族精神”。壮族武术作为壮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是古代先民留给后人的丰富遗产,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搏击术,而且凝聚着壮族人民的千年情感,承载着壮民族文化历史,体现了壮民族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壮族人民产生民族信仰的文化支撑物。既集中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又深深烙印着壮族的文化个性特征,也正是这些丰富的壮族武术,构成了壮族人民主要认同的文化体,孕育了壮族人民的精神信仰。而对壮族武术文化进行继承与保护正是出于文化安全的需要,维系民族精神信仰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需要。因此,继承、保护、发展壮族武术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3.1 壮族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缺乏力度和有效引导

挖掘、整理工作是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基础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和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对壮族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无法展开,导致一些技术动作和文字资料流落于民间,仅仅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传承,无法为广大人民所熟知,缺乏一定的影响力,给继承和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2 保护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保证。在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对继承与保护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壮族武术文化价值的科学评估;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保护机制,无法从制度层面对壮族武术文化加以规范化管理,进而导致保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3.3 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目前壮族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壮族武术文化受到不断冲击,逐渐被挤出人民的生活领域,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自我削弱。而文化、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壮族武术教育及活动开展不够重视,尚未建立相应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传承渠道不畅,使壮族武术逐渐远离了家族间的传承和学校体育教学,广大人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因此对壮族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其生存空间正逐渐缩小。

3.4 缺少武术传人,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特性不断流失

壮族武术传承中的封闭保守性与中国的家族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血缘化倾向。壮族武术大多在广大农村流传,主要依靠民间拳师在家族内部加以传承,一些老拳师相继故去,使得壮族武术后继无人。由于缺少了传统的言传身授的活态传承,再加上没有较为详尽、规范的文字资料可以参考,导致壮族武术文化特性不断流失,其技艺乃至绝招面临消亡的危险,这大大影响了壮族武术的继承与保护。

4 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对策

4.1 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挖掘与整理,构建壮族武术文化保护体系

高度重视对壮族武术的深入研究,加快对壮族武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用文字和录像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使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得到永久性保存。此外,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还需构建完善的壮族武术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工程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构建一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为壮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从而促进保护工程快速有效地向前推进。

4.2 加强对壮族武术文化的规范化管理

壮族武术文化的继承与保护,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相应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壮族武术文化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以便实现科学的决策、协调和监督,从根本上扭转壮族武术文化在继承与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

各级体育部门要制定出相关的保护管理制度,做好壮族武术的认定、登记和指导工作,对壮族武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之得到科学保护和利用。

4.3 积极申报并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生存空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壮族武术具备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生存空间4个要素。而且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等一些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武术项目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壮族武术的申报和加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4 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对壮族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

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壮族武术是壮族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壮族武术文化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就需要媒体宣传和舆论发挥作用。通过媒体这一渠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们重新认识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在广大青少年儿童中间的教育与宣传,将壮族武术教育引入、推广到各教育教学体系中,以增进学生对壮族武术的认识,引起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从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学校、社区为舆论阵地,形成传播壮族武术文化的生态圈。

4.5 拓宽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生存空间

壮族武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随着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技击性看法发生偏离,再加上缺少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使得真正能够体现壮族武术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很难在广西地区找到活动痕迹。因此,必须对壮族武术进行适当的改编,做到既保持原有的风格特点,又能符合不同群体需要。同时深入挖掘壮族武术的技击动作,丰富其对抗形式,提高技击性,充分展示出壮族武术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适合壮族武术发展的活动形式,如定期举办壮族武术比赛,使壮族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和活动开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彼此结合促进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壮族武术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

4.6 结合地方特色,多种途径培植壮族武术文化传人

壮族武术最有效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动态传承。农村村落拳师是壮族武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传承人,对现有的民间拳师要给予资助和扶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继续言传身授壮族武术。还可以通过老拳师培养年轻的壮族武术传人,为以后壮族武术的传授及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壮族武术进入学校是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分布广泛,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和传播资源,有利于壮族武术的继承与保护。各地中小学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把壮族武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或器械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师、教练来推广壮族武术;各级学校要根据条件,资助体育教师、教练学习壮族武术,再由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传授,逐步扩大壮族武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地方性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武术馆校是专门培养武术人才的教育场所,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把壮族武术纳入必修课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壮族武术的教育,为壮族武术培养更多的传人。

5 结语

壮族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文化特色,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壮族武术已经处于濒危的边缘,对其进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共同参与到继承和保护壮族武术文化这一伟大工程中。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壮族武术文化进行探究,指出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意义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继承与保护壮族武术文化的对策与建议,为中国武术文化的多元性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壮族,武术文化,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北京:2005

[2]刘德琼.壮族传统体育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0(2):64-66

[3]张延庆.从土司的军事制度看壮族武术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92-95

[4]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

[5]王晓.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72-75

[6]陈永辉,胡素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民间武术文化保护[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24-27

文化保护与继承 篇2

课时安排:1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科技进步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能力目标:

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辨证统一性。学习重点: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辨证统一性。学法指导:

(三)学法指导 1,采用例举的方法

搜集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对文化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它们对文化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2.互助学习的方法

互助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本课内容,可以采取互助辩论的形式,即同学们自愿组成小组,每两个组结成对子,针对教材中需要辩论的观点,进行有准备的辩论。如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两种观点的辩论,每个小组既当正方、又当反方,从不同角度进行辩论,有助于同学们全面理解此观点。3.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本框题需要深人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对文化传承的正确认识、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等。如果有时间,几个同学可以组成小组,针对其中某个问题进行比较深人的探讨。课前预习: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2)文化传承就是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每当

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

(2)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

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 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尝试提炼课文纲要。参考提纲: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l)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促进文化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3)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课堂教学:

课堂活动1:按课文P43、P44的活动设计进行交流。

课堂活动2:通过课件演示探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组讨论: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文化。

课堂基础巩固

一、最佳选择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时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据此回答1-2题。

| 1.“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人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表明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教育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C.思想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2.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 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 ②文化的继承就是承袭所有 ③我们应批判地继承,革故鼎新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由于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上海话出现特点弱化、声调减少并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这种状况说明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B、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C、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科技可以解决文化发展问题 D、只要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文化就会被削弱

4.上海市教委计划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以保留上海文化的做法体现了()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 ③通过保留语言文字的方式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 ④坚持了“祖宗的东西不可丢”的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对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继承就是发展,发展就是继承 ②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红色旅游。

课后练习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存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据此回答5~7题。

5.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存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 质根本不同,是指它们()

A、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不同

B、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力量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

6.新民主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并得到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因为()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映人民大众意志和利益的先进文化 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的文化 ③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的落后、腐朽的文化 ④新文化必定战眭旧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这主要说明

()A、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能催生社会变革 D、新文化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专家建议,无论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有必要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活动c据此回答8~9题。

8.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9.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活动,目的还主要在于将潜在的精神资源转 化成为现实的精神发展与建设的能源和动力,使读经的过程成为培育、生成、壮大具有 民族竞争力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如培养青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图强的斗志,而不是为了使他们都能熟练地背诵几段典范性的文本。这一目的表明

()

A、文化继承是为了使文化得到发展 B、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C、必须革除陈旧和过时的文化

D、对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生活拓展

10.今天,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运行在邮电系统中的邮件数以千亿计,每天发行的报纸数以亿计,人类拥有的电话有数十亿台,还有数十亿台电视供人们收看节目,数亿 台电脑连着因特网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我们生活在一个铺天盖地的信息环境中。这样的信息环境前所未有,它为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保护与继承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探讨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17-01

一、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首先提出是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区别于物质性、建筑性、遗址性文化遗产的不同概念,指的是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中表现形式可以包括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口头传统(包括可作为文化传统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民间自然知识和传统民间手工艺等);文化空间指与表现形式相关的特定时间和场所,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而“群众文化”指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为目的、以群众为主体、以娱乐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形式。二者既是人们在文化生活中产生的必需品也是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关系密不可分,群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与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非遗传承工作是保护非遗文化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

二、以“非遗继承”为目标的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文化部门工作者对“非遗继承”理解的有失,重“保护”而轻“继承”。正如前一段时间我国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申请为“世界记忆遗产”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能从新闻中看见某非物质文化被作为遗产保护起来的消息,却很少接触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利用与传承的消息,这就揭示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存在两个过程的脱节现象,重“保护”而轻“继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多出身与文化专业,具有相当强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文化保护技能,正是由于如此,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文化遗产工作还一直处在讨论“如何保护”的层面,然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文化传承”,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更是艰难和关键。

2.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过低、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的不少公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或者存在误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自己生活并无直接联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是专门的文化部门人员和文化传承人的工作,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国家的一名合法公民,也具有对国家传统文化,尤其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也具有保护与传承的责任。这种对文化的冷漠态度是制约我国“非遗”发展和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一大心理宿敌。

3.国家缺乏完善的“非遗传承”法律保护与制度规范。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形式多样,是国家及民族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正是因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其保护与继承在法律方面还存在盲点,没能够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非遗保护利用体系,文化的过度保护和过度开发都时有发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缺失。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基础,也是像“昆曲”这样的口头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继承的必要条件。而在我国,由于纯粹的文化传承行业或是经验不足没有文化保护的意识,或是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导致不少非物质文化缺乏继承人,面临着失传的绝境,很多时候还是政府出面进行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主要的原因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结合不够密切,缺乏有心人和有能力者进行有意识的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工作。

三、加强“非遗继承”群众文化工作的解决措施探讨

1.以“利用”为主要目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文化部门工作者,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及时的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文化宣传与继承工作:(1)准确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善于从不同文化中发掘出适用于当代生活的各类文化的文化价值与作用;(2)运用电视、广播、多媒体、网络社区、新媒体等方式创新文化宣传的方式与途径对群众进行定期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确保文化传播的准确度、文明度,杜绝过于商业化的非遗传承活动;(3)此外还需要通过文化讲坛、知识培训等方式进行文化工作者自我的文化修养的积累。

2.充分理解文化多样性,加强群众文化素质与消费观念的培养。群众作为群众文化服务的对象,首先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其次在群众中会有对某一部分文化有着强烈兴趣和专业度的人们,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也至关重要。对于文化的传承者,应该善于将自己的传统非物质文化植入到当代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找到文化的精髓并且能够与人们生活联系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就是成功的一半了。例如每年春晚饱受大众喜爱的赵本山东北式的小品,与传统的东北二人转相比,加入了表演和戏剧的成分,得到了大众的追捧。这种文化产品的转化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的方式,观众对此种文化的需求也逐渐产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文化活动的推广就能够赢得观众的亲切感和关注度。

3.加强政府领导,健全“非遗”保护制度和人才保护措施。对于政府部门,应该将非遗继承工作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来:(1)健全“非遗”保护制度,结合不同文化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保护与利用制度;(2)确立一定的奖赏制度,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非遗”保护与继承中来;(3)此外,政府还应重视“非遗”继承人的培养,制定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保护方案,鼓励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起源,群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进和表现形式,因此在实践中应把“非遗继承”工作与群众文化工作相结合,在政府、群众、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凌燕. 浅议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第24期:3-3.

[2]李俊.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群文天地.2012. 06期18-18.

文化保护与继承 篇4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成绩喜人,但一些城镇由于居民缺乏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观念,住宅建设盲目跟风,“竹筒楼”建筑形态在各地肆意蔓延,导致部分城镇建设千篇一律,城镇文化建设面临迷失危机。“广西民居文化保护与推广”——广西“竹筒楼”外观改造项目即在此背景下推出,目的是为了弘扬与保护地方建筑文化,构建“和谐广西”、“文化广西”,提升广西的整体形象。

该项目在地域选点的分布上,充分研究了广西各地民居的分布情况,从民族文化特征、地域特色和建筑风貌等角度考虑进行。通过对选址意向的深入对比分析,选定了阳朔、黄姚、兴安三个试点。这三个试点都处在最能代表广西民族文化的区域内,它们是各自区域内民族建筑文化的代表,而且是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广西的文化名城名镇,影响范围广泛,在“竹筒楼”的改造推广上,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异条件。在此三个试点的基础上,将桂林市阳朔镇东岭、贺州黄姚镇、桂林兴安水街三个地方列为全区“竹筒楼”外观改造的试点,并明确了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作为项目的总业主,负责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施工监理等工作。通过对乌镇、阳朔西街及深圳第五园等类型案例的主要改造方法、经验及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深入研究了桂北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及阳朔、黄姚、兴安三个试点的现状概况和建筑风格,最终形成了建筑改造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项目主要特点

2.1 总业主负责制

该项目是以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业主,全权负责项目的选点、方案设计、施工管理、施工监理、财务预算等工作,项目涉及部门广,组织管理方式独创。总业主的负责制度,使得项目不论是从选点、设计还是施工实施、验收等环节,都能够始终贯彻项目的设计构思等,减少了项目工作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前期投入,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了充分保证。

2.2 项目的实验性

该项目是广西开展城镇竹筒楼改造的示范工程,工作内容特殊,研究的内容新颖,包括地方建筑文化的表现、现代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的研究、工程的选址等等,没有历史经验借鉴,实验性质突出。

2.3 工程的示范性

该项目是在广西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管理,城镇风貌千篇一律,城镇建设危及地方民居文化生存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广西广泛开展竹筒楼改造的示范工程,是广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3 项目实施效果

一是试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水平显著提高。“广西民居文化保护与推广”是一项政府主导的为民办实事工程,随着工程的完工,特别是试点改造工作加大了在配套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对试点的建筑立面改造的同时,增加了对道路、排水设施、道路照明的改造工作,改造后的试点道路平整干净。规划集中排水,安装了充满地方特色的路灯,试点以前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改造工作在整治了城市风貌的同时,也解决了居民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在与试点居民的交流中,居民和游人对改造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居民在心中扎扎实实地认同了改造工作真正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

二是改造工作给地方发展带来了商机。由于该改造工作的几个试点都是区内有名的旅游景点,尤其阳朔更是国际著名旅游胜地。改造工作深入研究城市地方建筑文化特征,紧密结合城市性格特点,使得改造工作成果与试点周边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协调效果。改造后的试点风貌突出,环境良好,成为居民和游客津津乐道的新去处。此外,由于改造工作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程,政府亦做了大力的宣传。因此,改造后的试点不仅仅在视觉感官上取得了震撼效果,更是为试点区域居民带来了商机。

三是改造工作为大规模展开广西“竹筒楼”建筑改造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该工程是广西“竹筒楼”改造工作的试点工程,是建设“四个广西”以及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由于缺乏改造工作经验,大大加大了改造工作的难度。在自治区的领导下,在项目工作组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项目的改造成果不仅基本体现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还与城市的环境互相统一。项目以采用地方建筑材料为主,按照“造价要低、实用性要强、推广价值要大”的总体要求,保持原有建筑框架不变,满足了居民的意愿,因此,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为改造工作的大力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四是改造工作推进了地方城建工作,成为建设具有地方风貌特色城市的展示窗口,为城市的文化保护及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平台。从项目的试点选定开始,改造工作即成为试点地方政府的年度城建工作重点。地方政府以该项目为契机,在人力上抽调了精兵强将主抓改造工作,同时通过媒体的作用加大了建设具有地方风貌特色城市的宣传力度,使改造工作成为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展示窗口。

4 项目经验总结

通过回顾与总结项目工作,对今后全面开展广西“竹筒楼”外观改造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五点。

一是项目为展开“竹筒楼”的改造工作的前期准备、项目组织形式、工作管理方法、施工实施等积累了经验。该项目的试点单位组织形式根据各地的特点,形成了三种组织形式:

(1)阳朔试点——以政府为主,多部门合作;

(2)黄姚试点——政府与公司配合;

(3)兴安试点——地方建设局全权负责。

二是试点的立面改造效果良好,为全区“竹筒楼”外观改造树立了成功范例。试点的改造工作,通过前期的深入调查研究和精心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改造工作的推广积累了实用经验。

三是项目工作使地方居民获得了实惠,为今后展开全面改造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改造工作考虑到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解决他们的困难,这种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使居民真正认同了改造工作。

四是为如何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建筑文化探索了一条基本可行的道路。

五是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结语

“广西民居文化保护与推广”项目是一项,探寻广西各地地方建筑文化保护与继承的实践工作。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社会意义重大,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开展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缺少经验积累,尤其是在把握地方建筑文化的和筹措项目资金、进行项目管理等方面。该项目的成功完成,给开展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设计研究方法,一种可行的资金筹措模式及一套合理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形式,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训练 篇5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孔子诞辰2 562周年到来之际,“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9月27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本届世界儒学大会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让世界聆听孔子,把儒学融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东方圣城曲阜,探究儒学价值,开展对话和交流。回答1~2题。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

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体现了 这一点,故D项应选。A、B、C三项观点均错误。答案 D

2.“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答案 B 3.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影视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

B.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 D.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A、C、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 B 4.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这表明传 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故选D。答案 D 5.(2012·衡水中学调研)“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解析 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先进文化等同,B 项不选,因此选C项。

()。

答案 C 6.(2011·广州一中月考)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的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 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为什么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首先是因为其中有些有益的东西,其次也 是为了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④的说法错误。答案 A 7.(2012·徐州模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析 “古城复兴”属于文化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 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出文化继 承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因此选A。B、C、D与题干联系不够紧密,应排除。答案 A

(2011·吉林市重点中学联考)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回答8~9题。

8.“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当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与中国古代的“和谐”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对我国古代________的继承。

()。

A.传统建筑

B.传统文艺

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

解析 传统思想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而“和 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 一部分。故选D。答案 D 9.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解析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A错误; 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内容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故C错误;题目中涉及传统 文化的精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 B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10年起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0~12题。10.根据上述材料,国家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为了发挥

()。

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②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③优秀文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④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人的成长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都体现了题干所指向的目的,④说法不准确,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 粕,只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顺应时代、符合社会需要才能起促进作用。故答案选 A。答案 A 1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解析 题干强调继承传统文化。B、D两项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 A 12.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

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诵读经典既有利于传承文化,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特定功能,①②③都是正确表 述,④说法错误。答案 A 13.(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考试)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解析 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 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故选C。答案 C 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的学者李零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并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这一过程,是“试图从空间上最大可能接近孔子这一段人生经历,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说明孔子的学说思想

()。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需要在继承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表明传统文化继 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以从新的角度解读来推进文化建设,说明文化的发展需要传 承孔子思想。③明显错误。解答引文式的题目,需要在还原意思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理论。本题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心内容的仔细揣摩。答案 C 15.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 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分析设私学、收门徒影响儒家思想传播的原因。①表述错 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 B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16.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1年10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 “辛 卯重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 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24分)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有关知识。首先要明确,祭祀祖先是一种传统习俗,对它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积极作用予 以分析,并明确态度。

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

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 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 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 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 极意义。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 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 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 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

17.(2012·天津南开区一模)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在许多青少年中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16分)解析 本题以传统节日春节为例,考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 意既要有理论阐述,也要结合实际谈措施。

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节,离不开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2)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是传统春节的一些东西不适应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们 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篇6

建筑表现于在广阔的地平线之上的,一种看的见的文化形态。人们因一定的建造目的,从而以一定的建筑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与美学知识而进行的大地营构。通过建筑本身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时代甚至地域,个人的独特的文化,并且无可避免地对其文化的未来产生深巨的影响。

海派建筑的形成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经历了约50万年之久,可谓历史悠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末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入,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却也同时带来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社会观念,由此,中国便被动地开始了其近代发展进程,在建筑上也放弃了传统的中国土木结构,改而效仿当时西方社会的近现代建筑风格。而这其中以1843年开始的上海等沿海开埠城市的仿西方近现代建筑的活动尤其繁盛,从而形成了在近代中国建筑发展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形式——“海派建筑”。浓缩了近代上海的历史,是外地人了解海派文化的重要窗口。上海这座有着700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不但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然而石库门又是上海的文化财富,凝聚着几代人的人生记忆,如何对待它们,成为各界人士争论的焦点,也成为新上海城市建设的

难题 。

石库门的背景及形式

石库门住宅,因其房屋的门框用石条打就,并且在其宅单元出入口又有两扇黑漆大门而得名。石库门建筑风格本身就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总体布置采用欧洲联排式;门楼一般用花岗石或宁波红石构成,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居民的长处,又体现了商业社会的一种外向精神。上海里弄都是弯弯曲曲的,这种“自由化”的建筑风格,正表现了上海人的开放,而石库门里的简陋的房舍、薄薄的隔板所带来的毫无秘密可言也不免带给上海人思想上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让每个人都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同时,由于石库门的兼容性,使石库门居民在关于共同利益上很容易达成共识,这往往能使他们走上街头,参与社会的运动,去追随时代的潮流。

石库门的现状与未来

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种事物发展注定是从新生到成熟再到灭亡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上海石库门建筑从无到有,也只经历了短短的100多年的历史。在它辉煌的时期,它成为了上海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规模最大的房地产中坚。成为近代上海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居住建筑。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库门里弄日益成旧的建筑设施早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不管石库门里弄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带有其屈辱的历史,尽管它承载着上海人太多太多的辛酸和无奈,但毕竟这一百年多来,绝大数上海市民一代又一代的就在石库门中生活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石库门里弄孕育了地道的上海人文化,早已是上海的一种象征,一种符号。所以当人们在惊叹上海经济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重返石库门”所代表的强烈怀旧情绪也正如当年石库门作为新式建筑迅速崛起一样在这座城市的各个社会层面弥漫开来。因此,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石库门建筑得以保留了下来,经过维护和改造,不少建筑都以不同的使用价值而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其中尤为著名的一个例子:“新天地”的都市文化新空间。“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总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一项由外资投入、设计和市政府配合的城区改建项目。它就是在一片原先陈旧的石库门住宅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系列“整旧如旧”的改造后,形成了一片令人瞩目的“新天地”,2000年初建成以来,立即成了上海最为火爆的景点和休闲场所之一。

建筑学家认为,一个生动和独特的场所会对人的记忆、感觉以及价值观直接产生影响,地方的特色和人的个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天地”就是坐落在上海国际大都市特有的地域性和知识文化上的一个“海派”风格建筑。“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充分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和“石库门”构造以厚重的乌漆大门,门媚上雕着巴洛克风格的卷涡状山花样,甚至还保存了地上门边的绿色青苔,屋瓦间枯萎后重又生出的小草,以使整个建筑群“弥漫”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然而,空间的意义并非只是“构造”的结果,很多时候也是“赋予”的,“新天地”还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人们对于这种感觉中的元素能够和其相关的时间、空间的精神感受相联接,并进而去理解其非空间的观念和价值。

石库门里弄作为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一种传统,理当继承和更好的保护,而继承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现代建筑,日益发展的先进技术与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可以互相兼容,相辅相成的。石库门里弄所代表的象征符号与文化内涵一定会在现代建筑文化中得到更好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谈民间美术的保护与继承 篇7

(一) 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人们在精神层面有了更多的需求。物品更新换代, 陈旧的东西遭到淘汰, 新鲜刺激成为宠儿, 这些似乎更符合时代变化的逻辑, 并成为当下艺术潮流的风向标。在这种状况下, 矛盾与困惑、谬误与真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因此, 不同的选择决定着未来不同的走向。民间艺术这份遗产的存在、演变乃至新生, 都事关着一个国家文化内涵的繁衍与变更。这种意识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并成为共识, 但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却有着不同的选择。民间艺术就是不断地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 取长补短、去伪存真, 才能战胜迷失与困惑, 为自己争取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民间美术已跨越了数千年, 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幅绚丽壮观的历史画卷, 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是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和根源, 所以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在当前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 继承和弘扬的意义

急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 但同时, 相伴而来的是精神的贫困。人类沦陷在物欲的泥潭里, 成为物质的奴隶, 使自己的精神处于无根的失衡状态。人们在选择艺术的方向上, 出现了矛盾和困惑。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对峙碰撞, 物质的极大化造成的精神缺失, 都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二战后, 先是经济复苏, 继之是全球“民间热”的兴起, 再到近年来的“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生活方式”,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由于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传统的崇尚, 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复归, 再一次使民间美术由冷变热, 成为了时尚追求的对象, 成为了时代唱晌的主旋律。当人类社会进入高水平生产力时代, 高科技,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给我们便利和享受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一些原来固有的东西, 例如人的行为准则、文化价值、审美习惯, 当然也包括了传统美术,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有的民间传统文化正在消亡, 有些则濒临崩溃, 有些则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影晌, 变义上的风俗礼节的改变和淡化, 物质和精神的剥离、人与人的疏远, 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综观历之史的变迁, 每一次的社会大变革都是以文化的大洗礼, 大融合为背景而演进, 如此不断推进, 文明的嬗变和进步正是通过这些优胜劣汰的方式完成的。但是有一点至少是清晰的, 那就是当传统遭遇现代挑战, 传统是绝不会坐以待毙, 它一定会竭力抵抗奋争, 在冲突中或排斥, 或接纳, 或死亡, 或重生。大凡能保留到今天的传统, 一定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 因为它不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更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时代的进步也许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但却永远无法替代传统。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如何使我们的传统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实践再一次证明, 今天的时代需要民间美术, 需要始终保持对传统的关注, 我们应该把本土民间文化的持续发展, 当作自己毕生的课题去研究。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为现代社会和人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精神养料, 同时也为其他艺术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和启迪。

泉州“傀儡调”音乐的继承与保护 篇8

关键词:傀儡戏,艺术发展,演奏技法

乐, 对本地区的其他剧种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南派布袋戏”和“打城戏”更是悉数依样移植。道场 (从全国所有的木偶剧种来看, 目前包括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各地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木偶戏也均采用当地的主要剧种戏曲声腔。如:湖南省邵阳布袋木偶戏的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广东省高州杖头木偶戏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潮州铁枝木偶戏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海南省临高人偶戏的音乐以来自本地民歌调“阿罗哈”和来自道士调的“郎叹”作为主要唱腔、陕西省合阳提线木偶戏的音乐唱腔来自秦腔。唯独泉州傀儡戏, 拥有自己的剧种音乐“傀儡调”。而且完好的保存了3百余首传统曲牌。

一、浅谈泉州“傀儡调”的音乐

“傀儡调”究竟产生于何时?有何渊源?这些问题尚待考证。但一般认为传统的“傀儡调”虽其来有自, 但早已融入以泉州方言为标准的泉腔音乐体系, 是泉州地方音乐的重要宝库之一。其唱腔与南音、梨园戏相比, 独具刚健、雄浑、高亢、粗犷的艺术特征。

泉州傀儡戏是综合性艺术, 是以音乐、剧本、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相结合来展现戏剧内容, 其中“傀儡调”音乐是本剧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傀儡调”, 泉州傀儡戏的艺术特色与艺术内涵便得不到完整呈现, 其艺术价值便大受损害。因此, 保护继承“傀儡调”, 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

“傀儡调”的曲牌可归纳为五种类型:

1. 慢 (亦称:散板)

2.8/4 (七撩)

3.4/4 (三撩)

4.2/4 (一二)

5.1/4 (叠拍)

比较有代表性的曲牌有:慢 (散板) :《大山慢》《得胜慢》《吟诗慢》《正慢》《阵子慢》《虞美人慢》《连环慢》《湘子慢》《临江仙》《哭断肠》等;8/4 (七撩) :《玳环着》《皂罗婆》《普天乐》《一封书》《下山虎》《一江风》《步步娇》《甘州歌》《生地狱》《红纳袄》等;4/4 (三撩) :有《倒拖船》《金乌操》《流水下滩》《金钱花》《剔银灯》《梁州令》《西地锦》《赏宫花》《玉交枝》《青牌令》等;2/4 (一二撩) :《四季花》《地锦裆》《四边静》《缕缕金》《五更子》《五供养》《包子令》《浆水令》《绕绕令》《抛盛叠》等;1/4 (叠拍) :《大栾旦‘烧开眼’》《栾旦》《北调》《念咒》等。传统的300多首曲牌, 均为“傀儡调”的本体曲牌, 在同一地域的其他古老剧种与同名曲牌比照, 在旋律调式, 撩拍等类型也绝不类同。

传统的“傀儡调”曲牌, 目前已整理出版的有300余首, 已知失传的曲牌就有近百首。其中大部分是曲牌有名称没有旋律。如:《浪淘沙》《乌夜啼》《菩萨蛮》《探春令》《鹊桥仙》等。也有一部分虽有旋律却没有曲牌名。这个现状, 主要因为老艺师相继过往, 而已往抢救不及时所造成。

二、泉州“傀儡调”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唠哩嗹”

传统的傀儡戏演出题材, 大多选自历代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 突出表现历史人物的叱咤风云。在旋律上偏于高亢、刚健。重点表现傀儡戏演出中的雄浑、粗犷格调。在曲牌中的运用尤为显现。如:《剔银灯》《出坠子》《地锦裆》《西地锦》《红纳袄》等。在“傀儡调”中, 最有特色的当属:“唠哩嗹”。大部分曲牌的结束均有延续“唠哩嗹”, 也称“嗹尾”, 而且“嗹尾”旋律基本不同, 个别曲牌的“嗹尾”也有变成“咳啰苏”“弄嗹柳”“哩嗹花”“嗨啰嗬”或“赏游啰”之类, 很有特色。在本地区其它剧种也没那么丰富的“嗹尾曲”。其中, 用“唠哩嗹”开头的有:《赚》《正慢》《连环慢》《北慢》《滚》《得胜慢》《贺圣朝慢》《渔家傲》《卖粉郎》《雁过滩》《照山泉》等曲牌。例如, 慢词《正慢》的“嗹尾”帮腔为:

用“哩唠嗹”开头的有:《叠字普天乐》《带花回》《锦缠道》《误佳期》《风入松》《千秋岁》《一封书》《锁南枝》《孝顺歌》《一江风》《月高儿》《出坠子》等曲牌。

用“嗹哩唠”开头的有:《山坡里羊》《铧锹儿》《步步娇》《皂罗袍》《醉扶归》《小桃红》《薄媚滚》《八声甘州歌》等曲牌。

还有在《寡北》中用“哩嗹花”;在《三仙桥》中用“哢嗹柳”;还有《金钱花》《摇船歌》《曲仔》中的“咳啰苏”及《牧牛歌》中的“赏游啰”等等。也有整首曲牌以“唠哩嗹”为曲词的如:《万年欢》《大栾旦》《栾旦》等。从衬字衬词的曲中或段落中所处的位置看, 比较常用的是以“唠哩嗹”为曲子或段落结尾帮腔的形式。结构上并不属于“尾声”, 但又似乎可以作为该曲牌的“尾声”看待。另外, 为了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场景, 在大型传统剧目《目莲救母》的全薄中, 吸引了佛教的《三稽首》《南海赞》《波罗蜜多心经》《八金刚》等佛经、佛曲的诵唱。这些诵唱不仅在《目莲救母》中运用, 而且也在其他剧目的音乐中运用。因此, 追溯“傀儡调”音乐源流时, 佛教音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泉州“傀儡调”音乐的继承和保护

泉州“傀儡调”音乐, 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无形文化资产。“傀儡调”音乐对于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发展具有“根”与“源”的重要性。也是本剧种艺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资源库”。保护和传承“傀儡调”音乐既是我们不可忽视、不容迟缓的工作任务, 也是我们不可推卸, 应予承担的历史责任。

基于以上认识, 个人认为, 现阶段我们应尽快着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更加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 推广介绍泉州“傀儡调”音乐, 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它的认知度, 增强保护传承此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共识。特别是引起政府各有关部门, 以及专家学者的更大关注, 争取政府与社会资金的投入。使抢救、保护、传承、推广的工作, 获得组织上与财力上的支持和保证。

2. 抓紧对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目莲救母》传统剧目的音乐、唱腔, 进行抢救性复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这些传统剧目, 进行“原汁原味”的录音、录像。形成演出 (演奏) 音像资

赏析歌曲《断桥——小青的歌》的艺术魅力

闫梅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断桥——小青的歌》是一首具有江南婉约风格的创作歌曲, 内容丰富感人, 把民间故事注入现代爱情观, 创作手法独特新颖, 使用民间调式, 使人倍感亲切。歌曲所采用的戏剧性的旋律语汇,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结构;旋律;伴奏;演唱风格特征

歌曲《断桥——小青的歌》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目。由著名词作家阎肃先生作词, 著名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夫妇作曲。歌曲是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故事为素材, 小青独特的视角来陈诉许仙与白素贞的凄婉爱情。此曲曲调百转千回, 即哀婉, 又优美, 让人为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而深深思索。

一、《断桥——小青的歌》的结构特征

这首歌曲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前奏是对凄婉故事的铺垫, 用大低音锣和人声合唱的音符来叩敲人们的心弦。之后歌曲以纾缓的速度开始叙述。让人联想起白娘子与许仙刚刚相识游湖借伞结良缘的情景。重复的第二段歌词则讲述了法海阻拦两人相爱, 水漫金山都难解心头恨的思绪。第二部分速度上突然改变, 由之前的缓慢的抒情节奏, 变为小快板的节奏, 张弛有度, 有很大的强弱对比。将故事推向高潮, 表现了小青的对于白娘子与许仙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人妖殊途的惆怅与愤恨。再现部分又回到原速, 小青再次在雷锋塔前看白娘子, 并对人间真情的质疑, 最后反复的叠词“啦……”重复出现, 表达了小青的无比惆怅与哀婉。该作品注重突出抒情性的回忆, 对人间真情的感慨。

整首歌曲充分体现了三段式的曲式原则, 是属于并置型中段的三段曲式结构, 音乐具有一定的对比性, 段与段之间基本有间奏连接, 可用来衔接段落之间不同情绪的变化。

二、《断桥——小青的歌》的旋律风格特征

歌曲前奏是非常强的力度来敲开人们的心灵。有以长笛为主要的伴奏乐器, 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的音调, 也为凄婉的爱情故事拉开帷幕。主题旋律是比较平稳的慢板, 哀婉细腻。主题句中出现八度, 是对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的感慨。旋律线条比较流畅婉转, 主要运用了连音与小切分。运用了民族歌曲中的拖腔, 有种千回百转的感觉。第二部分直接进入小快板的节奏, 强弱对比性更加的明显, 速度突然变快, 给人一种紧张、忐忑不安以及愤恨的感觉。情绪强烈, 使歌曲旋律线呈现上扬的趋势, 将音乐推向高潮。再现部分速度回到慢板, 将小青的惆怅与哀婉继续抒发。是对人间真情的呼唤与无奈。让人们为白娘子与许仙到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怨与同情。

三、《断桥——小青的歌》的音乐伴奏风格特征

对于一首声乐作品而言, 音乐伴奏是整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深化主题、烘托意境的作用。该作品的音乐伴奏在整个歌曲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在音乐伴奏与声乐演唱部分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达到音乐与情境完美结合。

例如, 在第一部分开始处以长笛引入, 表示凄婉爱情故事即将开始, 人声合唱将前奏推向顶峰, 之后开始了主题部分的旋

料。为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适时举办“傀儡调”音乐的演奏、演唱活动。

并吸引和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 对之进行欣赏和研讨活动。将泉州“傀儡调”音乐的研究, 进一步引向深入。

结集出版“傀儡调”音乐的音像资料和研究文集, 配合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世界范围内的更广泛演出实践, 进一步加大推广传律, 小青开始叙述, 长笛在附和, 让人联想起许仙与白娘子的缠绵爱情, “啦……”有人声伴唱加上竖琴的大旋律线条, 拖衬了小青飘然而去的无奈情绪。

再如, 第二部分小快板, 歌曲情绪变化较大, 一二部分之间, 低音锣的出现, 弦乐大合奏, 伴之人声合唱雄浑有力, 并预示着旋律的对比即将开始。管乐的齐奏, 弦乐大齐奏, 将气势推向高潮, 将小青愤恨的情绪推向一个高潮。

作品第三部分, 这段是变化重复第一部分的旋律素材, 但是为了使情感进一步宣泄和抒发, “若真有如意郎君在, 我也愿长留此处, 不再做神仙”丰满厚重的音响效果将全曲推向最高潮, 之后有伴着人声合唱和大齐奏, 最后进入尾声“啦……”安静的结束音乐。

三、《断桥——小青的歌》的演唱风格把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由于地域的差别, 所以, 南北方的音乐曲调特点也不尽相同。此曲的曲调就应该区别与北方的豪迈、大气和恢弘, 应该有婉转、细腻、优美的南方特点, 由于歌曲取材于我国民间故事《白蛇传》, 但是切入点是以小青的角色来描述, 由于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杭州西湖, 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就要求演唱者声音特色要有鲜明的南方水乡特色, 要细腻, 音准、音色甜美, 统一, 要带着一股“仙气”。第一段“记得西湖四月天, 游湖借伞遇许仙”, 由于这是歌曲的主题句, 要求演唱者要投入到意境中去, 声音要放平稳, 不能出现碎抖的声音, 这就要求演唱者呼吸稳定。“百年求得同穿渡”中出现了温暖的拖腔, 将两人相识相爱的故事表述给听者, 这就要求演唱者唱出千回百转的旋律感, 这才能将歌词的意境非常完整的表现, 也要求演唱者要有通灵的声音感觉。第二段小快板的节奏型, 与之前的主题句演唱情绪有很大的反差, “丢不开, 放不下, 剪不断, 理还乱……”速度又快变慢, 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状态, 要求演唱者演唱作品时要有张有弛, 有较强的对比性。要求演唱时要将小青的愤慨的感情表现出来。之后在现部分, 回到“又是西湖四月天, 雷锋塔前走也难”白娘子被压雷峰塔18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 小青经常来看望白娘子, 她每次看完白娘子之后又飘走了, 她又很多的惆怅与感慨。“若真有如意郎君在, 我也愿长留此处, 不愿做神仙”这是此曲的最高潮部分, 音高在A2上保持, 要求演唱者要有强有力的气息支持, 开口音的位置要到位, 表现出小青强烈的心理反差。也是对真情的一种追求与渴望。之后回到歌词中不断重复的“啦……”这是小青从雷峰塔飘飞而去的情景, 里面蕴含了深深的惆怅与哀婉。这就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要凄凉与哀婉。

这首歌曲以小青为主角的口吻叙述, 旋律的幽婉, 凄美, 让人不仅为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感慨, 也更为小青敢爱敢恨的真性情所打动。

作者简介:

闫梅, 广西艺术学院2011级声乐表演与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播的力度, 使“傀儡调”音乐真正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 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文化遗产。让当代与后世的人们共享这精美而独特的智慧果实。

国粹与文化遗产的继承发扬 篇9

在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梅兰芳”, 恐怕莫过于那个被鲁迅先生“骂”过的梅兰芳。关于此事今人亦展开了一场笔战, 推崇鲁迅的人以为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无可厚非, 推崇梅兰芳的人认为鲁迅言辞刻薄, 对梅大师有欠公正, 云云。对此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带有较强倾向性和情绪化到渐趋客观理性分析的过程, 目前学界看法基本一致, 即鲁梅二人其实并无私人恩怨, 鲁迅不过是以名声最大的梅兰芳来代表传统文化, “骂”梅寄托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改造的理想。而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在鲁迅文本中的梅兰芳所处的上下文。

鲁迅“骂”梅兰芳最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男人扮女人的艺术”, 这句话出现在鲁迅最早提到梅兰芳的文章《论照相之类》 (1924年) , 再提到梅兰芳已是九年之后的《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了。它们是讨论鲁梅关系最常被引用的两个文本, 相较之下, 这其中的上下文与历史语境鲜为人深究却颇具意味———《论照相之类》提到梅兰芳,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大诗人泰戈尔来华, 而“够到陪坐祝寿程度的却只有一位梅兰芳君”。事隔九年, 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萧伯纳来华访问, 这一次鲁迅和梅兰芳都在受邀与之交谈之列。鲁迅为此写了《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不过在此文中鲁迅除了“还有一点梅兰芳博士和别的名人的问答”一句外, 未对梅兰芳再有讽刺之词。我们可以发现, 泰萧二人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且他们的政治倾向都是偏左的, 泰戈尔是民族主义者, 萧伯纳倾向社会主义 (当然其日后竟至于同情纳粹亦成世人所诟病的污点) 。作为左翼作家领军人物的鲁迅, 对他们的地位与成就无甚微言, 提到这两次事件时, 他的字里行间显然充满了不亢不卑的态度。至少在鲁迅看来, 这两位文豪访华, 相当于两国的文化交流, 相当于代表两国最高文艺成就的人物的交流, 泰戈尔有“诗圣”之誉, 而够格接待他的, 用鲁迅的话说, 不是画家吴昌硕, 不是文学与翻译大家林纾, 而是唱京剧的梅兰芳;而接待萧伯纳时有五人, 梅、鲁固居其二, 其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赠送礼品的仪式上, 美男子邵洵美代表中国文艺界送给萧伯纳的两件礼物, 一件是“泥土做的戏子的脸谱的小模型” (鲁迅在此用了“戏子”一词) , 而且模型是由梅兰芳提供的;一件“听说是演戏用的衣裳”。很显然, 在这两次接待世界文豪的事件中, 梅兰芳都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出场的。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关心现实的作家, 我们与他们对等交流的, 非但不是文学界的人物, 而且梅兰芳所代表的国粹———京剧———还是一种远离现实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 鲁迅会嗤之以鼻, 当可想见。

关于鲁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 固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无论他是否有意气的成分, 抑或不过是借梅兰芳为由头来批判国民劣根性, 然而在这里面还隐含有一个维度, 若等闲视之则如下事实便难以理解: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 中方文艺界以用英语上演泰翁的话剧《齐德拉》来为他祝寿, 为此“诗圣”感谢之余, 却向在陪同之列的梅兰芳先生提出要求, 热切希望能看看他的戏, 于是有了半月之后梅兰芳为泰戈尔专场表演的《洛神》。而九年之后, 萧伯纳访华, 接待萧氏的文艺界代表最衷心希望的是他能与鲁迅先生见面, 为此蔡元培特地派出自己的汽车去接鲁迅, 有一张著名的历史照片是萧伯纳与鲁迅及蔡元培的合影, 记录的便是当时的情形。有意思的是萧伯纳也提出希望能见见梅兰芳, 这就耐人寻味了。上文提到的这一维度便是戏剧在中西方的地位的不同。在西方, 戏剧一直以来就属于高级艺术, 属于文学的范畴, 并且产生了与哲学地位同筹的诗学, 几乎代表着真理的另一种言说方式。何以两位大文豪竟倾心一位中国的戏剧家, 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基于西方艺术价值体系的立场来看待中国的戏剧, 自然会认为中国的戏剧同样是中国文艺的最高成就,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 其实戏剧在中国的艺术体系里历来都是低级艺术 (高级艺术体系由琴棋书画构成) , 就伶人地位而言, 尽管民国时候上至总统, 下至引车卖浆者都流行“捧角儿”, 尽管梅兰芳“梅老板”在普罗大众及至达官贵人中间声名显赫, 但却无法改变伶人作为一个群体其地位之低下的状况。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导师, 是全面否定封建文化的, 京剧在这场运动的干将们看来, 堪称封建文化的典型代表, 当迎头痛击之。在当时的历史情形下, 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对于推动中国革命来说具有先锋意义, 但要追溯起来这套先锋文化的形式与形态其实皆源于西方, 故而在泰戈尔与萧伯纳两位西方文学的顶级代表看来, 这种文化并不陌生, 恐怕他们来到中国更想看到的是中国本土与西方异质的文化类型, 而京剧恰恰就是一种东方情调的典型代表, 最富“中国特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30年代梅兰芳巡演欧美获得巨大成功, 固然在于梅兰芳表演技艺的高超动人, 但西方人的这一文化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 也不应被忽视。

我们还可发现“梅兰芳”对于清末民初的人而言, 是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缩影, 这种生活方式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因此梅兰芳的艺术为时人所肯定,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下, 梅兰芳被左翼知识分子当作封建文化的符号来加以反对, 也是无可幸免的。事实上, 反对梅兰芳的人对他及京剧都不甚了解, 正如鲁迅屡屡提及的梅兰芳的两个形象———天女与林黛玉———其实是梅兰芳与其智囊团“梅党”力图改革京剧的产物。这一改革的意图来自梅兰芳最倚重的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先生的理念, 即以西方的戏剧与歌剧的方式来改造京剧, 便有了中国戏剧史上著名的“古装新戏”。当时的媒体提及《天女散花》与《黛玉葬花》这两出新戏时, 也觉察出了这其中的革命性, 加上在华的外国观众所表现出的对京剧的强烈好奇和兴趣, 反应敏锐的媒体便径直称它们为“歌剧”, 这是因为如前所述, 歌剧在西方是一种高级艺术, 此举便是以京剧来比附歌剧。诚然, 这两出古装新戏与西方的歌剧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但梅兰芳在此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便增加了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 可以看到梅兰芳以及他所代表的京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以及在不同群体的视野中, 其意义和地位是迥然有别的, 简而言之可视作是不同的群体关于京剧是否能称为国粹的论争。这种相去甚远的评价标准与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不同群体的主张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带着浓重的时代与阶级烙印。在当时对于中国的革命是有其意义的, 但站在今天的立场, 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及京剧广泛的民众基础注定无法为我们所忽视, 惟有从容冷静超越历史的语境, 重新正视这些不同的观点, 避免简单狂热的拥护与不加分析的否定, 才能公允地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乌尔沁.鲁迅对梅兰芳京戏的态度

[2].黄裳.鲁迅.刘半农.梅兰芳

[3].王景山.鲁迅未骂梅兰芳.鲁迅研究月刊, 2005 (09)

[4].张法.三大戏剧体系的争论及其意味

[5].傅谨“.三大戏剧体系”的政治与文化隐喻

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撞与继承 篇10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与抉择

现代思想文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冲撞与对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

(一) “义”与“利”的观念冲撞与抉择

传统文化把“义”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义”即道, 道即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古人倡导和追求“义”的境界, 于是历史上造就了一大批仁人义士, 他们被后人奉为做人的楷模。至于“利”, 则被视为比较次要的。而且利的获取还要受到种种理论的限制。求义者为“君子”, 求利者为“小人”, 这种观念便造成了轻商淡利的传统。虽然据说“商人”这种称呼起源于中原, 但中原地区的商业经济和沿海的广东、福建以及同属内陆的山西、安徽等省相比差距较大。传统的“义”、“利”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商品经济所提倡的大力发展生产, 千方百计获得经济效益, 富国强民是不相协调的。现代思想文化, 既要有商品和物质利益的新观念, 又要有为人民服务、富民强国的基本点, 它提倡“义”“利”并举, 追求“利”与义“的统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所以, 传统的“义”、“利”必须调整改造, 否则它将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因循守旧与竞争创新的矛盾对立与抉择

传统文化经济的基础是小农经济, 因受观念、地域、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滋生出安贫乐道、知足长乐, “不患贫, 而患不均”, 一切循规蹈矩的思想, 这与现代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竞争是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合理的积极的竞争有利于革新和进取, 有利于激发、组织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现代思想文化要在竞争创新中去寻求团结合作, 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平衡, 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和保守落后的旧思想旧意识。

(三) 自尊自贱与改革开放、奋发图强的冲撞与抉择

传统文化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社会意识的积淀。由于受到农业经济和东亚大陆特殊地域环境的影响, 再加上15世纪以前中国在许多地方是领先于世界的, 而15世纪以后又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 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华族中心”的自尊自大, 一方面又产生出盲目崇洋, “一切皆不如人”的自轻自贱。这种“阿Q式”的文化心态的两面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现代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 一个国家经济的腾飞, 除了本民族的内在因素之外, 还必须借助外部世界, 借助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突破自我封闭, 消除愚昧落后, 所以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世界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四) 个性张扬与集体至上的冲撞与抉择

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人群为基础的, 其组合方式或以血缘关系, 或以宗亲关系, 或以地缘关系, 或以业缘关系, 这些组合, 把个人与家庭、地区、国家融合在一起, 代代相承, 形成一种牢固的群体意识, 排斥个性张扬。而现代社会的发展, 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才能的作用, 现代管理要借鉴国外合理的民主观念、人权思想、人本主义, 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劳动者个人的潜能, 在发扬集体主义的同时, 充分发挥每一个组织的优势和特长, 鼓励人才“冒尖”, 提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个人聪明才智, 争取建功立业。

(五) 人治与法治的冲撞与抉择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是君主专制制度, 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反对暴政, 强调统治, 而统治的中心又是帝王专制, 在历史上虽然也曾有法治的提倡, 但法治不过是人治的附属, 长期以来习惯以权代法, “刑不上大夫, 厘不下庶人”, 宗法家长制代代相传。法制是现代社会民主制的基础, 是发扬市场经济, 维护社会稳定, 确立新型人际关系网络的保证, 它必须克服历史上以君权代法治的影响, 以及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等级制度森严等不良政治的影响, 以社会主义法律为主导, 结合行政干预和社会伦理自律, 建立人人认同的公平合理的社会新秩序。

通过以上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现代思想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 是历史与现实的大冲撞, 是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悖的一面。但传统文化又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精华, 这些精华铸造了一个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意识、行为方式、文化方式。鲁迅指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 并非突然从天而降, 大抵是发达于对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 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 所以新的文化仍然有所承传, 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那么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值得承传与择取呢?

二、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

(一) 爱国护国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是一个民族崇高思想道德、情操、情感的社会化集中体现,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中华大一统的思想以及社会组合的特殊性, 造就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这种传统的精神使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合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爱国护国精神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振兴祖国的精神支柱。

(二) 求实创新精神

滔滔黄河水, 流经千年而不息, 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原儿女, 培育了他们勤劳、智慧、勇敢、不屈、富于韧性的精神品德和讲究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在待人处事方面, 崇尚厚道、朴实、坦诚、情意为重、顾全大局。在行为上, 提倡实干、苦干、巧干, 反对虚言和空谈。这种务实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经济腾飞无疑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仁爱、民本、厚礼思想

传统文化从人学出发派生引发出影响几千年的仁爱、民本、厚礼的思想。仁爱是儒家、道家的重要思想, 它讲的是社会关系中为人处事的相互谅解、爱护、理解的原则。民主是孔孟仁爱思想的升华, 它讲的是治国立民为本, 民为贵, 得民心, 致民富, 则国家兴旺, 天下太平。礼是各代不断完善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它讲的是人与人的互爱、互尊、互敬、友好、和睦, 以及个人活动、社会关系、宗教行为的礼仪礼节, 崇尚礼仪, 它为世界文明曾做出过重大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正不断地加强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尊重人, 爱护人, 礼貌待人仍然是我们处理国内外关系的准则。

(四) 贵和持中思想

传统文化中, 一个重要的关系原则就是注重和谐。贵和的思想提倡的是:万事讲平和讲和解, 讲团结和睦, 讲和谐统一;持中的思想讲的是: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 即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哲理。中庸的精神不是折中的主义, 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 而是理想的人格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与选择。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在事物复杂的时间、空间、心态的交汇中, 不走极端, 力求选择最好的途径去争取最佳的效果。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意识形态。所谓“和为贵”, “和气生财”, “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等就是其精髓所在。

(五) 辩证思维方法

传统文化的哲理重视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 看待事物既要看到它静态的表现, 更要看到它发展中的演化。传统文化中万物交感, “祸兮福所依, 福兮祸所伏”等朴素辩证思想, 至今仍闪烁着理智的光芒、受到日本、新加坡、韩国, 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青睐。这些古代贤哲的辩证思维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人创造的文化, 永远不可能是被克隆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所以, 我们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使之为我所用, 既能继承, 又能超越, 也是我们人类自我超越的体现。

摘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 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关键词: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冲撞,继承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原文.十七大报告原文.

[2]邓克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文化研究, 1998, (8) .

[3]李承贵.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文化研究, 1998, (8) .

[4]王德军.传统与现代的二难选择.文化研究, 2006, (12) .

文化保护与继承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要充分挖掘、积极提炼当今社会生活中勤政廉政方面的先进典型和文化现象,又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借引健康的外来文化,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更要大胆扬弃,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本土的传统文化。从而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廉政文化,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本着这一认识,笔者试着就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以扬弃的观念继承批判传统文化这一课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修德养性”的理念,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增强“自律”意识

古代中国,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布衣民”,都十分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孔子说:“修己以敬”,意思是说,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而且强调:“修己以安百姓。”他认为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使百姓得到安定。“养德”、“修身”、“慎独”、“自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警言,都是提醒自身,告诫他人,特别是为官从政拥权者,更要修身养性,提升道德,在利欲面前“独善其身”。这种道德规范为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为历代清官雅士所效行,封建士大夫的那种“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以及“吾日三省其身”的自我解剖、自我约束的精神等等,对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依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传统“自律”美德的播扬,通过廉文荐读等形式,帮助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读书思廉,汲取传统廉政文化精髓,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免疫力”。

二、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官德建设”的思想,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发挥“表率”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益经验,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伦理基础。在封建皇权社会中,“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大公无私”等等,都是历代评官论绩的标尺,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一个道理——表率作用。因此,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对党员干部表率意识的灌输和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党纪国法,发挥好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风口浪尖,接触面广,受到新观念的冲击最强,经受的诱惑也多,因此,领导干部思想上必须设有“过滤器”和“防护墙”,分清是非,扬弃取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感召和影响身边的人。

三、坚持倡扬传统文化中“崇清扬善”的趋向,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树立“典型”示范

养廉宜俭,崇廉倡洁,虽然古人崇尚个人修养,重视官德建设,但也并没有完全为统治者所实践,以致出现了《官场现形记》中所述的那些黑幕场景。翻开数千年封建历史,看到的依然是贪官如林,腐败盛行,也不乏明镜高悬,清官辈出,正反两种典型俱有。

在大力加强廉政建设的今天,仍是廉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反腐倡廉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典型导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教育性,诚如是我们建设廉政文化确实需要选择运用传统文化中“清廉典型”开展正面教育,运用“贪官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与此同时要注重挖掘当今社会生活中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其爱民之情、为民之举、富民之策、律己之行令全社会为之动情,从而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社会风尚。要注意用现实生活中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违法违纪者的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在财、色面前坚守气节,一尘不染。

四、坚决摒弃传统文化中“尊卑等级”的观念,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突出强调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应该看到,尊卑等级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这为历代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留下了思想和体制上的桎梏,我们分析当今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其一概归咎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实这些思想在中国君主专制的社会由来已久,正是基于这些思想,才使统治者和官吏们极尽挥霍、奢侈无度之能事,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这种消极的文化影响,在如今法制社会中仍有不小的市场,现存的腐败现象也明显打上了等级观念等封建社会的烙印,这就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特权专制必然导致腐败。当今社会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种种特权现象,以权谋私,以权压法,贪赃枉法,贪污腐败等现象说明宗法观念、等级思想有所抬头。“鉴不能自照,尺不能自度,权不能自称,囿于物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能仅仅单靠“自律”,把希望寄托在领导干部自身的觉悟和良心道德上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我们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灌输这种意识,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落实这一思想。加强和健全法律法规,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其“崇畏”。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党纪国法作为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神圣不可逾越的,不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法纪尊严不可亵渎。有了健全的法制,使党员干部有所畏,就能使其正确对待职务和权力,管住小节,挡住诱惑,规规矩矩,正正派派。

传统文化是廉政文化产生形成的重要历史渊源,也是当今我们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珍贵资源。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扬弃的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廉政文化必然会枝繁叶茂,党风廉政建设必然会成果丰硕。

参考文献:

[1]居继清.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2010(03).

论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12

关键词: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发展

1民族体育文化概述

何谓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尚无形成统一定义, 目前比较权威的学术管典范认为,是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所衍生的产物,它是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的“无为而治”、“各安天命”以及佛教的“克己复礼”的哲学思想上,将 “仁”作为其核心思想,较表演性、保健性作为其基本模式,并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精神修养为其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

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其首要表现为其历史性。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它不是某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下的产物,而是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优秀体育文化进行吸收的成果。那怕在西方进行强烈的文化渗透,各种西方体育文化传入中国,我国的民族体育仍然表现出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是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在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渗透,主流民族文化不断地进行着全面深入的融合,民族体育文化也进行着相应的融合。第三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中庸性。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注重礼仪、等级森严,这对民族体育文化影响注重,使不偏不倚、温文尔雅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主旋律。第四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德育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向来都呈现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特点,也就是民族体育,其功夫讲究“真”,其用意讲究“善”,其技艺讲究 “美”。第五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和谐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素来就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特别注重形神兼备, 注重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之下,通过悟道而达到“天、地、 神”相通的境地。同时,民族体育注重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从而达到“心、意、气、形、神”的美好协调,使人与自身、与自然互相协调。

2时代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当前人类正逐渐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化特别是文化上的全球化正对我们民族文化以及深层次的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广泛、全面、深入的影响。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以时代文化为主流,将多种民族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将各种文化功能进行互补,具有多元色彩的一种文化模式。全球化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无可厚非地冲击、改变这我国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因此衍生出一定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而,我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文化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有必要适应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当前,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存在严重的欧美化倾向。从现代体育形成之今,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体育卷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使我国民族体育的民族性开始向世界性转化,但是它不可能使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失去其民族性和民族特色。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只有在经济、 政治,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又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共性,才能够避免被边缘化,实现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3当前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状况

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冲击之下,我国为了促使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我国已经开始对各种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紧急的保护、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对如何进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其中不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特别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作为发展当地经济文化的主要动力。例如,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在西方体育文化刚刚开始冲击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之时,就开始寻求这变革民族体育发展之道路。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族体育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之势,浩浩荡荡地汇入到改革的大潮之中。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武术经过改造之后在二十世纪末成为中学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当时代发展的步伐悄然进入新世纪,在各种现代体育方法和体育教育教学原理的帮助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典型已经全面进入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尤其是武术这一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传遍世界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中不少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其发展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4未来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趋向

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不单单是我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形态上反映了我国体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演进的状况和特点,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中华民族所选的剧痛存在方式和他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不管在哪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道路都有其显著的民族差异性,单从这两个角度去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其显著的多样性特征。因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在时间形态、空间形态的维度中,是以其特有的民族方式具体的存在着,有着其具体性的特征。民族体育文化,其具体的特征就是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所以,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需要表现出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反映当今一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和存在方式。特别是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势必会产生各种文化间的丛结以及各文化特质的相互作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势必会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大潮流之中。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不仅仅在世界范围之内,其交流、发展的程度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就是在我国不同地区都会呈现出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民族特征共生的现存态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其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是在世界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良好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也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的奇葩,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又使其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拥有相同的时代特色,和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融合统一。因此,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促使其全球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不断进取,不断战胜自己,形成民族体育的奋斗精神,进而在更高程度上丰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在更高程度上彰显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

上一篇:影响分析处理下一篇:数字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