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调查(通用12篇)
认识调查 篇1
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新兴的学科, 发达国家已开展该学科研究60余年, 而我国仅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康复医学事业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 目前我国民众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 这是阻碍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08年以来, 我们对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3 000人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 我们对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共3 000名民众进行随机调查, 其中, 医学院校师生732人, 普通教师277人, 医生295人, 护士679人,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38人, 机关干部 (含离退休) 65人, 工人560名, 农民178人, 个体经营者176人。调查对象年龄18~72岁, 均未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教育。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目的和意义:本调查问卷是针对目前我国民众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设计的, 目的是了解民众对康复医学的主要认识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 以便提出相应对策。
问卷分3个部分: (1) 前言:主要是对调查目的、意义及填表要求等的说明。 (2) 主体:由16个问题及相应的选择项目组成。 (3) 结束语:主要表示对被调查者合作的感谢, 记录调查人员姓名、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调查问卷中问题设置合理、排列科学。共发放问卷3 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 000份, 有效回收率100.0%。
1.2.2 调查内容
问卷中的16个问题可归纳为6方面内容, 主要包括:康复的含义、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的最终目标、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2 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被调查对象均未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教育, 因此,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康复医学认识误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没有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 大部分民众对康复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 很多人认为康复就是健身、理疗、推拿、按摩。很多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由于对康复医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期, 造成终生残疾。一名因为羊水栓塞导致偏瘫的患者, 家人不懂康复医学知识, 只让患者卧床休息。殊不知这样已经使患者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期[1]。由于没有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致使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
3.2 临床医护人员缺乏康复意识
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都重视对疾病的治疗, 而不重视患者能否完全康复。也可能是医生考虑到康复治疗的昂贵费用, 而忽视了康复治疗。例如中风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治疗90%以上可以恢复步行、30%可以恢复工作能力, 这与未经康复治疗只有60%可以恢复步行、5%可以恢复工作能力相比, 疗效非常显著[2]。究其原因, 从医学教育的环节来看, 以前很多医学院校没有开设康复治疗专业, 也有不少医学院校没有把康复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这使得广大医务人员对康复医学知之甚少, 缺乏康复意识。
3.3 医院领导不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发展
我国卫生部明确要求, 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3]。然而, 有的医院没有按要求建立康复医学科, 有的医院即使建立了, 也由于医院领导不重视, 使得康复医学科的规模和服务能力非常有限, 仅仅停留在初级水平上, 没有形成完整、有效、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流程和模式, 更谈不上研究和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康复医学理论和实践。
3.4 缺乏配套的医疗保险政策
据了解,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的省市将康复治疗中80%以上的项目纳入医保范畴, 绝大多数省市还没有把康复医疗纳入医保范畴。国内医保偏重临床治疗, 其中60%~70%的资金花费在重症患者的后期治疗上[4]。这限制了民众对康复医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3.5 民众认识的误区
调查发现, 有些人持这样一种观念, 即“康复治疗就是帮助、指导人活动, 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这是错误的观念。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治疗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很多医院的治疗师由护士、技师等担任, 由于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康复医学教育, 达不到康复治疗效果, 制约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合格的康复治疗师不仅要具备医学基础知识, 更要掌握人体运动学、生物力学、运动障碍学、人体解剖学等专业知识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专业治疗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受过正规康复培训的治疗师只有几千人[5], 且素质良莠不齐, 使得很多医院的康复科成了理疗科、推拿科, 不能充分发挥现代康复治疗的作用。
4 对策
4.1 更新观念, 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我国是人口大国, 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与康复治疗工作任重道远, 因此,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 宣传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4.1.1 康复医学是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既不是内科、外科的患者, 也不是妇科、儿科的患者, 而是各科经过一般医学治疗后自理生活和 (或) 就业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以致独立生活有困难的各种残疾者;康复医学的目的不是治愈患者, 而是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用药和做手术, 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正因为从服务对象、目的、方法上均与一般医学不同, 才形成了独特、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6]。
4.1.2 康复不是恢复
患病后能完全恢复的患者, 不存在康复问题, 只有患病后没有完全恢复, 遗留不同程度残疾的患者才存在康复问题[7]。
4.1.3 康复医学需要复杂的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医学面对各种残疾者, 恢复其功能的难度非常大。例如恢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 恢复颅脑损伤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和记忆、思维功能, 恢复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四肢瘫、截瘫肢体运动功能和两便控制功能, 恢复小儿脑瘫后患者的运动和智力功能, 恢复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脏功能等。这些绝非单靠休息、营养就能使患者康复。因此, 康复医学需要复杂的康复治疗技术。
4.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 在医务人员中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宜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方法, 例如, 在医学院校设置康复医学课程或开设康复治疗专业, 举办在职医务人员短期培训班等。坚持正规教学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向医学生和在职医务人员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能将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相联系。
4.3 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领导对康复医学的认识
在普及康复医学知识时, 要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院校的领导多做宣传, 使康复医学事业得到更多的支持, 并沿着学科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8]。另外, 应将康复治疗纳入医保范畴, 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参考文献
[1]张群, 倪娜, 刘小卉.康复医疗四误区亟待纠正[N].扬子晚报, 2006-05-22.
[2]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3]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S].卫医发[1996]第13号.
[4]邱纪方.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4~6.
[5]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 (上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6]陈仲武.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 15 (5) :261~265.
[7]胡永善.康复医学的发展是历史之必然[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7) :24.
[8]吴宗耀, 郭铁成.我国康复医学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2) :5~6.
认识调查 篇2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 07级机械一班姓名 陈韦龙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古今孝道观念认识的调查,了解古今孝道的区别异同,充分认识发展的孝道,对于古代的孝道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全新的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在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下,使得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更加和谐。
二、人员组成和分工
陈韦龙:负责确定标题 查寻有关资料 制定调查问卷
孟晓 陈韦龙 :发放群众 统计数据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调查过程
8月15号,通过上网查寻相关资料,确定主题,并制定调查问卷。
8月16号将调查问卷复印500份,在烟台市龙矿集团中学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同学进行发放,后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
《报告》结果显示,一共发放500份,有效问卷达382份。此次调查的人数共有382人,从性别来说,男同学占54%,女同学占46%。其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19岁。
(一)该调查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孝道的知晓程度,调查显示98%的人表示知道“孝道”这个词,说明它仍然是现代人们主要道德规范之一。
“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已深入人心,代代传承。孝,一个亘古不变的道德规范。随着历史发展,传统的“孝道”褒贬不一,现代孝道的概念也磨砾得模糊不清。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孝道作为一种家庭美德,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当务之急。“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孝敬父母被认为是最基本的道德。但是对于孝道含义的理解,则层出不穷,有所谓“天下无不是父母”
等说法,认为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应当是孝道的主旨。据调查,现代人对孝道的看法,古今的孝道观念有不同的认识及理解。
(二)关于孝道含义的调查。什么是孝?古代孔孟曾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把传宗接代,厚葬等都看成是孝的重要内容,而且一味的强调绝对服从父母。这些说法在调查过程中,99%的人表示反对,不认为这些是孝道的体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此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把传宗接代等放在首位。现代的年轻人认为,孝道的含义应该是“善于奉养父母”。现在的普遍观点,将物质上的供养放在首位,把对父母不敬,忤逆父母等则不能称之为孝。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子女们忙于工作、学习、应酬,往往容易忽视对父母的看望问候,使父母因得不到亲情满足而心情苦闷,丰盛的物质供养也同样无济于事。只有“养情”、“敬亲”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孝道的精髓。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做到物质上的供养,更要做到精神上的“供养”,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常回家看看”,就是呼吁我们在忙碌的同时,记得回家看望问候父母。符合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的孝道,即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人“孝道”思想中提倡的养亲、敬亲、悦亲等,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以及公民道德建设所提供的敬老爱老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父为子纲”、“厚葬久丧”等封建糟粕则应大力运用舆论的力量进行批驳。同
时,全社会应树立尊老敬老的典型;另一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对虐待遗弃老人、严重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鞭挞。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今“孝”已经有了不同含义。提到孝,人们往往感叹人心不古!的确,现在社会很有些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沉渣泛起。我们须要大力提倡孝道。但在提倡的同时也要清楚知道古代孝与今日孝的异同。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现在也很有些人提倡传统文化。而忠孝思想应该是传统文化的根本。这里单说孝吧!古今孝道的出发点.范围都有不同。
1,提倡孝道的出发点不同
在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中,文化中孝道是仅次于忠的道德规范。历代君主基本都是大力推行孝道的,但重点是孝顺的“顺”字,是强调的上下有别。因为圣人说过,“孝慈,则忠”,这话的落脚点是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话的落脚点是只有孝悌的人才不会犯上作乱。因为他们守住了“道”,道当然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之道了。显然出发点是人顺从纲常等级,不能犯上作乱。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我们今天提倡孝道的出发点,我理解是两个方面:一是唤醒人性中美好一面,回报那些养育我们的父母;一是从社会角度提倡一种爱心,一种尊老爱幼的道德。
2,孝道的范围也不同
封建文化的孝道是愚孝,是绝对的顺从。子女是父母的产品一样。这是由前面说的出发点必然会派生出的现象。比如圣人说的“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就很有些束缚子女的发展,后来发展到极端的二十四孝更泯灭了子女的个性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了。包办婚姻、遵守祖制等等。更有甚者,把“献子尽忠”的故事当正面典型褒扬。除了“忠在孝先”外,古代的孝是凌驾于人权乃至法律之上,父亲打死儿子虽然也小有惩罚,但绝不会到“杀人偿命”的程度,社会舆论也是认为天经地义的。
由此看来孝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魏晋之时,还是很有几个敢讲话的人,圣人后裔孔融据说就说过这样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尔。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孔融传)就因为这话,被曾放言不忠不孝只要有才就行的曹操给杀了。
(三)在问卷中,老年父母对自己子女是否孝敬的评价:
回答“很孝敬”的只占32%,60%左右的父母认为子女“比较孝敬或一般”。应当看出,老人们对子女孝敬状况所下的“比较孝顺或一般”的结论,实则已是弱化了对子女的某些不满。综合相关数据,被调查的二成以上的父母们认为,部分子女并不孝敬。
对于子女不孝敬的问题中,有七成以上父母认为是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并不健全,有相当部分老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在失去劳动力后,要靠子女来供养。所以,从老年父母的角度来看,是否供养父母,已成为衡量子女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准。同时,《报告》还显示,“不看望不照料父母”、“子女把带孩子、煮饭、洗衣等一股脑儿推给父母……将他们等同保育员、钟点工看待”等,也是被调查的父母们极为反感的。提倡孝道,严厉鞭挞不孝行为。
五、总结
在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而言,我们今天提倡的孝道是在尊重人权、人性和尊重法律的前提下。让孝道有了道德舆论和法律的双层保障。子女割自己的肉给生病的父母吃,也不再孝心,而是愚昧了。子女跟父母的人身权利有了法律保障。使得孝道变得更合理,使得孝道的实行更有力度。孝也不再是政治的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发展孝道,提倡的是新时代的孝,不是复古礼教的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现在没有经济实力,但是我们应该精神上要孝敬父母,多为父母想想。体谅父母的难处。对于父母的建议和批评,要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的任性。要有责任感。通过网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今孝道的典范。同时,全社会应树立尊老敬老的典型;另一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对虐待遗弃老人、严重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鞭挞。通过这样一个调查,不仅让我们了解古今孝道的区别,更应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孝道的宣传和教育。
日志
7月27日
和朋友孟晓思考调查方向,并制定出调查方案。
8月1日
来到烟台市龙矿集团中学找到学校领导,向其说明来意。得到允许后,去了该学校小学5年级1班。通过班主任胡老师的帮忙,发放了调查问卷。回家后整理数据并做小结。
8月2号
来到中学初3年级1班通过班主任刘老师帮忙,发放了调查问卷。回家后整理数据并做小结。
8月3号
来到高中高1年级3班通过韩老师帮忙,发放了调查问卷。回家后整理数据并做小结。
8月4号
认识调查 篇3
关键词:油田产业 经营管理 现状 策略
作为油田产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应认识到开展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认清企业内外变化形势,加快改革创新,为油田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油田产业经营管理现状
1.整体规划
油田产业的经营管理规划,主要针对责任主体,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奠定在经营管理整体方案基础上,从投资预算、成本控制、优化方案、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加强管理。通过参考油田开发单元的管理方案、项目方案等,结合具体的生产指标、管理指标、工作量,制定总体管理目标,从投资、生产到开发,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2.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根据油田生产的整体方案而进行,对各个经营单元实行全过程管理,其中包括监控、管理、维护以及监督钻井、施工质量等内容。
3.人力资源管理
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结合油田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形成内部组织结构,加强具体的岗位设计与职务管理,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具体的绩效评价办法与考核办法、人员任用办法等。有关绩效考核内容,应从主体把握,实现分配机制和效益相挂钩,促进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加大奖惩力度。所谓考核指标,主要分为激励指标、限制指标、核心指标、否决指标等四大类,将每一个类别细致划分成主要考核指标与次要考核指标两大内容。例如,核心指标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模拟利润指标等;次要考核指标则为成本、产量、生产管理水平、开发水平等。通过采取承包期和任职期相一致的方式,在进入下一个承包期之前,应兑现经营管理的奖惩政策,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
4.财务管理
油田产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内容,应贯穿于整个油田生产经营过程中。首先,有关预算管理内容,强调投资预算、财务预算及经营预算为一体。结合“零基预算”及“成本动机”理论等,实现量价分离,规范成本项目。其次,建立健全油田生产定额成本管理,作为编制预算的主要依据。在油田产业制定生产开发技术方案时,以方案开发、生产等工作量为主,确保在不同产量结构下,实行不同的因素测算。通过反复优化、权衡方案,制定完善的投资预算、财务预算及经营预算;再次,有关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问题,可将油田产业的各个经营单元作为单独的会计核算主体,分别核算其完全成本、投资成本及模拟利润等。遵循“责任与职能相匹配”原则,增强成本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实现责任主体细化。只有这样,成本目标才能如实反映责任主体的努力程度。另外,加强油田产业内部控制力度,注重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油田产业经营管理效率。
5.投资管理
有关投资管理问题,有些油田产业仍停留在简单的再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油田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进行资金筹集,并自主组织与实施,实现成本投资与成本控制一体化。在保障成本总量控制及投资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投入产出比、最终效益等,由经营主体对原有油田经营实行投资,并平衡使用维修费。但是这一系列管理手段,需优化调整投资规模与成本指标。有关会计核算方面,应明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确保回收效率。
二、油田产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策略
1.进一步扩大市场
对于油田产业来说,大部分主业单位没有将物业的服务项目委托到矿区,甚至缺乏后勤服务站、保安队、绿化队等机构。对于油田产业来说,主要在于落实物业管理相关的服务项目,鼓励、引导主业单位将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发放到矿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主业单位的负担,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在矿区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物业管理的服务基地,既要涉及到环保、绿化、吃住等服务内容,还要扩展到矿区的工作、办公、生产等内容,在矿、厂、站、区、队等单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实现质与量的双向突破,发挥规模效益作用。
2.注重经济效益
油田产业的矿区职能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逐步延伸管理职能,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②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遵循“服务与管理并存”原则,以油田产业整体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同时制定相关奖惩政策,激发生产经营积极性;③油田产业的物业管理及主业服务等归属于经营类业务,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经济效益。在油田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既要确保经费充足,支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到开源节流,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在实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油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
在油田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探索一条与其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之路。包括管理体制、政策制度、运行机制等,针对油田产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注重人才培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加快创新与改革步伐,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敢于发展新项目,促进油田产业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爱军.浅析油藏经营管理在油田开发管理工作中实践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7)
[2]张松丹.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战略及油田企业战略体系构建[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企业管理.2006
[3]周文.石油企业油藏经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3)
[4]刘辉、刘庆、潘远基、胡文志、汪惠青.推行油藏经营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水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11)
[5]尚华清.如何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3)
(责任编辑:刘 璐)
认识调查 篇4
一、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的研究设计
小组访谈依据其目的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非结构的或没有访谈者指导的头脑风暴会议, 典型的结构式, 比如名义小组和焦点小组。焦点团体访谈是小组访谈的一种, 小组访谈本质上是一种定性资料收集的技术, 依赖于在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情境中, 对几个人同时系统提问, 这种技术介于正式和非正式访谈之间。焦点团体访谈 (fo cus g roup interviewing) 是一种通过营造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分享观点, 访谈者小心而系统地对待人们倾诉的一种活动。除了面对面的焦点团体外, 还有其他变型, 定期重复的焦点团体、电话焦点团体、网络焦点团体、媒体焦点团体等。[1]网络焦点团体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最简单的就是用一条聊天线路, 由协调员提出问题, 远距离参与者通过键盘输入自己的观点;网络焦点团体的应用在年轻的受访者中反映很好。[2]当问题是聚焦的, 参与者能够自由地、坦率地、不受压抑或者不担惊受怕地进行交流, 协调员保持控制、推进讨论, 并用这样的方式给研究问题提供答案时, 网络团体就变成了焦点团体。
笔者在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的前一周, 在网络交流群中通知教师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是大家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看法, 在实际访谈中, 两位协调员中的提问包括: (1) 请老师们谈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科学探究有哪些方面? (2) 请老师们谈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 探究教学有哪些要点, 哪些教学方法等。
二、教师关于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概念图
访谈中会形成大量的文本资料, 研究者往往依靠个人对资料结果的理解和相对感性的思维来分析, 从资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图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而其中的概念图是运用认知简化来确认参与者头脑中的复杂信息。[3]焦点团体访谈有12位教师参与, 分别为小学和初中数学、科学教师, 初高中物理、生物教师。笔者采用概念图的方法分析了8位教师的认识状况 (见图1-图5) , 此概念图以科学探究或探究教学为核心, 用箭头表示教师的核心话题和观点。经分析发现:有3位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就是“做实验”, 3位教师存在“形式认识”, 2位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比较平衡, 其中一位教师注重结果取向, 即知识的掌握, 另一位教师注重探究教学的理念, 不过没有谈到教学实践的做法。并且教师都未提及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仅是谈及科学探究的理念, 教师对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认识存在缺失。
三、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的热点问题
通过网络焦点团体访谈中教师个人观点的陈述和自由讨论, 笔者发现他们讨论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 中小学探究教学的不同; (2) 探究过程的动手和动脑; (3) 科学家与学生探究的区别; (4) 探究过程是否要有明显的套路; (5) 科学探究是否就是实验; (6) 探究的主题和教师引导。教师将其中的前两点合在一起讨论, 以下是自由讨论记录和说明。
1. 中小学探究教学的差异
有位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科学应该注重动手能力, 引起几位教师的争论, 其他老师认为要关注学生的思考, 需要动脑, 这位教师则认为动脑与动手是相互依存的, 动手自然就会动脑;教师们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的探究重视过程, 中学阶段的探究重视知识点。
2. 科学家与学生探究的区别
教师们就探究的结果和过程哪个重要产生了争议, 关于科学家与学生探究区别的争论分为两个阵营, 一边认为科学家的探究与学生不同, 科学家的探究注重成果, 学生的探究注重过程、方法和能力;另一边则认为结果与过程在学生的探究中缺一不可。另外, 教师中还出现与上一争论焦点中相似的问题, 即认为动手实验就是实践, 重视过程与方法和思维能力。
3. 探究过程是否需要明显的套路
教师们对探究的步骤产生了争议。是否应该按照七个步骤进行探究, 是否应该有一定的模式。多数教师已经将探究步骤的七个要素看成是探究活动的定型步骤。与前面分析的教师概念图相一致, 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停留在表面。
4. 科学探究是否就是实验
多数教师认为科学探究即实验, 更有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动手做。他们对于实验没有深入的认识, 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 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5. 探究的主题和教师的引导
多数教师认为探究的主题可以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内容, 教师在探究中应该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他们也提出目前有些学生的探究实验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 教师也不明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探究。
从教师的焦点团体访谈记录可知, 大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实验;实验中的动手与动脑相互依存, 只要进行动手实验必然会动脑;探究既要注重过程还要关注结果, 即知识的掌握;探究过程的定型和步骤化, 教师的认识还处于操作层面;教师还不明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通过网络焦点团体访谈研究可以得出, 中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以“做实验”和“形式认识”为主, 平衡深刻的不多;且他们不能清楚区分探究与实验、探究过程的动手和动脑;也不明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探究本身存在不平衡认识和理解, 不知道如何做探究, 缺少对探究过程的实践认识。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涉及到教学的定位、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评价知识, 并受到教学知识、情境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等影响;[4]德士美和康特提出了具体情境的教学知识这一概念来重新认识学科教学知识, 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受到以下知识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学习者和学习知识、课程知识、过程和结果评价以及学科内容知识。[5]探究教学知识包括探究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定位、学生和探究学习的知识、探究课程的知识、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教学的评价等几个要素。通过本研究可知, 科学教师缺少探究情境的教学知识, 还缺少探究教学的策略知识, 并且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策略认识还不够, 缺少基本的探究教学课程知识以及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知识。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探究情境的教学知识、探究教学的策略知识、科学探究的课程知识和对学生的认识及探究学习评价关系密切, 并且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教育目标、评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1]Krueger, R.A.&Casey, M.A.Focus Groups: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M].3rd edition.CA:Sage, 2000.
[2]Casson, R.W.Schemata in cognitive anthropology[J].1983, (12)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83, (12) .
[3]克鲁杰, 凯西.焦点团体:应用研究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Shulman, 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 57, 1-22.
大学生认识中国梦调查问卷 篇5
您好!首先感谢您填写此问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十三亿中国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期待。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关于“中国梦”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占用您宝贵的一分钟,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感谢您的配合!
---------华科大船海1302 调研队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必答)
○ 男
○ 女
2、你对中国梦感兴趣吗?(单选题 *必答)
○ 非常感兴趣
○ 感兴趣
○ 没感觉
○ 不感兴趣
3、提到“中国梦”,您首先会想到什么?(单选题 *必答)
○ 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 实现社会、人民、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
○ 国家人民的幸福
○ 实现共产主义
4、您是怎样理解“中国梦”的?(单选题 *必答)
○ 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 自力更生、自己创造的○ 世世代代形成的信念
○ 其它 ____________
5、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的构想?(单选题 *必答)
○ 是一个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 因为民族责任和国家责任
○ 抓住时代的机遇、增强忧患意识、负起政府责任
○ 因为市场经济正从批量化走向个性化
6、你认为梦想实现过程中,国家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单选题 *必答)
○ 有力保护者
○ 事件旁观者
○ 积极倡导者
○ 实际领导者
7、您所在的学校曾如何开展关于“中国梦”的活动?()(单选题 *必答)
○ 名师讲座类
○ 学术科研类
○ 校园竞赛类
○ 设计创新类
○ 其它 ____________
8、您认为在校园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应侧重于那些方面?(单选题 *必答)
○ 理论知识教育
○ 大学生兴趣爱好
○ 活动意义的宣传
○ 校园榜样的树立
9、以大学生目前而言,实现“中国梦”的最实际的方法是(单选题 *必答)
○ 开展大量的演讲与讲座
○ 现在好好学习科学技术,将来更好的实践“中国梦”
○ 以各种形式的集会与活动来表明自己的“中国梦”
○ “中国梦”目前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不需要理会
10、您认为如何才能正确的认识“中国梦”(单选题 *必答)
○ 观看有关视频
○ 阅读相关书籍
○ 组织参加活动
○ 多与别人交流
11、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缺少什么?(多选题 *必答)
□ 对未来的希望
□ 人生信仰
□ 生活热情
□ 认真态度
□ 远大理想
□ 实干精神
12、您认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国那些问题亟待解决?(可多选)(多选题 *必答)□ 国家统一
□ 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协调
□ 环境破坏严重
□ 人口压力过大与老龄化加剧
□ 社会矛盾凸显
□ 藏、新疆等边疆问题
□ 国民素质不高
□ 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 其它 ____________
认识调查 篇6
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非常注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从教学的实践出发,稳扎稳打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式往复循环中不断成长进步。
(一)日常上课
杨老师来到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从第一节课开始,她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在课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反应和课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审视自己这节课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上她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公式和习题充满整个数学课,她力图使学生感觉到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二)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是展示自我的绝好机会。按照教学意图认真设计教学内容,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后认真听取每位听课人员的意见,做好笔记,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老教师们评价她教学基本功好,语言表达准确等,将来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专家们认为她教学设计巧妙合理,上课条理清晰,表达简洁,学生认为上她的课是一种享受,可以想象平时上课应该挥洒自如。自我评议:在实施教学中,按照预先设计所考虑到教学内容,同时留意学生课堂的状态,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参加教学评优活动
2002年苏州市举办了中职数学优质课比赛,杨老师在比赛前按照上课的要求将这一节课备好,细致地考虑每一个细节包括新课的引入、情境的创设、例题的筛选、习题的选用及教师的语言组织等,在一周时间内写好。这样集中精力将一件事情在白天正常上班教学,利用晚上时间全力做出的训练,为杨老师以后应对一些紧急任务奠定基础。为了保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杨老师经历三次修改教案和课件。第一次先在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电化教室说课,当时数学教研员解老师和市区各校部分领导听课后,一致认为她说课效果好,条理清晰,知识容量大,对教材理解相当透彻。建议是:题目设计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但要设计具有新意的题目,该题目要与下节课知识点相关,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建议让学生自己完成。针对建议,杨老师做出修改,增加一个思考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最后的归纳总结留给学生。两天后,杨老师在自己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当时学校校长苏建青,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给出反馈意见:除应用多媒体课件外,可适当运用实物教具使教学更加形象化。例1解法还需增强灵活性,时钟问题中分针转动方向应换一下。杨老师从以上方面入手,做出相应的改变,使得例1更符合学生实际,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时钟问题顺应常规思路,同时注意强调角的“始边和终边”的细节。最后一次是在吴中职中正式参加比赛,面对陌生的学生,杨老师将语速放慢,稳定情绪,丝毫没有显现出任何紧张情绪,与学生的配合可谓默契有加。这是她没有料到的,而且那时她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角色,赞扬声不断。尽管如此,她还是头脑清醒地听取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节课使得杨老师在苏州大市中职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在2003年12月,教案获得常熟市教育案例评比二等奖。
反思:此次优质课评比,对基本功较好的杨老师的帮助可谓是如虎添翼。因为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她不仅对课堂教学设计、学案、课件的制作更得心应手,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如鱼得水,师生互动更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得到专家的指点,使她在教学技能上得到迅速的提高。
(四)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杨老师在不断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
1.精心设计“开场白”。每节课总要有第一句话,即课的引入。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能否被教师所吸引并激发其兴趣,甚至决定学生能否很好地学习这节课。
面对陌生的学生,重要的是对学生状态的把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入新课,又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走进新课。这里当然有个观念的问题,即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如何?杨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只不过是比学生早学习这些知识。不少数学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这些概念的新课引入具有一定的难度。杨老师采用的策略是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实例为切入点,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缓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在上《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课时,杨老师对于课堂的引入,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从学生熟悉的初中知识入手,提出“角是怎样的图形”的问题,并以教具(圆规)来展示角的形成的动态过程。接着以日常生活中同学最熟悉的时钟为例演示:①当时钟走快了,往回拨,分针形成了一个大于360°。②当时钟正常走动时,往回拨,分针形成了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提出:“像这样的角,我们该如何表示呢?”让学生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确实不够,从而引出学习这课的必要性。这样带着问题,学生自然对下面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也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然后从旋转方向和旋转大小两方面读角,再让学生解决前面的时钟问题,做到首尾呼应,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2.恰当的提问,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要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杨老师也是狠下工夫,让学生在课堂上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譬如在《角的概念推广》一课中,她有这样的设问:“像这样按照两个方向旋转135°的角该如何区分呢?”及时引出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在要求学生“读角”时,设问:“这时让同学来读角,如果反过来,给出角度,同学能把这角度画出来吗?”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转到“画角”这一知识点上。到内容快接近尾声时,她问:“同学们能否把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主要有几大方面?”让学生主动地归纳总结一节课所学知识。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自己作为解疑者、组织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信息通过视听手段,有神有色地、有静有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譬如《角的概念的推广》一课中,出现很多角度,不仅要“读角”还要“画角”,徒手在黑板上画图,不仅美观度不够,而且浪费时间,所以杨老师用Flash软件制作角度的形成,动态地呈现始边和终边,避免学生“凭空想象”,从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这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
教育实践是基础,但是如果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徘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2008年杨老师考取苏州大学教育硕士,在苏大读硕期间,她比较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同时结交很多新的朋友。她第一次主持了课题《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正是从那时开始她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她提高了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后来只要有机会,她都会积极地参与和主持课题,2012年主持的江苏省级课题《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荣获省级二等奖。
2012年开始针对单招教材配合编写练习册《单招新学径》,如果说编写第一册时她还是新手,需要参考其他练习册的结构配置。编写第二册时,她已经是行家里手,她的要求是要编出这本练习册自己的特色,同时要超越其他练习册。她不断地找同仁们探讨,利用节假日,不断地反思怎样既能紧跟教学大纲,又能让练习册有自己的“亮点”,还能让老师和学生们用得更为得心应手。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精心编排。2013年在杨老师的带领下,1-5册练习册全部完成。师生的反响不凡,后来一轮,二轮复习资料也应运而生。
三、对其成长过程的反思
杨老师的专业成长,始终将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由最初的自发性反思发展为自我需要的自觉的科学的反思,有两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对其发展成长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阶段:积极参加教师的评优活动。杨教师对自己专业有较高的追求,希望做到每节课都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平时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两课评比。这些评优活动对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都有很大的考验,写教案、学案、做课件、讲课、答辩等环节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在常熟教育局和苏州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类型的课程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课堂教学设计最优化提供多种思路,为以后教学设计拓宽思路。通过每节课与学生的磨合,根据学生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找到学生更易接受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专家的点评,使其豁然开朗,当自己的探索方向获得专家的肯定时,她更坚定前进的信心。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使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为其教学发展和教科研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素材。
第二阶段:硕士阶段的学习。实践要有理论的支持和指导,因此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使她更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硕士导师的指导下,她做了研究生课题。通过做课题的过程,她进一步对教育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教育规律,升华为教育理论。
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使她少走了很多弯路,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很快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认识调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本市4所不同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60名护理人员, 年龄25~47岁, 平均年龄 (36±1.37) 岁, 主管护师及以上有12人, 主管护师及以下有48例, 大专学历28;本科学历32名, 15年以上工作经验36人, 15年以下工作经验24例, 患者一般资料 (年龄、职称、工作经验) 比较差异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问卷调查方法
参考国内外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相关资料, 制作满分100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原理认知理论知识题和记忆操作知识题, 对不同层面的护士得分情况进行统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①临床观察变化情况, 喉部有漏气声处理[3]办法, 胸部活动度和呼吸音强度范围, 如果在常规临床中发现患者出现机械通气和患者自主呼吸出现对抗应怎样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患者喉部有阻塞痰液怎么处理, 什么样情况显示患者想要咳嗽或翻身。②呼吸机及其管道连接情况, 呼吸机送气频率和呼吸机、瓶装氧气的注意事项, 呼吸机通气模式、工作参数、报警设置模式, 呼吸机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呼气压等重要指标的参数。③血气检测检查指标的掌握程度, 检测护士对PH、BE、Pa O2、Sa O2、Pa CO2等指标了解程度, 机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操作流程,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4]的测定方法, 氧气交换的效率。④肺功能检测掌握情况, 肺功能指标中潮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用力肺活量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呼吸学检测的气道压力、顺应性、呼吸中枢功能, 如何检测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胸腹运动情况、呼吸道通畅情况。
1.3 效果评定与统计方法
对60名护士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基本原理认知题和记忆操作知识题进行评定, 采集60例护士相关数据,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 检验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基本原理认知题和记忆操作知识题, 分别是15年以上工作经验平均 (82.3±5.5) 分和平均 (85.7±3.4) 分;15年以下工作经验平均 (68.7±3.7) 分和平均 (69.5±4.2) 分;本科学历平均 (75.6±3.4) 分和平均 (76.5±4.8) 分;大专学历平均 (68.4±5.2) 分和平均 (71.7±2.9) 分;主管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平均 (79.4±5.6) 分和平均 (83.7±3.4) 分;护师及以下护理人员平均 (65.4±3.7) 分和平均 (67.5±4.5) 分。
3 结论
呼吸障碍重症患者的临床神智变化波动比较大,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需要准确,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对患者的各项变化比较敏感, 需要护士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及时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科学的处理。呼吸障碍重症患者的致死率[5]非常高, 临床护理主要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做好消毒、无菌处理工作。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15年以上工作经验护理人员基本原理认知题平均 (82.3±5.5) 分和记忆操作知识题平均 (85.7±3.4) 分最高, 表明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越长, 掌握知识越熟练;本科学历护理人员基本原理认知题平均 (75.6±3.4) 分和记忆操作知识题平均 (76.5±4.8) 比较好, 因为护理重症障碍患者时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主管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基本原理认知题平均 (79.4±5.6) 分和记忆操作知识题平均 (83.7±3.4) 分比较好, 因为主管护师护以上护理人员有比较高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所以其知识掌握比较好。
总而言之, 对护士开展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培训时非常必要的, 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各院各领导应加强对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培训工作。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对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的认识程度, 为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市4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60名护士作为被调查对象, 用自行设计的呼吸障碍重症护理认知调查问卷, 调查60名护士对呼吸障碍重症患者的护理认知情况。结果:基本原理认知题, 15年以上经验平均 (82.3±5.5) 分、本科学历平均 (75.6±3.4) 分、主管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平均 (79.4±5.6) 分均高于15年以下经验平均 (68.7±3.7) 分、大专学历平均 (68.4±5.2) 分、护师及以下平均 (65.4±3.7) 分;记忆操作知识题, 15年以上经验平均 (85.7±3.4) 分、本科学历平均 (76.5±4.8) 分、主管以上平均 (83.7±3.4) 分均高于15年以下经验平均 (69.5±4.2) 分、大专学历平均 (71.7±2.9) 分、护师及以下平均 (67.5±4.5) 分;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 高职称、高学历、高工作经验的护士对呼吸障碍重症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低职称、低学历、低工作经验的护士, 护士都基本掌握护理呼吸障碍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但是仍有比较低的分数。结论:护士基本掌握护理呼吸障碍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但是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应加强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士的护理知识培训及再教育。
关键词:护士,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
参考文献
[1]王艳霞.重症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的重症监护[J].当代医学, 2014, 3 (26) :112-112, 113.
[2]徐晓娟.急诊中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抢救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8) :47-48.
[3]计丽娜.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6 (14) :168-170.
[4]金永浩, 郝春艳.ICU护士对呼吸障碍重症患者护理认识的调查与分析[J].医药与保健, 2014, 22 (7) :143.
认识调查 篇8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认识,行为,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1], 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难题。为了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全面掌握全院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度,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 笔者于2014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4年5月份, 由医院感染办公室组织调查人员根据本院各科室护士排班表,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各科随机抽取110名护士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其中, 按工龄分为三组, 工龄≤5年的护士60名, 工龄6~15年的护士38名, 工龄≥16年的护士12名;按职称分为3组, 初级职称护士82名, 中级职称护士23名, 高级职称护士5名;按院科级别分为二组, 一级科室76名, 二级科室34名。年龄最小护士19岁, 最大51岁, 平均年龄 (31.39±10.236) 岁, 各科抽出的人数、工龄、职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编写调查表。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隔离技术》等文件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表。在正式调查前, 随机抽取2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 然后进行信效度考评, 及时修改和完善调查问卷, 以保证调查的可行性。问卷一律匿名, 现场发卷, 给予充分时间, 由医务人员本人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卷。所有调查问卷在输入计算机之前, 先剔除无效问卷如未回答或回答不完整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 护士基本信息:所在科室、职称、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 (2) 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调查。共70道单选题, 答对一题得1分, 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消毒隔离技术、手卫生等内容。 (3) 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行为调查。共30个选项, 选择①经常/一直坚持此行为 (答此项得1分) 、②较少/未坚持此行为 (答此项不记分) , 内容包括:接触患者采用标准预防措施5条目、正确处理医疗废物10条目、职业防护措施5条目、手卫生10条目。
1.2.2 信效度指标。
为了对调查表进行考评, 在预调查中分别对20名护士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对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行为的测定;为考察重测信度, 对每个受试者在2周后进行了重测。根据测定结果, 可计算出调查表得分, 并得到以下考评结果: (1) 内容效度:本量表由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参与选题及讨论, 所提出的条目反映了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及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行为的形成情况等问题,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 重测信度:重测相关系数为0.88和0.85。
1.2.3 质量控制。
选取临床各科护士长参加全院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认识情况和行为形成情况问卷调查工作。在开展工作前, 对调查内容的各项指标进行培训学习;在开展问卷调查时, 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6份, 有效回收率为96.36%。
1.3 评价指标
(1)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总体认识情况; (2)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行为总体情况; (3) 不同工龄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4) 不同工龄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相关行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进行资料录入, 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总体认识情况和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行为情况的比较
见表1、2。
2.2 不同工龄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和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相关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3、4。
3 管理对策
3.1 分层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考核, 提高全体护士认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大, 为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 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培训, 紧抓薄弱环节, 使培训内容重点突出[2]。何夏阳等报道, 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方面持有正确的态度并且普遍需求相关知识[3]。要根据不同工龄、职称和院科级别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认知的薄弱环节, 开展分层次、按需求培训, 制定并落实不同的培训计划和重点, 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针对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监测项目及标准等平均认识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 院感办和护理部要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 如《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标准预防等知识, 同时要邀请药剂科专家讲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指导原则》, 提高护士的整体认识水平。对低年资、低职称的护士应根据需求, 有针对性地延长培训学时;在全院培训的基础上, 科室护士长要加大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与考核力度;对高年资辅助科室的护士, 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 每年至少强化培训和考核一次。积极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多种继续教育途径普及医院感染知识,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增加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深度和广度, 促进护士人人重视并自觉执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 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3.2 健全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网络, 促进护士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提高临床执行能力
护士是各类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各种无菌操作的执行者, 也是各种具体操作的职业暴露者, 护士对各项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率, 关系到病人的医疗安全。护理部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 建立护理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健全院、科、病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 并根据本次调查结果, 针对护士日常工作中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薄弱环节,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达到人员、制度、计划三落实, 同时加强督导与考核。医院感染控制的实效体现在落实过程中, 制度的落实一方面靠护士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依靠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督促检查[4]。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加强日常质量监管, 才能促进护士自觉履行工作职责, 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有效落实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 提高临床执行能力。
4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何有效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是每家医疗机构面临的难题。护士与病人接触最频繁, 从事大量的护理与诊疗操作, 护士医院感染意识的强弱和知识技术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5]。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是保障医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6]。通过调查, 我院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总体认识率为69.73%, 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总体行为形成率为77.29%, 说明我院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差, 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护防措施执行力度不大, 有较大的培训与管理改进空间。不同工龄、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情况有显著差异 (P<0.01) , 5年以下工龄的护士或初级职称的护士医院感染管理认识水平明显低于5~16年工龄护士或中、高级职称护士 (P<0.01) , 一级和二级科室护士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认识水平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说明我院护士经过每年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护士的认知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对不同工龄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护士对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诊断标准、监测项目及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标准预防的概念平均认识程度低于50%, 3个年龄段护士认知水平比较有差异 (P<0.01、P<0.05) , 工龄≤5年的护士认识水平最低, 其次为工龄≥16年的护士, 认识水平最高的是工龄6~15年的护士。护士对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职业防护技术、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常用物品的灭菌消毒方法、手卫生方法和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等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高于75%, 3个年龄段护士认知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说明护士医院感染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标准预防概念等内容上。
通过对不同工龄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相关行为调查, 护士接触病人采用标准预防措施执行力度较差, 3个年龄段护士比较有差异 (P<0.05) ;护士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采取职业防护和手卫生措施执行较好, 3个年龄段护士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工龄≤5年的护士认识水平和行为形成率最低, 其次为工龄≥16年的护士, 认识水平和行为形成率较高的是工龄6~15年的护士。工龄6~15年的护士大部分是临床护理骨干, 承担临床带教工作, 与接受各类学习培训机会相对较多, 以及接受各级检查与考核机会增多有一定关系[7]。工龄≥16年的护士, 除高级职称护士外, 一般安置在辅助检查科或供应室等工作较轻松的部门, 学习能动性有所降低, 医院感染管理认知与行为随之降低。
参考文献
[1]谢建芳, 程忆文, 陆其峰.上海市青浦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知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3 (9) :427-428.
[2]徐润琳, 罗万军, 王文娟, 等.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 (2) :101-108.
[3]何夏阳, 陈玉平.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及管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8B) :19-21.
[4]周敏, 赵大文.现代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思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0) :1254-1255.
[5]霍巧枣, 张雯霞.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4) :60-62.
[6]徐艳娥.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7) :1042-1043.
认识调查 篇9
近些年来,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 以满足商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人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食品。然而, 自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 社会各界对它却忧心忡忡。在各类期刊、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中, 随处可见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这些讨论往往都着眼于科学研究, 或者是风险性本身。然而, 对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影响公众认识和态度的因素等问题, 目前尚缺乏相关的调查研究。毕竟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 研制转基因食品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 本文基于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运用一些统计学分析法和统计软件, 以保证本文分析的可靠性。
二、调查目的
了解百姓对转基因食品认识、态度意见;了解影响公众认识、态度的因素;为今后转基因产业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三、调查方法
(一) 抽样问卷调查部分
1、调查对象。
南京市各地区普通公众, 但较偏重于青年人。因为他们特点是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技术成果, 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迅速成长的青年人是未来转基因食品的最大潜在消费人群或反对者, 所以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将深刻影响未来转基因产业的发展。考虑到完整性, 我们同时也调查了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2、抽样方法。
针对调查设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实际发放问卷500份, 有效问卷481份, 回收率96.2%。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 v11.5统计软件整理资料, 绘制图表。部分问题的选项还转化为李克氏量表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得到问卷信度信息。
(二) 网上问卷调查部分
依托中国第一家自助调查网站:http//www.data100.com.cn/进行网络调查, 共回收问卷45份 (截至2007年8月1日) 。网上调查问卷强制了主观问题的回答, 可得到更多的主观意见。同时, 我们补充了这些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四、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经过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526份 (含网上调查) 。其中, 18岁以下的占15.6%, 19-25岁的占60.3%, 26-40岁的占18.3%, 40-60岁的占4%, 60岁以上的占1.9%。
(二) 问卷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反映结果, 方便进行问卷结果的可信性分析, 可把12个问题分为三组: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见。按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程度和乐观程度可分别对各组定序问题选项赋予一定分值, 按李克氏量表转化为数值变量 (一般规律:选项越乐观得分越高, 视选项数而定, 如有四个选项, 则最乐观的得四分, 次乐观的得三分, 依次递减) 。这样做一是可以求出变异值进行可信性分析, 二是把得分转化为百分制结果更加直观。
第一, 调查结果的信度分析。本文采用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法进行检验。公式为 表示两表中题目总数, σi2是第i题得分方差, σT2是总得分方差。α是克朗巴哈信度系数, 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 ;公众认知部分第1、2、4 (1-6) 、5九道题的信度分析 证明问卷中关于对转基因认识的题目选项间有一致性, 累加来表示认识程度有一定依据, 由此得到的结果可信性比较高。公众态度部分第8、9、10、11、12五道题的信度分析 证明问卷中对转基因态度的题目见一致性比较弱, 但仍可累加, 作为判断公众态度的参考。得到的结果有一定信度。
第二,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公众的认知度:据1、2题的统计结果可知, 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占75.7%, 没有听说的占24.3%;有点了解其含义的占61.6%, 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分别占13.7%和24.7%。据3题的统计结果,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途径主要是通过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等媒体的报道。两者相加占的比例达到67.1%, 通过专业书籍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只占14% (恰等于表示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 。由此可知, 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的舆论导向作用将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度。
经过统计分析, 人们对转基因大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其他转基因食品 (平均认知得分高) , 而对其他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都比较低, 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图1) 。
这恰证明了第3题的结论, 在百度进行新闻搜索, 可以发现关于转基因大豆的新闻条数明显高于其他转基因食品相关新闻数目。这进一步说明公众对转基因大豆的高认知率与众多媒体的报道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新闻、报刊等媒体对普通公众的认知有重要影响。
公众的态度:转基因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据10题计数据显示, 倾向于选择非转基因食品的人数占49%, 而倾向于选择转基因食品的只占13%, 有38%的人在选择时认为无所谓。据11题, 认为转基因食品总的社会效益是利大于弊的只占22%, 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1%, 有33%的人认为弊利相当, 其余说不准的占34%。据12题, 在问及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时, 33%的人积极支持, 16%的人坚决反对, 51%表示无所谓。如果将关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这些题目选项按积极或消极给予分值, 然后累计相加转化为百分制以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乐观程度, 如图1, 可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略带消极。对样本中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度得分与乐观程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后, 可以得出两者相关性极其显著。对转基因食品乐观程度与对其认知度正相关, 如图2及表1。
注:Pearson Correlation N=526
在公众的态度分析部分我们得出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的舆论导向将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度。在此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得出认知度又影响公众的态度 (乐观程度) , 根据简单的数学推导, 不难得出以上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应该多是负面的。因此, 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希望证明我们的这一结论。在Google中以转基因食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发现约有106, 000项符合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结果, 约有70, 300项符合转基因食品的优点的查询结果。在百度中用同样的方法, 发现与转基因食品危害有关的新闻有3897篇, 而有关转基因食品优点、益处的新闻加起来也只有1315篇, 这就证明了我们结论的正确与可靠性。
公众的意见:主要来自主观题回答和网上调查。据第7题统计显示有8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转基因食品知情权并了解其中的成分。据12题统计显示, 表示支持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占1/3, 明确表示抵制或反对的受访者无论是当面问卷还是网上问卷的调查中都占少数, 大部分人对转基因食品持保守中性态度。公众对转进因食品态度还是比较理性, 没有“一边倒”现象, 也没有“谈转基因色变”的恐惧。在影响选择转基因食品或传统食品的因素中, 安全性占第一位, 其次是营养, 价格、味道的影响比重不大。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影响问题上, 公众对基因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多于全球粮食问题、食品多样化的期望。很多受访者认为国家的监管力度一般, 有待加强。希望科研单位和企业做好安全性的研究, 国家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检验方法, 对安全性进行全面论证。
五、结语
本次社会调查在分析了相关问题后, 还为转基因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当被告知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时,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明显上升, 因此转转基因食品的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各方面应大力宣传转基因食品的知识。媒体应负起责任, 做到报道客观公正。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应通过媒体向公众对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种种误读答疑解惑, 让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并具有前瞻性, 这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监管责任, 在科研、流通、经营等各方面加强监管, 做好安全评价和转基因食品标示管理的工作, 保证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 黄京华, 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6.
[2]、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认识调查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校2011级护生2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次调查工作, 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发放,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0%。召开座谈会两次, 进行个别访谈多次。针对21世纪护士职业形象设计“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认识状况的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主要是护生对护士仪容、仪表、言行、形象教育等方面的认识状况[2]。
2 结果 (见表1)
2.1 形象教育
调查显示, 分别有47.5%和50.0%的护生认为护士职业形象非常重要和重要, 两项之和为97.5%;96.5%的护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护士职业形象教育。
2.2 护士仪容
90.1%的护生认为护士可以化淡妆;对护士烫染发的认识, 64.9%的护生认为可以但不要张扬, 认为不可以的占29.2%。
2.3 护士仪表
对护士工作时的表情, 63.4%的护生认为应面带微笑, 36.6%护生认为应表情自然。
2.4 护士言行
护生认为护士工作时应说普通话的占96.0%;语气温和亲切的占97.5%;认为护士工作作风应严肃认真的占98.0%;认为护士举止行为应文明礼貌的占97.0%。
3 讨论
3.1 课内培养
护士职业形象培养不仅是护士礼仪一门课程的责任, 而是护理专业所有课程共同的任务。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沟通艺术等人文知识纳入教育内容[3], 重点提高护士礼仪教学的实效性。不管是医学基础课还是临床技能课, 都要强化职业形象教育, 将形象教育贯彻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
3.2 课外培养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系统性的护士职业形象课外培养活动, 如护理礼仪风采大赛、团体操感恩的心、天使赞歌等。
3.3 标兵评选
评选护士标兵, 树立榜样。依据调查结果, 制订护理专业护士标兵的评选办法, 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护生护士职业形象的形成。
摘要: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 对我校2011级护生在护士仪容、仪表、言行与形象教育等方面的认识状况开展调查。结果 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是积极的, 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护士职业形象教育。结论 应加强课内外培养, 正确引导护生形成护士职业形象。
关键词:护生,护士职业形象,认识状况
参考文献
[1]郑丽萍, 高飞, 徐颖.形象美表演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6) :465-467.
[2]郑弘.现代护士职业形象的调查与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4) :108-109.
认识调查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插图 使用现状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6-01
自从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学插图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以后,插图在教材中的出现频率就越来越多。现阶段,我国已经将插图教学方式应用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必须重视起对插图的运用,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插图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好奇心强、观察能力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插图,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语文插图颜色不一,人物形态各异,对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作用。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巨大财富,在语文教材中加入插图,能够让学生在对文章的文字进行阅读与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们对插图中的情节进行想象与联想,增强学生们想象力与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语文课的内容量相对较大,学生们在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掌握与记忆时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语文教材插图的利用能够在增进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们对内容的记忆。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认识
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材中几乎都带有插图,目的是为了能够发挥插图的效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更加熟练和深刻的掌握语文知识[2]。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中的插图却具有各自的认识与理解。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材的内容、掌握语文课文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较为重视对教材插图的运用。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花哨的摆设,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插图进行有效运用。并且由于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也大不一样,因此,小学教师对语文教材中插图所占比例的大小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教材中插图所占的比例过大会降低语文知识的深度,而插图过少又会增加学生们理解课文的难度,而插图比例的大小也会相应的影响语文老师对插图的重视程度[3]。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使用现状及其调查研究
为了能够对小学教师使用教材插图的现状进行了解,笔者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在城市内的三所小学的90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此份调查问卷主要设计了15道选择题,其中有5道题涉及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插图的认识;4道题涉及的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利用插图的指导;6道题涉及的是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笔者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后形成了表1。
表 1 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使用情况调查表
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进行利用,这是小学教师认可教材插图作用的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教学具有一定认识的结果。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挥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领导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好奇心强,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语文教师适当运用好插图则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只有76%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插图的这一功能实现了经常性的有效利用,有24%的语文教师只是偶尔利用,没有实现插图作用的充分发挥。
(3)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中有79%的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有31%的教师偶尔使用;有87.5%的教師利用教材插图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有20%的教师偶尔使用,有2.5%的教师根本不使用。教材插图主要是利用插图与语文课文之间的相关性来提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是语文知识可视化的一种途径,而却有2.5%的语文教师根本没有利用这一优点,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4]。
(4)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42.5%的教师经常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实现了对语文教材插图的充分利用,有56%的教师偶尔利用语文教材插图培养学生们观察与创新等能力,有1.5%的小学语文教师根本不利用语文教材的插图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想象、观察与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对教材插图利用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小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需要亟待解决的。
插图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对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认识及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语文插图的整体利用率不高,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语文教材插图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曾天山,李丽华,任大吉.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9,14(3):120-123.
[2]康树林,崔军,陈瑶.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插图运用现状的调查[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5):187-194.
[3]刘春玲,高水红,王瑶.插图对儿童的阅读理解和记忆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181-188.
[4]康树林,陈瑶,叶瑞烽.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17(4):142-149.
作者简介:
认识调查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96名。
1.2 研究方法
1.2.1 自设问卷的内容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CNP了解情况, 对于本科护生了解CNP知识的必要性评价, 获取CNP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CNP的基础知识部分等。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基础知识的部分包括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实施流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基础、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主要因素这四个维度, 共20个选项。采用得分制, 选对一项得1分, 分值越高证明知识掌握水平越好。
1.2.2 自设问卷的性能
通过预调查分析信效度, 测得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79, 通过使用内容效度问卷对于三位相关专家进行咨询测得问卷内容效度为0.76, 并根据专家意见对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进行删减。
1.3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被调查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当场作答, 当场回收。发放问卷96份, 回收96份, 有效问卷96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进行描述, 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对CNP的了解情况
对于CNP知识大部分了解的有3名 (3.1%) , 部分了解的有18名 (18.8%) , 少部分了解的有53名 (55.2%) , 完全不了解的有22名 (22.9%) 。
2.2 本科护生了解CNP知识的必要性
认为本科护生了解CNP知识非常有必要的有14名 (14.6%) , 有必要的有73名 (76.0%) , 无所谓的有4名 (4.2%) , 没有必要的有2名 (2.1%) , 非常没有必要的有3名 (3.1%) 。
2.3 被调查者对临床护理路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被调查的本科护生对于CNP知识得分为1分~14分 (8.59分±2.43分) 。
2.4 护生了解CNP知识的途径
护生通过网络或查阅文献途径获取CNP知识的有3人 (3.1%) , 通过老师授课了解的有53人 (55.2%) , 通过讲座了解的有20人 (20.8%) , 通过临床见习了解的有9人 (9.4%) , 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有11人 (11.5%) 。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对于CNP缺乏全面了解
调查结果中显示虽然大部分的本科护生认为护理本科生有必要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知识, 但是只有3名本科护生对CNP知识了解的比较多, 整体CNP知识的平均得分情况也不高, 说明大部分本科护生对CNP知识缺乏了解。而在日益重视医疗护理结果的今天,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务界的关注, 它的实施给医院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发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深入发展将会让病人在获得最大利益的同时承担最小的风险和最低的费用, 让医疗护理工作既提升专业水平, 又做到高成效、低成本, 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为其提供更好服务[4]。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家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越来越重视, 对于即将进入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 在进入临床实习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 有必要在本科的教学中渗透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 提高改善本科护生对CNP的认知状况。
3.2 本科护生获取CNP知识的途径单一
本研究中有53名是通过在老师授课了解CNP知识的, 而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CNP知识的只占少数。这可能和临床护理路径进入国内的时间不长, 尚未引起高度重视, 也有数量庞大的市县级医院尚未把实施临床路径列入议事日程有关[5]。除了可以采取加大在老师授课当中关于CNP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模拟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网络平台、情景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临床护理路径的试点科室也可以定期对本科护生特别是实习生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
3.3 提高本科护生CNP的认知状况有利于教学改革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临床护理的一种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其路径的思想也可以引用到临床护理的教学中, 以整体护理的理念为指导, 运用护理程序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使学生运用护理程序更好地理解护理评估和掌握护理措施。这样不仅可以为临床护理的教学提供新的方法, 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促进护理学教学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并且能为其理解整体护理和应用护理程序以及执行临床护理路径打下基础。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本科学生96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1%的学生对临床护理路径 (CNP) 知识大部分了解, 18.8%的学生部分了解, 55.2%的学生少部分了解, 22.9%的学生完全不了解。76.0%的学生认为本科护生有必要了解CNP知识。学生对于CNP知识掌握程度得分为1分14分 (8.59分±2.43分) 。护生获取CNP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老师授课 (55.2%) 。[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临床护理路径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全面的认识, 对护理专业学生应加强其对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护理本科
参考文献
[1]李德源, 李树勋, 范碧玉.临床路径-理论与实务[M].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0:8-12.
[2]吴世菊, 刘晓丹, 刘倩, 等.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路径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9) :829-830.
[3]李昱, 倪水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2) :69.
[4]莫蓓蓉, 邹艳辉, 李甜,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5) :352-353.
【认识调查】推荐阅读:
对中医现状的认识的调查问卷07-27
国人对抗日战争的相关了解及认识调查问卷05-09
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研究调查报告06-20
对消防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的调查报告06-26
作文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教案设计05-21
以认识为话题的作文-认识自己06-10
认识公顷10-20
改变认识10-14
认识世界10-17
意义认识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