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精选11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1
1. 规划背景
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域东北部, 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凤翔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其区域发展也产生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城乡建设与居民生产生活发展不可避免地破坏到了遗产,遗产面临保护危机;另一方面,价值斐然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也并未像其他一些历史名城那样以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结合凤翔历史文化现有的资源特征,对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序的空间梳理与整合,促进其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并举,成为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核心使命。
2. 规划要点
2.1保护框架与基本思路
规划结合凤翔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深入挖掘历史名城构成要素及其内涵,并探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途径,确立了凤翔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在此框架下,规划的基本思路清晰可见,具体为三大内容、四个层次与三个重点(图1)。
三大内容: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个层次:县域、历史城区、传统地段、 文物古迹。
三个重点:秦雍城遗址、凤翔古城(含传统街区与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
2.2县域保护
通过对凤翔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真调研以及对历史文化总体特色的全面分析,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空间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格局为:“双核、两园、二带、多点”。(图2)
双核——凤翔古城和秦雍城遗址;
两园——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和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
二带——北部自然遗产保护带、南部文化遗产保护带;
多点——多个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景区景点。
2.3秦雍城遗址的保护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秦雍城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秦雍城遗址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由于秦雍城遗址是凤翔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严格按照2013年国家文物局通过的《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所规定的保护范围、管理规定及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到名城保护规划秦雍城遗址保护的专项方案之中。(图3)
2.4凤翔古城的保护
凤翔古城(凤翔县明、清故城)位于秦雍城之北,面积4.4平方公里。1985年,凤翔县政府将古城墙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凤翔古城由唐末岐王李茂贞所筑,平面呈梯形,东、 北墙较短,西、南墙较长,如“凤凰展翅”状,又有“卧牛城” 之称。城中道路成棋盘式路网格局,以原十字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其主要轴线。针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古城保护与当代城市发展相互掣肘的现象,规划在分析古城历史文化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古城格局、传统街区、文物古迹三方面)的基础上,对凤翔古城实行整体保护。 具体策略采取分级分片的保护方式,并形成“一环、二轴、 两点、两片”的整体构架。(图4)
“一环”——明清凤翔老城城墙现今的遗存,为100m宽环城风貌整治带;
“二轴”——东 - 西大街、南 - 北大街两条县城主街, 为风貌重点控制地段;
“两点”—— 古城范围内的凤翔古城墙两段,包括关中工具厂西北角250米城墙遗址和城墙遗址公园;
“两片”——文昌巷—通文巷—毡匠巷三巷合一的“H” 形传统街区和东湖路(新庄巷—东大街路段)“一”字形传统街区。
在此基础上,对古城进行高度和视线通廊控制。在高度控制方面,对古城保护区内建筑高度实行分区控制,整体建筑控制高度要求不超过36米;此外,结合古城内不同的区域,分别规定了环城风貌整治带、十字主街周边与文物古迹周边的限高要求。(图5)在视线通廊控制方面, 确定两类视廊,6个通视区:一类为古城结构性视廊,即十字主街;另一类为历史景观点互通视廊,由城区内六处主要古迹点及开敞空间串联而成。(图6)
2.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凤翔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截至目前,全县共确定了木版年画、泥塑、 西府曲子、草编、刺绣、剪纸、皮影、漆器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9个,遍布全县12个镇,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10个。(图7)在代表性传承人方面,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3名。
规划面对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利、利用不足的现状,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实施政策支持和机制建立、 提高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改善文化展示场所及设施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空间载体的结合, 要求严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社会基础,力求将无形遗产有形再现。
2.6历史文化整体彰显
为实现凤翔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展示与合理利用,进而实现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经济价值。规划重点围绕凤翔古城、雍城遗址两大文化主核和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图8)、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图9)两大主题园区, 联络县域范围内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景区(景点),共同建构县域两大历史文化展示带(北部自然遗产保护带、南部文化遗产保护带), 彰显“先秦雍都、祥凤栖所、西府民俗、苏轼东湖、国脉凤香”的宏伟形象,最终将凤翔建设为国内一流、最具关中西府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展示方式除选择原状、复原、标识等传统展示方式外,还引入了馆场展示、公园展示和虚拟模拟展示更为综合多元的展示方案。在此基础上, 将秦雍城遗址公园、东湖园林(图10)、古城传统街区(图11)、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作为重点展示项目。
3. 创新与特色
3.1对文化资源进行了有序地空间梳理
凤翔县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不仅赋存丰厚的文化遗产,更植生着孕育这些文化的“自然环境、山水格局以及景观地等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更揽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空间序列而言,不仅包括宏观尺度上整个县域的自然山水与古镇古村,亦包括中观尺度的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区,此外在微观尺度上更包括传统街区和文物古迹。就具体遗产类型而论,不仅包括地上的文物建筑、文物古迹、古树名木, 也包括地下遗址和多数已经隐没的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地标。因此,对凤翔的历史文化进行发掘、梳理,并将其整合为系统的遗产谱系,毫无疑问是凤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 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借鉴国内外文化资源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凤翔实际,经过反复甄别和科学比选,对凤翔多元而复杂的历史资源进行了有机地空间梳理,进而建构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在此框架下,规划对数量众多、类型多元的文化遗产资源,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片—线—点的空间序列进行全面保护,此举为制定适宜的保护原则、措施及方法,高效、全面、系统地保护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8. 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展示效果
9. 柳林凤酒文化展示
3.2实现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空间的有机结合
凤翔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大、内涵丰富。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地保护、传承、利用并实现其当代的社会经济价值,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学界所面临的重要命题。本规划在对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倡导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化与实体化, 以实现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 规划要求对已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严格保护其物质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 将无形遗产有形再现,如设置历史典故标识牌、雕塑、民间传说,建立名人碑亭、命名老街老巷、开辟民间文化长廊、恢复传统习俗等,以全方位展示凤翔的非物质文化。此外, 规划强调将传统技艺结合其植生的历史空间进行文化展示与旅游经营,此举不仅实现了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再生,更通过遗产利用所创造的居民就业机会和区域文化形象,实现了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3.3提出了隐没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凤翔虽禀赋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保存相对完整的有形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历史城区可观赏性较强的历史建筑和景观地) 十分有限。众多历史地标与文化景观或藏匿于地下或湮灭于无形。为此,如何结合凤翔资源特征,重点对其隐没的文化资源进行发掘与利用,以充实凤翔的历史空间进而彰显其历史名城的文化与特色,是实现凤翔历史名城保护的关键。针对这一现实,规划提出通过对古城现已无存但有据可查的历史环境要素和文化景观进行发掘与保护,对凤翔原有的文院、衙署、戏楼、寺、祠、庙宇、构筑物(古城、古文化遗迹)采用原址标识或复建。而多数历史要素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标识特别强调了与公共空间营建结合,此举极大地提升了凤翔历史文化资源的可读性与系统性,为其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有效实现了凤翔历史名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多元效益。
10. 东湖园林展示效果
11. 古城传统街区展示效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2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故宫、福陵和昭陵以及其他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规划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作,参与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管理工作。
房产、建设、公安、财政、旅游、宗教事务、民政、市容、园林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并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
第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规划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第十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保护范围,保护原则,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保持传统风貌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控制指标,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同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保证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应当纳入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第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区、县(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三章 保护内容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第十四条 本市历史城区是指至建国初期形成的城区。主要包括明清时期形成的盛京城、民国时期形成的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等。
盛京城保护范围是清时期沈阳城外城(八关)以内的区域,位于惠工街、联合路、东边城街、南关路、青年大街以内。
满铁附属地保护范围是满铁附属地发展的核心区,东至和平大街,西至长大铁路,南至南五马路,北至北七马路。
商埠地保护范围是北至哈尔滨路、东至北京街和青年大街、南至南运河、西至和平大街和北七马路。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方城、慈恩寺、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铁西工人村等。
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顺城街、北顺城路、东顺城街、南顺城路以内的区域。
慈恩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南至富教巷和般若寺巷、北至龙凤寺巷、东至大佛寺巷和慈恩寺东巷、西至大南街。
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至长大铁路、东至和平大街、中山路沿线南北各一个街区以及沈阳站、中山广场周边地区。
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东至肇工街、南至南十一西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西路。
第十六条 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能够反映沈阳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人文景观,未纳入保护规划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会同市文物、房产等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勘查。符合保护条件的,依法实施规划控制。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二)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十九条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行政部门不得立项,规划行政部门不得批准规划,建设行政部门不得批准开工。
第二十条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经批准建成的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逐步改造、迁建或者拆除。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并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规划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拆除或者责令改造。
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时,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影响的评估。未经评估,或者未通过评估的,不得进行审批。
第二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保护规划和下列规定:
(一)符合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院落、街巷胡同的布局、格局和风貌要求;
(二)按照沈阳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园林景观要求,采取科学的绿化方式,配植绿化植物;
(三)在非建设地带,不得进行除绿化、道路及市政管线铺设之外的建设活动;
(四)按照有关保护要求和技术规范,配置和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
第二十三条 历史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依法拆除的国有历史建筑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二十四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和修缮标准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对维护、修缮义务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对于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确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历史建筑,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二十五条 在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前,应当经文物行政部门会同规划行政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重要历史遗址等设置保护标志或者纪念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著名村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符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应当依法申报。
石佛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体现沈阳工业历史文化内涵的遗产应当予以保护。
市和铁西、大东等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记录和研究,通过设立博物馆、纪念馆等方式,做好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二十九条 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地名应当予以保留;确需更改或者取消的,地名行政部门应当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地的故事传说、地方戏曲、传统工艺、民间手艺、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开设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调整保护规划的;
(二)擅自批准拆除、改建、扩建、迁移历史建筑的;
(三)未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审批建设项目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维护和修缮历史建筑,造成历史风貌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违反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或者地方民族特色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各类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3
城市有它的过去、也有现在与将来。在“拆”与“建”中,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过去和未来的规划不当,往往造成了对过去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的破坏。
1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对山东省聊城市、河北省邯郸市、湖北省随州市、安徽省寿县、河南省浚县、湖南省岳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云南省大理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批评。
如何拆?如何建?理念的不同,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效果就不同。而在拆与建中,历史和发展的博弈,文化和利益的博弈都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拆与建中的破坏
据了解,我国目前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19座,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有的曾是历史上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有的是某些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地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因保护不力,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早在2011年1月,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就展开了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开展保护工作的联合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这些被破坏的历史遗迹或被肆意拆除,或被盲目拆除后复制新古迹,甚至再造古迹。
此次被通报批评的8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不乏被评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云南大理,大理有着5000多年延续不断的历史,其中有500多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这座久经风雨的文化古城,未经受住现代化建设的浪潮,多处珍贵的文化古迹被破坏甚至拆除。
近年来,大理地产开发增速,在引进高端酒店,圈山占水的建设中破坏了古迹原貌。据大理州政府网站显示:大理三月街度假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集五星级高端度假酒店、休闲商业、高端养生住宅于一体的休闲养生度假村。然而如此大面积的建设项目占用的土地却是南诏大理国王城——羊苴咩城遗址。
不仅如此,除大理因破坏历史文化遗产遭通报批评外,其他7座城市也存在不同的古迹保护不力现象,在“拆旧”与“仿古”的双重热潮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地消失了。
对于此次被通报批评的湖南省岳阳市,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说,“岳阳只重视保护几座单体的文物建筑,比如岳阳楼、岳阳文庙、慈氏塔,不太注意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山东聊城是“推倒重来”建古城的城市之一。4年前,聊城市启动了古城重建计划,但是却没有严格遵守原定的整体规划,致使大片的老街区被拆除,同时又大量建起仿古宅院。据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介绍,古城街巷的基本格局还在,但是里面的建筑全都变了。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全国“两会”等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很多地方在大肆拆迁、改造时都会说,自己有完整的城市规划,可这些规划并不意味着文化遗产能免遭伤害。实际上大量的名城、名镇、名村都因乱规划和乱改造变成了‘文化空巢’,没有了血肉和灵魂。”
要发展还是要文化?
对于此次被通报批评的8个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提出了整改要求,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整改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据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要求:相关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物局督促上述城市人民政府立即梳理名城保护工作,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错误的做法,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将整改情况于2013年8月31日前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请示国务院将其列入濒危名单。
不管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还是采取补救措施,都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间的抉择。
历史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文化价值为城市创造了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过度的为了利益而开发,往往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占尽天时地利,旅游业自然成为经济支柱,‘历史文化名城’往往成为金字招牌。”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分析说,发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必须面面俱到,开发显然是无法避免的。可是进入旅游开发程序后,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而是一股脑按商业规律来办事,适度开发变成了过度开发,城市的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和生态性被破坏。
当然,对于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提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整改要求,各市县高度重视。据悉,各市县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着手梳理名城保护工作,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同时将按通知要求,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提出整改方案,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错误的做法,保住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建议,对化解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尴尬,要“分区保护、分层次保护”,在完整保存和保护重要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可巧妙地在外围借景延展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气质,同时避免历史文化古城之间的同质化建设,要保持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风貌和特色。
此外,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两部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展的联合检查无疑给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敲响警钟。两部门还要求,其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引以为戒,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加强法规建设,健全保护制度,完善保护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加大保护投入,履行管理职责,坚持严格保护,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开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待完善的保护机制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在此机制下,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及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然而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破坏几乎同步进行,相关法规与条例不能完全发挥保护机制的作用,亟待改进。
我国并不缺乏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法规,《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2008年7月,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但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12条规定:“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另据第40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尽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做了严格的规管,但惩罚措施依旧不足以保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价值的绝对“安全”。
“现阶段经济处罚虽然有效,但是单一惩罚只会让已受损的建筑或文化得到维护,而那些即将遭到破坏的建筑或文化无法得到保障,”江苏省规划设计院院长邹军认为,“应该打‘组合拳’,比如媒体进行曝光、政府进行行政处罚,甚至设计退出机制,最严重可以取消‘历史名城’等称号。”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一个退出机制。”王衍用说,业内不少专家学者一直建言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的退出机制,如保护不力可取消其称号,但此提议至今未写进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保护法规。
就世界范围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不停地督查。而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准入”,缺乏对文化名城保护状况的监督、评价机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4
1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体系
1.1 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研究目前尚无先例, 但是市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城乡都有大量的历史遗迹, 而且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因此,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确定在整个市域共7 434 km2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
市域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与单纯的研究城区是有所区别的, 它涵盖的范围更广, 涉及的保护因素也更加的分散, 给现状调研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地毯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对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体保护, 实现对山、城、田、海城市格局和山体水系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实现对历史村镇、各级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恢复历史村镇的传统文化和活力, 不断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传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 以突显广州作为田园风光山水城、岭南中心文化城、革命策源英雄城、丝绸海路港口城、全国著名华侨城的城市特色, 丰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外延,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1.2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在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旧城区的范围, 对于广州市而言, 这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地方, 经过各个时期的建设, 遗留了大批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区是最值得保护, 也是最难保护的区域, 这也就必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城区保护框架研究 (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 历史城区分区研究,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 旧城区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山体、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的特色研究,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建筑群的风貌与价值研究, 对城市已编制完成的各层次、各个时期保护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城市传统文化及民俗活动分析, 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完善、调整广州历史城区的职能建议,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建议。
1.3 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是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 很难具体指导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宏观层面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编制控制性的保护规划, 因此, 在研究中, 我们就选择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范例编制控制性保护规划, 然后逐步推进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的重点是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城市紫线、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在有必要的时候划定) , 其中城市紫线对应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应分别编制保护范围图则和建设控制地带图则, 具体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保护范围内的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环境要素, 要具体编制建筑保护图则和环境要素保护图则, 而对建设控制地带内, 仅对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环境要素编制保护图则即可。
1.4 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重点在于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 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及周边一定范围为保持文物保护单位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其整体范围较小, 界线也相对比较明确。但对于建设控制地带则不同, 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风貌协调的地区, 范围比较灵活。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历史建筑采用与文物保护单位类似的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城市特色内涵上的拓展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类似, 应重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对于广州这样一个南方城市, 既要保护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 又要发扬岭南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 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应保存的历史记忆, 保护其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 加强整理其结构性关联, 不断寻求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应制定一系列政策, 加强管理和实施力度, 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 完善和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演出场地、文化广场等场地和设施, 扶植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活动,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提供软硬件条件;结合商业、饮食业、制药业和旅游业等对老字号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 重塑老字号风采, 发扬老字号品牌;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本土风俗文化的认知及兴趣, 进而开设专门课程, 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 为传承手工艺、民间技艺和表演艺术培养后备人才;继续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 提升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度, 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社会基础。
2.2 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考虑到地下埋藏文物勘探、挖掘的现实状况及其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建议采取程序性控制保护的方法。即由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法律、规定, 保证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 将地下文物勘探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必备程序之一。
3 保护规划与实施管理的衔接
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大都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研、深入的规划研究, 提出了保护模式与改造措施, 但其层次都较为宏观, 控制信息不够深入、清晰。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 这些规划缺少明确的、具有实操性的、可以方便用于管理的技术文件。因此, 我们在对规划编制的范围、城市特色的内涵进行拓展研究的同时, 深入探讨了保护规划编制的层次与深度, 在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将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深度定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城市设计的深度, 提出了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结合成果表达形式——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编制。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只是总体规划的专项之一, 但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与体系, 有着自身从宏观到微观的保护层次, 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 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的规划层次。突破了传统保护规划仅重视地面以上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 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是一个长期繁杂的过程,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
摘要:通过研究, 把保护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层次, 并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 以方便规划管理。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图则编制
参考文献
[1]黄菘华, 杨万秀.广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J].规划师, 2002 (6) :9-13.
[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篇5
第一条 为加强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古树名木、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可移动文物等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土地、市政市容管理、公安、商贸、教育、旅游、侨务、宗教、地方史志、党史、档案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协同做好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保护专项资金),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财政投入。
市人民政府依法设立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或评估,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监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6
近年来,我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保护条例》还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条例》如何更好的执行,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本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浅析,引起更多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富春.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几点体会[J].中国名城,2009(08).
[2]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04).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2009(0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7
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隶属于黄山市,东北毗邻黄山风景区。按旧府志记载,黟,自秦时建县,在宋时徽州地区建立的一府六县制①中,黟县是徽州府所辖县中最古老的县之一,明清时城市建设趋于鼎盛(见图1)。
今天,黟县城区②就如同大多数的中国中小城市一样,在一轮接着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中,逐渐走向趋同。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被拆除,城墙和城门仅保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此在1986年黟县仅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与其城区历史悠久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称(见图2)。
然而,黟县县域境内仍保存有大量的徽文化遗产,黟县城区周边分布着众多古村落,其中既有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们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偎依在黟县城区周围(见图3),而黟县城区作为周边文化遗产集群化分布的主体,其保护规划的编制就要求从全局的视点对黟县城区进行总体上的控制。所以本文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四个方面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特殊背景下黟县的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问题。
二、区域空间特色
从区域空间特色的角度来说,对黟县城区周边各个村落的保护和整体区域空间的保护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对这种特色区域空间的保留应该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规划在常规的三个层次之外,增加了区域空间总体保护层次。在今天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下,从区域角度出发更多地保留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群,应该作为保护规划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种集群式分布的现象③,就像环太湖流域的历史名城群和沿京杭古运河的文化遗产群一样,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新的特征。
这种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是以文化遗产整体效应为原则,从区域、宏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一种新的保护规划系统。各个村落内部的保护、村落和村落之间的协调,各个村落与整体的发展都应该是这个系统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有利于城镇整体化和协调化的发展。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先天条件,所以在制定宏观区域规划的同时,需仔细研究其具体的分布密度、规模等级、交通网络、功能协调等因素,达到文化资源的优化利用,形成系统的保护规划模式,进而提高文化遗产对社会的影响力。
三、地理环境保护
黟县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9%。黟县水系丰富,南部为新安江水系,分支诸河,汇入横江,新安江水系分支——漳河总体南北走向环黟县历史城区,山多水丰,群峰竞秀,碧波辉映,佳木葱茏,自然生态环境绝佳。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环境的有机利用是黟县历史城区的重要特色之一。历史城区居县域南部一直径约15公里的盆地中,地形东低西高,历史城区的布局与形态受堪舆之说影响颇深,城西依东岳山而建,城南引漳水为护城河,河水像绿带一样环抱古城,这正符合我国古代风水理论所追求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选址模式,原城墙呈圆形布置,在原徽州地区所有古城城墙布置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地理环境保护规划中,深刻挖掘山水格局的重要环境特色,提出“一核、两廊”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整体上维护“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的黟县环境风貌(见图4)。“一核”:以城区中历史建筑保护区为核心,维护徽派建筑群的原真性;“两廊”:沿漳河的开放空间景观走廊和环东岳山的生态绿色走廊,形成环绕历史城区的绿色项链。把黟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未来城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极具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传承了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
四、历史文化传承
黟县历史城区中至今保存着较多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街道,体现了皖南地区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现存的徽州古民居中保存较好的绝大多数为明清遗构,集中体现了徽州民居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惟妙惟肖的徽州三雕成为徽派建筑不可磨灭的印记,参差不齐的马头墙成了徽派建筑的典型标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徽派建筑仍主导了黟县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
黟县历史城区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见图5),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处。通过对历史城区内建筑风貌与质量以及建筑高度进行评估,划定了三个层次的保护区和建筑控高区域(见图6):主要以东岳山、漳河为主脉,以四街(东街、西街、郭门街、麻田街)三里(杏墩里、桂墩里、名贤里)两弄(费家弄、余心六弄)一沟(横沟弦)为骨架,确定保护区的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要划分为桂墩里、杏墩里保护区等六个重点保护区。从整体上维护具有明清风貌的传统街巷、建筑及历史地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留。外围建设控制区的划定形成对保护区的缓冲,力求从整体格局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维护历史城区依山枕水的优美形态。
在划分完三级保护区以外,我们额外增加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设计指导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从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院门、屋顶、外墙等方面制订了建筑设计的图式指导原则(见图7)。不但是历史城区保护区范围内原有建筑的整修,还是建设控制区内新建筑的建设都可以以这个原则为指导,其作用不仅从整体上维护了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而且鼓励公众参与了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协调发展。
五、旅游发展构想
黟县是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的皖南风景旅游中的主要景区之一,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云山和太平湖之间“文化遗产走廊”上的重要城市。黟县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等众多的旅游资源,迄今为止,黟县境内仍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3200多栋。
依托强大的旅游资源,黟县旅游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逐步繁荣。黟县作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可以说旅游业是黟县的支柱产业,然而黟县历史城区的发展却未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产业的联动、从现状情况来看,出现“村落热、城区冷”的现象。虽然目前各个古村落的旅游配套服务较为齐全,但仍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开发程度低等现象,面对越来越多的旅游团队,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面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黟县城区周边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且都在城区一小时都市圈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这样既防止了周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激活了城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规划建议将旅游发展规划与文化遗产的集群式保护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的同时带动城区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黟县城区而言,旅游发展规划应以人文旅游为主,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注重对特色文化内涵的发掘(见图8),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重点恢复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比如将城门遗址改造作为公园,解决历史城区居住密度过大活动场地较少的问题(见图9);重点整治漳河两岸的建筑,开发为旅游服务的特色景观步行街,延长游客在黟县的停留时间。建立由政府引导,以居民为主的自助性“游、吃、住、购、行、乐”一体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的旅游发展体系。
六、结语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本着原真性、发展性、整体性和特色性四大原则,建立合理的历史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城镇格局,寻求具有整体和长远意义的城镇功能、规模、空间衔接、交通和保障体系,从宏观上合理制定区域性文化遗产集群式保护的发展战略,从微观上处理历史城区内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矛盾,在历史城区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指导下,做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时间为2007年,当年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正在付诸实施中,规划说明书中的强制性内容现已成为黟县城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旅游业的兴起和商贸的繁荣让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以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为案例。从区域空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四个层次剖析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对黟县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行纵深的思考,提出集群式保护的区域规划策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潘谷西陈薇.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建筑创作.2006/9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
[3].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小城镇建设.2002/6
[4].赵中枢胡敏.徽文化背景下的绩溪名城保护——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探索.城市规划通讯.2007/4
[5].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历史文化城镇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黟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
[7].歙县人民政府编.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介.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姚士谋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要保护城市的全部,而是保护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等,其中,历史街区是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护实施的依据,有效地指导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的内涵和吸引力,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等历史保护区的保护界限,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划定历史街区保护界限的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使评价体系做到对历史资源的合理分类、科学分级,并使之通过分类标准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体系能够与保护规划相衔接。
2、评价原理及方法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级和评价标准,应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得出不同级别的保护对象。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评价指标是衡量评价对象基本尺度,对南京历史街区保护界限划定的综合评价涉及到很多因素,任何单项指标都不能体现整体状况,且指标因子彼此之间往往还存在着信息的重叠和类似。所以评价的第一步需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体即构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客观地反映主客观因素及其相关的各种信息,因此,选择具体的评价指标因子时,应遵守指标因子的客观性、可测性、可比性、简明性和灵敏度等基本原则。
(2)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是将南京老城内所有地块都纳入评价对象的范围,在所有地块中寻找风貌最好,价值最高的单元作为历史街区的候选对象。因此,面状资源评价体系是以确定保护价值为目标层的单目标评价体系,选择资源自身价值、完整性价值作为面状历史资源的评价准则(表1)。
(1)自身价值——面状历史资源的自身价值在于其整体的历史气氛和肌理特点,在于街区建筑风格、高度、密度等整体的空间特色,而非某栋建筑。面状资源的自身价值与其中点状资源的数量、质量有很大关系但有不完全相同。评价准则层细分为:历史价值、格局相关性、景观价值(表1)。
(2)完整性价值——南京老城内虽然历史遗存丰富,但快速的城市建设也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与之相关的指标层细分为:形态完整性、历史资源点富集度(表1)。
2.2评价指标因子分级和权重值的确定
在评价指标因子选定后,针对南京老城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的各评价指标因子变化范围,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分级(表1)。所有这些指标因子在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的综合评价中作用强度又不是等同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必有一些主导作用的因素。针对各评价指标因子对面状单元历史保护价值有着不同的影响,应取不同的权重值来反映这种差异,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值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表1)。
2.3多因子综合评价
在确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将每个评价单元对各个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然后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综合评价的总分,最后根据总分的高低确定南京老城每个单元历史保护价值。
3、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在南京老城划定历史街区中的应用
3.1指标因子的评价与分析
(1)历史价值计算
从所建立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春秋、六朝、南唐、明清、民国五个时代的城市空间要素,分别与老城空间单元要素叠合。如果评价单元地块的中心点被历史空间覆盖一次,地块积分一次,积分分数按年代久远程度(春秋5分、六朝4分、南唐3分、明清2分、民国1分)划分,多次积分综合累加,将累加结果标准化到1-5的分数区间内,最后计算出城市空间沉淀深厚度分布图(图1)。
由于历史地图时间段的限制,很难将两种历史空间统一到一个时间维度计算,因此本文尽量选取相近时间分段进行分析。用相同的方法将老城空间单元要素与叠加东吴、东晋、宋代、明代、民国时期的权力空间,计算出权力空间沉淀深厚程度图(图2),将每个单元中城市空间和权力空间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历史价值综合评价的总分(图3)。
(2)格局价值计算
历史廊道要素与地块单元要素叠合,提取每个单元的中心点,计算地块的中心点到最近历史廊道的距离(图4)。将所得到的距离字段标准化处理到1-5分区间内,分数越高,距离历史廊道距离越近。
(3)历史资源点富集度
提取资源点层与地块单元层叠加,统计每个地块单元资源点的数量(图5),随后提取资源点要素的自身价值字段,统计每个地块内资源点自身价值平均值(图6),将每个单元中资源点的数量和资源点自身价值平均值指标因子所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历史资源点富集度综合评价的总分,将所得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地块的历史资源点富集度分值(图7)。
(4)形态完整性
研究街区的形态完整性,主要是考察地块单元建筑肌理多大程度上保持历史的特色,在参考其他学者对城市肌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京的地块单元做分类别取样研究。经过分析,以容积率来表征地块单元肌理特征是比较合理选择。
提取现状建筑层要素与评价地块单元相叠加,计算每个地块单元的建筑总面积,再除以地块单元的面积,得到每个地块单元的建筑容积率,按容积率的大小将地块单元的肌理分类为四种类型:传统肌理(容积率0.5-1.2),开放空间肌理(容积率小于0.5),传统现代结合肌理(容积率1.2-1.8),现代肌理(容积率大于1.8-2.5)(图8)。传统肌理最适宜历史资源点的风格展示,因此可以将其赋值最高,开放空间肌理次之;以高层建筑为主的现代肌理不适合展示历史资源和历史风貌,因此其他的城市肌理类型随容积率增大分数逐渐降低(图8)。
3.2南京老城历史街区划定的多因子综合评价
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价值综合评价值、格局价值、和景观价值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表1),将这三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自身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图9);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资源点富集度综合评价值和形态完整性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表2),将这两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完整性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图10);再根据两个准则层的数据计算结果,按层次分析法算得的权重,计算出老城内地块单元保护重要性(图11)。需严格保护的地块单元主要集中在民国公馆集中的颐和路、明故宫周边、总统府周边、老城南及秦淮河畔。在对老城内面状空间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可将综合价值高的空间单元划定为历史街区(图12)
4、结论
(1)以南京为案例,建立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详细介绍基于GIS技术划定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过程。并以构建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为主要线索,介绍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指标设计、数据处理方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建立名城历史资源评价体系,将城市的历史发展逻辑整合到评价指标之中,不但评价历史资源的现状,也评价历史资源与城市历史变迁脉络、城市历史格局的关系。
(2)GIS技术在历史街区划定中的应用简捷,直观,将空间统计计算的打分方式融入到评价方法之中,使评价精度高、速度快。
摘要:本文以南京为例,基于建立的历史名城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以构建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为主线索,介绍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指标设计、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名城面状历史资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基于GIS技术,应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划定南京老城历史街区过程。
关键词:GIS,历史街区,划定保护范围,评价体系,多因子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阮仪三,蔡晓峰,杨华文.修复机理重塑风貌-南浔镇东大街“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整治探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53-55.w
[2].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4(06):58-65.
[3].陈佳還.保持城市历史风貌区的建筑密度-以上海老城厢历史风貌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2007,37(增刊):236-238.
[4].郑炜.西安明城区城市肌理初探[D]:[硕士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5].赵勇,张捷,卢松,刘泽华.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08(3).64-69.
[6].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9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经过国家有关机关明令核准并公布的, 城市中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 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都面临着重大的变化, 如何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区域中进行保护性开发, 既要保留它的原始风貌, 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为例, 首先对它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在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以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为理论依据, 结合山海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对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 总结了这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的方法, 及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山海关古城的概况及发展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胜地。山海关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是集军事防御和城市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是目前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 、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 境内长城26公里, 古称榆关, 也称渝关。明朝洪武十四年, 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山海关, 因其倚山连海, 故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北临燕山山脉, 东傍渤海之滨, 地处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 是文化的交汇点, 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平时, 它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 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周长约4公里的小城,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城高14米, 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 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 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和墩台, 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 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 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城中最具山海关独特地域文化的微弧形顶的民居, 被称为山海关古城的瑰宝。
历经千年的风雨与战争的洗礼后, 山海关古城及城内破旧不堪的建筑极不协调。几处古建筑摇摇欲坠, 低矮的民宅拥挤不堪, 曾经固若金汤的城墙满目疮痍。由于岁月的侵蚀, 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 使山海关古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城墙多处出现大面积倒塌, 未塌毁的城墙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的墙体变形。绝大部分墙面都存在着风化剥落的问题。古城内居民各家各户任意改造古院落和古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很多古建筑已经濒危。临街商铺更是杂乱无章, 不仅破坏了古城风貌, 而且达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 所以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 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热潮,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二) 、山海关古城区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山海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是秦皇岛这座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山海关古城已失去明清鼎盛时期的辉煌, 古城内众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古城布局日渐破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山海关提出“以关兴城、以城促关”的城市建设原则, 这是立足于山海关的客观实际, 对山海关城市发展的客观总结和科学定位, 是山海关当前与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山海关近几年大力推进实施东罗城内的工程建设, 在深度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等五大功能区, 山海关古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六大核心要素为主体的休闲体验及度假式复合型旅游文化产业园,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组织专人编撰《山海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引下, 加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山海关是历史文化名城, 其城内的明清建筑与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人文风貌, 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原始的建筑或多年历史形成的风貌产生破坏,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就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简述一下山海关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
建筑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特点, 深刻揭示历史现实生活的本质, 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大兴土木, 这就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
2、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在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 设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以文物数量和历史价值作为标准, 而忽略了整体保护, 例如整个街区。单对其中的个体进行保护, 而任由区域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或景观自由发展, 破坏了区域的整体效果。
3、保护资金紧缺。
在山海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整个规划的预算大概是总投资20个亿, 预计工期12年 (2003年-2015年) 。但是在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收益情况, 和如何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上, 还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保障措施与对策。
三、“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有机更新”理论, 是由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和规划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 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
(二)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
介绍“有机更新”理论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先认识一下“有机性”。“有机”字面上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是有生命的物体, 城市的有机体就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个体。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 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与自然的结合, 则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活的”有机体对待,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更新”一词包含了改造和重建, 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需要保护的地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优化, 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进行调整, 并且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名城中被保护的地段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有机更新”就是从原有的城市结构,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的一种更新活动。
“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 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 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片区域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 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 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达到有机的更新。“有机更新”理论认为, 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布局, 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 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还包括许多旧城, 切实可行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 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吴良镛老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 例如在什刹海地区的规划设计中, 他主张, 首先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 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 已破败者拆除更新;其次, 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再次, 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 探索“新四合院”体系。
(三) 、“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结构处于转型阶段, 现代化进程中对旧城改造的需求很大, 同时新区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使有些旧城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成为城中村。古代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都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提倡城市应融入到自然当中。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 不再崇尚自然, 不再追求这种统一, 人们要改造自然,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就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环境与历史的保护。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新事物的建立, 而忽视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原有事物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正是这种既要遵从时代发展、紧跟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又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这种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
(四)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和保持历史人文因素, 而且还要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根据吴良镛教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论述和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来看, 在总体上, 可以认为“有机更新“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 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 城市从总体到具体细节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和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 彼此不仅相互关联, 同时还能和谐共处, 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
(2) 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 (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 和城市组织 (如街区) 也要不断的更新, 这是必要的, 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
(3) 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城市的更新也应该如此。
四、结合“有机更新”理论的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对山海关来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完全保护古城原始风貌是不行的。古城区许多的旧民宅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应该加以改造, 求得新的发展。只有一手抓改造, 一手抓改善, 提高保护水平, 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才能在实施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中进行积极、审慎、渐进的有机更新。
(一) 、对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意义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山海关, 其古城区是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它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 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 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 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 山海关居于整个经济区域的中部, 经济区位优越。主要体现在:山海关地处环渤海大都市密集区、大北京地区边缘圈层, 位于京唐秦城镇发展轴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交汇处。而山海关所处的秦皇岛市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桥北方桥头堡群之一, 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 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因此山海关的外部经济区位非常发达, 而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也存在着强劲的外部需求。山海关山、海、关、林等极好的资源组合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1) 一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我们本着从原有的城市结构出发,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更新, 坚持按照“有机更新”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 尽力保留和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律和社会网络结构。
长期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情味, 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这些特色和规律, 将其作为更新的基础和源泉, 融汇在新的空间组织中, 使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保持和谐一致。保存和延续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 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 挖掘旧城生活的丰富内涵, 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 挖掘和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内涵。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造就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才能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体现出城市的内在神韵, 并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城。当然, 这种城市文化的延续并非照搬旧城的模式, 而是在对旧城文化充分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再创造。
再次, 激发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力, 以维持持续的经济繁荣。
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略的,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住可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共同进步的因素, 激发城市潜在的社会活力, 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城市土地使用价值, 以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最后, 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污染的加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各个领域都在做一些希望不是亡羊补牢的挽救工作。加大环境改造的力度, 使城市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空间宜人的新型社区。
(2) 山海关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弱化其工业职能, 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来实现, 例如, 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 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不仅如此, 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 应该尽量减少山海关古城区人口, 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保护山海关古城, 开拓新区。
(3)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峭、一线逶遣”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 东西大街为横轴, 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 形成了高 (角山) 、中 (城楼、城墙) 、低 (民居、商业、府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威远楼—钟鼓楼—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4) 对古城区风貌的保护
古城区风貌保护可分为古城区整体风貌保护和文物古迹、景观环境保护两个体系。保护范围涉及关城及东、西罗城,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需要保护的内容, 比如东罗城有保存较好的城墙, 关城内有典型的四合院民宅等。根据他们存在的环境、价值, 来划定保护的范围。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在古城区内的道路结构受到严格的保护, 对新建的建筑物要与历史景观相辅相成, 并控制好其高度, 以免破坏原有的轮廓线。加强古城区内的绿化, 杜绝污染源的出现, 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文物古迹及景观环境包括三类:各级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古城传统风貌, 对古城风貌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东三条至东八条及东大街沿街这些历史街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该包括:保持现有街道的比例尺度;加强街道两旁的绿化工作;街道应该具有连续的建筑界面;建筑形式应该具有山海关地方的传统特色, 同时不同大街应该遵从其各自的历史风貌。
(5) 对古城其他方面的保护
在保护山海关古城现有城市结构, 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 顺应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潮流, 做好对上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对山海关古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建设用地区域。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的区域, 要严格控制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 注意要与保护区内和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受保护建筑相互映衬, 有机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城及关城以西区域;长城及关城以东区域;威远城、边墙子烽火台、孟姜女庙等;保护区周边区域;角山周边区域。具体包括古城区空间景观结构的规划和社会生活场所的规划。规划区内建筑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通过一些标志物来体现特色;对区域内的原有建筑, 进行保护性修复, 以展现其原有风貌;修建主题文化景观区, 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区内居民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和休憩场所;进行文化广场的建设, 突出其展现传统文化的作用。
此外, 控制古城区人口数量, 做好住宅建筑容量规划,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对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古城保护与更新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是城市设计的基础;更新部分的城市设计应体现对传统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继承的关系。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其形态和结构必然是这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总之, 在充分研究古城区经济文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还是对古镇和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中, 如何保证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使城市具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划.2003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篇10
在我国, 建设部颁发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进行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一、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的保护
(一) 整体保护外围空间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在选址、布局与建设中, 大都善于审察地理形势, 利用自然环境,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建造了古朴秀丽、亲切自然、富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同时存在的, 城镇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去了原有的环境, 就会影响对其历史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就要保护好其整体的历史环境及风貌, 同时, 从对单体、分散的文物古迹保护转向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也是符合保护文化遗产国际性宪章精神的。
喜洲古镇是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然形态顺山随水进行布局, 整体空间呈现出同心圆式的结构, 外围是苍山和洱海, 中部为霞移溪、万花溪、阳溪等生态绿带的绿色田园空间, 各自然村落与绿色田野如翡翠的托盘, 托着喜洲古镇这颗耀眼的明珠, 形成景观结构的整体性, 这就是喜洲古镇的自然形态与秩序, 而且自然山水围合也成为喜洲古镇的天然防护屏障。喜洲古镇的保护首先要从大区域出发, 保护苍山、洱海、霞移溪、万花溪、阳溪、农田、水网及周边的自然村落, 保护传统的“山-水-田-镇”的空间形态。
(二) 全面保护古城内部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通常包括其城市平面、空间轮廓、轴线以及相关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山川等自然环境, 是历史文化名城组成要素和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 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
云南省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 其价值不在于某幢建筑, 而在于整体价值, 在于完美地将山与水、水与居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格局, 任何对名城、名镇组成部分的破坏和随意改变, 都会使整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而导致对历史城镇的破坏;同时, 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建筑物、构筑物已保存不多, 但其城市格局保存尚完好, 对于这一类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保护空间格局更是继承和延续古城风貌的关键所在。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见的汉城格局, 存留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出现了许多运用现代装饰材料进行改良的传统建筑, 不计其数的大体量、色彩鲜艳的多层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断涌现, 许多有价值的老式建筑在逐渐被更新......现在的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仅保留下了原有的格局, 许多历史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因此, 祥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保存较为完整的“四街、八巷、一颗印章”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 即通过保持现有的道路格局和骨架, 不再增设新的道路;恢复街巷原有传统名称, 并且统一设置古色古香的路名标志;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保护和延续历经几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的历史风貌, 突出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十字型的主街道, 一颗印形式的历史格局。
(三) 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很多古城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衰败消亡了, 而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能保留下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一直作为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被新区所包围, 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其丧失了原来的历史氛围, 因此, 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 注重新区与古城的协调发展, 保护古城外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 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 使古城不被新区发展所包围。
丽江古城选址在玉龙雪山南麓肥沃的丽江坝区, 城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古城北靠象山、金虹山, 西靠狮子山, 不仅使城市植根于富足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而且赋予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空间轮廓线。同时秋冬季节西北寒风被高山所阻, 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春季东风徐来, 花木早苏;夏季南风通畅, 城区热气尽除, 达到了挡风避寒、纳凉驱热的理想效果。根据“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古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区位于古城西北面, 古城东南面为保留农田, 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利用狮子山的遮挡, 避免了新区建筑物对古城视觉环境的影响, 而东南面开阔的视野, 使古城与自然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从而完整地保护了古城传统的空间形态与格局。
二、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构成要素的保护
(一) 线型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线型物质要素包括街巷、水系、视廊通道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空间环境的精华所在, 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丽江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 并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为主街道向外放射。主街上交织着无数条小巷,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 街巷结合水系, 充分利用自然, 不求平直, 随弯就曲, 自由灵活。大研古城产生于没有机动车的时代, 因此街巷的尺度亲切宜人, 富有生活气息, 宽度一般为3—5米, 小则1—2米, 街巷和水系相互交织, 使得街道空间有收有放, 富于变化。街巷两旁建筑高度一般为一层或两层 (3—6米) , 个别地段又有三层点缀, 使得街巷的景观轮廊线十分丰富。街巷保护的重点就是要维护这种特有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路面仍以质朴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五花石铺砌;沿街建筑的保护应以维护和加固为主, 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 以保持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廊线, 保持主要道路节点的空间尺度、外围环境。
水系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古城居民利用丽江坝区溪泉涌流、水流发达的优越条件, 特别是象山、狮子山的象鼻水和狮乳泉, 择水而居。黑龙潭水经玉河由北而来, 在城北双石桥处一分为三, 即西河、中河、东河穿城而过, 三河又散成无数小溪, 穿巷走户, 入墙过屋, 流遍全城, 河流宽处约有5—6米, 架桥沟通两岸, 窄处不足1米, 跳跃可越, 城中居民大部分临水而居, 俯身汲水。三河穿城的自流水系是丽江古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特征, 它使城中不少街巷都临水傍河, 呈现出“城依水存, 水随城在, 家家流水, 户户垂杨”的特有格局。保护水系是保护古城的重点, 规划严格规定不得改变现状河、沟、渠、井系统, 现有水系严禁覆盖、改道、堵截、缩小过水断面、占用或围入私人院内, 尽快建设排污管道, 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废土, 在河道的一定地段 (如桥下等) 设置网状遮挡物, 挡住随水而上的浮游杂物, 定期疏清河道, 整治驳岸、护坡, 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 河道两侧空地植柳树, 以改善沿河道绿化, 增强景观质量, 恢复挡水清洗路面的传统习惯及“三眼井”的用水方式。
(二) 点状物质要素的保护
点状物质要素包括传统民居院落、古桥、寨门、牌坊、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及文物古迹等。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云南历史城镇中的传统民居大多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 古朴素雅, 造型优美, 组合灵活, 特别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和厦子 (檐廊) 的多功能利用, 注重入口和山墙的多功能处理。在平面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历史城镇的民居建筑是构成历史城镇肌理的主要元素, 是当地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对于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 应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民居院落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上的高低及民族、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 对民居进行了实地考察, 确定重点保护民居, 由当地人民政府挂牌。对于以上民居院落, 在修复时, 应原址原样修复, 不得改变原来的结构、层次、布局、座落、高度、材料、装饰、铺地、朝向。当地人民政府应大力支持民办旅游经营服务, 对于私房, 当地人民政府应与房主签订民居保护责任书, 明确政府与房主双方的责、权、利和义务, 房屋需修复重建时, 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并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通过保护好民居建筑获得收益。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民居, 在修复建设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原貌恢复”, 保持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对于在民居保护方面做得好的房主, 政府也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增加收入,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各具特色的古桥、寨门、牌坊是历史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要素的存在, 不仅有功能的需要, 也给历史城镇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诗情画意, 是保护历史城镇传统风貌格局的又一个重点, 应严格保护, 严禁人为破坏, 同时要定期维护修缮, 防止因年久失修而损坏。
云南传统的民居院落都非常重视庭院绿化, 因此整个古镇树木茂盛, 绿化覆盖率较高。在喜洲村前的古树俗称大青树, 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 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 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 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每当秋天到来, 常栖满了雪白的鹭鸶。鹭鸶栖息榕树已被州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点。可见, 古树名木是古镇活着的文物, 保护好有其深远意义。规划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拆除影响大青树正常生长的搭建物, 通过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采用传统和新的科研成果, 保护现有古树;在养护技术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使得大青树的长势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对古镇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建立档案和标志, 划定保护范围, 加强养护管理。
历史城镇的文物古迹众多, 但很多已成为单位用房或住宅, 内部设施和周边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 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区, 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 首先应拆除违章建设, 整理和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保护的重点应是文物古迹自身及周围环境, 同时考虑文物的安全需要, 对不合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应将其坚决迁出, 文物建筑修缮整理后应对外开放。
位于沙溪寺登街的兴教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建于不同时期的大殿、二殿、观音楼和寺院大门。建筑始建于1410年, 1960年对部分建筑重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寺区的围墙及第一个庭院南侧侧殿的有些部分已被破坏或改变, 而且二殿的外围已被侵占, 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轴线关系。另外,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两个殿中的雕像和陈设品都被破坏。近年来, 在修复中使用了许多不相称的建筑材料, 且大殿中许多有价值的壁画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的保护首先是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恢复传统的中轴线特色和寺庙建筑与院落的序列, 不触及和损坏周围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村落结构, 对存在的建筑实体做尽可能少的更改;2.恢复1960年前庭院的原始比例和大小;3.恢复大殿外侧被侵占的回廊;4.修复寺院入口和两个正殿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的塑像以及寺院的其他特征;5.更换混凝土、水泥和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 改用传统材料;6.恢复大殿的壁画。
三、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
世袭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 拥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特色鲜明的音乐传统, 能够证实这一民族曾经有过难忘的悠久历史。但由于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局限, 生存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有限, 贫穷落后制约了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势必也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抽去了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自然的山川便会失去诸多与人相关的内涵。为此, 保护存在于人们观念中无形的山, 与保护存在于自然中有形的山是同样重要的。换言之, 保护自然, 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保护文化, 则是保护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识以及人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
民俗文化是指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宗教活动、艺术活动及其他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以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历史久远沿用至今的著名场所、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间文学、曲艺 (器乐) 、舞蹈、绘画、壁刻、崖画、工艺品、古建筑、古遗址、宗教场所、民居建筑、服饰、器皿、船筏等生产、生活用具;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原始文献, 如图谱、乐谱、舞蹈、小说、歌谣、氏族谱等;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且被人民群众推崇公认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其纪念建筑、故居;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群众按惯例举行的活动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掌握传统技艺及技艺精湛的人;掌握和保存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实证材料的人或世家等;不危害他人利益, 不影响民族团结, 确保社会安定的、民族传统的、具有宗教内容的文化艺术传承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古镇真正走向永续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是维系社会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 是古镇文化活生生的表现, 必须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 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与不同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避免抄袭发达地区的经验, 而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在既定生态环境中积累的文化条件和他们的民间知识, 使之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科技与文化, 创造天 (文化观念) 、地 (自然环境) 、人 (社会体系) 相和谐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 要改变旧观念, 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以文化促经济, 以保护促发展, 从而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方法是随着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形成的。经过不断地实践, 证明了整体性保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成为了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保护观念。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名城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物质构成要素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方法和实践, 从整体上保护了名城的风貌特征和文化特征, 充分体现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文化, 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摘要:结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 提出名城的保护应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采取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姝.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开发与保护 篇11
1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研究动态
当代国内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模式。
1.1 法国式
以建筑师维奥勒·勒·杜克为代表的整体修复、风格修复。这种保护强调建筑的完整性,要求修复的完整,即使是从未出现的理想状态也要在历史建筑、环境中表现出来,而不是维持、维修或者翻新,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皮埃尔封堡垒和卡尔卡松城墙。
1.2 英国式
以英国文学家拉斯金和莫里斯为代表人物,强调的是建筑废墟浪漫,与维奥勒的主张相背,要求以保护代替修复,维护其真实性,其修复的部分也要与原有结构、装饰有显著的不同,以示区分。
1.3 意大利式
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叶的波依多,20世纪30年代开始影响其他地域。其主要的主张有:
1)文物有多方面的价值,在建筑修复、环境修复时不仅要有艺术的统一,风格的统一,更应将其作为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见证;2)着眼于其历史信息的传承,尊重其历史痕迹,其中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痕迹,应保护其真实性;3)对于其破损部分应修理而不是修复,其加固部分应与原有部分显著不同,保持历史的可续性,其添加部分也可以去掉,与原有部分分离;4)在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统一,不至于形成过于强烈的对比效果;5)在保护、改造的同时应注重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应对原有资料有充分的掌握。
2国内研究动态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历史环境的保护是从80年代的平遥古城保护开始的,其“完整保护古城,开辟新城区,新旧分开,合理发展”的规划方案,在规划中提出了划定保护地段、确定保护单位的具体做法,也第一次在我国提出“古城保护规划”这个课题。
为了提供历史文化名城维护的资金,部分旅游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进行活化,发挥其商业用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上海新天地(石库门)、香港尖沙咀(原水警码头总部)、香港石硖尾村美荷楼(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造项目即为其中之典范。香港模式作为中西结合的特例,既拥有不同时代的建筑街区,内在也糅合了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香港旧建筑复兴项目的公众参与深度也与目前国内规划相距甚远,其设计思想值得深思。以美荷楼青年旅馆项目为例,其改造目标如下:透过保存建筑物的特色元素,带出美荷楼的价值;活化再利用并保存建筑物,把它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地标;定期举办观赏团;推动长者参与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兼顾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水埗社区带来社会及经济利益。这类规划目标代表了典型的香港旧建筑改造思想,不单从经济角度、保护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进行保护,也从社会学、文化地标等概念促进历史文化区域的活化和复兴。
3 韩城市旧城保护概念规划
陕西省韩城市于1986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城(见图1),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韩城市已明确提出了建成文化旅游名市的总体定位。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旅游规划就必须走创新发展模式、建设精品景区、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市场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突出文化遗产传承,以此为特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道路。
3.1 韩城旧城概念规划中的商业专题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作为韩城开发过程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开发导致毁灭性破坏的历史文化建筑时有听闻,由于随意拆除而使名城风貌彻底变样的规划方案也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规划管理部门的长官意志和经济开发的过于急切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有高商业开发价值的名城应谨慎开发,开发过程“慢比快好,少比多好”。欧洲旧城因为保护原貌而显得风韵犹存,目的在于将本国文化、对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保护下来。相比而言,国内目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则显得过于轻率。韩城旧城的概念规划中提出以点、线、面三个层面结合商业进行古建开发活化,自下而上、缓慢细致的对韩城古建、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见图2)。
3.2 韩城概念规划商业开发思路
点:韩城拥有为数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通过功能置换,以独特性的历史文化建筑烘托出古城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利用商业开发获得的资金活化韩城古城。
线:韩城内特色街巷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元素,利用古街巷组织步行街,串联特色旅游景点,以人文特色策划多类型的古街道旅游路线,将韩城旧城风貌展现在游人面前。
面:三庙是韩城最重要的国家级保护建筑区,以三庙为基础建设古建商业开发区是韩城旧城开发的重要手段,保护区内建筑严禁随意拆迁,保护其历史原貌。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旅游业、商业是最强有力的经济发动机,由之而衍生的旅游地产、农家乐等旅游商品则进一步提升了旧城周边地区的商业价值。但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的不明确、保护不力而造成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损毁、建筑风貌迥异、原居民迁出而造成文化缺失的破坏性开发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临界点显得尤为重要。韩城概念规划结构则是联系点线面开发的准则,对韩城旧城区内商业开发重新定位。
由于旧城保护区域的限制以及满足原居民生活购物、环境改善等需求,必须对城市肌理重新梳理并将城市中心重新定位,减弱街区活化过程新中心开发与旧城保护的冲突,同时满足旧城居民出行产生的新需求。以此权衡,局部道路的梳理和商业地下空间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韩城旧城历史文化区域保护以及适量商业活化思想指引下,最终的规划结构体现为“一轴两环,一核两带,多片区”。
重新规划后的新商业区集中在一核两带内,商业区内将停车设施、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地下空间化。两带道路拓宽后临街商铺、宅院作商业化盈利,使韩城古城的保护费用获得可靠的来源。“一核”作为古城内新的商业中心同时承载着城市广场和城市新地标的作用。“两带”拓宽后的道路为古城内的机动车交通提供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道路,同时也将对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旧城原商业街金城大街作为历史文化古迹严格保护,以此为载体复兴原韩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城墙遗址(外绿环)上的建设进行清理、更新,作为遗址公园和外环商业带,满足韩城古城的环境改造需要,体现遗迹的历史片断。行政中心、旅游地产、新的大型商业区则在旧城以外片区重新选点设置,避免大拆大建过程中对旧城风貌的影响。规划后韩城古城夜景见图3。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区开发只是名城规划的一个专题,但其对历史地段环境、建筑风格的保护和协调都是不可或缺的。规划中商业专题不能与普通新城商业区规划等同视之,相反,负责规划的设计师更应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艺术修养、深思熟虑,使用协调、对话、延续的设计手法,在可持续性区域开发以及保护第一等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商业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最终使新规划的商业带或商业中心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与建筑有机融合起来,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光彩。
摘要:阐述了当代国内外历史名城保护的模式和国内研究动态,以陕西韩城市旧城保护概念规划为例,分析了规划中的商业专题及开发思路,以期使历史文化地段内的商业开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光彩。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开发,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护城踪录——阮仪山作品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0-2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12-01
历史文化名城风貌05-09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05-19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08-17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10-24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11-0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27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泰安10-19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