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2024-10-23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精选6篇)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篇1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摘 要:饮食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个性和标志之一。美食名城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城市鲜明的饮食文化特色作为立足点。以独特饮食文化为灵魂,以相关标准为指南,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美食名城建设战略,不仅能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餐饮业转型升级,还能带动旅游业、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

关键词:城市;饮食文化特色;美食名城;成都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31-04

2014年12月,广东顺德经过四年的建设和努力,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称号。它是继2010年成都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成为又一个世界级的美食名城,而扬州等城市也在积极建设和努力之中。为此,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顺德“中国美食文化国际示范城市”称号。

美食名城,有民间称谓和机构认定两类。机构认定级别最高的美食名城,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该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发起建立,在世界创意产业领域的级别最高,围绕文学、电影、音乐、设计、媒体艺术、工艺与民间艺术、美食等7个主题设有相应的称号“??之都”及其标准,现有32个国家的69个城市被批准加入该网络,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苏州、景德镇和顺德等。该网络及其成员城市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身建设,共同目标是倡导文化多样性,进一步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当前,许多以餐饮、美食产业为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城市,应当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国家级、世界级美食名城,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餐饮业转型升级,带动旅游业、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这里以成都为例,阐述美食名城建设的意义与作用、策略与措施以及成效等。①

一、美食名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注重文化特色与创意,将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是维系国家、民族和城市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与软实力标志,是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不同国家、民族和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与特色。创意城市网络几乎是一个世界级的“创意俱乐部”,十分注重文化特色与创意,其宗旨和目标是将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帮助发掘各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意、社会和经济潜力,加强交流与吸收、借鉴,保护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及创意产业的发展。饮食文化内涵丰富,饮食品的烹饪加工,主题宴会的设计、制作,美食环境与氛围的设计、营造,饮食器具的协调搭配等,都离不开创意。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美食名城、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就必须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城市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吸收、借鉴他人之长,因此将促进城市饮食文化传承、创意产业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产业与公众基础,将促进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子》言:“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餐饮业是从事饮食生产经营、公众参与度极高和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餐饮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餐饮企业盲目追逐“高大上”、紧盯公款消费、偏离大众,随着房租价格、人工费用、能源价格、原材料成本高但利润越来越低的“四高一低”出现,加之政府一系列严禁公款吃喝的禁令实施,许多城市的餐饮业都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以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而从战略角度看,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美食名城是城市餐饮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之都”的8条标准非常注重产业与公众基础。在产业基础上特别强调雄厚与独特,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活动积极的美食机构、大量传统餐厅和厨师,有独特的传统烹饪配料、烹饪方法与诀窍以及传统食品市场和产业,注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公众基础方面强调面向大众,要求举办过美食节、烹饪比赛等,注重提高公众对传统美食的关注程度。如果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建设,不仅将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特色,还将从总体上回归大众,促进餐饮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三)注重对外交流与展示,将促进国际知名度提升和旅游业发展

当今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想方设法吸引外地、异域游客,成为旅游目的地。而对外展示与交流是提升国际知名度、从而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途径。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权利和责任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可正式冠名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之都”等标识,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合作,与其他城市相互学习借鉴、不断进步,并且必须每两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报一次进展情况。如果成员城市两次被通知整改而没有整改或效果不显著,将被除名、不再享有其权利。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建设美食名城,能够以城市身份而且必须开展对外交流展示,将增强城市饮食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示范作用,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全球目光,聚拢大量的人流和投资,成为城市营销的有效载体,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美食名城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成都早在2007年就以独特饮食文化为灵魂,以美食之都标准为指南,采取多种策略和措施开展美食名城建设,到2010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至今,成都依然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创意城市网络职责,获得了显著成效。

(一)制订规划政策,建立机制

美食名城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建立相应的机制,使政府、行业组织、餐饮企业等方面能够齐心协力地行动,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务。

在规划方面,成都市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市饮食文化特色和餐饮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制定了《成都市餐饮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美食之都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建设“六基地、一高地”等系列措施和建议,即餐饮总部基地、营销推广基地、文化旅游交流基地、产业发展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研究开发基地和美食融汇高地,促进餐饮业品牌化、国际化、标准化、连锁化、多样化发展,推动美食之都建设。在政策方面,成都市政府制订了《成都市支持餐饮产业发展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项目资金实施细则》等多项政策措施,设立美食之都建设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美食之都营销推广、川菜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以及重点美食特色街区建设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促进美食之都建设。在机制方面,市政府将美食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市商务局安排专人负责美食之都建设的相关工作,组建“成都市美食之都促进会”。该促进会以“服务交流发展、共建美食之都”为宗旨,与原有行业协会一起,推动成都美食产业的品牌提升和美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国际交流传播。

(二)深入挖掘,凝练特色

饮食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个性和标志之一。美食名城建设,必须总结和凝练出城市鲜明的饮食文化特色,以此奠定坚实的基础。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内的川西平原。一方面,四周高山阻挡了北方寒冷空气和战火南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出产丰富而独特的食材,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和历史上主要的避乱之地、移民之地。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从秦代到近现代,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入川行动就有7次。移民与原住民不断融合,共同促进了成都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四周高山也导致蜀道艰险、难以对外扩展,使成都成为财富聚集之地。成都多平民,在相对狭小的平原上创造了大量财富、却难以扩大再生产,便大多用于享受生活,崇尚饮食美味,喜欢休闲与诗意。《隋书?地理志》言:蜀地“士多自闲”,“聚会宴饮”。这些促使成都具有了兼容性、独创性和平民性的饮食文化特色。

1.兼容性

第一,成都美食核心――川菜,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强兼容性:一是秦代至晋代,北方移民入川,与四川原住民不断融合,促进了适应这个新群体饮食需要的川菜初步形成。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总结为“尚滋味”、“好辛香”。此后,川菜的这一基本特点代代相延。二是明清时期,南方和西北地区10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引入和创制了许多新食材,并运用于川菜制作中,促进了川菜的最终成熟、定型。其中,最典型的是辣椒,在清代由移民传入,很快成为辣味调料的主力军,创制出郫县豆瓣,使川菜发生巨大变革、成为著名地方风味流派。如今,川菜更是大量引进和利用国内外食材、烹饪技法、菜点品种,不断发展。

第二,当今成都餐饮市场业态丰富、兼容并包。其中,本土川菜、火锅、小吃和快餐所占比例较为接近,外地及异域餐饮如粤菜、鲁菜、苏菜和法国菜、意大利菜、韩国烧烤、日本料理、泰国菜等也发展迅速,共同促进成都餐饮市场的繁荣。

2.独创性

第一,川菜烹饪技艺十分独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料广泛。川菜不仅运用本地优质食材,如雅鱼、虫草、松茸等,还大量采用国内外食材,如生猛海鲜、法国鹅肝等。二是调味精妙。成都厨师利用精湛调味技艺和四川优质调味料,调制出丰富多彩的味型,做到了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如今,川菜常用味型24种,而涉及麻、辣但不同风格与层次的常用味型多达13种,著名味型有红油、麻辣、鱼香等。三是烹法多样。川菜常用烹饪方法约30种,而最具特色、用火技艺精绝的是小炒。

第二,菜点品种及内涵、进餐环境等具有独创性。烹饪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制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实用艺术。成都人深谙其中奥秘,精心创制菜点、营造餐厅环境氛围,使菜点品种及其内涵、进餐环境等表现出极强独特性和文化创意。如“伤心凉粉”、“开心冰粉”是移民根据迁徙中的艰辛和定居后的快乐而创制的小吃品种。巴国布衣酒楼首创了乡土平民文化就餐环境,创作《饭店铭》,以“巴国出诗酒,布衣傲王侯”寓意。

3.平民性

主要表现在名菜点及食材价格、餐饮形式、饮食民俗等方面。川菜传统名菜点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夫妻肺片等都源于民间。如今,川菜仍然主要选用价格较低的食材入烹,因而菜点整体价位相对较低,大众消费比例较高。此外,发源于成都的农家乐,是将饮食与游乐、休闲密切结合的餐饮旅游形式,因价廉物美而被广大的成都老百姓喜爱。在成都,人们常常到露天茶馆饮茶、休闲,或在街边、广场喝啤酒、吃冷淡杯,充分享受生活与美食的乐趣。

(三)紧扣关键,重点推进

美食名城建设的工作纷繁复杂,必须按照相关标准、目标、职责和义务确定工作重点和纲要,才能有效实施。成都在建设美食名城的过程中,紧扣关键因素开展工作。

1.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发展的灵魂与软实力标志,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川菜重要的发源地和创新中心,在文化传承创新作方面主要开展三项工作:第一,组织开展民间美食大赛、家庭厨艺大赛等活动,不断挖掘、弘扬民间传统美食品种及制作技艺。第二,鼓励餐饮企业及相关社团开展菜点创新研究和推广,加强菜点、服务、环境等企业文化体系的塑造,彰显成都饮食文化特色。第三,开展传统美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举办多种节庆活动,促进了传统饮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目前,川菜已建立了四个层级的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体系。而“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分别了举办五届和十一届,将川菜非遗项目、各地与各国美食及其制作技艺的互动表演融为一体,极大地传承、传播了饮食文化与技艺。2014年,还举办了“创意设计周”,设立成都创意美食奖。

2.市场多元发展

美食名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基础是业态多样、类型丰厚、特色突出的餐饮市场和众多餐饮企业。成都开展一系列工作促进餐饮市场多元化发展:第一,加快美食集聚区建设。在政府规划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下,成都迅速形成了历史传统类、现代都市类、国际风情类、特色美食类等多种类型的美食聚集区,拥有10余条集中体现成都饮食文化特色的知名美食街区。第二,加快餐饮总部基地建设和品牌企业发展。自2010年以来,成都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餐饮企业,并建立区域性总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支持川菜品牌企业开拓国内外餐饮市场、成为跨国集团。第三,加快大众化餐饮业态发展。成都在社区、办公区、商圈等地大力建设大众化餐饮网点,更好地满足大众饮食需要。如今,成都餐饮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充分彰显川菜特色,各类业态互为补充,高中低档协调发展,中外美食相互交融、区域餐饮特色鲜明的餐饮发展新格局。

3.产业延伸与联动

近年来,餐饮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必须通过延伸餐饮产业链条,并与相关产业联动,才能推动其转型升级。成都市加快了建立川菜食材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中心的步伐,形成了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川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并与农业、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联动,促进餐饮业新的发展。最典型的是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郫县是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的原产地,当地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着力构建“研究开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体验观光”的完整产业链条,建立了川菜产业园区和川菜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园区与景区有机结合,第一、二、三产业联动而成为复合型产业平台,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宽窄巷子、锦里等美食街区,将美食、文化、旅游结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也是餐饮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复合式成功。

4.人才队伍建设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米而无巧妇,也难以成就。成都主要从三个途径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利用现有美食教育机构来培养。成都拥有各种烹饪院校和培训机构35家,是中国烹饪教育机构最多的城市之一,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经营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已成为成都餐饮产业发展和建设美食名城的重要力量。第二,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合力培养。三方根据餐饮企业需求,采取职业培训、在岗轮训、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建设专业人才档案库。第三,联合国际美食教育机构来培养。双方合作建立餐饮留学生培训中心和国外培训、就业基地进行培养。如四川旅游学院已与法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烹饪院校合作,大量开展人才培训。

5.国际交流推广

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活动,积极利用媒体进行沟通,十分有利于国际交流推广。成都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加强与创意城市网络及成员城市的交流。2010年以来,成都市均派代表团参加了创意城市网络历次国际大会和成员城市举办的国际美食节。2014年,举办了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会议,并推选为美食之都协调员城市。第二,加强与众多国家及城市的交流。开展“成都美食全球巡展与交流”等活动,推进国内外餐饮行业、企业交流与合作。第三,积极举办、参加国际厨艺大赛和美食展。仅2013―2014年,就多次组织餐饮企业和学校师生参加国际烹饪大赛,还参加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主题为“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中国美食展。第四,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广。2010年以来,成都启动“国际美食之都海外传播大使团”计划,编撰出版《美食之都 成都》等图书,拍摄《林师傅在首尔》等电视剧和专题节目,建立成都市美食之都官方网站等,全方位介绍成都美食文化,加强“美食之都”品牌宣传推广。

三、美食名城建设的成效及建议

在持续的美食名城建设过程中,成都的餐饮产业发展良好,并且获得了更多展示魅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契机,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得到不断提升。2013―2014年,在(下转149页)(上接133页)中国许多城市餐饮业面临挑战、发展形势严峻之际,成都市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全国GDP 7.4%的增速;两个大型的国际会议《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在成都召开,而前者是第一次选址中国西部的世界最高规格的财经盛会;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12家集聚成都,数量名列中国中西部城市之首;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美国第一夫人等国首脑及名流到成都品鉴、学做美食。

可以说,在全球化进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辨识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重要标志,而参与国际层面美食及创意产业活动,是一个城市实现国际对话交流和促进餐饮业、旅游业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如今,许多城市都有独特鲜明的饮食文化,餐饮产业已成为重要产业及支柱产业,应当制订和实施美食名城建设战略,迎接挑战、化解难题,实现美食与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餐饮业转型升级,带动旅游业、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创意城市网络[Z].2009.[2] 尹婷婷.我市将培育川菜跨国企业集团发起成立全球美食联盟[N].成都日报,2010-03-01(3).[3] [唐]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4] [晋]常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5] 张良娟.中国、川菜体验园打造三产联动的“郫县样本”[N].四川日报,2013-09-10(12).[6] 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500强企业252家落户成都[EB/0L].http://.[责任编辑 吴明宇]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篇2

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目前太原市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还未建立, 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 思想还不够解放, 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文化消费市场开拓不足, 仍然缺乏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 有的领域、环节的管理还不到位, 综合执法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还很重, 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很不充分, 与友好城市、文化发达城市以及与外国的协作水平和效益还不高;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产业基础薄弱,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省会城市文化发展的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文化人才比较缺乏, 文化政策体系与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仍有差距等。面对“十二五”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和太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面对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面对国内外文化竞争特别是城市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态势, 太原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赶超发展, 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围绕特色名城建设, 优化太原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 打造“一个中心”, 建设“两条文化长廊”, 培育“三大文化产业”板块, 构建“四大平台”, 增强十大重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实现太原文化经济的整体繁荣, 增强太原城市文化软实力。

凸显地域特色文化, 优化文化发展总体布局

围绕特色名城建设,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板块, 主动融入环渤海文化经济圈, 打造“一个中心”, 建设“两条文化长廊”, 培育“三大文化产业”, 构建“四大平台”, 实现文化经济的整体繁荣。

打造一个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的文化中心。充分利用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在区位、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以建设太原城市群和城市圈为契机, 整合周边地区的优质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 着力在文化旅游服务、影视剧制作、动漫与游戏产品开发、新闻出版与版权交易、演艺与娱乐、艺术品创作与贸易、文化遗产展示、文化创意与会展、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流通等方面走在前列, 把太原建设成为文化体制完善、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服务完备、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品质先进、文化实力雄厚的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和黄河中游区域文化中心。

建设两条彰显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文化长廊。一是以汾河为主轴, 建设一批现代化大剧院、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 由中心绿地沿内河集中, 建成具有魅力的汾河文化长廊, 展现太原现代文化建设形象。二是以西山为主轴, 在冽石山、崛围山、婴山、石室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象山、庙前山 (尖山) 、蚕石山、苇谷山、银牛山、黑驼山、七苦山上, 集中展示太原5000年的文明史, 建成西山文化长廊, 重现“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历史文化景观。

培育民俗、民间、历史三大文化产业。一是民俗文化板块。充分利用太原市剪纸、锣鼓、面塑等民间艺术, 面食、醋、葡萄等名吃特产, 婚嫁、社火等民俗文化,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 加快民俗文化建设。二是民间文化板块。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山西特色和晋阳风韵的精品剧目, 做精做好独具魅力的民歌、民舞、民艺品牌。挖掘包装以“清太徐”为基础的原生态文化表演艺术, 使之成为太原地域文化的一大亮点。三是历史文化板块。加快历史文化产业板块建设, 建设太原地质、晋商、戏曲、美术、佛教等专题博物馆, 扩建改建国民师范旧址、赵树理旧居、双塔、鼓楼、督军府等博物馆和景区, 建设崇善寺、文庙和城隍庙两条历史文化街区, 修建大南门、国师街等明清及民国时期传统民居, 完善三晋历史文化传承脉络。

构建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公共信息、区域合作四大平台。技术创新平台———采用政府牵头、企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参与的方式, 通过科技计划,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研究,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企业、大项目建立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 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对于政府和企业合作研发的技术成果, 政府在认定其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上应向企业倾斜, 通过授予企业专有权, 鼓励企业积极从事共性技术研究和扩散。同时, 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 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 提高创业成功率。在设计、动漫游戏等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中, 为那些具有一定技术但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系统的扶持。

金融服务平台———按照中宣部等九部门文件精神, 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 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转变, 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 以及对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和结构调整功能为大型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保障。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 支持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 集中资金支持重点文化产品出口项目, 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户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孵化器, 吸引各类风险资本, 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公共信息平台———研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反映太原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滚动调查相结合的统计制度, 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密切跟踪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及时反映最新动态与趋势。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产业政策数据库, 为文化产业中的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降低它们搜索信息的成本。尽快编制《太原市数字文化地图》, 动态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和空间变化, 为文化产业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区域合作平台———树立“大市场、大作为”的观念, 了解、收集国家市场信息, 利用“文博会”和各种经贸洽谈会等平台, 制定本土企业和产品的外向推广计划, 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合作与互动, 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信息、文化人才、文化的产业化运作、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文化的国际交流等方面优势的辐射;注重开展文化产业的跨区域深层次合作, 推动生产要素的跨地区高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整合。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构建和谐太原的精神支柱

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城市等作为理论武装和宣传的重要任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指导实践。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龙头, 加强和改进市、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三级党委 (党组) 中心组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

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合现有社科研究力量, 以太原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研究主攻方向, 研究建设区域性国际大都市、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力争推出一批优秀理论成果。建立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 以系列化、丛书化的形式组织学术精品出版。设立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资金。对获国家和省级奖励项目的社科优秀成果, 市级奖励资金适当给予配套奖励。建立宣传社科研究成果的经常性渠道, 形成能有效运行的社会科学普及咨询工作系统, 构筑社科工作者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平台。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专项资金, 每年确定一批研究课题作为市级重点课题, 给予经费资助。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传播科学知识, 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理性精神, 提高干部群众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与伪科学的能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会3个重要环节, 针对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创新教育体系, 整合全社会资源, 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开展文明和谐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提升人的文明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健康文明的城市氛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依托, 广泛开展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的和谐创建活动, 抓好以诚实守信为根本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及时总结“窗口”单位和服务性行业开展道德自律活动的经验, 推行优质规范服务。认真抓好以高标准文明和谐社区为典范的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 为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谐程度夯实基础。继续抓好创建文明和谐机关、文明和谐企业、文明和谐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根据太原实际, 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 对在建和现有部分设施进行挖潜改造, 提高标准, 完善功能, 增加效益。充分发挥龙城新区标志性文化设施的综合功能和作用, 提升文化、旅游、会展的层次和品味。努力构建门类齐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功能先进的市、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社区 (村) 四级文化设施网络, 力争达到中部领先水平。着眼于提升太原整体形象, 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 重点建设一批能举办一流赛事和活动的文体设施。各县 (市、区) 文化设施建设应注重与自身功能定位相吻合, 带动不同文化系列发育、成长, 能适应中等规模文体活动和赛事, 并成为省、市级文化设施的有效补充。街道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充分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做到老少皆宜。县 (市、区) 实现各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各乡有综合文化站, 各村有文化室目标, 每年安排一定的配套经费, 用于文化馆站 (室) 文化设施配置, 县级文化馆达到部级标准三级以上。继续推进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由大学生村官和工作队员、特别助理兼任文化信息总管理员, 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在娄烦县、阳曲县新建、改扩建18个综合文化站, 配备必需的设备, 完成对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全面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 市、县设立专项资金, 支持贫困地区电影队购置电影设备和拷贝, 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开发以文化服务内容为主的网上图书馆、网上艺术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教室等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老年文化、外来工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队伍, 加强群众文化创作, 培养群众文化活动骨干, 培育群众文化社团, 鼓励群众自主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调动群众自愿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广泛普及文化知识。在全市广泛开展人文社科、文艺欣赏、法制、科技卫生等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 实施“艺术教育推进工程”, 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雕塑、绘画、工艺品、风俗、技艺等到农村、到工厂、到军营, 进一步加强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普及教育, 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和传统文化技艺。加强群众文化创作, 发挥文化馆 (站、中心) 等文化机构的组织作用,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 开展歌咏、读书、书法、朗诵、科普知识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演出, 鼓励和支持专业艺术院团富余、离退休演艺人员开展群众性文艺辅导或展演活动。国有文化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场次的免费演出和艺术讲座, 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 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措施, 开辟服务渠道, 丰富服务内容, 保障和实现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开放。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或放映。

增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 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推进传统媒体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 不断改善硬件条件, 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等要努力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 稳定主报主刊发行量, 扩大覆盖面。加快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建设, 使新闻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确保新闻信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 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太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在全国市 (地) 级以上城市的调频覆盖, 加强太原电视台的频道品牌化建设。

发展新兴传播载体。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 丰富内容, 创立品牌, 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对新兴传播载体的规范管理, 制定行业自律规范, 坚持正确导向, 保护知识产权,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增强十大重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文化旅游业。顺应国内外旅游业追求自然生态、特色文化体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在全面提升我市旅游国际化水平的同时, 重点加强人文景点建设, 通过遗址开发和特色博物馆建设, 着力打造体现晋阳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特色的景区。特别是要积极保护和开发“晋阳古城”, 以由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晋阳汉唐园、晋阳稼穑园、明清民俗园组成的“晋阳古城旅游区”为龙头, 打造突出独特的民族个性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晋阳文化”品牌, 并与北面的晋阳湖景区, 南面的晋源新城, 晋祠、天龙山景区以及晋阳的墓葬文化、石窟文化、姓氏文化, 连同西山经济林带共同构成一个实质性的晋源旅游区, 以此带动太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要积极开发“西山文化景观带”等大型文化旅游项目, 抓好崛围山城市森林公园、太山植物园等新项目, 努力做好景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把景区建设与传统戏曲、民间工艺、文化庙会相结合, 发展节庆民俗文化旅游, 创造更多的休闲文化产品。深入挖掘不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以面向旅游市场的文艺精品生产工程为龙头, 丰富休闲娱乐形式, 开发系列文化旅游商品, 延伸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条, 把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行业。努力提升清徐汾河观光农业园区发展水平, 把文化旅游与农家乐结合起来, 促进都市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 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规模化的旅游观光产业,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出版发行业。加强出版发行业的内容生产, 成立“太原出版社”, 以内容生产为核心, 培育出版品牌, 发展版权产业;强化文化产品制造的创意设计环节。大力加强原创作品生产, 调整优化报刊图书出版结构, 扭转过分倚重教材教辅的局面, 注重内涵发展, 由数量型向规模型、特色型、品牌型、效益型转变。注重用高新科技改造新闻出版业, 加快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深化新闻出版单位改革, 鼓励出版发行单位跨地区、跨媒体联合, 跨行业发展。以出版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工程为带动, 逐步形成网点设置合理, 类型齐全, 结构优化, 遍布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版权贸易发展。加大“扫黄打非”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

广播影视业。以大力提升广播影视引导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坚持“三贴近”原则, 加快太原广播卫视的覆盖面, 建设有优势、有地位、有特色的区域强势主流媒体,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台品牌化, 频道个性化, 节目精品化战略, 贴近太原办新闻, 坚持新闻宣传和产业经营“两轮驱动”, 发展影视内容及相关产业, 提升电视剧和其他非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 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演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 打造一批品牌节目、栏目, 生产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剧作品。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 如广告传媒业、网络信息业、演出服务业, 抓紧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广播影视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增强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整体实力。

演艺业。把原有场馆改造和新场馆建设结合起来, 加强演艺场所建设, 满足不同层次演出的需求。扶持公办重点院团发展, 鼓励兴办民营院团, 培育壮大演艺业主体。创新艺术生产方式, 面向市场, 面向观众, 高起点策划, 高层次运作, 广泛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演艺精品。重点培育一批既懂文艺生产又懂市场运作的演艺经纪人, 扶持演艺中介机构发展, 构建演出协作网络, 畅通演艺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活跃太原市演出市场。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演艺市场秩序。

创意设计业。推动创意设计业向一二三产业延伸, 鼓励和支持媒体创意、生活创意、视觉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创意设计机构的发展, 以自然生态体验、历史文化体验、工艺文化体验、生活教育体验、饮食文化体验、家饰时尚体验等生活创意产品为拉动, 实现创意设计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休闲娱乐业。提升娱乐生活方式, 推进传统娱乐行业实现个性化发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积极拓展在线互动等新兴娱乐行业, 培育娱乐品牌, 增强行业竞争力, 做大产业规模。规范经营内容, 净化经营环境, 整治市场秩序, 倡导绿色休闲、健康娱乐。发展设施先进、内容丰富、安全时尚的综合性游乐项目, 丰富休闲娱乐方式。鼓励茶吧、网吧、棋牌馆、歌舞娱乐和曲艺场所等走连锁经营的路子, 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经营档次。推动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业、演艺业、影视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 催生新的休闲娱乐业态, 提升休闲娱乐的文化品味, 拓宽休闲娱乐的发展空间。

数字动漫业。以太原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为基础平台, 吸引动漫网游企业空间聚集和行业集中, 壮大动漫产业整体实力。鼓励数字动漫企业开展多形式、多主题和全方位的合作, 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联合, 发挥集成优势, 增强渗透力和带动力, 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一批动漫游戏企业, 逐步建成若干动漫游戏产业基地, 打造山西动漫游戏产业品牌。支持动漫游戏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密切合作, 提升其研发能力、创意水平和队伍素质。鼓励原创产品的研发制作, 开发以山西文化资源为内容的动漫游戏产品, 形成动漫游戏产品生产、输出和转化的产业链。创造宽松环境, 扶持优秀动漫企业做大做强。

工艺品制造业。发展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工艺品、民间民俗艺术品、高级复制、仿制艺术品, 积极推动工艺美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工艺品生产的艺术指导和市场推广, 鼓励艺术与设计类院校在工艺品生产制造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基地, 建立文化产品合作创新机制。

印刷复制业。以重点印刷企业为龙头, 整合全市印刷复制资源, 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扭转小而散的局面。引进先进的印刷复制设备, 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 提高印刷复制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改善印刷复制品的质量, 降低印刷复制业的成本。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彩色印刷、高新技术印刷等产品类型, 优化我市印刷复制业的结构。引进光盘生产线, 加快光盘复制业发展。依托大型新闻出版机构, 建设一批印刷复制业基地和园区, 提升太原市印刷复制业的整体竞争力。

会展业。在“十二五”期间, 要通过加快八个功能区建设、构建十大产业板块, 尽快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其中文化会展业板块是积极培育的一大板块, 要积极引进扶持综合实力强和专业水准高的会展企业, 围绕核心业务, 整合创意、策划和设计力量, 促进配套企业的产业聚集和空间集中, 创造富有太原特色、知名度较高的会展品牌。继续办好能源博览会、汽车展会、晋商文化周 (新晋商大会) , 积极开发新的会展内容, 加快文化休闲产业与会展业的快速融合发展, 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 加快会展场馆建设, 运用市场机制, 强化产业运作, 积极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会议、展览和赛事, 拓展我市会展业发展空间, 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会展业的发展水平, 以力争使文化会展业板块新增产值达到200亿元左右。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构建更加繁荣的文化市场

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 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 不断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实力。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打造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加强文化企业上市培育, 鼓励通过公司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 通过主板或创业板融资。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 主动与拥有技术、资本、创意、人才等优势资源的企业、高校、院所实现产业组合,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 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

健全各类市场。发展以图书报刊、广播影视节目、电子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具玩具、艺术培训、信息和旅游服务为重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 培育版权、资本、人才、技术、资源等文化要素市场, 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 形成以太原都市圈区域为中心, 辐射全省, 面向国内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以开化市和南宫古玩市场为依托, 建设古玩书画工艺品交易中心。完善字画鉴定、艺术品拍卖、文物字画修复、信息交流、书画艺术培训、书画作品鉴定、书画装裱等市场配套服务网络。以各级分类非物质文化为支撑, 建设民间工艺品研发和集散中心, 配套发展民间工艺品开发、生产技术咨询、劳动技能培训、行业信息发布与市场推广服务, 创造工艺品生产企业的客户价值。

发展流通组织。支持国有文化流通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联合经营, 尽快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物流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流通企业或参与国有文化流通企业改组, 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流通企业集团。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演出院线建设, 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支持建设文化物流配送中心, 完善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网络。积极培育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文化中介机构, 重点发展版权代理、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信息服务、法律咨询、工艺美术品拍卖等文化中介行业。

加强市场管理。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实现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探索建立新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 形成职责明确, 反应灵敏, 运转有序, 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规范文化行业组织, 完善自律、协调、监督、服务和维权职能, 充分发挥文化行业组织在规划行业发展、维护行业利益、制订行业规范、专业资质认证、组织行业交流、开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凝聚人才、资本、市场、信息、智力、技术、政策等关键性资源, 形成文化的链状集中和块状聚集, 打造“两园、三区”, 带动一批文化行业迅速走向规模化和网络化, 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即, 建设“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 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集中展示和深度开发;建设“华夏文明看山西研究展示园”, 开发出一个唐风晋韵、绿水青山的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晋商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区, 以晋商文化、古都名城文化、民居古建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 发挥区位优势, 整合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平遥、灵石、清徐等地的晋商文化旅游资源, 形成以晋商文化为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黄河中游文化创意经济综合试验区, 打造文化经济特区, 促进文化经济高端资源在我市的聚集和集中, 提升我市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经济发展能力;建设太原动漫产业创意经济区, 积极推动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工艺美术、影视制作、网络游戏、文化应用软件开发、建筑与工业设计等主要门类的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 促进文化创意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的融合, 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落实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在资源配置、市场准入、项目鼓励、支持和引导、政府服务、法律监管、土地使用、职称评定、金融和税收支持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为民营文化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机会。简化对农村个体文化经营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 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层文化站, 开展项目和经营合作。

加强合作交流, 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中国晋商文化艺术周”、“中国山西国际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博览会”、“中国太原面食文化节”和“国际小轮车比赛”等品牌;打响戏曲文化之乡、民歌之乡、鼓文化之乡的文化品牌;以晋剧、山西锣鼓、山西梆子为支撑, 举办“中国 (太原) 鼓文化节”, “中国 (太原) 梆子文化节”, “中国 (太原) 黄土风情民歌文化节”, 打响“唱享山西”的文化演艺品牌。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的运作理念, 积极打造山西271处国宝文物遗产博览等新的会展产品, 争取若干精品会展永久落户太原。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作用。围绕演出、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和电影等文化产品与服务, 发展和完善专业化的演出、票务、经营连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行业协会。大力培育文化经纪人队伍, 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经纪人在文化生产流通消费中的作用。以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为动力, 发展文化市场信用服务。以文化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为牵引, 发展文化知识产权服务。

树立绿色文化观念, 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繁荣文艺创作。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广大的宣传文化工作者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 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立足建设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实践中, 聚焦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 充分发掘和利用丰厚资源, 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努力创作具有三晋特色、三晋风格、三晋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 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扶持原创性作品, 继续支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太原形象、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杂技、广播、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 培育一批体现国家文化水准、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名品。重点扶持晋商文化艺术周等知名品牌文化活动, 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市场消费的调查研究, 适应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愉悦方式, 在内容上进行独特的、富有创意的开掘和提炼, 开发深受群众喜爱、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产品, 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文化需求。加强面向青少年的儿童类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努力提高文学艺术期刊质量, 增强活力, 打响品牌, 赢得读者和市场。

推动文化业态更新。人类文化的发展, 始终是同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要密切关注新的文化业态, 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在推进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 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要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全面推进数字传输网络建设, 打造以媒体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广播电视传媒业平台, 开拓新的增值服务体系。推动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互动融合, 发展网络电台电视、视频点播、流动媒体、电子出版等新业务, 积极促进出版产业的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加快建立数字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 建设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技术即时快捷、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特殊优势, 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 扩大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 让我们的文化传播得更高、更远。

推进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表现形式,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 是优化、美化人类主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也是太原未来物质财富生产的重要价值准则和精神财富生产的主要前进方向。绿色文化建设要注重在“绿”字上下功夫, 以绿色求发展, 以绿色增活力, 使“绿色文化”成为加快绿色太原发展、激活太原绿色经济的重要媒介和强大推动力。推进绿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 充分发挥绿色文化先导作用, 提升太原对外形象;打造绿色文化生态工程、绿色文化艺术品牌、绿色文化产业体系、绿色文化市场环境, 进一步明确绿色文化在太原建设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绿色文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同步规划, 协同发展。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展示特色文化名城风貌

文物保护。积极保护太原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和质量不断提升, 做好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保护和抢救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建筑, 保留一批见证太原各个发展阶段的建筑物、街区和遗址。抓紧对濒危文物古迹的抢救维修工作, “十二五”期间至少安排50个大中型文物抢救维修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整理、收集工作制度,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保护太原历史文化遗产。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 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进行传习活动。加强对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特别是濒危文化遗产的抢救。

工业遗产保护。开展工业遗产认定、调查、保护与展示等工作, 摸清工业遗产底数, 认定工业遗产价值, 了解保存状况, 根据重点开展抢救性维护工作, 依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文物学科发展。发挥文物、历史、博物馆专家学者的作用, 建立文物保护、博物馆科研学术带头人制度。加大对文物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 确立一批文物、历史、考古等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开展文物科学保护技术和文物藏品保护项目研究, 重点加强对文物建筑修复技术, 壁画、石质文物、纸质文物、丝织品等保护的多部门、多学科研究。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推动晋阳文化走向世界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篇3

鉴于此,笔者认为,青岛“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思路应该是: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建设海洋文化名城。

进一步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借鉴各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定位,从青岛市的市情出发,笔者认为,青岛未来文化建设要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把建设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于一体、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简称为具有海洋特色的现代文化名城或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作为青岛市今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之所以要突出海洋特色,将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作为青岛市今后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理由如下: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基础。正确的目标定位必须源于文化基础,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会形成特殊的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流露着城市的理想与追求,标志着城市的精神高度与前行视野,是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城市文化的个性和魅力既是不同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不同城市居民在千百年来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在城市文化中的折射和聚焦,更是不同城市的居民对自己所喜爱的文化样式的创造。正是这种历史文脉和不同的城市文化样式,形成了不同城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

青岛是一个典型的滨海城市,海洋特征非常鲜明,海洋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是一个具有浓重海洋特色的城市。青岛有近7000年的海洋文明史,早在20世纪中叶,青岛就开启了现代中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先河,青岛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无不深深打上鲜明的海洋特色,青岛未来文化的发展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海洋特色。青岛作为中国海洋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东部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山东滨海文化产业带的龙头城市,发展海洋文化有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深厚的文化资源积累。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符合青岛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从青岛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来看,《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青岛市的城市性质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城市职能是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可见,这座城市的性质、职能和定位都强调海洋特色这个因素。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就是要保护滨海环境、发展滨海经济,相应地,在文化领域,我们就应该发展滨海文化,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各个方面协调、一体推进。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是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的沿海和海洋开发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沿海和海岛已成为中国最有希望的发展“热土”,中国迎来了亲近海洋、开发海洋的新时代。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提出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这是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大机遇。“十二五”期间正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之际,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与建设蓝色经济区的目标相适应,应该充分利用、整合自己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海洋特色的文化,把海洋文化建设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有机部分和先导,并作为国际间和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基础。青岛文化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世界最美海湾的自然条件和宜港宜航的区位优势,借助海洋科研实力和海洋教育传统,挖掘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文化,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使青岛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包括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的海洋文化精神、发达的海洋教育系统和海洋科技系统、先进的海洋文化产业系统、繁荣的海洋文学艺术系统、精美的海洋文化形象展示系统以及多样的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系统等等。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是增强青岛文化魅力、扩大青岛文化影响,推动青岛城市文化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世界上一些公认的文化名城,如巴黎、纽约、罗马、莫斯科、东京以及曼谷和开罗等等,无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因而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文化都市的地位。青岛要建设文化名城应把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作为基本的战略思路。

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建设海洋文化名城提供支撑

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最关键的是要围绕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目标打造一批海洋文化品牌。

青岛在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青岛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创建品牌城市的经验和将文化建设纳入品牌城市建设之中,将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城市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从打造品牌文化项目、品牌文化产品入手,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项目的建设,努力争取持续不断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品牌文化项目或产品,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品牌文化行业、品牌文化企业推进,进而向创建富有海洋特色的品牌文化城市进发,形成历史传承与时代特征水乳交融、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风格。

大力推进海洋教育科技城建设。青岛的海洋文化教育有着坚实的基础,全国最著名的中国海洋大学坐落在青岛,众多的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海洋教育和海洋与研究专家,汇集了中国70%的海洋科研院所和50%的海洋科研人员。建设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力推进海洋艺术城建设。树立高起点、创新新机制,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在设施建设、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凸显海洋特点,逐步打造国内

外沿海城市立得住、叫得响的海洋文艺精品工程,展现海洋风采,展示青岛城市形象,使青岛成为走向全国和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城建设。大力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海洋文化产业群。培育城市支柱型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既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标志产业,又是海洋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是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自成结构的系统,主要包括“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创意”、“海洋文化生产”、“海洋文化产品”和“海洋文化市场”等基本部分。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城建设。完善海洋文化游、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啤酒文化游,发展崂山文化、琅琊文化旅游,开拓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发展休闲度假文化游、海岛休闲旅游等,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办好青岛国际海洋文化节、金沙滩艺术节、崂山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彰显青岛海洋文化特色。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展示城建设。要尽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标志性海洋文化设施,大力建设海洋文化中心和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等,使城市海洋文化形象更加鲜明。

建设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我们要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出发,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精神文化条件,使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生活质量不断得以提高。文化建设也只有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例如在美国,传播高雅艺术文化的林肯中心和传播知识文化的图书馆、博物馆系统,是纽约精神文化中心,其功能定位是提高公众文化水平、科学素养、审美情操、传播先进文化价值理念,铸造民族精神,因此被称为公益文化,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事业范畴。洛克菲勒中心和纽约的许多歌舞厅、影剧院、夜总会,为公众提供娱乐场所,其功能定位是让公众休闲娱乐,因此被称为商业文化,属于营利性的产业范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均同时拥有强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在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市在这方面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必须知难而进,奋起直追,抓紧发展,做大做强,尽快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尽快形成青岛市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和参与竞争的主体力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成为青岛市的一个支柱产业。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及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办法。

积极推进市属专业艺术院团改革,组建青岛市文化演艺集团。对市属演出公司和剧场等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属演出经营公司,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尽快在全市形成几家实力强、水平高,能代表青岛水平的演出公司。加快推进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培育一批国有龙头文化企业或集团。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政府资助公共文化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定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政府要积极发挥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设立青岛市发展文化事业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财政投入方式,财政资金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重点用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文化精品生产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

研究建立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鼓励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发展基金、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手段融资,推动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中介组织,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青岛对外开放的优势,以更大决心和气魄全面提高青岛的发展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增创开放新优势,促进和保障青岛文化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如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篇4

洛阳,需要一种胸怀,需要一种视野,需要一种魄力,面对全国甚至国际,勇敢地拷问自己:

——洛阳旅游,我们的声音在哪里?

——洛阳旅游,我们的位置在哪里?

——洛阳旅游,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洛阳,中华文明的原点,丰碑一般的城市。上下五千年,几多兴废事,给世人留下了无尽遐想、怅惘和憧憬。

如今,我市已盛装拉开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大幕,上承厚重历史,下启美好未来,既是推进特色城镇化的点睛之笔,更是穿越时空的里程碑工程!对此,我们重任在肩,干系重大,只能建好,唯有建好!

怎样建好?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全市“作风转变年”动员大会上指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做到精心、精准、精致,从而成为精品、极品、绝品,都应该成为洛阳历史的“展览品”、洛阳今天的“代表作”、洛阳明天的“标志物”。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以勤奋的“烈火”锤炼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兢兢业业地干,精益求精地干,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精”光四射、流光溢彩。

精心谋划,要彰显洛阳特色、用足洛阳优势。因为彰显特色方可塑造更优特色,用足优势才能造就更大优势。洛阳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是文化,是

工业,是山水,是旅游;是“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新时期洛阳精神„„

精心规划,要着眼全局,就是要对洛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心中要有数,目光要远大,规划要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的潜力,激发发展的活力。

精心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每一个项目建设主体,都要把工程质量当做头等大事,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确保工程质量。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我们要拿出创建“夺牌”的劲头,将城市管理触角由城区向城乡接合部延伸,由主要街路向每一条巷道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单一的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最终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让人们在城里生活、工作感到悦目、爽心、方便、体面。

精雕细刻才能精品频出,精益求精才能精彩无限。

富有山东特色的饮食文化产业建设 篇5

[摘要]本文围绕山东省文化产业强省的基本思路,在借鉴旅游文化大发展的基础上,从鲁菜创新发展的角度提出加快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饮食文化产业建设的建议与对策,对全方位培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鲁菜;创新;建议

特色鲁菜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形成了以孔府菜为代表的官府菜、以胶东海鲜为主的胶东海鲜菜、以济南为代表的宫廷菜三大流派。鲁菜从一般原料的菜肴到高档原料开发和创新的整个历程,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新的形势下,对不同的就餐人群而设计的既美味,又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既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心理和精神上需求的鲁菜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餐饮的科学化不是天天吃鲍鱼、鱼翅,就有营养了;更不是隔三差五吃顿滋补火锅,就强身健体了。当消费者把一日三餐托付给饭店时,餐饮业有义务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白热化的竞争时代,餐饮业如果还在靠不断发明“药膳”、“滋补火锅”等新名词,已经“忽悠”不住消费者了,必须要苦练内功,为菜品打造出真正科学的营养与保健的附加值,消费者才能心甘情愿地给餐饮业“送钱”。

餐饮营养科学是研究餐饮产品与人体健康的一门科学。将营养配膳、养生保健元素的加入,是当前提高餐饮产品层次与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传统鲁菜讲究营养配膳、养生保健的元素在鲁式宴会的创新发展及宣传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鲁菜资源当前之所以缺乏影响力,产业化程度不高,宣传不够、缺乏包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同其它产业一样,富有山东特色的鲁菜资源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宣传和包装,有关政府部门、媒体、行业协会机构要担负起相应的组织协调职责,行业协会、媒体等在鲁菜养生保健的宣传、规划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孔子的饮食理论是鲁式宴会的养生保健理论的代表,主要包括:

(1)中和思想:赋予了山东饮食“和”的最高境界;

(2)选料精细、割烹得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不食”等强调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3)合理搭配,谨和五味:“不撤姜食”、“不得其酱不食”体现了对食物搭配与调味的认识;

(4)饮食有节,平衡膳食:“不时不食”、“不多食”、“食无求饱”、“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体现了对进食规律性、有节制性的要求;

(5)讲究饮食卫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涤杯而食,洗爵而饮”等强调了饮食须讲卫生的前提;

(6)注重饮食礼仪:“食不语”、“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席不正,不坐”等表现出对饮食过程的重视。

以上饮食思想无一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其中有礼有节有度、清洁卫生的饮食习惯是维护健康的基本要求,结构合理、烹制得当、五味调和的食物是养生保健的最佳选择,与鲁菜崇尚纯正,不走偏锋,重视营养,精于刀工,注意卫生等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鲁菜在原料、技法、调味、搭配等方面所体现的养生保健理论应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深入发掘与广泛宣传。

二、在鲁菜的创新发展中,鲁菜产品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宣传

1.营养与保健问题的说明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看到诸如“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营养价值高”、“很有营养”等字眼,但是,膳食营养的本质是平衡。平衡膳食(balanOe diet)又称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或健康膳食(health diet),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不仅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配比适宜,既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构成的营养素比例不当,甚至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引起的营养失调。

人类对食品的需求,首先要吃饱、吃好(味道),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讲求食物的营养、卫生。在这两个要求都得到满足后,就希望能有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食品,俗称功能食品。为了说明食品的功能,我们用第一功能代表食品的营养功能;用第二功能代表食品的食感功能,即食品的色、香、味、形、气等给予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所引起的效应;用第三功能代表食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即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协助恢复健康、调节身体节律、延缓衰老等。第一和第二功能是食品的基本属性,第三功能是食品的特殊属性。健康食品资源中所含的一些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物质,被人体摄入后,对人体有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或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如母亲的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这是母体为婴儿提供的抗体,可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健康食品资源对人体有预防疾病、调节机体、康复病体的功能,健康人食之无害,患者食之有益。

所谓食品资源的保健功能价值,主要是从现代营养科学的角度,即传统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份)以外的功能性成分角度来评价食物资源的价值。功能性成分是健康食品资源中的特殊物质,含量甚少但功能突出明显。“吃鱼的孩子更聪明,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男士更健壮,吃鱼的民族更兴旺。”乍一听,似乎觉得太夸张了,其实,这种说话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鱼类中含有大量的DHA,而大脑的发育不可缺少DHA,经常吃鱼的儿童童智商高,孕妇多吃鱼对胎儿大脑发育有好处――这也就是在鲁式宴会的创新发展中,鲁菜产品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的宣传方面,让消费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鲁式宴会的创新发展中,鲁菜产品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的宣传方面,要做到简捷、明了,虚话套话不要出现(如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滋补等字眼)。做到特色鲜明,如腊肉芦笋,重点突出芦笋的抗癌特点、腊肉的风味特点。

2.在鲁菜的创新发展中,鲁菜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中关于饮食禁忌问题

当前在图书市场上,各种健康类书籍一直是畅销品,旨在指导人们怎样吃饭,其中有不少就是专门介绍食物相克、饮食禁忌的。其实以食物的相生相克作为主题来宣传,在营养学上可以说毫无道理,虽然人们对自身及家人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食物的所谓相生相克,可以说99%都是人们以讹传讹,从民间或是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流传开来,到如今就变成了一个说法。实际上,在营养学中,没有什么食物在一起吃就一定不好的,因为只要是列入食物资源,它的禁忌肯定就不会有药物那么明显。

例如,经常会有人讲:猪肉菱角同时吃会肝疼,鸡肉芹菜相忌会伤元气,洋葱蜂蜜坏眼睛,黑鱼茄子吃了肚子疼,牛肉栗子吃了会吐,萝卜木耳能生皮炎,豆腐蜂蜜会引发耳聋,兔肉芹菜吃了就掉头发,猪肉田螺脱眉毛,鹅肉鸡蛋损脾,花生黄瓜伤肾,鲶鱼菠菜攻心等;狗肉绿豆、甲鱼苋菜、鲤鱼甘草、红糖皮蛋、狗肉黄鳝、虾子西瓜、猪肉莲子、田螺木耳、狗肉人参等,一起吃了马上会中毒而死。

但是实际情况是,狗肉、人参同为热性食物,又都补得厉害,一起吃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但是,说这两样

东西一起吃会马上中毒而死,这显然太夸张了。首先,人不可能天天吃这些食物,再有,即使某次同吃了这两样东西,由于人体本身的代谢能力很强,这两样食物到了体内后,大部分也都随着代谢迅速排泄了。说到伤肾食物,只有蛋白质过高的食品才有可能做到,肾不好的人如果吃了过多的蛋白质,有可能会发生代谢困难,造成伤肾的情况,而花生、黄瓜显然都不属于此类食品。

水果和虾相克,实际上说的就是维生素C和海产品相克,这是流传最广、也最“厉害”的食物相克理论。两者相加形成砒霜。砒霜是民间的叫法,它的学名叫三氧化二砷,砷分为高价砷和低价砷,越是高价砷,毒性就越小,相反的,低价砷的毒性较强。三氧化二砷属于低价砷,因此毒性强。鱼虾等海产品生活在海洋中,海底的矿物质溶解,及海水被污染等原因,会让海产品中含一定量的砷,但这种砷是高价砷,本身毒性很小。维生素C是强还原剂,可以把海产品中的高价砷变成低价砷,从而让毒性变强,就形成了所谓的砒霜。如果把这两样物质放到试管中进行试验,确实能生成毒性很强的类似砒霜的物质,但在人体是不可能的,因为想形成有毒物质,砷的含量必须足够多,但海产品的含砷量很有限,达不到与维生素C发生化学反应的数量,因此发生中毒几乎不可能。

综上,我们在鲁菜产品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评价宣传中尽量不要拿饮食禁忌问题大做文章。

三、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食品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与开发创新

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食医同源,食药同功,食疗重于药疗。现在中国疾病的死亡率最高的是心血管病,而能够防止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食品原料开发不够。如谷类中的玉米、荞麦、燕麦、小米,薯类中的白薯、红薯、山药、土豆,瓜果类中的蕃茄、南瓜、苦瓜以及还有其它一些如大蒜、黑木耳、花粉等。这些原料看上去非常普通,“貌不出众”,但它们的食疗作用非同小可,当“刮目相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鲁菜的宴席中现在能经常看到玉米、南瓜的菜点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卫生部正式公布的药食两用资源外,许多食物资源或新资源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如冬虫夏草、鹿茸、海马、哈蚧、全蝎、蜂王浆、蜂蛹、蚕蛹等传统中药滋补资源;螺旋藻、绞股兰、花粉、红景天、月见草油、鲨鱼软骨、蚂蚁、蚯蚓、昆虫等新资源;南瓜、豆粕、麸皮、海参、茶叶、食用菌等日常食用的食品资源;富含DHA、EPA、角鲨烯、褪黑素、甲壳素、多肽、多聚糖、磷脂、花青素等有效成分的生物资源;以及富含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发酵乳制品。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香菇多糖、金针菇多糖、银耳多糖、木耳多糖、冬虫夏草多糖、灵芝多糖等食用菌多糖物质能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癌的作用。食用菌类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在食疗方面的功效很突出,据美国科学院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一年吃10公斤的食用菌类,具有很强的抗癌防癌作用。目前我国野生和种植的食用菌约有600多种,其中20多个品种已人工培养成功。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发诸如白灵菇、鸡纵菌、茶树菇、鸡腿菇等原料制作受消费者欢迎的菜肴。

四、适时、适地的进行营养配膳、养生保健元素与餐饮产品结合的科普宣传

北京顺峰餐饮营养研究所针对餐厅菜品普遍存在的“口味偏重、油量偏大、味精偏多”的弊端,发明了人性化的《点菜卡》,特别对常用辅料进行“用量提示”。顾客在这里落座后,经过正规营养配餐师培训的点菜员会主动上前询问顾客对“油、盐、糖、味精”等辅料有无特殊要求。当顾客某一类菜(比如高蛋白、高脂肪菜肴)点得太多时,点菜员还会从营养搭配的角度,给予善意提醒。研究所同时在《选菜牌》上做文章,除向顾客介绍菜品的营养成分外,还对菜品的适用人群加以说明。例如,“木瓜炖雪蛤”的菜名旁边附有提示“高血糖者适量”,“皇帝蟹三食”提示“高胆固醇者嗅食”……

针对鲁菜的发展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宣传:

1.在餐饮大厅、包间等空间适时增加一点营养科普宣传,使客人在就餐的同时还得到适量的营养食粮,增加饭桌的谈资。

2.厨师要懂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厨房悬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随时随地能够看得见,随时随地提醒厨师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配餐与加工。

3.前厅服务员对特色菜品的营养、保健评价熟练掌握,适时、适地的给予消费者介绍。

4.山东省旅游局与山东省烹饪协会联手打造“鲁菜营养健康型餐饮示范单位”。

五、结束语

杭州出现的永和简餐,打出了营养快餐的口号;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麦当劳,在绝大部分食品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肯德基餐厅也推出全新的“蔬果搭配餐”;“真功夫”提出以“营养”为突破,争做中式快餐第一个全国品牌……许多中西快餐纷纷打出营养牌,以此招徕对“吃”要求越来越高的食客。营养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以及人力资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营养工作事关国民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因此加强营养教育,促进居民营养与健康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基于饮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名城建设 篇6

过去30年, 从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到对文物性街区的保护, 再到对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保护规划工作形式。2001年至今, 在承担建设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审批要求等相关课题政策研究过程中, 对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逐渐形成一些新的表述,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关于保护文物古迹单位的新概念, 包括历史建筑、尚未定级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近现代的代表建筑;二是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传统风貌历史街巷的保护;三是关于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四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 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认识, 保护范围也在逐渐拓宽。在此基础上, 过去十年,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保护规划的实践也更加丰富。

在研究如何在保护历史遗存前提下完善功能、如何规划基础设施以提高环境质量, 以及如何在对其进行展示和利用的过程中, 把历史城区放进整个市域做背景性研究。这反应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或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在一个更加宽广的文化遗产理念下的一种新的状态。同时, 对于展示和利用方面, 开始关注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发展相结合。1996年, 建设部第一次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 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出三项基本原则:一是要保存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真实的历史信息;二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三是对改造和更新的方式进行逐步整治, 采取小规模渐进的方式。过去30年, 在理论上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形成了基本共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是意识上的重视, 且已经不再针对建筑单体, 而是采用综合整体的理念, 将历史文化名城的系统性作为我们在保护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因素。

2001年的名城大检查中, 我们发现, 一些城市认为保护文物单位是表现自己历史名城保护的一种形式, 认为把绝对一流的国宝单位保护好就是历史名城了, 并不认为这个概念是有法定特殊内涵的, 单纯的认定文物本身的存在就表明这个城市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这种现象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作为理论建设就要有意识的强化这个过程, 在历史名城保护工作中, “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理念认知, 对我们理解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体现在对于这个城市或者历史文化名城内部系统里特定的一些特点的保存, 这影响到对于完整性内涵的认识。作为规划师来讲, 说到系统性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是三维的东西, 这种三维的城市结构关系在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上是很重要的着力点, 也是一个惯常的做法。保护并不是指保存所有的东西, 而是要重点保存历史的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建成环境内部的格局特点在规划中也都表现出系统性。

近些年来, 从三维的系统性的角度来讲, 有些进步, 一方面关注历史城镇和所在区域空间和时间的关系, 在空间关系上突破市域, 继续研究与所在区域的关系, 寻找它更大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这方面对于文化线路的概念认知, 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 同时在研究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 开始注重体系的建设, 另外还注意到时间的纬度, 这对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影响非常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随着特定的历史脉络, 不断变化、不断分层累积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层级规律实际上是这个“系统性”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构成。也就是说要注意到不同时段形成的层次, 它不只是物质性的三维关系, 而是在三维里面更多的通过时间纬度的分析, 分解出更加细腻的文化遗产、遗存的层级存在, 同时研究这些存在之间在时间历史脉络上的相互关系。

总结过去30年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在理论建设方面已经把历史城镇发展时间、空间、历史和文化的脉络, 都纳入到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上, 各个层面和系统上的认识又极大丰富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认知, 这将成为历史城市、历史城镇保护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分清楚它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才知道应当保存什么样的历史脉络。这个脉络从空间上来讲, 有可能影响、延续到更广阔的区域, 这对保护工作影响非常大, 而且从空间、时间、历史和文化这些方面剖析它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启发。也正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看到了很多未来的东西, 而不只是旧的东西, 把这方面的实践和学习心得运用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建设上面, 应当说确确实实对于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所谓沿着历史的脉络前进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外, 我们知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非常关键的就是掌握真实的历史信息, 而传承真实的历史信息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真正实际工作中, 各方面对历史遗存的解读经常各持观点, 但归根结底并不是建筑设计手法的问题, 也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而是与保护工作者所持的历史观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应该意识到对真实性的研究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面对现今众多混乱、表面的保护行为, 文物保护单位不改变原状的“保护”似乎是保存真实性最保险的一个办法。而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活态的保护, 真实性的手法实际上往往取决于专家个人对其保护的理解和认定。且还存在大量不请专家蛮干的情况, 这是对历史文化不负责任的解读, 是对历史遗存巨大的破坏。在过去的30年中, 随着城市建设, 4万多件的历史遗存消失殆尽, 其中一半以上是建设所致, 另外保护措施不当, 导致历史文化遗存价值受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目前极度缺少制度和理论建设。其中制度建设的缺乏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最大且损失惨重的缺失。在这个时代, 不但要总结我们过去30年理论建设的成绩, 更要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更要注意我们未来工作推进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2005年国务院第42号文件, 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是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理论建设首要的任务是认真判断在城镇化发展形势下, 文化遗产工作者应当坚守的价值底线到底在什么位置, 保存重要的历史文化要素的真实性应当作为所有工作者的基本底线, 必须对非常有价值的遗存的真实性, 设法加以认真的保护, 同时延续历史文化的脉络, 反对肆意破坏、拒绝以假乱真。

学术委员会和理论界首先要重点解决好几个理论的问题。首先, 要解决好真实性的理论问题。真实性的概念应当从遗产、资源的历史性来讲, 只有这样遗产才能对现代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对真实性的理解不能简单的固化到某一个时刻固定的传统, 需要关注真实性发展中的变化, 真实性的变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对未来变化的管理, 而未来的变化不单单是指周边其他环境的变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 同时还要关注到所界定的不可变的因素, 比如历史文化的核心保护范围。如何在所谓不可变的内容里面, 关注到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这是在理论上必须解决的任务。

根据以往的保护规划基本技术路线我们往往关注保护的内容界限、建筑风貌上的不和谐等, 但是对于所谓界定不变的核心保护范围来讲, 我们同样要注意到核心保护范围内部的变化。不但是不可变的因素和所在历史城镇的关系, 还要看相应历史文化城镇包括物质性及非物质性因素的未来发展与变化。而且在技术和内容上都应当关注历史文化城镇原理解中不变的核心保护范围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去变化。作为规划来讲, 应当有预先的考虑和安排, 只有这样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才更有价值, 更有可操作性。

举例来说, 在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时候, 应该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结构、家庭收入等社会结构性的内容做预测和研究, 但现有的保护规划中基本不做, 只在城市总体规划里面体现。因此保护规划中就缺失对未来发展变化的应对措施。保护规划既然是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就更加是特殊的发展规划, 是有特殊规定性的发展规划, 这既是理论上的认识, 也是我们保护工作当前应当遵循的策略。

这提醒我们, 不仅要研究历史传统遗存, 更要关注现代和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只有这样在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策略上对于理论的建设才可能会开辟一个新的更全面的领域, 而且把对历史的研究与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 我们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上的启蒙和意识, 更为未来发展做好了准备。

在理论和实践上面, 既要重视过去阶段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实践上非常好的扩展态势, 思路开阔, 研究深入, 积累丰厚, 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延续下去;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亟需在城市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的方法、建筑技术和材料功能等细节方面做细化和深入的研究。同时由于技术与材料研究的缺失将导致保护规划的实际操作缺少管理与监控力度。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要研究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原由。保护的使命不仅要和文化的传承复兴结合起来, 更要和城乡社会发展, 民生的改善, 经济的繁荣结合起来。真正在我们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历史道路上, 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和时间领域, 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更加积极的意义和新效率、新办法。

上一篇:五年级话题作文:我们爱学习800字下一篇:悠悠黄河情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