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精选12篇)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1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 也是所有工作的基础。目前, 虽然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软硬件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但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 因此, 只有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 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下面笔者将从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4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建设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标准, 是整个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 同时人也是影响安全生产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因素, 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 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念, 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
各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开展安全观念的互动交流、事故案例体会交流等多种手段弘扬“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活质量”的安全价值观, 使职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安全为天”的理念。
只有广大员工对于安全观念文化取得认同感, 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 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各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和安全责任感教育, 使员工充分认识每个人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安全需要, 认识到安全不仅是要对企业负责, 对社会负责, 更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这样, 员工才会倍加珍惜生命, 时时维护安全。
“诚实守信”建设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下, 员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体现。通过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可以纠正员工的不良行为, 引导正确的行为模式,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从电力系统中的许多事故案例中可以发现, 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没有正确的操作规范, 而是因为员工没有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导致的。预防电力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 仅仅依靠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监督是不够的。目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实现所有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而安全监督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有效性,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而让管理者无论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员工遵章守纪情况是不可能的, 必然会有一定的疏漏。部分员工由于图省事、怕麻烦、抱有侥幸心理, 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 无视安全规章制度, 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 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 并可能传染给其他员工。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因此, 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 正是弥补安全监督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
“无诚则有失, 无信则招祸”, 如果长期在安全行为上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最终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因而通过开展“诚信建设”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诚信意识, 实现管理行为、作业行为真实诚信, 形成“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按章办事、遵章守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实守信的安全行为文化氛围, 是遏制各种违章现象, 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有效途径。
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可以通过政治学习、安全分析例会、班组安全日活动等多种渠道, 利用网页、宣传栏等形式, 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了解诚信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和遵章守纪观念, 在员工中营造“诚实守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文化氛围, 打造诚信的安全行为文化。从而做到作业行为的“五不发生”, 即按时完成规定的例行作业及上级安排的各项作业任务, 工作时效上不发生延误行为;各项作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工作质量上不发生偏差行为;相关检修、运行记录数据与实际一致, 真实可信上不发生虚假行为;恪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作业现场各项安全措施, 遵章守纪上不发生违章行为;对待出现的违章、未遂、障碍、事故等不安全事件, 做到实事求是, 如实报告, 工作态度上不发生抵触、隐瞒行为。
“重在执行”建设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 包括了科学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严格执行程序和自觉遵章守纪行为。企业管理的制度层必须与安全理念相结合, 将安全理念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行为要求用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和固化, 以便于将安全理念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彰显其核心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定义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安全管理制度要实现良好的效果, 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动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 构成制度体系, 如:目标责任制度、精细管理控制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监察制度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要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 规范管理层的管理行为, 约束员工的安全生产作业行为, 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 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为确保制度的执行力, 在制度制定后, 企业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体会, 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要让他们理解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企业, 从而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 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
“风险管理”建设安全物质文化
安全物质文化是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原料、设施、工艺、仪器仪表、护品护具等安全器物。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本质载体, 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工器具、安全设施等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 以及生产作业流程及工艺的本质安全性。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客观存在着物的不安全状况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就形成了风险, 一旦风险失控就难免导致事故的发生。“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体现“超前、预防”安全理念的风险管理正是建设安全物质文化的重要手段。
风险管理工作要通过培训来提高管理层自身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 以及员工的现场风险辨识能力,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 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只有全员的风险意识增强了, 并形成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 才可以指导员工在现场作业中自觉查找安全物质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针对性地落实预控措施, 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风险管理工作还要与安全大检查、安全监督等常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不断总结、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风险。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2
经济管理:张会阳
摘 要: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步的今天,社会经济活动与电力供应的关系十分密切,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不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重点工作,也是涉及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安全文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出发,论述了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阐明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电力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生产;措施;作用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带动全新的价值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及“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逐渐为企业领导者所重视,安全文化借助于即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将企业的各种力量统一于既发展生产又体现安全的价值观念,建立尊重生命、保护健康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预防事故、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更不能摆架势,走过场,虚张声势。假如有人拿安全工作当儿戏,最终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传达执行两张皮的做法,更不能一味的为了应付检查而惶惶不可终日,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人害己。我们应该把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制度化,做到人人监督,各负其责,广泛掀起违章可耻、守纪光荣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一切从实际工作出发,把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个角落。安全文化的概述
安全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先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分析报告中作为核安全对策提出,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了《核安全文化》一书,详细论述了核安全文化,认真分析了安全文化的特征以及对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不同要求,并且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定性指标。随后不久,安全文化在我国各界也引起了重视。所谓安全文化,从大安全、大文化的观点来看,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电力工业既是提供全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电力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是所有电力企业各级领导的第一要务。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电力行业中始终放在突出、重要的基础地位,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先进的设备和安全投入的逐年加大,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目标,很多领导和职工还是心中无数,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通过对电力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众多电力企业当前的安全生产,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为此,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和安全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安全文化。实践已证明,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指电力企业在从事电力生产的实践活动中,为保证电力生产正常进行,保护职工免受意外伤害,经过长期积累、不断总结,并集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电力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形成的一种共识;是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与载体;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强有力的支撑。[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发电厂从电力公司系统中分离成立独立的发电企业,形成多家经营管理格局,但各个主体的安全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过去电网对电厂的行政管理职能已经取消,电网企业保证系统安全供电的困难增多。要搞好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只有依靠电网企业建立先进的安全文化,利用安全文化的辐射作用去影响电厂,保证电力系统的生产。3.1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
电力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力工业属于公用事业,电力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美、加等国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吸取美加停电事故的教训,认真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电力生产和输配电的安全。
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4-06-21,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不再是作为一个主体负责电网的安全,而是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独自承担相应的安全义务,从此电力安全生产从制度上和组织上进入新的时期。2003-12-05,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的通知》,随后电监会组织制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发电企业要认真领会和落实上述文件,积极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积极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三位一体贯标工作,从而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2 安全文化创新的特点 3.2.1 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创新的安全文化能使企业具有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企业员工都努力为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做更多有效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和信念成为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源泉。3.2.2 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致,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都为能成为本企业的一员而自豪,员工主人翁意识强,关心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喜怒哀乐与企业的成败兴衰息息相关;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家,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在人格和尊严方面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员工只要努力工作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员工只要工作能力强都有获得提升的机会。二是企业领导与员工只是岗位不同、职责各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领导敢为下属承担责任,不仅关心下属的工作,而且还关心下属的生活、学习、身体;领导不仅要关心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员工,而且还应关心那些有时意见与自己不同的人;企业员工主动为领导分忧,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在工作中遵章守纪,兢兢业业。三是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3.2.3 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并且将目标分解成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安全职责清楚,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中会出现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和怎样预防,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员工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程序运作,不因人而发生改变。整个企业是个高效运行的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指挥体系令行禁止,政出一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3.2.4 优美的工作环境
优美的环境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而且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员工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美的环境能净化、美化人的心灵,约束人的不良行为。在安全生产上优美的作业环境一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条件,二是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三是给人以舒畅的感觉。3.2.5 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企业建立了先进的安全文化,企业就成了一所学校。企业员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需要努力学习,学习成了一种时尚,知识成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资源,主动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3.3 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信息部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专门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信息部门附属在生产技术部下,有的作为设在科技部下的科室,有的设在总经理工作部门下,还有的仅设一个“信息化专责”人员。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动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
3.3.2 企业管理革新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力企业管理革新处于落后状况,有的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而管理模式未能实施有效革新,最终导致了信息系统未能发挥预期的、应有的作用。3.3.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电力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涉及电力生产的各个层面,电力生产与管理对其依赖性日益增大。目前,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仍然处于从属地位,需要进行不断努力,使之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中坚力量。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
发电企业要想保持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电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用电需求增长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全面加强生产、基建和多经系统的安全管理;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4.1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
在新的形势和特点下,发电企业必须在继承原电力系统几十年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下,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采用科学管理来促进安全生产。4.1.1 坚持管理创新,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研究和落实设备管理、部件管理的具体措施。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三位一体贯标工作,建立新型的安全保障和管理体系。
4.1.2 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缺位。要认真落实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把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逐一分解,把各项措施层层落实,并且要严明组织纪律,不断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4.1.3 研究建立适合本企业电力建设和生产运行的技术监督体系,并制订出一套统一规范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标准。建立事故预防责任制度,加大风险控制力度。加强运行管理水平,进行电厂运行参数的优化、各项生产技术流程的管理,实现无异常运行,消除人为误操作、消除误动。
4.1.4 坚持进行双达标、创无渗漏工厂、创一流的工作,坚持开展机组竞赛等活动,通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进一步完善各类考评和竞赛办法,提高竞赛指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转变。
4.1.5 做好检修优化工作,开展状态检修,试行点检制度,确保检修质量和技改工程质量。针对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要加强燃煤供应、接卸和混配煤工作,落实确保燃煤库存和防止锅炉灭火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防止因煤的问题影响机组发电。4.2 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人才。实现企业的目标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干劲、智慧、创造力。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和运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创造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能动产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电力设备与电网的安全是依靠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因此,人本管理思想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创新的核心。4.2.1 企业“大安全”从意识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开始,从上到下转变观念,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时刻将安全、效益、信誉和企业竞争力统一起来。在安全管理上要有统一的“大安全”意识,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不论是主业还是辅业,不论是生产还是经营,不论是基建还是技改,在保证安全方面都应该具有统一的理念,并进行统筹安排。当遇到矛盾时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效益、加快进度。不讲安全只追求效益,所取得的效益只能是眼前的效益,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加倍地付出代价。4.2.2 企业安全管理人本化
发电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不仅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生产,建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有效管理机制,同时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加强安全生产。4.2.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价值观。
在安全生产方面,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心和爱护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在坚持“四不放过”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减少人为的错误,合理减轻员工的压力,让广大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电企业事业中去。4.3 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新阶段,发电企业要针对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瞄准电力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
4.3.1 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及先进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技术、设备诊断与检修技术、机组的安全性评定与延寿技术的研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P3程序、EXP合同管理程序等,提高检修、技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4.3.2 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集中仿真机培训。
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对安全生产实现人性化管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快捷、方便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载体,目前应用的电子工作票、PDA巡检、工作网页就是很好的例证,提供了有效的组织措施和方便的信息沟通,从而牢固了安全生产的基础。但是人是最活的因素,组织措施还要靠人去实施,因此,规范人员的行为的有效性值得探索,比如,每年的《安规》考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试题库,采用计算机随机出题,自动评判,增加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反复出现的习惯性违章,仅用经济手段效果有限,以罚代管不解决问题,要利用网页进行公示,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个人的绩效挂钩。[2] 4.4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电力行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使员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因此,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工作,规范员工的安全技术行为,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又一个重点内容。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大脑皮层进行外来因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能起到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高则强,低则弱。由此可以看出,枯燥的、单调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因此,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可采取如下多样化的形式进行。4.4.1 理性灌输法
主要是向广大干部、职工讲清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安全简报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强化记忆内容,使之明确基本要求和应努力的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以理性传播真理,做到警钟长鸣,目标常新,强化意识,严守规程。4.4.2 情感启迪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做到以情感人,必须以实际行动关爱职工,消除其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事故的责任者和受害者,要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总结吸取教训。通过情感交流,使之懂得错在何处,如何规范作业,以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4.4.3 心理调试法
作业者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所支配,因此,必须研究作业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时发现作业者的异常现象,用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克服非理智行为。但一定要注意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原因,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耐心地帮助作业者克服心理障碍。
4.4.4 电化教学法
放映劳动保护科教电影、各种标准化作业电视和事故现场录像,把视觉形象和声音两种信息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性器官,形声俱在,情理鲜明,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4.5 言传身教法
一个好的领导,应当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去激励职工,用从严要求的模范行为作出示范,以激发、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各级领导要成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模范执行者,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领导干部就能带出好的职工队伍;反之,必将使安全生产受到影响。4.4.6 案例解剖法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使员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安全生产形势越好,越易滋生麻痹思想,要善于“借花献佛”,进行事故反思,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吸取教训。“死亡事故通报”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它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利用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时间,剖析一些事故案例,对照规章找出事故中暴露的问题,会比直接背诵规章的效果更好。4.4.7 活动熏陶法
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的教育方法。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形式丰富多彩,可分为3种类型。
(1)活动类: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团员中建立“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三不伤害”活动,以及开展“安全月”、“安全周”活动等。
(2)表演类:安全生产文艺汇演,“安全在我心中”演讲会,救护演习,安全生产书法、漫画、摄影展,安全生产戏剧曲艺表演,安全教育故事会等。
(3)竞赛类: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有奖征答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促进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于竞赛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3] 5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5.1 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职工逐渐明白安全意识、态度、信念、行为习惯等,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给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电力生产工作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使企业职工都能成为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创造者和保障人。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基础,存在决定认识,认识与理念来源于文化和实践,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是安全行为的重要动力。
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
5.2 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
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5.3 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而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就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结束语
“安全”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更需安全。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真正做遵规守纪的模范,勇于向各种危害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确实做到“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让安全的警钟时常激荡在我们耳畔,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拥有美好的明天。
实践证明,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仅靠每个人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文化培育,让员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让家属在做好生活后勤保障的同时多吹安全生产的枕边风,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在生产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共同唱好和谐企业这首歌。
参考文献:
[1]杨传箭.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北京:中国电力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年 [2]朱贵强.论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科教博览,2005年 [3]蒋庆其.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浅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文化
多年来,为了搞好电力企业的安全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做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工作是搞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和建立适合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对搞好电力企业的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结合实际和自身分析,就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问题与大家做以探讨。
1 电力安全文化的定义
电力安全文化是指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为保护电力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企业设备设施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2 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安全生产、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对抓好安全工作、提高电力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对电力工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 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途径
3.1 领导重视,奖罚到位。做好安全文化工作,首先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集思广益,发动广大职工建言献策,提出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规章制度、考核体系等。通过制度的约束,严格的奖罚机制,来规范职工们的行为,为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3.2 通过多种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广播电视要有专题、有专栏,不断地向职工灌输安全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青年团员的突击队作用,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发挥网员的监督作用,发挥安全监察员对现场事故的控制作用,发挥女工家属协管员的协助和规劝作用。
一是建立以广播、电视、板报、网络、报纸、标语、橱窗、安全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安全知识传播网;
二是以生产一线职工为主要对象,以区队班组为基点的安全活动网。
三是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班前职工学习,以及安全学习日为阵地的安全培训网。
四是以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警示网。
五是以创建安全单位、安全区队、安全班组,争当星级职工为载体的安全创建网。
六是工会、退休办联合,以女工、家属和退休职工为主体,积极构建安全协管网。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网络,营造安全氛围、提升职工素质、规范职工行为。使安全文化建设无处不在,使职工将安全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安全生产。
3.3 严抓职工安全培训,尤其是岗前培训,使他们一开始就树立安全理念,从而引导他们安全生产,树立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所以,必须把安全培训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制定周密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规划,做到每季有安排、每月有活动。坚持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不同岗位(工种)、不同专业的职工进行《电力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工种)应知应会、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新工人、特种作业、转岗人员的脱产培训,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需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3.4 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使职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文化知识。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日常的舆论宣传工作,在电力企业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习安全知识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地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措施,以及不安全行为的危害,使大家争当本质安全人,争做本质安全岗,并时刻提醒职工要绷紧安全弦,决不松懈。
3.5 与时俱进地用安全文化更新职工思想。要把安全规章的学习、宣传和安全理念灌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利用干部理论学习、班前会和安全学习日等时间对安全法规、安全规程、措施逐篇逐条、逐字逐句进行认真学习,并形成口号,号召每一位职工安全生产,绝不违章,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浓厚氛围。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不断地灌输安全知识,用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从而进一步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同时,还要在井下、地面、巷道等醒目位置和重要地段设置安全文化理念牌板,用理念提升职工安全思想境界。让职工每时每刻都处在安全理念的氛围中,无论是眼睛看到的,还是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身边所接触到的,都是安全文化理念,这些都时刻提醒他们要安全生产,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3.6 值班领导、班组长和职工在工作时,要注意观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一有问题,马上反映上去,并及时处理,避免因设备的不能安全运转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此外,值班领导、班组长要了解职工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时感受他们的情绪,如有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情绪,应及时劝导,并禁止其到事关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岗位上工作,有困难的家庭应给予相应的帮助,确保电力的和谐稳定和安全生产。
3.7 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只有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才能有力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一是要广泛宣传讲安全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传播功能、引领功能和导向作用,产生有效的灌输功效、启发功效,增强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二是开展征集安全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编写安全案例解析宣传册,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用事故案例教育引导人、警示感化人。
3.8 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长久治安,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深入开展。安全文化最终需要深入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因此需要物质、思想两手抓。通过宣传手段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标志、制作事故警示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安全知识抢答赛、征集安全寄语和安全格言、发安全短信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倡议员工对生命和健康负责,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对企业和社会负责,规范个人安全行为,让各种安全理念不断得到强化,以此内外兼修,使安全文化层层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变成自觉的行为。
电力检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篇4
⑴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培育“以人为本”的核心安全观念文化。以人为本, 加强以培育安全理念、思维、意识、心态、知识等为重点的安全观念文化建设, 形成广大员工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准则, 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 筑牢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 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题, 主导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思维、思路及决策。人的心态和情绪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 只有心态安全, 才会行为安全。
⑵推进本质安全文化。进行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就是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提升设施安全性能, 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使人与物、人与环境在相互需求中达到和谐统一, 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
要做好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就要做到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 采用先进、成熟的检修施工工艺、工法, 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工艺流程化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以达到设备本质化安全。同时要做好安全设施本质安全化和安全环境本质安全化安全环境建设, 主要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⑶倡导“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主要是培育员工岗位安全职业道德, 使员工养成遵章守纪、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全面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督与考核体系, 防止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责任上的真空。建立和完善奖惩竞争机制是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网络的作用, 坚持深入工作现场, 及时排查不安全因素。同时要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电力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各种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 统一规范员工的行为, 实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作业。引领员工遵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实处。
⑷安全文化建设系统规划。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电力检修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 是电力检修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用两年时间建立、健全电力检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组织职能及组织制度, 根植安全理念, 并紧紧围绕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开展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创建活动, 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推进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做好宣传工作。安全文化理念广泛征集。在全厂范围内, 征集具有电力检修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明确电力检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及基本措施要求。形成适应电力检修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增强生产安全的信心和决心;第二阶段:全面深化阶段。本阶段工作重点是围绕安全文化建设的各子系统全面推进安全文化落地深植, 建立符合电力检修企业安全工作特点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利用讲座、培训、板报、安全签名、安全宣誓、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 进行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宣传、培训, 使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增强员工自觉性, 不断渲染和强化电力检修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探索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推进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积极性, 加强组织引导, 以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为重点, 以实施重点工作为载体, 明确责任, 全员参与。深化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开展安全管理创新活动, 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生产技能、应急自救能力。创建安全示范区,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不断夯实生产一线安全生产基础, 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本阶段工作重点是不断修改、完善安全文化体系, 继续推进安全文化的落地生根, 巩固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 安全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⑴加强领导,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设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构,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 行政主要领导带头抓、亲自抓, 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⑵不断创新, 服务于生产安全工作。根据生产安全的任务和特点,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体系, 紧扣中心工作, 服务于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⑶构建安全文化建设保障体系。要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 充分认识宣传教育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建设好宣传教育阵地, 确保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等活动有效、高效、长效地进行, 更好地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工作氛围。⑷培训骨干,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 (兼) 职骨干队伍。培训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是安全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摘要: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和重要方法对于引导、支持企业安全发展至关重要。以建成本质安全型电力检修企业为目标, 通过构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文化体系, 不断推进并促进电力检修企业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安全,健康,文化,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王立刚.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的基石[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2:66~67.
[2]王春美, 闫彩英.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J].生产力研究, 2006, 1:29300.
[3]韩继联.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思考与识[J].工会论坛, 2010, 1:81~82.
[4]郭悟芳.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当代矿工, 2008, 9:43~44.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5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安全是企业生产工作永远的基石,企业的生产稳定,员工的家庭幸福,无一不来自安全的馈
赠。**供电公司坚持以安全文化为安全生产“导航掌舵”,用易于接受的安全理念、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打造企业共同的安全价值观,用安全人文环境和长效机制筑牢安全防线,使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该公司于*年*月份发布了《**供电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细则(草案)》,以指导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在该草案中,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领导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从四个方面作了界定和诠释:设备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素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并且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每一相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室,在限期内由相关分管领导督促完成。
一、把设备文化作为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一是对所辖各配电台区进行了绝缘化改造。要求新建台区(不论配变大小)一律进行配电变压器及负荷开关或JP柜的高低压进出线和桩头绝缘化,目前,该公司已对所有新建的配电台区进行了改造,未实现绝缘化的台区正按计划逐步实施。此项举措使公司配电设备发生短路跳闸等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有效提高电网的的安全可靠性。二是变电所订做十种安全警示牌。由调度所监控中心组织实施,日前在**座无人值守变电所安装到位。目前,公司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设施和工作环境已逐步达到《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电力生产安全设施规范》要求,十种安全警示牌的安装表明了公司无人值守变电所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提升。三是悬挂提示牌。在**供电区域内水塘、沟渠边的高压线下,都挂上了由供电部门统一制定的“禁止钓鱼”的提示牌。牌子虽不大,却表现了供电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四是安装临时用电电源箱。针对我公司农排线路临时用电桩头全部裸露在外,无任何保护措施,而且离地面较近,极容易造成临时用电用户误碰触电的问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经各部门多次论证,结合农排线路临时用电的特点,订制了临时用电电源箱,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安装使用,此举极大地消除了农排线路不安全用电的隐患
二、狠抓安全管理,强化制度的落实,用强有力的措施影响、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一是努力追求抓好“两化”(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完善了各类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各类作业现场危险点预析和预控卡、安全工器具使用、试验、定置管理制度、现场运行、操作、检修规程、各类事故预案等多种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的新方法。二是创新推出了“移动警示牌”这项补充安全措施。“移动警示牌”是将固定式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移至实际工作地点从而实现了安全关口再前移;是安全警言警句、工作票、作业指导书等为一体的综合产物。采用移动警示牌可以对危险区域跟踪警示,实现全程“有形”监督,同时列出工作内容、危险点等可让每位工作人员了解各自工作任务及范围,达到口头与书面告之相结合,避免了仅工作负责人及少数人员掌握工作动态与进展。与其它安全警示标语结合使用,不但丰富了安全警句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达到多措并举共筑安全防线的目的。它的运用与推广将开启安全管理新旅程。
三、强化素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员工技术培训。
一是公司在*月份开展“规程学习活动月”活动。这是公司在人员技术培训上的又一新举措。“规程学习月”活动是公司在总结以前的培训经验,结合目前人员技术水平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它在培训的形式上与以前有所不同,采用的是“问题式学习”和“帮带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员安全知识培训班。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学习安全管理知识、新安全工作规程知识、现场违章管理、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性评价工作等,以提高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共培训291人次。三是加强对基层供电所的专职电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该公司开展了安全知识送下乡活动。为了使此项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公司所属各供电所的专职电工进行了轮流培训。
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致力于打造具有人情味的安全文化环境。
一是公司充分利用宣传栏,开辟了安全文化墙,定期进行更换。安全文化墙中,主要选登了反映生产、交通、消防、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的安全文章、漫画。以文章及漫画的形式,提醒员工珍惜生命、关注安全。二是开辟了安全网页。网页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安全文化、消防保卫、安全简报、法制法规、安全动态、安全性评价、事故案例分析八个板块。网页的建立以改往日公司安全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沟通的局面,使电力系统和我公司安全方面的信息能得到及时的传递,同时为公司各生产部门提供了一个以安全为主题的交流平台,以提高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公司安全文化的发展。三是编印安全口袋书。共收集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市供电公司、县供电公司**种各类规
程、制度,分别结合公司各岗位安全工作实际情况,节选相关内容编印成册。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做到了不留缝隙、不留断层,时时、处处说安全、见安全,打造了强势安全舆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干部员工的安全观念,提高了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用
电力行业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近几年,我国电力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频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没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方面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生产隐患,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管控模式
(一)危害辨识与风险识别
要实现对风险的规避和控制,首先必须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识别,危害辨识与风险识别即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造成风险的原因,并思考其解决措施。
(二)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指的就是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地估计,评估内容包括风险发生的几率、影响程度以及出现的区域等,量化风险,形成风险概述。
(三)风险控制
对风险进行控制应建立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对不可控风险,落实风险控制/管理措施,风险控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消除终止替代转移隔离、工程技术措施(新建、改建、扩建、修理)、行政管理措施(管理与业务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票、运行方式、预试、定检、巡视、培训、检查等)、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品配置、使用、存放),相关人员应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恰当的风险控制手段。
4、定期回顾
对风险管控过程及效果及时回顾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根据本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深化和完善安全生产领域深化创先工作部署,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
1、着力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力求实现全领域的一体化管理目标,在管理内容上,应当从风险控制着手,对企业生产的各流程进行系统安排,在传统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更新,规避传统管理机械化的缺点;2、坚持“一个载体、两大建设、三大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全范围覆盖,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宣传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并建立一支自主管理、互帮互助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3、遵循“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回顾过程”的管理控制模式,对风险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进行细化,规范管控行为,做到以风险预防为主、控制管理为辅,改变传统管理标准性差、经验主义的缺陷;4、在企业内部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氛围,所谓三位一体,指的就是将行动、组织和引导融为一体,强化风险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落实好方案策划、执行、审核等各环节的工作任务,不断提升管理质量,推进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
(一)以标准制度为导向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在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之前,首先应当对体系的各要素对应的企业业务标准制度进行分析和整理,并编制出详细的“要素—标准”对应表,将体系要素融入企业日常业务中,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各标准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或人员,每个标准的负责人都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并定期对其下属部门和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审核,此外,各部门都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自主审查方法,这样才能确保风险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地开展,推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科学运转。
(二)以要素为导向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所谓“以要素为导向”,指的就是对管理体系中的每个要素确定相应的代言人,建立体系代言人管理机制。
(三)以专业管理为导向开展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成立专门的电网管理组、安全管理组、生产设备组等主要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应当推选出相应的组长,负责对其下属成员进行领导和分工,各组应当根据自身所负责的内容制定体系建设的子方案,明确体系建设工作思路,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推动体系应用全面覆盖、科学运转。
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让企业全体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及应用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对事故事件调查、风险辨识与评估、任务观察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二)做好“三个结合”
所谓“三个结合”,指的是体系建设与实际工作、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结合,力求形成管理“合力”,规范化是体系落地的根本;与管理实际相结合,逐步提升管理深度和水平,尽量规避体系管理中出现的遗漏。
(三)完善问题发现、收集与改进机制
全面优化检查、审核、任务观察、事故事件上报机制及纠正与预防系统,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本地化作业标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准确性。通过对发现问题的表象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管理上存在问题,包括制度标准、执行、依从等方面问题,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再次出现。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规范风险管控模式,制定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及方法,才能实现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的提升,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辉煌.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点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2):116-116.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7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培育方法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指电力企业在从事电力生产的实践活动中,为保证电力生产正常进行,保护职工免受意外伤害,经过长期积累、不断总结,并集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电力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形成的一种共识;是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与载体;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强有力的支撑。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方法
转变管理理念。追求健康、平安是人的基本要求。电力企业要“以人为本”,从过去的抓质量、抓效益转变为既要效益更要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 加大员工安全培训力度
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及安全技能的提高不仅要靠管理制度的约束,还必须依靠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
(1)加强安全知识、安全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培训。
(2)抓住每个人、每项工作的特点,根据不同岗位员工的业务操作技能与实际水平,制订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与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3)注重培训效果,不断提高每个人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三不伤害”的能力。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挂图、展板、宣传栏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并注重形式创新。
(5)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
2. 资源利用最大化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要完善用人机制、完善竞争上岗机制,为中坚力量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充分调动员工爱岗、爱企业、爱生活的积极性,从各自的岗位出发,为企业安全生产献计献策;还可以通过家书的形式和文艺晚会等活动,用真情和亲情将家庭理念、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融入每位员工及家属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事事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电力企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综合治理,全过程常抓不懈。
(一)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效益来自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可能存在着安全问题。安全是针对生产活动而言的,它服务于生产,又保证和推动着生产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安全局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也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保证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保证设备安全。因为,设备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联系着千家万户、联系着各行各业;而人在生产过程中又是最活跃、起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保证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说,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二)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
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既需要扎扎实实的科学管理来保证,也需要依靠和重视科技进步来提高。现代化的电力生产要维持无事故的局面,单单依靠技术手段和强硬的保障措施来把关是不全面、也是不客观的,还必须依靠人,因为在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没有效益,员工没有积极性;没有效益,设备不能更新;没有效益,电网无法延伸;没有效益,让“夜明珠”照亮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就不能实现。理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因此,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中,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对效益的大小起决定作用,效益是安全的必然结果和产物。
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意义
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安全管理在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构建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和采用合适的安全管理方法保证电力企业高效、经济运行?
(一)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电力企业要想把“三不伤害”落到实处,只有通过培育安全文化,引导全体员工在生产中遵循共同理念、价值观、行为导向,发扬团队精神,将安全的强制性变为员工的“自律”本能,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通过安全汇报、事故分析、经验交流,让员工从他人的事故教训中吸取经验,用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从而减少事故的重复发生。只要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和死角,真正让每个员工把安全装在自己的心中,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安全贯穿于企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始终
民众的安全是民安,国家的安全是国泰。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安全就像哈里波特手中的魔术棒,可以让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也可以因为我们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而变成猛兽,张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我们的肢体和企业:使员工皮肉受苦、断筋折骨、命丧黄泉;使设备损坏、电网瓦解,危及家庭和睦、企业生存、社会安全、国家稳定。
实践证明,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仅靠每个人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文化培育,让员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让家属在做好生活后勤保障的同时多吹安全生产的枕边风,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在生产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共同唱好和谐企业这首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2003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8
一、电力企业在思政工作中关于安全文化的建设现状
1.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电力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既同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联系, 同时关于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与企业文化建设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牵连。其中, 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创新建设, 也成为企业管理中关于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企业文化安全建设过程中, 已经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但总的来说还是受到各种因素、环境的影响, 从而使得关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创新建设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当电力企业不能实现安全建设时, 这种情况便给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带来不利后果。
2.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 电力企业管理者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意义认识尚不到位。电力企业要实现企业文化建设, 那么关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便具有极为显著的必要性。对安全文化建设意义存在误解或者忽略这种必要性要求, 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没有必要, 一方面会直接造成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机制架构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困难, 使得企业计划的任务不能得到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这种安全意识的缺失, 也会导致安全文化建设陷入极大的阻滞之中, 无法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
第二, 关于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有小部分的管理者往往会存在侥幸的心理, 认为出现安全事故的机率是非常小的, 不会发生在自己的企业生产中, 所以对于安全文化建设所布置的任务也是敷衍了事。但是正因为这种原因, 造成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 极容易耗费财力、物力、劳动力却收获不到较好效果。这种流于表面的工作方式, 也使得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生产的基本要求成为一纸空谈, 最终也容易导致电力企业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第三, 关于安全文化的体系建设依旧不够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虽然处于不断增加、开发的过程中, 并且电力企业关于企业思政工作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改进, 但是这种安全文化的体系建设仍然是不够完整的, 也还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这些不足之处既体现在没有全面、细致的管理机制上, 同时在员工们的日常生产工作中以及其他具体管理事项上, 也缺少了对于安全生产要求的严格考核, 从而使得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得到了消减, 以及电力企业的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也会致使电力企业关于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四, 对于电力且的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具体、有效的可行性策略。安全文化的建设在实际管理中, 经常是通过表演文体活动、发表建设文章等方式进行的。然而这种将安全文化建设同生产相互分离的做法, 也使得其建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并且也容易丧失安全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生命力与活力, 进而给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安全文化创新建设的具体方法
1. 电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创新的方法
电力企业在文化安全的创新建设方面的可行办法, 简单概括来说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 关于安全精神的文化建设。要满足这种建设目标, 首先要将树立起正确的生产价值观念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不变要求, 这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生产效益的实现, 同时对于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生存都有着巨大意义。因而, 建立起安全生产的建设目标, 要创建本质安全的新型电力企业, 管理者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学习, 多资源、多渠道的利用视频、网络、安全手册、板报等手段作为宣传载体, 对安全生产的价值观念与重要作用进行大量宣扬, 从而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氛围, 使得安全精神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
第二, 完善安全制度的文化建设。所谓安全制度的文化建设指的是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操作标准、生产规程等都以安全责任作为整个生产工作的核心人物。具体要编制出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电力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与燃料管理等诸多制度。这些相关的制度规范要覆盖到企业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于安全生产中的各项操作程序与制度规章, 以及安全生产的行为要详细进行规范落实。在进行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行为文化的建设对于安全生产的实现, 也有着极为显著的效用。在一些生产活动中也会出现因为员工的不安全生产心理或行为, 而给企业生产造成恶劣后果的现象。因而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教导, 令负责生产任务的员工掌握到科学的生产方法、正确的生产态度与合理的管理制度等, 并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此外, 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 违章违纪的行为出现时, 管理人员也要严格进行处理, 并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不定期的考核, 力求通过对员工制度约束意识的塑造, 帮助每位工作者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 开展安全的物质文化建设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电力企业在生产中, 加大对于生产工具、保护用品、安全标示、安全设施与防护装备等方面的投入, 不仅要满足电力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需要, 同时还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例如, 在生产厂区或生产场所以及能够产生影响的区域内, 按照相关的规定, 设置安全设备、布设安全标示系统以及准备修理器具等, 所用的工作装备与防护用具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严格做好安全设施的定期检查、检测、检验、管理工作, 以此保障安全保障的可靠性。对于安全设施的管理规定, 相关部门也必须严格进行责任划分, 并且对于管道介质的流向标示、安全标志标示、员工安全工器具也必须认真核准管理。例如, 当公司出现安全隐患时, 要提高员工对文化生产的重视, 便要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剖析, 力求通过这种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实现为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目标。
第四, 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任务中, 增加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 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并促进电力企业生产能力的持续创新。而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 不仅需要对相关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还要开展一些安全文化的相关活动。例如, 明确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月、安全知识教育月、安全生产管理检查月等。在经历日常的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报告活动、安全宣传活动等活动之后, 还需要对安全文化的建设状况进行正确评估, 对于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也要给予认真分析对待。评估人员要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 才能不断从安全文化创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上进行优化, 从而促使管理者制定出最为高效, 也最合乎实际的企业策略。这不仅能够真正的落实各项管理监督任务, 同时也促使电力企业的安全能力获得逐步提升。
2. 电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创新的经验内容
关于电力企业在安全文化假设方面进行创新所获得的经验内容, 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电力企业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同安全文化相互融合起来, 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必经之路。不同的企业在企业形象、工作目标、企业规划、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然而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却成为每个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维持的必然要求与安全保障。安全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体现, 树立正确安全的价值观念对于企业员工形成安全生产的愿景与使命也都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 不断更新、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项要求能够为安全文化制度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需要长期的积累。在内容不断得到丰富的过程中, 吸收新的先进思想、观念, 也能为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企业如果固步自封地将自身局限在狭小的领域之中, 这种文化建设便会很快失去顽强的生命力, 所以及时的对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吸收借鉴, 并合理转化为自身所用, 才能使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内涵永葆生机。
第三, 宣传培训与严格管理要“双管齐下”, 二者缺一不可。企业员工作为构成生产工作的基本单位, 对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果也有着决定性效果, 但是不同的员工其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也有不同, 因而加强宣传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配套使用, 也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开辟有益条件。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同每个人的生活、生产都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强化电力企业在思政工作中的安全文化创新建设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帮助人们增强安全、道德、责任的观念意识也有着重要作用。因而要做好相关工作, 更加需要企业加大建设与执行力度, 才能以此促进电力行业的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孟庆燕.对新时期电力企业思政工作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3, (9) :104-105.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9
随着电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高潮的到来, 信息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近年来电力企业相继在各级网络投入了大量的安全防护措施, 提升安全防护等级, 但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络基础安全防御方面, 企业尚缺乏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是电力企业的加速发展期,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讨论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
1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为了建立有效的基于风险的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将企业的信息系统划分为组织体系、物理环境、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客户端等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层次的划分, 不仅将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类, 而且能根据各层次风险的特点进行集中的风险管理, 达到提高信息系统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 并且通过避免重复建设有效地控制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成本。
1.1 组织体系
在组织体系方面, 企业总部信息技术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制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运行规程, 并组织实施;负责企业业务运营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客户服务平台的技术开发、应用培训、系统升级和运行维护工作;负责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分支机构信息化建设。
1.2 物理环境
在物理环境方面,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 企业的信息系统机房基本达到了国家机房标准的B级要求, 采取了物理访问控制措施, 并制定了严格的机房进出登记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对物理环境的监控系统, 能够对物理环境的变化 (如电源、温度、湿度等) 和机房进出进行实时的监控。
1.3 网络平台
按照业务集中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集中在企业总部。同时, 按照信息系统担当的业务功能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将网络划分为了不同的安全区域。在不同区域之间部署边界防火墙, 通过边界防火墙对不同对区域间的通信进行安全控制。具体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
在企业总部, 所有核心网络设备都采用热备的方式。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通过专线进行互联, 并且建立了专线备份链路。备份专线采用不同运营的线路。企业总部和各分支机构统一使用一个Internet出口, 采用负载均衡设备在不同链路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并对Internet出口流量进行Qo S管理。在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互联的网络边界部署了网络流量控制系统。在总部网络的DMZ区, 部署入侵检测设备。在Internet出口设置了一套日志审计系统, 针对内容和访问做审计。此外, 企业还开发定制了功能丰富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对企业范围内的互联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全面管理。
1.4 应用系统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在业务系统设计阶段就比较注重系统的安全建设, 业务系统统一采用用户名+口令的认证方式, 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采用了HTTPS安全协议, 对于重要的数据如用户口令在数据库中进行了加密存储, 提高业务系统的保密性。同时, 在应用系统设计之初就采用基于服务器硬件的集群、分布、热备等多种技术, 大大提高了业务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于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行为, 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志记录和审计。
1.5 客户端
针对信息系统常见的安全威胁, 布署统一的防病毒管理中心和漏洞扫描系统, 定期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安全扫描, 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对漏洞修补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在终端管理方面, 安装统一的WSUS补丁管理、防病毒软件和终端管理软件。在日常的运维中, 定期对企业内部所有客户端进行安全扫描,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的客户端计算机及时安装相应的系统补丁。
2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旨在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础体系, 从人员组织体系、物理环境、网络平台、应用系统等方面的主要风险入手,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和防御系统, 完善关键防护措施, 建设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2.1 建设原则
规划和建设企业信息化项目, 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基础, 充分考虑项目的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同步规划落实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在企业网络不同的安全区域之间实行必要的安全隔离和防护措施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 联合防护、协同处理”的原则, 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和技术并重、综合防范”的方针, 坚持信息安全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和互补, 各项技术措施平衡并重的建设原则。同时还遵循“信息系统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的三同步原则, 贯穿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随着需求逐步完善。
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建设要兼顾整体的安全性、投资的经济性、业务的方便性, 坚持实用性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和评估先导的原则。
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容灾实行分级管理。逐步实现应用和数据级容灾, 重要应用系统实现数据级容灾, 一般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备份。
2.2 建设内容
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划采用基于风险管理的深度防御战略, 重点保护信息基础设施 (企业网络、数据中心机、设备等) 、边界区域、信息和应用以及其他安全辅助设施 (加密、认证体系等) 。包括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和标准体系, 主要是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和信息安全的运作体系。整体架构如图3所示。
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包括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考核、人员安全、岗位职责、安全顾问组、组织间的合作和第三方安全管理等, 通过组织体系建设, 树立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的执行力、发挥企业内外信息安全的资源优势。
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包括企业统一的信息安全建设规划、安全策略、技术标准等。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 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方针和策略, 提高企业整体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安全运作体系主要是从流程方面控制和防范信息风险的发生, 主要包括对企业资产的识别、风险的评估、运行维护、应急预案、事件响应、业务连续性管理、项目管理等角度展开。
2.3 采取的措施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能力 (包括预警能力、保护能力、检测能力、反应能力、恢复能力) 。针对规划内容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的风险评估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部署, 以等级保护制度的调研、规划和实施工作为契机, 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 研究应用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安全风险模型、安全风险测试手段与评价技术, 开展应用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并且逐步将核心应用系统的风险评估纳入信息系统技术监督体系, 在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提高核心应用系统自身的安全功能, 形成以业务安全为核心, 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深度防护体系, 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能力。
规划和建立企业的信息安全预警、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完善企业现有的网络系统管理软件, 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 构建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实现网络流量异常的及时报警, 实现业务系统客户端漏洞的实时监控。初步建立企业上下一体、相互协同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2) 组织体系
完善企业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按以下三个层次规划:IT决策层。设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决策委员会”, 定期审议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项目计划及有关重大事项, 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优质服务、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和业务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在企业决策层设独立的信息主管 (CIO) , 负责全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各项重大决策, 协调全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相关事宜。IT管理层。在企业总部和各分支机构建立垂直的一体化管理的IT管理部门 (信息技术部) , 主要职能是落实企业决策层的各项具体工作, 负责IT规划与发展, 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对企业的信息集成平台、核心业务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等进行精细化管理, 对IT支持保障进行有效管理和资源配置等。IT支持保障层。负责企业IT项目开发、供应管理、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是一支专业化的、长期稳定的开发和维护队伍。企业总部IT支持保障层由集中式数据中心和项目开发中心组成。IT支持保障层还包括对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和开发的IT企业。有效的组织保证, 是实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
(3) 物理环境
在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加强对物理环境的审核, 通过对物理访问控制和物理环境运维的相关记录的检查, 审核其有效性, 以确保物理访问控制和物理环境运维的执行力度。
(4) 网络平台
根据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 将企业信息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同时, 在每个安全区域分别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 在不同的安全区域之间采用专用安全设备进行物理或逻辑上的隔离, 强度应接近物理级隔离。
同时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 扩充现有的网络边界防御体系, 细化隔离业务功能区域, 加强网络安全运营风险管理, 完善访问控制策略, 结合应用进行授权。强化现有的边界防御、病毒防范、应用防护、数据安全、安全监控, 广泛采用安全评估和加固, 做到网络信息安全的可控、在控, 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5) 应用系统
通过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 充分分析应用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充分借鉴和学习“系统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 扩充CA安全认证系统, 建设企业内部网络信任体系。
结合业务系统建设、推广和业务需求进行系统的安全改造, 实现关键环节的高强度身份认证、安全数据传输以及可靠的行为审计。加强应用系统在规划、设计、验收及运行阶段的安全管理, 加强与完善信息系统安全运维体系。
(6) 客户端
制定周期性的客户端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定期对客户端进行安全风险分析, 结合VLAN划分、补丁管理系统、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内网网络安全技术等技术手段, 有效管理和维护企业内部终端设备, 包括IT资产管理、软件分发、远程维护、安全管理、操作记录等功能, 实现对客户端风险的高效管理。同时, 结合定期的风险评估, 检查客户端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
3 结束语
总之,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牵扯面广的系统工作。因为风险的不断变化, 信息安全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状态或目标。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深入, 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才能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的管控力度、优化信息安全运维流程、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信息安全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聪生.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电力信息化[J].2004.
[3]http://cso.ccw.com.cn
[4]http://www.itsec.gov.cn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10
(一) 投资大、工期长、工序多
电力建设企业一般有着比较庞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建设工期, 并且工序多, 不论从水通、路通、电通和场地平整这“三通一平”上来说, 还是在最后的正式投入生产上来说, 其涉及到的工序是非常繁多的, 并且这些工序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与此同时, 电力建设企业在工程建设的投资上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从这点上来说, 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 就必须做好安全规章工作。
(二) 工程专业性强
鉴于电力建设企业所涉及到的工序繁多, 其工程建设的专业性就非常强, 在建设当中通常要用到许多专业, 如土建工程专业、水工工程专业以及设备调试工程专业等。这些专业相互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 而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 要把这些专业知识糅合在一起, 其安全管理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三) 发生事故能造成后果严重
在电力企业工程实施当中, 如果出现了一个小事故或者小失误, 就很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甚至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 电力企业要做好电力工程的基础工作, 重点在设备调试阶段就要严格遵循安全规章来进行, 要积极对设备调试人员进行培训, 反复要求调试人员要对调试手册进行熟悉和掌握, 这也是安全规章当中的安全培训教育。调试人员只有先对调试程序进行熟悉, 才能在工作中对电力进行正确调试, 也才能防止在调试当中有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
(四) 建设人员的安全素质低
当前, 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 存在着合同工、临时工以及农民工并存的局面, 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三通一平”以及土建工程当中。这些员工的素质普遍较低, 给电力建设企业在工程建设当中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电力建设企业要注重从思想和技术两方面上对他们进行培训, 要让这些员工在技术上对电力安全的操作规程进行掌握, 在行动上对安全规章进行遵守, 唯有如此才能使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五) 重企业文化建设
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 其企业文化就是要遵循安全规章,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此同时, 电力企业的性质决定了要想对供电的质量进行提高就必须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这里来说, 安全规章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一些著名电力企业都注重实施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比如南方电网公司、华能电力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而安全文化是安全规章中的一部分, 这些企业通过对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通过常态化的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规章教育, 用企业的安全文化让员工在无形当中形成安全意识, 让他们自觉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遵守以及依照正确的方式做事, 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
二、安全规章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的重要性
当前,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使得安全规章制度在电力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当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是员工重视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
电力建设企业的员工只有遵循安全规章制度, 一切以安全规章制度为前提, 才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 也才能对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进行掌握, 遵章守纪, 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从而杜绝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 由于供电工程是随着工程建设进展到不同的阶段, 其安全工作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会所有不同。因此, 对员工开展经常性安全就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安全活动适时提醒员工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警惕, 这对于强化电气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二) 是电力建设企业发展经济的基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电力企业当中, 一些安全问题也开始涌现出来, 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技术, 以对生产与安全的需求相满足, 而要想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普及安全技术和相应知识就必须要重视安全规章制度。
(三) 是与企业人员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需要
当前, 许多企业都开始改革自身的用工制度, 企业员工的构成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以及年轻化。一些合同工、临时工以及农民工开始涌入企业当中, 在这三个工种当中, 临时工和农民工有着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 电力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和薄弱, 在工作当中多倾向于冒险蛮干;一些青年员工在思维、价值观与人生观上和老员工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年轻员工有思想、有活力, 有着广泛但又不稳定的兴趣, 在自我保护以及应变能力上比较差, 技术及安全素质日趋下降。从这点上来说, 电力建设企业强化安全规章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
(四) 是做好安全管理以及弘扬文化的前提
遵循安全规章制度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先决条件, 因此, 安全规章是电力建设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 安全管理主要是管理人, 而运用安全文化这种无声的影响无疑是管理人的最好方式。电力建设企业要让安全文化成为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以及行为准则, 要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自觉主动地依照正确的方式来进行, 以此对员工在生产当中的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其中, 安全规章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宣传和教育。
(五) 是电力建设企业向深度发展的根本
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一项社会化以及群众性的工作, 如果只依靠安全技能部门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是不够的, 还要多层次以及多形式的运用各种条件、宣传工具和教育手段来对电力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进行加大, 从根本上把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提高, 从而强化安全意识。
结语
在电力建设企业当中, 安全规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电力企业开展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建立安全规章制度, 电力工程的建设以及员工的安全都没有保障, 企业的良好形象就会大大降低, 市场竞争力就会大幅度缩减。因此, 重视和加强安全规章制度是现如今电力建设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管理方略谈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供电管理;现状;策略
引言
由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和人民正常生活对电力的依赖性都比较强,所以保证与国计民生关联性较大的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是相关部门重要的工作任务。要探讨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管理的方略先要清晰地了解电力企业供电管理的现状,然后再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得出相应结论。
一、电力企业供电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的电力行业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的安全供电管理制度还不是特别健全,相关的工作人员安全亦不是很高,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供电管理当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日常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
供电系统的相关部门需要通过监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来规范其相关的操作行为,如此才能更好地预防供电安全事故。但是,大多数供电企业的工作重心都集中在次数不多的大规模集中检修上,对日常的供电系统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关注程度不高。另外,日常检修工作中的相关检验与维护报告不规范、相关的工作记录不符合事实并且该类文件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如此直接影响到了日后供电系统的综合检修与维护的工作质量,可能带来一定的供电安全隐患。
(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供电系统操作人员上岗与考勤制度不够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欠缺,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具体来说,首先,很多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不完全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其次,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最后,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浮躁,擅自做主更改操作规程经常违章操作。
(三)企业的相关制度实施力度不够[1]
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对供电安全有着非常明晰的规章与制度,但是此类制度在供电企业中并未得到全面的落实。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大多忙于政治性的工作,对安全供电的关注程度不高,对安全供电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如此导致了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管理工作的松懈。而且,大多数企业中的相关责任负责人不明确,经常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
二、做好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相关操作人员是供电的直接执行者,其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电工作的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设法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具体来说,相关企业必须制定严格合理的培训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且进行理论与实际工作两方面的考核,发现不合格者要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进行严肃处理。
(二)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高,客户的用电需求变化较快,电力企业的供电工作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更新安全管理的理念可能会给企业的供电安全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2]。
供电企业要树立具有生命力的现代管理理念,在引用先进设备、应用新科技的同时要不断进行管理机构的改革与完善工作;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完善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另外,企业应该建设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依靠其先进的信息储存与传递功能,有效高速地进行供电安全的管理工作。
(三)做好安全风险管控
若供电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其影响是灾难性的,其经济损失可能是非常巨大的。“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管理方略的重点在于“防”,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认真做好供电安全风险管控工作[3]。
具体来说,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控机制,选择综合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安全管控小组;其次使用先进的安全风险管控方法,应用优良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再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细致全面的记录以供其他工作人员参考。再次,在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以相关的安全制度为准则,以高昂的工作热情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全面提高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
(四)增大相关制度的实施力度
国家有大局着眼为电力企业制定的供电安全相关制度综合考虑了企业与客户利益,贯彻实施相关制度不但可以确保企业供电的安全性而且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地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制定的相应制度,增大相关制度的实施力度。
企业要定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国家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使其深入人心。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决执行相关制度,作制度贯彻实施的领路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建立群众监督平台,发现制度实施不彻底的现象及时举报,企业相关部门要及时处理,并在短期内做出回复。
三、结语
由于电力企业中日常管理工作松懈、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和电力企业不贯彻实施国家相关的供电安全规章制度等因素导致我国的电力企业经常出现供电安全事故。
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工作、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和增大相关制度的实施力度等策略可以较好地完成供电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供电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超. 供电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2:23-48.
[2] 周锐. 黑龙江电网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方案[D].吉林:吉林大学,2014:11-23.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篇12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安全生产,队伍稳定
安全问题是任何企业在生产中都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 必将阻碍企业的生产, 甚至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电力系统结构复杂, 随着用电需求的扩大, 其管理愈发困难, 安全可靠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稍有疏忽, 极有可能出现短路、停电、电压过高、绝缘破损等现象, 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涉及很多方面, 企业领导和员工不仅要树立安全意识, 还应制订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等。总的来说, 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在当前时代应受到高度的重视。
1 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1.1 电力企业文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指在实际运行中, 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 而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企业管理者和一线操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意识, 通过企业文化规范自身行为, 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 也不能对他人的安全构成危害。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 实际是对旧管理模式的突破。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物质建设和制度约束, 更应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开展柔性管理, 以安全价值观为基础, 将劳动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相结合, 创设一种积极、和谐的企业氛围, 进而努力为企业作出贡献。此外, 对电力企业而言,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高质、正常、绿色供电, 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大效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是将企业自身精神和发展目标相融合的过程, 企业要想实现生产中的零事故, 应该以这种观念去影响员工。
1.2 电力企业文化是队伍稳定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尤其是在当前时代, 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必须不断创新、完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 人力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 电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各企业技术、设备水平相差不大, 重点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因此, 必须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队伍。良好的企业文化可起到黏合剂的作用, 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员工个人目标加以引导, 使其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同时, 员工应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安危连在一起, 朝着同一目标共同努力。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将各种力量转化成具体的准则和条例, 在生产中还能够减轻刚性制度对员工施加的心理负担。电力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 制订相关的安全制度。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员工所有行为加以规范, 此时便需借助无形的企业文化, 发挥其约束作用, 同时还能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1.3 电力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活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可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才能和决策能力, 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综合素质, 为企业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 企业文化的建设还有利于良性竞争的形成, 比如激励机制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员工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事业拓展不断进步。在电力企业文化中, 安全文化是其关键部分, 也是电力企业整个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 比如电力企业树立的“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的生产理念就是其安全文化的体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降低各种电力事故的发生率, 从而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地发展。
2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2.1 意识薄弱, 带有盲目性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 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设, 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然而, 部分电力企业并未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 而将一些娱乐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多数电力企业都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忽略了人性化管理, 眼光不够长远, 发展目标和策略存在缺陷, 甚至出现员工目标和企业方向相悖的现象,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另外, 企业安全文化应上升到战略发展的层面, 企业管理层在这方面显然有很大的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盲目性是指企业未从自身情况出发, 处于与时代、市场脱节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 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2 难以落实, 缺乏持久性
在安全文化方面, 虽然很多企业制定了健全的制度, 但却难以落实, 比如职责不明确、权威性不足, 很难追究具体的责任, 以至于在出现事故后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同时, 在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缺少整体性和全面性, 未深入分析故障原因, 故障得不到彻底解决。另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但部分企业很难做到长期坚持, 凝聚力较弱, 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3 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重视, 注重创新
企业文化应符合企业自身的状况, 并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实现。要做到此点, 就要求领导层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结合时代要求、市场变化, 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 把握好企业的大方向。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正因为其具有明显的个性和创新性, 才拥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价值观的确定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 因此, 企业应成立实施机构, 帮助员工达到变革需要的程度。
3.2 建立先进的思想体系
对电力企业而言, 其安全文化是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先进思想体系下提炼出来的群体先进意识。科学、完整的安全文化一旦形成, 所确立的一系列制度、规则都能够规范员工行为。企业安全文化反映的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 教育并引导着广大员工,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3.3 增强电力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电力企业担负的是社会公益性任务, 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倡导者, 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对内通过传播宣传, 带动员工遵章守纪;对外通过加强与社会多方面的交往, 扩大营销, 向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进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在当前竞争尤为激烈的环境中, 其作用更加突出。电力企业较为特殊, 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重任, 电力工作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 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 维护企业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焱, 梁东刚.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院学报, 2010, 22 (5) :143-144.
[2]杨宝君.论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工作的融合[J].电力安全技术, 2010, 23 (12) :109-110.
[3]文来发.浅析电力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及队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20 (16) :178-180.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如何搞好电力企业安全建设08-23
电力企业电力安全08-05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08-02
电力公司企业文化07-25
华润电力企业文化07-28
电力企业网络安全10-24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考08-31
电力企业应急体系建设07-25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10-05
电力企业文化发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