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2024-08-31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共4篇)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篇1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技术转移。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FLC在2012年提交给总统和国会的报告中指出,技术转移 ( technology transfer,T2) 使美国企业更有实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推动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50% ~ 70% 范围内平均波动,美国高达80% ,而我国目前仅为25%[1,2]。此外,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贡献率高达70% 以上,其中美国与德国甚至超过80%[2]。美国蒙大拿大学的商业和经济研究所2012年8月的研究表明,美国国防部在2000 - 2011年的11年里通过技术转移产生的直接产出及直接、间接和诱导的影响达到30亿美元,创造超过15亿美元的价值附加,产生了3. 31亿美元的税收收入,提供了18000个工作,这些工作每年的平均报酬达到59000美元。

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率约为40%,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 2020年) 》提出了我国未来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的目标: 到2020年达到60% 。要想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剖析美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1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制度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个支撑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至少需要4方面的内容。首先,这个制度体系应该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R&D的投入及成果转化中的资金需求; 其次,体系中还应该有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成果所有者和成果需求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提供专利披露与专利营销等专业性服务; 再次,体系中还应该有法律,对成果转化中的所有权、收益分配、税收优惠等重要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并从法律的高度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大环境; 最后,体系中还应该有政策,从人才培养以及奖项激励等方面营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美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正是这个制度体系中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1. 1 制度体系之一———法律是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基石

法律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石,从事科技成果研究与开发的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总体效益,也就是通常所说“正外部性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会抑制科研主体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来保证科研主体的利益[3]。这也是美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中的最根本基石。表1按时间顺序列示了美国典型的技术转移相关法律[4]。

America Invents Act宽限期等制度进行了调整

注: 根据英文资料自行翻译整理所得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从1980年到2011年的31年时间里共推出了16部跟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法律,几乎是以每两年一部的速度推出,足以看出美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美国技术成果转化日趋成熟,法律保障提供了必要的、稳定的发展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基石作用。

具体来说,这16部法律从以下几点促进了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

( 1) 科技成果产权“放权让利”,激励作用凸显

1980年以前,联邦资助的发明的所有权一直属于政府。因为政府认为政府的科研资金来自于纳税人,因此政府代表纳税人有权利和义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拥有发明的所有权。这段时期,由于不能拥有发明的专利权,科研人员普遍缺乏研究的积极性。1980年出台的《拜杜法案》重新理顺了发明的产权归属问题,允许小企业、大学和非营利机构拥有联邦政府资助的发明的所有权,可申请专利,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商业化。同时规定如果受资助的科研机构未能成功实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政府对该项发明拥有介入权。

《联邦技术转移法》指出联邦实验室可以向其他合作方进行技术许可,实验室人员可以放弃在合作协议 (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CRADA) 中规定的专利权。CRADA是联邦实验室与其他组织 ( 包括企业) 合作研发的一种协议,并规定所有合作者都需要付出。该协议是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的一种机制,有了关于产权约定的法律依据,有效地提高了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

科研成果的产权明晰,极大的激发了科研人员及其所在的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了美国新工业的发展,为美国公民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新就业机会,加强了美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 2) 完善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联邦技术转移法》明确指出专利权的使用费收入不再交给国库而归各实验室所有[5]。发明人有权分享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发明人的个人所得占技术转让总收入的比例约为15% 。这些规定,大大激发了各科研单位及其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 3) 明确政府机构在联邦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中的责任

1980年通过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规定拥有联邦政府实验室的各部门对国家投入的R&D成果的转化负有责任,规定在国家科技咨询服务部门建立联邦政府应用中心,并要求各联邦实验室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职能机构; 该法规定,预算超过两千万美元的联邦实验室都要成立技术转移组织,各个联邦机构至少划拨研究预算的5% 促进下属实验室科研及成果转化[6]。

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移法》是对《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的补充和修正,明确宣布技术转让是国家实验室的一项正式任务,每个实验室应将抽出预算的0. 5% 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5];把技术转移活动的参与度纳入到科研人员绩效评估指标中去。

( 4)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较大的税收优惠

美国是最早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研发活动的国家之一,早在1981年,美国在《经济复苏税法》中提出的《研究与试验税收减免法案》规定,对于当年科研支出大于前3年均值的部分,联邦政府会给予百分之二十五的税收优惠支持。

美国税法规定科研机构作为非盈利机构免税,而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企业,美国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允许R&D支出作为费用在税前抵扣。根据美国白宫的数据,研发税收优惠政策每减免1美元,就会吸引企业再投入研发经费2美元。美国联邦政府在2009年提出研发税收减免持久合法化的构想,2011年奥巴马再次提出并希望科研税收减免能够成为一项长久的政策。

1. 2 制度体系二———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桥梁

技术成果从科研机构到企业再到市场,需要进行信息披露、价值评估、市场推广、技术许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工作要做,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中介机构的作用。因此,中介机构搭建了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桥梁。

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类可以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大类[7]。非营利中介机构又可以分为国家设立的中介机构和民间设立的中介机构( 见图2) 。

分析美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借鉴。

( 1) 非营利性中介机构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图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设立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及区域技术转移中心RTTCs和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FLC,还是民间设立的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AUTM和大学内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OTL,他们的首要特点都是非营利性的,这就保证了这些机构以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为宗旨,不追求经济利益,不参与商业竞争,很多服务也是免费提供的,真正做到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 2) 中介机构的工作各自有所侧重,分工明确

虽然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种类与数量繁多,但是各个中介机构都有各自工作的侧重点。

国家技术转 移中心 ( The National TechnologyTransfer Center,NTTC ) 的主要任务是把联邦实验室、学校和其他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推动其商业化,其促进转化的主要对象为由政府资助产生的科技成果。

区域技术转移中心 ( Reg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s ,RTTCs) 是按地理区域建立的六个地区技术转让中心,区域技术转移中心主要面向本地区服务,其掌握的科技成果来源于本地区的研究机构。因此,技术需求者在寻求科技成果时,只要所在辖区内能解决的技术,一般不舍近求远。当各自区域范围内的技术难以满足技术需求者的需求时,才会向NTTC寻求帮助。

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 ( Federal LaboratoryConsortium for Technology Transfer,FLC) 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网络机构,主要成员为由各个联邦实验室与其上级机构。FLC的目的是推动联邦政府资助的科技成果实现高效率转化[10]。FLC与NTTC及其区域中心的相同点是两者都隶属于联邦政府的下级部委,区别是NTTC及其区域中心是一个非营利的职能部门,类似于一个行政单位,专门负责美国联邦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而FLC是一种协会性质的组织,要求联邦实验室以会员的形式参与其中,只有成为FLC的会员,才有技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权利。

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 (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Technology Managers,AUTM) 也是一种会员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AUTM的会员主要来自于大学,也包含企业和其他非大学科研机构。AUTM将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OTL内和科研企业内的技术负责人聚到一起,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使大学的技术供给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实现交流。

技术许可办 公室 ( 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OTL)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自身设立于校内的专门从事有关技术转移工作的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已经设立了该类机构。不同大学的技术许可办公室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几乎每个大学都设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并只为本校服务。

( 3) 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专业、全面,切实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为技术供需双方搭起一座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的互动,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

这些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非常专业和全面,主要包括: 1搭建信息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实验室或者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信息传递给企业,企业就可以很方便的获得所需的各种技术转让信息。2专题培训服务。向用户提供技术转移操作方面的培训或者研讨会3发行技术转让刊物的服务。介绍、报道各种商业开发、许可、专利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最新信息; 宣传重大的立法及法律问题; 总结成功经验; 发布技术转移信息; 发布有关培训的具体信息; 发布科技相关的文章等。4专利披露与专利营销。收集筛选科研单位最新的研究成果,负责专利的申请工作,向产业推销专利,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谈判,通过签订协议保护发明者的发明权。以上这些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因此,科技成果的所有者和需求者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可以得到专业而有效的服务。

1. 3 制度体系之三———稳定多元的资金投入是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人财物的共同努力,其中的资金投入是保障。这里的资金投入既包括R&D的资金投入也包括专门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两者缺一不可。

( 1) 美国的R&D科研经费总额及投入强度稳中有升

美国的科研投入自从1953年开始就从未间断增长,在2004 - 2009年的5年中,美国研发投入每年以5. 8% 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的科研总投入已经达到了4000亿美元[4]。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R&D投入强度达到2% 是一个国家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标志[9],美国1956年的R&D投入强度达到了2. 00,2009年则达到2. 90,而我国2010年的R&D投入强度仅为1. 76,即中美两国在美国的R&D投入强度上至少存在50年左右的差距。

( 2) 专门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层出不穷

除了R&D科研经费的稳定投入给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前提之外,美国政府还出台各类专门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计划,直接为成果转化提供物质保障。

技术商业化基金 (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Fund,TCF) ,是美国能源部的一项专门技术转化基金,主要用于前期公司产品研发。能源部会对技术产品进行评估,是否提供资助取决于5个方面: 1潜在的市场机会; 2成功转化的概率; 3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实力; 4能源部的转化优先权; 5合作伙伴的实力等[10]。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 NIST) 制订的先进技术计划 ( ATP) ,主要用于促进小企业的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NIST每年为该计划拨款3600万美元,并且小企业不承担偿还义务,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的开发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

美国经济发展 署 ( EDA) ,国立卫生 研究院( NIH) 和国家卫生基金会 ( NSF) 合作出资1200万美元的“i6挑战”计划,目的是通过强化创新与创业的观念进而建立一种密切的公私科研合作机制,以促进创新思想进入市场。该计划的管理者为EDA。具体的出资比例为: EDA出资600万美元,NIH和NSF共同出资600万美元。

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11年包括JohnsHopkins University在内的4所大学参与了“转化研究伙伴计划 ( Translational Research Partnership pro-gram,TRPP) ”。该计划要求每个大学都必须拥有一个总额为2亿美元的捐赠基金,用于促进医疗方面的技术转化工作[11]。

1. 4 制度体系之四———多元的政策是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催化剂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美国政府出台的人才及激励政策,是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催化剂,保障了技术创新体系的良性运转。

( 1) 人才培养及鼓励政策

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美国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例如为了培养科学工程方面的优秀人才,专门设立了总统青年研究奖。美国海军为了培养博士青年研究者,专门拟定了“青年研究员计划”。除此之外,美国还建立大学工程研究中心,使不同大学的高科技人才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看出,美国会结合各种方法共同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发展。

对失败者宽容的鼓励政策。对于一些长期从事研发工作但并未取得成果的科研人员,美国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政策。比例,联邦政府每年会拨出大量款项用于癌症治疗得研究。虽然这项研究迟迟没有进展,但政府没用放弃拨款。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科学家们可以更加没有顾虑得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上[12]。

( 2) 激励政策

为了激励科研人员更加积极的投入的科学研究的工作中来,美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例如,FLC每年都会对那些技术转移效率高贡献大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FLC的奖项主要包括5类: 其中“技术转移优秀奖”、“FLC协作奖”和“年度联邦实验室主任奖”主要授予联邦实验室人员及负责人,表彰其在技术转移中的突出贡献;“FLC服务奖”、“FLC技术转移专业服务奖”则用来表彰技术转移中做出显著贡献的专业服务人员或团队。再如,美国著名科技杂志《R&D》在1963创办的“研发100创新奖” ( R&D 100 Awards) ,每年由知名学者从全球科技创新技术中,评选出100项最有意义的创新技术。再有,由NSF与相应的基金组织共同设立的“高校技术商业化奖”,旨在用于寻找并激励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 结论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如果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较好进展,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制度体系,这个体系中法律是基石,中介机构是桥梁,资金投入是保障,政策是催化剂。美国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启发有:

( 1) 要持续出台、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

正如前文所述,美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在科研成果产权明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明确政府职责以及提供税收优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法律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持续不断的更新。我国虽然也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法》,但是该法是1996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已有很多地方不适应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虽然2014年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法 ( 修订草案) 送审稿》进行意见征集,但是该法修订间隔的18年时间有些长,影响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同时,与美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种类繁多、针对性强的特点相比,我国的相关法律显得有些单一。

( 2) 构建专业、职能各有侧重的中介服务体系

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中介服务体系在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非常专业,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多数中介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不参与商业竞争,这就保证了服务的质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缺乏支持措施,服务能力也有待提高,政府部门应该在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提供相应的帮助,包括进行资金支持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保证科技中介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而全面的服务。

( 3) 提供持续稳定的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资金支持,这里的资金既包括用于科研的资金,也包括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二者缺一不可。我国近些年来也逐渐重视对科技的投入,科研资金总额逐年增加,但是从科研投入的强度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国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资金的支持,使得一些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我国在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需要着重提高的一个方面。

( 4) 出台人才培养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

美国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对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给予鼓励,对失败者宽容并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同时设立各种奖项,激励科研人员及科技中介人员和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氛围。我国目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工作体系不健全,同时尚未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落实也不到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因此,我国应该在科研人员考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以及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方面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1]孙元花.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17-19

[2]中国广播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5%,需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EB/OL].(2011-09-30)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9-30/3365935.shtml

[3]李行,白丽,徐慧磊,等.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比较及政策启示[C]//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0:654-656

[4]National Science Board.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2012.[EB/OL].[2012-01-13]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12/

[5]谭辉.美国合作创新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6-12

[6]和金生,司云波.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发展的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7-160

[7]王冬梅.美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1):61-63

[8]唐沈.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合体体概况和经验[J],1996(9):13-15

[9]张玲,赵立雨,师萍.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因素解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10-13

[10]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Fund[EB/OL].[2012-10-10].http://techportal.eere.energy.gov/commercialization/about/legacy_initiatives/technology_commercialization_fund

[11]科技部.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一系列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EB/OL].[2011-10-12]???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1110/t20111011_90204.htm

[12]马敏象,屈娥,李金玲.美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运作经验及借鉴[J].云南科技管理,2012(2):46-50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篇2

1 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利用“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的主要途径。综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无一例外都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放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 我国正处于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抓紧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思想和任务,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意义重大。

其次,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 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净减60余万公顷、荒漠化面积年递增3 436平方千米、水资源缺口500亿立方米, 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千米。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这对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前提和桥梁, 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使用来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构和效率, 大幅度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三,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27%提高到45%;国家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科技计划的支持强度不断增加, 科学研究实力持续提高, 科技成果产出数量不断增多, 每年取得的各类农业科技成果从“七五”期间的3 000多项增加到近7 000项。比较而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科技成果的研发能力极不匹配, 造成大批农业科技成果闲置。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规模, 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满足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

改革放以来, 我国农业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创造了当代农业发展的奇迹。我国农业科技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0%。而作为农业科技进步关键环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 科技成果的转化, 释放出农业科技资源的巨大潜能, 极大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显著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条件,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的前5年, 就已有2 300多个各类动植物新品种得到示范应用, 有力推动了全国范围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高产栽培、高效养殖等技术成果的转化,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增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及加工技术的转化带动, 形成了4 859个新产品, 获国家专利494个, 其中发明专利205个, 为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 科技成果转化, 使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科教单位服务三农、农民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明显增强。涉农企业通过引进转化, 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十五”期间, 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 涉农科技型企业共承担转化项目729项, 占总项目数的50%;共建立了中试生产线1 387条, 在相当一部分区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速了产业技术的升级。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科技人员, 深入农业生产实践第一线, 极大增强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服务三农的能力, 使农业科技新成果及时、有效地得到转化。科技成果直接入村、入厂、入户, 通过技术培训和转化示范, 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科技骨干, 有效增强了农民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

第三, 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了农科教、产学研密切结合, 创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区、各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了地方政府和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局面。通过转化项目的实施, 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在全国范围的良性互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2新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徘徊在30%左右, 尚不及发达国家70%~80%的一半;每年虽有近7 000项农业科技新成果问世, 但很大部分仍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因此,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现阶段, 加快其转化必须面临的挑战有:一是如何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克服困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极其薄弱, 尤其是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大量农业科技新成果因缺乏资金支持无法转化, 导致潜在的农业生产力不能发挥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而发达国家研究开发、中试熟化、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一般为1:10:100。二是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如何更快地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向市场。重研究、轻转化的思想在农业科技工作中较为突出;由于缺乏转化平台支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滞后, 直接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科技队伍转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前提下, 如何实现成果的科学应用。大批科技人员还未能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线, 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涉农企业普遍基础较弱, 缺乏研发能力、成果储备和人才保障, 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民科技意识普遍不高。目前,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分布在农村地区。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采用者, 由于文化素质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不灵、承载新技术应用风险的能力不足等, 农民对新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普遍较弱。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创新方向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采用的各个环节, 因此要求政府、科研、推广、农民及农业企业之间协调发展、寻求对策、采取措施、创造条件, 形成内外结合的良好态势,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3.1 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科技成果本身是优质的, 必须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生产上的可行性等明显优势。为此, 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研管理, 促进农业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首先, 应从科研的立项、申报抓起, 对那些技术先进、应用性强、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自创条件尽快完成研究任务的选题优先批准立项。第二, 在项目研究进程中, 要加强管理, 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 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第三, 在成果鉴定时, 应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履行职责, 严格按程序执行成果鉴定、核查、审批手续, 保证鉴定质量, 不让不成熟的成果或没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通过鉴定。第四, 要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在选题时要深入实际, 要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精心预测基础上, 摸清实际需要和现存问题, 因地制宜地选准选好研究项目, 同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生产变化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不断完善、修改课题, 体现“做课题时就想到了用课题”的意识, 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 而且易转化。

3.2 加快资金投入机制创新, 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的资金基础

加大对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 解决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广泛的国际、国内调查、预测, 尽量使研究成果能起到主导农业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有效地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目前国家设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一种政府引导性资金, 它旨在通过吸引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渠道的资金投入, 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人生产的前期性开发,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 有效支撑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同时, 要逐步增加基层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 降低农业新技术应用风险, 建立风险补偿制度, 建立一定额度的农业风险基金, 用于弥补遭遇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与自然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尽快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 形成全国农业保险网络。通过开办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保险, 分散农户在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向农户提供农业技术补贴信贷, 减少或降低技术应用的风险度。

3.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创新, 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基层和生产部门转化, 首先要适当放宽基层技术服务实体的登记管理, 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基层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 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通过准确、灵敏、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引进适用技术、安排生产、调整结构, 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以及为农民使用新技术排忧解难。二是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参加或组建各种农村产业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 实现他们的应得利益, 凡停薪留职参加或组建合作组织的, 职称的评定要一视同仁, 并对在转化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以重奖, 同时适当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以调动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且定期培训推广工作人员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要地方财政每年应从农业税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农村产业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周转基金, 重点扶持一批服务组织。四是要坚决制止对农村产业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的乱摊派、乱收费, 确保农村产业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的良性发展。五是重点强化完善科技承包和农业科技系列化服务制度, 由参与科技承包各方与农户共同承担科技风险, 增强农户应用科技成果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3.4 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体制创新, 力促其落实步伐

首先,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 其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 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被农民接受和应用的程度。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成果转化率,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科技的教育工作, 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国农村大多数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 应通过大力发展扫盲教育, 成人中、高等教育以及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措施来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 加强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建设, 使农民从科技成果的学习运用中得到实惠, 激发农户自觉学习和运用科技的兴趣。

其次, 要建立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 设立与完善相应的机构对三者进行统一管理, 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 同时加强彼此的合作, 以解决当前三家分属不同主管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的科研上的重复和人、财、物的浪费问题。要正确确定科研投资的比例并逐步形成制度化, 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三者在农业科研系统内保持合理比例, 既要加强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 促进成果转化, 又要保证基础研究工作的科研后劲。要彻底改革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立项选题, 要面向和立足于市场, 一切以市场竞争力、市场效益、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的评审, 要抛弃完全由“专家评审”的弊端, 建立起“专家评审”与“市场评审”, “用户评审”和“管理评审”相结合的崭新机制, 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评价、管理与生产应用、市场经营的内在结合。

3.5 加快组织创新, 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实践证明, 农村技术经济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能够较好地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难题, 把过去的行政性技术转化推广转变为需求式的技术推广, 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促进区域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以, 应以市场为导向, 从地域资源优势出发, 选择那些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大、经济效益好的产业, 政府要及时引导, 组建各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体系, 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其成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鼓励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兴办各种实体,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坚持官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指导思想, 稳定县级、搞活乡级、健全村级推广服务活动。县级作为国有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导力量, 其稳定必须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乡村两级面对千家万户, 应更多的借助于民间的力量,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形成众多的科技服务组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发展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科技推广网, 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干, 以众多民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 县级以上以官办为主, 乡村两级应以民办为主, 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鼓励乡级组织机构兴办经济实体, 可与供销、信贷、外贸、行政等部门组成联合体, 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服务。继续发展乡级综合性技术服务组织, 逐步做到有办公场所、有办公经费、有技术依托单位、有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通过有偿服务和必要的合法经营, 逐步发展, 增强实力。围绕支柱产业逐步引导农民发展自办和官民合办的经济技术服务组织。积极发展村级科技服务组织, 有条件的村把有科技服务能力的人组织起来, 建立各种科技服务队, 独立核算, 加强农村社区的自服务能力, 并与乡级以上各类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形成松散的联合, 壮大实力, 改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篇3

1 国内外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几种主要模式

1.1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质

所谓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就是要创办现代农业科技型企业, 以创新的思维, 创新的体制, 创新的机制,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科研开发一体化, 把蕴藏在科技成果中巨大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科技成果资本化, 生产要素市场化, 产品生产规模化, 经营管理企业化, 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资本化, 即科技成果拥有者以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投入, 与企业其他资本共同经营, 共担风险, 共享利润, 形成新的经济实体, 实现高效率、高产出。

1.2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1.2.1“政府”推动型

“政府”推动型模式, 是指政府组织的一种旨在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经济社会性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的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具体表现为:由政府搭台, 财政出资、引资, 经多渠道筹集资金, 以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的方式对产研联合体进行投资, 主要支持高风险、高投入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结构合理的公益型或尖端科研型的项目。

1.2.2“科研院所”主导型

“科研院所”主导型模式, 是指科研院所自办生产企业, 在自己的直接组织和调控下实行科学技术的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具体表现为创办经济实体和建立科技园区。

科研院所创办经济实体模式, 实现产研结合, 这是一种较早、规模较小的结合模式。

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园区模式, 以产业化开发, 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是产研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种模式。

1.2.3“企业”主导型

“企业”主导型模式, 是指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由企业来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企业兼并科研机构模式和科研机构自身企业化模式。

企业兼并科研机构模式, 是指企业通过招聘关键技术人才, 收购、兼并其他研究单位, 将企业外部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吸纳到企业内部。

科研机构自身企业化模式, 是指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单位, 通过企业化管理创造经济效益来发展科研, 实现科研企业一体化。这种模式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国外大企业通用的模式。

1.2.4 产研联合型

“产研”联合型模式, 是指在保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原来体制的条件下, 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 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实体三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强烈的表现出功能互补的优势, 目前正成为技术创新, 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

技术转让是由科研院所将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技术交易的形式卖给企业, 企业进行经营, 合作双方以合同为依据。

合作开发是指企业投入人力、资金, 由企业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提出技术合作要求, 或由科研院所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进行开发, 合作双方共同参与, 共同进入整个或某一区段的开发过程, 收益与风险共担。

共建实体是指企业、科研院所通过建立新的联合体 (合作委员会、新企业、新研究机构、工程研究中心) , 共享资源 (包括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 , 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让双方从中受益。

2 国内农科院系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 全国13个省市 (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上海、天津) 农科院系统的科技成果产业开发的主要趋势是, 院组建框架型集团公司, 以所为主体运作企业, 统一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协调、监督、服务;院属企业和所办公司是独立法人, 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 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对国有法人独资企业改制, 不再创办国有法人独资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通过对子公司的控股和参股, 实现院级开发收入。从具体发展上来看, 出现以下特点。

2.1 经营规模集团化

组建集团公司或企业集团是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开发完成原始积累后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如:天津市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等都组建集团公司, 整合产业和科技资源, 增强企业整体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发挥集团规模效益。

2.2 投资主体多元化

目前天津、广东、福建、贵州、四川等地农科院的企业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股份制企业通过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能把院所科技产业发展与经营者、专家、广大职工及社会投资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利益共同体, 极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3 重视知识产权开发

湖南省农科院以“袁隆平”品牌为主体, 创立了系列知名品牌;吉林省农科院统一创立了“吉农”牌, 天津市农科院统一创立了“科润”系列品牌, 这反映出农科院系统产业重视知识产权开发。

2.4 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化

山东、广东等省农科院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园区, 争取得到了国家的项目支持、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诸多优惠政策, 为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宽松的孵化环境。

3 重庆市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3.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方式

(1) 研究所主导型模式。如:茶叶所投资兴办云岭公司对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 (2) 共建实体模式。如:水稻所与种子公司通过“研究所+公司”的模式, 共建实体进行深入合作, 一体化运作, 科研人员由我院派出, 保留其公益农业科研单位的事业职工身份, 以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科研项目经费和科研人员经费均由公司承担, 研究出的成果归市农科院所有, 但公司可以无偿使用。 (3) 技术转让模式。如:原农科所将其育成的“渝单8号”对外转让, 获直接收益350万元。

3.2 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的成效

(1) 在成果转化开发上有了更广泛的空间; (2) 在人员分流上既为研究院所减轻了人员压力, 又培养了经营开发人才; (3) 通过产业化开发增强了自身的服务功能, 能够更好地为“三农”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3 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 现代经营型人才缺乏; (2) 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 (3) 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4) 成果多但成熟度低, 知识产权品牌少, 导致成果积压现象严重; (5) 产研结合机制还需要探索完善; (6) 产研结合的思想认识还需继续转变; (7) “空手道” (缺成果开发资金) 现象还需逐步解决。

4 加快制度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4.1 重庆市农科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 按照“立足重庆, 面向西部, 走向全国”的要求, 围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目标, 强化“科研助推产业, 产业促进科研”的理念,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目标, 整合资源, 做大盘强现有产业, 结合学科条件, 培育新兴产业, 逐步构建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 形成具有农科院特色的产业集群, 使院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职工收入稳步增加, 努力实现“服务强院”的奋斗目标。

4.2 重庆市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总体目标

今后10年, 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一推、两树、三建、四突破”。

一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企业集团品牌建设, 力争每个研究所 (中心) 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或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两树:在全院牢固树立“产研结合, 服务强院”的思想;树立成果开发的效益观念和成果知识品牌意识。

三建:建立完善的产业开发体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型合作机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我院实际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流的产业开发队伍。

四突破:在成果转化开发上有突破;在开展国内外产业合作开发上有突破;在产业发展 (企业规模、效益与品牌) 上有突破;在职工收入水平上有突破。

经过10年努力, 力争使农科院科技成果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适用技术 (品种) 成果转化率达40%以上, 院属企业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实现销售收入翻一番以上) , 职工收入水平达重庆地区中上水平。

4.3 重庆市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容及重点

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容及重点可以概括为“一城、一业、三新、八服务”。

4.3.1 当前的内容和重点

一城:配套建设重庆农业科技贸易城 (农业科技产业园) 相关项目;

一业:做大做强种子产业 (包括水稻、玉米、蔬菜、杂粮、果苗、茶苗等) 。

4.3.2 今后逐步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与项目

三新:一是新型生物产品 (食用菌开发、脱毒种苗培育生产, 如马铃薯、生姜等的工厂化育苗) ;二是高新技术加工业项目 (保健食品、优质名茶加工、果品专用蜡液、果品储藏加工配套项目、粮油精深加工、新型加工蔬菜、新型农资产品、生物质能源开发) ;三是新型农业机械。

八服务:一是农业工程技术服务 (农业工程及园林设计、施工) ;二是农产品检测服务;三是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电子信息、刊物、多媒体等) ;四是农业经济咨询服务 (农业发展规划、专题研究、项目策划、可研及评估等咨询服务) ;五是农业科技及教育培训服务;六是依托农展中心积极开展会展服务;七是搞活农科贸易城着力筹划物流服务;八是努力为全院职工打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搞好物业服务。

4.4 不断探索创新有关制度措施,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4.4.1 营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环境, 不断为“服务强院”提供有利条件

(1) 树立“全院一盘棋”的全局观, 克服“自我封闭, 环节分离, 孤立发展”的思想, 采取措施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2) 树立长远发展观, 克服个人、单位的“本位”思想, 要正确认识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 树立协作共赢观, 对“自身成果开发意识不强、开发效益与利益分配不对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处理好企业、院所、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

(4) 要营造好一个“勇于创新、和谐共进”的发展环境, 激励大家有敢想敢干的精神, 创造合作和谐的氛围。

4.4.2 创新组织方式, 不断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自身规律

(1) 依托农科院的科技成果, 大抓转化平台建设, 加强企业资源整合。认真吸收全国农科院系统办企业的经验, 逐步探索农科院企业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管理的路子, 打造农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品牌。

(2) 鼓励各种“双促双赢”、“互利多赢”的创新组织方式, 不断适应、推动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如:对独具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让各研究所 (中心) 与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形成以企业为载体, 以院内外科技成果入股或按固定比例分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方式;积极摸索各研究所 (中心) 结合自身条件, 在与院内现有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不冲突的情况下, 投资兴建企业, 形成非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双轨”运行、“一体化”运行等各种组织方式。

4.4.3 创新产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不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1) 逐步完善规范成果转化制度, 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实现成果转化效益最大化, 推动成果的产业化开发。

(2) 建立科研成果开发的有效决策机制, 保证科研产业的有机结合, 全面发展。

(3) 建立运转灵活的产研结合模式,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如:产研一体化模式 (研究所与企业合一, 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 统一核算”的管理办法) 、“双体”混合型模式 (研究所的部分人员或成果与企业融合, 共建企业, 实行“两块牌子, 人员混岗, 分别核算”的管理办法) 。

4.4.4 创新产权制度, 不断推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

(1) 建立清晰的院所企业产权制度。

(2) 完善院所科技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探索国有股权的新型管理方式, 科学考核、评价、奖惩国有股权代表及监事的业绩, 建立企业安全预警评价体系。

4.4.5 创新投资体制, 不断拓宽筹资渠道

通过减少国有股权、银行信贷、资产置换、搭建融资平台、成果技术资本化等方式广辟融资渠道, 多元化吸纳社会资金。采取灵活的投资方法, 对重点项目则以集团公司为融资平台, 由院融资进行初始投资, 其余项目则分散投资。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科院系统成果产业化开发的趋势, 提出了重庆农科院制度创新促进成果产业化的思路、目标、内容及重点, 并对创新制度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篇4

一、法律对于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 不可忽略的是法律对于创新驱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法律以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对于科技创新发挥其重要的激励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激发产学研合作主体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产学研各方主体参与科技创新都有着一定的利益需求。利益需求是否能够圆满实现直接影响着各方参与合作创新的热情。而法律则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产学研合作各主体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和规制。各个创新主体通过权利的行使获得法律保护, 确认和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将其确认为知识产权, 赋予它们以法律上的财产属性和人身属性, 使之成为可以独占、使用、处分、收益的产权从而实现权利主体自身的利益需求, 同时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而言, 通过法律设定的义务约束自身行为, 确保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 法律实现产学研各方创新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保障科技创新高效进行, 必须优化物质资源配置, 促进物质资源开放和共享, 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物质资源分配机制。法律能够促进物质资源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合理流动, 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法律保障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序、有效进行。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复杂性和探索性决定了它必须是一种高度组织化、规则化和程序化的活动, 要求排除任意性和专断性的干扰。虽然行政措施在这方面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但只有法律才是最佳手段。法律对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保障科技创新持续、有序、有效地进行。对于产学研各方参与科技创新, 法律可以对于合作创新的进程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 对于各方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 保障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顺利进行。

二、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现状探析

科技创新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法律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也愈发显得重要, 而我国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立法缺乏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决策机制的法律定位。

科技创新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立法上缺乏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决策机制的法律定位, 合作创新科技投入决策的职责划分不清, 投入严重不足, 而且现有科技投入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却无人承担相应责任。[2]国家的科技投入有限, 又缺乏相应的风险投资法律规定, 无法确保充足的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平台, 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二)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实施力度欠缺。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 知识产权归属是各方创新主体关注的焦点问题。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以及所产生利益之分配对于产学研各方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规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但是,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起步较晚, 立法不够全面完善, 而且我国历来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社会公众包括合作创新各方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三) 缺乏统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 更需要用严密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尽管已经制定了《科技进步法》, 但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和一般的科技创新行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运用《科技进步法》来约束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还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定义、合作组织形式及其法律地位、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体制等等都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定, 无法确保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顺利进行。因此, 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是非常必要的。

(四) 关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法律缺失。

从目前我国的科技法律来看, 有关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管理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不健全的。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支持大多停留在政府政策或者部门文件层面, 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约束和规制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管理行为。关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直没有取得相应的法律地位, 在科技中介服务行为上也缺乏有效的规制, 无法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充足的科技信息, 无法满足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要求。

三、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的激励作用

(一) 从立法上确立科技创新决策机制的法律地位。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先后出台了《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美国创新战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创新发展要重视决策的科学性, 采取积极的科技创政策与法律。针对我国的现状, 我们应当借鉴外国先进经验, 在立法上明确确定财政科技投入的领域和方式, 在财政科技投入决策机制中要明确职责划分, 协调统筹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科技投入与决策, 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的民主决定机制, 把科技决策机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对于相关失职和渎职行为要确立有效的惩罚手段和机制, 充分显示法律的激励作用。

(二)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提高知识产权法律的实施效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涉及到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可以大胆借鉴英、日、韩等科技发达国家相关的立法经验, 通过立法规范产学研科技成果的权利归属, 降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风险, 防止核心技术的流失。在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成果利益分配方面, 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 可以制定相关行业技术、检验和作价的国家指导性标准。[3]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 尤其是要注重避免科技成果被侵占, 保护科技发明人的合法利益, 激励其继续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我国社会公众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实践中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屡发生,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往往被侵犯。而我国法律对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是不够的, 致使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者的违法成本要远远小于违法所得利益, 难以遏制侵权行为的泛滥。科技成果无法获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 严重打击了科技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鉴于此, 为了充分发挥法律的激励作用, 我们必须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对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尤其要给予重拳打击,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已经入刑, 更需要我们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 通过法律的负激励功能促使行为人选择正确合法的行为应用科技成果, 也能够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 保障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制定《产学研合作创新法》,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给予统一的法律规制。产学研合作创新涉及到多个创新主体的复杂法律行为, 有别于一般的科技创新行为。仅仅依据我国现有的科技法律无法实现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法律规制。为了统一调整产学研创新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以及社会关系, 并明确产学研各方的法律责任, 确保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顺利进行, 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通过统一完善的法律规制来解决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有效促进技术转让和科技成果转化。[4]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在制定时应当确立比较高的法律地位,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较为合适。同时在法律中应当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并且要明确各方承担的法律责任, 责权利明晰才能确保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顺利进展。

(四)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法律法规, 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必要的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产业服务机制。我国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公共服务平台, 不具备配套能力, 不能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满足产业化的需求。[5]产学研合作创新应当是创新资源迅速向企业聚集的机制。因此, 我们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必要的创新平台。

以韩国为例, 政府的强力推动已经成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韩国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推动主要是依靠法律手段。韩国在《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中强调即使是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统一计划的管理, 同时, 韩国对于科技创新提供了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为韩国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府支持。[6]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专门管理机构, 积极引导校企联合, 为产学研创新主体搭建一个良好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政府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可以为各个创新主体汇集技术、人才、资金及信息等各种科技资源, 通过政府政策和相关税收、财政法律法规为产学研创新主体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通过法律明确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 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沟通的桥梁, 使产学研科技成果尽快地实现产业化,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发展完善中, 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一系列的步骤, 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 保障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济行为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 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 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对于产学研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产学研合作创新决策机制缺乏法律定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实施力度欠缺;缺乏统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关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法律缺失等。因此, 我们应当通过立法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 保障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法律,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 2011 (7)

[2].余慧华, 吕凯, 曾艳.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法制——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09年年会学术讨论综述[J].科技与法律, 2010 (1)

[3].高秋萍.产学研合作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教育与职业, 2010 (11)

[4].欧广远, 李恒.试论产学研合作法治建设的重点[J].人大建设, 2011 (4)

[5].段瑞春.论产学研合作理念、机制与法制[J].科技与法律, 2008 (5)

上一篇:水文预报下一篇:焦化企业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