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施工(精选12篇)
地基施工 篇1
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是在形成黄土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造成的, 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是湿陷性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 盐类薄膜胶结物溶于水中, 结合水联结消失, 粗粉粒骨架强度随之降低、瓦解, 土体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或在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综合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 土粒滑向大孔, 粒间孔隙减小, 发生湿陷。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就是利用夯锤先提高蓄势能, 再自由下落变动能夯击地基。根据湿陷性黄土强夯前后的分析表明, 夯后地基土特大孔隙己基本消失, 微孔隙显著增加, 土体由松散变得密实, 从而使地基土湿陷性消除, 水稳性得以增加, 满足工程需要。
1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检测
强夯地基检测依据的资料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施工资料等。检测项目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 结合设计要求及地基处理的目的, 确定相适应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手段。
(1) 强夯前为湿陷性黄土地基, 宜采用井探分层采取原状结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 检测处理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主要测定含水率、干密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湿陷系数等) 。对照处理前天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评价强夯处理效果。
(2) 对强夯地基承载力有要求的工程, 尚应进行承载力检测。检测方法应首选平板静载荷试验法, 在有可靠的试验对比资料时也可采用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贯试验等其他原位测试方法作为补充。静载荷试验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及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垫层、强夯和挤密等地基的静载荷试验要点”的要求执行。
(3) 对于重大项目的强夯工程, 在试夯阶段也可采用施工过程中土层孔隙水压力测试、强夯后隔水性能试验及浸水静载荷试验等。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B50202-2002) 主控项目的要求, 检测抽样数量可按强夯施工处理面积进行确定。使用对于探井取样检测应从强夯终止夯面向下每隔0.50m~1.0m取样一件, 取样深度不小于设计夯实厚度以下1.0m。
强夯地基经过夯压后, 土中积蓄的高压应力随时将土孔隙中的水、气体逐渐挤出, 同时土的孔隙被逐渐压缩, 土的密度和加固凝聚力也随之逐渐增大, 其物理力学指标也逐渐提高。在夯击14天内, 强夯土的Es、fak值增长快速;夯击后第14天~28天增长缓慢;夯击后第28天~90天, 仍有少许增长。检测前间歇14天检测成果中原来不具有湿陷性的土层变得具有轻微湿陷性, 但间歇37天检测成果中这些轻微湿陷性的土样已不具湿陷性。由于强夯振动的影响, 原来不具湿陷性的地基土结构受到轻微扰动而微具湿陷性, 但随时间效应可恢复到原始结构状态。因此, 在不影响交工验收时间的前提下, 强夯施工完后应尽量推迟检测。如果检测间隔时间不够, 检测结果就不能反映强夯的真实效果。
因此, 强夯地基检测间隔时间应考虑强夯地基强夯地基力学指标的时间效应、强夯地基土层含水率的高低及工程工期等因素, 建议最短的间隔时间为:含水量低于16%的黄土类粉质粘土、粉土地基14天;含水量较高的黄土类粉质粘土、粉土地基28天。
2 强夯法处理地基施工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 或动力压实法。其施工工艺是先把待强夯的区域地面整平至开夯标高 (由终夯面标高即基础底面标高或垫层底面标高与地基预估夯沉量确定) ,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夯能级及夯点排布、每夯点夯击数, 对全部夯点分2~3遍夯击完成, 然后再推平强夯工作面后采用低能量的满夯拍平 (夯印搭接1/3) 至终夯面, 完成地基强夯处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具主要包括履带起重设备、夯锤和自动脱钩装置。
2.1 施工的安全措施
强夯施工机械为重型设备, 夯锤为钢制或混凝土制重锤, 强夯施工中又需要人为操作起重机械、夯点夯沉量观测及夯锤挂钩, 其施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强夯施工安全措施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l) 其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进行安全检查, 防患于未然。
(2) 施工前应掌握拟建场地及其邻近场地的地下工程和相关管线埋置情况, 强夯法处理地基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等。必要时应开挖减振沟消除或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清除施工场地上2倍吊臂高度范围内空中线路;拆除地下管线、树根、废旧基础等障碍物。
(4) 对场地地下坑穴进行普探。对于埋深大于2/3处理厚度的地下坑穴应事先填实处理, 埋深较浅的地下坑穴及局部松软地基应在地面作出明显标记, 施工时应注意加强夯击或提前局部换填处理。以避免强夯设备在场地移动时发生倾覆或夯锤的倾斜, 影响施工工期和强夯质量, 保证安全施工。
(5) 起重设备宜选用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可与设计强夯能级相匹配的履带式起重机, 也可选用较小起重量加装支承结构的起重设备。
(6) 自动脱钩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挂钩轻便、脱钩灵活的要求。
(7) 每天检查起重设备所用的钢丝绳是否受损, 定期检查和保养起重设备, 以防起重设备工作故障引起安全事故。
2.2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
强夯设计参数确定后,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夯施工质量一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夯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基础施工图和夯点平面排布图、设计强夯施工参数。
(2) 根据设计夯实厚度, 结合试夯结果或预估地基夯沉量确定开夯标高。
(3) 强夯施工开夯前, 宜在施工场地按10m×10m方格网点测定开夯面以下处理厚度内土的含水量。对于处理厚度内局部土层含水率不满足强夯适用范围的湿陷性黄土层, 应采取注水润湿或降低湿度措施。
(4) 强夯施工前应检验夯锤重量、外形尺寸及落距控制方法;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夯点排布、夯锤落距、强夯遍数、夯点击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夯点总夯沉量以及相邻两遍间歇时间等, 并不定时重点抽查。
(5) 当施工场地强夯处理深度以内土的含水率小于8%时, 宜按lm×lm的方格网点、并在方格中心加一点的布孔方式钻孔, 向孔中定量注水润湿土体。当需要加水润湿的土层限于上层, 且厚度小于1.0m时, 可采用地表水畦浇水润湿。
摘要:湿陷性黄土的最大特点是大孔隙、欠压密, 遇水后颗粒及团粒间的天然粘结强度急剧降低, 引起原状结构破坏, 土粒相互错位并重新排列, 从而引起湿陷。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本文对湿陷性地区强夯地基检测与地基施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湿陷性地区,强夯法,地基
参考文献
[1]傅智, 王旭东, 赵尚传.黄土地区路面设计施工新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07 (1) .
[2]罗翥, 傅智, 申俊敏, 赵尚传.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陷穴力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07 (1) .
[3]朱术贵, 巩天真.湿陷性黄土地区变电架构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电力学报, 1997 (1) .
地基施工 篇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紫云台项目中的7#楼,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协兴园区岩头村四组,基础形式主要为墙下条形基础,辅以柱下独立柱基础,地基为中风化砂岩frk=5.00MPa,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其中7#楼为7+1F层,建筑高度27m,建筑面积为5163.48m²,设计年限为50年。
二、参建单位
(1)建设单位:四川凸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设计单位:重庆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3)地勘单位: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四川三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四川得友建工集团有限公司(6)监督单位:广安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三、施工情况简介 1、7#楼于2015年12月10日由协兴园区建设局放线定位,于2015年12月17日7#施工放线,12月18日请协兴园区规划建设局来现场复线,坐标点吻合,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开挖7#楼地基。使用机械为空压机和水钻。
2、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基础说明,规范要求施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满足刚性角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并在施工前对各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也做好了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的同时我们也做好了深基坑的安全防护工作。
3、本工程施工基础放线以建设局所设坐标控制点为基准,采用全站仪进行坐标及高程的测设,轴线及高层误差均控制在+10mm以内。
4、严格按照报验程序执行,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向监理单位报验,以后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均严格自检,自检合格后再报业主、监理检查验收,待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到现场施工管理行为均在建设及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下进行。
5、本着质量兴业,诚信服务,坚持改进,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的质量方针,公司技术部门经常来现场指导工作,项目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均持证上岗。
6、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
四、技术资料
在施工技术过程中,技术资料工作设专人搜集管理,做到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
四、验收过程
7#楼经过二十几天的开挖,终于在2016年2月3日完成基础开挖,并把每一基坑进行编号,标牌、轴线位置等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岩芯取样已按监理公司和业主规划的基坑取样,共取17组已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标准强度值最低为11.7MPa,最高为21.3MPa。我们自检认为地基基槽的几何尺寸,基底持力层强度,嵌岩深度,刚性角的要求都满足设计要求,请各验收单位参与7#楼地基的验收工作,以便我们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四川得友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紫云台项目部
试析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地基工程;特性;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关于地基工程地基重要性及分类
所谓的地基工程,在建筑学之中,一般都是指在建筑物下面作为支承基础的岩体或者土体,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基工程建造的是否牢固可靠,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与否,如果一个地基工程施工不得当,那么一定会引起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了,事后的补救工作不仅十分困难,其收益也是十分微小的,情况特别严重的甚至无法补救。
由此观之,地基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来看,地基可以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改善建筑支承物的地基抗渗能力或者承载能力所应该采取的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应该分为岩土加固措施以及基础工程措施这两种,一些建筑施工工程,不对其地基工程性质进行改变,而只是采取了其基础工程的措施,有些工程对地基的岩石和土分别进行加固,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改善建筑物工程的性质。所谓的人工地基就是指已经进行加固后的地基,而天然地基就是指那些只选定适当基础形式,不需要改变其工程的性质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的地基。
2.地基工程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对地基的强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地基施工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求,分别是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地基无滑动的危险。若上述要求达不到时,就要对基础的设计方案作出相应的修改或进行地基处理,以改善其结构性质,达到建筑物对地基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2.1地基施工技术的特性
在建筑学中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基施工技术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我国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特殊土地基带有地区性的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对于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特性:
(1)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使结构失稳或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使临近地基产生隆起或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措施。
(2)压缩特性:地基的高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3)透水特性: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房屋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少其水压力的措施。
2.2人工地基施工技术的具体方法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密实法、换土法和加固法三类:
(1)密实法: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a.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b.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填土地基的处理。c.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
(2)换土法:当地基持力层软弱,密实法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时,可采用换土垫层的办法处理土层。此法是先将基础底下—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层夯实,便成为承载能力较高的垫层。
(3)加固法:用加固法处理地基可分为:a.化学加固法: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学溶液或胶结剂进入土层,使土粒胶结。b.高压旋喷法: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粒混合搅拌处理地基。目前多使用水泥浆液。为防止浆液流失,常加入三乙醇胺和氯化钙等速凝剂。c.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渗透性较强的土层,利用—定的压力,把浆液通过下端带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皎结起来。
3.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地基工程施工中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桩基混疑土的强度等级一样,且护壁应高出地面至少30厘米,另外应对护壁进行仔细检查有无漏水和渗水。
(2)地基施工时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选择取料场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分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进行配合比设计,一般情况下,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比人工挖子桩混疑土坍落度要大,但无论何种混凝土都应满足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如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其中最重要是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一定要好。
(3)混凝土灌注前应仔细对孔底进行检查,检查孔底有无积水和沉渣。—般情况下,沉渣较容易清除,但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时,积水就难清尽,鉴于此,—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地下水量较少时,可在第一盘混疑土灌注前使用海绵、毛毡等物品尽量将孔底积水吸干净,一旦吸干净就可以立即进行混疑土灌注;且第一盘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适大加大,灌注高度应严格进行控制,以利混疑土充分振捣;二是地下水量较大,采用海绵、毛毡无法吸干净时,可以考虑按钻孔桩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4)地基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仔细对每盘混凝土下料量和导管拔管高度进行严格的计算。否则极易出现导管拔出混凝土上面以造成断基,另外,应将混凝土灌注超出基顶设计标高至少0.8米,以保证基顶的混凝土质量。
(5)人工地基施工中混凝土灌注首先应将孔积水特别是串筒润湿而流下的积水吸干净,避免孔底混凝土由于积水而使混凝土局部水灰比增大而出现混疑土强度偏低,严重时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另外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高度,保证混凝土振捣充分避免漏振和过振,最后随着地基混疑土的不断上升,地基表面由于混疑土振捣而产生的浮浆不断增加,这时应用捉桶将表面的浮浆捉出倒掉,特别是接近基顶更是如此,以避免由于混凝土配合比失真而造成基顶出现低强度区。
4.结语
在当代,建筑物的设计和架构日新月异,在满足人们的行为所需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虽然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人们强大的想象力下被建造了起来,但是每个建筑物都少不了—个重要的工程施工,那就是地基工程的施工,它是建造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部份,它的施工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完缺。
【参考文献】
[1]彭社琴,赵其华.深基坑坑壁土压力模式与支护结构安全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篇4
1.1 地基处理概念
在进行房屋的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对于建筑地基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对于不同的建筑对于地基有着不同的要求, 而地基处理就是根据建筑的施工要求对于地基进行针对性处理, 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同时, 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 也会对变形问题进行解决, 进而增强房屋建筑的地基抗载能力, 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地基处理特点
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对于不同的地质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并且建筑的要求不同需要的处理要求也不同。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 处理的特点包括:复杂性特点、潜在性特点、多发性特点、严重性特点以及困难性特点。房屋建筑地基处理复杂性就是因为我国的地域范围很广、国土面积很大, 不同地区的土壤情况不一样。多发性特点就是, 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地基进行处理, 会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 再加上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不合理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 很容易出现坍塌等问题, 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使建筑单位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甚至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困难性特点就是, 在解决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质量问题的时候, 局部的质量问题必须要利用各类技术进行解决, 如果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就不能有效地提升建筑质量。严重性特点, 地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属于基础项目, 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只有在地基施工结束之后, 才能进行其他项目的施工。
2 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 建筑的地基处理是所有工程施工的第一步, 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项目, 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只有在地基施工结束之后, 才能进行其他项目的施工, 一旦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出现问题将会直接破坏地基的质量, 增加施工的难度。在房屋建筑施工中, 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同时在实际施工中, 地基处理质量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地基的抗剪能力关系到建筑物是否会偏移, 所以早建筑物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建筑物的抗剪能力, 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比如建筑物地基一侧的图大压力超过荷载时, 地基隆起, 就会造成建筑物的边坡失稳, 发生倾斜, 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必须雅阁把控地基处理的各个环节, 最大程度的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施工, 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达标;②加强对地挤压缩性的测控和分析力度是避免房屋建筑物出现沉降现象的关键。在地基开挖前期, 我们要做好地面结构调研工作, 避免因为地基开挖破环当地周围地质环境, 造成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③低级的动力特性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一般情况下, 房屋的坍塌主要是由于地基的动力特性差。所以, 使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 提高地基动力特性, 有利于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3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3.1 排水固结法
在建筑地基处理中,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应用于一些水分含量较高的软土地基, 通过设置竖向的排水口来实现对于水分的排出, 通过降低地基中的孔隙水比例从而实现地基的固结, 以此实现地基承载力以及抗剪强度的提升。其主要方式中:①砂井法。即在地基中对一定砂井进行设置, 并在其上方对砂垫层以及砂沟进行设置, 通过软土地基中排水通道的设置使地基能够获得强度以及固结力的提升, 在对地基固结情况进行加快的情况下实现排水距离以及时间的缩短;②堆载预压法。在实际对地基进行处理前, 可以在施工现场做好等同于建筑荷载土的堆填, 以此实现地基的预压加载, 提前对地基的沉降进行完成。通过该种预压地基处理方式的应用, 则能够对地基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进行有效的提升;③电渗排水法。该方式即在软土中对金属电极进行插入, 在对直流电进行接通的情况下将地基中水从阴极流向阳极, 并在阳极将水分排出。在电渗情况下, 通过地基中水分的排出水地基的含水量以及数为进行降低, 最终获得建筑地基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提升。
3.2 换填地基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地基土质强度较差的区域, 在处理时先对于地基土进行挖除, 达到一定的量以后从其他区域运输高强度的土壤进行填充, 从而实现提升建筑地基强度的目的。在对该种方式进行应用时, 一般要选择具有较高稳定性以及较强腐蚀能力的碎石以及砂石地基材料。在实际对地基进行处理时, 施工人员首先要将强度较低的地基土进行挖去, 将其替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地基材料后进行夯实, 以此实现地基承载力以及强度的提升。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 能够有效的对地基固结速度进行提升, 在避免地基塑性变形问题出现的同时实现地基强度的提升。
3.3 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主要是运用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注入注入孔中, 再进行反复捶击形成桩, 运用桩内的土和灰土形成复合地基, 从而达到改变工程土质结构的目的, 避免地基变形情况的出现。目前, 该种方式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建筑工程当中, 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 能够对湿陷性黄土性质进行有效的改善, 并获得房屋巩固性状以及承载能力的提升。
3.4 碎石桩同强夯结合
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经常将碎石桩技术与强夯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 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要求来确定建筑地基的夯实程度, 然后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夯击深度、荷载大小以及土壤属性对于夯打的次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际对该种方式进行应用时, 需要能对夯击的深度、次数以及夯沉量进行严格的把握, 以此对夯击效果做出保证。同时在实际施工活动开展中, 也需要做好填土层的处理, 在对地基结构做好排水固结、挤密的情况下再选定强夯点位置通过强大喷压方式的应用击散碎石桩, 以此使碎石沿着桩径进入到周围土层当中, 并通过硬壳层以及碎石桩在地基上方对复合层进行形成。可以说, 通过密实碎石的应用, 则能够对建筑地基的承受能力以及稳定性进行有效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在进行建筑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在实际房屋地基处理工程中, 需要对施工技术以及方法有一个详细有效的计划, 做到科学施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房屋使用的安全性, 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的地基处理是整个建筑的基础部分, 在进行地基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 最大程度上确保地基的稳定, 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详细的分析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相关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为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郭津源.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1 (16) :322.
[2]韩峰, 曾华.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21) :116~117.
地基基础强夯施工方案 篇5
致湖南中烟技改工程部陈泽智工程师:
关于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烟草包装印刷工程地基强夯工程施工方案的意见。鉴于初步提出“通过先公开招标后,由中标单位进行先试夯,再通过检测合格后进行强夯的施工方案”和 “通过先竞标后,由试夯中标单位进行试夯,待检测合格后再对强夯单位公开招标施工”的两种方案,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和探讨,经我方对市场考察、结果如下:
①、若只针对于试夯发布招标通知,按照设计院提出的不少于500㎡,根据当地市场试夯单价44元/㎡来核算,工程造价为22000元,造价过低没有施单位进行施工。若根据咨询试夯单位完成500㎡的试夯需要20万元(其中含有试夯单价,设备运输费,管理费等)这样工程造价太高,若试夯不成功给我方会造成的一定的经济损失;②、对于试夯和强夯分开招标,试夯施工单位认为试夯成功,正式强夯进行招投标时未必能中标。期间未免会出现施工单位对我方进行投诉(认为我方虚假招标);施工单位不进行投标(试夯费用过低);试夯单位不会将试夯数据告知新的强夯施工单位,新的中标单位在强夯前还得进行试夯,造成重复性的工作;同时也会造成试夯单位施工质量的优劣的等问题。
经公司内部讨论决定委托工程咨询公司为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地基强夯施工作工程招标标底并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中标单位与我方签订基础强夯施工合同后进行施工。具体内容如下:
①、标底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场地平整,试夯和强夯。试夯工程
造价控制在十万元以内;
②、具体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递交我方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③、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强夯前进行试夯,试夯面积拟定不少于500㎡,具体施工数据必须遵循设计院给出的数据为标准;试夯结束后我方请第三方进行实验检测,如果试夯试验检测结果符合设计标准可进行正式强夯施工,如果不满足标准则终止强夯,由我方支付施工单位机械进出场费及试夯施工费;
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先竞标后,由试夯中标单位进行试夯,待检测合格后再对强夯单位公开招标施工的方案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便,而先公开招标后,由中标单位进行先试夯,再通过检测合格后进行强夯的施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国家烟草专卖局两项规定关于竞争性谈判的要求,并且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也没有较大影响,对我方和施工单位的风险也较小,如果试夯不能满足要求最后还得由设计院提出新的施工方案。
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建筑地基处理与施工工艺 篇6
关键词: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地基承载力;置换法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3-0045-03
一、置换法
(一)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二)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三)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
(一)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施工工艺与要点: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二)真空预压法
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施工要点:先设置竖向排水系统,水平分布的滤管埋设宜采用条形或鱼刺形,砂垫层上的密封膜采用2~3层的聚氯乙烯薄膜,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面积大时宜分区预压;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水平位移等观测;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四)电渗法
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中水将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渗。不让水在阳极补充而从阴极的井点用真空抽水,这样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减少。从而地基得到固结压密,强度提高。电渗法还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结。
三、压实与夯实法
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
3.强夯。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其施工工艺流程:(1)平整场地;(2)铺级配碎石垫层;(3)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4)平整并填级配碎石垫层;(5)满夯一遍;(6)找平,并铺土工布;(7)回填风化石渣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
一般在大型强夯施土前,都应选择面积不大于400m2的场地进行典型试验,以便取得数据,指导设计与施工。
四、挤密法
1.振冲密实法。利用专门的振冲器械产生的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土体的结构逐步破坏,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由于结构破坏,土粒有可能向低势能位置转移,这样土体由松变密。
施工工艺:
(1)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入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提升振冲器至孔口。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4)向孔内倒入一批填料,将振冲器沉入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6)在制桩过程中,各段桩体均应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三方面的要求,基本参数应通过现场制桩试验确定。
(7)施工场地应预先开设排泥水沟系,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泥水集中引入沉淀池,池底部厚泥浆可定期挖出送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沉淀池上部比较清的水可重复使用。
(8)最后应挖去桩顶部1m厚的桩体,或用碾压、强夯(遍夯)等方法压实、夯实,铺设并压实垫层。
2.沉管砂石桩(碎石桩、灰土桩、OC桩、低标号桩等)。利用沉管制桩机械在地基中锤击、振动沉管成孔或静压沉管成孔后,在管内投料,边投料边上提(振动)沉管形成密实桩
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
3.夯击碎石桩(块石墩)。利用重锤夯击或者强夯方法将碎石供石)夯入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入碎石(块石)反复夯击以形成碎石桩或块石墩。
五、拌和法
1.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旋喷法)。以高压力使水泥浆液通过管路从喷射孔喷出,直接切割破坏土体的同时与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换作用。凝固后成为拌和桩(柱)体,这种桩(柱)体与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挡土结构或防渗结构。
2.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它利用水泥浆体、水泥(或石灰粉体)作为主固化剂,应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送入地基土中与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桩(柱)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水泥土桩(柱)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固化剂与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一化学反应。固化剂的掺入量及搅拌均匀性和土的性质是影响水泥土桩(柱)性质以至复合地基强度和压缩性的主要因素。
施工工艺:(1)定位;(2)浆液配制;(3)送浆;(4)钻进喷浆搅拌;(5)提升搅拌喷浆;(6)重复钻进喷浆搅拌;(7)重复提升搅拌;(8)当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为0.65-1.0m/min时,应重复搅拌一次;(9)成桩完毕,清理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桩机移至另一桩位施工。
六、加筋法
1.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它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各种类型的产品,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层土体之间,发挥加强或保护土体的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2.土钉墙技术。土钉一般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但也有通过直接打人较粗的钢筋和型钢、钢管形成土钉。土钉沿通长与周围土体接触,依靠接触界面上的粘结摩阻力,与其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土钉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其受剪工作对土体进行加固,土钉一般与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故称之为斜向加固体。土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
3.加筋土。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的拉筋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的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拉筋是一种水平向增强体。一般使用抗拉能力强、摩擦系数大而耐腐蚀的条带状、网状、丝状材料,例如,镀锌钢片;铝合金、合成材料等。
七、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的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石灰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根据灌浆的目的可分为防渗灌浆、堵漏灌浆、加固灌浆和结构纠倾灌浆等。按灌浆方法可分为压密灌浆、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化学灌浆。灌浆法在水利、建筑,道桥及各种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直用。
八、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
1.软粘土。软粘土也称软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它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于海相、泻湖相、河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常见的软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物理性质。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1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孔隙比一般为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由于其高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2)力学性质。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压缩系数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5MPa-1,压缩指数约为0.35~0.75。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预压法、置换法、搅拌法等。
2.杂填土。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的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以描述。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一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3.冲填土。冲填土是人为的用水力冲填方式而沉积的土。近年来多用于沿海滩涂开发及河漫滩造地。西北地区常见的水坠坝(也称冲填坝)即是冲填土堆筑的坝。冲填土形成的地基可视为天然地基的一种,它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冲填土的性质。冲填土地基一般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1)颗粒沉积分选性明显,在入泥口附近,粗颗粒较先沉积,远离入泥口处,所沉积的颗粒变细;同时在深度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层理。
(2)冲填土的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液限,星流动状态。停止冲填后,表面自然蒸发后常呈龟裂状,含水量明显降低,但下部冲填土当排水条件较差时仍呈流动状态,冲填土颗粒愈细,这种现象愈明显。
(3)冲填土地基早期强度很低,压缩性较高,这是因冲填土处于欠固结状态。冲填土地基随静置时间的增长逐渐达到正常固结状态。其工程性质取决于颗粒组成、均匀件、排水固结条件以及冲填后静置时间。
4.饱和松散砂土。粉砂或细砂地基在静荷载作用下常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当振动荷载(地震、机械振动等)作用时,饱和松散砂土地基则有可能产生液化或大量震陷变形,甚至丧失承载力。这是因为土颗粒松散排列并在外部动力作用下使颗粒的位置产生错位,以达到新的平衡,瞬间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迅速降低。对这种地基进行处理的月的就是使它变得较为密实,消除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出法、振冲法等。
5.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这里所说的黄土泛指黄土和黄土状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陷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害。
6.膨胀土。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膨胀,失水时体积收缩。这种胀缩变形肚往很大,极易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如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范围的分布。膨胀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土性改良、预浸水,以及防止地基土含水量变化等工程措施。
7.含有机质土和泥炭土。当土中含有不同的有机质时,将形成不同的有机质土,在有机质含量超过一定含量时就形成泥炭土,它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对土质的影响越大,主要表现为强度低、压缩性大,并且对不同工程材料的掺入有不同影响等,对直接工程建设或地基处理构成不利的影响。
软土路基地基施工方法浅析 篇7
关键词:路基,施工,软土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程建设速度与规模也与日俱增, 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在逐年增大, 城市道路公里数也在不断增加。在道路建设时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 特别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软土地基, 在这种地基上修建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地下构筑物时, 经常会碰到稳定和沉降两个方面的难题。
所谓软土, 从广义上讲, 就是强度低, 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 若不加处理, 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软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 孔隙比在1.0~1.9之间, 饱和度一般大于95%, 液限一般为35%~60%, 塑性指数为13.3。
1 软土路基处治的目的及方法
1.1 软土路基处治的目的
软土路基处治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路基在施工及使用期间不会发生局部和整体剪切破坏, 满足其稳定性要求, 并且在使用期间内不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保证路面结构完整和车辆行驶平稳、安全、舒适。
1.2 软土路基处治的方法
1) 浅层处理法
当地基软土层厚度小于3m且软土层在表层时, 通常采用生石灰等浅层拌和、换填、抛石 (堆土) 等方法进行浅层处治。抛填的片石粒径宜大于300mm, 且小于30mm粒径含量不超过20%。抛填时从路堤中部开始, 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 使淤泥向两旁挤出。为了在排淤中土基产生整体破坏时, 不致使路堤的整体性受到大的影响, 通常的做法是在路堤底、地表上铺设网状土工织物, 如格栅材料或土工布, 使之形成一个柔性筏基。
2) 粒料桩法
粒料桩是通过置换软土, 加速土基排水固结, 依靠“桩”的应力集中作用3方面来共同提高稳定系数。就是把设有“桩”的范围内, 土深为桩长的这一部分土体, 作为桩与土的复合地基看待。粒料桩包括碎石桩和砂桩。碎石桩与砂桩多采用三角形布置, 桩径采用40~100cm。道路处理宽度应保证路基下坡脚外侧至少有2排桩, 当粒料桩用于防止砂土液化时, 每边放宽不小于处理深度的1/2并不小于5m。桩长通过计算确定, 最大桩距不超过5倍桩径。粒料桩对十字板抗剪强度小于10k Pa的饱和软粘土地基很少采用。
3) 加固土桩法
将石灰、水泥或其它某些对土有固化作用的材料, 添加到土壤中用专业的机械, 如深层拌和机、旋喷机械等, 把软土地基局部范围的某一深度、某一直径内的软土和固化材料进行拌和, 对软土进行加固, 形成一根根的加固土桩, 分布在路基底面及两侧, 以增加路堤与土基的整体抗滑能力。改良后的加固土桩只考虑桩的置换作用、应力集中效应, 进而减少总沉降。加固土桩包括水泥搅拌桩、粉喷桩和旋喷桩。
4)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通过在软地基中设置排水体, 排水系统主要由水平和竖向排水体系构成, 主要起到改变地基原有排水边界条件、缩短地基孔隙水的排水距离、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排水固结法是软地基处治的有效方法。竖向排水体可选用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早期基本采用袋装砂井来处治软土路基, 效果很好。塑料排水板是一种可以代替袋装砂并加快排水固结的新型材料, 作用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与袋装砂井排水法相同。设计时把塑料排水板的断面换算成相当直径的袋装砂井即可。用塑料排水板固结软土地基, 做路基处理的方法具有排水固结效果好、质量稳定、施工快、成本低等优点。
5) 路堤荷载预压法
路堤荷载预压法是用增加路堤荷载的方法来增加作用于地基上的总应力, 加速固结沉降, 同时提高地基强度的方法。为保证路堤在填筑过程中不致失稳, 一般采用慢速加载法。
6)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 首先, 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通道。然后, 在地面铺设排水砂层, 其上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与大气隔绝, 通过埋设于砂垫层中的吸水管道, 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 因而在膜的内外产生一个气压差Us, 这部分气压差即为作用于地基的预压荷载, 它与堆载预压不同的是真空负压是一均匀等向应力, 不会产生剪应力, 因而不会造成地基的失稳破坏。
7)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预压系统可采用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目前, 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较多。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是在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软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利用抽真空使加固区内形成负压区, 可以加快固结沉降速度, 具有缩短软土路基的预压期、确保路堤填筑过程中的路堤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和提高施工质量等效果, 是一种近几年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2 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
1) 换填。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m。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 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2) 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 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 (或积水) 高度为宜。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 不能出现软弹现象。然后再填筑土方。
3) 盲沟, 就是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长度, 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 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也可以填入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 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 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 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 在填土的过程中, 荷载逐渐增加, 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 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m。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 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 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 保持路基的稳定。
5) 石灰浅坑法。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 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 敲碎回填“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 (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 小面积也可以使用) 。具体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圆形, 深一般1m左右的坑, 清除坑内的渗水 (最好挖好坑后, 第二天清除渗水) , 放入深为坑深1/3生石灰, 即可回填碾压。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 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
3 结论
总之,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程度。从现有条件来看, 提高填土要求和改善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跃文.公路软土路基处治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8.
[2]车欣燕, 于新.浅谈软土地基路基施工方法[J].丹东海工, 2006, 10.
高层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篇8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 高层建筑的发展日益扩增, 并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标志。现在中国20层以上的高楼不仅在大中城市可见, 小城市也开始春笋般的出现。而这些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取决于高层地质的施工技术的可靠性, 而技术的可靠性关系着人们生活的安全性。然而, 这些高层建筑工程技术较一般建筑技术要求来说, 难度系数更高, 要求更严格。高层建筑在地基方面的高造价占据了整个工程总造价的重要部分。地基承载能力、基坑施工、基础埋等施工技术不仅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安全质量有重要意义。它们影响着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决策。现在随着楼层越建越高,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将注意力放到施工技术的提高。而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决定因素主要是: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分析;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分布。地基基础设计的合理方案有利于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而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在于施工过程中, 施工技术必须严格按要求实施, 并不断探讨提高, 这是高层地质施工的重要保障。本文就现代国内外高层建筑的概况、高层地质的特点、高层地质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现代国内高层建筑的概况
随着世界各城市的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城市的建设开始致力于建筑楼层。就近些年来的城市发展趋势来看, 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技术复杂性和建筑结构的多变性日益表现着其发展力。高层建筑的难度同高度一起增长, 这其中要求施工技术要有足够的专业性, 因为这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就我国地质研究可知, 我国是个地震较多发的国家, 地震带在我国的天津、四川、福建等地每过一段时间就上演着极具破坏力的事件。而现代高层建筑的地质基础在这些地方则要求达到一定的稳定性, 尤其地质构造、地形对高层建筑的评估起到很大的作用。
2 高层地质的特点
高层建筑对地质的要求较一般的建筑更苛刻。高层建筑会避开危险不利地段, 选取地貌单一平坦开阔的有利地段, 或者是坡度平缓的地面。而像断层、发震断裂、人工填土等危险、不结实地段极可能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地震等事件。所以要选择好的地质条件来适应高层建筑的特点。而现代高层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成本高, 规模大
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远远高于一般建筑, 所以施工材料要抗压性和持久性高、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建筑面积较大、施工周期长, 而这些中最有引人关注的是深地基和施工的难度系数。
2.2 高度高, 技术难度大
楼层越高, 风速越大, 温度也越低。而受到地理环境、高处作业难度的限制, 施工设备的使用率也会降低, 如原材料的运输, 地面施工较为简单, 而高层建筑则需要用起重机或者垂直升降机来运输。
2.3 功能复杂
高层建筑一般都用于住房, 但住房的内部建造结构较为复杂, 所以建设指标高, 这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要求也高。
3 高层建筑工程的地质资料分析
能够准确分析高层地质各种问题, 做到把握准确可靠的场地资料。因为高层建筑的要求比一般小建筑的要求高, 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在地基方面要求绝对的高, 它要求的深地基对保证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 评价地基的要求高。而受到高层地质条件限制的地基性质, 是非线性的而且与应力状态、应力路径关系密切。所以, 对高层地质资料的分析与评价要结合地基上部结构的特点, 在设计、施工及使用方面要把地基与上部结构看成是一个整体, 综合起来考虑。设计员和施工员在分析和评价高层地质地基基础时, 不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 也要在进行了解勘察情况的基础上, 对勘察人员的地质报告给出的相关地基问题的结论进行了解, 并对其依据做出判断, 使其指标达到可靠性和适用性。过去, 勘察人员就地基基础方案在勘察报告中只能给出一般性的建议, 起不了实质性的帮助, 而设计、施工人员在对地基情况不甚全面了解的情况下, 却要做出决定, 并对地基基础方案执行, 这就不可避免两者不能很连贯的衔接工程, 容易在一些方面出现失误。若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施工都是较了解的人员参与, 一些衔接方面容易出现的纰漏就可避免。所以, 要求这类工程设计的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从事某专业技术为主的工作, 而且还要了解熟悉与工程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勘察人员在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岩土地质资料时, 不仅要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 还要懂得一些结构工程的知识, 如关于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及沉降的计算、抗震要求等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 以协助分析高层地质问题, 配合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碰到的现场实际工程地质难题, 以便确定最好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但是, 有时也会出现现场实际工程地质之前做出的方案和设计, 在现场实地时遭遇到实际地质与设计方案的不符合, 此时的方案也就不再是最佳的了。这时, 设计人员、勘察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在考察实地地质的情况下, 相互协调, 合理地更改施工方案。一个勘察和设计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的成功例子出现在1996年竣工的常州富都花苑高60 m双塔楼大厦, 由于他们对高层地质共同分析, 得到了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4 施工技术的要点及发展
4.1 施工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技术有平面轴线测量和高程施工测量两种。平面轴线测量要求控制桩之间通视良好, 并有专人对控制桩定期的复测, 以确保它的准确性。而高程施工测量是在各标志物上做好标记和向上传递的控制点, 各层墙、柱筋接驳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各层相应的标高引测至竖向, 根据施工图采用钢尺量度来传递到各层。
4.2 挖孔施工技术
挖孔桩施工顺序为:测量及放线, 挖首段土石方、捆绑护壁钢筋、架护壁模板、护壁混凝土、拆模;挖第二段土石方、捆绑护壁钢筋、架护壁模板、倒护壁混凝土、拆模;末段护壁混凝土拆模, 开挖桩端土石方、取试样、试样试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桩底喇叭端扩挖成型、垫层封底, 挖孔桩桩身绑钢筋、质检、浇桩身混凝土, 测量收集资料。测量定位后, 在井口设置固定十字标点, 利于施工中的检查。
4.3 基础梁施工技术
基础梁模板采用水平背枋两道, 钢管背带, 组合钢模。机械弯曲成型, 机械断料、运输, 人工捆扎钢筋。对于纵向钢筋采用的方式有搭接或闪光对焊, 而且在焊接后的接头处要完成取样试验, 要求符合规范。在校正模板后, 进行混凝土浇筑, 并一次浇筑完成, 在强度达到50%后才能拆模。对完成浇铸后的混凝土要根据天气来浇水养护, 一般要7 d以上。
4.4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安装钢筋顺序是底层, 立面, 上层钢筋网片。连接钢筋方式一般采用对焊连接, 也有搭接绑扎。审核钢筋配料是施工员按图纸要求和规范编制的, 并在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无误后才会实施。钢筋的保存应注意表面的洁净, 铁锈、漆污、油渍应在用前清除, 而出现颗粒状或片状老锈迹的钢筋不得使用。对即将要用到的钢筋进行核对和整理, 进行用前处理, 并合理的堆放在一起。
4.5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由于混凝土浇筑量较大, 为了加快施工的进程, 混凝土的浇筑、运输采用的都是泵送的方式。而混凝土浇筑方法有一次到顶、循序前进、斜面分层。在浇筑方法中能减少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长、拆除、冲洗的次数, 保证上下层接缝, 提高泵送效率, 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的方法是自然流滴形成斜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的技术中要注意, 在初凝时间内,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 使混凝土充实无缝隙, 提高抗裂性, 提高握裹力, 增强密实度。在浇筑完以后也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差不超过25℃。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速度的加快, 高层建筑也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勘察方面要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对新型岩土工程进行探索研究, 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 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要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案执行, 并认真、切实、科学、全面地组织和管理, 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冰湖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篇9
关键词:冰湖,地基,处理,工艺
高寒地区冰湖地基路基施工, 因地下水发生泉涌形成冰湖, 使地基软弱化、承载力降低、稳定性差, 易引起路基强度降低、边坡坍塌、基身沉陷或滑动, 影响道路的使用。于2005年5月开工, 2007年9月竣工的绥满公路扩建工程雾松岭隧道引道工程, 起讫桩号为K255+000~K230+000, 全长5km。路线经过区域地面海拔高度610m~720m, 地形起伏连绵、沟谷交错。地表土层多为低液限黏土或风化砂, 含水层较厚, 地下水埋藏浅。该区域季节温差大,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雪, 属东北高寒地区, 路线局部呈冰湖地基状态, 路基施工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 保证路基工程质量。我公司和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会同黑龙江省公路科学研究所及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 通过研究和试验, 总结出高寒地区冰湖地基采用设置盲沟辅以砂砾垫层排水的综合处理施工工艺。通车后经检测:路基整体稳定性良好, 其他技术指标亦满足设计要求, 而且路基抵御冻胀和翻浆的能力更强了。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
1 工艺特点
1.1 通过设置盲沟来排除路基底部冰湖地
基范围内的地下水、拦截流向地基的层间水、降低地下水位。汇集于盲沟内的地下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
1.2 通过在路基底设置一定厚度的砂砾垫层, 来疏导地下水, 阻隔毛细水, 促进土层固结, 提高地基承载力。
2 工艺原理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排水原则, 通过“追踪寻源, 截断水流, 降低水位, 疏干土体”来改变土体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让砂砾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 软弱土层承受较小的应力, 以满足设计对地基的要求。
3 施工工艺过程
3.1 施工准备。
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勘察施工现场, 核对设计文件;确定地基处理段落, 清理施工现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购置、调配、试验和储存;施工现场供水、供电、便道、便桥的修建, 临时生产生活房屋的搭建, 临时排水系统的构建;全面技术交底。
3.2 测量放样。
根据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每一施工作业段, 用渐进法准确标定出盲沟开挖及砂砾垫层铺筑界线, 并撒上白灰。开挖作业时需随时检查, 确保开挖盲沟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3 开挖盲沟。
开挖作业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 开挖前应修好便道, 配足车辆, 保证开挖连续进行。开挖时应避开雨季, 由远及近向出水点进行。并且在出水点附近设集水井, 用水泵将积水抽走, 边挖边抽, 直至开挖回填工作完成。开挖的弃土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开挖至设计要求的断面后, 如有非适用材料, 经确认后, 按要求继续开挖。
3.4 基底处理。
盲沟开挖达到设计要求的断面后, 要对基底进行整平、清理。保证基底纵坡满足排水要求。
3.5 回填盲沟。
盲沟回填分层进行, 避免大小混填。沟内填砂石材料, 粒径要中间粗, 逐层向外减小。
填入的砂石材料, 应筛分分冲冲洗洗, , 规规格格一一致致, , 不不含含杂物。在盲沟底部设置∮10cm透水软管, 软管距盲沟底面15cm, 周围填细砂。为防止泥砂堵塞盲沟, 在沟四周设置一层土工布。盲沟上冻胀层用原状地基土进行回填压实。
3.6 砂砾垫层。
垫层材料应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砂砾, 厚度0.5m, 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0.5~1.0m, 两侧以片石护砌。砂砾垫层应在铺筑范围内用推土机分层填筑, 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内。采用顺序推进摊铺法。
3.7 分层压实。
每层整平后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 后振压2~4遍, 最后再静压两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同时没有明显轮迹。碾压时由内侧向外侧进退式进行, 严禁压路机在作业段上“掉头”和急刹车。对压路机无法碾压的边部、死角等用振动夯进行夯实。
4 施工要点
4.1 盲沟设置应根据冰湖地基水文地质情
况而定, 盲沟设置不宜过长, 一般以50m为限, 沟底具有1%~2%的纵坡, 盲沟出水口应高出口外最高水位20cm, 以防止水流倒渗。
4.2 冰湖地基处理施工宜在春融至雨季前
进行, 开挖盲沟同时做好防、排水工作, 构建防、排水设施以不破坏或减少破坏天然排水系统为宜, 采用挡、疏、排相结合的方法, 除了在冰湖地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外, 在上游斜坡地带要设截水沟, 在下游设排水渗沟, 在平坦、汇水不明显地段加设路基自然散水坡。
4.3 在盲沟和砂砾垫层施工过程中, 都应
避免对地基表层的过大扰动, 以免受泥土及其他杂质污染, 影响排水效果。另外, 在铺设砂砾垫层前, 应清除地基表面的淤泥和杂物, 以利排水。
5 材料和设备及质量控制
5.1 在保证开挖盲沟断面尺寸的前提下, 控制填料的粒径、含泥量 (不超过4%) 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55..22砂砂砾砾垫垫层层材材料料应应有有良良好好的的级级配配。。其其渗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应能起到一定的反滤作用。
5.3 盲沟中设置透水软管。
5.4 为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严格按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6 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施工现场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由专人指挥车辆和机械;路口及基坑旁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夜间施工保证足够照明;机械燃料库必须设消防防火设备, 对易燃品必须分开放置, 保证一定安全距离;严禁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
7 环保措施
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各项规定,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施工期间, 应保持现场整洁, 施工设备和材料应整齐存放, 废料和垃圾应及时清运;控制道路扬尘, 降低施工噪音。
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浅析 篇10
1 地基工程概述
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 地基工程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供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还有效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为此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处理的过程中, 为了保障其施工质量就要对地基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
1.1 地基分析。
在工程施工中所谓的地基也就是指承担建筑结构荷载主要结构体现, 它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底层结构, 也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其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内容予以重视, 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地基加固。
一般而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说的地基加工施工技术就是指提高建筑结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的一种施工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 我们在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采用换填土、夯实等各种施工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 从而使得建筑地基土层结构的土质的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为建筑施工工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结构。目前, 在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中, 人们对地基加固工程都十分的重视, 因此在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其工作模式和工程体系都逐渐的向着系统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使得人们在对地基加固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从而保障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1.3 地基加固的原则。
目前在地基加固施工处理的过程中, 人们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都是以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基础, 在施工设备的支持下, 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对地基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使用寿命的控制有着十分中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还进一步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在对地基加固施工的过程中, 就要对其施工技术和施工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 并且还要对工程施工的条件和地质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以确保地基加固的施工质量符合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
2 强夯法概述
2.1 强夯法由来。
强夯法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就其施工技术和施工优势而言也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核心方法。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中, 其最早出现于20世纪56、60年代, 是一种以地基处理为基础的工作模式, 这种处理措施和处理方法的应用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而言极为有效, 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良好的结合工程的经济性原则和持续发展观念要求。
2.2 强夯法施工优点。
强夯法施工技术在目前的地基加固和处理中深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方便简单, 且施工技术和施工要求较高。在目前现代化的工程项目中, 施工效果较为明显, 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较低。一般情况下, 强夯法加固对于各种地基处理都能够适用, 其施工中更是有着施工周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在目前的强夯法施工中, 其最早应用在各种碎石土壤以及沙性土的加固工程中。
3 施工方法
由于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荷载力度不断提高, 其施工过程对于整个工程的上部荷载以及地基强度都具备这十分重要的效果与要求, 因此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 通常都是由基础工程自身荷载为要求进行完善和优化的过程, 也是以工程的施工技术理论为核心的一种工作模式。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挖、填和换三种技术措施进行施工的。
3.1
挖, 主要指的是将土层中不良土质和软土挖出来, 然后直接将基础承载力较高的岩层或者坚硬的图层进行添置,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各种软土地区的土层不厚。各种埋置深度不高以及荷载能力不完善等方面的要求。
3.2
填, 填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在一些土层较厚的地区, 这些地区施工的过程中又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处理, 这就可以通过在施工的过程中, 在施工上层添置一定厚度的砂石或者其他土质结构来进行加固处理。
3.3
换, 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起来, 是通过土垫层的环法, 施工的时候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去, 然后使用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 按其回填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砂垫层、石垫层以及素土和灰土垫层等。
4 施工保证质量措施
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强夯施工技术参数;夯击前应先平整场地, 周围作好排水沟, 并应先对夯点放线定位,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起重机就位时, 夯锤应对准夯点位置;发现因坑地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 应及时将坑地整平;强夯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 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要求;每遍夯击前, 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
5 土垫层施工
在土垫层铺设之前应当首先检验基槽, 发现坑内存在各种问题都应当及时的处理, 并保持基地的干净。灰土施工的前后应当搅拌均匀, 控制其中的含水量, 一般都选择含水量为16%左右的水泥浆进行施工, 如果水分子过多或者不足的时候, 应当及时的进行晾干和洒水方式保证施工质量的统一进行。在现场可以按照经验直接判断, 方法是手握灰土成团, 两指轻轻捏下就会碎, 这时候即可判定灰土达到最优含水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地基加固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它的质量问题不仅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还使得建筑物的功能下降, 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 就要对其施工技术、标准和方案进行严格的要求, 从而对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郑敏杰.软土地基处理-浅谈AMB昆山 (陆家) 物流配送中心地基处理[J].江苏建筑, 2011 (4) .
地基施工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极为明显的进步,房屋建筑行业更是发展迅猛。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升。虽然我国房屋建筑行业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地基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差以及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屋建筑的质量,对居民的居住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属于较为隐蔽的工程,隐藏于地下,如果地基发生沉降以及倾斜等质量问题,一整栋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就不再存在,还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在房屋建筑的使用中,整栋房屋建筑都在地表以上,地基在地表以下,可以说地基支持着整栋建筑物的负荷量,如果没有根据合理的科学技术进行严格的地基施工,一整栋房屋建筑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地保障。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和关键,如果地基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就会导致整栋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技术探讨
1.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在近些年,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所用到的注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是以硅酸内为主要材料的混合溶液,在房屋建筑的注浆施工中将此混合溶液注入到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等到溶液固定后,便可以形成轻度较高、防渗透能力较好的结石体,从而提高注浆地基的整体强度。而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将已经调配过的水泥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均匀地注入到不良地基的土体之中,然后经过填充、渗入以及挤密等方法提高地基中岩石和土颗粒之间的密实程度,排除其中的水分和气体。等到泥浆硬化以后,就会与原来的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这种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抗渗透性和安全稳定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2.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
旋喷注浆桩施工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地基施工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它能有有效提高地基的防水和堵水性能,还能对地基起到加固的作用。而且,选喷注浆施工技术的操作工艺简便,在使用时不需要配备专门的设施设备,只需少量的采购和加工就可以进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地基施工的费用。在对地基进行实际的施工时,应该对施工项目的具体需要以及施工地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地考虑,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进行下钻与开孔等事先工作,并将有特殊喷咀的注浆管放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者将其插入钻孔的底部,采用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的持续旋转、高压的升高以及高速的喷射流对原有地基的土体进行冲击和破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强度和防渗透能力。
3.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
目前,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等是常见的几种挤密桩地基施工类型。灰土挤密桩主要是采用重量较大的重锤在施工器械的击打下,将钢管放置于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密成孔,等到钢管拔出后,用灰土采用填筑桩孔,然后进行夯实处理,使灰土材料与原来的地基土体形成一个复合的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轻度和承载能力。砂石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砂桩和碎石桩,在土体较弱的地基施工地段,可以采用此类方法。砂石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高压水的冲刷或者使用震动或冲击的方法在地基施工出开设孔洞,将砂或者砂石对其进行填筑,形成密实的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固效果。
4.夯实地基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强夯和重锤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地基夯实技术方法。施工现场水位过高、湿陷性黄土饱和度角度以及砂土稍湿等情况下,均可以采用强夯的地基施工技术。它主要的用大型的起重器械,按照施工工程的具体需要以及地基土层的具体情况将夯锤升至一定的高度,通过反复的自由下落,对土体的表面进行反复的夯击,从而达到密实和加固地基的目的。
5.深层密实地基施工技术
在深层密实地基施工技术中,振冲法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用起重机将振冲器吊起,然后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动器产生高频的振动,同时启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利,在振冲的同时作用下,将振动器沉降到途中的预定深度。在清孔后,在地面逐段向孔内填入碎石,使其在振动的效果下被挤压密实,在达到相应的密实效果后将振动器提升,进行反复的填料和振动密实,直到到达地面。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地基中形成一个直径较大的密实桩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了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达到了稳固地基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基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应该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对其技术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打造优质的房屋建筑工程。
地基施工 篇12
1简单介绍下软土及存在危害
所谓的软土是指承载力小、透水性差、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的介于软塑状态与流塑状态之间的一种饱和的粘土。由于软土地基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较多的松散砂、有机质土、孔隙大的泥炭、松软土等土层构成, 所以使得软土地基的固结慢、变形大、强度低。软土地基的另一种影响便是由于它的含水量大, 使得它不能满足压实要求和达到技术标准。
在这里, 我们简要的了解到了软土的地质特征以及构造。面对软土地基, 施工方在进行道路以及桥梁的建设过程之中有很多的困难, 下面就让我们简要的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 软土地基不稳定, 各个地基层以及地段的地质密度不一, 所以这就要求路桥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称之中严格把握地段的地质构造, 分段、 分特征的进行建造。同时在有些地段进行施工的过称之中由于地基松软, 是不事宜进行施工建造的,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之上就大大的加大了施工难度。
第二, 软土地基多地下水, 而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之中是需要进行地下水的排出工作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之上无疑是加大了施工建造的难度, 同时对于施工工期以及经济预算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 软土地基的施工建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在施工建造的过程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无疑对于施工建造人员来说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有时候软土地基处理不当, 在后期的路桥运行的过称之中也会对行驶人员造成伤害的。
2路桥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2.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比较好并且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 在进行填土之前, 要先在地表面下挖沟槽, 以便将地表水排除, 同时也可以使地基表层的含水率降低, 以便使施工机械能够顺利进行。为了使沟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达到盲沟的效果, 应该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或沙砾进行回填。在对沟槽进行布置的时候, 可以考虑运用地形的自然坡度来达到排水的目的;在进行填土沉降时要时刻关注坡度的改变;别使四周挖力部位的渗透水、地表水渗入填土中;尽可能的使沟槽间隔加密, 从而增大排水的能力, 这样就算某部分的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对整体排水产生任何的妨害。沟槽的深度通常是半米到一米之间, 宽则为半米。在进行填土之前要用透水性良好的沙砾将沟槽回填成盲沟。对纵向盲沟通常采取沿中央纵向或者道路纵向下挖的方式, 而横向盲沟通常选择将间距布置在10~15m以内。当沟槽里面埋设有多孔排水管的时候, 一定要用优质的反滤层对其进行保护。
2.2添加剂法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处理方法, 具体的施工步骤也是较为简便的, 就是在软土地基层加入添加剂, 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软土地基层的密度, 来密实地基, 这样就可以使路桥施工顺利进行了。
2.3排水固结法
此种方法是在建造路桥工程前, 使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来加荷预压路桥工程的地基, 是一项提升地基强度的措施。此法的使用方式如下: 在粘性土地基中设置垂直排水柱, 帮助地基排水固结的速度加快, 从而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使用深层复合地基处理或者采取深层排水固结来处理地基, 能够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但此法极少单独的使用, 通常都会和缓速填土法或者加载法并用, 对均质的、层厚大的粘土性地质效果最佳, 对泥炭质的地基效果则相对差一些。
2.4敷热利料法
假如地基土层不均匀, 就可能造成侧向变位或局部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 此时可以使用铺垫材料的抗剪力和拉抗力增加施工机械的通行, 使地基侧向变位和局部沉降得以减小, 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设计施工的时候要对填土载荷的宽度和大小以及地基表层的强度特别留意, 并以此作为选择铺垫材料的依据。
2.5砂热层法
当地基层上部的软土层非常薄, 并且含水量非常大的时侯, 要在软土地基上铺垫砂层, 砂垫层不仅可以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 同时, 它也可以起到地下排水层的作用, 在对地基和填土进行处理施工的时候, 要将填土里的水位降低, 从而保证施工机械可以顺利进行。
2.6填土加载法
可以说, 这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是所有处理方法之中最为简便、 经济的一种施工方法了, 主要是通过填土的方法来压实地基, 这样就可以使得路桥施工顺利进行了。但是这种施工方法虽然简便, 但是同样也有其弊端,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施工效率低。
2.7置换法
此法是将软弱土置换为优质土, 从而减少沉降量和确保填土的稳定。 施工方法包括借填土自重法以及人工挖掘置换法, 或者用爆炸的方法挤出软弱土的强制置换法。他们的施工方式都很简单,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要求。在可靠性方面, 人工的挖掘置换法相对来说比较好。对置换材料要进行充分的压实, 并且选取即使受水侵承载力也不会降低的粗粒土。
2.8粉喷加固处理法
清除障碍, 平整场地。要采用回填粘性土的方法对低洼施工场地进行处理, 当施工的场地不能够满足机械的行走要求时, 要在场地上铺设碎石或砂土。在施工之前要准备如下资料:原地面测量资料和高程数据表、粉喷桩的设计桩位图、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等。粉喷桩施工工艺通常是依据设计要求的实测和配比进行的, 通过试桩对各项参数加以确定。试桩通常有五根, 单位时间的喷粉量、提升速度、搅拌速度、钻进速度都需通过试桩来确定。对施工机具予以准备, 进行机械的试运转和组装。要确保粉喷桩使用的水泥与设计要求相符, 并具备产品合格证, 在进行室内检验并合格以后才可使用, 坚决不能使用结块变质、受潮的加固料。
2.9降低地下水法
此法对中上部分布到有砂层的地基比较适用, 但同时也适用于粘性土壤。此法的使用和软土层的深度没有关系。当地基邻近水源的时候, 需要增加抽水量。当地下水位降低的时侯, 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以及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目的, 就需在施工区的地基中打入钢板桩, 以便对其进行围护。
3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简要的了解了什么是软土以及在该种施工环境之下进行路桥的施工建造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以及策略。我相信只要施工方因地制宜, 准确的勘测施工地的软土特征, 在以此为依据确定施工方案的话就一定会事半功倍的。同时这对于我国路桥建设事业以及交通网的完善也会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樊涛.高速公路软地基施工技术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5 (28) .
[2]佘志通, 佘智敏.软基上桩承加筋路基与桩基桥台的承载机理[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5 (6) .
【地基施工】推荐阅读:
地基施工项目06-30
桥墩和地基施工06-17
复合地基施工研究06-21
灰土地基的施工08-22
地基施工技术09-27
地基加固施工技术07-09
复合地基施工技术07-13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06-18
软土地基处理水利施工07-1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