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历史文化名城

2024-10-24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共8篇)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 篇1

彰显古都独特魅力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主持召开市委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专题会。市领导杨益民、徐启源、朱华、黄忠勇、林瑞良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两山两塔两街区”和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情况以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前期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福州是拥有2200多年深厚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也是720万榕城人民的热切期盼。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对福州、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全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彰显古城魅力。

就如何加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会议强调:一要健全体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市区共担、合力推进,确保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完善投融资体制,总结实践经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建立产权明晰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名城保护开发的产业规模。二要关注民生。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的保护修复,既要恢复历史风貌,更要彰显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本着让利于民、造福百姓的宗旨,切实将保护修复与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实现和谐征迁,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赢得老百姓的真心支持。三要创新模式。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开发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实现个性化发展,让历史文化街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四要加快步伐。要抓紧规划制定,不断健全完善保护修复的各项规划;要加快安置房、保障房建设步伐,妥善安置好征迁群众的生产生活;要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区域内的规划建设项目,多拆少建,确保整体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的和谐统一;要加强项目策划和运作,更大力度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推动地方性立法工作,为闽都文化核心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 篇2

在我国, 建设部颁发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进行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一、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的保护

(一) 整体保护外围空间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在选址、布局与建设中, 大都善于审察地理形势, 利用自然环境,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建造了古朴秀丽、亲切自然、富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同时存在的, 城镇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去了原有的环境, 就会影响对其历史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就要保护好其整体的历史环境及风貌, 同时, 从对单体、分散的文物古迹保护转向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也是符合保护文化遗产国际性宪章精神的。

喜洲古镇是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然形态顺山随水进行布局, 整体空间呈现出同心圆式的结构, 外围是苍山和洱海, 中部为霞移溪、万花溪、阳溪等生态绿带的绿色田园空间, 各自然村落与绿色田野如翡翠的托盘, 托着喜洲古镇这颗耀眼的明珠, 形成景观结构的整体性, 这就是喜洲古镇的自然形态与秩序, 而且自然山水围合也成为喜洲古镇的天然防护屏障。喜洲古镇的保护首先要从大区域出发, 保护苍山、洱海、霞移溪、万花溪、阳溪、农田、水网及周边的自然村落, 保护传统的“山-水-田-镇”的空间形态。

(二) 全面保护古城内部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通常包括其城市平面、空间轮廓、轴线以及相关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山川等自然环境, 是历史文化名城组成要素和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 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

云南省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 其价值不在于某幢建筑, 而在于整体价值, 在于完美地将山与水、水与居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格局, 任何对名城、名镇组成部分的破坏和随意改变, 都会使整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而导致对历史城镇的破坏;同时, 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建筑物、构筑物已保存不多, 但其城市格局保存尚完好, 对于这一类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保护空间格局更是继承和延续古城风貌的关键所在。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见的汉城格局, 存留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出现了许多运用现代装饰材料进行改良的传统建筑, 不计其数的大体量、色彩鲜艳的多层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断涌现, 许多有价值的老式建筑在逐渐被更新......现在的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仅保留下了原有的格局, 许多历史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因此, 祥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保存较为完整的“四街、八巷、一颗印章”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 即通过保持现有的道路格局和骨架, 不再增设新的道路;恢复街巷原有传统名称, 并且统一设置古色古香的路名标志;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保护和延续历经几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的历史风貌, 突出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十字型的主街道, 一颗印形式的历史格局。

(三) 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很多古城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衰败消亡了, 而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能保留下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一直作为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被新区所包围, 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其丧失了原来的历史氛围, 因此, 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 注重新区与古城的协调发展, 保护古城外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 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 使古城不被新区发展所包围。

丽江古城选址在玉龙雪山南麓肥沃的丽江坝区, 城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古城北靠象山、金虹山, 西靠狮子山, 不仅使城市植根于富足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而且赋予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空间轮廓线。同时秋冬季节西北寒风被高山所阻, 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春季东风徐来, 花木早苏;夏季南风通畅, 城区热气尽除, 达到了挡风避寒、纳凉驱热的理想效果。根据“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古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区位于古城西北面, 古城东南面为保留农田, 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利用狮子山的遮挡, 避免了新区建筑物对古城视觉环境的影响, 而东南面开阔的视野, 使古城与自然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从而完整地保护了古城传统的空间形态与格局。

二、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构成要素的保护

(一) 线型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线型物质要素包括街巷、水系、视廊通道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空间环境的精华所在, 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丽江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 并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为主街道向外放射。主街上交织着无数条小巷,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 街巷结合水系, 充分利用自然, 不求平直, 随弯就曲, 自由灵活。大研古城产生于没有机动车的时代, 因此街巷的尺度亲切宜人, 富有生活气息, 宽度一般为3—5米, 小则1—2米, 街巷和水系相互交织, 使得街道空间有收有放, 富于变化。街巷两旁建筑高度一般为一层或两层 (3—6米) , 个别地段又有三层点缀, 使得街巷的景观轮廊线十分丰富。街巷保护的重点就是要维护这种特有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路面仍以质朴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五花石铺砌;沿街建筑的保护应以维护和加固为主, 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 以保持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廊线, 保持主要道路节点的空间尺度、外围环境。

水系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古城居民利用丽江坝区溪泉涌流、水流发达的优越条件, 特别是象山、狮子山的象鼻水和狮乳泉, 择水而居。黑龙潭水经玉河由北而来, 在城北双石桥处一分为三, 即西河、中河、东河穿城而过, 三河又散成无数小溪, 穿巷走户, 入墙过屋, 流遍全城, 河流宽处约有5—6米, 架桥沟通两岸, 窄处不足1米, 跳跃可越, 城中居民大部分临水而居, 俯身汲水。三河穿城的自流水系是丽江古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特征, 它使城中不少街巷都临水傍河, 呈现出“城依水存, 水随城在, 家家流水, 户户垂杨”的特有格局。保护水系是保护古城的重点, 规划严格规定不得改变现状河、沟、渠、井系统, 现有水系严禁覆盖、改道、堵截、缩小过水断面、占用或围入私人院内, 尽快建设排污管道, 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废土, 在河道的一定地段 (如桥下等) 设置网状遮挡物, 挡住随水而上的浮游杂物, 定期疏清河道, 整治驳岸、护坡, 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 河道两侧空地植柳树, 以改善沿河道绿化, 增强景观质量, 恢复挡水清洗路面的传统习惯及“三眼井”的用水方式。

(二) 点状物质要素的保护

点状物质要素包括传统民居院落、古桥、寨门、牌坊、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及文物古迹等。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云南历史城镇中的传统民居大多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 古朴素雅, 造型优美, 组合灵活, 特别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和厦子 (檐廊) 的多功能利用, 注重入口和山墙的多功能处理。在平面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历史城镇的民居建筑是构成历史城镇肌理的主要元素, 是当地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对于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 应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民居院落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上的高低及民族、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 对民居进行了实地考察, 确定重点保护民居, 由当地人民政府挂牌。对于以上民居院落, 在修复时, 应原址原样修复, 不得改变原来的结构、层次、布局、座落、高度、材料、装饰、铺地、朝向。当地人民政府应大力支持民办旅游经营服务, 对于私房, 当地人民政府应与房主签订民居保护责任书, 明确政府与房主双方的责、权、利和义务, 房屋需修复重建时, 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并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通过保护好民居建筑获得收益。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民居, 在修复建设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原貌恢复”, 保持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对于在民居保护方面做得好的房主, 政府也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增加收入,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各具特色的古桥、寨门、牌坊是历史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要素的存在, 不仅有功能的需要, 也给历史城镇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诗情画意, 是保护历史城镇传统风貌格局的又一个重点, 应严格保护, 严禁人为破坏, 同时要定期维护修缮, 防止因年久失修而损坏。

云南传统的民居院落都非常重视庭院绿化, 因此整个古镇树木茂盛, 绿化覆盖率较高。在喜洲村前的古树俗称大青树, 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 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 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 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每当秋天到来, 常栖满了雪白的鹭鸶。鹭鸶栖息榕树已被州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点。可见, 古树名木是古镇活着的文物, 保护好有其深远意义。规划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拆除影响大青树正常生长的搭建物, 通过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采用传统和新的科研成果, 保护现有古树;在养护技术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使得大青树的长势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对古镇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建立档案和标志, 划定保护范围, 加强养护管理。

历史城镇的文物古迹众多, 但很多已成为单位用房或住宅, 内部设施和周边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 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区, 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 首先应拆除违章建设, 整理和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保护的重点应是文物古迹自身及周围环境, 同时考虑文物的安全需要, 对不合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应将其坚决迁出, 文物建筑修缮整理后应对外开放。

位于沙溪寺登街的兴教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建于不同时期的大殿、二殿、观音楼和寺院大门。建筑始建于1410年, 1960年对部分建筑重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寺区的围墙及第一个庭院南侧侧殿的有些部分已被破坏或改变, 而且二殿的外围已被侵占, 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轴线关系。另外,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两个殿中的雕像和陈设品都被破坏。近年来, 在修复中使用了许多不相称的建筑材料, 且大殿中许多有价值的壁画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的保护首先是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恢复传统的中轴线特色和寺庙建筑与院落的序列, 不触及和损坏周围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村落结构, 对存在的建筑实体做尽可能少的更改;2.恢复1960年前庭院的原始比例和大小;3.恢复大殿外侧被侵占的回廊;4.修复寺院入口和两个正殿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的塑像以及寺院的其他特征;5.更换混凝土、水泥和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 改用传统材料;6.恢复大殿的壁画。

三、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

世袭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 拥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特色鲜明的音乐传统, 能够证实这一民族曾经有过难忘的悠久历史。但由于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局限, 生存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有限, 贫穷落后制约了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势必也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抽去了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自然的山川便会失去诸多与人相关的内涵。为此, 保护存在于人们观念中无形的山, 与保护存在于自然中有形的山是同样重要的。换言之, 保护自然, 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保护文化, 则是保护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识以及人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

民俗文化是指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宗教活动、艺术活动及其他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以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历史久远沿用至今的著名场所、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间文学、曲艺 (器乐) 、舞蹈、绘画、壁刻、崖画、工艺品、古建筑、古遗址、宗教场所、民居建筑、服饰、器皿、船筏等生产、生活用具;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原始文献, 如图谱、乐谱、舞蹈、小说、歌谣、氏族谱等;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且被人民群众推崇公认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其纪念建筑、故居;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群众按惯例举行的活动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掌握传统技艺及技艺精湛的人;掌握和保存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实证材料的人或世家等;不危害他人利益, 不影响民族团结, 确保社会安定的、民族传统的、具有宗教内容的文化艺术传承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古镇真正走向永续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是维系社会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 是古镇文化活生生的表现, 必须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 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与不同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避免抄袭发达地区的经验, 而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在既定生态环境中积累的文化条件和他们的民间知识, 使之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科技与文化, 创造天 (文化观念) 、地 (自然环境) 、人 (社会体系) 相和谐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 要改变旧观念, 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以文化促经济, 以保护促发展, 从而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方法是随着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形成的。经过不断地实践, 证明了整体性保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成为了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保护观念。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名城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物质构成要素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方法和实践, 从整体上保护了名城的风貌特征和文化特征, 充分体现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文化, 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摘要:结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 提出名城的保护应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采取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姝.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 篇3

历史悠久人文汇璀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为世人瞩目。不但早在一百二十多万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而且还是最早的天府之国。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史称“天汉”的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众多历史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史迹,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在汉中养精蓄锐,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举雄才、出奇兵,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了汉王朝。汉朝、汉族、汉字、汉文化等由此始称至今。西汉走向世界第一人张骞,从汉中奔向长安,开拓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死后归葬故里。汉初三杰张良功成身退于汉中紫柏山,韩信被封坛拜将于汉江之滨,萧何也在汉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故事。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人蔡伦也在汉中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三国时期,汉中这块战略要地也曾演绎了无数英雄故事。魏蜀相争,汉中既是曹操进攻刘备、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又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两大政治势力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碰撞,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老将黄忠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的激烈场景,有了曹操在汉中褒谷口杀杨修、马岱虎头桥斩魏延的历史悲剧。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一代名将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为辅佐刘备灭曹复汉,他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后由皇帝下诏修建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刘备、张鲁、班超、张飞、魏延等历史名人相继在汉中称王封侯,曹操、李白,杜甫,陆游等伟大诗人还在此留下了壮丽诗篇。

同时,汉中又是栈道之乡,褒斜道、子午道、荔枝道,傥骆道、米仓道,陈仓道和金牛道等连接秦蜀的千年古栈道大都经过汉中,也留下了千古传奇故事。汉中胜迹历历,史册煌煌。2006年,汉中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2007年7月,汉中又被世界名牌协会、中美贸促会等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鱼米之乡秀色江南

汉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陕西的鱼米之乡,是中华聚宝盆,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是修养生息和休闲度假之福地。水是汉中最具灵性的资源,正是因为有了汉江水,才有了汉中的来源,才有汉中的生生不息。而汉中盆地江、河、湖、塘星罗棋布,造就了汉中如诗如画般的美景,胜过了江南水乡的气质和韵味。

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令人流连忘返。市内的黎坪、天台、五龙洞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生物种类繁多,到处鸟语花香;多处溶洞幽深神秘,洞内熔岩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石门、红寺湖、南湖等水利风景区及多处河流、峡谷等水域景观或壮阔广博,或烟波飘渺,或山水交融,或恬静神秘,或气势宏大,或险峻震慑,宛如天然的国画长卷。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紫柏山风景名胜区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间罕见;西北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桔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汉中百万亩油菜,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古韵民风魅力汉中

近年来,汉中把旅游业予以重点扶持开发,把“旅游活市”作为重点战略,立志把汉中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地区旅游枢纽城市。陆续包装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使汉中旅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通过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成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星级饭店和A级旅游区。进一步加大了资源整合与包装力度,推出了汉中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50余条。

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汉中相继推出了茶园,桔园观光游,秦岭人与自然科考游、书法游、三国遗迹游、天汉访古游、野生动物观赏游、避暑休闲游等精品线路。举办了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陕南民歌节、张良庙旅游节、紫柏山登山节、茶叶节、荷花节、啤酒节、美食文化节和川陕旅游协作年会暨川陕旅游产品推介周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全市现有旅行社28家,高中档宾馆,饭店近50家,其中星级饭店30多家;有基本成熟的景区点50多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1个,AAA级以上旅游区5家;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营业性车辆达1000多辆,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基本能满足游客需求:2006年,汉中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1多万人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关注的新经济旅游城市。

汉中主要景区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自然保护区与科研、朱鹮保护与观赏、游览、会务、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自1981年5月在洋县境内重新发现野生朱鹮以来,就受到有关组织的极大关注,国家和省等有关部门与日本政府及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保护朱鹮项目。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集自然保护区与秦岭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观光、科考修学、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秦岭南坡山岳型综合性自然风景旅游区。尤其以四大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已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珍稀动植物丰富,有珍稀植物2039种,脊椎动物248种,大熊猫80余只。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获世界旅游组织“绿色环球21”认证。被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在中国近2000个自然保护区中,属由中央部门直管的三个保护区之一,荣膺中国“首届梁希科普奖”。

古汉台

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为汉王刘邦的行宫遗址,有着“汉基”的象征。关内有望江楼、桂荫堂、东西华厅、清晖阁以及镜吾池等,馆藏文物达12000多件,开辟有褒斜古栈道、石门十三品、汉中汉代史迹、宋代文物、馆藏古书画、汉中革命史迹和宗教造像艺术等陈列室。望江楼是汉中古城标志性建筑。

南湖

水面宽阔,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汉中近郊的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景区内集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为一体。

张良庙

西北四大古建筑群之一。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自然天成。有照壁、牌楼、进履桥、大山门、三清殿院、拜厅及其两侧的方丈院和斋堂院、南北花园,竹园以及后山的第三洞天、草亭、授书楼等。

武侯墓

是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蜀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勉县城定军山下,距汉中市39公里。墓区占地360余亩,武侯祠

午子山

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篇4

传统文化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溱湖风景区、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

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书议》、《书估》等,擅长正、行、草书,书法“正、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创作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至明代,哲学家王艮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泰州学派”。清代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扬州学派”先驱者任大椿,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围棋棋圣黄龙士,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近现代有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泰州名人

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尤以明清、近现代为盛。

古代名人

三国名将吕岱,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北宋理学先驱和教育家胡瑗,北宋名臣潘及甫,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初吏部尚书翟善,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艮,明代学者王栋,明代直吏、礼部尚书李思诚,抵御荷兰侵略的福建巡抚朱一冯,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明末诗人吴嘉纪,清初史学家李清,清代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扬州八怪”之郑板桥、李鳝,清代三大棋圣之一黄龙士,清代著名收藏家季振宜,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数学家陈潮,“扬州学派”代表人任大椿,“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清朝武状元张兆璠,两仪拳祖师、武状元刘荣庆,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刘熙载,清末音韵学家何萱,“同光十三绝”之梅巧玲

近现代名人

祖籍泰州的名人

京剧大师梅兰芳,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高行健,中国杰出女教育家吴贻芳,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打工皇帝”唐骏

泰州旅游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泰州旅游资源丰富。泰州旅游景点包括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红色旅游景点,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

景点汇总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AAAAA 姜堰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凤城河风景区 AAAA 海陵区

光孝律寺 AAA 海陵区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AAA 泰兴

泰州城隍庙 海陵区

泰州市博物馆 海陵区

泰州城遗址 海陵区

梅兰芳公园 海陵区

泰州乔园(日涉园)海陵区

柳园 海陵区

安定书院 海陵区

泰州盆景园 海陵区

扬郡试院 海陵区

千岛菜花风景区

泰山公园 海陵区

柳敬亭公园 海陵区

崇儒祠 海陵区

南山寺 海陵区

同泰当铺 海陵区

税东街明清住宅 海陵区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海陵区

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高港区

雕花楼 高港区

泰州引江河风景区 高港区

郑板桥纪念馆 兴化

郑板桥故居 兴化

扬郡试院

郑板桥陵园 兴化

刘熙载故居 兴化

上方寺 兴化

施耐庵陵园 兴化

拱极台 兴化

千岛菜花风景区 兴化

乌巾荡风景区 兴化

李中水上森林 兴化

徐马荒原生态风景区 兴化

影山头遗址 兴化

成氏宅第 兴化

万兴大典 兴化

靖江岳王庙 靖江

泰州老街

刘国钧故居 靖江

孤山烈士陵园 靖江

四眼井 靖江

靖江钟楼 靖江

马洲书院 靖江

魁星阁 靖江

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纪念馆 泰兴

泰兴公园 泰兴

庆云禅寺 泰兴

襟江书院 泰兴

仙鹤湾风光带 泰兴

梅兰芳纪念馆

杨根思烈士陵园 泰兴

江苏省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 泰兴

黄桥民居群 泰兴

何氏宗祠 泰兴

丁西林故居 泰兴

溱潼古镇 姜堰

曲江楼 姜堰

高二适纪念馆 姜堰[5]

节日活动

1、溱潼会船节

溱潼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时间:每年清明次日

地点:姜堰市溱潼镇

2、中国(泰兴)银杏节

泰兴是名闻遐迩的“银杏之乡”,古银杏、银杏定植数、银杏产量、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享有华夏“银杏第一市”美誉。

时间:每年9月—10月

地点:泰兴

3、中国(兴化)千岛菜花节

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先民们从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千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壮观。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犹如一朵朵祥云飘舞于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间。人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千岛菜花间,感受随风而来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

时间:每年4月—5月

地点:兴化

4、黄桥烧饼节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黄桥烧饼制作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饼形饱满,色泽金黄,香脆肥润,热食尤佳。中国黄桥烧饼节旨在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宣传黄桥,推介黄桥烧饼。目前黄桥烧饼节已成为中国有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节。

时间:每年9—10月

地点:泰兴市黄桥镇

购物指南

泰州主要商业街在人民路一带,税东路是美食一条街。主要的商业区还有坡子街、海陵路、五一路一带(公交1、4、9、29路);素有泰州秋叶原之称的青年路、东进路(公交8、9、12、15、16、29路);河滨公园对面的高档商业区;拥有时代超级购物中心等大型购物中心的铁塔广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泰州第三大商业区。

泰州万达广场位于青年路与海陵南路之间的济川路北侧的泰州万达广场,是一个汇集商业、商务、娱乐、办公、居住5大机能为一体的庞大城市综合体,包括商铺、高档住宅、写字楼、大型超市、五星级酒店、大型百货商场、KTV、电玩城、国际影城共9大业态,将于2011年11月10日建成开街。

“三水湾”街区作为泰州顶级“休闲商务区”。日前已吸引星巴克咖啡、苏荷酒吧、粤鸿和、谭家官府菜等为代表的首批国内外强势品牌商家入驻,另有极地NO.88酒吧、西域雪莲KTV酒吧、快乐小镇量贩式KTV、九鼎香火锅、加拿大百怡咖啡、海纳百川东南亚料理、颐寿堂宫廷创意餐饮、柒茶馆等100多个顶级品牌商家确立投资意向。

泰州特产

梅兰宴

“梅兰宴”以淮扬菜风味为主,用料考究,制作严谨;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雅丽、形质兼美。“梅兰宴”是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而研制成,将戏曲与烹饪文化相结合,以梅兰芳先生的18个代表剧目为背景,以戏成菜,喻形或喻意,同时吸收梅先生日常饮食习惯,兼收巡演时期所品泰州名馔,构成该宴清丽多姿、典雅华贵的风格。共有21道菜、9道面点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于梅兰芳的代表剧,如锦凤还巢、黛玉怜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靖江蟹黄汤包

中华名点,享誉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特点:稠而不油、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味美;刚出笼时“放在盘里如座钟,夹在筷上像灯笼”,蟹油金黄,轻轻晃动,宛如一枚软壳蛋。

靖江长江三鲜

包括刀鱼、鲥鱼、河豚,属回游性鱼类。刀鱼,学名刀鲚,鱼型狭长而薄,颇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质细嫩,腴而不腻。鲥鱼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肉质鲜美肥嫩,列全国“鲥、甲(中华鲟)、鲳、黄”四大名鱼之首;加工时不去鳞,以保持其真味。河豚古称“鳆鱼”,有毒,国家卫生部门明令禁食;改革开放后,人工网箱或围栏养殖获得成功,无毒或微毒河豚菜肴堪称一绝;河豚富含胶原蛋白,有滋容养颜等功效。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因黄桥战役而出名。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成为一种半干式面点,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并在花色品种上不断改进,已从一般的 “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黄桥烧饼的风味独特,其色、香味均不同与其他面点,外形饱满美观,色泽金黄如蟹壳,入口酥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

靖江肉脯

靖江猪肉脯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馈赠之佳品。

梅兰春酒

选用优质高梁、小麦为主要原料,采取高温制曲、高温蒸馏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色泽微黄,清彻透明,香气幽雅,酒体醇厚。先后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历届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中亚及欧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金日成访问扬州时,梅兰春酒被选作国礼。

泰兴白果

银杏俗称白果,泰兴是银杏之乡,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拂指银杏”而著称于世。泰兴白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营养丰富,药食俱佳,经常食用可预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疾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为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4年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中庄醉蟹

兴化市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曾是清廷贡品。选料讲究,配制精细;肉质细嫩,色清比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营养丰富。1915年,时任国民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将“童德大”牌中庄醉蟹推荐到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赢得了食品类金奖。

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以产于泰兴市内宣堡镇而得名,具有皮薄馅嫩、味美汤鲜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中小馄饨的面皮,薄似宣纸,几近透明,可以用火柴点燃,堪称一绝。中央电视台曾拍摄《宣堡小馄饨》专题片。

溱湖八鲜

溱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而闻名。

(1)溱湖簖蟹: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溱湖簖蟹,青眼红毛,膏厚肉腴,为上乘之品。

(2)溱湖甲鱼:具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经常食用能滋阴补肾、凉血降压。常与童子鸡、甲鱼蛋、海参配成“霸王别姬”、“带子上朝”、“夜战马超”等名贵大菜。

(3)溱湖银鱼:通体透明、如晶如玉、体态纤细、形似柳叶、无鳞无骨,是稀有的水产品之一。

(4)溱湖青虾:壳坚色青,体肥肉厚,取其制成的各种佳肴,别具风味。

(5)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种繁多,各种美食水禽的体内含有赖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等,既有野生风味,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6)溱湖螺贝:壳薄肉嫩,味道鲜美,无臊腥之气,性温凉。经常食用可滋阴降火,降压补肾,平肝宣肺。

(7)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为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小四喜”为昂(刺)、旁(皮)、罗(汉)、鲹(鱼)。用“大四喜”制作的各式大菜,实为溱湖美食之佳肴。“小四喜”均为野生,营养丰富,味道特别鲜美。

(8)溱湖水蔬:品种繁多,均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断;色彩娇艳,水灵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饼。“寿星”牌麻油,不仅质纯、香浓、味醇,而且对延缓皮肤衰老和烫(烧)伤后的皮肤再生有奇效。泰州生产麻糕历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誉。双色麻饼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兼甜、咸两味,色泽金黄,质地酥脆,回味无穷。

泰州干丝

干丝是泰州早餐名点,一般有煮干丝与烫干丝。煮干丝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烫干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然后用芽姜切成细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菽乳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

刁铺羊肉

选用精心饲养的山羊,制作方法独特,无膻味,冷切、红烧、白烧均别具风味,老少食之皆赞不绝口。“高港全羊席”,更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尝的人,络绎不绝。

难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区的精良糯米,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风味独特,含有多种氨基酸,久负盛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为之留下了“家酿亦已熟、呼僮倾益盆,小妇便为客,红袖对金樽”的佳句。

泰州的风景名胜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美誉。周秦时称海阳,东晋设海陵郡,南唐时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

泰州旅游丰富。有千年古刹光孝寺、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公园等人文景观,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有溱湖风景区、里下河水乡湿地、泰兴银杏群落森林公园、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有黄桥战役纪念馆、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更有享有“溱潼会船甲天下”美称的中国溱潼会船节、梅兰芳京剧艺术节、郑板桥艺术节等民俗节庆活动。

泰州人文荟萃。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清代艺术家郑板桥、评话宗师柳敬亭以及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都是泰州历史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泰州人杰地灵,历代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是泰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

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全市建有泰州博物馆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千年古刹光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崇儒祠、施耐庵陵园、梅兰芳公园、郑板桥故居、纪念馆等人文景观。

泰州又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沈毅在这里发动了“五一起义”;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部挺进苏中,三进泰州,决战黄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白马庙诞生。

红色旅游景点推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黄桥战役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溱潼会船

溱潼会船极具泰州当地特色。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溱潼会船节在姜堰市溱潼镇举行。会船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种类不同,项目不同,风格不同,服饰不同,各领风骚。届时千舟竞发、百舸争流,场面壮观。赛船结束,还有一个由演戏、酒会、送头篙等民俗活动。当地人年复一年,以这样的风俗导演着一幕幕欢乐的游戏,使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水乡。

相关景点:溱潼古镇 人文荟萃

泰州历史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抗金英雄岳飞、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从业,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相关景点:梅兰芳公园、郑板桥故居、纪念馆、施耐庵陵园

泰州节日风俗

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

时间:4月6日~5月6日 地点:姜堰市(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介绍:溱潼会船节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是由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演绎而成的异俗殊风。

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起,在姜堰十里溱湖上举行。会船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种类不同,项目不同,风格不同,服饰不同,可谓各领风骚。当日千舟竞发,百舸争流,场面非常壮观。赛船结束,还有一系列演戏、酒会、送头篙等民俗活动。如今,溱潼会船节已从单一的水乡群众会船活动,演变成一个融文化、民俗、体育、旅游、美食、经贸多种内涵的盛典。

郑板桥艺术节

时间:10月底~11月初

地点:兴化市(郑板桥故居、纪念馆)

介绍:为纪念郑板桥,1993年11月郑板桥诞辰300周年之际,兴化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节日期间,主要有“梦水乡”为主题的大型文艺专场演出、水浒文化暨明清小说研讨会、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书画摄影图片展览、旅游线路促销、烹饪大赛等活动。

梅兰芳艺术节 时间:11月

地点:海陵区(梅兰芳公园)

介绍:梅兰芳艺术节期间,梅氏传人,国内著名的京剧、淮剧等前来泰州登台献艺。除了“梅兰芳-永远的大师”专场演出、全国“梅派票友大赛决赛”以外,同时组织多层次、形式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梅兰芳纪念馆、都天行宫、望海楼广场、泰州老街戏台等景点,将定时举办文艺演出,泰州及各地戏剧演员们为游客奉献精彩的文艺表演。

万朵古山茶观赏节

时间:4月初

地点:溱潼古镇

介绍:古山茶院观赏万朵古山茶。万朵古山茶,始植于宋代末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人工栽培山茶中基径最大、树体最高、花开最多、长势最盛、树龄最长的一株绝世珍品。

节日期间,东观归渔、院士旧居、禅院古槐、水云楼等“溱潼八景”盛妆迎客。道情、唱凤凰、窑工号子、古装戏曲、猪八戒背媳妇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鹿鸣街上,龙灯、狮灯、马灯、八仙灯、花船花担、牵驴花鼓沿街边走边演,洋溢着一股股浓郁的地方风情。

河横菜花节 时间:4月初

地点: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

介绍:主要有观千亩菜花,览生态养殖基地,品农家小吃,购生态农产品等。

靖江江鲜、汤包美食节

时间:4月初~5月,11月

地点:靖江市

介绍:靖江是一块长江冲积平原,靖江人的祖先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江鲜菜之乡”、“中国汤包之乡”的荣誉称号。蟹黄汤包是靖江的传统名点,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与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扬州三丁包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点”。

溱湖八鲜美食节

时间:4月初~5月

地点:姜堰市

介绍:溱湖八鲜宴是指选取溱湖原产地的“溱湖八鲜”水产品为原料,采用淮扬菜系的优秀烹饪技法加工而成的具有湖鲜特色和绿色文化特征的菜肴。“溱湖八鲜”中以溱湖簖蟹、虾球、鱼饼和甲鱼为代表品种。经过多年提炼萃取,溱湖八鲜宴已形成了包括200多种菜肴在内的菜系。节日期间有百店美食展销周、特色小吃展、美食旅游、招商洽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他节庆:

光孝律寺除夕“撞钟祈福迎新年”活动 三月三靖江孤山庙会

三泰啤酒节(地点:泰州市高港区 时间:8月中旬)

湖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篇5

1982年2月8日

湖南:长沙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1月4日

湖南:岳阳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至今

湖南:凤凰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

2005年9月16日 湖南:龙山县里耶镇

国家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2007 年5月31日 湖南:望城县靖港镇、永顺县芙蓉镇 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

2010年12月13日 湖南:绥宁县寨市镇、泸溪县浦市镇

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2003年10月8日

湖南: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2007 年5月31日

湖南: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

2010年12月13日

湖南: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1、3城:岳长凤(岳阳、长沙、凤凰)2、5镇:你爷爷(里耶)尽讲(靖港)芙蓉姐姐(芙蓉镇)的好话,说她朴实(浦市镇),跟你 当老婆再实在(寨市镇)不过了。3、8村:岳阳

1、怀化

2、永州5 张谷英(岳阳 的张谷英村)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怀化的高椅村),望着眼前的五块宝贝田地(怀化的五宝田),心 里像吃上了甘蔗蜜糖一样(永州的上甘棠村),原来这里全是岩块石头(永州的干岩头村),现 在已改造成了平坦的田地(永州的坦田村),又 引来了龙溪的水(永州的龙溪),种上了板栗高粱(永州的板梁村),大丰收了!

一、湖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座 长沙市 岳阳市 凤凰古城 长沙市 岳阳市 凤凰古城

二、湖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5个 龙山县里耶镇(湘西州)望城县靖港镇(长沙市)永顺县芙蓉镇(湘西州)绥宁县寨市镇(邵阳市)泸溪县浦市镇(湘西州)

1、龙山县里耶镇(湘西州)

2、望城县靖港镇(长沙市)

3、永顺县芙蓉镇(湘西州)

4、绥宁县寨市镇(邵阳市)

5、泸溪县浦市镇(湘西州)

三、湖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    

8座 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岳阳市)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永州市)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怀化市)永州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永州市)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永州市)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郴州市)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怀化市)

1、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2、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3、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

4、永州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5、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

6、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7、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篇6

一.定量评估: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总分100分)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总分100分)

(三)保护管理措施(总分100分)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附说明:以上各项详细评定标准内容因篇幅关系转载时均省略未列入)

标准说明 :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开发与保护 篇7

1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研究动态

当代国内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模式。

1.1 法国式

以建筑师维奥勒·勒·杜克为代表的整体修复、风格修复。这种保护强调建筑的完整性,要求修复的完整,即使是从未出现的理想状态也要在历史建筑、环境中表现出来,而不是维持、维修或者翻新,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皮埃尔封堡垒和卡尔卡松城墙。

1.2 英国式

以英国文学家拉斯金和莫里斯为代表人物,强调的是建筑废墟浪漫,与维奥勒的主张相背,要求以保护代替修复,维护其真实性,其修复的部分也要与原有结构、装饰有显著的不同,以示区分。

1.3 意大利式

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叶的波依多,20世纪30年代开始影响其他地域。其主要的主张有:

1)文物有多方面的价值,在建筑修复、环境修复时不仅要有艺术的统一,风格的统一,更应将其作为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见证;2)着眼于其历史信息的传承,尊重其历史痕迹,其中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痕迹,应保护其真实性;3)对于其破损部分应修理而不是修复,其加固部分应与原有部分显著不同,保持历史的可续性,其添加部分也可以去掉,与原有部分分离;4)在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统一,不至于形成过于强烈的对比效果;5)在保护、改造的同时应注重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应对原有资料有充分的掌握。

2国内研究动态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历史环境的保护是从80年代的平遥古城保护开始的,其“完整保护古城,开辟新城区,新旧分开,合理发展”的规划方案,在规划中提出了划定保护地段、确定保护单位的具体做法,也第一次在我国提出“古城保护规划”这个课题。

为了提供历史文化名城维护的资金,部分旅游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进行活化,发挥其商业用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近年上海新天地(石库门)、香港尖沙咀(原水警码头总部)、香港石硖尾村美荷楼(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造项目即为其中之典范。香港模式作为中西结合的特例,既拥有不同时代的建筑街区,内在也糅合了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香港旧建筑复兴项目的公众参与深度也与目前国内规划相距甚远,其设计思想值得深思。以美荷楼青年旅馆项目为例,其改造目标如下:透过保存建筑物的特色元素,带出美荷楼的价值;活化再利用并保存建筑物,把它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地标;定期举办观赏团;推动长者参与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兼顾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水埗社区带来社会及经济利益。这类规划目标代表了典型的香港旧建筑改造思想,不单从经济角度、保护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进行保护,也从社会学、文化地标等概念促进历史文化区域的活化和复兴。

3 韩城市旧城保护概念规划

陕西省韩城市于1986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城(见图1),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韩城市已明确提出了建成文化旅游名市的总体定位。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旅游规划就必须走创新发展模式、建设精品景区、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市场开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突出文化遗产传承,以此为特点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道路。

3.1 韩城旧城概念规划中的商业专题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作为韩城开发过程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开发导致毁灭性破坏的历史文化建筑时有听闻,由于随意拆除而使名城风貌彻底变样的规划方案也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规划管理部门的长官意志和经济开发的过于急切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有高商业开发价值的名城应谨慎开发,开发过程“慢比快好,少比多好”。欧洲旧城因为保护原貌而显得风韵犹存,目的在于将本国文化、对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保护下来。相比而言,国内目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则显得过于轻率。韩城旧城的概念规划中提出以点、线、面三个层面结合商业进行古建开发活化,自下而上、缓慢细致的对韩城古建、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见图2)。

3.2 韩城概念规划商业开发思路

点:韩城拥有为数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通过功能置换,以独特性的历史文化建筑烘托出古城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利用商业开发获得的资金活化韩城古城。

线:韩城内特色街巷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元素,利用古街巷组织步行街,串联特色旅游景点,以人文特色策划多类型的古街道旅游路线,将韩城旧城风貌展现在游人面前。

面:三庙是韩城最重要的国家级保护建筑区,以三庙为基础建设古建商业开发区是韩城旧城开发的重要手段,保护区内建筑严禁随意拆迁,保护其历史原貌。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旅游业、商业是最强有力的经济发动机,由之而衍生的旅游地产、农家乐等旅游商品则进一步提升了旧城周边地区的商业价值。但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的不明确、保护不力而造成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损毁、建筑风貌迥异、原居民迁出而造成文化缺失的破坏性开发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临界点显得尤为重要。韩城概念规划结构则是联系点线面开发的准则,对韩城旧城区内商业开发重新定位。

由于旧城保护区域的限制以及满足原居民生活购物、环境改善等需求,必须对城市肌理重新梳理并将城市中心重新定位,减弱街区活化过程新中心开发与旧城保护的冲突,同时满足旧城居民出行产生的新需求。以此权衡,局部道路的梳理和商业地下空间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韩城旧城历史文化区域保护以及适量商业活化思想指引下,最终的规划结构体现为“一轴两环,一核两带,多片区”。

重新规划后的新商业区集中在一核两带内,商业区内将停车设施、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地下空间化。两带道路拓宽后临街商铺、宅院作商业化盈利,使韩城古城的保护费用获得可靠的来源。“一核”作为古城内新的商业中心同时承载着城市广场和城市新地标的作用。“两带”拓宽后的道路为古城内的机动车交通提供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道路,同时也将对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旧城原商业街金城大街作为历史文化古迹严格保护,以此为载体复兴原韩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城墙遗址(外绿环)上的建设进行清理、更新,作为遗址公园和外环商业带,满足韩城古城的环境改造需要,体现遗迹的历史片断。行政中心、旅游地产、新的大型商业区则在旧城以外片区重新选点设置,避免大拆大建过程中对旧城风貌的影响。规划后韩城古城夜景见图3。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区开发只是名城规划的一个专题,但其对历史地段环境、建筑风格的保护和协调都是不可或缺的。规划中商业专题不能与普通新城商业区规划等同视之,相反,负责规划的设计师更应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艺术修养、深思熟虑,使用协调、对话、延续的设计手法,在可持续性区域开发以及保护第一等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商业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最终使新规划的商业带或商业中心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与建筑有机融合起来,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光彩。

摘要:阐述了当代国内外历史名城保护的模式和国内研究动态,以陕西韩城市旧城保护概念规划为例,分析了规划中的商业专题及开发思路,以期使历史文化地段内的商业开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光彩。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商业开发,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护城踪录——阮仪山作品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 篇8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

The i mag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of central plains

□郭新生,王冠雅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初见成效,但也存在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轮廓线、城市主体物缺乏规划,街道分区、建筑形象缺乏科学安排,灯饰、雕塑、路牌广告缺少合理设置等问题。应充分挖掘中原地方特色,把握好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局部形象设计和细节形象设计,以营造出人性化、生态化的美丽城市群。

城市形象;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地方特色

城市是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的居民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1]城市形象是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以使社会公众形成对该城市某种认知的形象总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给予人们的整体印象,是凝聚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性符号;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改善的集中反映,是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并试图重新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面对新一轮的城市大发展及城市间的竞争,2006年 6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规划策略,明确指出中原地区要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安阳等地域性城市为节点,构成密切联系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群。[3]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设已初见成效,但随即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拟从中原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入手,来深入探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思路。

一、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现有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 2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8个。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曾是历史上某王朝的首都,或者曾是某一地方诸侯的都城,或者是商埠市肆的繁华之地,或者是近现代革命的根据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河南的历史文化面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群建设工作逐步展开。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解决。下面分别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局部形象、细节形象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形象问题

城市的整体形象是一个城市宏观上的形象,它主要包括城市的道路规划、绿地规划、城市轮廓线以及城市主体物等。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的优劣关系着城市的宏观面貌,因此,要用系统观点来思考整座城市的布局和规划。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本应以平坦地域规划为主,整体应给人稳重、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感觉,但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着缺少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把握和对城市布局的合理规划等问题。

(1)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总是围绕着道路而进行,道路的构建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由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多是古都,城市道路布局多沿袭传统古都的方形放射式格局。虽然这种道路格局使之“四通八达”,给人以大气、庄重的印象,但缺少主次变化,显得呆板、单调而无层次感,从而使城市面貌缺乏特色。

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通行压力加大,宽敞的道路、立交桥、停车场等大量出现,相应的公共用地被侵占,一些传统建筑被迫拆建,城市整体形象中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割裂。

(2)城市绿地规划问题

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是城市高品质形象的体现。绿地可以作为建筑与建筑、道路与道路、广场与道路的分隔线与连接点。今天,由于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绿地、树木等被大规模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绿地较少、街道与广场的节点缺少绿色规划、街道的绿化带与街道比例不合适等现象,而且绿地设置缺少系统性,分布较散乱,整体感较差,缺乏生态城市的取向。

(3)城市轮廓线规划问题

随着城市形象构建的逐步完善,城市建筑的轮廓线也成为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轮廓线也叫城市全景线,是一个城市的外部轮廓。如上海外滩的轮廓线,以黄浦江为地接线,以东方明珠塔为首要建筑,其他建筑的排列错落有致,给人以视野开阔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目前,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设关注较多的是局部设计,忽略了整体规划。虽然河南地处中原,没有上海、香港等城市自然的水资源来体现城市建筑的全景线,但是全景线依然是存在的——它应该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建筑轮廓线的景色。然而,在中原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很少考虑这一问题。单看一些个体建筑还好,但将诸多建筑集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新旧建筑、传统与现代建筑、高低建筑会相互抵触,给人以建筑混搭的感觉。

(4)城市主体物规划问题

城市主体物如同一个城市的符号,是城市特色和精神内涵的体现,它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城市的标志等。如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伦敦的塔桥、大本钟等,都是具有其城市特色、能代表一个城市精神的主体建筑物。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主体物应该是蕴含一定历史文化意味的标志性建筑,如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开封的铁塔、龙亭等。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主体物很多,但缺乏基本规划,结果是古代的、现代的大型建筑统统成了城市的主体物,反而失去了城市主体物的象征性,起不到“主体”作用。

(5)城标设计问题

构建城市形象,城市标志必不可少,它是整个城市物质和精神的总体展现,可提升整座城市的凝聚力。如杭州的城标以“杭、舟、建筑”等元素构成,充分体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风貌。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尚缺乏城标设计,十分需要以历史文化或地理环境为基础、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整个城市形象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优秀城标设计。

2.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局部形象问题

(1)城市街道分区问题

北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宋朝时东京城 (今开封市)的街道布局和商业的繁华。其中,街道、桥梁、商业铺面等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审美性。如今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却为了跟上时代的节奏而片面追求宽阔、通达,忽略了古城街道应有的特色。作为古城,古城区与商业区、住宅区等应作分区构建。例如开封的主轴街道中山路北端的御街完全是宋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很有韵味,但是新街口以南的中山路两旁又完全以现代建筑为主,中间没有节点的衔接,给人以唐突的感觉,缺少古城街道的延续性。

(2)建筑形象规划问题

建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部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建筑近年来大量涌现,但是老建筑多外观破旧、设计单调,与新建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新建筑设计也缺少与古建筑的融合,与古建筑形成了强烈反差。如开封市“二期水系工程”周边的现代建筑与水系工程的古建筑风格就很不协调。

俗话说“远观颜色,近看花”,颜色是首先映入人的眼帘的建筑元素。一个城市的建筑色彩是整个城市外观的主要体现,也是城市精神面貌的体现。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色彩缺乏合理规划,在现有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色彩中,古城区多以红、黄、绿等颜色为主,城市内的新建筑多以白色和米灰色为主,几栋新建筑之间有时会夹杂一栋复古的老建筑,色彩极不协调,缺少复合色和自然色的过渡。

3.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细节形象问题

一是灯饰规划。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中,很多具有现代元素的路灯被安置在路旁,没有考虑到与建筑格调的呼应,很难与建筑融为一体。各城市的灯饰组成类型大多相似,缺乏个性。

二是城市雕塑。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精华体现,如上海浦东景观雕塑《日晷》,将上海的民族性与国际化做了生动诠释。雕塑也可以作为城市的主体物来展现,以突出城市的特色。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雕塑较少且缺少互动性。

三是路牌广告的设置。广告是城市对内发布消息、对外宣传形象的窗口。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广告牌安置比较混乱,其设计及安置缺少规划。

二、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之对策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首先应体现出历史文化韵味,以保持传统特色。针对上述问题,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整体形象的构建

一要合理规划道路。道路规划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布局。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规划要以平坦的地域道路规划为主。针对目前道路多为发射状或棋盘状的笔直线路的现状,在城建道路改造中可以考虑围绕建筑设计一些蜿蜒街道,以增加整座城市的韵律感。街道的设施也应有大、中、小的划分,使之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在道路建设中没必要都建成机动车行驶的大道来彰显城市的大气,低碳生活导向的道路建设要多增加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等,也可以像杭州那样增加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道等。针对地面资源有限、公共用地被占用这一问题,应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多建立交桥、地下停车场等,以缓解地面的公共用地。但应注意的是,构建新的交通方式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古城文化特色,使传统与现代协调发展。

二要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在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中,城市的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把绿地作为城市的节点,采用块式、条式、镶嵌式设计使绿地分布在城市各处,注重绿地与道路、河流、建筑的连接,绿色公园、广场等的建设。总之,应努力将其建造成自然山水城市,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三要注意构建城市建筑的轮廓线。改建中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新老建筑交错混杂,其间缺少明显的轮廓线。故在轮廓线的构建中,应考虑城市建筑与空间之间的虚实关系、最高建筑与最低建筑之间的比例关系,做到疏密结合,使建筑轮廓有虚有实、有高有低。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轮廓线多以古建筑群为主,古建筑周边不宜有太高的建筑。如开封市包公湖上的建筑水平线,高低变化不多,但很有韵味。

四要有城市主体物及城标。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主体物应蕴含城市的文化底蕴。选定一个主体物后,应该大力宣传,使人们对之有全面了解,依此设计城市的市徽、吉祥物,以凝练城市精华,加深城市印象。

2.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局部形象的构建

局部形象构建是在整体形象设定后的进一步建设,它包括街道、建筑等,是整体形象规划的细致体现。

一是城市街道分区的规划。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街道规划应尽量延续古城的建筑格局,使酒帘、幌子等鳞次栉比,以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如开封应恢复宋代繁华时的街道风貌,使城市街道以城墙为边缘、以中山路为中轴线发散开来。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街道也可以进行分区建设,如分为行政区、文化区、经济区、商业区、休闲区、居住区等,各区要有各区的特色。街道规划应考虑变化,避免行人产生视觉疲劳。街道建筑之间应该配以绿地、公园等节点,但要分清与建筑之间的主次关系。

二是建筑形象的规划。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建筑应该避免过高、过大,尽量不影响古城视觉效果,其外观建筑材料也应尽量采用自然材质,使之与环境相融合。为凸显文化名城特色,城市建筑的颜色应多向古建筑的色彩靠近。如开封市旅游区的色彩延续了宋代宫廷建筑红、黄、绿、灰等大气的色彩,突显了帝王时期的大气和繁华;其商业区的色彩就应多采用大气的灰色,并配以旅游区颜色元素,使整个城市的色彩和谐统一。

3.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细节形象的构建

城市的细节形象设计要突出人性化特点。路灯的设计应该突出艺术性和适用性,灯饰要避免与其他城市雷同并与该城市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以展现地方特色。夜间灯饰的照射效果也应该突出周边景致的特点,渲染出城市夜晚的文化氛围。

城市雕塑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传说等进行设计,加深人们对该城市的印象。在规划中,应多考虑互动性的城市雕塑,不仅要满足视觉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此外,还要规范路牌广告。在规划中,应考虑将其外形、大小、材质、颜色等作统一规划和部署,把广告牌作为城市形象的细节部分加以规范设计,把建筑物作为背景,使广告牌能像公共设施那样合理地镶嵌在建筑背景中。广告牌的外观形式也应该含有古建筑的元素,这样才不会在视觉上显得过于跳跃。

三、结语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在形象建设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城市的整体面貌已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是整体设计还是局部规划,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振兴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凝聚力的作用。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构建应当充分挖掘中原地方特色,使之转换为视觉符号并表现出来,在充分把握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局部形象设计和细节形象设计的基础上,把构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战略一步步地落实完善,以营造中原大地上人性化、生态化的美丽城市群。

[1] [英 ]约翰 ·里德.城市 [M].郝笑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冯志成,赵光洲.中国城市形象研究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

[3] 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Z].2006.

[作者已有相关成果 ]

[1] 郭新生,田珂.城市地下空间标识环境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

[相关主题文献 ]

[1] 成朝晖.杭州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 [J].包装世界,2009(1):76.

[2] 李勇,徐建刚,王振波.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20.

[本文创新点 ]结合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设的对策建议。

TU984.2

A

1009-3729(2011)02-0051-04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0-900)

上一篇:三峡导游词400字作文下一篇:挂牌仪式标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