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共8篇)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篇1
大学生知识产权的转化与保护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在大学里从事部分科学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大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广大学子的利益及积极性,以及如何将广大学子创造出的最新成果充分地转生产力,如何对这些拥有强大挖掘潜力的科研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摆在我国教育界和法律界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对这些科技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力求探索出一些促进和保护并重的方式方法,以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成果产权的保护,推动科技成果尽快向生产力正常转化。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已经很多年了,然而对于科技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来说,宣传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高校领导层和管理人员当中,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这使他们在工作思路上不可能超前于科研人员做出明确决策,并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积极有效地管理。甚至还有人对专利持有偏见,认为专利技术只是一种发明构想,技术不成熟、实施率低。而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专利实施率也仅占20%左右,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专利的积极保护。我国高校现有的体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学校的科研活动似乎是一个独立的行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否并不影响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自己智力成果的价值、保护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时还毫不知晓,即使知晓也无可奈何。
随着对本科教育认识的深化,高校越来越多地下大力气挖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许多高校通过低年级引导科研、高年级参与科研的形式提高本科教育水平,从而为提高学校整体的研究规模提供了有效保障。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创新理论、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许多大学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术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
1展示的平台,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大量虽显稚嫩却充满创意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出来。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做法是,先转化再保护,或者是边转化边保护,即在科研成果产生效益后才去考虑保护,导致科研成果长时间处于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境地。以绝大多数高校组织的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为例,学生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力,展现科研水平的平台,同时它也将学生的科研信息毫无保留的呈献在社会公众面前。在这种无条件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有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就利用其中的一些开发成果,或者进一步开发,或者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获取巨大利益,却不对原创者———大学生支付丝毫报酬。
这里反映的主要不是一个转化力度的问题,而是转化模式的问题。从一些高校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走出了一条有特色、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教育道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新闻媒体都把目光投向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但是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科技成果展览现场参观的人较多,准备签约引进的很少。很多单位只是来学习借鉴,因为这种信息平台提供的是无偿服务,而且对外完全公开,引进和使用时不必担心会存在侵权问题。这就导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在不经意间流向了市场。成果流向市场会自然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即使成果水平不足以上升为产品,企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只要加以研究改进,同样也可以创造出丰厚的利润价值。只不过,这些利润价值是通过事实上的剽窃、侵权途径获得的。
二、影响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要素
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费和转化知识产权所需的时间是制约大学生科技成果产权保护的两个关键要素。从资金角度看,申请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这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讲,显然是一个障碍。不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能够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从事科活动又要耗费资金,再投资申请产权保护就更加力不从心。加之部分大学生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自己辛苦科研创新出来的成果保护不积极,致使对科技成果产权的保护大打折扣。时间对所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单位与个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谁的技术专利在第一时间得到法律的确认,谁就可以独占性地使用该技术,排斥他人使用,从而获取巨额利润,因此时间要素对于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其他科技成果相比,大学生科技成果保护具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在知识产权的申报方面,由于大学生的成果具有区分度不够、直接应用水平不高等特点,带来技术论证周期长、论证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利于及时地得到知识产权保护。除此之外,绝大多数
大学生缺少科技成果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自身的科技成果也往往停留于展示阶段,缺少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与加强保护的意识,这就必然丧失掉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时机。科技成果失去了保护,就谈不上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因为别人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管拿来据为己有或任意使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技成果权利所有人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或者采取其他保护措施,被别人捷足先登申请了专利保护,从而致使自己的成果无法顺利实现转化的事情屡有发生。所以,强化专利申请或其他保护措施的时间意识,对于大学生科技成果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大学生通过代理机构申报知识产权存在着许多困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如前所述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外,国家与社会资助大学生进行申报的制度缺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知识产权申报的代理机构,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服务,有利于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及时保护。因此,为了促进与鼓励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专门为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采取特殊的措施,提供专门帮助与服务,例如,由政府出资或者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帮助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申报,帮助他们顺利实现成果的转化等。
三、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违背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不少单位或个人只要觉得有用就对大学生科技成果采取“拿来主义”、无偿占有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既防止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同时又确保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1.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和保护
人才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是科研的关键,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体现在对高校人才的管理和保护。高校要想上档次,多出科研成果,首先必须大力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管理和保护。第一,对现有研究能力较强的科研人才或技术骨干,减轻教学工作量,因科研减少的收入可另作补贴;第二,要集中科研力量,引导他们在关键项目上发挥“团队精神”集体攻关;第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改善科研与实验条件,在经费、场地、设备等各方面为科研早出成果和多出成果做好铺垫。第四,要搞好对现有人才的再教育和进修工作。高校现有一大批本科、专科学历教职工,以前为评职称所进行的课程进修大多流于形势,况且现在评高职也有高学位的要求,因此应鼓励青年教工以在职、委培等形式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或是作访问学
者到国内外进修。另外,也应鼓励在校研究人员多参加国内外有关组织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以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水平。总之,学校在人才方面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提高,多为在职科研人员提供各种条件,这也是对现有人才的一种开发利用,否则单靠引进的人才来进行科研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是远远不够的。
2.建立健全保障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机制
以法律为载体,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适合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资助体系,是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措施。目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规范成果转化的途径和原则,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从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知识产权的归属界定出发,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其中教育部、科技部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和决定力量。在各部委工作中,建立健全各联动机制,形成专项的管理体系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水平提高的基础。
在对制度进行细化和规范的同时,我们还要把资助体系作为重要的辅助力量加以推广。通过专项的科技基金和产权基金,保障知识产权的及时确认,从“钱”的方面提高大学生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申报的效果。当然,有一个好的资金链条贯穿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始终,不仅是防备新“拿来主义”的需要,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各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
3.以大学生为本,战略化、服务化看待知识产权保护
如何挖掘这样一个群体的创新性和创新成果,关系着国家创新动力的形成和延续。所以在对待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结合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制度化服务要以人为本,要有一系列适合大学生发展进步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在社会各类群体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社会关注度高,创新力量强大。战略化就是要集合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完成一个关系着集体和个人未来发展和生存地位的工程。当我们在寻求战略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它所具备的服务型属性同样要凸显和明确起来。以大学生为本,就是将知识产权保护看作是一种服务型的保护行为。面对着这么一个年轻和富有朝气的群体,唯有以服务化的理念看待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提高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将转化与保护同步进行
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不高是对高校提出的一项严峻的考验。反思我们的工作,在高校
提供丰富、有效的科技竞争平台下,学校是否忽视了对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他们是否在转化自身成果的同时,充分重视对成果价值的保护?我们说“抓项目不如抓作者”,尤其对于原始成果,能否建立起长效的保护机制,关键看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情况。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过程中,每一名教育者都要为建立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而做一些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各项保护制度,使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变得更加规范,更加法制化。
加强大学生知识产权管理、宣传、保护和运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力保障,是保护高校无形资产,防止智力成果流失、侵权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篇2
伴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不断深入, 东北地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 在知识产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专利技术申请与受理呈稳步发展, 然而, 吉林省整体专利发展相对较慢, 高校在整体科技进步中所做出的贡献有待提高。目前, 我市高校的基本情况为:专利申请比重较低;专利申请水平在全国专利申请量的中游;专利申请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教育部所属的二所高校中;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应用技术学科领域中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科技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
1.1 缺乏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意识
产权意识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前提。在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之前, 首先要对知识产权有一个明确的产权意识, 因为, 没有明确的产权意识, 就谈不上保护意识, 而没有保护意识就更谈不上主动提高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能力了。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所以, 在提高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之前, 一定要让科技人员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这个“产权”意味着什么, 知识产权在市场中是如何运行的, 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只有把这些认清了, 科研人员才会自觉地以经济的眼光对自身的科研成果进行预期, 一旦预期将形成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 其自身就会推动所在单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2 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弊端。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是我国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封闭性、行政性和福利性的科研评价体系, 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相去甚远。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科技论文大国, 排名多年一直处在前十名之内, 而我们的专利却无法与论文相比, 在许多领域, 前沿性技术学科的专利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里。这些情况说明两个问题, 一个是中国不是没有科技创新的能力, 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还没有适合市场经济, 如果这种福利性的科研评价体制不改变的话, 我们的成果就会不断地出现低水平的重复, 就会严重地影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政策的导向作用是十分强的, 所以,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评价体制, 并使之能够与国际接轨, 这是体制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吉林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面临的机遇
2.1 高校科技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 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主体之一。高校是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之一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 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
2.2 国际科技发展的新特点, 凸显了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
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知识在生产、应用、传播等方面的新特征, 为高校发挥其独特的学科及组织优势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首先,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联合攻关, 进行立体的、多方位的综合研究。高校具有多学科优势, 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科技创新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 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作用日益增强。高校通常具有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环境, 具有学术思想活跃、人数众多、新生力量不断的学术队伍, 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再次, 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日益深入。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相比, 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充分, 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上具有突出的优势。
2.3 高教体制的深入改革, 增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时代, 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高校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确立了高校的不同定位, 也因此对高校科技发展的层次提出要求, 对高校科研的组织、激励形式提出了挑战, 为高校科技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契机。其次,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也为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高校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4 科技全球化的加速, 拓展了高校科技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大大加速了科技活动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这也为高校科技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校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首先, 高校更为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促进国际科研交流。其次, 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越来越活跃, 而高校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联盟的主要合作对象。
3 吉林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战略
3.1 高校科技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出发, 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 使之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力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依靠知识,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高校科技发展应扩大视野, 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 除了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开发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外, 还应该在国家重大决策、近期热点问题、中长期战略发展、地方及地区层次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国家、地区、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3.2 充分发挥我国一批具有工科背景高校的优势, 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 尽快在不同高校形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
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前, 由国家各产业部门直接管理了一批高等院校, 它们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优势。在产业部门科研机构 (院、所) 改革转制后, 国家很多产业共性技术领域的研究出现真空。前述的一批具有较强工程技术背景, 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填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历史重任, 使之成为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的科研基地。
3.3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及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使高校能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不适应当前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 限制了高校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取得, 也难以承担国家重点、大型科研项目, 制约了高校科研水平和效益的提高。科技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应考虑到:有利于个人原创性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工作;有利于承担现代科技的综合性、高技术性及规模化等特点的国家重点或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和有利于在科技活动中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等方面的优势。
3.4 高校科技发展要充分发挥体制和部门的优势, 开展深度国际合作, 在学术和技术研究某些方面率先进入国际科技前沿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中心, 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体制优势。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大学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乃至提高赶超世界知名大学的能力, 最终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有效手段之一, 正在成为大学的必然战略选择。要推动高校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 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要改变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现状, 应该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 明确国际合作目标和任务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予以有效推进,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 可以逐步缩小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
3.5 充分发挥吉林省产业特点以及优势, 加强校际、校企以及与中介机构的合作, 实现专利技术实用化、核心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如何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有专家认为没有牛顿的科学理论, 也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 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建设也不可能有蒸汽机的产生。吉林省高校知识产权贡献率偏低, 专利技术申请仅集中于部属高校, 普通高校专利技术发展较慢, 因此, 应加大高校专利技术发展的系统化与配套化, 应结合我省产业特点, 大力发展五大行业的知识产权建设, 以五大行业为龙头, 实现科研配套发展, 打破学校间的界限, 实现专业对行业, 建立实验室共有机制,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3.6 发挥专利市场功能 打破制约转化瓶颈
目前高校相当数量的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还只是在视图阶段, 只在展会上以展板上的多视图来表现出来;很少一部分能够完成从视图到实物或者实物模型的转化, 使形象、立体、生动的实物展现出来, 创意实物化还是一个真空。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学校意识到设计必须实物化, 这是设计作品市场化的根基, 也是设计专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高校工业设计作品转化有这样几个方式:一是参加设计类大赛, 从比赛中脱颖而出, 得到有关企业的认可, 使此设计作品得到转化。二是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所需接轨, 按照企业产品设计要求来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设计毕业作品, 企业可以从中选取优秀的所需的设计。三是私下直接为一些企业做设计, 使作品直接得到转化。四是通过有关部门的推荐, 被企业所采用, 得到转化。五是自行转化生产。这五种转化方式中, 所有的作品都应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应拥有专利权, 否则, 即使设计样式被企业看中, 也会因为没有专利权, 而被其随意仿造、生产、销售。
3.7 明确产权归属
知识产权价值内涵的核心是产权,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是调整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中各方当事人技术、经济利益关系的杠杆,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要依据有关法规明确产权归属。高校要正确评估技术成果转化中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师生签订保护本校知识产权协议, 加强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管理, 规范在技术转移、合作中的合同, 明确技术转移中知识产权归属。
3.8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科研机构提高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法律武器, 是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能否规范、有效地保护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关键。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地, 应该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 由专职人员负责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界定和保护, 探索与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案。要建立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开发、技术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 使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制定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制度, 是预防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首要条件。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应建立健全校名保护办法、非职务成果审核制度、无形资产评估办法、侵犯学校知识产权行政处罚规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充分体现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既要能有效地制约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又要能有效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和发展。
3.9 改革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
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 由于科技人员的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屡见不鲜。因此, 高校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改变由课题组和项目完成人提出知识产权申请并承担相关费用的简单做法, 主动对其内部的学科提出知识产权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并承担相关申请和维持费用, 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予以重视并统一管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信心。
3.10 完善机制, 实施专利战略;强化管理, 提高转化效益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需求, 必须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机构, 专门负责制订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具体规划, 组织开展学校的知识产权申请、审查、鉴定、评估、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科技奖励、专利技术的许可贸易等工作, 并处理学校有关知识产权争议和纠纷、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 为广大教师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同时, 承担起知识产权的服务工作, 进行知识产权的代理、咨询、诉讼等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东民.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思考[J].软科学, 2003, (12)
[2].郭洪波.论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J].社会科学辑刊, 2001, (5) :58~61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大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14-03
一、概述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商品化市场的高度发达,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资源作为稀缺的和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在这种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形成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试图通过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保持其竞争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进程,具体体现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签订。TRIPS协议的最终签订,一方面表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无法扭转这种现状;另一方面也迫使发展中国家认清了这样一个现实,即只有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那么,如何才能够在这种不利的“游戏规则”下形成强大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那就是不能因为“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就忽视对“游戏规则”的研究和运用。目前,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着漠视知识产权的现象,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企业界,相当普遍地认为知识产权是华而不实的摆设,是锦上添花的物件。
其次,为了在不利的“游戏规则”下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要熟悉和掌握规则本身以外,还要充分提高科技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即提高科技投入的回报率。当前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主要在高等院校和国有科研院所,如何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成为提高科技投入回报率亟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科研成果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就必须借助知识产权的形式进行,而知识产权的确立、实施和转让等均是以一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为依据的,根据TRIPS协议的规定,签约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要符合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要提高我国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率,就必然涉及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实现科技成果这一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与探索
(一)清华大学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方面,清华大学的基本模式如图1: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著名的研究性综合大学,非常重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作用。1997年清华大学校务会正式通过了《清华大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试行)》,明确了科研人员的职务成果的所有权归学校及其下属单位所有的原则,并约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20%至50%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在体系架构方面,清华的技术转移体系如图2:
通过近些年的摸索,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清华控股公司的设立和发展壮大是典型的代表:2003年9月,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注册成立,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信息咨询、投资管理、资产运营和资本运作等业务,截至2006年底,清华控股公司的控股企业已经达到33家,涉及信息技术产业、能源环保产业、生命科技产业、科技服务及知识产业等领域,总资产达到280亿元,经营总收入达到213亿元。
对于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第二,将核心的知识资产交由校办企业进行集中经营管理方式能够快速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第三,如果能够将技术转移体系中的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形成科技成果申报、评估、确权和许可,实施一整套知识产权管理与经营体系,也许会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二)浙江大学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最重要的综合性研究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2004年即颁布了《浙江大学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试行)》,并于2005年作出了修订。为了激发科研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学校还制定了《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于授权的专利给予发明人一定的现金奖励。为了提高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率,学校还规定发明人可以获得发明实施或转让的60%收益。
2005年12月,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设立,对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营,公司的具体架构如图3:
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间,浙江大学签订的各类转让合同为824项,合同金额达到24596万元,其中专利技术转让占到了40%。
从浙江大学的探索中,可以得出几点经验:第一,科技成果作为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是大学体现其社会价值的必要条件;第二,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提高对发明人的收益分配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对大学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集中的管理与运营是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措施。
三、国外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
美国是较早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家,187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就包含了“知识产权条款”,17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一部《专利法》,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早期建立是确立当今美国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制度因素。但在1980年以前,美国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很不理想,据统计,当时美国大学每年申请的专利不足250件,而政府拥有的专利权的现实转化率不足5%。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政府规定由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所有权主要归政府所有,而政府又倾向于以非独占许可的方式实施这部分专利权,因而导致大学的科研积极性不高,而企业也因以非独占许可方式实施政府专利存在很高的市场风险而裹足不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80年美国颁布了贝伊一多尔法案,该法案规定大学可以成为联邦资助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人,并鼓励大学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实施专利。该法案颁布后,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的科研积极性,据统计,1974年至1984年的十年间,美
国大学共获得专利授权2 944件,而仅1992年一年,美国大学就获得了1557件专利授权。美国各大学为了推进专利实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许可办公室(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此类机构负责提供包括成果申报、技术评估、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许可等一整套的知识产权服务,为美国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1974年至1984年的十年间,美国大学共发放专利许可1058项,而1989年至1990年的两年间,美国大学发放的专利许可就达到了10510项。
美国的上述经验对于我们有四点启示:第一,科技成果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需要以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形式予以保护;第二,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于科研单位或科研人员的制度安排可以充分调动科研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成果申报、技术评估、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许可是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应当由单一的机构独立完成;第四,独占许可的方式可以降低企业实施科研成果时的市场风险。
(二)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日本继“技术立国”之后又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日本之所以将“技术立国”取代为“知识产权立国”,正是清楚地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的重大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是,TRIPS协议于1994年4月15日签订后,日本于2002年才开始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此间存在的时间滞后可以解释为日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重要性的认识过程。那么,作为与中国具有类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其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日本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带有很明显的东方文化特点,绝大部分的科技成果是通过大学的科研人员以“私下”的方式转让给企业的,具体包括:“大学教授担当企业的顾问;企业研究人员到大学实验室工作,把大学中的研究成果带回企业;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所雇用等”方式。作为转让的对价,企业向科研机构提供捐赠资金。这种非正式的转化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中小企业难以从该模式中获益,而大型企业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出于战略的考虑往往只会将其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一来必然会降低科技投入的回报率,影响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日本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于1998年引入了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制度,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大学以正式的知识产权许可方式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但是由于新方式的成本远高于非正式的转让方式,再加上大学科研人员自主创业存在很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导致该新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非正规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创立与成长,进而降低了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第二,应当采取合理的机制鼓励大学中的科研人员成为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进行自主创业,以化解大企业垄断科研成果的弊端;第三,尤其是在“私权”观念淡薄的东方文化的背景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和知识产权文化的普及教育,鼓励企业和个人自觉、自主地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工具维护自身利益,才能真正唤醒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四、结论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案例和经验,我们认为: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投入回报率,就应当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二)科研人员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的重要手段。
(三)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往往需要企业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因此独占许可的方式对于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接纳高校的科研成果,降低市场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于国内高校,通过校办的企业法人实体对校方的知识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并没有被纳入该模式,而是由校方设立的有关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并不明显,是否能够将这种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法人管理模式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五)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关规则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而国内高校关于科研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机构和机制还相当薄弱,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和建设非常必要。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4
[正 文]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中,创新(Innovation)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话题格外引起学者们和宏观管理的决策者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创新?其内涵和外延是怎
样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关系?
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桥梁,通过对创新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进而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注:刘春田在“创新:知识产权和中国现代化论坛”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和飞利浦公司主办,2005年6月。)该论述将创新和知识产权设定为二者,即创新设定为前提,知识产权制度设定为保护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鼓励创新的制度手段。在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中,创新是形成知识产权作为权利存在的重要基础,应运而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又反过来成为鼓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有学者认为:创新的概念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创新本身指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并且造成变化。同时认为创新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和制度创新。(注:成思危:“经济大讲堂”,http: //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0/13/content_3613140_2.htm,2005年10月13日。)在其论述中,知识产权是包含在制度创新里面的,知识产权为制度创新的一部分。在这里,创新为宏观概念或上位概念,而知识产权在其演进的过程中被吸收。事实上,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对创新概念切入的角度不同,比如对其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的思考。决策者们更进一步认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注:江泽民在国务院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注:温家宝视察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大型企业集团时的讲话,2004年6月。)。这些表述说明决策者们将创新作为一个内核,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分属于创新的不同环节。追求这个内核,实际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的探寻,或是探寻促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内生力并追
求今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决策者们的话题已远在法学研究之上。
在众多的学说面前,本文仅尝试性地对创新的发展脉络以及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进行描述并论述创新的最初发展环节:小传统知识的存在以及社会对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忽略。
一、创新概念动态过程的尝试性描述
提到创新,人们习惯于将技术和创新连结在一起。事实上技术创新只是创新概念所涵盖的层面之一。对于创新的概念讨论,往往是不同的词语和创新的连结,比如思想创新、科学创新等等。学者们也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视角明确了多种创新的定义,比如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创新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取得的那些对人类社会进步及人的发展具有长远而巨大的促进与加速作用的一类杰出成果。创新在本体上是一个系统的发展与结构的优化过程。(注:陈玉和:“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发生与创新教育模式”,载《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3月,第69页。)创新在经济学上的含义,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
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因此经济发展的“创新理论”就是指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的经济发展过程。(注:林晶:“创新概念进入科学哲学论域的认识论意义”,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这些概括有其意义,但是我们仍然试图将创新和其前缀分开,从创新的本义入手。
在本质上,创新实际上指两个含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指创造性、新意等。(注: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第198页。)在这两个含义中,前者倾向于宏观上的指代,暗含着精神,更具有抽象意义,后者则指向具象化的实物,往往和具体事物的评价指数结合在一起。当讨论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时,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前一个层面的含义,即当今中国需要的多种层面、多种意义上的创新以及如何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鼓励创新。对于后者,由于可以用现有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加以涵盖,比如著作权要求的独创性、专利权要求的创造性等,因此,本文不作重点讨论。着眼于第一个含义,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即宏观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实际上体现了一个动态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产生精神上的蓝图和意愿,其次着手实施这种意愿,并多次完善直至得到成果,最后当整个成果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形成社会现象时,制度随之诞生,对这种新产生的社会普遍现象予以规范调整,并从中抽象出具有普适性的规则,建立对违反制度行为的相应处罚措施。对这个动态的过程加以分析,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态结合。结合创新概念的动态过程,我们可以对已存在的创新的定义进行梳理。
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熊彼特(J.A.Schumpter)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由于他在提出这个概念时主要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并对技术和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概念又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始祖。(注:刘庆有、卜琳华、邹卫东:“论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原则和模式”,载《科技与管理》1999年第1期,第60页。)这也是导致人们提到创新时最先思考技术创新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论述颇丰。1962年伊偌思(J.L.Enos)指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以及技术创新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课题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注:欧阳建平、曹志平:“技术创新定义综述及定义方法”,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350页。)英国学者弗里曼认为创新包括与新产品(或改良产品)的销售或新工艺(或改良工艺)、新设备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管理以及商业活动。美国学者缪尔塞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认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我国学者傅定骥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我国政府的官方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注:缪沾:“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研
究”,载《云南科技管理》2001年第5期,第23页。)
从上面多种定义不难看出,学者们在研究创新的概念时往往将创新的动态过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混合在一起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诠释,把所有层次的创新都以技术创新的概念来统称。仅就单纯的技术创新层面的定义来看,英国学者弗里曼和我国政府的官方定义较为合适。而美国学者缪尔塞的定义最符合本文对于创新的动态完成过程的思考。本文认为,创新是知识创新在实践中技术手段的实现并最终形成社会制度的动态全过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活动发生、发展直至完成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定义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者的动态结合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创新。在探讨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时,必须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创新作用与知识产权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从知识创新到最终形成知识产权制度的全过程。如果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法学概念来理解,知识创新是使知识产权权利存在的基础。如果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制度来理解,那么应该说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就是人类的知识创新。而科学创新、管理创新等分属各个领域,和知识产权并不发生法
学意义上的联系。
二、知识创新的两个系统
在创新的三个层面中,知识创新是创新的最重要的层面,是“智慧之火”,是水之源,木之本。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学者认为首次出现的知识创新词语组合是十多年前Entovation International公司注册的商标“知识创新”——Knowledge Innovation.(注:马驰等:“也谈„知识创新‟”,载《华东科技》1998年第9期,第23页。)知识创新的首次结合出现在知识产权的视野里,似乎预示着知识创新对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呼唤。通常认为,将知识创新进行完整定义的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者Debra M.Amidon于1993年提出的见解,他认为知识创新是: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1997年,该学者在其专著《面向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认识的觉醒》中将知识创新上升
为知识创新战略。(注:见注释(11)。)
在知识创新中,各类知识均不同程度存在着更新和完善,以及从无到有、去粗取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正是这种知识创新特有的前进过程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及创新,知识创新并不以其主体的社会层次为划分标准。但是,在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完成制度创新动态全过程的时候,制度这一上层建筑的抽象系统却人为地按照知识创新主体的社会层次的不同对知识创新的完成区别对待。因此有学者也称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的知识所形成的文化分别为精英文化(上层文化)和通俗文化(下层文化)。
本文采用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Redfield)在《乡民社会与文化》(1956年)中的提法,将这些来自于不同社会层次的知识划分为大传统知识(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知识(little tradition),分别代表着知识中制度化的正统品格、民间化的民众品格。(注:范军:“中国文学的菩萨世界”,载《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20日。)在多层社会结构中,从知识创新到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最终完成,必须包含大传统知识知识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小传统知识知识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习惯于将大传统知识视为知识,对大传统知识进行的知识创新视为创新。因此,对大传统知识的制度保护以及大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的制度保护均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发展完善。对小传统知识,由于其所具有的民众品格,在我国既有的文化中,存在着财
产权利个体归属指向的先天困难或者这种指向易被人们忽略。因此这部分知识,尽管其价值性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因其财产所有权主体不明确、知识价值性难以量化等诸多原因,以及长期以来在生活中被人们普遍使用的社会现状,因此被漠视为自然的和共有的。这类知识的形成和创新最后融入社会常识和社会习俗,往往处于自然传播和无偿使用的习惯之中。对小传统知识认识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其制度保护两个层面的欠缺,即对小传统知识的制度保护和对小传统知识知识创新的制度保护。本文笔者的思路是思考知识创新的保护应当同时思索两种知识体系的保护,即已形成制度化的知识的创新保护和具有民间品格的非制度化的知识的创新保护。
事实上,小传统知识恰恰是最活跃和最能体现我国民众文化特色的知识。作为小传统知识的组成部分之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它把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纳入到文化的视野中并提出了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强调:一向不被视为知识的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用于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均应列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注:“编者按”,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4月27日。)这种概念对于推动将小传统知识,即具有民众品格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成果纳入到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中,实现两个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的保护一体化和保护标准整合,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具有小传统知识创新能力的我国民众极具激励作用。对小传统知识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知识概念的创新,对知识创新的认知把小传统的知识创新纳入视阈,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制
度体系构建方面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三、小传统知识创新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思考
首先,小传统知识创新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意义。因为从知识产权法的本质上说,只有智力成果体现了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存在发生经济关系的可能,才有在知识
产权制度框架内对其讨论的必要。
在我国以往的知识环境中,生产的方式和制度的设定决定了我国两个系统的知识所产生的价值转换是有限的,消极承认和消极保护私权导致不易确立由知识带来的权利,并阻碍了由权利带来的经济上的巨量升值。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尽管很丰富,人们只认为其是生活的点缀或对生活的一点点改进,同时由于这些改进所附属载体的传播,知识创新极易被利用,因而民间不存在对于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引发的价值思考。对于大传统知识,我国传统的上层社会由于和生产的相对脱离因而形成了重道德轻技艺的价值观念,如君子言义不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直接与物质利益相联系的知识创新不仅没有得到承认,反而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而被排斥。在早期的社会主流意识之下,大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不仅更多地关注于文史哲等形而上的层面,较少产生与直接生产相关的知识。建国后,小传统知识情况依旧,在远离法学家视野的角落里自生自灭。对大传统知识的认知则不断地发生改变,所欠缺的是社会对大传统知识知识创新主体的经济利益思考,往往以精神鼓励作为替代。无论哪种情况,两类知识的知识创新在共享和无偿传播过程中并不涉及过多利益,客观地说,在传播能量有限的忽略私权的社会中,两类知识在创新上的传播无形提高了全民族的生产技
能,有利于社会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当制度没有被构建,在没有形成鼓励并保护知识创新的制度创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会忽视知识创新的财产
价值,特别是忽视小传统知识的财产价值。
自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私权保护的制度创新为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物质利益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简单的财富积累在知识创新后变成了呈几何级数的跳跃式发展。知识创新作为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正式进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一项小传统知识的开发,比如传统工艺的开发会带动出口,创造数倍的经济效益。而一项传统工艺成为专利也会给工艺持有人带来滚滚财富。同样,一个口头流传的民间笑话经过加工之后成为小品制成光碟,改成动画,形成了文化产业,同时创造了无可估量的财富。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对于发展成熟的大传统知识,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被提高到保护中华
民族民族知识财富的高度,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法理意义得以成立。
其次,当下对于小传统知识认识的转变。我国于2004年由文化部正式提出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观念上的创新。事实上,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小传统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列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仅仅是一个起步。并且,这一政策的着眼点在于“遗产”,即已经完成的知识创新。严格地说,这种保护仅仅是针对以往知识的创新而不是对当下和未来小传统知识的确认和创新保护。这种从国家立场出发的政府行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下并没有体现该知识的自身价值和财产意义,因而严格意义上说,上述启动的工程只是文化意义的保护而不是知识产权制度意义上的保护。因此,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动态完成过程这一立场来说,本文着重强调的是对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以及最终形成保护小传统知识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如前所述,一方面小传统知识由于其知识创造的方式不易形成飞跃,另一方面,实现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完成之后在技术创新层面上容易实现。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制度加以保护,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极易在短期内为公众知晓,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常识,不能直接为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人带来经济利益。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未对小传统知识创新形成共识,小传统知识在知识创新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门类存在争议,甚至小传统知识应否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持仍在学术探讨之中,这些都不利于小传统知识的知识创新,也对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出挑战,更是造成我国小传统知识财富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
总之,关于知识创新流程的认知和两个系统的知识创新问题,是一个令人思索的话题,在论述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关系时,这个话题应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某些方面来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正因为如此,本文的思考显然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如果说,提出问题的本身具有意义,那么本文的意义也许仅限于此,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理论的完善将是未来研究的目标。在此,谨以此文欢迎知识产权界的同仁不吝给予
WTO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篇5
WTO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的知识经济的浪潮即“专利发明、商业秘密、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程序等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开始起到关键作用。“一批尚未走完工业经济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在当代必须以无形资产的积累(其中主要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促进有形资产的积累,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技术的自主和开发需要对创新成果予以保护,否则,便不会激励人们投入到“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创新中去,亦无法维系有序的社会秩序。这在知识经济下表现为知识产品的保护问题,从法律角度而言,即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当今法治社会,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而后是切实保障法律中的规范能在实践中切实的得以落实。这是每一个国情不同、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至于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何种具体的方式,理应由每个国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但在经济一体化和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已被大大压缩了。这一问题转变成了在符合国际准则的前提下,谋求本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与保护。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下形成的,TRIPS亦是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的产物。就中国的法制传统和文化底涵而言,缺乏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自主产生的土壤。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既然“一个社会单位或国家的法律发展也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并不孤立的存在于世,而且更是因为它自身需要外部的营养。”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闭关锁国”,唯有融入国际社会,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要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否适用于中国,就需要深刻的把握中国的现有国情。
一、中国的国情:
1.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负担沉重,相当一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底子较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
存在相当差距。同时,我国东部和西部发展差距较大,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贫穷落后。
2.中国是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各项对比数据表明,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的500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规模、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仍有较大差距。这也给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疑问,制定怎样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才能与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带动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1、法律改革时间和空间的极度压缩
在时间方面虽然TRIPS在实施方面,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各有5年的过渡期(最不发达国家为11年),但这种缓和,只是为了发展中国落实TRIPS提供了某种可能,而未能为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与TRIPS相契合提供条件。如此一来,发展中国家为达到国际社会的要求,必然要承受某种牺牲。空间方面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主权意志受到限制,发达国家通过经济上的“贸易准则”等手段,政治上的“民主化”政策的推动,使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如“民主政治、人权原则、引进市场制度”的影响,立法的自主空间受到压缩,很难完全按照本国国情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
2、知识产权保护水准过高,扼制了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事实证明,谁创造出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能力越强,知识产权保护对谁就越有利。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2002年9月公布了题为《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的整合》的长篇报告,对TRIPS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了详实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如此强烈的反对TRIPS协议?其根源在于TRIPS协议强迫所有国家,不论穷国还是富国,都必须给予新药至少20年的专利保护,因此延误了发展中国家健康服务机构生产穷人们所依赖的廉价代用药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入世后发展中国家的窘境。知识产权保护既会获得收益,又需付出代价,同时应当更加重视使知识产权政策与各发展中国家国情相适应。
3、知识产权保护水准与社会现实相脱节,造成了实施疲软
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我国实行行政和司法双轨制的执法体制。但在实践中,其推行却障碍重重。分析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一旦有暴利的诱惑,很容易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执法队伍素质偏低,公正廉洁等政治素养及法律业务水平上都有待提高。③在执法中,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仍然存在,不利于建立统一国际大市场的要求。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1.立法应立足本国国情,注重本土化创新
立法一方面要考虑本国民族文化传统和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就是核心因素,即利益的衡量问题。而利益衡量的更深层次的因素仍受制于国情。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应型法”的概念,认为法律应更多的回应社会的需要。那么应如何适应社会需要?从何着手?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的《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的整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① 首先,知识产权是一种公共政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利益。②其次,为了利于技术传播,应将人体、动物的诊断,治疗和外科手术方法,植物和动物、计算机程序和商业方法,以及已知产品的新用途排除在可能受到专利保护的主题之外;同样为了利于技术传播,发展中国家应当规定尽可能多的专利权例外情况。
③发展中国家应当采用严格的新颖性和工业应用性标准(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所采用的标准),采用严格的公开要求,避免批准保护范围过宽的权利要求,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④发展中国家应继续在其版权法中维持或采用对教育、科研、图书馆使用的广泛免责,赋予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用户以“合理使用”权,以利于文化传播、教育的发展,等等。
2.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
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围绕中国国情制定。首先,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性开拓性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模仿仍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模仿一吸收一改进创新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模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具有本国特色的技术改进保护制度,如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保护;其次,应建立本国技术创新体系。如同温家宝总理所言,真正核心的技术是买不到的。唯有增强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方能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趋势中占据优据;第三,疏通本国的创新技术的实施渠道,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3.增强本国公民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挂钩,极力推动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借此构筑和维护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因此也抬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门槛,构成了国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并利用知识产权壁垒打压中国企业的发展。
总结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创新活动缺乏明确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各领域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力度与科学性显著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率偏低等问题。所以,要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作为规划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活动方能切实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4.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前提和保障,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固然TRIPS制定的初衷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知识产权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加入WTO的目的,就是要以外在的开放的市场经济规则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经过不断的努力,当中国的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一定会随着市场体制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在质和量上逐步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中国在克服一定的困难后,必将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受益。所以加强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1页,2、易继明、李辉凤:《论著作权犯罪与刑罚的价值取向》,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3期
3、刘剑文主编:《WTO与中国法律改革》,西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30页
4、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5、唐安邦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前沿问题与WTO知识产权协议》,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120页
6、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7、徐明华、包海波等著:《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90页
知识产权与法律保护演讲稿 篇6
大家好,我是xx大学的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叫xxx,xxx族,很高兴今天可以来到xxx大学,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知识产权与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商标和专利,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是在17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形成和逐渐完备的。从19世纪末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扩大,有关知识产权交易的国际市场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为了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缺陷,各国先后签订了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成立了一些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起步的。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以及相应的一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我国还陆续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公约,在短短的20年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阿帕德·鲍顿博士曾指出:“在知识产权历史上,中国完成所有这一切的速度是独一无二的”。
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我国各地法院都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配备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审判员,及时、准确地审结了一批知识产权案件,保证知识产权法律的贯彻实施。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十多个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及一批市的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有的地处高科技开发区的地区,也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和技术合同案件。这些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都配备了相对素质较高的专业法官,以保证知识产权案件的办案质量。此外,我国在行政方面也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各地相继建立、健全了商标、专利、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了行政执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益法学家赫克在一篇题为《利益法学》的讲演中指出:“法的最高任务是平衡各方利益…”然而,知识产权权利人法定权利的确定是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权利限制。但对独占权的保护过度,会妨碍知识的传播和应用,限制公众对技术的使用,享有独占垄断权的产权人没有竞争压力,不会努力地进行技术开发,最终不利于社会进步。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过多强调权利人的权利而导致权利人滥用权利,或者强化社会公众利益而侵害权利人权利的纠纷屡有发生。因此,如何处理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这就要求法学家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尽可能保护所有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有资料表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70%是靠知识的投入,30%才是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的投入。由于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需要知识的大量生产,知识产权法正是通过这种激励机制,鼓励创造人不断进行发明创造,生产知识产品,不断产生知识来源。我们如果忽视保护产权人的合法利益,就会导致整个知识资源的短缺,从而影响知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知识的价值是在扩散和利用中体现出来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求知识的大量生产,又要求知识的快速传播与应用。公平与效率统一应是新时期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篇7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特点使创业型人才成为重要的资源, 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涌现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 而既有成熟企业内部的知识和技能构成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和技能在各行各业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背景下, 大学创业教育是响应和实现创业知识价值诉求的关键环节[1]。创业的知识转化链条表现为创造的新知识演进为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2], 而创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知识, 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引导学生开创新事业[3]。由此可见, 大学创业教育有助于推动知识的动态转化进程, 并整合了学生、学者等多个主体以及多种教育资源, 符合创业在学术理念发展层面的需要, 通过发挥大学在知识演进中的关键作用, 实现自身的转型和价值的创造。
目前大学创业教育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创业教育方式强调了技能的培养, 忽略了知识的传递;一部分创业教育教师侧重于课堂书本的学习, 忽略了学生思考行动的训练;不少高校创业教育立足于项目活动的开展, 忽略了价值目标的实现。虽然这些问题的出现, 有的来自于客观条件的局限, 但是, 从深层次来看, 这也反映出创业教育需要重视创业作为一个知识的动态演进体系的事实[4]。在影响创业机会的诸多要素中, 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在区域范围内, 知识存量不仅是创业机会的源头之一, 而且由于知识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非对称性等属性, 会影响知识存量应用价值的实现, 进而对创业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最终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创业活动的差异。
大学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体, 需要积极发挥创业教育在实践中的关键价值, 准确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 才有可能开辟有效的创业教育路径。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四个主题的创业教育实践, 提炼出知识和社会导向下的大学创业教育路径框架, 从而为更多大学提高创业教育效果的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创业教育主题
圣路易斯大学是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最古老的大学, 其商学院在密西西比河西岸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商学院, 在40年前开始了创业教育课程, 1987年成立了独立的创业中心, 是美国为数不多的较早正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大学,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4年, 该校创业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水平位列全美第14名, 创业教育项目水平被美国《普林斯顿评论》 (The Princeton Review) 和创业者传媒公司 (Entrepreneur Media Inc.) 联合进行的年度社会调研评选为全美Top 25之一。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的实施, 分为四大主题, 即学习 (learning) 、网络顾问 (networking&mentoring) 、竞争回报 (competition/awards) 、发展 (development) 。
(一) 学习主题
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的学习主题, 是指在一个学习的环境中, 为学生成长为创业者设计和提供一个创业的思维模式和技能架构, 学生学习的情境和资料都是多元和丰富的。这一主题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多是圣路易斯大学的学者老师, 他们从学术知识的研究者角度, 服务于上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具体包括如下项目和活动:
针对高中生的创业学术周活动, 围绕一般创业、技术创业、家族创业、女性创业等主题, 帮助学生了解开办和运营新企业的基本知识;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不同专业背景下创业方向的课程学习, 设计了几组创业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针对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开展了创业认证、创业资格以及富有特色的“大拱门”创业研究系列年会, 尤其每年不同主题的年会被喻为一个蓄水池, 聚集了富有新意的不同想法, 为学生提供了开发创业机会的知识储备。
(二) 网络顾问主题
圣路易斯大学注重外部资源整合, 通过网络和顾问等形式, 汇集社会力量, 促成创业企业的生成, 这些教育内容需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教育对象提供成为创业者所需的知识。比较典型的项目包括:
一是私人企业委员会 (The Institute for Private Business, IPB) 。这个机构是会员制形式, 由服务于圣路易斯市私营企业主指导委员会领导, 将百余年历史的商学院和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IPB为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互动研讨、教育座谈、通讯消息、咨询专家和关系网络, 反过来, 圣路易斯大学的资源也向IPB会员公司开放。二是创业者探照灯 (Entrepreneur Spotlight) 项目。这个项目组织富有经验的创业者在课堂内外为打算成为创业者的学生提供咨询, 学生可以在创业中心网站查询这些创业者的信息并进行选择和预约。三是学院创业组织 (Collegiate 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 CEO) 项目。这个项目帮助学生联系那些可以支持他们开办企业的人或资源, 通过参加全国性的会议、主持当地领袖演讲、组织年会活动等方式, 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创业的一手资料。四是商业栖息地 (Habitat for Business) 项目, 整合社区居民力量开展创业教育。另外, 还包括技术转移等项目。
(三) 竞争回报主题
这一主题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导向, 就是立足校园, 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潜力, 在学校指导下实现从学习到应用的转化, 促使学生把一个商业创意架构付诸行动, 并在现实世界中有所回报。因此, 学校着重采取了以下回馈和奖励措施:
一是创意到产品 (Idea to Product, I2P) 项目。I2P是美国多所高校联合进行的针对大学生的创业竞赛, 旨在为学生处于最初阶段的创意给予及时反馈, 奖金和获奖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创业机会开发的过程。二是全球学生创业者奖学金 (Global Student Entrepreneur Awards, GSEA) 。这是圣路易斯大学在1998年建立的基金, 目的是为学生创业早期阶段提供支持。2006年, GSEA也成为创业者组织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 的一部分, 先后吸引了近30个国家的学生参与, 每年进行全球总决赛角逐获胜者。三是点亮创意奖学金 (Bright Ideas Grants, BIG) 。圣路易斯大学关注社会创业,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更广阔的社会, 为此, 学校选取了六大主题让学生开展创业竞赛, 这六大主题包括:促进青少年发展、保持环境可持续、提高更多人生活质量、帮助无家可归的人、优化本地社区生活, 获奖者将得到数千美元的BIG奖励并着手实施。四是每周创新挑战赛。圣路易斯大学发起的这项活动每周举行一次, 鼓励多专业多学科学生结合, 开展具有即兴行动性质的比赛, 项目主题不限, 最长却能自行站立的意大利面筷子、绿色环保的烤面包机包装盒, 都可以成为座上宾, 虽然数百美元的奖金不算丰裕, 但是却能够鼓励和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 发展主题
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 整合校外力量, 以新组织生成为导向, 通过融资扶持和培训指导等手段, 培养实践中的创业者。具体而言, 这一主题主要通过两个组织为学生提供持续性的创业资源和机会:
比利肯天使网络 (Billiken Angels Network, BAN) 。这是2008年由风险投资者成立的组织, 旨在为圣路易斯大学具有独创性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帮助学生成功开创自己的新事业。除了BAN自己的资金, 学校还从校方的捐赠款项中拿出100万美元作为联合投资。BAN不限制投资的行业范围和创业阶段, 但是, 独特的地方在于BAN关注具有“圣路易斯大学基因 (SLU DNA) ”的项目, 即这个项目的所有者必须是圣路易斯大学目前的或曾经的老师或学生, 或者是正在使用圣路易斯大学的专利知识。BAN投资者采取会员制, 通过举行内部研讨和商业计划论证等工作, 为创业者提供第一桶金, 更为他们获得长期支持助力。
点石成金 (Diamond In the Rough) 。这个组织旨在向拥有或运营企业的青年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和扶持, 工作分为如下几个环节:提供帮助 (指导和训练学生开办企业) ;开辟绿色通道 (为学生提供参与大学创业活动的VIP通道) ;加大宣传 (通过大学的创业项目、活动、媒体或营销途径在本市乃至更广范围内宣传学生和其创业项目) ;量身定制的指导 (借助BAN快速与投资者建立联系) ;获取融资 (每年春天通过评选脱颖而出的项目将获得不少于五千美元的启动资金在圣路易斯大学开办企业) 。
三、创业教育与知识转化的契合
通过圣路易斯大学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 该校创业教育渗透至创业知识转化的整个阶段, “学习—网络顾问—竞争回报—发展”不同主题的创业教育, 与创业知识从学术理论到社会应用阶段紧密呼应并有机结合, 借助多种形式在知识转化的不同阶段实现了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正如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首席教授Jerome Katz所描述的, 创业教育是整所大学的共识, 始终受到关注, 创业一直是一个流行词, 学生们认可创业, 教师们发自内心地相信创业的意义并为此努力。设计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让整个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 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的经验, 并整合社会实践领域的创业者作为教育资源, 为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搭建网络平台。
从美国《普林斯顿评论》考查的标准中也可以发现创业教育与知识转化的这种契合。例如, 标准所关注的整合课堂内外两个领域开展创业教育的水平、教师和学生, 以及毕业生积极主动并卓有成效地投身创业行动的比重、社会导师参与的创业项目数量、用于创业学习和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基金额度等, 都是在强调知识在教育组织内外部的充分流动, 通过教育多方的不同作用, 促进创业成果的产生。因此, 高校在创业教育领域不仅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完备的课程体系, 还要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 让他们与已创业者建立联系, 形成教育网络, 在团队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创意想法转变为可能的创业机会, 从而学习和提高创建新事业的技能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 根据学术创业理念, 知识转化视角下的创业教育路径, 需要针对不同情境对创业知识和实践进行动态整合[5], 这既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正式的知识传授和系统教学, 也离不开来自商业领域的创业者对学生创业想法的实践指导, 这些都是创业者诞生和成长的条件。大学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育创建新事业的人才, 为他们的孵化和成长提供富有养分的土壤和环境。为此, 需要针对知识的具体转化阶段进行相应的创业教育管理,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
在前期引入风险竞争机制, 促进创业新知识的吸收。圣路易斯大学创业教育实践的一个典型特点, 就是时刻将创业知识保持在动态转移的状态中,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引入风险竞争机制, 激活教育内容, 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力, 仿佛给创业教育全过程注入了保鲜剂, 使得创业知识能够充分地实现从抽象的新知识到具体的新价值的转化。大学创业教育可以将风险竞争机制作为活动的桥梁和闸门, 打通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的隔阂, 同时调节两个阶段的转化过程, 让知识应用成为知识传授的目标, 并设计激励机制, 让学生感受风险和竞争的驱动, 以创业者成长的状态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
在后期搭建组织网络平台, 延揽校内外教育资源, 推动知识价值的创造。虽然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结合已经是老生常谈, 但是, 能够有机整合多元主体的教育力量并非易事[6]。圣路易斯大学一个经验做法就是搭建具有规范性的组织体系, 并通过科学管理使得这些组织成为一张教育网络, 为各方力量的教育提供施展平台。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 在理念引领、融资渠道、机会评价、营销宣传、团队能力等关键环节, 圣路易斯大学都成立了包含校内外人员在内的规范机构, 并且形成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工作流程, 保证这些机构的高效运转, 为创业教育提供组织支撑。因此, 需要基于资源整合的理念, 设计一套沟通机制和组织网络, 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还需要注意挖掘创业者的经验资本, 从一线创业者和创业组织中吸收教育资源, 与校内师生分工配合, 让校内外双方从创业教育中获益。
参考文献
[1]Audretsch D B, Keilbach M.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 (7) :1242-1254.
[2]Tang J, Murphy PJ.Prior Knowledge and New Product and Service Introductions by Entrepreneurial Firms:The Mediating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2, 50 (1) :41-62.
[3]Dickson P H, Solomon G T, Weaver K M.Entrepreneurial Selection and Success:Does Education Matter[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8, 15 (2) :239-258.
[4]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M].Boston, MA:Irwin, 1994.
[5]Shane S.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University Spinoff and Wealth Creation[M], Cheltenham Northampton:Edward Elgar, 2004.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 篇8
【关键词】知识;问题;试题
乘一叶扁舟,驶进浩瀚深邃的历史长河,摇橹溯源,品味咀嚼木椟竹简、锦帛纸笺中的流香翰墨,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国家或地区选拔人才大都是通过“试题”来实现,以至于在名门望族、寻常百姓中频繁流传出“一卷定终生”、“鲤鱼跳龙门”等片面说法,多少士子为之趋之若鹜、前仆后继,纵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心甘情愿。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试题”在促进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课堂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试题早已摒弃了诸如“八股文”之类的陈词滥调及行文套路,少了众多纯粹记忆性知识的考察,更多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目光转及我校新课堂改革,如今也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笔者忝为课改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及践行者,偶尔在沙滩上捡起几只精美的贝壳,细细端详把玩,放在耳畔,依稀能听到海的声音,若有所悟:
一、知识问题化 在活动探究中习得知识
地理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怎么做),不同类型的知识应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条件(硬件或软件),采取不同且与之相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都要尽量避免采取“填鸭式”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杜绝将知识毫无悬念、平铺直叙地告知学生,缺少跌宕起伏的教学节奏,稀有思维的碰撞斗争,激荡不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波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问题点、能力点、增长点,且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学习,学习目标指向性强,教学效果好。同时,问题设计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问题要能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欲望;②问题要能启发调动学生思维;③问题叙述语要能引发学生产生积极及深层次的思考;④问题言辞要精炼准确、言简意赅。以《锋面系统》(湘教版·必修I)助学案设计片段为例,笔者作如下处理: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问题化
1.阅读课本P54锋面介绍及“锋面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锋面?锋面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气团?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2)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你能解释原因吗?
2.阅读课本P55冷锋介绍及“冷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冷锋定义:____气团主动向______气团推移所形成的锋面。
(2)冷锋锋面上为什么能够成云致雨?
(3)冷锋符号用_____表示,符号之前称为“锋前”,符号之后称为“锋后”。判断冷锋锋前、锋后的气团性质有什么不同?降雨位置如何(锋前/锋后)?
(4)尝试绘制“冷锋示意图”。
(5)冷锋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冷锋移动的方向与 气团运行方向保持一致。描述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特征?(提示:先判断受何种性质气团控制?再从“气温、气压、天气整体状况——阴雨或晴朗”等方面考虑)
3.阅读课本P55暖锋介绍及“暖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略)
如上所述,问题的设计与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堆砌,应对照知识网络,将问题逐一具体化、层次化,且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与能力梯度、深度,让学生有抓手、易上手。在这其中,学生先行自主阅读文本、吟咏辨析、梳理思考,伴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合作交流,不断挑战思维高度,知识、能力、思维逐步分蘖拔节,最终收获成功、体悟生命本真、感味学习幸福。理解知识本质含义、外延及适用范围,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知识,建构完善知识网络,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二、问题试题化 在解题中巩固知识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天气图,回答问题。
1)甲乙分别是____锋和____锋;甲、乙两锋分别向 和____方向移动。
2)ABCD四点中,目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 ?在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3)ABCD四点中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
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B地的天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从上面例题不难窥探:试题设计必须以考纲为准绳,涵盖主要知识点,且要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深入浅出。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材料(浅读或精读),提取有效信息(表层或深层),联系定位相关知识点,筛选加工、整合迁移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摘 要】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当堂掌握好知识,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用以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要达到如是境地,必须对以往“知识传授方式”作一个彻底变革,即“知识问题化、问题试题化”。
【关键词】知识;问题;试题
乘一叶扁舟,驶进浩瀚深邃的历史长河,摇橹溯源,品味咀嚼木椟竹简、锦帛纸笺中的流香翰墨,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国家或地区选拔人才大都是通过“试题”来实现,以至于在名门望族、寻常百姓中频繁流传出“一卷定终生”、“鲤鱼跳龙门”等片面说法,多少士子为之趋之若鹜、前仆后继,纵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心甘情愿。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试题”在促进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课堂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试题早已摒弃了诸如“八股文”之类的陈词滥调及行文套路,少了众多纯粹记忆性知识的考察,更多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目光转及我校新课堂改革,如今也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笔者忝为课改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及践行者,偶尔在沙滩上捡起几只精美的贝壳,细细端详把玩,放在耳畔,依稀能听到海的声音,若有所悟:
一、知识问题化 在活动探究中习得知识
地理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怎么做),不同类型的知识应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条件(硬件或软件),采取不同且与之相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都要尽量避免采取“填鸭式”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杜绝将知识毫无悬念、平铺直叙地告知学生,缺少跌宕起伏的教学节奏,稀有思维的碰撞斗争,激荡不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波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问题点、能力点、增长点,且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学习,学习目标指向性强,教学效果好。同时,问题设计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问题要能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欲望;②问题要能启发调动学生思维;③问题叙述语要能引发学生产生积极及深层次的思考;④问题言辞要精炼准确、言简意赅。以《锋面系统》(湘教版·必修I)助学案设计片段为例,笔者作如下处理: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问题化
1.阅读课本P54锋面介绍及“锋面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锋面?锋面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气团?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2)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你能解释原因吗?
2.阅读课本P55冷锋介绍及“冷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冷锋定义:____气团主动向______气团推移所形成的锋面。
(2)冷锋锋面上为什么能够成云致雨?
(3)冷锋符号用_____表示,符号之前称为“锋前”,符号之后称为“锋后”。判断冷锋锋前、锋后的气团性质有什么不同?降雨位置如何(锋前/锋后)?
(4)尝试绘制“冷锋示意图”。
(5)冷锋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冷锋移动的方向与 气团运行方向保持一致。描述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特征?(提示:先判断受何种性质气团控制?再从“气温、气压、天气整体状况——阴雨或晴朗”等方面考虑)
3.阅读课本P55暖锋介绍及“暖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略)
如上所述,问题的设计与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堆砌,应对照知识网络,将问题逐一具体化、层次化,且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与能力梯度、深度,让学生有抓手、易上手。在这其中,学生先行自主阅读文本、吟咏辨析、梳理思考,伴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合作交流,不断挑战思维高度,知识、能力、思维逐步分蘖拔节,最终收获成功、体悟生命本真、感味学习幸福。理解知识本质含义、外延及适用范围,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知识,建构完善知识网络,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二、问题试题化 在解题中巩固知识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天气图,回答问题。
1)甲乙分别是____锋和____锋;甲、乙两锋分别向 和____方向移动。
2)ABCD四点中,目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 ?在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3)ABCD四点中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
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B地的天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从上面例题不难窥探:试题设计必须以考纲为准绳,涵盖主要知识点,且要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深入浅出。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材料(浅读或精读),提取有效信息(表层或深层),联系定位相关知识点,筛选加工、整合迁移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摘 要】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当堂掌握好知识,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用以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要达到如是境地,必须对以往“知识传授方式”作一个彻底变革,即“知识问题化、问题试题化”。
【关键词】知识;问题;试题
乘一叶扁舟,驶进浩瀚深邃的历史长河,摇橹溯源,品味咀嚼木椟竹简、锦帛纸笺中的流香翰墨,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国家或地区选拔人才大都是通过“试题”来实现,以至于在名门望族、寻常百姓中频繁流传出“一卷定终生”、“鲤鱼跳龙门”等片面说法,多少士子为之趋之若鹜、前仆后继,纵使“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心甘情愿。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试题”在促进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课堂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试题早已摒弃了诸如“八股文”之类的陈词滥调及行文套路,少了众多纯粹记忆性知识的考察,更多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目光转及我校新课堂改革,如今也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笔者忝为课改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及践行者,偶尔在沙滩上捡起几只精美的贝壳,细细端详把玩,放在耳畔,依稀能听到海的声音,若有所悟:
一、知识问题化 在活动探究中习得知识
地理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和“程序性知识”(怎么做),不同类型的知识应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条件(硬件或软件),采取不同且与之相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都要尽量避免采取“填鸭式”或“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杜绝将知识毫无悬念、平铺直叙地告知学生,缺少跌宕起伏的教学节奏,稀有思维的碰撞斗争,激荡不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波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问题点、能力点、增长点,且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即“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学习,学习目标指向性强,教学效果好。同时,问题设计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问题要能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欲望;②问题要能启发调动学生思维;③问题叙述语要能引发学生产生积极及深层次的思考;④问题言辞要精炼准确、言简意赅。以《锋面系统》(湘教版·必修I)助学案设计片段为例,笔者作如下处理: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问题化
1.阅读课本P54锋面介绍及“锋面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锋面?锋面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气团?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2)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你能解释原因吗?
2.阅读课本P55冷锋介绍及“冷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冷锋定义:____气团主动向______气团推移所形成的锋面。
(2)冷锋锋面上为什么能够成云致雨?
(3)冷锋符号用_____表示,符号之前称为“锋前”,符号之后称为“锋后”。判断冷锋锋前、锋后的气团性质有什么不同?降雨位置如何(锋前/锋后)?
(4)尝试绘制“冷锋示意图”。
(5)冷锋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冷锋移动的方向与 气团运行方向保持一致。描述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特征?(提示:先判断受何种性质气团控制?再从“气温、气压、天气整体状况——阴雨或晴朗”等方面考虑)
3.阅读课本P55暖锋介绍及“暖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略)
如上所述,问题的设计与呈现,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堆砌,应对照知识网络,将问题逐一具体化、层次化,且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与能力梯度、深度,让学生有抓手、易上手。在这其中,学生先行自主阅读文本、吟咏辨析、梳理思考,伴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合作交流,不断挑战思维高度,知识、能力、思维逐步分蘖拔节,最终收获成功、体悟生命本真、感味学习幸福。理解知识本质含义、外延及适用范围,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知识,建构完善知识网络,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二、问题试题化 在解题中巩固知识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天气图,回答问题。
1)甲乙分别是____锋和____锋;甲、乙两锋分别向 和____方向移动。
2)ABCD四点中,目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 ?在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3)ABCD四点中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
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B地的天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从上面例题不难窥探:试题设计必须以考纲为准绳,涵盖主要知识点,且要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深入浅出。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材料(浅读或精读),提取有效信息(表层或深层),联系定位相关知识点,筛选加工、整合迁移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大学生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推荐阅读:
大学生登山大赛活动策划方案与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活动策划11-02
大学生保护环境07-02
大学生保护环境策划书10-02
大学知识产权05-11
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07-27
礼仪知识(大学生礼仪)08-17
大学生就业知识竞赛08-27
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10-25
大学生就业知识竞赛总结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