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成果转化

2024-12-02

资源成果转化(精选12篇)

资源成果转化 篇1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8 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35971 项, 大专院校共7700 项, 占21.41%;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到的完成人员共279179 人次, 大专院校研究人员为68129 人次, 占登记总数的24.40% [1]。这些优秀科技成果主要源自于高校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工作, 由于大学同时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这些优秀科技成果也应该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育资源, 如何充分发挥好科技在高等教育中的先导作用, 让这些优秀科技成果切实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是高校科技和教学管理工作者共同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高校科技成果的教学价值分析

1.1 大量原始研究资料的积累是珍贵的教学原始素材

科技档案是在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成果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相关原始记录资料, 比如选题报告、论证材料、课题立项评审材料、研究计划、试验设计、试验数据、观察记录、标本样品、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研究总结、论文专著、成果鉴定和申报材料以及各种证书、证明材料等[2]。依据国家1987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在日常科技管理工作中, 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向来为科技管理部门所重视, 设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档案资料, 积累了大量科学研究过程的原始资料。从应用于教学的角度出发, 对这些科技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深入挖掘, 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出大量的珍贵素材和资料。

1.2 科技成果的内容可以丰富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

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均是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前沿问题, 代表了各个学科领域中最新研究进展结果。作为高校使用的统编教材, 其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内容上有相对的稳定性, 并且由于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上的相对滞后性和编写人员的局限性, 因而一般在教材中很难及时、全面反映出相关科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教师把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介绍给学生, 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学科前沿, 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 是对现有的教材知识体系有益的补充和丰富。

1.3 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研究工作从问题的提出, 到实验设计和实验研究, 最终进行结果分析和成果的总结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科学过程, 必然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 这也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因此, 把优秀科技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进入大学教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与所讲授内容有机结合, 把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讲授, 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应该是高校提高高等教育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1.4 涉及的多学科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集成应用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 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更多地是从多学科的交叉点中产生, 从科技成果形成的特点来看, 其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科领域知识和技术的相互渗透, 是优秀科技成果产出的基本规律。从高校教学的特点来看, 融合相关学科知识, 不仅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它更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后, 在多学科知识综合学习过程中将为教师和学生搭建起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给予了教师一个系统传授多学科知识技能运用的良好载体, 在教学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生动的实证学习, 有助于提高对所学知识的集成和综合应用能力。

1.5 成果完成人直接参与授课可以产生示范教育效果

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但要学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索新知识。实现创新教育单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众多对科学研究创新过程有着切身经历和体验的教师来推动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取得对科学研究创新过程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后, 才能真正把握创新教育的实质, 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诱导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把创新方法、创新精神自觉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科技成果完成人直接参加授课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创新示范效果。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主要障碍

目前, 高校把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还很小, 转化效果还不明显, 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这主要是因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

2.1 高校教学和科技管理部门工作脱节

教学和科研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主线和重点, 教学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石, 科研则是高校强盛不衰的支柱, 各高校中的教学和科技管理部门都承担着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但是由于教育管理和科技管理从学科分类上来说均自成体系, 从管理对象、管理任务、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客观上导致了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彼此相对独立运作, 联系不多, 配合更少。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掌握了大量优秀的科技成果资源, 但成果的转化工作很少指向教学领域;另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过多注重于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寻求创新教育的改革, 但是在创新教育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却很难真正了解和掌握具有潜在教学价值的优秀科技成果资源。

2.2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转化机制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两个方向, 基础性研究成果主要以公开发表论著方式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应用性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完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两种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转化机制。但是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教育资源, 一方面国内高校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探索和实践还不多, 另一方面转化过程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 这就直接导致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转化机制, 严重制约了优秀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的进程。

2.3 缺乏有效的转化途径和手段

目前, 在高校中科技工作与教学结合与融合大多数还处在少数教师的自发尝试阶段, 仅仅体现在对讲授内容增加一些科技进展和前沿领域介绍, 缺少对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上的有效和系统的培训手段。国内高校无论是在科技管理学界, 还是在教学管理学界, 对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 特是在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和转化手段上, 还没有形成构思清晰、技术成熟、操作性强和便于推广的规范化转化方案,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

2.4 成果完成教师知识能力方面的缺陷

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 两者在知识创新中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科学研究注重于知识的生产, 而教书育人侧重于知识的传播。但两者又彼此联系, 科学研究为知识的传播提供来源, 而教书育人为新知识的产生奠定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严格来说是两种不同的职业, 需要不同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同时肩负着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的重任, 这就对高校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出现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科研业绩平平, 科研能力很强的老师在授课水平上却表现一般, 而高校中大多数科技成果正是由这些老师所完成。这种由于成果完成教师知识能力方面的缺陷也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的转化。

3 实现高校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的主要途径

3.1 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

提升高校办学整体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科技和教学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能够把学校的优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对于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校的科技和教学管理部门不但要在自己的“主业”科技管理和教学管理上下工夫, 两个部门还要在相互交叉的管理领域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 相互支持, 为高校科技与教学的结合与融合提供管理上的保障和支持, 努力形成“科教相长”的局面, 为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对现有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的教学资源整理

各高校中现有的大量科技成果虽然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财富, 但是, 由于科技成果种类繁多, 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 而且研究内容繁杂, 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适用于教学工作, 必须对这些科技成果从为教学服务的角度入手, 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科技成果资料归纳和整理过程中, 重点需要把握:①成果的科学研究思路是否具有教学价值;②成果的实验设计和方法是否具有教学价值;③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知识点与教材知识体系的对应关系;④解决科学问题、研究获得成功的难点和重点关键环节的梳理;⑤研究结果或结论可以纳入现有教学内容的最佳切入点;⑥可以直接利用于课堂教学的原始科研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

3.3 积极展开转化途径和方法手段的理论研究

科技成果在向教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 需要由成果完成人、科技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完成, 其中成果完成人是转化的主要实施和和执行者, 管理人员主要为成果完成人提供在转化途径和手段上的指导和帮助, 并负责组织实施转化效果的评价。因此, 作为成果完成教师, 需要紧密结合所担任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科技成果的内容特征, 深入分析教学和科研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科技成果进课堂的不同模式进行大胆尝试和实践, 架起教学和科研之间的桥梁;作为科技和教学管理人员, 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科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规律和特征, 及时解决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成果转化规程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 用于规范和指导教师的转化行为, 科学准确地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绩效。

3.4 加强对成果完成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教育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以及师德和人格魅力等方面, 一般需要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而逐渐积累形成, 但是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训可以迅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在认真分析现有师资队伍能力水平结构的基础上, 重点选取一些科研能力强, 科技成果多, 但是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 通过名师教学经验传授、经典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学手段示范等多种方式方法, 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学能力强化培训。在有效提升这些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 高校科技和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积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践和探索。

3.5 选取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优秀成果的教学实践

在众多的优秀科技成果当中, 有些成果的教学价值十分明显, 代表性很强, 经过简单的整理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 如果这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教学能

力和水平, 那么这些科技成果就有可能率先在教学中加以应用, 从而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提供实践的经验和示范。因此, 作为高校教学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密切配合, 积极寻找和发现具有典型教学价值并且转化条件良好的科技成果资源, 对成果完成人实施成果的转化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尽快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示范课程, 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的转化进程。

摘要:从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技成果管理的工作特点出发,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具有的教学价值, 阐述高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存在的主要障碍, 提出高校实现科技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科技成果,教育,转化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EB/OL].国科网, (2009-06-03) http://statistics.tech110.net/html/article_382820.html.

[2]周增桓, 袁凯瑜, 赵醒村.实用医学科研管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资源成果转化 篇2

 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9月07日05:46 来源:齐鲁晚报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来自潍坊的泥彩塑传人聂希蔚和他的泥老虎。

精湛的传统“泥人汤”。

烟台牟平的棒槌花边传人王家卿为参观者讲解制作过程。

本报记者师文静

6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作为展会的重要部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单独列馆展出,这里集中了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东昌葫芦雕刻、莱芜锡雕、伏里土陶、聂家庄泥塑、枣庄柳琴戏等山东省非遗保护的代表性项目。在诸多非遗保护中,掌握着老手艺的非遗传人成了重点保护对象。除了力推传承人,我省还侧重借助市场手段让非遗在生产中得以继承。

搭乘非遗保护顺风车,泥娃娃走出国门

虽然非博会现场偌大的场馆内囊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产品和非遗项目,但是山东的非遗保护成果还是受到了参观者的特别关注。

今年75岁的聂希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密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他从12岁开始做泥塑,产品以泥老虎、泥娃娃不倒翁为主。6日上午,刚开馆一会儿聂希蔚就卖出了一套价值近百元的泥老虎,他带来的种类繁多的泥娃娃也让大家爱不释手。聂希蔚告诉记者,以高密本地泥土为原料制成的泥娃娃造型朴实、色彩艳丽,具有很好的寓意。但之前聂家庄泥塑只局限于做给当地人,需要赶大集时才能卖掉,导致学这门手艺的人很少。

“现在,泥娃娃这么受欢迎,得益于政府对它的保护。这两年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宣传非遗产品,所以我们的泥娃娃知名度越来越高。泥娃娃和泥老虎的销量这两年大了很多,不仅有国内经销商过来批发,有些产品还通过中介公司销往国外。”聂希蔚告诉记者,由于制作泥塑是纯手工,产品生产得很慢,需要一年的周期,虎年的时候泥老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比平常涨了一倍。

随着泥塑受欢迎程度的提高,聂希蔚的泥塑产品扩展到八仙人物、十八罗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京剧脸谱等多种类型。聂希蔚称,虽然泥塑还没能发展成大规模产业,但是对于做泥塑的手艺人来说,以此为生完全没有问题。如今跟他学习泥塑的学生中,有30多人靠泥塑为生而且过得很好。

聂家庄泥塑只是山东省支持非遗发展的例子之一。在非博会上,记者采访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枣庄柳琴戏等非遗项目也因受到政府的宣传保护逐渐扩大了知名度。

鲁锦带动2000多人就业

在非博会现场,胶东花饽饽传承人林荣涛和王爱凤正在制作一个超级大饽饽,这个饽饽上有象征吉祥的龙凤造型,让在场观众看得饶有兴趣。

林荣涛称,胶东花饽饽是一门传统手艺,之前以此为生的人并不多,也很少有年轻人学习。但是,如今的胶东花饽饽加工厂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50万元,最重要的是,随着花饽饽市场的拓展,很多年轻人在生产花饽饽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作为胶东花饽饽的传承人,我们可以在加工厂内带学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果没有市场、没有销量,年轻人是不会对花饽饽感兴趣的。”

菏泽鄄城鲁锦制造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山东的老字号,鲁锦之所以能完好保存下来并且打开市场,与鲁锦较早企业化生产有关系。鄄城县鲁锦工艺品公司董事长路维民告诉记者,公司拥有鲁锦品牌,并邀请鲁锦的非遗传承人在公司内做研发工作。如今公司拥有1000多台手工织布机,年产量100万米鲁锦原料,年销售额达到1400万元。“我们不仅生产鲁锦原料,而且生产鲁锦制作的床上用品、衣服、沙发套、壁挂、包袋等衍生产品。我们的企业已经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鲁锦这个非遗项目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学术资源向出版资源的转化与效应 篇3

关键词:国家出版基金;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高校出版社;教育部属出版社

设立国家出版基金、编制重点出版规划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促进作用的优秀重大项目出版平台。国家出版基金的设立主要用于资助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对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重要作用的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和多种媒体形态的优秀公益性出版项目,主要资助范围包括:具有相当规模,代表现阶段思想政治、文学艺术、科学文化最高研究水平的出版项目;具有填补某一学科领域空白,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出版项目;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或文学艺术价值,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及时反映国内外新的科学文化成果有重大贡献的出版项目;具有很高史料价值,集学术之大成的出版项目;对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具有特殊意义的出版项目;优秀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出版项目;优秀“三农”、未成年人读物出版项目;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出版项目等。编制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旨在推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出版,发挥国家规划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出版机制,实施精品战略,发挥国家规划的导向与杠杆作用,带动高水平、高质量出版物的出版,为迈向世界出版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实施与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相衔接相联动,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项目同时成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点。

自国家出版基金设立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编制以来,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策划了一批高质量的选题,出版了一批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品力作,充分彰显了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了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一、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充分挖掘学术资源

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学的学术资源和文化资源,努力将大学的资源转化为适合文化传播的出版资源,在国家出版基金申报和重点规划项目编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统计,国家出版基金设立至今共资助1051个项目,其中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获得资助项目207个,占全部资助项目的20%,累计获得资助金额为32972.74万元,占全部资助金额的20.47%。5年来共有75家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占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的69%。就2013年度而言,国家出版基金共资助了344个项目,资助总金额36444.28万元,其中,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获得资助项目83个,占比24.13%;获得资助金额7999.21万元,占比21.95%。在108家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中,有53家出版社获得了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占高校出版社和教育部属出版社的49%。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等3家出版社分别获得3项资助。

截至2013年8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总数为3024种。其中,全国高校及教育部属120家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中,有101家出版单位入选737种,占项目总数的24.37%。其中图书655种,占入选种数的89%;音像制品45种,占入选种数的6%;电子出版物37种,占入选种数的5%。“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覆盖了84%的高校及教育部属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在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531种“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中,有62家高校及教育部属出版社的125种出版物入选,占增补总数的24%。

二、重大出版题材不断涌现

高校及教育部属出版社通过实施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挖掘出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传世价值、反映我国当代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的重大出版题材,进一步展示了出版社的策划实力。

高校及教育部属出版社对于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和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选题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按照打造传世精品、具有国家水准、体现国家形象、满足国家需要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标准,如期高质量地完成相关任务,努力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打造成学术精品、文化精品与出版精品。通过项目运作,进一步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在服务大局、传承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

例如,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飞机出版工程》已成为该社的品牌项目,从已有优秀成果的一期,到正在实施的二期,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该项目坚持采用国内外一流专家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是受资助项目中为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服务的扛鼎之作,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被业界誉为“树立了出版为国家科技发展服务,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的典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当代财经管理名著译库》,至今共引进了六百余种国外高水平学术专著,先后入选“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为国内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案例研究丛书》是湖北省研究团队历时两年深入汶川灾区重建村研究的成果,该丛书填补了有关减贫、发展与灾害管理之间的研究空白,完整地呈现出汶川地震后贫困村的灾害恢复重建与发展过程。西南大学出版社的《龟兹文化词典》对龟兹文化进行收录式存遗,集社会历史价值、民族价值、学术价值、检索价值与收藏价值于一体。兰州大学出版社的《欧亚历史文化文库》(100种),主要收入20世纪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译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文化类别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及其相互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进步。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刊影印全本》获得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结项验收,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2年评估“优秀”成绩。

nlc202309021636

在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出版规划的支持下,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还积极推进十八大精神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选题的出版。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现实和未来》《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新时期党建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孩子需要知道的中华核心价值观》4种图书选题入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被列入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中宣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这些优秀的出版物和选题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优秀的出版物或选题都是在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支持下,高校及教育部属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方方面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行策划编辑的成果,对于高校及教育部属出版社打造文化精品、引领出版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出版社的策划能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教育部有关司局在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规划申报工作中,按照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宗旨,以及公益性、重大性、精品性和传世性的要求,认真做好申报资助项目的审核、汇总、上报,以及资助项目的质量监管、年度检查和结项验收等工作,积极组织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推进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建设。

通过打造重大出版项目,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严格管理项目图书的质量、经费、生产等环节,提高了出版社的品牌声誉和综合实力。一些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为保证项目的进展、出色完成项目的出版工作,成立了以社长、总编辑为总负责人的专项小组,从前期联络作者、写稿到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再到装帧设计、排版、印制等,精心组织实施所有出版环节;同时,从基金办的相关要求出发,加强制度建设,拟定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生产管理办法及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支持,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进一步锻炼了编辑出版队伍。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充分发挥大学的学术研究优势,让策划编辑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同时,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策划优质选题。一批善于策划高水准出版物的优秀编辑脱颖而出,使出版社的策划能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出版社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为人类文明进步多做贡献、出版精品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出版规划对于出版单位集聚学科资源,形成特色优势,促进学术出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通过《历史新起点书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丛》和《中国近代思想家思想文库》等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学科优势,培养了相关人才。黑龙江大学出版社通过实施《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集聚了学科资源,培育了编辑队伍,增添了在学术出版道路上坚持不懈探索的动力。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通过9卷本《中国针灸交流通鉴》,总结了中国针灸理论、临床、基础科学、教育、学术组织、行业机构、医疗体制、政策法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起源、交流、发展和传承成果,为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诚然,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以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和重点规划为契机,在着力打造精品力作、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面向未来,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依旧任重而道远,在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突出导向性和示范性;坚持规模与质量相结合、突出重大性和精品性;坚持积累与创新相结合、突出传世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仍需砥砺前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部有关司局应加强引导,鼓励尚未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努力学习其他出版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策划能力,尽早实现“零”的突破;并应组织高校和教育部属出版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集中精锐力量、全力以赴地组织实施好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确保如期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积极探索精品出版机制,努力打造精品力作,为国家精品出版战略的有效实施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资源成果转化 篇4

关键词:科技资源,整合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福建

科技资源整合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手段, 科技成果转化是整合科技资源的实践结果。科技资源整合是将项目、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组织等科技资源通过重组、共享或转移等调控手段向企业集聚和流动, 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整合科技资源能够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创新资源导向到企业,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后的科技资源如何应用于科技创新过程, 这就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 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判断科技资源整合情况的标准, 若将科技资源视为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那么, 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则是科技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多要素、多主体在不同转化阶段的合力, 是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体现, 是真正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

1 整合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导向

2012年党中央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的新要求, 福建省相继系统提出“突出一个重点、把握五个坚持、实现五个主要、促进两个落地”的科技工作新思路[1] (以下简称“1552”思路) 。以此为发展契机, 从更大空间集聚整合科技资源,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提升福建区域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转科技要素为经济优势, 实现全面发展与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无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还是新出台的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决定都更进一步地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协同创新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性, 这其中也凸显了整合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突出地位, 新阶段福建省所提出的“1552”思路更是将其明确化、凸显化和实践化。在福建科技工作的新导向中明确提出“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1]”等实在目标。旨在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专业机构扶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统筹整合, 整合集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各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以充分利用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为保障,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 合理组织研发和投资, 实现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 为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社会生产转化的各个阶段提供资源要素支持, 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由此可见, 在新导向下最大限度的整合共享科技资源, 极大提升了区域的科技竞争力与创新力, 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连接了科技成果的基础研发和市场化与产业化等各阶段, 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环节, 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

2 福建省整合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平潭开放开发逐渐列入国家战略, 福建在把握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整合资源, 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前进,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不仅在全国首创高位嫁接科技资源的“科技特派员制度”, 在全国甚至国外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福建模式”———“6·18”项目成果交易会, 在全国开展首个国家创新基金创新产业集群试点并加以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研发经费专户管理制度、企业法人科技项目负责制度等[1]。同时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科技工作新思路———“1552”思路。

然而,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全省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距全国平均水平仍相差0.9个百分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 2012年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仍低于全国60.28%的平均水平;在2011年科技活动投入增多了1.67%且科技进步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科技活动产出、技术成果市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指标却分别下降了15.64%、43.89%和3.2%[2]。

2.1 科技资源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

科技资源作为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 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素的集合。不仅包括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财力、人力、物力和知识信息等资源, 也包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出即科技成果[3]。

现阶段, 福建省依然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资金支持科技投入, 投入仍然不足且增长率缓慢, 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同时,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及高水平、高科技成果相当匮乏,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依然主要依靠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带头组织参与科研项目, 大量的科技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内。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 其主体地位还未完全确立, 企业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创造性与积极性不高,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依然未形成协同共享的意识, 科技资源流动缓慢, 高投入和低产出比例失调, 科技资源散乱、重复和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 地域上的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严重, 山区等设区市资源甚少, 高科技人才、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科技资源大都分布于福州和厦门两地, 这也导致了各科技创新的参与主体未能从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2.2 科技成果创新不足、转化率不高

科技成果的高效落地转化一直是加速科技创新发展与提升区域综合水平的催化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不仅需要不断的协同创新, 同时也必须满足市场需求, 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与市场三者之间应有效互动、紧密联系。然而由于当前福建在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引进、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建设、更灵活的融资方式的扶持、协同创新的中介服务链的支持上还存在不足导致了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少且转化率不高。

目前, 福建省高水平科技成果比重偏少。2012年, 全省专利授权30 461件, 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只有2 977件, 所占比例仅为9.7%[4]。科技中介服务等技术市场发育不全, 虽然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在逐年递增, 然其规模小, 引导力度不够, 服务能力仍然不强, 服务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交易磋商、经纪服务等层面,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服务薄弱, 对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服务仍是短板。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模式来看, 目前仍然存在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资本运作仍有较大风险、资本进入与退出仍不太顺畅、融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在科技部统计报告中, 相较于2011年, 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第9位下降到11位[2]。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与产业化效益均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技术成果市场化指数, 由74.14%下降到30.25%[2], 共下降了13位。这也暗示了福建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展的滞后。

2.3 政策效用不明显、体制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 为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 福建省相继出台的大量政策法规和实施意见, 虽然内容涵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多角度, 然而其实践性、引导性和操作性并不强。政策法规多是基于政府宏观层面把握, 对于具体的实施细则、配套措施、引导指示与规范推进等缺乏深入而详细的推进管理, 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政策无法及时有效的落实, 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影响。

当前, 福建省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 其主体地位不突出, 科技型企业群尚未建成, 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效用未充分发挥,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缺乏高水平科技成果。据统计在我国100强创新型企业中, 福建仅有3家[5]。

3 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

3.1 总体要求

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为重点, 把握市场导向, 协同创新, 服务发展, 打造创新平台, 进一步规范化的统筹集聚整合科技资源, 推进技术、人才、资本等科技资源要素的紧密结合,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 激发科技发展内生动力, 促进科技成果与高水平研发机构落地转化, 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资本化、产业化, 突出创新导向聚焦发展需求, 制定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法规, 引导支持, 以更开放的态度、更灵活的方式和更完善的保障为科技成果高效的转化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 提升区域特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3.2 主要任务

以整合、集成、共享和提升科技资源为保障, 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 整合集成各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立足于科技资源的共享, 提升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强化技术市场体系建设, 把握市场需求, 整合优化各级技术市场机构的科技信息资源, 统一发布标准、实现功能互动, 鼓励探索多样化服务模式,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创新, 保障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社会生产转化的各个阶段都能充分且合理利用科技资源。着力营造更加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集聚跨区域、跨平台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 以灵活多变的方式示范、广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重大且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等创新资源要素落地福建。

同时, 结合区域自身特点与发展形势, 从不同角度切入, 深入研究制定各类宏观引导性政策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从政策措施层面进行创新, 加大激励和保障, 扩大政策的受惠面、影响面和激励效果。从政策法规上、管理制度上、体制机制上给予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保障, 以政策的有效供给支持和引导以及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区域科技创新的特色发展,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整合共享科技资源、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3.3 推进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策略

3.3.1 统筹要素投入体系, 集聚创新资源

科技成果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人力、物力、信息、技术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投入, 合理的要素投入能够带动科技资源向区域内有序聚集, 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切实保障。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要遵循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按比例和需求在各部门和各环节分配, 各要素之间要相互沟通和衔接, 确保要素使用的高效化[6]。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需要依靠集聚统筹各类资源要素, 因此, 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聚集和优化配置显得极为重要且迫切。

进一步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 将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创新人才、团队以及高水平研发机构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力;进一步发展科技型企业群, 依托项目、平台、基地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构建面向市场、服务企业、支撑产业的各类创新平台和中介组织, 围绕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集成、共享的要求, 根据福建产业的结构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 统筹不同行业、部门和区域的科技资源, 搭建技术成果与信息的供需对接、发布与交流的权威公共性平台, 实现多渠道、多层面引进优势资源与合理配置;进一步把握“新三板”扩容机遇,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以国家科技金融战略整体框架为借鉴,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

3.3.2 突出企业创新导向, 构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力求实现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主要投向企业, 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建在企业, 高层次人才主要引向企业, 全社会研发投入主要由企业完成, 科技奖励主要由企业获得的工作格局, 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所提出的新思路, 也是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新导向。围绕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新导向, 着眼于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发展全过程中资源要素的整合优化, 以企业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主体,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动员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举办研究开发机构, 或者采取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经济实体和产学研战略联盟等方式, 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构建基于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资源集成共享服务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制机制。

3.3.3 研究落实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环境

从宏观角度进行总体把握、高起点出发的政策法规以其独有的科学性、引导性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面对科技发展过程中新的要求、新的导向和新的思路, 在宏观调控时正确把握政策的切入点, 体现以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目标诉求和战略突破点, 降低介入风险。注意与区域发展实际相结合, 针对企业、市场、高校以及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中的各个参与要素, 在实践环节中所反应出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特点等进行综合评价后研究制定涉及引导扶持、资源统筹、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相关专项政策或具体配套措施, 形成整套的政策体系, 有效落实, 并定期对所制定的政策法规给予评价, 根据现实发展情况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 以制度创新来服务管理创新, 从政策法规上、管理制度上、体制机制上给予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保障, 营造多元化支持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庆昌.坚持新导向新思路开创福建科技工作新局面[N].福建日报, 2012-08-07 (13) .

[2]中国科技统计.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13) [EB/OL]. (2013-03-28) .http://www.sts.org.cn/zlhb/2013/hb5.1.htm#_13.

[3]杨子江.科技资源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 :213-216.

[4]福建省统计局.2012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3-02-25) .http://www.fujian.gov.cn/zwgk/tjxx/tjgb/201302/t20130225_568759.htm.

[5]游建胜, 谢开飞, 林祥聪.创新要素向着企业"集结"[N].福建日报, 2013-01-22 (02) .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管理办法 篇5

【发布文号】地质矿产部令第19号 【发布日期】1994-10-17 【生效日期】1994-10-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令

第19号)

第一条 为维护矿产资源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市场的发育,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探矿权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获得可供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勘查成果(以下简称“成果”),可依据本办法向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以获得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证书,享有优先取得成果登记范围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以下简称“优先探矿权”)、优先取得成果登记范围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以下简称“优先采矿权”)。

第三条 地质矿产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管理机关。

大型矿床及地质矿产部规定矿种的勘查成果由地质矿产部负责登记;其他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登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市(地)、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部分矿种的小型矿床、零星分散资源的勘查成果登记。

成果登记范围跨越行政区的,由有关行政区的共同上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登记。

市(地)、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颁发成果登记证书后的30日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所有成果登记项目的备案。

第四条 申请办理成果登记的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终止前40日之内向成果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和勘查项目的勘查许可证;

二、成果登记申请书;

三、成果说明及相应的图表;

四、以下两组图件资料中的一组:

(一)实际工程控制的矿床(体)平面图及其文字说明;

(二)比例尺大于1∶5万(含1∶5万)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图件,标有有找矿价值的异常,并附相应的推断解释图件及说明;

五、以座标标定的勘查工作区范围内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物化探异常推断圈定的矿体范围以及申请登记范围及其文字说明;

六、成果鉴定、评审意见书。

第五条 属于下列范围内的成果,不进行登记。

一、依法直接转入下一阶段勘查的;

二、依法直接转入矿产开发的。

第六条 成果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成果登记申请书30日之内,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核实,审定成果登记范围,颁发成果登记证书。

成果登记范围,根据勘查工程实际控制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和进一步勘查或开发这些矿床所需的区域划定。

第四条第四款第二项规定的成果登记范围,以推断解释引起异常的矿体范围及进一步探矿所需的范围为准。

申请单位对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登记范围持有异议的,可向上级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裁定。地质矿产部是最终裁定机关。

第七条 申请登记的勘查成果中,有共生或者伴生矿产的,应当遵循矿产勘查综合评价的原则,与主矿种勘查成果一并登记。

对于共生的矿产,确有独立勘查、开发条件的,应当作为独立成果单独申请登记。

第八条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资、合作勘查项目,其成果的申请登记由合资、合作方自行商定登记人,登记后的权益归属以原经济合同为依据。

投资者和勘查者不是同一民事主体的,按双方自行商定的协议或签定的合同申请成果登记。

第九条 优先探矿权和优先采矿权的保护,实行有限期制。期限与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一致。

大型矿床的勘查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型矿床的勘查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二年,有找矿价值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异常登记证书有效期一年。

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自勘查许可证终止日开始计算。

在成果登记证有效期内,可以申请延长有效期,但不得超过原登记有效期年限。

第十条 探矿权人申请成果登记时,应当按成果价值和申请登记有效期年限交纳登记费。收费的具体办法由地质矿产部商财政部另行制定。

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要求登记成果发布招商引资公告信息的,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承担公告信息费用。

申请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延长的,应当按以上原则交纳登记费和公告信息费。

第十一条 在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内,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需要转入下一价段勘查工作时,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核颁发勘查许可证的同时,由成果登记机关注销成果登记证。

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在其有效期内需要转入矿产开采的,在办理采矿登记申请并获得采矿许可证时,应当到成果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成果登记证注销手续。

第十二条 申请登记并取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享有成果登记证书限定范围内的矿种的优先探矿权。

申请在他人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矿产地进行勘查时,必须向拥有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购买成果,并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出具获得勘查成果的文字证据,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方能受理勘查登记申请。

第十三条 取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享有成果登记证书限定范围内的矿种的优先采矿权。

取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具备办矿条件的,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优先受理其采矿申请。

申请在他人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矿产地采矿,在立项建设矿山时,应当按照有偿转让的原则向拥有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获得已有的勘查成果。立项报告中,应当附获得勘查成果使用的合同或协议。

第十四条 获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用已获得的勘查成果作为投资、合资、合作勘查或开发矿产资源。

第十五条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资、合作勘查获得的成果,在取得成果登记证书后,若一方转让其成果,同等条件下,合资、合作方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六条 在成果登记证书有效期内,拥有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变更的,其相应权益由变更后的单位享有;单位解散的,其相应的权益由其合法承继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享有;其成果登记证书的有效期限及登记的范围不变,但单位变更的文件或证明应当报成果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拥有成果登记证书的个人,其权益可以依法继承。

第十七条 取得成果登记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其成果转让或与合资、合作方协议作为投资参与开发,当事人应当持成果转让或以成果作为投资合资、合作开发的协议或合同,按《 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和程序,申请办理勘查登记手续,领取勘查许可证;按照矿山企业采矿登记管理办法和有关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办理采矿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领取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后,应当到成果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成果登记证注销手续。

第十八条 本办法施行以前,已经结束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符合第九条规定时限的,矿产地勘查权属或开采权属没有明确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到成果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补办成果登记手续。

第十九条 成果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勘查成果的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违反本规定者,按《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证书由地质矿产部统一印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冒用、擅自印制或者伪造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证书。

冒用、擅自印制或伪造成果登记证书的,由成果登记管理机关没收其印制、伪造的证件,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勘查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或取消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证书的处罚。

一、虚报文件和资料,骗取成果登记证书的;

二、逾期不办理成果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列行政处罚,由原颁发成果登记证的管理机关决定,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所作的处罚决定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四条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合作勘查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可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地质矿产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篇6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创品

中图分类号:G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4-02

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凝聚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血脉。文化产业成为逐渐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实力中所占的地位逐渐加深。文化产业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成为宣传国家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载体。五千年的文明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我们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软实力。博物馆是国家文化的集聚地,文化资源丰富,发展衍生品是博物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必经之路。博物馆文创品的开发对于历史文物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渠道,实现了人们“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资源。

谈起文化资源,首先要先搞清楚“资源”二字的含义。资源,简单来说就是“资财之源”,其概念源于经济学科,属于经济学名词,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资源一词通常与其他名词相伴而生,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等。目前社会中通用的资源通常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文化资源便属于社会资源这一范畴。从广义上来讲,文化资源就是与文化相关的可以创造财富价值的各种要素之和。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生产“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品”即文化产品所依赖的资料来源。这些资源是关乎“人”的,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载体,有物质对象,有精神对象,也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对象,等等。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特有的生产生活规律、言语文字特点、衣食住行习惯、歌舞娱乐方式、宗教信仰禁忌、节庆习俗礼仪等等。①

(二)文化资源分类。

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从形式上,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建筑民居等)和精神文化资源(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特色工艺等)。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可开发资源和不可开发资源等等。②

(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的丰富不代表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其中之关键就在于对于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文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反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停滞不前。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是一个价值转化的过程,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变为产业的经济价值,实现了文化资源的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把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使之成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这一过程,伴随着对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进而融入创意元素,投入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在开发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资源整合不当、文化资源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文化含义遭到扭曲等等问题。这就要求文化行业从业人员在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做到保护这一前提条件,之后再进行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二、博物馆文创品现状

(一)博物馆文创品概念探析。

博物馆文创品属于历史文化资源,其以博物馆馆藏品为依据所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以历史文物为原型,融入创意,兼具实用性、美观性和纪念意义。从广义上看,博物馆藏品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为物质文化资源的一种。博物馆藏品经过人们的创意想法的融入,具备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源被转化为文化资本,经过市场转化将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于2015年3月2日出台的《博物馆条例》第三十四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博物馆文创品的研发销售,一方面将历史中的文物带入现实,赋予其实用功能,使其实实在在的进入到了百姓的生活之中,扩大了历史文物的价值意义,使百姓受益;另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品的研发也极大地提高了博物馆的发展能力,博物馆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单纯依靠政府或者门票收入,形式单一,发展能力不强。衍生品的收入将会提高博物馆的发展能力,使得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二)国外博物馆文化产品经验。

国外的博物馆衍生品发展要早于我国,很多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着眼于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至今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同时,又是全世界最早经营博物馆商品的博物馆之一,一直十分重视博物馆商品的营销活动。③大都会博物馆注重品牌化建设,M 是大都会博物馆的英文首字母,已经成为大都会博物馆的代名词。2005年,这一标志甚至开始被单组作为商品出售,如M胸针、M橡皮等。各大商品的品牌化已经成为商品经营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英国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种类十分丰富,而且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顾客群设计有不同的文化产品。其顾客定位分类明确,层次清晰,种类多样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购买。

(三)我国目前博物馆文创品现状。

我国目前博物馆文创品整体行业都在致力于研发博物馆文创品,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发展较好的当属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的文创之路前后历经50年,从上世纪60年代,台北故宫开始做文创,起初知识单纯的复制文物;到了2000年左右,台北故宫文创开始有了质的飞跃,不再简单复制,而是追求创意;第三个阶段台北故宫博物院自己做高端开发。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向,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品已经较为成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文创品一反皇家严肃端庄的传统印象,大走亲民路线,例如“朕知道了”胶带和 “翠玉白菜”雨伞都深得人们的喜爱。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以“萌宠”的形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造型奇特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伞”“尚方宝剑圆珠笔”等将皇家文化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走入了百姓生活。截止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其中在2013-2015年期间,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累计1273种。与此同时,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

为响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各省市博物馆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快了文创品的研发工作。据统计,全国约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正研发文创产品。南京博物院为配合一年一度的南京梅花节,依托院藏精品“喜鹊登梅盘”特别为梅花节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梅花纪念伞、梅花便笺本等;南京科举博物馆推出的“盐水鸭别针”;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唐宝贝”系列文创;上海博物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文创品的销售渠道。各省市根据各自的馆藏资源纷纷推出文化产品,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文创热的背后博物馆进行文创品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博物馆文创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缺少创意。文创,重在一个“创”字,原创的缺失可谓釜底抽薪。U盘、鼠标垫、摆件、冰箱贴、钥匙链……这些小的文创品几乎各个博物馆都有。文创品种类的同质化会使得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从而降低文创品的生命力。其次,缺少与专业的设计单位合作。自从《博物馆条例》施行以后,博物馆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样打擦边球。但是由于之前博物馆为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观念阻碍了博物馆文创品的发展,导致专业的文创行业研发人员短缺。这也成为了限制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台北故宫博物院目前的设计运行模式相对成熟,主要有合作开发、图像授权和品牌授权三种商业运行模式。但是其他博物馆运行还不成熟,需要拓宽研发渠道。最后由于各个博物馆经营模式不当,目前盈利的博物馆只占该行业一成左右。博物馆资金来源较少,单纯依靠政府拨款和社会资助难以维持。

三、我国博物馆文创品未来何去何从?

(一)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

对于博物馆文创品的功能要求应具备实用性和美观性。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博物馆文创品仍然停留在旅游纪念品的阶段,其形式只是对文物进行简单粗糙的复制,实用功能不强。这样形式的文创品仍旧没能让藏品或活起来,从表面上看是完成了从历史到现代的转化,实质上和大众之间的距离始终没能真正的拉近。若想让博物馆藏品真正的活起来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之中,就必须赋予文化产品以实用功能,让百姓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与博物馆文创品接触,真正的体会到藏品的含义,而不是买回家之后将其束之高阁。例如馆藏品纹样的服饰、文具等都会在消费群体中引起共鸣。除此之外,博物馆文创品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人们都向往美好的事物,商品的美观性会首先引起顾客的购买欲。一件商品引起顾客注意首先就是其外形,博物馆文创品在设计研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做到让顾客在美的感受中使用博物馆文创品,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二)真正做到“文创”。

何为“文创”,就是文化创意,就要有文化内涵,又要具备创意想法。对于已经存在数年的博物馆藏品而言,其文化内涵不必质疑。但是对于其文化内涵的把握对于文化工作者而言却是考验。藏品在当时的文化指代是否与现代的价值观所吻合,在当代是否依旧适用?如何巧妙地去除其中的文化糟粕,保留文化的精华对于从业的文创工作者都是考验。赋予文创品以合理恰当的文化内涵是研发文创品的关键之所在。所谓“创”,就是创意,在藏品原有形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消费者的购买需要、情感取向和文化思想,研发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可以产生强烈购买欲望的文创品。各个博物馆都有各自的展示重心所在,不应该千篇一律的制作相似的文化产品,而应该找准自身的文化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自身特色。

(三)系列化开发。

博物馆藏品种类多样,遍及朝代也相当广泛。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应盲目,而应该系列化的进行开发。可以依据主题、朝代、博物馆展览等相应的研发推出系列文创品,一个系列的多种衍生品才会引起顾客的兴趣。系列化的文创品也会加深观众的文化记忆,突出展示博物馆文化。

(四)品牌化经营。

目前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会打造自己的行业品牌,对于博物馆也来说也不例外。博物馆文创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化经营道路,创造品牌价值。各个博物馆都应该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和标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化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身边无数的品牌提醒着我们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社会。博物馆文创品品牌的树立将会更加直观的向顾客传递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帮助顾客进行商品选择。文创品品牌的打响将会为博物馆带来巨大的潜在顾客群。

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换原则

博物馆文创品属于典型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范例,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但是在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转换原则才能使得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两者都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呢?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资源的真正文化内涵,包括当时的文化背景。结合现代的文化背景,做到时代性的考量,不能盲目地将历史文化资源照抄照搬地应用到现代,要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加强对文化的保护。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文化的传承。对文化进行合理的保护是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前提。此外,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还要发挥其文化价值,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源来获取经济效益的产业形式,但是文化的教育功能应该先于经济效益作为考虑重点。在目前的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区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文化资源的内涵,所开发的文化项目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逐渐失去活力。文化底蕴的支撑才是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的根基。最后,文化资源进入市场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市场化的原则。文化产业为大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面向市场就是面向大众,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无外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在其产业化的开发过程中定要围绕这两方面来开展。提升社会的文化氛围,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弘扬国家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所在。未来世界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或经济的。文明的冲突将主宰今后全球政治,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文明之间的战线。④由此可见,文化在未来的重要性。发展文化产业,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才是我们应对其他国家文化冲击,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之道。

注释:

①李树榕,王敬超,刘燕,《文化资源学概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6),9-10.

②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J/OL],求是网络版,2006年1月6日,http://www.southcn.com/nflr/tszs/200601060586.htm.

③姚安,《博物馆12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540-545.

资源成果转化 篇7

1. 学校的文化资源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和道德意义,使学生逐步了解和喜爱学校的优秀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2. 校园文化资源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补充

合理开发和利用学校传统文化资源,对优化思想品德的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用身边具体可感的校园文化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既可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3. 校园文化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一是亲切而具体可感。校园文化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环境;二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面对既熟悉而又从未深究的校园文化,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体验、访问,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实践策略

校园文化资源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要使校园文化资源成功转化,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

1. 加强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把校园文化资源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与课堂管理教学。将校园文化资源引入课堂、纳入教学内容,可以充实现有学校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体系。

利用校园文化墙呈现“多彩教育”,引领学生快乐成长,就是很理想的教学方式。如,把我们家乡酒泉历史带进课堂,学生有亲近感,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酒泉又名肃州,位于我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偏西处。东经98度15分至99度30分,北纬39度至40度之间,东接高台县,西与嘉峪关为邻,南依祁连山,北以夹山与金塔县分界。酒泉市,中华古今两“飞天”诞生地。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南屏祁连山,北枕巴丹吉林沙漠,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贯穿全境。汉武帝派张骞联络乌孙,再派霍去病击败匈奴,自公元前121年起,先后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立阳关玉门关,酒泉始成名郡。1949年10月,新中国设酒泉专区,2002年,改为酒泉市。酒泉以敦煌艺术著称天下,以神州航天闻名于世界。

可以在思想品德课的各个课题的教育教学中贯穿校园文化资源的有关内容,安排专题讲座。还可以借鉴已经编写好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资源辅导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例如:“宁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陇原精神,还可以借鉴已经编写好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资源辅导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如《肃州史记》《丝路情》等。

2. 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有关教学内容实践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种课间体艺实践竞赛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2+1(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才能)项目”活动,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

我校课间体艺综合实践活动分大课间活动和小课间活动,活动团队主要包括:“天籁”合唱团、文艺(舞蹈、歌曲、相声、小品、课本剧)演唱队、体育(球类)特长班、韵律操(广场舞)、武术体操队、美术(绘画、书法、手工)兴趣小组、中华经典吟唱班、小作家协会、故事会(含演讲、影视主题教育)、棋艺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大赛培训班、电脑作品制作特长班等12个社团。学校定期举行师生书画展、艺术节、运动会、演讲会、才艺展示、四小作品展等各种竞赛活动,体操队参加学校“体育节”大型(千人)团体操、扇子舞表演,参与评选“艺术之星”“运动之星”“小小发明家”等。

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开展辩论赛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孝亲敬长的情感,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育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报效祖国;组织社会调查、捐款、法制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3. 强化校园文化,注入活力资源

把校园文化资源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坚持用学校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来充实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围,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利用学校楼道墙壁、门窗、楼梯、走廊、校墙和路牌灯箱等视觉空间进行艺术文化的熏陶,教育效果极佳。例如:公寓楼关于生活习惯、珍惜时间、互助互爱的走廊宣传画和以展示学生才艺和个性为主的宿舍靓化;场地文化的“绿化”,有效地解决了有场地无运动的尴尬形势,不论是课堂,还是课间,学生好动的天性有了发挥的空间;厅馆文化关于餐厅勤俭节约、文明礼貌、爱惜粮食的宣传牌、电子屏、视频广播;景观文化的长廊、环境靓化、建筑装饰、校园雕塑等。

社会大课堂的课程资源转化策略 篇8

对应教材内容转化课程资源

资源基地中的资源有些可以与教材直接对应。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一课中, 关于农业工具的演变, 教材中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农具。对于这些资源, 农业博物馆里有更加详细的图文介绍。博物馆中就陈列有不同时期的犁的实物, 并附有详细的介绍。学生到农业博物馆参观, 可以直观地看到农业工具的演变, 感受它们蕴含着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对照课程标准转化课程资源

资源基地中有些资源是教材中没有的, 却与课程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农学思想的初绽》这部分内容, 教材列举了《农政全书》、《齐民要术》以及《吕氏春秋》来说明农学思想的重要性, 却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介绍。农业博物馆里关于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详细介绍从表面看来与教材结合得不紧密, 但如果分析课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就会发现, 它与我们的课程密切相关。因此, 我们选取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这一资源进行转化, 学生收获很大。

结合学生情况转化资源

资源成果转化 篇9

一、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利条件

第一, 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问题, 由于学习经验相近, 会在其他学生中产生共鸣,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二, 生成问题往往是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与正在进行的知识建构相关:或是对知识理解的片面, 或是对知识应用的错误, 或是对相关知识的混淆等等, 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完善能产生催化作用.

第三, 生成问题可能反映学生自己对事物认识的思维过程, 或是思维过程存在某种缺陷, 或是思维过程独辟蹊径, 或是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性等, 因而当教师借题发挥时往往会点石成金,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四, 生成问题往往具有突发性与意外性, 对课堂中的节外生枝的处置能力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对教师是挑战, 更是机遇,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可以生成教师的教学资源.

二、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生成问题是丰富多彩的, 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成问题, 采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生成问题就能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 收到丰硕的教学成果.

1.抛砖引玉, 由“静”到“动”

弹性预设, 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教师在课前预设时, 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 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 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 鼓励学生质疑, 去促进更多的自发性的生成问题, 要抛砖引玉, 使静态的预设性生成变为动态的有弹性的生成, 而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

2.举一反三, 由“点”到“面”

生成问题可能只是个别学生的灵感闪现, 只是一个生长点.真实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有经验的教师能在生长点出现时, 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 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生成问题, 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 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 从而再有所发现, 有所拓展, 有所创新, 举一反三, 相互启迪, 由“点”到“面”,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妙手回春, 由“误”到“悟”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也会产生认知偏差或失误, 而这些偏差或失误, 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的生成问题.珍视并合理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错误问题, 妙手回春, 引导学生由“误”到“悟”, 点石成金, 实现生成问题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转化.

三、生成问题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教学案例

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 篇10

1. 文化资源的内涵

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资源;是一种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存在于社会文化状态之中,弥漫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它主要以人为载体,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形态:符号化的文化知识、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创新型的文化能力。

文化资源的外延按文化资源的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十二项:人文历史资源;地域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民间工艺资源;宗教仪式资源;体育游艺资源;园林艺术资源;餐饮娱乐资源;教育科技资源;文献资源;节庆活动资源。

2. 文化资源的特征

(1) 文化资源的无限性。与其他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可以无限开发。同一种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做不同理解、不同阐释,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从而转换为既体现文化资源特色又体现时代特点的新的多种文化商品,为不同范围的人们广泛享用。

(2) 文化资源的多元化特点。同一种文化资源可以作多元化开发。儒家文化及各种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科技资源、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礼仪资源、文学资源、旅游资源等从不同角度予以开发利用并转化为与之相应的产品。

(3) 文化资源的动态性。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它以哪一种符号或者意象出现,都承载着一定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既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不断地衍生和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自我禁锢,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就必然会逐渐弱化。因此,任何僵化地对待文化资源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4) 文化资源的非独占性。文化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虽然有较强的地域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版权的保护,但它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了一种可供全世界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成了其他人进行文化再创造的资料。利用他国文化资源开发本国文化商品的例子,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比比皆是。

(5) 文化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同一种文化资源,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各个具体子行业中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开发,转化为多种商品。比如书籍,既可以作为知识商品,又可以作为礼品,还可以开发为收藏品,等等。有时收集完一套丛书,价值比单本书相加的价格要贵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二、文化商品含义及特征

1. 文化商品的内涵和外延

从广义上说,凡是人类生产的产品都是文化商品,因为它们都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但是,从狭义上讲,人类生产的产品,应该划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商品。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产品,称作物质产品;相反,凡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可以称之为文化商品。

文化商品的外延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两类。前者的价值是靠商品本身的功能和商品的文化价值共同实现的,而后者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所传输的文化价值上。

2. 文化商品的特征

(1) 市场性与非市场性。有些文化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进入市场并盈利,如电影等。但有些文化商品是作为公共物品被提供的,不能进入市场,也不是为了获利,如博物馆等。但这些商品并非完全不具有经济价值,在相应的文化需求的刺激下它的经济价值也会得到显现和提升。

(2) 价值的非消耗性。文化商品的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为欣赏,人们所消耗的是知识、文化、艺术的物质载体,而其文化价值不但不会消耗,反而会在人们的共鸣中变得更加丰富。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复制、拷贝和再版、再演等形式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增加其自身价值。

(3) 效用和价值难以衡量性。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文化商品的评价会相差很大,因而文化商品的效用很难直接衡量。同时,文化商品的价值也难以计量,更没有统一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作标准。通常说一本书、一张报纸卖多少钱,往往是针对其经济价值而言的,而不是指它的精神文化价值。

(4) 易传播性。光盘、网络等新型载体的出现,使文化商品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也使文化商品的复制和盗版更加容易。

(5) 开发的低成本性和高收效性。总的来说,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商品比起一般的物质产品,其开发成本更低而附加值更高,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

三、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的转化

成功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创造出价值无限的文化商品的最典型例子当属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其利用各国的文化资源,各种童话故事、传说和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形成了独特的电影制作产业链,并且将电影业顺利拓展到了产业,如旅游、音像出版业、传媒业等。

文化资源由于其资源的无限性,开发的多元化、非独占性、可再生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开发和运作和一般资源的开发运作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的过渡,需要经过以下九个步骤:分析文化需求———文化资源配置与整合———文化价值赋予———文化创意策划———文化商品设计———文化商品生产———文化营销创意———文化营销推广———市场反馈及再生产。

社会需求是商品生产的根本出发点。体现文化商品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卖点”,即文化商品作为商品来讲,卖的是什么?第二是“利益点”,就是文化商品的消费会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利益?第三是“靓点”,就是文化商品吸引消费者的地方,是它与同类文化商品相区别的最大特点,是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最大驱动力。

一般商品在资源配置之后应直接进入策划和生产环节,但对于文化商品而言,多了一个文化价值赋予环节,这个环节正是体现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彰显特殊价值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成败,决定了文化商品是否能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在文化商品消费的需求升级中,创意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文化消费的需求升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增大。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精神需求突出导致了对娱乐、图书、音像、戏剧、美术等艺术和艺术消费品的需求。二是人们对物质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包含了文化含量的物质商品也属于文化商品范畴。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各类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数不胜数。然而,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 如何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本文主要探讨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转化的一般规律, 以期对文化企业及文化商品生产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商品,转化,含义特征

参考文献

[1]黎永泰, 黎伟.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7.

[2]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人民出版社, 2002, 5.

[3]李军.文化产业与文化管理[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 2.

资源成果转化 篇11

[关键词]RSI错位现象;资源丰度;游客规模;旅游收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2—0081—04

[收稿日期]2006—04—17;[修订日期]2006—10—31

[作者简介]李连璞(1976-),男,山东庆云人,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德州学院地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E-mail:dzllp2003@163.com;曹明明(1960-),男,陕西宝鸡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杨新军(1972-),男,陕西扶风人,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接待任务工作到事业型发展,到目前的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先后被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4年,国内旅游总人数11.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10.7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6.67%和36.85%。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扩大国内市场及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就成为区域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国内旅游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映射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间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旅游资源丰度相近的湖南和广东,2002年其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存在巨大的差异,湖南旅游接待国内游客0.5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6亿元,而广东则是0.77亿元和1012亿元,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具有实际意义。国内对区域旅游差异的研究已有相当基础,但大多是通过区域间要素比较的方法,并且对大尺度区域旅游系统的研究较少,代表性文献有保继刚(2002)采用入境游客接待量对中国28座重点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地位的变化进行研究。

区域旅游资源、游客规模及旅游收入是旅游发展三大重要要素,旅游资源的丰度表征有多少优势旅游资源,解决了“有什么”的问题;旅游收入是衡量旅游地发展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说明对资源利用“怎么样”的问题;而游客规模是旅游资源和旅游收入的媒介,可以用来表征旅游经济效益的潜力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3种要素的均值化数据则说明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如果假设区域其他条件相同,则其个体内部要素间的数量关系应是函数关系,然而,区域条件的内在差异(如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等)会使这种函数关系偏离甚至扭曲,造成个体内部要素之间的“错位”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组合类型,从而映射出区域之间的差异。由此,按要素关系一区域类型一区间比较的思路探讨区域之间的差异具有创新意义。

2数据收集与整理

2.1研究思路

本文以要素为切入点,以行政省域为单元,对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资料的不可获得性和区域差异的不可比性,港、澳、台没有被列入研究范围)进行比较研究,采用2002年国内旅游统计数据及A级景点作为数据基础,按要素关系一区域类型一区间比较的思路,寻找省域要素间的组合类型,对31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类型划分,从而比较区域间旅游发展的差异,并提出转化路径及实现途径。

2.2资料来源

以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其“地方旅游业”部分摘取2002年国内旅游相关统计数字,包括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国内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均值化处理,将结果记入表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笔者统计了中国31省(区、直辖市)2002年A级以上景区(点),运用公式(1)对其进行丰度指数计算,并进行均值化处理,将其结果计人表1。

旅游资源的丰度指数:

R=2.5X1+1.5X2+0.75X3+0.25X4(1)

式中:R代表区域旅游资源丰度指数;X1、X2、X3、X4分别为4A、3A、2A、1A景区(点)的个数;2.5、1.5、0.75、0.25分别为4A级、3A级、2A级、1A级景区(点)的权重。

3RSI组合类型及转化路径

3.1 S—I组合关系

将表1中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内游客规模(S)和国内旅游收入(Ⅰ)的均值化数据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构建S—Ⅰ组合态势图(见图1),平均值1作为临界点,对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

图1显示:各行政单元的游客规模和旅游收入之间的组合关系存在差异,可以分为4个区域类型。

Ⅰ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与国内旅游收入均超过平均值,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辽宁、湖北;

Ⅱ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少于平均值,但国内旅游收入超过平均值,包括天津、福建;

Ⅲ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超过平均值,但国内旅游收入低于平均值,包括河北、湖南、云南、广西;

Ⅳ区:国内游客接待数量及国内旅游收入均低于平均值,包括重庆、陕西、山西、安徽、江西、黑龙江、吉林、贵州、海南、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

笔者将4种组合类型定义为“规模一收入同步区”(Ⅰ区和Ⅳ区)和“规模一收入错位区”(Ⅱ区和Ⅲ区)两大主类,并进一步细分为4个亚区:强同步区(Ⅰ区)、弱同步区(Ⅳ区)、优等错位区(Ⅱ区)和劣等错位区(Ⅲ区)。

3.2R—S—Ⅰ组合类型

结合旅游资源丰度指数(R),对上述类型进一步划分,原则上可以分为c21·c21·c218种类型: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强同步区(Ⅰ区):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辽宁;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弱同步区(Ⅳ区):陕西、黑龙江;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优等错位区(Ⅱ区):无;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劣等错位区(Ⅲ区):河北、湖南、云南、广西;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强同步区(Ⅰ区):上海、河南、湖北;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弱同步区(Ⅳ区):重庆、山西、安徽、江西、吉林、贵州、海南、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

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优等错位区(Ⅱ区):天津、福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1+劣等错位区(Ⅲ区):无。

剔除掉研究范围内的空缺类型,中国各省(区、直辖市)的国内旅游发展目前可以被分为6种类型(见表2)。

3.3类型特点及阶段转变路径

A型:属于旅游发展正常的区域,其三要素间有正相关关系,但旅游地发展的后劲不足。其优势地

B型:旅游发展不正常区域,其优势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旅游发展有后发优势,应以市场+产品为导向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打造自身旅游形象,按照B—A、或B—C—A的路径转变。

C型:旅游发展较为正常,旅游地得到消费者认同,但引导消费或管理有问题,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产品需要进一步拓展,培育消费点,尽快把数量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优势,极易向A型转变。

D型:虽属于旅游发展不正常区域,但这种“不正常”却是地方政府的最爱,其缺点是风险高,特别是河南和湖北,易向E型转变。今后旅游发展应以资源+形象为导向。

E型:旅游发展正常,三要素呈正相关关系,不易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旅游发展的风险高,如对旅游发展重视,易向D型或F型转变。旅游发展应以资源为导向,培育极品旅游资源,尽快扩大自身的知名度。

F型:此类旅游地资源等级低,游客数量少,但效益高,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较小,极易向E型转变。如果注意旅游的后续开发及无形旅游资源的挖掘,也会向A型转变。旅游发展应以资源为导向,挖掘区域隐形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4基本结论与讨论

(1)中国旅游目的地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受旅游地的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理想的“资源一游客数量一收入”之间应该是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而区位差异等扰动要素会使其变形甚至扭曲。研究结果证明“资源—游客数量—收入”之间存在错位现象。

(3)资源条件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其赋存情况和质量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A型;旅游资源并不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决定性因素,旅游业发展的复杂性会导致错位现象:资源条件好但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如B型和C型。而有些区域资源条件差但旅游业发展水平高,如D型。

(4)规模不等于效益。游客规模不能够成为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旅游收入才是旅游发展的经济目标,如Ⅱ区和Ⅲ区,其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数量之间存在错位现象。

(5)说明:笔者为研究的需要采用的是均值化数据,所以其地位关系是区间相对地位,而转化是相对于个体的自我提高和整体的总体提升。

[责任编辑:宋志伟;责任校对:吴巧红]

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之我见 篇12

那么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有什么不同?人力资源又该怎么转化为人力资本呢?在此, 笔者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 词义不同。资源在词典上的释义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即自然形成的, 未经开发就可使用的原料, 如空气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而资本是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或牟取利益的凭借, 是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 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 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 如果要资源, 人人都想要最好的, 钱越多越好, 技术越先进越好, 人越能干越好, 但作为资本, 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会在乎成本, 会考虑利润。第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 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 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则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 而人力资本则是一种质量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所拥有或能使用的各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是将企业中人的因素资产化处理, 它被视为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 具有质和量的双重指标:质方面的指标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才干、智慧、知识、体质等。质的具体指标可以是相关学位、学历所占比例、相关职称所占比例、工龄所占比例等。人力资源的量的指标是指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人数。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以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资本, 是社会总资本的一部分。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主要区别在于:实物资本的所有权可以相互补充, 相互替代, 使用较少数量的实物资本和较多数量的人力资本, 或是使用较多数量的实物资本和较少数量的人力资本往往可以产生同等数量的收益。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二者具有完全相同的主体即劳动者。企业所有的劳动力既是人力资源, 也是人力资本。企业录用员工一方面作为人力资产按一定的方法入人力资产账, 同时入人力资本账。企业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源, 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但不能说所有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只是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企业所有员工都是人力资源, 但只有稀缺性的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渠道

通过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及联系的了解, 使我们认识到, 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 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 并拥有充足的人才, 并使人才不断成长, 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 如何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渠道:

(一) 把好人力资源入口关

首先要做好招聘前的规划, 一要明确招聘的目的, 即为什么要招这个人;二要明确应聘者的工作任务, 即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三要提出对应聘者要求, 即为完成工作任务, 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追求“门当户对”。要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 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 而要追求经济适用。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

第三要增加透明度, 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 增强透明度。一是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 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二是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这样, 虽然损失一些人才, 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 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

(二)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让人力资源发挥创造利润的作用, 关键还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要恰当地使用人才, 使各种人才能被选拔到适合自己特点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这样才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并能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 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 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 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 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 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 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合理配置这些人力资源。

(三) 进行教育和培训

随着市场的变化, 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因此, 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 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 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 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 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第一, 要对培训有全面的计划和系统安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 教材、参加人员、经费和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第二, 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教育培训工作应与员工的考核、提升、晋级、调动等结合起来, 以提高人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第三, 要加强一线员工的培训。过去, 企业考虑培训人选时, 往往优先考虑上层管理人员, 对一线员工考虑较少。但是应该看到, 整个一线员工队伍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一线员工知识技能, 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四, 要对培训项目加强评估和总结。培训评估的首要工作是确定评估标准。

(四) 建立激励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一项研究表明, 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 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 而在仅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 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我国很多企业劳动生产率低, 与不合理体制压抑员工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因此, 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 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又一个关键。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 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 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 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 从而使人才增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的激励方式应有所创新。除了提供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企业还可尝试通过知识资本化的方式, 将那些管理和科学研究中有贡献、有创新、能为企业增加效益的人员, 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的知识转化为资本, 鼓励他们对企业参股、入股, 从而使他们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激励他们更好的工作。此外, 知识经济时代下, 员工将普遍具有职业发展, 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抱负, 这就要求企业在确定了组织发展目标后, 协助员工发现专业性及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 使员工的素质既能符合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能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产物, 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 就是这些企业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的又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最为基本的手段。

上一篇:企业文化安全意识下一篇:文化工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