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共12篇)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手段。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 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实践表明, 高质量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卓越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笔者以为, 高质量的提问应当具有“三度”, 即灵活度、开放度和适切度。
一、提问的灵活度
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联系历史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在提问时不可机械死板, 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即灵活把握提问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批判、联系建构和迁移运用。
(一) 提问内容的灵活设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提问的内容进行精心而又灵活的设计。既要考虑在何处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 又要预设学生会如何回答, 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做怎样的应对等。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 可以灵活设计以下情境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本主题的浓厚兴趣。 (1) 作为“二战”之后首次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最重要成果之一, 就是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B) 两大世界性金融机构。根据当年欧美大国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IMF总裁由欧洲人担任, 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美国人担任。资料显示, 在世界银行存续的71年中, 先后历任的12位行长全都来自美国。由此, 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来, 始终没有人质疑和挑战美国人“世袭”行长的“潜规则”。请问:世界银行行长一职能否彻底结束“美国世袭”?为什么? (2)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说, 你认同哪个观点? (附观点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 必时时请问之, 令其善疑, 诱其审问。”上述两个问题都问在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处, 而且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新颖灵活, 问得美妙, 问得开窍, 起到了启疑开窦的作用。
(二) 提问时机的灵活把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历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展开, 但是笔者以为, 提问并非越多越好, 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的效果才是最好的。所谓最佳提问时机, 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 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 思维最活跃, 对教师的提问也最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 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 更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当讲完了在改革中走向“黄金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即 (1)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初) 。 (2)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6世纪末) 。 (3)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向顶峰]后, 学生往往会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赞叹不已, 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完美无瑕。此时, 教师可适时提出以下问题, 引导学生理性而辩证地思考:那我们该如何来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它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呢?通过思考,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从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更加全面, 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曾说过:“问题提得好, 好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笔者以为, 最佳时机的提问效果就在于此。
二、提问的开放度
问题的开放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 并最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问的开放度,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用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策略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来提问学生,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成功机会,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并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就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而言, 大多数的提问是记忆型问题, 仅需要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做简单的回忆或者就具体事实做解答即可, 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开放的教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 带来高效率。
(一)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 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 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 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提问内容的开放, 使答案多元化, 有利于避免学习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例如, 教学必修Ⅲ第3课《宋明理学》后, 可设计以下情境问题:以往对宋明理学, 常常批判多于肯定, 目前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本在行文表述上具体评价并不多, 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 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 对宋明理学作一个评价。
材料一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 是新的, 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是前所未有的。
———侯外庐、邱汉生主编:《宋明理学史》
材料二“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材料三“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
———清·戴震
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 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回答与解释, 具有问题的多思维指向特质, 效果很好。
(二) 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也认为, 学生有了问题, 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 才会有探索;有了探索, 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 才会有发展。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有利于课堂成为所有参与者表演的舞台, 使问与答交互呈现。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时, 有学生提出问题: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 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课堂上要处理的难点问题, 教师正好因势利导,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新政的措施主要针对供求矛盾。 (3) 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当然, 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需要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问, 创设情境让学生需要问,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乐于问、适时问。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就告诉我们, 提问形式开放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多让学生提问。
三、提问的适切度
提问的适切度, 就是指所提问题要切合教材内容, 切合学生认知, 切合灵活运用。做到难易适中, 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 索然无味;要防止偏———抓不住重点, 舍本逐末;要防止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要防止大———无边无际, 无从答起。
(一) 提问要切合教材内容
首先, 提问要有针对性。问题应围绕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的放矢, 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而不是无的放矢、东拉西扯或者仅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蜻蜓点水”, 使学生无法掌握实质性的东西。具体来说, 问题设计要注意: (1) 提问于教材的关键处。 (2) 提问于教材的疑难处。 (3) 提问于教材的混淆处。 (4) 提问于教材的拓展处。 (5) 提问于教材的衔接处。
例如, 高中历史必修Ⅱ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单元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重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紧扣课程标准, 围绕主线, 抓往重点, 本课的提问应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而设计, 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其次, 提问要有精确度。即提问要具体明确, 且有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在引出新课、前后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起争论等目的上作出选择, 且用最简要、明晰的语言陈述问题, 以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明确问旨, 展开积极思考。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 教师使用“古代希腊示意图”时不能提“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目的不清的问题, 而应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 回答“古希腊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 学生不难从图中发现:古希腊位于希腊半岛, 三面环海, 以海洋为依托。
(二) 提问要切合学生认知
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级别, 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这三个认知层次之间循环往复、持续转化、螺旋上升的。因此, 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 让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 知识和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 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首先, 要难易适中。张志公先生曾说, 问得太直, 太浅易, 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 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 太深奥, 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 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 “对不对?”“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等提问, 答与不答没有多少区别, 课堂看似热闹, 但是价值不大, 效率不高。所以, 笔者以为, 教师所提问题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 难易得当, “跳一跳, 摘桃子”, 才是最适当的。
例如, 教学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 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肯定无从下手, 但若问“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根据已学内容就很容易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什么’ (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怎么样’ (这种体制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 克服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弊端, 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 可以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 (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就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 要梯度合理。古代学者唐彪说得好:“层层驳问, 如剥物相似, 去层皮, 方见肉, 去层骨, 方见髓, 书理始能透彻……”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 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 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要步步相因, 环环相扣, 层层相递;要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入求知的高度。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时, 可用三个关键词进行层层设计。第一层:“两极”。如什么是“极”?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两极格局?“两极”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层:“对峙”。如什么是“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会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苏对峙采取了什么方式?你能给“冷战”下个定义吗?你认为“冷战”包括哪些手段?“冷战”的具体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第三层:“格局”。如什么是“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对峙局面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 有疑而思解, 解疑而心悦”。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 高质量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卓越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高质量的提问须具有“三度”, 即灵活度、开放度和适切度。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灵活度,开放度,适切度
注释
12016年11月·21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2
关 键 词:问题探究 提问 艺术
内容摘要:问题探究是新课改以后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教改实践,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教师在问题探究时的提问艺术,即提问的有效性、规律性、层次性、矛盾点、兴奋点、未知点、多样性等。每一种方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介绍,是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2006年秋季起,安徽省开始使用根据新课标编订的历史试验本教材。新《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为此,我们于2009年9月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图探索一套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体系,“问题探究”是我们探索的方法之一。
“问题探究”是指教师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记忆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式。一般地说,问题探究的建构主要经过三个过程,即“开端:发现问题――主线:探究问题――归宿:解决问题、引申问题”。
课堂教学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课堂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关键,这就涉及到一个“提问”的艺术。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效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作为一个中学生,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即使是课本知识,他们也不一定能全部掌握,如果对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追根求源,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那是不现实的,这不仅时间不允许,也没有那个必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在他的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有段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提出问题的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使设计出的问题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符合高中生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效,有效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及课本上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教科书中楷体字的大部分内容,课本中带有*号的阅读课内容,没有打*号的图表等是对课文的引申,不属于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衔接点、情感的触动点等对课文进行筛选,通过提问将有效问题呈现给学生.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某教师在教授《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节时,就《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问题连续设计了如下五个问题:
这位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太多,太零碎,这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式的频繁探究,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最终会影响探究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针对性的原则,提高探究活动的精度。
二、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探究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通过思考对掌握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和运用。所以我们提出问题时,必须要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思维方式,掌握学生的认识策略,设计学生喜欢的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历史概念、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学习技巧,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积极态度。
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做到“因材施问”,也就是说,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提问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比如,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基础较好,可将探索问题的侧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概括、提炼和规律探索上;而农村普通高中应将探索问题的侧重点放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历史必修一《秦朝的统一》问题为例:农村普通高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它是如何完成统一的?据此简略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是省示范高中我们则可以这样设计:
有人说,秦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请结合秦朝统一的有关史实分析之?从秦朝统一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虽然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但前者主要以对课本知识的简单罗列为主,而后者必须要在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加工才能完成,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的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探究历史问题的归宿不仅仅是掌握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是分析问题、发展问题。探究问题是一种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和发展。古人云“无所不知为无知,有所不知为有知”,学无止尽,学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新知、发展新知、升华新知。历史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消灭问题,而是不断地把课堂讨论引向深入,把再生新问题作为课堂的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让学生从站着摘桃子到跳起来摘桃子,所摘的桃子越来越大,2
越来越好吃,不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甜头。
一般地说,提出的问题应该包括基本知识、对知识的加工提炼和知识的运用三个层次。以必修一《巴黎公社》问题为例:我们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巴黎公社是在何种情况下成立的?(基本知识)概述其成立的经过,(基本知识)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基本知识)它有何历史意义?(基本知识)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知识提炼)从巴黎公社的措施分析,巴黎公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知识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知识高度提炼)它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知识运用、拓展)
上述问题中的第1-4问属于基本知识,学生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第5-7问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和分析才能完成。第8问则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运用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难易度区分明显,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思维向聚合思维发展。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矛盾点
朱熹《格言联壁·学问类》云:“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善于设置矛盾,揭示矛盾,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设置一些矛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效果可能会更好。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制造矛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如我校汤老师在上《荷兰的崛起》时设计了下列一个探究问题:
17世纪的荷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其生存环境基本上无任何明显的优势。但它却在17世纪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大国,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荷兰人被誉为“海上的马车夫”。人们在惊诧之余不禁要问:荷兰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崛起的?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矛盾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和资料,努力追求问题的答案。
五、提出的问题要有兴奋点
两汉时期,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丞相大臣上朝奏事时,皇帝不再起立,但丞相大臣也有座位。宋朝时期,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座位没有了。到了明朝,政府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时,丞相大臣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丞相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生、发展过程,这一矛盾能否彻底解决,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设计,与故事情节联系,其中丞相见皇帝时“坐”“站”“跪”就是兴奋点,它很快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探究的问题上来。
六、提出的问题中要呈现未知点
在设置“问题探究”中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提出的问题中应有 3
一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这些问题仅仅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通过对问题的引伸拓展以及学生的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课下参考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反复思考争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把问题留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形成“余音绕梁”之势。
例如学习高中必修1中“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合作方式有什么不同?简述其主要目的和最终结果,联系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的分分合合史实,特别是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往来情况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上述问题中的最后一问,学生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要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和大陆与台湾的现状以及美国对台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否则很难得到理想的答案。
七、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多样性答案
浅谈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3
一、精心提问,导入新课
要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用精彩的开篇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调整到课上。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例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呢?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平中见奇,质疑导学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仅是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例如,在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教师可这样质疑:“关于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一种观点认为,它完全是一场骗局,应给予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学们你们对此有哪些看法?请阐述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结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从动机和目的出发,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的定式,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19世纪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例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3)“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4)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5)“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的“三大盟国”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这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活跃状态,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提问解疑,提供综合素质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4
1. 精心提问,导入新课
要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用精彩的开篇引起学生对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例如,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平中见奇,质疑导学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例如,在讲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教师可这样质疑:关于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一种观点认为,它完全是一场骗局,应给予否定;也有学者认为,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学们你们对此有哪些看法?请阐述理由。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效果出发,持基本肯定态度;有的从动机和目的出发,持基本否定态度;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的定式,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3. 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
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的“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讨论。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例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3)“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4)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5)“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教材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开罗宣言》原文,设置以下几问:(1)此宣言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势下发表的?(2)宣言中的“三大盟国”是哪三个国家?(3)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4)日本怎样窃取“中国领土”?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是何时归还的?(5)《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在活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提问解疑,提供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历史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多角度地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设问解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概念,发展智能,提高历史学科综合能力。例如,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可以根据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提问:(1)隋朝大运河是哪一年开凿的?南北的起止点在哪里?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2)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沟通了几大水系?流经现在的哪几个省?(3)由北往南,隋朝大运河可分为哪几段?其中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是哪一段运河?(4)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认为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你同意此观点吗?若不同意,你认为隋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大运河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还在发挥作用的古代工程吗?以上问题看似很多,但层层相扣,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分析、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地图上找出存在于课本中的隐性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认识到历史事件内在的多方联系,思路开阔,收益颇多。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必会逐步提高。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5
一、高效课堂的提问原则
1.提问一定要有效
分层设问,有效切入
有效提问、有效参与能促进师生问的互动,及时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提问应把握好度
准确认知,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是师生间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把握提问的适度性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课堂答问多做鼓励性评价
赏识鼓励,激发自信
教师们对学生们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4.提问要坚持平等性
平等对待,全面参与
课堂提问对象过于集中,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二、高效课堂的提问切入点
1.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印象最深
重点设计,举一反三
通过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让学生们不仅理解了知识的内容,更对知识的重点处加深了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2.用延伸法在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
新旧关联,延伸提问
从知识的生长点进行教学提问,开放思路,丰富想象力,使学生们可以由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来,在对比中不断地完善自已的知识结构。
3.在课文细节处提问
魅力细节、见微知著
细节充斥于每一个角落,它就像一个“隐身的天使”,我们只有把它找出来并紧紧地抓住它来提问,才能让它发光发亮,照耀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
4.在考点处提问更能加深学生的重视度
准确设题,击破考点
精心设计考点问题,把问题分解为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小问题,通过问题层层地推进、解决,帮助学生们理解有难度的考点。
5.设置“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聚焦矛盾,发散思维
从表象上看,有些教学内容之间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正是其精妙所在,教师在可创设“矛盾”的地方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6.巧设提问,突破难点
重点攻关,扫除障碍.
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帮助学生们踢开学习的绊脚石,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解决其他学习过程中一般的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1.创建活跃的答问氛围
创设情境,趣味引导
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们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更加积极地回答老师们的提问。
2.提问要注意及时反馈信息
问随脉动,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3.解惑要善于应变,因势利导
随机应变,机智提问
在课堂提问发生偶然状况时,教师应巧妙地把意外情境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并借题发挥做“文章”。
4.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
反主为客,答疑解惑
调节学生“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5.用启发提问实现“撑竿跳”
循循善诱,渐入佳境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6.提问以能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
兴趣激活,学意盎然
老师们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若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四、高效课堂的提问方式、1.用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故设悬念式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故设悬念”的技巧来吸引学生们,让他们在不知不
觉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2.抛砖引玉,启发思维
抛砖引玉式提问
启而不发,只指明方向却不“带路”,只讲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讲问题的结果,只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启发学生们自己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3.检查提问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检查式提问
在检查提问的过程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在参与回答、讨论中主动去思考、去回忆、去总结、去探索,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用提问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架设桥梁式提问
明确各种知识间互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架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掌握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使新知识得到更新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5.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关键
引导式提问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并积极探索和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6.创设情境
是解答问题的梯子
创设情境式提问
答问过程中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
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
7.提问要具开放性
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思路广阔、师生互动的提问方法,对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和培养发展思维有很好的效果。
8.让“问题”处在扩展中
展式提问
让问题带动问题,使知识由点扩展成面,不断地丰富、完善,带有扩展性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9.让问题由浅入深实现“层递”
层递式提问
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解决难度较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进一步发展。
10反问更能打破思维定式
反向式提问
让学生们主动跳出原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用更客观的态度去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11.通过联想,启发心智
联想启智式提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6
一、精心设计,注重提问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所以在运用时也应首先考虑它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要发挥课堂提问的优势,教师必须在精心设计上下功夫。所谓精心设计,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围绕不同教学程序中各自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二是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去设计问题;三是要认真研究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心理实际出发,考虑用什么方式提出问题,估计学生怎样回答;答对了怎样鼓励,答错了怎样纠正,答不出怎样引导。例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时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又是如何开展的呢?土地改革的完成又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总之,要打有准备的仗,对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提问要有充分准备,准备得越充分,课堂驾驭就越自如,效果也就越好。
二、激疑问难,注重提问的典型性
要想使学生思考的深刻,学有所获,教师就必须注意提出问题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问题所提示的矛盾应该鲜明突出,答案明确具体,能成为开启学生思维门扉的金钥匙,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疑激疑。例如讲“土地改革的背景”时,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在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上设疑激疑。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后为什么实行的不是土地的公有制?”
(三)要在无疑处设疑激疑。例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后为什么要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呢?”再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后的对台政策”时,让学生思考“大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台湾使用武力呢?”这里所谓无疑处并不是指学生真的都懂了,什么都明白了,而是深刻地认识问题。
三、相机诱导,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除了精心设计问题等因素外,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并进行适当的调控。怎样才能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积极思考但没弄懂的时候,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追根求源,在学生思维有绪、表达有欲的时候,通过提问引导把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四、匠心独运,注重提问的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是指对学生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学生的注意力分配情况适时提出问题;二是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要是提问具有针对性,教师必然熟悉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过程,捕捉适当的提问时机,恰当的提出问题,做到匠心独运,巧妙设计。
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重要条件,而提问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较有效的教学手段。怎样才能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一定时间内个人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并集中于一定对象的心理现象。它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指向性,二是集中性。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体现这两个“性”,教学才能具有吸引力,而体现这两个“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课堂提问。
五、灵活多变,注重提问的趣味性
采取哪些手段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巧妙的提问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可在关键处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到“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形成了以东北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可以在看似平淡处引出新意,使学生在探索中体会到发现的快乐。
六、难易适度,注重提问的科学性
提问要讲究科学性,就是要按规律办事。学生接受知识的一般规律是先简单后繁难;由浅显到深远;从低级到高级,教师提问也要遵循之一规律。提问的科学性,还表现在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上。有深度,才能引起学生慎重思考。
提问的科学性,还表现在提出的问题具体实在上。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答案,不能过于空泛,大而无当。例如,在复习“台湾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台湾地区的发展简史” ;再思考“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有哪些?”“你对实现祖国统一有什么感想?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怎样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呢?”
七、面向全体,注重提问的广泛性
面向全体,这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原则。有些教师,喜欢好学生,对其他学生漠然置之,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状况,这种做法不符合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其后果必然是使教学活动陷入困境;另外,其他学生觉得应答与自己无关,随之产生消极悲观、怨恨嫉妒的情绪。
还有些教师专叫差生,目的是引起差生的注意,但往往废时太多,使教学节奏松驰。当教师跟这些学生“周旋”时,其他学生成了“观众”,或因问题索然无味,使学生对听课失去了兴趣。
经验丰富的教师提问的策略是提问时要求各类学生都动脑筋。一般情况下先叫中等水平的学生,同时提醒全班同学注意。中等生答不完整,可让好学生予以补充。偶尔提出一些简单题让学困生来试试,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种做法,提问的面广人多,对各类学生都有益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此外,在各类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当学生回答时,说一句“很好”、“你真棒”来鼓励学生;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要说“没关系,这说明你也在思考问题,只是思路和角度有点偏颇,今后多注意,请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以此来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
八、因势利导,注重以提问去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提问是引发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应该成为一种“酵母”,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首先,教师引出不同的见解,并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辩论,最后让学生争论中明辨是非、标准立异。即使学生回答的完全正确,也不妨问一问:“他说得对吗?”“大家赞成他的说法吗?”“你还有什么想法吗?”这样,提问使课堂成为了思维的“运动场”,任思维张开翅膀自由翱翔。长期坚持下去,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7
一、整体性原则:
历史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提问是为了调动其积极性, 因此,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多数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分层性原则:
历史问题有深浅之别和难易之分, 学生素质也有高低、优劣的差异。有些问题, 能脱口而出;有些问题, 学生则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评价”等得出。因而, 提问应根据实际, 循序渐进,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
三、精准性原则:
提问,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主要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同时, 要抓住问题间的逻辑层次, 环环相扣, 切忌模糊不清, 方向不明。
四、创新性原则:
问题应新颖, 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启发其发散思维。问题应创新, 要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提问, 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 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 讲究技巧、策略, 把握好课堂提问艺术性。
一、提问要准确把握好“度”。
首先, 是“准确度”。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晰, 不能歧路亡羊, 留有三岔路口。其次, 是“角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 要力求新颖, 有启发性。最后, 是“难度”。
二、提问要善于“诱导”和“引入”。
教师要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 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 辅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来提问, 诱导学生去积极思考,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三、提问要讲究方式, 灵活迂回。
提问是有技巧的,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提问。只要提问的方式新颖、有趣, 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四、提问要因人而异, 鼓励质疑。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 建议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 因人施教, 因人施问。在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 要善于察言观色, 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不同的表情, 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 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能各尽所能, 各有所得。
五、提问要纵横比较, 进行类比和反比, 甄别异同。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只有确定好对比项学生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 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8
一、提问要注意难度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为了与学生产生互动,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问题的难度, 注意把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得大部分学生“跳一跳都能够得到”,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 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提一些类似于“鸦片战争什么时候爆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谁建立的”问题恐怕很难引起学生兴趣, 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一些有难度, 需要有大量的知识作为基础及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回答的问题, 那么班级里大部分的学生就会被排除在回答问题的群体之外, 久而久之不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会使得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因此, 要想实现有效提问, 首先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注意问题本身的难度问题。
二、注意提问的坡度
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因为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 更容易接受。同样,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也可以遵循这个思路, 注意进行一定的坡度设计, 让问题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例如, 我在讲到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组: (1)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 鸦片战争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开展的禁烟运动导致的吗? (3) 我们应该怎样来客观地评价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影响呢?同时, 我在选择学生回答这一组问题的时候也有意识地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 让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 这样一个具有坡度的问题组就同时满足了低中高三个层次学生的要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提问对象狭窄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提问方式要注意创新
很多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往往喜欢按照教学大纲上的设计去问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例如, 很多教师教学“罗斯福新政”的时候就会问:“罗斯福新政包含哪些措施?实施新政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像这样缺乏新意的提问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无法达到提问应有的效果。而倘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多用动一些脑筋, 想办法换一个提法, 可能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我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部分的内容时, 并没有直接问:“同学们, 你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呢?”而是换了一个方法提问:“同学们通过之前的预习已经知道,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倘若那天费迪南大公夫妇没有被刺杀, 没有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全世界人民是不是就可以逃过战争的灾劫了呢?”此问题一出, 立马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 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晚也会爆发。”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如果没有这个事件, 可能就不会爆发战争了。”听到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我就分别找了不同观点的学生来回答问题, 并让其说明理由。这样整个班级的气氛立马变得热烈起来, 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其实已经归纳得差不多了, 而我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很显然, 这种变换方式的创新提问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 并且只要运用得当, 最后达到的效果就会比常规提问要好很多。
四、注意提问的开放性
教师之所以要在课堂上进行提问, 除了要起到营造互动情境、活跃课堂等作用以外, 还要努力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动力,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甚至是一些还没有固定结论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如果时间充足, 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五到十分钟的小型辩论会。通过这种开放性问题的提出, 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 大胆提出想法,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且与我们目前提倡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刚好契合。
五、适当变换提问的主体
一般来说, 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往往都是教师, 而学生更多担当的是回答者的角色。很多教育学家都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提问的能力甚至比回答问题的能力要更加重要。因此, 在课堂提问环节, 教师不要一味地提问, 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提问, 让学生学会提问, 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 通过提问者角色的转变, 学生往往能够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9
不论怎样风格的教师, 在哪种类型的中学里, 教什么文体的课文, 教师几乎没有不提问的。可以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我们人人都懂, 且天天在做。但要真正创新课堂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 恐非人人都心中有底。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 更是一门艺术, 讲究提问艺术, 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 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 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表面性提问, 旨在追求热闹场面, 要求一问齐答, 表面轰轰烈烈, 实则空空洞洞。
2、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 形同口头禅, 发问不少, 收效甚微。
3、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 心不在焉, 突然发问, 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 等等。
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 甚至不如不问。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 如何精设巧问, 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一、要精心设问
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 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这些问题, 应力求难度适中, 太浅显的不必问, 太艰深的不宜问, 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 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1、问题要新颖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 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 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形象性, 启发性,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同一问题, 可从不同侧面提出, 提出的角度不同, 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有老师讲“外交关系的突破”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周恩来会见尼克松时说:“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 25年没有交往了。”中美关系长期对抗, 隔洋对骂, 到70年代突然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走向正常化, 个中动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设计, 先是引用一段话, 其实是设置情景, 激发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自然引发学生追问“为什么?”
有老师在复习三国这段内容时,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下列事件中, 与“老冀伏历志在千里, 壮士暮年壮志不已”作者有关的事:
长平之战 (2) 官渡之战 (3) 赤壁之战 (4) 牧野之战
A. (1) (2) B. (2) (3) C. (4) (3) D. (1) (2) (3) (4)
这个问题的设计, 结合了语文课文中的知识, 让学生感觉有趣, 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2、问题要有启发性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例如让学生“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本两次侵华的原因, 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学生回答是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战争性质、领导阶层、国情民情等方面进行思考, 然后归纳出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踊跃参加, 国民党军队的英勇奋战, 以及世界人民的有力援助等原因。
3、问题要有条理性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 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香港问题, 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1) 香港、九龙是怎样被英国占领的? (2) 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 (3) 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国情分析, 当时香港为什么被割占?现在为什么又能收回?说明了什么?这样, 经设问, 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问题要有差异性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应用于课堂设问中, 则应该因人设问。基于这一认识, 在选择问题时, 应该因人而异:有优等生回答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中等生回答的一般问题, 差生回答的较容易问题。这样, 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 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实践证明, 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二、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1、在课前提问
就是授新课前花5-6分钟时间, 提问上节课的内容, 并当场给学生记分, 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样做, 能促使学生在学完当天新课后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复习, 以巩固当天知识。趁热打铁, 事半功倍, 学生容易记住。如果一上课教师便讲授新课, 学生不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也无法检查自己前节课的授课效果。这样没有温故知新的教学既给教师自己教学造成一定的盲目性, 也容易造成学生接受知识时思维混乱无系的困难, 因为绝大多数课堂新授知识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基础上的, 每个知识点都处在知识系统的一定位置上和前后知识点内容呼应连贯成一体, 没有前面的知识基础, 要新授的知识学生是无法学好的。当然, 课前提问应在备课中详细设计, 要针对性强, 并紧密结合本节新授内容。
2、在新奇处提问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体会到, 适时、恰当地提出让学生感兴趣、新奇的问题, 会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并迅速进入角色而积极思考。例如:有老师在《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课中,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郑和与哥伦布相遇时……“如果我是郑和, 我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我是哥伦布, 我会干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提了起来。
3、在学生思维转折处提问
在强化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 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巧设问题让学生由疑惑不解, 进而积极思维, 最后豁然开朗。例如:有的老师在复习课中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科学论断时, 提出下列问题:
(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
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
(4)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
(5)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通过回答学生发现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 (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 除中国共产党外, 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从而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论断。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三、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1、“举手式”提问
这种方式即“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教师挑选学生回答”式。许多教师喜欢这种方式, 因为它能够让教师迅速了解全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质量情况等, 因而在课堂上的使用率极高。
2、“点名式”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后, 点名让学生回答。这一方式主要适合于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进行提问, 从而能够掌握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 便于分别对待和因材施教, 尽量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3、“学生问答式”提问
教师指定某个学生提出问题, 再由另一个学生予以解答, 教师在一旁监督指导, 在学生回答有误或不能回答时予以补充。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提高他们答题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组织小组竞赛, 答对问题最多的小组为优胜组。使用这一提问方式时, 教师务必做好指导工作, 对学生答错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 也可指出其错误所在, 由另一名学生进行更正。这样做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 在互问互答中不断完善所学知识, 同时吸收新的东西,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完善的目的。
还有如“集体回答式”提问、“自问自答式”提问、“口问笔答式”提问等方式。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提问艺术的策略 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艺术,重要意义
一、把握问题的“度”
1.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确
提问必须做到问题准确, 答案明确, 不能歧路亡羊, 留有三岔路口。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具体明确, “完成”“ 先后”四个字的运用,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提问为“ 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含糊不清, 学生难以作出精确的回答。表达清楚的提问, 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 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尽量避免反问, 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 避免在课堂提问中出现了徒具形式、为问而问的现象。很多提问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的表达方式, 或者要求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读一段课文内容, 或重复教师刚讲过的话, 这种缺少思维性、创造性的提问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动力, 感到历史学习枯燥乏味。
2.问题的设置应角度新颖,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的角度是否新颖,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因此, 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类问题味如嚼蜡, 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难以调动他们积极思维。若一反常规地发问“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在英国爆发呢?”这类问题, 学生感到似懂非懂, 新鲜有趣, 能激起思维的波澜, 这就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3.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度, 否则, 过犹不及
通过设疑、解惑,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设计的问题过难, 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 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 多设计些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 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面向全体, 一视同仁,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课堂提问时, 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王夫之提出, 应该发挥学生的潜力, 在已知已能的基础上, 把学生推向未知未能, 以求上进。教师应该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不要只对少数学习好的、爱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时将你询问的、鼓励的眼神尽可能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利用马太效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控制等待时间, 把握时机
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学习的理想条件是要把新输入的信息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差距, 给以适当调整。这样, 新信息能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 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新的认知结构又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 这样, 认知结构就能得到逐级发展和提高。学生从理解问题, 提取加工信息, 形成答案到准备回答, 至少需要3~5秒钟的时间, 这就要求教师要留出恰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当然, 等待时间要视问题类型和学生反应而定, 教师要恰当地把握等待的时间。一般地讲, 如果在复习课上, 目标是让学生从记忆中检索有关的信息, 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的问题, 等待时间可较短些;如果问题的设计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并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当然对不同的学生的等待时间也要不同。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
按照王夫之提出因机施教原则, 在课堂提问中应寻找最佳时机。那么,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呢?教师提出问题后, 有时候学生对问题本身不理解而存有疑问, 学生或教师对问题作出回答后, 一些学生仍会对答案本身存在疑问。学生有疑问并想解决疑问, 这恰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创新精神。孔子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 教师都不要讽刺挖苦或不预理睬, 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学生的质疑对我们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和补充及纠错。正如《学记》所说:“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既然学生的质疑能使师生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彼此激励, 我们作为教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 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忌过难或过易、脱离实际;忌不看对象、强求一致;忌随心所欲、搞“满堂问”;忌只顾提问、不作评价;忌旧调重弹、枯燥无味。教师在设计提问时, 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 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 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课堂提问, 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 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银杰吴新华.“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节课内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但切中肯綮、能造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不过一两个,而且潜伏颇深,不挑不明。如教《药》时,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辛亥革命不彻底、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这一思想主题时,可设问:“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一同为儿子扫墓,当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在看她时,她‘惨白的脸上为什么‘现出羞愧的颜色?”学生经过思考后,最多只能回答到因为她儿子埋在路的左边,而左边的坟地里都是埋着死刑和庾毙的犯人,所以她觉得丢人而羞愧。在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接近答案之后,再点出:刽子手康大叔毫无怜悯地砍下夏瑜的头,华老栓拿辛苦钱去买蘸了夏瑜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痨病,茶馆里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都不理解革命者的死,而夏瑜被抓恰恰是自己家族中夏三爷的告密,这些都说明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不发动广大人民共同进行革命的弱点。而此细节描写更使这一致命弱点暴露无遗——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死,居然认为儿子的死是可耻的!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挖出了小说深刻的内涵,其价值正在于此。
其次,怎样提出问题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契机;创设情境、选择角度、变换形式和方法,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把握提问的契机
同样一个问题,只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才能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而过早或过迟,或相应问题位置颠倒,都会破坏效果。如对《琐忆》一课,设计的问题及提问契机如下:问题1.本文开篇提纲挈领,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提问契机:自读或泛读课文之后。问题2.哪几件事写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哪几件事写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提问契机:具体分析几件琐事之后。问题3.全文的结构及组织材料的方法。提问契机:归纳主题思想时。
2.创设提问的情境
任何活跃的思维状态都在一定的情境中生成,当不具备这一情境时教师要努力去创设,设置看似矛盾的情境,最能引起学生之间或他们个人认识上的争论,这时提问是促进思考的最好办法。例如在《项链》的结尾:“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真相,将会在玛蒂尔德的心灵激起怎样的波澜呢?省略号意味着什么?
3.注意提问的角度
同样内容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有时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使效果不同。提问要努力寻觅最佳角度,力忌抽象、空泛、琐屑。有时不妨多设计几个角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比如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如果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显得空泛,如果改成:“文章的标题是‘故乡的榕树,那么写作的意图仅仅是榕树吗?‘榕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问,就具体了,学生就会明白“榕树”是作者故乡非常有代表性的景观,它是作者思想的载体,青青榕树系着游子的悠悠思恋家园的深情。
4.研究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提问的形式和方法,不拘一格,以有效、高效为上。具体有“分类法”、“类比法”、“温故知新法”、“画龙点睛法”等,尽量体现“小”、“悬”、“趣”、“曲”的特点。“小”是指所提问题角度小,常常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或课文中一字一句、一个细节发问,看似细节却牵动主干;“悬”是指设置一些“吊胃口”的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因势利导;“趣”即问题有趣味,幽默风趣,诙谐可乐,能调节课堂气氛;“曲”就是问题有时故意拐个弯儿,曲径通幽,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又能锻炼他们的多向思维。
没有提问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是没有教学互动的课堂,是死水一潭,老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乏味。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2
一、引发性提问——激发兴趣, 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时, 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递进性提问——明确指向, 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 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 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 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 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 要求学生观察比较“90-30=60, 90-60=30, 30+60=90”这三个算式, 并提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 学生不知如何比较。如果这样提问: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比较性提问——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时, 笔者出示例题中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表1中, 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同样在表2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找出重点,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学生在思考理解的过程中, 既学习了知识, 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方法。
四、深究性提问——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众所周知,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 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地提问, 才能加速深化过程。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 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 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 由浅入深, 相互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推荐阅读:
历史课堂的提问策略07-23
课堂提问初中历史08-30
提问式历史课堂教学09-1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的设计技巧05-12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05-28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08-3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07-23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08-08
高中课堂提问的艺术09-10
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11-01