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2024-09-10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精选9篇)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1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的主要类型为三种:基础型科技成果、应用型科技成果、开发型科技成果。其中基础型科技成果以理论价值为核心,最终结果以论文的发表和获得学术荣誉为主。多数应用型科技成果普大多停留在原理性研究或实验室阶段,还无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发型科技成果是通常是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我们所要重点激励的就是应用型科技成果,也就是将在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雏形加以完善和工业化调整,使之能够转化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在科技转化的过程中,发明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改革现有的制度,提高发明人对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成为目前我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专利申请权归属相关法律规范的不足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职务发明是指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规定的职务发明分为两部分,一是执行本单位任务,二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是否一定要归于学校我认为值得商榷。首先,对于“主要利用”难以判定,不同的科研成果之间区别较大,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准,这就对实际生活中所完成的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的职务发明归属问题带来了判定上的困难。其次,《合同法》第六条第三款,契约精神的体现是一大进步,但是其中的“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规定较为模糊,是全部利用、主要利用还是次要利用并未清晰说明。

(二)科技成果发明人利益保障的制度缺陷

在科技成果的转让和许可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确定价格的方式为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并且规定协议定价的,科技成果持有单位应当将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单位对异议处理程序和办法应当公开规定。在法律中虽然明确了协议确立交易价格高校应当公布,但是将对异议的有关规范权力交与各高校。异议程序的设立本身就是为了公开透明,使高校对相关协议的内容接受监督。协议相对于挂牌和拍卖等公开方式来说缺乏竞争性,将对异议程序规范的权力交与各高校而不确定相对限制性的具体规范,使得各高校在相关程序设置和实施上有较大的自主权,这对本来就处于信息劣势的职务发明人对获取本身应取得的利益更为不利。

(三)对科技成果发明人的激励人员范围不明确

在高校的科技成果研发中,主要以立项人和学科带头人为激励对象。然而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立项人和学科带头人可能不是对科研成果贡献最大的人。在高校中,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对研究的课题和相关专利申请了解较少,在研发过程中劳动报酬也很少,因此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不高。

(四)对科技成果入股或创业的配套政策不完善

目前出台的相关法律中鼓励科技成果发明人用科技成果入股投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或者离开本单位进行创业,在3年内保留在单位的人事关系。在最近上海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首次立法中,指出了目前科研人员入股或成立公司,要交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情况,但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科研人员只是有了股权,还没有收益就要交税是不合理的。同时,科研人员将知识产权入股,一般的审批流程非常长,审批完毕,可能已经超过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期。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扩大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归属的约定允许

在实际的专利权归属问题上可以将共同专利权人的概念引入传统职务发明规定中。根据现有法律对共同专利权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在职务发明中引入共同专利要突出双方约定的重要性,科技成果发明人可以与高校之间提前通过约定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根据双方对科技成果的贡献进行利益分配,避免了在科技成果完成之后或者转化过程中产生纠纷和利益冲突。此外,也将提高发明人在对科技成果权利的地位,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发明人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双方通过合同而非直接法律规定的方式确立权利义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流通的自发性,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利用最大化和最优化,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各方的作用,相互配合。

(二)对职务发明人的知情权方面法律规范的完善

例如规定高校对那些基本的转让、许可文件进行公开,规定应当公开文件的范围,对职务发明人的查阅权、获悉权进行法律规定。同时,应当对协议定价的价格标准和相关手续进行规范,强调协议签订协议过程中的正当性。对协议的签订也应当考虑职务发明人的意见等。

(三)激励范围的明确化

在奖励方面,应当针对参与研发的团队整体根据贡献大小由团队协商进行奖励和分配利益,而不是仅只对立项人和学科带头人,将激励实际运用到研发人身上。

(四)加大对科技成果入股或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

可以采用上海市将在立法中规定的科研人员入股或成立公司如果没收益就永远不交税,有收益再交税。以及对于知识产权入股,要把审批流程尽量缩短,让科技成果尽快市场化应用。这些规定的出台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优惠条件。

(五)激励方式的多元化

对科技成果发明人的激励不仅要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纳入考评,还要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有突出贡献的人设立奖项,使转化科技成果成为一种荣誉。

摘要:每年的高校科技成果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是转化为工业生产的数量却不多。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对提高高校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切换发展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上的个别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

参考文献

[1]王重远.美国职务发明制度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12(1).

[2]唐素琴.从创新驱动发展视角审视我国职务发明人的权益保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2

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农业财政投入主要是国家预算安排的直接和间接用于农业的投入。财政农业投入,一是农业投入的基本部分和中坚力量;二是近年由政府牵头、财政监督、部门配合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这部分投入目前已形成“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合助、滚动开发”的营运机制。提高财政投入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应在现有投入基础上实施优化组合,主要措施是提高开发投入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含量和强化国家预算支出的眼务功能。

①农业综合开发已基本确立了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可用公开招标、绩效分析、竟争立项的方式决定。对综合治理难度大,进展慢的地区,综合开发投入应兼顾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强化预算农业支出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功能,是财政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第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要结合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实行重点投入。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编制预算政策,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执行制度;第二,强化农业科技支出和事业费支出对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服务功能。一是统筹安排农业支出,支出项目化,实行成果项目为基准的“一揽子”管理。二是强化农业事业费的产业化服务功能。以项目管理为基础实行计划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农口工作与项目挂钩,视挂钩与否和实施情况为条件经费拨款。三是实行项目投入股份化、农口部门投入项目工作量可实行折金入股,收益分享,建立滚动投入机制。

二、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调控功能,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将主要依靠政府的传统投入,转变为按成果产业项目多层次、资金多渠道、投入多主体的产业农业体系和有市场融资力的经营型农业。据农业部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农业利润率已从1978年的5%提高到了90年代初的60%,而工商业平均为10%和15%,表明农业产业的融资能力已客观形成。财政应转变理财观念,变财政单一投入为以财政为先导的融资性复合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科学运作调控其他投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目前农业投入主要来自财政、银行、农户(家庭开发经营支出)。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近十年在财政、银行、农户的农业总投入中,财政平均占17%,银行平均占61%,农户占22%,三者总投入平均增长20。6%,其中财政占7%,银行占76%,农户占17%。农业投资现状表明:财政投入量小,较稳定;银行投入量大,较不稳定;农户投入居中。以财政投入稳定银行和农户投入的措施是:

①根据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方式的转变,实现财政投入向基础投入的归位。财政投入应注重外部效益显着的基础项目,为银行和农户投入创造条件。

②银行以农业贷款贴息工作为重点,以财政补贴、担保、专款支持、信贷优惠、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引导集体和农户采用集资、股份合作、联营等集约投入方式。

③根据成果产业化项目采取股份制方式,组建以财政牵头,国家、法人、公众参股的农业科技企业,使农业科技项目的市场融资功能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转变投入观念,确立引导功能,建立农业高科技的风险投入机制

1。建立农业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的必要性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巨大风险性的迫切要求。

①时滞风险。据国内外经验证明,农业科技只有渗透至其他生产资源中才能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创新。从一个农业科技成果到创造出产品往需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②自然风险。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有些农业高科技成果能否带来预期收益还很难说。

③市场风险。一个农业科技成果能否最终实现其自身效益,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中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健康发展。

④制度风险。政策不完善,缺乏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都使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风险成本大大提高。

⑤社会风险。主要是由成果开发者能力的有限性及成果的需求方——农户的文化素质差异性造成的。

(2)资金投入短缺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①从资金需求来看,国外基础研究、开发应用研究(中试)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投资大致为1∶10∶100,而我国当前仅为1∶0。7∶10。(林风林等,1996)众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急需资金不得不束之高阁,据统计,1996年促进农业发展的技术合同数为2.83万项,成交金额为27。05亿元,与1995年相比,成交金额净增5。95亿元,但仅为总额的9.01%。另外,我国成果转化率也只有10%—15%,专利技术实施率仅有10%左右,实现产业化的只有约5%。

②从资金的供给看,一方面,资金投入的绝对总量不足。90年代以来,我国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增长较快,从1993—1998年,我国R&D投入分别为169亿元,222亿元,286亿元,327亿元,509.2亿元,551。1亿元,平均增长24.6%,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25,韩国的1/3强,同期相比基本上与印度投入水平持平。同时,据统计,1998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466.5亿元,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3%,与上年基本持平。由此可见,财政主导投入格局,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长此下去恐怕难以为继,急待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相对投入量偏低。我国R&D与GNP的份额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4、1996年竟降至0.5%,已低于1988年前的水平,1998年也只有0。69%,离中央提出的“200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5%”,还有相当距离,成果开发和资本运用也存在“两张皮”现象。这些都说明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融资体系,有赖于健康有效的市场化科技资金投入机制的形成。

(3)风险投资在农业高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总体看来,我国风险投资还太过零星破碎,力度规模也太小太弱。但从风险投资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成功实践来看是有着巨大发展前景的:

①风险投资的本质在收益不确定性,能获得高资本效益的回报,从而也有现实的可行性;

②风险投资参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中试、生产、销售,提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本;

③国际经验证明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极其重要支撑作用。

2、加快建立农业高科技农业风险投资机制的对策

(1)面向市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对农业高科技项目提供风险资金支持,并对风险资本市场示范引导扶持;二是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全国大中型企业及农业科研单位出资组建股份制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此类公司应逐步成为主流投资形式和主流组织形式。三是创立和发展公开上市流通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采取公募、私募或中外合资等形式,分散筹资风险和寻求收益最大化。四是组织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咨询管理机构,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承诺制等)下,为国内外投资者进行评估项目的筛选、推荐、评估风险、市场分析、投资回收,并可受投资者委托对项目营运管理。五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逐步建立二板市场或企业股权及基金上市交易柜台市场,拓宽发展渠道。六是适当放宽农业高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

(2)健全激励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动力机制,完善农业高科技风险投入保障体系。一是在国家农业发展计划中详细规划,建立国家农业风险投资管理机构,负责风险投资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是补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政策法规,使农业科技风险投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三是当前应由农业部会同有关金融管理机构制定《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管理条例》,保障风险投资主体的正当合法利益,在试行积累试验后,再着手制定《风险投资法》。四是财税政策中应增加农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部分税收减免,风险损失补偿,贷款贴息和专项奖励,另外,应鼓励民间和商业金融机构进入农业高科技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五是完善审计、信息咨询体系的建设。使风险投资处于社会和投资主体严密监督下,同时加强全国农业技术市场体系的联网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数据库。

(3)优化农业高科技风险资金的投入机制,确保投资的保值增值。一是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农业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应进行严格的评审筛选,严格投资代款和投资决策,加强评估监督,保证投资的顺利回收。二是明确界定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明确各投资主体的风险责任个人承担制,农业高科技投资项目的业主负责制。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规模化管理,使农业高科技成果能自由转让、买卖、科技入股等。四是农业部应尽快出台风险投资市场技术经纪人制度,严格实施咨询管理的行业规范和业务考核,实行农业科技市场的合理有序流动。五是健全风险投资资金的运行体系。对政府投入的风险资本,应关注市场发生的机会收益信号,而不以计划或行政意志运行,对于社会风险资本加强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决策和信息分析,实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3

【关键词】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加快了社会发展的速度。人们普遍认为信息化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是体现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了转化质量,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链的构建。开展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链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信息化背景阐述

信息化一般情况下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设备为主的新兴生产力,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利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过程。信息化要依托于智能工具,这些工具具备了信息采集、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基本功能。信息化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这类生产力被人们称之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使不同的节点进行了有效连接,形成一个规模化、自上而下、组织有序的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时期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那么必须充分重视信息化,只有将信息化发挥出实效,才能真正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推动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2、科技成果转化必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之举。科技成果转化通常是指,为了有效提升生产力水平而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成果进行深入开发和推广应用,进而成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构建新的产业格局,此类活动统称为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首先科技成果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还有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2.1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之选

社会发展依托于科技进步,科技的实用价值具体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之选。不论是工业革命时期还是当前的信息化革命时期,科技都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基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科技的力量,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实际产品,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的速度越发加快。这一时期信息化时代得到确立,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大幅提升。可以说,更为便捷和高效的信息传播成为了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的基本保障。任何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都需要推动剂,在信息化时代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这一推动剂。

2.2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总体来看,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通过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自主创新一直都是我们所秉承的基本发展原则。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推动科研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科研能够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加快实现成果转化则是另外一个课题。政府和企业作为两个层级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在宏观和微观两级发挥着各自作用。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带动产业升级,打造优势产业,使大量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投入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国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故而导致在一些领域缺少发展主动权,整体经济价值得不到保障。

从实用角度来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新技术的诞生并不能直接改变产业格局或者创造新的产业体系,只有实现有效的科技转化,形成生产力,才能取得规模经济效应,进而解决长期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2.3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核心竞争力提升

不论是国家层面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都是重要的竞争领域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国家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论是军事领域还是民用科技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有效转化都是重要的生产力释放方式。国家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等特点,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方面竞争,不论是研发能力还是生产制造能力都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效果。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或者哪家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多、质量高,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就更强。科技成果转化竞争表现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水平和程度等多方面,为了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

3、信息化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链分析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科技成果转化逐渐形成了链条发展模式。从政府的引导到科研机构的研发,再到企业的科技成果引进和生产力转化和最后的商品化、产业化整个过程是一个前后衔接、彼此联系的系统,简而言之这一系统可称之为科技成果转化链。

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链的基础是市场,主体是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信息化使科技成果转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化加快了社会发展速度,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和时间限制。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宏观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加大对具体创新行为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发放政府资金补贴、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等方式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得到明显提升,政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有效对接,为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合作平台,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总的来看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链当中,政府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转化过程,但却通过实施政策、加大调控等方式,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依据,根据市场发展展开具体研发工作,其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实效性更为突出。任何一项民用科技成果实现商品化或者产业化转换,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满足于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

科研机构和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参与者,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而企业既可以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者,同时也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在整个信息化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链当中,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科研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更加能够突出科研的实用性。同时,作为科研成果需求方的企业,则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带动产业的升级。

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链被信息技术所紧密连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科技研发的针对性更强,提升整体研发的质量,同时也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幅缩短,突出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顺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05).

[2]黄传慧,郑彦宁,吴春玉.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3]郑爱华.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1).

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篇4

2015年, 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和受理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 接连5年排在世界第一。相关资料表明, 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在15%~20%, 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 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 值得政府和科研机构深思。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 得到有效地产业化才能满足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 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 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高校作为中国科研的重要主体之一, 使其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是时代亟待破解的难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查找, 在多个论文发表网站和书刊中与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激励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有两个重点, 一是如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股权激励机制, 二是探讨各种股权激励的方式, 及在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中如何确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股权数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是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该办法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的主体、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方案的限制性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说明。主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分红奖励六种。

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本人想找到近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找到切确的数据分析来说明转化率的现状, 本人查询了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网站均未能直接查询到我国及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 这让我感到困惑和值得思考。

在此我借鉴清华大学教授在演讲中的话:“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低”, 30%, 我不晓得是从哪里来的, 我个人的体会要低很多”。也就是说有70%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些创新只停留在理论和科技上的创新, 没有形成生产力的创新。这样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二)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1. 研究的课题市场定位不准确, 未能根据技术市场的现实需要来找准研究课题。

现在大多的高校科研人员的市场观念弱, 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时通常不清楚企业的技术需求, 脱离技术市场的需求, 对企业的技术需求、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不了解。这种封闭的科研, 形成当前许多的研究成果止步实验室的困境, 很难实现转化。

2. 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观念不强。

当今国内大多高校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时, 过分要求在刊物中论文发表的数量, 获得何等奖项, 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和对学校贡献重视不足, 许多科研成果在通过鉴定或专利受理后便被束之高阁, 而不是着力把技术成果的市场化, 不追求市场化所带来的转化收益。

3. 缺乏配套资金。

校办企业是当前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高校大量的设立校办企业必然面对资金不足问题。高校不是企业, 不是以盈利为经营目的, 高校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也是有限的, 外部融资是决绝科技企业资金短缺的举措之一, 融资费用与企业的风险的高低与资金的多少相关, 科技企业是资金投入大和经营风险高, 使得外部筹资比较困难。

4. 校企联合喜忧参半。

高校作为科研机构能过针对企业的生产选择研究课题, 提搞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企业作为技术的使用方, 提供课题研究的资金, 拥有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形成了产学互补。但这种产学模式也有较多的不足之处。第一, 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眼光, 不诚信的行为损害高校的利益, 产学模式不能长期合作。例如部分企业不遵照技术转让协议, 山寨科技成果, 用于专利申请。科技成果一旦实现产业化, 产品中的技术就容易被山寨, 校企的合作关系也就发生微妙的变化。第二, 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问题。校企联合, 企业不用为使用科技成果直接支付资金成本,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从企业使用技术带来的利益中取得。生产经营的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而高校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在成本、利润的计算上, 企业往往损害高校的利益。有的企业遇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困难, 不认真的寻找原因, 解决问题, 轻易否认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校企合作备受考验。

5. 没有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开放的成果交易平台, 供给和需求信息不畅通。

6. 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高校、学院、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不同高校的科研经费不一, 导致我国专利法在各个高校具体实施中未能得到全面贯彻, 科研人员的合理收益未能得到保护, 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

三、运用股权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高校科研成果作为一种资源,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作为科技成果的供应方, 高校应当主动作为, 建立成果转化中心, 搭建交易平台;在成果转化中引入股权激励机制, 盘活科研的无形资产, 把科研人员从校办企业中解放出来。

股权激励模式的优点:科研人员从成果转化中获取的收益可以是长期的, 可以随着公司的发展增值, 而不是科技成果转化后或是几年之后与该科技相关的收益无关, 增强科研人员继续研究的积极性;科研人员无需被企业的经营运作困扰, 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高校无需为创办校办企业和高校科技园所需的资金、人员及其运作困扰, 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中。

(一) 完善股权激励实施办法

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一个综合的科研成果管理中心, 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职能。对内的话, 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申报、专利申请及科技资料档案等行政性工作;对外的话, 负责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工作, 主要负责市场宣传、寻找转化企业、评估企业、成果作价评估、制定转化方案、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2. 配备专业的人员。

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人员, 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强硬工作能力。因为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就在于成功的转化, 成果若是未能成功的转化, 那么在课题研究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将会是徒劳的。工作人员应当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强市场洞察力、很强的风险评估和驾驭能力、精准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能力、过硬的产权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

3. 制定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

遵照我国的专利转化法, 根据高校自身的经费情况,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针对各种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 制定相匹配的收益分配模式。平衡高校、学院、科研团队、科研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 激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

4. 做好高校科技成果的宣传及反馈市场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的供给与企业的技术需要不匹配,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要搭建一个科技成果交易的市场平台, 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让高校得知, 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优秀的技术成果让企业认知, 合理的分配研究课题, 避免重复研究。

(二) 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科技成果后续研究的需要、实施转化的公司的经营情况、科研人员的喜好。股权激励只适应转化企业为股份制企业, 不适应是非股份制企业。

1.相关的技术研究比较成熟, 公司实施转化后的不需要技术的更新升级。即公司只需要一次性买断技术专利, 不需要后续的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对该类科研成果可以选着入股奖励、股权出售。

2.相关的科研技术处于继续研究开发阶段, 公司产品的更新升级主要依赖技术的进步。此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激励模式的选择, 主要是考虑提高科研人员在后续研究中的积极性, 可以选择股权奖励、期权奖励,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3.公司经营情况较好, 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可以选择入股奖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首先, 此类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上涨, 股市青睐此类公司的股票, 股票的价值会上升;其次, 是这类公司可用于购买科技成果的资金不富足, 想比之下较看好不用直接支付现金的成果转让模式;再者, 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看好公司的股份。

4.公司处于成熟阶段, 投资需求较少, 有稳定的现金流, 趋向回报股东。对于该类公司可以选择入股奖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分红奖励, 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比较看好公司的分红而愿意持有公司的股票。

5.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喜好也是选着何种股权激励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的科研人员比较喜欢直接的转化收益, 现金为王, 对于该类科研人员应倾向于收益分成和分红奖励;对于那些偏爱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科研人员, 则可以选择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若干规定的通知

[2]郭晓川.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与开发管理, 1996, (3) :25-29.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5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经营体制进行重要改革为基础,农业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实际作用得以更为突出的显现出来。养殖技术、种植技术、良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我国农业产出比率的不断提高,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4]。可是,最近几年来,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在日益减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5%~85%,而我国的仅是50%左右;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我国达55%,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多变性需求市场的情况、农业分散农户的经营形式以及研发前需大量投入等特点,需要各个主体更加明确的分工,也需要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效应。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概况

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学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分为转化主体、转化客体、转化受体三个方面。但可能实际上三方在组成科技成果转化统一系统的同时,也可能是独立的小系统,不能简单地用主体、客体以及受体的方式区分。并且转化主体、客体、受体的分类是在以国家为主导的农业科技转化体系下形成的,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难以满足科技兴农的需求。在本文中我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分为供应主体、推广主体和应用主体。任意一主体都是科技成果转化链中的重要环节,在科技成果转化不同的阶段起到主导的作用。

供应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提供方。世界各国在农业科技成果研究上都具有公益性特征,在我国尤为突出[6]。目前国内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基本上是由国家设立和管理,包括农科院下的科研院所、研究实验室以及各大农业高校。这些农业科研机构汇聚了大量农业科技领域的高、精、专人才,他们一方面完成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另外一方面也是农业科技人才积累和传承的载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业科研院所及农业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对整个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起到支撑的作用。农业科研单位具有协调创新要素的能力,在客观上追求社会目标最大化,并且承担一定的科技创新风险。

推广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对供应方和应用方起到连接的作用,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由农业部和科技部构建的推广系统以及专业的技术交易市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业技术按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高校、农业科研单位、农民科技指导人员、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团体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进行推广[7,8,9]。国家支持和鼓励不同机构的科技人员、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农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团体等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国家各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都是为公共服务的组织,并根据地区农业发展情况、资源供给情况、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设置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设立农业科技推广站及建立农业示范区、科技特派员及科技园区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科技应用主体是指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到实践生产中,使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农户或农业企业的生产力[10]。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耦合互动行为分析

如果把供应主体、推广主体和应用主体有效地结合起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一种耦合互动关系,不仅将使其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能形成优势互补,这样就会形成更大的效能,即在形成合理竞争环境的同时还能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依靠各主体间行为目标和利益动机的相互协调。

2.1 推广主体间的耦合互动行为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过程中,政府的最终目标即:加快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和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学研有效地结合,加入农业经济发展的队伍中,不仅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要提升自己的价值,这将是科研单位和高校长久发展的必经道路,高校、科研单位和推广机构可以达成一致进行合作;涉农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应参与到社会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来;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也要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期农户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11]。所以各主体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还是能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参与的共同点就是博弈的均衡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主体间的耦合互动关系如表1所示。

2.2 成果供求主体的耦合互动行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要素包括成果供给者、接受者和传递载体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三大主体,三主体在一定环境下可通过耦合互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互动三角形,如图1所示。

图1中,三角形的AB边代表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成果数量M2;BC边代表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M1;AC边代表成果中介传递成果的数量M3。对三角形ABC的三边存在的联系和生产真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成果转化系统存在如下情况:

(1)M3≤M2表示成果中介传递成果量应小于等于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数量。

(2)M1和M2的关系存在3种可能性:当M1>M2时,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数量小于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此时即供不应求;当M1=M2时,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数量和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相等,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当M1<M2时,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数量大于成果需求者所需数量,此时即供过于求。

(3)M1和M3的关系是在M1和M2的关系上进行分析的:当M1=M2时,M1≥M3,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就大于等于成果中介传递成果的数量;当M1>M2时,M1>M3,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就大于成果中介传递成果的数量;当M1<M2时,M3视情况不同有3个结果,成果中介传递成果的数量可大于、小于或是等于成果需求者所需成果数量。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互动三角形ABC的三边相等时,三大主体才能完全耦合互动,不会出现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和传递不完全现象,这样的情况只是理想状态,不可能实现。协同互动三角形ABC一般存在2种情况:

(1)当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成果数量充足时,M2>M3>M1,表示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和成果中介传递的成果不能使成果需求者全部接受,成果的拥有者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和机会去完成成果转化。

(2)当成果供给者提供的成果数量不充足时,M1>M2>M3,表示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需求也不会被全部传递。根据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得知,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新科技成果没能得到合理使用,涉农企业和农民没有适时得到科技成果。

因此,理想的协同互动三角形不能存在,但是使协同互动的效益达到最大,较为理想的状态表示如下(ABC三边的比例范围):M1∶M2=1∶(1.2~1.5),M1∶M3=1∶(1.1~1.2);M2∶M3=1.2∶1或M1∶M2∶M3=1∶(1.2~1.5)∶(1.1~1.2)。按这个比例,不仅能确保成果供给者提供足够的成果,也能使成果在实践中高效地运用、农业科技成果中介的传递更完全。要完成以上比例,仍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主体不断完善和共同协作。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耦合互动机制构建

根据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耦合互动关系分析,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耦合互动机制。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耦合互动机制有:宏观调控机制、供求均衡机制、市场需求导向机制、农业科研合作机制、信息传递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耦合互动机制框架图如图2所示。

3.1 宏观调控机制

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为成果能够顺利转化创造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法规,政府在制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时应采取协调配合的方式。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行业、主体、领域、阶段等的不同,为使各项计划能按农业科技产业系统的规律发展,制定成果转化的计划时也应分别定位[12]。政府和市场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和速度需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是接近科技成果的形成起点,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政府的调控力度越依赖;越是接近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点,对市场的要求就越高。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还有控制和监督的作用:使成果鉴定和评判方式更加完善,成果的质量不断提升;使成果中介市场更加健全,中介主体的行为更加合规;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降低;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得以提升。

3.2 供求均衡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和成果需求需达到均衡状态,如不能实现均衡,成果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也不能达到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要求[13]。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供求均衡机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根据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来研究开发科技成果,使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能统一协调;另外一个是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使农业科技成果能有序规范地在市场中进行有偿交换和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数量能统一协调。

3.3 市场需求导向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从科研领域到生产领域转移的条件就是农业科技成果符合市场的需要。不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是政府规划的还是市场交换的,只有满足转移的条件才能完成转化。构建市场需求导向机制可以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更加顺利有效地运行。有了市场需求机制的引导,科研开发系统可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项目,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符合社会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得以改善[14]。研究成果符合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就降低了成果的剩余,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市场的良性循环。市场需求导向机制还可以有效结合成果研发单位、成果转化人员和涉农企业、农民的利益,不仅让科技人员能积极参与转化,而且农民也更愿意接纳应用农业科技成果。

3.4 农业科研合作机制

要为农业科研合作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多参加一些大型的农业科技学术会议,只有农业科技人员与其他科研单位有合作交流机会,才会拓宽其视野和研究开发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这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才会加快。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都还不是很健全,所以应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和交流[15]。同时,农业科研单位也应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国外成功的农业科研成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5 信息传递机制

目前,面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挥其作用,使农业科技成果的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走进农户家庭。建立联系农业科技成果的中介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建立反映需求的信息中介,该中介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让涉农企业和农民的需求信息快速反映到农业科技系统中来,农业科技系统按照生产需要来制定相应的项目[16]。二是要建立满足需求的传播中介,该中介把农业科技系统的成果及时无误地传达给农民,让农业科技成果满足经济生产需要的同时不断提升其适应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实践经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更加广泛地转移和发展。

4 结论

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耦合互动关系做了详细分析,发现理想的协同互动三角形不能存在,但是要使协同互动的效益达到最大,较为理想的状态可表示如下(ABC三边的比例范围):M1∶M2=1∶(1.2~1.5),M1∶M3=1∶(1.1~1.2);M2∶M3=1.2∶1,或M1∶M2∶M3=1∶(1.2~1.5)∶(1.1~1.2)。按这个比例,不仅能确保成果供给者提供足够的成果,也能使成果在实践中高效地运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中介的传递更完全;要完成以上的比例,仍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主体不断完善和共同协作。因此,构建了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耦合互动机制,包括宏观调控机制、供求均衡机制、市场需求导向机制、农业科研合作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在主体耦合互动系统中,遵循政府主导、法制管理、公平竞争、市场引导、成果市场准入等原则,以宏观调控机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计划、监督、协调机制,以供求均衡机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核心和基础,以市场需求导向机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关键,以农业科研合作机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保障,以信息传递机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纽带。当5种主要机制进行耦合互动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应主体、推广主体、应用主体才可以高效作用和运转,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才能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支撑作用得以发挥。

5 讨论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6

一、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迅速崛起的华夏幸福

固安巨变,华夏幸福居功至伟。华夏幸福之“功”,靠的是创新驱动,靠的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发力。

引进科技项目投资额之大、高端企业之多,可谓全省县域之最。盘点产业新城2015 年投资额达735.8 亿元的482 个高水平项目,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五大高端产业集群抢人眼球,其层次和水平,或国内一流,或领全球之先,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实践在这里熠熠生辉。如,引入区内从航天技术研发设计、航天器总成装备、核心零部件生产到调试试验与实验服务全价值链,包括火箭推进器、卫星跟踪器集成的航天产业集群,为中国顶级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在建的无人机产业基地,两三年后将制造出世界领先的无人机。依托肽谷生物医药孵化港,重点发展抗体、多肽、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由16 家医药企业聚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国际顶尖水平,投产后可带来超百亿元的税金。落地扎根的京东方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项目,将建设代表国际未来高端智能手机显示发展方向的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生产线13 条,年产中高端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7 200 万片。

推助科研成果转化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堪称国内一流。比如,鼎材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项目从实验室走进生产车间,完成各类材料产品批量制备生产线设计、设备安装运行,前前后后用时一年。2013 年4 月首家入驻华夏幸福(固安)肽谷生物医药港的德益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该团队完成的肝病医治新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前中试”,整个过程,弹指一年。业内行家称,这在美国常规公司一般需耗时三年。

面向世界聚合优质资源,构筑全球化的孵化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活力十足。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华夏幸福还将高科技孵化器建到了硅谷、柏林、首尔、特拉维夫,以培育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待项目成熟后,引进国内进行产业化转化,培育实现孵化、中试、制造全价值链打造,未来3 年将在全球布局50 个孵化器。沿着“全球技术、华夏转化、加速创新、中国创造”的路径,华夏幸福瞄准的目标是,利用高科技孵化器,构建“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全价值链,打造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实现在高科技重点产业由追赶到领先的跨越。

二、华夏幸福基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机制特征

固安-华夏幸福共建的产业新城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强烈的磁场效应。“十二五”期间,在累计签约亿元人民币以上的445 个产业类项目中,来自京津的项目289 个,占项目总数的64.9%。考察华夏幸福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路径,可简要概括为:立足自身优势,以人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根基,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链接配置国际国内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布局全球孵化培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到适合在中国产业化的创新技术,并进行孵化与加速,通过环境、平台、金融、产业等手段创新与机制创新,同产业、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走通“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引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商业化实践。

(一)以人为本产城融合集“工作、居住、服务”于一体的园区建设模式

根据2002 年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排他性的特许经营协议,华夏幸福为园区投资、建设、开发、运营提供一揽子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土地整理、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以及咨询、运营服务等。以“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为目标,秉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华夏幸福公司自操盘园区建设始,就确定了以人为核心、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融合、时间上同步演进的路径设计。华夏幸福对标中外,集全球智慧,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建设民生项目、商业项目和产业项目,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幸福12+4+1”标准城市配套体系,即包括通达路网、林荫大道、公园体系、综合商业、学校体系、星级酒店、医院体系、规划展馆、体育公园、交通枢纽、行政中心和文化公园12 项城市级配套,社区公园、社区医疗中心、幸福幼儿园、幸福五合一图书馆4 项社区级配套,和集大食堂、咖啡、小超市、健身和阅览室为一体的会所体系1 项组团级配套。华夏幸福把“产城融合”的突破口放在激发社区这一结构单元活力上,把产业园区作为社区加以精心打造,并在其周边规划“产业发展服务区”,从而实现由工业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经过持续多年努力,打造了一个“产业高端、空间生态、人文荟萃、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现代田园城市。

(二)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的引智用人机制

以世界眼光整合国内外一流资源,华夏幸福与麦肯锡、IBM、罗兰贝格、AECOM、HOK等全球顶尖咨询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华夏幸福拥有来自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80 多个行业精英组成的产业研究院和行业研究院,以及聚集200 余家央企、大型外企的“产业中国”等智库。近些年来,华夏幸福将诸多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引入园区,其中智库的智力支撑功不可没。在华夏幸福近4 500 名主营业务员工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超千人,这些人才来自互联网、文化创意、高端制造、大消费、金融、咨询等全产业链条上的多个行业,包括微软、GE、HP、华为、阿里巴巴、万达、万科、中海等全球500 强及知名企业,教育背景涉及清华、北大、中欧、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学府。华夏幸福的高管有20%或以上的时间用于为公司甄选人才,新员工70%以上经由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管理者面试通过。13 年来,先后引进11 名全球行业顶尖专家、40 多名海内外博士、300 多家高科技企业。华夏幸福何以能网络如此众多人才?靠的是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坚持以领先行业的薪酬水平,吸引一流的人才,成就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华夏幸福变“以现实贡献定薪”为“为未来付薪”,确定了以成就公司未来行业领先地位所需要的一流人才标准定岗付薪的制度,高级管理岗位及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水平远远超出行业九十分位。在华夏幸福的产业链招商团队中,有年仅32 岁年薪百万的招商局长,也有参加工作刚刚三、四年就领取年薪60 万元的大学毕业生。由这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支撑,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客户和项目数据库,企业数据库超过18 万条,主要企业负责人信息2 万条,实现了定向招商的“自动巡航”。该数据库的信息细到全国各个行业企业数量、老板姓名、秘书姓名、电话号码等。华夏幸福的信息数据管理团队长期跟踪这些企业,持续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使其园区5 亿元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招商通过该数据库即可完成。坚持以各类人才需求为中心,华夏幸福倾情打造了360度关怀员工福利品牌“幸福+”体系,包括幸福餐厅、幸福健身、幸福洗衣、幸福差旅、幸福体检、酷跑俱乐部、马拉松协会、萌妈工作室等若干项目,为每一个华夏幸福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全面保障,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事业的挑战。

(三)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速产业集聚的资本干预机制

华夏幸福坚持“创新孵化+资本干预”的生态打造理念,积极打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的资金链,为创业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三浦威特作为华夏幸福的全资公司,负责园区的项目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垫付初期投入资金。综合运用银行、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并整合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通过资本干预加速产业集聚。其中,既有促进创新型小微企业聚集的创业基金;也有主要通过股权投资加速新兴规模企业聚集的新兴产业基金;还有以资本干预加速龙头企业落地的产业基金。从最开始的天使投资到PE,到上市公司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定向增发,甚至是一些企业的并购,园区内不同阶段的企业都能得到各自所需的金融和投资服务。目前固安产业新城业已形成的五大高端产业集群,都是靠资本支撑强势引导的收获。

(四)整合配置全球科技资源产学研互融互通创新机制

基于创新技术要素触角分布全球的现状,华夏幸福坚持通过在全球创新聚集地设立科技孵化器,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与创新企业结为战略联盟等多种手段和工具,聚集整合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资源,以实现全球技术商业化。特别注重从创新源头引进技术,促成价值链上各环节间的紧密联系,释放产业自生动能,使尖端科研与市场应用之间的技术落地顺畅转化,帮助创新技术商业化。为打造区域标杆产业园、孵化器,拓展区域市场,华夏幸福收购了中国最专业O2O园区运营服务商———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双方在科技园区委托招商与管理、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委托运营与管理、O’Park互联网在线平台的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实现双品牌运作和资源共享。为加快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接,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华夏幸福与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中电科集团54 所等5 所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中国(河北)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通过链接整合国际国内高端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和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联合创新、技术转化、合作研发等活动,有效推动“技术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孵化加速、技术商业化”的全面发展。为加速创新技术的孵化过程,华夏幸福与专注于孵化器运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企业培育的专业机构太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一个出硬件,一个做软件,在共建产业创新模式、孵化器运营、B2B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以及具体产业化项目落地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打通创新技术“孵化—加速—产业化—产业服务”的价值链条。立足国内产业升级及抢占市场和技术制高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华夏幸福先后在美国、德国、以色列、韩国及国内发达城市布局了8 个孵化器,聚焦移动互联、新材料、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多个创新领域,吸引160 余家企业入驻新城,加快了尖端科技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市场应用的“三级跳”。

(五)以构建产业战略联盟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合作模式

致力于对产业进行有序聚集,发挥产业布局中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优势,打造带有鲜明行业属性的产业集群。旨在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商业化,2016年1 月,华夏幸福与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携手建立了“京津冀机器人技术培训基地”。通过联盟的方式,华夏幸福与几十家大型央企、顶尖科研院校和顶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工信集团、中国航天科工、北方导航、中科院、清华大学、船舶研究院、南京玻纤院、京东集团、通航企业联盟等。华夏幸福还与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战略合作,组建了国内首个专注于产业集群的科技产业化联盟———中国创新产业集群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涵盖高校、资本、科技、互联网等诸多创新元素。该联盟将围绕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寻求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将创新资源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联合打造一个跨行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军机构。

(六)以产业园为载体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的科技成果商业化模式

瞄准全球高新技术,以多种产业园为承接载体,加快各类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华夏幸福精心打造“孵化—加速—产业化—产业服务”的产业孵化价值链条,以市场手段弥补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开辟科技商业化的路径。依托硅谷、肽谷、清华、京东、维信诺、航天科技和卫星导航、云联科技、首都新机场、新能源汽车、TMT,华夏幸福布局搭建了全球科技孵化平台、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化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电子商务一体化平台、新材料研发转化研发、航天技术应用、智慧城市应用、临空制造和服务、新能源综合利用、服务业配套十大协同创新平台。在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科研公共平台、中试生产线等,严格按照入园企业数量配比建设。入园企业无需“排队”即可免费使用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科研公共平台、中试车间,以及四星级标准的综合服务楼,确保科研团队凝神聚力投入其中,科研活动高效运行。为帮助企业降低前期研发投入,产业园还制定了三年免租、免费使用实验室及科研仪器等优惠政策,并预留出土地空间,对在三年内能够商业化的研究项目,以建造厂房、资金支持等手段继续资助,直至使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七)全程无忧的管家式服务机制

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有为创业支起的注册登记、优惠补助、贷款融资、知识产权申报、评估等“起跳板”;也有为科技转化搭建的创业园、孵化器、创投基金等“加速器”;还有为入驻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商务策划、天使投资路演辅导等专业服务的“充电站”。华夏幸福在旗下所有产业园中将“人才、资本、技术、平台、政策以及服务”等六大要素进行整合,将产业价值链链接互通,形成了集“信息搜集—技术评价—市场分析—决策支持—专家咨询—用户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实现了前端全球优质创新项目和后端产业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园区设立的“客户服务中心”,对入驻企业实行24 小时全天候服务,由“企业管家”协助企业处理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事宜,为投资者营造温馨的投资环境。每一个落户企业,都有一个专门服务的“企业管家”,每天24 小时随叫随到。不仅为入区企业提供从注册登记、项目备案、环保审批、建设手续、土地手续等一系列的投资服务,营业执照年检、建厂税务申报、办理车辆月票等生产服务,职工子女入学、户口迁移、房屋租赁等生活服务业一样由“企业管家”负责。还包括为企业提供金融绿色通道、人力资源、物流仓储、园区内部产业链服务等增值服务。粗略统计,产业新城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有近百项之多。在把园区开发重任让渡给市场的同时,固安县政府把精力集中在简政放权上,聚焦于主导重大决策、园区规划、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和标准建立,进行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其服务之高效、专业、精细,为园区内企业交口“点赞”。

三、由华夏幸福引发的启示与建议

华夏幸福坚持以“全球技术商业化”为目标的价值取向,通过创新信息链、人才链、资金链“三链条互动”机制,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模式,是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撬动全球资源实现技术创新流动,并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1. 在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大背景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自觉。华夏幸福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与产业化成效之突出,首先得益于理念新。比如,“坚持以绿色为底板,坚持以幸福城市为载体,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内核,坚持以产业集群集聚为抓手”的理念;“全方位对接整合创新资源,高起点搭建创新孵化平台,全链条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和完善“知识生态系统”下的产业“共生模式”的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属性的产业园”,打通“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之路,帮助创新技术商业化的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源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对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走势的深切把握。华夏幸福借助国内外智库的力量,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找准问题,看准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切实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孵化、产业投资、产业发展和产业园运营方面的优势,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创新主体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以创新科技成果商业化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抢占了以加快京津科技成果承接转化促发展的先机。河北省逢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天时,又有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及11 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诸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只要坚持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破封闭保守之见,树精准发力之识,自觉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国内外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积极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特点需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从机制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持续发力,就一定能够在科技成果承接转化上有所作为。

2. 要把科技成果落实到产业和企业上,必须下大力补上“科技孵化短板”。实现产业化创新,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接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通过市场化的配置把研发的成果孵化成企业,解决研发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和科技种子引进来“最先一公里”两方面的对接问题。孵化器对降低科技企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与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繁荣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华夏幸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与发达省市比,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明显偏少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短板。数据显示,河北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仅有13 个,分别比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少101 个、41个、30 个、30 个,排全国第15 位;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首批136 家众创空间(四川10 个,河南、安徽、贵州各6 个,吉林3 个)中,河北榜上无名。我们注意到,伴随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大凡具有创新动力的企业,都渴求更为专业的孵化器打造的专业化平台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鉴于此,河北省应在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上下更大的功夫,坚持以服务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为导向,高标准建设政府类科技孵化器,积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和投融资公司参股或投资孵化器建设,鼓励大企业集团自筹资金,组建企业化运作的专业孵化器;鼓励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建设专业孵化器,利用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渠道优势,建设产权结构明晰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全链条孵化器。完善孵化器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者提供平台,为河北省科技创新增添新的活力。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7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自2001年实施以来,始终坚持“转化一项成果、熟化一项技术、实施一个项目、提升一个企业、发展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宗旨,致力于引导自主知识产权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成效显著

十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31.5亿元,立项5047多项,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农业装备以及农村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转化资金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转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了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景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据统计,转化资金项目共累计转化新品种8070个,新设备2.5万套,新材料3700多种,新技术新工艺4800多项,建立中试线、生产线9000多条,获专利授权10179项,建立试验示范区6万多个,良种推广面积近13亿亩。十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得到提高,转化水平得到提升。

1.2 提升了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涉农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自主开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2001-2010年期间,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中各类企业立项数将近占了一半,鼓励企业建立和投入研发中心的积极性,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紧密协作,促进了涉农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累计使转化企业获得产品销售收入283亿元,技术服务收入1.2亿元,利润71亿元,缴税12亿元,创汇2.7亿美元。

1.3 强化了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了农产品供给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项目重点支持领域涉及现代种业、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农林生态、节能减排、动植物疫病防治等领域,惠及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甚至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化等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突出支持了农业发展薄弱环节、战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果转化专项,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带动了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密集区的发展。

1.4 增强了农民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改善了农村环境和民生状况

转化资金项目在执行期内不仅对于吸引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一线,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及时、有效得到转化,而且对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已完成监理验收的项目在执行期内农业企业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7.5万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448期,累计培训1387.9万人次,带动农民2284万人,新增就业人数77万人次,增强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5 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缓解了转化资金的短缺

转化资金采取国家投入引导性资金,吸引各类渠道社会资金的投入的机制。目前已有近30个省市设立了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或为国家转化资金配套专项资金。累计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30多亿元,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与转化资金专项投入的比值为4.3: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设立,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多渠道资金投入,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已逐步形成。

2 转化资金专项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定位清晰明确,管理科学规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4-2008年连续五年将“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成立了由科技部、财政部以及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为主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重大事项的协调和项目的宏观指导。到目前为止,转化资金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多层次、多渠道农业科技投入支撑体系和从宏观决策到组织实施到监督验收的管理运作体系。

2.1 支持的重点配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特色就是软实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尽管各年的支持重点和支持结构可能有所调整,但成果转化专项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明确自身的项目定位,强化自身特色,不盲目扩张边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自实施以来,所支持的重点领域始终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目标紧密结合。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支持重点上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粮食与食物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2.2 注重与相关科技工作和计划相衔接

在实施过程中,转化资金专项注重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如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相衔接。在支持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转化资金专项注重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如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的衔接,支持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支持的项目中有21.8%为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成果的中试、熟化;有32%的项目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7.1%的项目来自国家其他科技计划,20 %的项目为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项目。

2.3 积极探索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新模式

为了管好用好转化资金,项目坚持需求引导、分层管理、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管理理念,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制度下,采取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和指导、项目申报立项验收相互独立的运行机制。在转化资金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管理上,严格执行“二级把关、三审一确认”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内部管理上,明确了各管理主体的权责划分,健全组织构架,明晰管理程序,实现管理职能相互独立并相互制约,受理、审理、监理工作实现了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三分开”格局。

3 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农业科技成果仍然受到转化能力不强、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资金短缺、涉农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成果转化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的创新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急需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支持。

3.1 出台加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

建议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制定《加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拓展成果转化内容,将转化资金专项工作由项目管理向工作推动转变,改变以往以项目管理为主工作方式,从工作层面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宏观战略研究,研讨农转资金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有关措施。同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壮大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科技对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力度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建议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并将其列入财政长期预算计划。从财政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对经过认定的转化项目给予扶持。创新投入方式,采取后补助、优秀项目滚动支持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转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转化项目。同时,积极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由科技部牵头建立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向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积极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3.3 加强成果转化工作绩效管理和考核评价

研究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成果转化工作进行考核,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方面继续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从体系和制度建设、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等方面,对成果转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改进和完善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4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登记、加工和发布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搭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快成果交易和转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总体设计,从强化农村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出发,面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从现有科研活动中,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重点作好组装集成工作,尽快培育出一批有重大转化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二是加强计划集成,探索构建一批以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为企业、农民和农业技术合作组织提供公益服务。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市场在各种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完善技术市场在价格发现、信息沟通、市场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功能。

3.5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推动现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用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进村、农业科技成果下乡,用利益机制推动科技要素进村入户。建立公正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使技术转让的价格有据可查,明确单位和个人在知识产权上的利益分享比例,做到产权明晰,权利义务清楚。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验收、评价制度,建立国家投资项目强制登记和企业自主项目自愿登记相结合的项目成果登记制度。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我国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水利、林业等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环节的唯一引导性资金,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在支持力度、绩效评价、转化体系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雨.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0

[2]蒋丹平,王敬华.创新管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以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例[J].中国农村科技,2011(3):62-64

[3]谭华,刘学文.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9):132-134,137

[4]胡小鹿,刘伟,刘开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政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2008(5):47-49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8

1 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国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从制造到后续的试验,相关技术都做的很完善到位,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运作,但这些运作离不开中介机构以及供应商们的参与,否则,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是无法解决的。

1.1 投入资金不够、结构分配不合理

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投入不够,结构分配不合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常见的现实性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融资难,融资筹不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由于企业进行的创新项目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导致了企业盲目加大资金的投入。面对这一情况,政府和银行往往不愿意对该企业进行投入或者贷款,导致在科技转化的过程中缺乏资金,出现科技成果转化中断的现象。三是由于我国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开发投入,从而加大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结构的比重。

1.2 过度强调“重研究,轻市场”

企业在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的时候,往往“重研究,轻市场”,从而加大了成果转化的难度,增加了相关科技产品的数量,但这些东西往往忽略了实际的应用性,导致做出来的产品不能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

1.3 注重合作形式,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脱节严重

科研院所和企业往往只注重合作形式,但对于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结果,双方并不关注,这样,就出现了科研信息与研究结果不对称的现象,而研制出来的大量科研成果也因找不到相关的发展市场,最终被长期闲置下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从而沦为“展览品”。

1.4 科研成果的定价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均

由于我国企业在相关的技术成果转让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对产品的定价,由于其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因此,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相关产品的价格,常常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在利益划分上这一部分划分不明确,在价格上和利益分配上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加剧双方之间的矛盾,最后合作失败。

2 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创新

为改善科研成果转化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能力,将那些资金供给不足、重研究、轻市场等现象作为重点解决的内容,将各环节相互结合起来作为有机的整体。

2.1 加强金融体制的创新,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来源渠道

对于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的投入问题。国家应加强对风险投资市场的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促进创业基金、风险咨询以及管理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为其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加大新型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以提高金融创新的形式来完善新型金融模式,为获取资金来源拓宽渠道。再次,提高在融资过程中的灵活性,保障科技成果证券化,从而筹集到长期资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化战略。最后,做好对投入资金的比例分配关系,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投资的规章制度,正确引导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分配。同时,政府应该帮助企业将那些科研结果推向世界,并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到国内来。

2.2 深化科技评审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在市场的导向能力

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应注重科技与市场的结合,不能单方面注重科研成果,而忽略了该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评审体系,对各个院校的研究成果采取激励机制,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科研成果进入市场,扩充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3 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

为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单纯从宏观层面推进体制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具体实现路径,从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

3.1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科研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企业要确定其主体地位,首先离不开政府在财税方面的支持,通过一些税收减免的方式来激励企业对科研的研发投入。其次,解决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再次,加强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大学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科技人才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3.2 完善产品贸易的交易平台,推动市场统一化

首先,政府要在科技信息上为企业和研究院所创造有利交流条件,促进技术交易在市场上的统一,从而推动资金、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等因素在全国广泛的流动,给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一个方便便捷的环境。其次,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在业务中的灵活性,完善其转化的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同时做好中介工作,帮助企业培训一批为企业提供信息搜索、技术咨询服务的人员,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发展的动向。最后采取各区域统一的方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从而推动统一市场的形成。

4 结语

科研成果的转化要充分利用国家资源,并且,各个企业和科研院校都要加大重视力度,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的响应国家号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微观单位逐渐转化为动力,进一步促进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江,周少君,黄亮雄.区域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框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12):77-79.

[2]高丽娜,刘翠翠,何斌.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探讨[C]//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3]刘则渊.科技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C]//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2002.

[4]李以章,刘仁忠,高杨帆.湖北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人才竞争力问题研究[C]//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1999.

[5]徐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及误区[C]//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2001.

[6]党明德.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经纪人的培养[C]//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2001.

[7]敬志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进科技自主创新[C]//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2006.

[8]乔文峰,宋莹莹.让科技成果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C]//《依靠科技进步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2008.

[9]潘金虎.面向21世纪的发达国家科技政策[C]//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2007.

[10]刘立.中国科技政策的议程设置模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例(讨论稿2008年7月)[C]//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2008.

[11]刘永照,刘风,于晓敏.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C]//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2008.

成果转化机制下科技 篇9

对我国而言, 创新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发明和创造, 还包括技术成果的转化, 即由科技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目前, 我国的技术成果转化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的调查结果, 我国高校目前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 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从全社会来看, 虽然国家统计局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准确统计数字, 但人们普遍认为至少八成的成果没有实现转化。

尽管我们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本文从技术创业的角度考察如何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一、技术创业

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有多种, 技术创业只是其中之一。学者们并没有给出技术创业的准确界定, 如Eisenhardt和Forbes (1994) 用“Technical entrepreneurship”来表示那些在技术领域创业的活动, 很多国家认为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动能促进国家持续的技术和经济活力;Baark (1994) 则用“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表示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创业活动。从已有文献来看, 技术创业与其他创业的区别在于创业是否与技术创新有联系, 如果创业活动的目的是将技术发明或专利进行市场开发, 则这种创业活动被归入技术创业类别中。

在我国, 政府为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 采取了多种措施, 如科技部和教育部推动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各地政府推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等。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 利用大学的智力、技术、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优势, 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支持下, 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目前, 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有62家。它们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转化科技成果近3000项, 在孵企业5700多家, 累计毕业企业1400多家, 获授权专利2000多项, 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 吸引留学人员2000余人。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企业孵化工作场地和配套设施为依托, 为科技人员和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 以降低创业成本, 提高创业成功率, 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的一种经济实体, 具有集聚创业要素、转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型企业等功能。从广义来看, 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各种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因此, 大学科技园也属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种, 但在我国, 它们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推动。目前,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有548家, 数量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 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008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41434家, 吸纳了1.3万留学回国人员、46万科技人员和众多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累计毕业企业19896家, 培育出569家年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和53家上市公司。

二、技术创业中的匹配机制

并非所有的技术创新都可以通过技术创业的形式实现其经济价值。因此, 存在一个技术创新与转化机制的匹配问题。但在目前的创业支持体系建设中忽略了这个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技术创新者与创业者的匹配。

提到技术创业者, 人们常常想到诺贝尔、爱迪生、盖茨、戴尔等人, 在这些技术发明者创办企业的过程中, 他们的技术优势成为获得市场优势的主要来源, 但很多事例表明, 即便很多发明最后被证明拥有巨大的市场, 但其发明者往往很难通过自己的创业获得成功, 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发明者都能够成为技术创业者。

尽管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都需要人们有创造性的思维, 但这两种活动对人们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总结已有的研究, 可以发现一般创业者具有如下特征:创业者的父母通常是自我雇佣者, 他们激励了下一代从事创业活动;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烈的目标导向;具有控制产出和追求权利的需要;具有在广泛领域追求成功的强烈动机;具有外向、直觉力强、勤于思考和领悟力强的人格特征;创业经验对创业能否成功非常重要 (Cardullo, 2007) 。而对科技人员而言, 他们的特征表现在:较强的自主意识;独立的价值观;蔑视权威;强调成就被认可;较低的权力需求倾向 (王飞绒等, 2003) 。可以看出, 技术创新与创业活动对人们有不同的要求, 技术发明者要成为技术创业者, 需要同时具备这两方面条件。作为两者的结合, 技术创业者常常具有如下特征:精于计算的适度冒险家;对成就和权力的需求是适度的, 归属要求低;高的追求独立和挑战的取向, 较少关心财务回报。

技术创新者对该技术的创新价值有全面的理解, 但他们可能难以评价该技术能否成为一个好的商业机会, 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商业知识和洞察力。Shane (2000) 的研究表明, 事先拥有的知识对能否识别创业机会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三方面的知识:市场需求方面的知识、如何满足需求的知识、顾客在哪些方面存在不满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技术创新者不具备的, 实现技术创新者与创业者的匹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技术创新者同时具备创业者的特征, 他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创业者,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技术创新者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创业者。此外, 也有一些外在的限制制约了技术创新者向技术创业者的转化, 比如在我们国家, 技术创新活动往往是依托某个单位进行的, 单位对技术创新者从事职务外活动的管制可能不利于他们进行创业活动。因此, 技术创业活动对创业团队的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创新者必须与创业管理者做到优势互补, 创业管理者应当具备该技术行业的从业经验, 能够深刻理解该技术的市场前景。

2. 技术特性与组织形式的匹配。

从技术创新的程度来看, 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带来的持续创新, 其对现有产品的改变相对较小。而突破性创新则是使产品和服务具有了以前没有的功能或者创造出新的产品, 常常能开启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例如, 对传统胶片相机的技术改进属于渐进性创新, 而数码相机技术则是突破性创新。

不同的技术创新类型需要与不同的组织形式相匹配。对渐进性创新而言, 因为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 能充分发挥已有技术的潜能, 已有公司在吸收转化这类技术创新时具有明显优势。而突破性创新常常给已有公司带来巨大的难题, 因为要改变组织流程和机构相对困难, 这种组织惯性使大公司难以抓住突破性的创新和变革, 因此, 突破性技术往往成为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基础, 并有可能使产业格局发生颠覆。甚至于已有公司最先实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他们也难以将这些技术创新商业化, 正如施乐公司的例子所揭示的一样:1969年, 施乐公司组建了PARC研究中心进行计算机技术研究, 该研究中心成为汇聚“当时全美前100名计算机天才中的76名”的神奇之地, 所取得的成果几乎囊括了PC革命和互联网革命所必需的全部核心技术, 包括首台Alto PC、个人分布式计算、图形用户界面、第一个商用鼠标、位映射显示、以太网、客户机/服务器架构、面向对象流程、激光打印机以及许多互联网上的基本通信协议、信息可视化、合作工具、页面描述语言、专家系统、语音压缩技术、所见即所得技术等等。但施乐总部对PARC革命性成果漠不关心, 因为在大多数的技术刚被开发出来的时候, 人们很难判断技术是否有用, 是否有市场。对施乐公司来说, 尽管开发出了重要的技术, 但在当时, 这些技术的市场是模糊的:不知道技术有没有市场, 也很难进行预测。施乐公司选择了与很多大公司类似的决定———把新技术放在了一边, 继续从事以前的业务。

上世纪80年代开始, PARC急速衰落, 发明者感到自己的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而十分伤心。以太网的发明人Metcalfe1979年从PARC出来, 创建了3COM公司, 使以太网成为大量推广的商品;Warnock和Geschke1982年底从PARC出来, 组建了Adobe公司, 把PARC研发的页面描述语言发展成Post Script, 90年代后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1979年12月苹果电脑的创始人Jobs访问PARC, 对视窗系统Smalltalk的视觉效果十分激动, 认为PARC的宝藏没有被充分利用。他回去后立即挖走了为他演示Smalltalk系统的PARC研究人员和其他主力, 亲自坐镇, 让研发人员开足马力, 于1984年初推出了风靡世界的Macintosh, 标价2500美元, 从而使图形用户界面成为大众化产品。微软也聘请了PARC的研究人员, 于1985年推出MS Windows 1.0, 1990年推出MS Windows 3.0, 1995年推出MS Windows 95。微软又把PARC发明的文字处理技术体现在WORD中, 并做了重大发展, 从而成为垄断产品。美国的权威人士评论说, 假如70年代施乐的领导人能够重视PARC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计算机历史将改写:IBM PC模式的个人电脑不会占市场90%以上;苹果公司和微软不会存在;施乐在上世纪90年代会成为计算机界的超级巨头。

因为组织惯性的影响, 已有公司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突破性的技术, 而新的创业者则常常借助这些技术成功地进入市场。Shane (2000) 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他对麻省理工学院1980年到1996年期间共计1397件专利的商业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发现突破性的技术更容易通过创办新企业的方式进行商业化。突破性技术需要新的技术能力从而使已有公司的能力受到冲击, 因为已有公司已经习惯于挖掘已有的技术, 让它们改变组织活动去适应新的技术能力是很困难的, 因此, 已有公司宁愿把突破性的技术机会让给新的创业者。另一方面, 已有公司也缺乏采用突破性技术的动力, 因为突破性技术可能使公司既有的资产失去价值, 而新的创业者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们更可能去实现这种突破性的技术机会。可见, 不同的技术创新需要与不同的组织形式匹配, 才能更有助于技术的商业化。

3. 技术创业活动与支持体系的匹配。

在我国, 创业环境的建设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广泛的重视, 尤其在促进技术创业方面, 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创业支持体系有了快速的发展。这些孵化器提供的支持包括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硬件方面包括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所以及通讯、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软件方面包括培训、咨询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这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业风险, 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但技术创业与一般创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 企业孵化器在如何建设针对技术创业的支持体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一般创业相比, 技术创业的关键是技术的转化, 即技术能否成功转化为顾客可以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这一转化过程使得技术创业比一般创业的周期要长。也因此, 新企业必须有持续的技术支持来保证技术的转化过程, 而这一技术支持仅靠新企业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建立与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联系成为技术创业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在这一方面, 大学科技园比其他支持体系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为所依托的大学能为创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而一般的创业孵化器则无法实现这一功能。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相比, 已有公司在提供技术支持方面更具有优势, 因为他们的技术系统往往与顾客需求密切相关, 而大学的科技创新离市场需求还有更远的距离。因此, 建立新企业与已有公司在技术支持方面的联系成为技术创业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 而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的科技孵化器所忽视。此外, 技术创业团队的组建比一般创业团队的组建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为他们除了具备一般创业经验之外, 还需要对该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因此, 需要建立相应的支持体系以利于技术创新者与创业管理者相结合, 包括信息交流的体系, 目的是促进技术创新者与创业管理者的接触;也包括鼓励自由创业的体系, 使有创业意愿的人能够妥善处理与原单位的关系。

上一篇:纳税计划下一篇:宇宙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