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2024-12-0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通用7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于204月2日由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从年起开始施行。这份条例的出台,对于近几年来各省各地出现的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热潮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条例的解读,来探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起到的作用及其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保护条例》还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条例》如何更好的执行,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本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浅析,引起更多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2

一、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 0 0 8年4月,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 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 (其中名镇181个, 名村169个)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 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二)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 我们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 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 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 待修改完善后发布。

(三) 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我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 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 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因地制宜, 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 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 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 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 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四) 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 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 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 我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 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 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 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 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 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 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 主要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 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 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机遇和迫切性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 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把历史名城 (街区、村镇) 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 “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 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清醒地看到, 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 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 在工作中重建设, 轻保护, 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 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随意修改保护要求, 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 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 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 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 基础设施落后, 建筑年久失修, 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 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 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 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 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 以经济效益为单纯的追求目标, 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 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 导致保护管理缺乏科学的安排, 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目前, 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 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现, 一些地方以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 搞大规模的村庄迁并, 不少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被迁并和拆除, 不但造成了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复存在, 一些有价值的民居院落遭到破坏, 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 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 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 不能急功近利, 注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 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要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不仅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之中, 而且要使编制的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相衔接, 共同指导当地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 做好老区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衔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建设发展已经与核心区保护产生矛盾时, 要主动采取开辟新区、保护核心区的措施, 将一些体现新居住功能的建设引向新区, 以避免新建筑在高度、形式上与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冲突。

第三, 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衔接。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 鉴于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不可再生性, 应未雨绸缪,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管理游客的行为, 防止过度旅游开发或其他不合理活动, 做到不削山、不砍树、不拔草、不填河, 以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形势,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 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 尽快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

各地要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 要因地制宜,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注重体现地方特点。建设部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的制定步伐, 争取尽快以部令形式下发, 以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二) 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

及时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 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等。通过调查, 发现问题, 掌握情况, 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单元,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近期, 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 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地方法规制定、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希望各省先对照《条例》做好自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过程中, 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 对那些整改不力、并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 可取消其称号。同时, 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 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 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 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抓紧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度。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 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 要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 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划定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 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四) 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十二五”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

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希望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的要求, 规范上报材料, 做好基础申报工作。将申报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 注重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为了确保“十二五”中央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我们将适时出台相关的管理监管办法, 利用好国家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 切实发挥国家专项资金保护真实历史遗存的作用。对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改变用途的, 一经查实, 要先行冻结, 再作处理。

(五)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下, 加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 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六)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 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 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 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 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 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 突出重点, 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3

近年来,我國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保护条例》还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条例》如何更好的执行,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本文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浅析,引起更多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富春.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几点体会[J].中国名城,2009(08).

[2]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04).

[3]和红星.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拓展探索[J].中国名城,2009(07).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4

【发布文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5号 【发布日期】2013-07-29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3〕第5号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已经2013年7月16日省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张庆伟

2013年7月29日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监督管理,应当保证原住居民的参与,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委员会,并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工作由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专家和公众代表由本级人民政府选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委员会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审议制度。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规划、保护等工作。

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包括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境内外单位和个人的捐赠及其他合法筹集的资金。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投资、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第二章 申报与批准

第九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程序,按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及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镇、村庄,可以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文物比较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应当有两个以上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十一条 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反映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现状的材料;

(三)有关保护范围的材料;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反映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存续状况的材料;

(六)有关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的材料。

第十二条 申报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所称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保留着较完整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可以是不同时代的,但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实物;

(三)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一般不小于一公顷;

(四)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能够展现当地历史风貌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用地面积达到保护范围内建筑总用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第十三条 申报历史文化街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理区位、历史沿革和历史文化价值综述;

(二)反映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现状的材料;

(三)反映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材料;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清单;

(五)有关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的材料。

第十四条 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 已经批准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因保护不力或者其他原因,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省人民政府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示,并责成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若情况继续恶化,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省人民政府撤销其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对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规定条件而没有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其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确定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十七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经批准公布后,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批准公布之日起30日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现场公告牌、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八条 承担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有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承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二)总体目标,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三)总体保护策略和市(县、镇、村)域保护要求;

(四)保护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

(五)名城历史城区的界限,提出与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措施;

(六)完善城市、镇、村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要求和措施;

(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

(八)对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物、构筑物的性质、开发强度、体量、高度、形式、色彩等控制要求;

(九)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十)利用和展示的要求与措施;

(十一)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十二)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二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和特点;

(二)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三)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

(四)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

(五)重要节点或者建筑立面整治规划设计方案;

(六)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的规划措施;

(七)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的规划方案;

(八)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九)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所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30日,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保护规划草案涉及房屋征收、土地征用的,应当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第二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由组织编制机关报街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省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经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

第二十五条 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六条 编制或者修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规划,应当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要求。

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作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区域,不再编制相应区域的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七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存在保护不力等问题的,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检查和评估信息应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应当保持环境整洁,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需要进行的住宅建设。

第三十一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

第三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及进行绿化配置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标准、规范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及进行绿化配置的,由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改建、翻建建筑物,因保持或者恢复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需要,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居住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第三十三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公路、铁路、高压电力线路、输油管线、燃气干线管道不得穿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已经建设的,应当按保护规划逐步迁出。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建成年代较久远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普查,对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并建立档案。历史建筑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区位图、保护范围边界示意图;

(二)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三)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四)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五)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六)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五条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向社会公布,并将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物业管理单位。

前款所称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是指为保护、利用历史建筑提供科学依据的文本及图纸,包含历史建筑基本信息、保护范围、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三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报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一)在历史建筑上设置牌匾、空调散热器、照明设备等设施;

(二)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上设置牌匾或者户外广告;

(三)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设置临时用房。

第三十七条 历史建筑应当按保护图则的要求进行维护和修缮。国有历史建筑由使用人负责维护和修缮,非国有历史建筑由所有权人负责维护和修缮,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资金补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与国有历史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权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调整、撤销其历史建筑称号,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九条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历史建筑主入口一侧设立统一的标志牌,并标明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四十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修建损害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五)损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六)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改变原风貌的维修或者装饰;

(七)设置破坏或者影响风貌的广告、标牌、招贴;

(八)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九)随处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十)损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十一)法律、法规禁止和违反保护规划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力量,加强对当地历史沿革、风物特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对当地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扶持有关专业人才以及民间艺人传徒、授艺。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擅自批准调整、撤销历史建筑称号的,其批准无效,由批准机关的上级机关责令其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由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5

保护工作检查组汇报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6日)

南京作为十朝古都、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的保护责任重大,这是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最近十多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确立了一个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2001 至 2002 年,李源潮书记提出“保老城、建新城”,和“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结构,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战略上、空间结构上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在五年以前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和定位。第二,从2005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多次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登记,并建立了评估体系,把历史文化资源的底数和情况全面摸清。第三,从1984年开始,1992年、2002年和2010年,先后进行了四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目前最新一轮规划正在报批。第四,开展了历史文化保护立法工作。从1999年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到2006年的重要近现代以及近现代风貌区保护条例,再到201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等,先后有八项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五,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保护,取得了一批保护成果。尤其是明孝陵已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南京的云锦、剪纸、金陵刻经也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持久的任务。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下面几项:第一,进一步落实“建新城、保老城”的发展战略和“一城三区”的空间结构,特别是要下决心疏散老城人口,减轻老城的负荷,把老城的容量进一步地压缩和控制,老城的功能进一步地强化和优化。我们正在研究要对老城制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包括限高、建筑的密度和人口容量等,尤其是大型的公共设施,比如医院、学校、工厂,要从老城疏散出去,强化新城的公共设施布局。第二,进一步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与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关系,要切实避免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保护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第三,进一步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增强系统性、整体感,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特色。三个历史城区、十个历史文化街区要形成整体的概念,六朝、南唐、明代、民国、革命与建设五个历史时期的特色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彰显和加强,尤其是六朝、南唐和明代时期的历史文化,要进一步加强遗址的保护。民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目前来说相对比较零星、分散,要逐步形成颐和路公馆区、梅园新村住宅区等相对集中的保护区。第四,相对来说南京郊县的历史文化保护还比较薄弱,要进一步加强名镇名村的保护。江宁作为南京的发祥地,要改变还没有名镇名村的现状;高淳应该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六合、浦口、栖霞等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尚需不断强化。

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篇6

http:// 2003年3月25日 湖南建设网

湘建规〔2003〕89号

各市、州规划局(规划建设局)、建设局: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按照建设部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决定在全省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初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及基本条件

凡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辖区内存有清朝以前年代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总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镇和2500平方米以上的村,均可参加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定。

二、申报及评选办法

(一)申报及评选程序

1、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填写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2、县级人民政府签署推荐意见,专文向省建设厅申报,并组织编制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报告,报市(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审;

3、市(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省建设厅;

4、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并通过实地考察后,对符合条件的镇(村)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并从中择优上报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二)上报材料要求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见附件一)。

2、县级人民政府的申请报告。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材料:内容除概述申报镇(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村镇规模、水陆交通以及社会经济和建设等状况外,着重说明其历史传统建筑群及环境的原貌保存度、历史年代、现状规模、空间分布以及价值特色等情况,应附相关的图片资料,装订成册。

4、位置图(比例尺1/5000-1/20000,视面积及距离大小酌定)。

5、现状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视面积大小酌定)。

6、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及规划图(比例尺1/500~1/2000,视面积大小及保护规划深度的具体需要确定)。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必须经过省建设厅批准。

7、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办法。

8、能反映历史传统建筑群风貌的声像资料。

三、其它事项

1、各地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选工作,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事求是,切实保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选工作质量。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行动态管理,省建设厅将对已获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镇(村)组织定期检查和监督,对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导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撤销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称号。

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评选每年进行一次。今年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材料应于4月底前报省建设厅规划处。

联系人:陈平0731-22123

42附件:

1、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

二O O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城乡规划历史文化村镇评选通知

附件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附件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

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

http://下载。

联系人:省建设厅黎文君0731—2213453

省文物局刘劲0731-2221521

附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浅析 篇7

发布部门: 广东省政府

发布文号: 粤府[2011]68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全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通过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农村宜居建设。现就广泛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发掘和拓展各地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形

成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全省广大农村地区更好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

(二)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典型示范。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认真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发展建设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镇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比例。二是立足实际,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不脱离实际盲目求大、求新、求洋、求全,不搞大拆大建,不“以城代乡”,片面追求镇村“城市化”。三是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一村(镇)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防止千篇一律。四是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着眼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广大农民共建宜居村镇,共享幸福家园,实现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受。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目标任务。2011年开始试点,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镇和行政村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其中省选择2 个县、各地级以上市选择2个以上镇、各县(市、区)选择2个以上行政村作为示范点;在试点基础上,2012年建成一批名镇名村。从2011年起,全省同步推开示范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底实现全省30%的行政村完成示范村建设,全省10%的镇和行政村完成名镇名村建设,推动全省农村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名村、示范村建设以行政村为主体,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自然村特色特别鲜明,资源条件与行政村内其他自然村差别较大的,可适当将创建主体调整为单个或几个自然村。

(二)建设要求。1.示范村。示范村指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达到卫生村基本标准,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适宜生存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示范村建设要求:一是环境生态宜居,村内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公共服务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较完善,农民享有规定的公共服务保障;四是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党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乡风文明,治安良好。

2.名村。名村指达到了示范村建设要求,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农民生活达到较高的小康水平,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代表我省农村建设成果和形象的村庄。名村建设要求:列为名村的行政村,所辖的自然村应有一半以上按示范村的建设要求进行改造整治。名村应依托自身条件,做强个性特点,在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民居风貌、农业渔业、乡村旅游、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突出特色,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在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历史建筑,传承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3.名镇。名镇指符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律,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城镇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生活水平较高,在产业形态、人文自然、公共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在宜居宜业、文明风尚、社会和谐、活力创新上,体现出较强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镇(乡)。

名镇建设要求: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区域位置、发展优势等要素条件,找准发展定位,突出个性魅力,形成带动效应,成为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平台,以小城镇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名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着力打造特色工农业名镇、交通枢纽名镇、商贸中心名镇、生态山水名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旅游名镇等不同类型的名镇,壮大特色经济,体现节约集约导向,率先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传导、乡村生态向城市扩展的桥梁。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认真编制本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于2011年7月15日前报省委农办备案。总体发展规划要与本地“十二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目标任务、选点布局、内容特色、具体措施和进度安排等内容。对每个拟建的名镇、名村、示范村,要逐一编制具体翔实、操作性强的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要强化规划的规范指导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一条龙”的创建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一年初见成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各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给予一定补助。

(二)突出抓好镇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整治镇村生活垃圾脏乱现象,形成符合本地实际,有效防治卫生脏乱、环境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卫生保洁机制。整治镇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村庄内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整治镇村厕所卫生设施,推动镇村内无害化公厕建设,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结合“绿道网”建设、“万村绿”活动,加大村镇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力度,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推广河道池塘水沟生态整治技术,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环境,增强南国水乡特色。

(三)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风貌建设。进一步完善村镇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名镇名村与周边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名镇、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统筹考虑和设计本地区的整体风格和形象。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引和指导,向农村居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体现地方民居特色的住宅设计方案,形成整村整镇的统一协调风貌。依托山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品味和审美价值。对经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要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

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四)充分发掘、培育和增强特色优势。名镇名村建设,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促进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创建亮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创意文化,展示当地人文历史。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品牌特色,提高各地文化软实力;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较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镇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镇村,要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了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 新路子。

(五)统筹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改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各地开展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卫生镇(村)、旅游名镇(村)、综合改革试点镇以及专业镇(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建)活动紧密结合,统筹运作,协调推进,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将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必须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对其他享受各级财政补助开展住房改造建设的村庄,必须要求村民在住房改造建设中服从本地乡镇、村庄规划以

及有关部门的建设指引,确保住房建设、村庄改造后风格统一、整洁美观。

(六)推动名镇名村示范村科学发展。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夯实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增强镇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安定安居的社会环境。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镇村两级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镇社会风貌。以建设“六好”(党建好、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农村社区为载体,全面提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科学内涵和综合实力,使名镇名村示范村成为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县级人民政府是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实现目标”要求,做好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地可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不同的建设模式和方法。省委农办(省农业厅)负责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统筹组织和协调指导,省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在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生态建设、特色培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合力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

(二)加大投入。省财政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5亿元用于全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省对欠发达地区各县级政府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考核,省财政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以奖代补,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农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另行制定。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整合有关资金,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民主管理。各地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必须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名村、示范村建设,必须在村“两委”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实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督)的程序决策和实施,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发动引导、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广泛动员。各地要积极动员引导工商企业、社会团体、海外侨胞和在外创业的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其中公益性项目可采取捐助的形式,经营性项目按规定采取合作的形式。鼓励发达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镇结对挂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支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推介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成果和经验,宣传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并及时通报捐助资金使用情况和捐助项目建设情况。

(五)严格管理。要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省将对各地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并向全省通报。要加强项目建设、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等环节的

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合法合规、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名镇、名村、示范村具体建设标准,严格依照标准进行认定考核。要探索建立名镇名村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名镇名村建成后不断提高发展水平。

上一篇:童话故事《完美的礼物》下一篇:医生合同续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