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创新谈

2024-06-22

历史教学创新谈(精选12篇)

历史教学创新谈 篇1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自我创新, 从而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鉴于此, 在教学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刻不容缓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历史教学的发展需要, 历史教师应遵循当下的历史教学要求, 对历史教学的原则、内容、手段、模式以及教师队伍进行自我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师生关系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随着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素质教育日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角”。作为一门人文科学, 历史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 历史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考验。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去探索, 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历史教学进行全方位彻头彻尾的创新, 以期推进历史教学的创新发展, 最终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掌握历史知识。结合平时的工作,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历史教学原则的创新

历史教学原则, 大体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以及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 等等。这些联系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分析历史, 从而规避前人之“失”, 学习前人之“得”, 培养其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最终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历史教学原则就必须创新, 要采用多维教学法, 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由此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 使初中历史教学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二、历史教学内容的创新

目前, 历史基础教育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于或热衷于把搬运课本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 老师教得死, 学生也学不活, 这样就将一门本应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科结果弄得死气沉沉, 学生厌恶。这种教学内容只看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记忆, 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 历史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处理历史材料、阐述历史事件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初衷, 实现历史教学由基础型向基础应用型的转变。有鉴于此, 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逐步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习惯, 改变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学习盲区, 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只有如此, 才算是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历史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向来丰富多彩, 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如今, 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相应地, 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 尤其是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思考, 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无论是老师, 还是学生, 都奉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学生们基本上不会针对现实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 这种学习方法导致大量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也许, 我们会觉得遥远的历史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 但实际上, 生活中处处都有历史的痕迹。例如我在讲“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 让学生首先了解与鸦片相关的知识, 逐步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 使其认识到鸦片是毒品, 那么当前毒品是怎样危害社会的呢?我马上设计了一组禁毒宣传画, 然后联系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和现今毒品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让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远离毒品?这样一来, 学生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 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力。

四、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学创新的推行, 最终还要依赖于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的创新实践中, 必须培养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队伍具有创新能力, 才有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那么, 历史教师如何做到自身创新呢?大体来讲,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首先, 做有生命力的教师。其次, 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富有热情, 且诚恳、生动, 最好还要有激励性、启发性, 而且能够将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进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受到强烈的感染;再次, 教师应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 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 做一个拓宽学生视野的引导者。

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期, 初中历史教师如果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并加强师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总之, 就是教学生之前将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以及知识库加以完善。

另外, 进行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鉴于此, 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 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 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 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运用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来指导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实践, 是培养全方位、创新性人才的最佳途径。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靠着刻苦努力、勤奋钻研的学习精神, 凭着上下求索的顽强毅力,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时代的滚滚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严国华.浅谈历史教学创新, 宜春日报, 2012.04.21.

[2]吴小晴.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历史卷2009.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3.

历史教学创新谈 篇2

《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在新课标下,教材只是种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质疑问难,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历史认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课后学生问:“匈奴人采用了那些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张骞为他们效力?”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有学生问:吴广是怎样被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甚至还有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如讲夏朝的建立者是谁时,竟有学生问我:老师夏朝的建立者真的是禹吗?我看应该是他的儿子启才对。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育论文,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三、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创新 篇3

但是,在课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教学工作着对创新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出现了为了创新脱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违背了创新的真谛的现象,这些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只注重表面层次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忽略了教学的本质。

创新教育,它的宗旨就是要以人为本,以课堂中探究知识的、活生生的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历史教学也必须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勉强为之,是要行之有效。通过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对历史教学的创新有以下的感悟。

一、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是创新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想创新教学,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但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学生。教学者对教育理论知识和新课程标准已经仔细认真的拜读,也领会到其中的内涵,也都努力向着创新方面迈进,只是大多数的老师想的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如何改变、更新,这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改变,最致命的的是他们疏忽了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我认为,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你所涉及的一切思想、理念,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你的改变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更好的发展,若改变的重心脱离了学生,还能发挥出实际的意义吗?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课前我安排一个小练笔,談谈你对西域及丝绸之路都有哪些了解,你还想关注那些相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摸清学生现有的知识在什么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后,在进行备课,就不会出现低估学生能力或高看学生能力这样的弊端,能给自己的教学找到一个很好地切入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上,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系统整理成线,汇集成成熟的问题提出。学生有了课前的准备,都成了有目的的来接受、探索本节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出击。像张骞出使西域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些问题我是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畅谈见解,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客观的评价,最后加以归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老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应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学生的特征,将一些课程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成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这一剧情的安排上,巧妙地运用人物表情和动作,充分体现文成公主思乡之苦,学生还加有旁白,挖掘文成公主内心的思绪,更让观众理解剧情。旁白大致是这样的:在途中,她常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想到此时的长安城繁花似锦,人马川流不息,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很快抹去眼泪,毅然踏入吐蕃地界。这样的剧情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且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都积极踊跃的想要参与其中,这就是因为兴趣,致使他们的热情高涨,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渲染的活灵活现。不仅仅是历史剧可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还有其他的教学方式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辩论会、诗歌朗诵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静下心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但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创新合作教学,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识到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面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增强小组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向学生布置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它有助于学生从切身体会中认识到,学习的成功需要同学的帮助,在和小组同伴的共同学习中自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如果有些学生仍然坚持不喜欢小组学习,教师可以有条件地决定让其单独学习。在独自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仍要让其参与小组活动。

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我觉得合作式学习是否真正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与探索,是否有勇气面对挫折与失败,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责任感、心态与自身实力。另外,每一位教师还要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探索本学科合作式教学之路,真正让合作式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如同合作学习专家约翰逊所指出的那样: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它不是一件易事,但却是值得我们去做的。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推进创新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实际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后情感受上、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不过,我前历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上做文章,使自己教学更趋完美。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不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同的,可否试它一试?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可否注适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式充满思辩性、挑战性、生动性呢?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的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不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一形辩论。如郑和下西洋、殖民主义的后果、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对中国有影响的问题,都可分为辩题。不必担心学生越辩越糊涂。

浅谈中学历史创新式教学 篇4

在中学开设历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中学的历史教育并不需要用观念来武装学生,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思维。从物质层面讲,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是既定不变的;从认知角度讲,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可以变化的。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质,明白做人的道理,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二、学生历史学习现状分析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从本质上讲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很多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会因为内在概念的不明确导致学习困难,失去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热情。其主要原因有学生对基础性概念、核心概念没有掌握;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浅层,未能对历史概念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缺乏最基本的主动性。

三、历史教学创新思维

笔者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总结了部分文献资料,将历史教学的创新归结为两点。第一点是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与理解的创新,第二点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书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创新是浅层的创新,是形式主义的,学生从中只能获得对浅层知识点的认识。将创新后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才能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精神的飞跃进步。但是,我们如果只单纯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忽略了对内容进行创新,学生从课堂中只会获得平庸的思想,或者说是教条主义的知识点,即便我们的教学方法再新颖,学生得到的无非就是一些历史小故事,有悖于我们目前的教学大纲要求。

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即对教材的创新性分析与理解,就成了历史教学创新的根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要做的主要是探求简单的历史表象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发展规律。比如,中国封建王朝的改革问题,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面上的理解,而不对该部分内容作创新性的分析理解的话,我们所能做出的分析恐怕只能是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但如果我们总结历史上的几次改革,我们就能发现每一次改革所处的社会背景、改革的目的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当然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绝不是让教师对理论进行生搬硬套,强行地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起来。

四、历史教学“三步走”模式

1.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教师除了要对书本知识进行介绍外,还应当做到对重难点进行深层分析。不但要对简单的历史概念进行本质分析,深入浅出地点出其内涵;更要抓住不同概念的对比性,既指出其共同的特征,又要道明两者间的区别。现在的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做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整个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

2. 建立知识体系的模块化教学思想

知识体系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的历史概念的并集和交集。此处强调的模块化教学思想并不意味着要去割断历史事件的整体联系,而是多角度去构建知识体系。不同的历史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按时间去划分,也可以按人物去划分,而本文所要介绍的则是新的划分标准。如我们可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三条总线,由此出发去建立历史学知识体系。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都涉及这三者的变化,这为此类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可实现性做出了理论依据。

3. 善于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没有现实,也就不会有历史,历史对现实有实践指导意义。笔者在本科实习期间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历史,但是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其实这就是因为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人为地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切断,历史本身也由此失去了现实意义,变得毫无乐趣可言。

五、总结

我们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的内涵,不但要创新,同时也要去创造。创新性的教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创新型的教师。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创新意识,即便我们有再好的历史教科书,历史课也将会被我们上得一塌糊涂。

摘要:作者从自己的在校实习经历出发,对历史教学的目的、历史课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现状作了概要总结,提出了历史教学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教学‘三步走’模式”。

历史教学创新谈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里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初中历史的教学不仅以书本为基础,而且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创新历史教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知识向深度和宽度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多元文化里,丰富独特的中华历史文化。为此,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作以下浅谈: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书本为基础,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服务教学。初中历史书本知识,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利用网上的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历史资料服务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历史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传统历史教学课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 》,老师下载《 鸦片战争》的影视、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图片等服务于教学中,通过老师的精讲、图片展视、视频展视,学生觉得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印象。打破了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描述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视网络资源的图片、视频,演示具有形象生动性,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质疑——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趣,其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教学新内涵。

二、在新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了解相关的、感兴趣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长期如此,学生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倚赖性太强,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反之,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指导学生阅读、感受、感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其独立思考、认识、体会,老师起到解惑、组织教学、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在新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搜集历史课文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彼此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在课外随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更多地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信息搜集历史课外资料,以丰富教材。由于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史论结合,脉络清晰,跳跃感强,但内容不详。因此组织适当的素材,丰富历史教材内容,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收集历史素材的任务由学生完成,再交由教师审核、组织,然后返回给学生。

四、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教学中为学生组建丰富多彩的栏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被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之中,教师执行“预定教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形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更缺乏自主创造,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无视学生的要求、爱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生厌的对象,进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在网络信息条件下,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认识。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爱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在新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创造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成果。

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手段让学生大胆地对知识进行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开发。在历史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观点显得科学、先进,有证据和说服力,他们把课文中的历史知识领域拓展得更宽、更实在。教师鼓励学生拥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通过这一思索过程,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其见解有新意。然后及时让学生学会记录自己及别人的新见解、新看法、新观念等,最终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学会创作出新的历史知识成果,发挥出学习的价值性,打破传统的以分数评价体制,改为以创新历史成果评价人才。打破了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追求人才创成果价值最大化,这是新课堂历史教学价值最后所追求的结果,而不是看分数的高低。运用这一创新成果教学法,从而实现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成果由少到多,成果价值由小到大转化,由无价值向追求价值最大化转变。

谈创新使用历史教材的教学尝试 篇6

【关键词】整合教材 开发教材 重视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圣经式的教材观,把教材看成教学的唯一,把学生全面掌握教材看成是教学的全部,这样就把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变成了单纯的识记与背诵,学生学得辛苦、劳累,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教师不仅是教材的讲授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材,让学生通过教材不但掌握知识,更能发展智慧。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创造性使用历史教材的体会。

一、整合教材,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每门学科都有一个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对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而不是死记硬背零散的知识。对历史学科来说,其认知结构无非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的荣辱得失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不是一些零散的、演义的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根据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目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用活教材,使他们能从纵横两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比如教材的目录的编写很讲究艺术,力求用简约的文字直接切入主题,抓住要点。每课篇名本身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而且语言精美简练。巧用目录和篇名,就能向学生勾勒出历史的阶段概况及特征,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7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第18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第21、22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在学习之前先向学生说明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学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明朝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什么表现?”学生经过认真讨论和思考很容易得出正确结论。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出现了“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有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从目录入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了明朝基本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二、开发教材历史地图资源,发展学生通过读图理解利历史能力

在历史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配备了大量的历史地图,同时,还专门配有彩色《中国历史地图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重要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伟大古都、杰出工程等。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如学习唐、北宋两朝历史时,引导学生观察《唐长安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大致了解两城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两城的平面图作一比较,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宋朝城市比唐朝城市商业发达:北宋东京打破长安城“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的限制;东京城有早市、夜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通过如此的反复观察与对比,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历史地图课件,形象展示历史事件。如如对《郑和下西洋》地图,运用多媒体动态效果插入一艘船只,沿着郑和下西洋路线移动,随着船只的漫漫移动,依次闪现出发点刘家港、沿途所经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对学生来说,这样就更形象、更生动、更好理解了。

三、重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丰富历史教材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不要求学生掌握,有的教师就忽视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但阅读材料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能力较强的同学加深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讲到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时,穿插风趣幽默的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唐官员胸口的黑痣,这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深刻印象。再如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课本在介绍了《资治通鉴》的体例、范围、价值后,又有一大段小字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文化思想材料的教学,加强良好品德熏陶

谈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篇7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而是乐于、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激励他们敢于突破权威, 敢于“质疑”。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教师要充分肯定, 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精神的培养

所谓的创新精神, 就是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 而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就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言, 创新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 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消除他们对权威的恐惧感。因为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 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这需要创新者不但有勇气和胆魄, 还需要创新者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 怕权威, 怕困难, 怕失败, 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 创造的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

其次, 教师可从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形象入手,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是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二是鼓励学生猜想, 异想天开。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此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活动课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到社会、到生活中去捕捉灵感, 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探究的过程, 拓展为创新的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篇8

关键词:教学创新,历史学教学,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教学中的第一要素, 也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下面本人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就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 是创新的先导, 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 《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 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课习惯于“一言堂”, 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 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二、历史教学模式要创新

教育教学强调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互动过程,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 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

1. 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培养其创新精神。要通过质疑、探究、讨论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注意观察、倾听并参与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教学内容, 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 分享师生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同时, 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肯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大胆使用历史假设。例如:战国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 是李冰在治水过程中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为让学生体验都江堰修建的艰难, 感受李冰为首的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我设计了这一问题:假如你是李冰, 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材料、设施的条件下, 如何在汹涌澎湃的岷江中流做堰?你的设计与李冰有何不同?分组讨论后讲出你的设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跃跃欲试, 大胆设想……这样, 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能使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围绕主题创设情境, 激趣乐学

历史无法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 可利用现有的历史资源, 连同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 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 根据教学的需要, 采用现代技术, 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 打破时空限制, 化远为近, 化静为动, 图文声像并茂, 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动态性的画面和音响, 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兴趣盎然, 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思维极其活跃, 内心产生共鸣的同时, 也得到了启迪。

3. 课堂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教师的提问, 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 环环相扣, 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其次, 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 突破传统思维定式, 进行求异思维,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4. 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的创新

在教学中,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的作用。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对发挥教学导向功能, 促进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的教学评价, 只是单纯注重评价教师讲授情况,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评价的创新, 应突出全面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应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 教师对自身教的评价及第三者对执教人的综合评价几个层面。其中,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应突出对学生重在激励, 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历史课堂上, 如不管对错与否, 一律真好、真棒的灌迷魂汤的评价做法, 是不可取的!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恰当分析其思维独创之处、有待完善的方面, 明确教学导向, 引导学生勇于发散思维, 求新、求异。我们要明白,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明确学生的肯定之处与不足的方面同等重要。

三、健全机制, 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学创新必须依赖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 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 组织开放式的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时期, 初中历史教师若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加强师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初中历史教师只有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进行创新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创新教学 篇9

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中学生的认识往往带有各种感情色彩, 大多数学生不是用理智来支配感情, 而是用感情来支配理智。因此, 中学生是否喜欢历史课, 对历史是不是感兴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有了人格魅力, 学生就会崇拜, 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 那么怎样的教学构思设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要在备课中多下功夫, 要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 想方设法寻找与课本密切相关的知识。我在教学中, 一直坚持不断探索, 不断钻研教材, 不断创新我的教学方式,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采取宽松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营造一个开心快乐的教学情境, 所以, 每堂课都能够上得很精彩, 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听历史课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 创新出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说, 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很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 在这对矛盾中, 双方都是积极因素, 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以教促学, 以学促教, 以学促学, 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历史知识的学习, 应在学生主体自学、预习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大胆质疑, 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另外, 也可以将一些合适的内容或材料在课前让同学将其排练成小品。有些课是活动课, 我提前让学生进行分组排练, 到上课时我就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出历史剧, 比如文成公主出嫁的历史剧等。事实证明, 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自己演出历史剧, 使得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治史能力。

三、巧妙构思, 优化教学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 我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课一开始播放了一段《松花江上》的音乐, 学生听了之后, 被激昂的旋律、悲壮的气势和东北人民的抗争激情感染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接着简单地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内容和目的, 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课题。这样的开场, 使得学生很快进入了教学的文本, 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然后我又向学生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呢?目的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后就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 有他们看过的抗日战争影片中的日寇是如何践踏中国百姓的, 如何烧杀抢掠中国人的;有的是学生在百度网上查阅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全班同学义愤填膺, 大家积极踊跃地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最后老师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然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懂得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整堂课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主动求知的气氛当中, 重点和难点也在环环相扣中得到突破。其实在历史课的教学中, 有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还是要更多地想办法活跃课堂气氛的。要知道, 历史课的课堂气氛一旦被调动起来, 学生就会感到历史课很有情趣, 同时也就受益匪浅。那么要达到此目的, 我们就要在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上下苦功。

四、巧设课堂结尾, 激发学生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中, 每当到了快下课的时候, 我总是要将我备课时预设的一些与本课有关的课堂结尾语言说给学生听, 有些是与下一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 有些是带有哲理感悟的格言, 有些是一段催人泪下的辛酸史实, 有些是对本节课的充分的概况和总结。这些巧妙的结尾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 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能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无论什么课, 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那么课堂质量就会提高。其实历史课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尤其是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以及人类文化传播等起到重大作用。总之, 每当教师在小结时都要设置好悬念, 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并且还要有激情, 要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 乐于去探索、探究, 起到耐人寻味, 课断而思不断的作用。

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创新教学 篇10

一、初中历史课创新教育的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首先必须弄清自己所开展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这样才可以去开展教学活动。

1.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引导下, 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释放创新激情, 开展创新活动, 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2.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简单地说, 就是发现一种新方法, 并用来创造性地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正确分析新情境, 解决新问题, 并将此迁移到学生新知识的过程中, 顺利完成任务的保证。在历史科教学中, 要求贯穿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 分析历史事件, 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以史为鉴, 以古鉴今, 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是历史学科所独具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

3.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 是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对中学生而言, 主要体现在自学、探究、表达等方面, 有效的预见性和主动参与性是创新教育作用于学生的两大特征。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首先要注重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学科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训练, 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并运用它来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和解决各种问题。如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能力, 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是知识经济对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这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是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 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蓍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创新人格是形成和发挥新能力的底蕴。其中, 创新情感尤其重要,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并非是纯粹的智力活动,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 创新正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和活动。

二、怎样去开展创新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了, 思路就会清晰, 教育的机制就会灵活, 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教育。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充实、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才能日日见新, 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由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 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的局面, 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探索情境, 鼓励学生不因循守旧, 敢于创新。学生能够做到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 教师起指导、点拨的作用。要精讲巧练, 要实现做中学、玩中学、实践中学。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要重视历史学科自身特点, 加强学科本身的研究

历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过去性, 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无法重演, 也不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要认识历史, 学好历史, 主要借助的是文字形态存在的资料。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就能从未学过 (未见过) 的历史材料中, 通过独自的研读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 并由此独立形成相应的认识, 或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本身就极其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如若再能从发现史实, 诠释或评论史实中, 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即是从探究迈向了创新。因此, 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展思维的价值考虑, 设计问题可不必过于具体, 可留有余地;在诱发、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问题时, 可尽量减少过多的限制条件, 使学生用直觉判断, 猜测甚至非常规的方式、方法来表达意见等。如在学生阅读史料时, 可先提出““读了这段 (这些) 史料后,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了解哪些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回答后, 教师对其表述要尽量给予鼓励, 学生的观点无论你觉得如何幼稚和可笑, 绝不能给予斥骂和嘲讽。现在学生的见识十分广阔, 其信息的来源也非常多, 如对其回答给予粗暴的否定, 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渐渐地淡漠。坚持这种训练,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是极有好处的, 不断向创新迈进, 这是历史学科进行创新教学的关键一环。

2. 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 重视教材的整体研究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无疑也是历史学科进行教育的最主要途径, 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会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出的书本知识并不十分难, 重要的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在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初步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因此, 在充分研究教材, 挖掘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各种因素。如学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 而16世纪以后, 中国的近代科技没有能像欧洲那样发展,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其中的原因。又如在分析“反右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原因时, 不妨提出“与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和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形态有无关系”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了解更深层的原因。另外创设新情境, 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资料, 并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介绍史学观点、史学动态时, 渗透史学理论和方法。

3. 调整师生关系, 以思维训练为中心, 注重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独立见解和开拓能力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学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规律,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助力, 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包括现代化手段)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变“主动获取知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他们逐渐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性, 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如启发、讨论、开展活动等等, 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将学科知识与解决、探索问题所需知识, 结合起来。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养成观察、分析、探索、猜想等习惯, 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求异、迁移和发散思维, 以形成创新思维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好胜、求索等心理因素, 让他们在掌握和运用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先导, 是创造力的灵魂。想象力愈丰富, 创造力愈强。在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想象的时候, 适度进行逻辑性的说理评价, 这不仅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有益, 而且对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大有益处。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师要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有清晰的认识

不能一谈到创新、创造就认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不是初中历史教育所能做到的, 实际上科技发明是创新, 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新颖、独到之处也是创新,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识水平、动手能力等实际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确定梯度、途径和目标。

2. 要对创新教育的长期性有清楚的认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创新必须具备比较牢固的知识基础, 有着良好的思维习惯, 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乐于实践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而这些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 我们应当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贵在坚持养成习惯, 不能急功近利, 不能仅以一两次考试的成绩来论英雄。

3. 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复杂性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不能认为仅靠开设几次讲座, 组织几次讨论, 让学生写几篇小论文, 或在某一阶段集中打“歼灭战”搞突击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开展基本认识活动和基本实践活动的效果, 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 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思维品质, 特别是要加强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训练;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综合训练, 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4. 要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艰巨性

首先是社会观念的陈旧,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 但现行的学校评估制度、考试指挥棒、僵硬的教学模式, 重维持轻创新, 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其次是教师自身创新素质要提高。部分教师对创新的理解、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还缺乏从事创新教育所必备的素质, 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认识不足, 对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篇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新势下,广大中学教师也在不断地尝试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出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新思路。那么如何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让中学生学会创新呢? 我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运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想象与推理的统一,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统一。

1.历史学科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分析、综合历史事实的能力,阐述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等。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历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发散思维是一种非线性思维,它的思维活动是分散的、辐射的,主要是形象思维;而收敛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他的思维方法是集中的、聚敛的,主要是逻辑思维。

2.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散思维的提出者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席位的最明显的标志。爱迪生发明电灯,他试验了几千次,试用各种材料做灯丝,这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他反复试验论证采用炭化了的物质做成灯丝,创造出第一代电灯,这用的是集中的收敛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首先从原因上看:从英国的角度上看,是由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而对外殖民扩张的产物;从中国的角度看,从乾隆后期开始,清王朝经济衰退、政治腐败。同样是从爆发的原因上进行分析,思考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3.再从影响上看,鸦片战争既是中国丧失主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的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样是鸦片战争的影响,由于思考角度不同,结论就不一致。关于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思考层面不同,结论也不同。从主观原因上讲,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客观原因上讲,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加紧对外扩张。从根本原因上讲,是腐烂了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于收敛思维,主要是指历史逻辑思维。他的形式主要有史事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等。下面就分析与综合这一对看似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思维过程作一下介绍。分析是将一种现象或事物分成几个简单的组成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反映历史全貌。从分析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对外政策等方面去考虑。再如中国近代史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从分析的角度看,可以从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去考虑。《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有关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是将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等方面综合起来之后得出的结论。有人将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比作成修理钟表。分析是将钟表的机件都一一拆下来,修理好;综合是将它一一还原,整装成一个完好的钟表。这是比较形象易懂的理解。

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是未知——探知——己知—深知的逻辑思维过程。

4.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辅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尽量拓宽,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陈至力曾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我觉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必须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去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拼搏奋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书或论文:

1.李星驰主编.《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穿越时空的智慧》.

2.温寒江撰写.《全面深入改革传统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3.韩文莲撰写.《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

4.赵恒烈主编.《历史思维能力研究》.

历史教学创新谈 篇12

一、阅读法

阅读, 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尤其是历史, 脱离文本就不可能掌握基本的史实。同时,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训练。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材料读懂、读透?必须教之以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内涵;或将主要知识点用填空的形式摘出;或设计各种问题, 让学生找出答案;或者让学生列读书提纲等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有相当的自读能力后, 再让他们写阅读笔记, 阅读心得。将阅读与创新, 与写作表达联系起来, 使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二、体验法

体验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现象、历史情境的体验, 可以是教师进行形象的描绘,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表述, 设置情境, 充分发挥想象力。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历史事件, 不断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办?然后让学生做出选择, 之后与教科书上的史实进行对照。这样不断训练,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有一种方法是带学生实地考察、参观, 例如, 到西柏坡参观, 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的壮烈以及伟人的情怀, 了解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对中山古国实地考察、参观, 了解战国时期的文化。到辛庄烈士陵园拜祭,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等, 然后根据所见所闻, 写一篇论文, 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由体验到感悟, 再由感悟到结论,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分析法

学历史不仅仅是对史实的记忆, 最重要的是理解其深层规律。因此, 分析综合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的做法是在熟悉史实的前提下, 找到背后的根源。例如, 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哪些是内在原因?哪些是外在因素?事件发生的作用和后果究竟是什么?有没有类似的史实, 类似的原因和结果?一般情况下, 教师提示引导, 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最后归纳总结。在分析的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教学生方法, 找出规律, 找出历史上同类史实加以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己动手掌握一套分析方法, 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 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比较法

历史知识内容广泛, 历史现象复杂多样, 为了理清线索, 揭示每一个概念、规律和现象的内涵, 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较法。比较可以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入手, 对历史上类似现象、概念进行比较, 使之更加清晰明了。例如, 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这样的问题视点高, 涵盖广。而比较农奴和奴隶之异同则仅仅是两个概念的比较, 这就是说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广泛、灵活, 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可以发现有数十个类似的可以比较异同的问题, 让学生一一训练, 充分锻炼了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史实的能力和归纳结论的能力。

五、讨论法

讨论法可以用来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也可以用来解决有争议的问题。讨论法在我的教学中, 几乎每节课都有。我们采用的教法是由“杜郎口教法”改进的新教法, 把课文内容设计成几个重要的问题, 然后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 可以利用图书馆、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 写出提纲。对于难度大的, 有争议的, 就让学生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后, 全班学生再进行讨论, 教师起到引导调控作用, 最后归纳点评。讨论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 它是一个不断改变思维的认知过程, 是集体的智慧, 也是在别人启发下激发自身思维能力提高的最佳氛围和途径。学习活动, 以学生活动为主, 从课前开始, 学生查阅资料、编写提纲, 就已经开始了自主学习。在讨论过程中, 体现了交流合作的新理念, 尤其是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自主探究,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学生的心理素质, 表达能力的提高都很大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学习方法以外, 在教学中, 我还着重从史论结合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如隋唐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的相互影响来认识, 可以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方面来思考, 指出国内经济政治因素是隋唐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吸取外来文化是次要原因。另外, 我还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进行实地考察, 参观历史遗迹。看电视剧, 如《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 电影《甲午风云》《大决战》《开国大典》及一些纪录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然后让学生与教科书上的知识对照品评, 发现异同。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开放式网络教学下一篇:促进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