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2024-10-24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共12篇)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农村中学,现状,对策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承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而且还担负着塑造现代公民的重要使命。然而, 目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甚至十分堪忧。如何有效地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焕发活力, 是每一位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1. 对历史教学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得到推行, 但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好坏及教师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尺, 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一些农村中学为追求升学率, 有意增加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时数, 很多教师则将历史课当做可有可无的“副课”, 随意挪用历史教学课时。如, 一些带语、数、外主干课程的教师因课时不够, 通常会占用历史教学课时, 历史课变成了“优惠券”、附属品。

2. 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部分农村中学常常以进入高一级学校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激励教师的依据, 奖惩政策只针对“主课”教师, 与历史等“副课”教师毫无关系。这严重挫伤了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一些历史教师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教学中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3. 部分学校师资匮乏且教师素质低下。

在当前农村中学中, 有部分学校历史教师匮乏但又未及时配备, 历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带。这些教师或因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或因精力不济等原因, 对于历史学科教学难以胜任。

4. 升学考试机制不完善。

历史学科被排斥在中考科目之外, 为了准备中考, 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集中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备考。每周仅有的两课时历史课被“临时”取消, 被用来讲ABC等。

5. 教学设备不足。

部分农村中学在历史教学设备上投入甚少, 有些学校不要说历史录像资料, 甚至连最起码的历史挂图都残缺不全, 更谈不上多媒体的运用了。

6. 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 一些不良观念影响着农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不少农村学生家长见到孩子对历史学习稍感兴趣, 不是谆谆教诲, 而是厉声相向, 如此的环境, 怎能让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呢?

二、对策

1.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从国家的前途、青少年的未来着想, 树立和强化素质教育观念, 依法治教, 规范办学行为,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学课时的规定, 开足开全历史课, 不应以任何理由取消、挪用历史教学课时。要建立健全历史课程的上课、测评制度,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要尊重历史教师的劳动, 关心、支持并指导历史教师的工作,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一不合理现象, 改变以往学校成为“应试教育”练兵场的错误做法, 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制定考评制度上, 学校要同等对待“主课”与“副课”教师, 应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历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3. 加强历史教师配备。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让科班出身的历史教师充实到教学的第一线。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 应充分认识到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要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改变照本宣科的不良教风。

4.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学校应以学生为纽带,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 鼓励他们关心子女的兴趣和特长, 注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 加大对历史教学设备的投入。

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中学,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购置历史教学设备的资金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之中, 为实施现代化历史教学提供切实的保障。历史教师应积极自制教具, 并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6.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考改革。

针对当前高考改革中出现跨学科综合尤其是文理科大综合改革的趋势, 教育部门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考改革, 把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中考考核融入到一份试卷之中, 以考查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统一,怎样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学”的主体角色。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为基础。为此,笔者对广东省茂名市第四中学、茂名市第五中学、茂名市第十中学、茂名市茂南区第一中学等4所农村中学的3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各100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与方法、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分析

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历史课,以提高自身素养为学习动机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到3%,以应对高考为学习目的的学生占大多数,所占比例为95%。对于获得历史知识的来源,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自于相关的电影、电视等媒体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有30%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自于对历史故事书的阅读。2.学习习惯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表示“只会在上课之前几分钟之内浏览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40%,“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不预习”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超过40%。没有按时复习所学内容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将近80%,表示有时间才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还不到60%,特别是当其他学科的作业较多时,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不会复习在历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在问及作业情况时,有85%的学生表示只满足于课后教师所布置的有限的作业,其中还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用抄袭的方法来应对教师的检查。

3.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分析

在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在师生谈话、讨论和问答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占到了一半,而喜欢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方法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三分之一。

4.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存在的困难

对于历史学习当中存在的困难,有30%的学生归结为时间概念不清,不会审题;有不到20%的学生归结为其他学科的作业过多,以至于用来学习历史的时间太少,不能及时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所学的知识就会被遗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抄录笔记,未能及时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习过于机械、被动,不能创新地学习。突出表现为在学习当中过分地依赖教师,只要遇到疑点、难点就等着教师来讲解,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规律。2.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够浓厚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是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过于陈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3.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

现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仍然在历史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其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往往不是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总是有手脚被他人束缚的感觉,总是有窒息之感。

二、改善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充分考虑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水平,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受其生活条件限制,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唯书、不唯师,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学。我们可以采用“三段式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其次,要求学生细读预习提纲,较快地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再次,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例如,在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如下预习表格(见表1)。

学生在这样的预习表格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书籍,或者询问他人,会对新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在较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当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当然,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适合用表格的形式来呈现,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一提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形式和手段,比如文字是否生动形象、教学活动是否丰富多彩、课型是否新颖活泼等。实际上人们想要对事物和活动产生持久的兴趣,除外在的、形式上的兴奋与快乐之外,还要依赖于内在的、对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历史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开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创新解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独立思考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时,可以引用“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引导学生对这一典故进行思考:公民可以拒绝国王进入自己的住宅,能拒绝贫困吗?学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资产阶级民主是存在缺陷的,仍然不能给予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加以对比。在封建社会,人们不仅不能拒绝贫困,国王和军队随时都能闯入其住宅。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理解相对于封建社会来说,资本主义社会还是较为进步的。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既能够拥有人格尊严,又能拒绝贫困呢?这样一来,就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三)重视不同章节、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特别重视不同章节、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应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对世界和社会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如世界近代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3个数字:“1”“2”“3”。“1”是指一个形态,即资本主义;“2”是指两大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3”是指三大线索,即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殖民扩张引起亚非拉人民的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引发工人运动。当然,这种概括教师不能简单地告知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为此,教师在讲完一节课的内容后,应该注意将其与前面所学过的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深化对以前学过的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要为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使学生能够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将不同章节、不同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

(四)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一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笔者仅就历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加以探讨。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用真实的历史来教育学生。历史的价值源于真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如果教师用来教学的历史素材是虚假的,它们不管多么美好、多么感人,最终都会因为其虚假而失去教育效果。

二是遵循潜移默化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心灵引导绝不能搞“假、大、空、玄”和牵强附会,更不能将其视为知识的记忆和语言的表达过程。为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善、美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历史的深意,让学生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激荡和人生态度的变化。

三是教师本身应该是情感体验、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提升的引路人和先行者。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应该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见解,有感触,有激情,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懂得和挖掘历史精华,能引导学生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荡涤。

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03-01

中学历史是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探索和总结人类以往活动的一门科学,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早在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是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告诫后人不要忘记历史的警示。但在历史教学的现实中,教育者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轻视历史的压力!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分数上的削减、历史学而无用等等,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举步维艰。其实,作为历史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对历史充满着这般的敬畏与热爱,一定能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生涯之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端正对学科教学思想的认识,落实课程设置的主体职责

学科教学思想是学科现实教学目的的指导思想,具有登高望远之功效。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内容。为此,中学教育设置历史教学课程正是为学生认识过去、展望未来,培养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而服务的。作为历史教师充分认识历史事实,以历史为据,让学生理解对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力量的盲目崇拜,轻薄历史付出的惨重代价,感知社会,认识生活。教师正确对待“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和个性需求,正视历史人物,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克服消极因素、教师个性差异和应试教育压力的不良因素,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以关怀和培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无不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和良好的个性基础之上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的重要阶段,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正好为中学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关系,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实,落实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认知目标;让学生从历史事实及其人物生平和品格中得到情感、意志和道德的修炼,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体健康科学成长,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明确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落实学科教育的本质作用

中学教育设置历史课程是为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不可小视。虽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轻薄,但“机关虽小,作用巨大。”虽然教材调整频繁,课时变换灵活,甚至分数不如语文、数学、英语那样夺人眼球,但它也是决定学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者自身要明确历史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不要小看历史学科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认识历史上的伟人或名人成长历程会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成功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历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加强学习,作用巨大。再有,无论选修还是必修,分数的多少,它同样是学生成败的关键因素,道理很简单,谁对历史学科感兴趣,谁就能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谁的历史考分高,谁就比别人成功的概率高,哪怕它只有10分,毕竟它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门学科,高度重视不会吃亏。教师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正确对待历史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落实学科教育的本质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健康科学成长。

三、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落实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要素。学科教学又有其各自的专业性,作为历史学科的教材,以真实为其专业特性,教师应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他的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下社会正走入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及其严重的。教育也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历史教学的真实和最佳培养时期,落实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呢?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培养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历史,定能很好的落实历史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历史的表述的认识,不外乎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正确处理其表述类型,引导学生认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再现历史事实要真实,不附加主观色彩。所谓再现历史,就是让历史事实重新展现出来,不得有虚构、和编造,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民政府30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在教学时,一方面要避免对领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实事求是的做出大众都易于接受的公正评价,以坦诚地、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4

关键词:中学历史,问题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陆续展开,其理念与具体要求也开始逐渐在课堂教学和课程研究中体现。首先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此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改善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随着这些理念的普及,对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习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再一次凸显出来。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问题教学法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是否能将问题教学法有效的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其实也正时体现了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程度。当今世界上问题教学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由于新课改的推行,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大多针对问题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问题教学本身进行研究探讨,而对于问题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相关对策及其与现实教学直接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所以本文就联系实际教学,对我们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问题教学法发展的简史以及其定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我国教育也有名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古代,学者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思考、疑问等问题的探索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问题教学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近代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也反对传统教条式的学习而提倡“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方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也对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并对其做出了诸多解释,但对于问题教学法,则是由在六十年代中期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首先倡导的,他在他的《问题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学基本的理论问题》中对问题教学的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如他讲到:“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景,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1)其实说的通俗易懂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实际教学中的需要,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索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马赫穆托夫也谈到:“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2)其实也就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步骤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基本模式有两种:老师直接提问与老师创设情景式提问。

二、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现状

由于我国新课改推行时间还不是很长,以前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重视也不是很够,因此在现在的实际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很多历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历史问题教学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体现的尤为明显。很多老师还是以他一人的教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为主,根本不顾学生真正理解与否,课堂缺少师生交流,完全成了老师一人独秀,学生俨然变成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观众,整个课堂氛围也相对沉闷。或者提的一些根本不能算问题的问题,如在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不是郑和?对不对,这种类似的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问题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多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容,很少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特别是一些与当今世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也缺乏这种相互之间的链接。如在高中《新文化运动》的讲解中,对于新文化运动意义不足的方面,老师多就用一些名人对其不足的论述引用然后直接提问学生不足在哪里,这种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白,但是如果用今天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现象作为对比,由此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又提问新文化运动的过激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层层推进可引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层次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在历史问题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于提出的问题本身缺乏考究,问题的设置也缺乏创造性。有些老师对问题内容的设计没有逻辑性不严密,文字表述上也存在问题,有时候甚至含糊其辞,不着边际,致使无法作答。再者问题往往设置在重难点处,用以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缺乏这样的考量,使问题教学的实际功用发挥不明显。还有对一些问题的设置没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比如在《新文化运动》的讲解中,老师用了《建党伟业》中陈独秀在北大的讲演来导入,有些就直接问他为什么这样讲?这样既显得突兀,而又很难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理清并回答。

(四)在历史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由于一些老师对问题教学理解有偏差,认为既然提问题的人是老师,那么老师就处于问题教学的中心地位,所以往往以自己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去提问,而忽略问题的受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要求进行分析。这样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在认识分析过程中又是以老师的思维模式进行,没有一个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就制约了思维了发散,进而导致了“启而不发”情况的出现。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以上这些情况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总是不同程度的出现,因此作为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历史老师,我们应该怎么规避这些情况呢,下面我将提出几点自己的解决对策。

(一)老师首先应该要有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识,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尽量抛弃那些传统式满堂灌的教学,以及那种传统以老师为主体,提倡学生对老师绝对服从的观念。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多做交流,多提一些问题,既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融洽,同时也将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二)关注生活,关注时事以及关注知识点背后实际的能力应成为老师设问的原则。在世界上每一刻都有数不清的重大事件在发生,虽不不至于每件都对我们现下教学有意义,但至少在现在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总会找到一些对未来有价值的事件或者问题。还有实际上信息是很多的,因此老师就应该学会怎么从这些纷繁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或者用一些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事物事件提问。《美国两党制》的讲解中,首先明年就是美国又一届的大选,希拉里也已经在网上发布了竞选视频,还有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些图片视频等都可以作为问题创设的情境向同学们设问从而引出美国的两党制发展,这样既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三)问题设计要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同时,要注重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出问题。注重问题本身的逻辑性,如前文所述,很多老师提的问题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从其中获益甚少。因此作为老师,首先我们在对课程内容及设计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下,遵循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新颖性以及启发性的原则。制定适合学生的学情及认知水平的问题。如层次性原则中,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老师用了《建党伟业》中陈独秀在北大的讲演来导入,然后老师设问,第一步问:陈独秀讲的什么?再问:他这样讲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再问:他为什么这样讲?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入新课,内容之间的联系与逻辑就加强了。启发性原则以《郑和下西洋》为例,在学习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再无这样的壮举,老师可以用梁启超的一句话“郑和下西洋看起来是浩浩荡荡,实际只是孤帆远影”老师于是提问:为什么梁启超说: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孤帆远影呢?”由此引发郑和下西洋之后再无郑和的原因,这样的设问显得更有启发性,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总之这几个原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老师所搜集到的材料灵活运用。

(四)注重学生在问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前所述,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把自己当做问题教学的主体,提出的问题不适合学生本身的情况,鉴于此,老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多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不同阶段的思维特点,如对于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中,就应该设计一些基础性且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因为初中生注意力难移集中到一事物很久,那么老师通过一些图片,视频,音乐等创设情境,再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将他们的注意吸引到学习中来,同时也通过问题让他们对基础知识有了了解。而在高中教学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一些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掌握后,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多从历史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等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加深推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将会越来越多,而对于我们即将踏上讲台提前对其基本情况及现状有一个了解,对于我们以后的实际教学意义重大。

注释

1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关于问题教学、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5

摘要: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历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用这个评价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历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一、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明确的表述。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不同,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对其功能、学科体系构建、内容选择、课程设置上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高、初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上都强调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不利于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与体验,通过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培养学习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中以教学的“讲”为主,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基本上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注意不够,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培养关注不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就是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接受教师的考试和检查评定。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教学理念的这种变化,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转向师生、生生的多向综合信息交流。教师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向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转化。在教学模式上,要从统一规格的教学向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转化。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重甄别与选拔,重笔试成绩,方法单调,指标单一;忽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教学评价应当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必然涉及考试,但不完全等于考试。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教学过程的评价。新建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和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与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的关系

1、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历史的感受。教师主动传道授业,学生被动接受记忆。

2、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关系

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是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突出的是评价教师讲课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记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被动情况,交流互动情况,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够。旧的课堂评价标准能够引导教师向讲好课的方向发展,但是难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向符合历史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发展。因此,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果,需要新的符合课改理念的评价标准来认可和巩固。

三、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

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作用

历史教学评价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包含一系列评价步骤与方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指向预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者依据目标收集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形成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

第一,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并形成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国家对中学生在历史教育方面的目标要求,主要是通过历史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来实现的。较高层的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有关历史教育的政策或措施,必须对这一主渠道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一般管理部门(如学校、教研单位)进行的评价则具有评价与激励的双重作用。激励的作用是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干预与管理,其意义在于促使历史教师们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评价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历史教学评价具有研究信息收集,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学活动,可以探讨有关教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实施或创建等等。没有第一手信息资料,就很难将研究工作深入进行下去。第三,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能够起到提高自身及历史教师整体水平的作用。历史教学评价是每一个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水平与特点,同行之间相互促进以及选择教学方法、模式的重要工作。此外,教师参加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到的还有一种教学体验,即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教师在教学的一切教学行为,从而为发现与纠正自身弱点,修改教学程序提供依据。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

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当然,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结合初步实践,提出以下三种评价模式:

采取历史学科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概括说来,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历史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一件历史教具小制作(照片资料)、学生写的最佳历史研究论文、学生参与的一定量的最佳争议和讨论、学生提出的最佳原创历史理论、关于历史问题的最佳议论短文、关于当前事件的最佳评论、对学生所读历史传记的最佳评论、学生历史学习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及表彰证书的影印件,还可以放入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关材料等等。以历史学科档案袋来代替成绩报告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激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采取星级、分数、评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星级考核、分数、评语相结合进行评价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分数单一评价而带来的弊端,而更能全面、标准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星级评价是一种等级制评价方式。在情感和操作领域检测的结果根据其水平能力的强弱而制定相应的星级。评语是对个别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作补充说明,以便让学生及家长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得到一个全面、标准、确切的综合评价。

采取“等级十评语十特长”的评价方法: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单元验收、期末测查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评价。与此相配套的办法有:一是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期末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小组分别评定,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二是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摒弃一张考卷定高低的旧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各种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课堂演讲、讨论、辩论、历史活动课中的表现、参加有关竞赛情况等等的记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学生操行评定要求教师用真挚亲切的语言,侧重激励作用,使评语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有效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00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观察和教学研究中发现当今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从而影响着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上,教师对历史教学三维目标进行机械的表述,而实际的教学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存在着以考定教、目标缺失的问题。二是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上,要么仍然在“教教材”,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结构;亦或对教学资源过度利用,盲目增加,教学内容和所利用的资源脱离教学目标。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只关注教师如何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的过程,教法单一刻板,以致给学生误以为“学好历史只靠背书”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方法的沿袭,也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技能培训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及时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中学历史教师首先要明确历史教学内容有层次性、目标实现具有长期性,需要系统考虑,熟悉目标,以实现目标的延续性和整合性。然后根据目标从“怎样教”入手,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需要关注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和多样兴趣,将教学目标细化,以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都有提升和发展。其次,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过程。教学的有效性是作用在学生身上的,课堂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教而做,而是为了学而做的。

历史虽是过去的事情,但是对现实生活却有着无限的启示。我们要让中学生“亲近历史”,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活化”的历史,不仅是生动的、益智的,更重要的是蕴藏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首先就要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比如联系生活展现、运用实物演示、借助图画再现、播放音乐渲染、扮演角色等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必然是可持续的。当然,情境的创设也要注意做到目的性、真实性、思维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置身其中,积极开展探究,且同时能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前,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其体会到这一点,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有效而活跃的课堂应该提倡合作学习。个人的认识和发现总是有限的,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学习而言更是如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彼此就各自的经验和发现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体验学习内容。

历史本身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而“探究”就是寻求答案和解决学习问题,既包括学生个人对知识内涵的探寻,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历史教学中,探究学习可以认为是对史实的认识过程,其落脚点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所以中学历史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探究学习。学生所探究的历史问题即便课题都是学生选择的,教师也应该起到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更重视课堂探究的设计过程。首先,问题的引导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问题设计中要注意以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人”,增加他们的参与兴趣和参与度,这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把探究内容的确定建立在学生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之上,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应当发挥的作用。其次,批判性思维能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批判性的问题,不要助长学生被动学习的惰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积极思考问题。最后,以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的有效性。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教学生各种获知的途径,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视为进一步探究的基础,学以致用。历史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目的是学会学习。而当提出的历史问题解决了,那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实现了。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当我们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存在,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离我们亦不远矣。

[参考文献]

[1]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2]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7

一、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新精精神神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多质疑。创新教育还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 用问题引导式教学过程代替以前的“教师一言堂”等, 用“精要”的作业代替以前的“题海战术”。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真正地提高能力。还有, 创新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作为教师, 既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又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潜能。故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如讲到“大泽乡起义”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大泽乡遇雨误期事情, 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换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 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猜测, 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如以讨论、故事会等形式, 使学生各抒己见, 想人之所不想, 见人之所不见, 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辨社会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创新意识, 不断更新知识。只有放开学生手脚, 让学生大胆探索, 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 学生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教学实践中应实施创新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鼓励学生大胆地作答, 允许从多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不论答案正确与否, 都给予表扬或肯定, 然后老师再分析问题。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了, 思维打开了, 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 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 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 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 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动力, 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

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们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 一般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是能够解决的, 如果不相信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师不敢放手, 精讲精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就无法落到实处。首先, 课堂教学中必须还时间给学生, 教师要少讲、少评, 能不讲的不讲, 能不评的不评。这样课上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多了, 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机会也就多了。再者, 我们更提倡课余时间应多放手给学生自己安排, 而教师则主要为学生开出一些历史参考书目, 组织一些有历史思考空间和价值的内容, 只有这样, 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去创新。

四、优化训练素材

历史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 应而优化训练素材, 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 训练素材要有趣味性, 要为主动学习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由于中学生对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好问、好学、表现欲强, 因而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因素, 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增强趣味性, 使学生乐学。其次, 训练素材要有层次性, 要为学生的发展能力架设好桥梁。在一个班级中,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均衡的, 这就客观上要求训练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后, 训练素材要有启发性和开放性,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如许多学生受《三国演义》思想的影响, 把曹操说成是“乱世之奸雄”, 做教师的应该教育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通过该人物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判, 曹操屯田垦荒、发展生产、重用人才、唯才是举、兼并群雄、统一北方, 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有, 要让学生理解罗贯中之所以把曹操描述成奸诈的形象, 其实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和忠君思想决定的, 罗贯中没有看到曹操政治上的欺诈, 即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统一的需要, 这是罗贯中的阶级局限性所导致的。这样教师适时地捕捉时机, 利用有益的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 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努力实现教学民主

在现行教学活动中, 教师权威、“教师主体”的不民主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有时甚至还“满堂灌”, 这样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 我们强调必须建立民主。为了更好地实现民主, 应尽量做到: (1) 尽量让学生多思考。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历史创新教育的落实, 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让他们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而思考的东西不一定是历史上的, 也可以是现实中的。 (2) 尽量让学生观察。观察是学生实施思维创新的“窗口”。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观察的环节, 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实地考察遗址等, 让他们通过发现、分析, 自己掌握、创新。 (3) 尽量让学生动手。有的教师认为, 历史教学只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行了,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动手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展的智慧在手上。”由于历史教学传授知识环节过多, 有时比较枯燥, 又因中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直观性, 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而在教学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如鼓励他们参与教师备课, 动手做课件、找材料, 上网寻找不同的历史观点和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等。

不应忽视对后进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应加强“后进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 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勇气。目前, 教室里的“后进生”绝大多数的脑子并不比别人差, 在某些方面, 他们还经常超过部分学习优秀者。他们在学习上, 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缺少的是勇气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因而我们要因材施教, 针对这部分学生实际, 创设宽松的思维空间, 设计贴近他们实际的学习内容, 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我国女子中学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 篇8

一、国内女子中学发展历史概述

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学堂。1844年, 英国“东方女子促进会”在中国浙江宁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宁波女校。“教会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 通过办学向中国女童传播‘福音’, 本身是一种文化侵略”, [1]创办女子学校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但是教会女校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现实, 传播了先进的思想, 催生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隔阂, 教会女校初期的招生并不顺利, 社会对“洋人”有很多误解, 对洋人开办的学校也不大感兴趣, 因此教会女校发展的初期主要招收的是贫困女童, 并且免费入学。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增加和人民思想的转变, 更多的中国人接受了女校教育, 教会女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女校不再免费, 学校的招生对象逐渐转向富绅子弟, 开始适应为社会培养上层人物的需要。到19世纪末, 基督教在中国开设的女校有200多所。

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康有为、梁启超主张中国人自己兴办女校, 在他们的支持下, 1898年, 上海电报局长、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校———经正女校。经正女校在学生的管理、教师的聘用等方面都效仿教会女校, 深受教会女校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 经正女校被勒令停办。

19世纪初, 迫于国内外的压力, 清政府开始进行社会变革, 教育的改革也悄然进行, 1907年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 正式承认了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中明确规定了女子中学的合法地位, 此后中国女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女学生成为女子解放运动的先锋和爱国救亡运动的参与者, 女校的发展也适应了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女校的模式逐渐多样化, 女子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大学、女子职业学校等, 教会、公立、私立三种女校模式并立。到1910年, 全国女子学校超过500所。上海的中西女中、圣玛利亚女中、北京的贝满女中、天津的南开女中、沈阳的同泽女中等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女子中学, 培养出宋氏三姐妹 (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 、冰心、张爱玲等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女子。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接管了所有的私立与教会女中, 全国的女中只剩下公立女中一种模式。以上海为例, 解放初共有16所女子中学, 全部改为公立女子中学, 仍只招收女生。例如, 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合并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启秀女中命名为“上海市第十二女子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 所有的女校改为男女合校, 全国上百所女子学校全部消失, 女校发展进入真空期。以北京为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北京有76所中学, 其中女子中学有15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北京市中学生不分男女一律就近入学, 女子中学一律取消, 未留一所。

中国的女校从创立至今,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在长达15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 中国女校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从总体上看, 女校在促进女子教育发展, 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进步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作用”。[2]女子中学的发展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为改革开放以后女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女子中学发展现状概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女子学校重新复出。目前中国大陆共有女子学校40余所, 其中女子中学仅有约20所。

最早恢复女子中学的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改革开放初期,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发现上海市许多重点中学认为女生到了高中阶段没有发展潜力, 不愿意多招女生, 吕型伟先生主张恢复一两所中学为女子中学进行实验。1981年秋季,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开始恢复为女子中学。目前该校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中学, 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学校在培养女子人才方面成绩斐然, 被誉为“女子人才的摇篮”, 是我国最成功的女子中学之一。学校确立的育人目标为培养“独立、能干、关爱、优雅” (IACE) 的女孩, 将来成为“德才兼备, 秀外慧中, 现代化开放性人才”, 学校确立了“国际化、信息化、有个性、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女子高中”的发展目标。

1996年9月, “从宣武师范转制而来进行民办公助试点的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宣告成立, 使北京中断了整整30年的女子中学得以重建”。[3]目前该校已成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公办女子中学。学校坚持“全面发展、因性施教、优化个性”的办学理念, 坚持走教科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 华夏女中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沈阳市同泽高中女中部 (简称“同泽女中”) 的前身是一所历史名校, 由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创办, 并亲任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沈阳市第三女子中学”, “文革”期间被迫停办, 实行男女合校。1989年成为省级重点中学, 2003年5月同泽女中以同泽高中女中部的形式恢复建制, 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所女子中学。

成都市女子实验中学前身为著名的教会学校———“华英女中”,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 其间毕业女生英才济济, 遍布各行各业,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1997年开始恢复办女生实验班, 2004年4月被成都市教委正式批准为“成都市女子实验中学”, 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公办女子中学。

2006年, 在中科院院士杨芙清的大力倡议下, 无锡第一女子中学恢复女校建制, 无锡第一女子中学始建于1912年, 至今已经有98年的历史。目前该校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 以其清新活泼的校园文化、优秀的教学成绩吸引越来越多的女学生就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内分别恢复、创立了近20所女子中学, 有的直接改为只招女生的招生模式, 比如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北京华夏女子中学、无锡第一女子中学等;有的开办女生实验班或者女生分部进行过渡, 逐渐建立女子中学办学体制, 比如成都女子实验中学、沈阳同泽女中等。目前在青海、河北、广东、广西、内蒙古等地还有一些女子中学, 其中有公办女子中学, 也有民办女子中学, 比如内蒙古乌海市慧文女子中学就是一所民办女子中学。

总体来看, 现存的女子中学都有清晰的、女校特色的办学目标;现存女子中学的前身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私立或者教会女校, 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现存女子中学都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作出卓越贡献的女子人才, 在当地享有很好的声誉;现存女校在探索适合女子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探索“因性施教”规律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国内女中发展的一些思考

通过女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大陆女校发展的历

史, 使得女校的发展没有连续性, 这是造成今天大陆女子中学偏少的重要原因。

2. 统一化的教育评价体系限制了学校教育的特色发展, 使得女中的复出和创立进展缓慢。

相比国外发达国家, 那里的女校教育没有简单的重复以前的“淑女教育”, 而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 调整了女子教育的目标, 从而使女子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 女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但适应了贫

困地区和宗教地区的教育需求, 而且也适应了发达地区和精英阶层的教育需求。

4. 女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会继续发展。

男女合校仍是当今中学教育的主流, 到底是男女分校好还是混校好的争论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都在继续。女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告诉我们女校的争论和发展还将继续, 我们还需要通过女中办学的实践, 不断去摸索、总结女子教育的规律。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9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历史课的备课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历史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 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 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 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 在落实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 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工夫, 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 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因此, 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时的侧重, 除了对本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分析与处理外, 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而且力求尽善尽美, 每一个子目怎么讲, 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 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都设计好, 却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学习资料的储备。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学生“被学习”了, 认为历史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死记硬背, 就会对历史课失去兴趣, 最终对历史失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 因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 历史课无处不快乐, 没了兴趣, 历史就是琐碎无聊的知识点背诵。比如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因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学生不是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 我先介绍周恩来的一些外交活动, 由此引出教学内容, 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可以用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概括, 简单称之为“3R”。学生没学过本课知识, 可又想知道是哪三个英文单词, 就会很有兴趣地看书找答案,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还能巧妙记忆,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一举多得。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所以教师在备课时, 要留一点空间, 给学生思考、谈看法、进行讨论的机会, 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切不可照搬教案, 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

教育家张炳生说:“教育就是爱, 爱就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不是教师灌输的, 而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震撼获得。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在于人性化。赵亚夫教授指出:“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课程, 本来就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认识、人的道德情操养成、人的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性化’课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

高一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 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果从高一就能正确引导, 那么三年、三十年甚至终生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不能一味地高呼优秀率, 而是要在教学中贯彻德育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生好好做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 我首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明白: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学习, 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 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想了解什么, 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 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应处理好两点, 一是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要尽量贴近主干知识。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口语化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讲解内容不宜过多, 太多的话, 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覆盖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造成主次不分, 条理不清。

例如, 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 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 问学生想到了哪些问题, 根据他们的疑惑导入新课, 这样学生边看课件, 边讨论,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征, 又紧密围绕课本, 通过活动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历史选修三中东问题时, 有学生很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结成小组, 搜集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 之后再总结, 点评。通过这种形式, 学生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又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掌握了知识, 还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历史课不再沉闷。

总之, 历史教学的原动力只能是历史本身。其实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再现历史, 学生都喜欢听、喜欢看。所以, 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或用其他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 则既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 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会实现人人乐学, 人人爱学, 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培养 篇10

品德教育是从启蒙教育开始贯穿一个人一生的,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宗旨。我们经常所说的教书育人, 不就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吗?所以,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这样, 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一、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从事教育事业多年, 我认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手段, 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一直以来,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 德育教育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品德教育。就历史学科本身来讲, 都贯穿德育教育, 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无论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或世界史, 处处体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还有国际主义等一系列的品德教育。这也成为我们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感。由此可见, 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这也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 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不同时代杰出的历史人物, 以他们高尚的品德, 构成了不同时代的道德风貌和人类崇高的精神文明世界。因此, 在初中阶段, 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中学历史教学就应该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或者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最为关键的, 当然主要是通过历史教材中的道德知识来教育学生。但是我们都清楚, 历史教材所提供的道德品质, 我们是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的, 这是我们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 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 其道德行为表现为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等等, 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从中国道德发展的历史来看, 古往今来, 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熔铸成中华五千年的美德, 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正是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遗产后, 才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主要是继承了古今中外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统一的。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 是历史教学中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也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品德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 主要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 从而使学生本身的行为有个标准和尺度。

历史教材中写进了大量优秀的历史人物和他们各具特色的优秀道德品质,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首先, 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分析, 使学生逐步树立起道德规范, 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 这是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并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分析, 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也是借助于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来进行的。这些形象远离现实, 因此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手段和方法, 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 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使学生身临其境,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情感体验, 让教学起到向导和激励作用。

此外, 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许多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等, 这些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而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等,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历史知识与影视、小说等息息相关,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关的影视资料、小说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情感。

三、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行为的训练

教学中, 在知识和形象教育的同时, 更要注重指导学生模仿和训练。首先让学生明了杰出人物高尚行为的动机, 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如史学家司马迁遭受酷刑仍然撰写史书的抉择,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坦然面对捕杀的抉择, 邓世昌在军舰中弹下沉时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都是很好的教材。通过教育和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结合实际生活, 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和自我道德教育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篇11

关键词:乡土教育;中学生;现状;对策

一、中学生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

1.历史课程中忽略了乡土历史

在很多中学生目前所使用的历史课本中,对于乡土历史并没有进行教学方面的相关规定。在以前中学历史的教学大纲当中,对于乡土历史曾经进行过教学时间上的规定,规定乡土历史的教学时间应该在八个课时左右,但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则是对乡土历史相关教学时间不作规定,这样一来就导致本来就少的乡土历史教学时间更加少了。在中学历史当中,学生所使用的课本中往往是对我国整体的历史进程进行了介绍,对于乡土历史的介绍基本上没有,教材上对乡土历史也不作要求。一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严格根据课程标准执行,课程标准中少了对乡土历史的规定,老师就不会在课上对乡土历史进行介绍。

2.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实现

课程标准中与乡土历史有关的部分往往是在章节末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活动”往往是要求以实践的方式来对乡土历史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比如,在某个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历史进行考查。但是这些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实现,这些教学活动难以实现的原因如下:首先,在课程标准中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比如教学活动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前提,即有条件的同学可对其进行考查,但是很多地区中历史遗迹都与学生所居住或者是上学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出于安全考虑或者是其他原因,学生可能不会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其次,学校并不会组织统一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学活动并没有强制要求,而很多学校考虑到组织学生对实地进行考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因此,学校并不统一组织教学活动。

二、中学生乡土历史教育的对策研究

1.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乡土历史进行渗透

要各个环节中对乡土历史进行渗透,首先就需要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教学计划。将国家要求的教材与乡土历史进行结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在导入新课时进行渗透。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某些情境或者是某些话题来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对乡土历史加以利用,在新课导入的时候进行乡土历史的渗透,学生往往对新的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地,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渗透乡土历史势必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讲授教材时对乡土历史进行引用。在历史课程的学习当中,主要是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进行系统地学习,对于乡土历史不能详细地进行学习,但是在历史教材中势必会对不同地域的历史都有所涉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地引用乡土历史,教材上所涉及的某个与乡土历史相关的点都能够从中引出对乡土历史的学习以及认识。(3)在考试中设置一些与乡土历史相关的题目。学校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测试,而这些测试的命题往往都是学校自己进行命题的,学校可以在对试卷进行命题的时候对乡土历史的相关题目进行设置。学生也会由此对乡土历史有一定的重视,进而对乡土历史有更加重视的态度。

2.在课外活动当中开展乡土历史教育

很多学校都会进行课外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都是实践形式的,不拘束于课堂的。学校在组织历史课外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充满地域色彩的,有着浓厚地域文化的一些遗址遗迹或者是博物馆进行参观。这样学生对于乡土历史的了解就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或者是书本上抽象的内容的,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乡土历史进行了解,也能够加深对乡土历史的印象。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展开历史教育活动是学生对乡土历史进行了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乡土历史教育在目前的教学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遭到忽视。乡土历史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印记,乡土历史不应该被忽视。我们要提高对乡土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中学当中,中学生对乡土历史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对乡土产生深厚的感情。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理念,加强乡土历史教育的

渗透。

参考文献:

[1]顾月仙.新课改乡土历史教学的探究[J].中学教师论坛,2007.

历史图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历史图画,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图画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历史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多采, 据不完全统计, 新编教图画约在300幅以上, 占教材的2/5的篇幅。这些历史图画是形象化的直观教具, 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是强化历史课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发挥它的作用, 那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 认真探讨历史图画在教学中的运用,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成为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历史图画的种类以及其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一) 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画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文物图。如朱德挑粮扁担、东汉集市画像砖、战国编钟等。2、历史人物像。如孔子像、孙中山像、毛泽东像等。3、历史遗址图。如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圆明园遗址、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4、历史古迹图。如明长城、故宫大和殿、河北赵州桥等。5、历史漫画和历史想象画。如时局图、快乐地聚宴呵!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英帝国主义的野心等。6、示意图说明图。如西周宗法制示意图。7、历史地图。如春秋列国形势、清朝的疆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百团大战形势等。另外教师根据需要绘制的示意图, 灯片等也属于历史图画。

(二) 历史图画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材中的图画, 或以浓重色彩渲染战争场面, 或以简洁线条勾勒人物神貌, 或以严谨的构图描摹器物的形态, 或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形象的历史现实, 这些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故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图画, 会让学生情趣盎然, 思维活跃, 兴趣倍增。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为课堂教学服务, 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 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增。

1、运用于导入新课, 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的导入新课对于上好一节历史课来说, 其关系十分密切, 一堂历史课, 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上好课打下基础。所以, 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导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它将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选择一张内容相关的图片, 做直观教具导入新课, 既形象又直观, 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导入, 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观的教具加上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 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如讲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一节, 可由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烧地契》一图, 从讲解这张图的背景、含义入手讲新课———土地革命路线。再如, 讲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 首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因股票交易破产被迫廉价出售的汽车》由学生来观察这幅图出现的背景, 作为高中生是能够看懂这些英语的, 就从这些英语来分析, 从而能轻易地引入股票市场, 导入到经济危机, 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从而与新授课自然衔接。

2、运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问题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许多内容单凭文字叙述学生较难理解, 这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除此之外, 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概念, 理论性强, 往往难于理解, 对于这些内容, 教师有时反复讲学生也不一定掌握, 甚至越讲越糊涂, 往往重点不易突出, 难点不易讲清, 运用教材上的示意图, 或者教师自己设计的示意图, 配合教学, 则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些图示能起到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的效果。如讲西周宗法制时, 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指导学生看图, 教师讲解, 很快就能使学生掌握宗法制的内涵, 胜过空洞说教, 反复比喻。省时、省力, 效果又好。

3、运用图画补充文字表述的不足, 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认为, 学习知识的过程, 就是接受、加工、储存和运用信息的过程。语言能传递信息, 图表也能传递信息。文字与图画都能表述历史, 但它们表述的方式不同, 各有长短。人们说人教版新一代历史教科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文字与图画表述同一历史内容时, 它们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另一层是文字与图画表述不同历史内容时, 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是时, 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5%、味觉占1%。学习同一个内容, 教师采取纯讲授, 学生在三个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纯视觉观看, 三个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 三个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后, 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说明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前两者之和。可见利用图画进行直观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对于复杂的信息来说, 图表比语言传递的快。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问题用语言表述非常抽象, 难以表述完整的形象, 结合图画, 则可以把抽象的内容通过图画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既弥补文字表述的不足, 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正是为了通过学生的多种知觉感官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如历史想象图《四知图》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清政府把路权收归国有, 然后卖给帝国主义的事实, 学生一看就能知道所谓的“路权国有”的本质。

4、拓宽历史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教材上的大量图画, 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有课文内容为依托, 但是不可能一一叙述。学生通过谈这些图画, 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义,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还能通过这些图画证明历史、解释历史、再造历史形象。达到“左图右史”的效果。运用文物古迹图, 再现历史的真实情况, 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用历史想象图, 充实课文的内容;再如《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这张图片兼示意图, 图中所示大都会和手工业城市一目了然, 把隋唐时期各个城市的特色手工业等信息尽收眼底。再如《清明上河图》这幅由北宋张择端所画的著名风俗画,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用它来学习北宋的经济状况, 可以说在教学上是又省时又省力, 还能大量增加学生对北宋时经济的直观历史感受, 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二、运用于进行思想教育

中国历史教学担负着双重的任务, 既要向学生传递历史基础知识, 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奋发进取的合格人才。中学历史教课书中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画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材料。这些图画具有生动、形象、鲜明, 符合初中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因此, 我们应充分运用图画熏陶、感染学生, 使他们受到形象的思想教育。

历史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历史课本上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历史图画能够把这些内容更生动、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效果往往会比空洞的说教强几倍。这些图画所描绘的历史事实熏陶、感染着学生, 使他们受到了形象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深刻挖掘历史图画所蕴含的思想素材,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可以起到生动、形象、深刻乃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讲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暴行时, 以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对比着在学生面前展示, 学生就会受到极大震憾!他们会产生对祖国无比的热爱, 对侵略者无比的憎恨的感情, 树立为国雪耻、振兴中华的决心。因此, 运用图画进行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

历史图画还是美育的一种,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 通过历史图画的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健康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获得美感来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三、运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能力总是与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能力的分类也是按活动类型分的, 中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活动时, 历史思维能力是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决定性因素。历史学习若按能力类型可分为阅读理解、阐述解释, 鉴别评价与问题解决。因此, 我们可以提出阅读理解能力、阐述解释能力、鉴别评价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这四项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要依靠三种水平的平衡发展。一种是再现性水平, 指对史实的记忆能力;二是逻辑水平, 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三是造水平, 指重新组合史实, 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历史图画是培养这三种水平的工具。历史图画是一种直观材料, 显示的是历史现象, 有的本身就是史实的再现, 这就为培养学生以史实为基础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现象揭示本质要靠逻辑思维来完成。教师利用历史图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以验证假设, 使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思维活动,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逐步提高。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他们在学习水平、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同一张图画在不同的学生看来会有不同的感受, 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对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图画还能运用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地理空间观念。运用历史地图, 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的概念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一开始就注重用地理空间概念去思考历史问题, 把历史事件人物等放在历史地理的空间中去, 既能增强历史感, 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地理空间观念。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就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的测试, 也更加注重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历史图画正是高考文科各科知识的结合点, 因此,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图画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高考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四、运用历史图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围绕主题、把握分寸, 合理取舍

在教学中利用历史图画, 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紧扣学习的主题和研究课题,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切不可超越教学目标乱加发挥, 甚至是主观臆测, 牵强附会。如果运用的不好, 反而会把学生的思路叉开到其它地方去了。如那些曾经对历史的进步作过重要贡献或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是讲述历史必不可少的内容, 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图, 适当介绍和补充一些性格特征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对这些人物有深刻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看历史人物图, 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人和这个人对历史所作的贡献, 而不是记住他的的外表、长相、穿戴。如果把握不准, 就很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紧扣正文、充分利用

在教学中利用历史图画, 要特别注意突出重点, 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历史图画是课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和延伸, 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 使用是必须紧扣正文, 充分利用, 尽量做到叙述精练、描绘贴切, 讲解有所侧重, 以突出重点, 使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与历史图画的直观形式能互相补充、互相照应。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否则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李敏, 《教师教学基本功》[M]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年版

[2]冯克诚等,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3]阳谷、陈风, 《中学教育文萃》[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于右西, 《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5]林崇德等, 《历史教学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 2001年版

上一篇:系统方式下一篇:文化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