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共12篇)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 篇1
随着21世纪的推进, 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 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 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是人口大国, 在基础教育阶段, 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能否实现。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应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功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以及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较为全面的素质基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笔者是这样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
一、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
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突破与超越, 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 应试教育不断被强化, 不仅凝固为一种制度, 而且形成一种文化, 这是创新教育最大的困难和阻力之一。作为中学历史教师, 首先, 我们的教育观念应创新。观念的转变包括: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转移到以培养学生智能和提高其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把“满堂灌”的教育方法转变为师生的双边充分交流,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测重学习内容和结果, 转移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方面;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转移到注重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注重优等生的培养转移为面向全体, 帮助各层次学生开发潜能, 全面发展。只有教育观念转变了, 才有可能有效地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其次, 历史教师应增强历史科研意识, 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 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 随着教学年月的增加, 知识日益陈旧, 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 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发展, 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再次, 中学历史教师, 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观念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二、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 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 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
对学生持宽容态度, 不歧视、不厌弃, 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 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幼芽的成长。在课堂上, 应让学生发问、怀疑, 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 绝不强迫学生盲目接受教师的见解, 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 大胆想象, 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三、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假设和想象, 锻炼和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的偶然性又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客观规律决定, 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存环境以及领袖的个性品质等因素, 又影响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模式和速度。历史教学应阐明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并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进行历史的假设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应该注意到,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过程。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空间, 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则是思维由发散到集中, 从而使创新思维符合科学性的依据。
四、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和谬误, 探求正知正见, 锻炼和提高其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 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教科书, 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尽管它们力图科学、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 但由于受到编写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学术修养、研究手段、学术氛围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教科书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 以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评价上, 仍然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因此, 历史教科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种由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 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对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对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不同见解更要给予积极鼓励与合理的疏导。此外, 教师还可以提供不同学派的观点或含有谬误或容易引起疑义的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论证、析疑解难, 得出独到见解。
五、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宏观和整体上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联系中观察、分析历史现象,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所具有的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特点为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性学习, 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空间。在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加工, 对知识进行重组与综合,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 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 这种学习过程的意义, 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而不在于学生所得出的见解正确与否。这种重组与综合, 既要注意学科内的课程知识, 也要注意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将书本知识和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加以整合, 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 对既有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与综合, 常常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更是如此。目前, 我国以学科综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考改革也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把历史融入生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现学生的创新才华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 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历史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延伸课堂教学, 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构建一个立体开放的教学体系。历史课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既可以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性活动, 也可以举行专题讲座、看电影、看电视录像、集邮、搜集资料等, 更可以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举行历史专题辩论会、召开历史故事演讲会、表演课本剧等等。通过历史实践活动的开展, 把活动变成学生创新动力的加油站, 使学生的创新观念长盛不衰,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 创新是创新主体独立自主的探索实践活动, 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前沿性等特点, 是创新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己应首先发扬创新精神, 以创新的姿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良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 篇2
摘要:当前的历史教学活动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逐渐地由“愿学”走向“会学”,那么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经验,从五个不同层面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通过范例创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精心创设历史作业,注意知识的串联,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及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通过历史知识竞赛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能力;历史知识;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贵在把知识内容教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只凭教师讲几个历史故事哄学生开心就行,要指导学生通过“谈古论今”,从历史知识中获取收益,使知识载体鲜活起来,这就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取决于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求知欲,使学生尝到获取知识成功的喜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觉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历史教学目前任然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突出问题,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堂,病根何在?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的认识局限于“教参”,方法是“家长式作风”、“保姆式服务”,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这样,学生的认识屈服于“标准”,没有乐趣,燃不起思维的火花,这无疑大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失去了教学的内在动力,教学效果往往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有的甚至是低分低能。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自身规律的需要,也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指的是能产生新的认识或新的事物的结果的认识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被人意识到了,就转化为人的创新能力。人的创新能力就是一种创新的认识本领。人运用这种认识本领去认识某一未知对象,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认识或一种新的事物。”我们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
当前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由“愿学”到“会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最大潜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精心布置台阶,把学生引入到发生疑问——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手、互相合作,在互动中以发现者段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的充实感,体验获得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教师的“教”,贵在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因此,本人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以及研究对课本中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中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问题,尽可能设计的使学生能调动起自己的经验、认识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形式,形成答案。在提问时注意启发性,即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富于启
发性的问题。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引申处等提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份量,也要难易适度,同时也要指给学生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先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展示教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1、假如你是7世纪40年代的大和国的归唐使,你想国家强大,你有机会上书天皇,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仿效唐朝进行改革。(提示:劝他仿效唐朝进行改革。因为: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达。)
2、教材25页“动脑筋”: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提示: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3、讨论:日本是怎样对待其他民族长处的?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对待其他民族的长处呢?(提示:学习其他民族长处。我们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长处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伊斯兰教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产生?(提示:讲述当时阿拉伯的社会状况,人民渴望统一。)
5、伊斯兰教的作用是什么?(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6、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提示:①伊斯兰教宣称:“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然后本人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纠错改误,既增加了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训练了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题、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系统、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
二、通过范例创新,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和认知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范例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供个别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具体学习,促使学生掌握同类历史知识的普遍性和共性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本质的、规律的知识。在对个别典型认知的基础上,以个案为起点,与同类知识内比,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得出同类知识的认知结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历史知识繁多的困难,使内容典型化、系列化,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笔者着重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每个朝代的内容:(1)要熟记各朝代历史演变:时间、地点、人物、朝代名称、统治者的政策内容、结果、瓦解。(2)文化上:掌握科技、文学、思想、艺术方面的成就。(3)人物评价:应以史实为依据,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着重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否推进历史的进步,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再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一方面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应从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结果、影响做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立新中国并使国家逐步走向强盛。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切实感到“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立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刻苦读书。
三、精心创设历史作业,注意知识串联,培养学生解题技巧及整合历史知识能力。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
力的训练上。习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笔者认为使学生学友乐趣,同时兼顾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品味,在设计作业时尽量用表格和图来直观再现历史。例如:
1、每一课主要让学生写本课历史知识框架;
2、对于每一朝代要求用列表再现它建立进程;
3、对于重要历史人物评价和重要年代的大事记,都要求用列表方式进行认知;
4、归类题:如中国封建社会统一及建国皇帝;
5、思维训练题:(1)猜人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下联分别指谁?(2)判断说明题:隋唐辽宋夏金元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有那些?在国家政治制度及边疆管辖方面有哪些创置?(用表格归纳)
6、读图识图题,培养学生再现历史,进一步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如战国七雄位置图、三国鼎立示意图等。
四、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呈现成果的主动探究过程,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学完《中国历史》四册内容以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设计了这样的课题:北京是我国历史名城,假如你是导游,将会带领我们去参观哪些景区,并就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对这些景区作相关的介绍。要求每班以小组长为核心,带领自己的组员分工协作,主要从课本上查找资料、图片,发挥集体智慧,办一期《北京名胜古迹》墙报,课题布置后,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不久,饱含同学们心血的作品交上来了,形式多种多样,编辑非常别致,经过挑选,所办的墙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也得到领导的好评。而本人也通过网上下载办了两份图文并茂的墙报,师生共同观赏、切磋。此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而且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纷纷表示将来要上北京的大学。目前我正打算组织学生对家乡历史进行调研,进一步把研究性学习深入下去,使历史知识生活化,开拓学生眼界,增长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通过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当初三学生学完《世界历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曾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尝试,通过组织初三历史知识竞赛,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即将初中历史知识划分为古今中外的改革、杰出的政治家、党的重要会议、三次科技革命等16个专题,并将全年级各班划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两个专题,但不能重复,代表本班与其他班级比赛,由四个班同一专题小组进行相互交流、评选,然后老师再集中把关,把获得第一名的16个专题材料在各班展示。其中很多专题形式独特,内容详实,学生花了很多功夫,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同学们看后,学习劲头、兴趣、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组织材料的同学都表示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创新教学,是现今课程改革之下人们谈及的热点话题。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新课改的感召下,不少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具有强烈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大胆采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尊重科学,服从真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向课本质疑,向资料、老师说:“不”。这些,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是创新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想创新教学,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但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学生。教学者对教育理论知识和新课程标准已经仔细认真的拜读,也领会到其中的内涵,也都努力向着创新方面迈进,只是大多数的老师想的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如何改变、更新,这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改变,最致命的的是他们疏忽了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我认为,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你所涉及的一切思想、理念,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你的改变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更好的发展,若改变的重心脱离了学生,还能发挥出实际的意义吗?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课前我安排一个小练笔,谈谈你对西域及丝绸之路都有哪些了解,你还想关注那些相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摸清学生现有的知识在什么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后,在进行备课,就不会出现低估学生能力或高看学生能力这样的弊端,能给自己的教学找到一个很好地切入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上,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系统整理成线,汇集成成熟的问题提出。学生有了课前的准备,都成了有目的的来接受、探索本节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出击。像张骞出使西域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些问题我是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畅谈见解,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客观的评价,最后加以归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老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应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学生的特征,将一些课程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成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这一剧情的安排上,巧妙地运用人物表情和动作,充分体现文成公主思乡之苦,学生还加有旁白,挖掘文成公主内心的思绪,更让观众理解剧情。旁白大致是这样的:在途中,她常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想到此时的长安城繁花似锦,人马川流不息,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很快抹去眼泪,毅然踏入吐蕃地界。这样的剧情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且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都积极踊跃的想要参与其中,这就是因为兴趣,致使他们的热情高涨,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渲染的活灵活现。不仅仅是历史剧可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还有其他的教学方式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辩论会、诗歌朗诵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静下心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但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利用历史人物成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的意志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和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历史表明创新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众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创造者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意志品质。
古今中外凡作出过重要发现和发明的创造者,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中学历史教材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创新成就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可以介绍大禹、司马迁等舍身忘己的敬业精神;可以介绍哥白尼、居里夫人、牛顿、曹雪芹等对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可以介绍爱迪生、诺贝尔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无数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屡次挫折中锻炼了勇气和胆识,增强了能力和意志,才取得最后成功的,从而懂得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磨练自己的创新意志、形成优良的创新品质。
四、运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偿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
历史创新教育,一是要创设适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它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宽舒的、和谐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的导向是探究的、求异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是轻松的、愉悦的,其意识和思维也必然是开放、活跃的,学生敢于和能够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也敢于和能够用发散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时,可创设条件,让学生开展诸如“长城的修筑利弊谁大?”、“秦始皇的功与过”等辩论会。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在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下,进行讨论、探究,交流观点,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主要渠道和核心步骤。二是要开展一些历史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开展题为“我眼中的曹操”、“美国的西进活动与我国的西部开发”、“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有利影响”等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董娅娅.中学历史创新教育浅谈.《学周刊:C》,2013(9)
[2]王德军.浅析中学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教育研究》,2014(2)
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 篇4
一、历史教育观念要创新
提到“创新”一词,有人就会反问: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古老的历史知识也能创新?又该如何创新呢?近几年来,众多的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的时候把书本上的内容当“圣经”去死记硬背,一般对教材没有产生一些疑问。到了大学,从图书馆和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后才醒悟过来,清楚地明白历史原来是如此的繁杂。这时候他们的历史观念才有所转变,才想到以后到中学任教时的观念一定要转变,一定要创新,否则就跟不上新时代。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和结论,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会有新的变化,历史学科也照样如此,现在的很多观点和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观点都不一致了。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破除旧的学习观念,树立新观念,同时自身教育观念也应创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活水源头”,让学生“通过历史这个浓缩着以往时代丰富智慧与思想的巨大宝藏,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遥远时代遥远地域里人类历史的无限恒久性与丰富性”。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教育时空要创新
教育时空创新主要是指教育由封闭教学转向开放,即时空由课内校内延伸到课外校外。传统的历史教学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堂内学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几乎没有课外学习,课内校内成了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其实,除了在课内校内可以接受历史知识外,在其它地方也能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历史遗迹、遗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特别是历史遗迹都为学生课外提供了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使得学生在课外校外获得的历史知识更丰富,从而对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整个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好课堂。要鼓励并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去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千万不要只让学生接受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去获取知识、信息,也要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培养自我学习兴趣。
三、师生角色要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教学的主宰,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打破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和职责,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协助学生寻找、探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更不要做高高在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比尔·盖茨说:“新世纪衡量贫富的尺度将是教育。”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国际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却在不断下降,这是极不和谐的,其背后的实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的乏力和落后。因此,改革、振兴教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作为教师自然责无旁贷。当今的教育又是创新的教育,没有创新就只会守旧,从而导致落后。历史教师应不断创新,在知识和意识上要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在培养学生时不要摆架子,应该让学生大胆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共同学习。
四、人格培养要创新
人格是师德的集中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尤其重要。教师劳动的服务对象是常态下成长的人,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以活生生的学生为对象,并在他们之间彼此相关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应当是具有最大适宜性、开放性和应变性的创新型人。这样,教师人格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就是创新型人格。创新型人格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表现为对新事物的热烈追求探索的情感,为实现既定目标不懈的意志,以及为理想和信念忘我工作甚至献身的坚定不移的性格。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创新教育,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形势,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其责任感,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指出教材和教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还应加强督促、检察工作,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持之以恒,逐步形成创新人格。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还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全力合作,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把创新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摘要:本文指出, 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紧跟时代, 不断坚持创新, 从教育观念、教育时空、师生角色和人格培养方面着手实施创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实行,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华平.新课改后当好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研究》, 2004, (2) .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 篇5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张志新
摘 要: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很少顾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反响的见解。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学生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内容简单而又重要的知识,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讲,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有回归到历史情境中,才能感触历史的生动。因而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在讲述“明末农民起义”时,如果仅仅讲述起义的过程是简单易行的,不但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很快就会淡忘。所以,我让学生联想一下:(历史教学论文 )如果自己是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权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快会被带入当时的情境,对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大的裨益。
二、将开放性试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道高质量、不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如,在世界近代史中讲到“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扩张”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关于殖民扩张的影响,首先介绍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进步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但也存在消极作用;“灾难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消极的,但也有进步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由于此题答案不唯一,这就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大量释放和创新火花的不断闪现。
三、将逆向思维引进课堂
思维的逆向性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如,在讲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时,教师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假如没有两个日本士兵失踪引发‘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会不会爆发?”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其他诸如“假如慈禧太后早死,戊戌变法会不会失败?”等问题都是比较好的逆向思考题。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融进逆向思维训练是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第一中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6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构建激励环境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环境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起着重大影响。从某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成长的环境至关重要。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创造人。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是束缚学生学习的桎梏。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也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放下架子,甘当学生。师生间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这样,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驱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满足学生的安全心理和尊重心理,他们就会无拘无束地成长,“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和创造。
2.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这必须从学生减负的话题说起。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课堂沉闷,作业如山,成天的测验、考试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喘不过气,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哪有什么创造意识培养可言!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过:要使学生有所创造,那就需要学生有自由空间。的确我们平常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也是给学生自由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当让学生们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去触发思维的灵感,用奇思妙想去探究事物,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活动中一种最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想象就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的发明,没有想象就没有万有引力的发现。我在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收到了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我在讲法国大革命这一内容时,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请你根据历史课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也尝试去评价拿破仑。这道题颇有难度,我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打开想象的翅膀,联系当时的历史实际,畅所欲言,各有见地。最后学生梁某在总结发言中是这样评价拿破仑的:首先,拿破仑是法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发动“雾月政变”而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了巩固统治,拿破仑进行多方改革。对内改革财政,加强法治,强化机构,镇压叛党;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是,拿破仑对外战争,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激起别国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最后作茧自缚,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亡。这样的答案我一一加以肯定,然后,我明确地提出:无论认为拿破仑有功或有过,都要以充足的史实来证明观点。这样,学生从中学到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不断拓宽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教学中的民主和平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教与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这个学生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壁”。其实,按照江苏洋思中学的经验,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求教师认同、肯定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潜能。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都要做到“不耻下问”。要求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共同学习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拘泥于教参书上的现成答案,不拘泥于教师的意见和结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我讲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注意不过早地谈自己的结论和见解,要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尤其从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到它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以及同大化改革相比,它的异同在哪里,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等等,师生经过民主平等地学习和讨论,都获得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历史教学不能只注重教材内容的传授,而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开阔视野,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创新。例如在講授“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这一内容时,我不是为讲历史而讲历史,而是有机结合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等知识,让学生理解台湾回归祖国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我用港澳回归后依然繁荣稳定的史实,来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创造性,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历史教学五花八门,“不管是白猫黑猫,抓得老鼠就是好猫”。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只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有利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好教法,都值得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广西容县六王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的原则和意义 篇7
一、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学历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编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史学家的观点选编的, 中学历史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是多维度的,它既有史实,如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的发生、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要政治经济制度的创立和演变等,又包含史论和史法,如对历史事件(现象)、人物、制度等的评价及隐含其中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实本身是客观的,史论则是主观的。因此,历史教材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天地。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学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情操的陶冶和智能的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评价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感,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对相关主观性评价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对教材观点进行大胆质疑,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以补充。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推进创新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这个问题上, 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实际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活泼感人,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师生心灵感应,产生情感上、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历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上做文章, 使教学更趋完美。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排斥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可否注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式充满思辨性、挑战性与生动性呢?
三、建立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师道尊严的长辈,而是学习的朋友式。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师生关系呢? 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依据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 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包含了目标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模式),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有序地、紧凑地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 学过程中的 中心地位。只 有成为有独 立行为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在“我要学习”—“我能 学习”—“我 会学习”几 个环节下 工夫 ,变被动听 讲型为主动学习型。从学习的角度看,除了获得信息外,还需要内化为自我的成果,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活动,还需要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功能。变单一性教学方法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能适应动态教学的需要,才能真正变单向传授型为反馈交流型。
四、人格培养要创新
人格是师德的集中体现,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尤其重要。教师劳动的服务对象是常态下成长的人,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以活生生的学生为对象,并在他们之间彼此相关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成长。因此, 教师应当是具有最强适宜性、开放性和应变性的创新型人。这样,教师人格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就是创新型人格。创新型人格的内涵极为丰富,表现为对新事物的热烈追求探索的情感, 为实现既定目标不懈的意志, 以及为理想和信念忘我工作甚至献身的坚定不移的性格。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创新教育,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形势,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其责任感,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指出教材和教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另外应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持之以恒,逐步形成创新人格。
五、创新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过人之处,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享受合作。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教育。中学历史教材包含大量创新素材,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历史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新世纪的历史教学中大力开展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空间。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 篇8
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水平亟待提高。
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如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知难而上,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重新审视,创设全新情境,从而把握历史真正的内涵,使之变得鲜活。
(三)中学历史教师要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
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相反,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能力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趣味的小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来,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历史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以辩论、归纳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引导,或帮助学生查找一部分资料。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如,唱歌、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探究,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意识,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奠定基础。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这样说了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学生发现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完善。
四、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进行表达,甚至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公孙贾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我知道了这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 篇9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各地市、县教委教育局的专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对知识的消极传播者。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带着这种观念教学,显然离教育的发展市场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这是极为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如何去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呢?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 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 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有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大误区,那就是放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去抓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因为历史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基础知识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育,那么其它的任何教法都无从谈起。就象我们的工程队修建高楼大厦一样,没有夯实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出高质量的楼房。因此,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几点:
(1)角度创新。对历史教科书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绝对不能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应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去看待某一历史现象,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科书上的评价是: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从另一角度评价华盛顿会议可得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 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两种评价, 结论切然不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讲是评价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2)理论创新。如果我们的学生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 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具有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回海而皆准”。
(3)知识创新。长期以来,人们把历史知识看成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研究的价值。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在研究时,根本不可能再现历史的原貌,也只有尽量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伴随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就不断出现,对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必然。这样,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达到当今教学的需要。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10
一、巧设情景,诱发创新意识
历史不是现实,与学生的生活有差距,有的甚至差距很远,但历史毕竟是生活。因此历史知识是能和学生认知结合起来的。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产生内心体验,诱发创新意识。如教授中国古代史的《三国鼎立》时,教师可利用《三国演义》歌曲,学生听后就会勾起对三国演义历史剧的记忆,三国人物将历历在目,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就会有参与学习的欲望。教师再利用《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就会对三国的历史的认识有了解的激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将有独特的见解,对这段历史就会上一个新层次。再如九年级的《世界古代史》中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中讲雅典城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教师可以把我们现实生活与其放在一起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雅典城邦的空前繁荣。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把握历史教材,掌握其科学性、逻辑性,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艺术上下工夫。讲同一类历史事件要找出多种切入点,善于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提炼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抓住学生疑点,找准历史与现实、与学生实际结合点;再次,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把枯燥的历史有针对性地变成慷慨激昂的历史诗词、扣人心弦的战场斗争,幽默诙谐的漫画,引人入胜的故事、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每个事件都让学生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掌握思维的钥匙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设置问题情景,进行角色变换,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如教学《鉴真东渡》,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了解,可设“假如你和鉴真一同去日本,你会怎样做?”这样学生在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现状的前提下,必然会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有关知识,通过此问题设疑,学生通过自学,然后分组合作讨论得出了完整的、创新的答案。有学生说我将带去唐朝丝绸、茶叶,还有的说和鉴真同甘共苦完成东渡,并带回中国没有的东西,更有同学想出了要求日本官方到中国访问的答案。学生争先恐后,答案多而且新,撞出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多向思维。
四、鼓励创造实践,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写小论文。
写小论文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活动,学生在搜集史料中,便培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如:关于成吉思汗,教师可设计几个问题,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搜集史料写成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学生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认识到“蒙古人征服的后果并不仅仅是破坏性的。在蒙古人征服前,东西方是完全隔绝、互不了解,蒙古人起到了桥梁作用,把世界一度变小了。
2. 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品尝传道授业解惑的创造劳动滋味。
每月由学生自己设计一堂历史课,选择与历史教学进度相关的主题,学生广泛阅读、查找、收集、摘抄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史料,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等,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可编写教案,上台讲课。这种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历史客体、揭示历史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进程,预示未来。
3.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
例如《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课前教师和学生商议,确定活动形式,学生查找资料、写剧本、分配角色并排练,编写了历史短剧。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两汉与匈奴的战争与和平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对王昭君出塞的看法以及对民族战争的认识展开讨论,使学生对民族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盲目性,也改变了那种沉闷、形式化的教学氛围,使学习真正建立在内发动机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创新。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1
勇于创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等显著特点,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的益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成长为创新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学生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于是笔者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打开,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以及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创新性。
源头活水教会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例如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笔者重点分析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使学生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历史发生转折,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分析其原因,学生就会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从而得出是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辨别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教师应总结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其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其共同原因,不少学生能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能够从现象中分析本质。
所以,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知多星”诸葛亮,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这样一提出,学生立即产生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
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另外,必须注意培养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意识,调动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塑造其创造精神,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加完善。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12
一、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 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使学生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 就会造成学生胆小怕事, 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思维迟钝、僵化。这是思维创新的最大障碍。因此, 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 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结论, 允许他们提出古怪的问题, 尊重他们别出心裁的想象。例如, 在讲西安事变时, 有的学生提出, 蒋介石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应该杀掉, 为什么还要留着他?这就要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分析为什么只可留, 不可杀的深刻原因。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应多加鼓励, 以消除他们的顾虑, 即使说错了, 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 肯定其创新意识。这样, 课堂气氛就会显得轻松活泼, 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他们从历史事件中得以发现, 从思考发现中得以创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也是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教学中除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之外, 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与学生自身的潜力, 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 给学生一个“异想天开”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求知欲的目的, 就必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的同时, 也激发学生的强烈的认识欲望和对外界不可扼制的好奇心,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事件本身所特有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以及独特的叙述问题的方法,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 历史事件本身也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 既有成功者的喜悦、失败者的痛楚, 也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和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要认真备课, 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 抓住历史事件中的情感因素, 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进行讲述, 其趣味性自然会溢于言表。也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例如, 提到班超, 教材中只介绍了班超经营西域的概况, 深入分析教材后可以给学生这样讲述:“想当年, 班超投笔从戎, 抛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 离开繁华的京城, 在那遥远的西域奋战了三十多年, 直到七十时才回到京城, 他八月返京, 九月就与世长辞了。这就是班超的一生, 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通过这样的讲述, 不仅使学生对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三、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 走进历史的新境界
叶圣陶指出:“作者胸中镜, 入境始于亲”, 这是讲创作, 同样的道理, 学生要学好历史, 也要胸中有镜,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要反复琢磨教材中的历史事件的情景, 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研究教材, 体会出当时事件的情景, 讲起来必然会有声有色, 寓情于理, 同时, 也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例如, 讲到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沙俄首都彼得格勒时, 我先启发学生充分想象当时沙皇惊慌失措的情景, 之后作如下描述:“富丽堂皇的皇宫舞厅里, 灯红酒绿, 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和他的臣僚们翩翩起舞, 忽见一侍卫士匆匆走进, 附在沙皇的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只见沙皇的脸色立即变得阴沉灰暗, 并歇斯底里地喊到:‘各位将军, 备上战马, 巴黎发生革命了!’顿时舞厅里呈现出死一般的寂静”。这一动一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揭示出沙俄仇视革命的狰狞面目和急于镇压革命的心情,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发现其中包含的新因素
在历史教学中讲到具体的历史事件时,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对同一历史事件再发掘、再认识, 从中发现历史事件所包含的新因素。如在讲五四运动一节时, 要带领学生分析除课本交代的现实背景和直接原因以外的因素, 从而认识“五四运动”发生的深刻的历史背景, 它是中国人在经受了半个世纪的屈辱经历后, 中国新生阶级力量的展示和爆发。再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节时, 谈及民族英雄郑成功, 大家熟悉的是他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的历史史实。在讲课时, 依据有关的历史资料, 插入他晚年向往祖国大陆的情景。“郑成功率大军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后, 日夜想念祖国大陆。他晚年身患重病期间, 还天天挣扎起床, 扶杖登‘点将台’, 手拿‘千里镜’, 深情地隔海瞭望祖国大陆‥‥‥后来, 台湾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专门塑了一座郑成功的塑像。塑像面向大海, 遥望祖国大陆, 寄托着台湾人民一心与大陆统一的强烈愿望。”通过这样的描述, 把郑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又升华了一层, 而且密切联系了当前国家关于一国两制, 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大政方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认识, 而且使学生受到很好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推荐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考07-14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10-04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10-24
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10-12
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论文07-21
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05-12
中学历史教学的艺术性08-21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论文05-26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