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精选10篇)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篇1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新颖、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应努力追求导入艺术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
导入
课堂教学
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而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它在于激励和引导学生。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摸索学习,对于新课的导入环节我有如下的一些探索。
一、巧设疑问,悬念导入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人新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历史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
例如,在讲授《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课时,我先问:“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共得到几块金牌啊?”学生几乎众口齐答51块,我紧接着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谓从何而来呢?”学生都哑口,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谓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好好学习今天的课,我们就知道一切了。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学生好奇心,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
二、结合热点问题,时事导入
学生比较关注现代,关注时事,有些调皮的学生把历史课戏称为“翻陈年老黄历”。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事,有些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但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历史事件相联系的。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史实来导入新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⒐11事件刚刚发生,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利用多媒体放映⒐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提问:“大家刚才看到的录象是什么事件?”学生齐声回答:⒐11事件。接着阐述:当⒐11事件发生后,美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人们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由此爆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导入就深深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图片、影视资料等,多媒体导入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书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课堂教学的“导入”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例如,在讲《文艺复兴运动》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并进行描述:“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在和他12个门徒最后一次晚餐时.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在这一刹那.众门徒的表情和内心活动顿时流露出来:有的愤慨,有的悲叹,有的则在表白自己的纯沽无辜。叛徒犹大神态惊愕,手中握着出卖老师而得到的钱袋,位于图中最阴暗之处。这幅图画歌颂了殉道精神.鞭挞了叛徒行为,从而表现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会迅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由此进入新课。
四、结合文艺作品,引文导入
诗词、歌曲等语言精辟、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调动学生情感投入,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1、诗词导入。利用集中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如讲述《开元盛世》一课时,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天下太平,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
2、歌曲导入。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大都喜爱唱歌,所以用歌曲导入新课,既新颖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共鸣。如在讲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笔者播放音乐《保卫黄河》。这首激昂的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种昂扬的激情,一下子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一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五、联系生活,节日导入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示。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一说到节日,学生就会有很多话题,但要准确说出每个节日的来由他们就不一定知晓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通过节日的来历导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心。例如,用“五四”青年节引入对《五四运动》的学习,用10月1日“国庆节”引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世界史上,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引入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引入学习《法国大革命》。
总之,巧妙的运用导入方法是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开启学生兴趣的闸门,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素绢,巧设导入
事半功倍,学术研究,2013
[2]王翠芳,浅谈中学历史课的导入教学,校外教育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篇2
一、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也是营造历史教学情境有效的方式之一, 讲述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对与新课相关的一个历史片段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 营造一个轻松的历史学习氛围, 在此基础上展开历史新课教学, 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人类起源”时, 教师可以先讲几个与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 再结合类人猿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会很容易理解类人猿是如何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逐渐演变为直立人的过程, 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
二、悬念导入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 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和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抓住学生的内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两汉与匈奴”有关内容时, 教师首先抛出了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 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38块。教师紧接着问:同学们知道冠军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师接着引发: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的封号有关。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 这个封号是怎么来的呢?另外,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和今天的漠北草原即内蒙古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就能回答这些疑问。通过这样的导入, 教师能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 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 了解匈奴人的生活状况; (2) 了解匈奴与汉朝的和与战各在什么时期; (3) 记住主要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学生要阅读课文并在书上做笔记, 然后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最后各组展示成果并进行互评。
三、巧妙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历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 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 则有可能使学生得创造性思维得以打开。在上新课前, 适当地播放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影音片段, 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 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发他们的情绪, 还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如在讲解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从电视剧《宋氏三姐妹》中的一个情节导入新课:“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同学不知道注意了没有, 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孙中山拿了一幅画给宋耀如等人看, 诸人看了感慨万分, 义愤填膺。这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愤慨?”接着告诉学生, 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画, 这幅画就是教材中的《时局图》, 再由讲解该图转入新课的学习, 必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引用古诗词创造优美意境
不管是唐诗, 还是宋词, 其精炼、生动和优美语言让学生普遍亲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 既可以巩固复习语文基础知识, 又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 能有效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弦, 使其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 就请学生集体背诵、感悟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作者只用短短的56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数不清的险山恶水, 在毛泽东等革命家的眼里只不过是“细浪、泥丸”。这样的教学过程, 不但加深了对学习的内容初步了解, 而且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所感染、膜拜, 也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等知识点,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上述几种导入法, 虽然形式各异, 但殊途同归, 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学历史教学变抽象为具体, 融趣味于严肃之中, 激活学生思维, 规划学生活动的形式和步骤, 引导学生活动, 让学生形成体验。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综合运用。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教师个人素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的不同, 灵活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友新.如何有效激活初中历史课堂[J].广西教育.2010 (29) .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艺术 篇3
一、不可忽视的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虽然导入只是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作用不能忽视。导入不能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不用导入直接传授新知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应起到导引学生“心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背景知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导入新课。
导课要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导课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方面:其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其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从讲点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入手,中学生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入手等。如果导课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亲临胜地。
二、新课导入的形式与方法
导课艺术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这是导课艺术中最基本的方法。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在此基础上顺势揭示新课题。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情绪的触发,与教学情境关系极大。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这些方式包括名人名言、吟诗歌、扮演角色等。学生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讨论他们所熟知的问题,就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会更加注意积累平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知识内涵,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体育,你喜欢哪一项目?北京奥运会看过吗?你知道奥运会与希腊有什么关系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个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3.利用教材,导入新课
教材中的导语文字流畅生动,富于启发性。利用教材中的导语能恰如好处地引出课题,把学生的思路抓住,尽快地进入学习高潮,引发学生思考。另外,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大多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学生对此都比较熟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在导课中运用乡土教材,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课堂好比是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应用旋律,可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情绪的共鸣,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同学“入戏”。历史教材中包含着真挚的感情。教学中,教师若能以“情真词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便可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产生极为良好的成效。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由于这是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痛心疾首的往事。这时教师可接着说:“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并以此为戒,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之导入新课。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篇4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10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白色恐怖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1953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浅谈语文新课的导入艺术 篇5
无意中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看罢,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曾几何时,我们不再“迷信”课前热身,觉得导语不过是个花架子,有哗众取宠之嫌。今天再读大师的告戒,我有了些许新的领悟。
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徘徊于上节课的疑虑中,有的则沉浸在课间的娱乐中„„如果此时教师不是生硬干瘪地直奔主题,而是以一个新鲜、恰当的内容作为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兴趣,不但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甚至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因此,新课导入绝不是伎俩,也不是噱头,而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更是一门艺术。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⑴ 确实,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引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怎样导入新课才是比较成功的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用激情渲染氛围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因此,在为文字优美、激情荡漾的文章设计导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以激昂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引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才智。
比如,在讲授专题课《走近苏东坡的婉约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北宋文坛上有一位最豪放的词家、最浪漫的诗人、最超脱的文人、最多情的丈夫、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他就是苏东坡。”这则导语非常整齐且语言温婉优美,在课堂导入时,我借助于面部表情和手势,非常深情地吟出文字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这极富感染力的激情导入使学生迅速入情入境,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中。也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动的表情和苍白的状态带给学生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我们导入新课之时,请戴上“激情的面具”,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在上课伊始就打动每一个可爱的生命吧!
二、借道具点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⑵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那么怎么才能让导语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我觉得在导入的时候借用一下道具,可以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道具分为视觉型道具,比如,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作者精心绘制而成的,我们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兴趣;还有视听型道具,比如录相、FLASH动画等,视听结合,能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和兴趣。
前几天,我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上,讲《牡丹的拒绝》的时候,就选用了蒋大为的《牡丹之歌》的FLASH作为导入新课的辅助材料,它融画面、文字、音乐于一体,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牡丹的品性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为他们解读文本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适当地借助教学道具可以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气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升入理性。
三、设悬念启迪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导语中巧布疑阵,制造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
同样上《牡丹的拒绝》,我的一个同事在导入时,先介绍了几个国家的国花,自然提及中国的国花问题,且引导大家探讨确定中国的国花,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同学们各抒己见,要言不烦,有拥立梅花的,还有赞成荷花的,更不乏推选百合的„„就是没人提及牡丹,同事灵机一动,告诉学生,如果让她来定的话,她会毫不犹豫地投牡丹一票,并问大家想不想知道她推选牡丹的原因,学生自然是很感兴趣,于是,她说:“同学们,答案就在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中”,这样一来,学生对解疑很有信心,且主动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定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引经典滋润心智
巍巍中华孕育了众多的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句。我们如果从中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经典语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不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还能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扩充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的第二课时时,我以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作为导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情感回报,他们对此产生了强烈了情感共鸣,也更加理解了文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这句所蕴藏的意蕴(作者对亡妻的深厚情感)。整个课堂气氛也因此被营造到了极致,学生神思飞越,教师引古博今,课堂上真是妙趣横生啊。
另外,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温故知新,介绍背景,做游戏等方法引入课题。只要能很好、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就是好方法。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篇6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上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析题直入
课文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生动新颖的标题,能诱使读者急于阅读作品;准确凝炼的标题常常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隽永、含蓄的标题则更能吸引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与思考。因而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十分重视课文的标题。析题直入,即对所学课文的标题进行解释以导入新课。如一位教师在讲《故都的秋》时,用了这样一段导语:“秋”是中心词,“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些特点就集中体现在课文的景物描写之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故都的秋的特点。教者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对标题作了解释,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重点突出。
解题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中心词语,通过这些词语的分析和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成功的解题式导语是教师为学生能直入课文“心脏”而铺设的一条捷径,它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文章标题与内容之间紧密的联系这一写作特点,对学生平时和今后的写作实践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巧设疑难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如教《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教师首先就提出:本文为什么要用《青山处处埋忠骨》做题目呢?这样就问得有点出乎意料且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即通过努力能够回答,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个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苏本人曾经叙述了在乌克兰一所学校里发生过一件趣事:一位年轻的校长去听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致教师向学生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校长竟举起手来 1 说:“我。”这位年轻校长完全沉浸在几何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可见,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想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因此,语文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一位语文教师讲授《卖炭翁》时,正当雪止天晴,便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下来了。今天阳光照耀,天气暖和,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板书课题),卖翁老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常心理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卖炭翁》。这个导入利用大自然“雪止天晴”的情境,把卖炭翁与常人相悖的心理作对比,一下子触及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顺理成章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激情朗诵
激情,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激情式导语的设计,就是要求上课初始,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激动中开始新的一课。我们可渲染气氛,可描摹景物,可创设情境,可激发情感。如一位老师在讲岳飞的《满江红》时,先不讲词的内容,而是先岳飞墓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 臣”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随后老师高声朗诵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学生在对岳飞的怀念、崇敬以及满怀着的豪情,进入了新课。
还有一位同仁在讲《崇高的理想》时,设计了如下导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是诗人刘沙河对理想的领悟。同学们,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理想的呢?或许有人说,现在的人都向钱看,何必谈那渺茫的理想!如果这样,你就错了。
激情式导语重在感染,以情动人,以景引人。不仅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审美观。
五、巧妙过渡
“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低。”从此岸到彼岸,从高处到低处都少不了过渡工具。学习上也是如此。教师上课要达到传授新知识的目的,有时是很有必要先运用已知的知识作铺垫,进行沟通、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到新的知识点上,达到温故知新、以旧启新的目的。过渡式导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可从古过渡到今;从社会现实过渡到课文内容,从学生实际过渡到新课的教学目的上;最多的是从旧课的知识过渡到新课的知识。如有位老教师在教《拿来主义》一文时,其导语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的课外阅读入手的。“我们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阅读的范围比较宽泛。我初步统计了一个,半个学期以来,同学看的杂志种类多达六十七种。书的种类也很多,有„唐宋诗词‟,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也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那么对于古代的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对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什么态度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经这一导语的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了,反过来,通过课文的学习,又能指导学生进一步搞好课外阅读,一举两得,妙哉!
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都比较注意一节课内各环节间过渡语的运用,却较少注意在单元与单元、课文与课文、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内容的过渡。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注意到这些问题,还特别注意在同一篇课文内不同课时之间创设过渡语,使上下课时互相勾联,自然得体,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如有位教师在教《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时这样导入:明明是爱国 2 青年,却被污蔑成“暴徒”;明明是自觉的请愿,却被造谣者说成“受人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能不义愤填膺吗?他能不挺身而出来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吗?鲁迅先生就是带着这种悲愤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悲愤的感情就构成了本文贯穿始终的线索。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悲愤的感情线索。这段导语可以说是用火热的激情写就,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给人一种“忘了自己,进入角色”的感觉,还归纳总结了上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既是旧课的“收场”,又开启了新课,过渡自然。
另外语文课堂导入还有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名言导入法,点明中心导入法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虽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语文教师应注意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新课导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拔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懂”“透”“化”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运用教育艺术,精心设计,努力优化语文课堂导入环节,促使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目录
1.王松泉 董百志主编:《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2.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6页
3.陈虹
《好的开头好的形式好的结尾》摘自 《辽宁教育 》2003年05期
4.王悦主编:《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6.李秉忠
《上课伊始坐春风》
浅谈化学教学的导入艺术 篇7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指纹检查、滴水生烟、吹气生火、火龙写字等等, 让学生观察思考,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 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 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 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钠的化合物》一节时, 教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魔术表演, 大家齐声说"喜欢"。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边表演一个魔术, 名叫"吹气生火"。实验: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脂棉上, 用玻璃棒轻轻压拨, 使过氧化钠进入脱脂棉中。用镊子将带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轻轻卷好, 放入蒸发皿中。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 观察现象。棉花着火燃烧 (原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让同学感到很惊讶, 有的小声议论, 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时候因势利导, 提出问题:"棉花怎么会燃烧呢?", 这与过氧化钠有关, 从而引出新课"钠的化合物", 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学。通过实验导入新课, 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获得知识和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故事导入法
在化学教学中, 结合知识的传授, 根据化学史料的生活实际, 有针对性地利用一些化学故事, 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我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 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 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 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 这是个石灰岩洞, 石灰岩洞是难溶于水的, 但雨水中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当溶解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进溶洞再钻出岩缝时, 由于气温突然变化, 又发生了以下反应:
这样, 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它就聚积在地面附近, 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气层。所以, 当狗进洞时, 狗被淹没在二氧化碳气气层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的秘密"。通过这个故事, 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教学中 ,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
三、事例导入法
中学化学与学生生活中所接触的物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导入, 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初三的学生, 由于只是知道有化学这么一门学科, 但是并不了解化学是怎么回事, 所以初三的第一节课就相当重要,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导入第一节课呢?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大家都买过膨化食品, 也买过一些榨菜食品, 比较一下他们在包装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问题提出来之后, 教室里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不少学生都感到很好奇, 开始相互讨论, 通过这样的引入, 说明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是习习相关的 。通过这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下面的内容进行的就很顺利, 课堂效果相当不错。
四、复习导入法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 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 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 又有了知识基础, 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例如在有机化学《苯》时, 可以由复习提问《烷烃》和《烯烃》的结构, 由烷烃的碳碳的单键和由烯烃的碳碳双键的开放式结构导入苯结构, 顺利导入苯的结构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结构, 而且单双键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环状结构。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该方法, 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 又降低了本节的难度, 顺利地导入新课。
五、质疑导入法
做好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发兴趣,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把部分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采用边讲边实验或增加趣味性小实验的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 注意引导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一课中, 在教师演示实验时, 同时增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实验, 让学生亲自向石灰水吹入二氧化碳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让学生继续吹入二氧化碳又变澄清,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探究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通过一系列操作, 观察到一系列变化,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混浊,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又变澄清? (2) 久盛石灰水的瓶壁上为什么常有一层白膜? (3) 用石灰沙浆砌的墙干了以后, 为什么会变得更坚硬? (4) 为了让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 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这四个小问题是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的。教师启发学生动脑思维, 回答一系列变化的原因。顺利导入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 为后面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讨论热烈, 踊跃发言打好基础。
六、多媒体导入法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导入方法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入;有效方法
历史课讲述的是已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讲边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是教师的导入语。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一、复习导入法
高中的历史课本,不论是单元之间,还是单元内部的知识之间都是互有联系的。所以运用这种知识的联系进行导入,由已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加强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易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在复习旧课时,仅仅是蜻蜓点水般地复述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或简单地提问学生,起不到复习巩固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种导入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实际上,教师应该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针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精心地设计,带领学生一起理出思路、头绪,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再归纳总结。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一边提问学生,一边在黑板上勾勒出从秦朝至元朝君主不断加强专制统治、削弱相权的措施,导入新课。这样仅用几行字、几个符号便形象地说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这种教师提问旧知识、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的导入,一问一答,环环相扣,先“温故”后“知新”,很好地承上启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背景导入法
讲历史课的过程中,需要历史教师更像一个文韬武略的战略家、政治家、评论家和演说家,不能高谈阔论,但需要谈“高”论“阔”。这个分析的过程,包含了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外交、地理等诸多因素;纵横交错的时空、惟妙惟肖的矛盾、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特点鲜明的阶段特征等庞大的网络关系,在仅有的课时时间内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自然而不做作、流畅而不生硬,不误时又不喧宾夺主地讲好这些内容,真正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实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如果不能分析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其迅速发展的因素,日本政府寻找扩张出路的态度,日本政府制定的侵略政策;如果不能分析朝鲜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特征,中朝之间地理上唇齿相依的特点和地理事物关系上的情形;如果不能分析中国19世纪60年代后政坛的变化、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中法战争的影响、清朝官员的外交立场、国际关系上的相对“和好”等一系列问题,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倒叙导入法
倒叙场景,紧扣心弦,教师采用倒叙方法,形象化地描绘一个历史片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场景,造成悬念,从而产生对新知的渴求。如讲选修“孝文帝改革”时这样开头:“公元494年的一天,有个皇帝在洛阳街上看见了个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就在朝会上责备城王,说他奉行命令不力,督察不严。那个城王辩解说:‘那只是少数人的打扮。’这个皇帝就尖锐地反问道:‘难道要全部那样打扮才算督察不严吗?这简直是一言丧邦!’又转向史官说:‘应该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这个皇帝就是北魏孝文帝,他為什么这样严厉不让鲜卑妇女作鲜卑打扮?我们今天就专门要讲到这个问题。”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学习。
四、故事导入法
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初中学生。当一个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意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浸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让我先来给你们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地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仅是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先讲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讲古希腊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的战争,可先讲一个“木马计”的故事。用故事法引入新课,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五、史料导入法
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入史料,如重要人物的言论或重要著作中的句段或故事、典故,一方面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时,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吧,在17、18世纪西欧强国们对亚、非、拉的殖民侵略中,也上演了同样的故事。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积极对外扩张,而英国除了自己直接对殖民地侵略,还想方设法把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殖民地给抢过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幕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历史场景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篇9
瑞泉中学
高银利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导入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新的结晶。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先声夺人,抓住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设疑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那么,在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在设计导入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浅显的认识。
一、常见的导入方法的运用及功效分析
“导入”,有的也称其为开课(讲),是指在课堂的开头几分钟,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向新知识的讲授与学习中,它包括由旧课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导入下节课。导入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俗语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达到艺术化的课堂开头效果,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作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从认识理论上看,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溶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被学生消化,接受,那么,以旧纳新的入口在哪里呢?这就不能不靠教师所选择的导入方法。纵观许多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多种导入方法,常见的如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导入法,老师一般都用“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什么)”来进入新课,这种导入法直截了当,直奔主题,重点突出,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的主要内容,但由于过于直陈其事,缺乏新意,使得课堂气氛缺乏活力,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佳,很难说它是一种导入艺术。此外,回顾导入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法,它的使用率也相当高。教师通常都这样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明白了(或知道、懂得了)„„,那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导入法用简单的几句话点明了对前面学习的回忆,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可以造成传授新知识的契机。但由于教师重复话题,学生会稍嫌啰嗦,因此吸引力不强,未能很好引起学生的注意, 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效果亦不理想,也难以称得上是一种导入艺术。我通过学校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下面几种导入法较为行之有效。
(一)引用诗句,意境式导入
所谓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富有特征的客观景象的有机融合而 成的审美氛围和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中有些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感情上的共鸣,渲染课堂气氛,有“画龙点晴”之妙。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引述性导入语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那么秋天呢?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笔下的秋有什么不同。这样导入,不仅勾起了学生对已学诗词的回忆,而且让同学们窥探到了秋日里不同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再现历史场景,背景式导入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万章下》)这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上常说的“知人论世”。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作家那种特定的感情。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就必须使他们了解作家及其特定的创作背景。若对一些反映一定时代内容的文章,进行背景式导入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我就运用了背景式导入。
1926年,在人民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祺瑞政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本帝 国主义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限48小时内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前集会并游行示威,遭到府卫队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在不幸遇难的学生中,其中一人就是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二》,他满怀悲愤写下本文,揭露反动派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这一导入,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认清了封建军阀的凶残卑劣,也弄清了作者之所以记念刘和珍的原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设置悬念,疑问式导入
这就是引人入胜法, 即悬念式导入语, 就是利用学生渴望了解事情的真相、结局的心理, 诱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积极思考,能够较快到达教学目的。
在我国古代农民战争中有一位领袖人物, 他骁勇善战, 屡建奇功, 沉重打击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力拔山河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乃若何。’这首《垓下歌》既是他英勇气概的写照, 也是他英雄没落的哀鸣, 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那么, 他是怎样落入穷途末路的呢?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这样的导入语学生听后会思考: 项羽这么勇猛, 怎么会兵败垓下, 在乌江自刎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 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运用电教手段,直观式导入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适时运用音响、幻灯片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机,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使课堂生动活泼,达到“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的目的。美学家王朝闻也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借助电教手段能更好地使学生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触其物的效果。
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先播放《月光曲》的录音带,再配以柔和、舒缓而又清新的朗诵,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从而为在下面的学习中,逐步体会文章中柔和而略带惨淡的月光洒在荷塘之上的朦胧之美及蕴含其中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起了重要的作用。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课堂导语,贵在灵活自如,不拘一格,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趣”入境。苏霍姆杯斯基就曾说过:“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导语设计得好,就能在几分钟内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新览胜的求知欲望,就能将学生带入多彩多姿的语文天地,采撷鲜艳的花朵。因此,我们应注重课堂导入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计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在一堂课中所占时间不多,但作用不可忽视。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在上课伊始,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姿态步入知识的殿堂;而失误的导入则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旁枝末节的问题,造成时间的浪费,以致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导入”呢?我个人认为,除了教师须有丰富的知识,深入挖掘教材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导入方法要具体、简捷,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忽略了这点,使导入与内容脱节,尽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起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会去思考解决,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它能使课堂教学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际中,有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在新课学习时,都采用“复习导入”,通常设计一些诸如注音、组词、选择、填空等简单化的问题,这样做确实是节省了时间,学生通过率也高,但这些既定的思维问题学生 的学习能动性并不强,也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使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 的关键所在。
(二)导入要有趣味性
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会保留在记忆里。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引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基础。
(三)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这就需要教师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做到确切、精练、有画龙点睛之妙。考虑语言艺术的前提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考虑接受性,不能单纯地为生动而生动,所以设计导入要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考虑采用不同的语言艺术。例如导入是为创造情境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有感染力的。无论讲解是富有激情的科学成就,还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或饱含轻蔑的讽刺等,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都应该是十分鲜明的。语言要清新流畅,又要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使每句话都充满激情的力量。这样的教学语言,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
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新探 篇10
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新探
作者:刘恒江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9年第02期
不拘一格,因课而导,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那么定会大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用新颖的、有趣味性的导入法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
一、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问题、设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在2004年举办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32块”,我紧接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电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通过这样的导人,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时事,联系史实
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激起学,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这样用报上摘录的新闻来导人新课:据报导,1990年7月,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起来看看秦汉时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样在统治阶级中盛行呢?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作用。
三、置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绘家乡,引起热忱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08-25
浅议导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06-27
历史课堂教学之导入语10-05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08-05
浅谈历史课堂的信息化05-14
历史新课的导入艺术05-16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17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1-19
浅谈提高历史课课堂效率的方法08-26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