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2024-06-21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共12篇)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1

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 是指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目标为导向, 通过个人、团队、组织的创新活动, 在知识的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基础上创造新知识, 探索新的规律, 并将知识应用到成果转化全过程并最终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实现产业化的活动。知识创新的功能是提升转化产品知识含量和附加价值, 增强转化组织核心竞争力, 谋求转化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主要包括技术知识创新、市场知识创新与管理知识创新三方面的创新内容[1], 三者及对应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技术知识创新

技术知识创新, 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商业化过程中, 为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方式所产生新思维、新知识和技术知识扩散的过程。技术知识创新又可细分为产品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产品知识创新是指关于推向市场的新产品、新服务方式的知识创新, 是面向用户、消费者的创新;工艺知识创新是指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路线、设备等技术知识所进行的创新[2]。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知识创新主要发生在小试、中试阶段和批量生产阶段:小试中试阶段主要进行产品知识创新, 在这个阶段形成成果转化的概念与基本思路;批量生产阶段主要进行工艺知识创新, 在这个阶段解决产品批量制造的工艺设计与设备改进与生产运营问题。

(2) 市场知识创新

市场知识创新是指为了达到开辟新市场的目的而进行的知识创新, 如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的知识创新[3]。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产业化阶段应强调市场的创造而不是市场的分享。美国杜邦公司的尼龙产品是市场知识创新比较成功的典范:尼龙一开始是用来制造降落伞的合成纤维;然后是用作妇女丝袜的纤维;接着又成为男女衬衣的主要原料和用于制作其他布料;再后来又用于制造汽车轮胎、沙发椅套和地毯等。每种关于尼龙新用途、新市场的知识都使产品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创造了一种新的市场机会[4]。

(3) 管理知识创新

管理知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的知识创新, 管理知识创新贯穿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管理知识创新主要包括:提出新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造新的组织模式, 使之有效运转;提出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 有助于转化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既定目标;设计新的管理模式, 利于转化组织的综合管理;进行制度创新, 规范员工行为与组织行为[5]。

2 科技成果转化的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

2.1 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的作用

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是指转化组织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 根据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或针对现有产品存在问题, 探讨产品的原理和结构, 开展新技术、工艺方面的开发, 并改进管理模式, 优化营销方式, 从而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知识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模式。自主知识创新并不是不学习与共享外部的知识, 而是在知识学习与共享的基础上自行知识创新, 从而摆脱外部对转化组织核心知识的控制权[6]。具有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的转化组织, 应当自行开发和转化产品, 以便充分发挥转化组织的科学技术优势和研究开发能力[7]。自主知识创新模式对转化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可促使转化组织摆脱依赖型的创新模式, 走以核心技术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

(2) 推动转化组织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提高转化组织的技术知识创新能力、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和市场知识创新能力;

(3) 有助于转化组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等智力资产, 树立转化组织良好品牌形象和提供富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2.2 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的特征

(1) 收益性。

虽然自主知识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会有较大的障碍, 有的关键技术知识甚至可能成为制约的瓶颈, 但一旦转化成功, 其收益往往足以弥补许多其他失败项目的损耗;

(2) 风险性。

自主知识创新的风险较大, 包括试验阶段的知识创新风险、生产阶段的工艺知识创新风险和营销阶段的客户知识创新风险等[8]。自主知识创新是在成果源知识基础上的新的发明、试验和生产知识的创造, 极易在其中某一环节发生意想不到的障碍而导致失败, 因此自主知识创新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活动, 需要周密考虑和策划, 按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规律从事各种活动;

(3) 目的性。

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与技术发展, 因此必须围绕着市场和产品需求进行。由于转化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只关注技术知识创新而忽略市场知识创新, 结果产品解决了技术障碍但不能获得用户认可。因此, 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开始, 就要注意项目的市场价值, 以市场知识创新为指南, 以技术知识创新为核心, 以管理知识创新为辅助, 处理市场、技术、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4) 系统性。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涉及到多方面、多阶段的系统性活动, 要求与转化组织内外环境相适应, 各部门密切而有效配合, 而通过自主知识创新解决更加困难, 需要组织能拥有坚实广博的知识基础与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需要具备学习、共享知识的能力, 需要知识创新的能力。

2.3 自主式知识创新方式形成的基础

自主知识创新模式要求转化组织自力更生, 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知识资源基础和知识创新能力。组织内部知识是一项战略资产, 是转化组织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重要手段, 那些具有雄厚知识资源和长期知识创新能力的大型转化组织, 才能塑造起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对于其竞争对手来说, 如果要挑战这些行业顶尖企业, 必须首先扩充自己掌控的知识资源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9]。转化组织成功的知识创新需要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力, 组织必须先有自己的创意, 然后进一步自行开发或挖掘成果源, 生产新产品, 推向市场, 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自主式知识创新方式产生并形成效益的基础是:

(1) 转化组织拥有行业最出色的创新性人才, 且人才的流动性是可控的;

(2) 如果转化组织能够创造新的技术知识, 那么一定能够首先将其引入市场, 产生先行者优势, 并获得超额利润;

(3) 如果转化组织在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资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话, 那么就一定能开发最多最好的技术和产品, 并进一步引领整个行业和市场走向;

(4) 技术和市场的非连续、跳跃式、突破式变化频率相对较慢, 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机制, 知识的扩散速度慢于转化组织的超额利润的获取, 使其能从获得的超额利润再次向转化组织的转化中心投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知识创新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是在知识创新战略引导下, 在催化机制和保障机制基础上的转化组织内部知识螺旋的独立运行过程, 如图2所示。

3 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式知识创新模式

3.1 协同式知识创新的特征及方式

协同式知识创新是指转化组织难以依靠自身知识基础从事有关项目转化, 因而依靠或联合外来知识资源, 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知识创新模式。相对于自主式知识创新而言, 协同式知识创新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性, 可以有效地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将成果转化成功。

协同式知识创新按外部知识资源的获取方式分类, 可分为知识引进创新方式和联合知识创新方式。知识引进创新方式通过引进和购买转化产品相关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技术、专利等, 迅速改变转化组织的知识资源基础。联合知识创新方式指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 这种双方或多方的合作, 是建立在共同的创新愿景与创新战略基础上的, 而非单纯的生产或贸易上的合作。联合知识创新方式将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中最为主要的形式, 因为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倾向的加深, 单凭一个企业自身的力量, 已难以在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全部胜任成果转化的需求, 尤其是同时进行多项转化项目的企业, 不可能在所有项目、所有环节都具备知识创新竞争力, 联合知识创新是最好的方式[10]。

协同知识创新模式按合作方式分类, 可分为委托创新型和知识成果共享型;按合作主体分类, 可分为产学研合作型和企业间联合型。合作双方或多方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转化组织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产能力, 合作方要有市场观念、管理理念和技术条件。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具有强大的创新优势和发展前景, 转化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上进行知识创新的合作, 内容包括合作研究、合作开发等。由于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实力和管理知识基础, 转化组织可借助其提高技术知识创新水平和管理知识创新水平, 而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则可利用转化组织的市场战略和生产技术优势, 使科技成果成功商业化产业化。

3.2 协同式知识创新形成的基础

随着行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新的竞合关系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中自主式知识创新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 而协同知识创新方式逐步发展, 协同知识创新方式形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知识扩散速度加快, 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由创新而产生的先行者优势减弱, 进而要求转化组织提高创新速度和实施协同的创新策略;②自主式知识创新的人才优势难以持续维持, 人才流动呈加快趋势, 转化组织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力减弱, 有能力的员工可以跳槽, 把他们的知识、技术和智慧出卖给出价更高的转化组织;③技术与人才的可获性路径拓宽。风险资本市场加速了企业技术知识外溢和人才的流失;④组织外部知识联合的选择性增强。由于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限制, 以及同一知识可以沉积化在不同的产品中形成不同功能的产品, 从而开拓出不同的产品市场, 这就给企业中没有及时商品化、市场的知识提供了外部选择的可能性;⑤供应链上合伙伙伴能力的提高。如果转化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能力, 在广泛的领域里进行知识创新合作, 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高质量的产品, 使转化组织的核心知识能够发挥杠杆作用, 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竞争能力, 但与此同时合作伙伴能力的提高也是其它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的资源, 可能促进其它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 使它们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协同式知识创新能融合不同组织的知识资源, 在不同的知识链上发生知识创新过程,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11]。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式知识创新模式是不同的组织在相同的创新战略引导下, 将知识链交互融合, 共同实现螺旋式知识创新的过程, 如图3所示。

4 结语

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明确企业的目标, 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方式对于企业提升知识创新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界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 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由技术知识创新、市场知识创新和管理知识创新三部分组成, 并在此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分为自主式知识创新模式和协同式知识创新模式, 对于企业选择知识创新方式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知识创新模式的特征与基础对于企业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摘要: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分为自主式知识创新与协同式知识创新, 并分别研究其特征与实施基础, 为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借鉴。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张建华.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创新机理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25 (3) :66-69.

[3]罗文军, 顾宝炎.知识创新的自组织机制[J].科学学研究, 2006, 24 (12) :606-611.

[4]IXCHEL M FANIEL, ANN MAJCHRZAK.Innovating by accessingknowledge across department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7 (43) :1684-1691.

[5]马淑文.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 (12) :148-151.

[6]周勃.企业螺旋型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基于进化生物学启示和标杆案例归纳[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7]李彦瑾.自主创新政策执行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李晓峰, 冷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知识创新机理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23 (11) :55-59.

[9]蒋翠清, 杨善林.知识创新与企业知识资产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6 (5) :82-86.

[10]余雅风, 郑晓齐.合作创新中企业知识学习行为的制度化研究[J].科研管理, 2002, 23 (5) :88-92.

[11]李随成, 杨婷.研发合作企业间知识共享与合作绩效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 (10) :180-184.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2

发布时间:2005-11-15浏览次数:52【字体调整:大 中 小】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4]4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4年5月26日

------------------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省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省政府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成果转化资金”)。为加强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成果转化资金每年由省财政拨款,省财政厅、科技厅共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指已取得科技成果、经中试并进入产业化开发或直接进入产业化开发、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四条 成果转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突出重点、集成联动、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注重效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金融机构、民间和外资等多方面资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二章 工作机构及职能

第五条 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议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

(二)审议成果转化资金工作计划;

(三)审议成果转化资金的经费预算及决算;

(四)审议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

(五)协调解决成果转化资金运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由省政府分管科技工作的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科技厅和财政厅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信息产业厅、农林厅、环保厅、药品食品监管局、中科院南京分院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组成。

第七条 省科技厅具体负责成果转化资金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省财政厅拟定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研究提出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标准;

(二)研究提出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重点和项目指南,统一受理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

(三)组织专家开展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工作;

(四)会同省财政厅编制成果转化资金工作计划,提出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及经费安排建议;

(五)负责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包括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合同签订、项目监理、验收、统计等,并向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汇报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

(六)办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省财政厅是成果转化资金的监管部门,与省科技厅共同拟定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相关实施细则及工作指南,研究提出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标准,编制成果转化资金工作计划及项目安排建议;根据成果转化资金工作计划,安排成果转化资金经费,并依据项目合同及实施进度拨付项目经费;负责成果转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资金支持范围与对象

第九条 成果转化资金主要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技术及高科技农业等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十条 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二)产品的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望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品群;

(三)市、县财政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对经济薄弱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适当降低财政配套资金要求。优先支持获国家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成果转化。

第十一条 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江苏境内注册,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四章 资金使用方式

第十二条 根据项目和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方式。主要有:

拨款资助。主要用于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试或产业化过程中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补助,补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研究开发经费的50%。

有偿资助。主要用于能较快产生经济效益、在合同确定的项目实施周期结束后的一定期限内能偿还资助资金的产业化开发项目。回收资金继续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贷款贴息。主要用于为形成较大产业化规模效益而向银行大额借贷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根据项目技术水平、贷款规模等采用全贴、半贴方式,确定相应的贴息额度。

上述方式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第五章 项目申报

第十三条 由省科技厅发布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指南。

第十四条 项目申报实行属地化管理。符合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条件的项目,由企业或者企业与技术依托方联合按要求向所在地省辖市科技局申报。南京地区的省直和中央部属单位也可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第十五条 省辖市科技局、财政局应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出具推荐意见。

第十六条 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

(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企业与技术依托方的合作协议;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上两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并提供最近一个月的各类会计报表(复印件)。

(五)项目技术情况的证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证书或其他技术权益证明等)。

第六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七条 由省科技厅从专家库中选聘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专家组由省内外科技、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和可行性、市场前景、风险性、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等进行评审、论证,并提出明确的咨询意见。

第十八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依据专家组的咨询意见,并听取有关方面意见,提出项目安排建议,报省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协调小组审定。经审定的项目,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省科技厅、财政厅行文立项,并与有关责任方签订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

第七章 项目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可行性论证报告和项目合同书的要求,落实自筹资金等实施条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并定期报送项目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 省辖市财政局、科技局负责落实地方财政配套经费,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监督检查经费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并及时报告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一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省科技厅组织对项目的验收。

第二十二条 建立成果转化资金使用效果的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考评的重点是使用成果转化资金的项目是否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是否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第八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三条 成果转化资金由省财政厅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批准立项的项目,其经费由省财政厅按项目合同和实施进度及资金合理流向予以拨付。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和核算。成果转化资金、配套资金与自筹资金等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和核算。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挪用或挤占成果转化资金的,由省财政厅、科技厅采取通报批评、停止并追回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厅、财政厅依据本办法制定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3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管理体制 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212-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与生产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新产品或新技术。高等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密集的生产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诉重要的先锋作用。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成效显著,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高校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来看,还远远不够,许多优秀成果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转化。

1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1.1 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有局限性

据统计,高校每年大约产生20000项科技成果。从近些年高校申请专利数量和科技成聚转化数量对比来看,高校很多科研成果都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没能有效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无关系。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许多教师在中报科技项目时,过多地强调个人研究必趣,没能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使得很多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存放在“档案柜”里,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科研人员把研究成果神秘化并“秘而不宣”;或把产业化资金当作科研经费使用等等。造成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2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制约

高校现行的满负荷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分散了教科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的精力,以获得的项目数,出版的专著数,发表的论文数,获奖的成果数为主要依据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也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僵化的用人机制使科技工作者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成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成果缺乏向成熟技术、产品转化的资金资助体制的支持。

1.3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科技工作行承担大量教学与科研任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而更多地依赖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发达,为企业和高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信息、法律咨询服务有限,资产评估缺乏权威性。同时,人们对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

1.4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和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目,科技成果转化及其支撑条件的建设滞后的状况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从社会层面上看,缺乏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使政府和企业的资金不敢放手投入高校的成果转化。

1.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从事科研活动和科技产业化工作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正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时,会极大地影响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也担心科技产业化工作失敗后会影响到自己作为教师的相关待遇,因此不愿意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2 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解决扼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办法,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理顺高校产权关系,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良的资金保障,强化转化的激励机制。

2.1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积极引导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安排工作量,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深入企业调研,到企业兼职合作研究,进行产品开发,做工业性现场试验,创办高科技企业,促进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高校教师在完成额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和推广转化工作。第二,允许承担有应用前景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申请暂不承担教学任务,全力投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津贴可以在科研经费或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列支。第三,支持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到企业兼职、技术入股。科研人员可以申请留职创业,工资和各项津贴由本人承担,并向学校交付一定费用,使用学校知识产权的支付相应费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工作后,允许他们回到高校,竞争上岗。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大学宽松的,自由的研究环境,又有利于队伍的整合和学科的交叉,能产生新的生长点。对高校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

2.2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从源头做起,在课题立项时对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建立档案,进行追踪管理。以产业化为目标,确定科研课题,转化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一方而探入了解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进行成果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另一方面,对一个需求技术的企业要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才能产生纽带。

2.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成果转化后的技术服务意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转化成果的过程中,是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桥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协助科研技术人员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素质。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自己的技术跟踪服务队伍,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2.4 建立一支离水平的高校科研管理队伍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自2001年实施以来,始终坚持“转化一项成果、熟化一项技术、实施一个项目、提升一个企业、发展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宗旨,致力于引导自主知识产权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实施十年来成效显著

十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31.5亿元,立项5047多项,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农业装备以及农村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转化资金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转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了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景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据统计,转化资金项目共累计转化新品种8070个,新设备2.5万套,新材料3700多种,新技术新工艺4800多项,建立中试线、生产线9000多条,获专利授权10179项,建立试验示范区6万多个,良种推广面积近13亿亩。十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得到提高,转化水平得到提升。

1.2 提升了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涉农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自主开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2001-2010年期间,转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中各类企业立项数将近占了一半,鼓励企业建立和投入研发中心的积极性,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紧密协作,促进了涉农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累计使转化企业获得产品销售收入283亿元,技术服务收入1.2亿元,利润71亿元,缴税12亿元,创汇2.7亿美元。

1.3 强化了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了农产品供给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项目重点支持领域涉及现代种业、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农林生态、节能减排、动植物疫病防治等领域,惠及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甚至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化等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突出支持了农业发展薄弱环节、战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果转化专项,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带动了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密集区的发展。

1.4 增强了农民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改善了农村环境和民生状况

转化资金项目在执行期内不仅对于吸引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一线,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及时、有效得到转化,而且对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已完成监理验收的项目在执行期内农业企业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7.5万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448期,累计培训1387.9万人次,带动农民2284万人,新增就业人数77万人次,增强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5 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效缓解了转化资金的短缺

转化资金采取国家投入引导性资金,吸引各类渠道社会资金的投入的机制。目前已有近30个省市设立了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或为国家转化资金配套专项资金。累计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30多亿元,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与转化资金专项投入的比值为4.3: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设立,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多渠道资金投入,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已逐步形成。

2 转化资金专项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定位清晰明确,管理科学规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4-2008年连续五年将“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成立了由科技部、财政部以及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为主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重大事项的协调和项目的宏观指导。到目前为止,转化资金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多层次、多渠道农业科技投入支撑体系和从宏观决策到组织实施到监督验收的管理运作体系。

2.1 支持的重点配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特色就是软实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尽管各年的支持重点和支持结构可能有所调整,但成果转化专项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明确自身的项目定位,强化自身特色,不盲目扩张边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自实施以来,所支持的重点领域始终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目标紧密结合。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支持重点上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粮食与食物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2.2 注重与相关科技工作和计划相衔接

在实施过程中,转化资金专项注重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如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相衔接。在支持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转化资金专项注重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如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的衔接,支持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支持的项目中有21.8%为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成果的中试、熟化;有32%的项目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7.1%的项目来自国家其他科技计划,20 %的项目为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项目。

2.3 积极探索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新模式

为了管好用好转化资金,项目坚持需求引导、分层管理、权责明确、规范高效的管理理念,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制度下,采取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和监督、专家咨询和指导、项目申报立项验收相互独立的运行机制。在转化资金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管理上,严格执行“二级把关、三审一确认”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内部管理上,明确了各管理主体的权责划分,健全组织构架,明晰管理程序,实现管理职能相互独立并相互制约,受理、审理、监理工作实现了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三分开”格局。

3 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农业科技成果仍然受到转化能力不强、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资金短缺、涉农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成果转化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的创新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急需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支持。

3.1 出台加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

建议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制定《加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拓展成果转化内容,将转化资金专项工作由项目管理向工作推动转变,改变以往以项目管理为主工作方式,从工作层面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宏观战略研究,研讨农转资金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有关措施。同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壮大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科技对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3.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力度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建议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并将其列入财政长期预算计划。从财政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对经过认定的转化项目给予扶持。创新投入方式,采取后补助、优秀项目滚动支持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转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的转化项目。同时,积极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由科技部牵头建立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共同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主要形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向风险投资公司参股,积极培养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

3.3 加强成果转化工作绩效管理和考核评价

研究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成果转化工作进行考核,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方面继续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从体系和制度建设、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效率提高等方面,对成果转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改进和完善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4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登记、加工和发布信息网络,尽快形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储备平台。搭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快成果交易和转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按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总体设计,从强化农村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出发,面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从现有科研活动中,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重点作好组装集成工作,尽快培育出一批有重大转化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二是加强计划集成,探索构建一批以农业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基地,开展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为企业、农民和农业技术合作组织提供公益服务。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市场在各种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农业企业以及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完善技术市场在价格发现、信息沟通、市场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功能。

3.5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推动现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用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进村、农业科技成果下乡,用利益机制推动科技要素进村入户。建立公正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使技术转让的价格有据可查,明确单位和个人在知识产权上的利益分享比例,做到产权明晰,权利义务清楚。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验收、评价制度,建立国家投资项目强制登记和企业自主项目自愿登记相结合的项目成果登记制度。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是我国国家财政支持农业、水利、林业等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环节的唯一引导性资金,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在支持力度、绩效评价、转化体系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雨.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0

[2]蒋丹平,王敬华.创新管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以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例[J].中国农村科技,2011(3):62-64

[3]谭华,刘学文.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09(9):132-134,137

[4]胡小鹿,刘伟,刘开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政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2008(5):47-49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5

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保障和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四川大学关于加速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川大校„2004‟27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大学教师、科技人员等所有在职职工和从我校办理退职、退休、调离手续的教职工,其在学校工作期间或利用学校的科研条件完成的科技成果,按国家规定均属职务发明条例界定范围,其成果所有权属四川大学。

第三条 凡我校教师、科技人员等所有在职职工和从我校办理退职、退休、调动手续的教职工,不得将利用四川大学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归属于四川大学的职务发明占为已有,不得对外泄露,不得私自转让和私自对外合作,不得变相转让和变相对外合作。

第四条 结合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际情况,本管理办法所指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是指四川大学所属各单位科技人员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参与校外或校内股份制企业合作。

(二)技术秘密转让。技术秘密是指所有权属于四川大学的、不为公众所知悉的除专利技术以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包括: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未授予专利权的技术以及不受专利法保护的没有进入公共领域的技术;技术秘密转让是指将前文所涉及的属于四川大学技术秘密的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三)专利实施许可。专利实施许可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许可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四川大学职务发明创造。

(四)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是指将四川大学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第五条 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的程序

(一)四川川大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科产集团”)履行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与校内外有关单位进行合作、兴办企业的职责,并代表学校持有相应的股份、行使股东权力。

(二)申请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必须是经科技处审核过的科技成果或高新技术。

(三)申请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的技术成果或高新技术,需向科产集团提出申请,并经由科产集团委托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的选择,需进行比选。

(四)科技成果经评估作价出资入股时的货币价值以公司成立时在国家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记载数为准。

(五)科产集团应和相关学院或课题组就与校内外有关单位的合作方式、公司股权构成、发展战略、股东权益清算等进行充分协商,并提出合作双方初步认同的合作协议、公司章程等文件草本。

(六)申请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的单位或个人需向科产集团提交有关申请报告和合作协议、公司章程、项目可行性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合作方资信证明等文件,经所在院(系、所)、科产集团同意后,报主管校长审核、批准;并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报教育部主管部门审核、进行国有资产备案,并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第六条 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和专利申请权转让的程序

(一)四川大学科技处负责代表四川大学行使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和专利申请权转让的职责。

(二)申请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的相关技术,必须经过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的选择,学校需进行比选。

(三)课题组需向科技处提交经所在院系同意的转让合同审批单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涉及专利权转让和专利申请权转让的需提供资产评估报告),由科技处审核批准;其中,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科技成果转让合同必须由校级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同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或“著录事项变更”登记。

第七条 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和专利申请权转让经费的支配,参照相关转让经费列支比例(见附件2)执行。第八条 在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形成的股份中(按100%计),科产集团代表学校占45%--55%的股份(课题组所在学院可享有学校所占股份中的20%-40%收益权),科技成果研发课题组原则上占55%—45%股份,并由自然人代表(可根据科技人员在项目中的贡献大小分解到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由课题组主要承担者自行协商确定)。公司成立实现分红后,科产集团以按股权比例取得的收益向学校上交目标。

第九条 科技成果实现作价入股后,科产集团与课题组应加强对该成果所形成的股权的监管,确保实现股份收益。

第十条 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职务发明技术成果,在向境外转移时,须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并获批准后方可转移。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处理

对于私自将职务发明等技术成果对外转让、合作、占有股权等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如下处理:

(一)停止申报各级计划科研项目的资格,通报全校并处以其所获收益三倍以上的赔偿金;或降低其现有职务和相应工资及待遇,并在三年内冻结其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或解聘其专业技术职务;并给予行政警告直至开除公职处分。

(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或其行为触犯法律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学校其它规章对此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鼓励对违反本实施细则的事件进行举报,对举报事实查实后,学校对举报者给予一定奖励。第十二条 附则

(一)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四川大学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入股的暂行规定》(川大办[2001]33号)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停止执行。

(二)学校原下发的其它有关文件中,如有与本管理办法不相符的,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6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报酬比例

1、前言

科技成果对市场和社会的开发与推进具有加速作用,而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艰辛的脑力劳动和反复和实践活动,凝结了科技人员的大量心血、精力与付出,科技成果的商业性应用和社会化转化过程中给科技人员适宜的回报和奖励,既是对科技人员工作与风险的褒奖,同时也是对科技人员的有效激励。当前科技成果传化过程中存在立法、标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科技人员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使科技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挫伤,给整个科技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应该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借鉴国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维护科技人员利益的经验,通过建设激励性制度和体系来保护科技人员的收益与报酬,以此来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科技人员工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加快、市场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当前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中现实的激励机制

2.1法律对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机制

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劳动的产物,有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成果的水平和转化工作的效率才能够得到保障,国家在1996年就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其中29条就明确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让中的经济利益,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比例和时间,这是法律层面上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保护和激励科技人员的重要规定。2008年修订的《专利法》中也强调了要给予发明人和设计者合理奖励和报酬的原则,以此来实现对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激励。

2.2政府层面对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机制

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为代表的政府层面对科技成果商业化和市场化非常重视,并为了多出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了各种奖励手段和激励机制。在1999年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第14号文件《关于科技人员奖励的若干规定》中就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以此为基础各地方政府制定了《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规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等规定,加大了对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利益的保护,做到对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有效维护和持续保障。

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人员激励不足的主要原因

3.1科技成果轉化过程中保障和激励科技人员的机制欠缺

一方面,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成果传化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难于得到保障,没有一套适应现实科技工作和市场实际的机制,出现奖励不到位、落实不到位,难于起到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激励政策与国家财税政策和资产管理制度存在冲突,使应该落实的奖励难于得到实际落实,严重影响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2科技成果传化过程中激励科技人员的标准不统一

在现实的《转化法》和《专利法》,具体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的细节中对科技人员的奖酬的概念就存在不同,使具体的奖励难于得到落实,出现:比例过高会增加企业和机构的负担,比例过低难于激励科技人员的实际情况。

3.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现有机制存在问题

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如果将成果作价入股交易发生时,科技成果所有者在未取得收益的情况下,需要缴纳税金,这也降低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出现优先受让权的立法存在不足,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4、科技成果转化中激励科技人员的建议与方法

4.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从国际经验看,科技成果转化中对科技人员采用激励的策略是通行的制度,通过法律法规保障科技人员获得奖酬的基本权益已成为普遍的做法。明确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主体和管理主体收益分享权的相关规定,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从事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人员分别规定激励措施。法律应尊重单位与科技人员的意思自治,采取单位合法的规章制度规定、单位与科技人员合法约定优先,之后才适用法定奖励措施和标准的奖酬模式。

4.2明确和统一科技人员报酬比例

在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奖酬体系中增加非强制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报酬计算指引”,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性作用,为单位与科技人员约定报酬和法院等司法机构的司法实践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报酬计算指导,更加有利于化解相关纠纷,促进我国职务发明整体水平的提高。

4.3对科研单位简政放权

可以考虑借鉴中关村试点经验,适度放宽科研机构和的资产处置权、收益权,给予和科研院所一定的自主处置权;细化落实和出台专门针对科研机构与股权激励试点的一些措施政策,以实际的措施和方法实现对科技人员更为全面而有效地激励。

5、结语

科技人员的工作成果是科技产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人员的实际经济收益将会起到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进而确保科技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获得,通过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确保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市场化和商业化中的利益。但是在政策和机制的制定和执行上还存在不足与缺陷,这会导致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不足,进而难于确保科技水平和科技转化。应该借鉴国际传统做法、借鉴成功经验,对科技人员的利益作出切实地保障,实现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使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得到维护,进而做到对科技工作规范化、商业化的不断提升和对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积极保护。

参考文献

[1]姜富明,周文泳,周海英.探索市场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J].中国科技论坛,2000(05).

[2]李汉邦,郑可.风险投资机制与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王国业,周文影,陈为纲.浅谈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4]孙百俊.关于校办产业定位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7(04).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7

转化过程中的各项决策, 决定着整个转化过程及各阶段的方向、目标和方法, 对转化过程各个阶段乃至整个转化过程能否顺利展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 决策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因素、各种情况的分析, 可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 并拟定应对措施, 对防范和降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决策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决策可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战略性决策是对转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方案所做出的决策, 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战术性决策是指对各阶段中为完成转化工作所拟定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等做出的决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4 个阶段中, 相邻2 个阶段的衔接点即为战略决策点;每个阶段中各具体方法、步骤的起始点就是战术决策点。

3 决策的原则

3.1 信息支撑原则

信息收集是决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充分掌握各种信息资源, 全面深入地收集相关信息, 并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是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信息的收集要做到全方位和多渠道:全方位是指信息收集内容层面广泛, 从政策法规到经济、技术、市场、产品竞争力等众多层面;多渠道是指利用一切传统和现代的信息收集方法和途径获取所需信息, 如:图书馆、信息情报机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调查问卷等。

3.2 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是决策的关键因素。市场需求程度和需求量决定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转化规模, 有需求才有市场, 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成果所涉及的市场必须认真分析、了解、预测, 根据成果转化后产品市场的推广、潜在市场的挖掘、未来市场的预测, 建立相应的成果转化目标和决策方案。

3.3 效益为先原则

能否取得效益和效益的大小是决策的首要依据。排除某些特殊需要的公益性项目之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造福于社会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 取得效益的多少及获取效益持续时间的长短, 是决策首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3.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决策的必要条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种内、外部条件对转化全过程和各阶段的可行性都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经济、技术、组织、人事和环境、地域、竞争等。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决策时, 除了要关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可行性外, 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5 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是决策过程中抵御、转化风险的保证。风险是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只有对转化过程中有关政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资金等多方面问题进行动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风险预测, 并认真拟定应对方案, 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在危机发生时做到运筹帷握。

3.6 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原则是决策的终极目标。可持续性表现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延伸性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延伸性一方面是指在已有基础上可不断研发新的创新成果, 用新成果转化来扩大市场、开拓新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是指继续深化已有的创新成果,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不断丰富产品品种, 满足更高的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则是从整个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角度, 充分考虑资源利用、能源消耗、低碳排放等方面的问题。早在1989 年, 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近几年各级政府更加大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 许多污染项目被叫停。因此, 资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不仅仅关系到成果转化项目的长期发展, 也关系到企业对整个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决策时必须加以重视。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战略决策, 除了具应遵循以上6 个决策原则, 还有系统性和动态性2 大特性:

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外部的社会大环境和内部各种要素始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决策时需要全面、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外部环境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方面做细致研究, 内部要在市场、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周密思考和调配, 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决策过程中要及时反馈、监控各类相关信息, 适时对已做出的决策方案给予必要的调整。动态性也造成了风险性, 决策者除了要具备对创新成果转化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之外, 还要充分认识到风险与效益的辩证关系, 加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充分把握好机遇。

4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决策体系

从宏观上看,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决策环节构成了整个转化过程中的决策系统。就微观而言, 信息资料、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 这里仅就微观对决策体系略作阐述。

4.1 信息资料

决策体系中的信息是指决策时所需要掌握的所有信息、资料, 以及根据这些信息资料所做的分析、预测, 与此相关的是决策体系中的信息情报部门和专家参谋机构。信息情报部门既要利用各种信息收集手段, 通过各种信息收集渠道, 获取决策时所需的有关市场、技术、经济等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有直接作用的信息、资料;同时, 也必须收集有关政策法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对转化过程和转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资料。然后对所有信息、资料进行梳理, 去伪存真, 化繁取精, 最终提供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专家参谋机构则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做出预测, 提交出准确的可行性报告。由此可见, 信息、资料、可行性报告构成了决策的基础, 信息资料是决策的依据, 可行性报告是决策的前提。

4.2 决策形式

决策体系中的决策形式包括决策类型和决策人员的组织形式,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常用的决策方式。战略决策大多数属于群决策, 具有全局性且更为重要。根据战略决策群体的人员组织形式, 又可细分为行业专家群体决策、企业家群体决策、企业家和行业专家群体共同决策3 种形式。群决策在战术决策的各阶段, 尤其是在关键技术方案或综合性技术方案的决策时也非常适用。

4.3 决策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决策方法很多, 较常用的是讨论法和评价法。讨论法是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和可行性报告, 由决策群体成员根据观察、分析和预见, 结合以往的经验等, 对转化项目是否立项或立项方案等做出判断和决定。评价法是依据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利用数学工具, 根据信息收集部门获取的相关信息资料, 对决策方案中的评价因素或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转化项目做决策。评价法采取了科学的论证手段, 方法更系统、更客观, 更可合理、可靠, 因而更适用于战略决策。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 决策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把决策过程做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来研究, 认真把握决策原则, 科学运用决策方法, 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准确预测风险, 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尽早取得成功, 达到预期目标。

摘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整个过程一般由4个阶段组成, 即:信息收集和分析、项目攻关并取得初步成果、成果中试和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和持续创新提高。决策管理贯穿于整个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 涉及信息、评价、决策、技术、经济、政治、法规、组织、人事等诸多方面。文章从决策的作用、决策的分类、决策的原则和决策体系等方面, 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决策管理做了论述, 旨在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科学决策进行一些探讨。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8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其成果一经转化形成产业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然而,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仅为30%-40%, 远不及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1], 数据表明, 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项目是为提供某种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2]。1982年我国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格水电站引水导流工程中成功运用项目管理, 缩短了项目工期, 降低了造价, 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3], 从此, 现代项目管理在大型公共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焦慧[4]等通过可行性分析、应用价值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 论证了项目管理将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管理水平, 将其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中。黄健勇[5]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管理中, 分析了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优越性。本文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引入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方法,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过程、参与方及信息进行了集成化管理分析, 探讨了基于项目集成管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以期解决现存问题, 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是科学技术在多部门、多环节和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下, 实现其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全过程[6], 是为提供独特产品、服务所进行的临时性活动, 具备PMBOOK中定义的项目特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 主要问题有: (1)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缺乏项目整体管理观念及针对项目整体的管理机制, 造成项目各个环节割裂, 衔接困难; (2) 缺乏项目参与方利益协调机制, 各种农业科技资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难以打破部门界限,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造成严重的信息孤岛, 导致项目各参与方对项目整体目标认识不足, 其目标与整体目标发生偏离; (3) 在科技成果转化立项阶段, 项目立项依照的指标体系脱离了市场需求, 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大量的非物化技术成果、服务性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割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从选题立项、实验室研究、形成知识形态成果到成果筛选、成果推广、成果应用, 再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从项目集成管理的角度分析, 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割裂了转化项目的各个过程,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科研立项与市场需求脱节。根据市场经济规律,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必须符合市场供求机制, 即应该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来确定农业科研方向及目标。目前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 在科研环节, 选题、立项多数产生于科研系统内部, 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主要是以学术价值导向, 更多关注的是科研成果的理论水平及课题的理论意义, 对实际生产可行性考虑不足, 缺乏对成果的市场需求的认识。而农户吸收科研成果则以市场为导向, 注重的是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及能否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能否为自身带来良好经济效益。这种农业科研人员与科研成果应用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的局面, 使得供求引导机制严重缺乏, 导致科技成果在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 缺乏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使相当一部分农业科研成果沉淀于科研领域,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 科研与推广环节割裂。在形成成果到推广的过程中, 科研部门不断在立项、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的科研模式中循环, 与推广部门缺乏充分的沟通。相当部分的科研项目是以取得理论上具有前沿性的科研成果为目的, 真正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较少, 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对于推广部门来说, 其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 不了解农业科研进展情况和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无法将市场需求的成果特征与科研单位进行沟通。科研成果进入推广阶段时, 由于科研活动和推广活动不是由同一主体承担, 其各自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不一致, 推广部门需要花很长时间来消化科研成果, 从而大大拉长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降低了转化效率。

(3) 推广与生产环节割裂。在我国当前国情下, 在科研成果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 农民受经济情况限制而害怕承担风险, 不会去主动寻求应用农业技术来提高土地产出率, 所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由政府来主导, 政府推广机构在有选择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时, 容易更多地倾向政治目标而非经济目标, 且推广部门与生产部门的认识存在明显的错位。根据调查, 认为与优质技术相比更需要高产技术的, 农民为69%,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员为81%, 主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县领导则为55%[7]。数据表明推广部门在选择推广内容时对农民的需求调查不充分, 而直接面对市场需求的农民无法参与到科研成果推广内容的选择过程中, 使推广成果与生产需求之间出现错位, 推广与生产环节发生割裂, 浪费了资源却收效甚微。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方各自为政与信息孤岛现象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参与方包括政府投资部门、科研机构、推广机构及生产单位, 转化项目的过程割裂必然伴随着参与方的各自为政。在科研阶段, 由于目前我国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与项目整体目标不一致, 缺乏以科研成果能否得到转化为导向进行科研的激励机制, 致使科研机构偏离了提高转化效率这一根本目标;在推广阶段, 推广成果的选择、推广地区、推广手段、推广人员及推广经费等完全是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活动, 推广部门与科研部门、农民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权限和激励, 导致沟通效率低下;在规模生产阶段, 农民由于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只会被动接受政府的推广计划, 不会也没有渠道主动将科技成果应用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

参与方的各自为政导致严重的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问题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落后最直接的表现, 同时也是造成各种问题的根源。目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孤岛问题造成的后果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对于单个转化项目而言, 缺乏针对项目整体进行交流的网络平台, 各参与方无法看到项目的全貌, 无法预期行动的结果对项目的影响。科研系统、推广系统与生产系统信息孤岛问题使得供需失衡, 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大大浪费, 也使得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拉长。另一方面, 农民缺乏信息反馈的渠道, 即使成果推广效果很差, 也无法反馈给政府, 造成政府推广机构难以追踪推广效果, 可能再犯同类错误, 形成恶性循环效应。此外, 由于国家没有建立起转化成果项目库, 科研系统的条块、部门、地区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使科研力量分散, 导致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 有限的科技资源被严重浪费。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成化管理

项目集成化管理是在系统工程基础上, 运用系统化的思想, 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 使系统各要素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以系统为对象综合性地解决管理系统问题[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基本思想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各过程、参与方及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综合优势, 以保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顺利完成,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主要从过程集成、参与方集成及信息集成三个方面进行集成化管理, 过程集成从过程角度出发, 将项目各个过程进行集成;参与方集成是在过程集成的基础上, 从项目组织的角度出发, 建立项目管理联盟, 将各个参与方进行集成;信息集成是过程集成与参与方集成的基础。其关系如图1所示。

3.1 过程集成化管理

过程集成的实质是从项目全过程角度, 综合考虑上下游各个阶段的工作, 以达到整个过程的最优或满意[9]。其要在完成过程之间的信息集成和协调后, 进一步消除过程中各种冗余与非增值的子过程, 以及由人为因素和资源问题等造成的影响过程效率的一切障碍, 使过程总体达到最优, 提高整个项目的产出效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集成管理要从全局出发, 以项目全寿命周期为目标, 建立转化项目的过程集成模型, 如图2。具体操作是从决策、科研、推广、生产四个子过程进行两两集成及多个过程集成, 减少界面障碍及信息交流障碍, 使科技成果在不同阶段进行交接时, 避免沟通不充分而产生的交接错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过程集成的关键是各方目标一致, 即各方都以科研成果的顺利推广为其价值取向, 认同成果转化项目的总体目标, 并为之努力, 所以集成的关键是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具体工作的展开过程中, 科研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阶段, 应充分预期到科研成果可能的市场前景以及在推广、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以便于进行正确立项, 并选择相关领域中科研实力最强的申请单位来展开获得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及生产部门代表的共同参与, 研究项目在执行的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项目的风险降低到最小。推广部门参与到科研决策中, 一方面, 可以把其推广中的特殊要求及困难反映给科研部门, 另一方面, 也可以及时了解科研动向, 及早了解其即将推广的内容, 提前做好人力、物力及技术上的准备, 从而缩短转化周期。生产部门代表参与到科研决策中, 可以促进“以需定研”的顺利实现; 科研阶段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科研立项之后, 科研部门仍然需要加强与推广部门及生产部门沟通, 以适时调整其科研计划, 使得科研成果真正体现农民需要。在与推广部门沟通的过程中, 科研部门要将其科研理念及技术重点、难点与推广部门充分交流, 把推广中的理念融合问题及技术难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推广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科研部门的跟踪、配套的技术指导下, 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推广项目用最小的花费、最少的时间顺利推广, 并在和农民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向科研机构反馈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发挥桥梁作用, 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而在生产阶段, 农民则要配合推广部门的工作, 对推广内容进行消化及试生产, 并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科研及推广部门提供信息反馈。

3.2 参与方集成化管理

参与方集成化管理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项目虚拟联盟[10]。项目联盟将项目各参与方的代表融入其中, 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推广机构、生产部门等各参与方代表, 如图3所示。项目联盟对整个项目负责, 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中, 联盟对项目的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全面考虑, 预防问题的产生, 也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串行的实施过程整合为并行的实施过程。

在现行的转化体制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参与方的目标及价值取向不一致, 在参与方集成化管理中, 必须对各个参与方的目标进行整合, 这就要求建立起有利于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评价指标, 以将项目整体的目标体系融合到每个参与方的目标中, 从而达到整体目标的一致性。首先, 科研机构要改变以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作为评定职称及发放奖金福利的评价标准的现状, 而要以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导向建立评价指标对科研部门进行管理, 以促进“以需定研”的实现;推广部门要把能否在有限的资源下、有限的时间内顺利推广选定的科研成果作为推广部门绩效评价的依据, 从而促进推广部门绩效的提高;生产部门要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积极配合推广部门的工作, 并积极反馈成果应用中的问题。通过对各个参与方的集成化管理, 使其目标有力地支持项目整体目标, 其努力成果也将有效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避免目标不一致导致的资源浪费。

3.3 信息集成化管理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集成化管理是指,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项目信息平台, 高效的信息平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过程集成与参与方集成的基础, 其为各参与方进行信息沟通和协调提供渠道, 使各个参与方及时充分地了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度, 适时向项目管理联盟反映自身需要及执行中的问题, 协调各方目标, 实现各方目标的一致性, 提高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促进参与方的信息沟通和协调, 更能推动各参与方团结一致, 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朝着合作的方向发展。因此,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平台成为信息集成化管理的主要手段, 也是过程集成与参与方集成的基础, 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 各参与方可以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各个过程之中, 同时利用本身的优势资源确保主要负责领域内的工作的顺利完成, 从而实现项目的全面集成。如图4所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平台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化管理的基础, 其目的是通过应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收集转化项目信息, 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项目各参与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管理的基础上, 为项目主管部门和各参与方在信息平台上提供项目信息共享、信息交易及协同工作的环境。项目各参与方可以将各自掌握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上传到信息平台, 其它参与方可以在一定权限下通过信息平台获取所需的项目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平台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信息短缺、失真及延误问题, 使各参与方更快、更方便、低成本地获得最新的项目信息, 而且可以使各参与方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改变传统的传递方式以纸张为主的状况, 避免了宝贵信息资料的不合理存放或丢失【11】。同时信息平台的应用突破地域限制, 为各方的沟通提供网络平台, 改变传统的各方集合在一起讨论的方式, 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时间。另外, 统一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平台收录各个项目的信息, 建立全国范围的成果转化项目库, 从而有效避免不同地区科技成果的低水平重复, 减少资源的浪费。

4 结论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存在过程割裂、参与方各自为政等问题, 大大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成化管理综合考虑了项目过程、参与方及信息集成化管理, 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标、利益分配及进度控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从而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一条新的路径。然而, 集成化管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 把各参与方代表融合到项目联盟管理层中, 将项目整体目标合理分配到各个参与方, 这必将引起各个参与方绩效评价体系的变更, 在各个组织中的实施会有一定的阻力, 实现较为困难, 如何协调各方利益, 促进集成化管理的成功实施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伟强.试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问题[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1-3.

[2]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roject Management Body Knowledge (PMBOOK) [M].2006.

[3]林鸣, 马士华.动态联盟:项目管理新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5-99.

[4]焦慧, 施平.项目管理模式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4 (5) :34-36.

[5]黄建勇.我国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5:58-69.

[6]陈斐, 康松, 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 2004 (1) :23-26.

[7]张雨.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5-10.

[8]戚安邦.多要素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06) :23-25.

[9]桂维民, 杨乃定, 姜继娇.加拿大政府集成管理模式及借鉴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3) :45-46.

[10]陈勇强, 姜琳.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C]//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2005.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9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研机构提高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法律武器, 是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能否规范、有效地保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关键。在职务发明的立法指导思想上进行改变, 应改变现行的“雇主优先”原则, 实行“雇员优先”原则, 在事前, 允许单位以及发明人以契约的形式来分配利益以及权力的均衡, 充分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利, 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对于职务发明的奖励措施进行修改, 根据国家鼓励创新的原则, 在定发明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前提下, 结合所创造研究出的社会价值对职务发明人进行进一层次的奖励, 同时大幅度提高对此类发明的奖励标准。另外, 加强高校法规体系建设。首先, 要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特别要规范职务成果产权归属;其次, 明确技术合同签订的规范性, 对术合同的审批工作不断加强以及完善, 明确学校与科研人员各自的权利归属, 平衡好二者的利益问题;第三, 各学院主管领导对技术合同的审查工作一定严格执行, 加强合同管理, 对于项目发展的要求一定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 并进行验收或鉴定, 规范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四, 科研人员对技术合同的签订应该严格进行审查工作, 确保技术合同初始的准确性, 为两者的权利平衡最好保障工作。科研人员可把其科技成果的技术交底书提交给学校知识产权主管部门, 相关管理人员对其法律性和权利均衡进行评估, 保障最终的利益平衡。

二、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加大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目前, 在高校谈到“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几乎人人知道, 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相关管理人员对于知识产权的具体内容了解的几乎很少,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媒体或者是自学来了解知识产权, 很少人进行过系统及专业的学习, 对于能够拥有知识来权战略思维的指导科研工作的人才更是奇货可居。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知识产权学习的重要性就迫在眉睫, 对于科研机构而言, 各层面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渗透。我们的旧观念应该随之改变, 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不仅是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关键, 而且也为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进行科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应熟知《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 对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宏观调控规划;提高管理者地知识产权意识, 提高相关发展观念。通过相关媒介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 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为科研人员提供组织保障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及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问题不仅涉及到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 更加强对策略和技巧的应用。因此, 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统一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非常迫切。结合实际, 我们应该积极将现有的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资源进行整合, 成立类似美国OTL形式的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直接向主管科研的总设计长汇报工作, 对所有机构和高效科研单位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的登记、申请专利、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商标许可等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另外,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是后盾。科技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经费有限, 缺少政府的投入会使得研究人员丧失创造性和积极性, 更何况国民经济的科技进步投入规模小的话, 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在科技研发阶段建议政府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为科研人员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从而有效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时刻要有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每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及发展的过程, 并且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完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正在受到相当的重视并且以及得到大力的发展与解决。我们要相信, 只要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能够认真总结研究, 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来自各国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都将在中国受到保障, 所有侵权和假冒的行为都将被依法处理。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世界性的特征, 所有他要求各国通力合作, 最后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知识产权, 推动科技创新, 其本身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是从保护知识成果创造人收益的角度出发, 调动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制度。因此, 唯有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 才能保证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 应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中, 应坚持以人为本, 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从意识的提高到制度的完善, 从组织的构建到科学的运营, 通过政策、法律、组织、经济等多种手段, 建立起一个对知识产权进行激励的功能体系, 以激励科研人员不断创新, 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 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10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及模型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 有众多的企业和单位置于其中, 构成了完整的供应链。其中, 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组成了科技服务供应链上的节点组织, 形成供应链网络, 共同完成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的过程。该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在实际供应链运作过程中, 相应的网链结构会复杂得多。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传统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在供应链管理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传统管理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具体如下:

1、动力方面

传统的管理是推动式, 高校首先根据拟定的科研课题, 报相关部门审批, 根据审批结果和经费, 从事研发工作, 并研发出相应的科技成果, 然后利用科技中介, 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推销科研成果。供应链管理则是拉动式的, 核心企业通过经销企业和客户, 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和自身的技术需求, 然后将这些需求以合同方式委托高校科研机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开发, 以满足市场和自身需要。

2、核心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关系

传统的管理, 核心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是博弈关系和竞争关系。二者之间是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的关系。供应链管理下, 核心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赢的关系。

3、信息方面

传统的管理, 企业和高校之间为了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相互之间的信息保密, 一旦信息泄露, 在谈判中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通常情况信息保密越好, 越有利于谈判。在供应链管理下, 核心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实现信息共享, 核心企业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科研机构, 并帮助高校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高校科研机构也可以及时将研发信息反馈给核心企业, 比如研发进度, 研发中存在的困难等。

4、负担责任

传统的管理, 一旦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 所产生的风险将完全由企业所承担。如果企业吸收转化失败, 所造成损失较大, 因此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在供应链管理中, 可以建立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提高对风险的共同抵御能力。

5、企业宗旨

在传统的管理中, 各个单位或企业追求的是本个体的利益的最大化, 并以此为目标从事各项工作。在供应链管理中, 合作企业和单位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之和最大化。可能短期内, 供应链中的某个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 没有获得最大利益, 但其他单位在获利后迅速壮大, 可以促进供应链整合, 实现利润最大化。

6、吸收转化时间

在传统管理中, 由于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沟通渠道不畅, 从而导致转化中沟通过程漫长, 拉长了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时间。而在供应链管理中, 核心企业早早就参与到科技的研发过程中, 对科技成果的各项技术指标了如指掌, 同时, 高校科技机构也可以利用核心企业的设备进行研发, 从而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

7、吸收转化风险

在传统管理中, 高校的科技成果通常独立研发, 脱离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后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很高。同时, 在吸收转化过程时间长, 很有可能错过最佳的市场开发时间。而在供应链管理中, 首先, 核心企业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 并根据市场的调查, 提出相应的研发需求, 降低了研发的盲目性和将来产品面临市场的风险性。同时, 核心企业参与到高校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中, 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

8、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者

在传统的管理中, 高校科技成果开发出来后, 进行转化的动力不强, 一方面, 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另一方面, 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研发者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推广。所以, 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者往往是科技中介, 而大多数科技中介是高校的相关部门。无论是转化的动力和手段都偏弱, 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基础的大型企业反而是核供应链核心, 从而大大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中介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综上的区别如表1所示:

三、高校成果转化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首先要确定核心企业。核心制造企业在一般的供应链中, 可以起到很好沟通上下游企业的作用。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所以核心企业的确定至关重要。而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寻找和确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并与之合作。

其次要确定关键型和支持型供应链成员。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中, 与核心企业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企业要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供应链的管理。核心企业在确定上游的高校合作关系时也要进行分类。要与关键型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进行具体的业务协同。

再次要建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 核心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进行研发的辅助决策。而高校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挂钩, 那么, 高校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准确掌握市场的销售情况, 更好地进行利益分配。在整个供应链中, 信息还起到沟通上下左右, 及时传达指示的功用, 其实际作用就像一个黏结剂, 对供应链进行整体黏结。

另外, 还要建立绩效考核系统, 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绩效考核, 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高校或者核心企业。而应考察整个供应链的环境, 从整体的角度来衡量。

四、结语

通过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理论, 对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研发任务中, 合作高校和企业间分工负责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试制、投产, 销售及市场开拓全过程的管理。这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 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然而, 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 仍然会出现一些困难。比如, 核心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目标不一致, 甚至冲突;系统动态性而产生的风险, 如:客户需求变化, 企业能力变化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 分析了供应链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型, 总结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特点、方式和路径。从而提高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丁小龙.现代物流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成果转化研究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普遍认同“新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中实现的。所以,可以说持续的技术创新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目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大约有67万人,占全国科研队伍的22%。他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承担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大量的研究和开发任务。高校科技工作是这样一个上下游的发展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科技产业。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展的脉络,与社会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相通的。由此得出,我们所讨论的成果转化工作是连接高校科技发展上下游之间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它是整个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高校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而技术创新作为连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转换媒介,将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从经济活动的内部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因上来看,它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核心。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高校在科技发展中的贡献和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地位来看,成果转化不仅应当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更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

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成绩有目共睹,据统计,每年经过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约10000项,它们代表了中国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这本应成为中国下游产业最坚强的支柱。然而,成果转化环节的发展却与人们的期望值有很大距离。这些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不到15%,能最终形成产业的不到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成果成熟度

1、科技成果成熟度的含义

科技成果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在从科学研究到技术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所处不同阶段的成熟程度。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最终进入生产过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先进性和成熟性,二是适用性和可行性。两种条件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分为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

技术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工艺流程、配套资源、技术生命周期等方面所具有的产业化实用程度。他决定着成果转化的技术风险,是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一项科技成果的技术或工艺越成熟,配套性越强,其产业化的条件就越充分,将其转化进行二次开发所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相对减少,技术风险就越小,越有利于成果的转化。

市场成熟度是指基于对科技成果的现行市场需求、潜在市场规模、关联产业状况、资源(自然资源)供应等方面的预测、分析和评估之上的经济可行性程度。他决定了成果转化的市场风险,是驱动成果转化的动力。一项科技成果是否有市场需求,是否具有适用性,决定着成果产业化后的利润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得到投资者、信贷者的资金投入。市场成熟度低的成果,产品开发的投资量必然增大,开发周期必然延长,而在此期间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竞争力的变化等因素都会无形中增加投资者的市场风险,不利于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成熟度是随着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试验的进展而不断提高的,其本质反映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差距。完整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其实就是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的一条发展链:知识——研发——样品——小试——中试——产品——产业化。处于不同阶段的技术,其成熟度不同。在这条发展链中的位置越靠前,转化的难度就越大。

因此,科技成果成熟度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因素,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开发的投资量和周期,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和被采用后的利润大小,决定着科技成果对企业的吸引力。它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前提,也是高校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科技成果成熟度偏低的原因

(1)传统科研模式的影响

高校历来被认为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的主体,承担基础研究兼顾应用研究的工作,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放大和凸显。但大多数高校科技项目仍来源于纵向供应性项目,即国家任务。此类课题多数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而验收也只是论文和成果,政府部门的科研支持经费也大多到此为止阶段。如此形成的科研模式,使教师们科学研究的选题很少以市场为导向,降低了科技成果的市场成熟度。

(2)科研队伍的建设

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以一名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作坊式”科研或“夫妻档”最为常见。这种单兵作战的格局,大大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拓展。缺乏团队力量的创新,使得项目的技术成熟度较低,项目配套性差,产业化条件不足,进行转化或进行二次开发比较困难。对于涉及交叉领域的大项目,更是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人才的配合,突破学科局限性,促进科研人员思维的创新及信息的交流,促使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得到解决,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

(3)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入涉及了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中试阶段,是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决定成果成熟度的关键阶段。要将试验成果物化为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充足的资金是推进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的保障条件。

很多省都纷纷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给予项目千万元以上的支持力度,推动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或直接进入产业化研究开发,同时,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初步转化成果吸引社会资本的介入,最终形成较大产业规模。

(二)缺乏有力的激励手段和保障机制

高校中对于科技创新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例如,高校往往以知识创新为重点,以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为目标,以学术性、科学性为衡量标准,对项目的评价过于强调其理论与学术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其能否通过鉴定及获奖等级等。

教师们非常关心的、与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职称评定,也是以论文的数量及层次为标准,而与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以及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多少关系。政策的导向决定了老师思维的倾斜。一些老师沿着“选题——研究——鉴定——评奖”的路线搞科研,矢志不渝,却没有把工业试验、产业化和市场预测等摆在正确的位置,以致其研究内容欠缺实用价值,与市场脱节,即使学术水平高,也终究被束之高阁。而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不仅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更重要的是使知识分子们在当今“大社会、大市场”中,缺乏适应新的角色和承担社会潮流所赋予责任的意识。

(三)校企关系发展较为缓慢

校企关系的发展为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外部环境,这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1、国外校企融合的经验

国外校企关系的融合最早起源于英国。早期英国工业中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大多是在大学以外发生的,与大学没有直接联系。这与英国特有的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密切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逐渐得到了挖掘。在美国,1862年《莫利尔法案》颁布后,美国高等教育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又有了较大变革,催生了校企关系的萌芽。如1863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其办学目标为“促进整个国家工业发展与科学进步”。1871年,贝尔实验室从该校实验室开新型工业企业之先河。经过了14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校企关系无论从合作形式还是平台建设上都已趋于成熟。合作形式上主要有科研承包、合作研究、联合办学、科学园、技术革新中心、咨询服务六种形式。大学和企业通过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工业实验室,在应用和基础研究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并通过专利共享科研成果获得各自的利益。科学园和咨询服务是美国校企合作的两大特色,咨询服务是大学与企业间形成更高级合作的第一步,美国大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从事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从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硅谷”建立以来,遍布世界的科学园已经展示出大学与企业(产业)结合的强大的生命力。

战后的日本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科技大国”,为了使科技水平从“追赶欧美”转向“同欧美竞争”,日本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组织实施,加大投入,促进技术转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各个方面,并大力促进校企融合。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官产学”三结合,每年用于企业和学校的研究开发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大大加快了成果的转化。

2、我国校企关系的现状

我国的创新体系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这个定位是明确的。中国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人才资源也相对贫乏;高校因人才资源丰富,具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先天条件。两者的结合,结果是双赢的,这为校企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校企关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教育、科技、经济开始走向广泛联合,各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开发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应运而生。

然而基础的薄弱,使得我国校企融合的过程比较缓慢。比如,中国的校企双方在寻求合作的主动性、投资金额、合作领域、合作效益以及组织管理形式上与美、日等国都存在较大差距。校企双方多被动依赖政府主导,缺乏自主意识。只有少数高校能够与企业建立起投资大、效益高、领域宽的自主合作。企业多注重短期效益,不愿进行长期投资。

事实上,校企的融合度应当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空间距离、知识距离和文化距离。中国校企关系融合基础薄弱也正是基于这三种“距离”疏远。空间距离不言而喻,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要接触,才会有合作的可能。一位高校的教授,整天在家搜索文献是找不到现在企业真正需要哪些东西的。其次是知识距离。事实证明,技术提供方与技术受让方的知识水平越相近,成果转化越容易。然而中国7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知识的不对称客观上为校企合作提供可能,但在融合的后期却会成为合作的障碍。第三是文化的距离。一些缺乏诚信的企业不按合同约定付给老师报酬,教师则以隐藏关键技术作回应,使产品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得不到保障。合作双方被利益分配所累,延误成果转化时机。

三、推进高校成果转化的对策与措施

(一)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产业化前期的研发和孵化

学校成果的培育、推广和转化工作是见证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也是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过程。其中培育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成果推广和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固有的矛盾,即老师希望企业投资来将自己的技术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而企业往往在看不到成型的样机或项目不具有一定的成熟度时不会轻易投资。许多极具市场前景的项目正是由于前期投入不足,就此搁置;而这些项目一旦得到资金支持完成前期研制,将很有可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成熟、壮大,直至产业化。

如果学校对于这些项目给予一定财政投入,如设立产业化研发基金、孵化基金或成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并配以完备的专家论证评审制度、完善的资金引入和退出机制,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美国的风险投资项目中,有50%完全失败,40%保本或微利,只有10%是成功的,但10%项目的巨额收益足以弥补50%项目的亏损。虽然风险投资一向被认为是公司市场行为,但对于高校来说极具借鉴意义。容忍失败,着眼未来,使得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能够立足自身,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最终在市场的熔炉中完成产业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大力挖掘技术比较优势,立足本校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特色、协调、创新”是推进大学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保证。三者互助互动构成了现代大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环境和内在动力机制。而其中,特色是基础,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所形成的技术比较优势,是高校在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和关键手段。以军工院校为例,国防军工技术是该类学校科学研究优势之所在,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在民用市场的同样有着巨大的潜力。针对这些项目,建立较为完备的军转民引导机制与支撑条件,加强在民用领域的经济情报收集与研究,引导军用技术与民用市场的融合,将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项目源,使国防科技在服务军工科研、生产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赋予学校科技工作新的具有相当活力的增长点。

(三)建立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学校应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的科研与市场接轨。譬如,在职称评定方面,增加成果转化成效在考评体系中的比例;加强合同的规范性管理和成果转化优惠税收政策的宣传等。

在保障机制中,最重要应属科研队伍的保障。项目要做大做强,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不行的。高校的人才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可以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富有创造性中老年教师,德高望重,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此外,还应当注意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结合。

在资金保障方面,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必须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引入机制,形成资金投入社会化、系统化和市场化的崭新格局。

(四)搭建校企融合的平台,积极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 篇12

1 国内主要城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

本文从科技管理体制视角入手,选取了20个城市作为样本,其中,直辖市2个(天津、重庆),副省级城市12个(武汉、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广州、济南、沈阳、西安、 大连、厦门、青岛),省会城市4个(长沙、合肥、太原、南昌),区域中心城市2个(无锡、苏州),样本地域覆盖除西北、西南外的东北、华北、中部、东南沿海等区域。

1.1 营造转化环境,理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

从调查情况看,建立系统高效的成果转化管理机制是成果转化成效好的城市的普遍做法。这些城市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了经费投入,制定了扶持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长沙、无锡、南京等市将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纳入一体进行管理,使全市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市场发展、对外合作交流等关于成果转化的职能理顺,减少了成果转化的多头管理。

深圳制定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5年内取得的经济收益,最高可将经济收益的60% 奖励给该科技成果完成人。对促成科技成果在深圳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可以根据其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和技术转移的情况,由市科技研发资金予以资助。

1.2 重视产学研结合,优化成果传授能力

通过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措施,引进高端人才,缩短知识和产业的距离。主要做法有:

1.2.1 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研究院

由政府主导,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发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研发组织。产学研研究院专职从事共性技术研发、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推广应用,具有鲜明的非营利、公益性机构特征。无锡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新建一批以清华无锡研究院、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为重点的研发机构;还积极拓展国际政产学研合作空间,建立一批国际政产学研合作伙伴。

1.2.2 大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江苏省通过几年的建设,无锡、南京工程中心数量在国内都居于前列,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1.2.3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有效解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研发与市场断链、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有利于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长沙引进了清华大学等20家市外重点高校在长沙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了1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超过400家。其中,“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联盟;“长沙市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全国首家具有法人地位的联盟。

1.3 增强消化吸收能力,重视成果承接和转化载体 建设

大力发展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综合体、科技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基地建设,是20个城市中推动成果转化的普遍做法。

例如:南京实施了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建设计划,建设了20个具有“特殊的制度创新、特别的政策支撑、特定的区域载体、特有的功能体系” 的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成为当地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青岛出台的《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政策》,在建设用地、鼓励创业、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实现了政策突破。

1.4 改善转化关系信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 水平

技术和资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重要条件。各地对科技金融日趋重视,推出诸多举措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引导鼓励金融资本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领域[2]。

深圳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 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深圳开展金融创新,支持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或者专营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苏州制定《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细则,大力支持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开发了“科贷通”“千人计划集合信贷” 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20余种。

1.5 打造转化平台,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各地通过举办成果交易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集成省内外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等资源,打通创业链和产业链,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消除转化鸿沟[2]。

长沙自2007年连续多年举办长沙科交会,项目实施履约率达到80%以上。南京成功举办了全球(南京)研发峰会暨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为企业了解南京、入驻南京、投资南京提供新的合作平台。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共建了宁波创新港,为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团体、创新联盟、投融资机构提供成果发布、项目对接等各类活动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2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2.1 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成果 转化新机制。

2.1.1 强化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发挥科技资金 的引导作用

建议明确地方级科技经费主要用来解决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民生、人才问题,不侧重基础研究。目前,武汉科技三项经费明确了“两个80%”原则,即三项经费的80%用于产业化,其中80%直接用于企业。

2.1.2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 与研究机构建立创新联盟

借鉴国外经验,在项目任务书下达时,就明确产学研用各方职责和合作方式,保证从项目设计到研发再到产品运行过程都能直接吸收用户意见。同时,引导高校院所增加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成果产业化等要素在成果评审体系中的比重,建立产学研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体系[3]。

2.1.3 建立随市场需求变化的项目目标动态调整机 制,加强对产学研用合作效果的评价考核

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包括增加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产品测试报告及用户报告,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成果推广方案等验收材料,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效果的评价考核。

2.2 强化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导向,源头切入成果应 用转化,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发现、筛选、立项和评估机制

2.2.1 加强科技项目的整体部署与系统部署,注重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借鉴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经验,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研究等多层面开展重大项目的筛选和实施, 分不同层面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针对不同阶段项目采取不同考量标准。

2.2.2 建立企业界人士参与的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 机构

建设企业科技专家库,合理确定立项评审专家中企业专家的比例和结构,同时加强专家信用机制建设,加大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2.3 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绩效,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 入模式

2.3.1 建立前补助与后补助有机结合的项目预算 结构

对基础研究采取前补助方式,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技术研究、产业化前期研发逐渐减少前补助比例, 形成项目考核、分期拨付与后补助结合的财政支持体系, 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

2.3.2 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

设立项目监督第三方评价机构,跟踪项目进度效果, 同时对项目拥有评价权,有权申请终止项目经费拨付。

2.3.3 健全技术市场,开展不同形式的成果对接。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健全技术市场,大力支持和鼓励研发机构、高校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学术团体以及个人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技术贸易机构,广泛开展技术交易会、招标会、洽谈会、信息发布会、科技集市等,组织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在提高技术市场的评价和推广能力的同时,加强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研发机构与科技中介及社会上的技术经纪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集成技术转移的各种服务,如信息,专利,交易合同,法律等, 实现一站式服务[4]。

2.4提高科技创新管理绩效,优化成果转化科技投入 模式与经费管理方式。

目前各地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影响,都存在计划性、刚性较强,灵活性、柔性不够的普遍现象。根据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成果转化科技经费应形成竞争择优和稳定支持相衔接、优选制和普惠制相得益彰的资助格局,强化分类管理概念,建立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5]。

科技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不同于前补助的后补助项目预算设置结构。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研究、 产业化前期研发等层面的项目,减少前补助比例,加快推行分期拨付、后补助等支持方式。同时强化项目责任人及承担单位法人对科技成果转化类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责任。

摘要: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科技管理体制促进成果转化的视角,对20个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成果转化难题的措施,对科技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管理,建立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和聚集的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下一篇:齿轮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