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02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精选8篇)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摘 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 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结合《时局图》一句一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痛恨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情感。这样学生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书本的知识,而是有了理解的过程,记忆也会变得更容易些。

其次,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我们通常是通过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由浅入深的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课我出示一段材料: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引自《春天的故事》。由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1979年的“春天”指什么?画了一个圈喻指什么?2.“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中,被称为“一夜城”的是哪一座?它“一夜”崛起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身边的现状,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步步启发学生思考,书本知识和材料相结合,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特别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史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取得更多的实效。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2

因此, 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难点, 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 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 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有文字、图表、地图等, 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 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 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 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 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 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 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 如否认时, 得于咨达后十日内, 声明理由, 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 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 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 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 读懂材料, 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 从整体上把握, 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 逐句过关。如, 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 包我三面;英吉利, 假通商, 毒计中藏;法兰西, 占广州, 窥视黔桂;德意志, 胶州领, 虎视东方;新日本, 取台湾, 再图福建;美利坚, 也想要, 割土分疆。这中国, 那一点, 还有我份;这朝廷, 原是个, 名存实亡。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 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结合《时局图》一句一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 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痛恨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情感。这样学生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书本的知识, 而是有了理解的过程, 记忆也会变得更容易些。

其次, 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通常是通过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由浅入深的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 从而逐步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课我出示一段材料: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引自《春天的故事》。由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1979年的“春天”指什么?画了一个圈喻指什么?2.“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中, 被称为“一夜城”的是哪一座?它“一夜”崛起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身边的现状, 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步步启发学生思考, 书本知识和材料相结合, 或促进知识迁移, 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 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教学的过程, 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 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 特别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史料,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以便取得更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高等教育出版社[1]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学习方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学习方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3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之意义

古往今来,有诸多学者、专家对“史料”的概念做出了阐述。目前,在史学界主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从狭义上来看,史料是指过去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是后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从广义上来看,史料则是发生在过去,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存在物。而在历史教学中,将史料概念拓展更广,除了上述广义概念上的史料外,还有历史图片、漫画、文物图片、历史题材电视剧及文学作品等。在了解史料定义之后,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意义进行如下概述:

1.符合历史自身需求。人们在谈论历史时,往往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论述在过去时间段发生的某一事件,其二则是发表个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及看法。而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史料是历史的见证,是联系历史与历史学的桥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史料,才能走进历史、认识历史。假如说,历史教学是一座房屋,那么史料就是建造这座房屋的木材、砖瓦。因此,将史料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历史自身的需求。

2.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时期,其认知能力也具有过渡性,具有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对事物的认知主要借助于直观经验、感觉的特点,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也难以长时间地持续。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很好地丰富历史理论知识,将抽象化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及运用基本原则

1.确保史料准确性,符合历史真相

确保史料准确无误,符合或者尽量贴合历史真相是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要注意的一点。为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应当将收集到的资料与教科书进行认真比对,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其准确性。在选择一些传奇类的故事或者野史作为史料时,更加要严加甄别,切忌为了趣味性而忽视历史真相,甚至胡编乱造。

2.体现与教学目的的关联性和针对性。初中历史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需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还要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行掌控。此时,如果选择的史料针对性和关联性都不强,那么就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夏、商、西周兴亡》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从姜太公钓鱼、周厉王暴政、商纣这几个故事中选择几个针对性、关联性都较强的进行运用。

3.尽可能将史料与现实结合,做到以史论今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以史论今、以史喻今。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也要考虑其与当今社会是否有所关联、能否学以致用。例如,在教授《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授课内容与中央电视台一档名为《国宝档案》的记录节目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可见的史料,对已经逝去历史产生较为直观的认识。

三、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1.针对不同年级,选择不同类型史料。初中各个阶段的学生历史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区别,正因为如此,要想切实利用好史料进行教学就应当到这一点。例如,在七年级的历史教学中,应当选择一些较为直观、有趣的史料,如图片史料、文艺史料等。在进行八、九年级的历史教学时,可以逐步提高文献史料的使用频率,将多种史料进行综合利用。如在学习近代史时,调查访问、实地参观、制作表格等方式对八、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是较好的方式。

2.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史料、使用史料。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味地进行灌输,而是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史料的寻找和运用中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这一内容时,有一项内容为“讲述华佗的故事”。教师可拟定一个与此内容相关的主题,将其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们布置:同学们,在我国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他不仅悬壶济世、造福于民,而且在医学上也颇有建树,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的神医华佗。那么,老师需要大家在课后对华佗的医学成就进行搜集,并且提供相应的历史依据,制作PPT,在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来,并且在查找相关史料的过程中,培养其既开放又严谨的治学态度。

无论是对历史教学,还是历史学研究,史料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更应当重视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珍珠——史料。只有充分重视史料、科学运用史料,才能够不忘历史,面对现在,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洁君.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21

[2]赵荣辉.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考,2003(3):17

[3]许小红.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2):32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4

江苏省阜宁中学

杨延海

摘要:本文试从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三个方面的要求来阐述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意义,并对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的提醒。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为学生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引发学生对中学历史问题的探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史料教学的目标及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是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的参考依据。中学历史教学中探讨史料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教学要求

史料运用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观点。现行历史教科书也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对各类历史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上世纪70年代,史料教学首先在西方历史教学中逐渐发展起来,正被诸多教者与学者所倡导。例如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①激发兴趣;②“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信息;③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④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⑤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等等

在我国,随着中学教材文本中引用史料的不断增加和高考历史试题中材料解析题目比重不断攀升,中学史料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课标》对史料教学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一、史料在高中历史新课程“课程目标”设置中的运用

1、高中历史新课程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史料,即白寿彝先生所说的,“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或如曹大伟、赵世瑜所说的,“一切存储着有关过去信息的资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学者所 1

言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历史资料不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和挖掘历史信息的重要资源载体。这也是《课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为深层探究历史作准备。同时中学历史知识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就是关于“历史这门知识是如何而来的”知识,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辩别史料、诠释史料并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认识过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就是指培养学生从史料、教材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是《课标》不同于过去历史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特点。而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否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只能是一句空话,探究学习也只能成为“无米之炊”而流于形式。朱汉国教授曾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增加史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依据历史资料自主的探究隐藏其中的价值意义,寻求积极的思维解题方式。

3、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要求中学生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概括和阐述历史事件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学生自己搜寻资料,来印证或评价书本上的观点,不仅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史料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中的运用

1、在高中历史教学模块的课程内容标准设计中,提出了明确的史料教学目标。在必修I中提出:“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在必修Ⅱ中提出:“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必修Ⅲ中提出:“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在选修

(二)中提出:“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在选修

(六)中提出:“通过学习,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收集有关资料,深刻认识这一全世界及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历史选修

(五)的学习内容中,直接将“知道史料的基本含义,了解史料在史料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基本的学习要点。

这些历史教学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三点教学信息:一是依据教材文本中的史料来学习归纳、理解,是一种直接经验的体现;二是探寻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资料,科学的理解评价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三是运用辩证的历史观分析对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史料教学正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要求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2、在各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中,也提出了大量的、与史料教学相关的具体建议。在历史必修I中,共提出了八条教学活动建议,其中与史料教学活动相关的有四条,它们分别是:第三条:“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第四条:“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第五条:“搜集有关史实,说明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第六条:“观看有关录像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在历史必修Ⅲ中,共提出了六条建议,其中有四条与史料教学直接相关,它们是,第一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第四条:“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五条:“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第六条:“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在历史选修课程的“教学活动建议”中,也有相应的史料教学方面的要求。如选修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第一条:“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写一篇人物小传 ”。在选修

(五)《探索历史奥秘》中建议:“收集和交流你感兴趣的历史之谜,培养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这些“教学活动建议”告诉我们《课标》制定者希望借助史料的搜集、分类、解析、运用等各种形式的史料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探究与拓展延伸是学活历史的真正初衷。历史中的史料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 个触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注意对文中史料的关注,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学习思考;另一方面要求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挖掘隐藏其中的资源价值,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三、史料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建议”中的运用

1、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大量接触原始史料,如档案文件、历史原著等,从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找出答案。”④我们不仅如此,更应该培养学生养成问题探究的科学严谨思维,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三条与史料教学直接相关的建设议:(1)“历史习作”。《课标》认为:“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教学中要撰写观点新颖的历史习作,单凭一本教科书显然不行,学生必须借助于课外各种存储有历史信息的史料。这就要求学生广泛收集、整理史料,然后在史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逻辑严谨地表达出来。(2)“历史制作”。《课标》指出,“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在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中,学生必须广泛收集各类史料进行重组加工,从而达到巩固并灵活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目标。(3)“历史调查”。同“历史制作”一样,“历史调查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历史调查,可以搜集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一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作者曾在文章中颇有感慨地写到:“(学生)在真切的感悟历史的同时,不仅锻炼了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而且学会了搜集与处理历史资料,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不能实现的”④由此可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学生激活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潜能有着同样的积极意义。

3、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课标首先强调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可跳出历史教学的课堂,从身边去寻找学习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互联网、家庭、社区等,以提醒广大师生从中搜寻教学所需的史料及其它教学资源。教学史料资源运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

四、史料在高中历史新课程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史料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和通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并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等等,学科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再思考。

1、史料运用要科学。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面对史料时,除了判定真伪的基本问题外,更牵涉到如何获得有效信息,以及有效信息如何诠释的问题。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2、史料选择要慎重。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滥用史料,这样会无形中加重学生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3、史料运用要分层。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史料教学的目标上应当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渐进性: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设计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综上所述,《课标》已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我们历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史料教学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用,积极利用史料作为教学的基本素材,改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

进行探究。从中自主构建知识框架,领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史学能力,同时形成高尚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注释: ①白寿彝:《史学概论》 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② 曹大伟、赵世瑜:《探索历史的奥秘》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版

③华丹:《试比较美英历史科国家标准目标体系的异同》 转引自《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P70页

④ 赵崇:《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史料的运用与作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P50页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朱汉国 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5

题目:

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研究

引言:

自从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史料的使用,多媒体能够使历史教师有条件在课堂中展示史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为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这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来印证课本中的结论。

但是在选择和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史料,史料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怎样帮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充分利用史料解读史料等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材料都是千篇一律,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非常肤浅的得出某个知识点,而没有充分地利用史料来挖掘信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这就经常使整个教学成为一堂史料堆砌和知识点灌输课,造成学生不仅不能理解书本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大量的材料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教师被多媒体束缚,使得材料的使用流于形式,为了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而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使用材料。而史料教学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甚至变成教师的一项任务,课堂的一个缺点,学生的各种负担。

正文:

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

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能够有可能很好的运用史料,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史料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很多是拿教参上的资料或者是网络上教案中的资料,这会影响史料的可靠性和教师对史料的理解。因为很多教参上或者网络上的史料都是没有出处的,或者即使有出处教师也很少会去原书中翻阅,这就会造成史料的真实性下降,也就是说教师所用的史料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有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而教师又极少回去原书中寻找这则史料全部,了解这个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这则史料理解偏差,造成教师照着史料的文字去分析,这不是史料的解读分析,而是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将史料当成文言文或现代文来解读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所以在选择史料中,教师最好首先就是要立足教材,如果教材中的材料能拿来用尽量拿来使用,但还是要去原书中仔细研究这则材料;其次就是选择和书中提供材料有关的史料,比如都是出自同一本论著等;另外,教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资料库,来选择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史料,并且要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了解史料的出处、历史现象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如果是使用别人课堂中用过的史料,更应该仔细斟酌,必须自己先充分而全面了解这则史料,绝对不能拿来就直接用。

第二,教师在准备史料中的第二个误区就是自然地将史料就理解成为文字材料,其实图片、曲线图、数字、表格、视频等都是史料,另外不一定是用幻灯片明确展示出来的才是史料,教师在课堂中说的历史小故事也是史料,这些比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形象,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史料教学开始流行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就非常喜欢用史料,特备是将课外补充的史料。有时会将一堂历史课变成史料的堆砌和分析课,而且所用的史料又篇幅很长,很难找到重点,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对教材知识也难以很好掌握,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极差。所以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必须要适度,这个适度又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选择使用史料的知识点要适度;在一堂课中完全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用史料,一般可以用史料来介绍背景、作出评价、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其次选择使用的史料长短要适度,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绝对不能过长,一般来说要保持在150字以内较为适宜,而且要针对学情,有选择的在史料中勾画出重点词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再次选择史料的数量要适度,整堂课中补充史料绝对不能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最要是用一两则史料就可以讲一个大问题说清楚,比如说解释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四五点,尽量不要一条史料得出一点,而是用一到两则史料就可以将整个背景分析全面深刻。

第四,关于史料选择过程中难易程度的把握的问题,因为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我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按新授课和复习课来比较,自然是新授课中所选择的史料更简单一些,一般最好是能直接从材料中能够找到答案。其次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当然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不同难度的史料,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

如果说史料选择是史料教学中的第一步,那么接下去的史料运用,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史料的运用方法和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史料教学的课堂效果,对教学起着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史料教学的成败。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史料的运用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历史材料,提炼观点,从整体把握材料。这一“整体把握”需要教师注重从材料的出处、注释、按语以及其他一些说明性文字中,挖掘到有效信息。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评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在运用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密切注意这些细节中隐含的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认识材料,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了解到历史是时代的产物,感受到历史的多面性。

第二,帮助学生区分历史材料的主观见解和客观事实,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性和社会偏见。如讲中国鸦片战争时可引用一段材料,即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讲过的一段话。“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鸦片战争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战争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马士的立场是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讲的,其主观见解是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第三,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由于篇幅等原因,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补充史料的同时必须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史料。关于思考题的设计最好能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必须是教材的重点。

2、问题要有坡度,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3、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4、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

结论:

在史料选择的问题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教材,将教材中的材料作为首选。其次要全面把握史料,包括史料的背景、史料的可靠性等内容。了解史料不仅仅是文字材料,应该有效利用数字、图表、图片、视频等材料。再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运用史料的时机和、数量和难易程度。最后,史料不宜过长,必须删节史料,突出重点。

而在史料运用方面则应切实注重史料的全面多方位解读,结合历史背景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补充史料时必须设计恰当的问题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总之,在史料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联系紧密,哪一步都不可忽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以上几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那么历史教学必将可以事半功倍。

附录一:

访谈

问题一:在历史教学中需不需要用到史料?为什么? 林生军老师: 教历史的时候当然要用材料,这是历史课的最大特点,历史教材就是一则则史料和对史料的分析,比如说我们这几天上的外交这一块,你们看那些外交成就,什么1950年和苏联建交,什么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些都是历史材料,所以对于历史来说史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

问题二:为什么以前在历史课中感觉是老师都是不用材料的,现在的历史课都会呈现材料? 林生军老师:

谁说以前的历史课没有用材料?刚刚不是就说了历史书上都是材料。还有你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不说一些故事?(说的)那就好了嘛,这就是课外的补充材料啊!只不过现在都用ppt,就把文字打到ppt上了,就很明显的用材料。不过现在用材料很流行,大家都用起来了。问题三:是用材料好还是不用材料好? 林生军老师:

这要看情况的,比如说你找的材料很好,分析的也很好,那当然是用材料好喽。这样学生更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用不好材料,就还不如不用。朱挺老师:

我不喜欢用ppt上课,你们听过我的课也看到我就是一张ppt一专题,一般上课时候我就不会有放材料,最好的材料还是在书里,像书里都有什么资料卡片、课后练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我上课都不怎么用材料,不过在让同学做巩固练习的时候就用材料,这样子可以加强他们的分析能力。

问题四:在历史课上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把材料呈现在ppt上比较好? 林生军老师:

这个又是要看情况的,你们有经验了就会有感觉,什么时候用材料。现在硬要说的话,就是在讲重点难点的时候用一下材料,不过如果重点难点是那种历史事件那就不用ppt,你嘴巴讲讲,讲的生动点就好了,遇到那种要分析的地方就用材料。刚刚朱老师说做巩固练习用材料也是一个用材料的点。朱挺老师:

其实是当你用书上的东西分析不透彻的时候,补充一下材料,不要明明可以从书上分析出来还在那里用材料,就增加学生负担,最终都要把重点放在教材上。问题五:在选择史料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林生军老师:

最重要是的史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你把错的拿来用就完蛋了。朱挺老师:

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非常了解这个史料,而且要能够把它分析透彻。沈美丽老师:

我觉得你用的史料最主要是书中材料的一个深化,尽量不要很突然地冒出一个无关的东西来;而且补充的史料绝对不能很多,字数也不能很多。问题六:怎么把握史料运用的难易程度? 沈美丽老师:

这要看学生怎么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不同难度的史料,比如说低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林生军老师:

还要看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比较简单有时候可以用一些稍难的材料,需要转一转的;问题难的话,即尽量也能够简单的材料,而且还要标注出重点词句。还有再用古文材料的时候,就要特别看一下学生文言文程度怎么样,否则他看都看不懂古文说什么,更不要说去分析它了。

问题七:针对史料设问要注意些什么? 林生军老师:

问问题的话这个很重要,你问肯定要有目的的去问,那你的目的就是要讲的知识点,既然你是问问题就不要太简单,问一些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不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拔得太高,如果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的话,最好是想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来,从简单到困难,最后得出结论就比较好。

附录二:

参考文献

[1] 沈茜苓.谈史料教学在中学课堂上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9(04). [2] 戚青平.高中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J].备课进修,1999(02). [3] 杜奎英.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改革,2005(10). [4] 陈霞.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史料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0(07). [5] 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03). [6] 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2007(08). [7] 何巧瑜.论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8] 许凤荣.新课标下的史料教学例谈.[J].考试周刊,2009(02). [9] 霍春连.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9).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篇6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2)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已提供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促进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三、史料教学的主要方式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这段(些)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史论结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例如: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2.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4.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四、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

我们要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史料有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平时有意识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史料引用比较多的著作,从中搜集我所需要的史料。尤其是近年来,从整体史构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文明史构建的《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解说题、从现代化史观构建的著作。

2.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教师的手边都会有几种历史教学类的期刊,多数期刊都会刊登优秀案例。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同仁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案例里面的史料摘录下来,为我所用。我手里每年都订了《中学历史教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这些杂志上能比较贴近中学实际地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更有不少思路可借鉴。(如去年一诊的晚清三新政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期末题、单元题)还有《高中政史地》《高中历史》等杂志均可用。

3.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

现在考试对史料越来越重视,材料题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复习资料也因此挖空心思更新史料。由于考点都是对应课本的知识点,这些史料自然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并且,这些史料又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最合适不过了。4.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为我所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人民教育网等上有大量的新题可以选用或改编;按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可能设计图片材料题。

五,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为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一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娴熟,因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

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史料运用不充分

① 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失真失准

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现代信息技术为查找历史资料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弊端。网络上所提供的史料多为转手的间接史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考证,但一线历史教师受时间和阅读面的限制,对网络上查到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会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此外,别人论文或资料中转引的史料也应考证,多次转引容易出现讹传现象。一旦史料有误,给予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情景和历史知识也就出现差错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此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六、引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

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准确节录

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由于在引用史料时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造成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史料。只有对史料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才能更加高效地运用史料,更好地贯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标理念。

3.忠实原文

中学史学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的推敲运用,增减改易细微之处能带来表意上的巨大变化。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微言大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字千金”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写照,《春秋》一字可以寓褒贬,《通鉴》一字可知兴替,历代治史者都把严谨放在第一位。因此,无论命题还是教学,引用史料时都要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增一字,不改一字,对需要增加文字以助于学生理解的,增加部分要用括号标出;对于需要删节的文字要反复推敲,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删节处用省略号标出。

4.正确价值导向

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增强针对性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但要注意在体现了选择史料内容的针对性的同明,不能导致史料在真实性和科学性上产生问题。

6.难度要适宜

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加强对运用学生史料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8充分运用教材

教师与学生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拥有丰富的文字与图表资料。而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要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资源,围绕教材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史料的作用,国外学者有过精辟的论述。例如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1)激发兴趣;(2)“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5)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等等。再如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1)进行说明;(2)发展想象力;(3)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5)有助于传达真实感;(6)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

那么,在实践中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本节课“发明家的科学精神”时,我选取了爱迪生的相关史料,“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 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学生一看这一史料,不禁为爱迪生的科学精神所吸引,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得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难。在讲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引用这么一则史料: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产业革命后)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英国出版《机器的成绩》)

2、论从史出,增强历史感。中学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同时代人特别是名人的原话和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难度,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如:在分析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引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工业革命对世界联系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了蒸汽机出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析图文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利用插图直观信息,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

教师要善于利用插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行直观教学,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例如讲述《张骞通西域》时, 我首先请学生欣赏课本《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然后请几个学生即兴表演壁画中的人物活动, 之后提出问题: (1) 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什么?历时多久?出使的任务是什么?主要经历有哪些? (2) 张骞在途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如果你是张骞, 当遇到想不到的艰险时, 你会怎么做? (3) 张骞为什么又要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影响?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同时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提出这样的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他疏通西域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并分析评价张骞。通过巧用课本插图, 这一演二看三问, 学生便增强了求知欲,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恰当选取图文史料, 精心设置问题

历史插图使用方法的选择, 要结合教材内容而定, 不可不讲亦不可全讲。恰当选取图文史料, 应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 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与信息的方法。

例如《鸦片战争》中, 笔者恰当选取课本的历史图片《虎门销烟浮雕》 (局部)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 并思考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学生饶有兴趣地认真观察, 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1)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 道光帝为什么要采纳林则徐的禁烟主张?虎门销烟的起止时间、意义等。 (3)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请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通过步步设问, 加上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考也逐渐深入, 他们通过观察插图就可直观回答问题, 将插图具体化、问题化。再如讲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 教师在介绍区徽知识的基础上, 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紫荆花、荷花图案是何时正式使用的?它们的主要寓意是什么?它们的使用有什么历史意义?教师以图为依据, 因势利导, 分析史料, 设计出精彩而又恰当的思考题,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有时教材选取的史料并没有设置问题, 此时在史料的运用上就需要教师精心设问。例如史料引自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言论:“鸦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林则徐针对什么事情上书道光帝?他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 简要说明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皇帝接受他的主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就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对没有思考题的史料也要十分重视, 要分析研究、恰当使用史料, 使其为历史教学服务。

三、利用历史地图, 引导学生思考隐性知识

在所有的历史插图中, 历史地图是最重要的插图, 有些隐性知识隐藏在历史的地图和图片里, 我们应挖掘和充分运用这些隐性的历史知识。“左图右史”是我国学人治史的优良传统,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上的地图, 细心研读地图, 把隐含在其中的知识挖掘出来。学习历史地图时, 要教学生学会“一看二想”:“一看”是学生通过“看”这幅历史地图并从中获得知识, “二想”即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读图思考并作答。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读出隐性知识, 历史地图有时空结合、具体形象和激趣化难的功用。例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中利用教材所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进行教学, 让学生从历史地图中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从1980年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力。所谓“历史信息”,就是各类的历史材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重要性

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围绕历史课文进行探究,那只是一种对教科书的解读,难以使学生了解真正的历史,不知道如何面对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初中生要探究历史,就必须多运用反映历史情境的各种史料。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觉

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了对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而学生的历史感必须从大量真实的原始史料以及古往今来的史迹中去体验、想象和感悟才能获得。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不少史料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源头。东汉末年,袁绍实力雄厚,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呢?通过阅读相应史料就能找出曹操实力弱反而取胜的原因,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3.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他们单纯地背诵某种现成答案或某种权威观点。因为史料出现的时间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阅历不同,对历史上的同一件事,用不同的史料去解释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向学生介绍比较盛行的各种观点,让学生就同一事件通过分析不同的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时、何人、因何事而做的,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从而使教材中的结论获得论证或者得出新的看法。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确实很重要,怎样将其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史料在历史教学运用中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合理利用课本所选取的史料

如何运用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是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编排史料。

第一,引入适量的史料原文作为课文内容的一部分。这主要在课文的正文中,引用一些浅显、典型而又简短的史料,如历史运动中的口号、历史人物的原话、历史记载中对某一现象的概括等。例如,《五四运动》这一课中写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响彻云霄;《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体现出把史料原文与课文的结合为一体。

第二,插排一些史料,以印证课文的论述。主要是选用一些文献摘要、诗词段落等。如梁启超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写的“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的民族覺醒。这种插排的史料,既与课文不同、相对独立,又与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是对课文内容的印证和呼应,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第三,在课文之后设材料阅读栏目,作为拓展阅读。比如,在《洋务运动》的课后引用李鸿章的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选取较为完整的一段史料,来解释洋务运动的

失败。

在正文中、在版面中插排或在课后用材料阅读的方式加入史料,方便教师和学生即时地通过史料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教导学生找出课本中的史料,印证所学知识,养成论从史出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2.恰当补充部分课外史料

受到教材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重点或难点缺少相应的史料做支撑,只有抽象的结论而无具体的史料说明,这就给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加了难度。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并指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分析得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会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引用毛泽东的日记:“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新文化运动激发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补充课外史料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补充图片资料更直观,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待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实践。

3.引导学生去寻找史料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引用原始史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探究,形成“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但史料的来源主要是教师,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图书馆、上网等方式,主动就某些历史问题寻找相关的史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注意事项

1.把史料与思考历史结合起来

参观历史遗址,观察出土的陶瓶碎片,会使学生觉得很有趣。然而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朝历史本质的方面思考,决定着史料的运用是否成功。如果学生的兴趣仅仅是喜欢这些历史故事,这其实并不是史料运用的成功,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的同时思考历史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

对于教材中的史料,有些教师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教材中现有的结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没有搭配思考题的史料,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而达到史料运用的作用。

2.扎实的历史知识是学生自主运用史料的基础

在现实中,有些教师牺牲历史教学的内容,专注于单纯的史料教学,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史料与历史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拥有与史料有关的历史知识,才能处理史料证据相关的活动;如果没有历史知识做基础,鉴别史料,重建史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教授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历史材料,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原貌,既活化了教材,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金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2]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7).

上一篇:实习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下一篇:科技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