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

2024-10-17

认识世界(精选9篇)

认识世界 篇1

今年4月22日是和谐世界理念提出7周年纪念日。和谐世界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 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 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 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作为21世纪初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思维, 和谐世界理念最早是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的。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发表了题为《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 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了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 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倡议 (1) 。2005年7月1日, 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 在中俄两国共同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 “两国决心与其他有关国家共同不懈努力, 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 成为安全的世界体系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2) 。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被确认为大国之间的双边共识。2005年9月9日, 在上海举行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 重申了“通过法治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这一主题, 呼吁所有国家通过增进互信合作, 共同缔造和谐的国际社会 (3) 。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被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文件所接受, 标志着这一理念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2005年9月15日,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 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了“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 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2005年12月22日,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用民主、和睦、公正、包容四个词语概括了和谐世界的内涵, 从国际政治、安全、发展和文明对话等不同角度, 提出了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政策主张 (4) 。2006年6月15日, 胡锦涛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讲话, 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合作, 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5) 。在此前后, 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还相继提出了建设和谐亚洲 (6) 、和谐中东 (7) 、和谐东北亚 (8) 等各种建议和构想。2006年8月21日~23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强调,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 (9) , 使“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的总体指导思想。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 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 从而使和谐世界理念成为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指针。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

当前, 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全球和区域合作生机勃勃, 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然而, 当今世界还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还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局部冲突、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并存,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为共享发展机遇, 协同应对挑战, 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大业,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对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

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也是对中国、印度等国在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它集中体现了现阶段以和平、发展、合作为旗帜的中国外交思想。

和谐世界理念把视角从人类社会本身延伸到“大地母亲”, 增加了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适应了时代的新特点新潮流, 并对时代难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 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 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 共同维护。

第一, 政治上,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实现和谐共处。和谐世界首先应是和平与安全的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 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 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当前, 对话与交流、和平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但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为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和谐世界理念要求政治上各国必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只有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才能有效地解决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 抑制冲突与战争, 才能使各国通力合作, 促进全球问题的解决。

第二, 经济上, 主张互利合作、优势互补, 实现普遍发展。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 世界难享太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支配下, 全球化使得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数字鸿沟”日渐突出。与此同时, 发展的双刃剑特征也日益显现。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发展模式, 竞相争夺领土与资源, 引发了地区冲突和战争, 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威胁。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 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协作, 充分发挥互补优势, 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三, 文化上, 倡导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实现进步繁荣。当今世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种文明虽有历史长短之分, 却无高低优劣之别。存在差异, 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 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文明发展是人类摆脱战争困扰的希望与动力所在, 也是世界得以和谐的思想基础。没有文明间的沟通、对话和理解, 和平与发展将难以实现。只有对不同文明持包容和尊重态度, 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才能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四, 安全上, 强调彼此信任、加强合作, 实现共同安全。在安全上, 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坚持互信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 以实现共同安全。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安全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危及人类安全的因素突破了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 扩展至经济、文化等非传统领域, 形成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同时, 各国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国际社会系统安全的制约。面对这种新的安全特点, 为实现共同安全, 和谐世界理念强调:要摒弃冷战思维, 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而非战争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五, 环保上, 呼吁互帮互助、协力推进, 实现和谐发展。随着全球和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类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区域性的环境备受污染, 大规模的生态遭到破坏, 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等全球性环境危机,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对内,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 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外, 呼吁世界各国在环保上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以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 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对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必将引领中国以强烈的大国责任意识, 更加融入世界, 携手合作, 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和谐世界理念的重大意义

和谐世界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和”、“合”、“仁”、“中庸”、“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都被融入了和谐世界理念。

和谐世界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上的新发展, 标志着中国外交哲学从强调“一分为二”和“对立统一”的“斗争哲学”到倡导“一分为多”、“多合为一”的“系统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变, 表明中国以“革命者”和“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时代已经结束, 开始以“参与者”和“局内人”的心态, 对国际体制表明自己的主张, 承担大国责任, 维护国际体制的稳定;表明中国将更多地以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国际规则制订的参与者和国际秩序的利益攸关者的身份建构国际关系。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体现。中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表明了中国的和平宣言。它既源于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中的“和”之精义, 又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于当前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它显示了中国政府努力和国际社会一道, 为国际社会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将承担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多的国际责任。

总之, 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 尊重文化多样性, 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平等交往。因此,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 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 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 是真正为世界政治体系建设服务的有效理论, 必将对全球秩序建设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 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 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 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 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 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 又一脉相承。

第二, 和谐世界理念是迄今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建国以来, 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 以及维护我国根本利益的需要, 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思想。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 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这就使和谐世界理念能够获得外界更多的共识和共鸣, 也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 和谐世界理念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明的精髓之一, 就是重视和提倡“和”这个概念。和谐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息, 就是“和”。所以说, 以“和”为核心的理念, 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理论体系, 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理论数百年来的权威学说。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使东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了现代化意义, 也将为我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开辟道路。

第四, 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 从而使和谐世界的理念实际上涵盖了我国迄今陆续提出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以及新环境观, 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 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

第五, 和谐世界理念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 不仅仅需要硬实力, 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 已经到了要下气力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的新阶段, 或者说到了一个下力气来发掘我国软实力巨大潜力的新阶段。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理解和接受, 这本身就反映了我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展。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历史进程, 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和谐世界理念,历史进程,主要内容,重大意义

注释

1 胡锦涛.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N].人民日报, 2005-04-23 (1) .

2 本报记者.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 2005-07-02 (1) .

3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通过《上海宣言》 (全文) [EB/OL].人民网, (2005-09-09) [2008-03-28].http://legal.people.com.cn/GB/42735/3682857.html.

4 张铁.和平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 2005-12-23 (10) .

5 胡锦涛.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N].人民日报, 2006-06-16 (1) .

6 胡锦涛.加强友好合作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 2005-11-18 (1) .

7 胡锦涛.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 2006-04-24 (1) .

8 吴仪.中国政府愿与各国共同构建繁荣和谐东北亚[EB/OL].中国政府网, (2006-09-02) [2008-02-18].http://www.gov.cn/ldhd/2006-09/02/content_376324.htm.

9 本报记者.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06-08-24 (1) .

1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6[-1], 47[-2].

认识世界 篇2

案例分析

案例1:关于热的本质的认识

人类对热本质的探索,很古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只能根据摩擦生热,冷暖转化等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直观地对热的本质作些朴素的猜测,如古希腊人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根据大量摩擦和碰撞生热的实践经验,人们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英国的培根认为“热本身,热的本质精髓就是运动而不是别的。”法国的笛卡尔认为,热就是物质粒子的旋转运动。波义尔认为热就是由微小物质粒子的急速运动而产生。

18世纪,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的“热质说”,认为热就是一种没有重量,不可称量,不生不变,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的可以自由流动的特殊物质,物体的冷热是由热质的多少决定的。热的传导,如同流水由高到低流动着热质,热膨胀是热质注入所致,太阳光透镜聚焦生热,也是由于热质集中等,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甚至在1789年,拉瓦锡仍把热摆在化学元素表中,属气体元素。

越来越深入的实践,推动着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1797年,英国工程师伦福德,通过生产炮筒的实践,揭露了“热质说”的非科学性,证实了“热动说”的正确性,他发现了筒子屑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热。认识到热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是机械功产生的热。这种转化是等效的。他还测定了当量关系的近似值。

1799年,戴维在伦福德的启示下,进行实验:使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而且使周围的温度低于实验设备和冰块的温度。结果,冰块溶化为水。这样,实践 1 再次以事实驳斥了“热质说”。

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善,“热质说”终于破产。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思想。

相关知识点: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案例讨论:人类对热本质漫长的认识历史说明了什么哲理?

案例点评:热现象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人类对它的正确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间,既有早期朴素的正确认识,但是到了18世纪,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对热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看法,即认为热是物质,热是一种燃素,这种学说持续上百年,直到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特别是到了蒸汽机的使用人们才完全放弃热质说。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热动说——热质说——热动说的过程,这说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其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达到全面的正确的程度,因为认识的手段在不断改进,认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这样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完全有可能在反复认识中不断提高。这就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规律。

案例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小于180度。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黎曼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大于180度。

相关知识点: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案例讨论:究竟哪个是科学真理呢?如果都对,那么不就有三个真理吗? 案例点评: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各自认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小于和大于180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它们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哲学道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真理都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因为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不能被推翻,这是无条件的。承认可知论和真理的客观性,就必然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另一方面,真理都具有相对性。这是因为,某一时代的人们的认识,不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到象生命、阶级地位、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思想方法等主观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所达到的真理,都不可能是最后的、不变的真理,而只能是对一定阶段的事物的近似的、不完全的、相对的正确反映。从广度看,任何一个真理都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看,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所以有待于深化。总之,任何真理都是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它们对于各自所描写的领域来讲,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所以,它们都是正确的。它们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因而具有绝对性。但是,世界是无限的,又是发展的,而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 3 宙的一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和条件,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它们又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不同回答,都具有真理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三种几何学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空间特征认识的深入和扩展。而所谓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但是如果不在同一条件下,即便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可以不同,甚至有多个;或者随着认识对象和范围的扩大,认识的结论当然不同。所以,上述三种几何都正确,但并不违背一元真理论。

案例3:“日心说”的胜利

在中世纪,托勒密的“地心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基督教会将“地心说”加以神化,把它作为证明上帝存在的依据,利用教会的权威来维护它。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开始怀疑“地心说”。他认为,人们由于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只感觉到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就认为地球是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动,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于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只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不过,哥白尼当时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他沿袭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圆形是最完美形状的说法,认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圆形的而且是匀速运动的。可事实证明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且是不等速的。

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是对宗教神学的公开挑战,推翻了当时天文学的主流理论,它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罗马教会。这一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因而 4 遭到了教会的反对。罗马教皇斥责哥白尼的学说是“错误的和完全不合乎圣经的异端邪说”,将他的著作列为禁书,并对宣传哥白尼学说的学者进行迫害。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不顾教会的禁令,大胆揭露宗教的愚昧。布鲁诺补充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布鲁诺使人们对宇宙的科学认识又前进了一步,他的观点是对教会所宣扬的“地球中心说”更加彻底的否定。罗马教会的上百处宗教裁判所宣布布鲁诺为异端,开始追捕他。后来,罗马教廷将其关押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地牢中达8年之久。布鲁诺虽受尽酷刑,却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绝不放弃自己的学说。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

同一时期,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揭开了宇宙的许多奥秘,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教廷又一次受到了冲击。于是,1616年3月5日,教皇重申哥白尼学说为“异端邪说”,其著作为禁书,任何人不得谈论、宣传和阅读,否则就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讯。教廷的警告并没有使伽利略放弃天文研究,在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之后,他更加坚信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1632年,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经过长期的审查后,终于出版。但这本书不久就被禁止出售,伽利略本人也受到了教廷的迫害,被判刑入狱,出狱后又在佛罗伦萨被软禁了7年。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大学学习期间,逐渐对神学信仰产生了动摇,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崇拜者。开普勒支持哥白尼的宇宙理论,晚年时尽管面对教会的威胁,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进行科学研究,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了巨大的发展。

哥白尼、开普勒等天文学家在天文学上的伟大发现,是对“地心说”和宗教神学宇宙观点的否定,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进步。真理的力量是压不住的,人类的认识决不会因任何外在的权威压制而停滞不前。两百多年后,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日心说”是正确的,并先后为遭受教会迫害的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平反。1889年,罗马宗教法庭为布鲁诺平反并恢复名誉。同年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百花广场上,人们树立起他的铜像,作为对这位为真理而斗争、宁死不屈的科学家的纪念。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冤案公开平反,并为此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宗教信仰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其宗旨是“研究科学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伽利略案件的科学方面以及伽利略学说对现代科学的贡献。”

相关知识点:真理是不可战胜的。

案例讨论:“日心说”为什么最终战胜“地心说”?

案例点评:“日心说”的胜利是科学的胜利,真理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真理的本质。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非某位天才或权威的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真理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是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主观臆断出发。真理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只要是真理,就具有不可战胜性!违背真理的人,不管装出多么吓人的样子,迟早要在客观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任何东西都无法掩盖真理的光辉,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日心说由于建立在天文学新成果的基础上,反映了人类对于太阳和地球等天体运动情况的认识,包含着客观性的内容,所以虽然一 6 再遭到罗马教会和守旧势力的压制和迫害,最终还是彻底取代了地心说,取得了胜利。

案例4:比萨斜塔下的一场较量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已越来越为科学研究的实践所证明。我们知道,古代天文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按照这种学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就符合了圣经上的“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依据。于是,托勒密的学说和基督教神学会合为一体了。“地球中心说”成了不容怀疑的“天启真理”。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和神学统治着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圣经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同圣经相反或不同的观点,统统被视为“异端邪说力”。因此,在一五四三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他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立即引起了教会的极端仇恨。教会还把坚持和宣传这一说的布鲁诺活活烧死。然而,真理的光辉是扼杀不了的,错误的理论迟早要为人们所摈弃。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实践做出的最公正的裁判,牛顿的万有引力,刻卜勒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等科学的发展愈益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真理性,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还有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过程也生动地说明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自由落下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没有人敢怀疑它。可是二十多岁的伽利略却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怀疑。他想如果一磅重的东西和十磅重的东西同时下落,十磅的东西下落的速 7 度会比一磅重的东西的速度高九倍,于是,他决定亲自实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一五八九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人影浮动,议论纷纷。只见年轻的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顶上。这时塔下的人们望着伽利略的身影,有的沉思不语,有的嘲笑讽刺说:“他一定是疯了,让他去胡闹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小一样,重量不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伽利略高声喊道:“大家注意,铁球落下去了。“他同时张开两手。大家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地面上。实验的结果无情地证明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从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

相关知识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案例讨论:为什么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案例点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有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错误的东西迟早要被实践推翻。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和真理的本性决定的。首先,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因此,检验过程必须涉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并能将其对照比较。其次,实践正好具备这个特点,即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能按照被检验的理论的预想去行事,最后将实践结果与预想对照,从而知道预想是否与实践的客观结果相符合。

当然,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实践的标准是绝对的,是指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凡是经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思想、理论必然包含不能被推翻的成分,它将永远保留在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中,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任何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同时也必须看到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于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都有局限。所以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源标注:

案例标题: 比萨斜塔下的一场较量

内容简介: 案例讲述了比萨斜塔下的这一较量,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有实践(包括科学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案例5:新自由主义是发展中国家的死亡陷阱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英国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美国罗纳德·里根的先后上台而上升为官方经济学,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主导经济理论。出于适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需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泛滥起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不加分析地把新自由主义奉为治国良方,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盲目推行国有资产私有化,解除国家对金融和企业的管制,实行国际自由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结果造成国内两极分化严重,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少数大财团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金融危机加大,国民经济脆弱性大大加强,国家经济自主权丧失等等。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危机到2001年底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一场新的拉美金融风暴迅速波及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国,过去的所谓样板国家接连倒塌,整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经济危机不断,不少国 家的经济在改革之后都陷入了动荡与混乱之中,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惨痛的灾难。

拉美国家作为实施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重灾区,以惨痛的代价检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所以现在拉美国家已经由原来热衷推行新自由主义学说,转变为批评新自由主义。这种批评不仅是国内范围的,而且是国际范围的。其批判的重点在于揭露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欺骗性,揭露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实践表明,新自由主义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治国良方,而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圈套,是发展中国家的死亡陷阱。

相关知识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案例讨论:

(1)为什么现在拉美国家已经由热衷推行新自由主义学说,转变为批评新自由主义?

(2)从新自由主义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实际后果说明,新自由主义是发展中国家的死亡陷阱。

案例点评:

(1)因为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改革在拉美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促使其国内两极分化严重,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少数大财团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脆弱,国家经济自主权丧失等等,导致这些国家陷入严重的动荡与混乱,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惨痛的灾难。

认识世界 享受自己 篇3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故事叫《鱼就是鱼》,它是美国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李欧·李奥尼是个很有艺术天分的设计师,绘画、雕刻、印刷、陶艺、摄影样样精通,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天才。直到49岁时,他开始为小朋友们创作绘本,深受小朋友和家长们的喜爱,还连续好几次获得了美国凯迪克绘本大奖。

嘘——故事开始了。

树林边的池塘里有一条米诺鱼和一只小蝌蚪,他们常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形影不离”。一天早晨,小蝌蚪发现自己在一夜之间长出了两只小脚,他激动地告诉好朋友米诺鱼:“看哪!我是只青蛙!”米诺鱼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说:“胡说,你怎么可能变成青蛙?昨天晚上,你还是条小鱼呢,就像我一样!”一对好朋友因为这个变化而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什么结果,蝌蚪最后留下一句话:“青蛙就是青蛙,鱼就是鱼,就是这么回事!”显然,他们互相生气了。

接下来,就像小朋友们都知道的那样,小蝌蚪又长出了前腿,还褪去了尾巴,变成了一只真正的青蛙。米诺鱼默默看着他的好朋友离开自己,爬出水面到外面的草地上去了。一连过了好几天,青蛙都没有回来,米诺鱼孤单又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有一天,青蛙回来啦!米诺鱼迫不及待地询问青蛙去哪儿了,看到了什么。青蛙绘声绘色地给米诺鱼介绍这些天的见闻,他讲得太精彩了,米诺鱼对这一切十分着迷,他激动得甚至要失眠了——因为他太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在强烈的愿望推动下,米诺鱼甩起强有力的尾巴,终于跳出水面落在岸上的干草堆上。小朋友们想一想,米诺鱼怎么样了呢?

是呀,鱼和青蛙可不同,米诺鱼离开了水就无法呼吸,他难受极了,连喊“救命”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幸好青蛙在附近捉蝴蝶,他看见了米诺鱼,赶紧使出全身力气把米诺鱼推回水里。米诺鱼回到水里,当清凉的水流过他的腮,他尽情呼吸畅游,此时他觉得自己曾经渴望摆脱的小池塘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他微笑着对青蛙说:“你是对的,鱼就是鱼。”

怎么样,是不是被这个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赶紧找来这本书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吧,相信你会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

认识世界 篇4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反思, 并不是关于人类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认识的科学, 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认识的学说。只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认识, 是具体科学, 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 等等;而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进行认识的学说, 才是哲学。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由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构成整个世界, 是整个世界的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哲学又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学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事物、现象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认识, 当这种认识发展为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时, 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因此, 哲学也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而不是关于哪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科学。

人的世界观具有三个特征:其一, 多样性, 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不同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世界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生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其二, 发展变化性, 即人的世界观形成之后, 虽然比较稳定, 但只是相对的, 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其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其三, 在阶级社会中, 世界观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每一个阶级的领导者都要向本阶级灌输自己的世界观, 超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存在的。

根据“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的逻辑学原理, 哲学的外延既然已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知识的认识, 则它的内涵只能暂如此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 世界观与哲学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二、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哲学并不是哲学家的事,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周边的世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形成各种各样的世界观, 并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对待和解决身边的问题。然而每个人世界观都会成为哲学吗?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吗?显然不可能。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那么, 我们又如何判断人的世界观是否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了呢?一般说来, 我们判断某一领域的研究是否形成理论的标准, 是看这种研究是否比较系统的回答了该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果这种回答是系统的, 并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而不是个别问题, 则我们应该承认关于这个领域的理论已形成。按照这一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就要看他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是否做出了系统的回答, 如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自然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 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 人能否认识世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完整地回答了, 则其世界观应该说已达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 已经形成了哲学, 这个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三、世界观的准确性决定哲学的科学性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 都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极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正确的, 哲学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取决于世界观的准确性。由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而人的世界观并非都是准确的, 即使已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 也未必能科学、准确地回答问题,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是唯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积极投身于生产与革命实践活动, 并认真研究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大胆论证, 从而科学地、全面准确的提示了世界的本源, 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他们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最终构成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使我们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完善, 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只有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这是由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本文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作以上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2版)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认识世界 篇5

通过对李总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题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培训授课视频的认真学习与总结。可以看出,李总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使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手法,深入的分析了当前电信公司与联通、移动相比存在的问题,尤其电信移动业务中存在的营销渠道、方法、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在整个授课中,李总将电信移动业务称之为需要“进攻”的业务,将电信宽带业务称之为需要“防守”的业务,形象的表达出了当前电信公司在整个通信市场中的优略,也清晰表明了电信公司的全面改革的方向。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李总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例子,深入简出的分析了电信公司在移动业务与宽带业务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及具体的对策,最终提出了聚焦营销渠道建设、移动销售公司建设、全面进行化小、销售宣传技巧提升及营销战术训练等重点提升电信公司各项业务的工作方法及改进方式。

作为电信公司的一名基层员工,在认真学习该视频的相关内容之后,本人认为,李总的此次授课为电信公司的移动与宽带业务的营销作出极大的“方向性”指导,同时深入分析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只有不断的提升认识,积极指导实践,才能使电信移动业务得到不断的改进;在深化改革背景与必要性时,为我们指出了当前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4G时代的到来与移动业务营销方式的改变是当前电信移动业务开展中需要加强改革的重要内容;另外,对市州、县市分公司的移动业务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划,提出了“移动业务为核心,宽带业务为基础”的重要思想;与此同时,李总还通过“原因与结果”理论,深入分析了电信移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营销中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要注重从多方面因素入手,寻找新型的营销手段;李总在对电信公司移动业务与宽带业务的营销方式之思维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举例的方式,指出了“信任与方便”以及“以客户为中心”在电信移动业务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性;最终,李总的授课为我们在日常办理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加强开展移动业务与宽带业务的营销渠道建设、服务理念、进行化小、营销宣传等措施,为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及各级领导的工作方向及内容作出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认识地球:探析世界海陆分布 篇6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如何、有何规律是同学们要了解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世界地图,来深入探析世界海陆分布相关知识。

一、地表基本格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小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面积之比约为7:3,这种海陆分布状况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是独一无二的。

地表的海洋是相通的,形成了相连的世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间没有天然的分界线,通常以水下的海岭或某条经线为界。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南北最大距离达1.72万千米,其面积占全球大洋总面积的一半,也是最深的大洋。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大陆与南北美洲之间,大致呈“s”型,面积和平均深度均居世界第二。印度洋是第三大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海区。北冰洋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之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温最低的一个,海岸线曲折。

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全球共分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大陆。亚洲和欧洲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和南美大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大洋洲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

在地表面积中,海洋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北纬45°至北纬70°以及南纬70°的南极地区陆地面积略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纬度上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面积的2/3集中在北半球,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但即使在北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海洋主要集中于南半球,在南纬60°附近三大洋更是连成一片。海陆分布的不均性还表现在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三、多数大陆南北对称分布。轮廓基本是北宽南窄

在世界地图上不难看出,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都南北对称分布:例如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大洋洲大陆,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下图)。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断裂地带,断裂位置所在的海区深度比较大,具有众多的岛屿和峡谷,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每个大陆的轮廓基本上是北部比较宽广,向南逐渐变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大洋洲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特点。这种现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个谜。

四、主要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岛屿大多位于大洋酉岸

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果把两个大陆拼接起来,平均误差很小;用同样的方法将南美、非洲、北美和格陵兰岛都拼接在一起,平均误差也不超过130千米。拼接的结果给人的印象是:某些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以后才分开,板块构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的確立,已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肯定的答案。

世界海陆分布还表现出较大的岛屿大多位于大洋西岸。太平洋、大西洋西岸都有一连串的岛弧,如亚欧大陆东侧的阿留申群岛一千岛群岛一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一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如大西洋中的波多黎各群岛与外侧的波多黎各海沟。

认识世界 篇7

一、中日两国对本国的认识

中国地大物博, 历史悠久, 在古代历史上, 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隋唐盛世……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中国文明为亚洲文明提供供给, 亦是亚洲文明的中心。古人很早就把中国看做是天下的中心, 把周边民族或国家称之夷、蛮、戎、狄, 产生了华夷思想。由于周边国家的臣服, 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常常是册封与被册封的隶属关系, 中国成为册封体制的中心, 外国使臣朝觐时都要跪拜磕头, 这就更强化了“皇皇中华, 四夷来朝”的思想。中国又很早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 并且成为文化输出国。对于中国人来说, 中国周围的地区, 往往是中国给予文化的地区。在中国古代, 虽然也有别国文化流入, 但它们不可能成为主流和改变原有文化的本质, 相反, 总要受到儒学的改造。所以, 古代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久而久之, 这种优越感和自信心就蜕变为夜郎自大的观念, 对外国和外来文化总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虚心学习。清末, 即使中国已经落后, 本土文化已经呈现保守, 但上述传统观念依然非常强烈。顽固者自不必说。显然, 传统文化观念模糊了中国统治者的视线阻碍了对世界文明的吸纳。

日本四面环海,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 处于相对孤立的环境。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有着很强烈的忧患意识, 为了生存和发展, 日本民族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吸收外部文化, 以打破孤立的倾向, 在知识方面的表现就是对外国的事物什么都想知道的求知欲。日本不是文化发源地, 在公元3世纪以前尚无文字, 在7世纪以前也没有系统的政治法律制度, 公元645年大化革新以后, 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使自己的文化迅速地产生了飞跃。大化革新后, 日本的封建制度渐趋完善, 但其封建统治者并非中国的皇帝, 而是掌握军权的幕府将军。日本的“天皇”就不可能如中国的皇帝一样孤傲自赏, 夜郎自大的。他们不断地学习, 积蓄力量, 好奇一切新的事物。之后的明治维新就是其最好的证明。

二、中日两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中国人都是以“中国”与“四夷” (即四周世界) 相对称, 也就是用“中国中心”的世界坐标轴来认识世界, 世界知识非常狭隘。

首先在地理世界观方面, 中国人仍然认为“天圆地方”, “天处乎上, 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 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 中国内也”, 认为中国人的世界就是中国, 而中国即天下。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仅限于中国的十几个省, 疆土四面环海, 旁无大国, 对中国以外的地区不甚明确, 往往以海洋表示。这种狭隘的世界地理观念极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视野。

其次, 在文化上是独放异彩的, 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之国与礼仪之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形影相伴的“华夷观”。依照华夷之辩, “世界”是等差有序的, 整个世界划分为华夷两极。中国是居天下之中的“天朝”, 处于万方来朝的至尊地位。夷狄通过朝贡制度定期向“天朝”朝贡, 中国则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义务, 并且“内中夏而外夷狄”是不变的天理。这种畸变的世界观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地理世界观, 形成了“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1]

虽然在历史上外来文化也曾对中国产生影响, 但终非主流, 久而久之, 中国上自统治者下至士大夫皆认为中国文化是天下最优秀的, 形成了体系化、理论化的对外观念, 这种模式的不断确认与推广, 最终又形成了中国人一元世界观的思维定势, 而不愿接受多国并存的多元世界观及国际观念。这种支配从中国统治者一直到普通人的思维定势, 对近代之初世界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与中国文化的自创性特征相比较, 日本文化的确“不该骄傲”, 但与此同时却使其表现出了“周边性”与“摄取性”。[2]日本自古以来就作为文明古国中国的周边国家, 孤悬海外。直至公元前3世纪为止, 在漫长的8000年中, 日本一直处于缓慢的绳纹文化发展当中。“当我们的祖先聚居在日本列岛上, 长期停留在石器文化阶段而裹足不前时, 大陆的汉族却很早就迎来了金属文化时代, 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族向四周地区的扩展引人注目, 其部分势力也达到了日本列岛, 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3]是大陆的中国文化给日本带来了飞跃的发展, 日本社会从采集文化转为农耕文化、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青铜器与新石器并用的金石时代。日本民族喜爱与渴慕优秀外来文化。善于摄取外来文化。

在日本, “华夷”史观也有过发展, 但在近代, 攘夷运动失败以后, 轻视西方的思想从根本上受到批判与纠正, “开国论”支配了思想界。在中日华夷史观的演变中, 中国本来走在前面, 魏源的《海国图志》、《圣武记》输入日本, 对日本对外观的演变发生过很大的影响。[4]

明末清初西方传来的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长期被绝大多数士大夫排斥, 然而传到日本之后却广为流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世界史地知识水平反不如明朝末年, 而同时期的日本却推出了世界史地集大成的代表性著作, 水平明显高于中国。鸦片战争后, 两国先进思想家都致力于传播世界地理知识, 介绍西方政治历史概况, 探讨御侮自强之道。但是, 中国的研究从50年代后呈退潮趋势, 而日本的研究从鸦片战争后到50年代经历了两次高潮。从社会传播角度来看, 世界史地著作在日本社会流传和影响的程度都明显地高于中国。得益于此, 日本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 对世界有更为良好的认识, 对打破传统有利无弊。[5]

综上所述, 中日两国对当时世界及本国认识的不同, 使其后续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当时, 中国故步自封, 日本却学以致用;中国唯我独尊, 日本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 但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却是如此惊人的。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 用了近70年, 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部分, 这期间, 中国丧权辱国, 走上沦为半殖民地的扭曲发展道路。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150—200年走过的道路, 20世纪初日显世界强国端倪。这固然也有当时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 中国所遭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远大于日本的原因, 但其思想认识的不同产生历史的必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思考。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列强压迫的社会, 而日本却逐渐兴起成为亚洲列强,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 文章旨在分析中日两国对当时的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日,本国,世界

参考文献

[1]盛邦和.中日华夷史观及其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3]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商务印书馆, 1992.

[4]盛邦和.中日华夷史观及其演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认识世界 篇8

“马的世界”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动物,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而且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安排的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就显得水到渠成。

那么综合性学习应该怎么教呢?我在执教“马的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是这样做的,觉得有得有失,写下来与同仁共勉。

首先将活动的目标确定下来:(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马的世界”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有关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活动的开展,学习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有了教学目标的指引,接下来是教学的准备工作,我准备了一份活动时间安排表和此次活动的设计方案,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及有关马的文学艺术作品,按活动程序和内容,设计一张活动记录表,每个学生发一份,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提前一个星期对学生进行组织、调度和安排,划分学习小组,明确活动任务和目标,明确活动评价指标,确定活动小组负责人,进行必要的动员和说明,交代学生应做的前期准备。

“马的世界”这一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明确、集中,但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材中所列四个标题———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也是四个课题,是关于“马”的四个层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踪”。把这四个方面研究贯穿、综合起来,便可形成关于马的文化研究的专论。

本次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多样,若让每个学生每题必做,则可能耗时太多。因此分为四个活动小组,对“汉语汉字中的马”“历史传说中的马”“艺术作品中的马”“文学作品中的马”这四个课题各有侧重地进行研究或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督促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并进行必要指导,要求学习小组长上交本小组的研究所得,做好参与活动的准备。教师将各小组的素材加以整理、归纳、择优去劣,制作课件,并继续指导学生准备参与活动。

“汉语汉字中的马”这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摹写“马”字的不同写法;准备了以“马”为偏旁的字,并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这些字与马的关系;准备了含“马”字的成语,通过查工具书解释每个成语的意思,并分别用它们造句;还准备了与马有关的俗语。

“历史传说中的马”这一小组准备讲述王亥驯马、指鹿为马、伯乐相马三个历史故事,并由此引发对伯乐与马的关系的讨论。

“艺术作品中的马”小组准备了韩幹的“照夜白图”、韦偃的“双骑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及“昭陵六骏”石刻图、两幅摄影作品,并由本小组的同学担任解说员。

“文学作品中的马”准备了古诗杜甫的《房兵曹胡马》、现代诗臧克家《老马》、周涛的散文《巩乃斯的马》。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将课堂的主导权交于学生,准备以各学习小组长以汇报学习成果的形式组织结构整个课堂,但老师不能做甩手掌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我分小组分别给予了指导,对小组汇报的内容提出了建议。在课堂上,我只是一根线,学生才是那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我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才是这课堂上的主体。一切准备就绪,学生就像是参加交流会一样,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同时期待其他小组的精彩汇报,在奉献出知识的同时,也汲取他人的养分。“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思想在汇聚、碰撞中产生火花。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效率也高。学生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养,锻炼了能力。

在这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尾声,在各学习小组汇报结束后,我进行了综合性评价:首先,在这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其次,通过对“马的世界”相关知识的搜集、整理,同学们培养了探索精神;今天,由同学们站在这个讲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老师看见你的自主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发扬光大。

综合性学习突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认识世界 篇9

从今年开始,歌德学院的专栏将与读者朋友们见面。我们计划2010年将以多种形式和内容来建设我们这个专栏:不管是歌德学院的集体亮相,还是这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感受和异域体验,借由这些内容将有更多的机会与读者朋友们沟通。我们既能在这里贴近歌德学院的老朋友,与他们更加直接地交流,又能结交到新人,将歌德学院的语言学习和文化项目介绍给更多的中国朋友们。在这里我感兴趣、最想了解的是,当前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文化活动是什么?哪些文化事件最能积聚高人气和上座率?什么艺术门类最中国最传统?中西方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话,又以什么样的活动来对接?……总之,我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沟通模式感到由衷的期待和高兴。

年末的气氛总是叫人不由得回顾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2009年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举办了许多的文化活动呈现给中国观众,其中哪些是历久弥新的呢?我想对于我来说,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这些:“文化管理在中国”首次在中国开始启动;14期德国电子乐系列活动最终也以德国电子音乐家及装置艺术家Alva Noto的现场表演而落下帷幕;在戏剧方面我们特别引进了最新几部德语创作的戏剧,并且邀请了一批德国知名的剧作家前来北京,与中国的戏剧界学界做了“戏剧构作在北京”和“新戏剧艺术”两场活动,等等。

“文化管理在中国”是北京分院与柏林自由大学合作的一个联合培训计划,我们习惯简称为KUMA。我们在中国甄选了15位在中国博物馆、剧院以及舞蹈团等文化领域的年轻领导者,分别在北京的歌德学院和柏林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课程培训和实践。项目启动前,我们并没有计划过为这些培训者打上“年轻”的标签,令人惊喜的是,最后出来的人选里面一半以上都是“80后”,而最年轻的仅23岁,且女性的比例占到了2/3。经过这一年的公开选拔、语言培训、欧洲哲学艺术史学习、德国实习及论文答辩,这些年轻的“专家”们现已完成了论文并拿到了证书。这项培训活动不仅引起了业内讨论,也引起了媒体聚焦,大家都想问:歌德学院倾力地投入启动这项活动究竟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想说,这一纸证书决不是KUMA的初衷,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中国年轻一代文化管理者的成熟、能够迅速独当一面,并且在未来通过各自领域的文化项目为中西方文化的沟通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举动。圣诞节前,我们在德国大使馆为这些通过论文成功毕业的学员们举行了毕业典礼,并颁发了证书。这样2009年的KUMA也就算在此告一段落。作为一份特别的毕业礼品,学员们都披上了歌德学院专门设计的围巾,衬着他们明亮的笑脸,我的思路已经开始奔到2010年的KUMA上。随着这个项目的深入和不断优化,我越发感觉到一种使命感——如何更好地驾驭这个历时三年以上的大型项目?因为它本身不仅仅是对未来跨国文化教育的一次探索,而这些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年轻培训者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同样在完成着跨文化沟通的实践。对此他们责无旁贷——都有着行业内丰富的经验和积累,又具备国际视野和普世价值,这将是中国未来艺术发展的希望。

上一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下一篇:让学生带着兴趣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