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2024-09-07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共12篇)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下面就如何改变过去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创新精神渗透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开放性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而在素质教育的氛围下,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使讲授的内容综合化、开放化,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双边作用。比如,在讲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我们就可以结合中国的戊戌变法,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所在,进而认识到当前到当前改革开放的必然必要性。又如,在讲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直美伊酣战之际,于是,将斯大林格勒战役于英美联军对巴格达围攻联系起来,并将雅尔塔会议关于建立联合国的精神与英美联军对伊战争合法性联系起来。通过综合、开放性内容的切入于渗透, 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达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手段突出多媒化

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的适当使用,既可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差,又能让学生眼观“景”而心生“性”。如在讲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通过电脑打出《圆明园复原图》《圆明园残景图》,让学生观察、比较,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由于采用电脑辅助手段进行授课,使学生产了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上得以轻松又自然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发。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使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突出综合性

历史是消失了的现实,它贯穿古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又着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是沟通各门学科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兴趣,扩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给学生以新鲜感、惊喜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绪,又给历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近而增加了历史数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之下的教育,需要创新型的教育者。笔者希望与教育同行努力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实践,把创新教育引入课堂,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历史课,创新意识,“以人为本”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2

关键词:科技史 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内容提要:

1、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意识

2、加强知识体系联系,让学生理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3、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从而面临着国内社会变革与国外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结合历史学科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历史视为“二流学科”,其中科技史知识又因其份量较小、地位较轻、内容表述枯燥而更不被人们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对蕴含于科技史知识中的人类的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作深层次的探究和挖掘。忽视了科技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转变应试教育下单向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注入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历史这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优势,更加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比如在学习了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时,学生提出西方先进工业技术为什么没能促进当时中国社会进步?以引进西方工业技术为基础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没有能让中国富强起来?对以上问题,我没有充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寻求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案,而是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开展讨论,并专门组织了一堂探讨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理解力,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经过学生激烈地争论,其结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当时中国教育落后,国人普遍素质较低;二是近代中国科技人才缺乏,技术革新后劲不足;三是封建官吏不善经营,管理落后;四是封建官吏贪污腐化,中饱私囊;五是封建官吏迷信洋人,崇洋媚外;六是受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及帝国主义的列强的压榨,人们思想观念落后,近代工业生存环境恶劣,自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生存的土壤等。对以上答案,我并没有给出优劣评判,而是首先对勇于发言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引导学生一起结合历史史料,抓住关键环节,分析事情的本质特征,归纳出最佳答案。从而使回答得好的同学倍受鼓舞,回答得较差的学生既不损自尊,又在畅所欲言的发言中获得快感,更加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组织学生比较学习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有一批富有强烈爱国意识的中国人如詹天佑不迷信外国权威、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设计,终于建成了京张铁路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学习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科技精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科学的品质,树立学习科技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加强知识体系联系,让学生理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把科技进步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纵观我国历史,从古猿因学会使用工具而进化成了人类;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第一个文明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为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雄居世界几千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一旦因受封建桎梏的束缚,如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人们的聪明才智被扼杀,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千年帝国再也无力阻挡西方文明的野蛮入侵。近代中国的百年悲歌就是警醒世人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获得大解放,创新意识空前高涨,国家科技总体实力不断上升,令世界无不刮目相看。五千年话兴亡,五千年论沉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历史这面镜子,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达的不竭动力。”的意识。

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极其璀璨的,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万里长城,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秦始皇兵马俑,再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兵团;赵州桥,一座千年不倒的中国制造;郑和下西洋,世界最早、最强大的远洋舰队;现代航天,圆中国千年飞天梦想。都无不说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这一切都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其探求知识,勇于创新的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刘建国《试论历史课中的“科技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

用心

爱心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3

关键词:历史;创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37-01

随着全国高校扩招规格的不断增大,向全国推行学科考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扩招意味着有更多的毕业生能升入理想中的学校。考试命题也必须会随考试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和教法改革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备课和教研方面,树立教师合作和学科知识综合、渗透的新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习惯于以学科为中心开展割据的单一教学。而历史教学的综合性、多变性,要求教师走渗透、兼容、团结、协作的新路子,尤其邻近学科知识的这种合作、迁移更为明显。例如政史地三科,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者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历史教学中,我们普遍经常地运用哲学原理,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主次矛盾,必然与偶然,内外因,阶级分析法去分析历史事件、评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又如,讲授巴以冲突问题,需同地理老师探求有关巴以两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等内容。需要了解政治方面我国对解决类似问题的原则和立场等。通过这些学科渗透性问题的解决,学生对跨学科问题形成的认识就不是过去那种孤立的、片面的认识了。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多侧面的。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许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合作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适应知识经济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教学中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不是随意地创造和想象,甚至幻想,而是一般表现为打破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依据较为新颖的且有一定科学性的论据而支持的独创见解。而这种思维品质恰恰是素质教育今天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的。为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多种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如:以历史知识和现实热点的结合而产生的知识美激趣,寻找学生关注的焦点设疑激趣等。如:讲到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略问题时,设问:日本今天教科书否认侵略性质,你怎样看?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2、改变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问题式为主线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推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更重要的是课堂实践的操作上把鼓励、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作为主旋律。

首先,课堂上随时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和积极竞答的课堂氛围。

再者,课堂教学中时时渗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如: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讲到中国古代史“两宋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两宋为什么又积贫积弱?”启发引导学生从宋初封建集权的弊端为起点,对北宋历史发展重新认识,然后得出多种讨论。另外,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增强换位思考的意识,即逆向思维方式。如:讲到世界现代史“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若二战前大国早早放弃绥靖政策,世界大战是否有避免发生的可能性?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不但要多加引导,而且对有此思维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

3、努力增大学生知识的外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因素。例如,讲到清朝摊丁入亩而实行的地丁银制度时,与明朝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进行对比,教材主要是简单介绍了背景、内容、结果,表象上看均为赋税折银摊丁人亩而收税,但实质上内容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介绍和扩展两项税改的不同内涵。即:一条鞭法虽人头税折银摊丁人田亩,但国家税收项目始终包含有人头税,并随国家所控制的人口数额及其他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人头税并未废止,而地丁银则是把固定的人丁税额摊入团,以后田亩成为惟一的征税标准,而不随人口变化而变化。实际上中国古代史长期存在的人头税被废止了。通过这些知识的扩展和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分析,才能创造性地得出两种税法推行后,纳税的丁身所承担的义务及国家对人身的控制是不同的这样的理性结论。

三、科学地分析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现实,展望未来

历史知识都是对过去的记录和总结,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代,展示未来,做到以史为鉴,指导现实和未来,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归宿。

例如:中国近代史讲到本世纪末,1957年以后“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给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经济发展规律和国情教育。这样,需要对“左”倾错误的根源、表现及当时和深远的危害进行透彻的分析,并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规律速度与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去分析,然后得出以下结论认识:1、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否则会受到应有的惩罚;2、统治者制定的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繁荣和衰亡;3、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而使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4

首先, 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包含着一定的能力成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它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 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 历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培养里, 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 记忆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 历史的记忆力是以对所记内容的理解为前提条件的, 离开了对内容理解的记忆, 对历史学习而言, 没有多大的意义, 而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 就应该包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再如, 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又一重要能力。如果采用一般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方法的话, 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思维可以划分为历史再现性思维和历史创造性思维。因此, 在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应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其次, 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 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 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没有发明和创造,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历史“一度性”的特点所决定, 在史学研究中, 任何一种接近科学的结论的得出, 都是以充足而翔实的史料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史家对许多历史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则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但是,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 仍然大量存在着用采取忽视和削弱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 去培养所谓的“历史创造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 一味地强调调动学生“思维”;设计大量超越学生水平、难度很大、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 (非常专业) 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却不给或不可能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这种做法, 违背了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 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了。

再次,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 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不仅同教学目标联系密切, 它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测量和评价之间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 真正要做到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就必须从历史教育的整体改革入手, 全面解决当前历史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问题。例如, 在教学中, 长期以来形成的史实加结论的教学内容模式不变, 创新的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就只能流于形式。因而, 在教学内容方面史料和观点的取舍固然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怎样的教育、教学思路来选择材料, 创建历史知识结构。非常遗憾的是, 当前不少同行仍将精力放在史料和观点取舍的问题上, 而对中学教学中历史知识结构的改造和创建问题却鲜为问津。而这正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再如, 在怎样搭配教学组织形式, 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用哪些教学测量和评价方式方面,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僵化、教条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些都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50周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 历史学家内文斯(Allan Nevins,1890—1971)曾经说过:“人类经过了世界大战的洗劫,现在正好像一条经 历了暴风雨的大船又再度驶向一个未知的大海。水手们需要观察星座,校正航向,而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正是悬 在天上的星座。”50年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要问: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是否成了“悬在天上的 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导航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发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 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一问题,仅就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 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历史意识,即是人 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 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 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 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1〕

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各国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 问题。由国家教委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 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并规定要“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各有关部分将这一总的指导思想 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教学提出“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使他们认识到坚 持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以及“能运用所学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正确观 察和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提出“要树立奋发向上、积极改革、追赶先进的 精神”、“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以及“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 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国历史教育目标的构成中,也提出“帮助学生形成 正确的历史思考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研究连续性和变化性的,对 当前和将来的每个问题,也只能以那些在历史上已发生过的事件和人们的看法为依据,加以理解和认识。这些 看法,决定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方式”。〔2〕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使中学 生“认识各时代对于今日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使之从其所处时代与本地区的关系上去理解现在所继承的 文化遗产,养成爱护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态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高中历史课的目标为“ 加深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和生活、文化领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具有对国际社会 能主动适应的民主和平的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需的自觉性和素质”。〔3〕可见,各国历史教育目标均十分重 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这是因为,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过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另外,意识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同时,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渗透着思想教育 的要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等等,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

用心爱心专心 1的。

近年来,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 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并实验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日本西谷稔教授在其1982年出版的《历史 教授学》一书中,专题介绍了1973年的一次中小学生历史意识调查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 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中,介绍高中学生对十五年战争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材料。我国上海的几位历史教师 在1992年对中学生历史意识作了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和论文《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初探》。我国台 湾地区则有黄俊杰教授1982年在一次中学历史教育研讨会上所作《历史教育与历史意识的培育》的专题演讲。此外还有徐雪霞教授1988年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意识的分析》等。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 遍的重视,除了其本身在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青 年以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的薄弱。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历史意识被学生接纳吸收的程度如何?证之今 日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言行,无可讳言是贫乏的、低落的。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坏古迹,醉心外来 文化而不知取舍;在思想上,台独邪说谬行疑惑大众,扰乱心理;在商场上,仿冒猖獗、套汇移民、恶性倒闭 等事例屡见不鲜;在生活上,奢靡浮华无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见所闻无所认同于炎黄祖先,无所认同于伦 理道德。”〔4〕黄俊杰教授在1994年6月的一篇短论中指出:“造成这个时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为复 杂,但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只生存在‘现在’的此时此地,他 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更是毫无展望。„„ 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心胸浅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 这些人在少壮求学时代,未能经由历史教育而培育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 的俘虏’而不自知!”〔5〕从其他几处调查的情况看亦不乐观。例如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关于高中生对“十五年 战争”(1930—1945年)认识的调查中,157名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表示“知道的”仅48人(31%),“近期才知 道的”30人(19%),而“不知道的”有79人(50%);在另一次对88名学生的调查中,对南京大屠杀知道的 仅41人(47%):说明这些高中生有一半以上是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当被问及太平洋战争是何性质的战争时,88名学生中认为“日本进攻其他国家的”仅43人,也不到一半,其中竟然有12人(14%)认为是“解放亚洲 ”或“日本自卫”(各6人)〔6〕。上海某区在对12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有90人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 民共同创造的”(75%),另12人(10%)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回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仅18人(15%)。在被问到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时,虽有79人(66%)回答“历史发展有规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时有,有时无”,有7人(5.8%)回答“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在对战争问题的调查中,这120名高 中生有30人认为正义战争的标准是“符合本地区人民利益”(25%),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实力”(58人,占48.3%)。在对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251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意识 也有待加强,因为有34%的学生回答只是“不损坏”或“与己无关”。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 是极其复杂的。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 和历史考察能力的低下,这些无不说明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全 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无论是课 程开设的合理性,或是教材编写的适用性,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单一的必修课程结构的突破,有助于学 生历史意识的增强。从调查资料所显示的情况看,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历史知识面的拓展,而且有利 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活动课则更为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天 地。综合型“社会”课的开设,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与 环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 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教育。”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极有好处。另外,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十分重要。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研究不同,有些内容,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是必要的,或者是允许的,因为它有助 于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却并不重要,或未必合适。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历史意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 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 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 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 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 :“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 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 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 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 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 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 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 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 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 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 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 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老师主动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结果和结论就是他们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因而,在课堂上本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现在的课堂即已经演变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在讲台下总是沉默不语、毫无生气也毫无学习的兴趣。这就导致学生的思路变得愈来愈窄,而对书上讲的一切知识内容都想当然,甚至连质疑的意识都变得淡薄了,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也在无形之中被约束了。

虽然有些学生在历史考试中能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事实上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和掌握历史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内容,考完试便转瞬即忘。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过程的行动者,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逐步引导其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即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将“苦学”变为“乐学”,从而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来。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造性活动当中的一种主体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其智力可以得到最大效果的发挥。因而,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平等的身份,大家和谐相处、真诚以待,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进入创造性与积极性充足的最佳状态。

实行民主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于是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陈述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创造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没能让他们通过表现自我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会变得毫无激情,在他们看来,上课就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煎熬。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对创新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变得更加自信自尊,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

三、拓宽历史知识的外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独特的特长,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教师的任务便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长,以达到增强自信、弥补不足的目的。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教师要利用一切外部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将优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品质与能力,并且充分发挥和提高身心的潜能。

拓宽历史知识的外延,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具备了“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这一过程。其中,在明朗阶段,创造的主体突然间因为受到特定的情境下某一个特定的启发所唤醒,于是创造性的新意识就猛然出现了,而且之前的困惑也在瞬间顿时化解。在明朗阶段,常常会有很多的灵感被触发,使人突然受到启发。总而言之,人贵在创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得具备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和创造性的人格,还要充分地把握住学生创造心理的需要和心理的压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学习的优质环境,并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最新的科研成果。只有创新型的历史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视为己任,才能推进学生创新意识潜能的开发,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型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开永.和谐师生关系与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02)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7

关键词:创新意识,初中历史,学习氛围

初中, 是青春活泼的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 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初中扎实的基础, 怎么能够去面对以后高中、大学艰难的学习任务; 初中, 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所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尤其重要的。而对于初中历史来说, 这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不仅需要传输历史知识, 完成思想教育, 更要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其实, 创新意识也是一个抽象的定义, 就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讨论。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创新意识打基础

创造气氛, 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条件。一堂课上最主要的就是气氛, 假设气氛好, 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提高, 热情度就会增加, 从而大大提高了一整堂课的质量。反之, 如果一堂课的氛围是严肃的, 面无表情的, 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 这一堂课就会大打折扣。因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程上, 老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思路, 多提出有效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 多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对待同学提出的问题, 老师要认真面对, 从而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是第一个条件。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的初中历史创新意识

多媒体是现在老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多媒体推翻了传统的手写的教学形式, 这种形式在教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创新。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4 课“夏、商、西周的灭亡”的课题上, 这个课题如果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 上课的进度就会很慢, 可能商的灭亡老师的板书还没写完, 整节课就已经到了下课时间, 而这个“夏、商、西周的灭亡”课题如果用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的话, 老师只需要动动手里的红外线笔, 整个板书或者是关于“夏、商、西周的灭亡”的有关视频就呈现在了学生们的眼前。所以, 多媒体的运用, 其实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对多媒体的教学形式的运用, 可以让同学感受到创新意识从而有效的去提高它, 也能让同学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初中历史的氛围, 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时下热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思想品德课还是历史课, 一味地去讲解书上的理论知识总是枯燥无味的。一节课下来, 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反而还会使一堂课的质量降低。所以, 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 不但要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还要在讲课时与时下热点相结合, 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肯定吸引不了学生, 要是能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起来, 就会使一堂课妙趣横生, 从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 在上人教版历史教材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第5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教师可播放有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下报道给学生看, 将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 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 这样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进一步增强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

四、探索课外学习活动, 提升初中历史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 一节课45 分钟的学习往往是不够的, 学生们不仅要吸取书本上的知识, 对于课外的学习也要有效地加强。发展课外学习活动, 对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同样也很重要。有关课外学习的活动有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课外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创新意识。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的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课程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班上举行“听老红军说抗日战争”的班会, 对“秦王扫六合”进行热烈的讨论, 由此展开一场辩论赛或者让学生们关注节庆日等特别日子, 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调查等的形式去了解这些特别的节日的历史背景、整个起因和意义, 然后再让他们利用通过这些渠道得来的资料以小作文或者是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最后老师再开展“创意演讲大赛”“学生们互相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 以达到相互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目的, 时间一长, 学生们就养成了主动去记录的习惯, 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还让他们增长了初中历史知识, 对提高他们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创新是一切的源泉, 没有了创新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历史知识要通过创新意识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所以, 对于学生们来说, 初中历史知识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创新意识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所以, 在大力培养学生各项发展技能的同时, 对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也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明云.创新意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华章, 2013, (16) :283-283.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8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 培养学生自信心,营造勇于发言的氛围。

学生没有自信心大都是因为害怕自己的表现得不到认可,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是否具有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识是关键。具有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识,教师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不管学生表达怎样的观点,都会有意识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但是,光有意识还不够,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例如,在学生表达观点时,即使错的离谱也不要叫停学生的发言,不要直截了当的做评论,特别是在讨论开放式话题时,更应鼓励学生舍弃对错的观念大胆去想去说。又比如,对“学困生”决不能冷言冷语,而是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信任。[1]

2. 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勇于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强的学生相对好奇心弱的学生更喜欢钻研,更勇于创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当学生提的问题超出了课本所限制的范围,或学生对课本上的观点提出“不恰当”的质疑时,教师不能一概一棒打死,而应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具有站在历史的角度运用客观历史规律去分析事件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大胆质疑给予鼓励。

3.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轻松活泼的氛围。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沟通交流,教师就要舍弃自己只管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只管在下面坐着听的传统“一言堂”模式,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当学习的主角。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的参与过程。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是以往的事件,与学生所熟知的现实距离甚远,而且任何历史时间都是唯一的,不可能重复出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另一方面应让学生尽量多的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等。

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主要的手段有两个:第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教师别出心裁的设置一些学生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也就是留下“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第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教师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些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探索性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发现、分析,然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挣脱课本观点的束缚,大胆质疑,提出新的见解,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3]具体来讲,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己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创造性解读,从不同角度多提几个“为什么”,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为什么”的质疑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晶。在鼓励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提高的途径大致有以下两点:

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具体方法就是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答案。有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犯错并让学生指出,使学生看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从而对独立思考有更深的认识,最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要求每一组的学生都要准备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然后由另外几组同学自己思考答案对问题进行解答。[4]

2. 重视对开放式问题的运用。

所谓开放式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回答者只要能对自己的见解自圆其说就行。[5]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设置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回答角度,引导学生做不同的思考,从而得出多个结论。在回答开放式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得到加强。[6]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但是只要我们多措并举,能够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予以有意识的培养,是能够取得实效的。具体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本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还要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用创新的思维认识历史现象,从而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时代赋予当下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肩负起这个责任。高中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期, 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从营造氛围、创设情境、鼓励质疑三个方面入手, 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振平.创新意识与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7) .

[2]靳颖.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历史教学, 2000, (8) .

[3]吴敏.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历史教学[J].宿州教学学院学报, 2007, (5) .

[4]高春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 2006.

[5]韩萍.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世界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8, (9) .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9

一、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中心”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中心”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材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相关知识, 尤其以文字叙述为主,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只作概括叙述和介绍, 而学生喜闻乐见的是生动的描写和详实的介绍,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自新课程改革以来, “一标多本”为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提供了可能。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 在学生对教材内容了解的基础上, 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本节课内容以学生自主呈现知识为主导, 学生分别扮演商鞅、秦孝公、新旧贵族、老百姓, 分角色陈述不同人物的观点,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课堂之中。进而引导学生从阶级立场和历史大势角度分析商鞅变法, 这样既能将学生引入历史学习中, 又能把历史规律、历史概念的学习融入其中。这种打破常规的开放式教学, 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展辩论、演讲、讨论等多种活动, 让学生自己编写或表演历史短剧, 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历史表象及历史本质的认识。在“罗斯福新政”一文的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以193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上台演讲, 参与竞选美国总统, 演讲的主题“如何克服经济大危机”, 其他同学在听取演讲后投票表决。这样, 学生在亲历“竞选”的活动中, 既锻炼了演讲口才, 又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2.利用教育智慧, 把握生成。精深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前提, 在教学中, 随时可能产生偶发事件, 教师对偶发的事件应及时作出专业性的引导, 及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具有延伸教育性的事件, 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如在《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 某桌两位学生一本正经地演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相会握手的情境, 引起了其他同学对此情此景的关注。我便因势利导, 问:“从刚才‘马克思’与‘恩格斯’深情的握手中, 你们能想到什么呢?”“他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他们是共同合作的伙伴。”“他们是未来世界的设计师。”诸如此类的答案纷至沓来。而这些, 正是对偶发学习事件有效利用的结果, 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热情。在《美国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在板书“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时, 特意对美国两个字加上了引号。学生一眼看到板书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产生疑惑:美国作为一个国家, 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学生在认知上便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求知的动力一旦产生,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达到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4.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并将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引进课堂,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在《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的教学前, 笔者板书了两个词语:“工场”和“工厂”。学生质疑笔者, 字是不是写错了, 当今世界上用得最多的是“工厂”一词, 那么“工场”与“工厂”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话题一转:“此前我们学习历史时, 遇到最多的是‘工场’一词, 如‘工场主’‘工场手工业’等, 那么‘工场’是如何演变为‘工厂’的呢?”这一问题情境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开发现代化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中心”意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以信息量大、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 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多种感官的发展需要, 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文时, 笔者选取了有关巴以冲突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看该视频来感知中东地区的不安定, 使学生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味历史的真实, 感触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置身历史中, 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强化“学生中心”意识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有了自信心, 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1.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培养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 要做到“学生看书能懂的不讲, 学生互相讨论后能懂不讲”, 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自信”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体验中说出“我行”。

2.经常与学生谈心, 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自信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 意味着受到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信品质将得到提高。

3.创设体验氛围, 培养自信心。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 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 进而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4.鼓励小组合作, 协作共进。学习交流时, 笔者进行坚持异质分组的原则, 由组织能力稍强的学生担任记录, 由思维能力稍强的学生进行归纳, 最后由语言能力稍强的学生总结发言。在合作中优势互补,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博采众长, 无论对历史现象的分析, 还是对历史问题的阐述, 都会收到扬长避短、此叩彼应的教学效果。笔者提倡“平等互动, 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文时, 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题, 确立了“交往”和“冲突”两条主线。然后, 让几个小组自己选择框题进行研究, 组内探究交流,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分享收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笔者只发挥了主导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通过疑难问题的解决, 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自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初中历史具有承上启下的学科作用, 而这时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确立和完善的阶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中心”意识, 既可以丰富历史课堂,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历史课脸谱式的看法,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新课改下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彰显学生的“人本”意识, 活化学生的心理体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生中心”意识, 历史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2) :16-17.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10

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评述”等。这些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如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单元中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子目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局势和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当时中国革命不能一味模仿俄国革命攻打城市,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最终使中国走向革命的伟大道路, 是中国及至全世界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同时联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也是人类又一伟大创举,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外,还需有改革创新的胸怀,学习的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入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为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和爱国主义因素,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每一节课中。抓住那些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使学生从具体的史实,尤其是从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身上,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受到切实的教育。

再如学生的忧患意识的培养也是历史科学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征。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专门的讨论会,讨论“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使学生认识国家落后,人民贫穷,科技得不到发展,抵抗外来侵略能力就弱,就要挨打。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富强靠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评析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评析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有名的三次革命运动的课文时,每节课可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按层次对领导人物、主要目的、革命性质、革命作用和最后的结果进行了解分析和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三次革命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的,代表的是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救国救民方案是行不通的,所以导致最终的失败。再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何能战胜装备精良有美国做后盾的国民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史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道路。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还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11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许多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有的学生甚至一节课就在那里坐着什么事情也不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方面都是由于学生学习意识差造成的。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应有以下三个转变: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有利于以上三个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新课程要求渗入到每堂课中。教师的行为转变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否改变。思想指导行动。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我在教学生之前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以下几个特点: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都有话语权、思想权、活动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面对问题,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表达的权利。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学生不管是答对还是答错了,都应该让学生回答出来,给学生以自信。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教与学、师与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始终是和谐的。教师要给学生适当地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长起到带动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始终保持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的态度,确保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2.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由于这种交流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3)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4)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互动,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主要看教师是如何调动的,我的做法就是讲课要少讲,学生要多练,少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时候教师讲得过多,就会使学生一头雾水,学生也不知道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非常差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效果要看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讲解的。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参与我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总之,中学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多想办法,把课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教师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历史课培养创新意识 篇12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 许多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教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 坐等上课, 课前不预习, 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记笔记, 或呆坐听着, 上课不得要领, 没听到门道。有的学生甚至一节课就在那里坐着什么事情也不做,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方面都是由于学生学习意识差造成的。

一、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教师的角色应有以下三个转变: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所以, 课堂教学设计中, 应有利于以上三个转变,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使新课程要求渗入到每堂课中。教师的行为转变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否改变。思想指导行动。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 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是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 我在教学生之前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 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 促进者的角色有以下几个特点: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 教师要积极地看, 积极地听, 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 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更加高涨。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与他人友好相处, 培养合作精神。

二、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实施有效教学, 实现教学相长, 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 师生都有话语权、思想权、活动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面对问题, 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表达的权利。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 学生不管是答对还是答错了, 都应该让学生回答出来, 给学生以自信。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与学、师与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发展始终是和谐的。教师要给学生适当地分成学习小组, 让小组长起到带动作用。因此, 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 始终保持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的态度, 确保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2.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 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由于这种交流是多向性的群体交流, 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 获得成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 达到教学互动、互促, 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 实行最优化组合, 组建“学习合作小组”。 (2)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 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3) 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 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缩小优差生的距离。 (4)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 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以便适时引导、点拨, 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互动, 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主要看教师是如何调动的, 我的做法就是讲课要少讲, 学生要多练, 少讲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时候教师讲得过多, 就会使学生一头雾水, 学生也不知道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非常差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效果要看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讲解的。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参与我们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上一篇:综合型阅读理解训练下一篇:创新思维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