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2024-05-08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共4篇)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篇1

历史文化村镇,作为具有独特格局风貌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聚落类型,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极高价值。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为仅对村落古建筑群进行单纯的文物保护,到目前,已发展为包括村镇古建筑群的文物保护、村镇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村镇整体保护、优秀村镇案例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等在内的多种保护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加速,小城镇、新农村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长期处于封闭、缓慢发展条件下的古镇、古村正面临着开放型、快速发展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为有效保护我国聚落遗产,2003年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首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基本确立1)。2008年4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正式纳入法律体系。到今天,我国已公布四批、共14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0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20多年来的保护实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基本借鉴与沿用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实际已形成了以遗产综合评估为基础、格局整体保护、区划重点保护与建筑分类保护为核心技术手段的综合保护策略。但由于与《条例》配套的相关规范、办法等尚未出台,上述核心技术手段在实践中仍多以《条例》自身为基础,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办法进行。在当前大力推进小城镇、新农村发展、历史文化村镇范围内建筑拆建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如何认清历史文化村镇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现实区别,合理确定适合于历史文化村镇特色的保护策略——尤其是“建筑分类”保护策略,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发展与演变

在1996年建设部城市规划司于屯溪召开的历史街区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张杰介绍了其主持的《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工程,该规划首次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基于深入调研,按照建筑的风貌、质量、年代、高度等评价进行对应分类保护的方法,这一方法在2000年《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中最终确定下来(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划提出将占存量建筑约一半的一般传统建筑区分于一般现代建筑,并予以保留、改善,这反映了该规划除了对文物、历史建筑予以关注外,希望保留更多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初衷,这样的保护思路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的整体保护。

此后,国内学者在各地规划实践中总结出若干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筑分类保护方法2),这些探讨通过2005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下文简称《规范》)统一固化下来(见表2),在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逐步得以推广。

虽然上述《规范》涵盖了历史文化街区中所有建(构)筑物,但客观上来讲,历史街区的建筑分类保护方法仅对两类建筑的界定与处理最明确、最有效果:一是街区中除文物建筑之外仍然具有典型历史风貌特征和单体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即历史建筑5);这类建筑最终通过《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及《条例》中对于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相关条款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二是设计手法粗糙、饰面材料选用严重不当、体量巨大的现代建筑,也就是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它们在街区风貌整治工作中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或争论拆除,或加以整饬更新、改头换面。除上述两类建筑之外,《规范》中的建筑分类保护策略对于单体价值较低、不足以成为历史建筑、但仍具有传统风貌特征的一般建筑(以下称为“一般传统风貌建筑”)并未沿袭北京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时的做法,而是将其与与传统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合并为“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建(构)筑物”,对其采取“保留”态度。

这样的保护实际情况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不无关系。由于我国名城多经历了文革期间私拆私建、城市迅速扩张中的大规模“建设性破坏”,即便公布为名城明确应加以保护之后,仍然因为对传统建筑遗产价值认识不足,保护不得不屈服于发展,因此导致了名城建筑风貌两级分化、碎片化十分严重,要实现名城整体风貌的保护基本不可能。保护规划退而其次只能寻求以“点”——文物及历史建筑、“面”——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层次来对名城风貌进行保护;而在街区保护中,重在对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对一般传统风貌建筑则管理较为放松。2008年公布的《条例》提出:“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建筑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按照规划应予以“保留”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将无可争议的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的主体。而此类建筑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因为得不到重视而被大量拆毁或更新。

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中分类保护的思想与做法在现行的大多数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中被沿袭下来,“重文物与历史建筑,轻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情况仍广泛存在。如:在1998年完成的《宏村保护规划》中,就将保护区内建筑分为保护建筑(传统建筑)与整治建筑(非传统建筑)两大类,对应两类六级保护措施,而保护建筑主要是指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明清传统风貌建筑;在《苏州植里古村保护规划》中,对一般传统风貌建筑6),也采用“保留”这一较为模糊的措施7)。

但事实上,不同于历史文化名城与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大有文章可做。换言之,如果完全照搬沿用名城与街区中的建筑分类保护办法,对于名村名镇的遗产保护也许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山东朱家峪村、三亚崖城镇保护实践中建筑分类保护的新问题

关于名镇名村中建筑分类的保护问题,我国以现行《条例》为指导进行的保护实践探索比较有限。笔者于2008、2009年分别参与了山东省章丘市朱家峪村(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三亚市崖城镇(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并在其中对建筑的分类保护策略进行了探索。

朱家峪村位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市官庄乡境内,距济南市区约45km。区内人类活动历史可追溯至3900年前,村落发展历史可上溯至明代。古村拥有极为理想的山水形制、取法自然的村落格局、完备独特的基础设施、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尊礼重教的悠久传统、一脉相承的宗族体系,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村落布局依山就势,上下盘道,极具特色。古村传统建筑将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结合,院落平面依地形布置,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细部雕饰精美而含义深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齐鲁丘陵地带民居建筑风格,堪称礼制与自然结合的典范(图1)。

经调查,朱家峪古村内共有市级文保单位15处,以及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22处(二者合计占老村建筑面积的12.2%);除此之外,还存有大量建于1950至1980年代间,风貌仍具有典型传统特征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见图2)。这部分建筑虽然从单体上看没有历史建筑精美考究的院落布局、精细的建造工艺、精美的木雕砖雕及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也不同于近年来以红砖、水泥砌筑的一般建筑——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如图3)。它们在建造逻辑、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仍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特征,如:顺应地形、利用石材墙基解决高差;较陡的硬山坡顶,出檐较少;结合地形条件的传统合院式格局等。更重要的是,这类建筑占朱家峪老村建筑面积的44.5%,正是它们构成了是老村传统风貌的主体(见表3)。它们与朱家峪的文物、历史建筑一起,构成了现存极为统一的齐鲁丘陵地带古村的整体风貌。

对朱家峪古村,如果按照过去名城与街区的保护思路,对占老村建筑面积近一半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仅采用放松的“保留”策略,可以预见,这些拥有一定历史积淀、具有整体风貌价值的建筑,将很快会被以各种理由侵蚀,朱家峪古村将很有可能丧失保存其整体真实、完整的传统风貌的契机,沦为仅靠为数不多的文物及历史建筑“点”展示其传统风貌的尴尬境地(图4、5)。

这种情况在三亚市崖城镇历史文化名镇中同样存在。崖城是我国最南古城所在地,是海南省首批唯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崖州古城始建于宋,是中央政府对南海行使主权的边陲重镇,建有中国最南的孔庙,是鉴真第五次东渡时修建的大云寺所在地,其大疍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崖城传统建筑有明清时期合院式建筑、近代骑楼建筑、及混合式建筑三种类别,这些琼南传统建筑通过接檐、骑楼遮蔽海南强烈的阳光、提供阴凉通风的灰空间;通过低矮的建筑形式和密实的封檐抵御台风,极佳的适应了当地热带海洋性气候及居民的社会生活习惯,具有较高的乡土建筑价值(图6)。同时,大量文物及历史建筑内现存的灰塑(部分辅以贝壳作为配饰)、彩绘(多使用赤色、群青)以及木雕、砖雕等装饰极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由于崖城地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加上1950年代地区行政中心迁往三亚后崖城受外来经济、文化冲击较小,崖城境内建于1950~1980年代间的民居建筑大多仍采用传统建造逻辑、传统风貌形式兴建,如:采用三合院格局、配以门楼、设置影壁、灰瓦白墙、出檐深远、通透的传统门窗样式等,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有所简化。它们虽不具有文物及历史建筑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但这批占历史镇区建筑面积比例达31.9%的一般风貌建筑却是崖城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类建筑,如果不提出明确、清晰、合理的保护措施,任由其随意拆建,崖城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传统风貌将荡然无存(图7~10)。

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实践中一般风貌建筑保护策略

通过上述名镇、名村的保护实践,笔者发现,与城市中的历史街区不同,名村名镇中的建筑风貌两极化特征不明显。不少名镇、名村由于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慢速发展条件下,较少受到外来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影响,其建筑风貌在产权人自发小规模更新的条件下呈现出连续变化、整体协调的状态。

尤其是一批建于1960~1980年代的民居建筑,它们的特征可概括为:

(1)单体价值较低——它们显著区别于文物及历史建筑,不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不承载重要的历史、科学信息。

(2)具有一定历史——区别于建于90年代后、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这些建筑多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距今有30~50年历史,是承载村镇连续历史进程中重要阶段历史信息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

(3)具有传统风貌价值——区别于以现代建筑建造逻辑兴建、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这些建筑具备构成村镇传统风貌的多种要素,如:传统的院落格局、屋顶样式、建筑尺度、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建造模式等。这些要素以群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具有历史真实性的传统风貌。

(4)数量众多——一般可占名镇名村核心范围建筑面积的一半左右,是构成名镇名村风貌的主体。

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此类建筑不具备成为《条例》中历史建筑的条件,但也绝不同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中所称“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建(构)筑物”(《规范》对此类建筑的命名强调了对其对历史风貌的“无害”,而不是构成历史风貌的“价值”)。事实上,历史村落与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遗产特征并不尽相同,更加强调成片的完整统一的风貌特征。ICOMOS于1999年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指出,“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通过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指出乡土村落的保护必须保证“规模”。上述类型的建筑正是村镇传统风貌保护中“规模”保障的关键。若不将此类建筑单独列出,加以进一步细分,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而将其按照与历史风貌无冲突建筑进行一般保留处理,在地方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今天,名镇和名村将很有可能重蹈名城的覆辙,错失其较为完整、连续的风貌特色。

针对历史建筑地位提升及上述建于1950~1980年代的具有一般传统风貌的建筑对于历史村镇风貌和乡土建筑延续性的重要意义,笔者在两个规划中尝试加强对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这样就将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总共分为四类:历史建筑、一般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相协调的建筑和与传统不协调的建筑,并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保护策略(见表4)。

其中,一般传统风貌建筑定义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具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一般传统风貌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巷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质量、改建情况进行维修改善。对其具有传统风貌价值的外观进行维修,保持其传统风貌特征,对局部不尽符合传统风貌要求的建筑部分、建筑构件及院落环境等进行改善;建筑内部则无特殊保护要求。该类建筑应予以保留,不允许随意拆除,但允许其根据传统风貌要求进行翻建。

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实际出发,通过上述建筑分类方法,我们强调了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重要价值,将其从街区保护中“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建(构)筑物”类别中剥离出来,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外观维修、可翻建”的保护措施。这实际上是在《条例》要求严格保护历史建筑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到名镇名村整体风貌较好的价值特色,进一步扩充了名镇名村整体风貌保护的内涵,肯定了居民自发的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对村镇传统风貌的积极意义,将整体风貌保护工作落实到占村镇建筑较大比例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上,从而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保护及乡土建筑的延续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杰.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方法探讨[J].建筑学报,1996,6.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国子监——雍和宫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2000.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4]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5]ICOMOS.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1999.

[6]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7]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苏州市规划局,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编.苏州古村落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9]吴晓琴等编著.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篇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规定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它保存了丰富且集中成片的文物及历史建筑,它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

第二,它应该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篇3

1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的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规划界受到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1979年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的范围由有形的物质遗产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保护依据。2005年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表了《西安宣言》,强调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在不断变化的城镇和自然景观中,有必要充分应对由于生活方式、农业、发展、旅游或大规模天灾人祸所造成的城镇、景观和遗产线路的骤变或渐变;有必要充分认识、保护和延续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在其环境中的存在意义,以减少这些变化进程对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意义、价值、完整性和多样性所构成的威胁。12月22日国务院设立了“文化遗产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拓展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2008年5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及批准、规划、保护策略。

几十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不断地演进发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在不断地深化。由表1可以看出,保护对象的范围由建筑单体逐步扩展到历史城镇、遗产地带;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也逐步扩大,由物质遗产逐步扩展到非物质遗产,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性与历史传承性。世界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从保护文物建筑到历史地段和古城,最后发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由局部到整体,由硬质到软质,由实体到精神,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文物建筑保护阶段、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阶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化和系统化阶段。

2 文化生态学基本理论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诞生于20世纪中期,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Steward)在《文化变化理论》中首先提出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环境、生物有机体与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规划界对于文化生态学的引进还较为落后,缺乏系统的理论架构与研究。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把村镇聚落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村民的意识形态等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运用动态的、连续的整体性观点,全面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3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策略

3.1 注重地域文化的承载力

同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系统也具有竞争、演替及文化入侵等变化过程。传统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身演替的。文化生态系统借鉴生态承载力的特征与属性,人类聚居系统的生存与发展也存在着文化发展的“阈值”[3]。与城市文化生态结构不同,历史文化村落的文化聚落通常具有独特性。例如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临沣寨,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建筑群落为传统的封建寨堡式建筑,匾额、楹联装饰精美,体现了豫中民居的传统风貌,是体现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景观。在早期文化演替的速率较低,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的结构形态相对封闭、稳定,村镇聚落的发展缓慢,始终和居民的传统习俗、生态环境保持着良好的均衡关系。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村镇聚落的社会结构受到高度的干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外来文化的干扰下,村落中传统的文化群落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价值观念转变等多种原因逐渐走向衰落。当地居民开始改建原有的传统民居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村落结构逐渐失去了特色。甚至一些重要的历史性村落因人少偏僻而遭到废弃。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注重地域文化的承载力,减少外来文化的不良干扰,避免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群落衰退,保持传统特色景观的异质性。

3.2 构筑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

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Eco-museum)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创始人是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 Riviére)和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4]。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通过科学、教育及文化方式,管理、研究和开拓利用全部的社区遗产,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5]。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村镇作为一种“活态的生活空间”原真性的展示。整个村寨即是一个动态的没有固定边界的生活博物馆,展示当地的本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历史上的突破。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原真性的保护、社区参与、文化的认同。

3.2.1 原真性的保护(Authenticity protection)。

村落中的传统风俗、村落空间、自然环境等文化生境应原真性保护。在村落建筑的维修与复原中,应当尊重传统历史建筑的审美价值,“整旧如旧、以存其真”。古村落的建筑遗存与传统风俗是人类历史的记忆,这种历史的原真性正是历史性村落最有魅力的艺术精华,需要真实的保存。历史性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要注重其原真性。

3.2.2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生态博物馆将村镇聚落中的人、文化环境、自然生态协调统一起来全面的保护,是一种人性化的博物馆模式,更注重社区参与。居民是文化村镇的主体,居民的生产生活过程赋予了历史性村落以生机和灵魂。建立生态博物馆首先要促进历史性村落的发展,解决村落发展的资金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鼓励居民和地方政府一起保护自己的家园。鼓励社区参与,更要唤醒当地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避免居民拆除或改建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提高居民的文化审美观,使居民在建造新建筑或自行维修原有住宅的同时能够传承本土的建筑特色,避免居民建造与传统特色完全相悖的住宅形式,破坏村落文化景观结构。

3.2.3 文化的认同(Cultural identity)。

在村落文化生态中,当地的居民、人文资源、生态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中居民是村落的主体,也是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主体。居民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经济基础与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是村镇村落赖以生存的精神环境。历史性村落是人们生活过程在大地上的烙印。怀旧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文化的认同可以使人们在历史的沧桑中找到远古的记忆,因而加深了归属感。

3.3 保持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

大多数的历史性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自发性特点。因此,其文化传统发展具有独特性,传统的村落结构、居民特殊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在现代的城市与村镇背景下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物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外来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向传统村落渗透,在新文化物种的入侵过程中,村落中原有的文化生态平衡正在逐渐被打破。历史性村落的保护一方面要复兴和保护这些面临消失的文化物种,遵守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原则,保护遗传的多样性、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物种的多样共生,另一方面更要使村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的生活相互适应,在发展中促使文化生态的新平衡。

摘要:针对村落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矛盾进行分析,综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历程,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文化生态策略

参考文献

[1]韩振华,朱学昭.历史文化名村的新农村建设困境——以浙江省郭洞村为例的考察[C].2008年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09-609.

[2]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纪武.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余压芳,刘建洁.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8):79-8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篇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 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 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 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

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上一篇:云计算专利下一篇:英汉网络语言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