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方法

2024-06-26

历史教学方法(共12篇)

历史教学方法 篇1

历史, 本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 很多初中学生却很难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多彩。每当他们学习历史时, 他们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 当问到学生学习历史最烦的地方是什么时, 他们总会说历史时间很难记, 而且他们不理解自己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也许很多老师也不清楚, 为了应付考试, 很多老师都将历史当做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 所以, 当他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总爱提醒学生把重要的地方背下来, 特别是历史时间, 最后, 老师的教学便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评价, 而且也让学生逐渐讨厌历史。

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 我们开始思考, 到底怎样进行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历史到底是学习什么?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那么, 学生还会排斥历史吗?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精彩的课堂开幕, 赢得学生的喝彩

精彩的课堂导入,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如果老师在导入历史课堂时能够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 那么这一堂历史课就会进行地相对顺利。所以, 在老师开始历史教学之前, 完全可以设计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的目光专注着课堂, 这样他们才能去倾听每一段历史。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播放一段历史记录的视频, 然后让学生细细品味视频中所传达的信息。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唐朝的繁荣”相关的历史知识时, 那么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可以选择一段与唐朝有关的记录视频, 其中, 视频中最好包含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等内容, 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唐朝的繁荣, 而且老师播放视频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 当课堂导入进行到最后阶段时, 老师可以说:“唐朝后面的故事, 将由老师来给你们聊聊。”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想要学习有关唐朝的故事, 而且在学生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慢慢地为唐朝的统治感到自豪。

所以, 课堂导入不仅需要艺术感, 同时也需要技术, 如果老师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 那么, 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相对简单。

二、适当提问, 活跃学生思维

提问也是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术的, 如果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总是以一副严肃的口吻问学生, 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感到紧张, 或者感到无趣。有的时候, 很多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也很少提问, 所以, 整个历史课堂就显得很沉闷, 这样学生也不会感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也可以适当向学生提一些灵活的问题, 这样课堂才会显得有活力。

比如, 当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 很多老师都会向学生传达中国古代人很伟大的信息, 这样, 学生也不会思考, 自然也会认为中国古代人的伟大。但是, 当老师真正在进行教学时, 则应该适当引导学生, 向学生传达一些信息, 比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但是他们却用来放鞭炮, 而外国人却用它来发明了大炮, 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 但是他们却用来算命, 而外国人却用来航海。”关于这一段话, 自然也传达了一些信息, 那么, 此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一段话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学生的理解不一样, 那么他们思考的问题不一样, 那么, 作为老师, 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看法, 这样整个历史课堂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发表看法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的弊端, 最后才能让学生去感悟历史。

三、自主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感悟历史,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如果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讲道理, 或者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枯燥的历史时间, 那么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会显得很呆滞, 当他们的脑袋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时, 那么, 他们学习再多的历史知识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 在历史课堂上,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这样他们在探索历史的时候才会不断地收获到新的知识和感悟。

比如, 当学生学习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相关内容时, 老师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再让每个组里的成员分任务进行学习, 老师留下一些问题, 如:“星星之火, 代表的是什么?这些星星之火是怎样燎原的?他们在其中做了哪些努力?“等等问题。那么, 当正式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时, 老师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或者向其他学生介绍相关的内容, 最后, 当学生展示完以后, 老师则可以做适当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能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感受到交流的乐趣, 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感悟历史所带来的道理与教训。

四、总结

倾听历史, 需要用心去静静地听;感悟历史, 需要用心去细细地品。学习历史, 不是一种任务, 而是一种态度。不管是老师, 还是学生, 只要带着激情去面对历史, 那么, 我们自然也会感受历史所带来的巨大魔力。

摘要:历史, 是需要我们用心倾听的, 而不是一味地听别人讲解。每个历史包含着很多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也需要每个人去感悟。如果, 一个人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他也很难感受到历史故事的博大精深。所以, 想要学生真正学好历史, 那么, 老师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倾听历史, 去感悟历史, 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博大精深,倾听,感悟

参考文献

[1]李宏.《初中历史之我见》[J].陕西师范大学, 2011年10月

[2]龚娟.《初中生历史课堂心理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 2013年5月

历史教学方法 篇2

历史人物多姿多彩,这是历史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可是,目前许多涉及到人物的历史教学课例或教学设计,往往将人物淡化,以突出历史事件。不少教材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也只是生平介绍,这就会造成历史人物教学的苍白无力,使充满生机的历史课索然无味。

历史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学习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际上说到底哪一件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没有关系呢?我深深体会到,讲清了历史人物,会更有助于讲清历史事件,从而也更利于学生理解。

历史教学方法 篇3

一、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历史是客观的,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却往往带有主观因素。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用史实说话,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客观公正、全面具体地加以评价,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伪造事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很多人只偏重史实而不注重结论性的评价,这等于写历史人物的生平而不是评价,对于人物的评价可以先写结论性评价后写史实,倒过来亦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不能主观臆断、捕风捉影,也不能靠堆砌材料和史实,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当在尽可能全面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二、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类法

采用分類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比如评价唐太宗。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教育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民族关系方面: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三、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期法

采用分期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如对左宗棠的评价:参加洋务运动,创办的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镇压太平天国;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收复了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对唐玄宗的评价也可采用此法,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是到了后期腐朽昏庸,出现了天宝危机,使唐朝由强盛转为衰弱。

四、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出现的问题很多,如英雄史观、道德史观、主观主义以及以假代真、有评无据、以偏概全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对人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五、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优点与缺点并存。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好”或“坏”两方面进行评价,而要全面综合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进行辩证的分析,看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步起了什么作用·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哪方面是主要的,他们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从而对他们作出综合的评价。

如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庸君主,他不懂政治,不会用人,治理不好国家,导致灭亡。但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是个天才,他的词个性鲜明,神情生动。北宋皇帝宋徽宗也是个昏庸之君,但他精于书画,通晓艺术,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有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李鸿章,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为否定批判,说他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他参与签定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也不能忽略了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的贡献。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官僚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以“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他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但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潮流相比,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

历史教学方法 篇4

其实,历史教学设计和我们传统的教案是不同的,历史教师必须对此加以认识,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历史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进行比较,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并且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优越性。通过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全面分析,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

多年前,教学设计就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教学设计凭借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与科学化,迅速在教育学界崛起,并且独领风骚,成为教育学界新升的明星。历史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 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再使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且比较完美地解决当下的历史教学问题,实现历史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曾经提到,历史教学设计是一种处方性的理论,用来指引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的基础理论也比较多,需要对教学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历史教师、学生进行最为科学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历史教学最佳效果为目的,在相应的基础理论概念的指导下,使用系统的方法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历史教学目的,最终找到解决历史教学问题的最优策略方案。历史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运用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基础的教与学理论为依据,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完善方式

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过去不可重现。历史就是过去的,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流传下来的资料和传说,都是经过作者本人的思想过滤,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情感倾向。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课本历史知识的削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当然,这样也更能突出历史教师的历史修养,历史教师要全面运用教学资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设计。

1. 历史教学设计的证据性

( 1) 历史教学内容的证据性。历史教学内容是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柱,也是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不管是以前的教科书还是新课改后的教科书,全都是按照国家教科书编写标准来编写的,里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真实性,这些都是我国历史学界的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设计当中可以借鉴性地利用。

( 2) 历史教学过程的证据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现代历史教学的重心已经由历史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这些改变需要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想,不能简单地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传授上。历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其目的不仅仅是丰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历史教学的证据性意识。

( 3) 课堂教学重思维的证据性。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习惯性,通过历史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证据意识对学生学习历史极其重要,因此,历史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历史教师要在整堂历史课中都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历史材料。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倡用材料说话,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 历史教学设计的体验性

历史课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过程,历史教学设计无疑需要突出体验性,才能符合新课改及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注重历史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知历史、体会历史。

( 1) 文字、图片资料与知识构建的引导。尤其是近代的历史,教材中会有很多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图片的辅助,文字材料就会更有说服力,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日本侵华的历史,教材就配有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和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图片、文字材料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大的感触。

( 2) 视频、音频资料与思维想象的升华。视频、音频拥有文字和图片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引起学生更强的内心感受。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这些主要有史料纪录片、电影电视相关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当然,音频视频的引用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做好准备工作,不能乱用。

( 3) 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百闻不如一见”,教材上的文章材料和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固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感触深刻,但是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却可以给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给学生更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考虑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文化遗迹等。

3.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性

历史文献是经过人为加工的,那么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必然伴随着作者主观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历史文献是有情感、有思想的。

( 1) 历史资料的思想性。历史资料都是经过作者的主观思考而编写的,对某一史实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同一史实多种观点的情况出现,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 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想性。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时就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历史知识学习时所具有的思想性。学生构建知识的思想性是历史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重点。

三、总结

历史教学方法 篇5

一、梳理单元,提炼要点

到了期末,时间非常紧张,在历史复习时可以对每一个单元的要点进行提炼,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如复习一、二、三单元时,可抓住四大要点:(1)列强侵华的主要战争;(2)被迫签订的条约(3)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4)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抗争。这些要点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只要记住这些知识以及内在的联系,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各个单元的要点逐一梳理,再按历史分期,题型进行分类,全部要点就可以得到浓缩。

二、横向联系,以点开花

即在复习到某一个问题时,联系到同类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复习近平代化探索时,可由洋务运动,联系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且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到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大会议时,可由一大联系到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复习到农民起义时,就可以联系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样就把一个一个的点连成了一条线。这种复习方法,能够做到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点线结合,构建体系

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复习时必须抓住范围之内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历史基本知识有点,也有线和面的问题,如何用线串起点,再用线编成面呢?比如:中国近代史的三条主要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0年6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点。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败后,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又是一个点。1901年9月清政府又签订了《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又是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起来组成一部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左宗棠、义和团运动等串起来组成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串起来组成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这个面。

四、连线列表,提升能力

有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连线的方法复习,特别是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显得简单又明了。如复习三大战役时就可以列表格(表格项目有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意义)复习,这样复习一目了然,某些事件和其影响(意义),某个人物与他的著作、发明,还有一些中国历史之最等知识点都可以用,既复习了历史知识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五、有效记忆,事半功倍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背不记是学不好的,但记忆也是有决窍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每天用睡觉前3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一个单元的内容,带着记忆睡觉,早晨起来再回忆一下,看看效果怎样。同时记忆是个反复的过程,每天在记忆新知识点之前一定要再复习一下昨天的旧知识,这样才能确保效果。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历史文献与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历史文献 历史教学 作用 意义

新课改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显而易见,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能够恰当的运用史料,对学生的学习必然大有裨益。

一、运用历史文献进行教学的作用

1.在教学中历史文献作为一种补充材料,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中国历史》“原始社会”这部分教材时,关于从猿到人的转 变问题,仅仅依靠教师按照教科书作口头讲述:“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在 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这样,学生就很难于理解透 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依照于教科书文字口头讲述,而是适当引 用现有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献资料,把已经发现的我国早期人类——元谋 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遗骨化石,生产工具和各种劳动生活状况等,进行细致介绍与分析、比较,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真实地看到不同时期我国早期人类的变化。他们也就会自然地获得从猿到人的既完整科学而又具体形象的知识,很好地解决这一课的难点和重点。

2.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分析和 运用史料的能力,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有选择地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前面的举例,在讲授从猿到人的转变问题时,引用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 献材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并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和印证教材中的结论。

3.在课堂上引用历史文献,还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和生动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运用一些史料,特别是革命领袖、革命先 辈的著作、手笔和革命文献,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学中如何使用文献资料

1.用以充实、补充正文教学。如唐朝的武则天选拔贤才,爱惜人才。教材又安排了文献资料加以说明:“武则天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撰写檄文声讨她。武则天见檄文写得很有文采,对臣下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之过也。’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姚崇等,都是她提拔起来的。”有这样的补充说明,学生对武则天爱惜人才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2.用以增强直观性。如教材中这样介绍“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课文这样介绍,当学生对都江堰灌溉原理却不明白。教材就用了小字部分文献资料和插图对“都江堰示意图”加以说明,把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原理做了说明,上课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观看插图,解释说明都江堰构造及原理,使得学生对都江堰的灌溉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3.用以增强趣味性。教材中“鸦片战争”里的资料《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请学生齐读,朗朗上口,不用多讲就能理解,当全体学生朗读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读后自然明白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禁烟的必要性。

4.用以思想品德教育。教材选用了大量杰出人物的言行资料:屈原、司马迁、曹操、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顾炎武……的语录,这些语录都是对初中时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背下来,并讲此名言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同时指出,这是林则徐在禁烟遭贬奔赴伊利时对家人说的,体现了林则徐的高风亮节。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

三、引用历史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宜关注历史细节 篇7

一、历史细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课文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和表述方式, 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直接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点—线”结合方式的关键是“点”。“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 代表了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类历史现象的基本特征。同时, “点”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的学习内容。而历史的细节有很多, 不可能在课文中一一载明。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主题, 简明生动地补充教学细节。例如,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课, 对农村改革的背景情况, 教材仅“1978年, 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句带过。人民生活究竟困难到何种严重程度, 学生肯定浑然不知。笔者补充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1977年11月上旬, 主政安徽的万里到金寨县调查。在燕子河山区, 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 在阴暗的房间里, 见锅灶旁边草堆里, 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 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着他, 一动不动。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 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 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 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 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 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地缓缓地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 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 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 姑娘只是用羞涩好奇的眼光打量他, 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她们也没有裤子穿, 天太冷, 他们冻得耐不住, 就蹲在锅边暖和些。”补充的这一历史细节, 生动地道出了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窘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二、历史细节能“活化”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历史认识

生动的细节描述和分析, 能使学生走进历史情境, 使历史具有立体感,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真正地活起来。教师通过历史细节巧设疑问,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 通过活动引导,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中, 笔者展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四大困难, 即“打不着、打不准、打不死、兵力少”。“打不着”是因为清军枪炮的射程有限: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 射程约100米, 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枪身长1.42米, 射程300米, 射速为每分钟3~4发。“打不准”是因为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 是固定的, 一些炮架的调整夹角也不能左右活转, 更没有瞄准器具。“打不死”是因为枪长2.01米, 铅弹丸重1钱, 装填火药3钱, 杀伤力比较小;而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弹丸重53克, 杀伤力比较大。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 都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 当战场上的硝烟散尽之后, 不得不惊愕地面对悲惨的事实:清军在战争的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 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兵力少”是虽然在本土作战, 但清军兵力分散, 临时拼凑。鸦片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役有12次, 绝大多数战役中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 但因为清军调兵的速度太慢, 邻省30~40天, 隔两省约50天, 隔三省约70天, 隔四省约90天, 而当时英军从英国本土调集军队所花时间不过30多天。因此, 每次战役总是英军占了兵力上的优势。笔者“活化”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清军在战场上的全面落后, 进而层层深入推进:“军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就这样, 通过历史细节, 分析历史现象,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识。

三、历史细节能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一般来说是某个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环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突破教学难点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学难点处理不当, 不但会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历史的情绪。那么, 初中历史教学难点怎样有效突破呢?利用历史细节来突破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对抽象难懂的概念。笔者先引用《十日谈》“第四天序”的一个历史细节: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 以杜绝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 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 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之后, 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画像, 发现蒙娜丽莎是“一位市民妇女”, 她“处于画面中心位置”, 她的“表情在微笑”, 她“温柔典雅”, 她的笑是“甜蜜的”, 等等。然后层层引导:从题材上看, 蒙娜丽莎是现实中的人, 不是神, 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因为在以往中世纪的画中, 都是以神为中心, 人是神的奴仆, 甚至根本不出现, 如《牧羊者基督》, 人被异化为基督脚下的一群温驯的绵羊。蒙娜丽莎是个妇女, 是第一个人间的女性形象。按照教会的观点, 女性是邪恶的, 所以中世纪绘画中的女性要么扭曲恐怖得好像女巫一样, 要么神秘、刻板、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教会说人们的幸福在天堂, 反对人追求现实的幸福。而蒙娜丽莎却如此甜美和典雅, 特别是她的微笑, 恰恰表现了对现实幸福的憧憬, 人活着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 这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么一来,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封建等级, 提倡人类平等;揭露教会虚伪, 批判教会神权统治等这些内容, 学生不仅了解了它, 还大致能明确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为什么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同时为下一子目“新航路的开辟”做了铺垫。

四、历史细节能培养学科素养

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 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当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历史教学的价值, “为素养而教”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清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本着“少而精”的素养原则, 寻找“最有价值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细节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职责。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时, 笔者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放在理解“民心是一个执政党的生存之本”上。国共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 实则是政治较量、经济较量, 归根到底是民心的较量。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民心。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更是赢得了民心。为佐证中共深得民心, 笔者提供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条件最艰苦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野兵力少, 粮食不足, 大军常常是“数着粮食打仗”。一野在陕北和晋北交界处攻打佳县时, 彭德怀对毛泽东说没有粮食。毛泽东问彭德怀打佳县需要几天, 彭德怀说要三天。毛泽东算了一下, 打三天仗, 大概需要十二万斤粮食。于是, 毛泽东找来佳县县长, 对他说:“大军要打三天仗, 请县长筹三天的粮食。”佳县县长说:“可以。第一天让老百姓把坚壁清野的存粮拿出来, 够大军吃一天;第二天把全县的青苗都割了, 够大军第二天;第三天把全县的驴都杀了, 够大军第三天。”佳县战役打响后, 佳县的老百姓支前队伍扛着和拉着从各家各户凑来的粮食、驴和羊, 解放军官兵打到哪里, 他们就一步不离地跟到哪里。而在佳县的后方, 佳县的百姓吃的是树叶和树皮, 这些都吃光了, 实在没有东西吃了, 就吃观音土。攻下佳县后, 据《佳县县志》记载:“佳县三年没有驴叫声。”为此, 毛泽东十分感动, 他给佳县县委书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面前。这一历史细节, 完美地诠释了“得民心者昌, 失民心者亡”这一硬道理。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乡土历史 篇8

一、乡土历史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年来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历史事件离现实太遥远, 学习历史没有实用价值, 因而提不起兴趣。而乡土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土生土长, 学生对此有一知半解, 可以大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比如, 对初一新生讲宗教的时候, 学生不感兴趣, 于是笔者就添加了乡土历史的资料:本市孔望山的南麓的汉代佛教摩崖造像, 属于东汉晚期, 比前秦苻坚时期敦煌莫高窟的佛教造像约早二百年。这时, 学生们的兴趣已经被引起。笔者接着说:孔望山摩崖造像中, 一百余尊人像各具姿态, 最大的一点五四米, 最小的仅十厘米。以三尊立佛和三尊卧佛较为突出。那么,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带着疑问, 我们一起学习。由对乡土历史的兴趣逐渐迁移到历史学科的学习, 从而为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学习乡土历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 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乡土历史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不可缺少的好素材。连云港城风景秀丽, 人杰地灵, 有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丰富了当地乡土历史的内容。比如,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 因在此登山望海, 世传其山为孔望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三次来到海州, 并留下了十四首诗词;《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曾任海州沭阳主簿, 对海、沭一带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是一部与我市花果山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学巨著, 被拍成电视剧后更是家喻户晓……有这么多名人都在我们的家乡生活过, 大家有何感想呢?此时, 班级的气氛活跃起来。

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 可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 促进对家乡现状的探究, 培养他们为建设美好家乡和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三、学习乡土历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让学生走出课堂关注乡土文化, 能培养学生以“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情感,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连云港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锦屏山桃花涧、孔望山、将军崖以及东海县大贤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发掘, 说明四五万年前的人类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1981年, 在锦屏山南麓将军崖发现了一幅属于原始社会的岩画, 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岩画时代最早的一处岩画, 也是岩画艺术在汉族地区的首次发现。

随着将军崖岩画知名度的提升, 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然而, 人们对这处宝贵的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却非常淡薄。虽然, 桃花涧景区现在进行了一定保护, 但岩画刻像变得模糊不清, 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当笔者在课上讲解这些内容时, 课堂沸腾了, 学生们为了保护石刻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在石刻的上方搭建筑物;有人说加强石刻周围的保护;还有人说应该在桃花涧门票的背面印上宣传口号, 提醒游客在游玩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文物。笔者的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围绕乡土历史的活动课,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即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 经验从做中学。因此, 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立足“学以致用”。

最近, 学校要求各学科编写校本教材, 而笔者则将校本教材与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相结合, 给学生布置的课题是“连云港历史的变迁”, 并做了适当的分工:第一组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去了解家乡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二组学生用新旧照片的对比来证明家乡城市面貌的变化;第三组学生到博物馆、民俗馆查找资料;第四组学生采访身边的老人, 收集口述史料。但是这些活动单靠初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 所以笔者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多实践、多体验, 使广大学生在参观学习中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和今天的腾飞, 从中得到激励和鼓舞, 并立志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历史教学方法 篇9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教学的必要性

( 一) 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往往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去阅读历史课本和相关的历史拓展教材。但是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加之历史学科主要是针对历史事件的重现和反思。所以学生不可避免有一种历史局限性和枯燥感,很难真正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通过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既全面科学又不失真实。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可以从其功绩和败笔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既没有颠覆历史,也可以更加客观地对人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和严谨的思维模式。

( 二) 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历史学科的许多知识往往都可以应用到现代社会发展当中,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从正面的人物身上,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正直和善良,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相反如果是反面人物,学生应该明确其身上的弱点和错误,更好的注意和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进而在人生的发展轨迹当中少走弯路。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任务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教学实施

( 一) 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的理论

1. 说明人物的社会称谓

说明人物称谓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环节。例如,郑和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当中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这样一个总领式的概括往往可以从整体上体现出历史人物的社会称谓,并且开门见山地讲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2. 对其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历史事件的分析是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依据。如秦始皇修建长城,建造阿房宫,但是焚书坑儒、暴政使得国家灭亡。对其功绩和劣迹都有客观的讲述,这也是历史人物一生当中重要的事件罗列,对于历史人物教学有着依据的作用。

3. 明确体现个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述

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个人的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亦是重要的论证标志。先前的铺垫和内容主要是对历史人物进行宏观的历史介绍,但是对于其独特的认识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阐述。例如,某学生可以评价“我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也是我国历史发展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皇帝之一”。这样的观点陈述更加有利于实现对人物的客观评述。

( 二) 实践操作

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人物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评述历史人物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进而具备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思维模式。图文并茂的教学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慷慨激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格,进而对学生的发展和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2. 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安排是辅助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的,因此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对于初中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课堂教授的方法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练习,进而掌握方式和方法。另外还可以依据地理环境开展教学。

3. 开展相应的辩论会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是客观的,因此也就具有两面性,既有功也有过。所以开展辩论会是非常好的一种评述历史人物的方法。正方充分找到历史人物的功绩,而反方更好的抓住弱点,提出劣迹,形成鲜明的对抗。对于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这一历史人物。

三、结束语

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述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把握,进而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摘要: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分析和讲解还相对缺乏,大部分学校尚未客观针对历史当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进行必要分析。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亦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的方法。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分析的必要性展开论述,重点针对初中历史中历史人物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历史教学方法 篇10

如何才能使历史“走近”学生, 我认为在教法设计上就应激发学生热情, 充分调动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让课堂充满活力, 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 在情境再现中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懂得历史。

一、投入角色, 活动体验中走近历史

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 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 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亲身模拟、表演, 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又提高对事件的认识深度、水平, 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前后, 如何体现农民的积极性”这一内容时, 学生用小品的方式, 表现农民在改革前的懒散和惰性, 以及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积极性, 小品可以非常形象地再现当年的情景。学生真情投入的表演, 既是寻找历史知识的过程, 又是以史育人、以情感人的过程。

二、巧用多媒体, 在情境再现中走近历史

历史所记载的事件和人物都是发生在过去, 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 有些遥远。而且历史教材因为种种原因, 对一些事件和人物无法做到详细全面的叙述, 学生学习起来更是感到枯燥。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就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将抽象的叙述变得形象生动, 将单一、静止的文字叙述变为活泼的影像。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 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在讲《烽烟再起》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 给学生放映一段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让学生在硝烟中感受国耻, 从而奋发向上。对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 能把丰富的历史情境再现于学生面前, 能吸引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使学生受到感染,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主题鲜明, 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创设情境, 不仅使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直观的体现, 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展示实物图片, 在情趣盎然中走近历史

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 这可以说是历史远离学生, 让学生不易感兴趣不易理解的一大原因。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具, 能创设相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历史, 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往往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讲《人们生活的变化》这节时, 通过展示粮票、布票、肉票等等实物, 学生情趣盎然, 充满好奇, 非常形象具体认识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四、抓时政、用身边的材料让学生走近历史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往往对于与自己生活或者学习有密切关联的事情感兴趣。所以, 我在上课时, 努力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牵连起来, 让学生走近现实, 感知历史, 认识历史。例如, 在讲佛教的传入时, 由梅州灵光寺的传奇、五指石的石林风光等导入, 学生一开始就饶有兴趣, 身边的现实素材扣住学生的心弦, 使其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江南的开发》这节教学内容, 我很好地结合本县客家始祖程旻的相关材料, 从客家人的由来、发展、兴盛讲起, 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认识到南迁的背景、艰辛、不凡意义等历史知识。又如, 在教学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之后, 我有意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仁政, 列举出免交公粮、义务教育免费等等农村已享受到的实惠, 从而拓宽了学生思路, 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紧抓时政, 结合时事资源和现实大量材料, 例如, 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北京奥运会等热点时事资源, 既可以引发学生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从现实中更亲切, 更深刻地感知历史。通过举时事例子, 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国力要靠人才, 21世纪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自我需要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历史离我们并不“远”, 历史课可以走近学生, 只要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习热情, 运用多媒体和图片、实物、时事资源等, 可以让学生“贴近”感受历史, 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摘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习热情。运用多媒体和图片、实物、时事资源, 可以让学生“贴近”历史, 使他们对“遥远”的历史感到很“近”, 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关键词:激发热情,主动参与,情景再现,走近历史

参考文献

[1].任世江, 《历史教学》, 2005

[2].王文素, 《中国古代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朱汉国、王斯德, 《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宗绪,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口述历史教学法 篇11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填鸭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教学不延伸到课外,只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考试时只是考书本上的知识。这一套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对于历史的知识掌握度差,而且也非常容易忘记。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法,使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停留在为了考试的层面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教科书,不会去看教科书以外的有关历史的书籍,导致掌握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而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想而知,拿历史当作科目来学,为了考试而学,课堂上的气氛一定是紧张沉重的,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愉快而又活泼的。

二、口述历史教学法的特色

1.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以“学生主体,体验过程,生活经验,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口述历史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法,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去搜集史料,并且进行相关的整理与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体验调查过程的快乐,把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堂外,也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述历史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教学法,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感,好过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历史知识,锻炼了能力。一方面,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使知识记得更牢。

3.知识与能力并重

口述历史法锻炼的是学生的全方位学习能力,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口述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如何与长辈接触交流,如何提问题,如何记录问题,如何整理记录的问题答案,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评价采访的内容等,这些都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

三、口述历史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口述历史法的准备阶段主要就是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访谈技巧、小组合作、寻找访谈人物、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等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是口述历史法的关键一环,调查阶段能否成功,取决于这个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去做这些工作。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可以分别把各个小组内部负责相同事情的学生召集到一起,给予专项培训。比如一个小组找出一名负责采访的同学,而教师可以针对这几个采访的同学给予专门指导,这会比讲解给全班同学更有效果。

口述历史法寻找史料的阶段可以定位在这些人群与机构上:博物馆、古建筑中居住的老人、史学家、史学老教授等,由于学生接触的人群有限,加上一些地区史学资料的有限,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被采访对象,全班选择三到四个即可,但是要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为准,否则不计算在被采访对象之内。

访谈技巧适合讲给采访小记者,而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以及寻找人物则是小组内部讨论的重点问题,这一部分先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再由小组讨论,最后确定一个方案,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后即可实施,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给予指正。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在外出时,可由教师带队,但具体实施项目则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负责引导。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其实就是具体实施,按照计划原样实施就行,可是实际中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采访时应该携带的工具和访谈时的礼貌问题,都应该由教师指导。采访时应该由两至三名同学在场,一个负责提问题,另外的同学负责录音和拍照,这样可以保证现场不出任何状况。如有必要,教师也应该在现场配合学生的工作,准备工具则包括笔、纸、录音笔、相机等;而访谈的礼貌问题则是关系到被访谈者对采访者的印象的问题,也是会使被访谈者决定是否要将重要的内容告知采访者的重要问题。在访谈时,采访者应该亲切、大方、保持微笑,语气谦逊,衣着合体,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室内灯光要亮,以免影响被采访者的思路。在采访结束时,应该表达谢意,并且询问被访谈者的常用联系方式,以便在整理采访稿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答复。

3.整理阶段

整理阶段是学生整理被采访者口述历史史料的阶段,可以由小组内部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来整理,也可以由采访者来亲自整理,因为采访者参与了采访的全过程,对于被采访者说了些什么都有着一定的印象,可能会节省一些力气与时间。整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首先应将录音笔中的口述资料整理成文字,并进行符合史实的调整,然后检查错别字与遗漏的地方;其次要取好标题,形成word文档,打印出来再次进行修改,并交给老师进行审阅,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标题要注意尽量要覆盖访谈所有的内容,即对访谈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做到精炼而有深度。

4.评估阶段

历史教学方法 篇12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组织教学后,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吸引到新课上来, 从而为上好这一堂历史课打下基础。比如, 用诗歌做导入语讲“红军战略大转移”, 引用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这是遵义会议后, 毛泽东复出写的第一首词, 也是毛泽东一生写得最好的词之一。通过对词的上下阕内容的吟咏和解读, 揭示当时刚闭幕的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它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同时也揭示出毛泽东政治生涯的转折, 以及政治军事上的胜利、战争的惨烈和对未来发展既信心十足又难以预料的复杂心情。这样的导入语, 用艺术手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比平铺直叙史实更胜一筹。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把抽象的历史事件具体形象化。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利用多媒体素材, 可以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 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习效率。比如, 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可剪辑电影《开国大典》片段, 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无比自豪。讲述“抗美援朝”, 用课件展现美国第七舰队进逼台湾海峡、朝鲜三千里江山的浓烟烈火、麦克阿瑟在朝鲜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等历史画面。历史画面的再现就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观其行, 化枯燥为有趣, 变静态为动态,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改变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首先进行分组, 每组4—6人, 让学生自由组合, 教师适当调配, 尽量使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每小组选好小组长, 负责组织讨论、维持学习秩序、学习评价与反馈等。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 小组成员要踊跃发言或实行轮流制度, 避免出现旁观者, 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然后教师一定要认真设计好讨论提纲, 并用多种方式提出问题, 要突出重点问题, 突破难点问题, 发现规律性问题。比如,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1853年英法美为什么提出“修约”的要求?谁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后形成本组观点, 并在班上轮流发言,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 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感到高兴, 并反思检查自己, 激励自己, 树立信心。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感受到、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形成自己的认知, 得到成功的喜悦感。学习方式改变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他们变得爱学习、会学习、会合作, 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渗透德育教育, 更好地树德育人

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历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比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读史使人明智”,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无数的杰出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比如, 以统一大业为己任, 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就有许多例子:康熙帝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巨大贡献:平定准噶尔部葛尔丹的叛乱, 稳定了西北边疆;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还击战, 击败沙俄侵略军, 签订《尼布楚条约》, 维护我国东北边疆的统一;1683年又收复台湾, 使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这些成为我们历史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素材。

上一篇:元叙事下一篇:会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