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2024-07-12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共12篇)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1

一、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 《老 人与海 》中老人的形象特征。

2.体会 《老 人与海 》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重点难点】

1.“硬汉子”形象特征的把握。

2.老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 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 他的战斗对象是鲨鱼,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战斗中, 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 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 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二) 合作学习

讨论: 影响战斗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由学生讨论得出, 以下因素可供参考)

1.武器 (装备)

2.后勤 (补给)

3.对手

4.环境

5.战前准备

6.身体状况

7.战斗意志

(三) 进入文本

思考1:《老人与海》中, 老人经历了几次战斗? 对手怎样?

明确: 老人共进行了五次战斗

一条鲭鲨

两条铲鼻鲨

一条犁头鲨

两条星鲨

成群结队的鲨鱼

思考2:老人每次战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 武器使用效果如何?

鱼叉———沉了

绳子———断了

刀子———钝了、断了

绑着刀子的桨———断了

短棍———丢了

舵把———折了

思考3:老人战斗的环境如何? 后勤补给如何?

环境:大海———鲨鱼的天下

补给:老人远离大陆, 靠自己一人, 仅以大马林鱼肉为食

思考4:老人每次战斗的身体状态如何? 战斗结果如何?

第一次: 之前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 手受伤

结果:杀死一条鲭鲨;失鱼叉, 鱼被吃四十磅

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

结果:杀死两条铲鼻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 攒些力气, 手淌血

结果: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第四次: 里里外外都累乏了, 手活活地痛

结果: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第五次:又痛又发僵, 伤口和身上的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痛得厉害

结果:用短棍和舵把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四) 深入理解

思考1:我们说《老人与海》是“一个老人的战斗”, 准确来说, 是一个老人与鲨鱼的战斗。老人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骨架, 却几乎九死一生。其实, 如果老人早点放弃这条鱼, 根本就不需要冒险与鲨鱼战斗五次。那么, 老人为什么不放弃这条鱼呢? (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思考2:对老人而言, 大海和鲨鱼有什么更深的意味?

明确:小说意象的象征意义:

(允许多样解读, 以下仅为参考)

大海象征人生舞台、生活困境等。

鲨鱼象征邪恶、厄运、坎坷、挫折、艰难、生命中的对手等。

(五) 深化主题

思考1: 根据上面主旨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 除“鲨鱼”外, 我们还可以为下面这句话填一个怎样的表对象的词语? 为什么?

“一个老人与 _______ 的战斗”

明确:自己 (引导学生理解主题: 与自己的战斗———一个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困难, 而是自己。 )

思考2:那么, 桑地亚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 (用若干能适合他的“关键词”概括)

明确: (可以不苛求词性。以下仅供参考)

荣誉、尊严、坚持、毅力、意志、决心、不绝望、不低头、不言败、不放弃

结论:老人=硬汉子

(六) 知人论世, 深究主题

那么, 作者海明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一个“硬汉子”老人形象?

明确:《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创作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 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七) 作业布置

作文:与自己的战斗

可资示例的人物: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越王勾践等。

二、教学反思

(一) 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老人与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选入的一篇文章。选入课本的部分, 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从书中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到, 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 鱼叉被带走, 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用刀子杀死两条铲鼻鲨, 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 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 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 短棍丢掉又用舵把, 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 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 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 他不屈服于命运。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 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一个失败的英雄。

(二) 对选取教学切入点的反思

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的典型代表, 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 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 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 可以说, 这个老人在海上, 面对的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不仅与鲨鱼斗, 与天气斗, 更与自己斗。所以, 选取“战斗”这个话题, 将老人与鲨鱼等的搏斗理解为“一个人的战斗”, 从战斗的要素入手, 能有效调动同学们的课堂参与热情, 而且, “战斗”如脉, 伸展并深入到情节、人物及主题等各个方面。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2

1.把本节课的新单词每个抄写两行

2.从课外书上或网上,查一查今天所学的六个职业,他们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九、板书设计: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Part A Let’s learn

A:What does she/he do? B: She/he’s a/an…

singer writer TV reporter

actor actress artist

十、教学后记/反思:

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本能解决,但还有个别学生对actor, actress, artist这三个单词比较容易混淆。

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篇3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反思;建议;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05-02

音乐是一种能碰触到我们灵魂的东西,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感觉,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也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正因为它的特殊性,音乐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不分男女,不分年龄。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是高校教育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校通过专业的音乐教学,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性音乐人才,也使得广大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和热爱,尽管如此,但是高校音乐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观念上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仍然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而音乐教学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其目的主要是促進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情操、有品位、有特长的人。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由于商业化的氛围比较浓重,人们的思维比较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化和效益化的东西,音乐的背后往往是伴随着演出或比赛,偏离了音乐的本质,脱离的音乐的纯粹化,使得音乐不再单纯了是为了情操,为了热爱,为了情感的释放,于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音乐教师变成了有针对性的培养音乐人才,对音乐深层次的东西缺乏理解,久而久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畸形,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教学现象,大大的阻碍了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发展。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高校音乐教师过于简单的教学思维,仅仅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学会了就可以了,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去理解音乐的内涵,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这些必然导致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高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素质较低

教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有强大的教师队伍,则这个学校或这个专业必然是同类中的翘楚。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举步维艰,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师质量的低下是分不开的。有些高校的音乐教师队伍较小,而学校的音乐教学需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必然导致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的是有些高校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取而代之的是业余教师,这就根本谈不上进行专业的音乐教学。还有些高校,虽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这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维固化,教学知识结构单一,没有创新意识,与高标准的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差距,且这些教师没有得到更高水准的专业培训,自身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当前的教学要求缺乏认识,这些因素也直接制约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3.学生音乐知识的缺陷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是个领路人,学生学得好不好也与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着莫大关系。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一大拦路虎就在于许多学生缺乏相应的音乐知识。客观方面存在的原因是由于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得过系统的、规范的音乐教育,主观方面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音乐认知的不全,导致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的缺陷,如五线谱分不清,一首歌的词、曲、作家甚至国别都不知道,这些都映衬了高校学生音乐知识的不健全。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较单一

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看作是高校对音乐教学重视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基本都作为选修课来安排,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短,学习人员难以集中,不便于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方法单一,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对音乐背景进行讲解,对技巧进行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致使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校音乐教学创新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研究,总结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高校音乐教学创新的建议和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更新理念,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人最难改变的是思想,制约或促进事物发展的也是思想,所以,要想改变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滞后于教育发展步伐的局面,必须在思想上来做出改变,从理念上来进行更新,从观念上来进行转变,提升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首先,高校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当前社会比较功利化,许多东西与经济挂钩,与效益挂钩,但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脱离较为物质化的东西,使得音乐教学不偏离音乐的本质,使得学生真正能体会到音乐带给人是灵魂的跳动,是情感的释放,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音乐,必然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高校音乐教师也不能简单的把音乐教学等同于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唱歌、跳舞只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比如对音乐创作背景的了解,对歌词的掌握,对音乐情感的理解等,都是音乐教学的内容,因此在音乐教学时不能过于片面,否则会导致音乐教学出现各种不良现象。

nlc202309030942

2.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

音乐教师的队伍强大与否及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校,不仅要有强大的音乐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质量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高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些优秀的音乐专业性人才,不仅提升了队伍的专业高度,同时也有利于通过以点带面加强队伍建设。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能保障特殊的专业性人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对在职的其他教师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第三、高校要给音乐教师提供更高水准的学习平台,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学校,让他们通过高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满足教学要求。第四、高校的音乐教师也要有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学,找出自己的差距,虚心向别人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多管齐下,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必然壮大,教师质量必然得到提升,因而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也必然得到提升。

3.加强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

由于受各种环境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音乐知识层面上所掌握的东西有所缺陷,导致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出现诸多困难,这就要求在教育系统中重视音乐教学,不管是在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把音乐教学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来执行。当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而在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夯实了基础,学习的动力便更足了。

4.合理设置课程,丰富教学方法

课程的设置合不合理,也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高校音乐教学之所以出现进展缓慢的局面,与各高校对其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也不无关系,素质教育政策也要求高校的各科目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而音乐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时的增加,课件的合理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的更新甚至创新。音乐科目本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要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多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加强学生的实践,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更能够去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从而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也是一种素质的体现,高校的音乐教学也是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所以它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高校音乐教学进步缓慢,依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断进行反思,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婷.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 (08).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4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 八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枣核》《背影》等叙事散文, 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 但是对意蕴深远的文章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读的意识和能力。这篇短文背后的厚重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才可能被觉察和理解。因此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感受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到家庭的亲情之美和生活之美;教学难点是领悟文中关于生命责任的深刻寓意。我主要采用诵读法,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

一、使用诵读法, 品味散文丰富的意蕴

我的创意是在第一个环节———以季羡林关于散文的名言导入后, 从“问世间情为何物”为激趣开始的, 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 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为后面的探秘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接下来, 如何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文本里的微妙情思呢?我在第二个环节情感揭秘中, 精心设计了四个情感密码:

“一段对话”。再现第二段中隐藏的对话场景, 以母子扮演的动人情境, 使人物的“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板书甲骨文“子、老、孝”的演变。揭秘:孝是中华民族的本色。

“一处分歧”。朗读两难选择和平衡老幼的对称句式, 引发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诗一般韵律的特点, 领悟正是美好的情感才赋予了如此和谐语言的道理。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揣度老人的性格特点。揭秘:付出是亲情的成全。

“几处春色”。拉近景物的特写镜头, 呈现一家人散步在南方初春田野的画面, 抓住字眼反复诵读, 体会自然之景和情感表达的交融之妙;以写作背景悟创作意蕴。揭秘:珍爱是生命的春色。

“一个背字”。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致分析,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各抒己见, 最终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揭秘:责任是生命的传承。

在四个情感密码逐一揭示后, 总结出尊重、孝敬、付出、成全、呵护、珍爱、责任这几个关键词。

第三个“让思想在飞”的环节, 让学生由散步这件小事将思维发散开去, 联想到身边的小事, 如至亲至爱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 重温亲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和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学法上, 整节课围绕“生命”这个主题、“亲情”这个主线, 采用角色扮演、竞猜字谜、赏析句式、研读词语、揣摩心理等多种方式,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挖掘文字背后深刻的主题。

教法上, 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男女生互读、分角色读、生生朗读PK、师生合作配乐读, 在读中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 感悟重点语句背后隐藏的情感, 力图呈现一节“语文味”较浓的散文阅读欣赏课。

二、反思教学, 散文应该“教什么”

课后, 结合听课教师的评价反馈, 我进行了教后反思:这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案例, 因为我的一点创意, 学生投入度很高, 尤其在激趣导入之后、情感探秘伊始。可是静下心来, 一个问题出来了———这看似热闹的、所有学生都参与的课堂, 我给学生的可能只是“问世间情为何物”这句话, 或者只是一道证明题, 又或者是我个人的主观理解……作为一篇自读课文, 我给学生在课堂上留有足够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吗?除了这点创意, 我还给学生留下关于课文的什么东西?

我开始围绕课文再次进行反思。《散步》篇幅不长, 却风靡海峡两岸, 反响强烈, 究竟它的魅力在哪?这其中蕴含的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语言美, 学生究竟能感受多深刻?在具体教学设计中, 为了达到目的, 有没有自觉或不自觉的“不择手段”, 逐渐陷入到“模式化”“分析化”的过程中?会不会对文本整体把控不足, 给人一种学生的思维被牵着走的感觉, 仿佛我指到哪, 学生就必须想到哪?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不得不回归原点, 思考散文的课堂究竟“该教什么”和“该怎么教”的原始难题。

散文到底“该教什么”?该关注学生阅读中产生的困惑点、着力于文本的特质。因此反思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正是有了过度“设计”之嫌, 才偏离了对文本的解读, 我所缺的正是最重要的东西———对文本准确的解读和利用。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某种程度上被我限定了, 学生的想法在我的指引下沿着预设的路线顺着走, 不许有偏离。如果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形成模块化、模式化, 这就违背了“设计”的初衷。因此, 对文本的解读准确是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把握的。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反复研究文本, 恰当地确定教学重点, 真真切切地明白“教什么”, 才能有方向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作者抒写的独特情感。反之, 如果教师的定位不准确, 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出现偏差。对这节课的解读我认为自己还应该把握得更简洁些, 若能回归文本, 借关键词句导入, 围绕“最能打动我的一组亲情”和“最能打动我的一句话”这两个问题, 再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品读, 循文入义, 披文入情, 凭借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去感受, 最终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的认同, 这样会更容易找准这节课教学的切入点。

散文到底“该如何教”?俗话说文无定法、教无定式, 散文作品的主题往往是深刻而含蓄的, 作者的感悟却是独到而真实的。具体到这篇课文, 无论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还是同桌互动、小组交流都是一种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的有效形式。但是如何发掘作者的真情实感, 品出散文的“真味”, 我认为重点在于走进文字的深处, 抓住语言这个关键点。正所谓“字字珠玑, 笔笔含情”, 在《散步》一课中, 我引导学生字斟句酌, 抓住关键的“字眼”, 如“熬”“摸”“铺”“总算”, 用“删一删”“换一换”“想一想”的方式点拨学生, 在语言的替换、去留等多样化的品读中, 让学生逐渐入情、会意, 在文字上、在细节中引导学生将文章读活。这样的教法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还是对训练应试的答题能力都大有裨益, 这是充满语文味的散文教学, 而这一点也是我这次教学设计上值得肯定的亮点。

我想, 教师在酝酿教学创意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实”, 其次才是“新”。所谓“实”, 就是要实实在在从文本出发来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所谓“新”,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利于学习收获增加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创意, 做到新而不做作, 新而不浅薄。这样的课堂, 少一点花哨, 多一点读书的时间, 多一些各抒己见的自由, 多一点质疑和答疑的争辩, 学生在思辨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而教师的角色理应是一个倾听者、点拨者和引导者。

创新与反思 理解与尊重 篇5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绵阳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的为期4天的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这几天里,我们聆听了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大春副院长的《课堂管理中的言语沟通策略》、成都市青羊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罗馨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易连云的《中小学德育专题研究》、绵阳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廖学军的《慢慢培孩子长大》等报告,参观了绵阳市十大名校——绵阳市火炬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最后我们还开展了班主任论坛这一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和活动,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会到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总之,我觉得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的内心却充盈着沉甸甸的收获:

一、班主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同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提升机会,及时获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捕捉到最新的教育动态,呼吸教育前沿的气息,让自己的工作方法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勇敢地面对和反思。

培训的许多内容,我们在工作中经历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的思想经受了一次痛苦的历练,因为我真的思考了!

当我们反思自己时,是需要勇气的。用学到的理念反观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能不承认,自己很多行为是错误的,甚至是有悖法律、法规的,自己的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憾!联想起自己以前经历的一些小事,平静的培训学习竟让我的内心泛起波澜:

尊重学生这个理念我们早就知道,可实际上自己又怎么做的呢?记得今年教师节,我接到一条祝福短信,是我以前的学生,但没有留名。我发短信问他是谁,他竟调皮地说:“您猜猜吧!我没少给您惹事,您说过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得救了!”天呀!我说过这句话吗?自己仔细搜索,竟毫无结果!再次询问,他还是说您说过这句话!又加上一句“不过我可是咱班的游戏高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猜到了他!可我还是想不起那句话。我记得的只有他不爱学习,老爱惹事,我为他着急过;他和学校里一个女生超常交往,我苦口婆心地劝过!可这些似乎没给他留下什么印象,他记忆深刻地竟是“这一辈子都没得救了!”这句话!也许孩子并无恶意。但我确实意识到了老师的话真的很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正在发展的孩子呀!

在参加班主任培训中,我边学习、边思考。由原来的逃避,到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到后来积极思考自我超越的办法,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集众家之长,创个人特色。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行为”,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方向,但它与现实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善待学生,要承认差异,可现实是有优秀的生源就有优秀的成绩;理念告诉我们有创新能力,可现实是为了成绩忙碌的我们常常是“坐井观天”;理念告诉我们要做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可现实是我们因工作压力大而常常情绪失控……

在班主任论坛上,这也是我们探讨最多的一个话题!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一起试着给出了最佳答案:

——不要因为爱而伤害自己。这是一位学员说的。他说:“和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大多数是喜欢较真,责任心比较 强的 老师。但要心中有法,逾越了法律的底线,任何爱都会变成了伤害!”

——别让自己打败自己。什么在局限我们自身的发展,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弱点:懒惰、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不倾听意见,就会抱残守缺;班主任“护短”,就会产生乱班……所以一个人要发展,就必须“弥补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

——教育,要让学生感到快乐。首先老师要会自寻欢乐,会一些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留恋你的课堂,喜欢你这个人!

——要探索自己的特色。这是我的看法。我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必然存在的。不应只是一味地指责与抱怨,也不是盲目地听从专家的舆论。我们要积极地去探索、去实践,把班主任工作做出自己的特色!

感谢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全市二百多名中小学班主任走到一起来。可以说管理风格与个人智慧之间的大融合!我们彼此分享着经验,一起探讨困惑、交流看法。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也许登不得大雅之堂,但能给我们的工作以启迪!

四、理解与尊重会形成更大的工作动力。

在学习中,在专家和其他优秀班主任的讲座中,他们不止一次地提到理解与尊重。是啊,在物质之外,老师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工作价值能否得到学校的承认,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我校的班主任以及教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参加比赛还是什么活动,领导都会密切关注,时刻给你加油鼓励,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不正是促进我们快速成长的动力么?学校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基础,更是动力的源泉。这种理解与尊重,还包括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只要我们用诚心、爱心、细心去经营,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教育合力,感觉到更大的工作动力。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6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極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总之,实施化学创新教学的目的是: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进行思考、探究和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7

在等差数列教学中, 有一性质:若m+n=p+q, 则am+an=ap+aq。这一性质在求等差数列前n和Sn的最值或前n和Sn>0 (或Sn>0) 的最大自然数n方面很有用。

比如:己知等差数列{an}中, a3=6, S12>0, S13<0。 (1) 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2) 指出S1, S2, 噎噎袁S12中哪一个值最大, 并说明理由。

由S13<0知a1+a13<0∴2a7<0即a7<0, 由此可知:a6>0, a7<0由 (1) 可知该数列是递减的等差数列, 所以当n=6时, Sn取得最大值。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在讲授知识时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注重基础知识, 注重基本方法, 注重适度的形式化的同时, 更需要适当的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 针对题目的技巧, 从而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竞争能力。

在直线和圆的教学中, 笔者也有这样一例, 已知圆C:

在第2问中, 我们教者常用的解法是:设M (x1, y1) , N (x2, y2) 嗓

而笔者在让学生板演时, 有一生这样解答如下:

∴△OMN的外接圆是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O'

由 (1) - (2) 得直线l:2x+4y-5m=0, 又直线l:x+2y-4=0

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完成一堂制定好的教学计划, 常常因为绞尽脑汁而“目中无人”, 只顾自己制定好的教学计划, 不顾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在课堂中教者非常投入, 表演得也非常精彩。却不知学生是随师而观之的, 也感觉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殊不知师所授知识学生却不能真正地因他那一题便通十题, 便晓百题的想法, 然是不切实际的教学计划, 完全违背了偱序渐进的教学原理。

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和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更加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成为创新的动力源泉。

在解题教学中, 不要盲目地追求学生的思路跟教材一致, 跟教师一致, 而要创设开放性课堂的新天地。要让学生有思路, 有想法, 有追求, 一题多解, 开拓学生思路, 竞相发言, 活跃课堂气氛。课堂发言表面是一个说, 实际上是听、思维、表达等方面的反映, 采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出色地完成各项解题活动, 为此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更重要地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思维或能力是有限的, 鼓励和激发学生多发言, 多思考, 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并且让学生能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方法, 还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解题的乐趣, 有了学数学的乐趣, 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8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溯源与我国的实践现状

一般而言,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各个学院(系)以不同方式来安排各个责任导师,来对学生日常在校的专业学习、科研和其他方面进行个别指导。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与内涵价值,特别着重在以引领、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人学习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应当说,本科生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教育的内涵与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话思辨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与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填补以往传统大班制的学术指导与教学管理的不足。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教学制度,可追溯至14世纪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其后,经过时代变迁和实践演绎而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制度组成,并受西方世界著名高校所效仿和引进。作为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传统的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中心内容就是导师与其所指导的学生,每周一次面对面地进行授课、交流和探讨问题。此外,导师往往会在结束前布置下次会面时有关的学习与阅读任务,学生不仅要阅读、消化与吸收导师所开出的参考书,同时也须在下一次师生会面时提交一篇小论文。导师则会就论文的中心命题、论点与论据等与学生展开对话、讨论与提问。如此,学生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与释疑,同时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和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1]。对此,有研究者将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总结归纳为:(1)透过师生直接交流,能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以及提高辩证与批判思维的水平;(2)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能较好地培养理性思维与探索精神,提升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导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适应与熟悉学术交流的氛围与方式[2]。这也正如已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Benjamin S.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所指出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无太大差异,导师只要给其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具备适当的条件),则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产生自我主动的学习动机并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3]。

在我国,早在1938年,浙江大学即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率先引进而开始于高校中大力倡导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在1949年之后,由于当时我国的大学体制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而将所谓的导师制仅用在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上。直到21世纪初,在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带头与影响下,国内部分高校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条件,依据各自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程度地先后采纳和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各地高校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建设与改革的热情高涨,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同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就。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反思

一般而言,制度是一套人与人生活于一定时空环境背景下,由于日常互动交往所形成的比较客观、稳定与可预期的规则。它也是人类社会在长时间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试验、修正与总结而逐渐适应与固定下来的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制度设置的目的就是为满足原定目标的实现,并提供一套事先确立的规则,来激励或约束人们寻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笔者认为,在本科生导师制度安排上,也应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以达到创新与培育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目标。尤其需特别设置有利于制度实践创新的“激励”措施,如此才能有助于充分调动导师不断地改革创新其指导方法的意愿和积极性。

当前我国各地高校皆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推进不同程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以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然而,实践证明,由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实践发展阶段,故仍然存在部分制约制度运行的深层次瓶颈尚未突破,而导致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成效与目标有一定差距[4]。此外,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来源于西方传统的大学精英人才培育制度,如何能与我国当下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和方式,并与传统高校管理体制相适应?本科生导师制与其他现有的教学制度安排如何区别,以防止由于具体内涵和相关职责的交叉重叠和边界不清,而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迫切需要加以直面解决的重要课题。如同学者丁林所指出的,本科生导师制当中的“导”与传统任课教师的“教”二者应当是不同的。其进一步归纳和总结目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可分为:顾问导师制、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以及科研(学术)导师制等。也就是校与校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与多样化的形式。这是因为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并未有统一的定义、内涵和相关规范[5]。

笔者在结合自身实际经验、长期走访调研与参考域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认为当下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主要面临着以下的困境:定位模糊不清、学生被剥夺选择导师的权利、师生人数比例失调、资源保障的匮乏以及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不足。为此,有必要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反思,及时探索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三、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一)科学定位本科生导师制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在于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进而培养独立自主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为重要的根本任务。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并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目标的实现。当下我国导师制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尚未成熟,加上各个地方高校也都存在着不同的客观条件约束,很难照搬国外名校的传统做法。所以,应在参考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有所调整与变革,以更适应当下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目前来看,导师较为科学合理的定位应该是“四者合一”的有机组成角色。也就是说导师应扮演:(1)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与“实习”方面的“引路者”;(2)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负责者”;(3)对学生相关选修课程和阅读参考书籍的“建议者”;(4)学生参加考试(如公务员、考研)和竞赛(如大学生创业、科研)的“督促者”。除此以外,其他的相关角色扮演和责任承担,则应交由学生班级所在的辅导员来负责[6]。如此一来,在“权责分明”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将有利于导师和辅导员在教学与管理上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合作。

(二)构建学生自选导师制度

应当承认,我国各地高校(院系)往往出于“便宜行事”之故,而采取强制性的“随机分配”,如按学生入学时的“学号”来安排与指定导师。殊不知,当学生被剥夺了选择导师的权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被选择”的导师),将可能无法有效地建立起师生更为良性的互动关系(如学生更为欣赏某位导师的才华或科研,而不愿接受被指定的导师)。为此,笔者认为,在本科生导师的选择方面,应该比照目前学生选择“研究生导师”的类似方式,建立“学生自选导师”的制度。也就是赋予学生有较为自主的理性选择权利,使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双方的师生指导关系(此在一定程度上能达成双方最佳的“理性均衡”与“合意选择”),从而将更有利于日后师生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较为“著名”或“热门”的导师选择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产生。对此,学生可以按其志愿对所选择的导师加以排序,同时也赋予导师挑选学生的权利,而其他的导师则可采取抽签的方式来挑选最后剩余的学生[7]。

再者,大一新生因为对导师的相关信息不熟悉,而无法做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和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易造成选择的盲目性)。因此,学院(系)有必要将各个导师的个人简历、研究方向、学术志趣、科研学术成果、所指导的学生数量与就业情况(如考研)、历年教学考核结果和教学特色等,尽可能公布在学院(系)所属的网页上。让学生能随时透过上网便捷地了解与掌握相关导师的信息(知情权),从而也能较为全面地进行理性权衡、判断与选择。应当说,这样的方式会给导师之间带来一定的竞争激励与示范带头作用(正面的溢出效应,如在获得学生更好的肯定与评价,并借由学长学姐口碑“流传”的传递效应产生后,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生选择此导师)与压力鞭策(导师会担心或在意因自身原因或指导不力而招致学生“负面”的评价,此可能会使学生选其作为导师的机会减少,从而会促使其更加理性地“用心”培养所指导的学生)。

(三)合理控制师生人数的比例

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就在于把传统的大批量的教育培养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特殊化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实践充分证明,国外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经验的启示,就在于严格掌控分配给每位导师的学生数量,以使师生人数比例处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使每位本科生都尽可能得到导师亲自面对面的指导、答疑和帮助。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高校当前本科生导师的学生人数、时间、地点、内容与方式等,均与学生的现实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而使学生受到导师关注的时间与交流的程度较为有限。此外,本科生导师平时工作就较为繁忙,还需完成分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有的导师“双肩挑”兼任行政职务),而往往未能按原定计划、时间与其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固定的交流与沟通,从而造成师生会面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笔者认为,各高校(院系)应合理控制师生人数的比例,如此方能提高与深化师生互动交流的程度和积极性,进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潜能,从而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在综合考量各种客观条件与保证导师精力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导师与每年所指导的新生比例应以“1∶2~3”为佳。

此外,笔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运行,也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高校长年行之有效的、不成文的“家族”(师门)制度。也就是在每年新生到来之际,在导师带领下让大二到大四的学生与新生一起相互认识、自我介绍。有的导师也会分享给新生自己制作的“家族通讯录”(主要记载已毕业与在读学生的联系方式、工作或考研去向,以供学生们未来职业规划、实习就业的参考),并建立一个家族的微信群(QQ群)。同时,指派每届大二学生扮演着大一新生的“带领人”角色(以此类推,有序传承:即大三带领大二,大四带领大三),承担起引导与协助大一新生关于校园学习、社团与生活等方面之责(“传帮带”),从而使每届大一新生皆能尽快了解、适应校园生活(减少新生自行“摸索”的成本)。应当说,这样以导师为“纽带”、师兄师姐为“带领人”的家族制度,不仅有利于凝聚、增强师生之间的向心力、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有助于扩大学生之间生活与学习交流的分享圈子,以及培养和锻炼学生课余之外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互助合作精神。从而,学生们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导师的负担,如对于一些平常的、例行性的读书会或学术性活动,则可由高年级学生来组织与带领低年级学生共同参与。

(四)健全资源保障与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高校正迫切需要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加以完善,健全与优化相关的资源配置,从而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不断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有力保障。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与创造一个开放式的互动交流的讨论空间与情境氛围,使学生能从容地、自由地与导师开展“深层次”的对话交流与问题探讨。毋庸置疑,科学合理的资源保障与优化配置(经费投入与配套设施)是有效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所在。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各地方高校的实际发展和自身条件不同,往往存在资源保障匮乏问题,如部分高校没有教师个人的研究室,导致师生定期会面交流的困难。一方面容易使师生双方交流互动流于松散和随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生互动的意愿和积极性,从而很难建立一个熟悉、信任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幸的是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不仅为当下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与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部分由于资源稀缺不足所带来的师生“见面难”问题。也就是说,导师平时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化、开放化与个性化的互联网络空间,实现与学生更为方便快捷、即时动态的互动交流。将以往传统师生在固定地点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转变为以网络空间为载体的动态式交流(如QQ群、微信群),从而使师生互动交流更为广泛多样、便捷高效与灵活丰富。应当说,藉由现代便捷性的社交网络平台,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同时也大为降低了师生彼此交流的成本,进而也促进与深化导师对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发展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最为优化的学习效能。再者,师生在开放式的交流群中的各项信息(如学校或院系所公布的信息、考研、实习和就业等)、问题与答疑等,皆得以直接及时、精准高效与公开透明地予以展示。一方面能促使师生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与掌握彼此交流互动的信息与反馈;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与调动师生参与互动的意愿、热情与积极性。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毋庸置疑,若各个高校(院系)能在自身客观发展实际下,制定公开透明与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将有助于促进导师不断地调整优化与改革创新其指导经验与方式,从而也能极大地调动与提高导师的积极性与指导成效。然而,或许是因为相关的考评指标不易设置与衡量,导致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导师制进行考核与约束的做法,仅是采取明文规定每年师生会面必须满足几次的量化计算方式,而并无其他较为客观具体、科学有效与可操作的考评与激励机制。对此,学者们普遍提出高校应“建立网络评价平台,从导师的指导态度、指导方法、指导效果与人格影响等方面设计出人性化的指标体系,供学生通过评价真实地反映导师制的实施状况,衡量导师资源的利用情况”[8]。

有鉴于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导师的贡献与付出[9]。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作为评价与考核导师的客观依据,因为导师在面对面地亲身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的付出与表现,也大多满足了上述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如导师的态度、方法与效果,以及导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所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等。以毕业论文的最后评价结果(如最终成绩获得“优秀”)作为制度考评与激励机制,相较于现今部分高校所采取的以师生会面“次数”方式而言,应当是较为科学合理与可行的。再者,也可以导师所指导的学生获得的学校科研或社会实践的项目(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校园科研创新竞赛等),来作为考核与激励导师的评价标准,如可按大学生科研创新立项的项目层级与结项成果,相应地对导师予以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李若虹.在牛津和哈佛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勇,赵婷,黄琦.建立有北京城市学院特色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10.

[3]B·S·Bloom.All Our Children Learning[M].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mpany,1981.

[4]赵庆年.高等教育质量的哲学慎思[J].江苏高教,2013,(1):1-2.

[5]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6]林鹏.高校本科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要求[J].集美大学学报,2008,(2):13-15.

[7]冯团辉,王武,高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与完善[J].高教学刊,2016,(8):91.

[8]王俊琰.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2,(1):44-45.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9

现代篮球比赛是参加比赛的双方, 根据本方队员和对方队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攻防战术, 再根据场上的形势灵活地运用个人技术或各种整体战术配合展开控制球、投球得分、瞬间攻防转换、以进球得分多而取胜的一项体育运动。[1]在篮球比赛中, 战术运用得是否合理、准确, 能否及时根据场上的情况有效地变换战术, 是能否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随着篮球比赛规则的演变和发展,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篮球战术也随之发展, 比赛中场上运动员斗智斗勇, 场下教练员斗智斗法, 使战术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变, 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

在高校非篮球专业学生的篮球课堂教学中, 篮球战术教学是篮球运动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为篮球运动是集体竞技项目, 篮球运动的集体对抗是以特定的战术布阵出现的, 战术阵势和配合是篮球运动竞赛的主要特征之一, 然而由于战术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演变的多样性、复杂性, 外加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的影响, 篮球战术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原因,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不足, 严重阻碍了教学效果向预期的目标发展, 导致战术教学课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战术教学课的效率和质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 篮球战术的概念

篮球战术是为篮球比赛中队员和队员之间有策略、有组织、有意识的协同运用技术进行攻守对抗的布阵行动, 是以篮球技术为基础, 在一定的战术指导思想和战术意识支配下的集体攻守方法。[2]篮球战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每个队员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协同配合, 将分散的个人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保证最大限度调动每个队员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 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做到扬己之长, 攻彼之短, 调动对手, 制约对手, 争取比赛的胜利。战术的运用必须根据对手的具体情况, 在篮球运动规律的基础上, 灵活机动地加以应用, 既要熟练掌握攻、守基本技术, 又要使战术丰富多样, 在讲究实效的基础上将战术简单明了化, 单一地运用某种战术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战术集中体现了全队的思想作风, 意志品质、身体素质、配合能力等。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篮球战术也随着不断变化和创新, 逐渐形成了一个现代篮球训练的新体系:要求将队员高超的技术、良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战术的变换及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3]

简而言之, 篮球战术就是通过场上队员的配合, 创造出有利于投篮得分或限制对手投篮得分的机会。

2 高校非篮球专业篮球战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1 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

(1) 、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增强学生体质, 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能力,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体魄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目标: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课的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涵盖了五个领域的目标, 分别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机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3) 、任务:增进健康, 增强体质,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适应能力,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增强组织纪律性, 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5]

2.2 高校非篮球专业学生篮球战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综上所述, 篮球战术教学是高校非篮球专业整个篮球教学整体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参加比赛和欣赏比赛所进行的战术准备过程。所以篮球战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首先是在篮球比赛中能有效地和有组织地进行攻守对抗, 争取比赛的胜利;其次是在欣赏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时, 能从中体会到篮球运动的无穷魅力, 从而积极地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去。篮球战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门素质和意识, 获得篮球战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篮球战术方法, 具备篮球战术实践运用能力和篮球运动的欣赏能力。

3 目前高校非篮球专业战术教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高校非篮球专业战术教学目的、任务认识不透彻

从高校非篮球专业学生战术教学的目的、任务中,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 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欣赏水平, 是高校非篮球专业战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学校的老师由于学生的技术水平较差, 教学课时紧凑, 认为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战术训练, 从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个人技术水平上, 忽视了对学生的战术教学。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也许是毕业于体育院校或者本身是运动员出身的缘故, 在体育课堂教学时, 常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体育院校课堂上的教学步骤、组织教法, 练习手段应用到非篮球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中, 岂不知篮球专业的学生和非篮球专业的学生无论在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战术意识、篮球文化的修养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用篮球专业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教非篮球专业的学生, 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3.3 教学目标模糊, 战术教学内容复杂繁多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 篮球专业的战术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篮球运动的战术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备在学校体育中组织篮球教学和课余训练工作的能力, 所以篮球专业课堂上战术教学的内容是非常系统而全面的, 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练习手段都十分缜密而完善, 教学效率和质量不仅有学生的运动技能作保障, 而且还有充足的教学时数和练习时间作保障。而非篮球专业的体育课上的战术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部分战术内容及方法,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为学生参加篮球运动锻炼打下基础。如果课堂教学中战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 只能是走马观花。如:有的课堂教学中一次要上3-4个基础战术配合内容, 或一个整体战术内容, 整堂课下来, 同学们就是先听老师讲解战术, 然后, 按照老师的战术意图, 在战术路线的指引下, 不停地来回奔跑, 学生不仅无法熟练掌握, 还会导致学生对战术学习失去兴趣, 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 造成学生学而无以用。

3.4 教学内容教材化, 缺乏自主性

课堂教学内容固然要根据教材而定, 但不等于一定要直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照搬到课堂上来, 特别是篮球战术课堂教学, 因为篮球战术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相对于非篮球专业的学生而言, 篮球只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或者可以说只是个游戏, 因此, 在非篮球专业学生的篮球战术教学中, 更多的应该是教篮球理念: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把球投进篮筐或者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让对手投不中篮。而不是一味的将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强加给学生。同时, 教师还应在不违反篮球运动规律的情况下, 立足于教科书, 创造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简单易学, 且能够学以致用的篮球战术教学方法。

3.5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缺乏新意

在一些战术教学的观摩课或私下看课中发现, 大部分教师在战术教学中只采用简单的示范讲解, 由于战术内容的丰富性和战术演变的多样性, 学生很难及时地理解和掌握, 有的因为行动顺序, 移动路线或配合路线稍有变化, 学生就会分不清东西南北, 因此在让学生建立战术概念, 掌握战术方法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 钻研教法, 如果仅用常规的组织教法是很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师在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上不加选择设计和研究, 一般是教什么战术内容就完完整整让学生去练习什么战术, 练习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得不到及时反馈, 反馈与强化原理得不到合理应用,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6]

4 篮球战术教学的创新

(1) 、立足于教材而又超出于教材, 在课前将所要教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 然后从实际出发,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篮球战术教学最优化。

(2) 、将技术教学与战术教学相结合, 篮球战术是由技术、方法和形式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在具体组织时包括布阵、任务、路线、时机几个方面。在技术教学时穿插部分战术教学既有利于对基本技术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篮球战术理念的深刻认识, 甚至创造出新的篮球战术。

(3) 、创造出新的篮球战术,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对篮球战术学习的兴趣。战术创新方法, 是根据创新活动实践总结出的符合体育科学理论和战术规律, 并能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各种原理、技巧。战术创新方法属于一般创造方法体系的一部分, 其核心是创新思维方法与创新技巧。篮球战术创新方法共有5种基本类型, 即递进创新法、组合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移植创新法、非常规战术利用创新法。[7]如空中接力、防对手进攻意图、篮板球空中一传快攻战术等。

(4) 、教法要创新, 形式要多样。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 采用一些有利或不利的辅助进行教学, 如根据学生的篮球水平, 以多打少进行比赛。

(5) 、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把握教与练的尺度。在战术教学中, 尽量避免纸上谈兵, 而应让学生在反复的比赛或练习当中, 体会篮球战术的实践运用所带来的效率与快乐, 并通过老师的及时纠错, 不断提高篮球战术意识和篮球水平。

(6) 、采用多媒体教学, 跟学生一起欣赏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录像, 并进行详细的解说和分析, 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的篮球战术概念和运用方法, 加深学生对篮球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篮球运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赵广辉, 鲍志宏.浅议论篮球战术[J].训练百科.2004, (2) 40.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

[3]王贤峰, 靳磊.试论篮球战术的组织及运用原则[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 (5) 726-727.

[4]颜雪珍.普通大学体育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8.

[5]李明, 陶弥峰.大学体育教程[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8.

[6]吴扣龙.高校 (非体育专业) 体育课上的篮球战术教学探究[J].音·体·美—林区教学.2006, (10) 71—72.

[7]杨雪榕.现代篮球战术的创新理论与方法[J].体育科学研究.2006, (1) 36-40.

[8]钱伟良, 洪伟.篮球比赛中特定进攻战术配合方法的运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2) 104-107.

[9]武斌.篮球战术的组织及运用[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 (3) 163-168.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10

高职商科专业实操实训, 存在实习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 学生下企业困难、顶岗困难, 直接导致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开展非常困难。

(一) 实训演练不足, 导致职业性的优势弱化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岗位一线, 需要将所学专业知识直接应用到工作岗位, 这就对高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发挥其职业性的特长和优势, 人才培养质量“弱能化”, 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二) 校企合作难导致课程建设概念化

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工作, 但学校与企业属于不同经济利益体, 企业专家对课程设计只是象征性地参与。即课程建设是有校企合作开发的概念, 属于浅层次的合作, 企业专家聘请只是短时的讲座, 对实践教学课程质量只能起到帮助的作用, 达不到预期效果, 是一种概念化的校企合作课程, 未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愿望。

(三) 企业实习技能训练形式化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 企业常因种种原因, 如涉及企业核心机密、短期实习效率低等拒绝开展合作, 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见习甚至放羊式实习的“形式化”训练阶段, 而这阶段又是学生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的重要阶段。

二、角色模拟成为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高职商科专业企业实习存在着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学生进企业困难、顶岗实习困难这是事实, 如果学生进不了企业, 融不到岗位中, 就很难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属性。通过角色模拟营造真实企业工作环境, 借助模拟企业情景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还原现实企业工作过程,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企业情景模拟和仿真平台反复训练, 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然后进入企业实习,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培养人才与社会需要接轨的目的, 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

三、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

针对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改为能够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加强师、生互动的以“以学生为中心”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一) 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商科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 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经营岗位一线。在实施“角色模拟”教学模式时, 充分发挥“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作用, 让“情景模拟教学”成为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的营造与企业经营流程和企业氛围相一致的实训情景。以高职商科国际贸易实践课为例, 通过角色的模拟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学生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主要有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货代、船代、海关、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通过进出口的交易和买卖双方之间的通力合作, 展开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在交易开始前, 学生要清楚市场价格和产品销路, 明确市场的竞争状况, 对这些问题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在市场信息中找寻合适的目标市场, 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 得出产品目前的销售趋势, 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 选择交易的对象也很关键, 在角色模拟的实践中, 学生要根据市场提供更好的买卖信息寻找出口商, 与出口商进行合作协商,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是交易磋商阶段。交易磋商阶段最主要的是商品价格、质量与数量的协商, 在这个阶段, 学生通过发盘、询盘和还盘, 达成最终的交易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交易的整个过程, 通过交易磋商达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将角色模拟教学运用到交易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了交易过程及交易条件磋商, 充实了教学内容,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最后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在合同签订阶段, 需要充分发挥扮演出口商角色的能力, 让合同能够顺利签订, 而履行合同的阶段, 则需要充分发挥扮演进口商角色的能力, 让学生在合同的有效期限内开出信用证, 达成双方的合作。在合同的履行阶段, 会遇到不同的贸易语言,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 利用流利的贸易术语通过最后的关卡。

学生经过理论知识准备、角色模拟示范, 体会到交易的全部流程, 即巩固了贸易知识, 也在实训中发现了不足。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 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要接轨。

(二) 应用信息技术仿真平台, 实现教学一体化

信息技术可帮助学习者进行信息收集、知识建构、情景创设、交流媒介与智能伙伴等知识建构。角色模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虚实结合”的作用, 让“虚拟仿真教学”大派用场。由于商科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 其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包括模拟技能训练项目, 还涵盖信息仿真职场氛围的项目, 这种训练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职场感受。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虚拟仿真教学中引进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平台、OCALE跨境电商实训平台和3D虚拟仿真商务谈判实训平台等仿真教学平台。ERP管理平台按照企业的职能划分为营销与规划部门、物流部门、生产车间和财务部门, 各职能部门包含了企业运营的全部环节;OCALE跨境电商实仿真课程, 学生模拟“跨境电商团队”, 与生产企业和跨境电商对接。3D虚拟仿真商务谈判实训平台, 针对商务谈判前的信息调研、谈判方案的编制、谈判的开局、磋商、成交、合同等企业贸易的关键环节, 模拟企业经营过程, 培养学生的真实职场感受, 让学生在学校找到进入企业的感觉。虚拟仿真商务实训平台的建设为角色模拟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ERP管理平台为例, 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一是学生分为6个组, 组成了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 命名为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F公司。二是进行角色分配, 明确岗位职责, 学生分别扮演CEO、生产总监、营销总监、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等角色。完成资金筹集、企业规划、设备投资、物资采购、产品研发、组织生产、市场营销与财务核算。

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通过情景模拟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来优化“教”与“学”的问题, 是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听、看的完全颠覆。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交互、体验, 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听、看、做、练全息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完成从理论到实习的过渡, 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四、角色模拟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的反思

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学校的实训室水平和教师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学校实训室软硬件及教学软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实训室按公司式进行设备、环境布置。需要购置仿真教学软件、办公座椅、会议桌、文件柜、计算机等实训设备。二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组建一支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 涵盖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及学生在内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才能确保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势必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信息技术的引入, 学习效果评价废除传统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测评局限, 评价的内容不仅包含理论知识, 还包括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的情况;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专门的网络评价系统, 还可以是同组的成员以及自我评价,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完成课堂即时评价与反馈。

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通过校企更深层次合作, 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构建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既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 又改善高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滞后的问题, 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摘要:当前, 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理论学习完成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 存在入职难、顶岗难等问题。为解决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 尝试构建适合高职训导的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提高职业技能学习效果, 达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商科,实践教学,角色模拟,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7) :138-157.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实践、反思、创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21世纪以来,一些教学模式的研究者在回顾、梳理和评析我国当代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时写道:“综观30年来国内各家之说发现,从教学模式概念研究的视角来看,其中有三种典型取向:结构模式观、过程模式观与方法模式观。”[1] (P. 111)其中,结构模式观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2](P. 12-15);过程模式观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而言的长期的、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3](P. 19-22)方法模式观认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4](P. 332)。如何界定教学模式的概念才能较全面地揭示其本质内涵?正如一位评论者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所述:“以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或教学方法之任何一个要素为切入点,均可形成对教学模式的独特认识。但是,仅仅局限于教学模式之某一要素而形成的教学模式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唯有立足于整体论的高度俯视教学模式之全貌方可获得深层次认识。”[5] (P. 58-60)这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多元统一的教学模式观。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6](P. 15)

二、教学模式的分类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包括提出问题、制定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步骤的“发现法”教学模式。70年代美国教学法专家兰布达、布莱克伍德等在一本小学自然教材教学法专著中又提出了基本思想与发现法模式相同的“探究讨论”教学模式。我国解放后广泛推行的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属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授模式”。其组织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复习讲授-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检查反馈”。“掌握模式”以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理论为基础,注重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其组织教学的一般程序是:“目标定向-实施教学-形成性检测-反馈矫正-平行性检测”。“自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组织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布置提纲-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自评反馈”。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

首先,教学思想或基础理论它是教学模式所赖以形成的基础,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使人们能了解该模式的来龙去脉。它贯穿于教学模式的全过程,渗透在教学式的其它各要素中。其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任何教学模式都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决定教学模式的操作序列,师生活动的方式等,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第三,操作序列。“教学序列是指教学在时间展开的逻辑顺序或步骤以及每个步骤主要做法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操作序列,具体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么,后做什么,确定了教学中各个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等。操作程序的实质在于处理师生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在时间序列上的实施。操作序列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一成不变,它可以根据教学活动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第四,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各种教学行动综合方案。它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订出教学活动的最有效的方案,规定了教学模式具体操作的关键事项,以保证教学模式在实施中的稳定性。第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用以检验某种教学模式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有其适用的教学情境。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所完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操作程序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7](P. 6)

四、“课内实践与课外反思”的创新型学前活动指导课教学模式

(一)课内实践

学生在教学中的模拟实践环节,主要强调学科教学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是在前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摩示范课获得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一个实践锻炼和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进入角色,明确本学科的学习不是为了学,而是为了教,将学的路径转为教的思路。

在学前活动指导课中创设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教学场”,大胆地让学生去直接体验创造设计教学活动,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学前科学教育领域活动“有趣的石头”为例:

有趣的石头(中班)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石头的不同特点;知道石头的用途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在教师的一角布置一个石头展览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摆弄收集到的石头。

(1)摸一摸、看一看:石头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按自己的感觉把石头进行分类。

(2)称一称:老师为幼儿提供天平、石头,让幼儿称一称,谁重谁轻。

(3)敲一敲、听一听:鼓励幼儿用小棒或石头敲击石头,听听有什么不同,利用石头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编奏自己的乐曲。

(4)玩一玩:鼓励幼儿用石头进行各种游戏(如铺路、搭房子等)。

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石头做的?你还可以用石头做些什么?

通过分析案例,我们看到,在教学活动中,给出学生明确的活动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并实施。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设计活动的能力。学生在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后,还增加了对其他领域的渗透,例如有的同学在活动中增加了语言的交流活动“石头的用处”,还有的同学增加了数学活动“数一数,有多少”等等。这都是通过学生活动实践后所学习和归纳的。

要改变以往的学习只在课堂内的做法,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幼儿园中,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学习,从而实现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课外反思

评价这一环节主要强调学科教学的反思性,它是上一个环节的延续。在萧恩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国外一些学者对反思及教师反思作了如下界定:伯莱克(J.Berlak)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8](P.15-17)国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9](P. 99-102)师生可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及课堂情境录像资料的分析,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评价时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了使评价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可采用评价量表的方法进行。

1.教师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师反思价值的最直接表现是促进活动本身的发展,但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更是贡献突出,在当今国际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通过反思来促进教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把“反思性教学”引入到学前活动指导课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先进的专业知识、实验效果及学生的反馈等多角度地对学前活动指导课的教学进行理性的反思。找差距、看不足、想对策、求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并在互动交流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筛选、分析,明确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对解决问题提出假设。所有假设都是对问题(解释)以及问题的化解(解决方案)的关注,是关于“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的解释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估计和预谋。

案例

经过分析和调查,我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诱因更多的来自外部刺激,他们更希望能获得教材所讲的之外的知识,想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并且能亲自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针对这个问题,为了诱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机,促进知识的升华,引发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教师提出了“解决方案”:

从问题讨论入手,以实验探究为主线,把多媒体作手段。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把旧知识迁移过来进行假设。

注重对知识的把握、理解,从而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交流讨论后,自主去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2.学生的反思

反思学生主体性参与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当代课堂教学要走出单向灌输,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体的参与性,才会有生动的接受、体验和创意。

学生的反思更主要的是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及知识内容的反思。反思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增加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以上面的科学活动为例,活动实施后,学生能增加其他领域的内容,一定程度是学生反思的结果,如果没有反思,就没有活动设计的完善。

(三)创新型教育

1.探索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信息、探索争论的活动环境,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以施展它们的本领,引发他们合作讨论、积极探索、发表见解,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等受到尊重,引发学生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

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看做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民主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学生的创造性要得以发挥需要民主的教育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宽松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传统教学方法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往往过于简单,解除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新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多给学生自由争辩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10](P. 8-10)

创新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主动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教师要从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过程。

3.情感激励与启发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情感去感染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之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创新的自信和勇气,并体验创新的乐趣。[12](P. 8-10)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创设思维情景,设置思维障碍,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实践性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课内实践和课外反思相结合,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顶国,刘永凤,梁敬清.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吴也显.课堂教学浅谈[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1).

[3]刁维国.教学过程的模式[J].教育科学,1989,(3).

[4]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6]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7]吴继彬.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6.

[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10]叶泽军.创新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

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 篇12

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关于“绿色教育”的具体定义。将所有相关观点加以总结可知, 其主要遵循的教育观念就是“以学生为本”。“绿色教育”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略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培养, 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注重教育的多样性,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多元化发展, 不断促进学生个性以及特长的发展, 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绿色教育”, 可以使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阅历的学生都可以学到知识, 具备相应的能力, 从而实现和谐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类别。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数目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我国高职教育仍然属于发展阶段, 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得到更好的创新。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力也随之增强。这种良好的发展形势,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当代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不断冲击着高职院校, 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集体观念差, 缺乏合作意识, 学生和学生之间关系冷漠、功利化, 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 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道德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其行为已经和传统的道德观念相偏离, 但是一些高职院校还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依旧继承传统的教育模式, 对于出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方法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绿色教育”进行转变的具体措施

1. 从实际出发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专业技能, 又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事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随大流开设课堂, 教师要对“绿色教育”的基本需求加以明确, 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引;学校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所有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解放学生思想, 使学生可以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当中, 从而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

3. 充分利用网络

高职院校要建立起校园网络, 使网络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绿色教育”的方向进行转化。将网络技术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起来, 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开展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调查, 对学生的心理动向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对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 所有的教学方针和内容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 转变教学模式

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 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 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在课堂上充分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以吸引学生;而针对思想活跃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研究理论问题,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学可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本文通过以上综合论述, 主要针对“绿色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探索。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这种教育理念, 在“绿色教育”的有效指引下, 对具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效改革, 可以促进我国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 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哲.职业教育新形势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1) :92-96.

上一篇:农民人均收入下一篇:高中生焦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