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改革

2024-09-18

创新性教学改革(共12篇)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1

电子商务实验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 也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 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笔者在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开展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

1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的特点

1.1 综合性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的综合性特点体现为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和实验方法的多元化。在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中, 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 即能将一门课程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 或者能将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综合了理论教学中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教材第二章) , 网络营销与管理 (教材第三章) , 电子商店经营和管理 (教材第四章) ,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教材第八章) , B2B、B2C、C2C业务的处理 (验证性实验2、3、4、5、6) , 网站建设 (验证性实验7) 等知识点, 同时综合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此外, 在实验方法上表现出多元性, 即在同一个实验中, 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中, 学生可以应用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文献收集法、模拟创造法等实验方法完成实验。

实验探索法是指为学生提供互联网和综合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进行开放性实践, 从电子商务实务中发现新现象, 找到新规律的实验方法。其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建立实验项目小组, 要求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创建电子商务公司, 在团队式学习环境中促进个体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至于通过什么样的实验, 怎样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 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小组讨论法指收集到相关资料后, 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积极发言讨论。角色扮演法指在实验中, 学生分别扮演市场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电子商务策划人员等角色, 深入分析、探讨每个角色并完成相应的电子商务实务。现状调查法指所有的实验材料, 来自互联网, 由学生自主调查完成。模拟创造法要求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自己选定一个产品或项目, 建立电子商务企业,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并且要将最后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 用模拟项目展示会、项目演讲、项目网站演示等形式加以展示。

1.2 设计性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的设计性体现在根据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定题目,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拟订实验步骤, 并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到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行业或项目进行。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开放式学习小组, 分组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业务水平、能力倾向、性格及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明确其在小组或团队内的分工, 尽量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2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案

2.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生以个性化与团队式结合的协作学习方式选定一个项目并创建电子商务企业,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信息处理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开放式学习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采取个性化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互动型学习方式。项目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创建模拟的电子商务企业,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行业或项目进行, 完成企业的商务计划书、网站设计与开发和最后的成果展示。

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们仅运用电子商务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运用其他课程知识和技能。组长应具有协调和组织全组成员共同合作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特长的组员可以作为小组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总监, 负责网站技术框架的构建和网站的维护;财务管理知识基础好的组员可作为网站的财务总监, 负责网站开发和运作的财务预算;具有市场营销知识的组员可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开拓。目标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并保持相互依赖的关系, 组员必须对小组和自己在组内的工作有使命感, 并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组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组员之间要有足够的交流和良好的沟通等。

此外, 要求教师在课前布置实验任务, 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任务。实验过程中, 教师通过现场指导、问题答疑、方法指导、交谈和批阅学生文档资料等形式进行实验过程的监控、指导, 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以及学生提交的成果和相关文档资料对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做出评价, 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2.2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根据电子商务课程的特性、知识链以及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资料, 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起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2.3 实验成绩考评

考评的指标主要有选题创意,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能力, 查找数据的有效性、代表性以及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项目设计目标的合理性, 网站设计创意, 网站策划书的合理性, 成果的展示效果等。

3 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3.1 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资料收集、分析和处理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改变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式, 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 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必须通过互联网自主完成所有数据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 并且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完成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这种自主性使学生得到真实的电子商务体验, 这些体验不拘泥于一本教材、一门学科, 不但综合了其他学科知识,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使学生自然地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3.2 积极发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教学跨越了多个学科, 是一种综合集成的、面向对象的多元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 交叉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采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组织电子商务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把握各个层面的量和度, 要根据原有的课程体系和特色展开实验教学。因此, 创新性实验尽管以学生为主体, 但还需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监督和引导。

3.3 增加实验课程的考评分值

电子商务创新性实验将实验教学以课程为主线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 通过对实验课程的整合, 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 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模式。从实验完成的课时来看, 由于占用了大量课外和课内时间,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 因此, 必须提高实验在课程考核中的分值, 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华兰, 张珺.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21) .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2

在高校课堂,以课程为基础,教师大多以知识传授为主,传统的小英教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教师忽视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的培养。很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课程教学停留于理论层面,教学中缺少示范机会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学生不能在学习中提高交际技能、绘画技能等小英教基本能力,理论与实际脱节。长此以往,师范生获得的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知识,难以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

1.2班额大缺指导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29-01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在中药学专业教育上位于核心地位,其内容不但与该专业的课程及其他专业学科有联系,而且与工业化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体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实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目前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教学,侧重于验证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考启迪较少,学生都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手册进行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只知道按照实验手册进行操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就会忽略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机会,更谈不上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开展中药药剂学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能对实验操作进行创新性思考,使整个实验过程僵化在固有模式下,因此,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观念[1]。创新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方法[2]。创新性要求新颖的实验内容,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案

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包括以下内容:学生自主选定实验题目,独立完成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等。我们以有科研课题的老师为核心设置多个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实验选题

指导教师详细讲解创新性实验的思路,讲述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科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课题方案,学生自始至终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2 引入PPT汇报教学法

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开展交流讨论,学生首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阅读归纳总结,以PPT的形式汇报给大家。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记录汇报中遇到的疑问,在汇报结束后对这些疑问向汇报者进行提问,在提问讨论中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对有疑问问题的讨论,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非常有利,并了解学科前沿及其动态,还可以通过讨论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2.3 实验研究

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在该环节中,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有关的仪器,注意观察实验每一步过程,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直至实验完成,最后及时进行实验总结。整个实验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协助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4 结果分析及论文撰写

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该实验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讨论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办法。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巩固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论文撰写。

3 创新性实验教学评价方法

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也是开设创新性实验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应该系统、动态和多样化的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3]。实验教学考核项目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及实验态度等。重点考核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考核评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的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4]。通过开展讨论会,考查学生对自己设计实验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创新性实验教学效果

4.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以往实验大都由教师准备好一切,学生机械地按照实验手册进行操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型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设计实施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4.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后,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中药药剂学学科前沿和动态,拓宽了眼界和知识面。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巩固和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

通过创新性实验指导,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执教能力。要想设计好创新性实验,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

综上所述,通过中药药剂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培养出更多能适应中药现代化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寿泉.如何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煤炭高等教育,2001,2(2):58.

[2]贾乙,唐渊,刘雅,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0(7): 87-88.

[3]余卫红,谢志浩.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提高遗传实验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3(4):9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篇4

(一) 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师的单方面讲授语法、句法, 讲解课文内容, 学生以老师为中心, 老师采用

实创新模式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方式。

三、结束语

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中, 由于中小企业受自身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限制, 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无疑是一种理性的现实选择。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部门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 建立健全的各项政策法规, 将技术创新正式纳入法制轨道, 以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并且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本身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专业水平, 通过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强信息化建设, 尽快将模仿对象所包含的核心技术 (隐性知识) 完全消化吸收, 并将其整合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中来, 即从根本上提高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

一、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于是前者更有积极性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活动。而对于广大一般中小企业来说, 这一行动可能得不偿失。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 (c/p) -e]的两侧时, 一般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这一方面取决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特点;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比的优点, 由前面提到的定义可知, 模仿创新并非简单的照搬行为, 而是一种创新行为。其投入的研发力量一部分用于消化吸收或反求率先者的核心技术, 另一部分用于对率先创新技术的改善和进一步开发。该模式较之自主创新具有创新的风险较低、创新的渐进性、创新的快速性等特点, 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薄弱等原因, 选择模仿创新作为中小企业的现“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手段, 而学生则被动吸收。这样的教学结果, 一方面, 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力局限在书面的语法练习和阅读上, 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无法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这种以老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对于学生而言, 是否真正接受和吸收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和内容, 无法及时反馈到老师那里, 老师只能通过以后的阶段测试或期末考试才能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 这样就不利于老师及时调整其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方法, 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反馈, 最终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 甚至失败。

创新能力,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以更好地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2、王子君, 张伟.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与技术创新[J].经济研究, 2002 (3) .

3、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M]科学出版社, 1999.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二) 教材比较单一, 缺乏应用性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 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材相对比较单一, 目前在高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教材, 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新编大学英语》 (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视野大学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和《21世纪大学英语》 (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等4种教材。这些教材中, 词汇、语法、句型句式以及阅读占了很重要的篇幅, 与此相对应, 这些内容的教学也占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大部分课时, 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 这些教材主要取材于名著、专刊或书籍之中, 选材一般涉及各种文体, 讲究文章的难度和欣赏性, 但却忽略了实用性的突出, 忽略了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的、方法和进度过分统一, 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层次需要

由于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学生在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在入校时, 其英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 而有的来自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学生其英语水平却很差。针对学生这一参差不齐的情况, 如果我们不考虑他们在英语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 而一律采用统一的教材, 统一的教法和统一的教学内容,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而,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就走向了这一误区, 老师在上课时, 对好学生和差学生运用的是一个标准, 结果导致差学生因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 从而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好学生有时又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过于简单, 同样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方面老师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感到困惑, 另一方面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

(一) 分级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前述分析来看, 不同的学生在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不一样, 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应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 即分级教学, 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就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不同, 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从而让优秀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 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竞争环境。

具体来说, 分级教学就是在学生进校后进行英语摸底测试, 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建议他们分别从初级、中级、高级学起。对于级别低的学生, 老师主要进行听说、阅读、写作和视听的分科教学, 致力于培养他们的语言基础, 同时老师要积极营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致力于引导学生, 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自学能力。同时, 学校应当设置弹性的英语课程, 对那些通过英语水平测试的优秀学生, 鼓励他们选修各种英语应用型的课程, 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 自由会话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 老师以自我为中心和主宰, 学生则从课本和录音中被动吸收语言,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重复这些语言或进行操练。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显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自由会话的教学模式下, 老师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表达思想, 在教室里和学生自由地会话, 鼓励学生多开口, 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强调学生有目的的交际和意义表达。同时, 老师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 一方面要突出趣味性和交际性, 一方面还要注意将语法、句法等语言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里。这样,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录音材料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对话、短文等, 然后再完成一些测试题,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极厌烦的心理, 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它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效果结合起来, 使学生置身于色彩、声音、语言及影像等环境之中, 使他们全方位地感受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 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取得听力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适当选用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外文版影视片、动画片辅助英语教学,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 身临其境, 潜移默化, 在非强制压力下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去学习英语。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训练条件, 为学生提供广泛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国情知识。

(四) 多层次教材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材比较单一, 无论学生英语水平高低, 运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 而且教材的内容注重欣赏性, 忽视了实用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多年来教材建设也是困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历史性问题。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托, 它决定了教与学的基本方法,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材的编写上, 应充分体现以下两点:教材的定位应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教材。

具体来说, 高校应根据教学大纲, 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分层教学教材编写小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依层次对教材分别制定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 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 以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分层教材的编写应特别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 同时还要充分体现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交际能力的关系, 力争任何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 都能达到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另外, 高校在英语教材的编写上, 还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分层教材的编写上,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教材的内容上导入不同思想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内容, 把握好教材的导向, 尽量顾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语言水平差异和思想素质差异,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技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韦文皓.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 .

创新性的数学教学课堂 篇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出营造情境——建房施工放线,在没有三角板和量角器的情况下,怎样使得拉出的线框每个角都是直角,为什么?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课改教材七年级(下)6.3节时,可设疑“为了装饰墙报,准备用长80分米的彩条围一个长方形,但好的作品太多,怎样围才能张贴出更多的作品呢?”这样设计,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 ┅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浅谈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 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4-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推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多项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已经逐步从着重于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向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与层次性的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室开放相适应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等转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开放性,即:开放的实验教学主体、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资源[2]。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还原了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展现了能力培养的层次性与综合性。

三、启发式教学理念

启发式教学就是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一个好的教育要最大化的挖掘人的潜能,让一个人思考以前不能思考的东西,想象以前不能想象的事情,完成以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四、参与式教学理念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自觉选择性为特征,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学习者为主体,鼓励学习者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五、基于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理念,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引进参与式仿真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参与式仿真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复杂动态系统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仿真观察到系统整体行为如何涌现,也可以观察和分析系统整体行为与个体参与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个体如何选择策略。例如,在流行病学课上,模拟流行性感冒在人群中的传播;在生态学的课堂上,让学生们分别扮演猎食者和被猎食者,模拟仿真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在物流管理课上,模拟运输库存和配送系统。让学生亲身参与的参与式仿真技术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复杂动态系统演变和涌现的非常好的手段和方法。

2.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夯实开放式实验教学基础

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在线课程、网络课程、仪器设备图文说明、在线测试系统、回馈系统及仿真实验等。其功能是辅助学生做好实验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还包括实验预约、实验题目管理、信息查询、成绩统计、实验考核系统等。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不仅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还提供了多样化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开放程度。同时,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延伸到课外,更大程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建立立体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预习与抽查。利用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并进行在线考核。预习考核通过方可到实验室上课,预习考核未通过,可在1个工作日内再次进行考核。直到上实验课时,预考核仍未通过,则本次实验无成绩。实验教师在课上随机对预习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以实验操作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对于一个实验题目,采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且以实验操作成绩为主,实验报告为辅,最终通过加权给出学生本次实验成绩。根据实验题目不同,确定相应的实验操作考核指标。

期末实验考核。期末考核是整套立体考核体系的最关键一环,以此全面检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能力、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考核实验教学水平。年级升高,考题的难度逐步增加,题目内容也更趋向实际工程应用。

4.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经过自身组织加工的知识,才能有效保持在认知结构中。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潜能在实验教学的氛围中比在课堂讲授的氛围中更易于被激发。据此,我们可以先请一、两个学生口述实验仪器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步骤,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表述作评判,再让学生进行仪器调整,以此在互相检查与纠正中巩固实验理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室条件,提出一个完整合理的实验方案,而且允许学生选用不同于教师考虑好的方案,使学生得到一次完整的训练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问题中学习, 获得的理解记忆尤为深刻。

实验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基于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机会和条件。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素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29):109-112.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改革 篇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改变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得到了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把教师作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满堂灌”为主,不存在教师学生间的多向交往,学生间的交互式交往更是严重缺乏。

2.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其它方面的教授,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记住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教师问题的设计也都是一些记忆性的陈述性知识问题,学生只要略加思索就能回答,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

3.通过完成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新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

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这就使得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不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二、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1.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合作学习收效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问题不分难易,交流缺乏平等。

3.解决问题过程难

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建议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然后,在注重活动意识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最后,我们利用提问与讨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2.提出问题,激发欲望

首先在问题的发掘上,我们必须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然后我们要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造情景探索式学习

在普通的教学模式中,通常会在提供的问题情境时,应该要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四、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是促进评价教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创新性教学

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强调[1]: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 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并推广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到2015年, 培养的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可达2万名。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 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 我校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课程定位与目标的创新, 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儿科护理学将“以中西医护理理论为指导, 整体观念为核心, 护理程序为框架, 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为目标, 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新理念”贯穿于整个教材中。与本专业突出应用, 拓展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相融合, 在强调西医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 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使学生掌握两套护理技术, 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既体现了整体护理的优势, 丰富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内涵, 提高了护理质量, 又提升了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与西医院校护理专业相比, 做到“你有我有, 你无我有”,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与实用性。

2 教材的创新与特色, 使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有机结合

我校使用的《儿科护理学》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王雁主编的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 该教材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为目标, 突出实用性与理论知识“够用”的特点, 教材内容既包含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 又与护理临床实际密切配合;把“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内容中, 在对患儿实施护理的同时, 对其健康史、发病机制和身体状况能够正确认识, 并适当介绍本学科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与新进展。与以往的教材相比, 该教材突出了婴儿抚触、中药外敷、推拿按摩、拔罐等中医特色护理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具体应用, 实现了中西医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充分显示了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特色, 填补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实用护理教材的空白, 使中西医护理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全面的护理理念与思路。该教材一经使用, 反响强烈, 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病案讨论、角色扮演、PBL、学生讲课、课间见习、教学实习、技能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种媒体配合使用, 如Power Point、CAI课件、VCD、录像等, 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教学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

4 实践教学的创新, 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模拟医院、教学基地、网络平台建立课堂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实习、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在巩固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加大临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以及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的训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 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 护理文化内涵的创新,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始终坚持“用爱心领航, 用责任护航”, 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2]:一是生存教育, 其目的是追求知识, 赢得生存竞争;二是文化教育, 其目的是追求人文精神, 实现生命意义。护理教育显然属于后者。因此, 护理教育的人文定位应该偏重人文知识传播和人文精神养成, 而不仅以人文学术的专深为目标。因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 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3]。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护理教育者真正树立育人理念, 转变职业技术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 实行品德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的技能教育, 而且要对其进行“为何而生”的人生理想教育, 将“为学”与“为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我校培养的中西医护理技能兼备的护理专业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学校也实现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达到了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护士条例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2]贾启艾.护理教育的人文定位[J].护理研究, 2010, 24 (9) :2351.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9

1 调整教学课时, 重视实验教学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与临床护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是临床护理操作的基础, 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才能理解和记忆抽象的解剖学名词和术语。而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实验课所占的比例很小, 无法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所以根据高职教育目标, 我们应当重新调整解剖学教学中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 适当提高实验课的比例,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课上, 使学生有机会动手解剖尸体、制作标本, 尤其是要使其掌握一些重要肌肉、血管、神经等的结构、形态和走行, 比如臀大肌和上肢浅静脉等。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改进理论课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理论课仍然是解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而理论课的授课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因此, 为了丰富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

不断健全同伴教育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的质量, 发挥目标人群自身的优势, 有效管理服务工作, 是做好MSM人群干预工作的前提。1608综合服务站为目标人群提供了一个可及的平台, 在MSM人群的干预工作中发挥了堡垒作用, 从而使兰州市MSM人群的干预工作从困境中走出来, 向更加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VCT工作依然是现阶段对MSM人群进行干预的有效方式本专业的特点及医学基础与临床的相关性, 我们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设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临床问题为引导, 结合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一教学模式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问题加强了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联系,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 然后学生针对问题, 阅读相关内容并查阅文献, 将资料进行整合、归纳, 这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完成了由“学会”到“会学”, 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使学生将抽象、枯燥的解剖学名词和术语与临床知识相结合, 加深理解和记忆。

3选择和编写合适的教材, 完善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当前高职护理专业选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临床专业的基本相同, 有的甚至直接使用临床本科教材, 而这些教材的内容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偏难, 理论性太强, 实用性不够。因此, 改革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内容势在必行。应将一些与临床护理知识相关的解剖学原理引入教材, 如注射所经的肌肉和血管;插管、引流等所经过的器官及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骨折、褥疮、分娩等基本概念及相关护理知识等。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起来。解剖学教材的编写应当尽量通俗易懂, 简单明了, 尤其在神经系统章节, 更应当简化。因为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生的医学知识非常有限, 而且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总学时较临床专业来说要少, 故教材的编写也应注重简单实用。

4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 增设网络教学

我们在解剖学教学中除了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外, 还增设了网络教学。因为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空

方法。深入开展VCT, 比较准确地判断艾滋病疫情发展, 分析引起HIV传播的各种因素, 针对不同因素制订不同策略, 对于控制艾滋病疫情非常重要。VCT服务方式, 必须充分考虑服务人群的需求、背景、心理和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因素, 从而全方位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持久性, 为艾滋病的控制做出更大的贡献。蒉

问题引导式乡村医生培训教材模式探讨

王建华

(焦作卫生学校, 河南焦作454001)

关键词:问题引导式;乡村医生;培训;教材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 (2010) 18-0137-02

乡村医生培训是改善农村医疗现状的重要举措, 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 目前乡村医生培训教材模式陈旧, 不利于教学方法改革, 不利于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亟待改进, 故进行问题引导式教材模式的研究。

1 问题引导式教材模式的组成结构

问题引导式教材模式由以下2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疾病概要;第二部分为学习指导, 包括 (1) 给出简要病史, 采集现病史, (2) 给出病史摘要, 进行病例分析, (3) 给出复习题, 引导学员思考。

1.1 疾病概要

乡村医生面对的主要是一般常见病、多发病, 病情多较轻。因此, 他们只要具有一般的防病、治病知识即可, 所以教材的疾病概要部分可适当略去一些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中较深的内容, 略去需大型医疗设备、成本较高、在农村不易普及使用的诊疗操作内容, 适当增加较实用的内容, 如具体的药物使用、简易治疗方法等, 使教材简明、易懂、实用, 更适合基层卫生人员学习、掌握、使用。

1.2 学习指导

为了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 便于发挥学员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便于弥补课时少、学员不易保持到课率的缺陷, 便于学员自学等, 以适应乡村医生培训的现状, 需在每一疾病概要后增加导学部分, 该部分包括如下内容。

1.2.1 给出简要病史, 采集现病史

采集病史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条件, 也是一个医生诊断疾病的基本功, 不同的疾病, 就有不

束缚, 为学生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提供了平台。我们教研室在原有解剖学教学网站的基础上创建了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网站, 通过该网站向学生提供专用护理解剖学图谱、课件、练习题以及与临床护理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与健康保健常识等, 以便学生参考与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和复习, 并可通过留言板与教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教师即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从而实现交互式学习。

总之, 进行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建设与创新性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摸索出一套适应本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同的主诉, 病史询问的方向和重点也就不同。病史采集不当, 会影响病史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从而影响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自然也就不能进行合理的治疗, 故病史采集能力的培养应作为临床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材内增加“给出简要病史, 采集现病史”部分, 就是对每种疾病给出常见的主诉, 让学员对各种疾病展开病史的询问, 如现病史:发病的诱因、症状的特点、与鉴别诊断相关症状、伴随症状、身体一般现状、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治疗用药情况, 相关病史: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有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等, 并给出参考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能让学员学会如何全面地询问病史, 掌握不同主诉的问诊方向, 掌握正确的问诊方法和诊断思路, 还能抓住疾病的特征和相关的鉴别诊断,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

1.2.2 给出病史摘要, 进行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是衡量医生临床思维能力、诊断能力和处理疾病能力的重要指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通过病例分析, 让学员学会根据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抓住疾病的特征, 排除其他疾病, 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是临床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教材中每种疾病的后边附上一个病例, 让学员对疾病提出诊断、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措施、鉴别诊断、处理方案等, 将所学知识进行横向练习, 培养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对每个病例给出正确答案, 让学员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和习惯,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 也有利于学员的学, 特别是在不能保持到课率的情况下, 方便学员自学。

1.2.3 给出复习题, 引导学员思考

在每个疾病后面给出复习题, 引导学员发现问题, 找出重点、难点, 有利于学员掌握理论知识, 并为以后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复习题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找出考点, 找出易被忽略、易出错的地方,

学模式和体系。同时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柏树令, 王军.解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解剖学杂志, 2006, 29 (1) :130~132.

[2]林瑛, 易西南.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刍议[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8, 14 (2) :204~205.

[3]王敏.浅析当前高职护理教育问题与发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7 (1) :79~80.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10

一、确立改革目标

(一) 确立指导思想

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和科学探索过程中,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周密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实验课的指导思想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 而不是掌握某个具体实验如何去做。

(二) 确立目标

专家在设置实验课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但是, 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机械性地、被动地学习实验过程, 教师做完基本操作后学生再去模仿老师实验教学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 束缚了学生创造力, 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教学的目标如下。

1. 希望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通过实验课来发现新的问题,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忽视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来使想学生学习, 最终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掌握程度还是一知半解, 当换成一个实验原理相同的实验, 让其独立来完成时还是不能完成, 这样最终只能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的学生。这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致使学生学习知识的缺陷暴露在今后就业工作中。

教师应该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应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一个系统的项目, 不是让学生漫天遐想, 而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之后主观积极地创造性思维, 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1. 大学一年级时候的应该开设一些以介绍实验仪器操作为主的实验课内容, 这门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更多地介绍给学生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只有在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 学生才能够用实验工具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生才有可能使用各种仪器进行交叉研究, 达到创新的目的。将沈阳体育学院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全部教给学生, 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可以由每名教师负责自己专业的部分, 这样既相对地减少了工作量, 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2. 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可以实施一些验证性实验课内容, 开设这些实验课的目的是以学生观察某些实验现象、验证某些结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为主, 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机能。

3.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 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学习了一些专业课基础上, 可以增加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综合实验,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可以以实验技能大赛的形式开展, 目前我们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实验技能大赛已经开展了几年, 对于学生机能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在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上还不够, 还应该强调应用性。通过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实施帮助学生实现创新, 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二) 增加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

目前我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有自主设计性实验内容, 但比例过小, 从教学大纲上来看只有一次课, 根本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实验还是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偏重于演示实验、验证理论。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行确定研究项目、实验设计过程、查阅资料、实验具体操作、数据统计分析、最后评价。

考核对于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时至关重要的, 自主创新性实验在整门课程的成绩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这样也会迫使学生重视自主创新性实验。主要从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操作过程和表现、最终报告形成三个方面评价。一些非常好的实验设计, 实验实施得到数据后, 经过老师的修改形成一篇科研论文可以投向核心期刊, 这样增加了学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三) 实验教学管理

自主创新实验的实施必然会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 教师会很辛苦,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务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教务部门还应该确立认定学生实验成果的相关政策, 以确保自主创新实验教学能顺利进行, 学校教务部门可以给予学生奖励。另外, 实验室管理上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 想作为今后自主创新性实验中重点开发研究的实验仪器应该开放给学生, 学生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使用实验仪器, 这样一是提高了我院实验仪器的利用率, 增加科研成果,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手段。

总之, 体育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对培养体育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研作风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关于“三性”实验的精神, 对体育专业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应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有机的整合实验内容, 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灵活安排实验课时,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来促进当代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实验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前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课的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养成科学求真的态度。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自主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娄淑杰, 张剑, 魏安奎.“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4) .

[2]王玮.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7, (05) .

[3]薛鹏, 胡振东, 李蕾.从学习主动性角度谈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10, (34) .

[4]高俊, 付艳敏.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7) .

[5]周进, 陈丹, 李军汉.开设运动生理学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01) .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11

摘 要 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当代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应该确立的几个基本理念进行了分析,并从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方法 创新

体育教学方法具有沟通或连结教与学、对体育教学内容加工、对知识技能和品德转化、激发学习动机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些重要特色。然而,如果用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当代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来衡量,目前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影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深化的教学理念方面,更有待更新。

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确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普遍追求的一种沟通趋向,体育学科教学也不例外。把教学方法设计的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完成由教授向指导的转变;而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活动变化,善于从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入手,激发运动和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

(二)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终身体育的实现也要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必须要掌握体育学习、锻炼和身心养护的方法和原理,使之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技能传授式的模仿、进行被动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体能训练水平上,要求我们传技时不能忘记启智开慧,进行体能练习时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加强体育教学中的认知性学习。

(三)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世纪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各学科教学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体育知识和技术是如何获得的,设计必要的“发现”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过程,留有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余地,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容许学生走“有价值的学习弯路”

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视角

(一)从教学要素整体着眼,合理编排体育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相关要素之间、教与学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层次之间、不同内容之间、不同手段形式之间方方面面的认识及技术上的组合。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它的编排链接着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素质、水平、教学艺术、创新意识等,都会影响教学方法的改编和创新; 同样,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训练接受水平、技能掌握规律更是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二)从实际情况入手,扩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要想利用好体育教学方法必须从实际的教学条件考虑,如场地的充裕程度、器材的配备、实施体育课的条件等。扩展体育教学方法就是扩大某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如教学分组,以前都是按人数进行分组,现在进行了扩展,按兴趣分组、按伙伴朋友关系分组、按基础和水平分组的、按性格分组等。

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是在原有方法运用的基础上,教师经过总结,进而改进不足或导出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法其实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对组织形式的加工,对教学手段或工具的改良等等。如“篮球教学2过1”战术制定,由以前的讨论形式改进为小群体探究形式等。

(三)从教学效果出发,优选、组合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效果取决于各个要素的通力协作,突出的是过程与结果的关联。利用系统论的理念,将“教”与“学”看成“动态系统”,将目标——方法——效果融于教学环境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瞻前顾后”,既考虑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又考虑所起到的效率,强调学习的内在过程。

优化组合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使各个方法的功效叠加起来发挥整体功效。在新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探索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创新教学方法。如把示范和启发结合起来,边示范边启发; 把纠错和比赛连接起来,在教学比赛中发现并纠错等。针对实施手段、工具进行加工和改编,如用图片或录像把典型的动作模仿出来,让学生观看,既形象又逼真,免去了教师的讲解纠错,学生也能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从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统整筛选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源泉,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意识。当然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但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总有最省力、最直接的途径,这就需要进行统整筛选。体育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有单个的,也有组合的,有为解决短期目标的,也有为长期发展考虑的),就其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统整筛选,尤其对一些多种手段组合的教学法(如探究性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要筛选和统整,一方面这些教学法对学生未来发展极为重要,要加强运用;另一方面使用这些教学法的不能太随意,也不能过度。

参考文献:

[1] 赵子建.体育教學细节的理论考释及资源生成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91-95.

创新性教学改革 篇12

一小学体育开展创新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1.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

创新教学将丰富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灵活教学方式, 扩展教学思路, 有效提高教师推行素质教育的意识, 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并且在长时间的实践教学中, 通过分析教学效果与学生成长状况, 接受程度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 并且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创新性教学分量, 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 建设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学习意识、有奉献精神的小学体育教师团队。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教学有意将新鲜的教学内容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选择,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基础上,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团队教学中来, 并且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团队协作、发散思维, 开动脑筋去解决困难。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动地位, 鼓励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发掘身边的体育教学因素, 并为体育教学提出创造性与建设性的改革意见。

二小学体育推进创新性教学策略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必须运用新的理念、新的资源、新的手段, 进行新的探索,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 挖掘教学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意志品德和技能技巧的全面发展, 因此, 为全面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必须遵循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力推行创新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1.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创新引入游戏教学法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更多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 如体操学习, 简单的跑步、跳远、跳高等, 依旧没有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增强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必须使体育教学走出课堂,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丰富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机会。这样做既灵活了教学方式, 扩展了教学空间;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引入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

单纯重复的体育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发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建立坚忍不拔的品质与不言放弃的人生态度, 必须合理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 既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 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 添加情景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应全面把握学生好奇心重、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征,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为学生营造轻松、欢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体操学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如果要学生长时间集中到体操学习中, 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激情,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学生喜欢的音乐作为体操学习的背景音乐, 以此增加体操学习的趣味性, 集中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以更专注的心态、更愉悦的心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4. 利用名人效应树立学习榜样

小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教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体育教学项目比较辛苦, 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精力与努力的项目, 学生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为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坚持到底的精神品质,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的艰辛成名之路教育学生, 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推进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体育教学灵活性强、教学环节丰富多变, 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融洽, 是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性教学意识, 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 以更加合理的创新方式, 更加先进的创新眼光搜寻身边的体育教学因素, 并实现这些教学因素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 以此方式推进小学体育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卫明.浅谈小学体育的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 (教师) , 2012 (8)

上一篇:糖尿病模型下一篇:太阳能高效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