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2025-01-06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共12篇)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篇1

一、前言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但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还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需求, 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 就要对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重点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 具体应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等方面入手, 使初中历史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二、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创新, 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学理念的创新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创新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初中历史教学需要, 在具体的教学理念创新中,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地位相对被动, 主动性不强, 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只有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 创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再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理念, 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动精神, 也有助于教师做好教学引导。

三、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创新, 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创新过程中, 学生的作为主要的参与者, 其地位和作用是比较特殊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学生多数时间都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 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严重的制约。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是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为此,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不但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还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实现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创新, 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 并做到围绕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 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四、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创新, 应启发式教学的观念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学记》中讲道而弗牵, 开而弗达, 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启发式教学关键是问题设臵要有梯度, 要有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 一步步开户学生智慧的大门,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人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 更何况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心理发展阶段,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恰当的给学生设臵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外在的信息刺激, 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品质。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但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还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实需求, 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 就要对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重点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工作, 具体应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等方面入手, 使初中历史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上官忠芬;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 (教师) ;2014年02期

[2]赵振;浅论初中历史德育教学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3年03期

[3]韩雪女;如何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J];青年科学;2014年03期

[4]程维玉;对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6期

[5]孔书绵;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14年02期

[6]周小勇;初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构建[J];青年科学;2014年03期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篇2

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邹远航(55002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下面,我结合创新课题实验研究的一些体会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谈几点认识,以求教于广大专家、教学同仁。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创新意识指导人的创新活动,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会孕育创新动机,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锻铸创新素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下一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比较历史知识,感受创新重要性。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得出来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够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如在讲唐朝“曲辕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它与西汉的直辕犁就犁具构造、人力省耗、耕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曲辕犁的优点,使学生在对比应用中感受创造在革新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展示科技成就,激发创新欲望。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处处感受到科技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插图、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我国乃至世界重大科技成果,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创造的威力,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学习,以期达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的目的。

3、巧设问题情景,点燃创新之火。“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亚里士多德语)一道高质量、不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如在讲“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景:“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另有别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见1999年高考第42题)由

1于此题答案不唯一,这就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大量释放和创新火花的不断闪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内核”,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具体说来:

1、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指以某知识信息点为发散源向四周进行散装思考的能力,如在讲“明治维新”时,教师既引导学生将它与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比较,分析一成一败之原因;也可将它与同是第二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德、意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重点分析俄国未走上而德、意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以便与二战中“三国轴心”问题相呼应;还可将它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找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与原因,突出分析日本为何能率先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厄运而成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先驱者。又如,在讲“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这幅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看能否得出哪些结论?(笔者曾就此题训练过学生,学生答案虽五花八门,但有一些想法却较合理、新颖,如“山顶洞人穿骨针缝制衣服和用装饰品打扮自己,说明他们已懂得害羞心理和美的观念”、“缝制衣服用的线和串装饰品用的线可能是山顶洞人首先发明的”等)总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发散训练,学生的发散量就会增加,而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发散量也就累加成了创造,思维也就变成了创新。

2、培养学生思维逆向能力。思维逆向能力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和突破性效果的能力,如在讲“鸦片战争原因”时,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尤其是虎门销烟,英国会不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请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世界背景和中国因素,导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其他诸如“假设慈禧太后不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会不会流产?”、“假设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遭杀,亲日派会不会窃夺国民党最高领导权,抗日战争又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都是一些逆向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一方面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敏捷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

可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学史的兴趣。在教学中融进逆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很重要的一环,教师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已学知识与生活体验,对提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能力,如在讲“香港、澳门回归”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1)香港、澳门是怎样被西方列强侵占的?我国又是怎样收回的?(2)香港、澳门收回后,我国实行怎样的政策?你如何理解这种政策?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未来50年后的情形和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发出自己对“未来”和“希望”的遐思。思维想象能力是一种“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能力,是一种“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的能力,是一种能不断使“知识进化”的能力(爱因斯坦语),是人世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黑格尔语),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教师应尽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求圆周率数值等),创设想象情景,以加大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

4、培养学生思维批判能力。思维批判能力指思考问题时不人云也云,敢于突破权威(教材、专家等)桎梏,提出与权威不同的观点或对权威观点进行辨证的否定或对自己的思维缺陷进行不断的矫正的能力,如在讲“亚洲革命风暴”时,一学生说,既然“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那么其中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也应具有此双重性质,但教材却说它“是一次由印度封建王公领导的„„民族大起义”可见印度民族大起义并不具有反封建性质,更何况教材通篇都未留下反封建的痕迹。该学生的思维具有对亚洲革命风暴的辨证批判:一方面承认有一些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这一性质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敢于对教材定论质疑并大胆提出建立在思考、理由之上的独到见解(姑且不论正确与否),教师应予以肯定和保护,因为正是这些“貌似离谱”的想法才有可能萌发创新的嫩芽,绽放出鲜艳娇美的创新之花。

5、培养学生思维独创能力。思维独创能力指思考问题时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深挖出与众不同的能力,如在讲“宋人《农耕图》”这幅图时,如果学生都说图中穿长衫,打伞遮阳,站立桥头,目扫农夫插秧的那个人是严密监视农夫劳动的狗腿子,那我们说学生思维不具有创造能力,但如果有一学生能说出穿

长衫的那个人是懂得农活的大管家,并能说出括号中的类似理由(南方雨水多,无论夏收还是夏种,时间都非常紧,任务都非常重,必须抓时间抢进度。这位管家的任务,除了具有狗腿子的功能外,更多的职责是合理调配劳动力,督促生产进度,检查农活质量。),那我们说该学生思维具有独创能力。学生思维具不具有 独创能力,这是相对而言的,但不管怎么说,具有思维独创能力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教师应予以特别重视,因为思维独创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人格是创新素质中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健康与否,健全与否,将直接制约创新的性质、方向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及创新成果的取得,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应成为创新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创新动机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念头,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一种期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动力源泉。动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动机引导下的创新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成果往往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错误的动机往往会给社会、人类带来灾难与痛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正、反人物的创新活动目的的介绍与讲述,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并用这些引导他们的创新动机,使之成为人类的福音,进化的动力,文明的基因。

2、磨炼创新意志创新需要意志,一个缺乏坚强意志的人是很难取得创新成就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改变。”可见意志品质在成就事业中的重要性,历史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锤炼学生的意志(如在授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时,教师可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等史实;在讲司马迁时,可讲他忍辱负重,靠坚强的意志、顽强毅力写出《史记》等故事;),使意志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基石。

3、培育创新情感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态度。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凯洛夫也曾说,情感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它可以把强烈的志向迅速体现在事业上。历史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人物言行,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孙中山“振兴中华”、冯如、华罗庚、毛泽东等人报效祖国、救国救民等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明辨忠奸美恶,树立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等高级情感,使情感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推动力,从而积极、有效、健康地投身于创新活动。

5、培养创新美感美感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积极、健康的美感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净化,也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历史教师既可以通过书法、绘画、雕刻等优秀艺术作品的讲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通过优美建筑、文学作品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对美的追求;还可以比较历史人物,让学生进行认识与评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总之,历史教材美育资源很丰富,历史教师应大量挖掘,培养学生美感,使美感成为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驱动器,成为创新的催化剂。

6、塑造创新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这个态度下所表现出来的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具有可塑性、社会性等特征。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做事认真负责、踏实勤奋,有的人做事马马虎虎、懒惰成性„„性格的不同,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也会有所差别:有的人性格伟大,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就相对伟大;有的人性格脆弱,他所取得的成就也就相对较小。可见 “一个人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爱因斯坦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如针对极个别学生纪律不好状况,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邱少云的故事等),使学生树立正直、开朗、自强、坚韧、勇于质疑、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等良好性格,以便为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激发创新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申斯基语);好奇心是创新的种子,没有好奇心的驱使,创新也无法真正长出嫩芽,更无法开花结果。兴趣和好奇心会产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历史上哥白尼“日心学说”的 提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式蒸汽机的发明等都无不与兴趣和好奇心有关。可以说,兴趣和好奇心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有了“两轮”,车就具备跑的条件;有了“两翼”,鸟就可以翱翔万里;有了兴趣和好奇心,人就可以积极探究

事物和从事创新活动。基于此,历史教师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如语言、图片、幻灯、录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使兴趣和好奇心真正成为学生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

创新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我们只有加大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力度,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也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民族中学

高一历史教学创新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新问题;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98-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文章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的新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存在新问题

1、学生思想的不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历史是副课,所以学生包括家长、甚至部分教師在思想上极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给高一新课改的实行带来消极影响。

2、历史专业基础薄弱

初中社会课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几乎所有乡镇中学从未重视过历史课,忽视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给新课程的教学进度带来影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3、专题学习带来的困惑

历史新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在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问题。

4、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

新课程历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资料收集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学生的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二、解决新问题的新对策

1、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 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的标准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应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4、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读书。第一步,由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结构,提出本节课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步,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书、做记号、找答案;第三步,组织讨论,让学生回答,师生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篇4

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行, 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 但是大都是借用现代化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 以达到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之目的。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停留在治标层面上, 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一长他们依然对具体问题较为茫然。因此,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课堂, 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

(一) 标新立异, 构建新的教学形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老师是“发射器”, 学生是“接收器”。把学生的思维锁定在书本之内, 读死书, 死记硬背, 考试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 课堂没有活力, 体现不出教学的价值所在。全新教学模式是构建生动、富有活力的课堂,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挑战自我, 表现自我;以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 辅导学生在自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 改变教学理念, 体现学的价值。

历史包含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变迁。历史的发展是以人为本, 作为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心里动态。变传统的“老师让学生学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为“学生希望学到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变成兴趣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针对历史教学, 通常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首先, 从整体上感受教材, 明确哪些知识需要了解, 哪些知识必须掌握, 这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理解其意义。其次,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 提出质疑的问题, 与老师共同探讨,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后, 老师提出问题, 供学生讨论,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历史事件中折射现实的生活事例, 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2. 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在我们现有的历史教材中, 所有的内容成条块状, 学习难度大, 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取舍, 将现有教材进行整合, 把知识面拓宽,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我国近代史的内容时, 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方面以外国侵略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 为题纲讲述各国对我们进行的侵略掠夺;另一方面以国内人民的阶级斗争 (太平天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 进述我国近代史上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为了推翻封建社会、抗击侵略做出的不懈努力。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课的过程中, 分清重难点, 拓宽知识面, 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

3. 改变方式, 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以分数论成败, 这只能从单一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容易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抹杀了。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综合评价法, 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通过测验, 要求学生对知识从浅到深地掌握,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其次, 通过对历史事件了解情况及能力评测, 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课堂答辩, 写历史事件之我见, 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最后,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 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这需要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生活作为进行观察, 在无形的生活中, 进行有形的评测活动, 长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

(二)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学生本身就属于好动型, 如果让他们天天静坐在课堂上听课, 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必须要结合初中学生自身特征进行实践,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1. 走出教室探寻历史。

如果历史理论太多, 学生自然感觉乏味, 因此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出课堂, 探寻历史。在讲到抗日战争历史时, 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讲述, 学生可能体会不到那段历史的切肤之痛, 而且教师也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 也讲不出那种应有的激情。于是笔者就带着学生一起拜访了当年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 让他们以亲身经历控诉当年日军的残忍凶恶, 学生的印象就能够深刻。走出教学课堂不但能够丰富学生阅历, 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情感。

2. 以教材为基础查访历史。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教材中的历史信息量仅仅属于沧海一栗, 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吸取历史知识。其一是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 丰富自身学识;其二是借助网络, 做好网络知识与教材之间的链接,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 让他们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其三是衔接好边沿学科, 通过其他的科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历史教师不仅应是一位历史的讲述者, 还应是一位历史教学的创新者, 要不断地从教学之中积累经验, 促进教学的革新。

当然, 创新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 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增强教学质量, 灵活调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 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创新初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强化综合修养, 同时还要和社会接轨, 营造出创新历史教学的环境, 让学生成为历史教学中真正的主体, 切实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教学,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学习民族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与气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摘要:新课程下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初中历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史, 同时也枯燥无味, 因此就需要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探究对教学创新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章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动课[J].职业时空, 2009, (12) .

[2]宋淑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0) .

[3]马彦平.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0, (04) .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篇5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江苏 溧阳 ●赵小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仁们共同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若要让学生不断创新,那么就必须让学生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去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且主动去解决问题。例如:学生会问马王堆出土的干尸为何能保存数千年?古代工匠如何能修建出如此神奇豪华的阿房宫?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教师都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否则,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可以课堂组织学生观看记录片或课后观看CCTV-7“科学探索”栏目,满足学生对历史科学的探求欲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创新欲望往往是短期的,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如何使这种欲望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恒久的创新品质,继而形成一种创新人格,这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进一步思考。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历史观。梁启超曾评价二十四史时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梁启超对统治阶级编写正史的否定态度,认为历史很少涉及人民光辉事迹的记载,甚至抹杀了人民推动历史的重要作用。

三、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显然,在历史教学中,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的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这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它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性的思维区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力。(教学论文 )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他们便会束手无策,不知其解。可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法因失去了人的主体意识,不仅不能启迪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反而还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有人称这种思维为可悲思维或“僵尸思维”。

例如在讲到清朝末年“林则徐禁烟运动”时,课本上提到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教师可提问:林则徐如果不禁烟是否会使中国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林则徐禁烟仅仅是一个导火线,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其图谋中国的野心早有,只不过不敢如此堂而皇之。只要中国有人公然反抗就会使英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理由。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逐渐得到培养。

四、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中的历史如何生成,他们对历史怎样认识,就是历史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提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兴致盎然。金庸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把虚拟的情节和历史的真实相结合,譬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成吉思汗西征中亚、《碧血剑》的明朝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倚天屠龙记》中波斯明教流传中土、《神雕侠侣》中的印度医僧来华……读了这些小说,我们感受到这种“真假、有无”的奇妙之后,不妨带学生走出小说,探索一下小说背后的历史与真实。从网上历史论坛中,我下载了一篇文章:《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历史上蒙古大军西征的记载:欧洲人画笔下的蒙古大军西征景象,花刺子模激怒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率军亲征。历史上的郭靖与成吉思汗无关。然后指导学生探究思考:小说中的历史与史实到底有多少相符?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类的文艺作品?学生通过以上的训练,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历史、正确地看待与历史有关的文艺作品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以上是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给同仁们带来一些思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历史教学与教育创新 篇6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马克思说过 :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如果不注重氛围的营造,学生在不平等的氛围中,怎敢去探讨什么人类发展的历史 ? 他们成了被动的纯知识接受者,创新的天性就会被扼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用这种思想指导自己并付诸于实践,尽力精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一方面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欲望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兴趣的 “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思索、去创造。鼓励学生用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发展,寻找历史变迁的规律。如对历史人物的秦始皇和武则天的评价,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许多同学都能说出有见地的看法。有时还恰当地利用学生的喜好,结合电影、电视等历史题材的影片的播放如 《新四军》组织教学,把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注意不盲从、不迷信,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总之,努力使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以新的感觉、新的

发现、新的体验。

2.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疑问。把学习历史当成纯知识的记忆,而没有任何疑问, 是历史教学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学生的根本原因。“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我总是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 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如在讲工业革命时,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蒸汽机以煤作燃料 ,它对环境有何影响 ? 通过诸如此类的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不断创新。

3.鼓励求异,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的和谐环境

好奇和求异是学生的天性,当代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开阔,求知欲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师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能压抑,应善于引导和鼓励 ,因为求异思维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经常鼓励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大胆评判 ,哪些讲得精彩,哪些有欠缺 ? 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 ? 来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为了给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和谐环境,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手段来鼓励学生求异 : 一是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答题思路 ; 如讲到山顶洞

人的骨针时,设问骨针用什么作线? 二是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答题思路,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得出三种观点 : ①它是一场基本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三是在求异中学习多、优的答题思路,如讲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等方面去思考,从而得出较全面的看法。

二、实行开放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应使人成为创新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道尊严”等传统教育观念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简单问题,没有心灵的撞出与激发。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想象力、创新式的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等。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思维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能力的起步器,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会观察,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如对一些插图,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问题的“创新者”。如在讲唐朝的曲辕犁时,就引导学生观察曲辕犁的结构、形状,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曲辕犁的科学性、先进性。在教学中,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在创新能力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质变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新。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惟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是没有惟一答案的。我鼓励学生挑战教材、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如“假如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怎样?”“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一定就是只有破坏性吗?”在讲世界近现代史“强权政治”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方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力

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推动着社会进步。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力,首先让学生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我具体的做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的人联想力和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从一个角度向不同侧面进行多方多角度的思考,进而寻求获得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如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和他的成就地动仪。其次,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创新想象。如讲邓小平“一国两制”设想时,设问 :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 50 年后,中国将变成什么样的情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和想象 ,发展学生空间概念,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1.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创新离不开知识,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多媒体课件良好的交互环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特点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程序。例如在《十年动乱》课件中,把青年学生的狂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史实,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途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途径,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学得的知识较牢固,同时保持了较大的思维灵活度。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占有和利用信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多媒体课件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学生可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比如 : 讨论、交流、研究等,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人格。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坚持创新,取得成就的根本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些令教师感触的场景,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 ,通过展示实景图片展示,教师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描述, “南京手无寸铁的呻吟”、“万人坑的白骨”、“南京 30 多万同胞被杀害”, 同学们有的沉默、有的拳头紧握、怒目圆睁,他们的心灵被撞击。然而有的学生却在专心做课后习题,表情淡漠。课后,找他们谈心,问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时间、地点、人数,显得非常得意。如果我们历史教学培养的是这样的学生,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根本的原因就是考试制度的僵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不得不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为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在教学和考核中引入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量化。课后练习时,通过布置适量的开放性题目,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创新空间,如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除资本主义发展又障碍。在考试中,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对学生创新回答予以加分。這样,课堂内外都给予学生创新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作为历史教育,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知识和意识上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培养的学生不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更成为集独立性、深刻性、广泛性、全面性、开放性、灵活性为一体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的人。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篇7

一、在历史创新性教学中 要重视基础知识

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在我们进行创新教学中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没有基础的创新就像没了灵魂的躯壳,最多是个好看、顺势、跟潮流的花架子。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加以牢固掌握,并能通过对基本历史事实的感知抽象到具体思维和内涵的思考。这就要求作为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创设更加民主、开放、活动、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教师应选择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能够引起初中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完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一些战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绎课本剧,根据战役的基本知识,加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演绎现代版的历史战役。这样,学生不但会重视历史知识,还会深入思考其中的含义,以便于自己发挥创造。只有具有牢固坚实的基础才能展开翅膀飞得更高,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的创新性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基础知识这一关,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及创造。

二、创新性教学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探索、发明创造的源泉。只有学生对某些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他们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在学习当中对哪个科目感兴趣就会专心地学习这一科,如果对哪个科目没有兴趣, 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也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

因此,我们为了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保证按时按质地完成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应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并使学生热爱历史、喜欢历史的浓厚兴趣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

三、在创新教学 中必须坚持实事求 是的态度和方法

历史教学的创新是一条非常复杂和艰辛的道路,我们的创新既要符合历史事实,让学生对历史有端正的看法和态度,又要使的教学方式更加新颖,教学质量更加突出,教学效率更加明显。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改革创新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都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支持,经受社会和实践的重重考验。虽然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能和大的改革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教学来说, 也不是一件小的事情,因此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需要经历层层把关才行。而且,历史创新只能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对于历史教学内容不能掺一点的假,教师也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做法。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整理、归纳和综合等积极的思维思考活动, 观察复杂的历史现象,感受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全面深入了解历史的基本发展进程之后,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以后能够准确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脉搏做好准备。这样就能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与时俱进,自觉融入社会发展潮流,具有独立人格、修养和智慧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

四、创新教学关键在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的历史教学关键要能够更加完美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反复的训练,多多的训练, 使得我们的历史教学总是反复地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教师也总是不断强调让学生多加练习的重要性。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厌烦这乏味的练习,渐渐地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错误的理念不但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会使学生讨厌历史,忽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创新性教学历史教学 篇8

1.加强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历史和政治、经济、 科技、文化等学科的联系,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总结, 使他们建立横向的知识联系和纵向的历史联系,构建比较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还要向他们介绍当时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拓宽学生历史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历史综合能力,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限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容易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产生混淆。同时,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能有效调取有用的信息。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使课堂教学在师生积极的互动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3.利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要进行创新性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在情境中感受和体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以时间轴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提高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在对问题的好奇心的引导下,对历史教材进行探究,从而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 促进其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让学生谈谈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并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结果会怎么样?”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能有效提高探究效率。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为课堂学习注入新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教师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历史事件的场景,展示历史教学,同时还能运用视频使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再现,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把多媒体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能使历史课堂内容丰富,使教学形式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历史教材中的文字通过具体、直观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来重现当时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扮演事件中的人物,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探究,结合学生对历史人物和战争情况的了解,使他们真实地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抱负。新颖的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效实现了高效教学。

5.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方面要使学生具有创造型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以发挥、 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另一方面, 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创新之路的艰难险阻,只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的人,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历史学科的优势,因为这方面的历史事实可谓数不胜数。因此,历史教学应以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为中心,传授包含着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的历史知识。学生最崇尚、最向往的是主体参与、充盈着生活气息、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历史课堂,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立足改革创新,优化历史教学 篇9

一、打破传统授课模式, 变枯燥无味为轻松有趣

当代教育家包罗·朗格朗说:“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的行为的伟大法则, 那就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有效集中注意力和稳定积极的学习情感, 以及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活跃的学习动机。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教授艺术, 采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

首先, 明确告知学生:学史以明志, 学史为报国, 从而使之方向明确, 态度端正。使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目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历史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要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展望未来, 以及有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以史为鉴, 接受教育, 提高认识, 掌握技能, 服务社会,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就能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 博引索征, 挖掘史料, 创设充满兴趣的教育情景, 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历史阐述的是过去的、不可再现的事物, 很多内容单靠教师简单乏味的讲解, 学生听了枯燥乏味, 了无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 力求将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情景场面。单调乏味的图画形象化为栩栩如生、富有特色的历史再现, 使学生觉得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兴趣盎然地随着教师的巧妙诱导而进入一个亲切、印象深刻的过去世界, 产生一种真实的心理感受, 从而使学生既能学到历史知识, 又能接受艺术般的熏陶, 为之感染, 为之兴奋。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 刺激了他们的思维, 其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在轻松亲近的氛围中悄然增强, 带着浓郁的兴趣投入到历史课的学习之中, 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此外, 也应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在整个课堂上, 必须改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多边互动

法国教育家加里说:“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为单向的信息传递渠道, 这种状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束缚, 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此, 必须由单向传递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 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摸式。

第一, 正确运用提问式, 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加强多边互动,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 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精心备课, 巧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构思巧妙的提问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有益刺激与训练, 它既能引起兴趣, 又能激活思维,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 又能产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去获取知识的营养。

第二, 大胆尝试讨论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讨论法也是加强课堂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质疑、探讨、研究、总结, 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了确保讨论课的成功, 教学前应先确定主题, 提供有关资料, 或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查寻有关材料, 然后在课间围绕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 确立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亮出观点, 提出论证, 自圆其说, 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活动进行品评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路、观点应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 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说对问题的认识及逻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 体验参与教学的快感。既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顿悟, 迸发出创造的灵感与求异的火花, 产生突破性的发展,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心, 锻炼思维品质, 增进知识的交流与吸收, 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获得充分的激励与调动, 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 互助互动, 双向交流, 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历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改变学生是知识接收器的被动倾向, 千方百计使“要我学”变作“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旧的教学过程, 强调教师的“教”、“教的责任仅仅是由教师将书本中的结论性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记忆库, 有的甚至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呆板的复述重叙, 不管学生能否理解与接受, 就是要求学生一定学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和自觉性, 是被迫学。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本不能适应现今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

“授人以鱼, 一餮得益;授人以渔, 终身受益。”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要学生记住多少知识, 更重要的应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 还要教学生“会学”, 突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他们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科学思维方法的教授、介绍, 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论传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解释历史事件, 评价历史人物, 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提高历史思维的水平, 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和迁移, 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 结合章节内容, 以及自己的认识程度与思维实际, 问题设疑, 自思自问, 拟出一系列试题、练习题或复习题等, 让学生之间相互解答, 相互评改, 相互交流, 互相切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点拨者, 这样, 在师生关系上, 就把教师的主导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辨证地统一起来,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构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翻译过来的, 指的是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 有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提高, 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 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交际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听说训练中的跨文化交际

日常的口语交际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对学生而言, 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 而是在实际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 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 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 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 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例如:英语中充满了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 要说I'm afraid;Sorry.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很少说You should do sth..., 而代之以委婉用语, 如Would you mind doing sth...?Would you please do sth...?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 而用you'd better do..., shall we...?主动提供帮助时用:Would you like me to...?Shall I do...?等等, 我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这一原则,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规则。

二、课文阅读中的跨文化交际

实际上, 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读者面对的读物是用外语写成的, 而该语言又与他所不熟悉的文化紧密地联系着。要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 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 还要了解一些说英语的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

例如:讲授“Different Ideas about Food and Drink”时, 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根据课文内容, 学生不难获得以下信息:中国人喜欢吃鸡肉、鱼和海鲜, 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红茶”在英语中译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 同是茶, 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 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 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建历史的知识体系, 掌握好历史知识及基本技能,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活跃学生的思维,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本身的素质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掌握学习方法。

总之,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 作为教师, 一刻也不能忘却研究, 忘却探索, 忘却创新。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很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 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茶文化的窗口, 比单纯地讲解课文内容有趣生动, 因而更能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

三、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 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由于不同的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在这类词语中, 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最具有代表性。

例如:汉语里有“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狗憎恶的情感;在西方文化中, 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它在英语国家里身价百倍, 人们把它当作宠物, 狗被称为man's best friend (人类最好的朋友) 。狗的形象是正面的, 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 或是中性的。在英语中, 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 习语“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top dog (重要的人) 、my old dog (我的老朋友)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等等。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 使学生会正确使用。

四、语法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 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 而且还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易犯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的错误, 这在做中译英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要表达:“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 容易受汉语的影响, 说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 却并不理解为什么my father后还要加“'s”, 因为学生认为“of”结构已经表示了所有关系。究其原因, 这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即英语的从属关系往往通过连词if, because, when, although, so that等词表达出来, 而汉语主要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可见, 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语法现象, 学生容易接受,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语法, 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 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并且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

(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激励、启迪他们自我探究、自我创新、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意识潜能。让他们在探索的历程中去体味收获的快感, 成功的乐趣,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甜蜜。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学科界限创新历史教学 篇10

一、渗透学科价值, 丰富结识结构, 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观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展开, 幼儿教育也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学研究发现,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将来的成长有着巨大作用,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学校的引路人, 担负着幼儿的教育教学, 幼儿教师的素质关系着幼儿教育的质量。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 必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 拥有耐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性格。历史知识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知识,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特别是要向学生展示的中华民族在文明进程中留下的文字材料中, 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这些内容世代相传, 有的以故事、传说等流传下来, 这些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对幼儿教育不必讲授高深的历史知识,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这些知识, 才能结合历史知识设计幼儿能接受的教学内容, 如将经典的历史故事、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以动漫的形式向幼儿传播, 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历史故事表演, 这些对传播中华文明、传承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在多年的幼儿师范历史教学中, 发现有些学生缺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认为历史知识可有可无, 只要掌握音乐、舞蹈等基本功就行, 这样的学习观是片面的, 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了改变历史教学的被动局面, 我重新处理教材, 改变教材呈现单一的特点, 创设多种历史情境, 通过故事表演或情境剧表演,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将历史有效地融合到艺术学习中, 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明白历史素养在综合素质的重要地位, 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挖掘历史故事题材, 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幼儿教育离不开故事, 讲故事也是幼儿教师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 但如何将历史知识渗透到故事中, 让学生既学历史, 又学会讲故事。面对冰冷的教材, 历史教师如何把教材设计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让学生感受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体验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历史人物,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截取历史片段,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表演再现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面对新接触历史学科的幼儿师范生,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历史故事就能吸引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课件, 对学生讲述历史课本中的一些经典故事,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课本上有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女中豪杰、商人市民、外国使臣等, 这些人串联起历史, “演绎”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教师既可以自己讲, 还可以让学生或讲述或表演, 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学生要想表演好历史故事, 就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 同时,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寻找当时人们的生活资料, 发生的故事。为了表演好故事, 学生们合作制作头饰, 设计服装, 积极进行排练, 生动有趣的表演, 让师生为之震撼, 感受了历史或悲壮或激昂,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展现在师生面前。生动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又增长了学生的艺术才能, 为将来走上岗位打下基础。

三、整合文化艺术, 感悟历史,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幼儿师范教育对学生的艺术素质特别重视, 音乐、书法、美术、舞蹈都是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将历史学科融入到这些艺术中, 让学生获得艺术素养和历史素养的双向发展。例如, 在学习唐朝历史时, 教师通过课本的学习, 结合学生在课外搜集的历史材料, 让学生感受唐朝的历史盛况;当学到唐朝书法名家时, 教师结合唐代四大书法家柳公权、褚遂良、颜真卿、欧阳询的故事, 让学生知道他们成为名家, 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才成就的, 激励学生产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近代战争史中, 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中国浴血奋战, 我结合教材, 设置情境, 播放音乐, 让学生感受艺术在战争中对士兵的作用。如抗日战争题材的,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 长征时期反应军民鱼水情深的可以播放《十送红军》等, 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 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 同时也更深刻了理解音乐, 为更好诠释音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素质是幼儿教师重要的素质, 历史教师能将历史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又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 结合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优化教学策略, 整合学科资源, 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 历史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祖国幼儿教师的学校, 历史学科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部分学生思想上重视艺术素养, 导致历史教学相对被动, 教师如何突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既发展艺术特长, 又掌握历史知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高中历史创新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实践过程,教法的不断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快速提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结合教学改革现状,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遵循历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特点大力推行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依据教材合理设计创新点。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结构更加合理,知识更加全面,但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来讲,我们必须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设计,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科学地设计创新点,并且要做到创新的方向性比较明确,不能一味地罗列知识点而冲淡了创新的主要方向,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设计一些学生所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在创新点的引导下,让学生循序渐进,课堂教学主题明确。如果我们把目标定的太高,学生在现有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因为在创新学习中遭到失败而打击到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失去了对高中历史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材知识,科学设计创新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确定创新点,并在教学中选择最优的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和整合,推动创新教学的不断发展。

2.科学处理知识关系,激发创新兴趣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利用已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思维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循序渐进”也是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获得新知识也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积累,而是要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时事热点的作用,把这些鲜活的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通过思考、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3.构建和谐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这样的关系和氛围影响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有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促使他们不自觉地进行创新学习。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师道尊严,搞的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尽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尊重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并大胆地表达出来,和教师或者同学间进行有效地交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4.在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所接触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通过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反映一定的政治格局。因此,依据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新颖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新鲜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其开展创新性学习。例如,在讲授《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内容,然后进行讨论,主要讨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学生在自学的过程当中对当时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已学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很可能会得出很有创意的结论。在有些课堂上,教师也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些讨论话题,让他们分组进行辩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新知识,但是在讨论教学中,始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偏离教材内容所反映的主旨。在实际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尽可能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切实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且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方法的花样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课堂气氛来看非常融洽、和谐、热烈,但是,就学生本身而言,并没有在者优先的时间内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教学创新,就必须处理好教生关系,科学设计教材知识、合理设置创新点,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切实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J].世界历史.2008.(03).

[4]钱乘旦.现代化研究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此文为纪念罗荣渠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J].世界历史.2009.(06).

[5]王宏志.迎接新千年.重视历史教育——关于历史课程设置的想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8.(02).

[6]梁励.论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J].历史教学.2007.(01).

论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 篇12

一、教学理念创新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 我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理念上做到以下几点:

1. 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 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就必须十分注意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分析。不仅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件, 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 我们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在教授中国古代史三国史部分的时候, 首先肯定要向学生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割据局面以及三国鼎立的形成。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东汉末年政治形势的分析以及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大势力的形成和他们各自有利条件的分析, 学生就不易理解为什么说东汉的灭亡和三国的鼎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具有了这样一种将史实教育转为学史教育的观念之后, 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活跃, 使学生能开动大脑考虑问题。

2. 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

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 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史知识呢?教师在新课结束之后, 时常指定一些知识点或重要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死记硬背, 并且要求学生在记忆某些历史知识时要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错。我对此举深表担忧。诚然, 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 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 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一般说来, 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 如果仅仅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 倒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 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地记忆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是系统的、灵活的, 可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

程中做到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

3. 从知识灌输到素质培养。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在历史学科考试时能得高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运用历史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那么我们教授出来的学生就无法避免“高分低能”的通病。而且这样一来,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往往只重视书本而不理现实, 只注重学习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 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才能表现出来。而要想做好教学工作, 使历史教学达到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也是根本。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 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1. 寓情于教, 师生互动。

我们都知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中学生们都渴望从古板的严肃的历史课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到寓情于教, 教中有理, 活跃课堂气氛, 保证师生互动, 就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就无法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寓情于教, 师生互动, 首先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了解学生希望学习什么, 希望了解什么, 并十分注意对学生“投其所好”, 使教授的东西能被学生主动吸收和掌握, 避免师生之间关系的僵化和教与学之间的脱节。其次是注意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寓于教学过程之中, 让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养成良好的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胸怀共产主义理想,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就是要十分注意调节课堂气氛, 避免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过分死板和严肃, 达到师生互动。

2. 尊重史实, 大胆思考。

历史教学不能对史实进行篡改, 也不能将史实进行歪曲。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尊重历史事实。但是, 尊重历史事实并不等于照本宣科。比如我们在教授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相关内容时, 如果只介绍农民起义的成与败、清军入关与清朝实现对全国的统一等内容, 那么学生难免就会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如果能和学生一起对明末农民起义等事实进行一种假设思考, 例如向学生提问:“如果李自成起义军能在攻入北京后迅速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 那么起义的结局如何?”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思考, 提出他们各自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只要他们的分析有道理, 教师就对他们的分析进行肯定和鼓励, 并教育学生敢于质疑历史结论或权威论证。通过这样的教学, 我们就能使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也锻炼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 教会学生大胆思考, 大胆猜想, 并结合所学知识, 结合所处时代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再回首”, 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好方法。同时, 历史学科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代相结合。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保证历史教学方向的正确性和观点的准确性。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创新教育, 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 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方法上深入探索, 在实践中下大力气, 才可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创新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所接受。而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历史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的方向转变。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下一篇:社会阶层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