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安全意识(共10篇)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1
一、来自长春市的一项调查
2015 年底, 在吉林省长春市, 有一项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天桥没修时, 天天喊着让修天桥, 现在修好了, 怎么还有人在桥下走呢?横穿快速路, 实在太危险了。”最近一段时间, 长春市民刘先生关注到了位于亚泰大街上的几座天桥, 如今这几座天桥早就可以正常通行了, 但仍有一些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 随意横穿马路。
行人:宁穿马路也不走天桥。22日下午4 点左右, 刘先生着重观察了南岭小学门前天桥和靠近卫星路附近的天桥。
“我在卫星路附近的天桥底下观察了10 分钟, 没人横穿马路。”刘先生称, 可能是因为天桥下的隔离带太多了。
“南岭小学门前的天桥, 我同样观察了10 分钟, 一共发现4 个人横穿马路。”刘先生说, 最让他气愤的是一名男士, 他穿行整条马路一共用了5 分钟“, 当时路上车特多, 他有时还得退回来, 但就是这样, 他还是不走天桥。”刘先生说, 他测算过, 正常情况下通过亚泰大街上的天桥仅需2 分钟。
踏查:天桥下部分护栏被毁。23日下午, 记者踏查了亚泰大街上的四座天桥, 这四座天桥分别位于二道街附近、长春市八中附近、南岭小学附近、卫星路附近。
二道街附近的天桥下目前已被设立了高约两米的护栏, 行人很难横穿马路。一名附近的市民表示, 该天桥下方过去频发事故, 如今天桥修好后, 市民基本都选择走天桥。
在长春市八中附近的天桥下, 记者发现部分护栏已被人为破坏, 而且护栏的高度不到一米, 有些着急的市民会选择从护栏上翻越。记者观察了10 分钟, 有两人结伴从天桥下匆匆跑了过去。
而路人横穿马路最为严重的, 就是刘先生所说的南岭小学附近的天桥, 记者发现, 在该处天桥正下方, 约有十几米的护栏被人完全拆除了, 这无疑为市民穿行提供了“捷径”。记者也观察了10 分钟, 先后有3 人穿行而过, 而此处路段属于快速路, 过往车辆车速较快。
在踏查最后, 记者来到了卫星路附近的天桥, 正如刘先生所说, 由于天桥下的马路被隔离带分割, 无人横穿。记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 绝大多数市民还是选择利用天桥通过马路, “任性”横穿马路的市民仅仅占一小部分。
探因:走天桥嫌麻烦。为什么有人不愿从天桥上安全过街呢?“我就到马路对面, 走天桥的话要多走挺多路, 太不方便。”“我着急啊!”“我看他们走了, 我就跟着走了。”……这是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听到横穿马路市民给出的理由。
面对有天桥不走的行人,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一脸不满。他告诉记者, 近几年, 长春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修建天桥方便市民出行是好事, 但如果行人不愿意走, 让天桥成为摆设, 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政府的投入?
家住二道街附近的陈先生一语道出了这一怪象的“症结”:归根结底是市民缺乏文明素质和安全意识, 贪图方便。
交警:罚款难度高。“对行人处罚难度较高, 平时主要还是批评教育。”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南关区大队的一名交警表示。根据规定, 现场处罚现金需要至少两名交警同时在场, 但目前警力紧张, 不可能抽出这么多警力处罚违法行人。“如果行人身上确实没带现金, 交警就没法处罚, 这就会引起其他违法行人的攀比, 到底罚谁不罚谁, 这就很难处理。”这名交警表示, 告别这一陋习, 更应该从宣传和教育入手。
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名交警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 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二、一组相关数据
几年前, 就有统计数据:我国每年21 万起道路交通事故, 6 万余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室的监测数据显示, 在各类伤害死因中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第一位伤害死因。
“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 这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
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显示, 近年来, 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 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车辆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
“小节致命”触目惊心:某年有统计, 1~10 月份, 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 人;因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造成死亡26154 人;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肇事造成429 人死亡;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肇事造成161 人死亡。平均每天2.6 人死于“闯灯”、86 人死于“越线”、1.4 人死于“不让”、0.5 人死于“强占”。
三、“骑着汽车”等乱象需进一步治理
“我国从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王国骤然转变, 虽然技能转变过来了, 但汽车观念和文化却没有建立。”长期研究交通安全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攀教授认为, 细节致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安全意识的人们对交通规则的群体性漠视, 这让中国人看起来更像在“骑着汽车”。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调查显示, 在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原因的调查 (多选) 中, 59%的人认为是“人车争行”, 41.8% 的人认为是 “ 道路规划不合理”, 31.4%的人认为是“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合理。”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 道路建设滞后, 公交分担率低, 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注重短期建设, 忽视长期影响,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造成一些道路存在交通拥堵“瓶颈”和安全隐患。
不安全的路在农村更为突出。数据显示, 截至2011 年, 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10 万公里, 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354 万公里, 占86%。由于道路标准低、安全设施不全等原因, 2003 年以来, 一次性死亡10 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超过半数发生在农村公路。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会庆教授指出, 虽然近年来各地交管部门应对交通安全投入很大, 招数层出不穷,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受访的多位专家和管理人士指出, 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定位不清、政策短视的问题。只有搞清楚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才能有长远眼光, 交通安全政策才能保持稳定。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2
电力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与企业文化建设初
探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的工作方针,为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个电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那么怎样才能把“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落到实处,在生产现场大力开展反违章和习惯性违章活动,强化“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呢?笔者认为,做好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是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各项安全生产和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观。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
1、树立零事故的思想理念:电力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任何一个电力职工都是不愿意在生产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如果把职工的这种愿望作为一种企业财富,结成大家一起来向“零事故挑战”的共同愿意,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再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就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这样,任何事故就做到有效预防和有效控制,零事故就能实现。
2、加强对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防:要实现零事故原则,必须把岗位主体与客体的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点事先辨识出来,加以控制和解决,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对班组安全生产现场来说,对重点、难点、危险点要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在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之间、多--
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现场、登高作业攀登处等必须悬挂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监护,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人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要在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的能力,达到安全隐患大家清楚,事故预想人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每次现场工作都能安全无事故。再从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主体—生产一线的员工人手,采取发动群众,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专业把关的原则进行。
3、组织调动职工人人参与的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群体行为,单纯只靠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全员参加即大家共同参与,站在安全生产的立场与工作岗位角度,以零事故为目标,主动查找所在作业场所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因素。班组每个员工对承担的作业项目,生产场地作业的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对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做到心中有数。事故的突发性、隐蔽性和多维性,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系统性、动态性、群众性,只要班组把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班组全员行动起来,每一个工作班组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的防护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监督工作,在生产现场广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努力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过程无危险,才能实现班组生产达到安全、稳定、长效、无优。
4、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教育职工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这样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应该再提高一个层次,使之达到“我会安全”的程度。一个员工连自己都不会保护,怎么会保护好他人呢。安全教育逐步从“要我安全”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主动式教育,只有“我会安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基础,职工的生命安全问题更是一个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做好“我会安全”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是杜绝人身伤害和人为事故的重要一环。
二、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生产现场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从心理学讲,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注意。因为 “讲危险”比 “拼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直观性,更易被职工接受,更易引起职工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分危险点分析和工前五分钟活动两步骤进行。前一阶段主要是发掘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后一阶段是重点落实预防措施。电力系统现行“安全票”、“操作票”管理制度,又是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内容:通过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明确几个问题: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现场状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隐患、填写“安全票”、“操作票”等;危险点控制措施落实。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程序: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即发现问题、研究重点、提出措施、制定对策、监督落实。
2. 组织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要把正确处理好违章和反习惯违章工作与安全教育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在反违章和习惯违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安全方面的规程和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组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学习和讨论,利用安全宣传栏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注重激励作用。班组要根据危险点辨识的结果,即实施结果,开展好考评活动,及时推广危险点分析活动中好的典型。
(2)班组长要事先准备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活动前班组长要对班组危险点预防分析所进行课题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准备,以便开展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引导性发言,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应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不能一言堂,应让所有班组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节约活动时间,提高活动质量。
(3)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形式要直观、多样化。班组长可结合电网和生产现场状况,画一些作业示意图,便于大家分析讨论,或在作业现场进行直观的、更有效的分折,也可随着作业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危险点进行动态的分析。同时要抓好“两票”即“工作票”、“操作票”的审查和整理。“安全票”、“操作票”实施一段时间后,车间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认为已形成典型的、标准化的“两票”进行系统审查、修改和完善,使其真正成为规范、标准的典型“两票”,作为现场保证人身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的依据。
3、抓好工作前五分钟的安全活动
工作前五分钟的安全活动,就是指现场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成员宣读工作票,交待安全措施和工作范围、内容等,它是危险点预防分析活动的结果(两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由现场工作负责人组织从事该项作业的人员在作业现场利用较短时间进行,要求根据危险点预防分析提出的内容对人、机、料、法、环进行确认,并将对工作危险点分析出的“两票”中所列安全措施逐项落实到人。班组全体员工应对所承担的工作项目、任务、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如误登带电设备发生触电、误走带电间隔、起重伤害、高空坠物、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都要在作业前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每次现场工作都能安全无事故。
浅谈企业文化与意识建设 篇3
1企业文化和意识建设的含义
1)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①表层的企业文化。指的是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②中层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交往等方面以及企业对于效率、效益、时间等等问题的价值观念。③深层的企业文化。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即共同持有的价值观。这部分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灵魂。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
2)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意识建设的基本内容:一是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二是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形势教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厂规厂纪教育等。
企业文化与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2.1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结合
有人形象地将思想政治工作比喻为风筝的线,将企业文化比喻为风筝,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引导和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基础性政治保证作用,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开拓了新的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形式,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
1)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加以创新和改进。企业文化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延伸了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丰富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并贯穿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部位,成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的企业管理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把握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有利于充分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产物,以其特有的贴近企业、贴近管理、贴近职工的特定优势,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将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融为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點和结合部。企业精神始终是企业立足不败、长盛不衰的精髓所在和精神支柱,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企业精神、弘扬企业作风、倡树企业道德和塑造企业形象等密切结合起来,不断为国有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注入时代特色的新鲜气息和丰富内涵,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
3)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在多年的实践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着巨大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企业文化作为当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被世界优秀企业证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中两项不同范畴的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企业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起着基础性政治保证作用。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应当有机地融合、统一起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和新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保证,并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挥作用提供落脚点。二者在“企业”这个舞台中应该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2.3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下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
2.4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结束语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市场竞争,学校文化
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市场意识就是体现经济主体能够积极为可能的交易对象的利益着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满足和付费。当代大学生有着扎实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他们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势必成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推动者。然而,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反映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本文以学生党建为突破口,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促进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市场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
1 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局面。学生既要读书,又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应该说,学生已经有了市场竞争意识,在思想教育中我们发现,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按理说,学生党员在高校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由于高校的特殊情况,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对于学生队伍的先进群体,学生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学生党建工作干部难以把学生的党建工作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在推优、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老师来决定推荐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入党同学,这种方式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学生的政治表现、思想觉悟评价的偏差,结果在对党员的考察和发展中出现以偏盖全的现象,影响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有追求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发展人数的倾向,衡量学生党支部工作好坏的标准主要凭发展党员的数量,而对入党前的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符合中央加强大学生党建的要求。因而,党员群体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领军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全体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提前让大学生了解市场竞争的思路可行吗?
事实上,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意识行为的影响与此是相类似的。因此,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是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意识,这就需要学习企业思想。根据高校人才、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将企业化思想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激励机制和制度。当代大学生是优秀青年群体,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力军。新的形式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大胆地进行创新,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2 以企业竞争文化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文化可以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并把这些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让学生明确一种企业化思想,并将此应用于自身。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遵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在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凝结全校智慧,制定规划。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能力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培养特色,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办学之路。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
企业竞争的立足点在于:首先,要有掌握精湛技艺的工程师——要建立一支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这个教师队伍要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真正能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有良好的产品模型——根据高校实际,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这些党员干部要经过组织部的认真审核、公开选拔产生,同时要对这些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再次,保证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努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党员时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进行,切实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对拟发展的对象考察时,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又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全面了解,提高考察发展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最后,要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健全教育保证机制。除了原有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外,学生党支部要结合工作实际,再建立一些新的制度,进一步实现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规范性。使学生党员在全体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
企业思想进入高校,就要求加强“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赢得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如果把高校与企业相类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就是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应该把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来抓,要将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之中。所发展的这些党员不仅具有理论和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与时俱进的党的优秀品质。他们在学生中间通过体现党的先进性和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来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通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在优秀大学生中主动培养发展一批党员,并通过这些党员在各行业发挥积极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同行业人员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学生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应该贯穿“生产过程”的始终。
3 企业思想融入高校教育的原则
市场高度竞争背景下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由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一般普通本科线下的大学生,有其特殊性,因此,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是社会、学校、家庭多维互动,立体地、多层次地、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各方面需要,尊重、关心、开发他们,启发他们的自觉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大学生身上,坚持以人为本,多角度、多视野的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站在世界和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角度认真研究大学生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变化、新内容,研究并掌握影响大学生群体和个体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因素,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改变影响群体或个体的思想的内外在因素,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应然视角——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关键点在于教育者要认识到忽视和淡化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就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途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出现严重偏差,表现在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上就会出现我们所不需要的至少是思想道德素质上的“畸形人”,从而会在整体上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瘫痪。
市场竞争条件下教育持续的动力一—坚持创新的原则。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必然之意,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和现象是不曾遇见过的,完全照搬照用以前公办学校的成功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这就需要在充分研究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共性和特殊性基础上,从观念、内容、手段、机制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创新中得到加强和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竞争日趋激烈,要使高校所培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就有必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明确。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意识行为的影响与此是相类似的。因此,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秦著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对策[J].理论学刊,2006(11).
[2]赵阳.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江苏高教,2005(4).
浅谈安全文化与安全意识的关系 篇5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鲜词汇,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欧美各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最终得出要想保证企业安全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制度管人的层面上,应开辟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法。使生产作业中的员工能够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安全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文艺复兴使得新文化,新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文化对人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制度与法对人的束缚。
由此欧美国家很多安全生产研究人员将安全与文化进行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即用文化的影响,使人从思想上形成一种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新意识形态,由老式的制度管人模式演变到现今的文化改变人的新型管理模式。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成效,通过安全文化的灌输与培养,使得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大大的得到了增强,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中,自觉自愿的去遵守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和制度,这样做首先得利的人是自身,其次就是保证他人不受伤害。
欧美国家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使得各类事故大幅下降。中国于20世纪末引入安全文化建设这一管理模式。在引入后,中国的安全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原来的重视“物权”逐步
转移到重视“人权”。“安全生产法”的建立与实施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的引进,中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由此说明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断出现的安全管理难题。
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员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现阶段,我中心正在由原来的作坊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转变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中心的文化建设逐年提高,人员素质也随之提高。文化建设为我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与契机。尤其在安全文化建设上,我中心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不断的对现有人员进行教育与宣传,使得中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逐年提高。虽然,员工的安全意识相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距离国内外许多现代环保处置企业仍有差距。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还将会继续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为环保公司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中海油环保事业奉献更大的力量。
碧海环保服务中心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6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7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0的新论断新要求,从国家战略层面突出强调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推进中国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文化软实力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我们要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发,基于国情现实和面向来来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殴,不断提高价值导向力;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着力拓展对外文化传播,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不可代替的功能作用,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有利于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最重要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牢牢抓住文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就为执政党抢占文化建设战略制高点、高举精神旗帜、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里要突出一个关节点,即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就必须使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相结合,有效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同。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这一理论体系是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的过程。这就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建立一整套适应不同层次的传播渠道和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改变空洞说教、单向灌输的表现形式,让其深入人心、激励人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效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接受和遵行,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2有利于增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在当今我国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情况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迫切要求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以主流文化引导非主流文化,加强和谐文化的兼容性和先进文化的导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确立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功能和整合功能,引导和利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控制和指导整个社会意识走向,维护和巩固政治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交锋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坚持和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和整合作用,“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朝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要在构建和谐文化和推进文化建设中正确把握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主旋律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取向,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多样化是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客观反映,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主旋律是主导,多样化不可或缺。必须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统一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导向性,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有效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强化立主导、谋共识的整体效能。要用社会主义文化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凝聚人心,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思想交锋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控能力和整合能力,引领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掌握传媒舆论的主动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推进新闻宣传的主流化转型,牢牢把握宣传主阵地和舆论主渠道,强化新闻宣传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网络监管,整合各级各类网络资源,并不断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进一步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舆论引导、和谐共建来展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整合力,通过精神激励、利益协调、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来展现主流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通过化解矛盾、消除冲突、排除隐患、净化环境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力影响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和整个社会意识的成功引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日益凸显,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超强经济实力和科技强势,利用信息控制、传媒传播、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极力宣传和推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严重威胁。一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政治颠覆和“意识形态分化”,妄图实现“西化”、“分化”中国及“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并把发展中的我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而加以遏制和控制。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和理论势力的涌入,如西方新自由主义等影响我国理论学术界,企图否定和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这种“思想渗透”、“价值输出”、“模式移植”、“文化侵略”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危害。面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进逼态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共同思想基础,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独立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和促进和谐世界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我国要在国际话语权的激烈争夺过程中,大力加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促进建立国际话语新格局和新秩序,正确引导和影响国际社会和社会心理趋向,奋力抵制和反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话语霸权,加快改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弱势地位,有效抵制西方强大话语攻势和意识形态渗透,努力消除国外舆论对中国发展的曲解和误解,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了解、理解和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外话语平台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境外的有效落地,建立对外文化传播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扎实有效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国外孔子学院建设,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传播渠道,着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坚决打破西文化帝国主义的信息垄断、舆论控制和文化霸权强势,努力宣传我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成就,努力宣传我国尊重国际不同文明、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
4有利于抵御西方的文化侵蚀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7
近年来, 吉煤集团舒矿公司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创建的主题文化之一,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 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通过远景激励、理念渗透、精细管理、行为养成等方式, 有效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行为, 塑造本质安全的人, 建立本质安全岗, 打造本质安全矿, 从根本上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通过几年来在安全工作上的不断探索, 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安全管理重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七条规定是当前煤矿平安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当前平安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是上级平安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七条规定也是当前煤矿企业平安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舒矿公司二矿为便, 他们在开展学习《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过程中, 将《七条规定》制成宣传牌板, 张贴在醒目位置, 方便全矿职工能够随时阅读到《七条规定》的内容。并利用广播、条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 深入宣传出台《七条规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将为什么要制定《七条规定》、《七条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落实好《七条规定》等重点内容向全矿干部职工进行详细的宣传解读。并充分利用职工班前班后会等形式, 认真学习宣传《七条规定》、《十项权利》, 层层签定安全承诺书, 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组织观看安全警示片和事故案例, 深挖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整改意见;深入现场, 查隐患、反“三违”, 使全体干部职工真正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并将印有《七条规定》、《十项权利》的安全学习卡片发到每名职工手中, 方便了职工携带和学习。深入到职工群众中, 就安全规章制度怎样落实、职工权利怎样实现、如何杜绝事故、抓好安全等方面广征意见, 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通过一系列的举措, 使一线的煤矿工人使职工认识到员工既是七条规定的监督者更是执行者, 确保了学习贯彻效果。
二是培养全员参与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在每一个段队, 每一个作业点, 每一个工作面, 每一个成员都在参与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长期以来, 不少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与管理实践中, 把管理者与员工定格在“管”与“被管”的方位, 这无疑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舒矿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积极探索构建企业文化, 实施人本管理、全员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新模式、新制度、新举措。在实施企业“本质安全”战略的过程中, 要求企业各级管理者, 以关爱员工生命和健康为基点, 充分尊重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自主地位, 实施员工对安全管理的全程参与。从安全规程条例、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的制定, 到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 都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真正把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要求和愿望, 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 入脑入心, 全员认知, 内化到心灵深处, 转化为安全行为, 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是创新安全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提高员工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使一线矿工积极参与各类安全活动。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经验座谈会、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我为安全献一策等活动, 增强员工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近年来, 舒矿公司工会通过调动和发挥群监员、协管员、青安岗等组织的安全监督监察职能, 采取日常抓宣传、井口搞服务、段队建联保、协管结对子、家属高话安全、帮教入家庭等亲情化教育方式, 常年进段队、到井口、入井下, 开展文艺演出、安全竞赛、节日慰问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形成了一个“安全生产教育为先”的责任共识, 夯实了一个“安全第一”的思想基础。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力度。人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在提高思想意识的同时, 兼顾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要着重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四个环节, 做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培养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 引入激励机制, 充分刺激职工的求知欲望。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除了要进行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一般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 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规定、标准等的培训外, 还应该开展有关安全方面的预防、系统管理等新科学理论的技能培训, 从思想和技能上双管齐下, 全面提升, 增强对危险的识别能力, 练就自我防护本领, 在做到自我管理的同时提倡相互之间的督促作用, 打造和谐团队, 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大目标。此外, 要发挥亲情的在安全教育中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 不是大道理满堂灌, 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 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如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交心谈心等亲情教育法, 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并真诚邀请职工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亲情的感染作用, 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
总之,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安全意识也非一日所能养成, 要想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必须做到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摘要:安全管理重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 要通过组织学习《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培养全员参与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创新安全活动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力度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真正把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要求和愿望, 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8
案例分析
事故一:某电厂职工刁某在拆除380V直流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相线的过程中意外触电, 经抢救无效死亡。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 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 只因在本次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 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 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 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 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二:某铝厂维修工孙某发现正在运行的4号皮运机皮带跑偏, 于是便用扳手去调整。经修理调整皮带不正, 这时孙某又发现4号皮运机被动轮沾有钡饼料, 便用左手去掏, 结果被运行的皮运机皮带将手臂卷入辊中, 造成左上臂中间断开伤残。孙某安全意识不强, 在设备运行的情况下, 用手代替工具违章操作, 是造成这事故的主要原因。
以上这两个事故是从国家安监部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 汇编的一些事故案例中选摘的, 看后不由觉得心情沉重。因为这些事故, 都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引起的, 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 但是事故却依然发生了, 最终给国家、集体的财产造成损失, 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
据资料表明:由于生产组织者、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盲干及操作不当等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率约占60%以上。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它警醒着安全生产管理者对此要有足够地重视, 因为发生安全事故已不仅仅是由现场隐患等外部客观因素引起的, 更多地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这类内部主观原因造成的。可以说,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重大安全隐患。
如何才能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更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
笔者认为, 还是要通过加强安全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做到主动防范、积极防范。另外,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 还要尽量让安全教育显得生动、形象、有效, 以期能够让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为此, 笔者建议在进行安全教育时, 应采取让职工更能听得进去, 接受得了的方式进行。比如,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 把本单位出现的违章行为及造成的后果汇编成集, 在安全会议上与职工共同剖析事故成因, 实施例证教育, 促使职工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可采取现场实践操作演练演习的形式, 假设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意外, 提出一些快速处理方案, 示范正确操作方法, 让职工现场学习马上实践, 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引导遵章作业, 可以肯定这个过程会在职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以后实际生产中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 职工就会很自然地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9
案例一:2009年,某化工企业发生装置泄漏事故,致人员大批中毒,企业生产中断,虽无人员伤亡但后果严重。调查发现该企业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未经监督检验,违规使用。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压力容器的生产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国家质检总局安全技术规范《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很显然,该化工企业和压力容器生产单位违反了压力容器生产、使用的相关规定,擅自违规生产和使用压力容器。
按照压力容器生产单位的说法,该化工企业认为无须履行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及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先使用生产,等有人管再说。我们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之所以会发生此类问题不仅暴露了个别企业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置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投机心态,也充分反映了在市场经济中个别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错误理念。诚然,对于包括化工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来说,早投产、早收益无可厚非,但是前提必须是建立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尤其是化工装置的投产使用,一旦发生事故,轻者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重者发生设备爆炸,后果将难以预料。以往发生过的锅炉、压力容器伤害事故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存有侥幸心理。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自觉遵守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的管理制度,是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遵纪守法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和进行。
企业经营者是生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永远是第一要务,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淡化安全生产的责任义务,更不能把发展生产与生产安全对立起来,这是应该必须时刻牢记的。只有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义务,才能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预期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目标。
案例二:某民营化工企业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起重事故,一台大型汽车式起重机起重臂折断,被起吊化工装置破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此起重机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在使用周期内,企业拟以检验合格为依据向检验部门追究责任,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义务。
调查发现,该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误操作,曾造成第二节起重臂一处内凹变形并导致焊缝局部开裂。操作者隐瞒事故且没有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汇报,因此企业也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导致起重机带病作业,从而引发此次事故。
此案例首先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认识检验检测部门给出的设备检验合格结论及其责任。我们知道,特种设备大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其在用性决定其处于工作运行状态,也就是说,处于金属结构受力状态、机械零件磨损状态和电子元件逐渐老化的状态,一些检验项目的参数是变化着的,检验前后是不一样的。因此,检验机构所进行的检验检测,只能记载检验进行时特种设备当时的状况,并据此对照判定标准做出相应的综合判定,形成检验检测结论。这样的检验检测结论就存在着记实性、时效性。这是在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与产品出厂检验检测在本质上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以起重机为例,其起升机构的钢丝绳现场检验其发生断丝但尚未达到规定的报废根数,检验结论应为合格,此钢丝绳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新的断丝,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因而造成不合格。又如,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下挠度在检验时临近但未达到规定修复的下极限,检验结论应为合格,由于起重作业中某次超载使用使自身的强度(刚度)降低,也会导致主梁下挠度超标。再如,特种设备上的电子元器件,由于触点腐蚀导致接触不良,造成动作可靠性降低,也可能使特种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严重者导致安全保护装置失灵。再以压力容器为例,检验时罐体腐蚀尚未达到报废标准,不能保证在一个检验周期内腐蚀不超标。在诸如上述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中参数的变化,使检验检测时的量值随之发生了改变,当这些改变达到不合格的规定时,特种设备的现状显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的检验检测合格结论显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单位如果没能采取措施、没能及时处理和解决产生不合格项目的问题,将由此承担管理责任。如果因此引发特种设备事故,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合格结论无关。所以,检验检测合格结论不能作为特种设备检验周期内始终合格的依据,不能替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这种自行检查,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出记录。在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从以上规定不难看出,使用单位承担着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的合格结论与使用单位的日常检查相互不可替代,这是检验检测机构与使用单位的各自职责。经过检验检测认定的不合格设备,无疑需要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并认真进行整改至合格;取得检验检测合格结论的特种设备,仍需使用单位通过自行检查和日常的维护保养使其始终处于合格状态。如果以为经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势必造成使用单位自身管理的缺失,倘若这种缺失引发事故,使用单位只能自食其果,检验检测机构不能因为出具了检验检测合格结论而承担责任。
本案例中起重机操作人员在作业中造成起重臂损伤未及时报告和处理,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等规定,企业应对此引起重视,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遵章守纪,保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强化民营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十分必要。特种设备管理是动态管理,民营化工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只有自觉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责任义务,才能有效地规避责任风险,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的工作目标,最终达到促进化民营化工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两例民营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典型案例剖析, 论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义务, 阐述强化民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旨在促进化工企业增强责任意识, 提升特种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3) :71-82.
[2]张一恒.特种设备安全[M].上海:上海工业出版社, 2003:172-243.
[3]杜平虎.谈特种设备技术检验结果定量评定方法[D].第一届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0:21-23.
[4]万力.起重机械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789-1804.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 篇10
关键词:安全,管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146-02
对于任何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之所以说它永恒,是因为不论各行各业,不论远古未来都涉及到安全。“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场所就有安全,保证了人类生命不受伤害就保证了安全”。那么要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呢?
1朔黄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朔黄铁路公司自2000年开通运营以来,运量每年呈千万吨级的增长。近年来随着万吨列车的开行、扩编试验、30 t轴重车辆以及“神华号”交流机车的引入,运量更是呈几千万吨级的增长,2013年完成铁路运量2.39亿t,2014年预计3.2亿 t运量,形势发展要求企业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随着公司运量的不断增长,安全生产压力日益凸出,安全管理形势日益严峻,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要求,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夯实的工作。当前国际上整体经济环境仍处于下行,煤炭需求不旺盛,朔黄公司在十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关注,特别是在安全方面,依然存在管控压力。
与此同时,作为机务管理单位,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也面临着设备严重老化、干扰因素增多、员工素质亟待提高等不利现状,安全生产形势也遇到诸多问题,需要企业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2安全生产“防”字是关键
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防”字当先,防患于未然是企业的目标。
安全事故绝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偶然发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安全措施做的好坏与否,是对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映。一两起事故也许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接二连三的发生事故,说明企业的管理肯定有问题,必然存在失位现象。只有思想意识提高到这一层面,企业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全新的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目前的管理还停留在“事后管理”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法,或者说一些系统化管理的手段、方法还没有得到很好应用。此时,大家可能会认为,“零事故目标难以实现”,或者“零事故目标是靠运气的”。但是,光靠运气保证企业不出事故,那也是不可能的。其实,安全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只要工作到位,安全生产是能够保证的。
3安全管理的基本途径
如何做到对安全生产的有效防范,任何事后的考核固然尤其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企业要在两方面下大力气,做好安全的防范和管理。
3.1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概念认知,做到有章可依
安全预防,制度先行,制度建设必须走在安全生产的前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不成安全。在现有的安全规程的前提下,各基层单位应在认真学习每年年初的一号安全文件,并结合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等系列制度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工作特点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并发动各级管理人员齐抓共管,确保制度的上行下效。
风险预控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典范,基层单位每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和领悟其重要意义和内涵。安全管理是个系统的工程,该理论中提出的风险和危险源的概念,可以说将员工们日常工作中的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了很具体的概括,就机辆分公司各专业而言,在195条危险源中,条条都源于生产实际,可以说它是对企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作业项目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做出了制度性的归纳。
朔黄铁路公司的风险预控理论是在海因里希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的,应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几枚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脾,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根据风险预控理论,在每一起伤亡事故背后,会有29起轻微伤害事故,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存在,也就是说平均33起危险源就可能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一言以蔽之,只要存在事故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虽然每起事故都有其偶然因素,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观点来审视此问题,不难看出偶然中有必然,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3.2抓好“人”的环节,用好人,管好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机、环境等安全生产要素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安全生产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在于保护人,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事故的发生原因就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所以企业在事故预防中,要一切从人本身出发,才可能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人”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1基层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的第一决策者
作为一线管理人员,每天工作在基层,参与生产,与设备、人员经常打交道,接触到的都是最一线的工作,感触也最为真实。因此,为分公司、公司提供各项决策依据是基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4.2基层管理者是安全教育的积极引导者
作为一线的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因势利导做好员工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理念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安全防范理念。将安全防范植入员工心中,引导广大职工,要强化“保安全就是保效率、保效益”的意识,让安全防范意识融进职工生活,铭刻在职工的脑海里。同时还要抓好安全防范意识的养成教育,教育引导员工必须把“预防机制”的安全思想,融入现场作业的全过程,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觉性,培养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3基层管理者是安全局面的坚决维护者
安全生产关乎大局,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幸福,安全稳定的局面不容易取得,更不容易维持。基层管理人员要围绕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安全防范理念,倡导安全生产行为;要切实增强安全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特别要针对个别职工安全思想上出现的波动,在岗位转变、家中变故等职工思想容易产生波动的关键时段,把道理讲透,化解员工顾虑,力求实效,保持稳定的安全局面。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广大基层管理者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使其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安全业绩,提高安全思想觉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强,使安全生产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5安全管理中用“人”的对策
5.1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实现安全防范的先决条件
安全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已经不用多言,要让员工明白安全不是形象工程,安全是一种福利,是幸福指数,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要充分调动职工的思考积极性,不要认为安全管理只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手段,要让他们从被迫的“要我安全”转入到自觉的“我要安全”的状态中来。
5.2加强标准化作业习惯的养成是安全防范的必由之路
基层管理者不但要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更要有效管理员工的行为。标准化作业就是对违章就是事故,细节决定安全理念的最好注解。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保障质量、效率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的正确与否,标准化管理已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生产安全的标准化,标准化作业是核心。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就是要消除事故中的人、机、环境系统中非标准化隐患,它包括生产工艺、操作流程、设备安全防护以及日常培训等的诸多标准。
实现标准化作业将会大大减少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人的安全作业行为也会得到有效改善,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标准化不是个别系统的过程,而是带动基层工作全面建设的系统工作。它必然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提高,必将会极大提升安全管理的绩效水平。
6结语
朔黄铁路公司坚持贯彻“违章就是事故,细节决定安全”的安全理念,真正内涵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必须预防为先的重要性。从最初的宣传学习阶段,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到杜绝员工违章,再到全面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巩固阶段,消灭无意识违章,找到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预防,安全才能作为创造效益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星.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董旭.浅谈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J].今日科苑,2007,(3).
[3] 高瑞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2,(1).
[4] 范礼彬,秦琳.浅析现代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
【企业文化安全意识】推荐阅读:
加强员工创新意识提高企业文化内涵11-23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09-26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12-31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07-12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01-08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05-23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07-24
企业安全文化问题建设07-02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