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三个关键词(共4篇)
课堂导入的三个关键词 篇1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1~3年级)和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4~6年级),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即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要想导入有效情境,就必须准确分析教材提供的情境,并尽量排除无关数学内容的情境干扰,同时要把握好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能牵强附会。
一、正确分析教材情境——导入有效情境的前提
不同章节创设的教材情境,设计的例题,对教学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有的起到“水乳交融”的作用,有的起到“密码匙”的作用。只有正确分析了教材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导入有效的情境。
“敲门砖”类的教材情境的引入,只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对问题的解决并没起到情境支持的作用。比如,在学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时候,教材给了一道这样的题:小明看一本192页的书,每天看32页,几天看完?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数量关系,知道要列算式:192÷32。这个教材情境给出的一条信息,就是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所以要学习它。至于如何去计算,教材情境不再起作用,它只是一块“敲门砖”。教师在引入这样的教材情境时,就要注意到这类情境的作用,不要过多地去围绕这个题目扯开话题,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水乳交融”类的教材情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其课堂任务达到一个融合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好的提问艺术,把握好提问的度。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时候,教材给出的情境是:有三辆汽车,大车45座,中车30座,小车3座。有教师这样提出问题:“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告诉了我们三种车,每种车几座。”教师又问:“你们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将学生说出的问题张贴出来:45+30、45+3、30+3。接着,教师又问:“这三个算式中的哪一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30加3学过。”教师就把30+3圈起来,并说:”我们再看一下另外两题有什么不同。”……教师对这个教材情境,运用提问艺术,不仅培养了学生根据已有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背景。但并不是看到条件都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在学小数乘小数时,教材情境是个长3.6米、宽2.8米的房间平面图。如果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那学生就会说:长比宽多多少米?宽比长少多少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倍?周长是多少米?可能最后才说到面积。那前面提出的那些问题与当堂课的学习问题就没有多少联系。这位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已经背离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导致了油水分离的局面而不是水乳交融的目的。
“密码匙”类的教材情境主要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材料,启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的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为了创新而改编教材情境。比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材情境是:有52个羽毛球(图上为五筒羽毛球,每筒十个,外加两个),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某教师为了创新,把羽毛球换成了土豆。土豆是按重量分的,而教材情境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思考的直观材料:每班分两筒,那剩下这一筒怎么办呢?再把这一筒打开和剩下的两个放在一起,12个就可以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6个。如果教师将羽毛球换成土豆后,就体现不出教材情境的“密码匙”作用了。
二、排除非数学内容的干扰——导入有效情境的关键
非数学内容主要是数学情境中的一些图片和情节,能够反映事情的真实性,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即直观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内容是一堂课主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某教师在教“乘法的意义”时,导入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学生一看到就有一种愉悦的心情。然后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美不美啊?
生: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远处的树林。
生:近处的草地、流水,还有鸡和兔。
……
师:那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树林里可能还有小鸟。
生:我想到流水里可能还有小鱼。……
……
师:那你们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这些兔子是谁家的?鸡是谁家的?
生:没人看着这些鸡和兔,它们不跑吗?
……
学生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气氛很活跃,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树林、草地、流水等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些陪衬。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这些干扰因素中转移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教师可以这样来导入:
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田园里,有兔子有小鸡。请你们看一看,兔子是几只几只地在一起?
生:是2只2只地在一起。
师:我们能不能2只2只地数一数?我们一起数。
师(带领学生数):一个2只,两个2只,三个2只。
师:三个2只是几只呢?会算吗?
生:三个2只是6只,我数出来的。
生:三个2只是6只,我用2+2+2=6(只)。
师:我们来看这个算式2+2+2=6,这里面的加数都是几?
生:都是2。
师: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
师(结合板书数一数):三个2相加是6。
师:下面谁能像这样几只几只地数一数小鸡,带着大家数。
生:一个3只,两个3只……四个3只。
师:那么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你能说出这个算式中是几个几相加吗?
……
在这样的导入中,教师先过滤了创设情境中的非数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情境中的数学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教师让学生说出“三个2只,四个3只”,其实把生活语言上升成数学语言,而让学生数一数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有几个,又从形式上加深了几个几的联系,这一切都为乘法意义的教学做了准备。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分析哪些是数学内容,哪些是非数学内容,尽量消除非数学内容的干扰,使创设的情境更有效。
三、把握情境中要素的关联性——导入有效情境的实质
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能仅仅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要为了教学内容的实质而创设,这样才能使导入的情境具有有效性。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寻找素材,却常常忽视情境中一些因素的关联性,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以下是某教师在教“倒数”时的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倒过来说”的游戏。
师:老师说,“海上”,你可以说——
生:上海。
师:对,很好,真聪明!游戏开始——
师:上楼。
生:楼上。
师:老师喜欢我们。
生:我们喜欢老师。
师:我吃饭。
生:饭吃我。(哄堂大笑)
接着,教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个汉字“杏”,问学生:把这个字倒过来变成什么字啦?
生:呆。
师:两个字也不一样吧?
生:也不一样。
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问:那你们想想要是把数倒过来还一样吗?
生:倒过来是。
……
师:生活中,有些话可以倒过来说,有些字可以倒着看,数学里也有这样一种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如果学生紧接着问教师:0的倒数是不是还是0?教师该如何回答呢?
这位教师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自以为融合了语文等学科的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上这位教师导入的情境牵强附会,因素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而且还给学生植入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倒数就是把数倒过来。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位教师导入的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刘老师就要和你们相互成为好朋友了。那“相互成为好朋友”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认为“相互成为好朋友”应该是相互理解对方。
生:就是我成为你的朋友,你成为我的朋友。
……
师:说得真好!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有着相互关系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比如父女关系,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女儿。
生:还有师生关系,你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
……
师:数学王国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存在,我们也研究过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生:3和7是互质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数学中两个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新的关系。
板书:
师:下面你们观察一下,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写成算式,并根据算式的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字。
生:互为颠倒数。
生:倒分数。
师:其实在数学当中,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说成是互为倒数。那什么是“互为”呢?
生: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师生、父女之间的那种关系。
……
在这个导入情境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互为朋友关系”入手,既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又抓住了倒数概念的关键词“互为”。学生借助对朋友关系以及父女、师生关系的理解,并联系数学中学习过的互质关系、约数和倍数关系,从感性上进一步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也为主动建构倒数的意义作了有效铺垫。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导入情境时,要关注情境和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些有价值的、有效的情境,这样才能开始一节高效课堂。
总之,有效情境的导入,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最佳思维状态,而且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营造高效课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方法,要不断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课堂导入的三个关键词 篇2
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即“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这三个问题涉及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三个关键因素:教材、教师、学生。只有真正地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课堂教学才能化高耗为高效,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一、教材:化僵硬为灵活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内涵极其丰富,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可以操作的蓝本,但绝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和唯一的操作模本。
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思想。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排时特别注重单元内容的统一性,即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就安排了“心系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方法”等七个单元主题。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将单元课文割裂开来,逐篇分析、讲解,而应该围绕单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价值观。
二、教师:化主角为配角
纵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最大的难度还是教师思想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转变与否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课堂教学一个关键因素的教师为何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担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到底能学多少?学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老师们普遍的忧虑。二是对教学时间掌控的担忧。学生讨论起来没完没了,耗费大量时间,课堂怎么管控?鉴于这些忧虑,部分教师决定还是由自己来把握课堂的节奏,控制课堂行进的轨迹,自然而然地唱起了主角。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清楚:教师唱主角的课堂并不能换来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相反,由它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正严重地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步伐,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放手,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放手并非放任,及时地引导和纠偏是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困境,回归课堂主旋律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捕捉课堂的信息。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它必然带来学生的茅塞顿开和课堂效率的大幅提高。
三、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课堂教学改革,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益的最直观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只有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在课堂学习中积极、踊跃地展示自己,才是高效课堂的特征。让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和生命的灵动,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话题。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兴趣”和“信任”两个方面着手。
小学生兴趣广泛,但缺乏长久的坚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很多低年级的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招”,生动、活泼的课件,动情的朗读,工整的板书总会一次次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中高年级的老师也有自己的“妙计”,妙语连珠的讲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孩子们充满了向往和追求。
一个成功的教师肯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而对学生的关爱,最好的做法就是信任他。只有信任,才能沟通彼此的心灵,达到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彼此的交流首先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相互信任,学生在课堂上才愿意表达,敢于倾诉;才能创造课堂的奇迹,才能让课堂生机盎然。
课堂导入的三个切入点 篇3
一、以“旧”导入
所谓“旧”, 指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这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赶海》一课时, 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还记得上学期学习的课文《海底世界》吗?”“记得。”“海底有些什么啊?”“有长短不一的海藻。”“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海底窃窃私语。”“还有贝类巴在船底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有意思吗?”“有意思!”“今天老师又要带大家到海边去看看。大家想去吗?”“想。”此时课件出示图片:金色的沙滩, 蔚蓝的大海, 海滩上有五彩的贝壳、嬉戏的孩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个个跃跃欲试。简短的几句话, 不仅回顾了有关大海的知识, 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二、以“趣”导入
标点符号很重要, 但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太容易掌握的。为了让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引起重视, 一开课, 我就讲了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导语:“从前, 有这样一个财主, 每到年底, 总是想方设法找长工的岔子, 并以此为借口, 不付长工的工资。一天, 有位年轻人知道了这件事, 决定惩治这个贪心的财主。年轻人故意到财主家去做工, 并与财主签订了做工合同。合同内容是这样的:‘无米面也可;无银钱也可;无鸡鸭也可……’财主一看, 高兴得不得了。他担心年轻人后悔, 立即与年轻人在合同上签字画押。在签字画押的时候, 年轻人在合同上悄悄地加了几个逗号 (, ) , 于是合同内容变为:‘无米, 面也可;无银, 钱也可;无鸡, 鸭也可……’年轻人与财主各执一份。往后, 年轻人天天都到财主家去做工, 财主暗自高兴, 自言自语道:‘这就用不着我费心去找他的空子了。’到了年底, 年轻人向财主要一年的工资, 财主不给, 于是年轻人将财主告上了县衙门。结果根据做工合同, 年轻人打赢了这场官司, 惩治了贪心的财主。后来, 财主再也不敢找借口不给长工工资了。”学生们听了个个捧腹大笑, 还说太有意思了。
我又故意卖关子:“大家还想不想听这样的故事啦?”“当然想听啦!老师你快讲啊!”“那好, 你们听好了。”我又接着说, “过去,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 路上遇上了大雨, 天黑了, 只好找农户家借宿。主人看到秀才有想留宿的意思, 但又不想留客, 于是写了这样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秀才一看, 知道主人已经对自己下了逐客令, 而秀才既想留宿又不想让自己失态, 于是拿出笔在字条上加了2个逗号 (, ) 、1个问号 (?) 和3个叹号 (!) , 使字条上的内容变为:‘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留!!!’主人一看, 露出了笑脸, 留下了秀才。”这样的开场语, 一下子就使学生知道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标点符号的兴趣。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讲些生动有趣的、与课堂内容有联系的小故事作为导入语, 往往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以“奇”导入
课堂导入的三个关键词 篇4
一、充分激活兴趣, 驱动自主探索
兴趣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前提。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情感, 从找到教学内容与认知规律的结合点, 对学生的心理预期和认知情趣进行推演, 这样才能、有计划地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情趣的教学方式, 从而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发学生“欲穷其林”的自主探索欲望。
比如, 在教学先秦散文《寡人之于国也》时, 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许多学生从主观上对古文的句式和词汇用法难以接受, 觉得枯燥难懂, 不愿意学。基于这些认识, 我们就要寻找学生的认知情趣点, 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彻底扫除萎靡不振的被动学习状态。于是, 笔者就从战国故事讲起, 当学生入情入境时, 趁机转入孟子这篇对话的历史背景, 让大家明白孟子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思想, 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 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兴趣, 为我们接下来深入学习文章巧妙的对话技巧和古文表达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差异, 巧设分层问题
问题是探索知识的导引, 课堂提问也是学习互动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学实践中学生又存在着认知和学习上的客观差异, 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设置问题, 那肯定会出现有的学生跟不上, 有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这也是差生存在的根源。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题分层, 以期实现引导大家共同进步。
比如, 在学习《祝福》时, 笔者就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了问题层次划分: (1) 基础层面的学生要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进一步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 能力层面的学生还要对文章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进行学习; (3) 拔高能力的学生还要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实践证明, 这样分层认知, 便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三、创设开放问题, 诱导知识迁移
课堂氛围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环境, 适宜的环境利于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中。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善和谐、民主和平等合作的新型高中语文课堂,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开放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 提升能力。
还以《祝福》为例, 我们深入学习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了解了时代背景以后, 为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使学生从更多的层面来研习这篇小说, 笔者要求大家以“天国里的祥林嫂”为题写一篇短文。如此设置给了学生开放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 对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 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能及时地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 唯有如此, 才能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进而培养其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 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 设定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情趣的教学流程, 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知识互动生成和发展内化的过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