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运用(共12篇)
历史教学运用 篇1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教学效果的提高, 除了要求执教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 还有其他许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也有些教师由此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崇拜者, 离开了电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对此, 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如运用得当就会相得益彰。
历史小品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课堂为基本阵地,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体验, 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发展。它通过把某些适合表演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或阅读材料改编成舞台小品的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小品。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 都要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并就此展开讨论, 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教材[1]。
历史小品走进课堂, 确实能给历史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生气。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历史小品及其效果来谈谈它的积极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因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历史课堂上表演小品,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下就把历史展现到了眼前,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趣味,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课的距离, 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历史课学习。每次设计历史小品时, 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都争着表演历史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齐放, 呈现“白家争鸣”的特点, 各个学派的主张难以掌握和理解, 为此我编排了几个历史小品进行表演:1) 苛政猛于虎;2) 三人行必有我师;3) 老子以柔克刚;4) 孙子训练宫女。这样有趣的历史小品,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避免了历史课的枯燥乏味,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历史知识点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 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无法记住。因此, 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就不仅要让学生听、读、说, 还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做到融会贯通, 就需要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做到师生互动, 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召开了四次大的国际会议, 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学生比较头疼。为此我编排了小品, 一方面让一些学生表演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另一方面“几个大国首脑”, 面对当时形势商讨应对的办法。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积极讨论、商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历史小品,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 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一个小品表演往往需要几个学生团结协作, 才能共同完成, 因此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正在表演的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 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品可以使学生提高其遇事的应变能力, 还有语言表达能力[2]。历史小品的编排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深入掌握知识的空间, 并且这个空间是活跃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历史小品的表演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1]。
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历史小品重在学生参与活动, 没有成功与失败, 教师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在组织《春秋战国的纷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品时, 演绎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角色的学生非常投入, 动了真情, 流了泪水, 非常感人。学生正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会, 不仅了解了当年越王勾践为了雪耻称霸的艰难, 而且实现了自我教育,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历史小品的选取
历史小品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但选择历史小品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
(1) 历史小品的选题, 要尽可能选择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 商鞅变法,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
(2) 历史小品剧本的编写, 要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编写。编写的要求:1) 是主题鲜明, 依托教材, 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2) 是精而短小, 品而有味, 能给学生一定的教益和启发[1];3) 是要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虚构、夸张。如小品《昭君出塞》,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 不能颠倒事实。另外, 要突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 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 (3) 历史剧本的台词, 要简洁生动, 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幽默。
(4) 历史小品的演员, 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5) 历史小品的情节, 要符合历史事实, 易于表演, 难以表演的就运用旁白解说。
(6) 历史小品的表演, 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还需要全体同学的配合, 这样效果才好。
(7) 历史小品的导演, 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表演不能要求过高。
六、历史小品运用误区
历史小品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感知历史事件, 了解历史人物。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但它也有局限的一面, 不能走进误区。
(1) 历史小品的编排非常耗时费力, 一学期中在一个班不宜多搞, 可以在所教的年级班级中共同享用[3]。
(2)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长, 要短而精悍, 内容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闹, 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4)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密, 要突出主题。
总之, 历史小品有利于开拓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也符合中学历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伟东.中学历史课堂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 2004, (6) :93-95.
[2]白桦.小品走进课堂的辩证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 (9) :28-29.
[3]吕春霞.自排小品来上课[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0, (Z1) :21-23.
历史教学运用 篇2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重要前提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规律。
《诗经·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则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前夕,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712—741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2、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残生活。
这类题材的诗歌,从《诗经·魏风·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始,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隋末的《挽舟者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尧臣的《陶者》、王安石的《河北民》,直到明薛论道的《不平》,钦权阳的《税官谣》、清魏源的《江南吟 》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等,举不胜举,比比皆是。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卖牛纳税拆屋炊”(苏轼《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苏舜臣《城南感怀呈永权》)的悲残生活。
3、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千方百计地在经济上对奴隶和农民进行 敲骨吸髓的剥削和政治上残暴的压迫。而“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 统治”。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暴精神和壮举,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这类题材的诗歌,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表现了积蕴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愤怒和诅咒,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东汉末年,流传于民间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采用拆字谜语 1的形式,隐含了“董卓死”的寓意,表达了人民对专权祸国、制造战乱的奸臣贼子的仇恨。其二,反映了被压迫者揭竿起义,用革命的手段反抗统治阶级、推翻和改造反动统治的事迹,歌颂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论。”(屈大均《读陈胜传》)这首诗不但概括了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被征戍边,鱼腹丹书,夜半狐叫等 主要史实,并盛赞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功第一”的历史功绩。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隋末首义的《隋大业长白山谣》、唐黄巢的《菊花诗》、元末的《松江谣》、明末的《税官谣》、洪秀全的《述志诗》等等。
4、表现了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压迫和侵略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国殖民侵略前赴后继,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 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首义和团揭帖,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除教灭洋”保卫国家的爱国壮举;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藐视敌人,敢于同其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中国军民剿除倭寇的《舟师》、《登盘山绝顶》,表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复台诗 》,表现抗英斗争的《三元里》等等。
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还有一些诗歌表现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有的诗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勇敢和不畏劳苦,如表现大禹治水的“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人海流 ”。(苏辙《涂山》);有表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密切关系的,如反映昭君和亲,促进民族团结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张仲素《王昭君》);有表现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大智大勇的,如反映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汪遵《西河》等等。
二、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主要表现
1、有利于课程的导入。每节课的导入,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情趣很快的调动起来,可以为一节课定下一个良好的基调,也可以把前后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诗词正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诗词来导入一节课,一是引入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讲红军长征,教师即可通过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导入课程,使学生对长征有着更直观的印象。二是通过对熟悉的诗词中的一些问题设问,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以引起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真相的兴趣。比如讲唐朝盛世一课,可以引用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开元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为什么唐朝会出现杜甫描绘的这种丰硕的景象?”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些诗歌,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所反映的同一历史则是通过对丰 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底状况”。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
其境的感觉,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残场景。若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躁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老古董,青年学生对它不太感兴趣。加上初中阶段又学过历史,因而高中阶段学习历史,学生认为是“炒现饭”,更没有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历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一首诗词、一幅对联,往往可以吊足学生的胃口。同时运用诗词对联,学生会有“阳春白雪”的感觉,自信心也会提高。讲解北宋灭亡这一知识时,板书岳飞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分析这首词的大意后,抓住“靖康耻”来讲解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当今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得培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诗词对联能促进学生的这一思维。例如赤壁之战讲完后,板书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沈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再板书辛弃疾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让学生思考杜牧和辛弃疾的观点,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5、有利于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师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由于资料的缺陷,有时难以让学生信服。而适当运用诗词对联,往往可以受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评价隋朝大运河,可以引用4首诗词:①胡曾的《卞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②宋元鼎的《炀帝冢》:“帝业兴旺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③李敬方的《卞河直进船》:“卞河通淮利则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④皮日休的《卞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学生对此议论纷纷,大大活跃了思想。
6、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俗话说:诗以言志。诗词对联常常是作者高尚品德的写照。学习历史人物,辅以诗词对联,学生会自然而然萌发出向历史人物学习的念头,从而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效果。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毛泽东等。
7、在教学的总结上,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引人入胜的开头,对于激发学生,引起兴趣,提高求知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更是余味无穷。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中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一节,最后引用谭嗣同的《有感一首》:“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既是对本节内容的高度总结,也为下一节谭嗣同等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戊戌变法作了很好的铺
垫。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节末尾,则可以引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现出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豪迈气派,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四、运用诗歌优化历史教学的注意事项
需要说明的是诗歌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是有明显区别的。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实性上,与历史教材是有差距的。同时有些“史诗”中流露出明显的阶级偏见和不健康的思想情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时,要摆正“史”与“诗”的关系,要对其进行精心的选择,并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进行恰当的处理。
1、把握好诗歌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历史教材基本上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诗史”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强学习兴趣的有益补充,处于辅助地位。况且,从《诗经》算起,从古至今,保存下 来的诗歌可算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多数诗歌,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 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前,按照“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的原则。对庞杂的诗歌进行认真的甄别,仔细的筛选,选取那些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对教材起到注解、补充、深化的“点睛”之句,揉进课堂教学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历史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2、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处理“史诗”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诗歌也表现着一定阶级的意识,明显地带有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因此,对引入课堂的诗歌,除要对其丰富的内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外,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阶级分析,鉴别其表现 出来的阶级性和思想倾向,在吸收、借鉴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同时,摒弃其思想倾向上的消极性、腐朽性和反动性。在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有人在尚书省门上贴了一首诗歌:“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对这首诗,要在肯定其真实反映了农民取得政权后,贵族老爷被打翻在地,农民扬眉吐气的阶级关系大变动的同时,对其代表没落贵族阶级思想,仇恨和蔑视农民政权的反动思想进行批判和摒弃。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要注意诗歌的文学性史实的关系,区别诗歌反映历史时所表现出的文学色彩,使其再现历史的真实。
浅析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 乡土教材 历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81-01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历史课要承担这一历史任务可借助乡土教材,通过乡土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历史教学更接近我们同学的实际生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道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没有不热爱自己家乡的”家乡的人文环境是哺育我们健康成长的乳汁,家乡的仁人志士是鼓舞我们奋斗成才的榜样。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乡土历史呢?
一、用好乡土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乡土教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史教材。
我认为要用好乡土教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与历史教科书的紧密结合
就我所在的地方而言,乡土历史大包括四川、成都,小可具体到新都。在历史教科书上涉及到乡土史中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两方面:
1.重要人物
在新都历史中:主要有四个——明代状元杨升庵、反封建礼教勇士吴虞,抗日名将王铭章、现代文学巨匠艾芜。
在成都历史中:世界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蜀汉的建立者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诸葛亮,北宋提出“均贫富”的王小波、李顺,明末自称“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等等。
在四川历史中: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因维新变法而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刑场的杨锐、刘光第。舍身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
这些人物或与之相关的史实都是学生历史教材上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会紧密结合历史教材来讲述,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讲抗日战争时,讲到台儿庄战役,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台儿庄战役歼敌1万多人,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川军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中有一个人,他是我们的老乡,更是英勇无比壮烈牺牲,至今他的铜像屹立在新桂湖公园里,他是谁呢?”
同学们都能马上猜出王铭章。接下来我就结合乡土教材将王铭章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了。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讲完后,同学们都自发鼓起掌来,一个个热泪盈眶,他们在向王铭章将军致敬,他们为家乡有这样的英雄感到无比自豪。我觉得这样乡土教材与历史教科书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效果很好。
2.重要事件
其实人与事件都是联系的,在讲人物时很多事件就讲到了。应该看到四川历史上有些重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讲到辛亥革命时我指出四川保路运动时可谓是辛亥革命的催化剂。正如孙中山后来指出的那样:“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面对同学们的好奇,我立刻把保路运动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并强调在成都血案两年后,一座纪念这次血案中不幸死难者的纪念碑在成都竣工,它就是“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9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纪念碑仍然矗立在成都人民公园内,它见证了当年发生在这座城市里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同学们对于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也由衷地感到自豪,并纷纷叫着要去参观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二)认真筛选资料,合理安排时间
乡土史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历史教科书上没涉及到的,对于这些内容的讲述需要注意考虑:
1.在纷繁的乡土资料中学会取舍
乡土资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地理等众多方面,教师应学会取舍。当然取舍的原则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过有些思路可以参考。例如同学们感兴趣的;从乡土史角度需要同学们了解掌握的,包括在当地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乡土人物,历史事件,如出川抗战的川军将领饶国华、李家钰、许国璋,他们英勇杀敌,血洒疆场,谱写了一页页壮丽的诗篇。还有虽不是家乡人,但曾经跟自己家乡关系紧密,有过重要影响的,比如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在成都住了将近4年,创作了200多首诗。至今杜甫草堂成为大家缅怀诗人的一个好去处。
2.合理安排时间
可相对集中用两周时间进行,也可间周安排一课时,穿插在历史课程中进行。
二、开展历史小活动
(一)历史考察——参观重要历史遗迹
亲自游历、参观革命古迹、重要遗址对学习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更有利于学生形象地把握历史知识。历史考察的地点是很多的,大致总结如下:
新都——升庵祠、王铭章铜像及墓园、艾芜雕像
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商代遗址、文翁石室、望丛祠、武侯祠、永陵、十陵、云顶山、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今人民公园内)、薛涛井(今望江公园内)、杜甫草堂等
四川——三星堆遗址、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带领同学们参观三星堆遗址时我印象尤为深刻,同学们非常激动,通过这种面对面地接触,他们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那种来自远古器物所折射出来的文明令他们心底深处受到深深的震撼。“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同学们争论不休,回来后还不断地查阅资料,想了解的更多,这种效果是光通过课堂上讲述远远达不到的。
(二)历史论文写作
以乡土历史为内容,题目自定,论述和介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历史文物均可。通过乡土历史的学习,同学们会获益匪浅。在实际的动手锻炼中,同学们的多种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随时记下学习的心得体会的好习惯。
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 篇4
一、运用历史图片来辅助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对中学学生来讲, 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与此同时, 学生本身的理性思维还是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感性的思维相比成年人来说, 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 基本不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然而教师要是将较为枯燥的历史课程加入生动形象的历史插图, 就会使得历史这个较为固化与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和形象。历史图片因其所独有的直观性和可见性,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历史图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 在谈到我国历史上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时, 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讲到这一工程的奇妙之处, 讲解的渠道应当由三个部分构成:渠道主要是通过鱼嘴分水堤、瓶颈饮水工程与“飞沙堰”洪道所构成。“飞沙堰”是泄洪的主要通道, 排泄洪水是其主要功能。都江堰是泄洪的主要渠道, 将排水以及防洪排沙相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教师在对这些方面知识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往往非常繁琐, 学生基本上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同时学生还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这时候教师要是对所讲解的历史附加上真实的图片, 就会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历史的真相, 这是历史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
二、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插入的图片及其使用的要点
历史图片教学资料,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讲解的内容, 效率较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图片越多越好, 单纯追求图片是不可取的。加以适当数量的图片对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如果将历史的内容完全转化成对图片的浏览, 这样就完全忽略了文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所以历史课本的图片和资料的相互结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对图片资料实施严格有效的筛选和控制
中学历史教学在内容和资料方面较为复杂。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授的只是较少的和表面的部分。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如何更好地理解历史性图片?这就需要对历史课堂穿插的图片实施严格有效的筛选。图片不仅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历史内容, 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历史的发展状况, 同时还需要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历史内容环境下可以切实地反映出历史的真相, 不能将所有相似的内容和图片罗列在历史的文书当中, 这样可能导致对历史的混淆。例如:教师在讲解赤壁之战的过程中, 只需要配备一个较为经典的交战图画就可以有效地达到这种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其配备一幅预期相关的内容图片。可以是现代化的赤壁之战的遗址风景区的照片,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与现代之间所建立起的相互关系。
2、教师应当对图片实施深入性的了解
关于图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教授和讲解, 对学生初中历史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 教师需要通过相应的图片来进行有效的指导。看图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注意对历史课本相关内容或者文字进行有效的补充。例如:在学到赵州桥一课时, 虽然课本上已经标注好了赵州桥的具体结构, 但是教师还是需要配备真实的图片来加以讲述,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生动和形象地去加深对赵州桥的印象。
三、结束语
历史教学运用 篇5
“历史地图准确地标明了历史活动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空间联系,还显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空间变迁的情形。它能巧妙地、科学地包容以上诸方面于一图,做到综合、直观,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尽管历史地图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即使偶尔运用也是一带而过,当作点缀,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地图的价值所在。忽视历史地图教学,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忽略了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历史地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故撰此文,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以便今后教学中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历史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时空里。无论是讲到国家疆域,还是战争形势,无疑都离不开历史地图。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秦朝的疆域有多大;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没有地图,学生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没有地图,学生不会明白近代沙俄占领了中国哪些领土;没有地图,学生想象不出蒙古军三次西征的影响有多大„„历史地图作用重大,而学生的读图能力却不容乐观。上海近几年的初二历史会考,多次考到世界七大区域文明。每次考完后,有些同行就感叹: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在差!填图过
程中,有的学生把古希腊文明成果填到了古罗马的位置上,有的学生则把古巴比伦文明成果填到了古埃及的区域里,甚至还有学生在长江、黄河所处的文明区域写上了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张冠李戴,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对自身进行过反思: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结合地图进行教学了吗?历史地图运用得合理有效吗?假若教学过程中,学习区域文明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文明成果与地图上的相应区域一一对应,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就会增强,张冠李戴的现象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有效运用历史地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方位感,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比如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统一?如果教师仅用文字描述,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最后的结果,学生也许记住了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这一史实,但它到底有多大,学生未必真正的理解;相反,利用《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并与《唐朝疆域图》一起对照,则有助于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再如,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把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的战术称为“关门打狗”,若没有历史地图或没有用好地图,不少学生学会了之后,可能记住了相关的基本史实,而对于战役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战略、战术却很难理解。相反教师若在讲述时首先把“三大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此时国民党已全面收缩战线,其军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的一些大城市里,随后把辽沈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指出东北国民党军队主要龟缩在几个孤立的城市里,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方位感,意识到首先发起“锦州之战”,可以切断华北与东北敌军的联系,断绝东北敌人的后路。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空间概念,自然而然
也就理解了“关门打狗”的含义。
所以说,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 加上初中学生空间方位感也比较弱(女生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图像。而历史地图是感知空间地域的有效载体,如果把叙述的史实与地图有机结合,则有助于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二、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化解难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既抽象又难以理解,老师讲起来深奥复杂,学生听起来晦涩难懂,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疲惫,教学效果不好。而有效运用历史地图,则可化繁为简,既可巩固重点,还能化解难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理解这句话?单靠教师的文字描述,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假若教师利用地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让学生在图上分别找出解放区与国统区,再根据示意图,找出刘邓大军的进攻方向,可以看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表明解放军主动地向国统区发动了进攻,把战场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而大别山地势险要,东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西面是国民党的战略要地武汉,所以解放军此举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撤兵保卫这一地区,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初中教材中类似的教学重难点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说隋朝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武汉会战中国民党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些与历史地图密切关联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在观察地图的同时,发动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师生共同读图、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凡与空间地域相关的重要内容及难以理解的内容,若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地图,则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地图中,既包含着显性的信息,也有不少隐性的信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地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还可以通过地图上的信息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一课教学中,讲到“交子与会子”时,笔者提问“北宋初年都城东京使用什么货币”?由于有同学看到小标题写着“交子与会子”就脱口而出“交子”、“会子”,笔者则引导同学观察《北宋中期货币使用区域示意图》,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交子出现于北宋中期、仅在川蜀一带使用,所以北宋初年东京使用的货币为铜钱。笔者进一步追问“北宋中期川蜀一带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地图上没有这个问题,但若把地图与相关的文字结合起来,则可明白,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在利用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历史地图,获得了图上的显性信息,还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获取了此图包含的隐性信息。
使用历史地图,可以一图多用,提高学生多角度观察地图的能力。笔者讲到《文明的交流》一课时,有效利用《郑和航海船队路线》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图中信息,结果有学生从时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有学生从范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主要到亚非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学生从频率角度,发现郑和下西洋先后有7次;还有的学生发现郑和7次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出发;个别的同学还从显性上升到隐性,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规模很大,反映了明朝国力的强盛„„
利用历史地图时,既可一图多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图,也可以多图并用,把几幅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复习世界史内容时,提供给学生“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前、二战后、苏联解体后的四幅欧洲地图”,打乱次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并说出理由。由于笔者平时教学中注重历史地图的运用,所以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图中国家名称的变化判断出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在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过程中,学生既归纳梳理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在运用历史地图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历史地图。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或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能为用图而用图。至于选哪幅图,怎么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的特点而定,为教学目标服务。
2.指导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这样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由于问题过于笼统,学生或者不知如何回答,或者回答出的问题漫无边际。相反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则更有针对性。
3.图文结合使用历史地图。地图需要文字的解释与说明,文字也需要地图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准确、生动地标出复杂的空间信息,与文字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应当把这种直观、简约、概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利用,使它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好帮手。
历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素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89-02
在高中历史的课本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历史材料,材料丰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些历史材料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表材料,其中包括大量的历史线索与历史事件,甚至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简介与故事,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知识。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习惯,运用材料中包含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义务。
一、运用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历史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因为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而历史兴趣的培养,不是单纯地奖励与竞争这些刺激的形式,历史材料才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大动力。图片材料作为历史教学中的特殊载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图片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
比如在向学生介绍“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展示了八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具有乐观精神的义和团战士;第二张图片是被损坏的义和团旗帜,已经破烂不堪;第三张图片是外国侵略者正在神态专一地炮轰义和团;第四张图片是八国联军登陆,气焰嚣张,神色得意;第五张图片是八国联军神色得意地坐在我国的皇帝御座上;第六张图片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后的北京,断垣残墙,惨不忍睹;第七张图片是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战士,极其残忍;最后一张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学生看到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残忍,让他们不由自主的产生呼唤和平、增强国力的想法,更加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历史的欲望,达到“课开始,趣味生”的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想象。不过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发性比较强,教师还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否则这种自发性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教师要想尽办法将这种自发变成学生的自觉。
二、巧用时事材料,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建立一种以生活为基础,以历史知识为支撑点的教学模块。历史教学中事件虽年代久远,但是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不过据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对历史学科并不是很感兴趣,乏味枯燥,没有用处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评价。现在历史教学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能将时事材料与历史课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必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比如在教学“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这一课,其中谈到了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笔者就为学生介绍了“9·11恐怖事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这两个事件进行分析对比与讨论,找出两者存在的必然联系。学生听后立即来了精神,都兴致盎然地讨论起来。很快,学生就经过分析总结,得出了结论:恐怖事件的发生,跟美国长期实行霸权主义是有直接关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根源很深,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在美国的霸权主义压制下,很多弱小的民族和国家早已怨声载道,但是又对强国无计可施,只有采取极端的措施进行报复。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以大欺小、飞扬跋扈。可见,通过这一时事材料,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内容与危害,认识到美国政府一定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虽然是对过去事件的分析与描述,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就是以史为鉴,但是教师要善于追本溯源,实施逆向推理,利用当今的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
三、利用影视材料,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近年来,很多影视巨作都是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制作的,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历史知识与科技融为一体,音图并茂、视听兼有,不仅帮助教师改革了课堂模式,还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对历史影视资料的热爱,要远远超出历史课本。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历史影视材料,在欣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尊重历史的态度。这样,一定会将学生的历史情感激发出来,给高中历史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课堂效果也会变得事半功倍。
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林则徐》,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殖民者利用外交与武装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扩大了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大量鸦片的涌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白银外泄,物价飞涨,影响了清政府的统治。湖广总督林则徐对鸦片深恶痛绝,主张严查禁止,在他上任期间,严禁吸食鸦片。他逮捕烟贩,成就显著,尤其是在虎门销烟的场面,恢弘磅礴,其中饱含爱国主义精神,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震撼了学生的内心。影视资料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影响了学生。
可见,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对历史课堂产生好感,变得好学、乐学。这不仅可以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不过教师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那些篡改历史的三流影视,它是对历史的荼毒,扰乱了历史这汪清水,严重影响学生对历史的辨别能力。
四、巧用故事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学生,肩上的使命和任务比较繁重,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即使对历史不感兴趣,学生也会被动学习。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教师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死命的教书,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将知识硬往学生的脑袋里灌。其实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历史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丝毫活力。如果给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讲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目的是炫耀明朝国威、寻找惠帝和寻求奇珍异宝。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随身携带的还有大量的金银和玉器。即使郑和下西洋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么昂贵的外交真的值得吗?最后,郑和的航海活动不得不终止,原因又是什么呢?当笔者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有的说统治者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有的说这样的买卖真是亏大了,还有的说航海结束就是因为统治者一手操办……学生在故事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历史课堂,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此,学生不再讨厌历史,而是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不过,教师在利用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不然对所学内容没有任何的说服力,也不能准确地印证历史事实与结论。同时,历史故事还要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要尽量将故事讲得简短、精炼与生动。
总之,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材料,改变历史课堂的呆板与乏味,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文化瑰宝,用历史素材去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从而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云华.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素材中提取历史信息[J].中学教学参考,2014(25)
[2]李民弟.利用历史素材对中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25)
[3]张建初.给你一支生花妙笔——高考历史素材的活学巧用[J].中国校园文学,2008(9)
历史教学运用 篇7
一、历史图片在历史学科中的含义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改。历史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近年来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变化, 其中对于历史学科中历史图片的存在,一直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知识来源。历史图片在教学中能够以传达直观、生动、丰富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的文字进行附加说明和解释。由于高中课程相对单一乏味,因此历史图片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并提高整个课堂的课堂氛围。通过图片可以将历史知识进行全面而丰富的描述,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的综合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导和引导学习的作用。
二、历史图片在历史课程中的地位
高中历史教材中,是文字和图片交叉编排而成,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历史课本中关于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安排中,历史图片所占的比重与历史文字描述相协调统一成正比。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教材的改革完善工作中,非常重视课本中图片对于整本教材的重大意义。 一段历史知识的文字介绍,在配了相对应的历史图片后,不仅能够更生动地反映事件,同时更能从图片中看到更多历史的补充知识。例如,在历史课文中学到1937年日本人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如果在这一部分的历史文字中只是对日本人在南京当时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描述,而没有相对应的日本人当时屠杀中国人的行为的历史罪证图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能非常深切感受到这场日本人大屠杀的罪恶对中国人民的侵害和残暴程度,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并反思历史。
三、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补充
在教师进行历史课程的安排中,对学生进行文字知识的引导学习时,也不可忽略历史图片在教学中对学生所起的引导和辅导作用。据有关心理学反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在幼儿期、少儿期以及青少年时期,直观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历史课程学习中,虽然历史不可重复发生,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发挥他们足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深度,挖掘能力,将过去的历史重现。这种过程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加深对学科的内容学习。
四、历史图片对学习经验的补充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发展史,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图片对前人的生产生活有一个信息的收集以及了解,同时能够通过历史图片更为形象地深入到历史发展中去,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学生通过历史图片的直观认识,能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观和人生价值观,懂得新时期新时代的事物与人文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内容,同时让他们增长了很多对于过去历史发展中的经验认识和学习。
例如,我们在学习原始社会这个部分的知识时,原始人钻木取火的过程就表达了他们所拥有的智慧和能力。其中课文中所对应的历史图片,是一个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情境,通过这个人的着装和头发以及当时周围的环境,就能从这张图中看出原始社会的环境和社会生活状态。这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历史教学运用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微故事,教学方式
历史作为初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记录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历史微故事虽短但情节生动可感,有着较强的趣味性,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时将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微故事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以下几种将历史微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科学选取历史微故事
历史微故事能够有效辅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在进行历史微故事选择时必须以史实为基础,不可选择胡编乱造、歪曲历史的微故事。比如进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的《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后进行夏、商、西周三朝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奴隶制,可以讲述历史微故事,告诉学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随后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建立西周。西周在政治上实习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动乱发生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样通过微故事将夏、商、周的王朝更替过程介绍清楚,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奴隶制的了解。
二、适时将历史微故事引入课程教学中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历史微故事的选材,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微故事插入进去,使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微故事紧密结合,从而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的《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微故事为学生讲述鸦片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危害,接着引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当时清政府因无力反抗而被迫签下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了解了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完这节课的感想,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实践表明,将历史微故事适时引入教学过程,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生动讲述历史微故事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微故事时,应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历史微故事中认识历史。比如进行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妥协的电影片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和会”以及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为使学生深刻了解当时的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微故事,为学生生动描述爱国学生的举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全国人民的愤怒之情。这样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历史微故事讲述,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四、利用历史微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重难点进行拆分讲解,以讲述微故事的方式突破重难点。比如进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经济危机”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政局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经济危机为何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接着教师为使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可以进行知识点拆分,将经济危机拆分为标志、特点、灾难,并引入历史微故事《黑色星期五》,为学生讲述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历史微故事,学生了解了当时经济危机所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力之大。教师接着可以讲解罗斯福新政,将罗斯福新政拆分为新政目的、中心措施、效果、启示,并以历史微故事讲述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群众生活,使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回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可见,利用历史微故事突破知识重难点,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历史教学运用 篇9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相对其他主科的分值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历史就是简单的背诵的文科学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器。至此,教师就要积极革新传统教学、大胆引入新的教学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通过将历史图片资源引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感染力。同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展示给学生,将历史故事及人物形象真实再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及批判思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再遥远,而是近在身边。
1.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多是停留在传统的文字类教学和故事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图片、影视等等教学模式就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可能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并感觉历史的学习较为遥远。再者,教师过度的将精力投入到班级的升学率、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往往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严重违背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阻碍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综合素质化人才的培养战略。最后,教学资源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的依赖课本教学。对于开发教学资源力度不够,放不开手脚。可能碍于升学率的影响,很多老师不敢创新教学模式,不敢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2.历史图片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意义
首先,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丰富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课堂资源多样化,丰富课堂结构。而历史图片很多都是对生活、社会、历史故事、人物的真实再现。这就对丰富历史课堂教学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直观的将历史情境真实再现。再者,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感染力。由于历史图片具有真实的将历史故事再现,对学生的感知能力都有极强的冲击力。最后,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涯的关键阶段,做好学生的认知转型及心理审美都很重要。如果简单的单一教学模式,必然会对学生的历史的感知能力培养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飞夺泸定桥”图册“, 南京大屠杀”图册等等。这些图片就可以直观的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历史图片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通过历史图片导入教学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课堂能否有效进行,做好课前导入就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展开历史课堂教学之前,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源,进行课前导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直观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认知能力。例如学习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第十六课《抗日战争》时,为让学对课堂内容提起兴趣、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选取关于南京大屠杀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通过图片的残酷、艰难,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后文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3.2 通过历史图片充实课中教学环节
历史图片一般是取自历史, 但又不同于古板的历史书籍。其具有更加直观化、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更能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例如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单纯的文字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心灵上感触。所以在课程安排时,教师可以收集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会晤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艰难和领导人为外交做出的努力。借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冲击他们的内心感动。进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研读历史课本。
3.3 通过历史图片拓展课后知识视野
当前,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很难挤出时间对课外历史作品进行阅读。即使有时间也很难对书本产生阅读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图片设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主的在课后查阅资料,找出照片的出处。这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历史知识面。
4.总结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历史教学 篇10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
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是当前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一种最普及的方式。历史学科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而利用计算机可以创设同样的情景, 让学生得到真实的情景体验, 并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进行情景创设, 还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的环境之中, 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如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东沟海战”, 可剪辑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当时激战的场面: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 清军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 邓世昌驾舰直冲敌舰的壮举, 配上生动感人的旁白,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切身体会了爱国精神, 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历史学科教学难点
历史学科中,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性概念, 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性问题。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通过视频文件和图形文件的动态演示, 加上生动的讲解, 能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心境中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比起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如在历史实践活动中, 我给学生的课题是“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 这是一个综合性课题, 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的内容, 还涉及地理、生物等学科。工业革命的内容教材上虽有但涉及较少, 关于其影响也只提到了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因此, 要完成此课题必须大量查找课外资料,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在研究型课程中, 许多学生已经能利用网上资源围绕选题收集资料, 下载并保存有关资源, 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资料等。学生从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索材料, 对工业革命有了全面的了解, 并经过综合分析认识到了在现代工业发展的同时, 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大大拓展了知识面, 培养了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及分析能力, 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历史教学手法
经过教师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后,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 使传统的“一张嘴”式的干巴巴的说教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 使抽象变得具体形象, 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 “静”变成“动”。这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如在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 用大屏幕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相关片断, 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 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 而且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了当时林则徐用海水和石灰来销烟的方法, 较之传统教学法 (教师口头描述) 效果更加到位, 达到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并学会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及网络通讯工具协商交流。旧的历史教材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 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 学生观看为辅, 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研究性课程的设置正是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种必要且有针对性的积极活动。网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讲授完“马关条约”相关内容后, 围绕“李鸿章是治国之能才还是卖国贼”的议论主题, 要求学生登陆网站, 收集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 结合自己的观点, 写出一篇历史小论文 (培养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各种信息, 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 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其生存的时代, 学会了结合历史环境评价人物, 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历史教学运用 篇11
关键词:社会史观;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科书的时代特色同样愈加鲜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应该分析重大历史问题,还应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多元史观对待历史问题。
一、社会史观的具体内涵
1929年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创办《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被认定是社会史观作为真正一门科学的开端。英国著名学者屈威廉曾经在其著作《英国社会史》之中明确表示:“社会史是一门除却政治的人民历史”。在国内,真正意义上面的社会史观起步于20世纪初期梁启超。梁启超云:“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朝廷而不知有社会”,这一社会史观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冯尔康先生的《开展社会史 研究》标志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开展。社会史观则主要将视角集中于除却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方面之外的所有问题,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城市进化历史、人口流动历史、习俗变迁历史、婚姻家庭历史、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展史、社会发展保障史等等。在众多社会史观的研究选题范围之中,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因为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紧密联系,其意境成为社会史观的重要研究核心之一。
当然,由于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与政治经济的联系十分解密,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等等特点,这使得高考命题专家对于其十分青睐。近些年来,以当前国际社会以及国内社会热门现象为切入点,以社会史观方面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的高考试题已经成为近些年来的流行趋势。
二、社会史观构建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社会史观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甚至涉及到学生身边的故事。毕竟社会史观考察的交通通讯、风俗礼仪、衣食住行等等。历史教师若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结合图片视频,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印象深刻。国内高考历史命题专家黄牧航教授曾经研究:“社会史观的核心问题在于民众福利和社会保障。从本质上面而言,社会问题的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其大致包含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变迁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社会政策史等等” 。
① 自然灾害时的社会问题。例如中外古今水灾、旱灾下引发的政府救灾问题
② 动乱时期的社会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农民战争,鸦片战争前后的“鸦片烟毒”,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的殖民化或者奴化,经济危机时期的社会问题等等
③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促进全球经济迈向工业文明,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在教学实践内容选择上面,应该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标准》对于社会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视。在高中历史(Ⅱ)专题四之中,明确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题,充分体现出社会变迁史、社会习俗史、社会生活史、社会政策史以及社会问题史等等内荣。除此之外,从近些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以社会史为视角进行命题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例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使用女童为例;2008年江蘇卷,1869年《教会信报》的记述反映出晚清社会思潮相互膨胀,社会风尚之中进步与保守并存;2009年海南卷,汉到隋“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导致社会风气转变,人物辈出;2010年上海卷以世博会为契机,通过比较分析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的面貌,体现上海城市的百年变迁。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通过呈现县志、民国教材以及史学著作等等各种文献资料,考察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过程之中普通城镇居民的生存状态,考察的则是社会史观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引入社会史观内容,不但必要且十分迫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史观”意识,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对待问题,则会更加适应当前史学理论更新以及其对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7.2.15.
历史典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历史典故,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形成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认同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 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 中学历史课堂要实现真正的改革, 就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如何让学生改变对历史厌烦, 甚至是不想学的现状, 转变学生的思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知识, 采取一切手段, 丰富有限的教学资源。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丰富, 有一种东西至今令每个人朗朗上口, 记忆犹新。那就是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历史典故。一个典故蕴含一段历史。有些中学生即使厌学, 也能随便说出几个历史典故。对于典故背后蕴含的哲理, 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中的典故, 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感受历史知识中的人文力量, 有心理的体验与精神的震撼, 从而达到历史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巧用典故, 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
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 加深记忆。如在教学秦末农民战争时, 可以扣住典故“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让学生充分想象农民起义的场景, 起义准备仓促, 装备简陋。再如, 分析“淝水之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及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如果从前秦拥军八十七万与东晋八万士兵的敌对、双方军队的具体组成来分析的话, 则效果不如用一个典故“投鞭断流”来得好。投鞭断流典故, 具体讲述的是淝水之战前, 前秦皇帝站在淝水之边, 说了一句话, 从此成为典故。即“以吾之众旅, 投鞭于江, 足断其流”。引用这一典故既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势, 前秦人马众多, 兵力雄厚, 又形象地描绘出前秦皇帝的骄纵自大。在讲到战后时, 如果用一个成语“草木皆兵”补充, 则更能说明当时以少胜多的情况。“草木皆兵”正是双方对阵时, 前秦皇帝登城时看到的场景。东晋部队整齐而精锐, 又看见八公山的草木好像人形, “此亦勃敌也, 何谓少乎?”他以为那也是东晋的军队。这样, 仅仅两个成语就把淝水之战的部分情节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人, 有事, 有前奏, 有结果, 有败因。学生不仅轻松记忆, 而且记忆得比较牢固。
二、巧设典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历史教材中的典故生动有趣,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大量的历史课堂教学事实表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 很多老师只注重被列入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 只强调对考试知识点的机械化记忆。对教材上的历史典故和相关的史料, 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或是作为课外阅读, 这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产生重记忆、轻理解的情况, 引起重接受轻思考的一连串反应。这不但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还使得学生难以摆脱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而滋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历史课内外的典故十分感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通过设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新, 敢于发言。此外, 除了对课本的现有典故进行设计外, 还把搜集资料和典故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在课外历史典故的搜集过程中, 增进师生友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动脑, 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三、运用典故,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列宁说过,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来自对祖国的深刻了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东西, 如丝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引以为豪的东西。同时, 在这段岁月中, 还涌现出许多为国奋斗、捐躯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故中, 可以见到他们留下的身影。如勾践“卧薪尝胆”, 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岳飞“精忠报国”, 班超“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等等。这些英雄人物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是深沉而饱满的。他们的英雄感人事迹正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学,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典故, 让学生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升华爱国主义情操, 从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补充历史典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热情, 健全学生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 在运用典故时, 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 不要画蛇添足, 不要事事补充, 拖泥带水。其二, 切忌喧嚣兵夺主。盲目补充典故, 忽略了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运用典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颐.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的点滴体会[J].历史教学, 1983 (09) .
[2]曾维丽.“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 2005 (06) .
[3]周向红.浅论成语典故在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 (下半月刊) , 2009 (02) .
【历史教学运用】推荐阅读:
历史教学中地图运用08-08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10-02
试述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12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7-07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06-20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
案例教学历史教学09-26
情境教学与历史教学08-18
历史教学探索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