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2024-07-25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通用12篇)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1

前言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开始注重知识管理建设,而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应用的两种重要制度,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对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这两种制度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种制度的顺利运行,为了充分发挥这两种制度对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知识管理水平,现对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

1、知识管理的基本概要

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作为人力资源和技术中的重要组成,其作用日益明显,知识管理不能仅仅理解为管理学新增加的内容,他意味着管理模式的彻底改变,它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它与传统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了虚拟的概念资源—知识,对试题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在创痛量化的、线性的科学管理方式智商的一种管理方式,体现了科学管理与管理艺术的结合。

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立足点也不尽一致,其最常见的定义是:在适当的时候把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传送给适当的人员,使其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与知识,采取行动,产生效益。概括起来,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以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涉及知识的生产、组织、转化、获取、传播、共享等。而对于企业,我认为目前主要在于科技成果的管理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2、科技成果管理的与知识产权保护主要目的和意义

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国家的重要精神和物质财富,社会的重要智力资源。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1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主要标志,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及时准确的提供科技成果统计资料、数据,使党和政府能及时掌握科技发展的状况,为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计划,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2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数也是检验各项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和科技工作的重要指标,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结于提高科技工作水平、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3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当今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做好科技成果信息的管理、开发、转化工作,将为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作出贡献。

3、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比较

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和应用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包括一套比较完备的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企业内部还包括内部成果的评选、鉴定及推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为了保护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是国家以法定程序和条件授予智力成果完成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一定的独占权,并以法律手段保障这一权利不受侵犯的法律制度,两种制度既相区别又有着一些相同点。

3.1两种制度的相同点

3.1.1是建立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力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有效的发挥科技成果的作用,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两种制度在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科技成果管理主要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环节鼓励和促进了智力成果的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则通过知识产权的公告,转让等环节鼓励和促进了智力成果的应用。

3.1.2是本质相同。都是对创造性智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科技成果管理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成果登记及奖励(科学技术奖励)等行政手段实现了对智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有权按规定程序申报国家奖励,经批准后有权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又如我国合同法规定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有在有关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自己是技术成果的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另外,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刑法》29中的有关规定对科技成果的有关专有技术实施间接保护,而知识产权则通过运用《民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及《商标法》等法律手段实现了对智力成果的确认和保护。

3.2两种制度的不同点

3.2.1性质不同。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主要通过政府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来实施对科技成果的鉴定、上报登记、奖励、推广应用等,遇到科技成果权属或侵权纠纷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属于一种市场行为,主要通过知识产权所有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成果的申请、审核、批准及公告等,遇到知识产权的权属或侵权纠纷时主要采用法律及行政手段来解决。

3.2.2客体及其要求不同。科技成果管理的客体主要是纳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内的科技成果或少数计划外的重大杰出科技理论和发明发现,这些成果一般都要求经实践证明,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可以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文学、艺术领域内创作的作品,并且这些智力成果一般不要求是杰出的,只要符合其法定要求范围的均可申请受到保护,且不一定要求经实践证明是否可以应用只须有技术方案即可。

3.2.3确认方式不一致。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主要是以精神奖励,主要是荣誉权。如也可以通过鉴定之后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办法成果登记证书。而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以保护财产权、专有权、使用权、转让权。这种经济权利的方式对智力成果予以承认,同时适当考虑精神权利,如署名权。

3.2.4应用范围不同。科技成果管理的地域范围较灵活,可大可小,可以是全世界,也可以是某几个国家(如欧共体尤里卡计划)或某一个区域(国家、省、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范围一般较固定,限于世界和国家这个层次,而没有只限于某一基层单位。

3.2.5公开程度和方式不一样。科技成果在应用之前一般不公布其内容,科技成果是靠科技人员自我保密的方式维权,公开某一技术成果一般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但专利等知识产权一经申请就必须公布其主要内容这是专利法的规定和一种国际惯例,并且专利技术要保密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才能成为保密专利。

3.2.6时效不同。科技成果的时效性依完成者自身对技术保密情况而定,可长可短没有统一规定,随着技术失密、揭密,科技成果的技术成为公知的技术后,科技成果权益无法再得到保证,科技成果权随之自然失效,而知识产权则都有明确的时效性。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协调性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两种制度尽管在本质、目的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毕竟两者在性质、客体、要求、承认方式、管理程序等方面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两种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由客体不同引起的不协调

如我国专利法规定,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如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新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但这些均可纳入到科技成果管理范围,又如因丧失新颖性而不能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却可纳入科技成果管理范围,由于同属科技领域的成果,两种制度有的管,有的不管,这就势必造成不协调现象。

(2)由要求不同引起的不协调

科技成果一般要求是前人没有的,先进的,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其登记审查采用发明在先的原则,而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则要求成果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万方数据科技进步与对策,月号其登记审查一般采用申请在先原则,这就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某人获奖的科技成果被他人率先申请并获得专利权;二是具有先进性的成果因自己已经通过一些方式公开而丧失新颖性失去专利保护。如我国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国际领先,其实用价值也很大,但由于在申请专利前发表了论文,致使绝大部分技术内容在国外不能申请专利,丧失了专利权。

(3)由地域性不同引起的不协调

各省、市、县、大学、研究所、公司、企业均有自己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这就可能出现同一研究成果由不同科技人员各自独立重复研究出来以后,在本部门或本地区实施并可能同时获奖的情况,并且他们可以各自对自己的成果享有科技成果权利。但如需获得知识产权如专利保护的权利,则必须根据先申请原则确定专利权的归属。这样就会出现同一科技成果只能授予先申请的一位而其他独立完成但未申请专利者不能继续实施这一成果的现象,充其量在其充分举证后享有先用权,这样就牵扯到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权属纠纷问题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协调性的举措由于两种制度的不协调性,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理顺两种制度的关系加强两种制度的协调性势在必行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

(1)转变观念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计划经济使我国许多科研院所长期承接着来自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和任务,毫无竞争意识,众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我国在科技管理上长期运用成果奖励作为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只愿意申报成果而忽视申请专利,比如陕汽控股集团在没有实行专利申请奖励之前,广大广成技术人员申报专利的热情不高,申报专利数量少,尤其是申报时间较长的发明专利申报数量非常少。而对于各种科学技术奖励就比较积极,因为在评定职称、个人晋升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受到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范围将随之扩大和增加,而对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客体、新问题、国际组织和各国正积极探索,重新审视,力图通过法律的修正和补充,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审时度势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修正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面,参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修改,补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制定和实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给颇具特性的集成电路和商业秘密以专项立法保护;二是修改《专利法》增加有关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规定并赋予专利管理机关更多的行政处罚权;三是修订和完善《商标法》,扩大商标保护范围,建立防御商标保护制度;四是在计算机软件保护上,应完善软件著作权的内容,强化软件著作权的法律效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更多的科技成果通过法律的方式获取效益最大化的保障科技成果管理部门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理解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两种制度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应当以激励科学理论,公益行业,基础农业和国家纵向计划为主,因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在一般情况下都难以取得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不能简单地将他们推向市场。

为了更好的保护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基础研究,而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应当以推进和提高放开一片,的科技战略为目标,在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拓中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准,以推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发展。当前,我们尤其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的协调工作,既不能降低科技成果管理的地位,也不能抑制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作为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应鼓励科技人员将自己的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改变由科研项目完成人提出知识产权申请并承担相关费用的简单做法,应主动对其提出知识产权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并承担相关申请和维持费用,不得在科技成果的管理中产生任何违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同时,知识产权保护部门也应给此项工作予以配合,对已鉴定的科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相关权宜时,应简化手续,使得科技成果的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好的结合起来,促进互相发展。对于企业,在处理好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的同时,应该健全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制度,更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后更要完善企业知识地图和文化蓝图,让知识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要:本文在分析知识管理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知识管理体系中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及意义,然后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关系,最后提出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知识产权,鉴定

参考文献

[1]王炎坤刘桂芳吴佐明谢冠斌科技成果管理.

[2]蒋天颖.季伟伟.施放.制造企业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3]刘继昱专利制度促进了我国科技进步中国专利报.

[4]丁福虎科技成果权及.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2

□江清林/佳木斯大学科技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由于高校知识产权问题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及积极性,是高校各级领导必须予以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

知识产权

保护

广义的知识产权,可以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也就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所划的范围。知识已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类正处在从工业化向知识经济时代过度的重要时期。现代国际经验认为,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充分发挥知识资源经济竞争效能的基本保证。21世纪知识经济为主导型经济,21世纪为教育世纪,高校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地方,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科研基地,是知识、技术和专利的发源地,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和方面军。

发达国家的实践已充分证明,那些真正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突破往往都是依靠大学完成的。目前,世界著名的高技术园区大都是由高水平的大学支撑。有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70%源于高校。在我国,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即丰富的潜在知识产权,已构成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尽管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不能适应我国和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已经20年了,然而对于科技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来说,宣传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高校领导层和管理人员当中,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使他们在工作思路上不可能超前于科研人员做出明确决策,并对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有效地管理。甚至还有人对专利持有偏见,认为专利技术只是一种发明构想,技术不成熟、实施率低。而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专利实施率也仅占20%左右,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专利的积极保护。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学校的科研活动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否并不影响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自己智力成果的价值、保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时还毫不知晓,即使知晓也无可奈何。

1.1教师们普遍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如在科研活动中,开题前不懂得查阅和利用专利文献,以至于造成重复研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白白浪费和时间流失。同时,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无保护机制,给他人可乘之机。研究出来的成果,有的该申请专利,却未申请,从而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

1.2有的教师对自己拥有的无形资产有了保护的意识,但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有人害怕成果公开而不愿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大多数以技术秘密方式加以保护。

1.3有些教师有了保护意识,也将科研成果申请了专利,但是对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欠缺,在技术转让、专利技术实施许可过程中,由于合同中保护条款约定不明确,致使自己权利丧失、利益受损。

总之,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系统工作来抓,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注意,这与管理意识的淡薄有关并对高校今后与国际接轨极为不利。

2.专利受到冷落

2.1专利申请数量少,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

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不高是目前科技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也不例外。在我国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比例为3∶7,而国外的非职务发明仅占申请总数的5%~6%。据报道,仅日本的一个公司,如索尼、东芝、日立,他们每年申请海内外专利上万件。而我国“863”计划实施以来的10年间,共鉴定成果1200余项,发表论文2万余篇,而申请专利才240多项。两项对比,相差何其悬殊。然而差距不只在数量,更在于观念和意识。由此可见,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后,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没有完成相应的转制,仍然延续了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办法。比如,在科研立项上,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科研指南或招标课题,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申报,把每年争取的科研经费作为工作的主要业绩,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一些宏伟目标和长远计划,计划项目完成后,只要发表了文章,结了题,进行了成果登记,对于科研人员就可以晋升、计算工作量等,对于学校就可以统计有多少科研成果。对是否申请专利、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却没有什么要求,而且也没有把这些指标作为晋升、评奖、计算工作量的条件之一,因此在高校形成了重学术、轻市场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如何能够提高?另外,批准一项专利往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申请发明专利,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发明人很难即时得利,从而影响了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有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家鼓励技术创新、保护自主的知识产权的政策显然不符,长此以往,势必导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下降。

2.2专利地位不高

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由于鉴定和评奖方面存在许多弊端,只要一鉴定就必有“水平”,只要参评就能得“奖”,这些奖励是得到人事部门认可的,得奖者不但能得到可观的奖金,而且能优先晋级、提职和出国。而申请专利手续烦杂,既费钱又费时,一件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却在晋级、提职时比不上一篇论文。有的专利授权了实施效果未必好,实施效果好的侵权纠纷也多。申报发明奖难上加难,而“专利奖”人事部门又不认可,也就意味着对晋级、提职和出国等毫无意义,人们也就没有理由去劳心费力了。在许多高校,教师的晋级、学术水平评价均以发表文章数、获奖数作为衡量标准,各种个人待遇从未体现专利。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申请专利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既要花钱还不一定申请到专利权,即使申请到了专利权,还需要一笔可观的维持费。相反,写出了论文,评上了科技成果奖,可以名利双收,因而一些科技人员没有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教育科技司统计表明,高校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申请专利保护,并且鉴定成果逐年上升,而专利申请却逐年下降。

2.3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还不畅通,学校申请的专利很难得到转化及相应的市场利益,一些科技人员认为申请专利不划算,没有像写文章、报成果奖有名有利又实惠。这一思想与国外的科研单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自成立70年以来,申请的专利多达2.5万件,平均每天一件。日本人在专利申请方面采取“跑马圈地”的战略,占领高新技术的发明领域与阵地,构筑专利防线,很少考虑申请的专利是否能及时转化实施。

3.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学校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也在大幅度增长,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争夺越来越烈。事实证明,人才流动不仅可促使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可以减少人员培训,提高知识与技术转移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为此,许多省、市政府都在制定政策支持人才流动。例如,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中规定:“调整人才结构,分流人才,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同时规定:“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在兼职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既可以在民营科技企业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也可以兼职或离岗办民营科技企业”。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给高校的无形资产流失增加了机会和渠道。事实表明,由于人才流动,引起的侵犯学校知识产权纠纷在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学校的科技人员离开学校或停薪留职在外另起炉灶,从事属于学校的技术活动或生产销售与学校相同产品。

3.2 学校科技人员离校时,带走学校的技术资料、图纸、软件或者通过脑载体将属于学校的技术带到新单位作为技术投入。

3.3业余兼职的教师把属于学校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带到所在兼职单位,侵害了学校利益。3.4 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带走在校期间参与课题研究的技术成果,为个人获取暴利。例如,某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参与导师的一项计算机应用研究课题,掌握了该项研究的技术关键与全部内容,正当这位导师与一家公司以30万元价格谈技术合作时,不料这位研究生得到消息半路截流,以低价与这公司签定合同,造成学校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4.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得力

4.1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而是把这项工作并入科技处管理,这样做不利于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因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科研成果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归档、报奖、科技成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职能。而知识产权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由专利、版权、技术秘密等组成的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其业务性、法律性都很强、管理范围广,不能兼职管理,或是一个机构两种职能式的管理,必须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不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争取法律救济,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在科研、开发实施的全过程中,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和法律咨询,在技术合作、转让等过程中,没有审查各种合同的类型和具体内容是否合格,导致合同类型不符、内容表述不清、权利义务表达不明、风险和违约赔偿不明确等现象,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4.2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知识产权涉及面广弹性大,对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管理得好,能为学校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反之,则会给学校造成巨大损失。而管理靠的是完善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目前各高校没有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健全与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衔接便于操作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使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致使职务发明变成非职务发明,公有产权私有化;签定合同时,无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或将技术转让合同签成合作开发或技术咨询合同,造成学校的权利全部或部分丧失;有的为了个人利益私下转让职务成果,廉价出卖学校产权,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5、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费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基金或专项基金。有时,想申请专利而没有专利申请经费;有时,因交不起专利年费,而导致专利权丧失;有时,学校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而没有钱打官司等等。

二、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1.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和保护

人才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是科研的关键,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对高校人才的管理和保护。高校要想上档次,多出科研成果,首先必须大力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和保护。第一,对现有研究能力较强的科研人才或技术骨干,减轻教学工作量,因科研减少的收入可另作补贴;第二,要集中科研力量,引导他们在关键项目上发挥“团队精神”集体攻关;第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改善科研与实验条件,在经费、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为科研早出成果和多出成果做好铺垫。第四,要搞好对现有人才的再教育和进修工作。高校现有一大批本科、专科学历教职工,以前为评职称所进行的课程进修大多流于形势,况且现在评高职也有高学位的要求,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工以在职、委培等形式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或是作访问学者到国内外进修。另外,也应鼓励在校研究人员多参加国内外有关组织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以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总之,学校在人才方面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提高,多为在职科研人员提供各种条件,这也是对现有人才的一种开发利用,否则单靠引进的人才来进行科研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是远远不够的。

2.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随着全社会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普及,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更是当务之急。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环节薄弱,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条件。主要抓三个层次,一是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领导决策层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巨大动力,高校的领导层应是知识产权的明白人,应熟知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这样才能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宏观调控规划。二是管理层的知识产权意识。管理层的意识是保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这个层次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事关重大。三是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科研人员的意识是影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影响专利申请的最直接的因素,这个层次意识的提高,对分清个人作品与职务作品,个人发明与职务发明,以及促进专利申请和成果转让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三个层次的知识产权意识呢?对领导,可请一些法律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对管理层应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深入地进行知识产权法的培训;而对一般科研人员,则可采取奖励机制、普及宣传教育及管理层的影响相结合的手段,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另外,还可通过结合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实施纪念日,每年的这几天采取各种方式集中进行宣传,使知识产权法深入人心。

3.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科研立项

如果说人才是科研的关键,法律意识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那么科研成果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依据,没有科研成果,而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纸上谈兵了。如何才能在人才具备的情况下,取得科研的累累硕果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校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科研立项。佳木斯大学作为黑龙江省一所规模最大综合大学,肩负着教育兴省的重任,其科研实力雄厚,理应与本地实际结合,为黑龙江省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才有市场,才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前途。因此,佳木斯大学在对科研课题进行立项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甚至可以把项目是否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作为能否立项的关键性因素加以考虑。如针对本地区农林面广、山区气候、土壤、江河等实际,研究如何开发农林经济;针对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研究如何发展建材业等;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研究如何转变地方国有企业机制,改革企业管理;针对黑龙江省地理、人文复杂的实际,研究地方语言、风俗民情、宗教、旅游等等。同时针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等远东地区比邻,共同研究开发合作项目。总之,佳木斯大学的科研立项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这样科研才有肥沃的土壤,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领导机构

目前,全国高校中只有极少数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高校都是科研机构兼管知识产权,佳木斯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高校科研的繁荣,高校知识产权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数量上与日俱增,在形式上也涉及到许多以前未曾出现的种类,如计算机软件、服务标记、单位名称等,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高校知识产权大量流失,如果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就很难适应高校日益发展的知识产权需要。因此,设置专门机构管理高校知识产权是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保障,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该机构的设置、任务、内容、运作模式、职能、工作条件、经费及人员配备等作详细规定。

5.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奖励机制

高校制定一个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或管理办法,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协调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必须保证三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地保护,是预防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的首要条件。同时要充分体现约束机制与奖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对于维护高校知识产权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应该在晋升职称、提职务、分房等方面给予奖励或优先,这样规章制度,才容易贯彻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高校知识产权的作用。同时设立专利方面的奖励制度,专利方面的奖励和成果方面的奖励要同等对待,也就是说,获得专利奖的教师和科技人员不仅同样可以得到可观的奖金,而且在晋升职称、提职务和出国方面同样优先。使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实实在在地相结合。只有这样,科技人员才能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知识产权保护中来。

三、结束语 高校应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开创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应当成为经济的孵化器、辐射器;应以不同方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宣传、保护和运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保障,是保护高校无形资产,防止智力成果流失、侵权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卫.略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浙江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1(2):34-36 [2]袁正英,黄

健,戴朝荣.论21世纪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8):76-80 [3]王晓娜,郭永立.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报科学,2002(7):690-691 [4]杨桂荣.高校知识产权情报的存在形式与开发利用.现代情报,2002(10):169-170 [5]吴云青,韩营颖,王 刚.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中国冶金教育 2004(3):6-10 [6]李玉清,田素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05,2(2):37-39

作者简介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3

实施知识产权政策建设工程,营造激励自主创新良好环境

知识产权作为一项主要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推动的工作,政策体系建设非常重要。近两年,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技创新,宝鸡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创新型试点企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宝鸡市品牌战略实施规划》、《宝鸡市品牌企业奖励规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强市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我们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联合有关单位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专利申报工作”、“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报工作”、“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等方面指导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性措施,全方位构筑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体系,为全市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极大地激励了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提升了全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在有关专利申报优惠和资助政策激发下,全社会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宝鸡中学高三年级十七班一学生发明的“汽车尾气双循环治理系统”,今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国内几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纷纷前来洽谈,要求转让或许可经营生产。

实施专利申请“双提升”工程,不断打造科技创新载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基地支撑、集团引领、园区承载、集群突破”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我们积极实施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工程,将知识产权融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中,以最大限度地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来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一方面以长岭集团、宝石机械、中铁宝桥、凌华电子、中铁电气化等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为依托,狠抓知识产权各项工作的试点示范,努力提升示范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不断推进行业技术研发和机构的发展。由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另一方面,以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眉县、岐山县为依托,千方百计加强当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知识产权产出量,加速了一批科技创新园区的发展壮大,国家级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台、渭滨、陈仓、凤翔、眉县、扶风、凤县、千阳等科技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这些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园区已成为全市知识产权产出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坚实载体。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陕西省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拥有30多项专利的专利密集型产品12000米深井钻机。其主要指标均比全球仅有的一台美国产12000米深井钻采机先进,标志着我国继美国之后拥有了向万米深层钻油取气的能力。在由574名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2007年世界10大科技进展新闻中评为第二位,仅次于“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工程,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工作显示度

“专利技术像核原料一样,只要产生裂变,就会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内在推动力量,但是,如果专利技术转化不了,也就只能在‘沉睡’中‘死亡一。这是宝鸡市政府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对专利技术转化工作重要性的精辟概括。为了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工作,我们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信息灵、服务快、要求高的优势,为企业认真开展了一系列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加速了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在石油钻采输设备、机床工具制造、铁路运输装备、有色金属、电子电器、烟酒食品等优势产业的20户重点企业中共实施专利技术111项,年新增产值和利税分别为45-80亿元和4.59亿元。在宝石钢管7000米连续油管项目建设中,我们发挥自身优势,从项目开始筹建到产品成功下线,在专利信息检索、避开知识产权风险、专利申报、市场状况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技术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工作,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今年7月份,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CT80钢板、直径31.8×3.18毫米、长度7000米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油管生产线在宝鸡石油钢管公司诞生,结束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企业一举实现了“产量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的“双百”目标。宝鸡秦明公司是一家生产心脏起搏器的专业厂家,多年来受核心技术限制,产品的关键零部件需要全部进口,去年以来,国外不再提供这些关键零部件。面对困境,我们主动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利用专利信息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回避知识产权风险。经过不懈的努力,今年8月份,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在秦明公司问世,冲破了国外垄断,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50%-60%,企业依托该产品又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实施名优品牌培育工程,做大做强科技优势产业

品牌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对知识产权工作而言,品牌集中体现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上。近二年,我们把做大做强品牌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力“抓手”,会同有关部门,从品牌包装、品牌申报、品牌推介到品牌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执法活动,将知识产权工作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品牌经济战略”中,不仅提高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力,也帮助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为全市优势产业培育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今年上半年,宝鸡共有6个企业的6个产品跻身于中国名牌产品行列,6个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4户企业的25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53个企业的产品获得陕西名牌产品称号,60多个企业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4个品牌获得

国家地理产品殊荣。宝鸡“中字牌”石油钢管、“秦川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宝钛牌”钛及钛合金加工材、“宝石机械牌”石油钻机、“长岭牌”冰箱、“和氏牌”奶粉、“老牛牌”小麦粉及西凤酒、金丝猴香烟、陕西红苹果、凤县大红袍花椒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产品、高端产品在全国享有盛誉。名牌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居西北中等城市首位。已经跻身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它们的产值占到宝鸡经济总量的一半。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凭借享誉世界的“中字牌”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在印度天然气管线建设中,创造了该行业国际上一次性中标的最大订单,这一记录至今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够打破。“凤县大红袍花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2008年,龙头企业带动花椒协会包销全县80%以上花椒,花椒价格从2005年的每公斤22元增至2008年70元,仅花椒一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780元,凤县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实施专利创业富民工程,让专利技术惠及人民群众

专利创业富民工程是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白2008年启动的一项以专利创业、富民为特色的工程。两年来,宝鸡市知识产权局把实施这一工程当作让发明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和保增长、促发展的主要举措,通过引导支持企业和个人以专利成果进行创业、参加“专利创业富民论坛”、建设专利创业信息平台、建设专利创业基地等手段,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群众财产性收入,实现专利创业兴业富民。在这一工程的带动下,涌现出了一批专利创业明星和专利富民企业。农民出身的宝鸡市富方圆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新怀,1994年开始自主创业,2006年创办富方圆食品机械公司。富方圆现已成为一家以食品机械研制、开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专业公司。十余年来,倾心研发、生产“富方圆牌”多功能凉皮机、米皮机、粉皮机和洗面机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四项国家专利,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首届创业博览会优选项目。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为城乡自主创业者打开了致富之门。近年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青年500多人,带动3000多名创业者从事面皮生产,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实施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工程,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产权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地位和影响力的有力手段。宝鸡市知识产权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要求,以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建立行业执法维权协会、公安机关介入办案等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知识产权执法和维权援助工作。近年来,共查处假冒专利产品10余件、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30件,销毁非法盗版音像制品和软件3.1万盘(套),调处专利纠纷案件23件。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保护了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维护了市场秩序。2008年底在处理《一种现场灌注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及专用设备》发明专利侵权纠纷过程中,我们组织执法人员多次赴施工现场取证,在被请求人阻止调查取证,不予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主动请求公安机关介入办案,并主持双方当事人两次协商调解,最后双方以侵权方支付赔偿并纳入权利人统一管理为前提达成和解协议。在该案件处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做到了公正、公平执法,双方当事人给予高度评价,权利人事后为此送来锦旗以示赞扬和谢意。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4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研机构提高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法律武器, 是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能否规范、有效地保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关键。在职务发明的立法指导思想上进行改变, 应改变现行的“雇主优先”原则, 实行“雇员优先”原则, 在事前, 允许单位以及发明人以契约的形式来分配利益以及权力的均衡, 充分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利, 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对于职务发明的奖励措施进行修改, 根据国家鼓励创新的原则, 在定发明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前提下, 结合所创造研究出的社会价值对职务发明人进行进一层次的奖励, 同时大幅度提高对此类发明的奖励标准。另外, 加强高校法规体系建设。首先, 要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特别要规范职务成果产权归属;其次, 明确技术合同签订的规范性, 对术合同的审批工作不断加强以及完善, 明确学校与科研人员各自的权利归属, 平衡好二者的利益问题;第三, 各学院主管领导对技术合同的审查工作一定严格执行, 加强合同管理, 对于项目发展的要求一定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 并进行验收或鉴定, 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四, 科研人员对技术合同的签订应该严格进行审查工作, 确保技术合同初始的准确性, 为两者的权利平衡最好保障工作。科研人员可把其科技成果的技术交底书提交给学校知识产权主管部门, 相关管理人员对其法律性和权利均衡进行评估, 保障最终的利益平衡。

二、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加大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目前, 在高校谈到“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几乎人人知道, 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相关管理人员对于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了解的几乎很少,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媒体或者是自学来了解知识产权, 很少人进行过系统及专业的学习, 对于能够拥有知识来权战略思维的指导科研工作的人才更是奇货可居。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知识产权学习的重要性就迫在眉睫, 对于科研机构而言, 各层面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渗透。我们的旧观念应该随之改变, 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不仅是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关键, 而且也为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进行科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应熟知《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 对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宏观调控规划;提高管理者地知识产权意识, 提高相关发展观念。通过相关媒介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 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为科研人员提供组织保障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及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问题不仅涉及到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 更加强对策略和技巧的应用。因此, 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统一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非常迫切。结合实际, 我们应该积极将现有的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资源进行整合, 成立类似美国OTL形式的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直接向主管科研的总设计长汇报工作, 对所有机构和高效科研单位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的登记、申请专利、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商标许可等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另外,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是后盾。科技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经费有限, 缺少政府的投入会使得研究人员丧失创造性和积极性, 更何况国民经济的科技进步投入规模小的话, 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在科技研发阶段建议政府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为科研人员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从而有效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时刻要有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每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及发展的过程, 并且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完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正在受到相当的重视并且以及得到大力的发展与解决。我们要相信, 只要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能够认真总结研究, 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来自各国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都将在中国受到保障, 所有侵权和假冒的行为都将被依法处理。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世界性的特征, 所有他要求各国通力合作, 最后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知识产权, 推动科技创新, 其本身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是从保护知识成果创造人收益的角度出发, 调动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制度。因此, 唯有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 才能保证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 应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中, 应坚持以人为本, 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从意识的提高到制度的完善, 从组织的构建到科学的运营, 通过政策、法律、组织、经济等多种手段, 建立起一个对知识产权进行激励的功能体系, 以激励科研人员不断创新, 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 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校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5

赵明珠 袁木棋

摘 要 本文剖析了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科技创新的特点,并提出了运用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主键词 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 保护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正确处理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高校自身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形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将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全部取消关税。自1992年以来,我国关税连续三次大幅度调整,目前我国平均关税达17%,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逐步把关税降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关税壁垒取消已成定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关税壁垒的取消,使得国内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市场竞争成为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进而是专利、知识产权的竞争。自“十五大”以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为落实大会精神,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关于加强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的意见》。浙江省也随即出台了《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并得以实施,这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着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依靠专利保护,大力发展自主专利、知识产权的产业,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国外的中小企业进入中国,世界企业界500强中有200多家跨国公司也进入中国,所以国际竞争不限于国外,已逐步转移到国内。国外在我国专利申请也增势强劲,国外公司、企业谋求抢占科技制高点,看好中国市场,抢占中国市场,国外在我国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1%,大大超过我国专利申请总量13.5%的年平均增速。特别是近几年,国外企业有关电子、药品、机械等领域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高达70%,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发明专利自1994年在世界列第24位以来,出现了国内申请量下降,国外申请上升的走势。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年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趁势,我校也不例外。随着世界各国关税壁垒逐步拆除和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建立,我们在国门之内已经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技术竞争的压力。我们如不加

强科技创新,不去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不懂得依靠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水平就永远处于落后状况,逐渐被历史淘汰。

二、科技创新的特点

上世纪最后20年,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空前活跃的态势,以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的跟进,形成了一派波澜壮阔的势头。本世纪头10年,信息技术仍将是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高科技,在信息高科技的带动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空间利用、海洋开发以及相应的新材料和新能源,都将产业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一切都有待科技工作者去开拓。

从全球视野综合观察和分析,当代科技创新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

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知识创新和发展大大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附,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

2、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

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许多国家正把主攻方向瞄准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电子,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命科学,核能-氢能-太阳能,高磁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空间提纯-微动成形-太空基站,海水淡化-海洋海气开发-海洋采掘等前沿领域,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焦点。

3、研究-发展-生产成为完整的创新键的必需环节

长期以来,研究与发展活动被公认为创新,而后的生产即产业化过程往往被忽视。在日益讲求创新绩效的今天,创新的终端目标是市场回报,若不通过生产环节就无法实现全部创新目标。因此,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应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三大环节,缺一不可。

4、技术协作成为重大创新的必要前提

对于具有规模性应用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必须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技术创新系统的集成才能完成,因此技术协作是完成重大创新项目必要条件。创新特点鲜明的计算机网络是当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集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是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和其他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协作结晶。

5、风险资金已成为支撑创新的金融支柱

科技创新需要资金投入,这些投入要面对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等,特别是大型项目、高难度项目所承受的风险压力更大。与高风险相对称的是高报酬,民间的风险投资和政府的风险基金获得了发展,它担负着风险投入的重要角色。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中,风险资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支撑科技创新活

动并通过风险资金管理和监控改善科技创新过程。

6、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法律保障

在整个研究-发展-生产的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自我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应不失时机申请专利取得专利保护。按国际惯例,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其法律状态不确定,其市场也是不确定的,因而缺乏投资的价值,很难形成产业化和产生规模化生产的效益。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支撑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高校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自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截止2002年,我校专利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已申请专利达110件,其中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64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已授权专利88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60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专利实施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的情况是不少的教师和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落,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导致我校的职务发明专利呈逐年下降的走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支撑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直接关系到学校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关键所在。

1、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和意识

21世纪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提高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要象保护有形资产一样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任务,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普遍提高全校师生员工自我知识产权保护的素质和意识,这是做好我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

2、严格把关,及早申请专利保护

要把专利工作纳入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研究开发立项时,要进行专利信息的研究、分析,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避免重复研究。对于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应根据其水平、市场前景和自身,选择专利申请的类型、时机、国家和地区,及时取得专利保护。在市场营销中,要重视针对自身专利权的保护,积极开拓市场。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要注重专得信息的利用,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谋求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3、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实现现代化,要十分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这是世界各国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中拼力争抢的制高点,在这个领域中所占的份额,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我们不仅要加快高新技术的产品化,更重要的是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高校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确定和实现科技创新战略,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把相关学科进行重组,形成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集团军,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力量,形成基础研究定向化、应用研究基地化、开发研究产业化的合理布局,通过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组织形式促进科研、开发和生产上、中、下游的良性循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

4、规范知识产权许可贸易,促进技术产品化、产业化

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贸易,是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规章,规范知识产权许可贸易,促进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和完善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办法,对属于国家计划(投资)项目的专利技术要进行转让或许可的,要进行资产评估,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为专利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5、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要积极争取把国家和地方对技术创新的鼓励,扶植的政策措施向有利于专利工作发展的方向转化,对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认定,应当把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要争取国家和地方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中,把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条件和依据。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专利事业的投入,推动专利工作的发展,使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充分的发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宗俦.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11

2.赵杭丽,袁木棋.关于建立和完善高校技术创新机制的参考.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2(11)

3.杨晓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宁夏农林科技.2002,02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6

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短短的不到30年,我们经历了从座机到传呼机、BB机、手机,现在手机开发出微博、微信,这就是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变化。

二、作为商标,我们管它叫做品牌,这两个意思差不多,商标偏重于法律概念,品牌偏重于市场的概念,商标和品牌的传播从不知名到知名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有一些数字和案例,比如2012年大家都知道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前四名中有三个都是高科技,就是我们所讲的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第一名是谷歌,第二名是微软,第三是可口可乐,第四是苹果,前四名中有三个高科技产品,这三个高科技的产品历史最多不超过30年。这些品牌从创造变成世界知名品牌,所耗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有这么一个统计,品牌在过去从诞生到驰名要几十年的时间,近些年创造一个世界品牌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两三年,比如说Facebook等品牌,用几年时间就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我们中国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短短30多年的时间,在信息电子产品方面也出现世界第一名的品牌,华为是电信设备全球最大的供应商,联想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百度、腾讯名列全球十佳甚至最高的互联网企业,中国移动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运营商。为什么发展速度这么快?我想有几个原因:第一、发达的媒体和先进的宣传,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加速了品牌的传播。第二、网络营销的发展,全球化和我们国家取得突出的进展。第三、品牌的营销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就以海尔为例,它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海尔连续四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家,占了全球份额的8.6%。大家都知道海尔过去是生产型企业,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营销理念转变,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从厂商为中心的大规模生产的模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人性化、精准化的模式,也就是说用户需要什么海尔就提供什么,在网上用用户点击率的速度来发展自己,来满足客户的需要,这样的品牌营销的转变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竞争越发突出和激烈。这两年有很多的冲突,专利方面,苹果和三星的专利大战现在还在进行,为什么?有几个方面,技术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我认为取得技术的优势就取得了战略的制高点,有先发的优势。商标品牌方面,谁能够有了驰名的品牌谁就占领市场,谁就取得高额的利润,所以品牌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冲突更加硝烟弥漫。苹果和深圳唯冠的商标争端,震动全国。这场“硝烟”刚刚散去,王老吉和加多宝品牌开始激战。

我长期从事商标注册工作,也经常参加国际贸易谈判,包括美国和中国的双边知识产权谈判,争论很多。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是尖锐的问题,为了入世我们修改了商标法。中国入世之后,每年世贸组织在瑞士对中国的各种承诺、贸易的规定、贸易的实践进行审议。审议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有专利、商标、产权,这个是多边的。双边方面,如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大家都知道最近有很多的大型企业进入美国,进入国际市场。不过在中海油收购加拿大的石油公司,华为公司、三一重工收购当地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美国意识到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就采取了一些阻挠的措施。

四、由于商标在企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和国家在商标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什么?为什么商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商标是企业的起点,人要有一个名片,商标就是企业的名片,商标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利器。全球化发展,各种各样的商品层出不穷,世界品牌实验室主任蒙代尔是美国有名教授,他说当今世界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产品型号、各种各样的功能太多了,但是选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没有时间比较各种产品的优劣,在购买的过程中,品牌就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认准这个品牌,我对这个品牌有信任度,就习惯性的购买这个产品。所以商标在市场竞争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企业来讲,或者从国家来讲,现在知识产权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打这样的比喻,商标是企业的名片,专利就是芯片(高技术的代表),版权是电影片,这三个“片”里面大家都非常重要,但是名片(商标)是三个“片”的总代表,是形象。名片里面有企业的专利、版权、核心技术、理念。

从国家来讲,2012年世界品牌的实验报告有这么一个数字,去年在全球入选500个品牌的企业里面,美国拥有了230个将近一半,比2011年有所降低,但还是全球第一。法国是44个,日本是43个,我们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去年是23个,我们和德国并列第五,应该说也很不容易,我们的品牌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品牌有很大的差距。驰名品牌的多少就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体现他的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力。

从市场来讲,一个驰名品牌的知名度越高,占有市场的比例越大,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强。在近些年市场经济各国之间的竞争里面我们输掉了一些战役,但是现在有一场战役就是品牌战,我们再也不能输了。这个品牌是我们国家的竞争实力、文化传统各方面的集中体现,要投入全部的力量来打胜这个品牌战。

下面我想说智能化时代我国商标在注册和保护,还有企业的商标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

第一、网络的技术给商标保护带来新的课题。1、商标权的地域性和互联网、全球性的使用之间的冲突。大家都知道商标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性,一个商标只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有效,超出这个范围就没有效了。传统上商标使用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域的。现在由于网络化的普及,全球化经济,商标的使用品牌、品牌在全球的交流,在网上的使用就产生了问题,大家都知道产品一旦放到网上就是全球的效果,跟原来的地域性原则就产生了冲突,也造成了一些问题。2、商标和域名的冲突,域名就是网址,一个企业、一个机构都有一个域名。域名和商标有时候是重复的或者说相同的,在使用当中的,网络的使用和实际市场的使用就产生了冲突。3、商标侵权,一个企业没有经过商标权人的同意,把自己的网站链接到知名度高的网站上去,用户访问驰名网站的时候也连接到自己的网站来了,提高自己网站的访问率和提高自己网站广告的访问率。4、搜索引擎的商标侵权,指的是擅自将他人的商标放在自己网站的源代码中间。当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显示了自己的商标。这都是商标的侵权行为,也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在过去是没有的,也是这年来网络化、全球化产生的问题。

nlc202309030340

第二、由于企业和全社会商标意识的觉醒、商标申请量的剧增,商标注册机关能力建设、机构建设之间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不能够顺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1、我国商标注册量和申请量急剧的增加,改革开放初期全部商标总量几十个,每年几万地增长,去年商标局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是160多万件,这个数量非常的惊人,我们国家连续8年申请量居全世界第一,其他国家的申请量前几名加起来都没有我们这么多,我们也很高兴,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但是对我们商标注册管理机关带来非常大的矛盾。2008年商标局从申请到经过审查这个时间要三年。企业由于商标的重要性,急于注册商标来发展、保护自己,时间太久了,就申请不下去了。我们国家中小企业比较多,有的企业已经由于各种原因消亡了,商标注册还在商标局的程序中。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员的数量不足,另外申请商标的程序过于复杂。注册一个商标,简单来讲一个程序非常复杂,如果期间有不符合规定的,如跟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相近,就驳回复审,企业还可以向商品委复审,如果还驳回,可以向中院甚至高院诉讼,驳回复审的层级就是5级,有的商标打了十多年都没有确定,这些都不符合企业的需要,所以商标注册程序特别急需简化,缩短注册时间。

2、企业创新不强,使我们国家面临更艰巨的挑战。现在有一个常用的词就是傍名牌,有的企业设计商标、注册商标的时候往往想方设法模仿国外、国内的知名品牌,以为这样能够走捷径,比较快成功,但是在发达国家尤其像美国、日本、欧洲等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企业设计商标的时候是“躲”,查各种各样的档案,避开别人的商标、别人的企业字号,要躲得远远的。其中原因是我们长时间落后,存在盲目崇拜和模仿的意识。第二是劳动力成本低,有很多企业满足于定牌加工和商标使用,用人家的牌子。还有使用许可,我们使用许可用比较有名的商标,短期来讲可能能够成功,长期来讲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第三是市场秩序混乱,侵权的行为比比皆是,影响企业创新、创品牌的意识,好不容易创名牌,很多人仿冒,由于仿冒行为猖獗而压跨了企业,所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突破性的产品和突破性的技术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作为企业来讲怎么样培育驰名商标?第一、你要设计很好的商标,有独创性,尽可能的有吸引性,使自己取得发展。第二、是积极注册,到现在为止有很多的企业做得不好。早上我遇到一个企业,说企业商标由于自己的疏忽,当时注册的时候没有及时查缺,有一个安徽的企业在同类产品中注册了,现在要注册就注册不进去,但是这个商标又使用了十几年,放弃也太可惜,怎么办?所以企业一旦有商标的时候,一定要注册。第三、加强保护。第四、提高自己的使用领域。

刚才讲的是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工商主力,工商部门作为国家赋予我们这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职能的部门,我们要做好我们的工作,作为主力军。这里面我们要做好确权工作,要缩短时间,加大市场秩序的维护,加大商标权的保护。对于傍品牌、打擦边球的,搞一些类似的商标来影响别人的声誉,对这样的行为要禁止,这样的商标不能注册。在市场方面对这样的商标及时规范,制止他的行为,加强行政执法。这点工商机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工商机关每年查处的商标侵权案件大概是4万多件,这些数字占全国商标侵权案件总量90%。

大家都知道我们工商是行政,还有一套途径是司法,双轨制,权利人遇到商标侵权就到法院起诉,也可以到商标机关投诉。近来的实践,我们查处案件是全部侵权案件的90%左右。 部门之间的合作,证监部门是质量的保证;商务部门有老字号的培育、老字号的发展;知识产权部门是专利部门,跟设计专利、信息专利跟商标是有关的;公安就是查处假冒行为、追究职责、对侵权追究刑事责任,还有检查法院司法部门,我们要加强协作,对企业做好保护。

有的企业在商标的运用,商标注册管理方面很成熟,有很高的水平,但是有很多企业还不足。

当前闹得最厉害的是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纠纷,这个案子特别有意思,我从事商标注册工作20多年,可以说这个案子是涉及面最广,又比较复杂的案子。又有商标,又有知名商标特有的包装装璜,还有字体,还有商品的配方。商品配方也有争议,说王老吉的创始人是1983年创立的牌子,他说从来没有把配方交给广药集团,商品配方是商业的秘密。还有外观设计专利,红罐做了外观设计专利。还有广告,广药和加多宝的官司,加多宝说“全国销量最大的红罐改名加多宝”,这个案子被广东高院发出禁令,加多宝还不服。还有“怕上火喝王老吉”,商标是广药,广告是加多宝的许可合同中使用的,就是制作权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有制作权。这个案子,基本上知识产权的各个领域全都涉及了。这个案子突出反应一些国企在商标的使用管理保护方面的水平不够。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商标许可使用期间商标大大的增值了,在加多宝使用许可之前这个商标虽然有名,但是销量很低,经过加多宝的使用,作用非常大,宣传营销使销量在全国取得罐装饮料第一,超过可口可乐,这非常不容易。但是在这个期间商标价值急速升值,这个利益应该属于谁?这个是大的争议,现在专家都有不同的观点。我不做评论,但是我只说这个案件反映出企业对商标的管理使用水平之低。问题很简单,广药作为商标使用许可,在合同约定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如果在当时的合同里面规定使用许可期间所有的和商标的商业标识产权归王老吉,这就是说不管是广告、装璜都是围绕着王老吉,王老吉商标是宣传王老吉的,所以被许可人可以宣传,可以创造广告语,但是这个广告语都归许可人,只要在合同里面一句话约定就行了,就不至于造成今天这么大的纠纷。我们看国外大企业的商标许可都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我们的广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没有这样的经验,造成合同的空白,我们企业要吸取这个沉重教训。

我们是从商标作为知识产权权力的性质,许可、被许可都有权利义务,产生的利益都有分配的问题。加多宝说我们是不是白做了,成绩都归广药了?你作为被许可人,使用加多宝的时候可以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宣传自己的加多宝。好比说你在合同中约定,在红罐王老吉里面加上加多宝的生产,或者我可以用王老吉的商标,用加多宝作为副品牌,这样借船出海,商标宣传了,加多宝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宣传。这样的办法在国外有先例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怎么样取得发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从重视商标,重视品牌做起吧。C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7

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我国为了鼓励发明创造, 以法律形式对各种专利技术成果进行保护的有效制度。有力的保障了专利技术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专利技术成果拥有排他的独占权以防止他人任意实施, 并通过转让或自己实施生产而取得经济效益, 从而进一步调动知识创新者的积极性。

(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交易, 从而促进了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成本。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显著提高个人或集体组织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就是要保证发明创造, 保证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独占权, 取得发展的优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保护了发明创造成果, 查处假冒专利, 打击侵权行为, 不断激励技术创新。搞好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保护专利技术成果, 首先,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通过对侵权人的惩罚来保护创造者得权益不受侵犯;其次,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授予专利技术成果创造者一定的权利来激发创造者得积极性;再次,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设立知识产权交易制度而帮助创造者实现其利益。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了良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康运行, 形成了一种科技技术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科技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专利技术成果制度设立了公开程序, 有效的促进专利技术成果在社会公众之间交流与发展, 不仅保护了所有者, 还鼓励创造者公开自己的发明创造, 维护了科学思想的自由流动。

2 我国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利技术成果保护是智力活动经过一定法律程序获得相应的专利权的过程。目前我国专利申请发展不均衡, 专利技术保护不尽人意。

(1) 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淡薄就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不懂或者不承认专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商品价值。对于属于自己的技术不懂得谋求专利法的保护, 属于他人的专利不是毫无顾忌的擅自使用就是不肯支付专利技术成果的应有的费用, 导致专利申请量低下、侵权、假冒专利案件频繁出现等问题。有的还可能会造成国际纠纷, 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2) 未能建立健全的专利技术体系。好的结构体系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我国已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确立了知识产权的重要位置。但是一些城市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地市及县区一级都没有专设机构和专管人员, 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 也没有专人管理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事宜, 一些机构企业没有设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管理制度, 当出现权属问题、侵权问题或者合同纠纷时往往会造成专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流失。有些单位即使有管理制度也不实施, 而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 几乎没有对技术创新人员的管理规定。

(3) 不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知识, 造成大量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流失。目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差, 首先, 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自己的专利成果品牌意识, 不注重商标的保护, 常常会发生一些知名企业的驰名商标被不法商人抢先注册的现象。一些企业的专利技术成果好, 但是不申请商标注册, 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次, 由于我国专利保护制度实行时间不长造成专利意识较弱。许多企业即使开发研制了适于企业发展的专利技术成果, 但是不主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

3 完善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重要法律, 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专利技术成果的发展, 不经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还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充分发挥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能。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协调和领导作用。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教育。为了加强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就要提高从事知识产权保护人员的科技素质, 如果知识产权队伍素质得不到提升, 就很难搞好知识产权工作。因此,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养教育, 加强各类学习, 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其次, 要增强各级政府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对各级政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和法规的培训要有计划的进行, 提高政府领导对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3) 完善专利法, 加强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成立执法队伍, 依法查处专利技术成果的各种侵权行为, 依法处理专利纠纷案件, 对侵犯专利的各种违法行为及时有效的进行惩处, 切实保护专利技术成果创造者得合法权益, 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把专利工作列入科技管理过程的一部分, 建立健全的适应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列入科技计划的专利技术开发项目, 在立项、研发以及项目开发完成后, 都应该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专利检索报告,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创造科学严密的专利技术开发操作程序。

4 结语

我们应该清楚在任何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是鼓励创造、工业化和投资的一种手段。尽管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加速专利技术成果实施难度很大, 影响制约因素很多, 因此不仅要制定专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策略, 使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强化,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鼓励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的综合机制, 不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充分利用现有专利技术, 并不断完善创新机制, 更大的激发企业生机活力。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入手, 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专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完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机制措施。

关键词:专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机制

参考文献

[1]孙斌, 彭纪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创新政策的协同演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 :33~35.

[2]李兵, 佟仁城.研究机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管理评论, 2003 (8) .

[3]韩玉雄, 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 (3) .

[4]李若洋, 李军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综述[J].法制与社会, 2009 (7) .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8

1. 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 我国不少民营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保护意识不强。很多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中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科研成果产出后, 不是先去申请专利, 寻求法律保护, 而是做成果鉴定、发表论文、公开成果、造成新颖性的丧失, 进而也丧失了申请专利的权利。

(2) 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首先, 知识产权人才流失, 特别是掌握商业秘密的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流失, 是造成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 保密措施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民营科技企业保密制度不健全, 加之领导和职工对保密不重视, 往往无意中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最后, 缺乏统一管理, 随意放弃专利权, 造成知识产权流失。

(3) 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

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务范围的拓展,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侵权与被侵权现象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维权成本很高, 导致有很多企业对被侵权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从而严重影响到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和良性运转。

(4)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不到位。

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对设置知识产权管理专职机构和激励机制重视不够。许多民营科技企业既没有专门负责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机构和人员,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规定, 更谈不上灵活地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企业发展了。

(5) 管理体制和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侵权打击不力、维权成本高、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体制“瓶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涉及商标、专利、版权等主管部门, 还涉及文化、广播电视电影、信息产业等相关部门, 以及海关、公检法等执法司法机关。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能形成打击合力, 也容易造成多头执法, 这些都给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造成了很大影响。

2.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内部各级人员, 特别是领导阶层要转变观念, 改变以往“重申报科技成果、轻申请专利”的思想, 真正认识到知识产权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从以往的知识产权被动保护转为主动保护。 (1) 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宣传、学习力度, 通过企业公告牌、通知板、LED显示屏、电台等载体介绍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及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知识, 增强和提高企业全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 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培训, 使企业员工认识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从而使员工积极投入到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活动中。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作为隐形资产资源应当被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运营,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资源效益。民营科技企业应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总体框架, 而建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保证, 包括: (1) 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 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职责。 (2)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 (3) 加强对科技人员流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4) 完善技术合同管理制度, 特别是保密协议制度。

通过这些相关的制度规定, 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常规化管理, 知识产权隐形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造就高素质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最终是由人来完成, 特别是有知识、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能否培养和造就有知识和文化的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 是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成败的关键。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1) 在高等院校增设知识产权专业, 培养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 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工作, 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去。 (3) 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与教育的投入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知识产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 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经营保护战略,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效用。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全球贸易的基本准则。民营科技企业要珍惜知识产权, 同时要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把知识产权作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运用到职工聘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市场开拓及产业拓展等各个环节中去, 把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 特别是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整体战略考虑,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用,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9

关键词:科技传播,市场化,知识产权保护

0 引言

翟杰全在其《纶科技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学技术知识从拥有者传递给接受者, 使其了解、学习和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 它的基本功能是把科学家的“私有知识”转化成“社会共享的知识”, 实现科学技术的扩散,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J.D.贝尔纳在其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提到“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 交流是科学家之间唯一的桥梁, 但是, 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以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 除非采取某种措施, 否则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 因此需要极为认真的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 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 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科研成果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应用于社会, 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科学技术怎么传播, 如何传播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 是作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市场化运作日益兴起而出现的新兴名词, 也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特殊要求下产生的新概念。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使得科学技术的传播有了盈利模式, 使其自给自足, 不再是纯投入的公益事业, 从而使其可以周而复始更具有活力。但是, 科技传播市场化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防止侵权, 保证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在知识产权规则内最大限度的提高科技传播市场化的效能等, 已成为管理部门, 理论界等各界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1 知识产权立法现状

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有法律,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总之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1.2 知识产权全保护的执法现状

制定了法律就要执法, 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利管理机关, 这是国外所没有的。这使得在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人除了可以通过司法途径, 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来保护其知识产权。由于通过行政途径在打击侵权中速度快, 费用低, 受到一些知识产权人的欢迎。

在司法途径中,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建成了专门负责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庭。已受理并处理了许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1.3 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公约

我国自从建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以来, 同时也进入了国际保护体系。在近几十年中已经加入了很多较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及国际公约: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巳黎公约》、1989年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9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1993年加入《专利合作条约》 (PCT) 等。

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在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中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2 我国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首先, 从立法的角度上, 我国虽然在近几十年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是在立法上还存在缺陷。我国有些法律与TRIP相关法律还有很多不同甚至有许多空白,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 但是在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中一些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中的非法限制和排斥竞争来实现其垄断地位。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来进行制约, 但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反垄断法,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还没有相应的可操作的反垄断条款。而且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于新兴的网络科学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出现了空白地带, 这就使得一些新出现科学技术在市场化运作中很难得到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

其次, 在执法角度上, 我国虽然制有相应的执法流程, 但是却存在流程太过繁琐, 复杂, 耗时持久, 费用过高等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 时间就是成本。这些都冲淡了我国公民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情。还有普遍存在的立法从严, 执法不严现象, 也成为了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中的重要问题。

2.2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民众整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 一方面是不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创新的成果无法的到及时、合理的、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够尊重, 经常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我国盗版情况尤为严重。很多时候在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当事人未能处理好传播、市场化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经常发生一些因出版著作, 发表文章, 学术会议等方式导致技术的公开, 使得一些重要的创新发明无法得到专利授权, 从而无法获得保护。这对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是非常致命的, 这意味着产权人有可能得不到一点经济补偿, 从而失去继续研究创新的精神和物质保障。由于国民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即使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却也没有“用武之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全民意识提高, 每个公民都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这样法律实施起来才能够顺利。因而, 当前我国应该抓好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设。让国民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使科学传播市场化化运作有坚实的土壤。

2.3 国家投入经费不足

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和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财、物不足的问题。知识产权局系统管辖的专利行政执法来说, 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经费收支两条线。行政执法的经费实际上由地方财政支出, 但是专利申请费和维持费却要上交中央财政。大部分地方财政把知识产权部门当作一般行政机构只拨给其行政费或事业费, 却没有行政执法专项费用。只有少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地区会偶尔从地方财政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专利行政执法经费, 但基本都是临时性措施并没有制度化和专项化的政策支持。

3 对策与建议

3.1 与国际接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世界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 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有人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过度, 使得权利人与公共利益有些失衡,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使权利人的利益在保护中处于劣势地位。而作为新兴的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中国内对它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处于懵懂状态, 这就使得我国的市场化运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位。这种定位需要置身于国际的大环境当中去考虑, 也需要置身于公益性与权利人利益的平衡的角度。

3.2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应以鼓励创新, 鼓励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 保护市场化运作中产权人的权利, 优化业内环境为宗旨, 进一步形成一套与国际接轨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增加执法透明度, 司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相辅相成,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及时处理专利、严厉打击假冒、冒充专利、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有力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 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3.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经费投入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可以说政策倾斜到什么方向, 那个方向的事做起来就事半功倍, 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对于科学进步, 创造社会财富有巨大意义, 所以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 也要给与其适当是经费支持, 形成制度化和专项化, 从而保证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的正常运转。

3.4 提升国民意识, 加强科技传播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升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从社会舆论入手, 对于一些侵权行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官方媒体报道, 并追踪报道一些侵权案件的受理、判决过程, 提高国民关注度, 从而使国民对知识产权保护有基本认识, 更懂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就如同最近的查酒驾, 媒体报道、严格的执法、严厉的处罚使得酒驾现象基本杜绝。

法律法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外力”, 加强科技传播者自身的保护意识才是“内力”, 内外结合才能更好的推进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这就要求科技传播者们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相关政策的理解。在合法的范围中进行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

3.5 市场化运作中承担一定的公益性

现在国内拜金主义严重, 凡事向“钱”看, 在市场化运作之后科技传播者们是要谋取一定经济利益的。正所谓“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科技传播者们在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之后也要肩负起其相应的公共责任, 在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中涉及到公益性的方面要有担当。市场化运作中可以资助一些公益组织, 举办一些慈善晚会等, 通过这些形式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知名度, 另一反面也为公益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厦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王迁.中欧网络版权保护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孙斌, 彭纪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创新政策的协同演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 .

[4]吴汉东.高科技发展与民法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李浩鸣, 陶贤都.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10

鹿总认为:中国人勤于探索,炎黄子孙不缺少聪明才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掌握并发现了无数的规律与知识;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的进步,甚至推动了全世界发展的进程。然而,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我们却没有与时俱进,无数领先技术被篡改,许多优秀文化被恶意抢注,大量原创技术在痛苦中迷失着自己。如VCD、DVD这些原创技术由于我们没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被别人窃取后反过来却限制我们的发展。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无论是原创技术本人对其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比西方技术发达国家地区晚的多,这是由于某段封关锁国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台湾的知识产权无论从意识到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都比较早,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治的原因,大陆与台湾处于“技术壁垒”,使台湾大批学子涌入美国,由于美国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他们在汲取各种科技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由于大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我们身边曾经出现过产品被仿造、著作被仿冒,科学家呕心沥血为某项技术或发明投入了几年甚至毕生的精力,有些发明与技术还没有实现生产力的转换便被剽窃,令发明家们苦不堪言。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更为重要。一种新的技术在形成产业的时候,技术与企业应该是股份的关系,各自发挥优势,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我国政府每年也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由于目的性不够明确,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责任过多的集中在申请人身上,使得保护的力度不够,当一个专利从技术竞争转化为商业竞争,最后发展到法律竞争时,个人的力量就显得很弱小。从这一层面看,大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效性远不如台湾,台研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为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进行保护。

W T O后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打破了“技术壁垒”,两岸经济科技从对抗到合作,技术交流也逐年增强。由于台湾纵深发展不足的特定原因,使得台湾意识到与大陆合作的重要性。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基金会董事长江炳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极大的促进了两岸的技术交流与协作,为切实保障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协议明确了合作目标、优先权利、保护品种、审查合作、业界合作、认证服务等诸多方面,进一步从法律的层面为两岸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保障。去年四月,人大常委会在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知识产权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企业创新意识弱,研发制作水平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力作和知名文化品牌少,由于起步晚,加之文化领域的条块分割、场壁垒等原因,我国文化企业“软小松散”问题比较突出。报告还指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继承“巴黎公约”的基础上互相承认了“优先权”。这对两岸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从法律的角度提供了保障依据。

台湾“巨型都市”的打造、大陆西部大能源开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相互吸引,技术交流与往来将会达到空前程度。

鹿总最后表示:作为服务机构,我们愿为两岸的技术交流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优质服务,打造品牌企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使专利人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让优秀的技术服务于大众,造福于人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再也不能让知识产权流失,因为知识产权的流失比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为触目惊心,我们要警醒,要真正做好这些还需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给知识以市场,授科技以权力。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尊重,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人之所以能独立苍穹,进步的知识、先进的科技,优胜劣汰的法则驱动着人的创造力,这种积极的态度被保护,就加速了社会的科技进程,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本质是自塑与他塑共同作用的结果,权力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一次次人性的升华,更是人类自我完善中的又一次救赎。

相关链接>>

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途径?

行政保护途径。(l)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专利纠纷进行行政调处。专利纠纷主要包括:专利侵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等。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受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条件如下:调处请求人必须是与纠纷和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有明确的被请求人;有具体要求和事实依据;属于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和受案范围;当事人尚未向人民法院起诉。(2)商标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侵权行为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商标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3)著作权的行政保护:主管机关为国家版权局和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网页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11

为了鼓励创新,多数国家提供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创新成果不被抄袭和搭便车,进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产品。这些法律保护制度应保护物质产品创新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时代的演变,逐渐开始保护非物质创新。然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往往无法跟上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保护自己发明创新的道路也并不平坦。由于网页及其源代码都是开放的,其中的创新元素可被其它网页轻而易举地复制和使用,创新者的创造性的努力就会被搭便车。本文将讨论创新者应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网页创新。

网页是一个适用于万维网的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网络浏览器访问该页面,使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图1是百度知道的首页截图。大多数网页为用户呈现内容(如显示文字和图像,播放声音和视频剪辑)和/或执行功能(例如计算公式、提供出行路线),这往往涉及到和用户的互动(如参数值的类型、目的地选择)。图2是百度地图的截图,显示出行路线。互联网公司花费了巨大精力优化网页的内容和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其创新成果理应通过某些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得到保护。

网页的外观设计(如网页的布局、内容的安排和视觉效果)可以作为工业设计受《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保护,美国设计专利法认为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是一个专利客体,可以得到专利保护。然而,因为网页是“时有时无的或者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看见的”(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版《专利审查指南》,第1部分,第3章,第7.2节),或“在产品通电后显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版《专利审查指南》,第1部分,第3章,第7.4节(11)),中国《专利法》并没有明确说明网页设计可以受到保护。事实上,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和百度都在美国为其网页申请了专利保护。另外,网页设计也可以通过其他国家依据《巴黎公约》制定的设计法获得保护,如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

根据《著作权法》,网页上的原创内容及其原创排版方式(例如,网页的版式)受版权保护。尽管中国的《著作权法》中没有专门针对网页版权保护的规定,法院近期的裁决一致认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涵盖网页内容和设计。北京创联通信网络公司诉北京汇盟国际商务咨询公司案就是一个例子。网页设计在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司法管辖区也受版权保护。

网页一般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表示,HTML代码也可受版权保护。中国和美国等国家通过登记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持有人实现保护。只要在法定政府机构登记,互联网企业的HTML页面代码就可以受到版权保护。带有商标的网页内容可以获得商标保护。此外,在中国,网页的“外观和视觉效果”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在美国则可以根据商业外观方面的规定来保护。

使用HTML5和JavaScript创建的网页可以为访客提供从在线计算到文字处理的多种服务。这些网页通常被称为网络应用程序,说明其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本地应用程序(安装在基础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程序),因此网页和软件程序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在中国,软件程序中的创新可以作为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发明专利保护。在其他司法管辖区,如美国、欧洲和日本,也同样提供软件发明专利保护。网页的功能创新,尤其是网络应用程序的创新,也同样可受专利保护。

软件程序中的创新通常作为硬件产品(如硬件配件整合的软件程序)或实践创新的商业方法保护。由于网络应用程序通常从互联网上检索,并在网络浏览器中渲染,其对于特定的硬件配件的依赖性比本地应用程序要小得多。例如,百度的网络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如Windows,iOS和Android上运行,说明保护网络应用程序创新更妥善的办法是保护方法而非产品。

另外,在计算机网络带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的趋势下,网络应用程序开始更多地利用远程服务器中的资源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作为百度开放式云计算平台战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百度旗下的网络应用程序借助百度云平台提供的计算能力、个人存储空间和丰富的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云技术中的创新以及云计算和网页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通过专利保护。

此外,网页通常是在网络服务器上应用户要求即时产生的。网络页面创建机制方面的创新可用类似软件专利的方式保护。

如前所述,网页保护可采用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范围各有不同。版权保护易于取得(无需注册),保护原创内容,可以阻止竞争对手使用相同表达,但不能阻止其采用其他类似对应表达方式。而专利保护则很难获得(申请程序耗时较长),是否能够受到保护还取决于侵权行为发生在何领域(比如,侵权行为存在于Web服务器上或在云中),在专利侵权取证方面也存在困难。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篇12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1. 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从法律上确定了人们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 (知识产权) 而产生的利益, 是一种无形财产权。这在法律上保证了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这就大大激发了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据统计, 一种新型生物药品的研发费用, 可能需要1亿至6亿美元, 研制大约10年时间才能成功。一个企业花费如此巨额的费用, 动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从事新产品开发, 如果产品投入市场之后, 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任何人都可以“搭便车”“克隆”这种产品, 赚取超额利润, 那么研制企业根本不可能收回高额的发明创造成本, 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 这将极大挫伤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最后人们可能都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创新, 而是等待他人投资科研活动获得成果后而进行仿制。这最终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反之, 如果该产品能获得专利制度的保护, 取得独占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以及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等权力, 那么该产品一旦上市, 就能获得发明创造的垄断效益。

创新的努力主要由其产生的回报来驱动。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转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日本曾实行严格的专利制度, 对引进技术哪怕进行细微的改进都给予专利保护。这曾为日本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并最终向自主研发过渡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也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索尼、松下、丰田等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赢得丰厚利润的跨国公司。像日本这样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国”却能成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2. 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 限制了人们无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自由。如需使用必须征得还在受保护期内的发明人的许可, 而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对许多企业来讲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例如众所周知的“中国DVD出口专利风波”, 由于DVD的核心技术是由日立、松下、飞利浦、索尼等十家公司所拥有, 由这些企业组成的专利联盟向中国企业伸出了索要专利使用费之手, 要求中国DVD企业每台支付1美元~10美元不等的专利费, 近年来我国上百家的DVD企业已被迫交付了30亿元人民币的专利使用费, 而在国外专利失效之前, 中国DVD企业还需支付约230亿元的专利使用费。巨额专利使用费的打击使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训之深刻, 令人深思。

所以一个国家要走在世界前沿, 一个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 必须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否则就永远在替国外的公司打工, 成为世界的加工厂, 赚取一点点可怜的加工费。而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除了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 加快基本发明的研究步伐, 赶在别人前面取得知识产权, 早日赢得市场, 还可以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尽快取得改进发明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而占领市场, 获得丰厚利润。因此科技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下, 其步伐需要明显加快,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1. 过度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导致技术垄断

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 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又会妨碍技术创新。一项创新成果取得了知识产权, 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如果这种法律上的滥用就为权利人获得经济上的垄断提供了便利, 权利所有人可以利用其创新成果独占市场, 排斥其竞争对手。现实社会中各种垄断行为多为公众谴责。许多国家专门制订反垄断法, 限制获得高额利润的垄断行为就是一例。我们知道垄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相保护了落后, 因为垄断阻碍竞争, 没有了竞争, 人们就不想再有新的东西发明出来, 这一点就不符合市场竞争的原则。虽然依照专利法所授予的专利权与许多垄断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企业通过技术、成本等竞争优势获得的市场垄断没有错, 但由于专利权所有人可以通过独占实施专利, 可以利用供给的惟一性而自由定价, 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超额垄断利润、维持垄断地位, 专利权人可能会凭借其法定支配力使得其他人无法自由进入现有市场与之展开竞争, 还可能会采取措施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这样将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说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形成了一种不正当垄断, 这种垄断恰好是跟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我国的DVD灾难就是发达国家利用技术领先优势, 将知识产权 (主要表现为专利和商标) 与技术标准相结合, 从而筑起较高的专利费壁垒, 这种垄断行为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阻碍其民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 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阻碍专利技术的后续发明

人类的精神财富是继承发展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老祖宗没有发明文字, 那么我们目前还是结绳记事, 不可能有今天的科技。人类的财富不断积累, 现在的创造都是建立在原来创造的基础之上的。虽然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制度通过专有权的授予换取了技术的公开, 人们通过阅读专利文献可以了解各种最新的科学技术, 从中获得创造的灵感, 避免重复研究, 但专利权作为一种垄断权, 在本质上却具有反竞争的特性。专利权人为了占有支配性的市场份额, 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开发限制模仿的战略。例如, 美国的当代发明大王莱迈罗逊发明的“计算机控制自动装配生产系统”专利为基本专利, 为了限制他人模仿, 莱迈罗逊在这一专利周围同时取得了许多相关的防御专利, 从而构筑了一张完美无缺的专利网。现在世界各国生产汽车、家电、计算机等需要使用这种自动生产系统的领域, 不但难逃此专利网, 而且必须支付巨额使用费。所以在专利权过于“密集”的领域内, 他人由于惧怕受到专利侵权的指控而遭受经济损失, 使得在同一技术领域中进行开发研究就会有所顾忌,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妨碍了新技术的产生, 成为阻碍竞争的手段。

三、辩证统一看待两者关系, 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 每一事物总有其内在的联系。对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应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来分析。科技创新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由于过度的保护会对创新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为了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和维持创新的动力,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意在鼓励创新和强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既要给予创新一定的保护, 又要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临时的垄断所引发的不利。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 而不是包袱。

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使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在确定知识产权的合理边界时, 需要同时考虑到知识产权客体、权利效力和保护期限的界定。使得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能获得理想的平衡。

首先,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 应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不能对所有的发明创造不加限制地给予专利, 实际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这样做。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于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不授予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2006:25) 对于“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不授予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2006:176) , 如果不适当地扩大了这一范围, 将会导致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受阻, 抑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还是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一个措施, 发展中国家的在计算机、信息、生化、数字技术、遗传工程、核技术等领域尚不发达, 如果对这些领域的技术给予过度保护, 将会使发达国家技术涌入, 形成垄断, 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显然是不利的。

其次, 在知识产权的权利效力方面, 合理界定知识产权人享有的权利也是至关重要的。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赋予专利权人独占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禁止他人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不经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处分其专利的权利以及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专利标记的权利, 这种一定程度的法定垄断权利的界定为专利权人提供了获得经济效益和收回投资成本的可能, 有利于创新的激励。但如果亳无节制地赋予专利权以绝对的权利, 那将会导致有人凭借其垄断地位滥用其权利, 又会遏制创新。所以对专利权人能够行使的权利应该有所限制, 比如权利用尽原则、先用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合理使用原则等, 这些限制可以弥补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某些缺陷, 有利于公众正常接近先进科学技术, 促进对创新技术的有效使用。

再次, 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 与动产、不动产等有形财产不同, 它的所有权不会自然消灭。知识产权的排他权限制了他人使用的自由。如果允许知识产权无限期地存在, 就会使技术信息无限制地受制于专利权人的控制, 这将会形成技术的无限垄断, 从而阻碍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特别是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专利保护期过短, 专利权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收回投资, 将会挫伤专利权人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产生不了足够的激励。而如果专利权期限过长, 又会限制公众自由接近创新技术, 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所以对专利权保护期限的界定应对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创新激励和垄断效果予以平衡。

综上所述,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然而过度保护和保护不足都会阻碍科技创新, 辩证统一的看待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适度保护知识产权、限制知识产权滥用, 将激发出汹涌澎湃的科技创新浪潮, 推动文明社会步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巩曜平: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壁垒[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 (12) :35-37

[3]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新专利法详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4]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平衡论——专利制度的运行机制, http://www.lvshi100.com/html/2007/04-29/8681.html

上一篇:事中审计下一篇:数字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