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精选12篇)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长期以来, 历史教学往往与其它学科一样, 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 甚至是最高的目的”, 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式教学“继承”有余, 而“发展”不足, 落伍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历史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历史教师所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索,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靠教师给予的, 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培养的结果。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尊重、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 学生的求知欲强, 思想活跃, 心情舒畅, 乐于发表意见, 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允许并保护学生的理解自由, 决不能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其次要大力倡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勇于创新。常提出自己的见解, 敢于奇思妙想, 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 甚至钻“牛角尖”的学生, 先充分肯定其思辩的勇气和可取之处, 再以诚挚的态度去疏导, 使其心悦诚服, 并能继续保持主动参与教学, 积极提问的热情。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回答, 既不能不闻不问、置之不理, 也不能不懂装懂、掉以轻心, 而应实事求是地正确面对。对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一一反弹给全班学生讨论, 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教师始终充当引导者,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分析, 并告诉他们每个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 给学生留下一个又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练习机会。
二、精心设疑, 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表现在对某一历史现象作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 它不囿于一种固定的结论。它对于训练同学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对于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除张学良、杨虎诚的思想发生转变, 逼蒋抗日外, 运用发散思维, 还可以得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1)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 日本的侵略步步逼近, 亡国灭族的大祸迫在眉睫。 (2)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3) 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4) 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由此更可以得出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字式的判断, 简单的填空或肤浅的提问”等方式, 必将使学生的思维变成单向的, 一一对应的, 这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百害而无一利。教师应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让他们展开思维辐射,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这样, 在学生的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和主动参与下, 进行信息的多向交流, 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加强历史知识的古今联系, 推动思维发展
历史史实的联系表现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就历史发展过程看, 它表现为某一历史阶段的各个方面 (政治、经济、文化等) 是密切关联的, 称为横向联系;就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方面看, 自然呈现前后继承性, 这属于纵向联系.历史知识是相处在联系状态中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把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的整体发展历程中, 尤其是板书要采用简明的知识结构形式.通过联系, 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立体知识体系, 大大增强了“再认, 再现历史知识”的效果。
如讲到新中国的外交史, 就可以与现在中国的外交作一个比较;讲雅典的民主、罗马的法律都可以与现在西方的民主法制相连或者与现今中国提倡的政治民主、依法治国联系起来。甚至于一些时政性的内容如2005年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也可以与之前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相联系, 进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 历史教学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 将一些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能够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 更好地解决现在以及将来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生健全知识结构的需要。
摘要:要使历史课堂教学有效, 教室必须实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历史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未来需要创新性人才, 教育领域是教师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领域。中学时期是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 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使每一个学生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2) .
[2]林毓奇.2001年初给《教学研究》的贺词[J].教学研究, 2001 (1) .
[3]汤正康.由传授型向“四合一”型教师跃升[J].教书育人, 2001 (4) .
[4]许燕装.历史学科“问题意识”的培养[J].历史教学, 2001 (4) .
[5]王培华.学法指导与学习素质[J].教学研究, 2001 (3) .
[6]《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6月, 第24页,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7]《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 周莜赟著, 第82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2
从203月至今,我校开展了《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的摸索与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小结如下:
一、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依据现代语文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和和信息能力。而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给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点,本课题组尝试了以下几种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效果。
1、聆听音乐,营造轻松优美的学习环境
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的紧张,学习很难进入状态,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正常发挥。
2、动手操作,形成自主的学习环境
电脑室里,三年级的上朋友们正在各自的电脑上用老师编制的测试课件测试前几天学过的生字,测试的形式有听音选字、部件搭配等等,教师在讲台的监控机上浏览每一个学生的自测过程,五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有的同学得到了计算机奖励的大红花,并伴有一首优美的乐曲,有的同学得到了“还不错,要更加努力!”的评语,有三个同学计算机给提出了“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复习!”的要求,于是这三个同学回到了课程主界面,选择了“复习”窗口,自觉进行复习,其他同学则从“往下学”窗口开始新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按桌面的“HELP”键(电子举手)得到教师的指导……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自主地决定了学习的进程,甚至自由地选择了学习的策略,并都因得到计算机的表扬与鼓励而心满意足。
3、播放动画,营造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
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借助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改变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
1、实物演示
如《奇妙的动物世界》一文,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琥珀。这很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3
一、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说到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往往也采取忽略和抵制的态度。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听话”的孩子被我们视作好孩子的典范,相对而言,那些想法较多、行为较“怪”的学生则不容易得到我们的欢心。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创新意识也会隐藏起来。因此,如今我们要想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以往被压抑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大胆提出一些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新观念、新想法,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与学生共同探讨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意识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保护学生的创新激情
从思维本质上来说,创新往往都是偏离常规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往往容易被传统思维方式所排斥,历史上很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在刚提出的时候都曾经受到人们讥笑、嘲讽和排斥。因此, 教师要想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当学生产生一些创新的思想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激情,否则,这种刚刚萌芽的创新思维可能很快就会被传统理念所掩埋。记得笔者在给学生讲“花卉嫁接”时,有个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把黄瓜嫁接到南瓜上,这样,黄瓜的生长期就会大大地延长,黄瓜的产量也就能大幅提升了。对于该学生这样一个“奇思妙想”,班级上很多学生都显得不屑一顾,甚至有学生公开嘲笑这位学生的异想天开,看到如此情形,这名学生满脸尴尬地低下了头。笔者立刻给予该生鼓励,并从中筛选出一些合理的部分与学生一起探讨。得到老师的肯定,这名学生又重新抬起了头,恢复了自信,与周围的同学积极地交流起来。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想法是完全可行的,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回去试一试,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想法的科学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及时的鼓励,这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能就此消失,但有了这次的经历,这名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可能都会对创新更加有兴趣和信心了。
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对事物的创新认识,并逐渐培养出创新能力。换句话说,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依赖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过去的被动学习状态呢?答案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才愿意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而创新能力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究学生,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水中的动物”这节课时,考虑到初中生好奇心较强,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的心理特点,笔者干脆把自己家里的金鱼缸搬到了课堂上,看到老师搬来一个金鱼缸,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按照顺序走上讲台近距离地观察鱼缸中的金鱼。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非常仔细地观察起来。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实物展示,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显得异常活跃,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富有创新的想法,这就是兴趣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体现。
四、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质疑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们对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疑问的时候,思维活动才会开启,在此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获得创新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问,有意识地设计矛盾引发学生质疑,主动提出问题,并能够围绕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而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萌芽”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种子萌芽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笔者就从制作豆芽这个实例入手让学生进行分析。首先,笔者给学生简单介绍了豆芽制作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总结大豆萌发成豆芽需要哪些条件。经过思考以后,学生总结出“需要水和适合的温度”的结论。接下来,笔者拿出一个烧杯,里面装上一些大豆和清水,再用保鲜膜将烧杯口封住,然后问道:“是不是像这样有了水和适合的温度,这些大豆就能发出豆芽呢?”面对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其中有些学生甚至争论了起来。面对学生的争论,笔者进一步给学生提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实是一种生命活动,既然是生命活动,是不是需要一定的能量呢?”经过笔者这么一提醒,学生的好奇心顿起,马上意识到了种子萌发过程需要一些能量。这个时候,学生开始思考起种子萌发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就这样,在笔者一步步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开始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思考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给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在不断的质疑中,创新思维也会不断被激发,这样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并且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创新能力既是衡量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懂得积极发挥生物学科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为学生创设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积极采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创新能力,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推动生物教学活动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应秀.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3).
[2]黄书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2(17).
[3]樊能芳.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3(3).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中职体育,创新培养,教学改革
当前中职教育的基础教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它已不仅仅只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是将素质教育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知识与经济都迅速发展的时代, 只有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才可以在这一片天地中进行竞争, 而教育则肩负着培养人民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人民创新精神的巨大使命。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一、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中职体育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 在体育教学的在过程中, 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发挥着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组织能力, 对教学的方法及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我们都知道, 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体育教师只一味的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就会大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积极性的形成, 进而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 体育教师应当要积极地实现教学情境的预设, 以此来启发学生的灵感。在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影响创新能力形成的直接因素, 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 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以更好的体验到学习体育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太极拳的室内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在讲台处分节示范太极拳的动作, 每一节示范完之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 让他们说出这一节太极拳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日常动作相像, 或是又与那些动物的造型相像, 之后, 在学生回答完以后,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放一些太极拳与一些与之动作相近的动物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 让学生发现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想象。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 让各小组以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动作为灵感来源, 自创太极拳。
二、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一味的发挥体育的健身功能, 对体育锻炼终身性以及体育所包含的教育功能都不太重视。创新教育是一项极具开拓性质的教学活动, 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体魄或是健全的人格特征, 都是没有办法顺利展开体育教学的。中职体育应当积极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和思想,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体育的终身化以及生活化, 进而使学生养成健康而自觉地锻炼习惯。体育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引入体育健儿的实例, 向学生讲述体育健将们艰辛烦人成长之路,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树立学生正确的行为作风, 坚定学生的信念, 让学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尽一份力。学生的人格以及其情绪、独立性、动机等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的着力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进去的精神, 及时的鼓励学生,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创新的习惯, 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终身性的创新。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确引导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的整个环节。在教学中, 创建一个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要如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 其次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创建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要具备健康的教学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知识、给予学生极大地尊重和信任。一些调查说明, 经常被教师关心和鼓励的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 与之相反的, 经常受到教师责骂的学生则容易产生逆反或是自责的心理。由此可见, 中职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要努力的和学生建造一种平等、互助、友爱、共进的关系, 营造良好而民主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要多鼓励, 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粗暴的教学态度。例如在进行篮球投篮的教学时, 教师对待不能很好掌握投篮要领的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 给予适当的鼓励, 而不要对学生进行责骂等。而对学生而言, 体育教学的课堂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交往中得到升华。当师生关系和谐时, 在可以更好地营造活跃的教学环境, 才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进行探讨、互动, 大大加强的学生的可塑性, 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创新能力更上一层。
总而言之,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这个知识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要积极的关注着教学理论的时代动态、合理的运用教学器材、抓住体育教学的核心, 只有这样, 才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建兴.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能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4, 77:15.
[2]龙亚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设计创意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篇5
培养创新能力
----第三届红色江西初中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示范课《初识滑轮》教学设计片段
李明 江西省婺源中学
所谓创意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原理,通过有创意的设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实施过程。笔者在第三届红色江西初中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上展示了《初识滑轮》这一示范课,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这节课的创意教学上是如何让学生能轻轻松松地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
【片段一】基于活动——操作的教学
师:如果同学们国庆到北京旅游,在这特别的日子—清晨,你到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最想看什么?
生(齐答):看升旗。
师:上学期我们学校组织冬季拉练时,大家都争着当旗手,如果能在天安门广场当一名光荣的“升旗手”一定是同学们的梦想。大家想不想做升旗手?
生(齐答):想。
师:我也想!可是到哪里弄这么多旗杆呢?有了,让我们做一回模拟“升旗手”吧。你的实验桌上有支架(支架是自制的,在木杆顶端固定着一个横杆—钉子)、钩码、还有棉线,我们用支架代替旗杆,用钩码代替国旗,用棉线代替绳子,用升旗的方法把钩码升起来,能办到吗?
生:能!
师:好,现在我宣布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做裁判:刚才我观看了大家的 “升旗”,我发现有的小组直接向上拉绳子,把钩码位置升高;有的小组是把绳子绕过支架顶端的横杆,通过向下拉绳子把钩码位置升高。他们谁是合格的“升旗手”?
生:后面的。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升旗时,都是向下拉绳子,把旗子升上去的。
师:观察得很仔细。升旗手是不能蹲在旗杆上面向上拉旗子的(笑)。要注意用力的方向。师:现在请大家思考:后一小组是把绳子绕过支架顶端的横杆,来模拟升旗,这个“横杆”起什么作用?
生1:支撑。没有它钩码升不上去。
生2:不对,没有它,用向上的力可以把钩码升上去。有了它,向下用力就可以了。所以横杆起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师:说得太好了。横杆起着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诠释】关于滑轮新课的引入,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告诉学生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然后让学生观察滑轮的形状。旗杆的顶端为什么要用滑轮?滑轮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笔者通过创设模拟的升旗仪式,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完成“升旗”任务,由于任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思维活跃。让学生巧于动手、勤于动脑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大多数学生对滑轮是陌生的,即使有少数学生听说过滑轮甚至见过滑轮,也不知道它的用法和用途。此时让滑轮出现,势必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造成干扰。通过这个“升旗”活动,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下面要学习的定滑轮具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可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片段二】基于尝试——发现的教学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模拟升旗时,绳子要在横杆上滑动,这样会产生摩擦力。拉动时会费力,怎样改进才能减小摩擦呢?
生1:让横杆表面光滑些。生2:让绳子光滑些。生3:用滚动代替滑动。
师:办法挺多的。前面两个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第三个办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请问怎样实现用滚动代替滑动呢?
生:在横杆上加一个轮子。
师:用滚动代替滑动就是要在轴上套一个轮子(缝纫机上所用的小轮子,并用透明胶封了凹槽),我们利用它“升旗”,阻力小了,但绳子在拉过程中容易滑落(老师边分析边演示),要解决这个疑难是否能改进这轮子?
生:在轮子两边缘加长点,也就是让它有一凹槽„„
师:发明家呀!恭喜你了,你的这种想法已经导致一项发明,它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快速出示滑轮)看!这就是套在轴上的轮子,我们叫它滑轮。在你们实验桌的抽屉里都有两个滑轮,现在你把它们拿出来,仔细观察滑轮的结构,试着画出滑轮的简图。
【诠释】滑轮究竟是怎样发明的,我们无从考究。但学生经历上述过程,不正是滑轮发明历程的一个缩影吗?从横杆的使用到滑轮的发明,给学生指出了创新创造的一般方法:很多创新和创造发明都是从改进原有器材的缺点开始,逐步完善的。经历这个过程,给许多学生点燃起创新的火花:发明并非“聪明人”的专利,我们也可以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经历这个过程,哪一个同学还会对滑轮的结构感到神秘莫测呢?这无疑有利于大家对滑轮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片段三】基于探究——研究的教学
师: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比赛: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通过滑轮来提升钩码,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多?回头向大家展示你的设计。
(学生进行实验。有了“升旗”的经验,很容易组装成定滑轮;程度好的学生能够组装出动滑轮甚至滑轮组,教师有意识地找出设计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同学,让他们展示设计的成果)
师:两种方法都能提升钩码,很有创意!现在大家仔细观察,看两种方法提升钩码时有哪些不同?
生:提升钩码时,一个滑轮不动,另一个滑轮随着上升。生:不对,那个滑轮也在转动。
师:观察得很仔细。应该怎样说才准确呢?
生:一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另一个滑轮的轴随着钩码一起上升。
师:太好了,让我们给两个滑轮分别起个名字吧,比一比谁起的名字更贴切?
生:使用滑轮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应该叫定滑轮,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应该叫动滑轮。师:你太会起名了,物理中就是这么叫的。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使用定滑轮时,用力方向向下,钩码向上运动。而使用动滑轮时,用力方向向上,钩码向上运动。
师:很好!如果不使用滑轮,要提升钩码,必须向哪个方向用力? 生:向上。
师:这样看,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生: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诠释】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传统的教学是根据生产生活实例,直接告诉学生滑轮有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滑轮来提升钩码,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自己总结出滑轮的两种用法,进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两者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设计提升钩码的方法,到比较滑轮两种用法的不同,再到给滑轮起名字,设计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方案,在这段基于探究——研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出水平不同、形式多样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嘴,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知欲望。【片段四】基于经验——建构的教学
师:我们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那力还有大小吧。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小?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齐答):想。师:(出示一根细线,老师提着上端,下面拴着钩码,保持静止)问:老师用力提着这根线的上端,线的上端、中间和下端有力吗?
生: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如果没有力,线要弯曲。
师:说的太好了。那么这根线的上端、中间和下端,力的大小一样吗? 生:„„(学生有不同见解)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要比较力的大小,那我们就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三个位置力的大小。把弹簧测力计分别串在这三个位置(学生通过说明书自学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大小如何?(学生分组实验)
生:相等。
师:很好。也就是说同一根线上各处力的大小都相等。如果老师把线绕到光滑的横杆上,线上各处力的大小还一样吗?
生:一样,还是同一根线,各处的力都相等。老师,我明白了,如果线绕在定滑轮上,两端的力也相等。
师:太好了!这就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因。绕过定滑轮两边的是同一根线,而同一根线上各处的力都相等。
生:可是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呢?绕过动滑轮两边的也是同一根线呀!师:问得好!(画图)绕过动滑轮两边的确实是同一根线,这一根线被动滑轮分成两股,这两股线提起钩码,每股线上的力是多少?
生:是钩码重力的一半。师:对呀。这就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道理。当然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就不能省一半力了。大家想想,这时手的拉力是多少?
生:应该是钩码加上动滑轮总重的一半。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滑轮提升重物时,想即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学生们有什么办法?
生:把动滑轮和定滑轮都用上„„ 师:我们知道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那使用滑轮组时,省力情况如何?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生:用来分担物体与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
师:那么我们如何确定绳子的股数呢?(老师从学生中选择两种不同绕法的滑轮组演示: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用剪刀把绳子剪断,用手拉着线头提起动滑轮与重物,此时有几股绳子拉着动滑轮与重物?)
生:„„
计算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篇6
一、引导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练习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要尽量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内,去钻研、思考与探索。
例如,在教学“乘加、乘减”一课中,例题是“4+4+4+2”,师提问:“怎样算简便?”一个学生回答算式是4×3+2。这时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方法,给学生思考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研究中来。通过思考,学生回答:“老师,可以改为4×4-2。”这时,抓住时机肯定学生:“你答对了,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会很自豪地说:“可以把第四盘看作4个苹果,就是4×4再去掉第四盘多加上的2个,算式为4×4-2。”多么可贵的智慧小火花呀!教师再立即出示“5+5+5+3”,让学生讨论可以改为哪几种算式。例题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学生们心中掀起层层涟漪。讨论中,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表达出多种想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二、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操作是一个眼、手、脑等多种器官相互协调的复杂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要注重实际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9”的组成时,如何使学生比较容易的学会9的组成呢?我是分以下两步进行教学的:(1)让学生拿出9根小棒顺次排开,师:“现在把最左边的这根往外移动一下,同学们数一数,9分成了几和几?”学生答:“9分成了1和8。”教师再问:“再往外移一根,9是分成了几和几?”学生争先恐后回答:“9分成了2和7。”“那么依照这个方法,你还能把9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当老师把方法教授给学生之后,他们通过操作,很快就得到9的组成。(2)指出刚才的操作是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出了9的组成,然后让学生摆小棒,按照由大到小顺序排出9的组成。学生再次动手操作,知道9的组成还可以表示成8和1、7和2、6和3、5和4。老师把学生获得的9的组成板书在黑板上,引导:“有没有其他方法表示9的组成呢?请同学们摆小棒找一找。”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积极地摆小棒寻求答案。通过操作,他们发现9的组成可以有多种方式来表示。在这样有顺序的操作中,学生对9的组成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
低年级数学教学,尤其要求教师重视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教学情境,这也是教师创新教学艺术的精华所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强、清晰度高、节奏快的优点,展示优美的图象、有趣的动画、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知识。
如教学“8加几”时,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动画的大象,大象鼻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字,牌子上是计算题,摇摇摆摆地走出来,接着大象说:“小朋友,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拿出和我算式答案一样的数字,你就是我的好朋友。”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积极地在自己的数字卡片上拿出相应的数字,于是大象点点头说“对,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完一道题后,黑板上的题目再换一道。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高速而有效的进行着计算训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营造了良好的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学得轻松愉快,使学生在心情愉快,没有压力下激发创造力。
四、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找到学习方法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发现科学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
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7
传统教育中, 由于师道尊严, 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 不敢想、不敢说, 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 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的自信。心理学提出, 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语文教学中, 师生间应当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营造宽松的气氛, 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 正是在自信心的驱动下, 他们不断努力, 获得最终成功。
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 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地方, 在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 他们才会投入、自信。一位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时, 问:“同学们, 有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吗? ”班上一位平时爱看书, 胆子特别小, 上课从不举手的男生有点按捺不住, 坐在位子上开始讲起来, 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吃惊, 老师巧妙地说:“听说你特别爱读这方面的书, 你能大声地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 相信同学们会鼓励你的! ”老师用手势示意, 同学们都鼓起掌, 那位腼腆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站起来自信讲述相关故事, 虽然语言不是很通顺、流利, 但他大声发言了。讲完后, 老师和学生又报以热烈掌声, 表扬他的进步。由此可见, 老师的语言应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 总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他, 课堂气氛活跃,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 让他们更有自信。
二、巧妙设计疑问, 激发学生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 投其所好, 巧妙设计疑问, 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的催化剂。有位老师教学《詹天佑》时, 以“我的偶像”引入, 把詹天佑的图像挂出来, 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 讲述他的故事, 学生情绪高涨,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 在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 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 顺理成章地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另外, 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还有创设情境。如给低年级学生的《皮球掉进池塘了》讲编故事时, 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 为学生营造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 提问:“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 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吗? ”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指导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整体了解, 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 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 比一比, 看谁的办法多, 谁的办法好? ”学生们在情境下饶有兴趣地展开了丰富想象, 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有效培养了好奇心。
三、开展良性竞争, 鼓励学生进取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机会, 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 不断进取。如教完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 老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最精彩的部分演出来, 看准演得好? 学生纷纷开动脑筋, 积极商量, 表演时, 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 改进不足。第一组演完后, 第二组加入了简易道具, 到第四组时, 不仅加入了道具, 而且演技提高了, 甚至能脱稿表演……可见是用了一番心思的, 到后来为止, 第一组要求再表演一次, 声称能比前面一组演得更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进步呢? 是创新, 是以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 进取心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个性品质, 也是让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在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 一位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找榜样, 敢于向榜样挑战。教学《鸟的天堂》时, 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学生在多次失败与成功的朗读中, 不仅提高了朗读水平, 而且很好地体会了课义感情,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四、发挥榜样作用, 培养学生恒心
一些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 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 (困难、挫折) 的阻挠, 就半途而废, 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要依靠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给学生树立典型, 培养品质。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8
诗是浓缩品, 是精华, 是创新教学之宝藏。探索、挖掘诗歌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实为语文教学之要事。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 什么也不会创造, 那么, 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学者更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的责任, 通过各种途径, 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 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 壮大起来, 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下面拟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创新谈谈粗浅设想和做法。
一、从诗歌主旨中寻创新
《毛诗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万变, 旨万变, 诗歌的主旨表达不一, 有的明白张扬, 易于理解;有的则含蓄隐晦, 给读者以无尽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唐李商隐《锦瑟》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已惘然”的李商隐万万没想到自己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惘然”的主题。自宋元以来, 对此诗主旨, 揣测纷纷。有人说是爱国诗篇, 有人说是作者自比文才, 更有人说“锦瑟”为作者的妻子名或某贵人的爱姬名。凡此种种, 莫衷一是。又唐白居易《花非花》诗:“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在此, 就连一向以通俗平易著称的白居易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不解之迷, 至今尚没有人找到能够服众的确切的答案。
没有答案预示着有无数答案, 它可以给学生以无尽的探索空间, 学习的乐趣也许恰恰就在此。诗歌主旨的含蓄表达给创新教学提供了条件。
哥顿 (Gordon) 曾经提出:有些问题若事先让参与解决问题的人知道目标, 反而容易束缚思想, 形成思维定式, 不利于发挥创造性。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可以多选择此类主旨“有争议”的诗歌来让学生研讨, 激励学生“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别出心裁”甚至“牵强附会”地发表自己新的见解, 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卞之琳《断章》诗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从字面上看是平白易懂的, 但内容却较深, 不是轻易就能望穿的。在不作讲解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研讨,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找到自己认可的答案。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教师若能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的机会, 那么,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就能亲自体验到驾驭知识、突破现实的自豪感、满足感。至于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那是无关紧要的。
二、从诗歌艺术手法中寻创新
在艺术手法上, 诗歌强调主观感受对外界事物的溶解作用, 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 强调主观性、自我性, 往往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因此, 诗歌多借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五四”后的新诗, 更多借用通感、变形、超验、意识流等超现实主义方法和手法。如台湾洛夫诗《金龙禅寺》:“晚钟/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石阶/一路嚼了下去如果此处降雪而只见/一只惊起的飞蝉/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地/点燃”
此诗跳跃性较强, 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空隙”, 用常规思维难以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如开篇的“晚钟”怎么会是“小路”呢?又“羊齿植物”何以“沿着白色的台阶一路嚼了下去”?
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和联想, 艺术欣赏同样也需要。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想象是一种创制成形的精神;又有诗人说:想象就是诗人的眼睛。诗人用想象和联想与万物对话, 这同样要求欣赏者用之与作品对话。
因此, 激发学生联想, 放飞想象, 是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通过联想和想象, 我们可以对洛夫诗句作如下理解:“钟声”是宛转悠扬的, 小路是曲折迂回的, 而客人们又是在晚钟声中下山去的。这种表达显然要比“游客在晚钟声中下山去”新奇得多, 生动得多。同样, 下句“羊齿植物/沿着白色的台阶一路嚼了下去”的表达比“白色的石阶两旁长着羊齿植物”要好。
诗歌艺术手法形象和含蓄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机会。雪花是花, 那是诗人的话, 因为里面寄托了短暂和飘落, 寄寓了伤感和无奈。这些内容, 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欠缺的人是体味不出的。因此, 诗人笔下的“愁”是“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 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 是“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 , 是“便作春江都是泪” (秦观) 。借助想象和联想,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松柏”, 《离骚》中的“美人”, 陶渊明的“菊”, 周敦颐的“莲”……
想象是创造者所必备的一种天赋, 联想是创造者奋飞的翅膀。
三、从诗歌语言中寻创新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等造成了不同的创作特色, 语言特色。如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 李白之诗豪放飘逸, 杜甫之诗沉郁顿挫,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韩愈的诗深奥险怪, 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苏轼之词豪迈旷达, 辛弃疾之词悲壮慷慨。在诗歌创作中, 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新才能,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金代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 百过良未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是语言的经典, 诗歌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体味。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引导学生学习诗人对语言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 体味诗歌语言活泼奇妙构思带来的无穷意趣, 尝试推敲语言, 体会创新语言的乐趣, 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对于用“敲”还是用“推”好, 韩愈认为“敲”字好, 后世皆然其说。而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 则或“推”或“敲”, 心居其一;因景因情, 自然灵妙, 何必拟议哉!”这里, 王夫之的新论是很有道理的, 对我们的语言学习也很有启发的。怀疑陈见, 就是一种大胆创新;言之成理, 更是一种成功创造。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在语言上作这样的尝试, 例如可用“填字法”。所谓“填字法”, 就是提供诗句, 缺漏一字, 让学生尝试填写。例:下面一首名为《村晚》的诗, 第三句缺一字, 试填写。
草满池塘水满坡, 山落衔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里, 学生的答案肯定会很多, 有说“骑”的, 有说“坐”的, 也有说“倚”或者“靠”的等等, 只要言之成理, 都可以认为对, 至于原诗中是哪个字, 暂可不考虑。我们要的是学生的尝试, 要的是学生的体味, 要的是学生创新后的那种欢欣, 以及藉此可能养成的那种怀疑创新的习惯, 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还可以用“窜改法”。所谓“窜改法”, 就是窜改原诗中个别句或者个别词, 以求别种意境和情趣。有前人曾把杜牧《清明》诗窜改成“清明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这里姑且不论其成败得失, 只是想说明二次创作还是很有味的, 在诗歌教学中肯定会受学生欢迎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因此, 我们要寻找创造性因素, 使之成为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让学生体会创造性思维的妙处, 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9
一、创设问题质疑空间,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 有了疑问, 学生才会去思考、去探索。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好奇心理特别强, 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疑问, 总想一探究竟, 摸索出结论。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探究心理强的特征, 积极创设问题质疑空间, 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寻找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论, 使学生的印象和记忆更深刻。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考虑到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 笔者首先通过问题情境进行引入:元旦快到了, 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 先般来15盆花, 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 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你们愿意吗?然后请同学拿出学具, 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边摆边思考:有15盆花, 每5盆摆一组, 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引导学生尝试用列式算式进行表示:15÷5=3 (组) 。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出除法竖式的含义:
在上述过程中, 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的情境,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结合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的意义, 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设计思维情境空间, 点燃学生探索之火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 它和其他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思维情境空间的创设, 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着力点, 大胆放手, 给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思维状态, 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引出除法竖式的含义后, 笔者又出示了如下一组课件:小朋友们将校门口的23盆月季花都搬到了会场, 班长提议, 还是5盆摆一组, 请问最多可以摆几组?能不能全部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摆一组?引导学生继续用学具来代替盆花来摆一摆, 最后得出最多可以摆4组, 余下的3盆不够再摆一组的, 从而顺利引出“余数”的概念, 列出算式可表示为:23÷5=4 (组) ……3 (盆)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一下子牢牢记住了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这就叫有余数的除法, 再由教师列出竖式:
在上述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将两个竖式进行对比, 让学生从两道题的计算中发现一个正好分完, 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三、开放题目变化空间, 拓宽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老师常规的出题模式是:有完备的条件, 有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围绕条件苦思冥想问题的结果, 这种集中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老师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开放题目空间, 给学生一个题型方向, 让学生自己去完善补充题目条件, 提出多样性的问题, 然后自己探索解答, 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而且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如下开放型练习题: (1) 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 如果除数是8, 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 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2) , 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 还剩几张? (补充条件, 并解答出来) (3) 有一些糖, 比20块多, 比30块少, 平均分给8个孩子, 还余1块。想一想, 每个孩子可能分得多少块?一共有多少块糖?你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为你的同桌编制一道练习题吗?一时间, 七嘴八舌, 同学们开始自编条件, 自设问题, 十分热闹。
通过设计开放型练习题, 同学们思维活跃, 兴趣高涨, 完善题目条件锻炼了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鼓励他们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有助于发散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空间的开放, 不仅使题目变得灵活多样, 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培养创新能力 促进小语教学 篇10
一、积极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特别强调创新, 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需要大力加强。如果我们只是围绕升学, 把学生引入只能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歧途, 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 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 积极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和启发学生“敢想”, 勤于和善于思考;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面向实际, 注重实践, 善于创造, 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解决新问题具有创造应变的能力。
二、注意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注意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儿童时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 他们往往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 直接理解, 整体判断, 迸发出灵感, 豁然顿悟, 创造想象等认知事物、思考问题, 这些便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在教学《第一次跳伞》时, 从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中启发学生思维。《第一次跳伞》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又好像穿着救生衣漂浮在碧蓝的大海上。”我这样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又好像穿着救生衣漂浮在碧蓝的大海上?请同学们想想, “我”平对生活在哪儿, 他看到、听到的是什么?大海是怎样的, 与天空有什么相似之处?在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中, 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 学生从积极思维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感受的真切及表达的精当。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疑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 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完成。如何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要根据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 大幅度地减少教师在课
堂上繁琐的分析、过多的讲解, 以保证学生拥有动口、动脑、动手进行自主学习、思考、练习的充分时间。
2. 要紧紧地抓住语文训练这一重要环节, 让学生下苦功, 磨炼
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语文训练的内容选择方面, 要从教材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年级实际出发, 设计的练习要简练、精当, 讲求实效。同时, 在强调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时, 不可忽略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诱导, 不能淡化了形象, 冷却了感情。
3.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上, 力求做到丰富有
趣, 或质疑问难、或朗诵演讲、或讨论争辩、或动笔圈点等等, 让学生在激趣中接受能力的培养, 在激趣中获取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篇11
【关键词】地理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新教材从多层次多方面分类提出对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突出要求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做事的能力,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师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要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件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例如教学《洋流》一节时,教师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2)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3)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强化地图教学。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最突出特点,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教师要经常运用地图进行讲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填充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注重地理图表应用。地理图表多种多样,它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数字、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工农业生产指标等,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明化。通过对地理图表的绘制、分析、比较、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实质。
3.地理逻辑的应用。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从整体上反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整个地球各大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是不同规模的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特征总是与组成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揭示现象,总结规律,深入理解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作用。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地理学中有较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运动复杂的宏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較直观形象地观察认识地理现象,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的途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强化了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例如教学《工业区位条件》一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的条件及对本地工业园区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区位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提倡在理解、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运用它们与其它学科一道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篇12
一、挖掘创新教育,优化教学内容
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并非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用得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将会遗忘,而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习惯、方法、人格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的传授,不能考试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书上没有什么就不教什么,还应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价值。恰当地选择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使用教材而不依赖教材。
1. 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及训练。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在发展,科学方法也在发展,为此教师不能只把知识作为现成的东西来教,应加强能体现科学思想方法的知识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学会解决不熟悉领域里的新问题,形成真正的创新能力。
例如:进行物质的性质教学,首先让学生必须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即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物质的性质。这种思维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2. 加强化学史教学。
化学史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要求,教材中也多为选学内容或阅读材料,但化学史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在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化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既体现了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又体现着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动的化学史实,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例证。通过进行化学史教学,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顽强毅力、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不仅激励着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祖国,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进行创新的激情,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因此,有人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3. 渗透学科间联系、化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价值。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补充有关化学学科的新发现、新成就、新进展及其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新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萌发创新意识,才能有所创新,才能促进个性的发展。
例如:学习《环境污染》一节后,让学生调查学校或附近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初步的改进建议。
二、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1.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造性情感。
兴趣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情感。创设情境的途径主要有:(1)用实验现象,(2)通过设疑,(3)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材料,(4)运用想象构思,(5)用化学史,(6)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等。这样用化学试验诱导学生,用化学的美感染学生,用化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用教师的爱感召学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勇于创新。
2. 发扬课堂民主,引导学生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创造学习的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使他们体验创造的愉快,保持和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克服包办代替和强行灌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多元交互式信息传递。例如在学习“燃料的充分燃烧”时,应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充分讨论:(1)使用气体燃烧时应注意的事项;(2)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思考不完全燃烧的危害;(3)如何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4)如何研制高效、节能、安全的燃烧灶具等问题。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和想象如涌泉奔放,必使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胆质疑是产生独创性见解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鼓励学生“不畏书、不畏师”,不能满足于书本上、老师提供的思路、方法,要善于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新的问题或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反驳高考题和教科书中的错误,向权威挑战,使学生领会到科学不相信权威,只承认实证。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试论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07-03
改革创新能力05-17
教学创新改革10-19
思政教学改革创新09-09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07-12
创新性教学改革09-18
改革创新教学环境法08-19
改革创新教学环境工程09-09
色彩教学的创新与改革10-05
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