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共8篇)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 篇1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10月27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月30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对象包括历史城区的自然格局和传统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古树名木、传统地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古树名木、传统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的,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持、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区、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职责。
第五条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规划等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工作。
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使用和修缮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
财政、土地、建设、城市管理、公安、环境保护、水务、交通、林业园林、旅游、工商、民政、农业、宗教、港务、民防、地震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设立片区保护管理组织等方式,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等实施日常保护和管理。
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
(二)审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的内容和调整方案;
(三)指导、协调、监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关工作;
(四)指导、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审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本级人民政府认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由同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产生、任期和议事规则由同级人民政府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召开会议,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代表参加,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经费投入。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际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市本级财政对区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用于普查、测量、认定、抢险、学术研究、规划编制、修缮补助、资助、奖励等方面。
第九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保护意识,可以通过授权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基础研究、专业培训等工作。
第十条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投资、成立公益性组织、提供技术或者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依法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第二章保护名录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制度,将下列保护对象纳入保护名录:
(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建筑;
(二)历史风貌区;
(三)传统村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对象。
保护名录应当载明保护对象的名称、区位、建成时间和历史价值等内容。
第十二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的认定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建成三十年以上且未被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一)反映广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二)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三)与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或者著名历史人物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代表性、标志性建筑物或者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建成不满三十年,但符合前款规定之一,突出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也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第十四条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街区,符合下列条件的区域,可以确定为历史风貌区:
(一)历史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并具有一定规模;
(二)空间格局、景观形态、建筑样式等较完整地体现地方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
第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村落,可以确定为传统村落:
(一)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集中连片分布或者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选址和整体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拥有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形式较好,民族或者地域特色鲜明,且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十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区人民政府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在普查中发现并经专家论证认为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群、村、镇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群、村、镇,可以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建筑物、构筑物、建筑群、村、镇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七日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经核实具有保护价值的,应当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并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区人民政府应当对辖区内的预先保护对象实施预先保护,在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之日起两日内向其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代管人发出预先保护通知,并在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公示栏上公告,当地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拆除预先保护对象。
建筑物、构筑物、建筑群、村、镇被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在预先保护通知发出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预先保护对象超过十二个月未被纳入保护名录的,预先保护决定自行失效。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
第十八条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制定和调整,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提出方案,通过政府网站和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并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征求有关部门、建筑物所有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经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建筑物利害关系人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相关意见及其采纳情况和理由。
第十九条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列入保护名录的保护对象档案。保护档案应当包括下列资料:
(一)普查获取的资料;
(二)有关保护对象的文化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和技术资料等;
(三)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保护规划;
(五)设计、测绘信息资料;
(六)修缮、维修、迁移、拆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和影像等资料;
(七)其他需要保存的资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依法查询保护档案所记载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二十条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符合本条例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延续城市文化传承,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城市更新规划应当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保护的内容,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新城新区建设规划应当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乡村规划应当注重保护历史风貌、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资源,在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第二十一条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按照规定报批。
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和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保护规划在报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
第二十二条保护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按照国家和本条例的要求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批准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自然格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延续其居住功能,控制人口密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传统文化,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实施整体转让用于商业地产开发。
第二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当单独编制,其规划深度应当达到国家有关规划编制的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单独编制,其规划深度应当达到国家有关规划编制的要求,并可以作为该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单独编制,其规划深度应当达到国家有关规划编制的要求,并可以作为该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单独编制,其规划深度应当达到村庄规划深度,并可以作为该村的村庄规划。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和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可以作为该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四条在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应当明确下列重点保护内容:
(一)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越秀山城墙遗址和中山七路交叉口附近的西门瓮城遗址等广州古城城廓遗存、遗址和民国时期树立的广州市界碑;
(三)从北京路至天字码头的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和从越秀山镇海楼经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至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
(四)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近现代革命史迹;
(五)沙面、沙湾镇等反映本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传统街巷、骑楼街、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
(六)小洲村、陈家祠等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及民居、祠堂;
(七)光孝寺、圣心大教堂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宗教文化场所;
(八)南海神庙、黄埔古港遗址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物古迹、港口码头;
(九)白云山、帽峰山、九连山等山体山脉以及以珠江为主体的河流、河涌水系和以护城河、西关涌为代表的历史水系;
(十)白云山至中山大学北门广场和白云山至越秀山至珠江的山江视廊;
(十一)珠江两岸景观带;
(十二)传统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突出反映岭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保护重点。
第二十五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按照下列规定划定:
(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风貌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应当包括该区域内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三)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边界清楚,四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村庄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明确下列保护传统村落的内容:
(一)评估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和存在问题;
(二)划定核心保护范围;
(三)提出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措施;
(四)提出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措施和要求;
(五)提出延续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措施;
(六)提出科学利用传统村落历史资源的措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
除前款规定外,国家、省对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应当分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符合经批准的保护规划。
本市城市交通、市政、绿化、消防、人防等其他专业规划应当与保护规划相协调。
第二十八条保护规划报送批准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公示保护规划草案,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征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保护规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在政府网站和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
第二十九条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与利用保护对象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实施主体和具体措施,推动保护规划实施。
第三十条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的编制技术指引,按照有关规定报批后公布实施。
第三十一条保护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由原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论证报告,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按照原编制、审批程序修改、报批,并依照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保护对象从保护名录中撤销的,保护规划中相应的内容自行失效,撤销程序按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三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
(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为保护责任人;
(二)历史文化名镇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为保护责任人;
(三)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为保护责任人;
(四)市、区人民政府设立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组织的,该组织为保护责任人。
跨村的保护对象的保护责任人由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指定,跨街道、镇的保护对象的保护责任人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指定,跨区的保护对象的保护责任人由市人民政府指定。
第三十三条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国有历史建筑,其代管人为保护责任人;没有代管人的,其使用权人为保护责任人;代管人、使用权人均不明确的,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为保护责任人;
(二)非国有历史建筑,其所有权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无法与所有权人取得联系或者房屋权属不清晰的,代管人为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无法与所有权人取得联系或者房屋权属不清晰,且没有代管人的,房屋使用权人为保护责任人。
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代管人均不明确的,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为保护责任人。
历史建筑纳入保护名录后,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人,并予以书面告知。书面告知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后,视为送达。在送达后,单位或者个人对保护责任人的确定提出异议的,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举证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调整。
第三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和下列要求履行保护责任:
(一)保持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特色装饰、空间尺度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完整性;
(二)开展日常巡查,发现危害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的及时制止,并告知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三)保持保护范围内整洁美观;
(四)协助有关部门确保消防、防灾等公共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本条例规定和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十五条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对历史建筑履行下列保护责任:
(一)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
(二)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特色装饰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完整性;
(三)保障结构安全,发现险情时及时采取排险措施,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四)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修缮;
(五)防渗防潮防蛀;
(六)确保消防、防灾等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七)保持整洁美观;
(八)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合法合理地使用、利用;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转让、出租历史建筑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保护及修缮义务,出让人、出租人应当将保护修缮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
第三十六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并遵守下列要求:
(一)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在历史建筑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因保护需要建设附属设施外,不得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建设附属设施的,应当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三)在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活动,不得改变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不得新建污染环境的设施,本条例实施前已经存在的污染环境的设施和企业等应当限期搬迁或者治理;
(五)修建道路、地下工程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不得损害保护对象;
(六)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外部设施的,应当符合保护规划。
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符合保护规划或者保护措施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三十七条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集约用地原则,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保护规划实施所需的农村住宅建设。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因保护需要在保护范围内另行择地新建村民居住区的,其新村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确保新村建设风貌、产业安排与保护规划相协调。
第三十八条在历史城区内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园林绿地、河湖水系、传统街巷、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和储存易爆易燃、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对保护对象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其他活动。
第三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依法进行新建、扩建以及改变外立面或者结构的活动,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时,应当同时提交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方案。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规划许可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征求文物、房屋行政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和征求公众意见。其中,涉及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规划许可前应当会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和征求公众意见。
第四十条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编制修缮图则,明确其修缮的具体要求。
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和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进行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一条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 篇2
1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框架体系
1.1 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研究目前尚无先例, 但是市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城乡都有大量的历史遗迹, 而且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因此,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确定在整个市域共7 434 km2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
市域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与单纯的研究城区是有所区别的, 它涵盖的范围更广, 涉及的保护因素也更加的分散, 给现状调研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地毯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对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体保护, 实现对山、城、田、海城市格局和山体水系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实现对历史村镇、各级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恢复历史村镇的传统文化和活力, 不断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传承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 以突显广州作为田园风光山水城、岭南中心文化城、革命策源英雄城、丝绸海路港口城、全国著名华侨城的城市特色, 丰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外延,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1.2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在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旧城区的范围, 对于广州市而言, 这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程的地方, 经过各个时期的建设, 遗留了大批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区是最值得保护, 也是最难保护的区域, 这也就必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城区保护框架研究 (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 历史城区分区研究,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 旧城区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山体、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的特色研究,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建筑群的风貌与价值研究, 对城市已编制完成的各层次、各个时期保护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城市传统文化及民俗活动分析, 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完善、调整广州历史城区的职能建议, 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建议。
1.3 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是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 很难具体指导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宏观层面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编制控制性的保护规划, 因此, 在研究中, 我们就选择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作为范例编制控制性保护规划, 然后逐步推进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的重点是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城市紫线、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在有必要的时候划定) , 其中城市紫线对应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应分别编制保护范围图则和建设控制地带图则, 具体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保护范围内的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环境要素, 要具体编制建筑保护图则和环境要素保护图则, 而对建设控制地带内, 仅对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环境要素编制保护图则即可。
1.4 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重点在于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 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及周边一定范围为保持文物保护单位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其整体范围较小, 界线也相对比较明确。但对于建设控制地带则不同, 是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风貌协调的地区, 范围比较灵活。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历史建筑采用与文物保护单位类似的保护方法, 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城市特色内涵上的拓展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类似, 应重点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对于广州这样一个南方城市, 既要保护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 又要发扬岭南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融入现代文化的因素, 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应保存的历史记忆, 保护其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 加强整理其结构性关联, 不断寻求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应制定一系列政策, 加强管理和实施力度, 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多渠道筹集资金, 完善和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演出场地、文化广场等场地和设施, 扶植民间文艺团体和文艺活动,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提供软硬件条件;结合商业、饮食业、制药业和旅游业等对老字号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 重塑老字号风采, 发扬老字号品牌;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本土风俗文化的认知及兴趣, 进而开设专门课程, 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 为传承手工艺、民间技艺和表演艺术培养后备人才;继续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 提升人们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度, 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社会基础。
2.2 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考虑到地下埋藏文物勘探、挖掘的现实状况及其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建议采取程序性控制保护的方法。即由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法律、规定, 保证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 将地下文物勘探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必备程序之一。
3 保护规划与实施管理的衔接
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大都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研、深入的规划研究, 提出了保护模式与改造措施, 但其层次都较为宏观, 控制信息不够深入、清晰。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 这些规划缺少明确的、具有实操性的、可以方便用于管理的技术文件。因此, 我们在对规划编制的范围、城市特色的内涵进行拓展研究的同时, 深入探讨了保护规划编制的层次与深度, 在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将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深度定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城市设计的深度, 提出了与城市规划管理密切结合成果表达形式——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编制。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虽然只是总体规划的专项之一, 但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与体系, 有着自身从宏观到微观的保护层次, 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 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市域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 (含历史建筑) 保护规划的规划层次。突破了传统保护规划仅重视地面以上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 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是一个长期繁杂的过程,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探索。
摘要:通过研究, 把保护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 建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层次, 并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 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 以方便规划管理。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图则编制
参考文献
[1]黄菘华, 杨万秀.广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J].规划师, 2002 (6) :9-13.
[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 2004 (10) :68-73.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 篇3
关键词:“海上丝路商埠”;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名城;培育建设;广州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对世界遗产城市的称呼。“世界遗产城市”(World Heritage City or Town)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特指某一类历史地区(Historie Area),及其所代表的历史生活特征。所记录某一时期明确的社会文明和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世界遗产城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对人类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的极高荣誉。
当前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上国内外的兄弟城市不但研究历史档案、国际事件、传奇人物、考证商品文物、兴办海丝博物馆、复兴城市纪念性景观、培育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国际旅游活动。而且继续交流往来。重走海上丝路。体验难忘的历史情境和意趣。当代多国领导人也借此机会互动互访,力促共同进步。我国西安、南京、扬州、泉州等市已采取多项务实措施。构建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向国内外展示自身的主题文化特色,备受世人称赞。
广州能否成为世界名城、世界遗产城市?能否从当前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为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道路做出英明选择?需要好生论证。建设“世界名城”则是符合城市发展原理原则的。中国沿海9市联合申报海丝文化世界遗产。更有必要积极保育广州主题文化,强化国际性、世界性、开放性的“海丝”文化景观,让世人在生活、通行、工作、休闲这四大城市功能的宏大空间范围内,体味世界名城的景观特色,则是最感动人的大事业。
1.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主题构成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索尔(Carlo.Sauer)早在1925年发表著作《景观的形态》,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可叫做文化景观。“自然”是一切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和空间构成条件。“人文”是文化景观的作用机理。
任何世界名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如水上之都威尼斯、港口之都鹿特丹、旅游之都夏威夷、建筑之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雕塑与绘画之都佛罗伦萨、电影之都洛杉矶、时装之都巴黎、啤酒之都慕尼黑、博彩之都拉斯维加斯、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汽车之都沃尔茨堡、会议之都日内瓦、金融之都苏黎士、大学城之都海德堡、论坛之都达沃斯、会展之都汉诺威、钟表之都伯尔尼、文学与艺术之都爱丁堡、赛车博彩邮票之都摩纳哥、体育与酒店业管理之都洛桑、软件之都硅谷、新艺术之都毕尔巴鄂……均有感人的主题形象。
城市是市民物质和精神的栖息之地。城市主题就是以城市的主导、主流、主旨、主义为使命的一种城市最重要的发展命题;主题文化就是在城市主题特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从而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文化景观”。
文化是景观的灵魂。以文化的标志阐明景观的灵魂,从而培育世界名城。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该规律。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研究目标景观。培育世界名城。须抓住城市的主题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不同时代下广州都按自身的商埠文化标准对城市山水环境施加影响,并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氛围:汉代“一大都会”,唐代十万蕃坊,宋代的市舶司。明代的怀远驿。清代一口通商十三行……商埠文化长期积淀。必定会从5个方面形成独特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图1)。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配合海上丝路文化遗存申报世界遗产活动。遵照文化景观框架特征。采用正常态的城市学运作机制。可构建起世界名城文化景观之大全。景观是文化的表现。广州应该看好自身的主题文化理论意义。
1)显露或潜在的城市主题文化始终对城市特色的形成产生重要的战略制动作用。长期的城市特色危机问题就是因为缺乏精准的城市主题文化定位。明确城市主题文化就能真正明确城市定位,真正实现城市“整体创意”的规划理念、城市差异化发展战略、城市特质资源最大化运用、城市品牌系统发展目标、科学化城市管理。找准了广州主题文化。就找到名城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的方向。
2)主题文化的层次结构特征可正确主导并体现出城市文化多样性景观之间的有机关系。以广州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这个主题。纲举目张,可派生出海丝文化景观、华侨文化景观、近代革命文化景观、改革文化景观、南粤文化景观等个性特色。这个主题文化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黄土)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大影响。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广州能重新跻身世界名城之列。
3)名城文化景观符号是在国际语境下弘扬光大的一种主导城市本质特性的内在文化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能在市民与国内外游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上产生某种美好印象和精神满足,故能真正实现城市美学本质的科学外化,促进城市目标品牌系统的发展。景观主题定位越是准确,对世人就越是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精髓,不断满足人们高层次价值需求。
2.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主体战略
城市特色景观就是城市主题文化所生成的地域性景观。定位是建立在城市宏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经济与国际化城市讨论基础上的,更精确、精炼、核心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法。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特性最生动的个性化反映,也是城市历史最现实的形态、最特殊的资源,更是城市最鲜明的发展主题。城市有了主题文化定位。就极有可能在世界城市符号谱表中占有清晰的位置。在人们的标志识别系统中。具有过目不忘的形象品位。当年欧洲许多与广州通商贸易的对口城市现在都为世界遗产城市。它们的核心城区都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为该城文化景观的主题形象。
nlc202309091616
广州自古就是全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名城(图2)。多年来,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历史景观已经丧失殆尽,新建的缺乏特色,许多地方必须重新修炼。所以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必须做到“先挖掘再论证。先论证再规划。先规划再建设”。才能选定准确的题材、把握合适的体裁,使广义的“商埠城市”文化“不走题”。广州本身的历史经验证明。先进的制度管理曾经形成几乎分布全程的骑楼景观。以此创造世界名城的当代特色。也是可行的!图3是文化景观建设基本技术线路图。旨在通过正常态的城市项目营造文化景观,通过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图4、图5乃体现广州城市本质特征的经济基础项目。应充分展示自身的主题文化精神,强调“国际性”“世界性”“海洋性”“外向型”特色。
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动手争创世界名城。如南京正采取许多务实措施。构建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的活动;扬州成立了官民互动、社会参与的“世界名城研究会”;杭州有“国际城市研究中心”……都在努力创建自身特色的文化景观。在老城周边形成了大规模的文化旅游景观区,并取得成功经验。城市不求最大,但求美好的文化景观。其方法论基础上的普世价值观有以下几点值得广州学习。
1)地域性文化景观具有世界影响。世界名城的文化景观物质要素多具地方性。文化景观的物质形态,包括景观环境中的自然元素、空间尺度、功能结构、建筑形态、环境色彩、材料肌理、设施小品以及其他物化象征符号等;非物质因素包括景观环境中人类群体所有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文化思维形态。由于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文化失语或本土文化迷失。对此,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地方特色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尤须加强。这不仅是保护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满足了人类内心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2)国家级历史名城要有自觉意识。“三江交汇、九门出海”处的海上丝路商埠广州,演绎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发源地、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都“陀城”、花城、仙城、羊城、穗城、水城、芙蓉(棉)城、英雄城、中山文化城、民主革命大本营,“窗口”、国门、南大门、“通商口岸”、港城、骑楼城……其中任何一个雅称,都有鲜明的景观形象。清代更因“十三行”一口通商而使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新型社会经济模式孕育中枢。较早进入国际商品流通时代,成为千年海上丝绸之路上世界性的商埠文化名城。合乎规律地展示出城市主题文化景观特征。然具2 200多年历史的越秀皇城内还在“大拆大建”。毁掉历史真迹。有关部门应积极将恩宁路、黄埔村、端芬镇等申报为中国历史名街、名村、名镇,加以有效保护利用。
3)世界级文化名城需要真正入世。“世界名城”必须拿得出名副其实的名片,并获得国际社会学术界的认同。如是。认知、维护、挖掘、培育、营造、拓展广州世界名城的文化景观。可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深入其中灵犀即通。西安通过“唐文化”的艺术景观。大面积深刻展示、再现西安古都的神韵值得学习。然广州人世靠什么,不是靠赶时髦,也不是靠什么都要有。而在乎已建和在建的“城市要素”能在多大程度上展现自身应有的文化景观。否则只能永远在后面跟。
4)实现世界名城目标的全民一致性。古今中外城市文化景观的统一风貌成就。都是上下目标一致性、体制内外一致性作用的结果。一味追求规模上“量”的发展。忽视主体目标一致性,定会出现负面问题。抓文化促城建是城市成热、素质提升的高级阶段。打造广州世界名城目标的全民一致性不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更具有优越的发展意义。这需要上下政策、各级政府、各阶层公民具备一致性。并配备必要的学术民主监督法权保证机制。
3.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生成原则
“原则”就是方法、手段的规程准则。明确自己的身世(历史文化)。才知道“从哪来,到哪里去”梳理广州主题文化积淀的景观资源,加以优化提炼,渗透、贯穿于广州城市各方面的建设项目中去,使每一个新项目都成为一道新型的、具有主题文化内涵精神的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实施规划、园林、建筑、旅游、历史研究、房地产经营等多专业手段、多学科的结合,实现“景观建设四个转型创新”。让主题文化景观达到相当的规模、连续成片,富有继往开来、特色专利效应(图6)。具体原则:
3.1突出名城景观的岭南特色
“历代八景文化”的生态美学有待发扬光大。百越山水文化之盛。可见《山海经·海内经》:“番禺,是始为舟”的记载。西汉时的广州就以“海外交往”列为九大都会之一。广州的八景文化。维护了城市的自然风水格局和生态美学风貌。保持特定的文化行为和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世界名城形象。比如珠江多岸多岛均为商埠文化景观的敏感地带,南海神庙、圣怀寺、妈祖阁、海鳌塔等民间航海祭祀活动。漱珠涌两岸、荔湾湖之滨的行商园林,均与“水”相关。老城的建设要用减法。全面渲染“花绿水”。突出“老街、旧巷、港埠、河涌”的景观要素并使游赏空间尺度宜人,突出山水城市的地理特色及人文特色。新区新项目的开发。要当成名城的文化景观项目来塑造,使建成项目成为可供观赏的景点景区。尤其上世纪遍布全城的骑楼街(图7)。鲜明地反映了古城商都的天候特质与商住风情,大可体现广州成为国际化的自由生活、旅居之城。
3.2凸显“海丝文化”的景观魅力
广州古城区富有几千年城市文明的积淀。省级以上文物古迹有63处,市级文保单位169处,这是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因与“海丝文化”联系密切。须进一步挖掘整理。运用历史主义手法。大规模地修复及以合理方式显露出来,使之成为广州通往世界的一张张名片,以文气聚人气增名气。明清“三塔三关锁珠江”的三塔,既是寺庙之塔,又是风水之塔。更是航标灯塔。可从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要求拓宽扩大。最后形成会城三塔风景园林,营造具有心灵归属感、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名城景观。西关大屋群可学习成都宽窄巷子变身为“幽、闲、静、雅、慢”的“最西关”文化旅游区。特别是十三行夷馆遗址历史街区,可强势亮出“十三行商埠文化游览区”这张名片。深刻表现展示繁荣昌盛、万国旗飘的十三行国际性风光(图8),弘扬WTO共利、共富、共赢精神,促进广州同世界各国持续性的通商往来”。除此之外。当年百千海舶停靠的琶洲黄埔古港古村、悲金悼玉的行商园林海山仙馆、河南行商的家祠家庙潘家大院、当年海外商人定期游玩的海幢寺及花地湾遗址、各个时期的粤海关大楼建筑遗址遗存、中国第一个外资企业——柯拜船坞修造厂(图9),都应该尽快适时适地加以保护开发利用起来。彰显国际化的色彩。
nlc202309091616
3.3宣扬文化名人的史迹景观
利用名人效应。可大力展拓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故居纪念景区。广州有东方的释迦摩尼六祖遗迹,有经历鸦片战争洗礼、联系众多民族英雄人物。从虎门到广州沿江数百座炮台串联而成的线性景观遗产廊道(图10)。有富甲天下、名扬西方世界的十三行外贸商人及其住宅院落遗址,有近代史上著名思想家、洋务派、外国商人名士、传教士输入科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建筑遗存,有康梁志士鼓吹社会改革的万木草堂,有世界名人孙中山先生留存的十多处民主革命胜迹,有享誉世界、联络全球爱国将士的黄埔军校旧址,有世界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故居及其设计的火车南站,有与世界对话的历代国门窗口“广交会”演进的系列遗址,还有流传海内外、根脉紧系广州的粤剧粤曲八合会馆、名伶故居……这些珍贵古迹亟待抢救复修。构成旅游大景区。用名人文化扩大名城文化品牌,才是真正价值所在。
3.4发掘华侨文化的遗产景观
影响世界的华侨文化。应有多视觉构造、积极传播的文化景观。中国华侨。特别是广东华侨。不但在中国社会近代化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实施广州产业工业化、广东乡村城镇化、城市建设近代化、早期现代化中亦功勋匪浅。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后现代化启动与发展过程中,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广州与华侨的关系密切、普遍、多元、深刻、历史悠久。已留下许多具纪念性、代表性、甚至是划时代性的文物建筑遗存或革命丰碑(图11)。他们带来了海外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雄厚资金,支持国内的革命和建设。同时也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广州因为国际商埠、华侨文化表现突出,贡献也特别伟大。碉楼、骑楼、洋房、工业遗产等均有华侨文化景观遗产。可为广州世界名城增光添彩、美誉扬名。
3.5树立革命与改革的文化景观
1840年的鸦片战争。即东西方之间的这场国际性冲突。把广州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知名度可谓大矣。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其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因海洋文化思想开放,无不与广州发生紧密的联系。革命者和改革者一代代遗留下来的具有纪念性文化景观效应的史迹遗址遗存,都值得好生保护。应运用一切有效措施。使之变成城市重要的公共地标建筑、旅游瞻仰中心、生态绿化广场或大型风景园林空间。
3.6营造世界级的风景园林景观
犹如纽约的中央公园,杭州的西湖西溪、扬州的瘦西湖象岗、当年北京的“万园之园”。运用民族艺术手法,依靠岭南园林“软实力”。富含主题文化DNA。营造有名城历史氛围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风景园林。广州的国际荣誉、地位、功能大可通过风景园林加以体现,让城市文化景观有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场所精神(广州精神)充溢其中,给人一种的无形魅力,而不会过早夭亡。广州“概念”多:花城水城、千年羊城、南国明珠、骑楼之城、粤剧之乡、会展之都、南方大港、万邦口岸、天子南库、帝国商都、首善之区、改革之地、自由旅居之城……。这些城市区块都可用岭南风景园林加以包装、滋润、美化、塑造。成为具传传播力的文化品牌。居住区、体育场、商业中心、影剧院、校园、科技园等各种场所均可如法炮制。而使广州成为世界园林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篇4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7.杭州13.开封19.遵义
2.承德8.绍兴14.江陵20.昆明
3.大同9.泉州15.长沙21.大理
4.南京10.景德镇16.广州22.拉萨
5.苏州11.曲阜17.桂林23.西安
6.扬州12.洛阳18.成都24.延安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上海11.常熟21.安阳31.日喀则
2.天津市12.徐州22.南阳32.韩城
3.沈阳13.淮安23.商丘33.榆林
4.武汉14.宁波24.襄樊34.武威
5.南昌15.歙县25.潮州35.张掖
6.重庆16.寿县26.阆中36.敦煌
7.保定17.亳州27.宜宾37.银川
8.平遥18.福州28.自贡38.喀什
9.呼和浩特 19.漳州29.镇远
10.镇江20.济南30.丽江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11.长汀21.岳阳31.建水
2.邯郸12.赣州22.肇庆32.巍山
3.新绛13.青岛23.佛山33.江孜
4.代县14.聊城24.梅州34.咸阳
5.祁县15.邹城25.海康35.汉中
6.哈尔滨16.临淄26.柳州36.天水
7.吉林17.郑州27.琼山37.同仁
8.集安18.浚县28.乐山
9.衢州19.随州29.都江堰
温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中指出,温州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街区特色鲜明,传统风貌保持完好,保存有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总体工作部署,温州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随后,温州市先后出台了《温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温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制度》等多项措施,并陆续推进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文物古迹保护、东瓯历史文化挖掘等十大工程和九大项目。
据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42处,市级名录以上的非遗项目691项。
接下来,温州市人民政府将根据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国函〔〕7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申报温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街区特色鲜明,传统风貌保持完好,保存有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你省及温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三、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温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4月22日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篇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故宫、福陵和昭陵以及其他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规划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作,参与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管理工作。
房产、建设、公安、财政、旅游、宗教事务、民政、市容、园林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义务,并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
第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保护规划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第十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保护范围,保护原则,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保持传统风貌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控制指标,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不同建筑的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保证保护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应当纳入专项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第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所在地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区、县(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三章 保护内容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第十四条 本市历史城区是指至建国初期形成的城区。主要包括明清时期形成的盛京城、民国时期形成的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等。
盛京城保护范围是清时期沈阳城外城(八关)以内的区域,位于惠工街、联合路、东边城街、南关路、青年大街以内。
满铁附属地保护范围是满铁附属地发展的核心区,东至和平大街,西至长大铁路,南至南五马路,北至北七马路。
商埠地保护范围是北至哈尔滨路、东至北京街和青年大街、南至南运河、西至和平大街和北七马路。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方城、慈恩寺、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铁西工人村等。
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顺城街、北顺城路、东顺城街、南顺城路以内的区域。
慈恩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南至富教巷和般若寺巷、北至龙凤寺巷、东至大佛寺巷和慈恩寺东巷、西至大南街。
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西至长大铁路、东至和平大街、中山路沿线南北各一个街区以及沈阳站、中山广场周边地区。
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是东至肇工街、南至南十一西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西路。
第十六条 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能够反映沈阳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人文景观,未纳入保护规划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会同市文物、房产等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勘查。符合保护条件的,依法实施规划控制。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二)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十九条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对不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行政部门不得立项,规划行政部门不得批准规划,建设行政部门不得批准开工。
第二十条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经批准建成的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逐步改造、迁建或者拆除。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违法建设的并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规划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拆除或者责令改造。
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时,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影响的评估。未经评估,或者未通过评估的,不得进行审批。
第二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保护规划和下列规定:
(一)符合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院落、街巷胡同的布局、格局和风貌要求;
(二)按照沈阳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园林景观要求,采取科学的绿化方式,配植绿化植物;
(三)在非建设地带,不得进行除绿化、道路及市政管线铺设之外的建设活动;
(四)按照有关保护要求和技术规范,配置和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
第二十三条 历史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依法拆除的国有历史建筑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第二十四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和修缮标准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对维护、修缮义务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对于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使用人确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历史建筑,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二十五条 在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前,应当经文物行政部门会同规划行政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市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重要历史遗址等设置保护标志或者纪念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著名村镇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符合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条件的,应当依法申报。
石佛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体现沈阳工业历史文化内涵的遗产应当予以保护。
市和铁西、大东等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记录和研究,通过设立博物馆、纪念馆等方式,做好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二十九条 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地名应当予以保留;确需更改或者取消的,地名行政部门应当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地的故事传说、地方戏曲、传统工艺、民间手艺、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开设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调整保护规划的;
(二)擅自批准拆除、改建、扩建、迁移历史建筑的;
(三)未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审批建设项目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维护和修缮历史建筑,造成历史风貌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违反保护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或者地方民族特色破坏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市规划行政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各类保护标志和纪念标志的,由市规划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简析 篇7
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域东北部, 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凤翔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其区域发展也产生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城乡建设与居民生产生活发展不可避免地破坏到了遗产,遗产面临保护危机;另一方面,价值斐然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也并未像其他一些历史名城那样以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结合凤翔历史文化现有的资源特征,对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序的空间梳理与整合,促进其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进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并举,成为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核心使命。
2. 规划要点
2.1保护框架与基本思路
规划结合凤翔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深入挖掘历史名城构成要素及其内涵,并探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途径,确立了凤翔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在此框架下,规划的基本思路清晰可见,具体为三大内容、四个层次与三个重点(图1)。
三大内容: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个层次:县域、历史城区、传统地段、 文物古迹。
三个重点:秦雍城遗址、凤翔古城(含传统街区与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
2.2县域保护
通过对凤翔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真调研以及对历史文化总体特色的全面分析,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空间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格局为:“双核、两园、二带、多点”。(图2)
双核——凤翔古城和秦雍城遗址;
两园——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和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
二带——北部自然遗产保护带、南部文化遗产保护带;
多点——多个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景区景点。
2.3秦雍城遗址的保护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秦雍城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秦雍城遗址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由于秦雍城遗址是凤翔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严格按照2013年国家文物局通过的《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所规定的保护范围、管理规定及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到名城保护规划秦雍城遗址保护的专项方案之中。(图3)
2.4凤翔古城的保护
凤翔古城(凤翔县明、清故城)位于秦雍城之北,面积4.4平方公里。1985年,凤翔县政府将古城墙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凤翔古城由唐末岐王李茂贞所筑,平面呈梯形,东、 北墙较短,西、南墙较长,如“凤凰展翅”状,又有“卧牛城” 之称。城中道路成棋盘式路网格局,以原十字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其主要轴线。针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古城保护与当代城市发展相互掣肘的现象,规划在分析古城历史文化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古城格局、传统街区、文物古迹三方面)的基础上,对凤翔古城实行整体保护。 具体策略采取分级分片的保护方式,并形成“一环、二轴、 两点、两片”的整体构架。(图4)
“一环”——明清凤翔老城城墙现今的遗存,为100m宽环城风貌整治带;
“二轴”——东 - 西大街、南 - 北大街两条县城主街, 为风貌重点控制地段;
“两点”—— 古城范围内的凤翔古城墙两段,包括关中工具厂西北角250米城墙遗址和城墙遗址公园;
“两片”——文昌巷—通文巷—毡匠巷三巷合一的“H” 形传统街区和东湖路(新庄巷—东大街路段)“一”字形传统街区。
在此基础上,对古城进行高度和视线通廊控制。在高度控制方面,对古城保护区内建筑高度实行分区控制,整体建筑控制高度要求不超过36米;此外,结合古城内不同的区域,分别规定了环城风貌整治带、十字主街周边与文物古迹周边的限高要求。(图5)在视线通廊控制方面, 确定两类视廊,6个通视区:一类为古城结构性视廊,即十字主街;另一类为历史景观点互通视廊,由城区内六处主要古迹点及开敞空间串联而成。(图6)
2.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凤翔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木版年画之乡和泥塑之乡。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截至目前,全县共确定了木版年画、泥塑、 西府曲子、草编、刺绣、剪纸、皮影、漆器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9个,遍布全县12个镇,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4个,市级项目10个。(图7)在代表性传承人方面,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3名。
规划面对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利、利用不足的现状,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实施政策支持和机制建立、 提高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改善文化展示场所及设施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空间载体的结合, 要求严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和社会基础,力求将无形遗产有形再现。
2.6历史文化整体彰显
为实现凤翔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展示与合理利用,进而实现文化遗产在当代的社会经济价值。规划重点围绕凤翔古城、雍城遗址两大文化主核和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图8)、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图9)两大主题园区, 联络县域范围内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景区(景点),共同建构县域两大历史文化展示带(北部自然遗产保护带、南部文化遗产保护带), 彰显“先秦雍都、祥凤栖所、西府民俗、苏轼东湖、国脉凤香”的宏伟形象,最终将凤翔建设为国内一流、最具关中西府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展示方式除选择原状、复原、标识等传统展示方式外,还引入了馆场展示、公园展示和虚拟模拟展示更为综合多元的展示方案。在此基础上, 将秦雍城遗址公园、东湖园林(图10)、古城传统街区(图11)、柳林凤酒文化博览园作为重点展示项目。
3. 创新与特色
3.1对文化资源进行了有序地空间梳理
凤翔县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不仅赋存丰厚的文化遗产,更植生着孕育这些文化的“自然环境、山水格局以及景观地等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更揽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空间序列而言,不仅包括宏观尺度上整个县域的自然山水与古镇古村,亦包括中观尺度的都城遗址与历史城区,此外在微观尺度上更包括传统街区和文物古迹。就具体遗产类型而论,不仅包括地上的文物建筑、文物古迹、古树名木, 也包括地下遗址和多数已经隐没的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地标。因此,对凤翔的历史文化进行发掘、梳理,并将其整合为系统的遗产谱系,毫无疑问是凤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 凤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借鉴国内外文化资源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凤翔实际,经过反复甄别和科学比选,对凤翔多元而复杂的历史资源进行了有机地空间梳理,进而建构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在此框架下,规划对数量众多、类型多元的文化遗产资源,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片—线—点的空间序列进行全面保护,此举为制定适宜的保护原则、措施及方法,高效、全面、系统地保护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8. 六营西府民俗文化博览园展示效果
9. 柳林凤酒文化展示
3.2实现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空间的有机结合
凤翔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大、内涵丰富。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地保护、传承、利用并实现其当代的社会经济价值,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学界所面临的重要命题。本规划在对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倡导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化与实体化, 以实现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 规划要求对已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严格保护其物质空间载体和社会基础, 将无形遗产有形再现,如设置历史典故标识牌、雕塑、民间传说,建立名人碑亭、命名老街老巷、开辟民间文化长廊、恢复传统习俗等,以全方位展示凤翔的非物质文化。此外, 规划强调将传统技艺结合其植生的历史空间进行文化展示与旅游经营,此举不仅实现了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再生,更通过遗产利用所创造的居民就业机会和区域文化形象,实现了凤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3.3提出了隐没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凤翔虽禀赋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保存相对完整的有形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历史城区可观赏性较强的历史建筑和景观地) 十分有限。众多历史地标与文化景观或藏匿于地下或湮灭于无形。为此,如何结合凤翔资源特征,重点对其隐没的文化资源进行发掘与利用,以充实凤翔的历史空间进而彰显其历史名城的文化与特色,是实现凤翔历史名城保护的关键。针对这一现实,规划提出通过对古城现已无存但有据可查的历史环境要素和文化景观进行发掘与保护,对凤翔原有的文院、衙署、戏楼、寺、祠、庙宇、构筑物(古城、古文化遗迹)采用原址标识或复建。而多数历史要素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标识特别强调了与公共空间营建结合,此举极大地提升了凤翔历史文化资源的可读性与系统性,为其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有效实现了凤翔历史名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多元效益。
10. 东湖园林展示效果
延续历史文脉 保护文化名城 篇8
一、坚持把创新理念、提升认识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想基础
珍惜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传承城市文明是一种历史责任。长沙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湖湘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汉和五代时期是著名的长沙国和马楚国的都城,近代以来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对全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山水洲城”。为此,长沙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一个不懂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领导,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领导;一个不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干部,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
其次,城市文化底蕴是一种竞争力。历史文化,是长沙城市深厚文化底蕴所在;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沙城市最重要的“金名片”。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保护长沙的综合竞争力。为此,我们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各种历史文化遗产和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有效地保护下来,并明确规定城区内有50年以上历史的老房子一律不得随意拆除。2010年6月,长沙市委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战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湖湘文化为主题,以满足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高度创新精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这为长沙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保护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把科学规划、依法监管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前提
为从宏观上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完善了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并加强了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开始组织编制《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于2004年底通过了全国专家评审。2010年下半年,结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提升工作,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5)评估,年底完成规划正式成果。近年来,长沙市还编制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长沙市文物事业中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2002年,长沙市就着手制定《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同时,还制定了《城市建设中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定》、《长沙历史建筑抢救保护管理办法》、《长沙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早在1982年8月,就成立了长沙市名城规划保护委员会;1996年,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在该委员会的大力促进下,2007年成立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解决了多头管理的问题,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立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推行了文物保护目标责任制,将重要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纳入对区、县(市)的年度绩效考核。完善了听证制度,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的建设方案,实施前召开听证会,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确保项目不对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造成破坏。建立了公众监督机制,改公众“事后参与”为“全程参与”,使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修缮和管理处于公众的全程监督之下,增强了公众保护历史文化的理念和情感,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把保护文物、延续文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灵魂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又要整治,还要发展。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既不可能原封不动,也不允许脱胎换骨,其核心是延续历史文脉。因此,我们在名城保护中,十分注重“形”的保护和“神”的传承。几年来,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
一是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从1998年开始,开展了近现代保护建筑调研工作,确定了城区56处近现代保护建筑。“十一五”以来,以每年维修5-6处文物保护单位的速度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麓山寺、新民学会旧址、贾谊故居等一批重点文物得到及时修缮。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深度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品牌和“亮点”。在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过程中,修建了“杜甫江阁”、“四羊方尊广场”等工程项目,完成了潮宗门故址、潇湘八景台故址、朱张渡原址、长沙电灯公司原址等历史遗址的标志建设,并对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群——裕湘纱厂建筑群进行了保护性的综合改造。
二是注重历史街巷的保护。在2006年-2007年,投资10多亿元,对城区41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提质改造,同时完成对化龙池、白果园、天心街、西文庙坪、连升街等11条历史街巷和李富春故居、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23处重点保护历史旧宅的改造工程,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和恢复这些历史街巷和历史旧宅的老长沙原味文化风貌。
三是注重文化景区的保护。2004年-2009年,投资16亿多元,对橘子洲风景区进行了全面的提质改造,并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第一期工程。通过对橘子洲、岳麓山两大景区的提质和整治,使我市历史文化传承载体得到跨跃式提升。
四是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把湘绣、花鼓戏、老字号、百年名校、历史地名和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景名胜、古井名泉、古树名木等纳入了保护范围,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文化、商贸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传统艺术、工艺的特色,建立传承人制度,兴建专题博物馆,采取有效地抢救、扶持措施,促进发展。
四、坚持把街区保护、整体协调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
历史街区是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建筑群体,这些街区传递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信息,反映出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风貌。岳麓山、湘江、橘子洲和以天心阁为标志的古城区是长沙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我们把象征和见证长沙历史文化的太平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加以保护,编制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规划》,明确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并于2007年11月完成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期修缮、改造工程。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和“修旧如旧”的理念,把太平街打造成为我市的第一条历史文化名街,逐渐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其次,对现有几个历史文化风貌较好的街区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西文庙坪、潮宗街、化龙池三个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专家咨询会上获得一致通过,目前正在进行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
第三,从整体上加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管理。将岳麓山(含橘子洲)、小西门、潮宗门、天心阁、开福寺5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保护重点,确定了控制风貌区的范围、性质、建筑风格、环境特征和保护控制要求,并对容积率、建筑高度和视线走廊等进行规划调整、控制。同时,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措施,“点”指的是单独存在的古建筑或文物史迹,如寺庙、老住宅、古井等;“线”指的是相联成线古建筑或文物史迹,如古街、古巷等;“面”指的是成片的街坊、街巷、民居群等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通过采取这种措施,使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古建筑、文物史迹得到更多的保护。
五、坚持把有机更新、科学开发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环节
城市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是“空城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让保护成果惠及居住其中的所有居民,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近年来,长沙市将旧城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城区二环以内730万平方米棚户进行全面改造,其中涉及旧城保护区的有330多万平方米,这些地方历史积淀深厚,文物资源集中,是长沙市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资源分布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规划、分类保护、整体提升、有利发展”的棚户区文物资源利用思路。“统一规划”是指棚户区提质改造在充分尊重《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前提下,结合其建设规划,做好二者的结合文章,以达到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和谐发展;“分类保护”是指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点及其分布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模式实施利用。按这一思路,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品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古道巷、白果园、化龙池等改造为具有“小巷文化”的特色商业步行街,作为旧城改造的典范。
六、坚持把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追求
有效地保护是为了合理的利用。我市在坚持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积极发掘和利用长沙的名城资源,发展以文化、教育、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产业,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造福当代,流传后世,永续利用。
一是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等渗透到农、工、商、运、建、服等各行各业及其产品、服务、经营、管理之中, 以期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多层次展示历史名城的人文精神风貌及文化特色, 增加城市文化含量,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形成大经济与大文化互动共生的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两型社会”实现形式的创新。
二是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文化传统和人才优势,开发富有长沙特色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纪念品, 以文生财, 以文富民。近年来,推出了《贾谊新书》、《长沙府志》、《湘军志》等书籍,并依托长沙简牍,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长沙吴简已逐步构筑成一门显学。
三是利用长沙名人故里、历史街区、宗教文化、风味小吃、传统手工艺等资源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进了岳麓山、橘洲岛、靖港镇、铜官窑和湘江沿岸风光的旅游项目建设,全市以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文化产业贡献率达10%以上。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风貌05-09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08-17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10-24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11-0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2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0-2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05-28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泰安10-19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08-27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