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2024-07-06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精选11篇)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1

虽然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但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于宽泛, 不少人理解为只是对城市里的文物建筑的保护, 而对新提出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缺少认识, 再者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没有实施的细则, 更缺少保护范例, 因此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大规模对城市传统风貌的破坏仍在进行。1994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发布, 对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具体要求, 并要求划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具体范围。1997年8月, 原建设部《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从行政规章上确认了历史街区的特征、保护原则与方法, 并为各地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保护提供了范例。另一方面, 上世纪90年代末以平遥、丽江、周庄为代表的古城、古镇在旅游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 这事实上对地方政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国各历史文化名城相续公布了各自的历史文化街区, 并大都投入巨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整治。

一、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重点文物保护不同, 历史文化街区量大面广,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众多, 因此无法像重点文物那样“完全”保护起来, 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还要在那里生活, 所以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提出, 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更进一步认为历史城区的保护、保存和修复及其发展应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的各种需要, 同时也强调新的功能和活动应该与历史城区的特征相适应。可见在历史文化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是被普遍接受的。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及保护历史遗迹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目标与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是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现实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真实性常常妥协于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这对矛盾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矛盾,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而在我国似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在我国通常是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整治, 整治后整个街区“焕然一新”, 但随着时间推移, 许多问题逐渐显现。

(一) 原住民越来越少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这类建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设备与现代生活要求相差较大, 大多数中青年人不愿住在老街区, 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居住区, 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商强大的广告攻势下, 似乎不住在“高尚”社区就不是成功人士。在这种潮流下, 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断搬离老街区, 老街就成了老年人和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地。政府的规划整治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如果历史文化街区在整治后, 街区经济没有起色, 则老街居民继续搬离。如果整治后成功吸引大批旅游者, 老街居民在旅游经济上收益颇丰, 则更加快了老街居民搬离的速度 (如丽江古城) 。

(二) 街区经济日益萧条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后并不能如地方政府所愿形成新的旅游经济, 而原来的商业却日益萧条。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原来城市的繁华商业中心, 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大批更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新建筑新街区出现了, 它们逐渐替代了老街的商业地位, 使老街经济日益萧条。

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通常需要封闭进行, 多种现代市政管线一般采取地下敷设方式, 因路面开挖, 街区的商业被迫停业, 因而更促使了城市商业重心向新建成区转移, 这也是影响街区商业繁荣的重要原因。

(三) 保护老街区与改善生活矛盾突出

在我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是政府和专家的事, 街区的居民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 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参与, 老街居民相对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 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损害到他们利益时, 他们就很难赞成保护, 他们宁愿自己的房子不被划入保护范围。对于低收入阶层, 改善生活是他们最热切的愿望。老街日益萧条的经济, 必然会使他们为改善生活而对老屋进行改造。改造的方便性与低成本是低收入业主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后果是历史风貌的大量破坏。

(四) 历史建筑破损日益加剧

在我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整治主要是对街区建筑外貌的整治, 而对历史建筑的内部加固改造甚少。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砖木结构建筑敏感而且脆弱, 建筑破损随时发生。历史建筑维修涉及面广, 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 施工工序复杂。并且传统材料日渐稀少, 传统工匠更是难觅, 其结果就是:如果要求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其维修造价必然昂贵, 而且如此老旧的砖木结构建筑五年一小修, 十年一大修是难免的。显然如此昂贵的维修造价, 中低收入阶层的业主都是难以负担的。整日忙于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业主, 通常放任房屋破损, 没有及时的维修自然会导致老屋破损加剧。破损到实在不行了, 业主们才会用廉价的现代材料修补一下。这种修补实际上是对历史建筑的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几十年后, 我们的历史建筑恐怕是面目全非了。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祖辈千百年营造出来的城市物质形态, 正是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 才使得我们独特的区域气质和历史文脉可触、可感。街区的建筑已经从家庭遮风避雨的基础生活必需品, 变成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些敏感而脆弱的历史建筑需要知识、精力和财力, 目前历史建筑的业主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欠缺的正是知识、精力和财力。从全国范围来看, 历史文化街区, 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在历史建筑的维修、维护方面欠账巨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式。

二、用“产权置换”改良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方式

实际上老街居民多数希望拆迁, 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伺候敏感而脆弱的老屋, 他们宁愿拆迁, 拆迁了就能得到新房, 新房在居住方面更舒适和方便, 更重要的, 新房似乎比老屋更值钱, 所以他们希望拆迁。另一方面仍居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居民, 由于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 实际阻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一) 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的基本思路是:政府授权房地产开发商, 开发商用新建的现代住房产权置换历史建筑产权, 然后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修, 最后将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在产权置换模式中政府具体要做的事有:组织各类专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选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派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家协助并监督开发商;在财政上支持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如减免税收, 提供低息贷款, 承担一些必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选择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时, 应注重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心的, 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开发商。在产权置换模式中开发商要做的事有:首先开发商要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居住区;然后与历史文化街区业主谈判有关产权置换事宜, 用新房产权置换老屋产权;根据政府编制的保护规划, 并在政府的监督下具体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包括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整修历史建筑等;将整治后的历史建筑出售、出租或自主经营。

(二) 产权置换的优点

1. 有利于更好保护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古董的价值在于它的原真性及由此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古董收藏品是一种投资品, 它的价值也在于它的原真性, 因此其所有者必然尽力保护其原真性。高收入阶层有精力、有财力保护好历史建筑, 他们有能力聘请保护专家为他们出谋划策。

2. 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在产权置换模式中, 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投资主要由开发商承担, 地方政府只需投资个别公共基础设施。这改变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历来由政府买单的惯例。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都很紧张, 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的公共事业很多, 地方政府更关心与基本生活关系密切的住房、医疗、就业等, 因为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 和社会稳定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能排名比较靠后, 等地方政府投入可能要很久, 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往往是迫在眉睫, 因为街区的破损正在加剧。

3. 调动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面广, 需要政府牵头组织, 政府积极的态度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至关重要。当开发商将整治一新的历史建筑出售给高收入阶层时, 地方政府可以得到丰厚的房地产交易税费的收入。既能改变老街区破旧衰败的面貌, 又能得到丰厚的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何乐不为。实际上地方政府也看重投入产出, 以往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整治历史文化街区, 大都希望整治后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 如果希望落空, 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回报, 那么下一阶段的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通常遥遥无期。

4. 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费时费力的历史建筑维修使老业主们不胜烦恼, 老街居民更向往设施完备的舒适方便的现代居住区。所以只要补偿合理, 他们愿意用老屋换新房。

5. 高收入阶层得到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在我国投资渠道匮乏一直困扰着高收入阶层, 可靠的投资渠道似乎只有房地产, 但由于国务院的房地产限购政策, 这一投资渠道也被限制了。历史建筑将为高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渠道。

6. 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开发商将整治好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由于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有限性, 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绝佳区位等, 保证了历史建筑可以卖个好价钱。

产权置换使那些钟情于传统文化, 且有精力有实力的人成为历史建筑的产权人, 这无疑会对历史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起重要作用。产权置换使历史建筑得到更好保护, 使政府支出减少, 使开发商盈利, 使老街居民得到他们想要的新房, 使投资者多了一种选择, 这是一个各方皆赢的解决方案。

三、关于活态遗产传承问题

有研究者反对全部搬迁历史文化街区原来的居民, 认为这将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 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全部搬迁原居民确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现实是老街区里大部分高收入阶层和大部分中、青年已经搬离, 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流动性很大的低收入外来人口, 老街的人文环境早已面目全非。几十年内, 老人们将相续离世, 到那时更谈不上什么文化传承了。我们在努力保持老街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传承, 但结果却是活态遗产的逐渐消亡。虽然一些研究者为挽救活态遗产提出了不少建议, 一些地方政府也做了诸多努力, 但活态遗产逐渐消亡的基本趋势并无根本性改变。

反观现实中集中改造的老城区和城中村, 动迁居民们集中搬迁到新建成区, 由于相对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邻里关系, 我们看到原来的习俗礼仪、节庆活动大多保留下来。在现代居住区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 这对把握传统文化未来走向极为重要。

产权置换将使老街居民居住在一起, 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关系, 并能吸引部分中、青年回流, 因此产权置换将实际有利于活态遗产的传承。这种发生在现代居住区的传承更具有可持续性, 对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更有意义。

四、产权置换的可行性

(一) 前期实践

类似产权置换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早就出现。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 (Savannah) 至今保留许多19世纪的建筑。1954年非政府组织“萨凡纳历史基金会” (Historic Savannah Foundation, HSF) 成立, 该组织利用捐赠资金和银行贷款购买历史建筑并出售给愿意对其进行修缮的购买者, 到1968年已保护了130栋历史建筑, 事实证明这种运作在经济上也是成功的。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实践, 2003年1月1日施行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在苏州政府的主导下已成功出售几处古建筑, 但由于缺乏有效操作模式, 苏州的古建筑出售进展缓慢。

我国各地历史建筑保护资金匮乏问题, 近几年尤为突出。为了筹集古建筑的维修资金, 黄山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1日出台了《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认保人只享有对其认保的历史建筑的监督维修权和对认保经费使用情况的咨询权, 认保人几乎是花钱做公益事业。历史建筑的产权还是归属原来的产权人, 认保人因为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所以在认保方面并不积极。黄山市的实践表明, 如果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历史建筑钟情者的热情就十分有限。

(二) 利益各方

产权置换模式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有三方, 即历史建筑原产权人、房地产开发商、历史建筑购买人。首先是历史建筑原产权人, 多年的旧城改造证明, 绝大部分老街居民愿意用老屋换新房。老街居民与开发商的谈判是自愿和对等的, 这里没有强制征收的问题, 也没有钉子户利用工期讹诈开发商的问题。如果开发商和个别居民谈不成, 也不妨碍保护整治工程的进行。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商, 其热情取决于历史建筑购买人, 如果购买人踊跃, 出价较高, 则开发商必然热情高涨。最后是历史建筑购买人, 高收入阶层是否愿意出资购买历史建筑是产权置换模式成功的关键, 目前历史建筑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 是否有人愿意投资历史建筑确是未知数, 以下分三个方面讨论。

1. 历史建筑的投资价值

历史建筑具备古董投资品的特征, 即数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并同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我国有限的历史文化名城里,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有限,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自然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意识到, 随着岁月流逝, 历史建筑已经从原来的普通生活必需品变成古董投资品, 就像数百年前一个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青花瓷碗, 到今日它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那样。历史建筑与一般古董的主要不同点是其不可移动性, 因此历史建筑投资市场将是区域性市场, 但这不会妨碍历史建筑成为投资品, 就像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 我国目前各阶层主要投资品正是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可以到全国各地投资房地产, 收藏家应该也会到全国各地投资历史建筑。

2. 投资偏好

近几年在安徽徽州一带及江西婺源、景德镇、九江, 浙江衢州、东阳等地贩卖老屋的生意十分火爆, 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的需求巨大。历史文化街区位居城市绝佳区位, 历史建筑大都“有天有地”, 这些都是高收入阶层的投资偏好。

3.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投资者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开发商在原居民动迁和历史建筑整修方面的所起的作用, 将极大降低收藏家的投资风险。如果政府再给予政策扶持, 如规定历史建筑不在房地产限购范围之内, 将进一步降低收藏历史建筑的风险, 最终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产权置换是可行的, 历史建筑将在收藏家手上得到较好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将迎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房地产开发商和古董投资者代表市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引入市场因素应该是意义重大, 远不是几次探讨就能解决的课题, 本文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对引入市场因素这一课题的重视, 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2].李和平王敏.美国历史街区保护的推动模式.新建筑.2009.2

[3].江林.拍卖能让古宅“活”起来吗.新华日报.2008.5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2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XX年4月1日,实施了《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部门和产权人、使用人的保护责任,规范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行为。经过认真调查论证,按照“集中成片,规模效应”的原则,确定了4批、124处优秀历史建筑,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确定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汉口汉正街传统商贸风貌区、汉阳旧城风貌区、武昌旧城风貌区等四大历史风貌区。

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核心为一元路、青岛路和珞珈山路三个街区,现存1000多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数十栋典型欧式风格的建筑密布其间,宛如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建筑博物馆。汉阳旧城风貌区:位于汉阳显正街地区,包括一批教堂、古建筑、古刹、古树名木。武昌旧城风貌区:以阅马场、昙华林、农讲所、长春观为核心,一批历史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尤其是昙华林街区,集中保存了一批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欧式建筑和江夏民居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对尚未纳入保护范围而又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实行抢救性保护,市局组织了七大中心城区历史建筑资源调查,对建成50年以上符合评定标准的历史建筑,全面了解其建筑艺术特色、历史沿革、质量等级和产权状况。共调查历史建筑434处,总建筑面积60.48万平方米。其中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160处,建筑面积38.18 万平方米。发掘和整理出了一批极具特色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如:江汉医院、老亨达利、老华康副食、友谊路电信局等,在建筑造型和建筑工艺上,均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黄陂二里、车站路8号、吴家花园等建筑,很好地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风格的糅合与交融;安徽会馆、新安书院建成较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在XX年被授予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大余湾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其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全村现存50多户,石屋石砌,雕梁画栋,属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据村谱记载,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辉煌历史。该村的雕匠、画匠、石匠、木匠均远近闻名。而最为有名的是窑匠,曾有“十汉四窑匠”之说。大余湾村是古人遗存的恬静、淡泊的田园,村民至今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民俗民风。

2,近三十年成了武汉市老建筑加速消失的三十年。

截止至2011年,民俗专家刘谦定所统计的100处被拆的老房子中,76处是“拆除消失的历史建筑”;有10处是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如叶挺24师师部旧址、革命先烈施洋故居、革命先烈项英故居、俄国领事馆官邸旧址等;有6处是“被易动原址的历史建筑”;还有18处为“夷平再建的历史建筑”。张之洞鄂园、利济路电厂及江夏民居之类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相继被拆。

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曾经一度保存完好的里份,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历史。里份内,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应有尽有。石库门的门头装饰大多采用传统的花鸟虫鱼图案,高雅而不失富贵气派。住宅内的局部装饰也很细致,一些木制门窗为格子窗,窗子下半截镶条环板,做工精细,花心及腰华板的装饰,精致的木栏杆体现了传统民居精巧、素雅的装修风格。里份民居也针对武汉火炉城的特点,讲究解决室内高温的设计,房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增设的遮阴设备。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至1949年全市共有里份208个,主要分布在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到1996年,仅有140条;到1998年,又有30条被夷为平地;XX年下半年,武汉市规模最大的里份——生成里,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消失。

白沙洲陈家巷里曾有一栋百年老宅,名曰“卢家老宅”,始建于1892年。当时卢家是白沙洲五大竹木商之首,所建豪宅仅住房就有500多平方米,另有平行建的一方戏台。卢家老宅沿中轴线、天井层层递进、三合院泗水归堂,这是“江夏民居”最后的标本。XX年,这座老宅在被评为“武汉市一级优秀历史建筑”的前3个月,被夷为平地。

再建的历史建筑,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中苏友好宫。1956年,由原苏联援建的中苏友好宫(武汉展览馆前身)在汉建成,武汉同北京、上海、广州并为四大会展中心城市,撑起中国会展业的天空。1995年的一天,原中苏友好宫被实施爆破。全国共有4个苏联展览馆,至今北京、上海、广州的展馆都还在,唯独武汉的展览馆没有了。青山区的红房子也在一片片地消失。

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 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罗西亚大街 北京市烟袋斜街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漳州古街)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晋商老街、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街、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广东省潮州市太平街义兴甲巷、福建省长汀县店头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古街、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翘街、对照这些获选名街和不少入围的落选者,武汉的几条街还有不少差距。但我们一定要将获得一,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的参评给予我们的振动更大,它们就是用五十年代的红房子经过两次申报而一举成功,而我们的红房子正在被当成危房而被成片地拆除。

2,利用补贴与市场的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

产生负外部性(如污染)的经济主体并未承担社会用于治理负外部性的费用,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将污染成本加到企业的成本中去;而对于产生正外部性效益的经济主体,政府应给与补偿。保护历史街区产生了很大的正外部性。按照此理论,政府应对保护历史街区的民众予以补贴。在国外,大凡建筑超过50年,房屋的所有者就会向政府申请老建筑保护,并从政府领取补贴。若产权清晰,补贴的应该是房主,但我们的产权很复杂,只能将居住者视为房主。

以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为代表的产权管理思路则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无须政府干预,通过产权明晰化,并依靠有关部门方面的协商和谈判,足可使外部性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因为,科斯认为政府的调节机制本身并非不要成本,他主张通过经济主体间的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只要在财产权明晰,且交易费用为零,市场机制会找到最合理的办法,并使资源达到最优状态。

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历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体现为对周边产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周边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是外部经济性的受益者。根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可以由这些地产商和商业运营者与历史建筑所有者进行谈判、协商,促使这部分外部经济效益回归历史建筑;或者直接将历史建筑以及受其外部经济性密切影响的地产商、商业运营者进行合并,合并后历史建筑的外部利益自然内部化了。

上海新天地项目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周边地区的整体开发的典型实例,香港瑞安地产公司将上海传统里弄建筑保护和紧邻地块的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运作,在开发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历史建筑保护,提升了街区的区位价值,通过周边地产的升值实现了历史建筑外部经济性的内部化。

“武汉蓝湾俊园”楼盘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发展现代住房的过程中,使整个楼盘得到升值。始建于1919年的商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李子云先生创办的纺织厂,代表近现代风格,当时动工时发现此地有历史建筑,开发商将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整修成为小区会所,后来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楼盘的文化品位顿时提升。

明晰老建筑的产权有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街区的产权问题更为复杂。很多居住者不是原房屋的所有者,而通过拆迁,他们就能得到有产权的房屋,而且居住条件也能改善,他们对拆老子有着很大的动力。这个问题如果处理?政府能否承认他们的事实产权。

政府在政策中规定老建筑不得买卖,这可能是考虑到老建筑的产权问题太复杂。对于产权清晰的老建筑。应该鼓励老房子通过市场交易而让懂它的人拥有。

3,政府规划是降低保护成本的最有力手段

在降低保护成本方面,关键是要降低土地的机会成本,国外在此方面有很成功的做法,那就是不在老城区建新城,我国的青岛,夏门等也是沿用了这一思路,据研究文献,若即要保护老城,又要在老城中建新城,则会矛盾重重。所以,要保护历史街区,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历史街区建新楼,更不允许搞“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这就需要政府在规划上严格把关,从目前情况看,好像只有昙华林有这个条件。整个武昌历史文化风貌区没有大的工地,所有的高楼均在中山路以外,这就是类似于在老城之外建新城的思路。这为我们保护老城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保护好昙华林,将昙华林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这是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机会。

XX年,启动了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该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规划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里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标志性历史地段。已查明的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其中3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幢建筑列入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册。昙华林历史街区融汇了自然生态文化、古城文化、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和街巷文化,集中展现了武昌近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按照“以重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为主,形成山、城、街巷、建筑为基本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具体实施了三期工程。一是仁济医院等八处历史建筑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二是正街西段(胭脂路—得胜桥)道路综合改造工程;三是花园山小森林建设工程。XX年,先期启动了一期工程,列入首批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有原仁济医院、孙茂森花园遗址、教士公寓楼、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昙华林34号、32号、81号江夏民居、翁守谦旧居等8处,修缮历史建筑5727平方米。

四,历史风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

1、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即为保留遗存较丰富,能够较为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阶段内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点,留存有较多文物史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域。它通常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有历史深度与文化内涵的区域,能够彰显城市的历史沉淀,富有深厚的文化特征与象征意义。而历史建筑,则是具有一定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点的建筑物。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

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历史建筑聚集成片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成群、成组、成片的历史建筑能够十分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场景和状况,它们的完整保存利用就更能体现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其中生活状态的延续。因此,要使历史文化街区在物质空间层面上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重点就在于保护和再利用好其中的历史建筑及空间。

二、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1、对历史建筑实行封闭式保护

在我国原有的思想观念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很多人认为就应该对其原封不动地进行保存,而对它们的任何使用都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不敬重。但事实上,历史建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其作为使用空间的物质功能的价值更是不容忽略。一味的封闭式的保护不仅使历史建筑无法拥有足够的生命力与活力,同时也会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无法融合到城市的有机整体中来为当代生活服务。

2、对历史建筑造成“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坐落于城市中心,很难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其中大部分历史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原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在重新开发中很难受到良好保护,极容易被拆除或重建,而造成“建设性破坏”;或者是为满足旅游开发等的经济需求,破坏了原有风貌,而造成“保护性破坏”。

三、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1、历史建筑的保护

保护即是在不改变原状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和其中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修,从而使传统的风貌和文脉能够得以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保护和“不再破坏”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必须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虽然维持现状能够避免人为的破坏,却无法抵挡自然的风化侵蚀与社会生活的污染熏蒸所带来的损坏。所以必须有整修,有疏通,有清理,有改善,也必须要有人气——享受着古朴雅致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居民在其中其乐融融地生活。

其中最首要的是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有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因为只有完整地保有其历史遗存才能最大可能地留住存在于其中的珍贵历史信息。在修缮复原过程中应尽量使建筑恢复它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延续其实用功能。

其次是要结合历史建筑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对其进行保护。在保护建筑单体的同时, 也要保护建筑周边的环境, 例如建筑周围的构筑物、道路、树木等与被历史建筑共同构成整个环境的各种元素。在历史建筑周边新建的建筑在形态上要尽可能地尊重历史,并在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给予一个过渡空间,使两者都能有与之匹配的环境,如此以保护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保证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和谐。

2、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1)再利用的必要性

历史建筑除了具有人文、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外,同时也具有物质使用和经济价值。而且由于我国大部分历史建筑当前仍处于被使用的状态,对其进行完全冻结式的保护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高度、体量、色彩以及外观整体形象等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和结构构造做出适当调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设施更新,使其重获生命力,保护才能真正落实,也才能够使历史建筑更好得融入城市。这样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才是有活力的、有人气的街区。并且当人们真正开始了解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宝贵价值时,才能更自发地进行保护。

(2)再利用的方式

保护历史建筑的外观对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贡献最大。而为了鼓励历史建筑的继续使用,以利于文脉的传承,建筑室内可以适当做一些改变,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延续其原有的用途和功能;作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示馆使用;作为旅游景点;作为商业及活动中心等其他用途等。

四、历史建筑保护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

历史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如果能够对历史建筑进行积极正确的保护和再利用,则历史建筑将成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文化特色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并且它们的价值将超越单体建筑本身,而体现在单体建筑相互交融、相互补充、聚集成片而构成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上。

结语:综上,由于历史建筑承载着太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且不可再生,对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时,应当尽量保有和还原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历史建筑完全冻结,而是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从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适应性的保护,尽可能地延续其原有功能。而如果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己经衰败或消失,则需要结合它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格、功能、特点,对其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重新获取活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桂晓峰著,2010,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研究,建筑学报

[2]魏祥莉著,2012,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

[3]马守恒、田波著,2012,談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B],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5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4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5

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本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护原则及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要求,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政府责任)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主管部门,应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工作监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市、区人民政府应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第五条. (部门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须积极履行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和监管的责任。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及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普查调查、申报认定、保护规划及使用导则的编制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应急保护、巡查执法等具体工作。

市、区文物管理部门负责、整理保护对象的历史资料信息,挖掘、评价其历史价值。

建设、文化、国土、旅游、财政、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保护资金)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二)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三)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资助;

(四)国有历史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或者其他合理利用方式获得的收益;

(五)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等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的资金;

(六)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专项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保护资金用途)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下列用途:

(一)需由政府财政承担的费用,包括普查、测量、认定、标志牌制作和设置、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资金;

(三)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

(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表彰。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可相应设立区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建筑、文化、历史、土地、社会、法律和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咨询、审议和评定等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九条. (单位、个人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社会机构,以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及名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或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二)有比较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三)占地面积不少于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四)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少于总占地的60%。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向社会公布。其中对保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可核定为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一定该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地方发展里程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第十二条. (普查程序)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国土、房屋管理等部门,指导区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建档工作,并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普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并告知保护责任人和区房屋管理部门,由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

第十三条. (确定和公布)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相关部门、所有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意后,经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市、区人民政府建立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

第十四条. (征收前调查)

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房屋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情况;尚未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在征收房屋前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完成调查工作。未完成调查的,不得征收房屋。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将地块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在规划条件或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附件中载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改造主体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将历史建筑统一纳入征收或者改造补偿方案,对所有权人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的价值给予货币补偿或者调换房屋产权;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不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自行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 (预先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建立预先保护响应机制,以应对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性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报告。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停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先保护响应机制,应即时通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房屋管理、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停止建设活动,并告知区房屋管理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

经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查,该建筑不属于文物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区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派员到场调查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一)建设地块尚未进行文化遗产普查的;

(二)建设地块的普查结论已超过十年的;

(三)有新的证据证明该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

(四)其他合理情形。

处理意见应通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经确定不予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解除预先保护。应当予以保护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由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告知保护责任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申报。

预先保护的期限为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发出预先保护通知之日起的12个月,预先保护期间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确需修缮的按本条例相关条款执行。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保护标志设立)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

第十七条. (调整和撤销)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的,可以列入濒危名单,对于确实无法恢复、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可以提出撤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称号,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撤销。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论证,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九条. (保护规划内容)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和评估,包括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

(三)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四)土地使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

(五)历史文化街区内建(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六)改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方案;

(七)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八)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二十条. (保护规划编制资质要求)

承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有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或者同时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和乙级以上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资质。

第二十一条. (保护规划公众参与)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保护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通过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保护规划草案涉及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的,应当举行听证。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以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二条. (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拆除不属于历史建筑的其他建(构)筑物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三)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不得擅自改变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外部风貌和使用性质;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

第二十三条. (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时,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四条. (建设活动审查)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市、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前,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须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并当征求同级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土地用途调整)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土地使用用途不得擅自改变。因改善和加强保护工作的需要,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市、区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六条. (基础设施配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建筑间距、绿化、通风采光等相关建设标准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整修、翻建,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

第二节 历史建筑保护

第二十七条. (历史建筑分类保护)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和相应的保护要求,实行分类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主要平面布局、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保护要求制定历史建筑分类保护、修缮技术规范并颁布实施。

第二十八条. (保护图纸)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编制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资料情况,包括历史建筑的基本信息以及风貌特色等内容;

(二)保护和利用原则;

(三)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必要时可以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四)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利用要求。

第二十九条. (利用导则)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基本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各方面历史价值,编制市、区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历史建筑的禁止性使用功能、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控制、修缮维护、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及其他具体管理要求。经评估可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如需降低等级,须另行编制专题报告。

第三十条. (责任告知)

历史建筑公布后,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保护责任人。书面告知应当明确保护责任人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格式由市级房屋管理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一条. (历史建筑新建扩建)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建(构)筑物。因保护历史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相关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损坏历史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历史建筑使用功能)

历史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使用功能的,不得违反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利用导则确定的保护要求,并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房屋管理、公安消防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 整修利用

第三十三条. (保护责任人)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对保护和管理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保护责任人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要求)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并保持当地传统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城乡规划、国土、房屋管理、文物等相关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五条. (历史建筑方面责任分级)

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实际现状,组织编制年度保护整修计划,指导、督促保护责任人、区房屋管理部门实施保护整修。

区房屋管理部门在征得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同意后,可以代为修缮历史建筑,所需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 (历史建筑修缮)

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利用导则的要求编制修缮方案,逐级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审查。市、区房屋管理部门对修缮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七条. (历史建筑以外建筑修缮)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的,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送区房屋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抢救措施)

历史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市、区房屋管理部门报告。区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不具备保护能力的,可以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保护需要和保护责任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条. (建设活动控制要求)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

相关部门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应符合保护规划要求并征求城乡规划、文物、房屋管理等管理部门意见。

第四十条. (征收补偿)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或者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确需征收历史建筑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补偿。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且安置房所在地段等级低于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段等级的,可以另行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建设调整相应奖励)

对因保护历史建筑而必须调整的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定后,可给予适当奖励。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对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建设项目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由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

第四十二条. (历史建筑迁移)

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的历史建筑,建设单位应当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定补救措施后,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领取迁移新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迁移。建设单位在实施历史建筑迁移保护或者拆除时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档案资料报送城乡规划及房屋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搬迁安置)

因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需要,确需居民临时搬迁过渡的,应当给予相应的搬迁、临时安置补偿。

第四十四条. (合理利用之一)

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并要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保护、修缮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指导。

鼓励、支持保护责任人利用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地方文化研究,开办展馆、博物馆,开展经营活动,以及以其他形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但应当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可以收购历史建筑,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要求的单位对历史建筑进行管理及合理利用。

第四十五条. (合理利用之二)

历史建筑的利用不得违反保护规划;不得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不得随意增加荷载或者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建筑安全的活动。

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调整;历史建筑的现状使用用途违反保护规划但与房屋权属证明文件载明的房屋用途一致的,依法调整后对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应当予以补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历史建筑的类型、地段和用途等因素制定补偿的指导性标准,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依据指导性标准或者合理、适当的原则与保护责任人协商确定具体补偿数额。

第四十六条. (检查评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须制定检查与评估计划,定期组织城乡规划、房屋管理以及文物管理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检查与评估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四十七条. (补助)

对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年度保护整修计划的项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与国有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政府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区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将保护规划报送审批的;

(四)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五)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六)因保护不力或者决策失误,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或者撤销称号的。

第四十九条. (行政处分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审批职责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条. (违法建设查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七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七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法行为及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或者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的,由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法施工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区房屋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备案的修缮方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二)修缮方案未经审查、审查未通过或者未按照修缮方案审查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第五十三条. (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由市、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施行日期)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6

“詹天佑奖”即行业惯称的“詹天佑大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的奖项。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该奖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住宅小区金奖”即“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是参选“詹天佑奖”的先决条件。

一、全国首例历史街区及建筑保护类获奖项目的创新亮点

2006年,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并划定14片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名城保护。2012年,五大道等14片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至2015年,天津共认定877幢历史风貌建筑,其中住宅建筑675幢。在14片历史风貌街区中,包括6片社区生活型街区,其中以五大道风貌街区最具代表性。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就是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街区等项目作为主要案例,包含津城静园、庆王府、曹禺故居、先农大院等具代表性的重点项目,从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街区环境、课题研究及修缮技术等方面,集中展示了天津对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使这些具有宝贵价值的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承续了其历史与文化,并使之融入当代的生活并为当代生活助力、接续发展。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从历史风貌建筑的规划和研究的方法与理念、技术的传承与开发应用、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工作,在保护规划、整修技术和保护利用三个方面已有多项创新成果应用于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工作中。

在科技创新方面,为确保建筑物安全、可持续,同时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将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形成安全适用的技术集成,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大大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功能。例如,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火眼”视频图像火灾探测系统,实时探测摄像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火焰或烟雾,并发出报警信号;一体化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改造建筑排污系统,改善建筑环境、提高建筑节水效能;外檐墙面清洗技术,清除墙体表面污垢,实现建筑外檐的统一协调;特别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微损防潮层化学修复方法”,成功解决了老建筑墙体受潮、酥碱等棘手问题,具有不破坏建筑结构、对外檐影响小等特点。这些先进技术均已在天津市庆王府、先农大院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中得以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效延长了建筑使用年限,同时大大提升地区整体环境,也成为了该项目的创新亮点。

二、十年磨一剑——形成独特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模式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是十年来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事业的缩影。天津是我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成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不仅是一座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还是一部凝缩的中国近现代史,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天津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城市资源。

2005 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后,天津形成了独特的保护利用模式,有效保护了天津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实现了建筑“应保尽保”、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合理利用的高度结合,使历史风貌建筑成为城市重要的人文地标和文化载体。

多年来,天津市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树立具有指导性的保护利用理念

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兼具使用功能和利用价值的活化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因此,天津市提出了十六字的保护理念——“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

(二)构筑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利用体系

1.依法行政保护体系

依据《条例》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市、区两级管理队伍,实施了最严格的监管,严格执行装饰装修审批。十年来, 做到了巡查率100%,案件查处率100%。几年来共有248件违法案件被查处。

2.管理咨询监督体系

建立了完整的保护监管体系,包括议事协调机构---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咨询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整理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社会监督机制——历史风貌建筑社会监督员。

3.科研技术体系

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契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档案,编制了修缮技术规程、保护图则、保护要求、外檐导则使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具有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同时,不断挖掘建筑修缮传统工艺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课题研究,为历史风貌建筑“修旧如故”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技术支撑。

4.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了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单位自筹等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管理部门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外国语大学办公楼、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旧址等建筑的加固工程;风貌整理公司、金融城公司、天泰公司等整理机构,通过财政先期投入资金撬动金融贷款的模式,开展了静园、原法国工部局、原美国兵营等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新华中学、三源电力公司等产权单位通过自筹资金对原圣功女子中学、颜惠庆旧宅等建筑进行了修缮。

(三)健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管理机制

1.政府引导,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保护机制

按照《条例》规定,重要历史风貌建筑项目整修前,主管部门均邀请专家、公众代表参与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2.多部门共同协作的保护机制

多年来,相关职能部门精诚协作、合力共管,逐步摸索出一套高效便捷的保护新机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格局。规划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国土房管部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协调合作,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强大保护合力。

3.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的保护机制

通过媒体宣传报道、专业性学术会议、出版书籍、“历史风貌建筑走进校园”科普活动、开通网站、公益短信及政务微信、建设旅游配套系统等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全覆盖。

(四)有效彰显历史风貌建筑的综合价值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批显著的保护成果。十年来,一大批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修缮,确保了历史风貌建筑安全,凸显了城市风貌特色。

十年保护整修后的街区及建筑,有的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有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更多的是恢复或保留了原有的功能,大部分居住建筑解决了功能不全、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成为人们继续生活的场所,也成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亮点和人文地标,发挥出巨大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卓有成效的实际运作,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对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有借鉴作用。

三、特色建筑项目选粹

此次主要报奖单位之一的风貌整理公司是天津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承担着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资源的文化整合、整理修缮、建设营运和品牌打造任务,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主要投融资平台和营运平台。自2005年10月注册成立以来,风貌整理公司已对百余幢历史风貌建筑实施了整理修缮和建设运营,使历史街区的社会综合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推动了历史街区在当代社会的整合与振兴。其中,津城静园、庆王府、先农大院、民园西里等已成为风貌整理公司整理运营的城市特色项目。

(一)津城静园

津城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先后于1981年、2005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也是首个按照《条例》进行整理的历史风貌建筑。

静园始建于1921年,1929年7月至1931年11月期间,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在此居住。之后,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至本世纪初,静园已住有居民45户,院内搭建违章建筑500余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空间状况十分拥挤,建筑局部多处进行过改造,建筑形象已不完整。经房屋安全部门鉴定,属于危险房屋,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2005年,风貌整理公司对静园开展了腾迁整修工作,45户居民在腾迁中得到妥善安置,提高了居住水平。在整修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查勘和安全鉴定,甄选出最具实效的方法。例如,针对主楼东南角塌陷严重,修复工程中进行了重新砌筑,在现有基础下浇筑混凝土底座;主楼墙面反碱防潮层已破坏,掏碱施工后,采用化学灌浆法对裂缝进行填充,并在两侧增加钢质网格夹板;由于屋架损坏严重,导致受力体系发生变化,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钢筋插入、钢板或箍筋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的技术,同时用相同材质填充破损部位,不仅使屋架恢复了原貌, 其荷载能力也提高了50% 以上。

2007年7月,整修一新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式开放,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品牌魅力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4起,由静园搭建的交流平台“洋楼故事”讲堂,以“分享城市人文生活”为理念,定期举办讲座、展览、体验活动,展现洋楼背后的文化故事,其中包括“老照片里的天津”“原日租界建筑的背后”、老屋插花等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公众逐渐认识和深度了解天津近代历史和文化内涵。

(二)庆王府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代“铁帽子庆亲王”载振的府邸,地处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重庆道55号,特殊保护级别历史风貌建筑。与之毗邻的山益里,由33幢始建于1937年的庭院式联排别墅构成。

2010年6月,风貌整理公司开始了历时2年的庆王府及山益里的整修工作,强调真实、完整、可逆、可识别和最小干预,严格保护建筑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建筑修缮过程中力求“应保尽保”,不仅完整保留了原有外檐风貌,院落植被和景观,室内的珍贵木雕、水磨石地面、木地板、木门、原有金属和木构件、中式琉璃柱、油画、彩色玻璃、葡萄吊灯、掐丝玻璃等历史元素也得到了妥善保护。

修复过程中还恢复了王府原有的东西两扇大门,使王府私密庄重的外檐风貌得以再现。室内被覆盖多年的珍贵壁画和彩绘,通过数十次剔、擦和清洗工艺,得以部分珍贵保留。水刷石外檐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砂岩清洗注射法进行清理,破损部分严格按照材料配比表进行修补,使修缮后的墙面不但显现出原有的肌理色彩而且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同时,在整修过程中针对小五金、部分木构件等缺失和无法修复的部分进行了适度添配。

在精心修复后,庆王府的建筑安全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建筑外貌、布局及精美的建筑装饰全部保留,在使用上恢复了餐饮、会客、多功能厅等历史功能,同时增加了文化展示、建筑展示、商务会议和游客服务等功能。如今庆王府和山益里酒店作为精品文化酒店区发挥着历史风貌建筑的现代使用功能。

(三)先农大院

先农大院始建于1925年,坐落在五大道核心区域,规划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是五大道建成最早的建筑群之一。街区内建筑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建成。在整理修复前,先农大院曾由130户居民和5个单位共同使用,建筑存在不同程度受损,配套设施老化,院落里曾经布满了居民的违章建筑和企业的材料厂。

2006年,风貌整理公司启动了先农大院的整理工作,整修过程中,根据现代使用功能增设采暖、空调系统并配合建筑物墙体、屋顶内侧增设保温层及仿古中空门窗,整体提升了建筑的节能等级。整体提升了消防安全系统,增强了建筑的安全防护功能,防止因各种突发事故而造成建筑物寿命的缩减。同时采用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自主研发应用了专利技术。例如,采用“微损防潮层化学修复方法”,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及红外光谱方法检测完全能够满足要求,此项技术对于建筑物墙体扰动极小并且可以完全不损伤建筑物外檐墙体原真性,施工周期仅为传统的物理隔离工艺的10%。

整修工作不仅使街区恢复了红砖坡顶的原貌,更完整展现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将该区域打造为集餐饮娱乐、时尚购物、文博展览等于一体的体验式综合社区。作为五大道之上的公共艺术广场,如今的先农大院架起了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展现着先农公共艺术广场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与价值,用艺术点亮城市生活。

2015年,先农大院创办良品生活市集——“简良集”,以“倡导简单生活”为理念,是一个倾听匠人心声,展示优质良品的多元平台。市集上既有优质产品的展示和售卖,更有互动体验课堂,传达简单的生活态度与乐活的生活理念,成为五大道上的市民与游客观光旅游的新选择。

(四)民园西里

民园西里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常德道29-39号,始建于1939年,由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为当时天津知名房地产商济安公司建造。

历经岁月变迁,整修前,民园西里的建筑整体形象和部分细部特点虽保留着原有特征,但由于居民混合使用,加之上世纪七十年代地震的破坏,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原有配套设施也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2009年,风貌整理公司对民园西里实施了整理和利用,整修工作严格遵守《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图则》有关规定,并结合房屋技术鉴定、现场查勘以及专家论证意见等,在整修过程中保留了外檐琉缸砖、内外檐门窗式样、多坡屋顶、内檐灰线式样、条形地板、趋脚板式样以及木楼梯等历史风貌特征。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7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建筑、新结构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内历史地段的旧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城市中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构)筑物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当时的生活习俗、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生产能力,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历史街区本身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保护历史街区及历史地段,处理好其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更新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正确认识、理解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正确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找寻城市记忆,乃至掌握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保护规划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试图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期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整合性城市设计

常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多是通过点、线、面的形式,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达到局部带动整体的保护。“点”指历史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散布在街区内的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空间要素。“线”指历史街巷和特色风貌街道等具有整体保留价值的线性实体空间。这些“点”和“线”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基质。常规意义上的保护规划多是通过对这些要素周边提出不同层次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进而实现整个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控制。

然而,这种保护模式着眼点和切入点多是针对某个“点”的局部的保护,缺乏整体性,仅局限于规模较小的历史街区。对于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认为需要从更上一层面宏观的规划设计引导来指引保护规划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这种从整体着眼的贯穿历史文化的保护理念,将传统的因素如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赋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契入所设计的城市之中的方法称为整合性城市设计。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要素整合

由于城市要素的复杂性及整体的系统性,使其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主要包括:实体要素整合、空间要素整合和区域整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片段,根据其保护内容划分,将其内部整合要素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其中物质性的整合又包括实体要素整合和空间要素整合。

2.1 物质性要素整合

2.1.1 实体要素整合

城市是由诸多物质要素组成,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由他们构成的城市旧街区、古迹点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整合的哲学含义,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实体要素整合是指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实体与街区内其他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优化,从而使整个街区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且能体现城市时代发展特点的文化街区。其中整合的两大关键词:一是整体性,每个街区都有至少一个要素能提纲挈领、统领全局,一统全局特色;二是秩序性,街区实体要素能体现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脉络。

1)整体性与关系协调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涉及建筑更新或新建建筑时,应时刻强调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和协调,并重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城市特色的保护。保留协调的,去除不协调的,从而实现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统一且相互协调。除此之外,特色环境要素如桥梁、围墙、雕塑、小品等的设计应同样本着这一原则,历史保护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城市、指导城市建设的整合性设计过程。

2)秩序性与客观看待历史街区

真正的尊重历史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街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无好与坏之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其保护内容之一必然是保护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发展轨迹及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实体要素。这也是真正尊重历史的做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1.2 空间要素整合

历史文化街区内空间要素主要是指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街区的几何形状、道路及街巷格局、交通组织、街区历代的形态演变等。这些空间要素的布置形式受不同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形成文化景观上的差异。这里空间要素整合主要是指街区内特色历史街巷、空间格局与周边空间形态之间的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及空间发展方面的相互融合。

2.2 非物质性要素整合

非物质要素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街区生态结构的稳定,这种生态结构是历史街区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文地理学中将其称为“氛围”。这种“氛围”是形成城市历史记忆的一个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不仅仅是对既有保护实体实施保护和形体空间设计的过程,也是对一个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更是一个对原有文化的继承与新兴文化的创造过程。这种新兴文化并没有脱离它的母体,而是在母体之上发芽生长、发展繁荣。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加减法

加减法从数学领域被延伸至建筑、城市建设等领域,作为复杂问题简单化最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加减法包括功能加减法和形态加减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中,在整合性城市设计思维的指导下,对各整合要素应根据整体发展的需要进行加法或减法。当然,维护原有社区结构的稳定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加减法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3.1 功能加减法

任何一个历史文化街区都由不同的功能区块组成。从《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城市开始,城市就离不开居住、工作、交通、休憩这四大功能。历史街区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多数历史街区内都面临着功能置换或功能更新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老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造成目前历史街区“空城化”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街区内这些曾经被人们使用且热闹非凡的建筑或街道;另一方面人们却不愿意长期居住生活在这些设施老化的历史街区内。如何把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保护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结合,真正实现历史街区完整的有机更新是摆在每个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问题。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加减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历史街区的功能加减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层面对历史街区整体上的功能加减;二是对历史街区内部功能机制的加减法。前者是从区域层面上讲,在延续街区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功能定位,动态地将其真正融入所处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中;后者是指针对街区内部的问题,如交通、配套设施、开敞空间等进行梳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不适应街区整体发展定位的功能置换出去,同时增加提升街区品质和氛围的功能要素。

3.2 形态加减法

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2003年10月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以后,中心城区“双增双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建筑总量和高层建筑,目的是使上海地表沉降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做好历史街区形态的加减法同样重要。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是建筑及空间形态,包括建筑的风格、色彩、高度、体量、空间天际轮廓线、空间肌理等。形态加减法最重要的原则是与历史要素协调与否。

4 加减整合的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其他以物质实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保护主体的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街区。海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历史建筑及历史要素丰富,作为串联天津其他13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纽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见图1,2)。除了街区内常规意义上的物质空间特色保护之外,海河历史文化街区更应该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保护规划的形式保护天津母亲河的人文精神、历史功能意向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散发的城市活力和魅力。

当下,在天津城市空间回归海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海河的区位价值优势凸显,其两岸的开发压力随之空前增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因此,在研究国外城市河流两岸开发建设与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整合性设计的手法进行保护,是对海河两岸地区进行保护和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4.1 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的整合

这里的实体要素整合不仅包括街区内部各实体空间要素的整合,还包括与周边其他历史街区之间的实体要素整合。表现为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的控制引导、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立面空间的控制引导以及服务设施的控制引导四个方面。

4.1.1 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控制引导

街区是以海河这一自然要素为核心构成。海河既是街区内重要的景观带,同时也是重要的观景区。作为空间整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保证海河两岸历史建(构)筑物、历史节点、重要标志性建筑及其他景观节点在主要景观展示空间上的可视性(包括主要步行空间、滨河空间、历史街巷及开放空间等),应该作为街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可视性表现在城市设计上即为主要景观视线控制。这些重要视线必须保持通畅,新建建筑不得损坏视线品质。通过这些景观视线的控制与引导,将各种保护要素如历史建(构)筑物、桥梁、广场、公园、街道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更加多维地保护这些要素(见图3)。

4.1.2 海河两岸建筑风格控制引导

多国租界的历史丰富了海河两岸的建筑风貌,使其呈现出整体风格多元化的特征(见图4,5)。沿河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并且各个区段按照租界的不同,具有明显的租界风格特色。正如《北京宪章》中指出的“20世纪是‘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海河两岸的建筑风格特征渐趋单一化,且出现风格混淆的现象。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在海河两岸已建或待建的项目中,除古文化街历史街区一段为中式风格,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和解放路一带为欧式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之外,街区内海河两岸建筑风格基本上被现代主义建筑取代(见图6)。

这一现象使海河两岸风貌特色受到严重破坏。周边历史街区内部的特色风貌因海河的界面现状被隔断。从图6中可以看出,周边组团纵深方向上的风貌特色相对较为完整,但在海河上并没有得到展示和体现。街区之间、街区内部历史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既是历史风貌特色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综合历史保护理念的整合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于此,我们提出海河两岸的建筑应该体现原有历史风格特色,使海河呈现出历史多样、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见图7)。针对既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应增加相应的特色元素,如建筑立面要素、色彩、公共艺术作品等,体现其所处区段的历史特色,增强标识性。例如建筑的新建或加建要在尊重既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相同要素的运用,达到建筑自身的和谐共生。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在形式色彩上应保持协调一致,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的同时,体现出历史的延续。

4.1.3 海河两岸立面空间塑造

经笔者统计发现,目前街区内海河两岸在建或拟建的项目中高度100m以上的占80%;300m以上的占20%(见图8)。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高层建筑的建设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城市设计形成一个优美的空间形象。立面空间的塑造反映在高度和密度两个方面。建筑的高度构成了滨河天际轮廓线,是对立面景观影响最大的因素。天际轮廓线应当高低起伏,有重点、有高潮,才能创造美的界面。建筑的密度决定了建筑之间的空间,过高的密度将产生连续的高层建筑屏障,产生很强的压抑感。因此,建筑密度不宜过高。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讲,街区内海河段的宽度在100 m左右,如果两岸同时出现百米以上的建筑,对河流的夹峙形态将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对于两岸建筑高度的控制及天际轮廓线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历史建筑在海河面上的可视性;其次是河岸前景的保护。前者通过主要视线通道及历史建筑周边建筑高度的控制来实现,这些历史建筑在丰富河岸景观的同时,也可营造出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格局;后者可通过城市设计引导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见图9,10)。

4.1.4 海河两岸服务设施引导

一些小型、可移动、临时性设施和安排可以为激发城市生活提供新的吸引力。如布拉格广场上烤肉的小摊,吸引着行人驻足停留,原本空旷的广场充满了活力。海河两岸现状活动内容包括休闲娱乐、摄影演出、旅游观光和商业购物等四类。这些活动内容不同,所吸引的人群也不同。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以这些活动人群的需要为出发点,实现全方位设计。海河两岸作为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景观休闲区,应在活动人群密集的地段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活动人群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人群到达。

4.2 非物质要素的整合

4.2.1 海河两岸旅游规划引导

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地段的活力提升是保护规划中非物质要素整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构)筑物及特色空间环境要素,发挥特色公共建(构)筑物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增加旅游吸引,提升文化内涵。结合大型公共建筑或著名的建(构)筑物,对其临河界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成为新的空间起始、终止和转折点。海河连系了天津不同的特色组团,海河上以及海河两岸也有大量具有参观价值的内容,包括特色桥梁、建筑、街道、花园等。规划设计了一条海河环游线和水上游线,将海河附近这些吸引点连系起来,共同打造最有天津特色的活力景观线(见图11)。

4.2.2 活力提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海河地处“九河下梢”,海河与两岸受滋养的土地共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天津城市的发展紧紧围绕海河,漕运发达使海河及沿河周边地带成为天津古代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带。因此天津以及各地的民俗文化都在这个区域汇集。诸如宗教及民间信仰、民俗节庆、民间艺术等,这其中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津皇会、名扬海内外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津门法鼓、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等。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海河两岸的活力提升相结合,利用河流两岸的物理环境主要是开放空间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空间和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海河增添了许多动人的魅力,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5 结语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史街区像是一部史书,记载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和时代发展的轨迹。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如何在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空间环境,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城市的需要,也是保护规划中整合性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

保护规划本身是一个将传统因素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使其融入城市和谐发展大背景之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时限的,但意义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4(3):49-53.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庭伟.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设计问题:关于城市设计原则的讨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1(3):5

[5]陈天.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5-26.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 篇8

历史街区要满足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两个标准。而城市最核心的生活延续性恰恰体现在历史文化街区。可见, 保护好历史街区对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开展工作过程中, 往往存在一系列问题:第一, 将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第二, 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过小, 规模不能满足要求;第三,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质量差, 体现街区价值水平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数量较少。

通过以上问题不难看出历史街区界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首先, 判定历史街区的两个标准, 即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其次, 历史城区以外的历史街区能否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第三, 对不满足街区标准, 但是又具备一定保护价值的地区该如何处理?

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核心是三个保护层次, 即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出现三个层次, 不是源自空间范围、规模差异, 根本原因是需要根据这些保护对象的不同性质、特点, 采取不同的保护原则与保护方法。众所周知, 名城保护风貌是历史的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生活的延续,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要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因此, 应当鼓励探索应用历史公园、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等多种方式保护不满足街区标准、但具有保护价值的地段。

同时历史城区外满足街区标准的地区, 我认为应当划为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城市在发展, 相对来说保护越来越珍惜, 但是必须认清历史城区内外的历史文化街区对名城价值的差别。有人将历史文化街区形象的比喻为名城的“五脏六腑”, 如果处在名城之外, 是否需要保护, 其价值是不同的。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制度法规, 鼓励历史文化名城之外的其他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

我们在对历史文化名城检查的过程中发现,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种是积极改造, 商业模式改造蔓延;第二种是听之任之, 导致街区现状令人堪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相对贫困的地区。两种倾向都会对历史街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需要每个城市正视。

成功的历史街区保护是否有一套推而广之的标准可供复制, 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比如在现实保护中, 同样的一个地方, 同样的一种保护更新模式效果出来后, 百姓说不错, 有的专家说非常不好, 有的领导说好, 有的领导又说非常不好,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它恰恰说明领导、专家和群众的意见都非常重要。主观因素决定着保护方式方法的确定, 从而推动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发展。

已经成功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也不能光依靠“吃老本”求发展, 因为历史文化街区在不断发展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间, 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和应对, 在居民生活延续方面, 首先, 原住民界定的标准不清晰;其次, 舒适程度的界定标准不明确;第三, 十年以后的业态会怎样发展, 我们更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面努力探索, 因此, 好的街区保护究竟应该遵循哪些标准,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继续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原则。如果拿这个原则去衡量, 相当一批单纯以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内容的街区, 可能需要新斟酌, 如果不满足条件, 是否可以考虑不划为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 要捍卫城市历史的文化尊严, 能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促进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 其本身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有长短不一的历史积淀期。在新形势发展下, 它们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不能因为建筑老旧、破败, 不符合时代特征, 就要将其全部拆除。

第三, 要实现街区的居民真正受益, 让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群众不仅仅为文化而自豪, 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现代生活带来的方便之处。让每一个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 成为本身文化遗产的受益者。英国的保护法里有一句话:历史地段是人们生活环境改善较好的地段, 有利于将来的投资和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讲, 应首先让居民达到满意。

第四,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保护, 促进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 还应该与城镇化、和谐社会, 以及整个盛世结合起来。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9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分析 篇10

通常情况下, 历史街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真实地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完整的历史风貌, 也就是说该地段的风貌具有统一性, 能鲜明地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某个地方的特色;具有一定规模, 在视野范围内风貌基本一致, 没有视觉干扰。通过上述分析, 对于历史街区来说, 通常情况下可概括为:具有一定规模, 保存完整的历史遗存风貌的集中地区。其中, 历史文化街区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为:它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当今的社会生活, 其间有大量居民生活, 具有活态性质的文化遗产, 同时具有特定的社区文化, 不能只保护历史建筑, 更重要的是保存它所承载的文化, 对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进行保护, 对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保存。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 改善生活环境, 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2 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文化

台儿庄古城又称运河古城, 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 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西濒碧波浩渺的微山湖畔, 东达连绵起伏的沂蒙山麓, 北通齐鲁文化名城孔子故里曲阜, 南接两汉文化中心徐州, 有“西水东山连接处, 北汉南孔交汇点”之誉。台儿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文脉久远, 孕育了独特的鲁南民俗文化, 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生活形态和习惯成为了台儿庄古城发展的潜在动力基础。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 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 第四座重建的古城, 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 全国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3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

通过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 研究发现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所需资金较多, 持续性较长, 且回报与产出相对缓慢, 一般情况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新建和改造带来的效益见效快, 政府更倾向于改造而不是保护。文化内涵彰显不足。台儿庄有“江北水乡, 运河古城”之称,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但文化展示流于表面, 文化展示上表现单一。但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缺乏像运河的纤夫, 大战的参加者和经历者, 他们都是鲁南文化的一部分, 是鲁南文化的继承人, 是台儿庄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涵义不仅仅是内部存在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 而且历史街区还承载着当今的生活。目前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大多以商业街区为主, 在街区内生活的居民较少, 与明清时期的真实状况有所不同, 严重缺失了生活的原真性。

4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4.1 科学保护、真实完整

一般来说, 真实性原则是针对遗产保护本身而言。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物大多数属于砖木建筑, 不像西方石构建筑那样历时久远, 因此在整治和更新过程中能否从工艺和形式上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 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遗产保护整治的原则是“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 要原样原修, 最好是用原材料、原工艺, 做成原来的样子。为了避免保护整治过程中假古董的出现, 整治更新前需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存留有的南北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

4.2 民生为本、活态生活

保护历史街区, 最重要的是保护好重要的实体遗存, 街区的房屋是一个地区可识别的标志性外壳, 而人在街区的生活活动是反映城市风貌特色、民俗风情的灵魂, 所以两者都要保护。对于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来说,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对其进行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台儿庄的城市记忆, 以及基层人民的民生问题, 对于政府来说, 由于自身掌握更多的公共资源,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充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将整治保护台儿庄历史街区作为改善民生的公益性事业。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就是对历史街区内原住居民实施保护。在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 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始终, 对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愿给予尊重, 并进行充分的考虑, 对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保护,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活态保护”, 改变街区内生活气息不浓, 商业气息过重, 缺失生活原真性的现状。

4.3 面向实施、有序更新

要认真做好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这不是一般的城市规划设计, 不是做新地段的建筑规划设计和创作, 要科学合理的判定和采取各种恰当的保护、修缮或更新改造的措施。

5 结语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 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 是由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和历史街道构成的明清时期的重要城市文化遗产, 具有明显的可继承性。我们应遵从国家相关法规, 按照历史文物保护要求, 实行特色保护, 运用城市设计手段, 做好街区内居民的居住规划, 坚持土地节约利用原则;积极引入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机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修复, 探索出多模式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道路, 实行动态保护与有序开发, 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 传承并弘扬鲁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典型代表, 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 也是创造台儿庄古城个性的一种象征形体。但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一定的保护误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的三条原则:科学保护、真实完整, 民生为本、活态生活, 面向实施、有序更新。通过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功保护实践, 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 (]清) 王振录, 周凤鸣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光绪峄县志[Z].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

[2]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及方法[J].城市规划, 1996 (01) .

[3]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J].城市规划, 1998 (03) .

历史街区保护与社区的营造 篇11

“社区”是在人们对城市社会问题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准确地说,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二战的阴霾已经散去,人们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物质世界的重塑,大量的重建导致社会问题的滋生,人们意识到单纯的物质空间建设并不能使城市人们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解决社会问题变得尤为迫切,“社区”的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早在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就收集了西方社会学中对“社区”的90多种定义,并进行总结,发现其中存在普遍认同的三个要素,即:(1)地区;(2)共同纽带;(3)社会互动。根据这三个方面的要素,可以将社区定义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1]。由于“社区”以关心人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概念很快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常常讨论的话题。

历史文化街区因其洋溢着历史文化气息,以其丰富的物质形态渗透出城市的特质而为人所知。为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内涵,历史文化街区应该予以保护已经取得了共识。然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对历史街区的人们来说,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老旧,常常面临着生活不方便、交通不便等多种难题,而且治安等各种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如何保护,保护什么,社区建设应该如何进行等,引起了诸多争议。概括而言,这种争议就是“保护”和“发展”在社区发展中的分歧。

2“保护”的观念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毋庸置疑是首要任务,那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应保护些什么呢?在此,保护历史建筑元素、历史空间形态自不可少,但这还远远不够。城市是人的城市,只有能反映公众意愿的城市建设才是成功的[2],因此,历史文化街区最根本的还是保护人,保护人在城市系统中的生活舒适度。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人的舒适感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同并由此而产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则来源于人们对所生活的社区的认同,这种认同正是历史传承的积淀。

人们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走向某个社区或者某些社区的过程。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它包括物质空间和精神要素两个方面。物质空间就是指城市社会的环境空间,它涵盖了从建筑空间到人们生活聚落空间的各个层面;精神要素则指的是历史传承的文化和人与人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当前,人们反对城市大拆大建,走的正是一条保护的道路,对历史街区来讲尤其如此。历史街区是具有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大拆大建不仅破坏传统风貌,还将割裂历史,破坏社区模式。当居民迁入新区,社会联系遭到破坏,人们不仅对新的生活环境感到陌生,安全感缺失,而且某些人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些是物质条件无法弥补的,这种问题在老年人身上尤其严重。早期的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由于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使社会的凝聚力减弱。一方面,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减少,人们感到孤独,彼此疏远,精神压力难以排解;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中那种由长辈、邻里等提供的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削弱,犯罪和越轨行为增加。因此,保护传统的社区关系尤为重要。

3“发展”的观念

没有发展的保护,历史街区将走向消亡,我们强调历史街区的保护的同时,还要积极谋求发展。面对历史街区,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发展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盘活历史街区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从长远来讲,任何环境都有它的容量,一味地以经济利益来衡量只是寻求城市的发展短暂的快感,它破坏了历史街区人们的安宁生活,带来长久的社会环境负效应。

那么,历史街区应如何进行社区的营造,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呢?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言用在此处亦非常合适。作为历史遗存,自有其有价值的地方,但也有其可以改造的部分,应建立一套综合权衡和评估体系,坚持保护和改造并举的方针,做到保护的同时不失现代城市生活的活力,这种活力正来源于当代生活与历史建筑和环境的富有张力的叠加[3]。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的营造并非要对城市街区空间做大量的改造,而是视社区需要设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为改善社区环境,应腾出一定的空间建设绿地,这些也是历史街区社区营造好坏的重要指标。

历史街区的居民多为弱势群体,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政府应适当扶持,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充分考虑他们的诉求。历史街区改造规划中应积极推进公众参与,保持社区的活力,实现社区的持续发展[4]。这是维持社会稳定、体现城市社区人文关怀的重要部分,并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4 历史街区中保护和发展社区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4.1 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改善和整治历史街区社区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人员以及国际学术和基金组织,乃至城市政府自觉努力的方向[5]。居民有效地参与社区环境的创造和营造,可以保证历史街区的活力长驻。如此一来,历史街区的环境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并能更有效地运用财务、土地等资源,帮助社区居民就业,从而减少犯罪和社会压力等潜在的威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对参与者和外部人员来说都有着正面效应,它有助于个人与其他成员共同塑造社区精神和建立社区感情,使得居民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4.2 参与者角色的变换

为了保证居民参与社区改造过程能够有效地运作,参加开发过程的所有人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角色。对于规划者来说,应致力于解决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而于地方政府,则应把居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综合权衡以加强立法;对社区居民而言,则应主动接受营造环境的责任,共同为良好的社区环境做出努力。

4.3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内部原因,社区环境的整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对居民而言,费用问题难以落实,因而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政府补贴,但政府补贴也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为适用的融资渠道。其中,吸引商家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关于历史街区并无一个完美的开发模式,商家还难以从中赢利,因此商家暂时还不大愿意承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即使有商家参与,往往对历史街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或者置之不理,经常出现“杀鸡取卵”式的利用[6]。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出一套能够从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营造中赢利,而又不造成社区居民更大压力,并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内的开发模式,开拓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5 结语

西方国家已广泛兴起了营造社区的理念,我国也正进入一个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新时期。和其他国家一样,社区概念也将成为我们研究历史街区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地保护现存的历史街区,使其免遭破坏。同时,也要持有积极地社区营造的观念,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西方世界在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营造两方面已有相关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在积极地探讨这两方面的同时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寻求更加适合的模式。那种城市建设对社区造成威胁、城市土地开发扩张对社区带来毁灭的情况要备受关注,保护历史街区、发展社区、营造社区环境需要获得更强大的舆论支持。

摘要:历史街区中社区的建设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课题。本文建立在对社区的认识以及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解上,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社区的建设应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一问题,认为“保护”和“发展”均应以人为中心,为人类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并根据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总结当前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社区,营造

参考文献

[1]Hillery,George A.Jr1955,Definitions of Community:Areas of Agreement[M].Rural Sociology20:111-123.[2]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3]范飞,陈泗,刘淑艳.多元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理念分析——以开封旧城双龙巷一穆家桥街区为例[J].规划师,2004(1):14-17.

[4]吕斌.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1999(3):2-5.

[5]谭英.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1999(3):11-15.

上一篇: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下一篇:交联淀粉的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