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入课堂的重要性

2024-06-11

艺术导入课堂的重要性(精选10篇)

艺术导入课堂的重要性 篇1

摘要:语文课堂的导入影响到课堂效率, 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导入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导入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及艺术。

关键词:语文课堂,重要性

一、导入能铺设桥梁, 衔接新知与旧知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 要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使用各种的艺术导入技能, 把同学们所学过的知识, 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巧妙地铺设桥梁, 衔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使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开了个好头。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如我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 由同学们熟悉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作者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寓于萧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首小令从外部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 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故都的秋》一文其显著特色就在于“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二、揭示课题, 明确本课教学内容

课堂的导入不是华而不实的空谈, 更不是画蛇添足的形势, 导入是为了能自然地揭示本课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 在学生被吸引的过程中, 自然地揭示本课的教学主题。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课文《桂花雨》, 这是一篇表达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本堂课的教学导入时, 教师进行这样的引导:“同学们,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 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让学生各抒己见, 谈谈自己童年最快乐的事, 与大家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

继而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从学生自由谈论到本课题学习, 教师自然地揭入本课的课题, 达到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走到课文学习之中, 课堂就变成一个顺畅自如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是宝贵的, 如何让教师的语言更有感染力, 更有魅力。教师如何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都为课堂生成做好铺垫, 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

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 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是这样设计这篇课文导入的:“同学们, 有一个故事, 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 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 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 每天早晨点名时, 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 没有人应答, 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 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五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下子, 就把热血沸腾的学生拉入了文境中。

既然课堂导入如此重要, 巧妙的课堂导入会使课堂生动有趣, 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怎样的导入才能使课堂更加有声有色呢?

(一) 语文课堂导入要有生动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刚进入课堂, 能否迅速把心带回课堂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低, 因此, 课堂教学的导入应当趣味十足。例如, 上《猴王出世》一课, 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他最喜欢电视剧《西游记》中哪个人物, 为什么?那时候, 话匣子打开了, 各抒己见, 各个兴趣十足, 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教学内容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导入, 把生活带入了课堂, 学生对课堂教学更有发言权, 整节课就充满了生机活力。

(二) 语文课堂导入要有明确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的, 课堂教学的导入照样是直奔教学主题的, 太多的题外话只会误导学生, 浪费教学时间, 不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我记得, 我们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一课, 采用了非常直接的导入:同学们, 请伸出你的手, 先迅速观察每个手指有什么特点, 学生简单汇报 (2分钟) 。请大家打开课文第五课看看丰子恺介绍的手指和你的手指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答案。我认为这样的导入, 直截了当, 既节省了时间, 又很明确地揭示了教学任务。

(三) 语文课堂导入要具有形象直观性

现代课堂教学提倡形象直观的教学, 课堂一开始, 老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制作精美课件, 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形象的概念, 一年级有些学生认为兔子是两条腿, 对于学生这样认为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兔子。在《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中, 教师可以出示一只白兔子和一只灰兔子的幻灯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 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 通过图片肯定能找到一些, 再引出课题, 让学生继续从文中找, 我想,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圆满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而且可以让学生 (尤其是城镇的学生) 增加一些生活常识, 可以很好地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

(四) 语文课堂导入要具有鲜明时代性

与时俱进的课堂才能受学生欢迎。精彩的生活源于科技的进步, 我记得在执教六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 我的课堂导入是先放映了一段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的视频, 一些学生开始沸腾了, 因为他们早看了新闻, 我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我想从他们现代的他们熟悉的事情说起, 调动积极性, 带他们慢慢穿越时空隧道, 回到神秘的古老时代去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学生心中所谓的代沟才会消失, 师生才能一起融入到课堂中去。

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导入因师生而异, 因课文而异, 总之, 必须围绕教学任务灵活设计, 巧妙的语文课堂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助推器。

音乐课堂的导入艺术 篇2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就尤其重要了。课堂导入要力求新颖多样,富有诱导性和情感投入,实际教学中灵活选择,恰当导入,就会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平淡乏味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产生厌学情绪。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故事导入,启发心智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利用故事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最佳的方法。讲一些精而短的故事,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如在教授《大鹿》这首歌曲时,我就对他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天清晨,有一只小兔吃完早饭正在树林里散步呢。突然远处出现了一只大灰狼,小兔连忙撒腿就跑。不远处是大鹿的家,大鹿正打开窗户享受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小兔就连忙向大鹿求救:“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老狼追来了。”大鹿也很热心地请小兔进门:“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接着大鹿和小兔就在一起挽起手跳起了快乐的舞蹈,大灰狼知道没有办法抓住小兔了,就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记住歌词,一举两得。

二、谜语导入,激发想象

猜谜语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孩子不仅好动,而且好奇。以此为契机,在教授某些歌曲时,我运用谜语引导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在寻求谜底中愉悦性情、激发情感。在教授《钟》一课中,我用生动的语言讲了一个谜面: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从他们闪闪发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思维的火花,产生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种类不断丰富。它替代了传统教学录音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教学情景,让教学形象变得更形象,更生动。要想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并服务于教学,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操作相关技能与使用方法,还应该掌握或初步掌握一些音乐软件的使用和音乐课件制作的常识。教师在选择使用录音带、光盘、电脑软件时,应该精心挑选,细心操作,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例如我在教《大树妈妈》一课导入新课时,伴随着《大树妈妈》音乐的响起,在投影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大树妈妈的一个手臂像摇篮一样,轻轻地摇着沉睡的小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从而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思绪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从而顺利地将学生带入了《大树妈妈》一课的意境,在新课开始就为深情的唱好这首歌曲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四、情境导入,引起共鸣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比如:在学习《过新年》一课时,我通过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中常见形式,在教室里挂上了红灯笼、中国结,贴起了对联等,通过创设这种与课题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教学,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我及时地抛出课题,引入新课。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能成功运用情境导入法的,要视教学内容而论。

五、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音乐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教授《钻山洞》一课中,我设计了游戏“钻山洞”,两个同学充当山洞,一组同学充当火车,伴随着《钻山洞》的音乐,这列火车要跟上音乐有节奏地钻过山洞,等到音乐停止的时候,还在山洞里的同学就要表演节目,并且要与充当山洞的同学交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一遍又一遍的听赏过程中,熟悉了歌曲旋律,达到了教学目的。

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天地,是学生流连忘返的美的乐园,是最充满魅力的地方。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按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那就是美的。”导之有法,导无定法,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开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体验生活、感悟精神、激发力量,点燃每个孩子生命中的激情。

艺术导入课堂的重要性 篇3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1、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教师正如一位游泳教练,若仅仅在岸上向学员灌输如何游泳,并要求学员记下每一个肢体动作,那么,这些人一旦跳入水中,恐怕再也游不上来了。任何技能,其实都是练出来的,口语亦不例外。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导入当作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最好的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听说的最佳平台。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新颖、有趣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快速表达练习。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学生的口语应对能力必然会突飞猛进。

2、导入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摇篮

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学生对教师的课不感兴趣了”。爱因斯坦也有一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虽然时间很短,却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课堂导入手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减少焦虑情绪和畏惧心理,使外语学习事半功倍。

3、导入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功的导入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一个轻松愉快、积极活跃的良好开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促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综合、分析、推理和创造性学习。导入能拉开学生动手、动脑的帷幕,为下面的各项精彩表演做好最佳精神准备。

二、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1、以旧拓新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语说:“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衔接。提问复习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容易。这种导入可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他们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

每堂课教师可抽出几分钟时间对以往所学内容进行提醒,如分类单词记忆、“语法点”回忆 (如虚拟语气、独立结构) ,等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出系统的教学方案,使每次课都能内容不脱节,思维不断线,上、下互关联。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包含所学的整个知识网,从而使教学有“整体感”,而绝非“走一步,看一步”;从小范围而言,可“要点”性地涵盖上次课的内容,或对近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也可以专门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回顾。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用一两分钟的“视频回放”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作业是学生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上课伊始,也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专门提取出一部分有典型意义的内容 (如:一、两句有特色的英汉互译或某一个翻译陷阱等) 进行讲解,以督促学生重视和掌握技巧,并使课堂内外能够很好地衔接。为了做好这一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整体规划,在适当之处可留出一定的“悬念”,看学生对某个“语言点”能否处理好,会不会使用地道的英语说法,等等。讲解时,可让学生先说,然后教师再补充、纠正。这种做法其特点是“以点带面”,可对全班起到提醒的作用,使学生对一些关键用法印象深刻。

2、任务提示法

教师可利用少许时间向学生明确说明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完成的计划,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充分把握机会,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有助于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3、知识扩充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随着教学内容的进行,补充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对课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扩充。教师完全可以跳出课本的范围,将一些热门话题引入课堂,以唤起学生更加高涨的学习兴趣,如:时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服装、明星或某一部大片,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新闻话题,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也可以对欧美文化背景知识、著名大学、各国节日的奇闻逸事进行专题介绍,等等。

本科生每学期用的教材一般是十个单元的内容,仅凭这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收获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让他们来思考和探究,这对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有益无害。

4、游戏导入法

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缓解他们的外语学习焦虑情绪,大大增加外语课堂的乐趣,使外语教学有效地避免枯燥。既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在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游戏方式来调节气氛,减少疲劳,又何乐而不为呢?实践证明,每单元依据不同的内容,适当安排一两个游戏活动,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活动其实不仅可以用于导入阶段,用在下课之前,使课堂内容达到高潮,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效果也十分突出。游戏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可根据课堂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程度灵活掌握。譬如,将某些特殊内容串成歌曲,让学生上台表演;用分组的形式对某些语法要点进行记忆竞赛;词汇游戏 (如单词接龙;限时记忆单词,然后说或默写;或在学反义词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讲出最多以往学过的反义词等) ;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方式进行限时演讲;让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知识点或复述书本上的故事;让学生自编奇闻逸事,对全班同学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游戏的目的也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决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好的游戏活动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这是游戏的意义所在。

5、设疑导入法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以认识冲突的方式设疑,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构成悬念,是导入的另一种方式。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想或预测本课学习的主题。这种偶尔穿插进来的悬念可让学生的好奇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使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教师的教学也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

6、视听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教师可通过大屏幕引入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课堂内容。年轻人一般都思维活跃,且乐于接受新事物。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视片断,创设生动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其灵感。当美妙的乐音响起或学生看到有趣的画面时,其思维亦会随之涌动,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

7、情景设置法

为学生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也是外语教师常用的导入手段之一。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出来的“语言场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所学内容之中。可用的方式有:邀请其他班级或往届的优秀生做学习心得讲解,大家既可以零距离交流,也可以分享各种成功的经验;请擅长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示范性讲座;请“特长生”进行某种才艺表演;请本班事先做好准备的学生到前面来表演专题小品,等等。

教师的开课场景设置也可以充满奇特的想象力。比如,突然把大家带入到一部电视剧中,或异国他乡,或一片草原、一个教堂,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想象及其语言表现形式,一旦和授课内容巧妙地融为一体,就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导入。

用好一个课堂导入,等于给教学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施展平台。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上了这样一个平台,常常会有大家共同发挥而欲罢不能之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好的调动和提高。

8、角色互换法

可安排一名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出现,老师则充当学生,也可像其他人那样举手发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采用这种做法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利,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这个舞台上,有时角色互换之后,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往往也会变得更为默契、和谐。有时学生看到老师都积极举手发言,无形中就受到了鼓舞,其积极性和自信心都会更加高涨。

三、成功导入“三要素”

1、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懈的探究精神。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重要场所。若课堂导入本身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便很容易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进而在其它环节中也会更加乐于投入。

2、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时尚、新颖,有吸引力。现在的学生很容易接纳各种新鲜事物,新颖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信息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3、针对性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千万不能为导入而导入,须注意“适宜性”。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为讲授新课做一个强有力的铺垫。针对性越强,效果就越好。

四、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内容宜短而精,不要喧宾夺主

课堂导入,一般来说不宜过长。若导入时间用得太多,就会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当导入的目的已经达到时,“大戏”就应及时开始。

2、“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艺术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导入艺术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师一定要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为学生呈现一个精彩的课堂开始,让学生萌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向心力,这样自然有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历,探究了一些较为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希望能对实现有效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开门见山,采用直接导入法

有效的化学导入方法应该做到因教学内容和学情而异,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方法都要做到简洁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新知识,学生也渴望了解,教师就没有必要故弄弦虚,就可以开门见山,采取直截了当的导入方法。教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就是教学整合新授课的教学内容,采取核心的知识或者重点内容,再或者就是新授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听到或者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能有所触动,明白新授课的内容和重点知识,并且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意识,直接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实施问题导入

初中生大多数都具有猎奇心理,只要能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他们就会非常自觉主动的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为此,如果在初中化学课堂能巧妙的设计问题悬疑,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让课堂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升,学习效果肯定会提高。实践证明,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巧妙的运用学生这种好奇心就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问题和悬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悬念设疑的方法,一定要了解学情,问题的难易度适中,并且问题的设计是一环扣一环紧,紧跟教材学习内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温故而知新,采用复习导入法

任何学科的学习,前后之间必然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每一单元、每一框题之间都有着前后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采取知识迁移的方法,从学生固有的只是出发,慢慢的导入到新授课的内容,这样课堂即连贯又顺畅,让学生在具有熟知感的基础上,产生探究意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中,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固有的知识,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做一方面有效的复习了往日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流畅的导入新授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做到所谓的“温故而知新”。这种方法又称为复习导入法,在课堂导入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能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知识,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衔接性就非常的顺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渡到了新授课。

四、构建化学教学情境,实施情境导入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的开始,能否做到精彩绝伦,吸引到学生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情境教学近些年备受师生的青睐,把知识有效的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有直观生动的体验,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的运用到课堂的导入上,教学情境导入法包括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也包括巧妙的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来讲授教学内容。对于班级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学生是变化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也是不断改变的,优秀的老师可以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节奏,能巧妙的抓住学生的需求和情绪,然后调整教学过程,所谓“教无常法,贵在得法”。

五、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实施问题导入

初中生大多数都具有猎奇心理,只要能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他们就会非常自觉主动的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为此,如果在初中化学课堂能巧妙的设计问题悬疑,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让课堂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升,学习效果肯定会提高。实践证明,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巧妙的运用学生这种好奇心就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问题和悬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悬念设疑的方法,一定要了解学情,问题的难易度适中,并且问题的设计是一环扣一环紧,紧跟教材学习内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实用多媒体导入,提升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教学也逐渐在初中教学中实现普及,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多媒体可以让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具体,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到学习的内容,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加深学习的印象,提升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说,一般包括课堂导入、新授课、课堂知识巩固、课后作业设计和课后试题评讲等环节,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必须高度重视,有效的整合学情、教学内容等相关因素,采取合适的导入方法,进而推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发展。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有直接导入法、情境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至于采取那种导入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紧扣教材,依据学情,巧妙的整合相关教学因素,做到恰如其分,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这样才会提升导入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玲玲.浅析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3(01)

音乐课堂的导入艺术 篇5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 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就尤其重要了。课堂导入要力求新颖多样, 富有诱导性和情感投入, 实际教学中灵活选择, 恰当导入, 就会给整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平淡乏味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产生厌学情绪。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 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 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故事导入, 启发心智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利用故事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最佳的方法。讲一些精而短的故事,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如在教授《大鹿》这首歌曲时, 我就对他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天清晨, 有一只小兔吃完早饭正在树林里散步呢。突然远处出现了一只大灰狼, 小兔连忙撒腿就跑。不远处是大鹿的家, 大鹿正打开窗户享受着清晨的新鲜空气, 小兔就连忙向大鹿求救:“鹿呀鹿呀快开门, 林中老狼追来了。”大鹿也很热心地请小兔进门:“兔儿兔儿快进来, 咱们手把手挽牢。”接着大鹿和小兔就在一起挽起手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大灰狼知道没有办法抓住小兔了, 就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记住歌词, 一举两得。

二、谜语导入, 激发想象

猜谜语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孩子不仅好动, 而且好奇。以此为契机, 在教授某些歌曲时, 我运用谜语引导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 在寻求谜底中愉悦性情、激发情感。在教授《钟》一课中, 我用生动的语言讲了一个谜面: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他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从他们闪闪发亮的眼睛里, 我看到了思维的火花, 产生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导入, 激发情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媒体种类不断丰富。它替代了传统教学录音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教学情景, 让教学形象变得更形象, 更生动。要想使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运用并服务于教学, 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操作相关技能与使用方法, 还应该掌握或初步掌握一些音乐软件的使用和音乐课件制作的常识。教师在选择使用录音带、光盘、电脑软件时, 应该精心挑选, 细心操作, 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美妙、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例如我在教《大树妈妈》一课导入新课时, 伴随着《大树妈妈》音乐的响起, 在投影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大树妈妈的一个手臂像摇篮一样, 轻轻地摇着沉睡的小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 从而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爱, 思绪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从而顺利地将学生带入了《大树妈妈》一课的意境, 在新课开始就为深情的唱好这首歌曲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四、情境导入, 引起共鸣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比如:在学习《过新年》一课时, 我通过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中常见形式, 在教室里挂上了红灯笼、中国结, 贴起了对联等, 通过创设这种与课题相吻合的教学情境, 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 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教学, 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我及时地抛出课题, 引入新课。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能成功运用情境导入法的, 要视教学内容而论。

五、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音乐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授《钻山洞》一课中, 我设计了游戏“钻山洞”, 两个同学充当山洞, 一组同学充当火车, 伴随着《钻山洞》的音乐, 这列火车要跟上音乐有节奏地钻过山洞, 等到音乐停止的时候, 还在山洞里的同学就要表演节目, 并且要与充当山洞的同学交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在一遍又一遍的听赏过程中, 熟悉了歌曲旋律, 达到了教学目的。

艺术的导入,活跃的课堂 篇6

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复习导入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再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传授新知识,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如,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3Hobbies中教学句型What’your hobby? 利用旧句型Do you like….来引入,再引出新句型。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针对自己最喜欢的爱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大大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再如谈到weekends这一单元时,若是直接出示weekends这个词,然后教,就缺少一个联系的过程,缺少一个从已有经验到新知识过渡的一个过程。所以我在教时,先呈现学生已有经验,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这里在重复突出on Saturdays and Sundays,然后在慢慢地说出weekends这个新单词,孩子就会一下子明白:on Saturdays and Sundays就是对生词weekends的英文解释。相信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思考过程比单纯地教效果会好更多。

二、歌曲导入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喜欢唱歌。教师让学生课前唱一首歌曲,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渲染气氛,创造语言环境。歌曲导入可以简化思维,帮助记忆。歌曲导入适用于低中年级学生,只要找到合适的曲子或换上恰当的歌词,都可以用于中低年级的新课导入。如,教数字单词时,让学生听《Ten little Indians》,歌曲中的歌词出现新单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会歌曲后,对歌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切地想知道歌词的意思,并完美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对小学生来说,是他们的最爱。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有趣的游戏,可以迅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既玩得开心又复习到位,因而是一个不错的导课方法。“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从游戏导入,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英语、喜欢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游戏的种类有很多:猜谜语、顺口溜、捉迷藏、小哑剧、找朋友、藏东西等等。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自己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6 Part B有关身体部位类单词中,我们共同设计了一张可以活动的小木偶的全身图,隐藏了身体部位,资源共享。通过游戏让学生猜猜少了什么,最终找出图中的主角。结果body、finger、leg、arm、foot、hand几个词汇在孩子们的抢答声中一会儿就完成了,既节省了时间,又为句型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那节课孩子们真是开心极了。

四、对话导入法

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多开口练习,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英语成绩还可以,但在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比较差。可以利用free talk这种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同时配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本堂课内容有关的free talk,或者师生对话,或者学生间互相对话,或者小组间对话,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用语,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新知识的铺垫,在一问一答之间,语言的交际功能开始启动,口语能力得到了训练。由于这些对话又大多是在全班和小组间当众进行,学生势必要调动全部的注意力来应答,实现了语言的再现;而下面的学生,也都集中注意力听取我们的对答,听力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课堂导入的功能与艺术 篇7

关键词:课堂导入,情感体验,情景教学

导入也叫开讲,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注意

对学生来说, 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其内容也各不相同, 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兴奋点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之中,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呢?关键在于导入, 只要导入得法, 就能使学生离开正从事的活动, 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全身心转到课堂上来。《看菊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 教这篇课文时, 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校园里摆放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菊花, 但学生却不一定会去细细地观赏。上课时, 教师把精心挑选的几盆菊花摆放在讲台上,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了过来。因为毕竟教室要比校园小得多, 东西也少得多, 而且又是在上课的时候, 所以特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明确目的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特性之一, 很多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常常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预先明确学习目的, 从而激发起内在动机, 使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教学《猴子种树》一课时, 老师问:“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呀?”“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 (生甲) “猴子种了些什么果树?” (生乙) “猴子种果树有没有成功?” (生丙) 其实这些正是本课所要学的一些内容。于是老师便让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一读课文。由于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 (解决刚才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 , 所以读起来特别认真, 而且带着某种自发性, 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自己想要了解的。

三.激发兴趣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巧妙的开讲, 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四.联结知识

人类的学习总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 是在联想的基础上,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因此, 新课的导入总是建立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之上, 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 而籍此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的。

记得学生曾经看过木偶剧《华山神童》, 看完以后, 剧中主人公沉香机智、勇敢、孝顺的品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劈山舅母》前, 教师便以学生已看过的木偶剧为切入点, 通过联系旧知,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变得轻而易举。

五.沟通情感

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 又是沟通师生情感的过程, 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牵动着学生的心弦。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因此,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 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 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 学生才能畅饮知识的琼浆, 完善个性的发展。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篇传统题材的课文, 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由于离学生较远, 所以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 王二小的牺牲似乎也无法引起学生内心的痛楚。在上这篇课文之前, 我首先播放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由于整首歌的基调是比较低沉的, 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从而激起情绪共鸣, 形成学习热情。

另外, 《东方明珠》一课的导入同样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展示图片, 电视塔高大、雄伟的形象立刻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一片赞叹声中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学生怎能不高兴呢?如果说挖掘音乐元素使语文与音乐联系了起来, 那么展示美丽的图画则使语文与美术结合得更加紧密。

利用问题, 产生疑惑, 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小学生大都充满好奇心, 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 因势利导, 巧问设疑, 引导学生的注意,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 与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 篇8

一、开门见山导入

所谓“开门见山导入”是指单刀直入, 直切主题。它的特点是简洁明快, 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这种方式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例如, 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 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 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又如, 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以前我们学的数都是整数, 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 看谁学得好。

二、悬念导入

设置悬念, 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以悬念作为引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 不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也会促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导入新课, 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 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例如, 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 笔者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 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各抒己见。他们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 有的说因为有宽度, 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激烈争论时, 笔者及时导入新课, 并鼓励学生比一比, 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设置悬念, 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 快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三、游戏导入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 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 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来导入新课。

例如, 教学“游戏公平吗?”一课时, 笔者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同学们, 我们经常在街边看见有人摆地摊赚钱, 我就见过这样一个转盘。笔者拿出准备好的转盘, 并讲了游戏规则, 之后问学生要不要试试手气。此时学生兴奋不已, 都想试试, 参与度极高, 但他们总是拿不到大奖, 又陷入了茫然与困惑之中。此时, 笔者顺势引入了课题,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 教学“轴对称”时,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 对折、打开、滴一滴墨水在折痕边或折痕上, 合上、压一压、打开观察, 得到一些漂亮的图案。学生惊喜万分,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此时学习新课水到渠成。

五、联系生活导入

当学生的学习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时, 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有人也说过:“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 教学时, 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技能。

例如, 教学“多位数的认识”一课, 笔者这样导入:首先设计一组万以内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过的旧知识, 学生能很快准确地读写。接着出示:我国已有1300000000 人口, 领土面积9600000 平方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 因而读不出来。笔者指出: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 需要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 只会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 这节课我们学习“多位数的认识”。

总之, 一堂课的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导入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应更深层次地思考课堂的导入问题, 为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艺术 篇9

一、不可忽视的课堂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虽然导入只是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作用不能忽视。导入不能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不用导入直接传授新知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应起到导引学生“心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背景知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导入新课。

导课要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导课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方面:其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其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从讲点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入手,中学生多从联想类比、启发谈话、设置疑难入手等。如果导课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亲临胜地。

二、新课导入的形式与方法

导课艺术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这是导课艺术中最基本的方法。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在此基础上顺势揭示新课题。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情绪的触发,与教学情境关系极大。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这些方式包括名人名言、吟诗歌、扮演角色等。学生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讨论他们所熟知的问题,就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会更加注意积累平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知识内涵,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体育,你喜欢哪一项目?北京奥运会看过吗?你知道奥运会与希腊有什么关系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个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3.利用教材,导入新课

教材中的导语文字流畅生动,富于启发性。利用教材中的导语能恰如好处地引出课题,把学生的思路抓住,尽快地进入学习高潮,引发学生思考。另外,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大多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学生对此都比较熟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在导课中运用乡土教材,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课堂好比是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应用旋律,可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情绪的共鸣,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同学“入戏”。历史教材中包含着真挚的感情。教学中,教师若能以“情真词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便可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产生极为良好的成效。如在讲述《鸦片战争》时,由于这是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痛心疾首的往事。这时教师可接着说:“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并以此为戒,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之导入新课。

中学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 篇10

那么, 教师在新的课堂或活动开始时如何正确而巧妙地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呢?一位善导的教师应能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年龄和心理需求, 灵活多变地采用以下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之中, 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一、复习过渡, 导入新课

知识是连贯的、系统的。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前先复习旧的知识, 以旧带新, 自然过渡, 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使之系统连贯。例如:教师从复习情态动词can入手, 导入新知识could。可边画简笔画边说:Look, I can do a lot of things.What can I do?I can sing. (画图并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说:sing) I can ride a bike. (画图并鼓励学生和教师说:ride a bike) Ten years ago, Icould sing, I could ride a bike, but I could not swim.

二、设疑置悬, 导入新课

“学贵有疑”, 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善于在教学之始设疑布阵, 引导学生去猜测, 去预估, 去联想,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例如:导入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十八课 (人教版) :《A Visit To The Museum Of NaturalHistory》

Teacher:Have you ever seen dinosaurs on display ina museum?

Ss:No,we haven’t.

Teacher:Do you know what are the dinosaurs ondisplay like?

三、直观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教学卡片、简笔画、投影等教学媒体的演示, 创造有意义的语言情境,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维, 进入学习内容, 例:用多媒体课件引入九年级英语第四十六课:

《The Universe And Man-made Satellites》。

Teacher: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Today I’mgo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universe and man-madesatellites.

教师接下来就可以以屏幕上的几幅图画为线索, 用已给出的提示词语和句子, 使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 也为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做了铺垫。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直观地加深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四、音乐 (歌曲) 导入

音乐能够描摹声音, 叙述感情, 表现生活。音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创新意识, 而且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 教师自然而然地创设语境, 把新语言呈现给学生, 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使他们格外激动, 难以忘怀。我在执教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一百零二课《Miss Evans》时, 让学生聆听眼下走红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歌曲的优美与缠绵, 顿时使学生的兴趣高涨, 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客。

五、用探究方式导入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课堂教学具体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知, 在“探究”中创新。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背景中, 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从而产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 激活探究的思维。如我在教学九年级英语第十八课《A Traffic Accident》时, 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学生在离学校不远处的公路上, 看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撞到马路中间的一袋大米上, 结果摔伤了。然后让学生讨论, 如果面临这样的事情将如何对待。经过一番讨论, 学生们积极回答:I’ll stop a car to take him to a hospital/We’ll take him to a hospital at once.这样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课文, 从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也提高了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

六、启发、诱导式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的教学情景之中, 如在教学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 我这样导入:

T:I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Wuxi and I visitedsome famous places there. For example,I went to TaihuLake because I heard that Taihu is beautiful. Have youever been there before?

(students give answers)

T:But when I saw Taihu Lake with my own eyes,Ifelt very disappointed.Do you know why?

S1:The water is dirty.

S2:The water is polluted.

T:Yes,you are right. The water is not clean. Thewater is polluted. Do you know how the water is polluted?Let’s begin our class today!

短短几分钟的师生互动交流, 创设了本课的学习环境, 启发了学生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上一篇:体育器材下一篇:儿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