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意识

2024-07-28

历史文化意识(精选12篇)

历史文化意识 篇1

摘要: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个人化视角对“文革”的历史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和表现, 艺术构思独特, 感染力强, 但影片思想内涵甚为浅薄, 缺少对历史的敬畏意识是主要缺陷。

关键词:历史影像,历史意识,《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姜文

在第六代导演群体的作品中, 记录生命个体的成长经历, 表现青春期独有的焦灼与轻狂的, 是司空见惯的, 这也是这一代导演在创作特色上的最大共同点。姜文虽然不愿意被划入到第六代的阵营中, 然而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仍然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和个体经验的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 原小说充满了青春期的混乱无序和对性的好奇与窥探心理, 因无知而猜忌、而嫉妒, 进而引发出无边的焦躁和易怒情绪, 加上王朔文学特有的痞气和流氓气, 营造出一个看似自由不羁实则毫无智性和理性的青春世界, 年少的无理和轻狂及对知识和理性的疏远, 令这部小说怎么看都和阳光、灿烂、美好等字眼挨不上边。而到了电影中, 改换了的片名大张旗鼓地将那段青春岁月定性为“阳光灿烂的”, 导演有意加上玩避孕套、作弄老师、跳烟囱等情节以增添影片的趣味和浪漫气息, 甚至导演急切地在影片一开始便试图奠定本片的风格基调, 雄壮浑厚、豪情满怀的男声歌唱贯穿整个开头段落, 流畅而充满动感的镜头运动和快速剪辑展示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状态, 画面中明黄尘土飞扬和大红旌旗招展, 阳光是如此灿烂, 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好时代来到了。因此, 原小说事实上只提供了一个故事的核, 关于时代、关于历史本身的认识等观念层面上的内容则多半已经被导演置换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 《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姜文, 而不是王朔。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成功地处理“文革”题材的影片

在中国制作与“文革”有关的电影, 对微妙的尺度应把握准确。《阳光灿烂的日子》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影片颠覆了自新时期以来由《泪痕》、《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街》、《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芙蓉镇》、《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等一系列影片确立的对“文革”进行或温和或尖锐的批判姿态和反思精神, 而是将充满无知与盲目的非理性, 同时又表现得轰轰烈烈的社会与时代置于故事背景中, 正面表现“文革”时期北京某部队大院里的一群孩子逃离家庭和学校的管束, 远离人类的知识和精神生活, 在闲逛、打架、滋事和“拍婆子”的混沌中成长的经历。影片主动放弃了前辈电影人围绕“文革”进行的关于社会历史的沉重思考, 而以一种个人化的浪漫主义怀旧情绪、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青春乌托邦梦想及完全世俗化的情感经验, 冲击着90年代中期年轻观众的观影经验和历史想象。对此, 台湾电影界的资深人士焦雄屏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姜文对青春的回顾绝不像第五代导演有那么多沉痛和反省, 他的喟叹是对青春的恍惚和留恋, 是对青春骤然消失的怅惘, 然后更多的是对青春及那个时代的讴歌, 与第五代导演的中年民族伤痕南辕北辙。他在片中几乎没有触及‘文革’, 但这等年轻、这等激情却是‘文革’初期的底色”[1]。可以说,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有关青春成长的故事, “文革”是成长的背景, 然而影片却与“文革”的历史无关。这一叙事策略无疑使影片彻底摆脱了反思历史和政治的沉重枷锁, 尽情表现世俗化的情感经历和体验, 尤其青春期的情感体验, 更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忘记的生命中的一部分。以世俗化的叙事策略躲避宏大的社会历史主题, 消解历史的深度, 这与90年代中期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大众文化在心理需求上是完全契合的。

三、有关《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批评

《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一个成功地处理“文革”题材的案例, 但有关本片的批评意见不绝于耳。有人对影片中表现出的对待历史的态度提出了质疑, “阳光是灿烂美丽的, 然而阳光又是温暖愚昧的, 它过分的明亮给人的感觉就是黑暗。《阳光灿烂的日子》很美, 可不是那个年代的美, 而是电影创造的美, 颠覆已有的书写并非它的用意, 它的目的是想把历史倒过来读”[2]。另有学者则给予了更为尖锐的批评, “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快四十岁的成年人, 并不是向我们讲述一个谎言的故事, 一个有关谎言的产生、运作过程, 人们如何和谎言生活在一起的情况, 而是力图把它们表现得真实, 把谎言的生活变成真实的生活, 把没有阳光的岁月变成阳光灿烂的日子”[3]。还有论者在肯定其外部电影形态的同时批评其思想内核上的缺陷, “谢晋的好莱坞经典电影模式、陈凯歌的新电影技巧都被弃用, 运用了大量现代商业电影的技巧, 在这种电影技巧成功运用的背后, 我们能够发现作者暗含的对‘文革’本质的遗忘倾向, ‘文革’在影片中不再有以往电影中压抑痛苦的表象。我们民族是否已经再没有勇气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历史?‘文革’是否真的应该被看成‘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能对于影片中的孩子们来说是这样, 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是这样的吗?这值得深思”[4]。上述批评意见都指向影片思想内涵上的不足, 表达了对导演举重若轻地处理“文革”题材的态度的不满。然而, 有些指责则属于持论过苛, 如认为没有勇气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历史的批评就显得不尽公允。事实上, 影片以青春期的孩子视角解读历史, 承继了原小说的叙事视点, 这也是本片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独特之处。问题在于《阳光灿烂的日子》采用了非成人化的视点回忆“文革”, 但同时在影片的思想内涵上又表现出了只有未成年人才有的那种无知无畏的思想倾向。与同样关注青少年生存状态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四百下》等相比, 本片在思想意识上显得有些玩世不恭, 这才是真正为人们诟病的地方。假如我们将本片与田壮壮的《蓝风筝》作一比较, 就会发现, 这两部同样通过未成年人的视角表现“文革”岁月的影片, 前者以一种无限温情和感怀的姿态, 对那个时代里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进行了深切的缅怀;后者则充满了肃杀的历史气氛, 孩童的天真烂漫与成人世界的肮脏丑陋构成了极具情感张力的反差, 并由此生发出对社会及时代的无尽反思, 毫无疑问, 两部影片在拍摄完毕之后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视角问题也颇可疑。马小军的视角在故事内部属于未成年人, 然而自始至终伴随着影片的中年男声旁白则不时地提醒着观众, 影片其实是一个中年男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对自己放浪形骸的年少时光的模糊记忆, 有时候这种回忆的真实性甚至会被自己推翻, 进而陷入到真实与幻想交杂不清的境地之中。特别是在莫斯科餐厅过生日时马小军拿酒瓶捅刘忆苦的那个段落, 导演以画面的戏剧性回放与清楚地表示难以准确讲述历史的旁白, 无情地推翻了先前的电影讲述, 对一本正经的观众进行了一番戏耍, 而此前一系列故事情节因此无法继续保持真实性。成年的马小军坦白了自己对过去的遗忘和讲述真实的困难, 这一举动既消解了讲述者自身情感经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又暗含了导演在对待“文革”问题上采取的局外人式冷眼旁观态度。这样, 旁白代表的主观叙事视角就成了导演为精心设计叙事圈套必需的一个工具。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 导演事前就挖好了一个陷阱, 然后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骗取观众的信任, 正当观众完全进入这个叙事氛围之中后, 一下子就掉进导演的陷阱里了。本片旁白起到的作用就在于此。没有旁白, 单靠画面、叙事上的自我否定是很难表现的。此外, 偏黄的暖色调太阳光照明, 仰拍镜头、运动镜头的大量运用, 镜头剪辑的酣畅淋漓, 环境音响的细腻设计, 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和舒缓优美的《乡村骑士》歌剧音乐的使用, 本片对于各种电影技巧的娴熟运用, 不仅令影片颇具观赏乐趣, 还显示出演员出身的姜文在导演方面的非凡才华。

然而, 对各类电影技巧的娴熟运用与精神内涵中历史意识的欠缺, 是本片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奇特的矛盾。在视听形态上, 影片各部分的艺术表现都令人赞叹, 然而暴露出来的诸如历史意识不健全等问题, 却令人担忧。毋庸置疑, 姜文并不打算在影片中对“文革”的历史进行一丁点的冷静审视, 他固执地恪守着“拍东西越主观越好”的创作信条, 试图展示出一个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彻彻底底主观化了的历史图景。在这个主观得几欲迷失自我的历史图景中, 非理性的生命激情, 放浪不羁的青春情怀, 成为导演心目中最崇高的表现对象。生命的激情、昔日的情怀固然有艺术表现的必要, 但仅仅满足于激情的释放和情怀的抒写, 却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追求。严肃的、有强烈历史意识和人道情怀的艺术家, 必定是个追求情感表现和现实关注两者平衡的人。如何面对“文革”历史, 是批判, 是反思, 还是选择遗忘, 依据各人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 必然会有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然而, 高明的艺术家绝不会仅仅根据个体的感受看待和判断社会历史问题, 即使这样的认识角度可能会显得与众不同。对严肃的艺术家来说,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决定他必须站在他所属的民族和社会立场上, 就某个问题发表看法。姜文在创作中的努力创新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导演处女作中流露出主观化的倾向。虽然影片选择强烈地表达个人感受而淡化对历史本身的关注, 这一点显然与以往任何一部涉及“文革”历史的影片都截然不同, 但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意识的淡薄。再看姜文的另一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这部同样涉及“文革”历史的影片, 继续实践着导演的创作理念, 以更主观化、个人化的叙事策略考验着观众, 显然, 姜文是准备在个人化的创作风格中继续下去了。

参考文献

[1]程青松, 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89.

[2]尹鸿, 何建平, 主编.百年电影经典.东方出版社, 2001:1027.

[3]崔卫平.幽深的, 没有阳光的日子———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分析.书屋, 2002 (7) .

[4]路海波.中国电影名片快读.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2:276.

历史文化意识 篇2

摘要:文章立足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从阅读、语法、词汇教学等几个方面渗透跨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对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交际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的趋势,从而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发展。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出于应试的需要,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多学生掌握了较好的语言知识,却常常产生文化上的误解,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造成失败。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减少乃至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两者从文化习惯到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就必然造成对同一语句的不同理解和对同一现象或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往的外语教学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词不达意和语用失误的现象。这种体现在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文化中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尽量避免如年龄、职业、收入、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因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待个人隐私的态度存在差异。在中国,询问别人年龄、婚姻、收入、体重等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美国家,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再如中国人习惯打招呼时说“干什么去?”(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和“你在干什么呢?”(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别人的话语,会使对方感到很反感甚至恼怒。因此,在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交流时,有必要了解他们文化中对个人隐私的理解和范围,切忌在交往中涉及到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二)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不同国家的人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对礼貌的理解是不同的。英语国家please,thank you,sorry(请、谢谢、对不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词语。英美人在接受别人帮助时,会说谢谢,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会这样。而在中国,关系亲密的人总是说谢谢会显得生疏,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

中国文化讲究谦让、委婉和含蓄,英美文化提倡个性、率直和诚实。比如,中国人节日收到礼物时会客气一番,不当面打开礼物。而英美人士收到节日礼物会当面打开,并表示称赞和道谢:“Very beautiful!Wow!”、“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再比如,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辞时,尽管内心很认同也很高兴,但还是要对赞美之词否定或谦虚一番。而英语国家的人会用“Thank you”来接受这种赞美和鼓励,让别人分享被赞美的快乐。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念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无意识地将本文化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迁移到其他文化中去,因此引起的语用失误比比皆是。如中国人崇尚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关怀他人被看成是一种美德。然而如果将这种关怀迁移到英语文化中,却常常导致语用失误,产生误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人让座、帮老人拿东西、扶老人过马路等是有修养的表现。而英美国家的人独立意识很强,不想被看成弱者处处受照顾。例如遇到年长的外国人问候并主动搀扶,会使他们感到难堪;“您慢走”、“好好保重,注意身体”等关怀性的话语会让他们觉得自由受到干涉。

以上的文化差异说明,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不了解英语文化,在英语交际中势必会遇到文化障碍,甚至会造成文化休克。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如果能够掌握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文化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词汇教学中彰显文化

巧设文化导入,培养文化意识 篇3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导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04-02

1 学习文化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以前我们主要强调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却忽略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凸现使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渗透作为一项课程目标,它强调英语学习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文化比较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得体地表情达意,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他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由此可见 ,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2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2.1 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掌握不足,其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学英语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去,直接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中学习英语。事实上,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主要从书本中或他们的老师那里获得,对其没有亲身感受。

2.2 教学方法不当。

我国英语教育主要采用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讲解,不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更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介绍。实际交流时,学生口语中往往出现中国式英语。结果,学生口头表达"流利",书面语常出现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中国式英语。

2.3 英语教材内容的相对陈旧、落后。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材大多为国内专家编写,很少由国外直接进口,而且变更的周期较长,因而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于是,我们自以为是地道纯正的英语,由于跟不上英美国家实际社会文化生活的步伐而变成了不是中国式英语的"中国式英语"了。

2.4 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通过"二传"习得的些许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往往由于缺少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因而不能内化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

3 初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决定了具备此种文化的人的语言内容。不同文化其内涵有差别,外国人一般对不符合交际规则的文化错误常常耿耿于怀。如询问他们的年龄、工资收入情况等私事,会被认为是干涉他们的"privacy",见面就问"Where are you going?"大多数外国人听了會不高兴,这就造成了"文化休克"。又如外国人名,英美国家是名在先、姓在后。比如MichaelJo rdan,M ichael是名,Jordan是姓。英美国家的称呼也是很讲究的。朋友与同事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友好。但是在学校里,学生称呼老师是要尊称的。中学生可以称Mr. Mrs. Miss或Ms+姓氏。大学则称Professor或Dr.十姓氏。对待数字,中国人喜欢6、8,西方人不喜欢l3。学生只有获得了"跨文化意识",才能排除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干扰, 初中英语教材中也涉及了英、美文化的差异。音标有英式和美式之分,一些单词的拼写、语法、功用等有着差异,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如"Floor"作"楼层"讲时,英国把一楼叫做"Ground floor",二楼叫做"First floor",而美国与中国的说法一样。对于英美文化差异,必须让学生明白,两种文化虽有不同,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注意实际应用中的一贯性。

4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及渗透

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4.1 创设英语文化环境。

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室内的标语、课程表、均以英汉同时出现,办英语墙报,设立英语图书角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4.2 多元化地感受异国文化。

①成立"英语口语兴趣小组" 开展丰富的小组活动。

②举行英语晚会。

③唱英文歌曲,让学生感悟世界人口文化意识。

4.3 运用比较和表演法学习词汇和句型。

在教学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教学时,对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重点讲解,如"A white man(一个忠实的人)","Brown bread(黑面包)"等,教学时需告诉学生英美人常用颜色喻指人,这与本国文化是不相同的。这样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意义做出主观理解。在句型方面教学时给学生设计一个微型语言环境,在具体语境中体验和感受语境文化要素和英汉文化差异。

4.4 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音调、身势等。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切实渗透交际文化,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但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仍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教学跟语言教学一样,没有定法可言,但是教学有法,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进一步探讨。一定能找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习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延军.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中学英语[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 薛中华.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99 4, (4 ).

[3] 黄远镇.新课程英语教与学[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 03 .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 读 (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励.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 研 究 ,2004,(1).

挖掘文化因素,渗透文化意识 篇4

一、开展文化比较, 渗透文化意识

想要让学生有意识、有效果地进行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教师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头脑当中建立起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也就是说, 首先要让学生们注意和认识到, 文化因素在英语当中是真实普遍存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 将英语与中文进行比较是一个简单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确定了将要教授的文化内容之后, 可以在相应的中文表达当中找到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点之所在, 并共同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们得以清晰地看到英语所独有的文化迹象。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单元时, 学生们接触了beside, between, in front of等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表达。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 我将其同中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中文中说“在她面前有三只熊”, 英语表达则为“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 介词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这样的比较, 学生们明确地看到, 原来, 英语与中文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之处, 这也引起了学生们关注热情。也正是在比较的过程当中, 该不同之处会给学生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也更加便于学生对相应的文化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 这样的不同之处也让学生们的学习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本身之上, 更将西方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内容带到了学生眼前。

二、加强词汇学习, 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等, 而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内容当中, 词汇教学往往能够成为文化意识渗透的一个最为有力的切入点。以词汇学习带动文化意识的好处在于, 词汇与其他知识内容相比, 短小精悍, 易于操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随处插入对某个带有典型文化色彩的词汇的教授, 既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实间, 又能够在文化教学当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 巧妙选择代表性词汇, 并以之为入口, 挖掘蕴含在英语当中的文化因素, 便成为了教师们设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工作。

例如,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单元中, 出现了很多关于食物的词汇。其中, 我重点围绕pie, hot dog等词汇进行了介绍, 因为这些是西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食物。通过这些词汇, 我还向学生们进行了西方人生活模式的介绍, 同时结合中国较为常见的dumplings, noodles等食物词汇进行了拓展讲解。

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巧妙加入词汇教学, 并重点强调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一, 这样的方式极大激发起了学生们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热情。在很多学生看来, 词汇是英语知识内容当中十分不起眼的部分。然而, 正是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词汇当中, 蕴含如此巨大的文化内涵。英语在学生们的眼中一下子变得神奇与厚重了。第二, 以词汇为抓手, 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效率也显著提升了。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选取出的代表性词汇, 学生自然会实现快速记忆。在这之后, 很多学生还会模仿教师的样子, 有意识地在其他词汇当中寻找文化的影子, 词汇学习的路被有效拓宽了。

三、借力歌曲练习, 渗透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除了要以教学内容为重点, 还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特别的活动设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不适合对其采用过于死板和僵硬的教学手段, 否则容易拉开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 造成小学生们学习热情的降低。因此,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都会适时地运用小游戏等活动形式, 以达到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目的。实际上, 除了小游戏之外, 歌曲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形式。同时, 歌曲当中还能够反映出很多西方的文化现象。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单元之后, 教材中提供了一首名为“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的歌曲。这首歌的曲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 因此, 我利用很小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 带领学生们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与此同时, 我向大家介绍了这首歌的文化背景, 即在圣诞节当中, 这首歌会在何时被演唱, 大家在唱歌时候都会进行哪些活动来庆祝节日等。在歌声当中, 圣诞节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与鲜活了, 英语当中的文化内容也生动了很多。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当中, 出现了不少简单而又动听的英文歌曲, 为教师借歌曲练习来渗透文化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基础资源。很多教师都没有对于教材中的英文歌曲引起足够重视, 总是认为歌曲环节可有可无, 而忽略了对之的应用。其实, 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 很多英文歌曲当中都自然而然地散发着西方文化的气息。当然, 教师也可以从课外寻找合适的歌曲进行教学。

四、融入现实生活, 渗透文化意识

在很多时候, “文化”这个词总会给人高端的感觉, 在英语文化教学当中也不例外, 似乎如此高深的知识是不适合小学生来学习的。其实并不尽然。文化存在于生活当中的每个角落,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中的文化剥离出来, 展示到学生眼前, 注重点滴渗透与引导, 让他们看到文化的存在, 从而靠近文化, 接纳文化, 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How many”单元时, 学生们学习了一些数字的表达方法。数字当中也是蕴含着西方文化的。尤其当大家学到“thirteen”这个数字时, 我将其同大家在生活当中常会提到的幸运数字联系到了一起。平时, 我们总会将6 和8 视为幸运数字, 避免使用4, 而在加拿大, 人们的幸运数字是7, 在英美, “thirteen”则是最被大家所厌恶的数字。随后, 我向学生讲述了这个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 学生们发现, 在实际生活当中, 处处都有文化的身影。这样一来, 学生们内心当中与英语文化因素的距离顿时拉近了不少, 英语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也扩大了很多。既然英语文化在实际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学生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也会联想到文化知识。因此, 只要教师们勤于在学生生活中加强文化意识渗透, 对于推动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也是很有好处的。

五、举办主题活动, 渗透文化意识

在西方的课堂教学当中, 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当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让学生们仿佛在过节一样。其实, 这并不是时间的浪费, 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多次采用主题活动的方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中, 课后内容里介绍了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Christmas。学习过后, 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 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举办了一次圣诞主题活动。活动当中, 不仅加入了圣诞树、帽子、袜子等道具, 还播放了圣诞音乐, 学生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气氛十分热烈。活动结束后, 学生们很自然地写出了“People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s before it comes.”“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West.”等句子进行描述。

在主题活动当中, 每个学生都被活动气氛所吸引, 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正是这种参与热情, 让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专注, 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活动当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内容, 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 很多活动的主题本身就是根据西方文化而确立的, 因此, 学生们在参与主题活动时, 本身就是对英语文化的感知。

树立安全意识 构筑安全文化 篇5

电力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特别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今天,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更显重要。如何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现在我就树立节约意识,构筑安全文化,谈几点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1、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使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主体是人,并且在于人的执行力度,在于人的责任心。如何以人为本,树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心,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是各级领导必须关注的。

首先,关心和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是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生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离不开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因此,必须提高全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

措,宣扬安全生产中的经验和吸取发生事故的教训,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有安全意识,时时紧绷安全这根弦,不断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和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其次,开展好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使各种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到班组的各项生产工序和工作过程中,把班组作为安全生产和确保职工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结合生产实际,继续开展以“学一遍电力安全生产法规、提一条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做一件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实事、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查一起自己身边的习惯性违章隐患”的安全生产“五个一”劳动竞赛及“反三违、查隐患、保安全”、“三不伤害”等活动,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认真填报并组织落实整改。使职工人人都参与管理,个个都进行安全监督。

第四,经常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根据本工作范围及所辖设备,对一些易出故障设备或运行方式作出事故预想,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及处理方案,从而提高职工分析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2、加强职工技能技术培训。职工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对本班组的生产过程,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性能了解不够,不能将可能造成事

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出来,并能正确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技术培训工作是一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职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对事故的预想、分析和判断处理能力也随之提高,同时,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也将得到遏制。

二、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在“预防为主”上多下功夫,要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把落实安全责任制作为重中之重,并按“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责任到位、保障有效”的原则,切实抓好安全责任“三级控制”,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班组、个人,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用安全生产制度来引导、规范职工的行为,通过长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性评价”等制度,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并且充分发挥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职能科室及班组安全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作用。负责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布置安全工作,检查安全设施,消除隐患;职能科室及安全监督员要充分行使监督职权,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监督各项安全措施是否管理到位,对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和事,有权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党政工团对安全生产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要使安全生产人性化,让安全辐射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人人遵章守纪氛围。首先从自己做起,严格按照电力安全法规,发现有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其他员工主动纠正,对新进厂职工严格按标准动作进行培训,做到一丝不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很强的安全文化场,形成自觉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那么,不论决策层、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都会自觉地在安全文化的氛围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2、建立健全安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奖励办法,严格执行重奖重罚原则,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提高对负有一定责任的一线岗位职工的收入,因为他们负有较重的安全责任,并对负有事故责任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处罚;二是对生产过程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发现并制止了重大隐患的员工予以奖励;三是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体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要素。

三、安全管理工作须加大科技含量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加快先进的生产安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就电力系统而言,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优化完善电网

结构,不断提高电网设备的健康和安全运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网正朝着自动化、高参数、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供电单位要以“抓基础、抓班组、抓流程”的三抓方法来体现安全生产细节管理和现场管理,做好电网设备的保养、维护、巡视、检修等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缺陷隐患早发现,早消除。要逐步建立供电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即围绕设备资产,设备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缺陷、技术监督管理到设备报废的生命周期的台帐管理。要执行设备安全性评价,对电力生产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示和预见事故的规律,对易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事故造成的损失。

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文化意识 篇6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作为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者,校长文化思想意识的有无、优劣是学校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校长具备了较好的的学校文化意识,学校文化才能健康发展。校长的文化思想意识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所谓“智慧型”校长,就是指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长。校长要有丰富的学识,宽广的胸怀和综合的人文素养,具体体现在领导力、凝聚力、协调力、廉洁力等方面,从教育方针的落实、办学理念的确定,到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健康成长、内外环境优化、办学条件改善、课程实验推进、评价方式改革等各个层面,来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校长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而且要学以致用。校长要有大局意识,从战略角度构建学校文化,还要脚踏实地,重视每个细节,努力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平台。另外,校长还需具备“五种意识”,笔者现在就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文化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传承意识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长要传承好学校文化,把握住学校发展之“魂”。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认为:“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结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所以,“教育改革不是如同造房子那样,必须把旧房子推到,把基地清除干净,在空地上盖起新的房子;恰恰相反,必须在旧有的教育基地上逐步进行改革,并且是或快或慢的长期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承,学校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着眼于学校历史,传承学校历史,“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涵养优质的学校文化,切忌换一个校长换一种思路,跟风说话,随波逐流,追求短期效益。“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数位好校长方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文化。校长要站在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把时代精神和学校的客观实际及校长的办学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挖掘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文化亮点,形成学校所特有的精神文化,从而确立学校发展的灵魂。这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创造的过程,校长要当好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批判意识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郝又明曾说过:“中国教育要想持续发展,一定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的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地探索新思路。”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方针,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需要勇气,需要魄力,也需要胆识,而所有这些诉求,都最终归结于校长要有对现有教育的一种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不会对现行教育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就难以看到现行的应试模式对青少年的潜在危害,更不会体察到这样的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危险性。另外,教育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活动,通过传承、传播、创新文化来实现人的解放,然而这一终极目标必须要通过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才能实现,回避了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教育活动就会变成简单的文化复制活动,教育甚至会变成一种压迫人、束缚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属性要求校长必须具备对社会文化、前学校文化的批判意识。敏锐地意识到社会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全面把握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又不一味否定或简单复制自己的学校文化,做到在多元文化交汇的视野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主体意识

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决策者、设计者,但学校文化绝不是校长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精心策划出来的。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师生员工,要依靠师生员工去创造和发展。校长的文化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教师意识和儿童意识上。校长要有教师意识,就是校长要实行道德领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道德的方式对待教师,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校长要实行文化领导,引导教师阅读,进行文化思考,丰富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校长要实行学术领导,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引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提升教师的学术修养;校长要实行智慧领导,以大智慧,创设生动、丰富的情境,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提升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水平。校长要有儿童意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职责之一就是营造育人文化。一般认为,不满14岁的人都可称之为儿童,按此推算,这里“育人文化”中的“人”更多的是属于儿童。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在看问题时有不同于成人的独特视角。在现实教育中,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要习惯于从儿童的独特视角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不断对自己的办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追问:在自己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是否真正做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是否真心实意地爱儿童?是否用完整、健康的爱关注儿童?在营造育人文化中,对儿童的爱是否包含了对他们的了解、尊重、关怀、给予和责任?学校为谁而存在?是为儿童。有儿童,才有教师,才有校长。校长的价值是促进儿童获得有效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校长具有儿童意识,把目光移向儿童,重建正确的“儿童观”,才能真正意识到“儿童”和“学习”是学校的根本基础和价值所在,才能找到营造育人文化的起点和依据,获得学校文化建设的动力和力量。

价值意识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学校内涵式发展必然要走向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选择,而学校文化选择的实质就是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境地下,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校更加从容、自信地实现内涵发展,实现从以书面文化为载体的文本主义向以个性、本性的方向特长发展。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充溢着理想性和超越性,既引领人们前进,又赋予其意义。学校文化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与引领,势必是“杂物箩筐”,品位很有可能是肤浅和低俗的。形散神不散,核心价值观显神韵,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个篇章。校长应当成为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者,通过广泛学习相关理论,对学校教育和发展产生新的哲学思考,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提炼先进的办学理念,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合理引导师生员工的教育需要,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顺应发展的要求,自觉抑制不合理的群体需要与个体需要,自觉形成有助于教育过程有效地展开、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出效益出质量的生动活泼的学校文化建设氛围,使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既合乎规律,又体现价值,极大地推动学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实践意识

文化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校长要努力将学校文化建设的美丽蓝图变成师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努力将抽象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外化、物化为师生的行为和学校特色;努力运用科学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校文化相关信息,对学校文化的发展状态做出价值判断,提出调控的建议和措施,逐步完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教职工参与实践,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全力推动学校目标的实现。同时,校长制定有关政策、条例、制度去激励师生,使学校朝着所向往的预定的形象发展,最后让学校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成为一种独特的象征。

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传承意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批判意识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主体意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价值意识是核心,实践意识促使学校文化落地生根。校长的五种文化意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校长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校文化,进而用优秀的学校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历史文化意识 篇7

一、提高对文化及文化主权的重视,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当今各国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但又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政治学中, 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很多学者关注文化领域的变迁, “文化主权”的概念就出现于这一时期。谈到主权, 人们往往会想到领土、领海、资源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这些都只是躯体, 文化主权却是她的精神。一个人的身体遭受伤害还可以修复, 精神上的损害是永远难以弥补的。因为文化主权体现着国家的文化个性与品格, 代表国家的文化核心利益, 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家主权整体。“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 文化主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要求人们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国家关系、文化现实, 确定不同时期的文化主权建设重点及主要任务, 使之更好地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服务。”[1]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文化, 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二、学习西方的同时, 要注意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近代的许多运动和革命, 一个严重缺陷就是过于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 也就是崇洋媚外, 这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欧美文化中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在今天, 西方国家更是把文化霸权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 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其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予以运用, 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并且, 在全球化背景下, 他们为了维护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使用文化霸权来进行干涉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本土文化正受到压抑, 失去“活性”, 处于被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境地。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每一种文化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结果。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 但并不是要放弃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陷入到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之中。今天我们担忧文化主权的丧失, 并非杞人忧天,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信息革命全球化的结果, 是以牺牲地球生活的丰富性来换取人类精神的解放……现在, 我们必须找到有助于本土文化幸存和繁荣的办法。”[2]

因此, 在全球化过程中, 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吞噬”, 维护文化主权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中国的崛起, 以及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 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巨大阻力, 也正因如此, 中国被西方世界推到攻击和遏制的风口浪尖。中国在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的条件下, 如何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自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中国以及所有第三世界广大国家都应该思考并始终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如果任由西方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单一化, 那将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三、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出现的争议使维护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会受到一些冲击, “如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冲击, 传统的‘中庸之道’受到竞争观念的冲击, 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受到西方文化‘贫富差异’的冲击, 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节俭观念’受到西方新消费观的冲击, 与市场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本意相悖”[3], 这使得今天一些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而醉心于学习西方。于是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文化, 网络游戏、动漫, 国外影视作品等休闲文化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而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咄咄逼人的邻国对中华文化的觊觎, 它们抢注汉服、中医、端午。在07年曾引起巨大争论的, 是一则题为“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消息, 这进而在网上引出“韩大学教授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的言论。虽然这些新闻不断出现又被不断否定, 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些有着共同文化因子的国家在对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已经出现了争议, 这使得我们重视和维护本国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 在韩国某些人大肆渲染中医、针炙来自于韩国, 混淆视听, 以至于世卫组织不得不就韩国针灸成国际标准言论向中国致歉, 而在这一年中国正出现着大规模的要求“废除中医”的网上签名。———这样的对比令我们深深感叹一些中国民众,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对国家文化主权的忽视。因此, 一些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界的专家指出,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以防遭遇流失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保持自身应有的特色, 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走出国门, 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让中华文化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产品贸易、文艺展演等形式走出国门, 与全球文化境外对话, 扩大影响力;加快在海外建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实体, 如建立电台电视台、创办报纸杂志、建造学校及中国城等, 实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无距离宣传, 决胜境外。同时, 争取在我国建立各种国际文化组织、中心、论坛, 承担文化大国的责任, 履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应有的责任、义务, 维护并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建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强化对优秀遗产的国际性保护与利用, 增强文化自信力、自豪感、自尊心。

(二) 加大请进来力度

我们要吸引留学、就业、旅游、学术研究、文化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人员来华学习、考察、开发中国文化及其资源, 培育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最大限度地缩小国际文化反华、排华活动的空间。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法规, 牢牢把握文化引进的主动权, 严禁腐朽文化、庸俗文化、殖民文化入境, 加强对外来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管理。

(三)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文化主权意识的认同感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主要建设者, 他们的思想和心态, 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对国家利益的认同, 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方向。关注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主权意识, 树立国家利益观念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但又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应提高大学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担当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4]学校教育应该坚持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 继承与固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的主流文化, 抗拒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粉碎他们和平演变的战略。

总之, 重视国家文化主权,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有重点、有规划、有措施, 争取主动, 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吸纳又排斥、融合又斗争、渗透又抵御的历史条件下,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加强网络建设, 恪守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品质, 在建设中维护和发展国家文化主权, 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振兴, 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庚胜.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主权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1) .

[2]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郑文静.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输出战略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 (2) .

[4]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历史文化意识 篇8

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等。这些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如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单元中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子目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局势和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当时中国革命不能一味模仿俄国革命攻打城市,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最终使中国走向革命的伟大道路, 是中国及至全世界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同时联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也是人类又一伟大创举,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外,还需有改革创新的胸怀,学习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入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和爱国主义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每一节课中。抓住那些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使学生从具体的史实,尤其是从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身上,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受到切实的教育。

再如学生的忧患意识的培养也是历史科学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征。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门的讨论会,讨论“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使学生认识国家落后,人民贫穷,科技得不到发展,抵抗外来侵略能力就弱,就要挨打。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富强靠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评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评析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有名的三次革命运动的课文时,每节课可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按层次对领导人物、主要目的、革命性质、革命作用和最后的结果进行了解分析和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次革命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的,代表的是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救国救民方案是行不通的,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再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何能战胜装备精良有美国做后盾的国民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史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还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文化意识 篇9

2005年5月24日, 《新京报》发表了《亚洲意识是亚洲未来发展框架》。文章提及“吴仪副总理强调树立亚洲意识……带动全面合作以及尊重文明多样性”。这是中国对于整个亚洲负责任的政策宣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首先提出“亚洲价值观”。对秩序和集权的认同构建整个亚洲共同的价值体系。“倡导‘亚洲价值观’的初衷本是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是保护国家利益的举措;维护国家主权的外交策略;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种表现”。 (1) “亚洲共赢是要让亚洲所有国家共同受益。在国际舞台上, 在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定中用一个声音为亚洲的整体利益说话”。 (2)

中国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亚洲价值进行了归纳:“一是我们亚洲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二是亚洲的价值标准要比近几百年来主导世界, 也主导了亚洲的西方价值标准更为优越;三是今后人类的价值观应当以亚洲人的标准为标准。” (3) 这种归纳虽不全面, 同时也充满着另外一种“优势”思想, 但却能基本上反映出亚洲价值观倡导者的意图。

此外, 很多领域的学者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提到“亚洲意识”。如日本的三池贤孝就在他的传播学文章中提到“亚洲中心”。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概念:坚持将亚洲价值和亚洲理想置于求索的中心位置, 从亚洲人民作为主体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亚洲现象。 (4)

“亚洲认同”则是另外一个常见的表称, 其含义是指“以亚洲这个特定地区为忠诚物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确切地说, 是亚洲各国人民基于现实存在的世界地理分界而产生的一种‘自性’认识 (或一种‘自我认同’) ”。 (5) 它要求“在亚洲这一地区范围内的各成员国, 甚至每个个人都能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亚洲的一部分, 都会因为自己是个亚洲人而骄傲。如果这种认同能够实现, 那么亚洲也会形成一个整体。各成员国就可能在磋商、妥协中形成一个个决议, 顺利推进亚洲地区主义的实现”。 (6)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 “21世纪新亚洲的目标是应建立一个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平等互利、安全上互信协作、文化上交流互鉴的和谐亚洲”。 (7)

从1996年开始的亚欧会议到2002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亚洲合作对话会议”, 这些对培养我们的“亚洲意识”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亚洲意识”的历史渊源———亚洲主义

王毅在题为《思考21世纪的新亚洲主义》的论文中提出了下列主张:二战后, 新兴国家的联合和不结盟运动, 可以视为亚洲主义的萌芽。

何家栋先生考证, 亚洲价值观最早可追溯到战前的日本。 (8) 张军民讨论的亚洲主义出现在近代日本, 是幕府末期国学和儒学探讨日本和外部世界关系的延续。

自19世纪80年代自由民权运动时期到日俄战争前后的20世纪初, 从大井宪太郎、植木枝盛、河野广中、板垣退助、草间时福、杉田鹑山等日本亚洲主义活动家的主张中可见一斑。 (9) 还包括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胜海舟倡导的“亚洲同盟论”、“亚洲觉醒论”, 还有“抵制西敌论”、“日中提携论”、“亚洲连衡论”、“日本责任论”等。 (10) 其目的都是主张唤醒亚洲, 实行亚洲联合, 让亚洲各国执政者明白联亚抗击西方侵略。 (11) “以亚洲之力而超越、驾御欧洲”。 (12) “建立一个经济、政治与文化上‘同质’的亚洲”;此外, 樽井藤吉提出亚洲合邦论, 主张将亚洲主义从“理想世界”带回“现实世界”, 并在嵌入理性主义思想的同时采取具体行动。

日本因为自身的地理环境和物资条件的限制, 是亚洲国家中提倡亚洲意识最早、最积极的国家, 他们的亚洲意识论也是相当完善。如果说日本的亚洲主义还只是一个国家的设想, 那么到了19世纪末, 亚洲国家在面对该如何应对欧美列强压力的“危机意识”下, 就普遍产生了所谓真正整体意识的“亚洲主义”的思想和运动。

中国的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李大钊等一批早期革命者和思想家从不同角度研究和阐述了亚洲主义的思想。孙中山“同文同种”的文化心理认同和“大亚洲主义”、梁启超有“亚粹”思想、章太炎有“亚洲和亲”主义、李大钊的“弱小联合对抗强权”等。亚洲主义中种族、文明和地域话语吸引了中国不少知识分子, 特别是因为它内含对西方“近代”的批判。 (13)

印度的甘地、泰戈尔以及韩国和东南亚等地的一批知识分子也相继加入这一行列中。亚洲主义成为亚洲政治界和知识界的共同话题。二战后, 亚洲和非洲一批摆脱殖民统治的新生国家再次举起区域联合的旗帜。毛泽东、周恩来、尼赫鲁、苏加诺等积极倡导亚非会议, 推出影响深远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次会议提倡的团结合作和求同存异的精神, 有力地鼓舞了亚洲各国的联合自强, 也催生了亚洲主义的重新萌动。冷战是亚洲主义的过渡期, 受欧洲一体化成就的刺激, 亚洲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发展。 (14)

到今天全球化大潮中, 民族国家的结构和权力受到了削弱, 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真实的共同体, 一种平衡的、提供生存意义的区域主义共同体思想再次开始复活。正如王毅在《思考21世纪的新亚洲主义》中说, “21世纪新的亚洲主义, 要立足于亚洲大陆的百年巨变, 着眼亚洲未来的发展前景, 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把握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这样才能赋予亚洲主义以全新的内涵。 (15)

“亚洲意识”的文化渊源———儒家思想

罗杰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我们使用 (欧洲) 启蒙思想的价值观作为框架, 我们很容易“忘记印度、中国、波斯和埃及是古老的文明中心, 他们丰富的文化事实上是当代西方文化的基础”。亚洲往往被一种来自西方的、遥远的视角所审视。 (16)

亚洲主义的基本核心之一就是儒学重倡与“儒学回归”。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充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而且对东亚地区也一直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 包括西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依然还习惯于把东亚地区看做是广义的“儒家文化圈”。 (17)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 处于广义的“儒家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 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 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工业东亚”现象。 (18) 在对“工业东亚”成功的文化原因探讨中, 人们注意到曾经在这一地区长期起作用的儒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诞生于东亚地区的“亚洲价值观”, 也可以被看做是对在东亚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现代价值观的理性自觉。“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庸达观、诚实守信”的准则, 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稳定平衡。“合作、开放、和谐”也正是今天新亚洲主义的基础。 (19)

原始儒家中所凸显的“和谐化辩证法”, 通常是先发掘冲突与对立含有的对偶性与相对性, 为冲突、对立确立特定的范围, 寻找其内在的相互关系, 进而发掘冲突与对立中所蕴涵的互补性与互生性。

“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之所在, 又是社会能够存在的基本规范, 天地以其不断创造、发育、护卫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表现了“仁”的最高形态———生生之德。儒家还强调,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宇宙不是趋向于事物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与不和谐, 而是趋向于通过事物之间的差异互补而达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调节、相互成就的普遍和谐状态。 (20)

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强调亚洲正以“亚洲方式”而非西方化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包括地缘、种族性质的“网络集团经济”的区域性经济特征, 以及“从一党专政到多党参与的民主政治的演进”的东方型政治特色, 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发展过程。 (21) “亚洲人要按照亚洲人的方式行事, 而不是西方人的方式”行事。 (22)

一方面, 在亚洲人的观念中, 人权是双向的, “儒家不仅认为人们应该服从政府, 也强调政府的责任”, 在人际和谐的理念中, “言论自由、个人尊严以及其他人权”都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更为厚重的文化内涵, 由此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权观, 一定较之西方人权观更适合亚洲的具体环境, 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 人类基本价值中的民族性特色, 只是说明了实现途径上的文化性差异,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 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23)

“如果我们希望世人能接受亚洲价值观, 那就应该尊崇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并属于全人类的理想”, (24) 接受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理念, 以促进文化创新和人类发展。

“亚洲意识”的必要性和难度

亚洲的区域合作有自身的优势。“亚洲意识”在亚洲具备了深厚的物质、制度与精神的土壤。一方面, 它是亚洲解放自身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 在国家民族意识成熟后, 它也意味着亚洲要在保守民族国家意识和超越国家民族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

但我们也应看到亚洲地区历史上的恩恩怨怨, 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等积重难返的地区热点问题, 都是需要慎重对待的。这些都使地区合作缺乏互信的基础, 合作潜力也相应难以得到发挥。加上亚洲地区历史上未经历类似“大欧洲”思想运动的洗礼, 也未出现“泛非主义”之类的整体观念, 从而使得亚洲地区的合作缺乏足够的思想动力。 (25)

从亚洲地区的发展程度而言, 这里有世界上最富有的成员, 有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 也有社会主义国家, 信仰不同, 造就了各异的政治制度。此外, 在民族、宗教的构成方面, 亚洲也是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三分天下, 而且大多数国家均为多民族国家, 各国间的主体民族也差别较大。“一个太复杂多样, 且缺乏共识和认同感的组织或地区, 在一体化进程中将步履艰难”。 (26)

在全球化情境中, “亚洲崛起”与“回归亚洲”在建构亚洲意识的同时也会伴随亚洲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政治对话、思想对话和话语交换的过程。亚洲各国在关注共同文化问题方面合作、交流, 以寻求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和核心价值、维护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过程。

通过对“亚洲意识”认识成果的梳理, 我们看到它有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难以达到的效果, 这种效果有助于亚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也为获得日益增进的文化共同性奠定了基础。在实践层面运作的亚洲意识, 取决于亚洲国家和人民的文化自觉———对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自我认识, 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尊重、遵循和发扬。“和而不同”将成为推动亚洲文化发展的“软力量”, 而“求同存异”的文化自觉也将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亚洲意识。 (27)

摘要: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 都出现了一个以亚洲价值观为条件的亚洲意识。亚洲价值观的倡导者面临的最大诘难是:差异巨大、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亚洲真有统一的价值观吗?什么才是“亚洲意识”?本文收集了从1996年到2008年涉及“亚洲意识”的近50篇论文, 并对它们进行梳理, 针对“亚洲意识”主要从概念、文化和历史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英语文化意识巧渗透 篇10

一、 利用课堂教学, 进行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 即指导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 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 致使学生不懂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堂也是学生模拟社会交往的舞台。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注意正确的语言形式, 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创造一个语言文化环境,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发点是他对“语言习得”的认识。他认为“语言习得”是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他只是在自然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因此我们通过课堂模拟交际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教”语言的同时, 也“教”了语言的运用, 在用中学, 在用中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交际的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多种真实的生活情境, 使课堂教学的“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交流”。如在教学“Nice to meet you.”的时候, 可用多媒体演示一家三口在家中生活的真实情景片段, 出示一个可爱的外国小男孩的照片, 让他和学生交流“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昂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手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不但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英语环境, 采用科学的英语学习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力地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丰富课外活动, 了解异国文化

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西方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Tell me, I will forget.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 , 教师应通过课外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与, 在真实的情景中,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 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让学生多了解外国的文化、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 增加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 通过听来培养语感, 拓展学生的知识储蓄量。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第九单元时, 介绍的是国家, 只凭教师口头说说, 看看图片, 学生兴趣不浓, 而且还容易混淆。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观看介绍各个国家风景的影片, 欣赏各个国家的民歌, 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不仅让学生知识学得扎实,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渗透了文化意识, 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 加强文化交流。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缩小了时空距离, 加大和方便了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交流,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文化”已经形成。网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量的、多渠道的、有意义的及可理解性的言语输入, 为学生提供接触大量真实语言的机会, 学生能感受到美丽、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 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 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提供丰富的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异国的文化。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 扩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才能使他们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历史文化意识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意识 培养 路径

一、引言

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能力。其中,历史意识作为一种潜在的思维方式,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意识也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能力,逐步发展成对历史的继承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并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优良革命传统;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表达能力,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等。这样,可提高学生历史认知能力、观察与思维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历史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深化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意识

1.把握历史知识联系

由广义上讲,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人类社会史与自然史;由狭义上看,历史是人类社会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在历史学科中,主要是通过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记载,对现代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想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则需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还需认识到历史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前的启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既要生动地讲解历史知识,更应把握历史知识的纵横关系,注意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突显历史学科本身的系统性与关联性特点,让学生学会跨时空地联系和类比所学历史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问题,从而发掘与把握历史规律,把握科学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形成。如教学《新文化运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思想、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状况,思考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以及两者的关系,使其对比与联系学习,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发掘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历史教学,加强思想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教授历史知识,还需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历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每章节知识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譬如民族意识、民主意识、爱国意识、创新意识等,这就为历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内容与素材。如教学《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抗战英勇事迹的学习,唤起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并使其学会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尤其是通过学习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了解军国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形成争取和平与反对战争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呈现《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材料与地图,并联系所学地理知识,探究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思考为何日军进攻卢沟桥?而后播放卢沟桥事变影像资料,对历史真实进行再现,合作探究:佟麟阁生前激励将士们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从这段话中可反映出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接着教师可呈现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与相关录像资料。讨论思考: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当前一些日本右翼势力试图抹杀该历史事实的目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这样,既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了学生民族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留下的启示,促进学习历史意识的提高。

3.提高历史评析能力

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能够将社会生活热点、重大问题等与了历史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评析历史,学会关注生活,认识现实,并从历史角度来对过去加以审视,对现实加以正视,对未来进行展望,从而促进历史意识的形成。这就意味着学生不可局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知识的记忆,而应借助学习活动,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并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加以联系等,以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与意识。其次,立足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历史意识培养途径。在当前历史教材中,融合了思想意识与历史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知识,是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把握历史和实际的联系,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这为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依托教材,引入生活实例。如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导入框”,然后要求学生围绕其中的内容回顾平时所闻所见;亦或教师呈现相关的影视作品、图片、文字资料等,巧设启发性、探究性问题等;或者通过“活动与探索”、“练一练”等栏目,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另外,则是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拓宽培养渠道,将历史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深化学生历史意识。如参观历史纪念馆;“寻找历史遗迹”活动;利用日历,引导学生想想历史上的今天有何事件,如节庆日、纪念日,比如“9月18日”、“7月7日”等。然后利用调查访问、上网查阅等形式来认识这些历史事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意义,并写写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这样,有助于拓宽了学生历史知识面,增强学生历史意识。

【参考文献】

[1] 莫宏雨. 试论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5期.

[2] 丁松泉. 历史意识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6期.

[3] 徐玉萍.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策,《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2期.

规则意识与和合文化 篇12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牛、鸡、草三样事物间分组,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选择会有不同。一般情况下,东方人会将牛和草分为一组,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将鸡和牛组在一起。理由很简单,东方人认为牛吃草,所以牛和草的联系就会紧密一点,而西方人会认为鸡和牛同属于动物,他们应属于一类。从这个测试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东方人习惯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直接的方式,而西方人则喜欢用一个普遍的规则来解决问题。刚到美国的中国人或许会对这样的事情感到不适应:邻居之间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侵害到对方的一些极微小的利益,在中国可能自行协商解决或者忍一下以免伤了和气,而在美国可能在你没有任何预料的情况下看到警察上门拜访,而你的邻居可能刚才还与你微笑着打招呼。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说过这样一个不算新鲜的笑话:一个人和他的美国女朋友在纽约大街上闲逛,看到红灯忙不迭地闯了过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拜拜了。他回到北京后,又和中国女友逛街,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地在等,女朋友又不高兴了,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比中国人具有更强的规则意识。

由于美国特殊的历史(没有贵族社会的历史),使得美国人民对于权利的维护意识远远强于对权力的畏惧。而三权分立的社会模式使得法院的这种中立、超然的裁判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因而对于公平和正义的理解,美国人与其他民族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在美国,人们常把警察和法官看成是大权在握的法律权威,他们使用其权力来执行法律。他们被奉为其决定以惩罚的威慑力量为后盾的权威,并得到公众的普遍服从。有研究表明,美国人对于程序公正的要求更甚于结果的公正。他们经常通过对司法程序公正的衡量来评估他们与执法者打交道的经历。人们接受或者拒绝警察和法官做出的决定的基本依据可能是他们对当局做出决定时所使用的程序的公正性的评估。这儿有一个例子,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Chicago, Illinois) 的交通法庭,通常的做法是只要当事人亲自出庭便可撤诉,因为人们认为来法庭接受审理就已经足以算是对轻度违规的惩罚了。

二、和合文化

与美国人动辄对抗,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不同,中国人喜欢把“安分守己”、“息事宁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作为做人的行为准则。儒学大师钱穆在谈到中国的国民性格时,进行了中西对比指出:中国人好群居,西方人好独立。此乃中西双方文化相异一要端。人生不能离群,西方人乃于群居中好独立。年必有一己,此己必具独立性,而中国人则于独立上好群居。故中国人乃异中求同,其文化特征乃一和合性。西方人乃同中求异,其文化特征乃一分别性。推此求之,东西双方文化异同率无逃于此。所以,“中国文化的一个至为基本的原理就是‘和合性’。认为‘合’总是好的,‘分’总是不好的”。

和合性文化在中国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清晰的自我疆界,中国人不喜欢在亲属、朋友间划分清楚的界限,他们宁愿互相渗透,彼此依赖、不斤斤计较并由此构成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在中国,“逆来顺受”、“吃亏是福”、“和为贵”等观念支配着人的行动,为保持一团和气,中国人不过分坚持己见,甚至会牺牲原则,从而体现一种“合群性”。

中国的这种文化使得中国人不愿意走极端,改革中喜欢打折扣,表现出折中和调和的处事态度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性之短处亦自有之,如好调和以致不彻底,即其一也。”鲁迅也曾辛辣地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是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三、我国这种法律文化与法治的冲突

折中和调和的处事态度使得人们重人情而不重规则。犹太裔美国人乔德睿在北京居住一年,即已对此深有体会。乔德睿身为法学教授和律师,好以理性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事物,对于规则特别看重。他感觉在感情和规则两端,中国人的天平是向感情一端倾斜。2004年,乔德睿应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800所大学的英语口语比赛评委。比赛中,几位台湾地区的学生成绩平平,按照评委的评分,不能获得决赛资格,但因为他们来自台湾地区,中央电视台最后决定让其中一个学生进入决赛。乔德睿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按照比赛规则办事。令他惊讶的是,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却说,没有规则。他指出:这种情况如果在美国,早就有其他参赛学生提出抗议了,但当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抗议。自己的决赛资格被其他没有资格的人拿走了,他们没有生气,但是在领奖时,一名台湾学生的“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一句话却惹恼了在场的所有参赛学生和观众——“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你难道不是中国人吗?”这时我感到中国内地人对台湾人的那种感情是不能用规则去衡量的。

中国人的这种文化的和合性对增进和谐、加强社会凝聚力固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种性格却并非总为国人带来益处。在我国,规则常常会被灵活掌握,法律也显得到处有空子可钻,秩序可以被随意打破,依法治国也只能流于形式。在我们的身边,这种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压黄线、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到随意违约、恶性竞争、坑蒙拐骗,以及为谋取非法利益跑门子、拉关系、行贿受贿等。对这些现象,人们似乎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还把这种超越规则的行为归纳为另一种规则,叫做“潜规则”。而在这种氛围中,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倾斜。其实,这种践踏规则、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这种“能力”也只是为国人“赏识”。据说某地为招商引资,开出了免税、免费、审批手续可“先上车后买票”等优惠政策,不曾想“外商”挥袖而去。后来“外商”给出的评价是:政府不尊重法律和规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谁还敢在这里投资。在他们看来,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四、结束语

可见,我国虽然在制度上已经有了现代法治国家的模式,但在思想和观念上,我们离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这也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得不到贯彻的很大因素。因此我国走向法治之路恐怕还须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我们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我国的社会制度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不能将外来的制度照抄照搬,否则淮南为橘,淮北可能就是枳了;第二,也是解决起来最为艰难的问题,就是培养国民的规则意识,只有国民真正地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权力,我国的法治时代恐怕才能真正地到来。

参考文献

[1]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8.

上一篇:质量安全现状论文下一篇:通信电源设备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